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橋下春波緑,
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遊
那一天,早已過去。她知道得非常清楚,那一天,是早已過去了。但是,在她又披着大衣,蹇蹇於寒夜的街頭,望着月光下跨水而臥的那條長橋時,依稀彷佛,那一天似乎又在眼前了。
穿過這條街,走上那條堤,寒風撲面而來,掀起了大衣的下襬,捲起了圍巾的一角,拂起了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那時是短短的頭髮,風一來,就零亂的垂在耳際額前,倚着那橋欄,他說:“我喜歡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
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像現在這樣嗎?她站定,吸一口氣,領會着風的壓力。風掠過河面吹來,帶着水的氣息,清涼、幽冷。從面頰的邊緣上滑過去,從發絲上溜過去,從衣角上嚮後拉扯……這是風,春天的風。“春風不解吹愁去,春夜偏能惹恨長。”誰的詩句?忘了。想一想吧,專心思想可以“忘我”,這方法曾屢試不爽。可是,現在不行,當眼前有這道橋的時候,“我”是擺脫不掉的。走嚮前幾步,橋上的燈光在水中動蕩,和那一天一樣。橋上冷清清的,兩三個行人,把頭縮在大衣領子裏,似乎有無形的力量在後面追趕似的嚮前匆匆而行,這,也和那一天一樣。風在橋上肆無忌憚的穿梭,逼得人無法呼吸,這也和那一天一樣。站在橋頭,燈光一連串的嚮前延伸,而橋的這頭卻望不見彼端——還是和那一天一樣。而——那一天,卻早已過去。
是個乏味的宴會裏,主人自恃是個藝術的欣賞者,卻分不清印象派和抽象畫,可以胡亂的把一張看不懂的畫歸之於野獸派,然後打幾聲哈哈,表示他的內行。在座的幾乎是清一色的附庸風雅之流,由梵𠔌、高更、談到畢卡索,那麽多談不完的資料,她坐着,可以不用插嘴,因為根本沒有插嘴的餘地。在大傢熱烈的討論中,在此起彼伏的笑聲裏,她默默的微笑着,靜靜的體會着自己的無聊和落寞。然後,他來了,對主人微微的彎了彎腰:
“對不起,有點要事,來晚了。”
主人站起身,對她介紹說:
“見過沒有?這是羅。”然後轉嚮她說:“這就是趙。”
那麽簡單的介紹,但她知道羅,望着他,她不自禁的對自己笑。羅,這就是他?大傢稱他為藝術的鑒賞傢,但她認為他衹是個畫商,一個精明能幹而有眼光的畫商。可是,這人與她想像中不同,在他的眉宇間,她找不到那種商人的市儈氣息。而四目相投之下,她竟微微一震,這眼光慧黠而深沉。“慧黠”與“深沉”,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特性,頭一次,她竟發現一個人的眼睛中能同時包含這兩種矛盾的特質。她不再微笑,深深的凝視着這張臉龐,有些眩惑。他對她舉起杯子,嘴邊帶着個含蓄的笑,眼光在她的臉上探索發掘,然後說:“你的人和你的畫一樣。”
沒有恭維?沒有贊美?沒有更多的批評?但,夠了。一剎那間,她不再覺得無聊,席間的空氣變了,“落寞”悄悄的從門邊溜去。她也舉起了杯子,慢慢的送到嘴邊啜了一口,咽下的不是酒,是他的眼光——那瞭解的、激賞的,和她一樣有着的眩惑的眼光。偌大的房間內,沒有其他的人了,沒有其他的聲音了,一種奇異的、懶洋洋的醉意在她體內擴散開來……她又忍不住要微笑,對她自己,也對他。他們是同一種類,她明白了。但他們也不是同一種類,她也明白了。
宴會持續到深夜,賓主盡歡?或者。最低限度,她知道主人是得意萬分,他已主持了一次成功的藝術界的聚會。客人們也都酒足飯飽,得其所哉。她呢?當她嚮主人告辭的時候,可以清楚的感到自己那種恍惚的喜悅之情,尤其,在主人自作主張的說:“羅,你能不能送送趙?”
她望着羅,後者也凝視着她。喜悅在她的血管中緩緩的流動——難以解釋的情感,幾乎是不可能的。她從沒有料到會有任何奇跡般的感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因為她在情感上是個太膽怯的動物。可是,這種一瞬間所産生的喜悅,竟使她神智迷惘。本能的,她心中升起一股反叛的逃避的念頭,轉開了頭,避免再和他的眼光接觸,她心底有個小聲音在低低的說:“不過是個藝術商人而已。”
這句話能武裝自己的感情嗎?她不知道。但,當他們並肩踏上寒夜的街頭,迎着冷冷的風和涼涼的夜,她又一次覺得內心的激蕩。他的目光在她的臉上流連,不大膽,也不畏縮,似親切,又似疏遠。走了一段,他纔問:
“能在此地停留幾天?”
“三天。”他不再說話,沿着人行道,他們嚮前緩慢的踱着步子,霓虹燈在地上投下許多變幻的光影。紅的、緑的、黃的、藍的……數不清的顔色。他說:
“我最喜歡三種顔色,白的、黑的、和紅的。”
“最強烈的三種顔色,”她笑了。“是一張刺激的畫。”
“大概不會是張好畫。”他也笑了。
“看你怎麽用筆,怎麽佈局。不過,總之會是張熱鬧的畫,不會太冷。”“你喜歡用冷的顔色,是嗎?冷冷的顔色,淡淡的筆觸,畫出濃濃的情味。”她凝視他,微蹙的眉峰下是對瞭解一切的眼睛,除瞭瞭解之外,還有點什麽強烈的東西,正靜靜的嚮她射來。她一凜,本能的想防禦,但卻心慌意亂。可是在他長久的註視下,逐漸的,那份慌亂的感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份難以描述的寧靜與和平,喜悅又在血管中流動,和喜悅同時而來的,還有一份淡淡的被瞭解的酸楚。
“看你的畫,”他說:“可以看出一部份的你,你總像在逃避什麽,你怕被傷害嗎?”
“是——的。”她有些猶豫,卻終於說出了:“我的‘觸角’太多,隨時碰到阻礙,就會縮回去。”
“觸角?”“是的,感情的觸角,有最敏銳的反應。”
“於是,就逃避嗎?”“經常如此。”他站住,他們停在一個十字街口,汽車已經稀少,紅緑燈孤零零的立在寒風穿梭的街頭。
“我從不逃避任何東西。”他說。
她知道,她也瞭解,她見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了。所以,他們是同一種類,因為都有過多的夢想,和太豐富的情感,以至於不屬於這個世界。但又不是同一種類,因為他們采取了兩種態度來對付這世界,她是遁避它,而他是面對它。在他眉尖眼底,她可以看出他的堅毅倔強。“他不會失敗,”她朦朧的想着:“他太強,太堅定,也——太危險。”
危險!她想着,感情上的紅燈已經竪起來了,遁避的念頭又迅速來臨。“噢,不早了,我要叫車回去。”她抗拒什麽阻力似的說,覺得這話似乎不出於自己的口中。冷冷的街頭,卻有太多誘人停留的力量。他望了她一會兒,沒有多說什麽,揮手叫住了一輛出租汽車。車上,兩人都出奇的沉默,她在體味着這神奇的相遇,他呢?她不知他在想什麽,但那凝思着的眼睛和恍惚的神態令她心動。忽然間,她覺得滿腹溫情而愴然欲淚。車停了,她機械化的跨下車,他從車內伸出頭來說:
“明天早上來看你!”“我——”想拒絶,但,已來不及說出口,車子絶塵而去,留給她的是朦朧如夢的情緒……三分喜悅,兩分迷惘,更加上一分激情。於是,第二天來臨了,他們到了海濱。
海邊,沒有沙灘,卻是大片的岩石,嵯峨聳立,高接入雲。她仰首看天,灰蒙蒙的天像一張大網,混混沌沌的連海、岩石、她,和他籠罩在裏面。她深吸了口氣,用圍巾束起了被海風任意吹拂的亂發,對他微微一笑。
“真喜歡看到你笑。”“是嗎?”她問:“我不常笑嗎?”
“有時笑,笑得像夢,不像真的。”他搜尋她的眼睛,看進她的眼底:“大多數時候,你像是有流不完的眼淚。”
“噢——”她拉長聲音“噢”了一聲,迅速的把眼光調開,因為莫名其妙的眼淚已經快來了。“別再多說,”她心中在喊:“你已經說得太多了!”是的,說得太多了,被人瞭解比瞭解別人可怕!這人已洞穿了你!
海浪拍擊着岩石,涌上來又落下去,翻滾着捲起數不清的白色泡沫。茫茫雲天,無盡止的延伸,和無垠的海相吻合。她站在岩石上,迎着風,竭盡目力之所及,望着海天遙接的地方,幽幽的說:“真奇怪,我會選擇這個時間到海邊來!”收回眼光,她迷惑的望着他:“為什麽?我和你纔認識一天,為什麽會跟你到海邊來?”“一天?”他反問,深黑的眼睛盯着她:“衹有一天嗎?不,我認識你已經很久很久了,否則,昨天我不會參加那個宴會,衹因為宴會中有你!你比我想像中更美好。”
“很單純嗎?”“不,很復雜,很奇異。”
別再說!她凝視着他,為什麽他不是個單純的商人?為什麽他有那麽高的穎悟力?為什麽他能看穿她?“很復雜,很奇異,”這不是她,是他。夢與現實的混合品,不是嗎?他有夢想,卻能在現實中作戰,朋友們說他是藝術界的“商人,收集傢,和鑒賞傢。”他擊敗他的反對者,屹立得像一座搖不動的山。那樣堅強,而又那樣細緻,細緻到能瞭解她心底的纖維,這是怎樣一個男人?“很復雜,很奇異,”是她?還是他?
