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有那廣多的朋友
月亮
卻始終孤單伶仃
每到夜晚
星星們開始熱鬧嘻笑時
月亮更顯得孤苦寂寞。
這兒是一片白沙的平原。沒有一棵樹,也不長一根草。衹有白色的細沙,無垠地伸展到遙遠天空的盡頭。
白天,豔陽在頭上照耀時,地上的沙也反應着它的熱與光。熾熱的光與熱在空中,衝擊、散亂,使廣潤平原成為如熔爐般的耀眼燠熱。
夜晚,平原上颳着風。衹見風誕生於空曠的黑暗中,宛如一隻巨無霸猛獸,遽然脫繮,粗暴地疾奔。
風帶領沙塵狂奔。數不盡的砂粒聚成一團被往上拋,緊接着又一團,後浪推前浪似地跟上。它們在空中互擊、反彈、回轉衝下,恰如生物在狂跳亂舞,並一起推嚮平原中心。然後在迷蒙的沙塵中凝聚,急速形成厚厚的中空黑塔。
風在轉瞬間停息,如生物突然停止呼吸一般。激烈的怒吼、呼喊霎時消逝。在萬籟無聲中,衹留下平原中央形成的沙塵之塔。
不錯,是塔,它無疑是一座矗立不動的塔。也許稱它樓閣更為恰當,因為在濃密黑暗中,它如剪影般的聳立在沙塵巨體中,夜夜有女人的低泣聲,穿過厚墻泄出來。嗚咽聲時而中斷,由低聲哀嘆接替。
這是幻想嗎?從塔中傳出的衣服摩擦聲,徐徐腳步聲,微微飄散的擅木香,又是什麽?沙塵之塔無疑是一座樓閣。並有一女人居住其中。
破曉時,太陽投射第一道光芒到平原,樓閣便很快由塔頂,無聲地崩圮。此時還可見到一個女人,含羞地背着陽光,伫立於沙堆中。
在晨光中,可以看到那女人頭上披一件白紗布巾,但容貌無法辨識。而樓閣崩潰、無數沙塵露水般蓋在她身上時,又將她逐漸埋入沙中而消失。
而在那女人即將埋身前,她曾將紗巾撩開擡頭,迸出一句:“是你把我弄成這樣的。”叫聲中藴藏着女人的悲凄,也充溢着激動的怨憤。可是她埋怨的對象是誰呢?因這時,在她的四周,衹有冉冉上升的太陽。
“是你把我弄成這樣的。”這句話語並沒有人聽到過,可是地上的人們都深信不疑。每個人都相信,在這個平原上,夜夜都發生着沙塵樓閣形成又崩潰,以及樓閣上的女人不斷呼喊的重複故事。
人們稱樓閣為月宮殿,並將那女人呼為月姬。
上述文章是同人雜志“信州文藝”刊載,伊原道人着“月女抄”之開頭部分。
作者伊原道人,或許大部分的人都不知其人,而他的作品除了數篇短篇小說,和在某影劇雜志發表的單幕劇本之外,便衹有這篇題名“月女抄”的長篇小說而已。伊原道人衹是一般居住鄉鎮的許多愛好文學青年之一罷了。
“月女抄”從昭和二十九年二月,開始連載於“信州文藝”。但刊載三期即中斷沒有完結。以長度而言大約是十二萬字;以整個結構看,下面也應該還有幾章。
翻開“信州文藝”五月份的編者後記,有下面的記述:
——伊原道人君的“月女抄”由於作者猝逝中止連載,同人全體由衷緻哀悼之意。
因是編者後記,文字簡短或許難免。但在字裏行間仍令人有無情寡義的感覺,甚至連一篇哀悼作者的文章都沒有,這對以人情味濃厚之同人雜志而言,是一件令人難理解的事情,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原來伊原道人不是病死,而是自殺的,而且是發瘋而死。同人們避免談他的死,也許基於對此一事考慮的結果吧。
究竟他在這篇作品中,想要表達些什麽,在開始連載的“作者小語”中他有如下記述:
“這是本人的第一次長篇。但是這個作品的原始構想,早在我少年時期已經寫過好幾次。因此故事背景的月世界,對我而言是非常熟悉。住在那兒的女人,也是我唯一能傾訴愛意的對象。
讀者讀過後一定能明白,此作品的原始構想是來自愛斯基摩人傳說中之“月姬傳承”。
曾為太陽之妹的月亮,某日觸怒了太陽哥哥,以致面容被燒毀半邊。而地上夜慕深垂、暗淡無光時,是由於她將燒毀的半還轉嚮我們之故。我們仰望天空,若能見到皎美月光,則是因為她把美好的另一半呈露而微笑時……這種傳說,令還在少年時期的我非常感傷,甚至對居住於那兒的不幸女人懷起愛慕之情。
她確實在在於我的幻想中,並且也是我青春期中的性愛對象。我仍舊記得,我在自已的臥室裏,沐浴在月光下做過的第一次自慰行為。
“月女抄”是她和我共度過的隱密生活的記錄。也是從她耐不住天界的孤獨寂寞,下凡倒入我懷抱中之日開始,以迄於今的稍稍變格的自白。
我現在明知將觸犯太陽之怒,星星之嫉妒,卻仍以一種甘冒衆怒之心情執筆。”
從這篇序文可知,他是懷抱着多麽大的熱情來執筆,可是這篇“月女抄”的評價卻十分不好。
“地上一少年與月女之交歡,作者的意圖不壞。但以作品而論,卻是失敗之作。這類幻想的成人童話,以伊原的功力而官尚未成熟,也十分顯明的很低俗。尤其少年與月女交媾場面的描寫,與現今流行的色情小說並無兩樣”。
這是讀者投書欄刊出之嚴厲批評。
此外:
“伊原道人欠缺作傢所需具備的詩心。他也沒有澄澈而美麗的眼光。他無法浸淫於幻想世界甚明。他應該熟讀宮澤賢治之復再重新出發。”
也有這般揶揄的投書。
伊原眼眶開始變黑,甚至也不與傢人交談。這時期他參加了同人的聚會,曾如此訴說:“這篇作品,我無法再寫下去了。”
對於這樣的訴說,同人雜志沒有立刻的反應,因為他們也認為讓他寫長篇小說是個錯誤的作法。
看到伊原消沉落寞的表情,同人編輯之一勉為其難地說,“無論如何把它完成再說,作品這種東西,若無完結是無法給予正確的評價。”
“可是——”
“別泄氣,我們是要在殘酷打擊中成長的啊!”
