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杜本絲說。
她語氣有點冒火。
“你說什麽?”湯美說。
“我說:‘書!’”她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湯瑪斯·勃拉司福說。
杜本絲面前有三個大箱子,從中抽出各種不同的書。可是,箱子裏,書還有一大半。
“真叫人不敢相信。”杜本絲說。
“你是說書占了很大地方?”
“嗯。”
“你想全都擺在書架上?”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杜本絲說,“真是煩人。搞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麽!唉!”
“啊,我覺得這很不像你的個性。嚮來你最煩人的地方就是過分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我的意思是,”杜本絲說,“我們終於到這裏來了,有點老了——算了,還是面對它吧——的確有風濕病,尤其挺直身子的時候。唉,挺直身子把書放上書架,從架上拿下東西,彎腰在最底層的書架上找東西,然後突然站起來,可真難受。”
“嗯,”湯美說,“這證明我們的身體都不行了。你想說的就是這些?”
“不,不是。我想說的是,真高興能買個新傢。在我們想住進去的地方找到了夢想的房子——當然必須稍加整頓。”
“打通了兩間房間,添了個你所說的陽臺,建築師所說的客房。不過,我倒想把它稱為涼廊。”
“那一定好極了。”杜本絲肯定地說。
“完成時,我一定會說真沒想到!對吧?”
“完全不對。完成時,你一定會很滿意地說,真沒有想到我竟然有這樣富於獨創性、聰明又具藝術傢氣質的妻子。”
“好。”湯美說,“我一定先記住該說的話。”
“不需要記住。”杜本絲說,“你會自然而然地說出來。”
“那跟書有什麽關係?”湯美說。
“搬來的時候,衹裝了兩三箱書,因為不大重要的書都賣掉了。帶來的衹是一些捨不得放手的書,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那傢叫什麽的人——我忘記了名字,就是賣這房子給我們的人——他們不想帶走很多東西,所以說,如果我們願意買下,就全部留下來,包括書在內。我們去看看那些東西--”
“已經買下了。”湯美說。
“嗯。似乎不像他們所預期的那麽多。其中有些傢具和裝飾太可怕了,幸好沒有留下。不過,我去查看那些書——也有童話書,在起居室——有好幾本我以前喜歡的,現在仍擱在那裏。”其中有一兩本我特別喜歡。要是屬於我,那可真樂了。啊,是《安德羅剋雷斯和師子》的故事。”她說,“記得八歲時曾經讀過,是安卓·朗的。”
“杜本絲,你真聰明得八歲就能看書啦?”
“是的。”杜本絲說,“五歲就開始着書了。我們小時候,誰都能看書。甚至不知道沒人教就不能看書呢。請人念故事聽,要是非常喜歡,就先記住那本書放回書架的什麽地方。然後隨時取出來,自已悄悄看,即使沒有人特地教拼字法,也會發覺自己已經會看書了。後來就不太好了。”她說,“因為我還不能拼字拼得很好。四歲的時候,如果有人能教我拼字,那就太好了。當然,加法、減法和乘法,爸爸都教過我,爸爸說九九乘法表在這世上最有用。我也學了長除法。”
“你爸爸一定很聰明!”
“我並不以為他特別聰明,”杜本絲說,“但真是大好人。”
“我們是不是又扯到岔路上去啦?”
“是啊。”杜本絲說,“就像剛纔所說,我想再看一次《安德羅剋雷斯和獅子》的故事——一本安卓·朗所寫的動物故事——啊,我好喜歡它;還有一個伊頓學校學生寫的《我在伊頓學校的一天》呢。我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想看那本書。不過以前就看過了。那是我喜愛的書。此外還有一些取材自古典作品的故事,以及莫爾斯華斯夫人的《鴿鐘》或《四個風吹的農場》——”
“行了。”湯美說,“不必把你小時候的文學成績一一告訴我。”
“我是說,”杜本絲說,“最近看不到這類書了。修訂本還可以得到。可是大多數文字不同,插圖也變了。真的,有一天看到《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我簡直認不出來,變得太多了。不錯,有些書現在還可以得到。莫爾斯華斯夫人的《精靈故事》--粉紅色、藍色和黃色的--還可以找到一兩本。當然,最近我喜歡的作傢倒出了很多書,例如斯坦萊·韋曼等。這類書在前任屋主留下的書裏一定不少。”
“我懂了。”湯美說,“你已經食指大動。你覺得那是廉價品(goodbuy)。”
“是啊,至少——你說‘再見’(good-bye),是什麽意思?”
“我是說廉價品!”
“啊,你打算離開這房間,纔對我說‘再見’吧?”
