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程小青 Cheng Xiao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3年1976年)
樓頭人面
  一、手槍聲
  
  我們從十八路電車上跳下來,繞過了轉角,霍桑立定了嚮前瞧一瞧,便遙指
  着那一排並列的西式房屋。
  
  他說:“包朗,這大概就是倪金壽所說的朝東洋房了。”
  
  我應道:“他既然對你說白楊路的朝東洋房,當然就是這一所。”我們繼續
  進行。我又說:“那邊好像有十多幢同式的洋房。金壽可曾說明門牌?”
  
  霍桑道:“說過的,可惜電話的聲浪有些模糊,我沒有聽清楚。不過張傢既
  然出了這樣一件兇案,倪金壽又在那裏等我們,我們决不致於走錯人傢。”
  
  時候是夏季,學校將近放暑假。融融的曉日斜挂在天空中,給予人熱炙的威
  脅,幸而風還沒有絶跡。人傢的門戶還大半關閉着,並沒有特殊或紛擾的現象。
  我正在運用目光,辨別哪一宅屋子是出兇案的人傢,忽然看見那一排洋房面前的
  樹蔭底下走出一個人來。那人穿一件寬大的玄色香雲拷長衫,頭上戴一頂竜須草
  草帽,壓低到眉毛上,像是一個探夥。他搶前幾步,把帽子一把抓在手裏,嚮我
  們點頭招呼。
  
  他說:“霍先生,包先生,我等了好久哩。
  
  霍桑點點頭。“金壽兄還沒有走?”
  
  那人答道:“沒有。他在等你。
  
  我舉手指一指。“那邊樹蔭下有銅牌的一個門口可就是張友恩傢?”
  
  探夥答道:“不是。張傢是釘銅牌的貼隔壁的一個門口。
  
  我說:“為什麽不派一個守門的警士?”
  
  探夥道:“有一個在那裏,不過派在屋子裏面,免得惹行路人的眼。倪探長
  怕你們兩位沒有尋處,所以叫我在這裏等。
  
  霍桑又點一點頭。我也不再多說。我們走到那銅牌的門前。牌上標着“鷗客
  寄廬”四個隸書,門牌是四O四號。那莊隔壁四O三號纔是張友恩傢。張傢的左隔
  壁四O二號也有一塊小木牌,是一個叫馮超的律師。
  
  我們一走進張傢的兩扇盤花鐵門,果然有一個穿黃製服的警士站在門裏面。
  同時有一個十六七歲穿白條紋布衫褲的小使女從裏面走出來,嚮我們招呼。
  
  伊說:“包探先生跟太太在客堂裏談話。請進來。”
  
  小使女回身嚮客堂裏走,顯然是引導我們。霍桑跟着伊進去。我也隨在後面。
  
  客堂裏的傢具相當富麗,是西式的,但壁上的字畫都是舊式。倪金壽和一位
  半老婦人坐着談話。那婦人穿一件淡藍色鐵機紡短衫,沒有係裙,褲子是白組綢
  的。伊的臉上的每一條皺紋中好像都填滿了悲哀。倪金壽挺起了他的瘦長的身子,
  整一整他的一件黑綢長衫,正要嚮我們招呼寒喧,那坐着的老婦忽奪目先說。
  
  伊哽咽地說:“唉!先生,我的心部兒子死得好凄慘啊!總要費你的心給他
  伸冤!他的爸還在北平,這裏衹剩我母子倆。為着我兒子在徐匯中學讀書,我纔
  陸在這裏。誰知道他讀書沒有讀成,先送了命,而且死得又這樣修!
  
  伊的語聲很酸楚,眼眶裏在流出淚水。伊說話的對象顯然是倪金壽。霍桑無
  言可答,但點了點頭。倪金壽完成了幾句簡短的套語,便開始建議。
  
  他說:‘“霍先生,包先生,屍首在樓上,我們先上去希一看。”
  
  霍桑應遵:“好。請你引導。”
  
  這一所兩層樓洋房前後有兩進。前進靠馬路,是死者張友恩的房間;後進是
  死者母親的臥室,就是那個訴苦的老婦。我們先走進死者的臥室。臥室中沉寂無
  聲,有個小探夥默默地踏在屍分。屍縣橫在一張靠窗的寫字桌後面的旋蠃椅背後,
  另外有一隻椅子翻倒在屍旁。戶身上穿一身白帆布的西裝,足上白虎皮的皮鞋,
  白紡綢的襯衫上染了一大塊血跡。死者的面孔瘦長而白皙,頭髮育也泳得很勻整,
  年紀大約二十左右。他的左腕上戴一隻高價的金手錶,右手無名指上有一隻鑽戒,
  生前似乎是一個喜歡修飾的籟翩少年。這時候他的四肢挺硬,兩眼開張,慘白的
  嘴唇也沒有合攏,露着兩排牙齒,形狀相當可怕。
  
  霍桑先俯身瞧了一瞧,低聲問倪金壽。“你已經驗過一次?”
  
  倪金壽答道:“是。他明明是給槍打死的。我衹在他的身上搜索了一下,屍
  體還沒有移動過。”
  
  霍桑將死者的襯衫扯開些,看那致命的傷痕。襯衫上有些黑灰。傷口在胸口
  的左面,背心的右部也有一洞,似乎槍彈從左胸射入時,微微偏右,就從右背上
  穿出。
  
  我說:“這傷痕倒像是自殺的。”我的聲音很低,本是嚮霍桑發的,不料已
  被倪金壽聽得。
  
  他微笑着說。’“也先生。那裏還有幾種跡象,似乎和你的見解批反。
  
  霜染也抱起頭來。“包朗,你老是這樣性急i一瞥之間,你怎麽就能夠下這
  樣的新語?”
  
