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一個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津門各會熱鬧非凡。????務展老爺新娶的小老婆飛來鳳這一天大出風頭,逢會必截,犒賞豐厚。
突然,估衣街上的大混星子玻璃花跳出來橫生事端,故意挑釁。衆人勸說無效,僵持不下。人群裏走出一個帶點傻氣的漢子,對玻璃花好言相勸。這大混星子不但不聽,還張狂地要來揪他頭上那根粗黑油亮招人眼目的大辮子。不料,那“傻巴”的辮子竟像皮鞭一樣,把玻璃花抽了個鼻青臉腫。玻璃花在估衣街上栽了面子,他發誓一定要找到那“傻巴”一决雌雄。經多方打聽,方知那人是城西挑擔賣炸豆腐的“傻二”。
混星子死崔為壟斷估衣街,藉機除掉玻璃花,便攛掇他去找津門“三大塊兒”中能耐最大的戴奎一幫忙“拔撞”。戴打得一手好彈弓,可稱天下奇絶。死崔怕戴奎一不答應,順口瞎編說人稱傻二那辮子叫“神鞭”,奎的彈弓子不過是小菜兒,用激將法煽風點火,燒起戴的嫉妒心,使他下决心會一會傻二。不料,傻二用辮子不僅輕輕巧巧就打掉了戴的泥彈丸,還抽掉了他的絶活“雙珠爭冠”,羞得戴奎一無地自容。
從此,“神鞭”的名聲便傳開了。原來,傻二自小跟爹爹學辮子功,不曾與人交手,不知如此神速和厲害!而且使起來,隨心所欲,意到辮子到,甚至意未到辮子已到。他爹臨終前曾告誡他,這辮子功傳子傳孫,不傳外人。不到萬不得已不使出來,否則將招災惹禍。果然,先是玻璃花,後是戴奎一,戴奎一引來在西市上的砸磚頭的王砍天,王砍天又引來鳥市上拉硬弓的柳梆子……全叫他抽跑了。
四門千總馬老爺打發人拿來貼子請他去,想派給他一個小缺,在護城營當什長,教授武功。但他傢世代不沾官場,推掉了這個差事。千總爺也不勉強他,衹叫他耍耍辮子,當玩意兒看看。他衹花裏鬍梢耍一通,還當場打落了幾衹蜻蜒。千總爺看呆了,當即把府、縣、鎮、署、前後左右各營中的幾位老爺請來觀看,個個開了眼,賞了他許多財物。“神鞭”的綽號也愈叫愈響。一天,號稱津門武林的祖師爺索天響忽然找上門來,說要教教傻二如何做人,見面先是“盤道”,從“形意”到“少林王拳”到“三層”,侃侃而談,如數傢珍。接着又表演了幾招漂漂亮亮的拳腿。看得傻二心服口服。不料,這祖師爺待到與傻二交手時,沒交幾個回合,竟有些微喘。他見明打不成,便使出暗器,被傻二的辮子抽了個正着。最後灰溜溜地走了。
傻二開始信服自己的本領,他愈發感到這辮子真是隨心所欲,揮灑自如,剛猛又輕柔,靈巧又恢宏,似有一股掃蕩天下、所嚮無敵之勢。紫竹林裏的東洋武士佐藤秀郎聞說此事,把玻璃花叫去詢問了一番“神鞭”的能耐,並拜托他下戰表給傻二,要和“神鞭”比試比試。傻二接到戰表,正猶豫不决,武林高手鼻子李特意前來給他鼓氣,指點迷津,要他一定打敗洋人。
比武這天,身材挫小的佐藤秀郎事先立了個樁,站在樁上,想居高臨下,逮機會捉傻二的鞭子。傻二看破對方招數,想出對策,不讓他抓住自己的辮子,拳掌辮並用,直把東洋武士暈頭轉嚮地扔到對面的戲臺上。傻二鞭打東洋武士,不單威震津門,也落得美名四揚。有人送來兩塊橫匾,一是“張我國威”,一是“神鞭”。