“哪有這回事。”湯美說,“我覺得非常有趣。總而言之,那確實是廉價品。”
“因為我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下——那些書全部混在我們自已的書和其他雜物堆裏。書太多了,定做的書架一定擺不下。你的書房怎麽樣?還放得了書嗎?”
“放不下啦。”湯美說,“光放我自己的書都放不下了。”
“哎。”杜本絲說,“那倒真像我們。最好再蓋一間特別的房間,你以為如何?”
“不行。”湯美說,“今後要節省一點,不是前天才談過的嗎?你忘了?”
“那是前天啊。”杜本絲說,“時代變了。我現在想把我捨不得拋棄的書全部放在這些書架上。然後——然後再去看其他的書——也許什麽地方有兒童醫院呢,總之,也許有些地方正需要書。”
“要是沒有,就賣掉。”湯美說。
“我想這些書不會有什麽人想買。我不認為這些是珍本書或類似珍本的書。”
“也許有什麽好運道呢!希望有幾本絶版書,是書商長年搜求的。”
“現在,”杜本絲說,“我們必須把這些書全部放上書架。當然,放進去的時候順便看一看是不是有我真正需要或真正記得故事內容的書。我現在就去整理一下——去做做分類的工作:冒險故事、幻想故事、兒童故事,以及L·T·米德——一些學校的故事,這個學校裏的兒童都非常富裕。黛波拉小時候,常看這些書。大傢都很喜歡《小熊阿樸》。此外還有《灰色小母雞》,我可不大喜歡這本書。”
“我看你已經纍了。我纔剛歇手呢。”
“嗯,我也快了。”杜本絲說,“不過,衹要弄完房間這一邊,衹要把書擺好……”
“好,我幫你。”湯美說。
湯美走過來,放倒箱子,倒出裏面的書,然後抱起一摞書走近書架,把書推進去。
銅樣大小的書放在一塊,看來比較舒服。”他說。
“哎呀,這樣就無法分類了。”杜本絲說。
“別再分類了,以後再做吧,衹要選一天再好好整理就行了。下雨天,沒事的時候,再分類吧。”
“麻煩的是,我們總會想起有事情要做。”
“喂,這裏還可以放七本。現在衹剩最上面的角落了。把那邊的木椅拿給我好嗎?踩上去不會垮吧?我可以把書放進最上面的架子。”
湯美小心翼翼地爬上椅子。杜本絲抱着一堆書遞給他。湯美謹慎地把書推進最上面的架子。一不小心,最後三本書掠過杜本絲身邊,落在地板上。
“哎喲!”杜本絲說,“要我的命啊!”
“那有什麽辦法,你一下子遞給我這麽多。”
“啊,看來清爽多了。”杜本絲退後一點,說,“現在如果你把這些剩下的全放過倒數第二層書架的那個空隙,就可以把這箱書全部解决掉。這些書很不錯。我從早上就開始整理了,不是我們的,是買下來的,也許會發現一些寶物。”
“是啊。”湯美說。
“我想我們會發現寶物,我真的覺得會發現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一定可以換一筆錢。”
“真的發現了寶物,做何打算?賣掉?”
“衹有賣掉。”杜本絲說,“當然可以拿去讓大傢見識一下。不是誇耀,衹是說。‘啊,瞧,我們找到了兩件有趣的東西。’我總覺得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什麽,你完全忘記你過去喜愛的書啦?”
“那可不是。一些意外而令人驚訝的東西,也許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啊,杜本絲,”湯美說,“你可真了不起。可能會發現一些帶給我們致命的災難的東西呢!這種可能性也許更大。”
“鬍說。”杜本絲說,“人必須有希望,這纔是人生不可忘懷的重要事項。希望!記住了吧?我們經常滿懷希望。”
“知道了。”湯美嘆了一口氣,“我常常為希望嘆氣。”
她語氣有點冒火。
“你說什麽?”湯美說。
“我說:‘書!’”她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湯瑪斯·勃拉司福說。
杜本絲面前有三個大箱子,從中抽出各種不同的書。可是,箱子裏,書還有一大半。
“真叫人不敢相信。”杜本絲說。
“你是說書占了很大地方?”
“嗯。”
“你想全都擺在書架上?”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杜本絲說,“真是煩人。搞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麽!唉!”
“啊,我覺得這很不像你的個性。嚮來你最煩人的地方就是過分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我的意思是,”杜本絲說,“我們終於到這裏來了,有點老了——算了,還是面對它吧——的確有風濕病,尤其挺直身子的時候。唉,挺直身子把書放上書架,從架上拿下東西,彎腰在最底層的書架上找東西,然後突然站起來,可真難受。”
“嗯,”湯美說,“這證明我們的身體都不行了。你想說的就是這些?”