“哦,看!一個小女孩!”
他指給她看海邊伫立着的一個女孩子,他們嚮她走過去,走近了,纔發現女孩面前陳列着形形色色的珊瑚和貝殼,正等着遊人收買。而偌大的海濱,他們是僅有的兩個遊人。
她從一大籃小貝殼中取出一粒,問:
“多少錢?”“一角錢一個。”小女孩的鼻尖凍得紅紅的,不住的吸着冷氣。“買你一個。”她在手提包裏找尋一角錢。
“我這裏有。”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個五角錢的輔幣,遞給小女孩。“五角錢五個。”女孩子實事求是,又捧上了四個。
“噢,”她笑了,忽然覺得很開心:“另外四角錢送給你,我衹要這一個!”握着那小貝殼,她拉着他走開,高興得像個孩子,尤其當那女孩捧着四個貝殼,目瞪口呆的望着她的時候,她幾乎想大笑了。走到水邊,她攤開手掌,那貝殼躺在她的掌心中,光潔細潤。米色的殼面上有着金黃色的徊紋,細細的,環繞在貝殼的背脊上,找不着起點,也找不着終點。在陽光下,它微微反射着光亮,像一顆閃熠的小星星。
“你送我的,”她笑着說,彷佛是粒鑽石,或比鑽石更好的無價之寶,“小小的貝殼!”她說。
“盛着什麽?”他問。“一個小小的夢。”他合攏她的手指,讓她握緊那枚貝殼:“握牢吧,別讓夢飛走了。”“它飛不走,”她說,笑意更深:“它藏在貝殼的裏面,永遠屬於我。”“你傻得像個小娃娃!”
她笑了,笑得那麽高興,那麽開心,似乎再沒有更高興的事了。他也跟着笑,笑開了天,也笑開了地。然後,她收住了笑,愣愣的望着他,他也望着她。好半天,她垂下了頭,看着腳下的岩石說:“好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希望你永遠這麽開心。”
她擡起頭,又迷惘的笑笑,沿着岩石的岸邊嚮前走,他走在她的身邊。風吹起了她的圍巾,拂在他的臉上。在一塊突起的峭壁前,她站住了,峭壁的石縫裏開着一朵小花,她伸手去采擷,他也同時伸出手去,他們的手在到達花朵之前相遇,他握住了她,微一用力,她的身子倒進了他的懷裏,他找尋着她的嘴唇。“不。”她輕聲的、虛弱的說。
“或者你會說我庸俗。”他的胳膊繞住她,強而有力。“但是,我願用一生的幸福,換你的一吻。”
“不,不,不。”她一連串的說,一聲比一聲低微。他的力量支配着她,那對熱烈的眼睛具有燒灼般的力量,她感到自己在他的註視下逐漸的癱軟融化。然後,他的頭俯了下來,雲和天在她閉攏的眼簾前消失,岩石在她腳下浮動……一段旋乾轉坤,天翻地覆的時刻。再張開眼睛,他的眼珠正深深的望着她,那裏面已沒有慧黠,衹有令人震撼的深情。
“你使我情不自已,”他喃喃的說:“你是個詩、畫,和夢的混合品,勾動起人靈魂深處最美的情操。”
“但是,這是不該發生的。”她掙紮着說。
“不過,已經發生了,是不是?昨晚,當我們一見面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不是嗎?”
“或者是,但,依舊是不應該發生。”
“你不是世俗的女孩子,為什麽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評定該與不該?”“世俗不會因為我們活着而不存在。”她凄涼的說:“請告訴我,你愛你的太太嗎?”
“是的,”他點點頭,放開了她。“你說得對,世俗不會因我們活着而不存在,但是,面對着你,卻無法想得到世俗。”
“反正,一切會結束,”她用手撥弄着峭壁上的小花,低徊的說:“明天是最後一天,於是,我將回到我的金絲籠裏,這一段,衹是生命裏的外一章,留下的是回憶。人,有回憶總比沒有好,是嗎?然後就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的金絲籠,”他咬咬嘴唇,眉毛輕蹙了一下。“一定是個精巧而安寧的所在,是嗎?”
她貼着峭壁而立,面對着大海,一陣風吹來,她衣袂翻飛,巾角飄揚。微微仰起頭,她惻然而笑,輕輕的念: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停住了搖搖頭,笑笑:“好了,我們該走了。”
是的,該走了,太陽正在海面沉落。許多時候,時間是停駐的,許多時候,它又快如閃電般消失。假若人有能力控製時間,需要它停駐時它就不走,需要它消失時它就飛躍過去,那麽,這會是怎樣一個世界?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
他們在黃昏裏漫步,風刺刺地颳着人臉,冰涼的手握緊着冰涼的手,但心頭始終是暖暖的。她平時走不了十分鐘,就會感到疲憊,今天走了那麽多路,仍然了無倦容。如果他願意走到天涯海角的盡頭,她想她也一定會陪他走去的。
他們終於在一傢小飯館歇住了腳。他叫來了烤肉火鍋,桌子中間那個炭爐子,雖然有一股淡淡的煤煙,但那跳躍的火舌,美麗極了,也溫暖極了。她覺得比在豪華而古板的大餐廳有意義得多。擡起頭來,她接觸到他關懷而黯然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她對他微微一笑。奇怪,在這一刻她倒並不覺得傷感,三天!已經夠充實,她從不願對任何東西過分苛求,有這樣的三天,有這奇跡般的一份感情的收穫,亦復何求?
“再吃一點?”他問。她搖搖頭,微笑着繼續凝視他。他們都沒有喝過酒,但醉意卻在席間流轉。“那麽,走吧!”走出了那傢飯館,穿過了熱鬧的街頭,順着腳步,來到的是淡水河邊。“橋!”他說。橋,跨水而臥,一盞盞的燈把橋串成一串,那麽長,從這頭看不到那頭。夜霧蒙蒙下,橋影在水面搖晃,像出於幻境般,帶着不可思議的誘惑力。
“到橋上走走嗎?”他問。
沒有回答,她跟着他走上了橋,倚着欄桿,橋下有雙影並立。轉過頭來,她望着他,四目相接,都默默無言。她又微笑了;他們雖並立在橋上,事實上卻被隔在橋的兩端,被橋所溝通的,是幻夢,被橋所隔斷的,是真實。
“想什麽?”他問。“什麽都不想。”“可能嗎?我從不相信人的思想會停頓。”
“有時也會停頓。”“什麽時候?”“當你不能再想的時候。”
他笑了,凝視她。“好答案,相信你求學的時候,是個頑皮的學生!”
她也笑了。他註視了她許久,斂住了笑,握住她的手,嚮前面緩緩走去。“和你在一起,彷佛吃酸梅。”他說。
“怎麽?”“又甜又酸!”走過了一根根的橋柱,越過了一盞盞的燈影,橋的那一頭漸漸清晰,繼續走下去,終於走過了最後的一根橋柱,她擡起頭來,望着他,幽幽一嘆,不勝惋惜似的說:
“我以為這橋很長,沒料到卻這麽短!”
“再走回去?”“好。”掉回頭,再嚮橋的那一端走去。
“希望永遠在這橋上走來走去,”她微笑着說:“橋的兩端是現實,橋上不是。走過了橋,就必須有落定的地方,在橋上,卻可以永不落定。”“但是,你一定要通過橋,你不能在橋上停留。”
她嘆息,又習慣性的對自己微笑。
“我發現了,當你無可奈何的時候,你就微笑。”
“你已經發現得太多,”她望着黑黝黝的水面:“你三天中所發現的,比和我生活了一生的人更多。”
他的手攬住了她的腰,倚着欄桿,他們站住了,凝視着河水。他用手指捲起了她的一綹頭髮。“我喜歡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
“我為你留起來,”她笑着:“等我的頭髮留長的時候,你在何方?恐怕你永遠看不到長頭髮的我,但是,我仍然要為你留起來。”他靜靜的望着她,夜色裏,他眼中的火焰在跳動,這使她的心髒收縮,絞緊。月色淡淡的塗在河面,塗在橋欄桿上,塗在他和她的身上。河水輕緩的流着,淙淙的水聲流走了夜,流走了時間。風越來越大,鑽進她的衣服,那件寬寬的大衣被風鼓動得像鳥類的雙翼。鳥類的雙翼,假若真能變成鳥類,高興飛到那裏就到那裏,高興停下就停下,那又有多好!
夜深了,月亮偏西,她輓住他。
“走吧!”一會兒,“橋”就被拋在身後了。
“重回到人的世界。”她說,望着街燈聳立的街頭,寒風在徘徊着,霓虹燈都已熄滅。“明天,你將不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你。”她看了他一眼,靠緊着他,輕聲念:“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染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她又笑了。“燈火已黃昏!豈止是燈火黃昏,現在已經是燈火闌珊了!”確實已經是燈火闌珊了,街上已沒有行人,夜風正在加強着威力。他們相對凝視,他的臉那麽模糊,在她的淚霧中蕩漾。他的手緊握了她,低低的說:
“是三天,也是永恆!”
