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鼕夜,縮在傢中聽電話,真是樂事。
是娛樂版老編打來的。現在的編輯雖然仍依俗例稱“老”什麽,但實際上絶不老,年紀同我差不多,二十餘歲,女性,聰明伶俐,禮賢下士,八面玲瓏。
她在磨我要稿。
——“你最熟姚晶了。”她說。
“姚晶生前是最紅的明星,誰不熟她?問題是,她同什麽人最熟,”我笑,“她同我並不熟。”
“你訪問過她兩次。”
“那算什麽,有人訪問過她兩千次。”
“但你寫得好。”
“這種大帽子我不愛戴。你們這種行走江湖的人,什麽好話說不出來,一點兒誠意都沒有,寫得好不好我自傢知道,還有,套句陳腔濫調: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她哈哈地笑。過半晌說:“寫吧。”
“我現在不寫這個。”我仍然不肯。
“不寫還寫《紅樓夢》後四十回不成?”
“你別管。”
“給我面子。”
“不給。”
“付足稿費給你。”
“不寫,我不等錢用。”
編姐說:“但你喜歡姚晶呀。”
“是的,我喜歡她,那麽美麗的面孔上有那麽奇怪的滄桑。不笑的時候像是擔着全世界的憂慮,一笑之下展若春花,陽光普照。”
“就這樣寫好了,算是對你們相識一場的紀念。”
“我不愛寫已過身的人。感情等到對方去世後纔發泄,變得太瑣碎,戚戚然活脫脫小人模樣。”
“真不寫?”
“你自己動筆好了,升了老編封筆,將來一支筆生銹,你就知道苦了。”
“你考慮考慮,我給你十分鐘。”
“不用了。”
“她明天舉殯,你去不去?”
“不去,”我說,“我沒有興趣做戲給不相幹的人看。”
“你倒是頂絶的。”
“活的時候為什麽不對人好一點?因為有競爭的緣故。死人少了威逼力,馬上一個個成為安琪兒,這個代價可大了,”我笑,“我情願做個十惡不赦的活人,穿真絲睡席夢思,也不要做一個人見人愛的死人。好死不如賴活,我的思想早就想通了。”
“你到底在寫什麽?”編姐忍不住問,“報館說好久沒看到你。”
“你別笑我,我在構思一本小說。”
編姐還是轟然大笑,“我真不明白,小說也是文章體裁的一種,有什麽了不起,現在那麽多人要閉關寫小說。”
我呆半晌,“小說有好有壞。”
“人物素描也有好有壞,你再考慮一下,當是幫幫忙。”她挂上電話。
我抱住膝頭看天花板。
姚晶,漂亮的女明星,在電視上發展燦爛。斯文、有修養,談吐不俗,有性格,生活是生活,戲臺是戲臺,不喜以私生活作宣傳。
她有無懈可擊的臉型,身材屬修長纖秀類,極少以泳衣亮相,演技精湛。年齡是一個謎,大概三十歲或許三十一二。皮膚細膩潔白,不肯曬太陽,夏日在戶外拍戲時以毛巾蒙頭,衹露出雙眼,有記者獵得此類照片,別有懾人風味,打扮如阿拉伯士王之禁臠。
不是一個淺薄的女人。
她卻在前日以心髒病去世,如一顆明星在深藍色天空中隕落。
因有兩面之緣,讀到這則新聞時甚為震驚。
人總要死的,紅粉骷髏衹一綫之隔,惆悵之餘,慶幸她因病逝世,最怕看到自殺新聞。
第一次見她,是編姐替我聯絡的。三年前,她已大紅大紫,不肯輕易接受訪問。得到這個機會是因為我們報館名氣大,夠正派,當然,還因為那時候,她有消息要發表。
我們並沒有約在大酒店的咖啡室。
地點是她的傢。
我首先有了好感。約在傢中,多麽有誠意,即使在郊外,我還是趕了去,興致勃勃。
我並沒有像一般采訪者手拿錄音機,背背大布袋。我穿得很斯文,這是我多年來作風,堅持在最惡劣環境下維持淑女外型,永不穿牛仔褲球鞋,現在還沒打仗,不必打扮得像淪落在戰壕中似的。
女傭人來開門。
她在客廳中弄花。見到我,擡起頭來,一雙眼睛如寒星般發出晶光。
她穿長絲棉襖,平底鞋,碎步過來,說:“我是姚晶,你是徐小姐?”
“是,我是徐佐子。”
我馬上覺得,她是明星中的明星,魅力非同凡響,一亮相,三言兩語間,已被她徵服一半。
她招呼我坐,問我要喝什麽,非常周到。
敷衍功夫是好的,但不覺虛偽。
我四周打量,早上十一點半,屋子裏已井井有條,鼕日光綫柔和,落在大方素淨的陳設上,益顯得地方寬大舒適,並不似一般女明星所喜的那種誇張豪華的派頭。
她身上的衣服也如此,真絲藍灰色面子的袍子,肉色絲襪,頭髮攏腦後,精緻的面孔如一朵雪白的梔子花般。
我的確嗅到花的幽香。
要過年了,高幾上放着密簇簇的一大盤蟹爪水仙花,已開了一小部分。
我覺得很舒服很鬆弛。
這個客廳裏也許招待過無數大商賈及製片傢,我這個客串記者應感到光榮。
她微笑,“徐小姐要問什麽?”
我欠欠身,“姚小姐想說什麽?”
她笑容展開,美得使我詫異。她的雙眼眯起來是媚態畢露的,但一嘴小小顆晶瑩的牙齒卻添增稚氣。
我在她笑容的攻勢下有點心慌意亂,連忙說:“那麽我隨便說話。”
她用手托着頭,等候我發問。
一看就知道,這種姿勢她已經練過一千次一萬次,十分嫻熟,一顰一笑,莫不恰到好處,工多藝熟,永不出錯,但由她做出來,不愧是賞心說目的。
我並不是個沒有經驗的記者,在美國實習的時候,我接觸過達官貴人以及販夫走卒,上至國會參議員,下至貧民窟賣淫女,我都采訪過。
但這樣軟性的一個主角,使我口澀。
“本名就是姚晶嗎?”我記得問。
“姚晶這名字俗不俗?”這就是表示不想說出真實姓名。
查一查立刻水落石出,但當事人不想提,咱們就要靈活一點。
“這一陣子倒是空閑?”我閑閑問,“沒有登臺?”
她很意外,“但我從來是不登臺的。”
我臉紅,喲,沒做功課可就跑了來,出醜出醜。
“徐小姐剛自外國回來吧?”她很大方地體諒我。
我立刻說:“也不算是天外來客。對,我想起來,姚小姐說過决不登臺。”
“我是演員,不是江湖耍雜的。”她輕輕說。
聲音中有無限驕傲,打那一刻起,我知道必然有恨她的人,與衆不同是不行的,還那麽刻意的表明立場,更加吃虧。
她氣質不似女演員。
演員的情緒很少有這麽平穩,特別是女演員,十三點兮兮的居多,否則如何在臺上表演那麽私隱的七情六欲。
我攤攤手,“我沒有什麽好問的了。”
她雙目中閃過一絲亮光,“問我什麽時候結婚。”
“啊,”我低呼一聲,“你要結婚?”大新聞。
“是”
“什麽時候?同誰?”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男士自復式公寓的樓上走下來。
姚晶立刻站起來迎上去,“親愛的,有記者訪問我呢。”她如小鳥般喜悅,仿佛接受訪問實屬第一次。
那男人很端莊很正派,但神色有點冷漠。
姚晶替我介紹,“我未婚夫張煦,這是《新文報》的徐小姐。”
張先生根本沒把我放在心中,衹淡淡打個招呼,以示愛屋及烏。他隨即出門上班去了。
我笑問:“是圈外人吧?”
姚晶欣然點頭。
隔了一會兒她說:“他是大律師。”悄悄的有壓不住的喜氣洋洋。
我很意外,這麽紅的女明星,什麽世面沒見過,也為終身有托而喜心翻倒,多麽感慨。“快了吧?”我說。“明天我們一起到紐約去,他傢人在紐約。”“張煦,張——”我猛地想起來,“可是張將軍的什麽人?”到底我在紐約住過了好幾年。
她擡擡眉毛,“徐小姐,你真聰明,他是張將軍的孫兒。”
“恭喜你,旅行結婚。”
“是的,麻煩你同我的觀衆說一聲。”
“這是我的榮幸。”
她又笑了。“吃些點心纔走,外頭冷呢。”
她轉身去吩咐女傭人。
背影很苗條,香肩窄窄。
女人一長得好立刻給人一種卿何薄命的感覺。她回來時更加情緒高漲,同我說:“徐小姐,我們可算一見如故。”這倒不是假話,她很少接受訪問。我問:“婚後要退休?”“也不一定,把話說僵了不好,世上哪有百分之一百的事,”她側側頭,“為自己留個餘地好很多。”
聰明女。
太看得起自己的人往往落得叫人看不起:一定會升職,一定會嫁出去,一定脫離這個圈子……啥人做的保?
我見沒事,便告辭了。
啊對,照片,問她要照片。
她說:“我先生的工作……他不方便亮相在娛樂版上。”
那麽她的照片。
“報館是一定有的。”
我唯唯諾諾。
她送我到門口,“徐小姐,有空來坐。”
我忽然滑稽起來,“是嗎,你記得我是誰?我真能來坐?”
她輕輕白我一眼,“你叫徐佐子是不是?”
我笑。
她的司機送我到報館。
一次很愉快的經歷。
我為她寫篇很驚豔的印象記。
編姐自此一口咬定我是她的好搭檔。
自那次之後,每次見到漂亮的女人,總愛在心中作比較:也算不錯了,但比起姚晶那種玲瓏剔透的美,似還差了一着。
主要是這群年輕的女孩子太浮,認為青春是一切,青春是花不完的,因此非常的囂張,三分鐘內道盡悲歡離合,人生大計,事無不可告人者:如何同男人睡覺,怎樣嚮上爬,成則誇誇而談,敗則痛哭失聲,但事後又是一條好漢,都有着廉價的塑膠的金剛不壞身……
小說中女主角怎麽可以有這種性格?
即使是血肉模糊的社會小說,人物個性也還得升華一點。
一次見面之後,我成為她不貳之臣,永恆的捧場客。
婚後她並沒有退出她的圈子,反而更加活躍。
張先生絶不同她一起亮相,很少人見過他,我是唯一有這個榮幸的記者。
他們都愛問:他是個怎麽樣的人?