“不,不是。我想說的是,真高興能買個新傢。在我們想住進去的地方找到了夢想的房子——當然必須稍加整頓。”
“打通了兩間房間,添了個你所說的陽臺,建築師所說的客房。不過,我倒想把它稱為涼廊。”
“那一定好極了。”杜本絲肯定地說。
“完成時,我一定會說真沒想到!對吧?”
“完全不對。完成時,你一定會很滿意地說,真沒有想到我竟然有這樣富於獨創性、聰明又具藝術傢氣質的妻子。”
“好。”湯美說,“我一定先記住該說的話。”
“不需要記住。”杜本絲說,“你會自然而然地說出來。”
“那跟書有什麽關係?”湯美說。
“搬來的時候,衹裝了兩三箱書,因為不大重要的書都賣掉了。帶來的衹是一些捨不得放手的書,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那傢叫什麽的人——我忘記了名字,就是賣這房子給我們的人——他們不想帶走很多東西,所以說,如果我們願意買下,就全部留下來,包括書在內。我們去看看那些東西--”
“已經買下了。”湯美說。
“嗯。似乎不像他們所預期的那麽多。其中有些傢具和裝飾太可怕了,幸好沒有留下。不過,我去查看那些書——也有童話書,在起居室——有好幾本我以前喜歡的,現在仍擱在那裏。”其中有一兩本我特別喜歡。要是屬於我,那可真樂了。啊,是《安德羅剋雷斯和師子》的故事。”她說,“記得八歲時曾經讀過,是安卓·朗的。”
“杜本絲,你真聰明得八歲就能看書啦?”
“是的。”杜本絲說,“五歲就開始着書了。我們小時候,誰都能看書。甚至不知道沒人教就不能看書呢。請人念故事聽,要是非常喜歡,就先記住那本書放回書架的什麽地方。然後隨時取出來,自已悄悄看,即使沒有人特地教拼字法,也會發覺自己已經會看書了。後來就不太好了。”她說,“因為我還不能拼字拼得很好。四歲的時候,如果有人能教我拼字,那就太好了。當然,加法、減法和乘法,爸爸都教過我,爸爸說九九乘法表在這世上最有用。我也學了長除法。”
“你爸爸一定很聰明!”
“我並不以為他特別聰明,”杜本絲說,“但真是大好人。”
“我們是不是又扯到岔路上去啦?”
“是啊。”杜本絲說,“就像剛纔所說,我想再看一次《安德羅剋雷斯和獅子》的故事——一本安卓·朗所寫的動物故事——啊,我好喜歡它;還有一個伊頓學校學生寫的《我在伊頓學校的一天》呢。我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想看那本書。不過以前就看過了。那是我喜愛的書。此外還有一些取材自古典作品的故事,以及莫爾斯華斯夫人的《鴿鐘》或《四個風吹的農場》——”
“行了。”湯美說,“不必把你小時候的文學成績一一告訴我。”
“我是說,”杜本絲說,“最近看不到這類書了。修訂本還可以得到。可是大多數文字不同,插圖也變了。真的,有一天看到《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我簡直認不出來,變得太多了。不錯,有些書現在還可以得到。莫爾斯華斯夫人的《精靈故事》--粉紅色、藍色和黃色的--還可以找到一兩本。當然,最近我喜歡的作傢倒出了很多書,例如斯坦萊·韋曼等。這類書在前任屋主留下的書裏一定不少。”
“我懂了。”湯美說,“你已經食指大動。你覺得那是廉價品(goodbuy)。”
“是啊,至少——你說‘再見’(good-bye),是什麽意思?”
“我是說廉價品!”
“啊,你打算離開這房間,纔對我說‘再見’吧?”
“哪有這回事。”湯美說,“我覺得非常有趣。總而言之,那確實是廉價品。”
“因為我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下——那些書全部混在我們自已的書和其他雜物堆裏。書太多了,定做的書架一定擺不下。你的書房怎麽樣?還放得了書嗎?”
“放不下啦。”湯美說,“光放我自己的書都放不下了。”
“哎。”杜本絲說,“那倒真像我們。最好再蓋一間特別的房間,你以為如何?”
“不行。”湯美說,“今後要節省一點,不是前天才談過的嗎?你忘了?”