“嗯。”他垂頭囁嚅說,“我以為自己愈早發瘋愈好——”
“別鬍說。”
另一同人望望他低垂的臉。伊原沒有改變姿勢說道,“若是發瘋,我便能自由自在地走入自己的幻想領域。就算不能執筆為文,也能描繪出我那奇麗之夢境……”他如此說着突兀地起身道,“再見了。”就這樣走下咖啡店的樓梯。
“伊原好像發瘋了。”不多久這樣的傳言便傳開來。到了四月份的第一次編輯會議席上,一個同人難於啓齒地說,“關於伊原,聽說他發瘋了。”
“是啊,我也聽到了。”
一個年輕女教師的同人編輯說:“有關郵局的那件事?”
“是的。那位郵局的女職員據說窘得不知所措呢。他說有事要和住在月球上的女人商討,卻忘了她的住址,要求女職員幫他查地址,並替他發一通電報至月球。女職員無從受理,他便死纏着女職員要她接通電話以便和月球的女人聯絡。後來郵政局長出面告訴他,月球上沒有電話,他便怒氣衝衝地嚷開來,說他們蓄意破壞他與月球女人間的感情……”
“據說他對自己的妹妹也是這樣的,”女教師接着說,“‘月球女人寄來的包裏應該到傢,是你將它藏起來了,拜托你拿出來給我吧’他哭着央求妹妹呢!”
“果真這樣,腦筋確實就有問題了。”
“伊原就非放棄文學不可了。”
“別說文學。真的,他的傢人為何不把他送醫院治療……”
對於女教師的見解,另一個同人編輯啐道,“貧窮啊,我瞭解他的傢境,根本無法送他去療養的環境。”
然後他睨視四周的同仁道,“你們見過他的手指頭嗎?手指甲是裂開的,裂縫裏沾滿污沙與血漬,洗刷不掉的。因從國中畢業典禮的當天開始,他就到千麯川的河畔,從事撈砂石的工作,以便賺取敬贈老師紀念品的費用。並且從此就沒有停過這份工作。傢裏有經年酗酒的父親,與纏綿病榻的母親,還有兩個年幼的妹妹……在如此艱苦環境中能執意寫下“月女抄”的心情。不,應該說他非這樣堅持寫下去不可,他之悲哀與無奈,我是十分瞭解的……”
過了約莫一個星期,伊原的死訊便傳來。他是從傢裏附近的火警了望臺上投身而死。那是四月上旬的夜晚,已過十點了,兩個村民正走過了望臺下時聽到頭頂上有說話聲,他們驚訝地擡頭看,衹見臺上的鐵欄桿旁,有一個伸出上半身的男人。
了望臺的紅色燈泡光綫,依稀的照出那個人的半面。
“誰在那裏?”
“危險哪!別放手!”
當兩人大聲呼叫時,那男人卻把手中的棍狀物嚮上一拋,同時在他們的屏息凝視中,男人的軀體便由紅色的光圈往黑暗一躍而逝。
這便是伊原道人自殺瞬間的情景。屍體邊掉有一枝白樺樹做成的五尺長木棍,是他跳之前往上拋的那一根。
“信州文藝”的一個編輯以沉痛表情說:“伊原終於回歸到他自己的國度了。”那是在回憶到“月女抄”中一段時有感而發的。
“女人躲過星星們的監視眼綫,悄悄兒地溜出樓閣。想到在地上久候的少年,她欣喜若狂。她取出月杖往黑暗中一拋,銀色尾曳在宇宙中流下,成為通至地上之吊橋……”
伊原道人死了。同人雜志“信州文藝”於一年之後也跟着停刊,同人的編輯們亦隨之四散。經過了幾年的歲月,衹有一個人,還把伊原道人這個人留在記憶中。他之所以還有記憶,並非對伊原懷有同情,或是對“月女抄”這個作品有愛惜之故,他衹是需要伊原道人而已。
在這個人的邪惡想法中,每當伊原道人出現時,並不是過去的存在;而遺作“月女抄”在這個人而言,也並非單純幻想中的故事。
那是個危險的童話。
[發帖際遇]: 地獄的傀儡師玩兔子的時候不幸損失IC幣4¥.