我也衹不過與他有一面之緣,很難形容。
求仁得仁,為之快樂,相信姚晶千挑萬選,纔揀着他,既然如此,其他一切可以容忍。
為什麽我會那樣說,因為兩個生活方式,出身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在一起為求實通融匯,無限度而痛苦的遷就是必須的。
以姚晶這麽成熟而聰明的女人,一定可以應付得來,她是顧大體的人。
中年以後,終身伴侶的份量日漸增加,比財富名氣都重要,相信她也明白。
我很放心。
三年後,姚晶親自打電話到《新文報》,指明要見徐佐子,她要說一說外界傳她婚變一事的真相。
我真是受寵若驚。
那時我已調到經濟版,工作枯燥不堪,姚晶的寵召使我揚眉吐氣。編姐見又可得獨傢頭條,在我出發之前親吻我的手。
這個可愛的勢利鬼。
二見姚晶,印象與第一次完全不同。
她仍稱我徐小姐。
姚晶的頭髮燙了新樣子,是那種仿三十年代皺皺的小波浪,有些凌亂美。
她穿着黑色最時款的新裝,見到我迎出來,有很明顯的焦慮神色。
“徐小姐,你來了真好。”她有些微激動。
傢中的陳設並沒有變,地毯換過了,以前是淺藍色,現在是一種自來舊的灰紫,很幽雅。
姚晶並沒有馬上人題,她說:“徐小姐,你的記性真好,心真細。自從上次你為我寫過訪問之後,我一直覺得衹有你能看到我的內心。而且,你知道什麽可以寫,什麽不可以寫。”
我很意外地擡起頭,如此稱贊,實不敢當,她並不是敷衍我,無此必要。
姚晶為着掩飾輕微的不安情緒,斟出一小杯琥珀色的酒,緩緩喝一口。
女傭人給我沒有糖衹有牛奶的紅茶。姚晶的記性也好得無懈可擊,這些小小的周到令我心銘。
她心中是有我這個人的。
她終於說到正題:“你說我會不會離婚?”
問得好奇怪,因為她語氣真有詢問的意思。
我沉吟一會兒,答說:“不會,你不會離婚。”
姚晶籲出一口氣,“是的,我怎麽會離婚。”
“張先生呢?”我問。
“他在紐約。徐小姐這一陣子有無返過紐約?”
“你怎麽知道我自紐約來?”我笑問。
“你們的行傢告訴我的。”她微笑。
我說:“外頭傳說,一概不必理會。我幫你澄清這件事。”她點點頭。
她又再斟一杯酒。
黑色的衣服使普通的女人。憔悴蒼老,是以我本人絶少穿黑色,誰需要巫婆式的神秘感。但姚晶穿黑色頂適合,襯得她膚光如雪。
酒添增她雙頰上的血色,她放下酒杯。
“徐小姐,你認為外頭的傳言有多少真實性?”
“為什麽你認為我不會離婚?”
變成她訪問我了。
我分析說:“維係婚姻有許多因素,有些人為求歸宿,有些人為一張護照,也有人為愛情,為飯票,或為揚眉吐氣,林林總總,數之不盡,關係千絲萬縷,目的未達到之前哪兒有那麽容易分手。”
她沉默。
我心中打一千個問號。我與她真是泛泛之交,況且記者一支筆,天馬行空,什麽寫不出來,她不怕?不過你可以說她沒看錯人,我並非有言必錄的那種記者。
“你說得對。”她恢復神采。
“或許你應當鬆弛一點,”我建議,“在公餘與朋友喝杯茶,搓搓牌。”
她微笑,“你有朋友嗎?”神情很是落寞。
“不很多,但我有。”我說,“那是因為我身不在最高處。”
“有男伴?”她又問。
“有。”仿佛很幸福的樣子,“是報館同事。”
“你們在戀愛?”
“不,不是戀愛,戀愛是全然不同的一件事。”我亦微笑。
她完全明白我說什麽,這美麗剔透的女人。
水晶甑中插着大束百合花,有股草藥的清香。
“別想太多。”我說。
她點點頭。“我等着看你的文章。”
是她親自開着一部大房車送我回傢。
天氣冷,她肩上搭着件豹皮的大衣,風姿嫣然。
我訝異,“現在還準獵豹皮?”
“這件是狐皮染的,姬斯亞牌子。”她說。
我說:“本地做的皮子樣子就是土,穿上都像少奶奶,一脫下就可以進廚房。”
姚晶哈哈笑起來,“徐小姐,你這個人太有意思了,我真需要你這樣的朋友。”
我內心鬆一口氣。
她臉上寂寥神色至此似一掃而空。
“叫我佐子吧。”我說。
“我是個老式人,落伍了,慣於尊稱人傢為先生小姐。”說着她按着車子上無綫電,播放出白光的歌聲,醇如美酒。
她輕輕說:“現代人連沉嗓子與破嗓子都分不清了。”
我不知如何搭腔,幸虧那時已到了傢。
無限的依依,我與她握手。
我很傻氣地說:“姚小姐,你放心,我一嚮知道什麽可以寫,什麽不可以寫。”
她與我交換一個感激的神色,把車子開走。
稿子第二天便登在報上,為她闢謠。
她打電話來,我碰巧聽到。
辦公室那麽吵鬧,不方便詳談,衹是嚮我道謝。
我答應與她出來喝茶。
報館裏同事開始稱我為“姚晶問題專傢”。
她內心極端寂寞苦楚,我看得出來。不過控製得很好,這個婚並離不成。她是為結婚而結婚的,怎麽會得輕易分手,她需要這個名義,代價再高也要維持下去。
我問行傢:“姚晶的丈夫在外頭玩?”
他們答:“你什麽不知道,反而來問我們。”
張煦先生留在紐約許久,女友是一名華裔芭蕾舞娘,非常的年輕,非常的秀美,他不大回來了。
我無言。
我與姚晶都忙。我在收集資料,想寫本小說。而她,在拍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
我們一直沒有碰頭去喝那頓茶。
我懷疑她後悔嚮我說得太多,並且說過也算了。
然後,在上個星期五,消息傳來,她在寓所中心髒病猝發逝世。
女傭人看着她嚷不舒服,接着倒地,立刻召救護車,證實在送院途中不治。
沒有人知道她心髒有病。
目前看來當然可惜,五十年後倒算是一種福氣。去世的時候那麽漂亮,她給人們的記憶將是永遠完美的。
太殘忍?不不,往往在電視上看到白頭宮女話當年,心裏就想,怎麽如此沒個打算,要不歸隱傢中,要不脫離塵世,怎麽會一樣都做不到。
夜很深了,我睡不着,我在紀念姚晶。
據報上說,她去世的時候,張先生並不在她身邊。
照老規矩他在紐約。
姚晶誠然有數十萬觀衆,但距離太遠,接觸不到。
電話鈴又響。
編姐的聲音:“考慮完沒有?”
“考慮好了。”
“交五千字吧。”
“我的答案是不寫。”
“去你的。”
我笑,“不要緊,你駡好了,你不要我寫,我請你吃飯。”
“咄!你替我寫,我請你吃飯,”她說,“誰請不起一頓飯。”
“你老還在報館?”
“是的,小姐。”
“你幹脆鋪張床在報館睡,以示精忠報國。”
“楊壽林豈不是更應得忠臣奬?他就差沒在這裏洗臉刷牙淋浴。”老編說。
“他不同,將來《新文報》是他的事業。”我說。
“你就是咱們未來的老闆娘了。”
“聽聽這種江湖口吻,傳了出去,又該變成‘徐佐子鼻子大過頭,此刻已以《新文報》未來老闆娘自居’,何苦呢?”
“你在乎別人說什麽嗎?你不是天下第一號瀟灑人物?”
我衹好幹笑。“我還一句句去分辯表白呢,這與灑脫無關,我衹是沒有空。”
“現在流行事無不可告人者。”她笑。
“是嗎,這麽可愛?閣下今年什麽年紀?說來聽聽,四十二還是四十五?事無不可告人者!都是作大畢業生,我告訴你,將來這個城市垮臺,不是為其他因素,而是吹牛皮的人實在太多,把它吹爆了。”
“你與楊壽林到底怎麽了?”她說。
“半天吊着。”
“走了也三年多了。”她說。
“喂,別揭人私隱,還不睡?”我說。
“再見。”編姐說。
我保證打現在開始,總有三十萬字是為哀悼姚晶而寫。
做觀衆總比做戲子高貴,做讀者永遠勝於做作者。
我的嗜好是看報紙副刊,一邊看一邊發表意見:唔,這個還不錯。咦,這篇神經。啊,此專欄終於搬至報尾,不久可望淘汰出局……報紙多麽便宜,娛樂性那麽豐富,尤其是雜文專欄越來越多的時候,事無巨細,作者都是與陌生人分享,別吃驚,連床上二十四式都有人寫,太偉大了。
我始終不懷疑有求纔有供,所以並不敢看輕任何一種體裁的文章,總有人看,百貨識百客,誰也不愁寂寞。
我沒有睡着,也許是為姚晶難過。
一把火之後,從此這個人在世界上消失。
但活着的時候不知要鬥倒多少人才踏上寶座。
在姚晶的世界裏,人是踩着一些人去捧另外一些人的。弄得不好,便成為別人的腳底泥,一定要爬爬爬,嚮上爬,不停地爬,逗留在最高峰,平衡着不跌下來,一下來就完了,永遠顫抖自危。可怕的代價,可羨的風光。
我有什麽關係,我衹是一個觀衆,花錢的大爺,一覺甲不好看,馬上去看乙,可恨可愛的群衆。
我抽了許多支煙,天才濛濛亮。
電話鈴響,是楊壽林。
“出來吃早餐。”
“什麽?我一夜未睡,怎麽吃早餐。”
“昨夜做啥?”
“壽頭!不告訴你。”
“別人都叫得我壽頭,獨你叫不得,你一叫便是告訴人衹有壽頭纔喜歡你。”
我笑。
“吃完早餐再睡,反正有我陪你。”
“說話清楚點,切忌一團團,我衹陪吃飯,不陪睡覺。”
“出來!”他大喝一聲,“少說廢話。”
我氣餒,“十五分鐘後在樓下等。”
楊壽頭又馬到功成。
我根本不敢與他爭,二十六歲了,總共纔得他一個男朋友,換身邊人及換工作需要極大的熱量,我長期節食,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
照照鏡子,梳洗完畢,在樓下等壽頭。
壽頭不是開車子來的,他步行,精神抖擻,定定不似一夜未睡。
我失聲問:“車呢?”
“壞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尊座駕總有三百日臥床,比林黛玉還矜貴,”我抱怨,“告訴過你,歐洲車不能開。”
“我同你說過不用東洋貨。”他朝我瞪眼。
“識時務者為俊傑,意大利人何嘗未曾在八國聯軍時欺侮過咱們。”
“佐子,你的話多如飯泡粥。”
我不響了。
“為何悶悶不樂?越不開心,你話越多,高興的時候,你頂多吹吹口哨。”壽頭說。
我不出聲。
我們兩人都喜歡吃西式早餐。豐富的白脫果醬羊角面包,腌肉雞蛋,牛奶紅茶果汁,吃完之後足足十個鐘頭不想其他問題。
每當吃飯的時候,咖啡座陽光璀璨,我就覺得活着還是好的,並且壽頭應當嚮我求婚。
編姐曾問我“壽頭”是什麽意思。
我說這是上海話,約莫等於北方人口中的冤大頭,或者廣東人之老襯,有訕笑意味,並無太多惡意。
壽頭並不介意有這個綽號,打七歲開始,小學同學就這麽叫他。
壽頭身邊的傳呼機作響,他取出看,“報館找我。”馬上跳出去復電。
他似乎真的需要這種儀器,身兼新文日晚報之經理,他喜歡攬事上身。
回來他同我說:“找你的,佐子。”神色訝異。
“是編姐不是?”我說,“還死心不息。”
“不是,是陳王張律師樓。”他說。
“不認識。”我繼續喝茶。
“有關姚晶的遺囑。”
“姚晶的遺囑?”我呆住,“關我什麽事?”