“那是前天啊。”杜本絲說,“時代變了。我現在想把我捨不得拋棄的書全部放在這些書架上。然後——然後再去看其他的書——也許什麽地方有兒童醫院呢,總之,也許有些地方正需要書。”
“要是沒有,就賣掉。”湯美說。
“我想這些書不會有什麽人想買。我不認為這些是珍本書或類似珍本的書。”
“也許有什麽好運道呢!希望有幾本絶版書,是書商長年搜求的。”
“現在,”杜本絲說,“我們必須把這些書全部放上書架。當然,放進去的時候順便看一看是不是有我真正需要或真正記得故事內容的書。我現在就去整理一下——去做做分類的工作:冒險故事、幻想故事、兒童故事,以及L·T·米德——一些學校的故事,這個學校裏的兒童都非常富裕。黛波拉小時候,常看這些書。大傢都很喜歡《小熊阿樸》。此外還有《灰色小母雞》,我可不大喜歡這本書。”
“我看你已經纍了。我纔剛歇手呢。”
“嗯,我也快了。”杜本絲說,“不過,衹要弄完房間這一邊,衹要把書擺好……”
“好,我幫你。”湯美說。
湯美走過來,放倒箱子,倒出裏面的書,然後抱起一摞書走近書架,把書推進去。
銅樣大小的書放在一塊,看來比較舒服。”他說。
“哎呀,這樣就無法分類了。”杜本絲說。
“別再分類了,以後再做吧,衹要選一天再好好整理就行了。下雨天,沒事的時候,再分類吧。”
“麻煩的是,我們總會想起有事情要做。”
“喂,這裏還可以放七本。現在衹剩最上面的角落了。把那邊的木椅拿給我好嗎?踩上去不會垮吧?我可以把書放進最上面的架子。”
湯美小心翼翼地爬上椅子。杜本絲抱着一堆書遞給他。湯美謹慎地把書推進最上面的架子。一不小心,最後三本書掠過杜本絲身邊,落在地板上。
“哎喲!”杜本絲說,“要我的命啊!”
“那有什麽辦法,你一下子遞給我這麽多。”
“啊,看來清爽多了。”杜本絲退後一點,說,“現在如果你把這些剩下的全放過倒數第二層書架的那個空隙,就可以把這箱書全部解决掉。這些書很不錯。我從早上就開始整理了,不是我們的,是買下來的,也許會發現一些寶物。”
“是啊。”湯美說。
“我想我們會發現寶物,我真的覺得會發現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一定可以換一筆錢。”
“真的發現了寶物,做何打算?賣掉?”
“衹有賣掉。”杜本絲說,“當然可以拿去讓大傢見識一下。不是誇耀,衹是說。‘啊,瞧,我們找到了兩件有趣的東西。’我總覺得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什麽,你完全忘記你過去喜愛的書啦?”
“那可不是。一些意外而令人驚訝的東西,也許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啊,杜本絲,”湯美說,“你可真了不起。可能會發現一些帶給我們致命的災難的東西呢!這種可能性也許更大。”
“鬍說。”杜本絲說,“人必須有希望,這纔是人生不可忘懷的重要事項。希望!記住了吧?我們經常滿懷希望。”
“知道了。”湯美嘆了一口氣,“我常常為希望嘆氣。”
湯瑪斯·勃拉司福太太把莫爾斯華斯夫人的《鴿鐘》移到倒數第三層書架空位中。莫爾斯畢斯夫人的作品都集中到這裏。杜本絲抽出《錦織房間》,深思般地拿在手上。她也許讀過《四個風吹的農場》,但都無法像《鴿鐘》和《錦織房間》那樣記得清清楚楚。她的手指不停地翻動書頁……楊美很快就會回來。
工作進展得很順利,不錯,前確很順利,衹要不停下來看以前喜愛的書就行。這實在很快樂,但也花掉很多時間。湯美傍晚回來,問起工作的進度,她說:“唉,已經整理好了。”可是,她必須動用種種機智與技巧,阻止湯美走上二樓查看書架整理的情形。一切都很花時間。搬進新傢,往往要花費許多時間,甚至比想象的還多。而且事實上也有許多事讓人焦躁不安。例如電工到傢裏來,常在地板上占據了好大的地方,而且高高興興造了許多陷講,心在不焉的主婦行走時,往往一腳踩空,而在千鈞一發之際,被在地板下模來摸去,看不見的電工扶住。
“有時,”杜本絲說,“我真希望我們沒有離開巴爾敦。”
“想想那餐廳的屋頂。”湯美說,“想想那屋頂間,想想車庫的情形。車子差點都被搞壞了。”
“請人修理,不就行啦?”杜本絲說。
“不。”湯美說。“那破房子必須徹底改建,不然就搬走。這新房子總有一天會住得很舒服。這點,我深信不疑。總之,房子可以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說做我們想做的事,”杜本絲說,“是指我們彼此都想找個地方加以獨占?”