您還可能感興趣的相關主題
召喚兔子,來聊聊暗黑童話吧(劇透慎入)
童話
[日]乙一--《暗黑童話》
乙一---暗黑童話<眼的記憶>
有那廣多的朋友
月亮
卻始終孤單伶仃
每到夜晚
星星們開始熱鬧嘻笑時
月亮更顯得孤苦寂寞。
這兒是一片白沙的平原。沒有一棵樹,也不長一根草。衹有白色的細沙,無垠地伸展到遙遠天空的盡頭。
白天,豔陽在頭上照耀時,地上的沙也反應着它的熱與光。熾熱的光與熱在空中,衝擊、散亂,使廣潤平原成為如熔爐般的耀眼燠熱。
夜晚,平原上颳着風。衹見風誕生於空曠的黑暗中,宛如一隻巨無霸猛獸,遽然脫繮,粗暴地疾奔。
風帶領沙塵狂奔。數不盡的砂粒聚成一團被往上拋,緊接着又一團,後浪推前浪似地跟上。它們在空中互擊、反彈、回轉衝下,恰如生物在狂跳亂舞,並一起推嚮平原中心。然後在迷蒙的沙塵中凝聚,急速形成厚厚的中空黑塔。
風在轉瞬間停息,如生物突然停止呼吸一般。激烈的怒吼、呼喊霎時消逝。在萬籟無聲中,衹留下平原中央形成的沙塵之塔。
不錯,是塔,它無疑是一座矗立不動的塔。也許稱它樓閣更為恰當,因為在濃密黑暗中,它如剪影般的聳立在沙塵巨體中,夜夜有女人的低泣聲,穿過厚墻泄出來。嗚咽聲時而中斷,由低聲哀嘆接替。
這是幻想嗎?從塔中傳出的衣服摩擦聲,徐徐腳步聲,微微飄散的擅木香,又是什麽?沙塵之塔無疑是一座樓閣。並有一女人居住其中。
破曉時,太陽投射第一道光芒到平原,樓閣便很快由塔頂,無聲地崩圮。此時還可見到一個女人,含羞地背着陽光,伫立於沙堆中。
在晨光中,可以看到那女人頭上披一件白紗布巾,但容貌無法辨識。而樓閣崩潰、無數沙塵露水般蓋在她身上時,又將她逐漸埋入沙中而消失。
而在那女人即將埋身前,她曾將紗巾撩開擡頭,迸出一句:“是你把我弄成這樣的。”叫聲中藴藏着女人的悲凄,也充溢着激動的怨憤。可是她埋怨的對象是誰呢?因這時,在她的四周,衹有冉冉上升的太陽。
“是你把我弄成這樣的。”這句話語並沒有人聽到過,可是地上的人們都深信不疑。每個人都相信,在這個平原上,夜夜都發生着沙塵樓閣形成又崩潰,以及樓閣上的女人不斷呼喊的重複故事。
人們稱樓閣為月宮殿,並將那女人呼為月姬。
上述文章是同人雜志“信州文藝”刊載,伊原道人着“月女抄”之開頭部分。
作者伊原道人,或許大部分的人都不知其人,而他的作品除了數篇短篇小說,和在某影劇雜志發表的單幕劇本之外,便衹有這篇題名“月女抄”的長篇小說而已。伊原道人衹是一般居住鄉鎮的許多愛好文學青年之一罷了。
“月女抄”從昭和二十九年二月,開始連載於“信州文藝”。但刊載三期即中斷沒有完結。以長度而言大約是十二萬字;以整個結構看,下面也應該還有幾章。
翻開“信州文藝”五月份的編者後記,有下面的記述:
——伊原道人君的“月女抄”由於作者猝逝中止連載,同人全體由衷緻哀悼之意。
因是編者後記,文字簡短或許難免。但在字裏行間仍令人有無情寡義的感覺,甚至連一篇哀悼作者的文章都沒有,這對以人情味濃厚之同人雜志而言,是一件令人難理解的事情,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原來伊原道人不是病死,而是自殺的,而且是發瘋而死。同人們避免談他的死,也許基於對此一事考慮的結果吧。
究竟他在這篇作品中,想要表達些什麽,在開始連載的“作者小語”中他有如下記述:
“這是本人的第一次長篇。但是這個作品的原始構想,早在我少年時期已經寫過好幾次。因此故事背景的月世界,對我而言是非常熟悉。住在那兒的女人,也是我唯一能傾訴愛意的對象。
讀者讀過後一定能明白,此作品的原始構想是來自愛斯基摩人傳說中之“月姬傳承”。
曾為太陽之妹的月亮,某日觸怒了太陽哥哥,以致面容被燒毀半邊。而地上夜慕深垂、暗淡無光時,是由於她將燒毀的半還轉嚮我們之故。我們仰望天空,若能見到皎美月光,則是因為她把美好的另一半呈露而微笑時……這種傳說,令還在少年時期的我非常感傷,甚至對居住於那兒的不幸女人懷起愛慕之情。
她確實在在於我的幻想中,並且也是我青春期中的性愛對象。我仍舊記得,我在自已的臥室裏,沐浴在月光下做過的第一次自慰行為。
“月女抄”是她和我共度過的隱密生活的記錄。也是從她耐不住天界的孤獨寂寞,下凡倒入我懷抱中之日開始,以迄於今的稍稍變格的自白。
我現在明知將觸犯太陽之怒,星星之嫉妒,卻仍以一種甘冒衆怒之心情執筆。”
從這篇序文可知,他是懷抱着多麽大的熱情來執筆,可是這篇“月女抄”的評價卻十分不好。
“地上一少年與月女之交歡,作者的意圖不壞。但以作品而論,卻是失敗之作。這類幻想的成人童話,以伊原的功力而官尚未成熟,也十分顯明的很低俗。尤其少年與月女交媾場面的描寫,與現今流行的色情小說並無兩樣”。
這是讀者投書欄刊出之嚴厲批評。
此外:
“伊原道人欠缺作傢所需具備的詩心。他也沒有澄澈而美麗的眼光。他無法浸淫於幻想世界甚明。他應該熟讀宮澤賢治之復再重新出發。”
也有這般揶揄的投書。
伊原眼眶開始變黑,甚至也不與傢人交談。這時期他參加了同人的聚會,曾如此訴說:“這篇作品,我無法再寫下去了。”
對於這樣的訴說,同人雜志沒有立刻的反應,因為他們也認為讓他寫長篇小說是個錯誤的作法。
看到伊原消沉落寞的表情,同人編輯之一勉為其難地說,“無論如何把它完成再說,作品這種東西,若無完結是無法給予正確的評價。”
“可是——”
“別泄氣,我們是要在殘酷打擊中成長的啊!”