許多好武少年求他開山收徒,被他一一拒絶。玻璃花見不能取勝,便夥同假洋鬼子收買剃頭颳臉的王老六,要他趁給傻二剃頭時把“神鞭”割下來。事雖不成,卻使傻二吃驚不小。賣字畫的金子仙勸導他該視這辮子為國寶,加倍愛惜。傻二想既然自己的功夫不能外傳,就該趕緊娶妻生子,傳衍神功。便托金子仙幫他找個媳婦。金傢正好有個老閨女金菊花,就送過門來。金菊花人勤懇誠實,對他的辮子盡心盡力地愛惜。
光緒二十六年,天下鬧起義和拳。直隸省遍地義和拳紛紛竪旗立壇。附近各地團民潮水般地涌進天津衛,與紫竹林的毛子們交上火。傻二爹爹生前的朋友劉四叔受義和團總頭領曹福田之命來請他,並告訴了他傢辮子功的由來:傻二的老祖宗原先練的是問心拳,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為了交手時不叫對方抓住頭髮。清軍入關後,男人必須留辮子。這一變革絶了傻二傢的武藝。逼得傻二的老祖宗把功夫改用在辮子上,纔創出這獨異奇絶的辮子功。劉四叔責問他身懷絶技,為何不上陣滅敵,光宗耀祖。傻二聽了,這就跟劉四叔走。他來到呂祖堂,看了一番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表演,又受了曹福田寫的一張咒符,便帶一路團民與毛子們交手。開始,近距離的肉搏戰使毛子們吃了大虧,他們便退到土崗子後邊放槍,團民們紛紛中彈倒下,傻二也被炮彈震昏了過去。待他醒來一看,滿地都是死人,劉四叔帶的吹歌會已全部捐了性命。再一看辮子,竟叫洋槍子兒打斷了,神鞭完了。
傻二逃回金子仙傢,藏了半年多。金子仙四下打聽,纔打聽到估衣街瑞芝堂的馮掌櫃有生發的秘方。按方一用,傻二日見細黃的頭髮漸漸變黑變粗,過年轉春,一條光滑烏亮又粗又長的神鞭完全復元了。儘管如此,傻二心裏很不是滋味。隨着洋貨涌進,金子仙的字畫生意每況愈下,生活窘睏,加之金菊花不能生育,不得已,傻二開館收徒,靠徒弟的學藝錢和額外的孝順糊口。幾年之後,大清朝亡了,外邊忽然鬧起剪辮子。這時的玻璃花混進了“巡防營”的洋槍隊,不但剪了傻二徒弟的辮子,還上門來要和傻二算舊帳。傻二一聲不吭,閉門不出,不久就失蹤了。
一年過後,玻璃花到南門外小鐵鋪取鎖柵門的大鏈子,正抽着煙,突然不知哪來連發三槍,一槍打滅他的煙頭,一槍打斷了煙捲,再一槍打飛了他的帽子。接着有一少年來下貼子,說有人要會他。玻璃花一去,見是剃了光頭的傻二,如今竟成了雙槍神射手,就像他當年的神鞭一樣純熟快捷,神鬼莫測。看得玻璃花真正心服。不久,傳說北伐軍中有一個神槍手,雙手打槍,是個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可誰也說不出這人的姓名。衹有玻璃花心中有數。
突然,估衣街上的大混星子玻璃花跳出來橫生事端,故意挑釁。衆人勸說無效,僵持不下。人群裏走出一個帶點傻氣的漢子,對玻璃花好言相勸。這大混星子不但不聽,還張狂地要來揪他頭上那根粗黑油亮招人眼目的大辮子。不料,那“傻巴”的辮子竟像皮鞭一樣,把玻璃花抽了個鼻青臉腫。玻璃花在估衣街上栽了面子,他發誓一定要找到那“傻巴”一决雌雄。經多方打聽,方知那人是城西挑擔賣炸豆腐的“傻二”。