“不錯。”湯美說,“各人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超過這個限度,我就難以同意。”
這時,杜本經想,我們在這房子裏還有事要做?也就是說。除了定居之外。還有什麽事要做嗎?說到定居,最好簡單化,否則就麻煩了。當然,一部分是導因於這些書。
“如果我現在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子,”杜本絲說,“我就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容易識字了。近來的孩子,到了四五歲,甚至到六歲都還不識字,即使到了十歲、十一歲,也有許多孩子不能識字,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麽那麽容易識字。誰都能看書啊。我、隔壁的馬丁、馬路那頭的珍尼佛·西莉爾,還有溫尼佛雷德。大傢都能看書。雖然拼字拼得不好,但是想看的都能看。我不知道我們如何學會的。我想大概問過人。招牌啊,卡特肝髒藥啊。火車開近倫敦時。我常把田裏的廣告一一讀出來,真是興奮極了。我常想那是什麽廣告。哎喲,不行,我必須想想現在的工作。”
她換了幾本書。先讀《鏡國裏的愛麗絲》,再看夏洛特·楊格的《歷史的內幕》,過了四十五分鐘,可是,她的手還沒有離開厚厚的破舊的《雛菊的花環》。
“這本必須再看一遍。”杜本絲說,“以前看過。可是已經過了好多年。啊,讀來真是心裏怦怦亂跳。諾曼人也會讓人接受堅信禮?真奇怪。還有,艾塞爾——是什麽地方?是柯剋斯威爾或其他什麽地方吧——還有什麽像佛洛拉這樣的一介平民。我不知道那時候每個人都是‘一介平民’。被人認為是一介平民,多麽可憐。我們現在又是什麽?全都是一介平民嗎?”
“太太,你說什麽?”
“沒有,沒說什麽。”杜本絲轉回頭望了一下出現在門口的忠僕阿勃特。
“我以為有什麽事情。你按鈴了,是不是?”
“沒有。爬上椅子取書,碰到了鈴子。”
“要我拿什麽下來嗎?”
“好,那就麻煩你了。這些椅子好像都要垮了,有的椅腳搖搖晃晃,有的有點兒滑溜。”
“拿哪一本?”
“上面第三層架子還沒有好好查過,上面的兩層查過了,我實在不知道第三層有什麽書。”
阿勃特爬上椅子,把一本本書上的塵埃撣掉,再送給杜本絲。杜本絲專心一意地接過來。
“哇,好極了!每本都棒極了。想不到我忘了這麽多書。哎呀。這是《護身符》!這是《薩瑪雅德》!這是《新尋寶記》。啊,全是我喜愛的。不,這些不要放回書架去,阿勃特。我要先看一看,先看一兩本。啊,那是什麽?讓我看看。是《紅色的帽章》,不錯,是歷史讀物,一定非常有趣。啊,還有《在長袍下》。斯坦萊·韋曼的可真不少,的確很多。當然,這些都是十歲十一歲時讀過的。哎喲,真沒想到,又遇見《森達城的俘虜》了。回憶引起巨大的快樂,杜本絲舒—口氣。“《森達城的俘虜》,是通往浪漫小說的第一步。佛拉維亞公主的羅曼史。魯利塔尼亞國主。魯道爾夫·拉森迪爾這個名字,一上床,誰都會夢見他。”
阿勃特又遞一本給她。
“啊,這更有趣。”杜本絲說,“這也是比較古老的。古老的放在一起。還有什麽書?《金銀島》,不錯,這也是很有趣的書,當然已經讀過好幾遍。我還看過兩部改編的電影。我不喜歡看改編後的電影,不像原著!啊——這是《綁架》,對啦,我以前就喜歡。”
阿勃特伸長身子,一下子抱了太多的書,以致《卡特裏奧娜》掠過杜本絲頭項落下。
“對不起。太太,真對不起。”
“沒什麽。”杜本絲說,“是《卡特裏奧娜》。對了,史蒂文生的還有沒有?”
阿勃特小心翼翼把書遞出去。杜本絲高興得叫了起來。
“是《黑箭》。真奇怪!竟是《黑箭》。這是我最先得到、讀過的書。啊,對了,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說你還沒有出生呢,對不對?等一等。《黑箭》,嗯,眼睛從挂在墻上的圖畫中窺看——是真的眼睛呢——透過畫中的眼睛嚮這邊看,好極了。真的,嚇死人了。《黑箭》,那是什麽?那是——啊,是狗,還是貓?不,不是。是‘貓、老鼠和狗羅威爾;英國全在豬的統治下’。豬,當然是指李察三世。每本書都說李察三世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壞蛋。可是,我不相信。因為我連莎士比亞都不相信,他竟然在戲劇的開頭就讓李察說:‘我决定要做個壞蛋’。啊,對,是《黑箭》。”
“太太,還要再拿嗎?”