  一個軟釘子!我有些鹵莽嗎?是的。可是我並不甘心。
  
  我冷冷地說:“那末這是一件謀殺案了。金壽兄,你總有了充分的證據罷?”
  
  倪金壽道:“證據充分不充分,我不敢說,但關於這案子發生的情形,我已
  經約略知道,可以告訴你。””
  
  霍桑把死者的手腕微微屈動了一下,瞧瞧他腕上的金表:又在他身體的下都
  仔細察駐了一會,便擡起身來。
  
  他附和道;“好,金壽兄,請你把發案時的情形說一說。”他撰出三支白金
  竜來,把兩枝分贈我和倪金壽,一支自己點着。
  
  倪金壽一壁燒煙,一壁說:“這案子發生的時間,就在今天早晨一點半鐘。”
  
  我問道:“這是根據死者手錶上所指的時間說的嗎?”
  
  霍桑嚮我做一個眼色,仿佛叫我不要多嘴,我衹做不看見。
  
  倪金壽道;“是的。這是一個證據。手錶停在一點三十二分,似乎因着他中
  搶跌倒時,受了劇烈的震動震停的。此外還有一種證據比較地擔確實些。我們警
  署裏有個巡長叫顧榮林。他在今天午夜下班時,從警署回傢,走過這裏。那時候
  大約一點半鐘左右。他經過這一排屋子的時候,忽聽得砰的一聲。聲音從這樓上
  傳出去,使他嚇了一跳。他覺得那是槍聲,急忙仰起頭來一瞧、他看見這裏一排
  洋房中部黑沉沉地不見燈光,衹有這靠大樹一傢的樓上,電燈還是亮着。
  
  “榮林正在嚮樓窗上矚望,忽然看見一個男子悄悄地開了窗,伸出頭來,掩
  掩縮縮地嚮馬路上窺探。榮林覺得不妙,急急把身子、一閃,準備躲進樹底下去,
  以免危險。這時候他忽又聽得關富的聲音,同時電燈也完全熄滅了。榮林重新從
  樹底下走出來,再嚮上面一瞧,樓窗上已是黑漆漆地沒有一絲光亮。他覺得事情
  有些踢蹺。可是他一個人手無寸鐵,又在深夜,冒昧地上去,不但自身危險,也
  許反而會誤事機。因此他急忙反身嚮昌明路奔去,打算找一個崗位上的警士一同
  進去。他奔到轉嘴角,碰見一個騎腳蹬車的巡邏警士。他叫住了那巡邏,嚮他說
  明了情由,便一同回到這裏。
  
  “這時候這窗中的電燈已經重新亮着,樓上又有人聲。榮林便和那巡邏的上
  前叩門。不料前面的鐵門衹是虛掩着,並沒下鎖,第二重廈門也一樣。所以他們
  便一腳上樓,等到踏進了這房,看見這死屍像現在一樣地躺在地上。死者的老母
  和一個小使女都伏在屍旁哭。這就是發案時的最初情形。
  
   
  二、另一個男子
  
  倪金壽的故事告一個段落,把紙煙送進嘴裏去。霍桑沉着目光在思索。我也
  暫時沉默地吸煙。那小探夥張大了眼睛在看他的上司。
  
  霍桑彈去些煙灰,問道:“那時候他們倆可曾見這房裏有什麽別的男子?
  
  倪金壽道:“沒有。當時榮林也曾問過。據說這裏的男子,除一死者友恩以
  外,衹有一個老僕叫壽慶。壽慶年紀已經六十四,耳朵又是聾的。他雖睡在樓下,
  但是樓上出了這樣的命案,他還是糊塗地不覺得。直到榮林上樓之後,要查問前
  門怎樣開的,纔下去把他叫醒。
  
  霍桑沉吟地說:“這樣說,這屋中本來衹有兩個男子:那時候一個已死,一
  個還是睡着。那末顧榮林先前在樓窗口廠看見的男子.分明是另一個人。這第三
  個男子又是誰?
  
  倪金壽道:“這就是一個重要的疑問。顧榮林料想那人定是殺人的兇手。那
  人汗槍把友恩打倒以後,纔開窗嚮外面窺探,隨即把電燈熄滅了。可是榮林和那
  巡邏警士嚮樓L樓下搜索了一會,絲毫沒有蹤影。接着那巡邏警上就急急地退出,
  乘着腳踏車嚮北追去。
  
  “有結果沒有?
  
  “沒有。他繞了幾個圈子,路上沒有形跡可疑的人。他打了一個電話給警署,
  我一得消息,就趕到這裏來。
  
  “你到這裏時,距離發案時約有多少時候?
  
  “我到時恰交兩點一刻,約摸距離發搶時三刻鐘光景。
  
  “你到了之後,怎麽辦?”
  
  “榮林還等着。我聽他說了一遍,就先驗一驗屍首,隨即着手搜索。在這房
  門局面,我搜得一枝手槍,大概兇手因着事情泄露了,防人查問,就把槍丟在房
  門背後,不敢帶出去。我又發見一粒彈子,陷在那邊墻上。我纔知道這個少年果
  真是給槍彈貫穿打死的。’”
  
  霍桑的目光踉着倪金壽的手指,移到寫字桌上面的墻上去。我也隨着瞧去,
  果然看見墻上的磚泥碎缺一塊,顯然是新近受彈的痕跡。
  
  霍桑道:“這槍彈你驗過嗎?是不是兩相符合?”
  
