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一月十五日,星期一。
对田岛而言,这天是个暌违已久的休假日。自从成为社会版的记者之后,经常忙着采访新闻事件,因而计划中的休假日大多泡了汤。
老早以前他就向总编辑提出了在十五号这天休假的请求。他不希望这次的休假日泡汤,因为他已经和山崎昌子订下了约会。
昌子是京桥附近某商社的女职员。她的休假日固定在星期日,但是田岛的休假日却没个准,所以两人一直找不到机会约会。田岛事先向她说过,请她在十五号这天向公司请个假。正因为如此,所以田岛暗自期盼,千万别发生任何紧急事件,破坏了这个难得的休假日。
田岛有心想和昌子结婚。虽然两人才认识不久,但交往期间的短暂并不构成任何问题。
最让田岛中意的是昌子的天生丽质。然而,昌子绝非时装模特儿那种皮包骨的瘦美人。今年夏天两人一道去海边戏水时,身穿泳装的昌子竟然十分健美,让田岛颇感惊讶。
昌子不是东京人,而是出生于东北的农家女。套一句她自己的话,她的家乡是“每到冬天便有熊、狸出现在住家附近”的偏僻村落。
昌子趁着姊姊与地主之子结婚的机会来到东京。那是四年前的事,当时她十九岁。
“所以我的乡音还改不过来,真讨厌!”
昌子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过,田岛倒不觉得她的口音有什么难听,根本就无须挂心。
听到田岛这么表示,昌子便开心地笑着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全是姊姊的功劳。”
据昌子说,她姊姊从她小时候起便一直叮咛她改正口音。昌子说,姊姊的一贯论点是若想去东京,最好改掉乡下口音。
昌子还经常说起有关姊姊的种种。大概是因为双亲亡故,妹妹俩相依情深的关系吧。有一次,昌子还提起“妹姊曾救过我一命。”田岛并未追问其中原委,但心里明白昌子对姊姊的崇敬似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我是个守旧的女人。”
昌子会说出这句话,或许也是受到姊姊的影响。
田岛并不讨厌守旧型的女人。与轻佻的现代少女相较,守旧型的女人要好多了。况且,昌子看起来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那般守旧。她不但具备了新知识,性格上也不优柔寡断。
2
幸好并未发生任何导致休假泡汤的突发事件。就连原先心的下雨也没出现,反倒是个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
上午十点,田岛如约抵达新宿西侧出口的京王线乘车处,见到昌子已经早一步到达。
在十月间,新宿车站经常挤满了赴郊外游乐的人潮,但只要一迈入十一月,尽管气温并无多大差别,出游的人潮却一下子减少了许多。说来也难怪,日本人原本就是死死板板的,甚至连服装换季也是固定在某一日期,根本不管天气到底是热还是冷。再加上今天是个要上班的平常日子,所以剪票口及售票口皆是一片冷清。
田岛暗自庆幸这是个要上班的日子。每天在人潮中摩肩接踵地挤来挤去,早就让他感到难以忍受。
“我已经买好车票了。”昌子拿出两张车票说道。
田岛每天为工作忙得团团转,没有空安排郊游健行的节目,所以只提出“安静的场所”这么一个条件,其余则委由昌子全权安排。
“你打算带我去什么地方?”
“圣迹樱丘。”
“我没去过,但知道地名,好像是跟明治天皇有关的一处地方吧?”
“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昌子缩了缩脖子答道。
她今天穿了一件毛衣搭配一条宽松长裤,因而这个动作让她比平常更显得孩子气。
“我看了一下站名,觉得这个站名最浪漫,所以就买了车票。”
“你真没责任感啊。”田岛莞尔答道。
“不过,在一个陌生的车站下车倒也有趣。”
“我可是问过服务处的人呢,只不过是在买了车票之后才问的。”
“结果呢?”
“说是那里有一座约两百公尺高的三角山。山虽然不高,但视野良好,听说是适合上班族攀登的一座山。”
“原来如此。对缺乏运动的上班族而言,两百公尺左右的山最合适,是吗?”
田岛不禁露出苦笑。的确,对自己的体能,他已经丧失学生时代的那种自信了。
这是他半年来第一次搭乘京王线的列车。前些时候还在动工的这处工地盖起了一栋五层楼的建筑,而地下室便成了月台。在日光灯的照射下,亮晃晃的月台令人产生一种豪华的感觉,然而,却也让人无法感受到赴郊外出游的心情。或许是因为驶往郊外的电车跟一般的通勤电车没啥差别之故吧。
通过剪票口之后,田岛才注意到昌子持着一个布制的手提袋。他不知道这种袋子有无特别的名称。他往袋中瞄了一下,闻到里头散发出面包和海苔的香味。中午的便当也是委由昌子一手包办。
车厢内空空荡荡。刚开始时,还以为是在搭乘平常的通勤电车,直到驶过调布一带,车窗外才出现杂木林及旱田,有了些郊外的气氛。
约过了三十分钟,电车抵达圣迹樱丘车站。
这是一处稻田环绕的孤寂小车站,一踏出车厢,便可见到月台上竖立着各种土地分割出售的广告招牌,显然这一带也遭到土地炒作热潮的波及。步出剪票口后,便见到一条狭长的商店街横在车站前。其实称之为“街”未免过于夸张,整条街其实只有相片冲洗店、餐馆、面馆及土地中介公司等四家商店。
田岛在相片冲洗店购买了备用底片。店老板告诉他,越过平交道后往前直走,便可到达多摩川的河床,接着又说:
“但是河边盖了许多杂乱的房子,就算你去了也不会觉得好玩。”
相较之下,车站周围倒是一户住家也没有,或许是因为地价的关系吧。田岛记得自己曾在某本书中读过,说一旦地价高涨后,车站的周围便会出现甜甜圈型的空地。
“三角山呢?”田岛问。
“山的方向跟河川正好相反,约走两百公尺便可见到一座小山。原先的名字是叫做‘和田山’,因为山的形状呈三角形,所以本地人便称之为‘三角山’。山虽低,但视野景观却很好。”
“就是那座山。”昌子在一旁插嘴道。
依照相片冲洗店老板所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不久,两人便来到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路旁竖立着巴士站牌,似乎是有巴士经过这条路,但却久久不见有车开过。此地的巴士发车间隔时间恐怕是每小时只有一班吧。
沿着柏油路走了一阵子,道路两旁的杂木林便多了起来。
渡过一座小桥后,见到一间晋察派出所。派出所门口的招牌上写着“南多摩警察署关产派出所”。从“关户”这个名称来判断,这一带在古时候或许是北条氏的关卡所在地。
在道路的左侧可见到一座矮山,路旁竖立着一根“三角山入口”的路标。有一条小径从柏油路分岔而出,通往那座山。
那是一条尘埃飞扬的干燥小径。小径两旁全是杂木林及梯田,刚收割完的梯田中见不到勤劳农夫的踪影,只有脏兮兮的稻草人兀自竖立在田里。
眼见四下无人。昌子便将身子挨了过来,和田岛牵起了手。
“这样不好走路啊。”田岛苦笑道,当然这只是嘴上说说,他的手已经将昌子的身体楼了过来。
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丝风也没有,只有晚秋的阳光兜头兜脸地洒下来。与其说是暖和,倒不如说是有些暑热。
昌子一面走着,一面将头依偎在田岛的肩膀上。阳光的味道和发香直扑田岛的鼻腔。或许是意识到此时只有两人独处,所以昌子才变得大胆起来。
步行约十分钟后,两人走到一处分岔路口。这里已看不到梯田,周围只剩红叶斑斓的杂木林。
根据路标,往右是通向山顶的捷径。于是两人依照路标的指示转向右边的山路,走着走着,山路逐渐变得细窄,两人仿佛穿梭在枝叶茂盛的杂木林隧道中。
这是一条林荫隧道。每走一步,脚底下便响起枯叶的声音。树枝恣意横生,一不小心便有柔软的树枝反弹到身上。两人再也无法悠闲地手牵着手前进。狭窄的山路也不容许两人并肩而行。
“我在前面开路吧。”田岛说道,然后拉起一根枯枝,一面拨开垂在眼前的树枝及蔓藤一面往前走。
路标的指示似乎有误。然而,山路既然是往上,似乎也没道理认为它不是通往山顶,或许两人走的是以前的旧道吧。
“你的家乡是类似这种地方吗?”