“不要了,謝謝,阿勃特。我已經很纍了。”
“那就到此為止。老爺打電話回來,說要晚半個鐘頭回傢。”
“沒關係。”杜本絲說。
她坐在椅子上,拿起《黑箭》,翻開書,專心地看了起來。
“啊。棒極了。真的全忘光了,再看仍然覺得很有趣,以前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有趣。”
恢復了寂靜。阿勃特回到廚房。杜本絲深深靠坐在椅背上。時間過去了,蜷縮在已經用舊的安樂椅上,湯瑪斯·勃拉司福太太追尋着往昔的喜悅,一行一行閱讀羅勃·路易士·史蒂文生的《黑箭》。
在廚房裏,時間也過去了。阿勃特面對火爐,展開了形形色色的作戰行動。門外邊傳來車子聲音。阿勃特走過邊門。
“老爺,要我把車子開進車庫嗎?”
“不要。”湯美說,“我自己開進去,你忙晚餐吧!我回來得太晚了嗎?”
“哪裏,就像你電話裏所說那樣,其實還早了一點。”
“啊,真的?”湯美停好車,搓着手走進廚房。“外面很冷。杜本絲在哪裏?”
“啊,太太嘛,在樓上整理書。”
“什麽?還在弄那些發黴的書?”
“是的。今天做了不少事,不過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
“哎。”湯美說,“算了,阿勃特。晚餐是什麽?”
“檸檬魚片,馬上就好了。”
“知道了,十五分鐘後再吃,我先去洗手。”
樓上,杜本絲依然坐在舊安樂椅上,耽讀《黑箭》,額頭上皺紋微聚。剛纔遇見了一種奇怪現象,似乎衹能稱之為幹擾。在看過的那一頁——她找了一下:是第六十四頁,還是第六十五頁?她搞不清楚——總之,在那一頁的一些字下面,有人劃了綫。十五分鐘前,杜本絲已經註意到了這種現象。為什麽在這些字下面劃綫?這些字既不相關。也不是引用辭。似乎是隨便選出一些字,然後用紅墨水劃了綫。杜本絲細聲念了一下,“馬查姆不由得發出低沉叫聲。狄剋嚇了一跳,掉下了溫達剋。他們一齊站起來,拔出劍和匕首。艾理斯舉起手。他的白眼發光。啊,好大的——”杜本絲搖搖頭。意思不通,完全不通。
她走嚮桌子,拿起書寫用具,取了兩三張便條紙。這是最近由印刷公司送來的,為了印上新的住址:“月桂樹莊”。
“無聊的名字。”杜本絲說,“如果常常改變名字,連信都無法投遞了。”
她把有問題的地方寫在便條紙上。於是,以前沒有註意到的。現在全都註意到了。
“這樣就完全不同了。”
她把那一頁上劃綫的字抄下來。
“果然在這裏。”突然出現了湯美的聲音說,“快吃飯了。書怎麽啦?”
“這本書好奇怪,”杜本絲說,“簡直搞不懂。”
“什麽奇怪?”
“這是史蒂文生的《黑箭》。我想再看一遍,拿起來看,一切都還不錯,可是,突然間,每一頁都有點兒怪異。這些字下面都用紅墨水劃了綫。”
“啊,是有人喜歡劃綫。未必都用紅墨水,但常會在書上劃綫。在自己想記住或引用的地方。我的意思,你懂吧。”
“我懂,可是這跟你說的不一樣。還有,這——這是字啊。”
“你說字!”楊美說。
“到這邊來嘛。”杜本絲說。
湯美走過來坐在椅子扶手上,然後念道:“‘馬查姆不由得發出低沉叫聲,連死去的發號開車的人也嚇了一跳,落下了窗子,所以兩個巨漢——什麽嘛,看不懂——貝殼是預定的記號。他們一齊站起來,拔出劍和匕首。’簡直莫名其妙。”
“嗯。”杜本絲說,“起先我也這樣想,簡直莫名其妙。可是。它並不莫名其妙,湯美。”
樓下,鈴聲響了。
“吃晚飯啦。”
“沒關係。”杜本絲說,“吃飯前,我必須先告訴你這件事。飯後再說也行,可是總覺得奇怪,不馬上告訴你。我不舒服。”
“好啊。你又有什麽大發現?”
