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嚮不是我寫作的季節,何況,今年我的情緒特別低落。某種倦怠感從鼕季就尾隨着我,把我緊緊纏繞,細細包裹,使我陷在一份近乎無助的慵懶裏,什麽事都不想做,什麽事都提不起勁來,尤其對於寫作。
寫作是那麽孤獨,又那麽需要耐心和熱情的工作。這些年來,我常覺得寫作快要變成我的“負擔”了。我怕不能突破自己以往的作品,我怕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我怕失去了熱情,我更怕——亙古以來,人們重複着同樣的故事,於是,我也避免不了重複又重複——寫人生的愛、恨、生、死,與無可奈何。我的好友三毛曾對我說過一句話:
“如果我們能擺脫寫作,我想我們就真正解脫了!”
或者,衹有寫作的人才能瞭解這句話。才能瞭解寫作本身帶來的痛楚,你必須跟着劇中人的感情深入又深入的陷進去,你必須共擔他們的苦與樂,你必須在寫作當時,作最完整的奉獻,那段時間中,作者本身,完全沒有自我。所以,最近我常常在失眠的長夜裏,思索這漫長的寫作生涯中,我是否已經奉獻得太多了?包括那些青春的日子,包括那些該歡笑的歲月,包括那些陽光閃耀在窗外,細雨輕敲着窗欞,或月光灑遍了大地的時候。我在最近一本小說《昨夜之燈》中寫了一段:
“全世界有多少燈?百盞,千盞,萬盞,萬萬盞……
你相信嗎?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
是的,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其中一盞燈光下,有“我”這麽“一個人”,“孤獨”的把這些故事,不厭其煩的寫下來,寫下來,寫下來……
於是,我會問“為什麽?”於是,我會說“我纍了。”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寫作是多麽有意義的工作,我也從不覺得自己有“使命感”。當初,吸引我去寫作的是一股無法抗拒的狂熱,其強烈的程度簡直難以描述。而今,歲月悠悠,狂熱漸消。於是,我纍了,真的纍了。
今年,我就在這份倦怠感中浮沉着,幾乎是憂鬱而□徨的。我一再嚮傢人宣佈,我要放棄寫作了。又隱隱感到莫名的傷痛,好像“寫作”和我的“自我”已經混為一體,真要分開,是太難太難太難了。又好像,我早已失去“自我”了。在那些狂熱的歲月裏,我就把“自我”奉獻給了“寫作”,如今,再想找回“自我”,驀然回首,纔發現茫茫世界,竟然無處有“我”。這種情緒很難說清楚,也很難表達清楚,總之,今年的我頗為消沉,頗為寥落,而且,自己對這份消沉和寥落完全無可奈何。最可怕的,是沒有人能幫助我。
七月,天氣很熱。
七月,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層”。“沉在河流的底層”是俄國作傢“屠格涅夫”的句子,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我纔十幾歲,懵懂中衹覺得它好美好有味道,卻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麽意思。其後,在我的作品中,我不厭其煩的引用這個句子,說來慚愧,依然不太明白它的意思。現在,我又引用它,更加慚愧!我還是不太懂。我給了它一個解釋,河流是流動的,“沉在河流的底層”,表示“動的是水,靜的是我,去的是水,留的是我,匆匆而過的是水,悠悠沉睡的是我。”
不管這解釋對不對,我的心情確實如此。
就在今年這樣一個七月的日子裏,有封來自屏東萬巒鄉的短短小箋,不被重視的落到我眼前,上面簡單的寫着:
“瓊瑤女士:您好!
在以前你不認識我,希望以後你能認識我,很奇怪,是嗎?這裏有一個故事;我一直想寫但寫不出來,一個我的故事,我和“鴕鴕”的故事。“鴕鴕”是她的乳名,一個發音而已,湖北話。她今年二十四歲,我二十六歲。她和我在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八點十分在同學的舞會中認識,這其中發生了許多許多感人的事。她那兒有我完整的資料:信、素描、字畫、各類的東西。我這兒有她的照片,我的三本日記,信有五百封左右。一切資料均有,但我寫不出任何一個字。請幫我一個忙好嗎?幫我寫出這個故事。
此祈愉快
韓青敬上
又及:她本名袁嘉珮,我叫她‘鴕鴕’。輔大。我本名就叫韓青,文大。
請聯絡:我傢電話(八七)八八八×××。”
這封信沒有帶給我任何震蕩,因為信裏實在沒寫出什麽來。而這類信件,我也收到得太多了。我把信擱置在一旁,幾乎忘記了它。幾天後,我收拾我那零亂的書桌,又看到了這封信,再讀一遍,我順手把它夾在“問斜陽”的劇本裏。
再過幾天,我看劇本,它從劇本中落了出來。
怎麽?“它”似乎不肯讓我忽略它呢!
我第三次讀信。讀完了,看看手錶,已經是半夜了。屏東萬巒鄉,很陌生的地方,不知道那位“韓青”已入睡否?或者,我該聽聽他的故事,即使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層”,不想寫任何東西,聽一聽總沒有害處。而且,某種直覺告訴我,寫信的人在等回音,寫信的人急於傾吐,寫信的人正痛苦着——
他需要一個聽衆。於是,我撥了那個電話號碼,感謝電信局讓臺灣各地的電話可以直接撥號,而且沒有在每三分鐘就插嘟嘟聲,來打斷通話者的情緒。我接通了韓青,談了將近一小時。然後,我在電話中告訴他:“把你的日記、信件、資料統統寄給我,可是,我並不保證你,我會寫這個故事,假若你認為我看了就一定該寫,那麽,就不要寄來!”“我完全瞭解,”他說,很堅定。“我會把資料和一切寄給你。”三天後,當郵局送來好幾大紙盒的信件和日記時,我簡直呆住了。天知道,我每日忙忙碌碌,還有多少待辦要辦和辦不完的事,我如何來看這麽多東西?但,在我收到這些東西時,我忽然想起了喬書培(另一個寄資料給我的人,我後來把他的故事寫成了《彩霞滿天》)。於是,我安安靜靜的坐了下來,安安靜靜的打開紙盒,安安靜靜的拿起第一本日記……有張照片從日記本裏落出來了,我拾起照片,一男一女的合照,照片裏是個笑得傻傻的大男孩子,一個長發中分的大女孩子,男的濃眉大眼,是個挺漂亮的男生,女的明眸皓齒,笑得露出兩排白牙,亮亮的,清清純純的樣兒。我放下照片,打開日記,扉頁上寫着:
“我墮落於五百裏深淵,
而鴕鴕,你使我雀躍。”
我開始看日記,開始看信件,由於信件太多,我衹能抽閱。韓青必然是個很細心的男孩,每封信上都有編號,鴕鴕必然是個很細心的女孩,每封信裏都有確切的寫信時間: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奇怪吧,韓青寄來的資料裏竟有雙方的信。)幾天之後,我仍然沒有看完這些資料,但,憑我的判斷,這故事並不見得驚天動地,或麯折離奇。可是,它讓我感動了,深深的感動了。不止感動,而且震動。感動在那點點滴滴的真實裏,感動在那零零碎碎的小事上,而震動在那出人意料,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中。等不及看完這些信,我再打電話給韓青:“你可不可能到一趟臺北?當面把你們的故事說給我聽?”我問,不忘記再補一句:“可是,我不一定會寫。”
“可能,太可能了!”他急切的說,幾乎立刻就作了决定。“八月一日是星期天,我不上班,我可以乘飛機來臺北,不過,你要給我比較長的時間。”
“好,整個下午!”我說,“你下午兩點鐘來,我給你整個下午的時間。”約好了時間,我在八月一日未來臨前,再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資料。心裏已模糊勾出了他們這故事的輪廓。到七月三十一日晚上,我剛吃完晚餐,卻突然意外的接到韓青的電話,他劈頭就是一句:“我能不能跟你改一個談話時間?”