田岛一面前进,一面开口询问跟随在身后的昌子,但却未听见回答的声音。他停下脚步转头一看,只见昌子蹲在自己身后约五公尺之处。
“怎么了?”田岛问道。昌子依然蹲在地上,手中扬起一只脱下来的鞋子。
“石头跑进鞋子里,不过我已经取出来了。”
树上的红叶映照在昌子的白色毛衣上,将毛衣的肩部染成一片艳红。
田岛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由于里头装的是彩色底片,只要拍得好,相片中应该会出现毛衣的雪白与红叶的火红这种美丽的对比。
昌子套上鞋子后,走了过来,嘟起小嘴说道:
“讨厌哪。”
接着又娇嗔:
“怎么拍人家正在脱鞋子的镜头……”
“我不是因为你的姿势滑稽而拍照。”
田岛急忙辩解。听到是想要拍出色彩对比之美,昌子似乎才勉强接受了田岛的说词。
林荫隧道继续向前延伸,当狭窄的山路变得较为宽阔时,四周也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遮盖在头顶上的树枝不复出现,阳光尽情地洒落下来。视野霎时开阔起来,右手边是一道缓坡,可眺望到京王线的铁轨像两条延伸的银色线条,另一侧则是蜿蜒曲折的多摩川。
“在这里稍歇片刻吧。”
田岛开口对昌子说道,就在此刻,从两人来的方向突然传出男人痛苦呻吟的叫喊声。
3
田岛吃惊地往叫声传来的方向望去。然而,弯弯曲曲的山路和浓密的树林挡住了视线,所以什么也看不到。
昌子的脸色也变得苍白。
当田岛正想举步朝叫喊声的方向走去之际,突然间又传来一阵树枝摇晃的声音,而且那声音越来越近。
“我怕!”
昌子低声说道,紧紧搂住田岛的胳膊。
突然间,一个男人冲到两人面前。那是一个中年男子。
男人的脸孔因痛苦而扭曲,双手像求救般地往前伸出。
田岛发现男人的胸前插着一把像是短刀的利器,鲜血由男人身上那套典雅的暗灰色西装上渗出。
昌子发出惊叫声,将脸孔埋在田岛的胸前。
田岛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护着浑身发抖的昌子,同时凝视着那男人。
男人张开嘴似乎说了些什么话。然而,却是语不成声。
男人踉踉跄跄地走到田岛面前约五公尺处,似乎力气已经用尽,整个人突然瘫软下去,滚落到小路右侧的山崖下。
山崖下传来山白竹的沙沙声响,一会儿以后,声音便静止了。
当男人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的那一瞬间,田岛的记者本性突然蠢动了起来。
田岛将依附在自己身上的昌子拉开,伸出头往山崖下一窥究竟。男人的躯体挂在半山腰的树根上。从上头望下去,看不出男人是否已经断气。
田岛望着昌子。昌子的眼神看起来一片茫然。她那毫无血色的脸孔与其说是苍白,不如说是惨白。
“你振作些。”四岛摇着她的肩膀说道。
“嗯。”昌子呻吟似地应了一声。
“我到下头去看看。”田岛将手拥在昌子的肩上说道。
“你站在这里别动,万一有什么事,立刻叫我。”
“好。”
“没什么好怕的。”
田岛刻意露出笑容,然后带着相机攀下长满山白竹的山崖。
山白竹的黄色叶片上沾附着线条状的血丝。
一接近那男人,便闻到一股强烈的血腥。田岛抱起那男人叫了一声“喂!”,男人微微张开眼睛。然而,也不知道那男人布满血丝的眼睛是否能看到田岛的身影。
男人扯动了一下嘴巴。田岛将耳朵凑近,隐约听到一声“天是——”
“怎么了?”
田岛在男人的耳畔喊道,但没得到回答。这时他才发现,男人已经死了。
田岛抓紧树技站了起来,俯视着已经断气的男人。
男人的心脏部位插着一把短刀。那短刀不同于一般的刀子,有一个圆而细长的刀柄,而且有一个类似军用刺刀的护手。看起来是一柄手工打造的刀。行凶者似乎是用力猛刺,以致整个刀刃几乎全部刺入死者的体内。
田岛举起相机。虽然报纸上绝不可能刊登尸体的照片,但既然尸体就在眼前,他忍不住想拍照。
田岛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照片,然后再度蹲回尸体旁。男人的脸孔虽因痛苦而扭曲,但依然看得出是个美男子,年龄约莫三十五、六岁。
男人外衣上的钮扣大概是在滚落山崖时脱落的,衣服内袋上方绣有“久松”二字。只要这套衣服不是借来的,那么这男人的姓氏应该就是“久松”。
田岛在独自沉吟之际,突然担心起昌子。刺杀这个男人的凶手应该已经逃之夭夭,但如果尚未逃逸,那昌子恐怕就危险了。
“昌子!”
田岛出声呼喊,但未听到回音。
田岛顿觉狼狈不堪。
他急忙冲上崖顶。
昌子正蹲在原地,用手掩住面孔。田岛走了过去,将她抱起来。
“你没事吧?”
“嗯”
昌子点点头,仰起脸孔。那张脸依然苍白之至。
“那个人死了吗?”
“死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
“只好报警了。”田岛用干涩的声音答道。
“桥畔有一个派出所。就到那里去吧。”
“我还是会害怕——”
“凶手已经逃了。你有听到任何动静吗?”
“好像听到脚步声,不过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或许那就是凶手逃跑时的脚步声。”
田岛答道,但他也没什么自信。或许凶手在行刺之后便立即逃走了。
两人循着来时的路折返。田岛手持相机,昌子拎着装有午餐的手提袋,休假的欢乐气氛已经荡然无存。
4
派出所内,一名年轻的警察正百般无聊地在看报,被突然冲进来的两人吓得抬起了头。
听到田岛的报案后,警察起初似乎不敢相信。他脸上的表情仿佛是说“在悠闲的秋日阳光下,哪有可能发生血腥的杀人事件?”然而,田岛再三重复同一说词,警察不得不信以为真。
“由我独自带你去,可以吗?”
田岛说道,然后转头对昌子说:
“你最好在这里休息一下。”
昌子默默点头。
田岛带领警察再度回到山崖处。一见到尸体,警察也吓得脸色发白。
“我必须跟总署联络。”
警察喃喃说道,然后快步跑回派出所。
当警察在派出所打电话之际,田岛悄悄地跑到车站前的相片冲洗店借电话。
田岛拨电话给总编辑,报告了男人丧命一事。
“没想到你也会走狗屎运!”说话缺德的总编辑笑着说。
“你需要支援吗?”
“不用,我一个人就够了。我随身带有相机,而且还有备无患地带着记事本呢。”
“让你难得的休假泡了场,我还真过意不去。”
“魔鬼老编竟然会大发善心,真让我毛骨悚然。”田岛手持话筒苦笑道。
“反正会以关系人的身分受到种种询问,所以我会顺便做采访。”
田岛最后又附加上一句“一有进展立即电话通知”,然后挂掉了电话。
返回派出所后,警察似乎也已经和上级联络完毕,一见到田岛,便劈头说道:
“总署会立刻派人前来,还得请你作证。”
田岛点点头,将视线瞄向昌子,问警察道:
“她可以先回去吗?”
接着又补充道:
“反正她跟我见到的都是同一件事。”
“这可就为难了。”
警察沉声答道:
“两位若不同时留下,会让我为难。如果让她回去,我可得负责任的。”
这名警察年纪尚轻,难怪这么不通人情。昌子露出微笑对田岛说:
“我没关系。”
随即又加上一句:
“我已经镇静下来了。”
的确,声音已经不再颤抖。然而,脸色依然苍白。
约过了五分钟,南多摩警署的巡逻车响着尖锐的警笛驶到。
几名神情紧张的刑事干员步下了巡逻车,原本宁静的派出所四周立即喧闹起来。
派出所的警察向身材略微发福的刑事部长介绍了田岛及昌子这两名发现人。田岛递上报社的名片,刑事部长“哦”了一声。田岛弄不清这声“哦”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部长是认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人物吧。
接着采证的鉴识车也驶抵派出所,田岛和昌子被围在中间,一行九人浩浩荡荡地前往现场。在途中,两人受到询问而两度说明了案情。刑事部长边听边点头,对于两人所说的话似乎大致上予以采信。
来到林荫隧道后,刑事部长一面对反弹到身上的小树枝皱起眉头,一面问田岛“你们两人为何会选择这条路呢?这条路是旧路,最近几乎没有人走了。当然,它还是可以通到山顶。”
“我们是依照路标的指示走的。”田岛答道。
“没错。”
同行的派出所警察高声插嘴道:
“我刚才就注意到了,路标的指示摆反了。一定是有人恶作剧。最近的健行者实在是缺乏公德心。”
“待会儿把路标重新摆正。”刑事部长没好气地说。
天空出现了云彩,陈尸的地点变得幽暗。攀下山崖的鉴识课员不断用闪光灯拍照。
一名刑事干员从死者的口袋里掏出驾驶执照。田岛从那名于员的背后偷瞄了一眼。
(东京都新宿区左门町XX番地青叶庄
久松实)
从驾照上的相片来判断,这就是死者本人没错。田岛立即将姓名及住址写在记事本上。
田岛瞄了一下手表。时间刚过十二点,距晚报的截稿时间还有一个钟头。如果立刻打电话给总编辑,应该有办法找个人去调查久松实的身分,然后写成一则报导。
田岛急忙奔上崖顶。
“我去打个电话。”
他对站在山崖边注视众刑警活动的昌子小声说道:
“对刑警们要保密。若说了出去,这些人都是死脑筋,一定会反对。我打完电话后马上回来。在我回来之前,得请你帮忙圆个谎,好吗?”