是三天,也是永恆?不,三天僅僅是三天,不會變成永恆!當她又獨自來到這橋頭時,她就更能肯定這一點。二天內擁有的是“情”,永恆的衹是“懷念”。三天的甜蜜,永恆的苦楚,這之中有太大的差異,她寧願要那三天,卻不願要這永恆!走過了堤,跨上了橋,她緩緩的走去,身邊少了一個人影,整個橋都如此空蕩!倚着橋欄,她不敢看橋下孤獨的影子。寒風蕭瑟,夜露侵衣,她拂着頭髮,是的,頭髮已留長了,他在何方?他在何方?他在何方?她知道。總之,他在這個城市裏,一棟小巧精緻的房子中。當她凝視着河水,她幾乎可以在河面的波紋裏,看出他目前的情況:小小的房間,挂滿墻頭的書畫,拉得很嚴密的紫紅色的窗簾,四壁的書櫥……還有,一盆燒得旺旺的爐火,他,就坐在火邊,捧着一本愛看的書。爐火照紅了他的臉,也照紅了環繞在他身邊的、他的妻子和孩子的臉。她收回了眼光,不想再看。寒風撲面吹來,她打了一個寒噤,真冷!爐火,書房,他,都距離她太遠太遠了,她擁有的,衹是橋上的夜風,和永恆的思念!
離開了橋欄桿,她試着嚮橋的那一端走去。朦朧中,她記起一闋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又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餘幾許?
春縱在,與誰同?”
春縱在,與誰同?她直視着前方,一步步的嚮前走去。她的手在大衣口袋中碰到一樣堅硬的小東西,拿出來,是那粒小小的貝殼,小小的貝殼,盛着一個小小的夢!她擁緊了貝殼,怕那個可憐的“小夢”會飛走了。
橋,那麽長,她不相信自己能走到那一端。
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遊
那一天,早已過去。她知道得非常清楚,那一天,是早已過去了。但是,在她又披着大衣,蹇蹇於寒夜的街頭,望着月光下跨水而臥的那條長橋時,依稀彷佛,那一天似乎又在眼前了。
穿過這條街,走上那條堤,寒風撲面而來,掀起了大衣的下襬,捲起了圍巾的一角,拂起了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披肩的長發……那時是短短的頭髮,風一來,就零亂的垂在耳際額前,倚着那橋欄,他說:“我喜歡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
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像現在這樣嗎?她站定,吸一口氣,領會着風的壓力。風掠過河面吹來,帶着水的氣息,清涼、幽冷。從面頰的邊緣上滑過去,從發絲上溜過去,從衣角上嚮後拉扯……這是風,春天的風。“春風不解吹愁去,春夜偏能惹恨長。”誰的詩句?忘了。想一想吧,專心思想可以“忘我”,這方法曾屢試不爽。可是,現在不行,當眼前有這道橋的時候,“我”是擺脫不掉的。走嚮前幾步,橋上的燈光在水中動蕩,和那一天一樣。橋上冷清清的,兩三個行人,把頭縮在大衣領子裏,似乎有無形的力量在後面追趕似的嚮前匆匆而行,這,也和那一天一樣。風在橋上肆無忌憚的穿梭,逼得人無法呼吸,這也和那一天一樣。站在橋頭,燈光一連串的嚮前延伸,而橋的這頭卻望不見彼端——還是和那一天一樣。而——那一天,卻早已過去。
是個乏味的宴會裏,主人自恃是個藝術的欣賞者,卻分不清印象派和抽象畫,可以胡亂的把一張看不懂的畫歸之於野獸派,然後打幾聲哈哈,表示他的內行。在座的幾乎是清一色的附庸風雅之流,由梵𠔌、高更、談到畢卡索,那麽多談不完的資料,她坐着,可以不用插嘴,因為根本沒有插嘴的餘地。在大傢熱烈的討論中,在此起彼伏的笑聲裏,她默默的微笑着,靜靜的體會着自己的無聊和落寞。然後,他來了,對主人微微的彎了彎腰:
“對不起,有點要事,來晚了。”
主人站起身,對她介紹說:
“見過沒有?這是羅。”然後轉嚮她說:“這就是趙。”
那麽簡單的介紹,但她知道羅,望着他,她不自禁的對自己笑。羅,這就是他?大傢稱他為藝術的鑒賞傢,但她認為他衹是個畫商,一個精明能幹而有眼光的畫商。可是,這人與她想像中不同,在他的眉宇間,她找不到那種商人的市儈氣息。而四目相投之下,她竟微微一震,這眼光慧黠而深沉。“慧黠”與“深沉”,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特性,頭一次,她竟發現一個人的眼睛中能同時包含這兩種矛盾的特質。她不再微笑,深深的凝視着這張臉龐,有些眩惑。他對她舉起杯子,嘴邊帶着個含蓄的笑,眼光在她的臉上探索發掘,然後說:“你的人和你的畫一樣。”
沒有恭維?沒有贊美?沒有更多的批評?但,夠了。一剎那間,她不再覺得無聊,席間的空氣變了,“落寞”悄悄的從門邊溜去。她也舉起了杯子,慢慢的送到嘴邊啜了一口,咽下的不是酒,是他的眼光——那瞭解的、激賞的,和她一樣有着的眩惑的眼光。偌大的房間內,沒有其他的人了,沒有其他的聲音了,一種奇異的、懶洋洋的醉意在她體內擴散開來……她又忍不住要微笑,對她自己,也對他。他們是同一種類,她明白了。但他們也不是同一種類,她也明白了。
宴會持續到深夜,賓主盡歡?或者。最低限度,她知道主人是得意萬分,他已主持了一次成功的藝術界的聚會。客人們也都酒足飯飽,得其所哉。她呢?當她嚮主人告辭的時候,可以清楚的感到自己那種恍惚的喜悅之情,尤其,在主人自作主張的說:“羅,你能不能送送趙?”
她望着羅,後者也凝視着她。喜悅在她的血管中緩緩的流動——難以解釋的情感,幾乎是不可能的。她從沒有料到會有任何奇跡般的感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因為她在情感上是個太膽怯的動物。可是,這種一瞬間所産生的喜悅,竟使她神智迷惘。本能的,她心中升起一股反叛的逃避的念頭,轉開了頭,避免再和他的眼光接觸,她心底有個小聲音在低低的說:“不過是個藝術商人而已。”
這句話能武裝自己的感情嗎?她不知道。但,當他們並肩踏上寒夜的街頭,迎着冷冷的風和涼涼的夜,她又一次覺得內心的激蕩。他的目光在她的臉上流連,不大膽,也不畏縮,似親切,又似疏遠。走了一段,他纔問:
“能在此地停留幾天?”
“三天。”他不再說話,沿着人行道,他們嚮前緩慢的踱着步子,霓虹燈在地上投下許多變幻的光影。紅的、緑的、黃的、藍的……數不清的顔色。他說:
“我最喜歡三種顔色,白的、黑的、和紅的。”
“最強烈的三種顔色,”她笑了。“是一張刺激的畫。”
“大概不會是張好畫。”他也笑了。
“看你怎麽用筆,怎麽佈局。不過,總之會是張熱鬧的畫,不會太冷。”“你喜歡用冷的顔色,是嗎?冷冷的顔色,淡淡的筆觸,畫出濃濃的情味。”她凝視他,微蹙的眉峰下是對瞭解一切的眼睛,除瞭瞭解之外,還有點什麽強烈的東西,正靜靜的嚮她射來。她一凜,本能的想防禦,但卻心慌意亂。可是在他長久的註視下,逐漸的,那份慌亂的感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份難以描述的寧靜與和平,喜悅又在血管中流動,和喜悅同時而來的,還有一份淡淡的被瞭解的酸楚。
“看你的畫,”他說:“可以看出一部份的你,你總像在逃避什麽,你怕被傷害嗎?”
“是——的。”她有些猶豫,卻終於說出了:“我的‘觸角’太多,隨時碰到阻礙,就會縮回去。”
“觸角?”“是的,感情的觸角,有最敏銳的反應。”
“於是,就逃避嗎?”“經常如此。”他站住,他們停在一個十字街口,汽車已經稀少,紅緑燈孤零零的立在寒風穿梭的街頭。
“我從不逃避任何東西。”他說。
她知道,她也瞭解,她見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了。所以,他們是同一種類,因為都有過多的夢想,和太豐富的情感,以至於不屬於這個世界。但又不是同一種類,因為他們采取了兩種態度來對付這世界,她是遁避它,而他是面對它。在他眉尖眼底,她可以看出他的堅毅倔強。“他不會失敗,”她朦朧的想着:“他太強,太堅定,也——太危險。”
危險!她想着,感情上的紅燈已經竪起來了,遁避的念頭又迅速來臨。“噢,不早了,我要叫車回去。”她抗拒什麽阻力似的說,覺得這話似乎不出於自己的口中。冷冷的街頭,卻有太多誘人停留的力量。他望了她一會兒,沒有多說什麽,揮手叫住了一輛出租汽車。車上,兩人都出奇的沉默,她在體味着這神奇的相遇,他呢?她不知他在想什麽,但那凝思着的眼睛和恍惚的神態令她心動。忽然間,她覺得滿腹溫情而愴然欲淚。車停了,她機械化的跨下車,他從車內伸出頭來說:
“明天早上來看你!”“我——”想拒絶,但,已來不及說出口,車子絶塵而去,留給她的是朦朧如夢的情緒……三分喜悅,兩分迷惘,更加上一分激情。於是,第二天來臨了,他們到了海濱。
海邊,沒有沙灘,卻是大片的岩石,嵯峨聳立,高接入雲。她仰首看天,灰蒙蒙的天像一張大網,混混沌沌的連海、岩石、她,和他籠罩在裏面。她深吸了口氣,用圍巾束起了被海風任意吹拂的亂發,對他微微一笑。
“真喜歡看到你笑。”“是嗎?”她問:“我不常笑嗎?”