“噢!”我有些猶豫:“我想想看,下星期……”
“不不!”他急促的打斷我。“現在,如何?”
“現在?”我嚇了一跳。“你已經來臺北了嗎?”
“是,剛剛到。”“哦。”我再度被他的迫切感動了,雖然,那天晚上我原準備去做另外一件事的。“好,你來吧!”
七月三十一日晚間八時半,韓青來了。
在可園,我的小書房裏面,我們面對面的坐了下來。
韓青,中等身材,不高不矮,背脊挺直,眉目清秀,有股與生俱來的自信和自負相。穿着白襯衫,藍色長褲,打着領帶,服裝整齊。頭髮蓬蓬鬆鬆的,眼睛大大亮亮的,眉毛濃濃密密的,嘴唇厚厚嘟嘟的。他坐在那兒,有些緊張,不,是相當緊張。一時間,他似乎手腳都沒地方放,他解開袖口,雖然房裏開着冷氣,他卻一個勁兒的輓袖子,掏手帕,弄領帶……我把煙灰缸推給他。“從你的日記裏,我知道你抽煙,”我說,鼓勵的笑,想緩和他的緊張。“可是,我忘了給你準備香煙。”
“我有!”他拿出一包長壽,又找打火機。
點燃了一支煙,煙霧裊裊上升,慢慢擴散,他靠進椅子裏。我抽出一疊稿紙,在上面寫下:
“一九八二、七、三十一,韓青的故事摘要。”
然後,故事開始了,時間要倒回到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八時。
寫作是那麽孤獨,又那麽需要耐心和熱情的工作。這些年來,我常覺得寫作快要變成我的“負擔”了。我怕不能突破自己以往的作品,我怕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我怕失去了熱情,我更怕——亙古以來,人們重複着同樣的故事,於是,我也避免不了重複又重複——寫人生的愛、恨、生、死,與無可奈何。我的好友三毛曾對我說過一句話:
“如果我們能擺脫寫作,我想我們就真正解脫了!”
或者,衹有寫作的人才能瞭解這句話。才能瞭解寫作本身帶來的痛楚,你必須跟着劇中人的感情深入又深入的陷進去,你必須共擔他們的苦與樂,你必須在寫作當時,作最完整的奉獻,那段時間中,作者本身,完全沒有自我。所以,最近我常常在失眠的長夜裏,思索這漫長的寫作生涯中,我是否已經奉獻得太多了?包括那些青春的日子,包括那些該歡笑的歲月,包括那些陽光閃耀在窗外,細雨輕敲着窗欞,或月光灑遍了大地的時候。我在最近一本小說《昨夜之燈》中寫了一段:
“全世界有多少燈?百盞,千盞,萬盞,萬萬盞……
你相信嗎?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
是的,每盞燈下有它自己的故事。其中一盞燈光下,有“我”這麽“一個人”,“孤獨”的把這些故事,不厭其煩的寫下來,寫下來,寫下來……
於是,我會問“為什麽?”於是,我會說“我纍了。”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寫作是多麽有意義的工作,我也從不覺得自己有“使命感”。當初,吸引我去寫作的是一股無法抗拒的狂熱,其強烈的程度簡直難以描述。而今,歲月悠悠,狂熱漸消。於是,我纍了,真的纍了。
今年,我就在這份倦怠感中浮沉着,幾乎是憂鬱而□徨的。我一再嚮傢人宣佈,我要放棄寫作了。又隱隱感到莫名的傷痛,好像“寫作”和我的“自我”已經混為一體,真要分開,是太難太難太難了。又好像,我早已失去“自我”了。在那些狂熱的歲月裏,我就把“自我”奉獻給了“寫作”,如今,再想找回“自我”,驀然回首,纔發現茫茫世界,竟然無處有“我”。這種情緒很難說清楚,也很難表達清楚,總之,今年的我頗為消沉,頗為寥落,而且,自己對這份消沉和寥落完全無可奈何。最可怕的,是沒有人能幫助我。
七月,天氣很熱。
七月,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層”。“沉在河流的底層”是俄國作傢“屠格涅夫”的句子,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我纔十幾歲,懵懂中衹覺得它好美好有味道,卻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麽意思。其後,在我的作品中,我不厭其煩的引用這個句子,說來慚愧,依然不太明白它的意思。現在,我又引用它,更加慚愧!我還是不太懂。我給了它一個解釋,河流是流動的,“沉在河流的底層”,表示“動的是水,靜的是我,去的是水,留的是我,匆匆而過的是水,悠悠沉睡的是我。”
不管這解釋對不對,我的心情確實如此。
就在今年這樣一個七月的日子裏,有封來自屏東萬巒鄉的短短小箋,不被重視的落到我眼前,上面簡單的寫着:
“瓊瑤女士:您好!
在以前你不認識我,希望以後你能認識我,很奇怪,是嗎?這裏有一個故事;我一直想寫但寫不出來,一個我的故事,我和“鴕鴕”的故事。“鴕鴕”是她的乳名,一個發音而已,湖北話。她今年二十四歲,我二十六歲。她和我在民國六十六年(一九七七)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八點十分在同學的舞會中認識,這其中發生了許多許多感人的事。她那兒有我完整的資料:信、素描、字畫、各類的東西。我這兒有她的照片,我的三本日記,信有五百封左右。一切資料均有,但我寫不出任何一個字。請幫我一個忙好嗎?幫我寫出這個故事。
此祈愉快
韓青敬上
又及:她本名袁嘉珮,我叫她‘鴕鴕’。輔大。我本名就叫韓青,文大。
請聯絡:我傢電話(八七)八八八×××。”
這封信沒有帶給我任何震蕩,因為信裏實在沒寫出什麽來。而這類信件,我也收到得太多了。我把信擱置在一旁,幾乎忘記了它。幾天後,我收拾我那零亂的書桌,又看到了這封信,再讀一遍,我順手把它夾在“問斜陽”的劇本裏。
再過幾天,我看劇本,它從劇本中落了出來。
怎麽?“它”似乎不肯讓我忽略它呢!