“好的。”
“就是这样,拜托你喽,我看你倒挺适合当新闻记者的老婆。”
语毕,田岛不禁脸孔发红,因为在此之前,两人从未提过结婚的事。
十一月十五日,星期一。
对田岛而言,这天是个暌违已久的休假日。自从成为社会版的记者之后,经常忙着采访新闻事件,因而计划中的休假日大多泡了汤。
老早以前他就向总编辑提出了在十五号这天休假的请求。他不希望这次的休假日泡汤,因为他已经和山崎昌子订下了约会。
昌子是京桥附近某商社的女职员。她的休假日固定在星期日,但是田岛的休假日却没个准,所以两人一直找不到机会约会。田岛事先向她说过,请她在十五号这天向公司请个假。正因为如此,所以田岛暗自期盼,千万别发生任何紧急事件,破坏了这个难得的休假日。
田岛有心想和昌子结婚。虽然两人才认识不久,但交往期间的短暂并不构成任何问题。
最让田岛中意的是昌子的天生丽质。然而,昌子绝非时装模特儿那种皮包骨的瘦美人。今年夏天两人一道去海边戏水时,身穿泳装的昌子竟然十分健美,让田岛颇感惊讶。
昌子不是东京人,而是出生于东北的农家女。套一句她自己的话,她的家乡是“每到冬天便有熊、狸出现在住家附近”的偏僻村落。
昌子趁着姊姊与地主之子结婚的机会来到东京。那是四年前的事,当时她十九岁。
“所以我的乡音还改不过来,真讨厌!”
昌子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过,田岛倒不觉得她的口音有什么难听,根本就无须挂心。
听到田岛这么表示,昌子便开心地笑着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全是姊姊的功劳。”
据昌子说,她姊姊从她小时候起便一直叮咛她改正口音。昌子说,姊姊的一贯论点是若想去东京,最好改掉乡下口音。
昌子还经常说起有关姊姊的种种。大概是因为双亲亡故,妹妹俩相依情深的关系吧。有一次,昌子还提起“妹姊曾救过我一命。”田岛并未追问其中原委,但心里明白昌子对姊姊的崇敬似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我是个守旧的女人。”
昌子会说出这句话,或许也是受到姊姊的影响。
田岛并不讨厌守旧型的女人。与轻佻的现代少女相较,守旧型的女人要好多了。况且,昌子看起来并不像她自己所说的那般守旧。她不但具备了新知识,性格上也不优柔寡断。
2
幸好并未发生任何导致休假泡汤的突发事件。就连原先心的下雨也没出现,反倒是个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
上午十点,田岛如约抵达新宿西侧出口的京王线乘车处,见到昌子已经早一步到达。
在十月间,新宿车站经常挤满了赴郊外游乐的人潮,但只要一迈入十一月,尽管气温并无多大差别,出游的人潮却一下子减少了许多。说来也难怪,日本人原本就是死死板板的,甚至连服装换季也是固定在某一日期,根本不管天气到底是热还是冷。再加上今天是个要上班的平常日子,所以剪票口及售票口皆是一片冷清。
田岛暗自庆幸这是个要上班的日子。每天在人潮中摩肩接踵地挤来挤去,早就让他感到难以忍受。
“我已经买好车票了。”昌子拿出两张车票说道。
田岛每天为工作忙得团团转,没有空安排郊游健行的节目,所以只提出“安静的场所”这么一个条件,其余则委由昌子全权安排。
“你打算带我去什么地方?”
“圣迹樱丘。”
“我没去过,但知道地名,好像是跟明治天皇有关的一处地方吧?”
“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昌子缩了缩脖子答道。
她今天穿了一件毛衣搭配一条宽松长裤,因而这个动作让她比平常更显得孩子气。
“我看了一下站名,觉得这个站名最浪漫,所以就买了车票。”
“你真没责任感啊。”田岛莞尔答道。
“不过,在一个陌生的车站下车倒也有趣。”
“我可是问过服务处的人呢,只不过是在买了车票之后才问的。”
“结果呢?”
“说是那里有一座约两百公尺高的三角山。山虽然不高,但视野良好,听说是适合上班族攀登的一座山。”
“原来如此。对缺乏运动的上班族而言,两百公尺左右的山最合适,是吗?”
田岛不禁露出苦笑。的确,对自己的体能,他已经丧失学生时代的那种自信了。
这是他半年来第一次搭乘京王线的列车。前些时候还在动工的这处工地盖起了一栋五层楼的建筑,而地下室便成了月台。在日光灯的照射下,亮晃晃的月台令人产生一种豪华的感觉,然而,却也让人无法感受到赴郊外出游的心情。或许是因为驶往郊外的电车跟一般的通勤电车没啥差别之故吧。
通过剪票口之后,田岛才注意到昌子持着一个布制的手提袋。他不知道这种袋子有无特别的名称。他往袋中瞄了一下,闻到里头散发出面包和海苔的香味。中午的便当也是委由昌子一手包办。
车厢内空空荡荡。刚开始时,还以为是在搭乘平常的通勤电车,直到驶过调布一带,车窗外才出现杂木林及旱田,有了些郊外的气氛。
约过了三十分钟,电车抵达圣迹樱丘车站。
这是一处稻田环绕的孤寂小车站,一踏出车厢,便可见到月台上竖立着各种土地分割出售的广告招牌,显然这一带也遭到土地炒作热潮的波及。步出剪票口后,便见到一条狭长的商店街横在车站前。其实称之为“街”未免过于夸张,整条街其实只有相片冲洗店、餐馆、面馆及土地中介公司等四家商店。
田岛在相片冲洗店购买了备用底片。店老板告诉他,越过平交道后往前直走,便可到达多摩川的河床,接着又说:
“但是河边盖了许多杂乱的房子,就算你去了也不会觉得好玩。”
相较之下,车站周围倒是一户住家也没有,或许是因为地价的关系吧。田岛记得自己曾在某本书中读过,说一旦地价高涨后,车站的周围便会出现甜甜圈型的空地。
“三角山呢?”田岛问。
“山的方向跟河川正好相反,约走两百公尺便可见到一座小山。原先的名字是叫做‘和田山’,因为山的形状呈三角形,所以本地人便称之为‘三角山’。山虽低,但视野景观却很好。”
“就是那座山。”昌子在一旁插嘴道。
依照相片冲洗店老板所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不久,两人便来到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路旁竖立着巴士站牌,似乎是有巴士经过这条路,但却久久不见有车开过。此地的巴士发车间隔时间恐怕是每小时只有一班吧。
沿着柏油路走了一阵子,道路两旁的杂木林便多了起来。
渡过一座小桥后,见到一间晋察派出所。派出所门口的招牌上写着“南多摩警察署关产派出所”。从“关户”这个名称来判断,这一带在古时候或许是北条氏的关卡所在地。
在道路的左侧可见到一座矮山,路旁竖立着一根“三角山入口”的路标。有一条小径从柏油路分岔而出,通往那座山。
那是一条尘埃飞扬的干燥小径。小径两旁全是杂木林及梯田,刚收割完的梯田中见不到勤劳农夫的踪影,只有脏兮兮的稻草人兀自竖立在田里。
眼见四下无人。昌子便将身子挨了过来,和田岛牵起了手。
“这样不好走路啊。”田岛苦笑道,当然这只是嘴上说说,他的手已经将昌子的身体楼了过来。
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丝风也没有,只有晚秋的阳光兜头兜脸地洒下来。与其说是暖和,倒不如说是有些暑热。
昌子一面走着,一面将头依偎在田岛的肩膀上。阳光的味道和发香直扑田岛的鼻腔。或许是意识到此时只有两人独处,所以昌子才变得大胆起来。
步行约十分钟后,两人走到一处分岔路口。这里已看不到梯田,周围只剩红叶斑斓的杂木林。
根据路标,往右是通向山顶的捷径。于是两人依照路标的指示转向右边的山路,走着走着,山路逐渐变得细窄,两人仿佛穿梭在枝叶茂盛的杂木林隧道中。
这是一条林荫隧道。每走一步,脚底下便响起枯叶的声音。树枝恣意横生,一不小心便有柔软的树枝反弹到身上。两人再也无法悠闲地手牵着手前进。狭窄的山路也不容许两人并肩而行。
“我在前面开路吧。”田岛说道,然后拉起一根枯枝,一面拨开垂在眼前的树枝及蔓藤一面往前走。
路标的指示似乎有误。然而,山路既然是往上,似乎也没道理认为它不是通往山顶,或许两人走的是以前的旧道吧。
“你的家乡是类似这种地方吗?”