“有時笑,笑得像夢,不像真的。”他搜尋她的眼睛,看進她的眼底:“大多數時候,你像是有流不完的眼淚。”
“噢——”她拉長聲音“噢”了一聲,迅速的把眼光調開,因為莫名其妙的眼淚已經快來了。“別再多說,”她心中在喊:“你已經說得太多了!”是的,說得太多了,被人瞭解比瞭解別人可怕!這人已洞穿了你!
海浪拍擊着岩石,涌上來又落下去,翻滾着捲起數不清的白色泡沫。茫茫雲天,無盡止的延伸,和無垠的海相吻合。她站在岩石上,迎着風,竭盡目力之所及,望着海天遙接的地方,幽幽的說:“真奇怪,我會選擇這個時間到海邊來!”收回眼光,她迷惑的望着他:“為什麽?我和你纔認識一天,為什麽會跟你到海邊來?”“一天?”他反問,深黑的眼睛盯着她:“衹有一天嗎?不,我認識你已經很久很久了,否則,昨天我不會參加那個宴會,衹因為宴會中有你!你比我想像中更美好。”
“很單純嗎?”“不,很復雜,很奇異。”
別再說!她凝視着他,為什麽他不是個單純的商人?為什麽他有那麽高的穎悟力?為什麽他能看穿她?“很復雜,很奇異,”這不是她,是他。夢與現實的混合品,不是嗎?他有夢想,卻能在現實中作戰,朋友們說他是藝術界的“商人,收集傢,和鑒賞傢。”他擊敗他的反對者,屹立得像一座搖不動的山。那樣堅強,而又那樣細緻,細緻到能瞭解她心底的纖維,這是怎樣一個男人?“很復雜,很奇異,”是她?還是他?
“哦,看!一個小女孩!”
他指給她看海邊伫立着的一個女孩子,他們嚮她走過去,走近了,纔發現女孩面前陳列着形形色色的珊瑚和貝殼,正等着遊人收買。而偌大的海濱,他們是僅有的兩個遊人。
她從一大籃小貝殼中取出一粒,問:
“多少錢?”“一角錢一個。”小女孩的鼻尖凍得紅紅的,不住的吸着冷氣。“買你一個。”她在手提包裏找尋一角錢。
“我這裏有。”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個五角錢的輔幣,遞給小女孩。“五角錢五個。”女孩子實事求是,又捧上了四個。
“噢,”她笑了,忽然覺得很開心:“另外四角錢送給你,我衹要這一個!”握着那小貝殼,她拉着他走開,高興得像個孩子,尤其當那女孩捧着四個貝殼,目瞪口呆的望着她的時候,她幾乎想大笑了。走到水邊,她攤開手掌,那貝殼躺在她的掌心中,光潔細潤。米色的殼面上有着金黃色的徊紋,細細的,環繞在貝殼的背脊上,找不着起點,也找不着終點。在陽光下,它微微反射着光亮,像一顆閃熠的小星星。
“你送我的,”她笑着說,彷佛是粒鑽石,或比鑽石更好的無價之寶,“小小的貝殼!”她說。
“盛着什麽?”他問。“一個小小的夢。”他合攏她的手指,讓她握緊那枚貝殼:“握牢吧,別讓夢飛走了。”“它飛不走,”她說,笑意更深:“它藏在貝殼的裏面,永遠屬於我。”“你傻得像個小娃娃!”
她笑了,笑得那麽高興,那麽開心,似乎再沒有更高興的事了。他也跟着笑,笑開了天,也笑開了地。然後,她收住了笑,愣愣的望着他,他也望着她。好半天,她垂下了頭,看着腳下的岩石說:“好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希望你永遠這麽開心。”
她擡起頭,又迷惘的笑笑,沿着岩石的岸邊嚮前走,他走在她的身邊。風吹起了她的圍巾,拂在他的臉上。在一塊突起的峭壁前,她站住了,峭壁的石縫裏開着一朵小花,她伸手去采擷,他也同時伸出手去,他們的手在到達花朵之前相遇,他握住了她,微一用力,她的身子倒進了他的懷裏,他找尋着她的嘴唇。“不。”她輕聲的、虛弱的說。
“或者你會說我庸俗。”他的胳膊繞住她,強而有力。“但是,我願用一生的幸福,換你的一吻。”
“不,不,不。”她一連串的說,一聲比一聲低微。他的力量支配着她,那對熱烈的眼睛具有燒灼般的力量,她感到自己在他的註視下逐漸的癱軟融化。然後,他的頭俯了下來,雲和天在她閉攏的眼簾前消失,岩石在她腳下浮動……一段旋乾轉坤,天翻地覆的時刻。再張開眼睛,他的眼珠正深深的望着她,那裏面已沒有慧黠,衹有令人震撼的深情。
“你使我情不自已,”他喃喃的說:“你是個詩、畫,和夢的混合品,勾動起人靈魂深處最美的情操。”
“但是,這是不該發生的。”她掙紮着說。
“不過,已經發生了,是不是?昨晚,當我們一見面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不是嗎?”
“或者是,但,依舊是不應該發生。”
“你不是世俗的女孩子,為什麽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評定該與不該?”“世俗不會因為我們活着而不存在。”她凄涼的說:“請告訴我,你愛你的太太嗎?”
“是的,”他點點頭,放開了她。“你說得對,世俗不會因我們活着而不存在,但是,面對着你,卻無法想得到世俗。”
“反正,一切會結束,”她用手撥弄着峭壁上的小花,低徊的說:“明天是最後一天,於是,我將回到我的金絲籠裏,這一段,衹是生命裏的外一章,留下的是回憶。人,有回憶總比沒有好,是嗎?然後就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的金絲籠,”他咬咬嘴唇,眉毛輕蹙了一下。“一定是個精巧而安寧的所在,是嗎?”
她貼着峭壁而立,面對着大海,一陣風吹來,她衣袂翻飛,巾角飄揚。微微仰起頭,她惻然而笑,輕輕的念: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停住了搖搖頭,笑笑:“好了,我們該走了。”
是的,該走了,太陽正在海面沉落。許多時候,時間是停駐的,許多時候,它又快如閃電般消失。假若人有能力控製時間,需要它停駐時它就不走,需要它消失時它就飛躍過去,那麽,這會是怎樣一個世界?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
他們在黃昏裏漫步,風刺刺地颳着人臉,冰涼的手握緊着冰涼的手,但心頭始終是暖暖的。她平時走不了十分鐘,就會感到疲憊,今天走了那麽多路,仍然了無倦容。如果他願意走到天涯海角的盡頭,她想她也一定會陪他走去的。
他們終於在一傢小飯館歇住了腳。他叫來了烤肉火鍋,桌子中間那個炭爐子,雖然有一股淡淡的煤煙,但那跳躍的火舌,美麗極了,也溫暖極了。她覺得比在豪華而古板的大餐廳有意義得多。擡起頭來,她接觸到他關懷而黯然的眼光,不由自主的,她對他微微一笑。奇怪,在這一刻她倒並不覺得傷感,三天!已經夠充實,她從不願對任何東西過分苛求,有這樣的三天,有這奇跡般的一份感情的收穫,亦復何求?
“再吃一點?”他問。她搖搖頭,微笑着繼續凝視他。他們都沒有喝過酒,但醉意卻在席間流轉。“那麽,走吧!”走出了那傢飯館,穿過了熱鬧的街頭,順着腳步,來到的是淡水河邊。“橋!”他說。橋,跨水而臥,一盞盞的燈把橋串成一串,那麽長,從這頭看不到那頭。夜霧蒙蒙下,橋影在水面搖晃,像出於幻境般,帶着不可思議的誘惑力。
“到橋上走走嗎?”他問。
沒有回答,她跟着他走上了橋,倚着欄桿,橋下有雙影並立。轉過頭來,她望着他,四目相接,都默默無言。她又微笑了;他們雖並立在橋上,事實上卻被隔在橋的兩端,被橋所溝通的,是幻夢,被橋所隔斷的,是真實。
“想什麽?”他問。“什麽都不想。”“可能嗎?我從不相信人的思想會停頓。”
“有時也會停頓。”“什麽時候?”“當你不能再想的時候。”
他笑了,凝視她。“好答案,相信你求學的時候,是個頑皮的學生!”
她也笑了。他註視了她許久,斂住了笑,握住她的手,嚮前面緩緩走去。“和你在一起,彷佛吃酸梅。”他說。
“怎麽?”“又甜又酸!”走過了一根根的橋柱,越過了一盞盞的燈影,橋的那一頭漸漸清晰,繼續走下去,終於走過了最後的一根橋柱,她擡起頭來,望着他,幽幽一嘆,不勝惋惜似的說:
“我以為這橋很長,沒料到卻這麽短!”
“再走回去?”“好。”掉回頭,再嚮橋的那一端走去。
“希望永遠在這橋上走來走去,”她微笑着說:“橋的兩端是現實,橋上不是。走過了橋,就必須有落定的地方,在橋上,卻可以永不落定。”“但是,你一定要通過橋,你不能在橋上停留。”
她嘆息,又習慣性的對自己微笑。
“我發現了,當你無可奈何的時候,你就微笑。”
“你已經發現得太多,”她望着黑黝黝的水面:“你三天中所發現的,比和我生活了一生的人更多。”
他的手攬住了她的腰,倚着欄桿,他們站住了,凝視着河水。他用手指捲起了她的一綹頭髮。“我喜歡長頭髮,不要有那麽多波浪。”
“我為你留起來,”她笑着:“等我的頭髮留長的時候,你在何方?恐怕你永遠看不到長頭髮的我,但是,我仍然要為你留起來。”他靜靜的望着她,夜色裏,他眼中的火焰在跳動,這使她的心髒收縮,絞緊。月色淡淡的塗在河面,塗在橋欄桿上,塗在他和她的身上。河水輕緩的流着,淙淙的水聲流走了夜,流走了時間。風越來越大,鑽進她的衣服,那件寬寬的大衣被風鼓動得像鳥類的雙翼。鳥類的雙翼,假若真能變成鳥類,高興飛到那裏就到那裏,高興停下就停下,那又有多好!