“是很奇怪。”壽頭說,“叫你盡快同他們聯絡。”
“是不是錯誤?”
“不會。”
我用布巾擦擦嘴,“我去打電話。”
我藉公用電話打過去。“我叫徐佐子。”
“徐小姐,請你立刻到我們寫字樓來一次。”他們如獲至寶。
“為什麽,什麽事?”
“你來了不就知道。”
“先告訴我是怎麽一回事?”我說。
“好吧,”他們無奈,“有關姚晶女士的遺産。”
“什麽?”我不相信雙耳。
“姚晶女士把全部遺産贈予你。”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鼕夜,縮在傢中聽電話,真是樂事。
是娛樂版老編打來的。現在的編輯雖然仍依俗例稱“老”什麽,但實際上絶不老,年紀同我差不多,二十餘歲,女性,聰明伶俐,禮賢下士,八面玲瓏。
她在磨我要稿。
——“你最熟姚晶了。”她說。
“姚晶生前是最紅的明星,誰不熟她?問題是,她同什麽人最熟,”我笑,“她同我並不熟。”
“你訪問過她兩次。”
“那算什麽,有人訪問過她兩千次。”
“但你寫得好。”
“這種大帽子我不愛戴。你們這種行走江湖的人,什麽好話說不出來,一點兒誠意都沒有,寫得好不好我自傢知道,還有,套句陳腔濫調: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她哈哈地笑。過半晌說:“寫吧。”
“我現在不寫這個。”我仍然不肯。
“不寫還寫《紅樓夢》後四十回不成?”
“你別管。”
“給我面子。”
“不給。”
“付足稿費給你。”
“不寫,我不等錢用。”
編姐說:“但你喜歡姚晶呀。”
“是的,我喜歡她,那麽美麗的面孔上有那麽奇怪的滄桑。不笑的時候像是擔着全世界的憂慮,一笑之下展若春花,陽光普照。”
“就這樣寫好了,算是對你們相識一場的紀念。”
“我不愛寫已過身的人。感情等到對方去世後纔發泄,變得太瑣碎,戚戚然活脫脫小人模樣。”
“真不寫?”
“你自己動筆好了,升了老編封筆,將來一支筆生銹,你就知道苦了。”
“你考慮考慮,我給你十分鐘。”
“不用了。”
“她明天舉殯,你去不去?”
“不去,”我說,“我沒有興趣做戲給不相幹的人看。”
“你倒是頂絶的。”
“活的時候為什麽不對人好一點?因為有競爭的緣故。死人少了威逼力,馬上一個個成為安琪兒,這個代價可大了,”我笑,“我情願做個十惡不赦的活人,穿真絲睡席夢思,也不要做一個人見人愛的死人。好死不如賴活,我的思想早就想通了。”
“你到底在寫什麽?”編姐忍不住問,“報館說好久沒看到你。”
“你別笑我,我在構思一本小說。”
編姐還是轟然大笑,“我真不明白,小說也是文章體裁的一種,有什麽了不起,現在那麽多人要閉關寫小說。”
我呆半晌,“小說有好有壞。”
“人物素描也有好有壞,你再考慮一下,當是幫幫忙。”她挂上電話。
我抱住膝頭看天花板。
姚晶,漂亮的女明星,在電視上發展燦爛。斯文、有修養,談吐不俗,有性格,生活是生活,戲臺是戲臺,不喜以私生活作宣傳。
她有無懈可擊的臉型,身材屬修長纖秀類,極少以泳衣亮相,演技精湛。年齡是一個謎,大概三十歲或許三十一二。皮膚細膩潔白,不肯曬太陽,夏日在戶外拍戲時以毛巾蒙頭,衹露出雙眼,有記者獵得此類照片,別有懾人風味,打扮如阿拉伯士王之禁臠。
不是一個淺薄的女人。
她卻在前日以心髒病去世,如一顆明星在深藍色天空中隕落。
因有兩面之緣,讀到這則新聞時甚為震驚。
人總要死的,紅粉骷髏衹一綫之隔,惆悵之餘,慶幸她因病逝世,最怕看到自殺新聞。
第一次見她,是編姐替我聯絡的。三年前,她已大紅大紫,不肯輕易接受訪問。得到這個機會是因為我們報館名氣大,夠正派,當然,還因為那時候,她有消息要發表。
我們並沒有約在大酒店的咖啡室。
地點是她的傢。
我首先有了好感。約在傢中,多麽有誠意,即使在郊外,我還是趕了去,興致勃勃。
我並沒有像一般采訪者手拿錄音機,背背大布袋。我穿得很斯文,這是我多年來作風,堅持在最惡劣環境下維持淑女外型,永不穿牛仔褲球鞋,現在還沒打仗,不必打扮得像淪落在戰壕中似的。
女傭人來開門。
她在客廳中弄花。見到我,擡起頭來,一雙眼睛如寒星般發出晶光。
她穿長絲棉襖,平底鞋,碎步過來,說:“我是姚晶,你是徐小姐?”
“是,我是徐佐子。”
我馬上覺得,她是明星中的明星,魅力非同凡響,一亮相,三言兩語間,已被她徵服一半。
她招呼我坐,問我要喝什麽,非常周到。
敷衍功夫是好的,但不覺虛偽。
我四周打量,早上十一點半,屋子裏已井井有條,鼕日光綫柔和,落在大方素淨的陳設上,益顯得地方寬大舒適,並不似一般女明星所喜的那種誇張豪華的派頭。
她身上的衣服也如此,真絲藍灰色面子的袍子,肉色絲襪,頭髮攏腦後,精緻的面孔如一朵雪白的梔子花般。
我的確嗅到花的幽香。
要過年了,高幾上放着密簇簇的一大盤蟹爪水仙花,已開了一小部分。
我覺得很舒服很鬆弛。
這個客廳裏也許招待過無數大商賈及製片傢,我這個客串記者應感到光榮。
她微笑,“徐小姐要問什麽?”
我欠欠身,“姚小姐想說什麽?”
她笑容展開,美得使我詫異。她的雙眼眯起來是媚態畢露的,但一嘴小小顆晶瑩的牙齒卻添增稚氣。
我在她笑容的攻勢下有點心慌意亂,連忙說:“那麽我隨便說話。”
她用手托着頭,等候我發問。
一看就知道,這種姿勢她已經練過一千次一萬次,十分嫻熟,一顰一笑,莫不恰到好處,工多藝熟,永不出錯,但由她做出來,不愧是賞心說目的。
我並不是個沒有經驗的記者,在美國實習的時候,我接觸過達官貴人以及販夫走卒,上至國會參議員,下至貧民窟賣淫女,我都采訪過。
但這樣軟性的一個主角,使我口澀。
“本名就是姚晶嗎?”我記得問。
“姚晶這名字俗不俗?”這就是表示不想說出真實姓名。
查一查立刻水落石出,但當事人不想提,咱們就要靈活一點。
“這一陣子倒是空閑?”我閑閑問,“沒有登臺?”
她很意外,“但我從來是不登臺的。”
我臉紅,喲,沒做功課可就跑了來,出醜出醜。
“徐小姐剛自外國回來吧?”她很大方地體諒我。
我立刻說:“也不算是天外來客。對,我想起來,姚小姐說過决不登臺。”
“我是演員,不是江湖耍雜的。”她輕輕說。
聲音中有無限驕傲,打那一刻起,我知道必然有恨她的人,與衆不同是不行的,還那麽刻意的表明立場,更加吃虧。
她氣質不似女演員。
演員的情緒很少有這麽平穩,特別是女演員,十三點兮兮的居多,否則如何在臺上表演那麽私隱的七情六欲。
我攤攤手,“我沒有什麽好問的了。”
她雙目中閃過一絲亮光,“問我什麽時候結婚。”
“啊,”我低呼一聲,“你要結婚?”大新聞。
“是”
“什麽時候?同誰?”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男士自復式公寓的樓上走下來。
姚晶立刻站起來迎上去,“親愛的,有記者訪問我呢。”她如小鳥般喜悅,仿佛接受訪問實屬第一次。
那男人很端莊很正派,但神色有點冷漠。
姚晶替我介紹,“我未婚夫張煦,這是《新文報》的徐小姐。”
張先生根本沒把我放在心中,衹淡淡打個招呼,以示愛屋及烏。他隨即出門上班去了。
我笑問:“是圈外人吧?”
姚晶欣然點頭。
隔了一會兒她說:“他是大律師。”悄悄的有壓不住的喜氣洋洋。
我很意外,這麽紅的女明星,什麽世面沒見過,也為終身有托而喜心翻倒,多麽感慨。“快了吧?”我說。“明天我們一起到紐約去,他傢人在紐約。”“張煦,張——”我猛地想起來,“可是張將軍的什麽人?”到底我在紐約住過了好幾年。
她擡擡眉毛,“徐小姐,你真聰明,他是張將軍的孫兒。”
“恭喜你,旅行結婚。”
“是的,麻煩你同我的觀衆說一聲。”
“這是我的榮幸。”
她又笑了。“吃些點心纔走,外頭冷呢。”
她轉身去吩咐女傭人。
背影很苗條,香肩窄窄。
女人一長得好立刻給人一種卿何薄命的感覺。她回來時更加情緒高漲,同我說:“徐小姐,我們可算一見如故。”這倒不是假話,她很少接受訪問。我問:“婚後要退休?”“也不一定,把話說僵了不好,世上哪有百分之一百的事,”她側側頭,“為自己留個餘地好很多。”
聰明女。
太看得起自己的人往往落得叫人看不起:一定會升職,一定會嫁出去,一定脫離這個圈子……啥人做的保?
我見沒事,便告辭了。
啊對,照片,問她要照片。
她說:“我先生的工作……他不方便亮相在娛樂版上。”
那麽她的照片。
“報館是一定有的。”
我唯唯諾諾。
她送我到門口,“徐小姐,有空來坐。”
我忽然滑稽起來,“是嗎,你記得我是誰?我真能來坐?”
她輕輕白我一眼,“你叫徐佐子是不是?”
我笑。
她的司機送我到報館。
一次很愉快的經歷。
我為她寫篇很驚豔的印象記。
編姐自此一口咬定我是她的好搭檔。
自那次之後,每次見到漂亮的女人,總愛在心中作比較:也算不錯了,但比起姚晶那種玲瓏剔透的美,似還差了一着。
主要是這群年輕的女孩子太浮,認為青春是一切,青春是花不完的,因此非常的囂張,三分鐘內道盡悲歡離合,人生大計,事無不可告人者:如何同男人睡覺,怎樣嚮上爬,成則誇誇而談,敗則痛哭失聲,但事後又是一條好漢,都有着廉價的塑膠的金剛不壞身……
小說中女主角怎麽可以有這種性格?
即使是血肉模糊的社會小說,人物個性也還得升華一點。
一次見面之後,我成為她不貳之臣,永恆的捧場客。
婚後她並沒有退出她的圈子,反而更加活躍。
張先生絶不同她一起亮相,很少人見過他,我是唯一有這個榮幸的記者。
他們都愛問:他是個怎麽樣的人?