我第三次讀信。讀完了,看看手錶,已經是半夜了。屏東萬巒鄉,很陌生的地方,不知道那位“韓青”已入睡否?或者,我該聽聽他的故事,即使我正“沉在河流的底層”,不想寫任何東西,聽一聽總沒有害處。而且,某種直覺告訴我,寫信的人在等回音,寫信的人急於傾吐,寫信的人正痛苦着——
他需要一個聽衆。於是,我撥了那個電話號碼,感謝電信局讓臺灣各地的電話可以直接撥號,而且沒有在每三分鐘就插嘟嘟聲,來打斷通話者的情緒。我接通了韓青,談了將近一小時。然後,我在電話中告訴他:“把你的日記、信件、資料統統寄給我,可是,我並不保證你,我會寫這個故事,假若你認為我看了就一定該寫,那麽,就不要寄來!”“我完全瞭解,”他說,很堅定。“我會把資料和一切寄給你。”三天後,當郵局送來好幾大紙盒的信件和日記時,我簡直呆住了。天知道,我每日忙忙碌碌,還有多少待辦要辦和辦不完的事,我如何來看這麽多東西?但,在我收到這些東西時,我忽然想起了喬書培(另一個寄資料給我的人,我後來把他的故事寫成了《彩霞滿天》)。於是,我安安靜靜的坐了下來,安安靜靜的打開紙盒,安安靜靜的拿起第一本日記……有張照片從日記本裏落出來了,我拾起照片,一男一女的合照,照片裏是個笑得傻傻的大男孩子,一個長發中分的大女孩子,男的濃眉大眼,是個挺漂亮的男生,女的明眸皓齒,笑得露出兩排白牙,亮亮的,清清純純的樣兒。我放下照片,打開日記,扉頁上寫着:
“我墮落於五百裏深淵,
而鴕鴕,你使我雀躍。”
我開始看日記,開始看信件,由於信件太多,我衹能抽閱。韓青必然是個很細心的男孩,每封信上都有編號,鴕鴕必然是個很細心的女孩,每封信裏都有確切的寫信時間: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奇怪吧,韓青寄來的資料裏竟有雙方的信。)幾天之後,我仍然沒有看完這些資料,但,憑我的判斷,這故事並不見得驚天動地,或麯折離奇。可是,它讓我感動了,深深的感動了。不止感動,而且震動。感動在那點點滴滴的真實裏,感動在那零零碎碎的小事上,而震動在那出人意料,令人難以置信的“結局”中。等不及看完這些信,我再打電話給韓青:“你可不可能到一趟臺北?當面把你們的故事說給我聽?”我問,不忘記再補一句:“可是,我不一定會寫。”
“可能,太可能了!”他急切的說,幾乎立刻就作了决定。“八月一日是星期天,我不上班,我可以乘飛機來臺北,不過,你要給我比較長的時間。”
“好,整個下午!”我說,“你下午兩點鐘來,我給你整個下午的時間。”約好了時間,我在八月一日未來臨前,再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資料。心裏已模糊勾出了他們這故事的輪廓。到七月三十一日晚上,我剛吃完晚餐,卻突然意外的接到韓青的電話,他劈頭就是一句:“我能不能跟你改一個談話時間?”
“噢!”我有些猶豫:“我想想看,下星期……”
“不不!”他急促的打斷我。“現在,如何?”
“現在?”我嚇了一跳。“你已經來臺北了嗎?”
“是,剛剛到。”“哦。”我再度被他的迫切感動了,雖然,那天晚上我原準備去做另外一件事的。“好,你來吧!”
七月三十一日晚間八時半,韓青來了。
在可園,我的小書房裏面,我們面對面的坐了下來。
韓青,中等身材,不高不矮,背脊挺直,眉目清秀,有股與生俱來的自信和自負相。穿着白襯衫,藍色長褲,打着領帶,服裝整齊。頭髮蓬蓬鬆鬆的,眼睛大大亮亮的,眉毛濃濃密密的,嘴唇厚厚嘟嘟的。他坐在那兒,有些緊張,不,是相當緊張。一時間,他似乎手腳都沒地方放,他解開袖口,雖然房裏開着冷氣,他卻一個勁兒的輓袖子,掏手帕,弄領帶……我把煙灰缸推給他。“從你的日記裏,我知道你抽煙,”我說,鼓勵的笑,想緩和他的緊張。“可是,我忘了給你準備香煙。”
“我有!”他拿出一包長壽,又找打火機。
點燃了一支煙,煙霧裊裊上升,慢慢擴散,他靠進椅子裏。我抽出一疊稿紙,在上面寫下:
“一九八二、七、三十一,韓青的故事摘要。”
然後,故事開始了,時間要倒回到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八時。
舞會是徐業平為方剋梅開的,為了慶祝方剋梅滿二十歲的生日。韓青原來並不準備參加這舞會的,衹因為這一嚮他都比較落寞。自從離開屏東家乡,考進文化大學,轉眼間,大一、大二都從指縫間流逝。被羨慕、被稱道、被重視的大學生活,並沒有給韓青留下任何值得驕傲的事跡,更談不上絲毫的成就感。所學非所願,念了一大堆書,選了一大堆課程,衹感到乏味。文化大學真正吸引他的,不是那些課程,反而是華岡的雲、華岡的樹、華岡天主教堂後的小徑、華岡到陳氏墓園去的那片蘆葦地,以及被他和徐業平、方剋梅、吳天威等取名叫“世外桃源”的小山𠔌。
沒考上大學以前,自己曾經拚了命擠這道窄門,在南部讀完高中,第一次考大學就失敗了。於是,他拎了一個手提袋,帶了幾件換洗衣服,身上有去打工賺來的一千六百元新臺幣,告別父母,就到臺北來“打天下”了。火車進了臺北站,跟着人潮下車,跟着人潮走出臺北車站。茫茫然尚不知該往何方駐足,擡頭一看,就見到火車站對面“建國補習班”的大招牌,供應食宿,包你考中大學!算算鈔票,正好傾囊所有。明天的事明天再管。於是,直接過馬路,從車站大門就走進了補習班大門。