“嗯。”他垂頭囁嚅說,“我以為自己愈早發瘋愈好——”
“別鬍說。”
另一同人望望他低垂的臉。伊原沒有改變姿勢說道,“若是發瘋,我便能自由自在地走入自己的幻想領域。就算不能執筆為文,也能描繪出我那奇麗之夢境……”他如此說着突兀地起身道,“再見了。”就這樣走下咖啡店的樓梯。
“伊原好像發瘋了。”不多久這樣的傳言便傳開來。到了四月份的第一次編輯會議席上,一個同人難於啓齒地說,“關於伊原,聽說他發瘋了。”
“是啊,我也聽到了。”
一個年輕女教師的同人編輯說:“有關郵局的那件事?”
“是的。那位郵局的女職員據說窘得不知所措呢。他說有事要和住在月球上的女人商討,卻忘了她的住址,要求女職員幫他查地址,並替他發一通電報至月球。女職員無從受理,他便死纏着女職員要她接通電話以便和月球的女人聯絡。後來郵政局長出面告訴他,月球上沒有電話,他便怒氣衝衝地嚷開來,說他們蓄意破壞他與月球女人間的感情……”
“據說他對自己的妹妹也是這樣的,”女教師接着說,“‘月球女人寄來的包裏應該到傢,是你將它藏起來了,拜托你拿出來給我吧’他哭着央求妹妹呢!”
“果真這樣,腦筋確實就有問題了。”
“伊原就非放棄文學不可了。”
“別說文學。真的,他的傢人為何不把他送醫院治療……”
對於女教師的見解,另一個同人編輯啐道,“貧窮啊,我瞭解他的傢境,根本無法送他去療養的環境。”
然後他睨視四周的同仁道,“你們見過他的手指頭嗎?手指甲是裂開的,裂縫裏沾滿污沙與血漬,洗刷不掉的。因從國中畢業典禮的當天開始,他就到千麯川的河畔,從事撈砂石的工作,以便賺取敬贈老師紀念品的費用。並且從此就沒有停過這份工作。傢裏有經年酗酒的父親,與纏綿病榻的母親,還有兩個年幼的妹妹……在如此艱苦環境中能執意寫下“月女抄”的心情。不,應該說他非這樣堅持寫下去不可,他之悲哀與無奈,我是十分瞭解的……”
過了約莫一個星期,伊原的死訊便傳來。他是從傢裏附近的火警了望臺上投身而死。那是四月上旬的夜晚,已過十點了,兩個村民正走過了望臺下時聽到頭頂上有說話聲,他們驚訝地擡頭看,衹見臺上的鐵欄桿旁,有一個伸出上半身的男人。
了望臺的紅色燈泡光綫,依稀的照出那個人的半面。
“誰在那裏?”
“危險哪!別放手!”
當兩人大聲呼叫時,那男人卻把手中的棍狀物嚮上一拋,同時在他們的屏息凝視中,男人的軀體便由紅色的光圈往黑暗一躍而逝。
這便是伊原道人自殺瞬間的情景。屍體邊掉有一枝白樺樹做成的五尺長木棍,是他跳之前往上拋的那一根。
“信州文藝”的一個編輯以沉痛表情說:“伊原終於回歸到他自己的國度了。”那是在回憶到“月女抄”中一段時有感而發的。
“女人躲過星星們的監視眼綫,悄悄兒地溜出樓閣。想到在地上久候的少年,她欣喜若狂。她取出月杖往黑暗中一拋,銀色尾曳在宇宙中流下,成為通至地上之吊橋……”
伊原道人死了。同人雜志“信州文藝”於一年之後也跟着停刊,同人的編輯們亦隨之四散。經過了幾年的歲月,衹有一個人,還把伊原道人這個人留在記憶中。他之所以還有記憶,並非對伊原懷有同情,或是對“月女抄”這個作品有愛惜之故,他衹是需要伊原道人而已。
在這個人的邪惡想法中,每當伊原道人出現時,並不是過去的存在;而遺作“月女抄”在這個人而言,也並非單純幻想中的故事。
那是個危險的童話。
[發帖際遇]: 地獄的傀儡師玩兔子的時候不幸損失IC幣4¥.
您還可能感興趣的相關主題
召喚兔子,來聊聊暗黑童話吧(劇透慎入)
童話
[日]乙一--《暗黑童話》
乙一---暗黑童話<眼的記憶>
“你們呀!有誰來跟我一起玩?”
有一天晚上,
月亮對着衆多的星星們招呼,
“若是跟我玩,就送你們任何東西。”
星星們卻暗笑起來,齊聲哄嚷:
“羞羞臉,羞羞臉,誰要跟你玩,你是孤僻的愛哭神。”
他坐到玄關點燃香煙,伸出右手臂,任由背後的妻子杉子替他穿上厚大衣,並以腳將皮鞋勾近。這雙皮鞋不好穿,分期付款衹剩最後一期了,穿在腳上仍舊不舒服。四十二號的尺寸,腳尖部分比別人寬大。這是店裏擺售的成品,雖然力求適合更多的人,但也許這個打算本身便太過分。記得當兵時,曾被補給上等兵大聲數落過“不會拿你的腳去適應鞋,”說起來怎麽能怪鞋店。
“真的不可以嗎?”杉子由後面拉直大衣領口道。
“對久美子也算是多一種學習……”
“我不同意。”
“可是那裏的口碑不錯,幼稚園的老師也勸我,若要實施才能教育愈早愈好。”
“反正我不贊成。”他彎腰係鞋帶,香煙的煙霧摻入眼睛。
“每個月僅需一千元左右,也不算浪費——”
“並不是錢的問題。”他回頭粗魯地把皮包拉過來。“因父母親的虛榮心,千辛萬苦的把一切東西往孩子身上填,所以纔會製造出早熟而怪異的兒童。我就是討厭這一點。”
“您是說讓久美子去學鋼琴是我的虛榮心?”
