我走進療養院,路上不少看護迎上來,嚮我甜蜜蜜的笑,以及打招呼:“宋醫生,早。”
笑得不懷好意,帶些調戲意味,有些高級的女職員,索性說:“好嗎?漂亮的宋。”
仿佛我姓宋,字漂亮,名俊。
在以前,男女沒有這麽明朗化平等之前,衹有男人調戲長得好的女性,稱她們為“蜜糖”。“甜心”。“愛人”。
六月債還得快,此刻沒有什麽能阻擋男性不受這種輕微的侮辱。衹要長得平頭整臉,她們例不放過。
我進入電梯,鄭醫生剛剛進來。
她嚮我睞睞眼:“宋星路,好嗎?”
“好,好,大傢好。”我無奈地答。
“下巴怎麽了?是誰的長指甲抓破的?嘖嘖嘖。”
“剃鬍子不小心割的,不行嗎?”我沒好氣。
“行,當然行,那剃鬍刀是搽鮮紅蔻丹的,是不是?”她伸出手來摸我下巴。
我往後一縮,電梯中地方淺窄,差點沒避過去,我苦笑道:“鄭醫生,請你自重。”
鄭醫生風趣的說:“宋星路,你知我已經看中了你的身體,你是逃不過的。”
電梯門在這個時候打開來,我連忙踏出去,一邊高聲說:“下次,下一次。”
她哈哈大笑,我朝四○三號房走過去。
半年來我與療養院上下女職員混得爛熟。
似鄭醫生,德高望重,四十多歲,卻還風韻猶存,有一個女兒,在美國讀書,正經的時候,她曾同我嘆口氣說:“星路,我有個像你這樣的兒子就好了。”但心情好的時候,她又會拿我開玩笑,像剛纔那樣。
我推開四○三號房,略覺有安全感,脫下外套,往椅上一搭,高聲說:“我來了。”
照例沒有回音。完全在意料之中。
病人坐在露臺曬太陽,背着我。
我走近她,輕輕把椅子轉過來。
“好嗎,董言聲?”我蹲下問她。
她當然沒有回答我,長長的睫毛顫動了一下,眼睛低垂,雪白的皮膚在陽光下更顯得晶瑩通透。
“沒有進步?仍然不想說話?”我柔聲問。
她什麽都聽不見。
我拉過一張椅子。坐在她對面嘆口氣。
“你又要令父母失望了,”我說,“每次見到我,他們都要問我:‘言聲有沒有進步?’沒有,你仍然沒有進步,你仍然癡呆。可憐的言聲,這樣下來,難保我不嚮令堂引咎辭職。”我搓着雙手。
她仍然無言,一點表情都沒有,標緻的面孔如一尊大理石像。
“美麗的董言聲,我多希望我有辦法令你恢復健康,說說笑笑,一切同從前一樣。”
她眼睛看着前方。
我無奈,取過一張絨綫披肩,輕輕搭在她身上。
看護劉姑娘進來,“啊,宋醫生,你已經來了……”
“她沒有進步?”
劉姑娘搖搖頭,“還不是一樣,吃飯如厠可以應付,其餘時間像靈魂出竅似的,可憐。”
“她長得那麽美。”我看着呆坐在露臺上的董口屍。
“可不是。”劉姑娘嘆息,“這種病是無名腫毒,一拖三十年的例子多得很,幸虧傢裏有的是錢,永遠可以休養下去。”
我查閱她的健康記錄表,拿在手中,頗為躊躇。
每天來一次,美其名曰特別治療,六七個月下來,絲毫進展都沒有。
“劉姑娘,”我搔搔頭皮,“你說我應該怎樣做?”
劉姑娘訕笑,“初出道,面皮薄,是不是?沒關係,慢慢就習慣了,醫生不是神仙,每個癥一針下去就痊愈,那還得了。”
可是收病人的診金,而不能治療病人……我仍覺得那個。
劉姑娘經驗豐富,當護士已近三十年、她說沒有起色,最近便不可能有起色。
我高聲說:“董言聲,外面風大,進來好不好?”
劉姑娘說:“她一整個上午坐在那裏。”
“來,我們去擡她進來。”
我們合力,一二三把她連人帶椅搬進來。
劉姑娘收拾完床鋪,同我說:“宋醫生,今天晚上,你有沒有空?”
我大吃一驚,“什麽,連你都要我的身體?”
劉姑娘的老臉漲紅,“我啐!”她說,“你見鬼。”
“那又是為了什麽?”我奇問。
“我是為我表妹。”
“你表妹?你表妹怕也有四十五歲了。”
“去去去,”她笑着要打我,“你這壞小子,自侍長得好,一張嘴就不饒人。”
“噓!”我把食指放嘴角。
董言聲聽若不聞,仍然看着窗外的風景。
劉姑娘降低聲音問:“到底有沒有空?”
“當然沒有空,今天是我生日,早有人約好我吃飯。”
她給我老大的白眼,推開病房門出去。
我對董言聲說:“看到我的煩惱沒有?每個人都想把我推薦給女人,仿佛我是一隻新出的肉腸:味道不錯,值得一試。”
她仍然不笑不動。
“言聲,你沒有煩惱吧?”我坐在她對面,“你像天使,天使都是沒有煩惱的。”
她當然不出聲。
“言聲,對我笑一笑。你是否有潔白的貝齒?你是否有酒渦,唔?”我懇求。
一切依舊,沒有反應。
“可憐的言聲。”我說。
門外傳來腳步聲,我知道是董言聲的父母。
他們並沒有立刻推開門進來,悄悄站在門外商量了一下。
“言兒一點進展也沒有。”董太太懊惱地說。
董先生嘆息:“沒想到她會受這麽大的刺激。”
“要不要換醫生?”