苦讀一年,傢裏每月寄給他一千元零用,實在不夠做什麽。每星期最奢侈的事,是去小美吃他一大碗紅豆麥芽刨冰。不過,第二次考試,終於考上了。取進文化大學“勞工關係係”,填志願表時不知道它是什麽,填上再說。進了大學不知道它是什麽,念了再說!兩年下來,每天和會計、統計、經濟、民法概要、憲法、現代工商管理……等打交道,頭有鬥大,興致低沉。從小,總覺得自己有那麽點文學、藝術和音樂的細胞,卻在大學的課程裏磨蝕殆盡。於是,交女朋友吧!進大學的最大好處,你可以放膽追女孩子,沒有人會指責你“還太小”。大一、大二,兩年時光,捲進他生活裏的女孩實在不少。這與徐業平有很大關係。徐業平,原來考進文大俄文係,念了一年,沒有俄文教授聽得懂他的俄文,一氣就轉係,轉進了全臺灣僅有的這一係——勞工關係係。於是,韓青認識了徐業平。兩人曾一塊兒讀書,一塊兒駡教授,一塊兒追女孩子。可是,當徐業平和輔大英文係的方剋梅已進入情況之後,韓青的心仍然在遊蕩着,這期間,以他那半成熟的年輕的胸懷,以他那稍稍自許的文學才華,以他那青春的飄浮的感情,以他對異性的半驚半喜半憂半懼的情懷,他曾在日記上片片斷斷的寫下一些“詩句”:
翩翩的越過這道成長的虛綫
填滿了間斷的虛點——充實
那圓弧永遠是缺口的原因
你未走完那一世紀一周匝
把句點塗滿衹得到一個讀號
什麽意義也沒有——衹有
瞪着兩眼看浮雲天狗
大二那年,認識了一個女孩,綽號叫寶貝,確實讓他睏擾過好一陣子,也為她寫下了斷簡殘篇:
懷着寂靜的心 踏入那夢織的溫柔星星雖不再閃爍
猶留下你的倩影以及 翦燭西窗 數着碎落的夢她是風
她是雨她是雷風吹落夢想 雨打碎感思雷敲醒一個獨自翦燭西窗的
過旅
這就是他的大一和大二,那些“不識少年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日子。寶貝,一個女孩,一個是星星,是風,是雨,是雷……最後,卻化為一縷輕煙,從他生命裏不留什麽痕跡,輕輕輕輕飄過的女孩。可是,大三的上學期,在方剋梅過生日前的那段日子中,他還在憑吊着這份虛虛渺渺的、不成型的感情,還陷在他自己給自己織成的一個網裏。寶貝已成過去。而他,還那麽不習慣什麽叫“過去”。他有點憂愁,就為了想憂愁而憂愁,有點失意,就為了想失意而失意。並不真的為了寶貝,不真的為了那些曾點綴過他生命的任何女孩。衹為了——年輕。話說回頭,那天是方剋梅的生日。
方剋梅和徐業平是去坪林吃烤肉時認識的。徐業平什麽都優秀,除了念書以外。他會彈吉他,會唱歌,會跳舞,會打橋牌,會說笑話,會追女孩子。方剋梅念輔仁大學夜間部,英語係。是那種任何人一見就會喜歡的女孩,活潑、大方,圓圓的臉龐,亮晶晶的眼睛,一六五的標準身材。由於傢境富有,嬌生慣養下,她皮膚白嫩細膩,光潔雅緻。最可貴的,她彈一手好鋼琴,還能把流行歌麯及任何古典小麯,用搖滾或爵士的方法彈奏出來。往往,方剋梅的鋼琴,徐業平的吉他,韓青和吳天威的歌——他們會唱活了天地,唱活了青春。
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方剋梅和徐業平戀愛了。愛得一塌糊塗,愛得天翻地覆,愛得死去活來。在他們自己的幸福中,他們也關懷着身邊的兩個好友,吳天威沒什麽關係,吳天威比較成熟穩重有城府,在女孩間打打遊擊就滿意了。韓青卻不同了,他是那麽孤傲,那麽自負,又有顆那麽熱情的心。當徐業平給方剋梅籌備舞會時,韓青就宣稱了:
“我沒有舞伴,我不來!”
“什麽話?”徐業平叫着說:“你不來咱們就絶交!不給我面子沒關係,不給方剋梅面子……。”
“別吵,別吵!”方剋梅笑吟吟的看着韓青,咬着嘴唇沉思了好久好久。忽然說:“韓青,我們班上有個女同學,跟你很相配。也很文學、很熱情、很……”她形容不出來,用一句話下了總結:“很有味道就對了。我把她介紹給你當舞伴,那麽,你就有舞伴了,怎麽樣?”
“很好,”韓青同意。“她長得如何?別弄個母夜叉來整我冤枉……”“唉唉唉!”方剋梅連聲嘆氣。“真是狗咬呂洞賓,不想認識就算了!”“想想想!”韓青也連聲回答,對於別人開舞會,自己去勞什子“西窗”翦什麽燭的情形實在有些害怕。“她叫什麽名字?”“袁嘉珮。”方剋梅輕鬆的說了出來,絶沒有想到,這個名字後來竟改變了韓青整個的世界。“這樣吧,”她想了想。“你寫張條子給她,表示想認識她,我轉交給她比較好說話。袁嘉珮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可以約出來的女孩子!”
“我寫條子給她?我又不認識她,怎麽寫?”韓青瞪着方剋梅,心裏還在懷疑,這方剋梅是不是在設什麽陷阱,來開他的玩笑。他轉嚮徐業平:“你見過這女孩嗎?”
“唉唉唉,”方剋梅又“唉”起來了,這是她的口頭語。“我怎麽敢讓業平見到袁嘉珮,到時候他去追袁嘉珮了,我豈不是自找苦吃!”說得像真的一樣。韓青怦然心動了。徐業平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說:“寫吧!說寫就寫,寫張條子對你是太簡單了!”
好!大丈夫說寫就寫,這有什麽難!他提起筆來,就寫了一張便箋:“袁嘉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聽到你的名字,不知道為什麽
很想認識你。這樣寫條子是太唐突了些,所幸“唐突”代
表的並非“荒唐”。任何事都該有個開始,是嗎?