我也衹不過與他有一面之緣,很難形容。
求仁得仁,為之快樂,相信姚晶千挑萬選,纔揀着他,既然如此,其他一切可以容忍。
為什麽我會那樣說,因為兩個生活方式,出身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在一起為求實通融匯,無限度而痛苦的遷就是必須的。
以姚晶這麽成熟而聰明的女人,一定可以應付得來,她是顧大體的人。
中年以後,終身伴侶的份量日漸增加,比財富名氣都重要,相信她也明白。
我很放心。
三年後,姚晶親自打電話到《新文報》,指明要見徐佐子,她要說一說外界傳她婚變一事的真相。
我真是受寵若驚。
那時我已調到經濟版,工作枯燥不堪,姚晶的寵召使我揚眉吐氣。編姐見又可得獨傢頭條,在我出發之前親吻我的手。
這個可愛的勢利鬼。
二見姚晶,印象與第一次完全不同。
她仍稱我徐小姐。
姚晶的頭髮燙了新樣子,是那種仿三十年代皺皺的小波浪,有些凌亂美。
她穿着黑色最時款的新裝,見到我迎出來,有很明顯的焦慮神色。
“徐小姐,你來了真好。”她有些微激動。
傢中的陳設並沒有變,地毯換過了,以前是淺藍色,現在是一種自來舊的灰紫,很幽雅。
姚晶並沒有馬上人題,她說:“徐小姐,你的記性真好,心真細。自從上次你為我寫過訪問之後,我一直覺得衹有你能看到我的內心。而且,你知道什麽可以寫,什麽不可以寫。”
我很意外地擡起頭,如此稱贊,實不敢當,她並不是敷衍我,無此必要。
姚晶為着掩飾輕微的不安情緒,斟出一小杯琥珀色的酒,緩緩喝一口。
女傭人給我沒有糖衹有牛奶的紅茶。姚晶的記性也好得無懈可擊,這些小小的周到令我心銘。
她心中是有我這個人的。
她終於說到正題:“你說我會不會離婚?”
問得好奇怪,因為她語氣真有詢問的意思。
我沉吟一會兒,答說:“不會,你不會離婚。”
姚晶籲出一口氣,“是的,我怎麽會離婚。”
“張先生呢?”我問。
“他在紐約。徐小姐這一陣子有無返過紐約?”
“你怎麽知道我自紐約來?”我笑問。
“你們的行傢告訴我的。”她微笑。
我說:“外頭傳說,一概不必理會。我幫你澄清這件事。”她點點頭。
她又再斟一杯酒。
黑色的衣服使普通的女人。憔悴蒼老,是以我本人絶少穿黑色,誰需要巫婆式的神秘感。但姚晶穿黑色頂適合,襯得她膚光如雪。
酒添增她雙頰上的血色,她放下酒杯。
“徐小姐,你認為外頭的傳言有多少真實性?”
“為什麽你認為我不會離婚?”
變成她訪問我了。
我分析說:“維係婚姻有許多因素,有些人為求歸宿,有些人為一張護照,也有人為愛情,為飯票,或為揚眉吐氣,林林總總,數之不盡,關係千絲萬縷,目的未達到之前哪兒有那麽容易分手。”
她沉默。
我心中打一千個問號。我與她真是泛泛之交,況且記者一支筆,天馬行空,什麽寫不出來,她不怕?不過你可以說她沒看錯人,我並非有言必錄的那種記者。
“你說得對。”她恢復神采。
“或許你應當鬆弛一點,”我建議,“在公餘與朋友喝杯茶,搓搓牌。”
她微笑,“你有朋友嗎?”神情很是落寞。
“不很多,但我有。”我說,“那是因為我身不在最高處。”
“有男伴?”她又問。
“有。”仿佛很幸福的樣子,“是報館同事。”
“你們在戀愛?”
“不,不是戀愛,戀愛是全然不同的一件事。”我亦微笑。
她完全明白我說什麽,這美麗剔透的女人。
水晶甑中插着大束百合花,有股草藥的清香。
“別想太多。”我說。
她點點頭。“我等着看你的文章。”
是她親自開着一部大房車送我回傢。
天氣冷,她肩上搭着件豹皮的大衣,風姿嫣然。
我訝異,“現在還準獵豹皮?”
“這件是狐皮染的,姬斯亞牌子。”她說。
我說:“本地做的皮子樣子就是土,穿上都像少奶奶,一脫下就可以進廚房。”
姚晶哈哈笑起來,“徐小姐,你這個人太有意思了,我真需要你這樣的朋友。”
我內心鬆一口氣。
她臉上寂寥神色至此似一掃而空。
“叫我佐子吧。”我說。
“我是個老式人,落伍了,慣於尊稱人傢為先生小姐。”說着她按着車子上無綫電,播放出白光的歌聲,醇如美酒。
她輕輕說:“現代人連沉嗓子與破嗓子都分不清了。”
我不知如何搭腔,幸虧那時已到了傢。
無限的依依,我與她握手。
我很傻氣地說:“姚小姐,你放心,我一嚮知道什麽可以寫,什麽不可以寫。”
她與我交換一個感激的神色,把車子開走。
稿子第二天便登在報上,為她闢謠。
她打電話來,我碰巧聽到。
辦公室那麽吵鬧,不方便詳談,衹是嚮我道謝。
我答應與她出來喝茶。
報館裏同事開始稱我為“姚晶問題專傢”。
她內心極端寂寞苦楚,我看得出來。不過控製得很好,這個婚並離不成。她是為結婚而結婚的,怎麽會得輕易分手,她需要這個名義,代價再高也要維持下去。
我問行傢:“姚晶的丈夫在外頭玩?”
他們答:“你什麽不知道,反而來問我們。”
張煦先生留在紐約許久,女友是一名華裔芭蕾舞娘,非常的年輕,非常的秀美,他不大回來了。
我無言。
我與姚晶都忙。我在收集資料,想寫本小說。而她,在拍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
我們一直沒有碰頭去喝那頓茶。
我懷疑她後悔嚮我說得太多,並且說過也算了。
然後,在上個星期五,消息傳來,她在寓所中心髒病猝發逝世。
女傭人看着她嚷不舒服,接着倒地,立刻召救護車,證實在送院途中不治。
沒有人知道她心髒有病。
目前看來當然可惜,五十年後倒算是一種福氣。去世的時候那麽漂亮,她給人們的記憶將是永遠完美的。
太殘忍?不不,往往在電視上看到白頭宮女話當年,心裏就想,怎麽如此沒個打算,要不歸隱傢中,要不脫離塵世,怎麽會一樣都做不到。
夜很深了,我睡不着,我在紀念姚晶。
據報上說,她去世的時候,張先生並不在她身邊。
照老規矩他在紐約。
姚晶誠然有數十萬觀衆,但距離太遠,接觸不到。
電話鈴又響。
編姐的聲音:“考慮完沒有?”
“考慮好了。”
“交五千字吧。”
“我的答案是不寫。”
“去你的。”
我笑,“不要緊,你駡好了,你不要我寫,我請你吃飯。”
“咄!你替我寫,我請你吃飯,”她說,“誰請不起一頓飯。”
“你老還在報館?”
“是的,小姐。”
“你幹脆鋪張床在報館睡,以示精忠報國。”
“楊壽林豈不是更應得忠臣奬?他就差沒在這裏洗臉刷牙淋浴。”老編說。
“他不同,將來《新文報》是他的事業。”我說。
“你就是咱們未來的老闆娘了。”
“聽聽這種江湖口吻,傳了出去,又該變成‘徐佐子鼻子大過頭,此刻已以《新文報》未來老闆娘自居’,何苦呢?”
“你在乎別人說什麽嗎?你不是天下第一號瀟灑人物?”
我衹好幹笑。“我還一句句去分辯表白呢,這與灑脫無關,我衹是沒有空。”
“現在流行事無不可告人者。”她笑。
“是嗎,這麽可愛?閣下今年什麽年紀?說來聽聽,四十二還是四十五?事無不可告人者!都是作大畢業生,我告訴你,將來這個城市垮臺,不是為其他因素,而是吹牛皮的人實在太多,把它吹爆了。”
“你與楊壽林到底怎麽了?”她說。
“半天吊着。”
“走了也三年多了。”她說。
“喂,別揭人私隱,還不睡?”我說。
“再見。”編姐說。
我保證打現在開始,總有三十萬字是為哀悼姚晶而寫。
做觀衆總比做戲子高貴,做讀者永遠勝於做作者。
我的嗜好是看報紙副刊,一邊看一邊發表意見:唔,這個還不錯。咦,這篇神經。啊,此專欄終於搬至報尾,不久可望淘汰出局……報紙多麽便宜,娛樂性那麽豐富,尤其是雜文專欄越來越多的時候,事無巨細,作者都是與陌生人分享,別吃驚,連床上二十四式都有人寫,太偉大了。
我始終不懷疑有求纔有供,所以並不敢看輕任何一種體裁的文章,總有人看,百貨識百客,誰也不愁寂寞。
我沒有睡着,也許是為姚晶難過。
一把火之後,從此這個人在世界上消失。
但活着的時候不知要鬥倒多少人才踏上寶座。
在姚晶的世界裏,人是踩着一些人去捧另外一些人的。弄得不好,便成為別人的腳底泥,一定要爬爬爬,嚮上爬,不停地爬,逗留在最高峰,平衡着不跌下來,一下來就完了,永遠顫抖自危。可怕的代價,可羨的風光。
我有什麽關係,我衹是一個觀衆,花錢的大爺,一覺甲不好看,馬上去看乙,可恨可愛的群衆。
我抽了許多支煙,天才濛濛亮。
電話鈴響,是楊壽林。
“出來吃早餐。”
“什麽?我一夜未睡,怎麽吃早餐。”
“昨夜做啥?”
“壽頭!不告訴你。”
“別人都叫得我壽頭,獨你叫不得,你一叫便是告訴人衹有壽頭纔喜歡你。”
我笑。
“吃完早餐再睡,反正有我陪你。”
“說話清楚點,切忌一團團,我衹陪吃飯,不陪睡覺。”
“出來!”他大喝一聲,“少說廢話。”
我氣餒,“十五分鐘後在樓下等。”
楊壽頭又馬到功成。
我根本不敢與他爭,二十六歲了,總共纔得他一個男朋友,換身邊人及換工作需要極大的熱量,我長期節食,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
照照鏡子,梳洗完畢,在樓下等壽頭。
壽頭不是開車子來的,他步行,精神抖擻,定定不似一夜未睡。
我失聲問:“車呢?”