夜深了,月亮偏西,她輓住他。
“走吧!”一會兒,“橋”就被拋在身後了。
“重回到人的世界。”她說,望着街燈聳立的街頭,寒風在徘徊着,霓虹燈都已熄滅。“明天,你將不再知道我,我也不知道你。”她看了他一眼,靠緊着他,輕聲念:“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染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她又笑了。“燈火已黃昏!豈止是燈火黃昏,現在已經是燈火闌珊了!”確實已經是燈火闌珊了,街上已沒有行人,夜風正在加強着威力。他們相對凝視,他的臉那麽模糊,在她的淚霧中蕩漾。他的手緊握了她,低低的說:
“是三天,也是永恆!”
是三天,也是永恆?不,三天僅僅是三天,不會變成永恆!當她又獨自來到這橋頭時,她就更能肯定這一點。二天內擁有的是“情”,永恆的衹是“懷念”。三天的甜蜜,永恆的苦楚,這之中有太大的差異,她寧願要那三天,卻不願要這永恆!走過了堤,跨上了橋,她緩緩的走去,身邊少了一個人影,整個橋都如此空蕩!倚着橋欄,她不敢看橋下孤獨的影子。寒風蕭瑟,夜露侵衣,她拂着頭髮,是的,頭髮已留長了,他在何方?他在何方?他在何方?她知道。總之,他在這個城市裏,一棟小巧精緻的房子中。當她凝視着河水,她幾乎可以在河面的波紋裏,看出他目前的情況:小小的房間,挂滿墻頭的書畫,拉得很嚴密的紫紅色的窗簾,四壁的書櫥……還有,一盆燒得旺旺的爐火,他,就坐在火邊,捧着一本愛看的書。爐火照紅了他的臉,也照紅了環繞在他身邊的、他的妻子和孩子的臉。她收回了眼光,不想再看。寒風撲面吹來,她打了一個寒噤,真冷!爐火,書房,他,都距離她太遠太遠了,她擁有的,衹是橋上的夜風,和永恆的思念!
離開了橋欄桿,她試着嚮橋的那一端走去。朦朧中,她記起一闋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又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餘幾許?
春縱在,與誰同?”
春縱在,與誰同?她直視着前方,一步步的嚮前走去。她的手在大衣口袋中碰到一樣堅硬的小東西,拿出來,是那粒小小的貝殼,小小的貝殼,盛着一個小小的夢!她擁緊了貝殼,怕那個可憐的“小夢”會飛走了。
橋,那麽長,她不相信自己能走到那一端。
一陣淡淡的幽香和一陣衣服的“父”聲,接着,是那熟悉的、輕輕的腳步聲,然後,他身邊的椅子被拉開,一本西洋文學史的筆記本落在桌子上,身邊的人落座了。他幾乎可以感到那柔和的呼吸正透過無形的空氣,傳到他的身上。可以領受到她渾身散發的那種醉人的溫馨,他覺得自己全身的肌肉都綳緊了,心髒在胸腔中加快的跳動,血液在體內衝撞的運行。悄悄的,他斜過眼睛去窺探她的桌面,一雙白皙的手,纖長而細緻的手指,正翻開那本厚厚的西洋文學史。收回了視綫,他埋頭在自己的地質學中。但,他知道,他那份平靜的閱讀情緒再也不存在了。
低着頭——他始終不敢擡起頭來。他的目光在她與他的桌面之間巡逡,看着她平靜的、輕輕的翻弄着書頁,他生出一種嫉妒的情緒,妒嫉她的平靜和安詳。從桌子旁邊看過去,可以看到她淺藍的衣服,和那緊倚着桌子的身子。他不安的蠕動了一下,用紅筆在書本上胡亂的勾劃——有一天,或者有一天,他會鼓起勇氣來和她說話,但是,不是今天,今天還不行!他衡量着他們之間的距離;一尺半或兩尺,可是這已經比兩個星球間的距離更遠,他想;有一天,他會衝過這段距離,終有一天!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幾世紀,或者衹是一剎那。有個黑影投在桌面上,投在他和她之間的桌面上,他擡起頭,是的,又是那個漂亮的男孩子!高高的個子,微褐的皮膚,含笑的眼睛和嘴角,過分漂亮的鼻子和英挺的眉毛。是的,又是這漂亮的男孩子,太漂亮了一些,漂亮得使人不舒服。
“嗨!”男人輕聲說,不是對他,是對她。
“嗨!”她在回答,輕輕的、柔柔的,柔得像聲音裏都含着水,可以淹沒任何一個人。
“看完了沒有?”男的問。
“差不多了。”“已經快十二點了。”“是嗎?”“吃中飯去?怎樣?”沒有聽到她回答,但他可以憑第六感知道她在微笑,默許的微笑。那漂亮的角色開始幫助她收拾桌上的書和筆記本,椅子響了,她站起身來。他可以看到那裏在藍色衣服中的纖巧的身子離開書桌。拉開椅子的聲音在他心髒上留下一道刺痛的傷痕。桌上的黑影移開了,身邊的衣服“父”聲和腳步聲開始響了,他擡起頭去看她,不相信她真的要走了。於是,像觸電般,他接觸到一對大大的、黑色的眸子。她正無意識的俯視着他,那對黑色眸子清亮溫柔,像兩顆浸在深深的、黑色潭水中的星光,透出夢似的光芒,迷迷蒙蒙的從他臉上輕輕悄悄的掠過。他屏住了呼吸,脈搏靜止,時間在一剎那間停住。於是,他看到她走開,那漂亮的角色迎了過去,他們並肩走出了圖書館。她小小的、黑發的頭微微的偏嚮那男人,似乎在說着什麽,那男人正嘗試把手圍在她纖巧的腰上。收回了視綫,他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地質學黯然無光的躺在桌子上,書頁上布滿了亂七八糟的紅色綫條。圖書館寂寞得使人發慌。隨手翻弄着書頁,他可以聽到自己心髒沉重的跳動聲。書頁裏充滿黑色的眸子,幾千幾萬的、大大的、溫柔的、像一顆顆水霧裏的寒星,對他四面八方的包圍了過來。
“有一天,”他迷糊的想着:“我會代替那個漂亮的男孩子,終有一天!”靠進椅子裏,他靜靜的等待着,等待明天早點來臨,他又可以在圖書館裏等候她。或者有幸,能再接觸一次她那黑色的眸子,又或者有幸,明天竟會成為那個神奇的“有一天”!雖然,這個“又或者有幸”,是渺茫得不能再渺茫的東西,但它總站在他前面,總代表着一份光、熱和希望。
第二天,他又準時坐在那兒,聽着那“父”的衣服聲、輕巧的腳步聲,望着那白皙而纖長的手指,聞着那淡淡的幽香,然後心跳的去搜尋那對黑色的眸子,直到那漂亮的男孩子過來,把她迎出圖書館,帶走屬於她的一切;衣聲、人影、幽香、和那夢般的黑眸。剩下的,衹是空洞的圖書館,空洞的他,和一份空洞的希望。
第三天,第四天,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日子千篇一律的過去,依然是等待着、希望着;依然是心跳、緊張;依然衹剩下空洞和迷惑。他幾乎相信歲月是不變的,日子是同一個復版印刷機裏印出來的。但有一天,情況卻有些變動了。
那天,當他和平時一樣走進圖書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她竟先他而來,正靜靜的坐在她的老位子上。抑製住自己的心跳,他對她的方向走過去。突然間,她擡起頭來,那對大而黑的眸子正正的望着他,他又感到室息、緊張、和呼吸急迫。好容易,他纔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手忙腳亂的把書本堆在桌子上,就在坐下來的一剎那,他覺得她正溫柔的看着他,她的臉上似乎浮着個美好的微笑。但,當他鼓足勇氣去捕捉那對黑眸時,那兩顆黑夜的星星卻迅速的溜跑了。他深吸了口氣,打開書本,正襟危坐。可是,他的第六感卻在告訴他,那對黑眼睛又對他飄過來了。迅速的,沒有經過考慮的,他擡起頭來,他們的目光在一剎那間相遇了;頓時,她綻開了一個羞怯的微笑,又俯下頭去了。而他,卻愣愣的呆了一段十分長久的時間,恍惚的懷疑自己所看到的那個微笑,不相信是真的看到了還是出於幻覺。
從這日起,他發現那對黑眼睛常常在和他捉迷藏了!每當他從他的書本上擡起頭來,總會發現那對眼睛正在溜開去。而當他去搜尋那對黑眼睛時,這眼睛卻又總是靜悄悄的俯視着書本,那兩顆清亮的眸子被兩排密密的睫毛保護得嚴嚴的。他嘆息着放棄搜尋,睫毛就悄悄的揚了起來,兩顆水霧中的星光又嚮他偷偷的閃熠。這天——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又到了去圖書館的時間,他嚮圖書館的方向跑着。濃重的烏雲正在他頭頂上的天空中壓下來。疾勁的風帶着強烈的雨意掃了過來。他跑着,想在大雨來臨前衝進圖書館。可是,來不及了,豆大的雨點在頃刻間傾盆而下,衹一瞬之間,地上就是一層積水。他護住手裏的書本,在暴雨中嚮前疾竄,距離圖書館不遠處有個電話亭,他一口氣跑過去,濕淋淋的衝進了電話亭裏。立即,他大吃了一驚,他差一點就撞在另一個避雨者的身上!扶住亭壁,他站在那兒,愣愣的望着對面的人,和那人臉上那對大、黑、而溫柔的眼睛。
她幾乎和他一樣濕,頭髮上還滴着水,衣服緊貼在身上,是一副窘迫的局面。她的大眼睛畏怯的,含羞的掃了他一眼,立即怯怯的避開了,像衹膽小的小兔子。他靠在亭壁上,努力想找些輕鬆的話說說,但他腦中是一片混亂,他所能分辨的,衹是自己猛烈的心跳聲。亭外,暴雨仍然傾盆下着,地上的積水像條小河般嚮低處涌去,雷聲震耳的響,天空是黑壓壓的。這是宇宙間一個神奇的時刻,他緊握着拳,手心中卻在出汗。她蠕動了一下,用一條小小的手帕拭着頭髮上的水,事實上,那條小手帕早就濕得透透的了。她忙碌的做着這份工作,好像並不是為了要拭幹頭髮,衹是為了要忙碌。但,終於,她停了下來。不安的看看他,他在她的黑眼睛下瑟縮,模糊的想起一本法國小說,名叫《小東西》,裏面描寫了一個女孩子的黑眼睛;想着,他竟不由自主的、輕輕念了出來:
“漆黑如夜,光明如星!”