“因此而獲得滿足的還不是你一個人。”
“是久美子先提出要去學的。”
“還不是你在背後設計的。”
“隔壁的俊子上個月就開始學了。須藤傢的孩子這個星期也要去,衹久美子一個人不去,不怪可憐嗎?”
說着杉子把依偎在旁的女兒抱在雙膝上。孩子倚偎在母親懷中盯住父親。那是令人生厭的目光,缺少孩子的天真,令人難受、反抗心強的目光。她衹把母親當親人,認為父親是頑固不化的怪物。
“反正,”他以斬釘截鐵的口氣道,“大學教授、市議員的家庭不能當榜樣。他們以為當然的事我們不必學。我們有我們的生活。”
“孩子不會瞭解這些的。”
“那就要教啊,好好的告訴她,人各有立場與生活的差距這一點……”
“刑警的女兒就不能去學鋼琴,有這條規則嗎?”
“少囉嗦!”
木曾俊作用力把煙頭住地上一丟走出傢門。外面的風很冷,天上雲層密佈,二月再過一天便結束,天氣實在寒冷,也許會下雪。
“早安,上班啦!”
“嗯。”
熟悉的果菜鋪老闆嚮他打招呼,木曾衹哼一聲不加理會便走過。剛纔對話的不快還梗在喉頭,餘怒難消。刑警的女兒就不能去學鋼琴,有這條規則?真是不聰明的說詞。這樣的說詞並不陌生,在偵訊室,被拉到木曾面前站立的男人與女人,常常頂他的便是這句話。別開玩笑,哪裏這一條規則,喔,刑警先生……杉子的表情是否也和他們一樣呈現着輕侮與冷笑呢?
木曾邊走邊想,突然地苦笑起來。這種空想真是無聊。如同在演獨角戲,而使出渾身功力卻無對手似的。他停下來點煙,將冰冷的空氣與煙,猛猛地吸了一口。為了孩子的事,從前也發生過如同今早的爭執。那時久美子誕生不久。杉子提議要孩子稱呼他們“BABA與MAMA”,而他反對。被稱呼BABA他壓根就沒有當父親的感覺,本來他就厭惡戰後的美國風氣。以你那種古板日本式感覺,怎麽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孩子?年輕的妻子反駁。於是如今天早上的爭執便發生了。
木曾主張在傢裏叫我BABA不奇怪嗎?“刑警的女兒不能稱呼BABA,有這條規則?家庭又不是什麽警察機關。”杉子如此叫道。
這一切的一切完全是當時的翻版。超越論理,直截了當地以情緒性結論相嚮。並且毫不考慮,這一句唐突的言詞,在丈夫的胸中會造成多大的傷痕。
算了,木曾想。結婚已十五年,這段時間的纍積,絶不會因一次兩次的言詞衝突便摧毀的。妻子或許現在正若無其事地照顧孩子與清洗丈夫食用過的碗筷呢。這個丈夫也正拖着笨重的皮鞋,趕路上班。
街道冰冷堅硬,木曾吐着白霧一般的氣息。轉過木材街角,上田市政廳的灰色建築物便在前面。
背後的天空也呈現一片灰澀。
“喲!”推開刑事組辦公室門走入。年輕的山野刑警擡起頭道,“木曾可真早。我還在吃早餐呢!”
暖爐上擺着糕餅。醬油小皿、糖盅放一邊,便當蓋子裏盛有醬漬茄子。
“嗬,速成辦理啊!”
木曾把自己的椅子拉近暖爐。他腳大身材也高大,整個人都是超級特大號。正如他的“刑警大金剛”綽號,木曾坐下,椅子會發出咔吱聲響。
“值夜的早餐是最好的,來嘗一塊如何?”山野十分靈巧地翻糕餅,轉變話題說,“據說昨夜發現了偽鈔。”
“那是我下班後的事啦。”
“十點左右會有電話聯絡,等一下川路君會順道來這裏。”
“搜到幾張?”
“衹有一張。電話說並不是用描繪,而是用粘接的。並且是一百元鈔票,真是小兒科。”
“這就是陰謀所在,因僅是一百元小額鈔票,使人難免鬆懈了。”
“有道理。我也是在薪水袋中偶爾夾有一張一萬元大鈔時,纔會有仔細鑒賞一番的習慣。”
“地點呢?”
“一傢叫三浦的香煙店。”
“三浦……在車站那邊?”
“不,在新參町……就是拐嚮美鈴音樂教室的……”
“什麽,美鈴音樂教室?”木曾的聲音不知不覺地提高。
山野偷瞄木曾一眼,“那傢香煙店你知道?”
“不,是那個音樂教室……”
木曾在內心嘀咕道,就是為了這所教室,早上纔會喝叱杉子。以埋怨目光註視自己的杉子影子浮掠心頭。這種滋味畢竟不好受。
“喲!木曾你也在,真巧。”
門開後偵查主任瀧井巡官露出胖臉。他嗜酒如命,鼻尖經年保持紅色。木曾也常陪伴他飲酒,付帳則一元一角都算得清清楚楚的各自分擔。
“主任有事?”
“請你走一趟長野。”
“去總局?”
“警察學校。那兒有刑事講習會,每分局各派一員參加。受講者回來後需嚮局內同事做報告……咯,就是這個。”說着他把資料交給木曾。“十點開始,本來决定高木巡佐參加,因為他感冒打電話來說不能去,立刻準備吧!”