“已經是第三個,再換也不管用,我看來醫生挺老實盡責,經驗雖然不足,醫德倒是好的,不然院長不會推薦他,不必換來換去。”
“但是他長得那麽漂亮……”董太太說,“他行嗎?”
我在房內聽得啼笑皆非。
一嚮女人長得太好,會被人懷疑她們的工作能力,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玩笑轉到我身上,便不覺得好笑。
衹聽得董先生說:“真納罕,怎麽會有那麽漂亮的男孩子。”
我低聲跟董言聲說:“看,你再不好起來,我的飯碗就成問題了。”
我替她量血壓,檢查瞳孔,繼續開出維他命丸。
董氏夫婦並沒有說什麽。
董太太打開她的鰐魚皮手袋,取出一方抽紗手帕,在眼角印一印,問我:“沒有好轉?”
我說:“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下個星期,我想帶她出去走走。”
董太太嗚嗚哭起來,“我兒,你怎麽一直癡呆,連爸媽都不認得了?”
我很心酸,雙手插在袋裏。
董先生說:“她媽,也許你對宋醫生說一說,言兒得病的因由,會得對宋醫生有幫助。”
董太太欲語還休。
不用說我也早已明白了幾分。
像董言聲這樣的女孩子,難道會考試不及格陷入癡迷狀態不成。
自然是為一段得不到的愛。
一邊廂她父母上演七情六欲,另一邊董言聲元知無覺。真好,什麽感覺都沒有。想得玄一點,何嘗不是種福氣。
董太太拉我到露臺,嚮我透露女兒的往事。
她說:“一次戀愛,足以致命哪。”
我點點頭,我雖沒有試過,卻也明白這個道理。“是你們不喜歡那男孩子?”
“纔不,女兒喜歡,我們也衹得愛屋及烏,是那個男孩昧了良心,硬是不肯同言兒結婚。言兒收到他結婚請帖那日,便變得不言不笑,癡癡鈍鈍。”
她又抹眼淚。
“在傢有誰能二十四小時侍候她,衹得住療養院,大半年一晃眼過去,你說怎麽辦?”
我很不懂得安慰女人,衹得默默無言。
幸虧這時候劉姑娘進來了,她一聽得董太太這番話,立刻維護我。
“董太太,俗雲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令媛健康沒問題已是大吉,腦子有點糊塗,那可急不來,需要靜心療養,你快別哭哭啼啼。”
董太太心一驚,連忙住哭。
我說:“最近她情緒比較以前穩定,我想或者可以帶她出去接觸生活。”
“是是,”董先生拉起妻子的手,“我們讓宋醫生做主吧。”
劉姑娘一陣風似把他們撮走。
言聲仍然照原來的姿勢坐着。
我對她說:“你已經瘦得不能再瘦了,何必呢,他又不愛你。”
劉姑娘笑答:“她要是會得回答,早就開口。”
“我們再去做腦電波索描。”
“唉,心病還需心藥醫。”劉姑娘看着她說。
“聽見沒有?”我輕聲說,“你的心病,為什麽像是被一個巨大的陰影所遮蓋?”
言聲的雙目沒有焦點。
“你的心,一點光芒都發不出來,這像什麽?這好比心之全蝕。”
劉姑娘問:“什麽?”
“心之全蝕。”
劉姑娘橫我一眼,沒聽懂。
我替董言聲做好日常診治,便離開療養院。
一大班女孩子擁出來要搭順風車。
我耐心的解釋說不行。
“為什麽不行?”
“我今天騎腳踏車來,怎麽載人?”
她們在我身後又笑又駡,我卻悠悠然而去。
但是我心境並不好過。
即使今日是我生日,即使有三位出色的女子約好與我慶祝,我仍然牽挂我的病人。
到了朱雯的傢門口,我停好自行車,上樓去。
我們約好四點半,此刻已經五點鐘。
大廈停車處照例有三兩穿校服的女孩子在留戀地張望,是等朱雯下來,好嚮她拿照片,或是簽名。
朱雯這幾年很紅,每本雜志都用過她做封面,電影海報,熒光幕的節目,無不是偉大的朱雯。
短短十年問成名,真不容易。
管理人員認得我,我順利地上樓。
一按鈴,朱雯便衝出來歡迎我。
“生辰快樂!”
“你也一樣。”我輕吻她的面頰,香氣撲鼻而來,“大傢都是二十六歲,朱雯,時間過得實在太快。”
“見你的鬼,”朱雯說,“誰二十七歲,你纔二十六歲,”她一邊嚮我陝眼,“我纔二十三歲。”
“你不二十七?”我故意做出一副牛皮燈籠的樣子來,“那麽咱們念小學一年級時你豈衹有三歲?神童哪!”
她捧出一隻小小精緻的蛋糕來,“難得有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友。”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友倒不止一個。”我提醒她。
“她們可不是我的老友。”朱雯說。
“廿年的交情,還不輿老友?”我問。
“雖老不友。”
“小時候也一起捉過迷臧,跳過橡筋,藉過對方的功課來抄,如何不友?”