韓青,一九七七、十、廿、午後三:五五分”
然後,就是舞會那晚了。
韓青不該緊張的,這不是他第一次交女朋友了,他也從不認為交女朋友是件很睏難的事。但,這晚,他卻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去舞會前,他刻意梳洗過,穿了自己最喜歡的一件藍襯衫,一條深藍色西裝褲,打了條深藍色的領帶,攬鏡自視,除了沒有一張“成熟而長大的臉”之外,都還好。他一再梳好他那不太聽話的頭髮,心裏輕輕咒詛了自己一句:又不是去相親!假若不為了失去寶貝……,是的,寶貝,在去赴約前的一剎那,他心裏想的還是那個輕煙輕霧的女孩——
寶貝。
舞會是藉了市政係學生所租的一間獨棟洋房,那洋房有着大大的客廳。那晚十分熱鬧,來參加的男男女女大約有二三十對。全是大學生,淡江、銘傳、東吳、輔仁、文大……各校的同學全有。七點三十分,舞會就開始了,方剋梅穿了件純白的洋裝,襟上別了朵紫色蘭花,又高貴,又漂亮。徐業平也穿上了他那一百零一套西裝,是他考進大學父母送的禮物,灰色的。他們是很出色的一對,在大廳裏舞了又舞,旋轉了又旋轉。七時四十分。袁嘉珮沒出現。
七點五十分。袁嘉珮沒出現。
八點正。袁嘉珮沒出現。
大廳裏人越來越多了,韓青卻越來越氣悶了。他走到窗邊,點燃一支煙,無聊的吐着煙霧,抽煙是在補習班裏學來的,從此就戒不掉了。他吐着煙霧,不去想那個袁嘉珮,開始去想他生命裏的一些女孩——奇怪,他生命中一直沒缺過女孩子,除寶貝以外,還有別人,衹是,他居然都沒有特別珍惜過任何一個人。就算對寶貝,他也是可有可無的,不是嗎?小說傢筆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都是杜撰,都是虛構,都是些鬍說八道,偏偏就有些傻瓜讀者會去相信那些鬼話!
八點十分。方剋梅忽然帶了一個女孩子,站在他面前了。
“韓青!”方剋梅笑着說:“袁嘉珮來了!”
他一驚,挺直背脊,定睛看去,他接觸了一對溫溫柔柔的大眼睛一張白白淨淨的臉龐,和一個恬恬淡淡的微笑。“對不起,我來晚了。”她說。“本來想不來了,怕方剋梅生氣。”哦?衹怕方…剋梅生氣?當然,你韓某人衹是個無名小卒呢!他來不及答話,方剋梅已經翩然離去,把那個身材嬌小、纖瘦、文雅、而高貴的女孩留給了他。是的,纖瘦,文雅,高貴,秀麗……一時間,好多好多類似的文字都在他腦子裏堆砌起來了,而令他驚愕的,是這些文字加起來,仍然描寫不出她給他的第一個印象。他慌忙伸出手去跟她握了握手,很懊惱於自己一手心都是汗。
“不管怎樣,我還是謝謝你來了。”他說,熄滅了煙蒂。“願意跳舞嗎?”他簡單明了的問,跳舞可以緩和人與人間的陌生感。“很願意。”他們滑進了舞池,開始跳舞。他這纔發現,她居然穿着條牛仔褲,一件米色帶碎花的襯衫,那麽隨便,完全不像參加舞會的樣子。不管怎樣,她並沒有重視這舞會,不管怎樣,她並沒有重視那張紙條!不管怎樣,她對這種“介紹遊戲”完全不感興趣。但是,不管怎樣,當他盯着她的眼睛發現她正毫不掩飾的,仔仔細細的打量着他時,他居然有“震動”的感覺!不是蓋的。不是蓋的。接下來,他們居然談起話來了。大概是她那種不在乎,不認真的態度刺傷了他,更可能,是她那亭勻的身材,姣好的面貌(感謝方剋梅,沒有弄個母夜叉來捉弄他)帶給他的意外之喜,他竟然覺得非在這個女孩面前“坦白”一點,非要讓她真正認識他一點不可!“你相不相信,”他說:“我現在雖然和你在跳舞,我心裏想的是另外一個女孩?”多妙的談話!是想“語不驚人死不休”嗎?他說出口就後悔了,世界上有這麽笨拙的人,這麽幼稚的人,這麽虛榮的人,這麽不成熟的人——他的名字叫韓青!
她正色看他,收起了笑容,他看不到她那細細的白牙齒了。她表情鄭重而溫柔,她眼睛裏閃着幽柔的光芒,深深的望進他眼睛深處去。“你相不相信,”她一本正經的接口:“我現在雖然和你在跳舞,我心裏想的也是另外一個男孩?”
他瞪着她,他猜,自己的表情一定很傻很驢。
“我不相信。”他說,很肯定的。
“你該相信。”她點着頭。
“為什麽?”他搖着頭。
“我不會為了一個把我名字都寫錯的男孩來赴約會,除非我正對另外一個男孩不滿意。”
“哦?”他睜大了眼睛,“我寫錯了你的名字?你不叫袁嘉佩?”“是袁嘉珮,斜玉旁的珮,不是人字旁的佩。可見,你對我一無所知。”該死,他想,真的寫錯了。他凝視她,凝視着凝視着,突然間,他們同時笑了起來。她的笑那麽溫和那麽瀟灑那麽動人,使他的心立刻像鼓滿風的帆,充滿生氣活力和衝勁了。
“對不起。”他說,又接了句:“謝謝你。”
“什麽對不起?什麽謝謝你?”她追問。“對不起的,是我把你的名字寫錯了。謝謝你的,是你對另外一個男孩不滿意。”她挑起了眉毛,瞅着他,好驚異又好稀奇的。然後,她大笑了,笑得坦率、純真、而快活。
“你是個很有點古怪的男孩子,”她笑着說:“我想,我不會後悔來這一趟了。”接下來,談話就像一群往水裏遊的魚,那麽流流暢暢的開始了。那個晚上,他們談了好多好多話,好像兩個早該認識而沒有認識的朋友,都急於彌補這之間的空隙似的。他告訴了她,他是個來自屏東萬巒鄉的鄉下孩子。她告訴他,她出自名門,祖父是個大將軍,父親也纔從軍中退休,開了傢玩具公司,她是道地的軍人子弟,湖北籍。
“想不到吧?”她揚着眉毛,笑語如珠的說:“我傢的傢教嚴肅,從小好像就在受軍事訓練,傢裏連談天說笑都不能隨便,可是,就出了我這樣一個任性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女兒。”
他盯着她。想不到吧?一南一北,來自兩個世界的人,居然會在一個刻意安排的環境下邂逅?
“告訴我一些你的事,”她忽然說:“那個女孩怎樣了?”
“什麽女孩?”他怔着。
“你心裏想着的女孩子呀!”
“哦!”他恍然,睜大眼睛“她呀!”
“她怎麽呢?”她追問。愛追根究底的女孩子!