“壞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尊座駕總有三百日臥床,比林黛玉還矜貴,”我抱怨,“告訴過你,歐洲車不能開。”
“我同你說過不用東洋貨。”他朝我瞪眼。
“識時務者為俊傑,意大利人何嘗未曾在八國聯軍時欺侮過咱們。”
“佐子,你的話多如飯泡粥。”
我不響了。
“為何悶悶不樂?越不開心,你話越多,高興的時候,你頂多吹吹口哨。”壽頭說。
我不出聲。
我們兩人都喜歡吃西式早餐。豐富的白脫果醬羊角面包,腌肉雞蛋,牛奶紅茶果汁,吃完之後足足十個鐘頭不想其他問題。
每當吃飯的時候,咖啡座陽光璀璨,我就覺得活着還是好的,並且壽頭應當嚮我求婚。
編姐曾問我“壽頭”是什麽意思。
我說這是上海話,約莫等於北方人口中的冤大頭,或者廣東人之老襯,有訕笑意味,並無太多惡意。
壽頭並不介意有這個綽號,打七歲開始,小學同學就這麽叫他。
壽頭身邊的傳呼機作響,他取出看,“報館找我。”馬上跳出去復電。
他似乎真的需要這種儀器,身兼新文日晚報之經理,他喜歡攬事上身。
回來他同我說:“找你的,佐子。”神色訝異。
“是編姐不是?”我說,“還死心不息。”
“不是,是陳王張律師樓。”他說。
“不認識。”我繼續喝茶。
“有關姚晶的遺囑。”
“姚晶的遺囑?”我呆住,“關我什麽事?”
“是很奇怪。”壽頭說,“叫你盡快同他們聯絡。”
“是不是錯誤?”
“不會。”
我用布巾擦擦嘴,“我去打電話。”
我藉公用電話打過去。“我叫徐佐子。”
“徐小姐,請你立刻到我們寫字樓來一次。”他們如獲至寶。
“為什麽,什麽事?”
“你來了不就知道。”
“先告訴我是怎麽一回事?”我說。
“好吧,”他們無奈,“有關姚晶女士的遺産。”
“什麽?”我不相信雙耳。
“姚晶女士把全部遺産贈予你。”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02
這次我張大了嘴,聲音也發不出來。
過了很久很久,我說:“馬上來。”
這是不可能的事,我不住同自己說,怎麽會?
我回到桌子上,同壽頭說道:“快付賬,我們到律師樓去。”
聽到這件事,壽頭也呆住。
“你同她不熟呀。”他說。
“我們衹見過兩次面。”我說。
“她怎麽會這樣做?她難道沒有親人麽?”
在車中我把整件事仔細歸納一下。
一個普通人,正當盛年,是不會去立遺囑的。去世後,産業自動歸於配偶子女。
姚晶卻特地寫了遺囑,把她的財産給我。
為什麽是我?一個衹見過她兩次面的新聞記者。
我同她有什麽關係?素昧平生。
她父母是否在世?她有沒有兄弟姐妹?給公益金也好,怎麽會想到我?
“下車。”壽頭說。
律師在等我們。
我在辦公室內,他們宣讀遺囑:“我姚晶,原名趙安娟,將我所有,在死後贈送徐佐子女士。”
我與壽頭面面相覷。
壽頭問:“遺産總共包括些什麽?”
律師說:“現金二十萬美元。”
壽頭看我一眼,“全部?”
“全部。”
我並不怪壽頭感到意外。二十萬美元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譬如說我,簡直是保證下半生生活的巨款,但她是姚晶——怎麽可能衹有這一點點,也許是給別人了。
律師的反應與感覺同我們完全一樣,“真沒想到她僅有這個數目。”
錢都到什麽地方去了?
律師說:“我們會替你辦理手續,這筆錢會存人你戶口,請過來填一些表格。”
“我可否拒收?”我問。
“我們的職責是把它交在你手中,至於你怎樣處理這筆款項,我們無權過問。不過我猜姚小姐希望你親自享用這筆錢,如果她要交給慈善機關,她可以這麽做。”
我手足無措,填妥文件,與壽頭回傢。
他也被這件事睏惑,連玩笑也不同我開了。
我把編姐小梁給找了來,一同討論這件事。
編姐睜大眼睛,隨即運用她天賦的新聞觸覺:“這麽說來,她同她丈夫的感情是有問題了。”
我說:“可是她丈夫是湘西張將軍之後,富甲一方,他何必要這二十萬美金。”
“可是這是另一件事,理應是給他的。”
“她還有什麽親人?”
“不清楚,她一嚮不以私生活做宣傳,誰也不知道。”
“市面上那麽多秘聞雜志,八百年前的底他們都有法子掀出來。”
“但是姚晶不是他們的對象。”編姐說,“姚晶沒有緋聞,她一嚮是演技派。”
“每個人都有些私隱,”我說,“追下去不會沒有結果的。”
“你想知道什麽?”編姐問道。
“我想知道,她為什麽要把錢給陌生人。”
編姐笑了,“這上下恐怕衹有你一個人有那麽多錢去調查這種事,調查報告可以寫篇小說。”
我說:“我首先要見的是她的丈夫張煦。有沒有記者同他接過頭?”
“沒有,姚晶已經去世,他又不是這個圈子裏的人,何必賣賬給我們。”
壽頭說:“他會見佐子,佐於是他妻子遺産承繼人。”
“我來打電話。”我說。
“電話沒人聽。”編姐說道,“有人試過每三分鐘打一次。”
“房子是張傢的?”我想當然覺得不是姚晶的。
“是租來的。”
“租?”我說。
“大傢都太意外了,都以為是買的,裝修得那麽好。但屋主人說每個月六萬元,租與他們夫婦,已經有三年。”
我感覺到蹊蹺。六萬元月租!跡近天文數字。
“為什麽要這麽貴?”
“那個地段,那種獨立式的洋房,很多時候出了錢沒處找。”
“我先見房東。”我說。
“你先睡一覺纔真。”
我很快在司閽處找到房屋管理處的地址,自那裏我找到租務公司負責人。
我知道自己不像是付得起六萬元月租的闊小姐,故此稱是某公司某老闆的女秘書。
代理人馬上相信了。
他很欣喜,稱贊我老闆消息靈通,因為這種近市區的花園洋房,可遇不可求。
“可是聽說以前的住客在屋內去世。”
經紀人一怔。
“我老闆及其夫人倒是新派人,不計較這些,但是老人傢便不甚喜歡。”
“這……”經理人甚感為難,“徐小姐,你既然上來了,當然是你的委托人對這幢房子有意思,大概他們要求減租吧?”
“嗯”
“以前租給姚小姐足足六萬元,不加已經很好了。”
“是姚小姐嚮你們租的?”
“是,支票都是姚小姐簽名。她本名叫趙安娟。”
趙安娟,我在律師樓聽過這個名字一次,無法將之與姚晶聯繫起來。
這麽平凡的名字:趙安娟。大概一叫,隨便哪個街市總有三五個主婦會得轉頭來應:“叫我?”
姚晶的本名竟叫趙安娟。
“住了多久?”
“到三月足足三年。”
繳了兩百多萬的租,我的天。
“你們的房子不賣?”
“姚小姐也問過,當年的售價是九百五十萬。姚小姐笑說她情願把這筆款子放銀行中,把利息交租。”
姚晶並沒有這筆款子。
“真的不能減租?”
“不可以了,我們可以代為裝修,當然是有限度的。”
我說:“那我回去報告一下。”
“徐小姐,那實在是一所美麗的洋房。”
我告辭了。
心中隱隱已知姚晶的錢到什麽地方去了。
這樣龐大的開銷,原來由她支付,為什麽?
為什麽她丈夫張煦不負擔傢用?
我立刻找到編姐,與她約摸算一算姚晶過去三年的收入。
“她拍了十部電影,每套傳說是四十萬酬勞,應該是四百萬。”編姐說:“要打個折扣,如果是別人,得打對折,姚晶呢,至少也要來個七折。”
“尚有兩套電視長劇——”
“那個不算數,片酬有限,折三十萬吧。”她對娛樂圈極熟。
我的結論是:“她簡直入不敷出。”
“但是我們都以為她根本不必為生活!”
我心情沉重,“張煦是空殼子?”
“不不不,”編姐搖頭,“你紐約有親戚,出去打聽一下便知道,多少華爾街大亨還以拍張將軍的馬屁為樂。張煦是真正的王孫公子,絶無虛假的。”
“那麽他的錢沒有落在姚晶手中。”
“這是可以肯定的事了。”編姐說。
“首飾呢,”我問,“姚晶連房子都沒有?”
編姐幽默地問:“你嫌美金不夠?”
我推她一下。
“你打算把這筆錢怎麽辦?”
“我不知道,或許捐個姚晶奬學金。”
她點點頭,“我猜你也會這樣做。”
我還是要設法找到張煦。
他高貴端正的臉,冷漠的神色,略帶倨傲的神色。他祖父是從前帶兵操生殺大權的將軍,雄霸一方,抽身得早,攜同財産落籍美國。
他父親是著名的實業傢,長袖善舞,聲名煊赫。
而他自己,姚晶曾喜孜孜地同我說,他是大律師。
我心酸。
天曉得姚晶在世,受過些什麽委屈,事情看來不簡單。
我跑到楊壽林的爹、新文日晚報的出版人兼主筆、我的老闆處,要求他替我想辦法,讓我見一見張煦。
來竜去脈都說明了,楊伯伯有無限訝異。
真的,沒有人會相信我有這樣的奇遇。
“張煦真是人云竜的孫子?”他問。
“誰是人云竜?”我膛目。
“張將軍的綽號。”他笑,“你年輕,不會曉得。”
我沉默。把整件事交給楊伯伯。他是我的靠山。
“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到,”他說,“我去領事館探聽一下。”
“那位人云竜張先生,還健在嗎?”我問。
“十分健康,應有九十多了。”
“嘩。”不可思議。我滿意地告辭出來。
楊伯伯神通廣大,有本事的男人真叫人欽佩,好比一棵大樹,咱們婦孺在他的陰蔽下,乘涼的乘涼,遊戲的遊戲,什麽也不擔心,多麽開心。
是編姐先同我聯絡。
“他們找到張煦了。”
“誰是他們?”
“秘聞周刊們的記者,成日守在他的住所,專候他出現,又追蹤他到市中心,結果發覺他住在領事館。”
真偉大,如果不是為着娛樂廣大讀者,這班記者鍥而不捨的精神可以獲一百個普立茲奬。
“怎麽進去呢?”我嘆口氣。
“傻瓜,你托一托你未來傢翁不就解决?”