朱雯說:“後來就不友了,她們看不起我沒念大學,又妒忌我登一次臺比她們一年收入還勁。”
“依我看,你們三人各有千秋,最好能夠恢復邦交,省得我年年一月十五三處跑。大傢在一起過生日多好。”
“等五十歲時再說吧。”朱雯絲毫不動容。
我嘆口氣,“衹怕你們不肯在同一年五十歲。”
她輕輕切開蛋糕,斟出香檳。
我朝她碰碰杯子,“朱雯,祝你今年比去年更成功,更漂亮。”我由衷地說。
“謝謝你。”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笑得不懷好意,帶些調戲意味,有些高級的女職員,索性說:“好嗎?漂亮的宋。”
仿佛我姓宋,字漂亮,名俊。
在以前,男女沒有這麽明朗化平等之前,衹有男人調戲長得好的女性,稱她們為“蜜糖”。“甜心”。“愛人”。
六月債還得快,此刻沒有什麽能阻擋男性不受這種輕微的侮辱。衹要長得平頭整臉,她們例不放過。
我進入電梯,鄭醫生剛剛進來。
她嚮我睞睞眼:“宋星路,好嗎?”
“好,好,大傢好。”我無奈地答。
“下巴怎麽了?是誰的長指甲抓破的?嘖嘖嘖。”
“剃鬍子不小心割的,不行嗎?”我沒好氣。
“行,當然行,那剃鬍刀是搽鮮紅蔻丹的,是不是?”她伸出手來摸我下巴。
我往後一縮,電梯中地方淺窄,差點沒避過去,我苦笑道:“鄭醫生,請你自重。”
鄭醫生風趣的說:“宋星路,你知我已經看中了你的身體,你是逃不過的。”
電梯門在這個時候打開來,我連忙踏出去,一邊高聲說:“下次,下一次。”
她哈哈大笑,我朝四○三號房走過去。
半年來我與療養院上下女職員混得爛熟。
似鄭醫生,德高望重,四十多歲,卻還風韻猶存,有一個女兒,在美國讀書,正經的時候,她曾同我嘆口氣說:“星路,我有個像你這樣的兒子就好了。”但心情好的時候,她又會拿我開玩笑,像剛纔那樣。
我推開四○三號房,略覺有安全感,脫下外套,往椅上一搭,高聲說:“我來了。”
照例沒有回音。完全在意料之中。
病人坐在露臺曬太陽,背着我。
我走近她,輕輕把椅子轉過來。
“好嗎,董言聲?”我蹲下問她。
她當然沒有回答我,長長的睫毛顫動了一下,眼睛低垂,雪白的皮膚在陽光下更顯得晶瑩通透。
“沒有進步?仍然不想說話?”我柔聲問。
她什麽都聽不見。
我拉過一張椅子。坐在她對面嘆口氣。
“你又要令父母失望了,”我說,“每次見到我,他們都要問我:‘言聲有沒有進步?’沒有,你仍然沒有進步,你仍然癡呆。可憐的言聲,這樣下來,難保我不嚮令堂引咎辭職。”我搓着雙手。
她仍然無言,一點表情都沒有,標緻的面孔如一尊大理石像。
“美麗的董言聲,我多希望我有辦法令你恢復健康,說說笑笑,一切同從前一樣。”
她眼睛看着前方。
我無奈,取過一張絨綫披肩,輕輕搭在她身上。
看護劉姑娘進來,“啊,宋醫生,你已經來了……”
“她沒有進步?”
劉姑娘搖搖頭,“還不是一樣,吃飯如厠可以應付,其餘時間像靈魂出竅似的,可憐。”
“她長得那麽美。”我看着呆坐在露臺上的董口屍。
“可不是。”劉姑娘嘆息,“這種病是無名腫毒,一拖三十年的例子多得很,幸虧傢裏有的是錢,永遠可以休養下去。”
我查閱她的健康記錄表,拿在手中,頗為躊躇。
每天來一次,美其名曰特別治療,六七個月下來,絲毫進展都沒有。
“劉姑娘,”我搔搔頭皮,“你說我應該怎樣做?”
劉姑娘訕笑,“初出道,面皮薄,是不是?沒關係,慢慢就習慣了,醫生不是神仙,每個癥一針下去就痊愈,那還得了。”
可是收病人的診金,而不能治療病人……我仍覺得那個。
劉姑娘經驗豐富,當護士已近三十年、她說沒有起色,最近便不可能有起色。
我高聲說:“董言聲,外面風大,進來好不好?”
劉姑娘說:“她一整個上午坐在那裏。”
“來,我們去擡她進來。”
我們合力,一二三把她連人帶椅搬進來。
劉姑娘收拾完床鋪,同我說:“宋醫生,今天晚上,你有沒有空?”
我大吃一驚,“什麽,連你都要我的身體?”
劉姑娘的老臉漲紅,“我啐!”她說,“你見鬼。”
“那又是為了什麽?”我奇問。
“我是為我表妹。”
“你表妹?你表妹怕也有四十五歲了。”
“去去去,”她笑着要打我,“你這壞小子,自侍長得好,一張嘴就不饒人。”
“噓!”我把食指放嘴角。
董言聲聽若不聞,仍然看着窗外的風景。
劉姑娘降低聲音問:“到底有沒有空?”