外面的雨聲在喧囂着,他的聲音全被雨聲所掩蔽了。但她卻猛的吃了一驚,惶惑的看着他,好像他發出的是個比雷更大的聲音,他也吃了一驚,因為她吃驚而吃驚,不知道自己的話是不是冒犯了她。他們彼此驚惶的、愕然的註視。然後,純粹衹為了找話說,他咳了一聲,輕輕的,吞吞吐吐的說:“雨——真大!”“是的。”她說,聲音像個夢。
“不知道還要下多久。”他說,立即後悔了。聽他的話,似乎在急於要雨停止,事實上,他真希望它永遠不要停止,那怕下一百個世紀。“嗯。”她哼了一聲,輕而柔。黑眼睛在他臉上悄悄的掠過去,彷佛在搜索着什麽。
再也找不出話說,他默然的望着她,心跳得那麽猛烈,他猜想連她都可以聽到他的心跳聲。他急於找話說,但是,腦子裏竟會混亂到如此地步,他不知道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說什麽,小說裏有時會描寫……不,常常會描寫,一男一女單獨相處應該說些什麽。但是,他不行,他看過的小說沒有一本在他腦中,除了“漆黑如夜,光明如星”兩句之外。他衹能感到緊張,那對黑眼睛使他神魂不定,他甚至想,希望能逃到這對黑眼睛的視綫之外去。但他又如此迫切的希望永遠停留在這對黑眼睛的註視之下。換了一隻腳站着,他斜靠在亭壁上,望着那黑色的電話機發愣。小小的電話亭中,似乎被他們彼此的呼吸弄得十分燥熱了。
“應該帶把傘。”她輕聲說。
他吃了一驚。是的,她在懊惱着這段時間的相遇,懊惱着窘在電話亭中的時光。“雨大概就要停了。”他說,望望玻璃外面,玻璃上全是水,正嚮下迅速的滑着。看樣子,在短時間之內,雨並沒有停的意思。
她不再說話,於是,又沉默了。他們默默的站着,默默的等雨停止,默默的望着那喧囂的雨點。時間悄悄的滑過去,他的呼吸沉重的響着,手一鬆一緊的握着拳。她把濕了的小手帕晾在電話機上,歪着頭,看雨,看天,看亭外的世界。
不知道過了多久,雨點小了,停了。正是夏日常有的那種急雨,一過去,黑壓壓的天就重新開朗了,太陽又鑽出了雲層,喜氣洋洋的照着大地。他打開了電話亭的門,和她一起看着外面。地上約半尺深的積水,混濁的流着,樹梢上仍在滴着大滴的水珠。她皺皺眉,望望自己腳上的白皮鞋。
“怎麽走?”她低聲說,好像並不是問他,而是在自言自語。怎麽走?看了她的白鞋,他茫然了。覺得這是個自己智力以外的問題,他想建議她脫掉鞋子,光了腳走,但,看看她那嬌怯怯的徉子,他無法把她和赤足聯想在一起。閉緊了嘴,他無可奈何的皺皺眉,和她一樣望着滿地的積水發呆。
她不耐的望着水,嘆口氣。
他驚覺的看看她,慢吞吞的說:
“或者,水馬上就會退掉。”
但水退得很慢。他們繼續站着發呆。他望着圖書館,那兒的地勢高,衹要能走到圖書館,就可以循着柏油路走出去。可是,這裏距離圖書館大約還有二三十碼。他們站了好一會兒,等着水退。忽然,一個人對這邊跑了過來,揮着手喊:
“嗨!”“嗨!”她應了一聲,黑眼睛立即亮了起來,真像黑夜裏的星光。那個男人涉着水走了過來,又是那個漂亮的男孩子!他覺得像喉頭突然被人扼緊一般,呼吸睏難起來。那人停在電話亭前面,完全不看他,衹對着她笑,那張漂亮的臉漂亮得使人難過。“就猜到你被雨阻住了,到圖書館沒找到你,遠遠的看到你的藍裙子,就知道你被睏在這裏了。怎麽,過不去了嗎?”那男人爽朗的說着,笑着。
“你看!”她指指自己的白鞋,又望望水:“總不能脫了鞋子走嘛!”“讓我來!”那男孩子說着,仍然在笑。走近了她,他忽然把她一把抱了起來,她發出一聲驚叫,為了防止跌倒,衹得用手攬住了他的脖子,滿臉惶惑的說:
“怎麽嘛,這樣不行!”
“有什麽不行?”那男人笑着說:“你別亂動,摔到水裏我可不管!”她乖乖的攬住那男人,讓他抱着她涉水而過。他木然的站在電話亭門口,望着他們走開。忽然,他覺得她那對黑眼睛又在他臉上晃動,他搜尋過去,那對黑眸又迅速的溜開了。他深深抽了口氣,自言自語的說:
“我也可以那麽做的,我也可以抱她過去,為什麽我竟想不到?”他望着天,太陽明朗的照着,他不可能希望再有一次大雨了。機會曾經敲過他的門,而現在,他已經讓機會溜跑了。下了課,挾着一大疊書,他和同班的小徐跨出了教室,嚮校園裏走。忽然,小徐碰了碰他:
“看那邊!”他看過去,屏住了呼吸!一個穿着藍裙子的小巧的身子正在前面踽踽獨行。是她!她的黑眼睛!他夢寐所求的黑眼睛!“那是外文係之花!”小徐說:“有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非常美!衹是身材太瘦了,不夠二十世紀的健美標準……”
“哼!”他哼了一聲,一股怒氣從心中升了起來。憑什麽資格,小徐可以這樣談論她?
“這是美中不足,”小徐繼續說:“否則我也要去和她那個外交係的男朋友競爭一下了!”
“外交係的男朋友?”他問。
“怎麽?你這個書呆子也動心了嗎?”小徐打趣的問:“別做夢了,這朵花已經有主了!她是我妹妹的好朋友,下星期六要和外交係那個幸運的傢夥訂婚,我還被請去參加他們的訂婚舞會呢!那外交係的傢夥高鼻子、大眼睛,長得有點像個混血兒!”是的,他知道那個漂亮的男人,他對他太熟悉了。咽了一口唾沫,他覺得胃裏一陣抽痛,喉嚨似乎緊逼了起來。小徐踢開一塊石子,說:“其實呀,那外交係的長得也不壞,追了她整整三年,到最近她纔答應了求婚,據說是一次大雨造成的姻緣。大概是她被雨睏住了,這小子就表演了一幕救美,哈哈,這一救就把她救到手了。”他咬緊了下嘴唇,突然嚮另一邊走開了:“再見!我要到圖書館去!”
他匆匆的說,像逃難般拋開了小徐,幾乎是衝進了圖書館。這不是他平日進圖書館的時間,但他必須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坐一坐,使他那燃燒得要爆裂開來的頭腦冷一冷。圖書館中靜悄悄的,大大一間閱覽室衹坐了疏疏落落的幾個人,他在他的老位子上坐了下來。把書亂七八糟的堆在桌子上,用手捧住了頭,閉上眼睛。一種絶望的、撕裂的痛苦爬上了他的心髒,他苦苦的搖頭,低聲的說:“天哪!天哪!”
一陣淡淡的幽香和衣服的“父”聲傳了過來,他竪起了耳朵,那熟悉的、輕輕的腳步聲停住了,他身邊的椅子被拉開,有人落座了。他從桌面看過去,那白皙的手指正不經心的翻弄着書本,穿着藍色衣服的身子緊貼着桌子。他沉重的呼吸着,慢吞吞的把抱着頭的手放下來,慢吞吞的轉過身子,慢吞吞的擡起眼睛正對着她。於是,一陣旋乾轉坤般的大力量把他整個壓倒了。他接觸到一對如夢如霧的黑眼睛,那麽溫柔,柔得要滴出水來,那樣怯怯的,脈脈的看着他,看得他心碎。他呆呆的凝視着這對黑眼睛,全神貫註的,緊緊的凝視着,連他都不知道到底凝視了多久,直到他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打着招呼:“嗨!”他嚇了一大跳,這個“嗨”把他驚醒了,他四面環顧着找尋那漂亮的男孩子。可是,四面一個人都沒有,這纔驚異的發現,這聲“嗨”居然是出自自己的口中,他愣住了。
“嗨!”她輕輕的、柔柔的應了一聲。黑眼睛一瞬也不瞬的望着他。“你是招呼我嗎?”他不信任的問。
“你是招呼我嗎?”她同樣的問,黑眼睛在他臉上溫柔的巡逡。“當然。”他說,窒息的看着她。
“我也是當然。”她說,長長的睫毛在顫動着。
他無語的看着她,很久很久,他問:
“你怎麽這個時間到圖書館來?”