  倪金壽走到那守廠的少年探夥那邊,把他手中拿着的一個紙包取過來。
  
  他答道:“手槍和彈子都在這裏。請你瞧一瞧。-”
  
  霍桑丟了煙尾,根謹慎地把紙包打開,一取了手槍和子彈,走到窗口去,用
  放大鏡仔細察駐。
  
  他皺眉說:“槍柄是刻花的,找不出指印。”
  
  他又回過頭來。“蘇子的大小和槍的口徑果然是合符的。但是這彈殼中可以
  客九顆子彈,射擊了一彈,還應當存八顆。此刻衹剩了七拉,似乎那人曾發射過
  兩槍。你可曾發見那第二個子彈?”
  
  倪金壽搖頭道;“沒有。我已經四面找過,找不到第二拉彈子。據榮林和死
  者的母親說,他們都衹聽得一次論聲,似乎那人在這房裏衹發了一槍。”
  
  霍類披一鍁眉,問道:“他母親也聽得發論的聲音?”
  
  倪金壽道:“是。那老婦不但聽得槍聲,還聽得伊的兒子叫喊的聲音。伊說
  伊在睡夢中所得伊的兒子叫伊,伊含糊答應着。接着伊清醒了些,又聽得伊的兒
  子高聲喊道:“鴻生…鴻生!……你好!…”喊聲剛纔停,槍聲便發作,可是衹
  有砰的一響。”
  
  霍桑的眼珠轉一轉。“伊可也所得打架聲音?”
  
  “這倒沒有。我也門過伊。”
  
  “唔,以後怎麽樣?”
  
  倪金壽揉煉了殘煙,說:“伊知道有變端,急忙喚醒了小使女勞兒,一同開
  了房門,走到伊的兒子的前房裏來。房門也開着,房中的電燈完全熄滅。等到伊
  扳亮了電燈,看見伊的兒子友恩已經死了。伊慌得沒有辦法,衹有放聲號哭,直
  到顧榮林和巡邏到來。
  
  霍桑重新點着了一支煙,低垂着頭,默默地深思。我把煙尾丟在床前的一隻
  痰盂中,開始運用我的理智。案情確像是謀殺,我先前的斷語確有些早熟。我的
  對於倪金壽的答辯也未免失態。
  
  一會霍桑仰面說:“照這情形看,似乎這張友思是被一個喚做‘鴻生’的人
  殺死的。那人也許就是顧榮林所看見的在窗口上的人。我們目前的課題,就要找
  尋這一個人。
  
  倪金壽忙應道:“對,可是這課題不容易下筆。我覺得沒有辦法。纔來煩勞
  你們倆。
  
  霍桑說:“這假定的兇手不是叫鴨生’嗎?這也不能說毫無頭緒啊。
  
  “是。可是難題就在沒有人知道這個鴻生。
  
  “他的母親也不知道?
  
  “不。我問過伊。伊說伊不知道友恩有什麽叫鴻生的朋友。
  
  “那兩個僕人呢?
  
  “也不知道。
  
  霍桑皺緊了眉。“奇怪。你可曾問顧榮林,他能不能辨認那窗口的人?
  
  “他在驚惶中沒有看清楚,衹記得那人的頭髮很長,上身穿白色的西裝襯衫。
  
  霍桑把背靠住了窗框,躊躇着道:“事情真有些棘手。不過那人的去蹤雖這
  樣敏捷,他怎樣進來,總得有人知道啊。
  
  倪金壽搖頭道:“不知道。睏難點就在那人的來去無蹤,沒有一個人知道。
  我曾嚮那老頭兒壽慶問過。他說他臨睡時把前面鐵條門和屋子門都親手鎖好。
  來榮林們進來,門都虛掩着。
  
  “壽慶什麽時候睡的?
  
  “他說他睡時大約在十一點光景。”
  
  “在他睡的以前,可有什麽人來見他的主人?
  
  “他說在十一點不到。他的小主人剛纔回來,吩咐他鎖好了門去睡。他纔下
  了鎮去睡,並沒有什麽人來。我也問過那老婦和小使女。他們睡得更早,在發案
  前也不聽得什麽聲音。
  
  霍桑道;‘九此,這個人和死者必是相識。那人進屋的時候,諒來是友恩自
  己下去開的。我剛纔看見屋子門上的鎖沒有壞啊。
  
  倪金壽表示贊成。“是。我也已經把門驗過,門沒有壞。鐵門上的鎖也開着
  不壞,鎖仍舊挂在紐孔上,它的鑰匙也照樣撲在樓梯腳下的墻壁上。壽慶每夜鎖
  門後總是挂在那裏的。
  
  霍桑點頭道;“那末死者自己開門的理由可以確定了。
  
  金壽說;“是,霍先生,你說得對,門一定是友恩自己開的。進一步,我們
  可以推想那人深夜訪問,友恩竟能開門把接,可見彼此一定很熟悉。
  
  我又插一句。“既然如此,就算這屋子裏的人不知道鴻生是誰,但要偵查他,
  似乎還算不得難事。
  
  霍桑點點頭。又問道:“金壽見,你可曾發見其他可以幫助偵查的證跡?倪
  金壽一壁點頭,一壁伸手嚮衣袋中一摸,取出一塊白巾包折的東西,雙手送交霍
  桑。
  
   
  三、照片的下落
  
  白巾包中的東西在案情上當真很重要。那是一張女子的照片和一封信。照片
  上的女子穿學生裝,年齡好像還不到雙十,上身穿一件白色小花的短衫,下面係
  一條黑色的短裙,樸素而端莊。伊有兩條秀眉,一雙慧眼,配着細長的鼻子,非
  常美麗。照片邊上有兩行毛筆細指,寫着;“友哥惠存——一抹霞持贈”八個字。
  