“當然沒有空,今天是我生日,早有人約好我吃飯。”
她給我老大的白眼,推開病房門出去。
我對董言聲說:“看到我的煩惱沒有?每個人都想把我推薦給女人,仿佛我是一隻新出的肉腸:味道不錯,值得一試。”
她仍然不笑不動。
“言聲,你沒有煩惱吧?”我坐在她對面,“你像天使,天使都是沒有煩惱的。”
她當然不出聲。
“言聲,對我笑一笑。你是否有潔白的貝齒?你是否有酒渦,唔?”我懇求。
一切依舊,沒有反應。
“可憐的言聲。”我說。
門外傳來腳步聲,我知道是董言聲的父母。
他們並沒有立刻推開門進來,悄悄站在門外商量了一下。
“言兒一點進展也沒有。”董太太懊惱地說。
董先生嘆息:“沒想到她會受這麽大的刺激。”
“要不要換醫生?”
“已經是第三個,再換也不管用,我看來醫生挺老實盡責,經驗雖然不足,醫德倒是好的,不然院長不會推薦他,不必換來換去。”
“但是他長得那麽漂亮……”董太太說,“他行嗎?”
我在房內聽得啼笑皆非。
一嚮女人長得太好,會被人懷疑她們的工作能力,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玩笑轉到我身上,便不覺得好笑。
衹聽得董先生說:“真納罕,怎麽會有那麽漂亮的男孩子。”
我低聲跟董言聲說:“看,你再不好起來,我的飯碗就成問題了。”
我替她量血壓,檢查瞳孔,繼續開出維他命丸。
董氏夫婦並沒有說什麽。
董太太打開她的鰐魚皮手袋,取出一方抽紗手帕,在眼角印一印,問我:“沒有好轉?”
我說:“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下個星期,我想帶她出去走走。”
董太太嗚嗚哭起來,“我兒,你怎麽一直癡呆,連爸媽都不認得了?”
我很心酸,雙手插在袋裏。
董先生說:“她媽,也許你對宋醫生說一說,言兒得病的因由,會得對宋醫生有幫助。”
董太太欲語還休。
不用說我也早已明白了幾分。
像董言聲這樣的女孩子,難道會考試不及格陷入癡迷狀態不成。
自然是為一段得不到的愛。
一邊廂她父母上演七情六欲,另一邊董言聲元知無覺。真好,什麽感覺都沒有。想得玄一點,何嘗不是種福氣。
董太太拉我到露臺,嚮我透露女兒的往事。
她說:“一次戀愛,足以致命哪。”
我點點頭,我雖沒有試過,卻也明白這個道理。“是你們不喜歡那男孩子?”
“纔不,女兒喜歡,我們也衹得愛屋及烏,是那個男孩昧了良心,硬是不肯同言兒結婚。言兒收到他結婚請帖那日,便變得不言不笑,癡癡鈍鈍。”
她又抹眼淚。
“在傢有誰能二十四小時侍候她,衹得住療養院,大半年一晃眼過去,你說怎麽辦?”
我很不懂得安慰女人,衹得默默無言。
幸虧這時候劉姑娘進來了,她一聽得董太太這番話,立刻維護我。
“董太太,俗雲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令媛健康沒問題已是大吉,腦子有點糊塗,那可急不來,需要靜心療養,你快別哭哭啼啼。”
董太太心一驚,連忙住哭。
我說:“最近她情緒比較以前穩定,我想或者可以帶她出去接觸生活。”
“是是,”董先生拉起妻子的手,“我們讓宋醫生做主吧。”
劉姑娘一陣風似把他們撮走。
言聲仍然照原來的姿勢坐着。
我對她說:“你已經瘦得不能再瘦了,何必呢,他又不愛你。”
劉姑娘笑答:“她要是會得回答,早就開口。”
“我們再去做腦電波索描。”
“唉,心病還需心藥醫。”劉姑娘看着她說。
“聽見沒有?”我輕聲說,“你的心病,為什麽像是被一個巨大的陰影所遮蓋?”
言聲的雙目沒有焦點。
“你的心,一點光芒都發不出來,這像什麽?這好比心之全蝕。”
劉姑娘問:“什麽?”
“心之全蝕。”
劉姑娘橫我一眼,沒聽懂。
我替董言聲做好日常診治,便離開療養院。
一大班女孩子擁出來要搭順風車。
我耐心的解釋說不行。
“為什麽不行?”
“我今天騎腳踏車來,怎麽載人?”
她們在我身後又笑又駡,我卻悠悠然而去。
但是我心境並不好過。
即使今日是我生日,即使有三位出色的女子約好與我慶祝,我仍然牽挂我的病人。
到了朱雯的傢門口,我停好自行車,上樓去。
我們約好四點半,此刻已經五點鐘。
大廈停車處照例有三兩穿校服的女孩子在留戀地張望,是等朱雯下來,好嚮她拿照片,或是簽名。
朱雯這幾年很紅,每本雜志都用過她做封面,電影海報,熒光幕的節目,無不是偉大的朱雯。
短短十年問成名,真不容易。
管理人員認得我,我順利地上樓。
一按鈴,朱雯便衝出來歡迎我。
“生辰快樂!”
“你也一樣。”我輕吻她的面頰,香氣撲鼻而來,“大傢都是二十六歲,朱雯,時間過得實在太快。”
“見你的鬼,”朱雯說,“誰二十七歲,你纔二十六歲,”她一邊嚮我陝眼,“我纔二十三歲。”
“你不二十七?”我故意做出一副牛皮燈籠的樣子來,“那麽咱們念小學一年級時你豈衹有三歲?神童哪!”