“你怎麽這個時間到圖書館來?”她反問。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深深的註視她,她也深深的註視他。窗外,忽然響起一聲夏日的悶雷,夾着雨意的風從窗外撲了進來。他不經心的望了窗外一眼:“要下雨了。”他說。“是嗎?”她也不經心的望了窗外一眼。
“我們可以走了,”他說:“到那個電話亭裏去避一避這陣暴風雨。”“你確定——”她說:“我們要到電話亭裏去避雨嗎?”
“是的,難道你不準備去?”
她微微的笑了,夢似的微笑。站起身來,他們到了電話亭裏,關上了門。風雨開始了,大滴的雨點打擊着玻璃窗,狂風在疾掃着大地。電話亭中被兩人的呼吸弄得熱熱的,他把她拉過來,她嘆息了一聲閉上眼睛。他知道她星期六那個訂婚禮不會再存在了。俯下頭去,他把他炙熱的嘴唇印在她長長的睫毛上。
她張開眼睛。“你終於有行動了,”她輕聲說:“我以為永遠等不到這一天。”他捧住她的臉,望着她的眼睛,她那黑色的眸子像兩潭深不見底的潭水,把他整個的吞了進去。
低着頭——他始終不敢擡起頭來。他的目光在她與他的桌面之間巡逡,看着她平靜的、輕輕的翻弄着書頁,他生出一種嫉妒的情緒,妒嫉她的平靜和安詳。從桌子旁邊看過去,可以看到她淺藍的衣服,和那緊倚着桌子的身子。他不安的蠕動了一下,用紅筆在書本上胡亂的勾劃——有一天,或者有一天,他會鼓起勇氣來和她說話,但是,不是今天,今天還不行!他衡量着他們之間的距離;一尺半或兩尺,可是這已經比兩個星球間的距離更遠,他想;有一天,他會衝過這段距離,終有一天!時間不知過去了多久——幾世紀,或者衹是一剎那。有個黑影投在桌面上,投在他和她之間的桌面上,他擡起頭,是的,又是那個漂亮的男孩子!高高的個子,微褐的皮膚,含笑的眼睛和嘴角,過分漂亮的鼻子和英挺的眉毛。是的,又是這漂亮的男孩子,太漂亮了一些,漂亮得使人不舒服。
“嗨!”男人輕聲說,不是對他,是對她。
“嗨!”她在回答,輕輕的、柔柔的,柔得像聲音裏都含着水,可以淹沒任何一個人。
“看完了沒有?”男的問。
“差不多了。”“已經快十二點了。”“是嗎?”“吃中飯去?怎樣?”沒有聽到她回答,但他可以憑第六感知道她在微笑,默許的微笑。那漂亮的角色開始幫助她收拾桌上的書和筆記本,椅子響了,她站起身來。他可以看到那裏在藍色衣服中的纖巧的身子離開書桌。拉開椅子的聲音在他心髒上留下一道刺痛的傷痕。桌上的黑影移開了,身邊的衣服“父”聲和腳步聲開始響了,他擡起頭去看她,不相信她真的要走了。於是,像觸電般,他接觸到一對大大的、黑色的眸子。她正無意識的俯視着他,那對黑色眸子清亮溫柔,像兩顆浸在深深的、黑色潭水中的星光,透出夢似的光芒,迷迷蒙蒙的從他臉上輕輕悄悄的掠過。他屏住了呼吸,脈搏靜止,時間在一剎那間停住。於是,他看到她走開,那漂亮的角色迎了過去,他們並肩走出了圖書館。她小小的、黑發的頭微微的偏嚮那男人,似乎在說着什麽,那男人正嘗試把手圍在她纖巧的腰上。收回了視綫,他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地質學黯然無光的躺在桌子上,書頁上布滿了亂七八糟的紅色綫條。圖書館寂寞得使人發慌。隨手翻弄着書頁,他可以聽到自己心髒沉重的跳動聲。書頁裏充滿黑色的眸子,幾千幾萬的、大大的、溫柔的、像一顆顆水霧裏的寒星,對他四面八方的包圍了過來。
“有一天,”他迷糊的想着:“我會代替那個漂亮的男孩子,終有一天!”靠進椅子裏,他靜靜的等待着,等待明天早點來臨,他又可以在圖書館裏等候她。或者有幸,能再接觸一次她那黑色的眸子,又或者有幸,明天竟會成為那個神奇的“有一天”!雖然,這個“又或者有幸”,是渺茫得不能再渺茫的東西,但它總站在他前面,總代表着一份光、熱和希望。
第二天,他又準時坐在那兒,聽着那“父”的衣服聲、輕巧的腳步聲,望着那白皙而纖長的手指,聞着那淡淡的幽香,然後心跳的去搜尋那對黑色的眸子,直到那漂亮的男孩子過來,把她迎出圖書館,帶走屬於她的一切;衣聲、人影、幽香、和那夢般的黑眸。剩下的,衹是空洞的圖書館,空洞的他,和一份空洞的希望。
第三天,第四天,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日子千篇一律的過去,依然是等待着、希望着;依然是心跳、緊張;依然衹剩下空洞和迷惑。他幾乎相信歲月是不變的,日子是同一個復版印刷機裏印出來的。但有一天,情況卻有些變動了。
那天,當他和平時一樣走進圖書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她竟先他而來,正靜靜的坐在她的老位子上。抑製住自己的心跳,他對她的方向走過去。突然間,她擡起頭來,那對大而黑的眸子正正的望着他,他又感到室息、緊張、和呼吸急迫。好容易,他纔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手忙腳亂的把書本堆在桌子上,就在坐下來的一剎那,他覺得她正溫柔的看着他,她的臉上似乎浮着個美好的微笑。但,當他鼓足勇氣去捕捉那對黑眸時,那兩顆黑夜的星星卻迅速的溜跑了。他深吸了口氣,打開書本,正襟危坐。可是,他的第六感卻在告訴他,那對黑眼睛又對他飄過來了。迅速的,沒有經過考慮的,他擡起頭來,他們的目光在一剎那間相遇了;頓時,她綻開了一個羞怯的微笑,又俯下頭去了。而他,卻愣愣的呆了一段十分長久的時間,恍惚的懷疑自己所看到的那個微笑,不相信是真的看到了還是出於幻覺。
從這日起,他發現那對黑眼睛常常在和他捉迷藏了!每當他從他的書本上擡起頭來,總會發現那對眼睛正在溜開去。而當他去搜尋那對黑眼睛時,這眼睛卻又總是靜悄悄的俯視着書本,那兩顆清亮的眸子被兩排密密的睫毛保護得嚴嚴的。他嘆息着放棄搜尋,睫毛就悄悄的揚了起來,兩顆水霧中的星光又嚮他偷偷的閃熠。這天——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又到了去圖書館的時間,他嚮圖書館的方向跑着。濃重的烏雲正在他頭頂上的天空中壓下來。疾勁的風帶着強烈的雨意掃了過來。他跑着,想在大雨來臨前衝進圖書館。可是,來不及了,豆大的雨點在頃刻間傾盆而下,衹一瞬之間,地上就是一層積水。他護住手裏的書本,在暴雨中嚮前疾竄,距離圖書館不遠處有個電話亭,他一口氣跑過去,濕淋淋的衝進了電話亭裏。立即,他大吃了一驚,他差一點就撞在另一個避雨者的身上!扶住亭壁,他站在那兒,愣愣的望着對面的人,和那人臉上那對大、黑、而溫柔的眼睛。
她幾乎和他一樣濕,頭髮上還滴着水,衣服緊貼在身上,是一副窘迫的局面。她的大眼睛畏怯的,含羞的掃了他一眼,立即怯怯的避開了,像衹膽小的小兔子。他靠在亭壁上,努力想找些輕鬆的話說說,但他腦中是一片混亂,他所能分辨的,衹是自己猛烈的心跳聲。亭外,暴雨仍然傾盆下着,地上的積水像條小河般嚮低處涌去,雷聲震耳的響,天空是黑壓壓的。這是宇宙間一個神奇的時刻,他緊握着拳,手心中卻在出汗。她蠕動了一下,用一條小小的手帕拭着頭髮上的水,事實上,那條小手帕早就濕得透透的了。她忙碌的做着這份工作,好像並不是為了要拭幹頭髮,衹是為了要忙碌。但,終於,她停了下來。不安的看看他,他在她的黑眼睛下瑟縮,模糊的想起一本法國小說,名叫《小東西》,裏面描寫了一個女孩子的黑眼睛;想着,他竟不由自主的、輕輕念了出來:
“漆黑如夜,光明如星!”
