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西村京太郎 Nishimura Kyotaro   日本 Japan   平成時代   (1930年九月6日)
雙麯綫殺人案
  歲末年初的東京連續發生持槍搶劫案,嫌疑犯鎖定在一對雙胞胎兄弟的身上;然而兄弟二人巧妙地鑽了法律的空子,不僅持續作案而不被定罪,甚至輕而易舉地將負責偵查此案的警探玩弄於股掌之間。與此同時,宮城縣的深山裏一所叫“觀雪莊”的旅館,迎來了一批受邀滑雪度新年的東京客人;然而隨着一位客人突然於“密室”中上吊身亡,純潔的白雪世界也立刻顯得詭異起來。罪惡的雙麯綫嚮着各自的終點延伸開去,這可怕的一切真的無法輓回了麽?
開端 第1章 挑戰讀者
  緻讀者:
  
   這部推理小說的主要奧秘,在於利用了雙生子。
  
   作者為何要預先公開奧秘呢?因為英國作傢諾剋斯先生的《偵探小說十戒》中第十條,曾經指出“運用雙生子的替身術,事先不告訴讀者,是不公正的。”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說法純屬教條主義。然而,作者願意公正地嚮讀者挑戰,所以在此言明其中的奧秘。從而,作者與讀者的起點對等了。
  
   那麽,請沿着推理的旅途出發吧。
開端 第2章 事件的開端
  二十五年前,正確地說是昭和十九年八月(1944年),在日本某地,誕生了一對男孩兒,由於是一卵性雙生子,哥倆外貌無比相似,甚至父母有時也難以分辨。
  
   哥倆在性格上卻存在差異。哥哥內嚮,辦事冷靜,計劃周全;弟弟熱情洋溢,是說幹就幹的實幹傢。性格的不同,在這裏並不具有特殊意義,因為二十五年來,兄弟倆的生活並沒有受到性格的左右。
  
   昭和十九年,日本究竟出生了多少對雙生子,雖然誰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認為他們哥倆的生活與其他孿生兄弟們的生活沒有什麽兩樣。他們都平凡地渡過了二十五年。
  
   昭和十九年八月,日本在戰場上的形勢正急轉直下,節節敗退。第二年日本變成了戰敗國。戰後艱難的生活給兄弟倆在心靈和肉體上帶來了什麽影響,很難一言而語,有一點需要說明。戰敗不久,他們的父親死於從戰地帶回的瘧疾,自幼小的時候起,全憑母親把他倆撫養成人。因此,兄弟倆雖然性情不一,但都深深地熱愛着自已的母親。
  
   二十歲後,兄弟倆各奔前程了,目的是追求各自不同的生活目標。當然,並不是由於兄弟間常見的那種意見的對立及憎惡。
  
   如果他們按照自己追求的目標生活下去的話,或許他倆的一生也就不為世人所知了。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
  
   這件事在社會一般人看來,衹不過是司空見慣的一樁小事,而對於這對孿生兄弟,卻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並且改變了他倆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因為這件事,數載未見面的哥倆又相聚了。共同製定了一個計劃。他倆也明明知道,這個計劃將被社會視為“邪惡”。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幹!”弟弟激動地說道。
  
   善於思索的哥哥也用力地點了一下頭:“幹!”
  
   “社會上的人們太可惡了,所以我要復仇!”弟弟大聲叫嚷着。
  
   哥哥雖然認為弟弟用“社會”這一詞太籠統不準確,可他害怕胸中的烈火被分散,被削弱,所以對弟弟的話不置可否。
  
   計劃曾幾度被縝密地斟酌修改。計劃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哥倆是孿生子,身材容貌他人無法區分這一點上。為了計劃更臻於完善,他們不僅重新置辦了一模一樣的衣帽、鞋襪、手套等物品。而且雙方都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彼此的生活習性。畢竟分居數載,每人都各自養成了一些獨特的語言習慣或動作特點。
  
   兩個人在鏡中仔細觀察着對方的一切。
  
   “如此相象,這個計劃肯定成功。”他倆胸有成竹地同時說道。確實他們倆象得無法再象了。
  
   哥倆進行了具體的分工,弟弟是執行計劃的主角,哥哥扮演配角。可是誰承擔着最大的危險呢?他們自己也拿不準。說不定哥哥的危險更大一些。
  
   “假如一個人死了,死者承擔全部罪責。另外一個人若無其事地生活下去。”哥哥說。
  
   “OK!”弟弟點了點頭。
  
   一年以後,各項準備工作業已完成,在他們看來,計劃已無懈可擊,哥倆開始動手了。
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西村京太郎 Nishimura Kyotaro   日本 Japan   平成時代   (1930年九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