田岛一面前进,一面开口询问跟随在身后的昌子,但却未听见回答的声音。他停下脚步转头一看,只见昌子蹲在自己身后约五公尺之处。
“怎么了?”田岛问道。昌子依然蹲在地上,手中扬起一只脱下来的鞋子。
“石头跑进鞋子里,不过我已经取出来了。”
树上的红叶映照在昌子的白色毛衣上,将毛衣的肩部染成一片艳红。
田岛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由于里头装的是彩色底片,只要拍得好,相片中应该会出现毛衣的雪白与红叶的火红这种美丽的对比。
昌子套上鞋子后,走了过来,嘟起小嘴说道:
“讨厌哪。”
接着又娇嗔:
“怎么拍人家正在脱鞋子的镜头……”
“我不是因为你的姿势滑稽而拍照。”
田岛急忙辩解。听到是想要拍出色彩对比之美,昌子似乎才勉强接受了田岛的说词。
林荫隧道继续向前延伸,当狭窄的山路变得较为宽阔时,四周也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遮盖在头顶上的树枝不复出现,阳光尽情地洒落下来。视野霎时开阔起来,右手边是一道缓坡,可眺望到京王线的铁轨像两条延伸的银色线条,另一侧则是蜿蜒曲折的多摩川。
“在这里稍歇片刻吧。”
田岛开口对昌子说道,就在此刻,从两人来的方向突然传出男人痛苦呻吟的叫喊声。
3
田岛吃惊地往叫声传来的方向望去。然而,弯弯曲曲的山路和浓密的树林挡住了视线,所以什么也看不到。
昌子的脸色也变得苍白。
当田岛正想举步朝叫喊声的方向走去之际,突然间又传来一阵树枝摇晃的声音,而且那声音越来越近。
“我怕!”
昌子低声说道,紧紧搂住田岛的胳膊。
突然间,一个男人冲到两人面前。那是一个中年男子。
男人的脸孔因痛苦而扭曲,双手像求救般地往前伸出。
田岛发现男人的胸前插着一把像是短刀的利器,鲜血由男人身上那套典雅的暗灰色西装上渗出。
昌子发出惊叫声,将脸孔埋在田岛的胸前。
田岛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护着浑身发抖的昌子,同时凝视着那男人。
男人张开嘴似乎说了些什么话。然而,却是语不成声。
男人踉踉跄跄地走到田岛面前约五公尺处,似乎力气已经用尽,整个人突然瘫软下去,滚落到小路右侧的山崖下。
山崖下传来山白竹的沙沙声响,一会儿以后,声音便静止了。
当男人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的那一瞬间,田岛的记者本性突然蠢动了起来。
田岛将依附在自己身上的昌子拉开,伸出头往山崖下一窥究竟。男人的躯体挂在半山腰的树根上。从上头望下去,看不出男人是否已经断气。
田岛望着昌子。昌子的眼神看起来一片茫然。她那毫无血色的脸孔与其说是苍白,不如说是惨白。
“你振作些。”四岛摇着她的肩膀说道。
“嗯。”昌子呻吟似地应了一声。
“我到下头去看看。”田岛将手拥在昌子的肩上说道。
“你站在这里别动,万一有什么事,立刻叫我。”
“好。”
“没什么好怕的。”
田岛刻意露出笑容,然后带着相机攀下长满山白竹的山崖。
山白竹的黄色叶片上沾附着线条状的血丝。
一接近那男人,便闻到一股强烈的血腥。田岛抱起那男人叫了一声“喂!”,男人微微张开眼睛。然而,也不知道那男人布满血丝的眼睛是否能看到田岛的身影。
男人扯动了一下嘴巴。田岛将耳朵凑近,隐约听到一声“天是——”
“怎么了?”
田岛在男人的耳畔喊道,但没得到回答。这时他才发现,男人已经死了。
田岛抓紧树技站了起来,俯视着已经断气的男人。
男人的心脏部位插着一把短刀。那短刀不同于一般的刀子,有一个圆而细长的刀柄,而且有一个类似军用刺刀的护手。看起来是一柄手工打造的刀。行凶者似乎是用力猛刺,以致整个刀刃几乎全部刺入死者的体内。
田岛举起相机。虽然报纸上绝不可能刊登尸体的照片,但既然尸体就在眼前,他忍不住想拍照。
田岛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照片,然后再度蹲回尸体旁。男人的脸孔虽因痛苦而扭曲,但依然看得出是个美男子,年龄约莫三十五、六岁。
男人外衣上的钮扣大概是在滚落山崖时脱落的,衣服内袋上方绣有“久松”二字。只要这套衣服不是借来的,那么这男人的姓氏应该就是“久松”。
田岛在独自沉吟之际,突然担心起昌子。刺杀这个男人的凶手应该已经逃之夭夭,但如果尚未逃逸,那昌子恐怕就危险了。
“昌子!”
田岛出声呼喊,但未听到回音。
田岛顿觉狼狈不堪。
他急忙冲上崖顶。
昌子正蹲在原地,用手掩住面孔。田岛走了过去,将她抱起来。
“你没事吧?”
“嗯”
昌子点点头,仰起脸孔。那张脸依然苍白之至。
“那个人死了吗?”
“死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
“只好报警了。”田岛用干涩的声音答道。
“桥畔有一个派出所。就到那里去吧。”
“我还是会害怕——”
“凶手已经逃了。你有听到任何动静吗?”
“好像听到脚步声,不过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或许那就是凶手逃跑时的脚步声。”
田岛答道,但他也没什么自信。或许凶手在行刺之后便立即逃走了。
两人循着来时的路折返。田岛手持相机,昌子拎着装有午餐的手提袋,休假的欢乐气氛已经荡然无存。
4
派出所内,一名年轻的警察正百般无聊地在看报,被突然冲进来的两人吓得抬起了头。
听到田岛的报案后,警察起初似乎不敢相信。他脸上的表情仿佛是说“在悠闲的秋日阳光下,哪有可能发生血腥的杀人事件?”然而,田岛再三重复同一说词,警察不得不信以为真。
“由我独自带你去,可以吗?”
田岛说道,然后转头对昌子说:
“你最好在这里休息一下。”
昌子默默点头。
田岛带领警察再度回到山崖处。一见到尸体,警察也吓得脸色发白。
“我必须跟总署联络。”
警察喃喃说道,然后快步跑回派出所。
当警察在派出所打电话之际,田岛悄悄地跑到车站前的相片冲洗店借电话。
田岛拨电话给总编辑,报告了男人丧命一事。
“没想到你也会走狗屎运!”说话缺德的总编辑笑着说。
“你需要支援吗?”
“不用,我一个人就够了。我随身带有相机,而且还有备无患地带着记事本呢。”
“让你难得的休假泡了场,我还真过意不去。”
“魔鬼老编竟然会大发善心,真让我毛骨悚然。”田岛手持话筒苦笑道。
“反正会以关系人的身分受到种种询问,所以我会顺便做采访。”
田岛最后又附加上一句“一有进展立即电话通知”,然后挂掉了电话。
返回派出所后,警察似乎也已经和上级联络完毕,一见到田岛,便劈头说道:
“总署会立刻派人前来,还得请你作证。”
田岛点点头,将视线瞄向昌子,问警察道:
“她可以先回去吗?”