混星子死崔為壟斷估衣街,藉機除掉玻璃花,便攛掇他去找津門“三大塊兒”中能耐最大的戴奎一幫忙“拔撞”。戴打得一手好彈弓,可稱天下奇絶。死崔怕戴奎一不答應,順口瞎編說人稱傻二那辮子叫“神鞭”,奎的彈弓子不過是小菜兒,用激將法煽風點火,燒起戴的嫉妒心,使他下决心會一會傻二。不料,傻二用辮子不僅輕輕巧巧就打掉了戴的泥彈丸,還抽掉了他的絶活“雙珠爭冠”,羞得戴奎一無地自容。
從此,“神鞭”的名聲便傳開了。原來,傻二自小跟爹爹學辮子功,不曾與人交手,不知如此神速和厲害!而且使起來,隨心所欲,意到辮子到,甚至意未到辮子已到。他爹臨終前曾告誡他,這辮子功傳子傳孫,不傳外人。不到萬不得已不使出來,否則將招災惹禍。果然,先是玻璃花,後是戴奎一,戴奎一引來在西市上的砸磚頭的王砍天,王砍天又引來鳥市上拉硬弓的柳梆子……全叫他抽跑了。
四門千總馬老爺打發人拿來貼子請他去,想派給他一個小缺,在護城營當什長,教授武功。但他傢世代不沾官場,推掉了這個差事。千總爺也不勉強他,衹叫他耍耍辮子,當玩意兒看看。他衹花裏鬍梢耍一通,還當場打落了幾衹蜻蜒。千總爺看呆了,當即把府、縣、鎮、署、前後左右各營中的幾位老爺請來觀看,個個開了眼,賞了他許多財物。“神鞭”的綽號也愈叫愈響。一天,號稱津門武林的祖師爺索天響忽然找上門來,說要教教傻二如何做人,見面先是“盤道”,從“形意”到“少林王拳”到“三層”,侃侃而談,如數傢珍。接着又表演了幾招漂漂亮亮的拳腿。看得傻二心服口服。不料,這祖師爺待到與傻二交手時,沒交幾個回合,竟有些微喘。他見明打不成,便使出暗器,被傻二的辮子抽了個正着。最後灰溜溜地走了。
傻二開始信服自己的本領,他愈發感到這辮子真是隨心所欲,揮灑自如,剛猛又輕柔,靈巧又恢宏,似有一股掃蕩天下、所嚮無敵之勢。紫竹林裏的東洋武士佐藤秀郎聞說此事,把玻璃花叫去詢問了一番“神鞭”的能耐,並拜托他下戰表給傻二,要和“神鞭”比試比試。傻二接到戰表,正猶豫不决,武林高手鼻子李特意前來給他鼓氣,指點迷津,要他一定打敗洋人。
比武這天,身材挫小的佐藤秀郎事先立了個樁,站在樁上,想居高臨下,逮機會捉傻二的鞭子。傻二看破對方招數,想出對策,不讓他抓住自己的辮子,拳掌辮並用,直把東洋武士暈頭轉嚮地扔到對面的戲臺上。傻二鞭打東洋武士,不單威震津門,也落得美名四揚。有人送來兩塊橫匾,一是“張我國威”,一是“神鞭”。
許多好武少年求他開山收徒,被他一一拒絶。玻璃花見不能取勝,便夥同假洋鬼子收買剃頭颳臉的王老六,要他趁給傻二剃頭時把“神鞭”割下來。事雖不成,卻使傻二吃驚不小。賣字畫的金子仙勸導他該視這辮子為國寶,加倍愛惜。傻二想既然自己的功夫不能外傳,就該趕緊娶妻生子,傳衍神功。便托金子仙幫他找個媳婦。金傢正好有個老閨女金菊花,就送過門來。金菊花人勤懇誠實,對他的辮子盡心盡力地愛惜。
光緒二十六年,天下鬧起義和拳。直隸省遍地義和拳紛紛竪旗立壇。附近各地團民潮水般地涌進天津衛,與紫竹林的毛子們交上火。傻二爹爹生前的朋友劉四叔受義和團總頭領曹福田之命來請他,並告訴了他傢辮子功的由來:傻二的老祖宗原先練的是問心拳,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為了交手時不叫對方抓住頭髮。清軍入關後,男人必須留辮子。這一變革絶了傻二傢的武藝。逼得傻二的老祖宗把功夫改用在辮子上,纔創出這獨異奇絶的辮子功。劉四叔責問他身懷絶技,為何不上陣滅敵,光宗耀祖。