“我反對你用這種曖昧的字眼,”我說,“我與楊伯伯止於賓主關係,你不可以把編娛樂版的誇張態度搬到現實生活中來,人傢會以為我想嫁想瘋了。”
“想瘋了的大有人在,不是你,那好了吧。”
“我要休息,不同你說。”
實際上也頭痛欲裂,一碰到床便睡着了。
看到姚晶,坐在她傢的沙發上,穿件低胸衣裳,戴雙黑手套,默默無言。
“姚小姐,”我走過去,“姚小姐。”
她沒有回答我。
“姚小姐——”那十步之遙走來走去像是走不到。
姚擡起頭來,美麗的雙眸似有訴不完的衷情,剛要開口,我就被電話吵醒,無限惆悵。
我接過聽筒。
“我是楊伯伯,替你約好了,張煦在老地方等你,下午四點。”
“老地方是不是他們以前住的地方。”“是”
我看看鐘,我的天,我衹有半個小時。
“謝謝你,楊伯伯。”
“不客氣。”
我揭開被褥,跳下床。
電話又響。現代人沒有電話,根本不用做事了。
我一邊聽一邊換衣服,狼狽不堪。
是編姐,聲音很急促。
“我此刻沒有空,我轉頭給你消息。”我說。
“你是去見張煦?你一定要為我寫稿,你是唯一見到張煦的人。”她一副利字當頭的樣子的。
“編姐,你的態度令我非常反感,你衹管新聞頭條,但是這件事現在變得很私人,我不能把這些事都變在報紙上,出賣別人與我之間的秘密。”
“你少跟我來這一套——”
我擱下電話,取過外套出門去,稍後她要生氣的話,便讓她生氣好了。
我在街上叫了車子,趕去姚宅。
編輯都是這樣的。要稿子的時候禮賢下士,落足嘴頭,或托有頭有臉的人來代約,或用金錢攻勢,一疊聲“好好好”,什麽苛刻條件都可以應允。
他們一定說成沒有閣下的大作,他的副刊雜志或周報簡直不屑一讀。什麽都可以,直至稿子到他手。那時候輪到他兇。
那時候作者勿曉得文字什麽時候登出來,又更不知道稿費幾時發放,有時候不幸那份刊物關門大吉,手稿隨即失蹤,也不歸還,無論如何追,編輯去如黃鶴,同你來個不瞅不睬,若無其事,你推他,他推你,一點肩胛也沒有,一筆糊塗賬。
經驗積聚,要做這一行,記住要揀老字號,勞方交稿準時,資方不拖不欠。最厲害是相金先惠。
編姐開頭也不是這樣的,以前她很有人情味,事事有商有量,此刻她變了許多,什麽都不管,至要緊她那版有人看,天天語不驚人死不休。
也許是必須這樣子。盡力於工作會給她帶來許多可以看得見的利益,繼而替她解决生活上的煩惱,致力於人情有什麽用?這是一個商業社會。她為適應環境而鬥爭,性格有所改變,也是很應該的,她沒有理由為遷就我們這些不相幹的人而犧牲。
我很瞭解她,我也很欣賞她。
但我也有我的原則,叫我寫“我與姚晶之夫一席談”或是“我與姚晶的關係”以至“姚晶為什麽把錢給我”之類,除非有機關槍抵住我脖子。
這種稿費怎樣賺?又不會發財,寫來無益。
一按鈴張煦便來開門。
他面孔上有說不出的哀傷。一套黑西裝更道盡心事。
女傭人斟出清茶來。
老房子的佈置同我以前所見一樣,衹少了花束,女主人已經不在。
我坐在他對面,兩個人都不知道說什麽纔好。
屋內靜得出奇,耳膜微覺不適,仿佛置身在配音間中。
張煦雙目紅腫。
過很久很久,我說:“姚小姐把遺産交給我。”
他點點頭,表示他知道。
我終於忍不住問:“為什麽?”
其實他根本不會知道。
張煦沒有回答我。他根本不關心姚晶的遺産給誰。
看得出他並不是不愛姚晶的,這種深切的悲愴不是可以假裝的。但姚晶在世時,他卻使她傷心失望。
“你要回紐約?”我問。
“是。”
我問:“幾時?”
“很快。”
張煦離開這裏之後,將永不回來,有什麽話現在不說,將永無機會。
我問:“姚晶還有親人嗎?”
“有兩個姐姐”。
我非常意外,沒有想到姚有姊妹,她們幹什麽?長得美還是不美?
張煦說:“我也是昨天才知道。我從沒見過她們。至於她的父母,則在婚後見過一次。”
這麽隔膜!
“你有沒有他們的聯絡處?”
“等一等。”
張煦打開地址簿,抄寫給我。他動作恍惚,心事重重。
我終於忍不住問:“你可愛姚?”
他猛地一怔,別轉面孔,我雖看不見他的面孔,也知道問得太多餘。他哭了。
我唯一所得是姚晶父母的地址。
全間報館都找我,包括楊伯伯在內。
自然是編姐嚮他報耳神。
我進人社長室,楊伯伯單刀直入。
“娛樂版很想你寫姚晶。”
“我不想寫,現在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特殊得不得了。”
楊伯伯很瞭解地說道:“我明白,因此難以落筆,是不是?”
“是的。”
“好的,沒事了,我會同娛樂版說。”
出得社長室,我嚮編姐扮鬼臉,“勿要面孔,拿老闆來壓我。”
編姐啼笑皆非。
“怎麽,”我問,“沒朋友可做?”
“如果你替別傢寫,當心你的皮肉。”
“這件事是不可能的。”我發誓。
“張煦傷不傷心?”她旁敲側擊。
“不告訴你,不然你一篇‘據悉……’,又是三萬字。”
她忍不住以粗話駡我。
“太沒修養了。”我說。
“如果我下毒咒不寫出來呢?”
“你可以再說給別人聽,叫別人寫,世上沒有‘我告訴你,你別告訴人聽’這件事,一個人知道,即人人知道,我是絶對不冒這個險的。”
“像你做人這麽當心,有什麽快樂?”
“你做人這麽不當心,難道又很快樂?”
“真說不過你的一張快嘴。”她不悅。
“那不過是因為我不受你利用,你就不高興。”
“好了好了,我們別反目成仇,反正將來受罪的是楊壽林,不是我。一塊兒吃飯去。”
晚飯當兒,她問我小說寫得怎麽樣。
“沒開始,十劃都沒有一撇。”我說。
“什麽樣的故事?”
“一個二十年代在上海出生的女作傢的故事。”
“呵,影射小說,更下流了,未得人傢同意而寫人傢的故事。”
我白她一眼,“一個人出名到一定程度,他的名字便是大傢的,既是公衆人物,有何不可?”
“真是狡辯,說來聽聽。”她呵呵大笑。
我也覺得不妥,可寫的故事那麽多,有本事就虛構一個。
“況且關於二十年代的上海,你知道什麽?這麽熱心寫你不熟的題材,當心變成閉門造車,一個個字硬湊在一起,非常造作矯情,一開頭就寫壞了,以後變僵屍了,沒有生氣。”
我很欽佩這番理論,“你挺懂寫作之道呀,為什麽不動筆?”
“說時容易做時難,一顆心靜不下來。”編姐苦笑。
“我聽人說,有天才的人,無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之下,都可以寫得出稿子。”
“是嗎,”編姐氣結,“那麽你來試試看,說不定你就是托爾斯泰。”
“我衹想做亞嘉泰姬斯蒂。”
“‘衹想’?這口氣令人惡心,希望你心想事成。”
“你知道我最想是什麽?”我問。
“女人最想什麽?”她側側頭,“自然是美滿的婚姻生活。”
“對了,”我拍一拍大腿,“做不做文豪算了吧,是否著作等身亦算了吧。”
“酸葡萄哈哈哈,明知不可能著作等身,哈哈哈”。
“笑破你喉嚨!贏得全世界贊美有什麽用?你瞧瞧姚晶便是個榜樣。”
“她今日舉殯,給你這個遺産繼承人看現場照片。”她說。
“我不要看。”我拒絶。
我看過太多類同的圖片:妖形怪狀的男女穿着黑色的奇裝異服,臉無戚容,跑去殯儀館點個卯兒,以示人情味。
發神經。
為了姚晶,我對此類完全沒有必要的儀式更加反感。
“數千人去祭她。”
“是嗎,”我問,“都是她的朋友?”
“你別這麽憤世嫉俗。”
“你看我,無辜承受了死者二十萬美元,花掉它不是,接受它又不是,多麽難堪。”
“你可以用它買一層房子,住進去。”
“然後夜夜夢見姚晶。”
“有什麽不好?你挺欣賞她。”
就在這時候,有人叫我名字:“徐佐子!”
我一轉頭,便有人按閃光燈拍下我照片。
接着有人衝上來,“大傢是行傢,徐佐子,說一說為什麽姚晶的巨額遺産給你繼承?”
一大堆記者,總有七八人,一齊嚮我圍上來,飯店中其他客人為之側目。
六月債,還得快,忽然之間我成了被訪者。
“聽說你見過姚晶的丈夫?”記者說。
“他說過些什麽?”
“你同他們有什麽特殊關係?”
我霍地站起來,大聲說:“這些問題,請你們問《新文日報》的娛樂版主編。”我嚮編姐一指。
他們剛在考慮是否要轉移目標,我已經推開人群,殺出一條通路,嚮出口逃去。
我的動作快,他們之中衹有兩個人追上來,其餘的圍住編姐。
我在門口趕忙叫了部車子回傢。
真可怕,記者真可怕,現在身為記者的我也遭受到這種滋味了。
編姐是否因為這件事與我絶交?
挨駡是免不了的。
我想找着姚晶的父母見一次面。
姚晶姓趙,她父親自然也姓趙。我看看張煦給我的地址,是一個很偏僻的住宅區,地方不算太壞,自然也算不得高貴,是年輕男女組織愛巢的理想地點。
我想去探一下路。
我乘車花了一小時又十五分鐘纔抵達。
他們一定在傢,這樣悲傷的人還能到什麽地方去。
按門鐘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子來開門,隔着鐵閘問我找什麽人,我說我是姚晶的朋友,想見趙老先生或老太太。
小女孩去了一會兒,出來說:“他們很疲倦,不想見你。”
我連忙推住門,“我不是姚晶的普通朋友,我是她遺産的承繼人。”
這時候一個女人的聲音插嘴過來,“你是誰?”
我隔着鐵閘,看到她的面孔出現,憑我的觸覺,一看就知道那是姚晶的姐姐。
她的年紀曖昧,約三十五至四十五之間。
她眉目間與姚晶至少有三分依稀相似,但姚晶已經藝術傢精心細琢,而她不過略具粗胚而已。
小時候應該很像,長大後生活環境與其他因素使她們背道而馳,到如今,除了血緣,她們之間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這個女人是粗獷的,強壯的,簡陋的。
不知恁地,許是出於妒忌的緣故,最受不了這一類女人,完全沒有思想,衹有神經中樞,一臉一身的橫嚮,卻往往又非常自我中心,一把聲音啦啦啦,響徹雲霄,基於自卑,希望吸引到每個人的耳朵,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什麽都說得出來。
不要得罪她,弄得不好,被她推一記,起碼躺三個月醫院,法治文明的社會又如何呢,有力氣總是占優勢的,秀纔碰到兵,有理說不清。
站在鐵閘外,我回想到姚晶纖細的五官以及身材,說話急時會上氣不接下氣……整個人像薄胎白瓷泥金描五彩花的花瓶。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來。
我衹知道姚晶並沒有活下來。
“你是誰?”那女人又喝問我。
“讓我進來說好嗎?”
又有一個女人過來,“什麽人?她說她是誰?”
這一個一看就知道也是姚晶的姐姐。
她很老了。欠保養的緣故,一張臉直挂下來,嘴邊的八字紋如刀刻般深,不知為什麽,還擦着粉底,一種與她皮膚本色相差三個深淺的顔色,如泥漿般浮在皮上,看上去非常詭異。
她說:“我叫趙怡芬,是姚晶的大姐,”她指一指先頭那女人,“這是趙月娥,姚晶的二姐。”
我說:“我叫徐佐子。”
趙月娥女士說:“慢着,你說姚晶把她的遺産交給誰?”