  倪金壽說:“照片是藏在死者身上的。我從他的西裝的胸口袋中取出來。他
  的母親已經瞧過,可是不認識。”他又指一指那封信。“這封信是我從字紙簍中
  撿出來的,似乎也有些關係。
  
  霍桑將信箋展開來。那是死者的父親從北平寄發的傢書,書法很勁道,日期
  是三天前。
  
  那信的大略是:“……近來我因為和人傢的政見參差,有一班人銜恨我。我
  既不願甘心屈從,一時又不便下臺,衹得隨時防衛,靜待時機。你在滬讀書,也
  應處處小心,交際上更直註意,免得我兩地懸念。
  
  倪金壽等霍桑讀完,問道:“霍先生,你對於這兩件東西有什麽見解?”
  
  霍桑想了一想,答道:“照現勢論,好似這兩種東西都可能和兇案有關係。
  但這兩件東西的本身不像有連鎖的關節。
  
  倪金壽點頭道:“對。但你看這兩種東西,哪一種和兇案的關係更接近些?”
  
  “這是很顯明的。照片當然更切近些。
  
  “是,我也這樣想。因為信中的話,雖含着警誡的意味,但假使果真有什麽
  仇人,因父親的怨仇要在兒子身上報復,也衹能暗中行刺,友恩斷不會親自去招
  待進來。
  
  我插口道:“這倒難說。暗算的人也許先藉交際做引綫,然後乘機行刺,那
  自然比貿貿然狙擊的更妥當。信上明明有‘交際上更直註意’的話啊。
  
  倪金春回頭來嚮我瞧瞧,辯道:“不過看死者在深夜中還能招接,顯見彼此
  相識已久,决不是初交。信中所說的結怨,似乎還是近來的事。包先生,你的意
  見似乎有些講不通。
  
  我笑一笑,答道:“金壽兄,你把死者的深夜納客當做是舊交而不是新交的
  根據呢?可是據我看,死者所以招納那人,也許有由於被動的可能,不一定是相
  好的舊交。
  
  “唔?怎樣被動?”
  
  “譬如那人預先和死者有什麽成約,誘以利害,使死者有不得不開的趨勢—
  —”
  
  霍桑忽嚮我們倆搖搖手。“好了,別空辯。……金壽兄,你的意思怎麽樣?”
  
  倪金壽說:“照我看,這一件兇案中似乎牽涉一個名叫“霞’”的女子,那
  兇手也必和這個女子有關係。也許就因為三角關係,那人和友恩勢不兩立,便在
  深夜中到這裏來行兇。兇謀完成了,他就乘顧榮林回去報警的當兒,把手槍丟在
  門背後,悄悄地逃走。從我們所知道的事實推想,這兇手也許就叫鴻生。眼前最
  睏難的,就是要找尋這個叫鴻生的人,一時無從着手,因為這屋子裏沒有一個人
  知道這鴻生。
  
  霍桑凝想了一下,說:“傢中人雖不知道,但朋友們也許有知道的。友恩既
  然在徐匯中學讀書,那裏總有同學們可以查問。
  
  倪金壽似乎給提醒了,嘻一嘻。“對。我就從這一條路進行。
  
  “你找到他以後,聽他說些什麽,我們再商量辦法。
  
  倪金壽答應了,就將手槍等物收拾好。他準備先回警局去接治一下,以使檢
  察官來後,將屍身運往驗屍所去,然後他再到徐傢匯去調查。霍桑又和他談了幾
  句,倪金壽便走了。我們也一同下樓來。
  
  我們和張友恩的母親略略談一談,纔知友恩的父親一嚮在交通部中辦事,手
  裏很有些積蓄。友恩是他們的獨生子,從小轎養慣。霍桑問到友恩平日有沒有和
  女子來往的事,老婦回答不知道,衹說他平日在外面的時候不少,揮霍相當大。
  我們離開張傢之前,又問小使女勞兒和壽慶老頭兒問話,他們所答的和倪金壽先
  前轉述的沒有兩樣。我覺得壽慶實在是一個瀕項不靈的人,故而連放槍的聲音都
  不曾驚醒他。不過芳兒說到友恩的脾氣,隱約間吐露不滿,友恩像是個任性使氣
  的“少爺”
  
  我們從張傢出來後,順道到警署中去會了一會顧榮林,所說的也沒有出入。
  我們便回寓所講過時的早餐。因為我們一清早得到了倪金壽的電話,匆匆趕得去,
  肚子還是空着的。霍桑的早餐本來最不小,這一天他好似滿腹心事,竟改了常態,
  衹吃了兩個雞蛋,便離座而起。
  
  我問道:一怎麽?你不吃粥?”
  
  他搖搖頭。“‘夠了。兩個雞蛋,在營養方面說,足夠維持人體的二十四小
  時的消耗,多吃衹有填塞和擴大胃的功用,實際是浪費。
  
  他說完了,便先走進辦事室去。我自顧吃粥,並不留阻他。我們兩個人對於
  膳食的態度常常有相反的表現,而且是有交營性的。有時候案情的疑秘睏住了我
  的腦筋,影響我的胃納,可是霍桑往往會不受影響。這一次倒了一個兒。我覺得
  張友恩的案子比較是平淡無奇的,不料霍桑卻重視得減報了他的早餐。他還說出
  一番大道理。那顯然是詭辯,目的在掩護他的變態。
  
  我回進辦事室時,他傷着一支煙,背負着兩手,低了頭不住地在室中踱着,
  好似有萬千思緒睏住了他的腦球,一時無從整理。
  
  我含笑說:“‘霍桑,你剛纔的話,不是沾染了莎菲斯派的臭味嗎?
  