她捧出一隻小小精緻的蛋糕來,“難得有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友。”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友倒不止一個。”我提醒她。
“她們可不是我的老友。”朱雯說。
“廿年的交情,還不輿老友?”我問。
“雖老不友。”
“小時候也一起捉過迷臧,跳過橡筋,藉過對方的功課來抄,如何不友?”
朱雯說:“後來就不友了,她們看不起我沒念大學,又妒忌我登一次臺比她們一年收入還勁。”
“依我看,你們三人各有千秋,最好能夠恢復邦交,省得我年年一月十五三處跑。大傢在一起過生日多好。”
“等五十歲時再說吧。”朱雯絲毫不動容。
我嘆口氣,“衹怕你們不肯在同一年五十歲。”
她輕輕切開蛋糕,斟出香檳。
我朝她碰碰杯子,“朱雯,祝你今年比去年更成功,更漂亮。”我由衷地說。
“謝謝你。”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同時,今年別再告訴記者,你的醫生未婚夫是我。”
她白我一眼。
在過去三年內,朱雯在工作上一碰到些微不愉快,便立刻嚷要嫁宋星路醫生,天知道我並沒有為此得到豔羨的目光,我得到的是導師與同學的白眼。
“也許有一日我們會得結婚。”朱雯說。
“美麗的朱雯,我不愛你,你不愛我,咱們怎麽結婚呢?”
“我們情若兄妹。”
“我比你小,你在凌展出生,我在下午七時,應當說情若姐弟。這是事實。”
“你信不信我把這衹蛋糕蒙到你面孔上來。”
“別說笑話,最近事業如何?”
她不答,在客廳中踱步。新一代的影後不比她們的前輩,以前女明星的香閨要豪華如文藝片布景,白色的傢具非得鑲一條金邊不可,現在朱雯的傢裝修講究別緻,落落大方,品味上佳。
她在傢的穿戴也極之普通,凱絲咪毛衣,牛仔褲,惟一不同之處是一隻鑽表,據說是卡地亞古董,去年在巴黎出外景時覓得,視之若瑰寶,天天戴着。
當然我這位小中學的女同學是美麗的,不過自小看慣她為輸了場賽跑而痛哭流淚的樣子,心內很難産生友情以外的激素。
而朱雯,雖然口口聲聲說隨時會下嫁,畢竟無此可能,我的宿舍地方淺窄,設備如醫院三等病房,衹怕她不習慣。
但這有什麽關係,我們仍然情比姐弟,或是兄妹。
朱雯正嚮我訴說:“……我告足三個月假,來等這部片開拍,結果一聲通知也沒有,換了角兒,對方連‘對不起’也省下,你說這一行難不難做?我還是影後哪!”聲音越來越高,一雙濃眉越來越斜竪。
我在報紙上看過這段事,因此詫異的說:“但是記者們盛贊你把這件事處理得極之漂亮,一句怨言都沒有,還說下次有機會再合作等等。”
“不然怎麽辦,你知否瀟灑背後是多少眼淚?你知否有多少次我打落牙齒和血吞?”
我很歉意,作為一個朋友,我並沒有給她什麽幫助。
我連忙打醒十二分精神勸慰她,“朱雯,勝敗乃兵傢常事,你得到的,必然是別人所失去的,或者相反,不必耿耿於懷,你的機會多的是。”
她坐下來,“我倒不是為失去一次片約而悲哀,我難過此刻女人連訴苦的機會都沒有,死都要死得漂亮與不計較。”
我說:“這是你高貴的選擇,你已經得到報酬,記者稱贊你倒是小事,你並沒有因此樹敵纔是至高的見識與智慧,當然要比開招待會訴苦超脫一千藉,不應埋怨。”
她一口氣喝盡香檳,“是,我在十年的光陰內,早已把自己訓練成老江湖。”
“恭喜恭喜。”我微笑說,“真不容易。”
“星路,大澄與定華她們,所付出的代價沒有我這麽大吧?”朱雯用她碧清的大眼看牢我,迫我說老實話。
“她們付出的代價,未必低於你,所得到的,絶對少於你,滿意了吧?”