“她不算什麽。”他搖搖頭。
“真有她嗎?”她懷疑的。
“真有她。”他點點頭,很認真:“還不止一個,有好多個!”“哇塞!真鮮!”她舐舐舌頭。“嘖嘖,有那麽多女朋友,你的感覺如何?”“亂煩的!”她笑了,為他的吹牛而笑了。他也笑了,為她的笑而笑了。然後,時間是如飛般消逝,整個晚上像是一眨眼而已。方剋梅、吳天威、徐業平每次從他們身邊滑過,都會對他眨眼睛做鬼臉。他的心喜悅着,從來沒有這樣喜悅過。以前的那些女友,都不算什麽了,真的不算什麽了!有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像踩在雲霧裏,那種新鮮感,那種從內心深處綻放出的渴望,快活,彷佛——他以前都白活了。雖然,面前這女孩,他纔第一次遇見!那晚,他們還談過些什麽,他都不記得了。連方剋梅是什麽時候切生日蛋糕的,他也不記得了。徐業平唱了好多歌,又彈吉他,反正,他都記不得了。衹記得最後,是他送她回傢的。她住在三張犁,距離她傢還有一條巷子,她就不許他再送了。她說:“如果讓我媽看到這麽晚,我被男孩子送回傢,準把我駡到明天天亮。”“哦,”他一怔。“大學二年級了,還不準交男朋友嗎?”
“準。但是,要由他們先挑選。不過,”她瞅着他:“你也不能算是我的‘男朋友’呢!”
他點點頭。“給我時間。目前,你也不能算是我的女朋友。不過,沒關係,我也會給你時間。”“哦!”她驚愕的揚着眉。“你這人真……真夠狂的!夠怪的!再見!”她想跑。“等一等!”他喊:“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
她猶豫了片刻。“好!”她眼裏閃着一絲狡黠:“我告訴你,可是,我衹說一次,不說第二次。如果說了你記不住,我就不再說了。”
“可以。”他回答,集中了所有的註意力,他知道她真的衹會說一次。“聽好了!”她說,然後,她飛快的報了一個數字,速度快得像連發機關槍,而且越報越低,最後一個數字已輕得像耳語。她說:“七七四一三五六八八。”
說完,她不等他再問,就像閃電一般,轉入巷子,飛快的消失了身影。他呆站在路燈下,像傻子似的背誦着那數目字,一面背誦,一面從口袋裏掏出原子筆,在手臂的皮膚上寫下那個號碼。寫完了,他轉身往回走,自信沒有記錯任何一個字。他吹着口哨,心情輕快。明早第一件事,打個電話嚮她問好,也顯示顯示自己的記憶力。他走着走着,口哨吹着吹着,忽然,他覺得有點怪異,越想就越怪異,停在另一盞路燈下,他捲起衣袖去看那號碼:“七七四一三五六八八。”
他呆住,不吹口哨了,數一數,整整八個號碼。再數一遍,還是八個號碼。老天!全臺北市的電話,都是七個數目字,何來八位數!他大嘆一聲,靠在電桿木上。那個聰明的、調皮的、狡黠的、靈慧的女孩子啊!他還是被她捉弄了。
沒考上大學以前,自己曾經拚了命擠這道窄門,在南部讀完高中,第一次考大學就失敗了。於是,他拎了一個手提袋,帶了幾件換洗衣服,身上有去打工賺來的一千六百元新臺幣,告別父母,就到臺北來“打天下”了。火車進了臺北站,跟着人潮下車,跟着人潮走出臺北車站。茫茫然尚不知該往何方駐足,擡頭一看,就見到火車站對面“建國補習班”的大招牌,供應食宿,包你考中大學!算算鈔票,正好傾囊所有。明天的事明天再管。於是,直接過馬路,從車站大門就走進了補習班大門。
苦讀一年,傢裏每月寄給他一千元零用,實在不夠做什麽。每星期最奢侈的事,是去小美吃他一大碗紅豆麥芽刨冰。不過,第二次考試,終於考上了。取進文化大學“勞工關係係”,填志願表時不知道它是什麽,填上再說。進了大學不知道它是什麽,念了再說!兩年下來,每天和會計、統計、經濟、民法概要、憲法、現代工商管理……等打交道,頭有鬥大,興致低沉。從小,總覺得自己有那麽點文學、藝術和音樂的細胞,卻在大學的課程裏磨蝕殆盡。於是,交女朋友吧!進大學的最大好處,你可以放膽追女孩子,沒有人會指責你“還太小”。大一、大二,兩年時光,捲進他生活裏的女孩實在不少。這與徐業平有很大關係。徐業平,原來考進文大俄文係,念了一年,沒有俄文教授聽得懂他的俄文,一氣就轉係,轉進了全臺灣僅有的這一係——勞工關係係。於是,韓青認識了徐業平。兩人曾一塊兒讀書,一塊兒駡教授,一塊兒追女孩子。可是,當徐業平和輔大英文係的方剋梅已進入情況之後,韓青的心仍然在遊蕩着,這期間,以他那半成熟的年輕的胸懷,以他那稍稍自許的文學才華,以他那青春的飄浮的感情,以他對異性的半驚半喜半憂半懼的情懷,他曾在日記上片片斷斷的寫下一些“詩句”:
翩翩的越過這道成長的虛綫
填滿了間斷的虛點——充實
那圓弧永遠是缺口的原因
你未走完那一世紀一周匝
把句點塗滿衹得到一個讀號
什麽意義也沒有——衹有
瞪着兩眼看浮雲天狗
大二那年,認識了一個女孩,綽號叫寶貝,確實讓他睏擾過好一陣子,也為她寫下了斷簡殘篇:
懷着寂靜的心 踏入那夢織的溫柔星星雖不再閃爍
猶留下你的倩影以及 翦燭西窗 數着碎落的夢她是風
她是雨她是雷風吹落夢想 雨打碎感思雷敲醒一個獨自翦燭西窗的
過旅
這就是他的大一和大二,那些“不識少年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日子。寶貝,一個女孩,一個是星星,是風,是雨,是雷……最後,卻化為一縷輕煙,從他生命裏不留什麽痕跡,輕輕輕輕飄過的女孩。可是,大三的上學期,在方剋梅過生日前的那段日子中,他還在憑吊着這份虛虛渺渺的、不成型的感情,還陷在他自己給自己織成的一個網裏。寶貝已成過去。而他,還那麽不習慣什麽叫“過去”。他有點憂愁,就為了想憂愁而憂愁,有點失意,就為了想失意而失意。並不真的為了寶貝,不真的為了那些曾點綴過他生命的任何女孩。衹為了——年輕。話說回頭,那天是方剋梅的生日。
方剋梅和徐業平是去坪林吃烤肉時認識的。徐業平什麽都優秀,除了念書以外。他會彈吉他,會唱歌,會跳舞,會打橋牌,會說笑話,會追女孩子。方剋梅念輔仁大學夜間部,英語係。是那種任何人一見就會喜歡的女孩,活潑、大方,圓圓的臉龐,亮晶晶的眼睛,一六五的標準身材。由於傢境富有,嬌生慣養下,她皮膚白嫩細膩,光潔雅緻。最可貴的,她彈一手好鋼琴,還能把流行歌麯及任何古典小麯,用搖滾或爵士的方法彈奏出來。往往,方剋梅的鋼琴,徐業平的吉他,韓青和吳天威的歌——他們會唱活了天地,唱活了青春。
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方剋梅和徐業平戀愛了。愛得一塌糊塗,愛得天翻地覆,愛得死去活來。在他們自己的幸福中,他們也關懷着身邊的兩個好友,吳天威沒什麽關係,吳天威比較成熟穩重有城府,在女孩間打打遊擊就滿意了。韓青卻不同了,他是那麽孤傲,那麽自負,又有顆那麽熱情的心。當徐業平給方剋梅籌備舞會時,韓青就宣稱了:
“我沒有舞伴,我不來!”