  霍桑拿下了煙,住了步,答道:“什麽意思。
  
  “你明明因為這件張友恩的事減少了你的早餐,可最你告訴我一篇節食的大
  道理;
  
  “噎,我不是詭辯。我的話最有學理根據的。我本來吃得太多。”他頓一頓,
  又說:“是的,我也用不着瞞你,這一件案子也的確睏我的腦筋!”他的盾尖間
  的綫紋加深些。
  
  我說:“你指什麽?我看這案子也不見得十二分棘手啊。”
  
  霍桑忽然回頭來瞧我。他帶着憂鬱的各色,坐到藤椅上去,呆滯地吐吸了幾
  口煙。
  
  他問道;“包朗,你不知道這案中的情節有矛盾嗎?唉,這矛盾正使我索解
  不得!
  
  我問道;“什麽矛盾?你究竟指哪一點?
  
  玲玲玲!…電話機上的鈴聲阻止了霍桑的答復。他仍坐着,好像在推索某一
  個難題。
  
  他說:“包朗,你去聽聽。大概倪金壽有什麽信息了。”
  
  我答應着去接,果真是倪金壽的報告。金壽說,他從徐匯中學方面,查不出
  鴻生是誰,比較有關係的一點,就是死者有一個交好的同學叫嚴公聲,也許可以
  知道友恩的情況。嚴公聲住在學士路十九號。金壽就到那裏去嚮鄰居和僕人們探
  訪,纔知嚴公聲當天就要結婚,新娘名喚陳碧霞。他從狀貌服裝上查得新娘就是
  那照片中的女子、倪金壽覺得這個發現有重大關係,就進會和嚴公聲會激。他起
  初一日回絶,聲言並不和張友恩相識;後來他又說他們不過是泛泛的同學,並不
  知友恩的底細。倪金壽益發懷疑,就把那女子的照片取出來作證。公聲不禁突然
  變色,再不能夠抵賴。金壽進一步問他為什麽把張友恩打死,他仍矢口不認。倪
  金壽又在他書室中的地板上搜出一粒槍彈,黨和第一次在張傢發現的同式。公産
  起先也支吾,後來忽說這一粒彈子是一個不知何人打進去的。但據倪金壽的見解,
  那在戶屋中搜得的手槍定是嚴公聲的。也許他偶一失手,落槍於地,彈子就着在
  地板上面;把彈艙中缺少的一彈作證,恰巧符合。此外還有一證,公聲是穿西服
  的。他在這天的清早,特地往學土路轉角的一傢理發鋪裏去剪發。金壽又去看過
  那理發師,據說公聲的頭髮本來很長,今天卻修得很短。因此種種,倪金壽就指
  他為嫌疑兇手,已將他拘入警署中去。
  
  我把這一番報告詳細地轉告霍桑。霍桑很驚異。他思索了一回,他的眉峰忽
  然開展些。
  
  他自言自語地說:“唉,叫嚴公産?女的叫陳慧霞!哈,這發現很僥幸!很
  迅速!”他突的立起來。“包朗,有些眉目了。現在我還得去探索一下。你在這
  裏等好消息罷。
  
  約摸一個鐘頭以後,還沒有信息。我一個人感到無聊,我的思潮使禁不住乘
  機活動。
  
  就情勢看,這案子的收束之期似乎已近。可惜的是嚴公聲以新郎的資格,忽
  一變而成兇手。洞房的風趣未嘗,卻先領略鐵窗的滋味,真是最煞風景的事。無
  論案情昭著,他的兇罪已將成立,即使事屬冤枉,但他們的婚期既然定在今天,
  半天工夫,也斷不能夠平反。我更替嚴公聲和陳碧沒惋惜,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衹有付之一嘆。
  
   
  四、一個故事
  
  午刻過了,我正想一個人先進午膳,霍桑忽然滿頭大汗地闖進來。
  
  他卸下了國産白華嘰的短褂,便問:“包朗,可有什麽人來過?”
  
  我搖頭道。“沒有啊。你希望哪一個人來?”
  
  “我已約定兩個人。等一會你就會看見。”
  
  “你約他們來做什麽?可就為着這一件案子?”
  
  “是。我要等他們來結束。”
  
  我驚喜道;“什麽!你已準備結束這案子?難道你已經——”
  
  霍桑搖搖手。“正是。你姑且耐一下子,別催着我解釋。”像坐到藤椅上,
  伸直了兩腿,用白巾抹抹額角和脖頸。他又高聲叫道;“施桂,你叫蘇媽把我們
  的兩雙新的漆皮皮鞋擦擦亮,我們晚上要穿。”
  
  這吩咐有些不倫不類,我感到莫名其妙。他卻安閑地開始吸煙。
  
  我問道:“霍桑,這究竟怎麽一回事?你又賣關子——”
  
  來一個打岔。施桂引進一個人來,就是我們的老友倪金壽。
  
  倪金壽先說:“霍先生,剛纔失迎。但你留字條約我來,可是有什麽新的發
  現?”
  
  霍桑劈口應道;“是!不單是新發現,我已經把全案的真相都查明白了!
  