她點點頭。
我站起來,“我要到太澄那裏去。”
“不準。”朱雯故意搗蛋。
“人傢也是今天生日。”我披上外套。
“那我豈不是沒人陪。”
“你那英俊小生靳志良立刻要來報到,不要拒八千裏。”
“誰要他陪,我說過不與同行泡在一起。”
“這句話好不老土,”我說,“怎麽會出自你口,以前貴同行多數沒個打算,做一日算一日,的確不是理想的終身對象,此刻靳志良不但一表人才,私生活嚴謹,更有生意頭腦,投資的幾問工廠生意蓬勃,他不論纔與財,都勝我百倍。”
“你與他拜把子結成兄弟吧。”朱雯到底對我不客氣,“走走走。”
我樂於遵她的逐客令,告辭下樓。
在樓下碰見英俊的靳志良。
他風度翩翩地叫住我:“宋醫生。”
我停下來,衹見他手中持着朱雯最喜歡的長莖玫瑰,我拍拍他肩膀。
“脾氣不佳,小心侍候。”
他苦笑起來。
老靳追朱雯,不止三四年了。
我祝他有情者事競成。
坐上自行車,我飛踩着到九竜塘那一列老房子去找王太澄。
二十年前我們進入國際小學讀一年級,第一日老師便宣佈:“在這一班裏,有四位同學生日在同一天,他們是宋星路。朱雯。王太澄與奚定華。”
小小的朱雯一直豔壓群芳。女同學們都留或長或短平凡的妹妹頭,她卻梳豬腸捲,長及腰,引來多少妒羨眼光。她們三個一直不和。
性格上也沒有絲毫相似之處,真不知怎麽會混在同一天過生日。
到太澄的傢我出了一身汗,這是最佳運動。
女傭人歡迎我,“宋醫生,小姐等了好久。”
這是她傢的老傭人,現在擁有老傭人的千金小姐也不多,大澄是少許特權者之一。
太澄迎出來,“還早,客人尚未到,進來畫室看看我新作品。”
太澄的畫功之差,差過任何黑猩猩一時興至之塗鴉。
十年來開過無數畫展,被畫評人捧到天上去。本世紀除出畢氏就是王太澄女士是曠世奇才,肉麻得讀後起雞皮疙瘩,但聰明的王太澄小姐信之不疑。
千穿萬穿,馬屁勿穿。
她的畫且有人高價買去,挂寫字樓裏,因為她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大賈王某人,辦公室或會議室中挂着王小姐的畫,王小姐的爹多多少少有點感動,談起生意,方便一些。
一次,王殷商同我低聲偷偷說:“太澄的畫,到底講啥物事?”
我衹得苦笑說,“畫是勿會得講閑話格。”
“若果會得講閑話,依猜伊拉要講啥物事?”
我猜它們會得叫救命。
王殷商又問我:“這種畫,到底有啥標準?什麽叫好,什麽叫不好?”
看得順眼。愉快。舒服就是好,怎麽沒標準。
太澄的畫,一眼看去,觀者先是嚇一大跳,跟着想哭。難為她的偶像還是偉大的畢加索。
此時她嬌嗔的斜睨我一眼,“上次見面至今,有三個月了吧。”
“三個月見一次的朋友,也算非常接近。”
“在這期間,我畫了兩幅寫生。”
“畫什麽?蘋果?”
“蘋果已被畫過一千次。”
“一千次衹要是塞尚,仍使觀者着迷。”
“有幾個成名的畫傢?”太澄笑說,“當然,他們是前輩,前輩的作品我是佩服的。”
我幾乎要把凸出的眼珠推回眼眶中。
總要老老實實地告訴王太澄:看,王小姐,你沒有穿衣服,那些贊美,都是皇帝的新衣。
誰有這樣的勇氣,照說我應該這麽對她說:太澄,你沒有天分,你嫁人算了。
我認識她二十年,與她又沒有利害衝突,感情又好,但偏偏不忍心傷害她。
我這個虛偽的人。
可喜的是,四周圍的人同我一般的假冒偽善,全部入籍法利賽國,太澄的畫秘一直沒被拆穿。
“看,這張如何?”
我一瞥,心中一陣寒意。
顔色如一團醬般。
“有人說像趙無極。”太澄咬一咬畫筆,“恐怕是誤會了,我用色較豔。”她還不滿意呢。
“另外一幅呢?”我顧左右而言他。
“在這裏,是我最大的作品,兩米乘三米半。”
也衹有王殷商的千金負擔得起這麽大的畫室。
她擡頭說:“這個天窗不夠大,陽光不充分。”
“夠好了,”我由衷的頌贊起來,“從沒見過這麽美麗寬敞優雅的畫室,誰說畫傢一定窮?”
“也許應該住在巴黎,但巴黎沒有傭人照顧我。”
她指着那張墻般大的畫問:“星路,我是不是大多産?”
我避重就輕,“你知道嗎,格特魯德斯但說的:‘如果你面對着一件藝術品,你的掌心會開始濕潤,你的心會跳得快些,以及你的呼吸開始會變得更深長。’”
“是嗎,你有這種感覺?”太澄大喜。
“太澄,你本身本是一件藝術品。”我說。
她穿着黑絲絨豪華套裝,黑色底皮高跟鞋,在傢中也化妝得明豔照人,比朱雯更像一個女明星。
現在你不容易從一個女人的打扮猜測她的身分,不比從前,黑是黑,白是白,蕩婦穿旗袍老是不扣領扣,女學生永遠穿着小白襪。
大澄的女傭捧進香檳酒。
“星路,生辰快樂。”她在我面孔上香一記。
“你也一樣,太澄,祝你的畫,呃,進步。”
“我猜你不能留下來吃飯?”她語氣變得諷刺。
“我還要去奚定華那裏。”
“陪,她。吃。飯?”醋意衝天。
“不。”我說,“我三個都不陪。”
“不騙人?”
“我從不騙你。”但我也沒對她說老實話。那些畫,那些可怕的畫。
“那個叫你心事重重的病人沒有好轉?”她忽然問。
“大澄,我真高興你記得她,我真為她擔足心事。”
“慢慢來,我爹的一條膀子風濕,看大夫足有二十六年,一點進步都沒有,還不是照舊看下去。”
這是什麽樣的鼓勵,我苦笑。
“咱們的大明星好吧?”太澄又問。
“朱雯?”
“還有誰。”工大澄怪裏怪腔說。
我不由得護着朱雯,“當然,她很好很紅。”
“幹嗎每次出現都戴雙黑手套?”太澄懶洋洋的語氣,“黑手黨?”