接着又补充道:
“反正她跟我见到的都是同一件事。”
“这可就为难了。”
警察沉声答道:
“两位若不同时留下,会让我为难。如果让她回去,我可得负责任的。”
这名警察年纪尚轻,难怪这么不通人情。昌子露出微笑对田岛说:
“我没关系。”
随即又加上一句:
“我已经镇静下来了。”
的确,声音已经不再颤抖。然而,脸色依然苍白。
约过了五分钟,南多摩警署的巡逻车响着尖锐的警笛驶到。
几名神情紧张的刑事干员步下了巡逻车,原本宁静的派出所四周立即喧闹起来。
派出所的警察向身材略微发福的刑事部长介绍了田岛及昌子这两名发现人。田岛递上报社的名片,刑事部长“哦”了一声。田岛弄不清这声“哦”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部长是认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人物吧。
接着采证的鉴识车也驶抵派出所,田岛和昌子被围在中间,一行九人浩浩荡荡地前往现场。在途中,两人受到询问而两度说明了案情。刑事部长边听边点头,对于两人所说的话似乎大致上予以采信。
来到林荫隧道后,刑事部长一面对反弹到身上的小树枝皱起眉头,一面问田岛“你们两人为何会选择这条路呢?这条路是旧路,最近几乎没有人走了。当然,它还是可以通到山顶。”
“我们是依照路标的指示走的。”田岛答道。
“没错。”
同行的派出所警察高声插嘴道:
“我刚才就注意到了,路标的指示摆反了。一定是有人恶作剧。最近的健行者实在是缺乏公德心。”
“待会儿把路标重新摆正。”刑事部长没好气地说。
天空出现了云彩,陈尸的地点变得幽暗。攀下山崖的鉴识课员不断用闪光灯拍照。
一名刑事干员从死者的口袋里掏出驾驶执照。田岛从那名于员的背后偷瞄了一眼。
(东京都新宿区左门町XX番地青叶庄
久松实)
从驾照上的相片来判断,这就是死者本人没错。田岛立即将姓名及住址写在记事本上。
田岛瞄了一下手表。时间刚过十二点,距晚报的截稿时间还有一个钟头。如果立刻打电话给总编辑,应该有办法找个人去调查久松实的身分,然后写成一则报导。
田岛急忙奔上崖顶。
“我去打个电话。”
他对站在山崖边注视众刑警活动的昌子小声说道:
“对刑警们要保密。若说了出去,这些人都是死脑筋,一定会反对。我打完电话后马上回来。在我回来之前,得请你帮忙圆个谎,好吗?”
“好的。”
“就是这样,拜托你喽,我看你倒挺适合当新闻记者的老婆。”
语毕,田岛不禁脸孔发红,因为在此之前,两人从未提过结婚的事。
1
警视厅搜查第一课的中村副警部,抵达南多摩警署听取案情报告,时间是在下午三点过后。
他还与发现案件的那对情侣见了面。男方的脸孔相当面熟。他曾经有遭到这位田岛记者日夜纠缠的恼人经验。
“我是本案的目击者,所以这次并非以新闻记者的身分,而是以一个市民的身分与警方合作。”田岛说。
“这嘛。暂时只能相信一半了。”中村苦笑答道。中村心里明白,该记者所属的日东新闻社已经独家在晚报的第一版简短刊出这次的案件。倘若真的有心尽一个市民的责任,就不该搞这种花样。反正对方是个记者,铁定是趁着刑警不注意之际偷偷打了电话。
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凭这样就认定田岛及女友山崎昌子的证词不可靠。就周围的状况加以判断,中村认为两人的证词应该可信。如果两人当真做了伪证,那未免心机太深了。
中村比较重视的是,田岛由死者口中所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据田岛说,那句话确实是“天是——”。光凭这样,实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意。可能死者是想说出某个人名,也可能是暗示某件事物。
(在临死之际,被害者应该是想说出凶手的姓名吧?)
这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个线索便很重要。当然,仅仅一个“天是——”字不可能是姓氏。田岛也作证,被害人还想说出底下的话,但来不及说完就死了。
“天是——”这个音可能是“大”或“添”,甚至是英语的“ten”等字眼,如果是指人名,那么中村认为或许应该是“天”字没错。姓氏的第一个字出现“天”字的情况虽然较希罕,但也并非不可能。像中村自己就有一位远亲长者名叫“天藤德太郎”。中村暗忖,无论如何得先调查被害人的周边,若发现与“天是——”有关的语汇则必须特别留意。
2
其次,引起中村注意的是凶手所使用的凶器。
那不是普通的刀子。
而是由一把长约二十五公分的圆柱形挫刀改造而成,前端磨得十分尖锐,刀身像是双刃的刀剑,连护手也是手工打造的。整体而言,与其说是刀子,不如说是刺刀较为贴切。再不然,也可以说是长矛的矛尖。
刀刃的部分全部涂成黑色。
中村觉得凶手还真是大费周章。难道是找不到合意的凶器,所以才不得不自行打造刺刀吗?抑或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所以必须使用自制的刺刀?
至于为何要将刀刃涂黑,中村也是一头雾水。涂黑刀刃固然可以避免引人注目,不过倘若只是顾虑到刀刃的反光,大可将刀子插入刀鞘内。
至于握柄的部分,倒是保留了挫刀的原本形状。虽然已经做过精密的指纹采样。但上面只发现被害人的指纹。大概是被害人想拔出刺刀时留下的吧。
根据田岛与山崎昌子的证词。中村在脑海中勾勒出被害人久松实遭到凶手袭击时的大致状况。
久松与凶手一同前往三角山。凶手可能早就打算杀死久松,也可能是在途中因争吵而临时起意下了毒手,虽然目前无法确定,但中村觉得应该是前者。
因为一个无意行凶的人应该不会随身携带一把涂黑的刺刀,更何况只不过是攀登一座两百公尺的小山,根本没必要携带登山刀。
显然凶手先将久松实引诱至林荫隧道,然后再出其不意地以刺刀猛刺久松的胸部。行刺之后,凶手立即朝车站的方向逃逸,而被害人则往相反的方向求救。或许被害人是打算向走在自己前面的田岛与山崎昌子求救吧。
中村摊开三多摩的地图,推敲凶手可能逃逸的方向。他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从京王线的圣迹樱丘的车站搭乘电车逃逸。
2、故意步行一站或两站,然后搭乘京正线电车。
3、搭巴土。巴土开往八王子。
4、开自用车前来,也同样开车逃逸(包括摩托车、脚踏车)。
5、南多摩位于本县与神奈川县的交界处。凶手可能步行约八公里而逃往神奈川县。
6、除京王线之外,附近还有南武线(川崎一立川)电车通过。凶手步行至南武线的最近车站(南多摩车站),然后搭车。
如果对这些—一加以调查,或许能掌握到一些线索。案发当天是平常的上班日,而且时间又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所以乘客必然不多,因此车站工作人员或巴士车司机有可能记住某些形迹可疑的人。
中村将案发现场附近的调查工作委由南多摩警署处理,自己则先行返回警视厅。
3
返回东京后,中村带着老练的矢部刑警按照驾照上的地址造访青叶庄。
位于四谷三丁目与信浓町之间的左门町一带是公寓集中地。大部分是涂着灰泥的简陋木造公寓,青叶庄也是其中之一。
在管理员的引导下,中村和关部刑警踏入久松实位于二楼的房间。
里头隔成六个榻榻米及三个根根米大的两个房间,还附带一个小厨房及一间厕所。房内的摆设颇多贵重物品。
“久松实靠什么谋生?”中村问管理员。
管理员是一名年近五十的妇人,对久松实的死讯似乎丝毫不感到悲伤。或许是因为被害人的性格惹人讨厌之故吧。
“好像是在杂志社工作。”管理员答道。
“是一家叫做‘真实周刊社’的杂志社。不过不是正式的职员,该怎么说呢?就是自己撰稿卖给杂志社。”
“挖新闻的自由撰稿人?”
“对,好像就是那种人。可是最近听他发牢骚,说什么没有工作来着。”
“发牢骚归发牢骚,生活倒好像突然奢侈起来了嘛。”
矢部刑警环视屋中摆设后,对中村说。
“照相机、立体音响、小型电视机、装满西装的衣橱、床铺,还有高级的桌子——”
“好像是做了许多坏事而捞了不少钱。”管理员答道。中村与关部刑警不禁面面相觎。
“说具体些,是什么样的坏事?”中村问道。
管理员眨眨眼睛。
“详细的情形我不清楚。但根据传闻,似乎是靠女人吃饭以及向人勒索等等。”
“勒索?”
“是的。他也曾对我说过这种事。说是任何人都有把柄,只要抓住别人的把柄,就能捞钱了。”
“是利用新闻题材向当事人勒索吧。”中村望着关部刑警说。
“或许这就是他遇害的原因。”
桌旁堆置着二十来本相同种类的周刊。中村从中抽了两本测览。封面是一名穿着红色衬裙的女郎,从女郎的放浪姿态不难猜出杂志的内容。女郎的肩部附近印着“独家报导——女星A小姐的欲海浮沉”这一耸人的标题。
杂志的名称是《真实周刊》,杂志社的名称则是“真实周刊社”。
中村将杂志卷成圆筒状,塞入口袋。
“我到这家杂志社查查看,”中村对关部刑警说。“你留在这里,找找看有没有任何线索。”
4
真实周刊社位于神田,在一栋旧大楼的三楼。中村抵达时已经是晚上六点过后,因此整个办公室的电灯已经熄减大半,只剩一间外头贴着“编辑室”的房间依然灯火通明,里头传来说话的声音。
中村呼唤了一声,立即有一名头戴鸭舌帽的高个儿男人伸出头来。中村出示了警察证件后,那男人微微露出惊讶的表情,但旋即招呼他进入屋内。
屋内另有两名疲态毕露的年轻男人。桌上堆着吃过的拉面空碗,烟灰缸中的烟蒂堆积如山。
“刚巧正在召开编辑会议。”
戴鸭舌帽的男人说道,然后递出一张印着“真实周刊总编辑横山知三”的名片。
“会议差不多也该结束了,所以请你尽管发问无妨。但是请别问我为什么要出版这种杂志,否则我还真不知怎么回答呢。”
“文字工作一向令我头痛。”中村笑道。“再说,我也不清楚贵刊的性质。今天来访纯粹是为了久松实的事。你知道他遇害了吗?”