傻二聽了,這就跟劉四叔走。他來到呂祖堂,看了一番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表演,又受了曹福田寫的一張咒符,便帶一路團民與毛子們交手。開始,近距離的肉搏戰使毛子們吃了大虧,他們便退到土崗子後邊放槍,團民們紛紛中彈倒下,傻二也被炮彈震昏了過去。待他醒來一看,滿地都是死人,劉四叔帶的吹歌會已全部捐了性命。再一看辮子,竟叫洋槍子兒打斷了,神鞭完了。
傻二逃回金子仙傢,藏了半年多。金子仙四下打聽,纔打聽到估衣街瑞芝堂的馮掌櫃有生發的秘方。按方一用,傻二日見細黃的頭髮漸漸變黑變粗,過年轉春,一條光滑烏亮又粗又長的神鞭完全復元了。儘管如此,傻二心裏很不是滋味。隨着洋貨涌進,金子仙的字畫生意每況愈下,生活窘睏,加之金菊花不能生育,不得已,傻二開館收徒,靠徒弟的學藝錢和額外的孝順糊口。幾年之後,大清朝亡了,外邊忽然鬧起剪辮子。這時的玻璃花混進了“巡防營”的洋槍隊,不但剪了傻二徒弟的辮子,還上門來要和傻二算舊帳。傻二一聲不吭,閉門不出,不久就失蹤了。
一年過後,玻璃花到南門外小鐵鋪取鎖柵門的大鏈子,正抽着煙,突然不知哪來連發三槍,一槍打滅他的煙頭,一槍打斷了煙捲,再一槍打飛了他的帽子。接着有一少年來下貼子,說有人要會他。玻璃花一去,見是剃了光頭的傻二,如今竟成了雙槍神射手,就像他當年的神鞭一樣純熟快捷,神鬼莫測。看得玻璃花真正心服。不久,傳說北伐軍中有一個神槍手,雙手打槍,是個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可誰也說不出這人的姓名。衹有玻璃花心中有數。
古古古古古古古,今今今今今今今,
古非今兮今非古,今亦古兮古亦今;
多嚮精氣神裏找,少從口眼鼻上認,
書裏書外常碰巧,看罷一笑莫細品。
那年頭,天津衛頂大的舉動就數皇會了。大凡亂子也就最容易出在皇會上。早先衹有一樁,那是嘉慶年間,擡閣會扮演西王母的六歲孩子活活被曬死在桿子上。這算偶然,哄一陣就過去了。可是自打光緒爺登基,大事慶賀,新添個“報事靈通會”,出會時,賈寶玉紫金冠上一顆奇大珍珠,硬叫人偷去。據說這珠子值幾萬,縣捕四處搜尋,鬧得滿城不安。珠子沒找着,亂子卻接二連三地生出來。今年踩死孩子,明年各會間逞強鬥勝,把腦袋開了瓢。往後一年,香火引着海神娘娘駐蹕的如意庵大殿,百年古廟燒成了一堆木炭。不知哪個賊大膽兒,趁火打劫,居然把墨稼齋馬傢用香泥塑畫的娘娘像扛走了。因為人人都說這神像肚子裏藏着金銀財寶。急得善男信女們到處找娘娘。您別笑,您也得替信徒們想想:神仙沒了,朝誰叩頭?!
天津人,好咋唬。有人直目瞪眼說,他看見娘娘給人藏在鼓樓東海福南味店的後院裏。一夥人不管掌櫃夥計阻攔,跳墻進去,把堆在院角兩垛黃醬罎子胡亂折騰一遍,也不見影兒,肝火沒處泄,就砸醬罎子,還有的往上邊撒尿。偏巧這傢掌櫃和知府大人沾點親,便把鬧事的抓起幾個來。索賠卻賠不起,因為,這幾個都是整天惹禍招災、無事生非的土棍兒,傢裏頂多一床褥子,兩床被,幾十個臭蟲,連吃飯的傢夥都沒有。這下子,主張禁會的老爺們算逮住理兒了,到處嚷嚷說,天津衛這地方五方雜處,民風霸悍,重義尚氣,易滋事端,不宜舉辦這種傾城出動的皇會。可誰能把會禁掉?