  倪金壽歡喜地說;“那好極!開審起來,不怕那兇手狡辯了。霍先生,我很
  感激。”
  
  霍桑似乎沒有聽得,忽而自言自語。“唉!可惜還缺少一個人,否則我的結
  束談話就可以開始了。’”他皺一皺眉,取出表來瞧一瞧、“他不會不來罷?……
  好,我不如先說起來,等他來繼續加入,免得耽誤金壽兄的工夫。’”
  
  靜一靜。紙煙的煙霧又開始氯氟。我仍是滿腹疑團,想不出結束的方式是怎
  樣。
  
  霍桑說:“金壽兄,張友恩的致死的情由,你說你早已知道,不用我再說了
  罷。
  
  倪金壽道:“是。照現在的情勢,內幕已經很明顯。嚴公聲和張友恩勢必同
  戀着陳碧霞,碧霞到底被公聲所得,友思是失敗了。不過因為碧霞的一張照片落
  在友恩手中,所以在結婚之前,公聲企圖將肖照取回。他連夜嚮友恩交涉,不料
  友思不答應,事情就弄僵。但瞧友恩把照片藏在身上,就是一個明證。當時公聲
  因為堅索不得,彼此决裂了,所以公聲就把他打死。
  
  霍桑一壁吐吸着煙,一壁斜側着頭聽着,可是他的臉上卻表示一種淡漠的神
  色。
  
  他說:“唔,這樣的假定看來好似很近情,可惜事實上並不如此。
  
  倪金壽驚異道:“幄?可是我料錯了?難道公聲的行兇另外還有別的情由?
  
  “你不是料錯。你弄錯了前提。我剛纔說的是指友恩怎樣死的。你答復這一
  句就行。
  
  倪金壽呆上呆。他地疑惑的眼光瞧着霍桑,似要從霍桑的神色中窺測他的語
  氣。我也覺得霍桑的語氣近乎模棱含糊。
  
  他道:“霍先生,你可是說除了公聲以外,另外還有別的兇手?
  
  霍桑也註視在他的臉上,重複地答道:“別的兇手?
  
  倪金壽疑遲道:“是啊,就是那傢信中說的警誠友恩的話——一”
  
  霍桑忙止住他道:“不是。那傢信上的話若使細讀一遍,便可知和兇案沒有
  關係。他父親所以說結怨於人的話,不過藉以引證,使友恩知所警誡,應當明哲
  保身,不可在交際上結怨;並不是說他有某一個仇人將要到上海來加害本思。你
  若從這一條路上去着想,不免要走入更遠的歧途上去了。
  
  “這是包先生提起過的,我本來不曾走這一條路。但你既然說我的第一層見
  解不對,我又沒有別的成見,自然就想到這歧路上去。那末你的見解究竟怎麽樣?
  可是說公聲當真不是行兇的人?
  
  “他不但不是兇手;而且還是一個被害的人!”
  
  “奇怪!那末,誰是兇手?”
  
  “張友恩!”
  
  倪金壽怔一怔,說不出話。我也不期然而然地放下了紙煙。
  
  霍桑又道:“難道你已經忘掉了包朗兄的說話?
  
  倪金壽突的回過目光嚮我瞧一瞧。他更加詫異了,眼睛在交替霎。我也象墜
  入了五裏霧中。
  
  霍桑笑道:“包朗,你真健忘!你自己的話也記不起來嗎?你不曾說過友恩
  是自殺的嗎?
  
  這句話纔使我恍然醒悟。當初我一見屍身上槍彈貫穿之狀,驟然間確曾說過
  他是自殺。但是後來因種種抵觸的疑跡不能解釋,這自殺的見解我也不由不放棄
  了。
  
  霍桑繼續遭:“你當時因為創口的證跡,料他自殺,這見解本是正確的。不
  過你發表得太急,沒有把前後的情節斟酌一下,一切可疑衝突之處,也不曾經過
  考慮而找到相當的解釋,故而你雖有超越的眼光,到後來卻終於被疑霧所膝。這
  是最可惜的。以後你應得註意這一點。
  
  霍桑的語氣是含着些教誨的意味的,但我仍非常愉快。因為我自從幫助霍桑
  探案以來,有時雖也談言微中,但我的觀察推論究竟不及霍桑的精闢獨到。這一
  次數一言料中,連大名鼎鼎的倪金壽也沒確見到,找實在不能不感到高興。我瞧
  瞧倪金壽。他的顔色從驚異而變成沉靜。他的眼睛仍瞧在霍桑的面上,分明還是
  半信半疑。
  
  倪金壽說:“這結果實在是出我意料之外的。霍先生,現在你對於這案中的
  一切矛盾費解之點總已有了合理的解釋了罷?
  
  霍桑仍很安閑,點着了另一支煙,點頭道:“是的,現在我先講一個故事,
  如果有什麽疑點,不妨等講完後再說。
  
  倪金壽道:“很好。
  
  霍桑連連吐吸了幾口煙,方始說:“金壽兄,這故事的前半段,你方纔已經
  說明,的確不錯。張友恩和嚴公聲同時和陳碧霞發生了戀愛,彼此認同學而變成
  情敵。情場搏鬥的結果,嚴勝而張敗,你說的也相合。至於勝敗的緣由,一個是
  愛情純潔,事事出於真誠;另一個卻把色欲做了前提,把金錢做了後盾。久而久
  之,真相一露,陳碧霞自然就捨此就彼了。”
  