“我在晚报上看到了报导。”
“久松似乎曾投稿给贵刊吧?”
“是的。我有时会向他买稿。”
“你认识他多久了?”
“四年左右吧。嗯,是四年没错。”
“依你看,久松实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这可难倒我了。”横山隔着帽子搔搔脑袋。
“总之,他是个很好用的男人。很擅长挖掘别人的秘密。我从他那里得到许多有趣的新闻题材。”
“听说他曾利用那些题材向人诈财,你知道这事吗?”
“我听过这种传闻。”
“你认为他当真干过吗?”
“大概干过吧。我这样说好象是在说死者的坏话,但那个人只要有钱可捞,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就连本公司也曾蒙受其害呢。”
“受什么害?”
“例如他曾来电告知掌握了有趣的新闻题材,我信以为真,将版面空下来等消息,但是左等右等都没见到他出面。最后打电话到他的公寓询问,他竟然毫不在乎地说无法提供了。他的回答显然是谎言,一定是早就盘算好了,与其将丑闻买给我们,不如卖给当事人比较有油水可捞,所以就这样卖掉了。”
“这是一种勒索行为吧?”
“嗯,没错。倘若只将原稿卖给我们,应该负担不起那样奢华的生活。他的生活似乎相当阔绰。”
“你想得出是谁杀死久松吗?”
“这个嘛——”横山歪着脑袋。“我想不出来,因为我对他的私生活了解不多。”
“你最后一次见到久松是什么时候?”
“嗯,是什么时候……”横山将视线转向在一旁聆听的那两名编辑部职员。“久松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
“三天前。”胖胖的那位职员答道。
“好像是来领取剩余的稿费。”
“没错,那是三天前。”
横山点点头,又对中村说道:
“在十二号下午两点左右,他曾来过这里。”
“当时他说过什么吗?”
“没有,只是默默地等待会计开支票。我记得,他在等待的时候曾随手在纸上涂鸦。”
“那张纸呢?”
“好像被他揉成一团丢入垃圾筒了。”
“哪一个垃圾筒?”
“放在房间外的那一个。”横山答道,旋即想到什么似地又说:“今天早上垃圾筒已经满了,所以拿出去倒了。”
“倒到哪里?”
“这栋大楼后面的一个大垃圾箱里。那张涂鸦的纸真有这么重要吗?”
“还不知道,但是人在随手涂鸦时往往会透露出真正的心意。倘若久松的心里有牵挂之事,那么可能就会写下些什么。”
“如果真要找,我来帮你。”横山说道。那两名职员也跟着一起到大楼的后头。
那个水泥垃圾箱里塞满了垃圾。一掀开盖子,恶臭立即迎面扑来。
四个人苦着脸开始干这桩苦差事。由于照明全赖暗淡的街灯,所以进行得并不顺利。中村的双手一下子就变得污秽不堪。
经过将近十分钟的苦战,横山终于喊了一声“找到了!”同时用手指夹起一团皱巴巴的纸。
“的确是这张。”横山说道。
中村将纸团接过来,缓缓摊开。那是一张两百字的稿纸,上头用原子笔胡乱写着一连串重复的字眼:
(天使是摇钱树)
5
中村在口中重复念着这句话。念着念着,他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日东新闻社的田岛记者的证词。田岛证实,当天久松实在临终之际曾经说了一声“天是——”。那个“天是——”是否就是指“天使”?
或许久松实向“天使”这个人(或物)敲诈了一笔钱,因此这个“天使”才对他施以报复。
(然而,天使到底是指什么呢?)
左思右想,仍然无法找出答案。
中村返回警视厅后,立即到图书室翻阅百科全书。
[天使]
一般认为是介于神明与凡人之间的媒介者,是一种将神意传达给凡人,并将凡人的祈愿传达给神明的属灵实体。佛教、基督教及波斯教皆承认天使的存在。在佛教的净土中,有能够自由飞翔的天人及阎罗王的使者等。
希腊文中,天使是“使者(Aggelos)”之意,广义上包含侍奉神明的祭司、先知等。然而,在基督教的用语中,天使被定义为具有超凡智慧及能力的灵体,在混炖之初,众天使皆圣洁而幸福,然而,在历经试炼之后,以撒旦为首的众天使背叛了上帝,使天使出现了“善天使”与“恶天使”之别。由于善天使效忠上帝,因此更加圣洁而获得天国永恒的福份,而恶天使则
遭贬至地狱受到永劫的惩罚。此一恶天使被称为“魔鬼”。善天使经常赞美上帝、侍奉上帝,并且守护世人。世人各有一守护天使,天使会劝人行善并避开恶事,以便使世人蒙受永生的福份。
在天主教的教堂中,每逢晚祷时会敲响“天使之钟”,这是为了纪念天使将耶稣投胎的神意告知圣母玛利亚。
在基督教美术中,天使被描绘成生有双翼的年轻人或幼儿,是以音乐来赞美上帝或向世人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
(摘自“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一九五七年版)
阅毕,中村仍无法从中找到案情的关键。
既然说“天使是摇钱树”,那么久松笔下的天使显然是世俗的意义重过宗教的意义。再怎么说,应该不至于因为拾获纯金的天使像而发生争夺,最后导致命案。中村认为在现实中不会发生类似“马尔他之鹰”的案件。
八点过后,矢部刑警从左门町的公寓返回。
“我总觉得自己的本性和搜寻证物合不来。”
矢部刑警对中村苦笑道。身为柔道三段的刑警,与其从事翻箱倒柜的搜证工作,当然宁可和凶嫌格斗了。
“或许在搜证上还有些遗漏之处,不过我倒借回了两样有意义的东西。其中一样是银行存折。”
“说到存款,我自己倒也存了一些。”
中村一面闲聊,一面看着矢部刑警递过来的那本以久松实之名开立的存折。
“久松似乎没有亲人,所以我写了一张借条给管理员。存款金额是五十万圆,这金额没啥希奇,有趣的是存款的方式。”
“原来如此。分成两次存入,六月五日存三十万,另一次是十月三十日的二十万。”
中村斜睨着存折上的数字说道。
“这其中似乎散发着犯罪的气息。”
“或许是勒索来的金钱,你认为呢?”
“我也认为是这样。这钱应该是勒索所得。在那房间里,你有没有找到其他跟天使有关的物品?”
“天使——吗?”
一头露水的矢部刑警反问道。于是中村取出在真实周刊社找到的那张久松实的涂鸦,向他说明事情的原委。
“在你回来之前,我一直在思索,到底是什么天使能成为摇钱树,但是找不出确切的答案。”
“天使也分成许多种呢。”矢部刑警歪着脑袋思索。“街头天使是天使,白衣天使也是天使。人类之外,还有一种热带鱼叫做‘天使鱼’。”
“天使鱼能成为摇钱树吗?”
“嗯,那好像是一种便宜的热带鱼,大概没什么赚头吧。”
“没赚头的天使就不必列入考虑了。”中村苦笑道,接着又问:“你说另外找到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不晓得跟天使有没有关系,我在抽屉里发现几张同一名女子的照片,所以借回一张。这女人和久松或许有某种关系。”
矢部刑警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照片,摆在中村面前。那是一张年轻女人露出笑容的照片。虽是黑白照片,但不难看出那女人化了浓妆。女人的五官相当清秀,年龄约莫二十五岁左右,看起来不像是寻常妇女,大概是女明星之流吧。
“看起来倒称得上是天使。”中村望着矢部刑警说。“这女人的姓名呢?”
“这就不清楚了。管理员曾见过这女人,但不知道她的姓名。”
“有谁知道吗?”
中村向逗留在调查室里的其他刑警问道。如果这女人是电视或电影演员,那么刑警当中或许有人见过,至于中村本人则是几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常识。
三名刑警挨近两人身边观看照片,其中最年轻的宫崎刑警低呼了一声:“啊?”
“你认识这女人吗?”中村问道。宫崎刑警用手搔了搔脑袋。
“这个嘛,其实——”
“你说说看。”矢部刑警从旁插嘴道。
“上次的休假,我曾到浅草看过脱衣舞。”
年轻的宫崎刑警红着脸答道。中村闻言露出苦笑。
“刑警看脱衣舞也不算什么坏事。尤其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这女人和脱衣舞有关吗?”