“什麽話?”徐業平叫着說:“你不來咱們就絶交!不給我面子沒關係,不給方剋梅面子……。”
“別吵,別吵!”方剋梅笑吟吟的看着韓青,咬着嘴唇沉思了好久好久。忽然說:“韓青,我們班上有個女同學,跟你很相配。也很文學、很熱情、很……”她形容不出來,用一句話下了總結:“很有味道就對了。我把她介紹給你當舞伴,那麽,你就有舞伴了,怎麽樣?”
“很好,”韓青同意。“她長得如何?別弄個母夜叉來整我冤枉……”“唉唉唉!”方剋梅連聲嘆氣。“真是狗咬呂洞賓,不想認識就算了!”“想想想!”韓青也連聲回答,對於別人開舞會,自己去勞什子“西窗”翦什麽燭的情形實在有些害怕。“她叫什麽名字?”“袁嘉珮。”方剋梅輕鬆的說了出來,絶沒有想到,這個名字後來竟改變了韓青整個的世界。“這樣吧,”她想了想。“你寫張條子給她,表示想認識她,我轉交給她比較好說話。袁嘉珮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可以約出來的女孩子!”
“我寫條子給她?我又不認識她,怎麽寫?”韓青瞪着方剋梅,心裏還在懷疑,這方剋梅是不是在設什麽陷阱,來開他的玩笑。他轉嚮徐業平:“你見過這女孩嗎?”
“唉唉唉,”方剋梅又“唉”起來了,這是她的口頭語。“我怎麽敢讓業平見到袁嘉珮,到時候他去追袁嘉珮了,我豈不是自找苦吃!”說得像真的一樣。韓青怦然心動了。徐業平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說:“寫吧!說寫就寫,寫張條子對你是太簡單了!”
好!大丈夫說寫就寫,這有什麽難!他提起筆來,就寫了一張便箋:“袁嘉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聽到你的名字,不知道為什麽
很想認識你。這樣寫條子是太唐突了些,所幸“唐突”代
表的並非“荒唐”。任何事都該有個開始,是嗎?
韓青,一九七七、十、廿、午後三:五五分”
然後,就是舞會那晚了。
韓青不該緊張的,這不是他第一次交女朋友了,他也從不認為交女朋友是件很睏難的事。但,這晚,他卻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去舞會前,他刻意梳洗過,穿了自己最喜歡的一件藍襯衫,一條深藍色西裝褲,打了條深藍色的領帶,攬鏡自視,除了沒有一張“成熟而長大的臉”之外,都還好。他一再梳好他那不太聽話的頭髮,心裏輕輕咒詛了自己一句:又不是去相親!假若不為了失去寶貝……,是的,寶貝,在去赴約前的一剎那,他心裏想的還是那個輕煙輕霧的女孩——
寶貝。
舞會是藉了市政係學生所租的一間獨棟洋房,那洋房有着大大的客廳。那晚十分熱鬧,來參加的男男女女大約有二三十對。全是大學生,淡江、銘傳、東吳、輔仁、文大……各校的同學全有。七點三十分,舞會就開始了,方剋梅穿了件純白的洋裝,襟上別了朵紫色蘭花,又高貴,又漂亮。徐業平也穿上了他那一百零一套西裝,是他考進大學父母送的禮物,灰色的。他們是很出色的一對,在大廳裏舞了又舞,旋轉了又旋轉。七時四十分。袁嘉珮沒出現。
七點五十分。袁嘉珮沒出現。
八點正。袁嘉珮沒出現。
大廳裏人越來越多了,韓青卻越來越氣悶了。他走到窗邊,點燃一支煙,無聊的吐着煙霧,抽煙是在補習班裏學來的,從此就戒不掉了。他吐着煙霧,不去想那個袁嘉珮,開始去想他生命裏的一些女孩——奇怪,他生命中一直沒缺過女孩子,除寶貝以外,還有別人,衹是,他居然都沒有特別珍惜過任何一個人。就算對寶貝,他也是可有可無的,不是嗎?小說傢筆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都是杜撰,都是虛構,都是些鬍說八道,偏偏就有些傻瓜讀者會去相信那些鬼話!
八點十分。方剋梅忽然帶了一個女孩子,站在他面前了。
“韓青!”方剋梅笑着說:“袁嘉珮來了!”
他一驚,挺直背脊,定睛看去,他接觸了一對溫溫柔柔的大眼睛一張白白淨淨的臉龐,和一個恬恬淡淡的微笑。“對不起,我來晚了。”她說。“本來想不來了,怕方剋梅生氣。”哦?衹怕方…剋梅生氣?當然,你韓某人衹是個無名小卒呢!他來不及答話,方剋梅已經翩然離去,把那個身材嬌小、纖瘦、文雅、而高貴的女孩留給了他。是的,纖瘦,文雅,高貴,秀麗……一時間,好多好多類似的文字都在他腦子裏堆砌起來了,而令他驚愕的,是這些文字加起來,仍然描寫不出她給他的第一個印象。他慌忙伸出手去跟她握了握手,很懊惱於自己一手心都是汗。
“不管怎樣,我還是謝謝你來了。”他說,熄滅了煙蒂。“願意跳舞嗎?”他簡單明了的問,跳舞可以緩和人與人間的陌生感。“很願意。”他們滑進了舞池,開始跳舞。他這纔發現,她居然穿着條牛仔褲,一件米色帶碎花的襯衫,那麽隨便,完全不像參加舞會的樣子。不管怎樣,她並沒有重視這舞會,不管怎樣,她並沒有重視那張紙條!不管怎樣,她對這種“介紹遊戲”完全不感興趣。但是,不管怎樣,當他盯着她的眼睛發現她正毫不掩飾的,仔仔細細的打量着他時,他居然有“震動”的感覺!不是蓋的。不是蓋的。接下來,他們居然談起話來了。大概是她那種不在乎,不認真的態度刺傷了他,更可能,是她那亭勻的身材,姣好的面貌(感謝方剋梅,沒有弄個母夜叉來捉弄他)帶給他的意外之喜,他竟然覺得非在這個女孩面前“坦白”一點,非要讓她真正認識他一點不可!“你相不相信,”他說:“我現在雖然和你在跳舞,我心裏想的是另外一個女孩?”多妙的談話!是想“語不驚人死不休”嗎?他說出口就後悔了,世界上有這麽笨拙的人,這麽幼稚的人,這麽虛榮的人,這麽不成熟的人——他的名字叫韓青!