  故事的性質又跳不出三角圈,不過內幕的變幻,我相信方式是不同的。霍桑
  停一停,吐了一口煙。他嚮佣金壽瞧一瞧,繼續說下去。
  
  “張友恩失敗了,自然不甘服。你知道一個驕養的獨生於,家庭的溺愛造成
  了他的任性使氣的性格,後果的危險是必然的。俗語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
  豆’,真有着論理的基點。到了昨天晚上,他便决定了行兇的計劃,準備把公聲
  打死,破壞他們的美滿婚姻。他悄悄地走到嚴傢門外,望見書室的窗開着,公聲
  正坐在搖椅上沉沉思想。反思就隔着垣場發了一槍。不料公聲的搖椅是活動不定
  的。槍彈落了空,便陷進了地板裏去。當時公聲吃驚走出去,友恩早已逃走了。
  公聲雖沒有瞧見發槍的是誰,但料想起來,除了情敵,他並沒有別的怨傢、可是
  他因為婚期就在明天,不願意好事多磨,發生什麽意外風波,所以他就把這回事
  隱秘了,不曾報告警局。這是他的失着。友恩是驕縱慣了的。一個驕縱慣了的少
  年,坐慣了順水船,教育又太少,理智當然不健全,所以一碰到挫折,便會倒行
  逆施地亂子,連性命都不顧。他行兇不成,越發加上了一重怨恨,。回傢之後,
  左思右想,一百個不如意,就决定了自殺的主意。可是他並不是白死,他企圖貫
  徹他的報復計劃,嫁禍於公聲。例如椅子的傾倒,前門的虛掩,和臨死時高喚公
  聲的名字,都是他準備的計策,使人傢信他為公聲所謀殺。並且他發槍以後,還
  努力地把槍擲遠,更可見他的復仇心的深刻和設計的周至。”
  
  “你可是說公産和鴻生,聲音太相近,友恩的母親聽錯的?”我乘霍桑略頓
  一頓的機會補一句。
  
  霍桑點點頭。“是。‘公’和‘鴻’聲母雖不同,韻母是一樣的。張夫人在
  迷湖中聽錯了,當然很自然。”
  
  倪金壽也開口了。“霍先生,故事很動聽。但這是你的設想嗎?還是有根據
  的?”
  
  霍桑笑着說:“金壽兄,你想設想丟掉了根據,那會成什麽?”
  
  “唔?’
  
  “我告訴你。我的設想當然都是從事實和證據上觀察而得的。我得到了你的
  報告,就覺得嚴公聲沒有殺死張友恩的必要。你想他在情戰士既然得勝了,婚期
  又在下一天,為什麽還要冒險殺人?若說為了他的意中人的一張照片落在情敵手
  中,竟不惜行兇,情理上委實太牽強。因為女子的照片在秘密不能公開時也許有
  些價值,這件事情勢可不同。兩個男子公開地同時戀一個女子,這女子自然沒有
  嚮對方守秘的必要。因此在碧霞方面既沒有名譽的損害,在發恩方面也沒有藉照
  片要挾或其他作用的可能。那末公聲為什麽竟值得拚死行兇地取回這照片呢?
  
  “你的報告又說你在他的書室中搜得一粒槍彈。我就到警局裏去找你,想把
  彈子比一比。你恰巧不在。我便直接見公聲。我把利害的關係指示他以後,他就
  把一切情節開誠地告訴我。我又到公聲傢的門外去檢驗,果然看見短墻上面有很
  顯著的跡象,分明有人在那裏倚靠過的。因此我便確信行兇的是友恩,不是公聲;
  手槍也是友恩之物更不必說。此外還有一個基本的佐證,就是死者左手執槍,傷
  處雖在左胸,槍口卻已偏有,故而子彈從右背穿出。這顯然是自殺之象。而且你
  總也註意到襯衫上的黑灰明明是槍彈湊近發射的現象。這一點當然就是包朗兄的
  最初見解的根據,我不必再說了。
  
  霍桑的分析和舉證,簡直“口若懸河,頭頭是道”。一個起初認為不可解釋
  的疑團,此刻大半已有了着落。自然,我衹有心領神會地佩服。但倪金壽低了頭,
  似乎在細細地咀嚼,還有些不完全融澈的樣子。
  
  他說:“霍先生,你的理解固然很近情。不過若說友恩的死,公聲完全沒有
  關係,我還不敢相信。不然,我起先問他,他為什麽抵賴不承認,直到見了肖照,
  方纔啞口無言?”
  
  霍桑道:“這是容易明白的。他為着婚期就在目前,怕多口舌,故而抱着省
  事主義。其實處世的準則,要懂得“無事不可生事,有事不可怕事’。公聲就因
  怕事反而多事。現在他正後悔來不及哩。
  
  倪金壽沉默地吸了一會煙,又說:“我還有些不明白友恩既然是自殺的,那
  時候他的房中當然衹有他一個人。他倒地了,室中怎麽還有第二個人替他熄燈?
  因為顧榮林聽得槍聲以後,明明看見樓窗口裏有一個長發的人探望,燈光隨即熄
  滅。這個人又是誰?
  
  問話很有力,而且也是在我的嘴邊的。要是沒有合理的解釋,霍桑所講的故
  事會變成一個美麗的皂泡。霍桑突然立起身來,彈去了些煙灰,用自本株一抹脖
  頸,連連點頭。
  
  他嘆口氣說:“金壽兄,你這一問很有意思。這委實是全案中最傷人腦筋的
  一點。當初我根據彈灰和傷勢,假定他是自殺;又從死者的母親聽得叫聲而不聽
  得爭鬥聲,又假定椅子的翻倒是放設的疑跡;還有前門上的鎖沒有壞而仍舊挂着,
  也不像是有外人進去。可是事實上有個人在窗口探望,接着又熄燈!這是一個無
  可解釋的矛盾點,我左思右想,再也解釋不出。後來我從公聲傢回來時,經過西
  門路的一排同樣式製的洋房。忽然觸發了一個理解,就重新趕到白楊路去證實。
  金壽見,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了。我確實知道友思自殺之前已經把電燈熄滅,並不
  是有第二個人替他熄燈的。
  
  倪金壽張大了四眼。“果真?霍夫生,你有證據?
  