“不,沒什麽發現,衹是抽出一些字來。好——看,就是這一頁——馬查姆的第一個字母M。M和A劃了底綫。後面還有三個,啊,不,三個或四個字劃了綫。這些字並沒有什麽關係,衹是隨便選出來劃上底綫。這些字裏的字母——似乎需要找適當的字母。其次是在“壓抑”的R上劃綫。然後是‘叫喊’的Y、‘傑剋’的J、‘射擊’的O、‘破滅’的R、‘死亡’的D,接着又是“死亡”的A、‘瘟疫’的N——”
“喂,算了吧。”
“等一等,我想查清楚。我已經抄下來,你也會懂的。就像我最先所做那樣,把這些字抽出來。依序寫在紙上,就變成這樣了:M-A-R-Y。這四個字母都畫了底綫。”
“這又怎麽樣?”
“變成梅麗啦。”
“不錯,變成梅麗了。確有人叫梅麗。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想表示這是她的書。自古以來,人就常在書或類似的東西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不錯。總之,這是梅麗。其次劃綫的字母就成了J-o-r-d-a-n。”
“不是很好嗎?是梅麗·喬丹啊,這很自然。連這孩子的整個姓名字都知道了。她叫梅麗·喬丹。”
“可是,這本書並不是她的!在開頭部分,用歪歪斜斜孩子氣的字體寫了‘亞歷山大’幾個字。我想是亞歷山大·帕金森。”
“啊,這真的很重要嗎?”
“一定很重要。”
“走吧,我餓了。”
“忍耐一下嘛,再等一會兒,到底綫結束的地方——唔,再四頁就結束了。字母是從不同頁數的奇怪地方選出來。不是因為有關係纔選出來。字簡直不重要——衹有字母。從M-a-r-yJ-o-r-d—a-n就可以知道。這還好。其次四個字母是什麽,你知道嗎?d-i—dn-o-td-i—en-a-t—u—r-a-l-y。這意思是‘自然地’,卻不知道應該用兩個l。那是什麽意思呢?是‘梅麗·喬丹不是自然死亡’。接下來的文句是:‘兇手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知道是誰。’就此結束,再也沒有了。但已經足夠讓人心裏怦怦跳,是不是?”
“喂。杜本絲,”湯美說,“你不會從中衍生出什麽意義來吧?”
“你是什麽意思?什麽從中,什麽意義?”
“我是說憑空造出懸疑事件。”
“哦,這對我倒是一個懸疑事件,‘梅麗·喬丹不是自然死亡。犯人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知道是誰。’湯美,你說,這不是很能引起人的好奇心嗎?”
工作進展得很順利,不錯,前確很順利,衹要不停下來看以前喜愛的書就行。這實在很快樂,但也花掉很多時間。湯美傍晚回來,問起工作的進度,她說:“唉,已經整理好了。”可是,她必須動用種種機智與技巧,阻止湯美走上二樓查看書架整理的情形。一切都很花時間。搬進新傢,往往要花費許多時間,甚至比想象的還多。而且事實上也有許多事讓人焦躁不安。例如電工到傢裏來,常在地板上占據了好大的地方,而且高高興興造了許多陷講,心在不焉的主婦行走時,往往一腳踩空,而在千鈞一發之際,被在地板下模來摸去,看不見的電工扶住。
“有時,”杜本絲說,“我真希望我們沒有離開巴爾敦。”
“想想那餐廳的屋頂。”湯美說,“想想那屋頂間,想想車庫的情形。車子差點都被搞壞了。”
“請人修理,不就行啦?”杜本絲說。
“不。”湯美說。“那破房子必須徹底改建,不然就搬走。這新房子總有一天會住得很舒服。這點,我深信不疑。總之,房子可以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說做我們想做的事,”杜本絲說,“是指我們彼此都想找個地方加以獨占?”