我光火,“如果你們把我當賊,就別問那麽多,我不打算站在這條冷巷中與你們談身世。”我轉身。
那趙月娥立刻把門打開。
我打量她們倆,她們也上下看我。
“進來吧。”
我有點不想進去,躊躇半刻,纔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屋內倒還寬敞,可惜堆滿雜物,我自己找一張空椅子坐下,也不需要別的人招呼。
趙月娥對牢那個小女孩喝道:“去倒杯茶來。”
呵,不敢當。我面色梢為緩和。
那女孩子過來把一隻玻璃杯放我面前。
我發覺那女孩子長得極像姚晶,尤其是一雙眼睛,一般水靈靈,似有層淚膜浮着,隨時會滴出眼淚來。
女孩見我凝視她,靦腆地笑,露出小小顆牙齒,更加像她阿姨。趙月娥忽然說:“人人叫她小姚晶。”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這次我張大了嘴,聲音也發不出來。
過了很久很久,我說:“馬上來。”
這是不可能的事,我不住同自己說,怎麽會?
我回到桌子上,同壽頭說道:“快付賬,我們到律師樓去。”
聽到這件事,壽頭也呆住。
“你同她不熟呀。”他說。
“我們衹見過兩次面。”我說。
“她怎麽會這樣做?她難道沒有親人麽?”
在車中我把整件事仔細歸納一下。
一個普通人,正當盛年,是不會去立遺囑的。去世後,産業自動歸於配偶子女。
姚晶卻特地寫了遺囑,把她的財産給我。
為什麽是我?一個衹見過她兩次面的新聞記者。
我同她有什麽關係?素昧平生。
她父母是否在世?她有沒有兄弟姐妹?給公益金也好,怎麽會想到我?
“下車。”壽頭說。
律師在等我們。
我在辦公室內,他們宣讀遺囑:“我姚晶,原名趙安娟,將我所有,在死後贈送徐佐子女士。”
我與壽頭面面相覷。
壽頭問:“遺産總共包括些什麽?”
律師說:“現金二十萬美元。”
壽頭看我一眼,“全部?”
“全部。”
我並不怪壽頭感到意外。二十萬美元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譬如說我,簡直是保證下半生生活的巨款,但她是姚晶——怎麽可能衹有這一點點,也許是給別人了。
律師的反應與感覺同我們完全一樣,“真沒想到她僅有這個數目。”
錢都到什麽地方去了?
律師說:“我們會替你辦理手續,這筆錢會存人你戶口,請過來填一些表格。”
“我可否拒收?”我問。
“我們的職責是把它交在你手中,至於你怎樣處理這筆款項,我們無權過問。不過我猜姚小姐希望你親自享用這筆錢,如果她要交給慈善機關,她可以這麽做。”
我手足無措,填妥文件,與壽頭回傢。
他也被這件事睏惑,連玩笑也不同我開了。
我把編姐小梁給找了來,一同討論這件事。
編姐睜大眼睛,隨即運用她天賦的新聞觸覺:“這麽說來,她同她丈夫的感情是有問題了。”
我說:“可是她丈夫是湘西張將軍之後,富甲一方,他何必要這二十萬美金。”
“可是這是另一件事,理應是給他的。”
“她還有什麽親人?”
“不清楚,她一嚮不以私生活做宣傳,誰也不知道。”
“市面上那麽多秘聞雜志,八百年前的底他們都有法子掀出來。”
“但是姚晶不是他們的對象。”編姐說,“姚晶沒有緋聞,她一嚮是演技派。”
“每個人都有些私隱,”我說,“追下去不會沒有結果的。”
“你想知道什麽?”編姐問道。
“我想知道,她為什麽要把錢給陌生人。”
編姐笑了,“這上下恐怕衹有你一個人有那麽多錢去調查這種事,調查報告可以寫篇小說。”
我說:“我首先要見的是她的丈夫張煦。有沒有記者同他接過頭?”
“沒有,姚晶已經去世,他又不是這個圈子裏的人,何必賣賬給我們。”
壽頭說:“他會見佐子,佐於是他妻子遺産承繼人。”
“我來打電話。”我說。
“電話沒人聽。”編姐說道,“有人試過每三分鐘打一次。”
“房子是張傢的?”我想當然覺得不是姚晶的。
“是租來的。”
“租?”我說。
“大傢都太意外了,都以為是買的,裝修得那麽好。但屋主人說每個月六萬元,租與他們夫婦,已經有三年。”
我感覺到蹊蹺。六萬元月租!跡近天文數字。
“為什麽要這麽貴?”
“那個地段,那種獨立式的洋房,很多時候出了錢沒處找。”
“我先見房東。”我說。
“你先睡一覺纔真。”
我很快在司閽處找到房屋管理處的地址,自那裏我找到租務公司負責人。
我知道自己不像是付得起六萬元月租的闊小姐,故此稱是某公司某老闆的女秘書。
代理人馬上相信了。
他很欣喜,稱贊我老闆消息靈通,因為這種近市區的花園洋房,可遇不可求。
“可是聽說以前的住客在屋內去世。”
經紀人一怔。
“我老闆及其夫人倒是新派人,不計較這些,但是老人傢便不甚喜歡。”
“這……”經理人甚感為難,“徐小姐,你既然上來了,當然是你的委托人對這幢房子有意思,大概他們要求減租吧?”
“嗯”
“以前租給姚小姐足足六萬元,不加已經很好了。”
“是姚小姐嚮你們租的?”
“是,支票都是姚小姐簽名。她本名叫趙安娟。”
趙安娟,我在律師樓聽過這個名字一次,無法將之與姚晶聯繫起來。
這麽平凡的名字:趙安娟。大概一叫,隨便哪個街市總有三五個主婦會得轉頭來應:“叫我?”
姚晶的本名竟叫趙安娟。
“住了多久?”
“到三月足足三年。”
繳了兩百多萬的租,我的天。
“你們的房子不賣?”
“姚小姐也問過,當年的售價是九百五十萬。姚小姐笑說她情願把這筆款子放銀行中,把利息交租。”
姚晶並沒有這筆款子。
“真的不能減租?”
“不可以了,我們可以代為裝修,當然是有限度的。”
我說:“那我回去報告一下。”
“徐小姐,那實在是一所美麗的洋房。”
我告辭了。
心中隱隱已知姚晶的錢到什麽地方去了。
這樣龐大的開銷,原來由她支付,為什麽?
為什麽她丈夫張煦不負擔傢用?
我立刻找到編姐,與她約摸算一算姚晶過去三年的收入。
“她拍了十部電影,每套傳說是四十萬酬勞,應該是四百萬。”編姐說:“要打個折扣,如果是別人,得打對折,姚晶呢,至少也要來個七折。”
“尚有兩套電視長劇——”
“那個不算數,片酬有限,折三十萬吧。”她對娛樂圈極熟。
我的結論是:“她簡直入不敷出。”
“但是我們都以為她根本不必為生活!”
我心情沉重,“張煦是空殼子?”
“不不不,”編姐搖頭,“你紐約有親戚,出去打聽一下便知道,多少華爾街大亨還以拍張將軍的馬屁為樂。張煦是真正的王孫公子,絶無虛假的。”
“那麽他的錢沒有落在姚晶手中。”
“這是可以肯定的事了。”編姐說。
“首飾呢,”我問,“姚晶連房子都沒有?”
編姐幽默地問:“你嫌美金不夠?”
我推她一下。
“你打算把這筆錢怎麽辦?”
“我不知道,或許捐個姚晶奬學金。”
她點點頭,“我猜你也會這樣做。”
我還是要設法找到張煦。
他高貴端正的臉,冷漠的神色,略帶倨傲的神色。他祖父是從前帶兵操生殺大權的將軍,雄霸一方,抽身得早,攜同財産落籍美國。
他父親是著名的實業傢,長袖善舞,聲名煊赫。
而他自己,姚晶曾喜孜孜地同我說,他是大律師。
我心酸。
天曉得姚晶在世,受過些什麽委屈,事情看來不簡單。
我跑到楊壽林的爹、新文日晚報的出版人兼主筆、我的老闆處,要求他替我想辦法,讓我見一見張煦。
來竜去脈都說明了,楊伯伯有無限訝異。
真的,沒有人會相信我有這樣的奇遇。
“張煦真是人云竜的孫子?”他問。
“誰是人云竜?”我膛目。
“張將軍的綽號。”他笑,“你年輕,不會曉得。”
我沉默。把整件事交給楊伯伯。他是我的靠山。
“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到,”他說,“我去領事館探聽一下。”
“那位人云竜張先生,還健在嗎?”我問。
“十分健康,應有九十多了。”
“嘩。”不可思議。我滿意地告辭出來。
楊伯伯神通廣大,有本事的男人真叫人欽佩,好比一棵大樹,咱們婦孺在他的陰蔽下,乘涼的乘涼,遊戲的遊戲,什麽也不擔心,多麽開心。
是編姐先同我聯絡。
“他們找到張煦了。”
“誰是他們?”
“秘聞周刊們的記者,成日守在他的住所,專候他出現,又追蹤他到市中心,結果發覺他住在領事館。”
真偉大,如果不是為着娛樂廣大讀者,這班記者鍥而不捨的精神可以獲一百個普立茲奬。
“怎麽進去呢?”我嘆口氣。
“傻瓜,你托一托你未來傢翁不就解决?”
“我反對你用這種曖昧的字眼,”我說,“我與楊伯伯止於賓主關係,你不可以把編娛樂版的誇張態度搬到現實生活中來,人傢會以為我想嫁想瘋了。”
“想瘋了的大有人在,不是你,那好了吧。”
“我要休息,不同你說。”
實際上也頭痛欲裂,一碰到床便睡着了。
看到姚晶,坐在她傢的沙發上,穿件低胸衣裳,戴雙黑手套,默默無言。
“姚小姐,”我走過去,“姚小姐。”
她沒有回答我。
“姚小姐——”那十步之遙走來走去像是走不到。
姚擡起頭來,美麗的雙眸似有訴不完的衷情,剛要開口,我就被電話吵醒,無限惆悵。
我接過聽筒。
“我是楊伯伯,替你約好了,張煦在老地方等你,下午四點。”
“老地方是不是他們以前住的地方。”“是”
我看看鐘,我的天,我衹有半個小時。
“謝謝你,楊伯伯。”
“不客氣。”
我揭開被褥,跳下床。
電話又響。現代人沒有電話,根本不用做事了。
我一邊聽一邊換衣服,狼狽不堪。
是編姐,聲音很急促。
“我此刻沒有空,我轉頭給你消息。”我說。
“你是去見張煦?你一定要為我寫稿,你是唯一見到張煦的人。”她一副利字當頭的樣子的。
“編姐,你的態度令我非常反感,你衹管新聞頭條,但是這件事現在變得很私人,我不能把這些事都變在報紙上,出賣別人與我之間的秘密。”
“你少跟我來這一套——”
我擱下電話,取過外套出門去,稍後她要生氣的話,便讓她生氣好了。
我在街上叫了車子,趕去姚宅。
編輯都是這樣的。要稿子的時候禮賢下士,落足嘴頭,或托有頭有臉的人來代約,或用金錢攻勢,一疊聲“好好好”,什麽苛刻條件都可以應允。
他們一定說成沒有閣下的大作,他的副刊雜志或周報簡直不屑一讀。什麽都可以,直至稿子到他手。那時候輪到他兇。
那時候作者勿曉得文字什麽時候登出來,又更不知道稿費幾時發放,有時候不幸那份刊物關門大吉,手稿隨即失蹤,也不歸還,無論如何追,編輯去如黃鶴,同你來個不瞅不睬,若無其事,你推他,他推你,一點肩胛也沒有,一筆糊塗賬。
經驗積聚,要做這一行,記住要揀老字號,勞方交稿準時,資方不拖不欠。最厲害是相金先惠。
編姐開頭也不是這樣的,以前她很有人情味,事事有商有量,此刻她變了許多,什麽都不管,至要緊她那版有人看,天天語不驚人死不休。
也許是必須這樣子。盡力於工作會給她帶來許多可以看得見的利益,繼而替她解决生活上的煩惱,致力於人情有什麽用?這是一個商業社會。她為適應環境而鬥爭,性格有所改變,也是很應該的,她沒有理由為遷就我們這些不相幹的人而犧牲。
我很瞭解她,我也很欣賞她。
但我也有我的原則,叫我寫“我與姚晶之夫一席談”或是“我與姚晶的關係”以至“姚晶為什麽把錢給我”之類,除非有機關槍抵住我脖子。
這種稿費怎樣賺?又不會發財,寫來無益。
一按鈴張煦便來開門。
他面孔上有說不出的哀傷。一套黑西裝更道盡心事。
女傭人斟出清茶來。
老房子的佈置同我以前所見一樣,衹少了花束,女主人已經不在。
我坐在他對面,兩個人都不知道說什麽纔好。
屋內靜得出奇,耳膜微覺不適,仿佛置身在配音間中。
張煦雙目紅腫。
過很久很久,我說:“姚小姐把遺産交給我。”
他點點頭,表示他知道。
我終於忍不住問:“為什麽?”