“我去的是一家叫做‘美人座’的剧场,这女人似乎是舞娘之一。”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她很像是舞娘。你记得她的名字吗?”
“不记得。不过我保留了当时的节目表,上头应该有她的名字。那张节目表——”
宫崎刑警伸手到裤袋中掏摸,喊了一声:“有了!”然后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
纸片的正面印着舞娘的照片及“BIJINZA”(注:美人座的日语发音)几个罗马拼音。宫崎刑警将纸片翻过来,背面印着曲名及众舞娘的名字。
“我记得她是跳‘后宫夜曲’的舞娘。”宫崎喃喃自语道,随即又喊了一声:“有了。”
“这儿印着她的艺名,叫做安琪儿.片冈。”
“安琪儿?”
中村不禁提高了嗓门。
警视厅搜查第一课的中村副警部,抵达南多摩警署听取案情报告,时间是在下午三点过后。
他还与发现案件的那对情侣见了面。男方的脸孔相当面熟。他曾经有遭到这位田岛记者日夜纠缠的恼人经验。
“我是本案的目击者,所以这次并非以新闻记者的身分,而是以一个市民的身分与警方合作。”田岛说。
“这嘛。暂时只能相信一半了。”中村苦笑答道。中村心里明白,该记者所属的日东新闻社已经独家在晚报的第一版简短刊出这次的案件。倘若真的有心尽一个市民的责任,就不该搞这种花样。反正对方是个记者,铁定是趁着刑警不注意之际偷偷打了电话。
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凭这样就认定田岛及女友山崎昌子的证词不可靠。就周围的状况加以判断,中村认为两人的证词应该可信。如果两人当真做了伪证,那未免心机太深了。
中村比较重视的是,田岛由死者口中所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据田岛说,那句话确实是“天是——”。光凭这样,实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意。可能死者是想说出某个人名,也可能是暗示某件事物。
(在临死之际,被害者应该是想说出凶手的姓名吧?)
这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个线索便很重要。当然,仅仅一个“天是——”字不可能是姓氏。田岛也作证,被害人还想说出底下的话,但来不及说完就死了。
“天是——”这个音可能是“大”或“添”,甚至是英语的“ten”等字眼,如果是指人名,那么中村认为或许应该是“天”字没错。姓氏的第一个字出现“天”字的情况虽然较希罕,但也并非不可能。像中村自己就有一位远亲长者名叫“天藤德太郎”。中村暗忖,无论如何得先调查被害人的周边,若发现与“天是——”有关的语汇则必须特别留意。
2
其次,引起中村注意的是凶手所使用的凶器。
那不是普通的刀子。
而是由一把长约二十五公分的圆柱形挫刀改造而成,前端磨得十分尖锐,刀身像是双刃的刀剑,连护手也是手工打造的。整体而言,与其说是刀子,不如说是刺刀较为贴切。再不然,也可以说是长矛的矛尖。
刀刃的部分全部涂成黑色。
中村觉得凶手还真是大费周章。难道是找不到合意的凶器,所以才不得不自行打造刺刀吗?抑或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所以必须使用自制的刺刀?
至于为何要将刀刃涂黑,中村也是一头雾水。涂黑刀刃固然可以避免引人注目,不过倘若只是顾虑到刀刃的反光,大可将刀子插入刀鞘内。
至于握柄的部分,倒是保留了挫刀的原本形状。虽然已经做过精密的指纹采样。但上面只发现被害人的指纹。大概是被害人想拔出刺刀时留下的吧。
根据田岛与山崎昌子的证词。中村在脑海中勾勒出被害人久松实遭到凶手袭击时的大致状况。
久松与凶手一同前往三角山。凶手可能早就打算杀死久松,也可能是在途中因争吵而临时起意下了毒手,虽然目前无法确定,但中村觉得应该是前者。
因为一个无意行凶的人应该不会随身携带一把涂黑的刺刀,更何况只不过是攀登一座两百公尺的小山,根本没必要携带登山刀。
显然凶手先将久松实引诱至林荫隧道,然后再出其不意地以刺刀猛刺久松的胸部。行刺之后,凶手立即朝车站的方向逃逸,而被害人则往相反的方向求救。或许被害人是打算向走在自己前面的田岛与山崎昌子求救吧。
中村摊开三多摩的地图,推敲凶手可能逃逸的方向。他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从京王线的圣迹樱丘的车站搭乘电车逃逸。
2、故意步行一站或两站,然后搭乘京正线电车。
3、搭巴土。巴土开往八王子。
4、开自用车前来,也同样开车逃逸(包括摩托车、脚踏车)。
5、南多摩位于本县与神奈川县的交界处。凶手可能步行约八公里而逃往神奈川县。
6、除京王线之外,附近还有南武线(川崎一立川)电车通过。凶手步行至南武线的最近车站(南多摩车站),然后搭车。
如果对这些—一加以调查,或许能掌握到一些线索。案发当天是平常的上班日,而且时间又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所以乘客必然不多,因此车站工作人员或巴士车司机有可能记住某些形迹可疑的人。
中村将案发现场附近的调查工作委由南多摩警署处理,自己则先行返回警视厅。
3
返回东京后,中村带着老练的矢部刑警按照驾照上的地址造访青叶庄。
位于四谷三丁目与信浓町之间的左门町一带是公寓集中地。大部分是涂着灰泥的简陋木造公寓,青叶庄也是其中之一。
在管理员的引导下,中村和关部刑警踏入久松实位于二楼的房间。
里头隔成六个榻榻米及三个根根米大的两个房间,还附带一个小厨房及一间厕所。房内的摆设颇多贵重物品。
“久松实靠什么谋生?”中村问管理员。
管理员是一名年近五十的妇人,对久松实的死讯似乎丝毫不感到悲伤。或许是因为被害人的性格惹人讨厌之故吧。
“好像是在杂志社工作。”管理员答道。
“是一家叫做‘真实周刊社’的杂志社。不过不是正式的职员,该怎么说呢?就是自己撰稿卖给杂志社。”
“挖新闻的自由撰稿人?”
“对,好像就是那种人。可是最近听他发牢骚,说什么没有工作来着。”
“发牢骚归发牢骚,生活倒好像突然奢侈起来了嘛。”
矢部刑警环视屋中摆设后,对中村说。
“照相机、立体音响、小型电视机、装满西装的衣橱、床铺,还有高级的桌子——”
“好像是做了许多坏事而捞了不少钱。”管理员答道。中村与关部刑警不禁面面相觎。
“说具体些,是什么样的坏事?”中村问道。
管理员眨眨眼睛。
“详细的情形我不清楚。但根据传闻,似乎是靠女人吃饭以及向人勒索等等。”
“勒索?”
“是的。他也曾对我说过这种事。说是任何人都有把柄,只要抓住别人的把柄,就能捞钱了。”
“是利用新闻题材向当事人勒索吧。”中村望着关部刑警说。
“或许这就是他遇害的原因。”
桌旁堆置着二十来本相同种类的周刊。中村从中抽了两本测览。封面是一名穿着红色衬裙的女郎,从女郎的放浪姿态不难猜出杂志的内容。女郎的肩部附近印着“独家报导——女星A小姐的欲海浮沉”这一耸人的标题。
杂志的名称是《真实周刊》,杂志社的名称则是“真实周刊社”。
中村将杂志卷成圆筒状,塞入口袋。
“我到这家杂志社查查看,”中村对关部刑警说。“你留在这里,找找看有没有任何线索。”
4
真实周刊社位于神田,在一栋旧大楼的三楼。中村抵达时已经是晚上六点过后,因此整个办公室的电灯已经熄减大半,只剩一间外头贴着“编辑室”的房间依然灯火通明,里头传来说话的声音。
中村呼唤了一声,立即有一名头戴鸭舌帽的高个儿男人伸出头来。中村出示了警察证件后,那男人微微露出惊讶的表情,但旋即招呼他进入屋内。
屋内另有两名疲态毕露的年轻男人。桌上堆着吃过的拉面空碗,烟灰缸中的烟蒂堆积如山。
“刚巧正在召开编辑会议。”
戴鸭舌帽的男人说道,然后递出一张印着“真实周刊总编辑横山知三”的名片。
“会议差不多也该结束了,所以请你尽管发问无妨。但是请别问我为什么要出版这种杂志,否则我还真不知怎么回答呢。”
“文字工作一向令我头痛。”中村笑道。“再说,我也不清楚贵刊的性质。今天来访纯粹是为了久松实的事。你知道他遇害了吗?”
“我在晚报上看到了报导。”
“久松似乎曾投稿给贵刊吧?”
“是的。我有时会向他买稿。”
“你认识他多久了?”