“現在流行,人人一身黑,停電熄燈,誰都甭想看到誰。”
“我不準你幫她!”太澄撒起嬌潑來,“從小你幫她,問我哥哥藉車去按送她到派對——”
“我何嘗不幫你,罷喲。”
“你為什麽要幫我?”太澄立刻警惕起來,“她們說我什麽壞話?”
“誰敢說你壞話?你這麽無暇可擊的一個人。”我取笑她。
“那麽我們什麽時候訂婚?”她忽然問。
“你找到對象你先訂,我這裏真是十劃還沒有一撇。”
她被我氣得笑。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她白我一眼。
在過去三年內,朱雯在工作上一碰到些微不愉快,便立刻嚷要嫁宋星路醫生,天知道我並沒有為此得到豔羨的目光,我得到的是導師與同學的白眼。
“也許有一日我們會得結婚。”朱雯說。
“美麗的朱雯,我不愛你,你不愛我,咱們怎麽結婚呢?”
“我們情若兄妹。”
“我比你小,你在凌展出生,我在下午七時,應當說情若姐弟。這是事實。”
“你信不信我把這衹蛋糕蒙到你面孔上來。”
“別說笑話,最近事業如何?”
她不答,在客廳中踱步。新一代的影後不比她們的前輩,以前女明星的香閨要豪華如文藝片布景,白色的傢具非得鑲一條金邊不可,現在朱雯的傢裝修講究別緻,落落大方,品味上佳。
她在傢的穿戴也極之普通,凱絲咪毛衣,牛仔褲,惟一不同之處是一隻鑽表,據說是卡地亞古董,去年在巴黎出外景時覓得,視之若瑰寶,天天戴着。
當然我這位小中學的女同學是美麗的,不過自小看慣她為輸了場賽跑而痛哭流淚的樣子,心內很難産生友情以外的激素。
而朱雯,雖然口口聲聲說隨時會下嫁,畢竟無此可能,我的宿舍地方淺窄,設備如醫院三等病房,衹怕她不習慣。
但這有什麽關係,我們仍然情比姐弟,或是兄妹。
朱雯正嚮我訴說:“……我告足三個月假,來等這部片開拍,結果一聲通知也沒有,換了角兒,對方連‘對不起’也省下,你說這一行難不難做?我還是影後哪!”聲音越來越高,一雙濃眉越來越斜竪。
我在報紙上看過這段事,因此詫異的說:“但是記者們盛贊你把這件事處理得極之漂亮,一句怨言都沒有,還說下次有機會再合作等等。”
“不然怎麽辦,你知否瀟灑背後是多少眼淚?你知否有多少次我打落牙齒和血吞?”
我很歉意,作為一個朋友,我並沒有給她什麽幫助。
我連忙打醒十二分精神勸慰她,“朱雯,勝敗乃兵傢常事,你得到的,必然是別人所失去的,或者相反,不必耿耿於懷,你的機會多的是。”
她坐下來,“我倒不是為失去一次片約而悲哀,我難過此刻女人連訴苦的機會都沒有,死都要死得漂亮與不計較。”
我說:“這是你高貴的選擇,你已經得到報酬,記者稱贊你倒是小事,你並沒有因此樹敵纔是至高的見識與智慧,當然要比開招待會訴苦超脫一千藉,不應埋怨。”
她一口氣喝盡香檳,“是,我在十年的光陰內,早已把自己訓練成老江湖。”
“恭喜恭喜。”我微笑說,“真不容易。”
“星路,大澄與定華她們,所付出的代價沒有我這麽大吧?”朱雯用她碧清的大眼看牢我,迫我說老實話。
“她們付出的代價,未必低於你,所得到的,絶對少於你,滿意了吧?”
她點點頭。
我站起來,“我要到太澄那裏去。”
“不準。”朱雯故意搗蛋。
“人傢也是今天生日。”我披上外套。
“那我豈不是沒人陪。”
“你那英俊小生靳志良立刻要來報到,不要拒八千裏。”
“誰要他陪,我說過不與同行泡在一起。”
“這句話好不老土,”我說,“怎麽會出自你口,以前貴同行多數沒個打算,做一日算一日,的確不是理想的終身對象,此刻靳志良不但一表人才,私生活嚴謹,更有生意頭腦,投資的幾問工廠生意蓬勃,他不論纔與財,都勝我百倍。”
“你與他拜把子結成兄弟吧。”朱雯到底對我不客氣,“走走走。”
我樂於遵她的逐客令,告辭下樓。
在樓下碰見英俊的靳志良。
他風度翩翩地叫住我:“宋醫生。”
我停下來,衹見他手中持着朱雯最喜歡的長莖玫瑰,我拍拍他肩膀。
“脾氣不佳,小心侍候。”
他苦笑起來。
老靳追朱雯,不止三四年了。
我祝他有情者事競成。
坐上自行車,我飛踩着到九竜塘那一列老房子去找王太澄。
二十年前我們進入國際小學讀一年級,第一日老師便宣佈:“在這一班裏,有四位同學生日在同一天,他們是宋星路。朱雯。王太澄與奚定華。”
小小的朱雯一直豔壓群芳。女同學們都留或長或短平凡的妹妹頭,她卻梳豬腸捲,長及腰,引來多少妒羨眼光。她們三個一直不和。
性格上也沒有絲毫相似之處,真不知怎麽會混在同一天過生日。
到太澄的傢我出了一身汗,這是最佳運動。
女傭人歡迎我,“宋醫生,小姐等了好久。”
這是她傢的老傭人,現在擁有老傭人的千金小姐也不多,大澄是少許特權者之一。
太澄迎出來,“還早,客人尚未到,進來畫室看看我新作品。”
太澄的畫功之差,差過任何黑猩猩一時興至之塗鴉。
十年來開過無數畫展,被畫評人捧到天上去。本世紀除出畢氏就是王太澄女士是曠世奇才,肉麻得讀後起雞皮疙瘩,但聰明的王太澄小姐信之不疑。
千穿萬穿,馬屁勿穿。
她的畫且有人高價買去,挂寫字樓裏,因為她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大賈王某人,辦公室或會議室中挂着王小姐的畫,王小姐的爹多多少少有點感動,談起生意,方便一些。
一次,王殷商同我低聲偷偷說:“太澄的畫,到底講啥物事?”