山野刑警從旁插嘴道:“木曾,真好啊,順便可去善光寺拜拜。”
“山野啊,天氣很冷呢!”
主任說着拍了一下木曾寬厚的肩膀說,“就算沒有去善光寺拜拜,庇蔭也多呢。最近的刑警講習不比從前,一整天會把你整得喘不過氣。”
木曾露出苦笑移開視綫,透過窗戶看到外面陰濕而沉重的灰色天空。葉落後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曳。似乎可聽到凄切風聲似地。
傍晚。
木曾拖着疲憊不堪的腳步,由上田火車站下車。長野到上田也有直達汽車。但在會場遇到老友,於是便和要回輕井澤的朋友一起搭上火車。與木曾年齡相近的刑警老友,也對這次的講習會感到吃不消。
“整天坐在椅子上,聽講做筆記真難挨。我們是一天到晚在戶外奔馳,專門對付強盜和殺人犯的啊。”
“為何講解的那個傢夥,要站在我們面前拿些莫名其妙的英文、德文——是不是還有些法文,來唬我們?”
說着說着也笑起來,木曾想起那個警察大學派來的年輕教官臉孔尖銳也不覺苦笑。正如講題“暴力犯之社會背景與其對策”演講又冗長又乏味,真是難挨的一天。
走出火車站,街上的夜幕已深深垂下。狹隘的柏油街道,如同往常車水馬竜熙熙攘攘。木曾雙手插入大衣口袋,走過霓虹燈閃耀的鬆尾町。
昔年,曾經是北國要道重鎮,並且是養蠶中心的上田市,如今已不復原來面貌。外地的百貨公司入侵後,為了與之對抗,本地的幾傢商號也聯手集資蓋起大樓,做起百貨公司的買賣了。夾在這些高樓大廈中間,卻尚有土墻木格子矮屋的店鋪依然開着。不統一,參差不齊,正是變換中都市的通病吧。
行到郵局路口時,木曾看到熟悉的汽車疾駛而過。雖然衹是一瞬,他還清楚地瞥見,車中的人還嚮他招手。是鑒定科的同事們——木曾走嚮分局的步伐加快了。混帳!今晚正在盤算喝一杯後,回傢好好休息的呢……
分局前停着吉普車,駕駛座上年輕的山野刑警嚮木曾綻出笑容,“辛苦啦,畢竟善光寺的菩薩帶來了好處。”
“發生了什麽事?”
“我們正要去拜訪不幸的倒黴鬼。”
“殺人案!”
話沒聽完木曾已推開木門進去。
瀧井主任看到進來的木曾,以眼神打個招呼,繼續握住電話筒講個不停,無疑地是嚮地檢處聯繫當中。木曾站着點燃香煙。
“是的,我們現在僅得到這些消息。鑒定人員已先去了。因為是電話通報……我們現在也要立刻趕過去。”
瀧井主任擱下電話面露緊張地說,“辛苦啦,講習會的事以後再提,請你立刻出動。你回來得正好,我們正欠人手。”
“據說是殺人案。”
“不錯,鑒定人員已經去了。”
“被害人是淮?”
“鑒定的剛剛來過電話,也和地檢處聯繫過,被害人是你很熟悉的人。”
“誰?”
“須賀俊二。”
“呃?會是他……”
瞬間木曾愣住了。須賀俊二,這個名字對他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他剛調動到上田分局時,第一個擔任的傷害致死案件的兇犯。記得他的刑期是五年,應該還在長野監獄中服刑纔對啊!
“那傢夥出來了?”
“假釋出來剛好一星期。獲得自由,結果卻以生命作為代價。”
“現場在何處?”
“市內的新參町,一個叫木崎江津子的寡婦傢。”
“木崎!”
“就是那傢叫什麽美鈴音樂教室,以教授孩子鋼琴的地方。”
“嗬?”
木曾這次真的瞠目結舌了。 棒槌學堂·出品
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這傢音樂教室從今天早上開始就一直和我糾纏不清。
“走!快準備,山野在外面等着。”
主任開門走出,木曾卻一時呆呆地站着不動,雙眼茫然地盯着記憶中的男人。——須賀俊二,想忘也忘不了的男人;原因並非是他調動後第一次接下案件的原故。那是在他刑期確定,送獄的當天上午,木曾特地趕去看他時,須賀俊二含笑着嚮木曾所說的話,深深烙印在他的腦裏。
——刑警先生,麻煩你啦。可是,五年後,我出獄之日,纔會真正麻煩你呢,我還真擔心這一點……
那個男人,究竟預期着什麽,纔說出再“麻煩”的話呢?這絶不是毫無意義的受刑犯之客套話。當時俊二的臉上浮着的是一種含羞般的微笑,眸子是透澈的明朗。不像是個即將去監獄服刑五年,和離開社會生活的男人的表情。而且他好像對出獄後的生活,抱有一種憧憬與期待,而不是他本身的死亡遭遇。
不管如何,這個男人真的又來麻煩他了,並且其陳屍地點是——在那傢鋼琴老師的傢中——
“木曾。”是山野刑警的叫聲。引擎發動的聲響由下面傳上來,木曾搖擺着高大的身軀走下樓梯。
有一天晚上,
月亮對着衆多的星星們招呼,
“若是跟我玩,就送你們任何東西。”
星星們卻暗笑起來,齊聲哄嚷:
“羞羞臉,羞羞臉,誰要跟你玩,你是孤僻的愛哭神。”
他坐到玄關點燃香煙,伸出右手臂,任由背後的妻子杉子替他穿上厚大衣,並以腳將皮鞋勾近。這雙皮鞋不好穿,分期付款衹剩最後一期了,穿在腳上仍舊不舒服。四十二號的尺寸,腳尖部分比別人寬大。這是店裏擺售的成品,雖然力求適合更多的人,但也許這個打算本身便太過分。記得當兵時,曾被補給上等兵大聲數落過“不會拿你的腳去適應鞋,”說起來怎麽能怪鞋店。
“真的不可以嗎?”杉子由後面拉直大衣領口道。
“對久美子也算是多一種學習……”
“我不同意。”
“可是那裏的口碑不錯,幼稚園的老師也勸我,若要實施才能教育愈早愈好。”
“反正我不贊成。”他彎腰係鞋帶,香煙的煙霧摻入眼睛。
“每個月僅需一千元左右,也不算浪費——”
“並不是錢的問題。”他回頭粗魯地把皮包拉過來。“因父母親的虛榮心,千辛萬苦的把一切東西往孩子身上填,所以纔會製造出早熟而怪異的兒童。我就是討厭這一點。”
“您是說讓久美子去學鋼琴是我的虛榮心?”