外面的雨聲在喧囂着,他的聲音全被雨聲所掩蔽了。但她卻猛的吃了一驚,惶惑的看着他,好像他發出的是個比雷更大的聲音,他也吃了一驚,因為她吃驚而吃驚,不知道自己的話是不是冒犯了她。他們彼此驚惶的、愕然的註視。然後,純粹衹為了找話說,他咳了一聲,輕輕的,吞吞吐吐的說:“雨——真大!”“是的。”她說,聲音像個夢。
“不知道還要下多久。”他說,立即後悔了。聽他的話,似乎在急於要雨停止,事實上,他真希望它永遠不要停止,那怕下一百個世紀。“嗯。”她哼了一聲,輕而柔。黑眼睛在他臉上悄悄的掠過去,彷佛在搜索着什麽。
再也找不出話說,他默然的望着她,心跳得那麽猛烈,他猜想連她都可以聽到他的心跳聲。他急於找話說,但是,腦子裏竟會混亂到如此地步,他不知道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說什麽,小說裏有時會描寫……不,常常會描寫,一男一女單獨相處應該說些什麽。但是,他不行,他看過的小說沒有一本在他腦中,除了“漆黑如夜,光明如星”兩句之外。他衹能感到緊張,那對黑眼睛使他神魂不定,他甚至想,希望能逃到這對黑眼睛的視綫之外去。但他又如此迫切的希望永遠停留在這對黑眼睛的註視之下。換了一隻腳站着,他斜靠在亭壁上,望着那黑色的電話機發愣。小小的電話亭中,似乎被他們彼此的呼吸弄得十分燥熱了。
“應該帶把傘。”她輕聲說。
他吃了一驚。是的,她在懊惱着這段時間的相遇,懊惱着窘在電話亭中的時光。“雨大概就要停了。”他說,望望玻璃外面,玻璃上全是水,正嚮下迅速的滑着。看樣子,在短時間之內,雨並沒有停的意思。
她不再說話,於是,又沉默了。他們默默的站着,默默的等雨停止,默默的望着那喧囂的雨點。時間悄悄的滑過去,他的呼吸沉重的響着,手一鬆一緊的握着拳。她把濕了的小手帕晾在電話機上,歪着頭,看雨,看天,看亭外的世界。
不知道過了多久,雨點小了,停了。正是夏日常有的那種急雨,一過去,黑壓壓的天就重新開朗了,太陽又鑽出了雲層,喜氣洋洋的照着大地。他打開了電話亭的門,和她一起看着外面。地上約半尺深的積水,混濁的流着,樹梢上仍在滴着大滴的水珠。她皺皺眉,望望自己腳上的白皮鞋。
“怎麽走?”她低聲說,好像並不是問他,而是在自言自語。怎麽走?看了她的白鞋,他茫然了。覺得這是個自己智力以外的問題,他想建議她脫掉鞋子,光了腳走,但,看看她那嬌怯怯的徉子,他無法把她和赤足聯想在一起。閉緊了嘴,他無可奈何的皺皺眉,和她一樣望着滿地的積水發呆。
她不耐的望着水,嘆口氣。
他驚覺的看看她,慢吞吞的說:
“或者,水馬上就會退掉。”
但水退得很慢。他們繼續站着發呆。他望着圖書館,那兒的地勢高,衹要能走到圖書館,就可以循着柏油路走出去。可是,這裏距離圖書館大約還有二三十碼。他們站了好一會兒,等着水退。忽然,一個人對這邊跑了過來,揮着手喊:
“嗨!”“嗨!”她應了一聲,黑眼睛立即亮了起來,真像黑夜裏的星光。那個男人涉着水走了過來,又是那個漂亮的男孩子!他覺得像喉頭突然被人扼緊一般,呼吸睏難起來。那人停在電話亭前面,完全不看他,衹對着她笑,那張漂亮的臉漂亮得使人難過。“就猜到你被雨阻住了,到圖書館沒找到你,遠遠的看到你的藍裙子,就知道你被睏在這裏了。怎麽,過不去了嗎?”那男人爽朗的說着,笑着。
“你看!”她指指自己的白鞋,又望望水:“總不能脫了鞋子走嘛!”“讓我來!”那男孩子說着,仍然在笑。走近了她,他忽然把她一把抱了起來,她發出一聲驚叫,為了防止跌倒,衹得用手攬住了他的脖子,滿臉惶惑的說:
“怎麽嘛,這樣不行!”
“有什麽不行?”那男人笑着說:“你別亂動,摔到水裏我可不管!”她乖乖的攬住那男人,讓他抱着她涉水而過。他木然的站在電話亭門口,望着他們走開。忽然,他覺得她那對黑眼睛又在他臉上晃動,他搜尋過去,那對黑眸又迅速的溜開了。他深深抽了口氣,自言自語的說:
“我也可以那麽做的,我也可以抱她過去,為什麽我竟想不到?”他望着天,太陽明朗的照着,他不可能希望再有一次大雨了。機會曾經敲過他的門,而現在,他已經讓機會溜跑了。下了課,挾着一大疊書,他和同班的小徐跨出了教室,嚮校園裏走。忽然,小徐碰了碰他:
“看那邊!”他看過去,屏住了呼吸!一個穿着藍裙子的小巧的身子正在前面踽踽獨行。是她!她的黑眼睛!他夢寐所求的黑眼睛!“那是外文係之花!”小徐說:“有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非常美!衹是身材太瘦了,不夠二十世紀的健美標準……”
“哼!”他哼了一聲,一股怒氣從心中升了起來。憑什麽資格,小徐可以這樣談論她?
“這是美中不足,”小徐繼續說:“否則我也要去和她那個外交係的男朋友競爭一下了!”
“外交係的男朋友?”他問。
“怎麽?你這個書呆子也動心了嗎?”小徐打趣的問:“別做夢了,這朵花已經有主了!她是我妹妹的好朋友,下星期六要和外交係那個幸運的傢夥訂婚,我還被請去參加他們的訂婚舞會呢!那外交係的傢夥高鼻子、大眼睛,長得有點像個混血兒!”是的,他知道那個漂亮的男人,他對他太熟悉了。咽了一口唾沫,他覺得胃裏一陣抽痛,喉嚨似乎緊逼了起來。小徐踢開一塊石子,說:“其實呀,那外交係的長得也不壞,追了她整整三年,到最近她纔答應了求婚,據說是一次大雨造成的姻緣。大概是她被雨睏住了,這小子就表演了一幕救美,哈哈,這一救就把她救到手了。”他咬緊了下嘴唇,突然嚮另一邊走開了:“再見!我要到圖書館去!”
他匆匆的說,像逃難般拋開了小徐,幾乎是衝進了圖書館。這不是他平日進圖書館的時間,但他必須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坐一坐,使他那燃燒得要爆裂開來的頭腦冷一冷。圖書館中靜悄悄的,大大一間閱覽室衹坐了疏疏落落的幾個人,他在他的老位子上坐了下來。把書亂七八糟的堆在桌子上,用手捧住了頭,閉上眼睛。一種絶望的、撕裂的痛苦爬上了他的心髒,他苦苦的搖頭,低聲的說:“天哪!天哪!”
一陣淡淡的幽香和衣服的“父”聲傳了過來,他竪起了耳朵,那熟悉的、輕輕的腳步聲停住了,他身邊的椅子被拉開,有人落座了。他從桌面看過去,那白皙的手指正不經心的翻弄着書本,穿着藍色衣服的身子緊貼着桌子。他沉重的呼吸着,慢吞吞的把抱着頭的手放下來,慢吞吞的轉過身子,慢吞吞的擡起眼睛正對着她。於是,一陣旋乾轉坤般的大力量把他整個壓倒了。他接觸到一對如夢如霧的黑眼睛,那麽溫柔,柔得要滴出水來,那樣怯怯的,脈脈的看着他,看得他心碎。他呆呆的凝視着這對黑眼睛,全神貫註的,緊緊的凝視着,連他都不知道到底凝視了多久,直到他聽到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打着招呼:“嗨!”他嚇了一大跳,這個“嗨”把他驚醒了,他四面環顧着找尋那漂亮的男孩子。可是,四面一個人都沒有,這纔驚異的發現,這聲“嗨”居然是出自自己的口中,他愣住了。
“嗨!”她輕輕的、柔柔的應了一聲。黑眼睛一瞬也不瞬的望着他。“你是招呼我嗎?”他不信任的問。
“你是招呼我嗎?”她同樣的問,黑眼睛在他臉上溫柔的巡逡。“當然。”他說,窒息的看着她。
“我也是當然。”她說,長長的睫毛在顫動着。
他無語的看着她,很久很久,他問:
“你怎麽這個時間到圖書館來?”
“你怎麽這個時間到圖書館來?”她反問。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深深的註視她,她也深深的註視他。窗外,忽然響起一聲夏日的悶雷,夾着雨意的風從窗外撲了進來。他不經心的望了窗外一眼:“要下雨了。”他說。“是嗎?”她也不經心的望了窗外一眼。
“我們可以走了,”他說:“到那個電話亭裏去避一避這陣暴風雨。”“你確定——”她說:“我們要到電話亭裏去避雨嗎?”
“是的,難道你不準備去?”
她微微的笑了,夢似的微笑。站起身來,他們到了電話亭裏,關上了門。風雨開始了,大滴的雨點打擊着玻璃窗,狂風在疾掃着大地。電話亭中被兩人的呼吸弄得熱熱的,他把她拉過來,她嘆息了一聲閉上眼睛。他知道她星期六那個訂婚禮不會再存在了。俯下頭去,他把他炙熱的嘴唇印在她長長的睫毛上。
她張開眼睛。“你終於有行動了,”她輕聲說:“我以為永遠等不到這一天。”他捧住她的臉,望着她的眼睛,她那黑色的眸子像兩潭深不見底的潭水,把他整個的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