  霍桑嘻一略,點點頭。“自然。
  
  “那末顧榮林所看見的難道是一種幻像?
  
  霍桑還來不及答復,室門忽而推開。霍桑旋轉身去,嚮着室門口深深鞠了一
  個躬。
  
  他說:“江先生,你來得真湊巧!請進來。
  
   
  五、十八衹碗子
  
  門口立着一個穿棕色派力司西裝的少年,長身玉立,儀表報秀美,豐盛的黑
  發剪成平頂式。我細瞧他的面貌,並不相識。
  
  霍桑說:“金壽兄,包朗兄,我來介紹。這位江鷗客先生是國民書館的特約
  撰稿員。此刻他特地趕來給我們解釋一個重要的疑點……江先生,請坐。
  
  來客嚮我們倆鞠了一個躬,坐下來。他摸出白巾來抹汗,那白巾回進袋裏去
  時,換出了一把小小的措扇,扇上還有國粹的書畫。我聽了江鷗客的名字,腦室
  中仿佛還有些印象,可是一時記不起在哪裏聞名過。
  
  霍桑說:“江先生,對不起,請你把你剛纔你說過的故事重新說一遍。我這
  兩位朋友正急於要聽呢。
  
  江鷗客把折扇揮動着,點點頭。“很好。昨晚上我因為編寫“公民衛生新
  篇”,睡時不覺遲T些。約摸一點半鐘左右。我猛聽得一聲槍響,不禁大吃一驚。
  因為白楊路上本有政治活動的人們匿居,不時有暗殺案發生。那時候我正凝神寫
  稿,以為槍聲在我傢門前發作,故而悄悄地開窗張望。我果然看見一個人站在門
  前,好像正擡頭嚮着我的窗口。那人一看見我。就避到樹底下去。我怕他誤會我,
  急急關上窗,又把電燈熄滅了,以免無妄之災。一會,我又聽得隔壁張友恩傢的
  哭聲,料想有什麽人已被政治活動的人們打死。我——”
  
  倪金壽忽然直跳起來。“唉!你就是張友恩的隔壁鄰居?”
  
  江鷗客把上半身微微僂一僂,算是承認的表示。我瞧着他暗暗詫異。誰想得
  到這個誤會?
  
  倪金壽又說:“那末顧榮林所看見的是你傢的窗,不是友恩的窗?後來他重
  新回來到原處,望見了窗上有燈,便也不再分辨,因此纔造成一個大錯!是嗎?”
  
  霍桑又嘻一嘻,代來客答道:“是的,金壽兄,你說得不錯。
  
  我也像迷夢初醒,纔記得我們清晨往張傢去的時候,確曾看見貼隔壁四①四
  門上有一塊“鷗客寄廬”’的銅牌。_
  
  江鷗客又說;“這誤會的情由,我本來沒有知道,直到方纔霍桑先生來找我,
  說明了緣故,我纔明白。他又叫我來證明一下,以便解脫一個人的嫌疑。這是我
  所義不容辭的。倪先生。現在你總可以明白了罷?
  
  倪金壽拱拱手。“多謝你,替我們了結了一件疑案。他又皺皺眉。“榮林太
  糊塗!竟弄出這樣的誤會!
  
  霍桑丟了殘煙,搖搖手。“‘這也怪不得他。他想那裏一共有同樣構造的洋
  房十二幢。這兩傢恰巧在中央。顧榮林在深夜倉皇的當兒,當然不會看門牌。他
  大概衹把那一顆大樹做記號,那裏還能夠辨別清楚?其實不但榮林,就是你我處
  在這樣的境地。恐怕也保不住一定不誤會罷?”
  
  倪金壽連連點着頭,答道:“唔,是的,也許如此。
  
  霍渠道:“金壽兄,你回去之後,快把嚴公聲放掉了,別讓他錯過吉期。法
  庭上如果需要質證,我可以負責擔保。
  
  倪金壽和江鷗容先後他辭出以後,我們倆方始吃延遲的午飯。霍桑含着笑容
  瞧我。
  
  “包朗,恭喜你!你的觀察力有進步了!……喂,你別吃得太多,留些肚子
  給晚上裝。我告訴你,今天夜裏我要替人傢做一回媒人呢!
  
  我問道:“做媒人?你替誰做?”
  
  “就是嚴公聲和陳碧霞。”
  
  “哈?他們倆還要你做媒?”
  
  “我當然不是做舊式媒人。但這一回事若沒有我從中撮合,他們倆的婚險些
  兒結不成。所以我查明之後,順便往西門路陳碧霞傢去安慰伊。伊真是說不出的
  感激,把我看做‘媒人’還恭敬。伊約我事情成功了,今晚上一定要往他們傢去
  吃喜酒。
  
  我立起來,也恭恭敬敬地嚮霍桑鞠一個躬。“我也恭喜你!怪不得你剛纔這
  樣子起勁,忙着叫蘇媽擦皮鞋。原來你準備吃十八衹路子呢!
  
  霍桑笑道:“十八衹蹄子?這麽多?
  
  “是,這是舊式媒人的特別享受;
  
  “唔,要是真有十八衹,少不得要分給你九衹。你用不着捻酸!
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程小青 Cheng Xiaoqi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3年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