“四年左右吧。嗯,是四年没错。”
“依你看,久松实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这可难倒我了。”横山隔着帽子搔搔脑袋。
“总之,他是个很好用的男人。很擅长挖掘别人的秘密。我从他那里得到许多有趣的新闻题材。”
“听说他曾利用那些题材向人诈财,你知道这事吗?”
“我听过这种传闻。”
“你认为他当真干过吗?”
“大概干过吧。我这样说好象是在说死者的坏话,但那个人只要有钱可捞,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就连本公司也曾蒙受其害呢。”
“受什么害?”
“例如他曾来电告知掌握了有趣的新闻题材,我信以为真,将版面空下来等消息,但是左等右等都没见到他出面。最后打电话到他的公寓询问,他竟然毫不在乎地说无法提供了。他的回答显然是谎言,一定是早就盘算好了,与其将丑闻买给我们,不如卖给当事人比较有油水可捞,所以就这样卖掉了。”
“这是一种勒索行为吧?”
“嗯,没错。倘若只将原稿卖给我们,应该负担不起那样奢华的生活。他的生活似乎相当阔绰。”
“你想得出是谁杀死久松吗?”
“这个嘛——”横山歪着脑袋。“我想不出来,因为我对他的私生活了解不多。”
“你最后一次见到久松是什么时候?”
“嗯,是什么时候……”横山将视线转向在一旁聆听的那两名编辑部职员。“久松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
“三天前。”胖胖的那位职员答道。
“好像是来领取剩余的稿费。”
“没错,那是三天前。”
横山点点头,又对中村说道:
“在十二号下午两点左右,他曾来过这里。”
“当时他说过什么吗?”
“没有,只是默默地等待会计开支票。我记得,他在等待的时候曾随手在纸上涂鸦。”
“那张纸呢?”
“好像被他揉成一团丢入垃圾筒了。”
“哪一个垃圾筒?”
“放在房间外的那一个。”横山答道,旋即想到什么似地又说:“今天早上垃圾筒已经满了,所以拿出去倒了。”
“倒到哪里?”
“这栋大楼后面的一个大垃圾箱里。那张涂鸦的纸真有这么重要吗?”
“还不知道,但是人在随手涂鸦时往往会透露出真正的心意。倘若久松的心里有牵挂之事,那么可能就会写下些什么。”
“如果真要找,我来帮你。”横山说道。那两名职员也跟着一起到大楼的后头。
那个水泥垃圾箱里塞满了垃圾。一掀开盖子,恶臭立即迎面扑来。
四个人苦着脸开始干这桩苦差事。由于照明全赖暗淡的街灯,所以进行得并不顺利。中村的双手一下子就变得污秽不堪。
经过将近十分钟的苦战,横山终于喊了一声“找到了!”同时用手指夹起一团皱巴巴的纸。
“的确是这张。”横山说道。
中村将纸团接过来,缓缓摊开。那是一张两百字的稿纸,上头用原子笔胡乱写着一连串重复的字眼:
(天使是摇钱树)
5
中村在口中重复念着这句话。念着念着,他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日东新闻社的田岛记者的证词。田岛证实,当天久松实在临终之际曾经说了一声“天是——”。那个“天是——”是否就是指“天使”?
或许久松实向“天使”这个人(或物)敲诈了一笔钱,因此这个“天使”才对他施以报复。
(然而,天使到底是指什么呢?)
左思右想,仍然无法找出答案。
中村返回警视厅后,立即到图书室翻阅百科全书。
[天使]
一般认为是介于神明与凡人之间的媒介者,是一种将神意传达给凡人,并将凡人的祈愿传达给神明的属灵实体。佛教、基督教及波斯教皆承认天使的存在。在佛教的净土中,有能够自由飞翔的天人及阎罗王的使者等。
希腊文中,天使是“使者(Aggelos)”之意,广义上包含侍奉神明的祭司、先知等。然而,在基督教的用语中,天使被定义为具有超凡智慧及能力的灵体,在混炖之初,众天使皆圣洁而幸福,然而,在历经试炼之后,以撒旦为首的众天使背叛了上帝,使天使出现了“善天使”与“恶天使”之别。由于善天使效忠上帝,因此更加圣洁而获得天国永恒的福份,而恶天使则
遭贬至地狱受到永劫的惩罚。此一恶天使被称为“魔鬼”。善天使经常赞美上帝、侍奉上帝,并且守护世人。世人各有一守护天使,天使会劝人行善并避开恶事,以便使世人蒙受永生的福份。
在天主教的教堂中,每逢晚祷时会敲响“天使之钟”,这是为了纪念天使将耶稣投胎的神意告知圣母玛利亚。
在基督教美术中,天使被描绘成生有双翼的年轻人或幼儿,是以音乐来赞美上帝或向世人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
(摘自“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一九五七年版)
阅毕,中村仍无法从中找到案情的关键。
既然说“天使是摇钱树”,那么久松笔下的天使显然是世俗的意义重过宗教的意义。再怎么说,应该不至于因为拾获纯金的天使像而发生争夺,最后导致命案。中村认为在现实中不会发生类似“马尔他之鹰”的案件。
八点过后,矢部刑警从左门町的公寓返回。
“我总觉得自己的本性和搜寻证物合不来。”
矢部刑警对中村苦笑道。身为柔道三段的刑警,与其从事翻箱倒柜的搜证工作,当然宁可和凶嫌格斗了。
“或许在搜证上还有些遗漏之处,不过我倒借回了两样有意义的东西。其中一样是银行存折。”
“说到存款,我自己倒也存了一些。”
中村一面闲聊,一面看着矢部刑警递过来的那本以久松实之名开立的存折。
“久松似乎没有亲人,所以我写了一张借条给管理员。存款金额是五十万圆,这金额没啥希奇,有趣的是存款的方式。”
“原来如此。分成两次存入,六月五日存三十万,另一次是十月三十日的二十万。”
中村斜睨着存折上的数字说道。
“这其中似乎散发着犯罪的气息。”
“或许是勒索来的金钱,你认为呢?”
“我也认为是这样。这钱应该是勒索所得。在那房间里,你有没有找到其他跟天使有关的物品?”
“天使——吗?”
一头露水的矢部刑警反问道。于是中村取出在真实周刊社找到的那张久松实的涂鸦,向他说明事情的原委。
“在你回来之前,我一直在思索,到底是什么天使能成为摇钱树,但是找不出确切的答案。”
“天使也分成许多种呢。”矢部刑警歪着脑袋思索。“街头天使是天使,白衣天使也是天使。人类之外,还有一种热带鱼叫做‘天使鱼’。”
“天使鱼能成为摇钱树吗?”
“嗯,那好像是一种便宜的热带鱼,大概没什么赚头吧。”
“没赚头的天使就不必列入考虑了。”中村苦笑道,接着又问:“你说另外找到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不晓得跟天使有没有关系,我在抽屉里发现几张同一名女子的照片,所以借回一张。这女人和久松或许有某种关系。”
矢部刑警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照片,摆在中村面前。那是一张年轻女人露出笑容的照片。虽是黑白照片,但不难看出那女人化了浓妆。女人的五官相当清秀,年龄约莫二十五岁左右,看起来不像是寻常妇女,大概是女明星之流吧。
“看起来倒称得上是天使。”中村望着矢部刑警说。“这女人的姓名呢?”
“这就不清楚了。管理员曾见过这女人,但不知道她的姓名。”
“有谁知道吗?”
中村向逗留在调查室里的其他刑警问道。如果这女人是电视或电影演员,那么刑警当中或许有人见过,至于中村本人则是几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常识。
三名刑警挨近两人身边观看照片,其中最年轻的宫崎刑警低呼了一声:“啊?”
“你认识这女人吗?”中村问道。宫崎刑警用手搔了搔脑袋。
“这个嘛,其实——”
“你说说看。”矢部刑警从旁插嘴道。
“上次的休假,我曾到浅草看过脱衣舞。”
年轻的宫崎刑警红着脸答道。中村闻言露出苦笑。
“刑警看脱衣舞也不算什么坏事。尤其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这女人和脱衣舞有关吗?”
“我去的是一家叫做‘美人座’的剧场,这女人似乎是舞娘之一。”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她很像是舞娘。你记得她的名字吗?”
“不记得。不过我保留了当时的节目表,上头应该有她的名字。那张节目表——”
宫崎刑警伸手到裤袋中掏摸,喊了一声:“有了!”然后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
纸片的正面印着舞娘的照片及“BIJINZA”(注:美人座的日语发音)几个罗马拼音。宫崎刑警将纸片翻过来,背面印着曲名及众舞娘的名字。
“我记得她是跳‘后宫夜曲’的舞娘。”宫崎喃喃自语道,随即又喊了一声:“有了。”
“这儿印着她的艺名,叫做安琪儿.片冈。”
“安琪儿?”
中村不禁提高了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