其實他根本不會知道。
張煦沒有回答我。他根本不關心姚晶的遺産給誰。
看得出他並不是不愛姚晶的,這種深切的悲愴不是可以假裝的。但姚晶在世時,他卻使她傷心失望。
“你要回紐約?”我問。
“是。”
我問:“幾時?”
“很快。”
張煦離開這裏之後,將永不回來,有什麽話現在不說,將永無機會。
我問:“姚晶還有親人嗎?”
“有兩個姐姐”。
我非常意外,沒有想到姚有姊妹,她們幹什麽?長得美還是不美?
張煦說:“我也是昨天才知道。我從沒見過她們。至於她的父母,則在婚後見過一次。”
這麽隔膜!
“你有沒有他們的聯絡處?”
“等一等。”
張煦打開地址簿,抄寫給我。他動作恍惚,心事重重。
我終於忍不住問:“你可愛姚?”
他猛地一怔,別轉面孔,我雖看不見他的面孔,也知道問得太多餘。他哭了。
我唯一所得是姚晶父母的地址。
全間報館都找我,包括楊伯伯在內。
自然是編姐嚮他報耳神。
我進人社長室,楊伯伯單刀直入。
“娛樂版很想你寫姚晶。”
“我不想寫,現在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特殊得不得了。”
楊伯伯很瞭解地說道:“我明白,因此難以落筆,是不是?”
“是的。”
“好的,沒事了,我會同娛樂版說。”
出得社長室,我嚮編姐扮鬼臉,“勿要面孔,拿老闆來壓我。”
編姐啼笑皆非。
“怎麽,”我問,“沒朋友可做?”
“如果你替別傢寫,當心你的皮肉。”
“這件事是不可能的。”我發誓。
“張煦傷不傷心?”她旁敲側擊。
“不告訴你,不然你一篇‘據悉……’,又是三萬字。”
她忍不住以粗話駡我。
“太沒修養了。”我說。
“如果我下毒咒不寫出來呢?”
“你可以再說給別人聽,叫別人寫,世上沒有‘我告訴你,你別告訴人聽’這件事,一個人知道,即人人知道,我是絶對不冒這個險的。”
“像你做人這麽當心,有什麽快樂?”
“你做人這麽不當心,難道又很快樂?”
“真說不過你的一張快嘴。”她不悅。
“那不過是因為我不受你利用,你就不高興。”
“好了好了,我們別反目成仇,反正將來受罪的是楊壽林,不是我。一塊兒吃飯去。”
晚飯當兒,她問我小說寫得怎麽樣。
“沒開始,十劃都沒有一撇。”我說。
“什麽樣的故事?”
“一個二十年代在上海出生的女作傢的故事。”
“呵,影射小說,更下流了,未得人傢同意而寫人傢的故事。”
我白她一眼,“一個人出名到一定程度,他的名字便是大傢的,既是公衆人物,有何不可?”
“真是狡辯,說來聽聽。”她呵呵大笑。
我也覺得不妥,可寫的故事那麽多,有本事就虛構一個。
“況且關於二十年代的上海,你知道什麽?這麽熱心寫你不熟的題材,當心變成閉門造車,一個個字硬湊在一起,非常造作矯情,一開頭就寫壞了,以後變僵屍了,沒有生氣。”
我很欽佩這番理論,“你挺懂寫作之道呀,為什麽不動筆?”
“說時容易做時難,一顆心靜不下來。”編姐苦笑。
“我聽人說,有天才的人,無論在什麽樣的情況之下,都可以寫得出稿子。”
“是嗎,”編姐氣結,“那麽你來試試看,說不定你就是托爾斯泰。”
“我衹想做亞嘉泰姬斯蒂。”
“‘衹想’?這口氣令人惡心,希望你心想事成。”
“你知道我最想是什麽?”我問。
“女人最想什麽?”她側側頭,“自然是美滿的婚姻生活。”
“對了,”我拍一拍大腿,“做不做文豪算了吧,是否著作等身亦算了吧。”
“酸葡萄哈哈哈,明知不可能著作等身,哈哈哈”。
“笑破你喉嚨!贏得全世界贊美有什麽用?你瞧瞧姚晶便是個榜樣。”
“她今日舉殯,給你這個遺産繼承人看現場照片。”她說。
“我不要看。”我拒絶。
我看過太多類同的圖片:妖形怪狀的男女穿着黑色的奇裝異服,臉無戚容,跑去殯儀館點個卯兒,以示人情味。
發神經。
為了姚晶,我對此類完全沒有必要的儀式更加反感。
“數千人去祭她。”
“是嗎,”我問,“都是她的朋友?”
“你別這麽憤世嫉俗。”
“你看我,無辜承受了死者二十萬美元,花掉它不是,接受它又不是,多麽難堪。”
“你可以用它買一層房子,住進去。”
“然後夜夜夢見姚晶。”
“有什麽不好?你挺欣賞她。”
就在這時候,有人叫我名字:“徐佐子!”
我一轉頭,便有人按閃光燈拍下我照片。
接着有人衝上來,“大傢是行傢,徐佐子,說一說為什麽姚晶的巨額遺産給你繼承?”
一大堆記者,總有七八人,一齊嚮我圍上來,飯店中其他客人為之側目。
六月債,還得快,忽然之間我成了被訪者。
“聽說你見過姚晶的丈夫?”記者說。
“他說過些什麽?”
“你同他們有什麽特殊關係?”
我霍地站起來,大聲說:“這些問題,請你們問《新文日報》的娛樂版主編。”我嚮編姐一指。
他們剛在考慮是否要轉移目標,我已經推開人群,殺出一條通路,嚮出口逃去。
我的動作快,他們之中衹有兩個人追上來,其餘的圍住編姐。
我在門口趕忙叫了部車子回傢。
真可怕,記者真可怕,現在身為記者的我也遭受到這種滋味了。
編姐是否因為這件事與我絶交?
挨駡是免不了的。
我想找着姚晶的父母見一次面。
姚晶姓趙,她父親自然也姓趙。我看看張煦給我的地址,是一個很偏僻的住宅區,地方不算太壞,自然也算不得高貴,是年輕男女組織愛巢的理想地點。
我想去探一下路。
我乘車花了一小時又十五分鐘纔抵達。
他們一定在傢,這樣悲傷的人還能到什麽地方去。
按門鐘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子來開門,隔着鐵閘問我找什麽人,我說我是姚晶的朋友,想見趙老先生或老太太。
小女孩去了一會兒,出來說:“他們很疲倦,不想見你。”
我連忙推住門,“我不是姚晶的普通朋友,我是她遺産的承繼人。”
這時候一個女人的聲音插嘴過來,“你是誰?”
我隔着鐵閘,看到她的面孔出現,憑我的觸覺,一看就知道那是姚晶的姐姐。
她的年紀曖昧,約三十五至四十五之間。
她眉目間與姚晶至少有三分依稀相似,但姚晶已經藝術傢精心細琢,而她不過略具粗胚而已。
小時候應該很像,長大後生活環境與其他因素使她們背道而馳,到如今,除了血緣,她們之間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這個女人是粗獷的,強壯的,簡陋的。
不知恁地,許是出於妒忌的緣故,最受不了這一類女人,完全沒有思想,衹有神經中樞,一臉一身的橫嚮,卻往往又非常自我中心,一把聲音啦啦啦,響徹雲霄,基於自卑,希望吸引到每個人的耳朵,往往語不驚人死不休,什麽都說得出來。
不要得罪她,弄得不好,被她推一記,起碼躺三個月醫院,法治文明的社會又如何呢,有力氣總是占優勢的,秀纔碰到兵,有理說不清。
站在鐵閘外,我回想到姚晶纖細的五官以及身材,說話急時會上氣不接下氣……整個人像薄胎白瓷泥金描五彩花的花瓶。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來。
我衹知道姚晶並沒有活下來。
“你是誰?”那女人又喝問我。
“讓我進來說好嗎?”
又有一個女人過來,“什麽人?她說她是誰?”
這一個一看就知道也是姚晶的姐姐。
她很老了。欠保養的緣故,一張臉直挂下來,嘴邊的八字紋如刀刻般深,不知為什麽,還擦着粉底,一種與她皮膚本色相差三個深淺的顔色,如泥漿般浮在皮上,看上去非常詭異。
她說:“我叫趙怡芬,是姚晶的大姐,”她指一指先頭那女人,“這是趙月娥,姚晶的二姐。”
我說:“我叫徐佐子。”
趙月娥女士說:“慢着,你說姚晶把她的遺産交給誰?”
我光火,“如果你們把我當賊,就別問那麽多,我不打算站在這條冷巷中與你們談身世。”我轉身。
那趙月娥立刻把門打開。
我打量她們倆,她們也上下看我。
“進來吧。”
我有點不想進去,躊躇半刻,纔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屋內倒還寬敞,可惜堆滿雜物,我自己找一張空椅子坐下,也不需要別的人招呼。
趙月娥對牢那個小女孩喝道:“去倒杯茶來。”
呵,不敢當。我面色梢為緩和。
那女孩子過來把一隻玻璃杯放我面前。
我發覺那女孩子長得極像姚晶,尤其是一雙眼睛,一般水靈靈,似有層淚膜浮着,隨時會滴出眼淚來。
女孩見我凝視她,靦腆地笑,露出小小顆牙齒,更加像她阿姨。趙月娥忽然說:“人人叫她小姚晶。”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