我衹得苦笑說,“畫是勿會得講閑話格。”
“若果會得講閑話,依猜伊拉要講啥物事?”
我猜它們會得叫救命。
王殷商又問我:“這種畫,到底有啥標準?什麽叫好,什麽叫不好?”
看得順眼。愉快。舒服就是好,怎麽沒標準。
太澄的畫,一眼看去,觀者先是嚇一大跳,跟着想哭。難為她的偶像還是偉大的畢加索。
此時她嬌嗔的斜睨我一眼,“上次見面至今,有三個月了吧。”
“三個月見一次的朋友,也算非常接近。”
“在這期間,我畫了兩幅寫生。”
“畫什麽?蘋果?”
“蘋果已被畫過一千次。”
“一千次衹要是塞尚,仍使觀者着迷。”
“有幾個成名的畫傢?”太澄笑說,“當然,他們是前輩,前輩的作品我是佩服的。”
我幾乎要把凸出的眼珠推回眼眶中。
總要老老實實地告訴王太澄:看,王小姐,你沒有穿衣服,那些贊美,都是皇帝的新衣。
誰有這樣的勇氣,照說我應該這麽對她說:太澄,你沒有天分,你嫁人算了。
我認識她二十年,與她又沒有利害衝突,感情又好,但偏偏不忍心傷害她。
我這個虛偽的人。
可喜的是,四周圍的人同我一般的假冒偽善,全部入籍法利賽國,太澄的畫秘一直沒被拆穿。
“看,這張如何?”
我一瞥,心中一陣寒意。
顔色如一團醬般。
“有人說像趙無極。”太澄咬一咬畫筆,“恐怕是誤會了,我用色較豔。”她還不滿意呢。
“另外一幅呢?”我顧左右而言他。
“在這裏,是我最大的作品,兩米乘三米半。”
也衹有王殷商的千金負擔得起這麽大的畫室。
她擡頭說:“這個天窗不夠大,陽光不充分。”
“夠好了,”我由衷的頌贊起來,“從沒見過這麽美麗寬敞優雅的畫室,誰說畫傢一定窮?”
“也許應該住在巴黎,但巴黎沒有傭人照顧我。”
她指着那張墻般大的畫問:“星路,我是不是大多産?”
我避重就輕,“你知道嗎,格特魯德斯但說的:‘如果你面對着一件藝術品,你的掌心會開始濕潤,你的心會跳得快些,以及你的呼吸開始會變得更深長。’”
“是嗎,你有這種感覺?”太澄大喜。
“太澄,你本身本是一件藝術品。”我說。
她穿着黑絲絨豪華套裝,黑色底皮高跟鞋,在傢中也化妝得明豔照人,比朱雯更像一個女明星。
現在你不容易從一個女人的打扮猜測她的身分,不比從前,黑是黑,白是白,蕩婦穿旗袍老是不扣領扣,女學生永遠穿着小白襪。
大澄的女傭捧進香檳酒。
“星路,生辰快樂。”她在我面孔上香一記。
“你也一樣,太澄,祝你的畫,呃,進步。”
“我猜你不能留下來吃飯?”她語氣變得諷刺。
“我還要去奚定華那裏。”
“陪,她。吃。飯?”醋意衝天。
“不。”我說,“我三個都不陪。”
“不騙人?”
“我從不騙你。”但我也沒對她說老實話。那些畫,那些可怕的畫。
“那個叫你心事重重的病人沒有好轉?”她忽然問。
“大澄,我真高興你記得她,我真為她擔足心事。”
“慢慢來,我爹的一條膀子風濕,看大夫足有二十六年,一點進步都沒有,還不是照舊看下去。”
這是什麽樣的鼓勵,我苦笑。
“咱們的大明星好吧?”太澄又問。
“朱雯?”
“還有誰。”工大澄怪裏怪腔說。
我不由得護着朱雯,“當然,她很好很紅。”
“幹嗎每次出現都戴雙黑手套?”太澄懶洋洋的語氣,“黑手黨?”
“現在流行,人人一身黑,停電熄燈,誰都甭想看到誰。”
“我不準你幫她!”太澄撒起嬌潑來,“從小你幫她,問我哥哥藉車去按送她到派對——”
“我何嘗不幫你,罷喲。”
“你為什麽要幫我?”太澄立刻警惕起來,“她們說我什麽壞話?”
“誰敢說你壞話?你這麽無暇可擊的一個人。”我取笑她。
“那麽我們什麽時候訂婚?”她忽然問。
“你找到對象你先訂,我這裏真是十劃還沒有一撇。”
她被我氣得笑。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