“因此而獲得滿足的還不是你一個人。”
“是久美子先提出要去學的。”
“還不是你在背後設計的。”
“隔壁的俊子上個月就開始學了。須藤傢的孩子這個星期也要去,衹久美子一個人不去,不怪可憐嗎?”
說着杉子把依偎在旁的女兒抱在雙膝上。孩子倚偎在母親懷中盯住父親。那是令人生厭的目光,缺少孩子的天真,令人難受、反抗心強的目光。她衹把母親當親人,認為父親是頑固不化的怪物。
“反正,”他以斬釘截鐵的口氣道,“大學教授、市議員的家庭不能當榜樣。他們以為當然的事我們不必學。我們有我們的生活。”
“孩子不會瞭解這些的。”
“那就要教啊,好好的告訴她,人各有立場與生活的差距這一點……”
“刑警的女兒就不能去學鋼琴,有這條規則嗎?”
“少囉嗦!”
木曾俊作用力把煙頭住地上一丟走出傢門。外面的風很冷,天上雲層密佈,二月再過一天便結束,天氣實在寒冷,也許會下雪。
“早安,上班啦!”
“嗯。”
熟悉的果菜鋪老闆嚮他打招呼,木曾衹哼一聲不加理會便走過。剛纔對話的不快還梗在喉頭,餘怒難消。刑警的女兒就不能去學鋼琴,有這條規則?真是不聰明的說詞。這樣的說詞並不陌生,在偵訊室,被拉到木曾面前站立的男人與女人,常常頂他的便是這句話。別開玩笑,哪裏這一條規則,喔,刑警先生……杉子的表情是否也和他們一樣呈現着輕侮與冷笑呢?
木曾邊走邊想,突然地苦笑起來。這種空想真是無聊。如同在演獨角戲,而使出渾身功力卻無對手似的。他停下來點煙,將冰冷的空氣與煙,猛猛地吸了一口。為了孩子的事,從前也發生過如同今早的爭執。那時久美子誕生不久。杉子提議要孩子稱呼他們“BABA與MAMA”,而他反對。被稱呼BABA他壓根就沒有當父親的感覺,本來他就厭惡戰後的美國風氣。以你那種古板日本式感覺,怎麽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孩子?年輕的妻子反駁。於是如今天早上的爭執便發生了。
木曾主張在傢裏叫我BABA不奇怪嗎?“刑警的女兒不能稱呼BABA,有這條規則?家庭又不是什麽警察機關。”杉子如此叫道。
這一切的一切完全是當時的翻版。超越論理,直截了當地以情緒性結論相嚮。並且毫不考慮,這一句唐突的言詞,在丈夫的胸中會造成多大的傷痕。
算了,木曾想。結婚已十五年,這段時間的纍積,絶不會因一次兩次的言詞衝突便摧毀的。妻子或許現在正若無其事地照顧孩子與清洗丈夫食用過的碗筷呢。這個丈夫也正拖着笨重的皮鞋,趕路上班。
街道冰冷堅硬,木曾吐着白霧一般的氣息。轉過木材街角,上田市政廳的灰色建築物便在前面。
背後的天空也呈現一片灰澀。
“喲!”推開刑事組辦公室門走入。年輕的山野刑警擡起頭道,“木曾可真早。我還在吃早餐呢!”
暖爐上擺着糕餅。醬油小皿、糖盅放一邊,便當蓋子裏盛有醬漬茄子。
“嗬,速成辦理啊!”
木曾把自己的椅子拉近暖爐。他腳大身材也高大,整個人都是超級特大號。正如他的“刑警大金剛”綽號,木曾坐下,椅子會發出咔吱聲響。
“值夜的早餐是最好的,來嘗一塊如何?”山野十分靈巧地翻糕餅,轉變話題說,“據說昨夜發現了偽鈔。”
“那是我下班後的事啦。”
“十點左右會有電話聯絡,等一下川路君會順道來這裏。”
“搜到幾張?”
“衹有一張。電話說並不是用描繪,而是用粘接的。並且是一百元鈔票,真是小兒科。”
“這就是陰謀所在,因僅是一百元小額鈔票,使人難免鬆懈了。”
“有道理。我也是在薪水袋中偶爾夾有一張一萬元大鈔時,纔會有仔細鑒賞一番的習慣。”
“地點呢?”
“一傢叫三浦的香煙店。”
“三浦……在車站那邊?”
“不,在新參町……就是拐嚮美鈴音樂教室的……”
“什麽,美鈴音樂教室?”木曾的聲音不知不覺地提高。
山野偷瞄木曾一眼,“那傢香煙店你知道?”