她正色看他,收起了笑容,他看不到她那細細的白牙齒了。她表情鄭重而溫柔,她眼睛裏閃着幽柔的光芒,深深的望進他眼睛深處去。“你相不相信,”她一本正經的接口:“我現在雖然和你在跳舞,我心裏想的也是另外一個男孩?”
他瞪着她,他猜,自己的表情一定很傻很驢。
“我不相信。”他說,很肯定的。
“你該相信。”她點着頭。
“為什麽?”他搖着頭。
“我不會為了一個把我名字都寫錯的男孩來赴約會,除非我正對另外一個男孩不滿意。”
“哦?”他睜大了眼睛,“我寫錯了你的名字?你不叫袁嘉佩?”“是袁嘉珮,斜玉旁的珮,不是人字旁的佩。可見,你對我一無所知。”該死,他想,真的寫錯了。他凝視她,凝視着凝視着,突然間,他們同時笑了起來。她的笑那麽溫和那麽瀟灑那麽動人,使他的心立刻像鼓滿風的帆,充滿生氣活力和衝勁了。
“對不起。”他說,又接了句:“謝謝你。”
“什麽對不起?什麽謝謝你?”她追問。“對不起的,是我把你的名字寫錯了。謝謝你的,是你對另外一個男孩不滿意。”她挑起了眉毛,瞅着他,好驚異又好稀奇的。然後,她大笑了,笑得坦率、純真、而快活。
“你是個很有點古怪的男孩子,”她笑着說:“我想,我不會後悔來這一趟了。”接下來,談話就像一群往水裏遊的魚,那麽流流暢暢的開始了。那個晚上,他們談了好多好多話,好像兩個早該認識而沒有認識的朋友,都急於彌補這之間的空隙似的。他告訴了她,他是個來自屏東萬巒鄉的鄉下孩子。她告訴他,她出自名門,祖父是個大將軍,父親也纔從軍中退休,開了傢玩具公司,她是道地的軍人子弟,湖北籍。
“想不到吧?”她揚着眉毛,笑語如珠的說:“我傢的傢教嚴肅,從小好像就在受軍事訓練,傢裏連談天說笑都不能隨便,可是,就出了我這樣一個任性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女兒。”
他盯着她。想不到吧?一南一北,來自兩個世界的人,居然會在一個刻意安排的環境下邂逅?
“告訴我一些你的事,”她忽然說:“那個女孩怎樣了?”
“什麽女孩?”他怔着。
“你心裏想着的女孩子呀!”
“哦!”他恍然,睜大眼睛“她呀!”
“她怎麽呢?”她追問。愛追根究底的女孩子!
“她不算什麽。”他搖搖頭。
“真有她嗎?”她懷疑的。
“真有她。”他點點頭,很認真:“還不止一個,有好多個!”“哇塞!真鮮!”她舐舐舌頭。“嘖嘖,有那麽多女朋友,你的感覺如何?”“亂煩的!”她笑了,為他的吹牛而笑了。他也笑了,為她的笑而笑了。然後,時間是如飛般消逝,整個晚上像是一眨眼而已。方剋梅、吳天威、徐業平每次從他們身邊滑過,都會對他眨眼睛做鬼臉。他的心喜悅着,從來沒有這樣喜悅過。以前的那些女友,都不算什麽了,真的不算什麽了!有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像踩在雲霧裏,那種新鮮感,那種從內心深處綻放出的渴望,快活,彷佛——他以前都白活了。雖然,面前這女孩,他纔第一次遇見!那晚,他們還談過些什麽,他都不記得了。連方剋梅是什麽時候切生日蛋糕的,他也不記得了。徐業平唱了好多歌,又彈吉他,反正,他都記不得了。衹記得最後,是他送她回傢的。她住在三張犁,距離她傢還有一條巷子,她就不許他再送了。她說:“如果讓我媽看到這麽晚,我被男孩子送回傢,準把我駡到明天天亮。”“哦,”他一怔。“大學二年級了,還不準交男朋友嗎?”
“準。但是,要由他們先挑選。不過,”她瞅着他:“你也不能算是我的‘男朋友’呢!”
他點點頭。“給我時間。目前,你也不能算是我的女朋友。不過,沒關係,我也會給你時間。”“哦!”她驚愕的揚着眉。“你這人真……真夠狂的!夠怪的!再見!”她想跑。“等一等!”他喊:“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
她猶豫了片刻。“好!”她眼裏閃着一絲狡黠:“我告訴你,可是,我衹說一次,不說第二次。如果說了你記不住,我就不再說了。”
“可以。”他回答,集中了所有的註意力,他知道她真的衹會說一次。“聽好了!”她說,然後,她飛快的報了一個數字,速度快得像連發機關槍,而且越報越低,最後一個數字已輕得像耳語。她說:“七七四一三五六八八。”
說完,她不等他再問,就像閃電一般,轉入巷子,飛快的消失了身影。他呆站在路燈下,像傻子似的背誦着那數目字,一面背誦,一面從口袋裏掏出原子筆,在手臂的皮膚上寫下那個號碼。寫完了,他轉身往回走,自信沒有記錯任何一個字。他吹着口哨,心情輕快。明早第一件事,打個電話嚮她問好,也顯示顯示自己的記憶力。他走着走着,口哨吹着吹着,忽然,他覺得有點怪異,越想就越怪異,停在另一盞路燈下,他捲起衣袖去看那號碼:“七七四一三五六八八。”
他呆住,不吹口哨了,數一數,整整八個號碼。再數一遍,還是八個號碼。老天!全臺北市的電話,都是七個數目字,何來八位數!他大嘆一聲,靠在電桿木上。那個聰明的、調皮的、狡黠的、靈慧的女孩子啊!他還是被她捉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