您再想想,天津衛地起是靠漁????漕運發的傢。行船出海,遇上黑風白浪,就得指望海神娘娘保佑了。即使頭品頂戴,大聚寶盆,也拿災病沒轍,更別說命同貓狗的小百姓們。所以人們就藉着海神娘娘誕辰吉日,百戲雲集,萬人空巷,燒香祝壽,討娘娘高興。還要把娘娘的塑像從東門外的天後宮裏請出來,黃轎擡,華輦推,各會隨駕表演逞技,城裏城外浩浩蕩蕩繞幾天,拿娘娘的威嚴,壓一壓邪魔妖怪。
人都說,人管不了的事,全歸神仙管。天津衛這裏的“三界、四生、六道、十方”,都攥在娘娘的手心裏。可是娘娘也有偷懶耍滑的時刻,又把一些紮手的事推回到人間來。原來神仙也會推活船兒。人不盡天職,天不從人願,於是就生出今年皇會上這樁稀奇古怪的事來。
古非今兮今非古,今亦古兮古亦今;
多嚮精氣神裏找,少從口眼鼻上認,
書裏書外常碰巧,看罷一笑莫細品。
那年頭,天津衛頂大的舉動就數皇會了。大凡亂子也就最容易出在皇會上。早先衹有一樁,那是嘉慶年間,擡閣會扮演西王母的六歲孩子活活被曬死在桿子上。這算偶然,哄一陣就過去了。可是自打光緒爺登基,大事慶賀,新添個“報事靈通會”,出會時,賈寶玉紫金冠上一顆奇大珍珠,硬叫人偷去。據說這珠子值幾萬,縣捕四處搜尋,鬧得滿城不安。珠子沒找着,亂子卻接二連三地生出來。今年踩死孩子,明年各會間逞強鬥勝,把腦袋開了瓢。往後一年,香火引着海神娘娘駐蹕的如意庵大殿,百年古廟燒成了一堆木炭。不知哪個賊大膽兒,趁火打劫,居然把墨稼齋馬傢用香泥塑畫的娘娘像扛走了。因為人人都說這神像肚子裏藏着金銀財寶。急得善男信女們到處找娘娘。您別笑,您也得替信徒們想想:神仙沒了,朝誰叩頭?!
天津人,好咋唬。有人直目瞪眼說,他看見娘娘給人藏在鼓樓東海福南味店的後院裏。一夥人不管掌櫃夥計阻攔,跳墻進去,把堆在院角兩垛黃醬罎子胡亂折騰一遍,也不見影兒,肝火沒處泄,就砸醬罎子,還有的往上邊撒尿。偏巧這傢掌櫃和知府大人沾點親,便把鬧事的抓起幾個來。索賠卻賠不起,因為,這幾個都是整天惹禍招災、無事生非的土棍兒,傢裏頂多一床褥子,兩床被,幾十個臭蟲,連吃飯的傢夥都沒有。這下子,主張禁會的老爺們算逮住理兒了,到處嚷嚷說,天津衛這地方五方雜處,民風霸悍,重義尚氣,易滋事端,不宜舉辦這種傾城出動的皇會。可誰能把會禁掉?
您再想想,天津衛地起是靠漁????漕運發的傢。行船出海,遇上黑風白浪,就得指望海神娘娘保佑了。即使頭品頂戴,大聚寶盆,也拿災病沒轍,更別說命同貓狗的小百姓們。所以人們就藉着海神娘娘誕辰吉日,百戲雲集,萬人空巷,燒香祝壽,討娘娘高興。還要把娘娘的塑像從東門外的天後宮裏請出來,黃轎擡,華輦推,各會隨駕表演逞技,城裏城外浩浩蕩蕩繞幾天,拿娘娘的威嚴,壓一壓邪魔妖怪。
人都說,人管不了的事,全歸神仙管。天津衛這裏的“三界、四生、六道、十方”,都攥在娘娘的手心裏。可是娘娘也有偷懶耍滑的時刻,又把一些紮手的事推回到人間來。原來神仙也會推活船兒。人不盡天職,天不從人願,於是就生出今年皇會上這樁稀奇古怪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