“不,是那個音樂教室……”
木曾在內心嘀咕道,就是為了這所教室,早上纔會喝叱杉子。以埋怨目光註視自己的杉子影子浮掠心頭。這種滋味畢竟不好受。
“喲!木曾你也在,真巧。”
門開後偵查主任瀧井巡官露出胖臉。他嗜酒如命,鼻尖經年保持紅色。木曾也常陪伴他飲酒,付帳則一元一角都算得清清楚楚的各自分擔。
“主任有事?”
“請你走一趟長野。”
“去總局?”
“警察學校。那兒有刑事講習會,每分局各派一員參加。受講者回來後需嚮局內同事做報告……咯,就是這個。”說着他把資料交給木曾。“十點開始,本來决定高木巡佐參加,因為他感冒打電話來說不能去,立刻準備吧!”
山野刑警從旁插嘴道:“木曾,真好啊,順便可去善光寺拜拜。”
“山野啊,天氣很冷呢!”
主任說着拍了一下木曾寬厚的肩膀說,“就算沒有去善光寺拜拜,庇蔭也多呢。最近的刑警講習不比從前,一整天會把你整得喘不過氣。”
木曾露出苦笑移開視綫,透過窗戶看到外面陰濕而沉重的灰色天空。葉落後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曳。似乎可聽到凄切風聲似地。
傍晚。
木曾拖着疲憊不堪的腳步,由上田火車站下車。長野到上田也有直達汽車。但在會場遇到老友,於是便和要回輕井澤的朋友一起搭上火車。與木曾年齡相近的刑警老友,也對這次的講習會感到吃不消。
“整天坐在椅子上,聽講做筆記真難挨。我們是一天到晚在戶外奔馳,專門對付強盜和殺人犯的啊。”
“為何講解的那個傢夥,要站在我們面前拿些莫名其妙的英文、德文——是不是還有些法文,來唬我們?”
說着說着也笑起來,木曾想起那個警察大學派來的年輕教官臉孔尖銳也不覺苦笑。正如講題“暴力犯之社會背景與其對策”演講又冗長又乏味,真是難挨的一天。
走出火車站,街上的夜幕已深深垂下。狹隘的柏油街道,如同往常車水馬竜熙熙攘攘。木曾雙手插入大衣口袋,走過霓虹燈閃耀的鬆尾町。
昔年,曾經是北國要道重鎮,並且是養蠶中心的上田市,如今已不復原來面貌。外地的百貨公司入侵後,為了與之對抗,本地的幾傢商號也聯手集資蓋起大樓,做起百貨公司的買賣了。夾在這些高樓大廈中間,卻尚有土墻木格子矮屋的店鋪依然開着。不統一,參差不齊,正是變換中都市的通病吧。
行到郵局路口時,木曾看到熟悉的汽車疾駛而過。雖然衹是一瞬,他還清楚地瞥見,車中的人還嚮他招手。是鑒定科的同事們——木曾走嚮分局的步伐加快了。混帳!今晚正在盤算喝一杯後,回傢好好休息的呢……
分局前停着吉普車,駕駛座上年輕的山野刑警嚮木曾綻出笑容,“辛苦啦,畢竟善光寺的菩薩帶來了好處。”
“發生了什麽事?”
“我們正要去拜訪不幸的倒黴鬼。”
“殺人案!”
話沒聽完木曾已推開木門進去。
瀧井主任看到進來的木曾,以眼神打個招呼,繼續握住電話筒講個不停,無疑地是嚮地檢處聯繫當中。木曾站着點燃香煙。
“是的,我們現在僅得到這些消息。鑒定人員已先去了。因為是電話通報……我們現在也要立刻趕過去。”
瀧井主任擱下電話面露緊張地說,“辛苦啦,講習會的事以後再提,請你立刻出動。你回來得正好,我們正欠人手。”
“據說是殺人案。”
“不錯,鑒定人員已經去了。”
“被害人是淮?”
“鑒定的剛剛來過電話,也和地檢處聯繫過,被害人是你很熟悉的人。”
“誰?”
“須賀俊二。”
“呃?會是他……”
瞬間木曾愣住了。須賀俊二,這個名字對他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他剛調動到上田分局時,第一個擔任的傷害致死案件的兇犯。記得他的刑期是五年,應該還在長野監獄中服刑纔對啊!
“那傢夥出來了?”
“假釋出來剛好一星期。獲得自由,結果卻以生命作為代價。”
“現場在何處?”
“市內的新參町,一個叫木崎江津子的寡婦傢。”
“木崎!”
“就是那傢叫什麽美鈴音樂教室,以教授孩子鋼琴的地方。”
“嗬?”
木曾這次真的瞠目結舌了。 棒槌學堂·出品
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這傢音樂教室從今天早上開始就一直和我糾纏不清。
“走!快準備,山野在外面等着。”
主任開門走出,木曾卻一時呆呆地站着不動,雙眼茫然地盯着記憶中的男人。——須賀俊二,想忘也忘不了的男人;原因並非是他調動後第一次接下案件的原故。那是在他刑期確定,送獄的當天上午,木曾特地趕去看他時,須賀俊二含笑着嚮木曾所說的話,深深烙印在他的腦裏。
——刑警先生,麻煩你啦。可是,五年後,我出獄之日,纔會真正麻煩你呢,我還真擔心這一點……
那個男人,究竟預期着什麽,纔說出再“麻煩”的話呢?這絶不是毫無意義的受刑犯之客套話。當時俊二的臉上浮着的是一種含羞般的微笑,眸子是透澈的明朗。不像是個即將去監獄服刑五年,和離開社會生活的男人的表情。而且他好像對出獄後的生活,抱有一種憧憬與期待,而不是他本身的死亡遭遇。
不管如何,這個男人真的又來麻煩他了,並且其陳屍地點是——在那傢鋼琴老師的傢中——
“木曾。”是山野刑警的叫聲。引擎發動的聲響由下面傳上來,木曾搖擺着高大的身軀走下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