“不錯。”湯美說,“各人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超過這個限度,我就難以同意。”
這時,杜本經想,我們在這房子裏還有事要做?也就是說。除了定居之外。還有什麽事要做嗎?說到定居,最好簡單化,否則就麻煩了。當然,一部分是導因於這些書。
“如果我現在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子,”杜本絲說,“我就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容易識字了。近來的孩子,到了四五歲,甚至到六歲都還不識字,即使到了十歲、十一歲,也有許多孩子不能識字,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麽那麽容易識字。誰都能看書啊。我、隔壁的馬丁、馬路那頭的珍尼佛·西莉爾,還有溫尼佛雷德。大傢都能看書。雖然拼字拼得不好,但是想看的都能看。我不知道我們如何學會的。我想大概問過人。招牌啊,卡特肝髒藥啊。火車開近倫敦時。我常把田裏的廣告一一讀出來,真是興奮極了。我常想那是什麽廣告。哎喲,不行,我必須想想現在的工作。”
她換了幾本書。先讀《鏡國裏的愛麗絲》,再看夏洛特·楊格的《歷史的內幕》,過了四十五分鐘,可是,她的手還沒有離開厚厚的破舊的《雛菊的花環》。
“這本必須再看一遍。”杜本絲說,“以前看過。可是已經過了好多年。啊,讀來真是心裏怦怦亂跳。諾曼人也會讓人接受堅信禮?真奇怪。還有,艾塞爾——是什麽地方?是柯剋斯威爾或其他什麽地方吧——還有什麽像佛洛拉這樣的一介平民。我不知道那時候每個人都是‘一介平民’。被人認為是一介平民,多麽可憐。我們現在又是什麽?全都是一介平民嗎?”
“太太,你說什麽?”
“沒有,沒說什麽。”杜本絲轉回頭望了一下出現在門口的忠僕阿勃特。
“我以為有什麽事情。你按鈴了,是不是?”
“沒有。爬上椅子取書,碰到了鈴子。”
“要我拿什麽下來嗎?”
“好,那就麻煩你了。這些椅子好像都要垮了,有的椅腳搖搖晃晃,有的有點兒滑溜。”
“拿哪一本?”
“上面第三層架子還沒有好好查過,上面的兩層查過了,我實在不知道第三層有什麽書。”
阿勃特爬上椅子,把一本本書上的塵埃撣掉,再送給杜本絲。杜本絲專心一意地接過來。
“哇,好極了!每本都棒極了。想不到我忘了這麽多書。哎呀。這是《護身符》!這是《薩瑪雅德》!這是《新尋寶記》。啊,全是我喜愛的。不,這些不要放回書架去,阿勃特。我要先看一看,先看一兩本。啊,那是什麽?讓我看看。是《紅色的帽章》,不錯,是歷史讀物,一定非常有趣。啊,還有《在長袍下》。斯坦萊·韋曼的可真不少,的確很多。當然,這些都是十歲十一歲時讀過的。哎喲,真沒想到,又遇見《森達城的俘虜》了。回憶引起巨大的快樂,杜本絲舒—口氣。“《森達城的俘虜》,是通往浪漫小說的第一步。佛拉維亞公主的羅曼史。魯利塔尼亞國主。魯道爾夫·拉森迪爾這個名字,一上床,誰都會夢見他。”
阿勃特又遞一本給她。
“啊,這更有趣。”杜本絲說,“這也是比較古老的。古老的放在一起。還有什麽書?《金銀島》,不錯,這也是很有趣的書,當然已經讀過好幾遍。我還看過兩部改編的電影。我不喜歡看改編後的電影,不像原著!啊——這是《綁架》,對啦,我以前就喜歡。”
阿勃特伸長身子,一下子抱了太多的書,以致《卡特裏奧娜》掠過杜本絲頭項落下。
“對不起。太太,真對不起。”
“沒什麽。”杜本絲說,“是《卡特裏奧娜》。對了,史蒂文生的還有沒有?”
阿勃特小心翼翼把書遞出去。杜本絲高興得叫了起來。
“是《黑箭》。真奇怪!竟是《黑箭》。這是我最先得到、讀過的書。啊,對了,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說你還沒有出生呢,對不對?等一等。《黑箭》,嗯,眼睛從挂在墻上的圖畫中窺看——是真的眼睛呢——透過畫中的眼睛嚮這邊看,好極了。真的,嚇死人了。《黑箭》,那是什麽?那是——啊,是狗,還是貓?不,不是。是‘貓、老鼠和狗羅威爾;英國全在豬的統治下’。豬,當然是指李察三世。每本書都說李察三世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壞蛋。可是,我不相信。因為我連莎士比亞都不相信,他竟然在戲劇的開頭就讓李察說:‘我决定要做個壞蛋’。啊,對,是《黑箭》。”
“太太,還要再拿嗎?”
“不要了,謝謝,阿勃特。我已經很纍了。”
“那就到此為止。老爺打電話回來,說要晚半個鐘頭回傢。”
“沒關係。”杜本絲說。
她坐在椅子上,拿起《黑箭》,翻開書,專心地看了起來。
“啊。棒極了。真的全忘光了,再看仍然覺得很有趣,以前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有趣。”
恢復了寂靜。阿勃特回到廚房。杜本絲深深靠坐在椅背上。時間過去了,蜷縮在已經用舊的安樂椅上,湯瑪斯·勃拉司福太太追尋着往昔的喜悅,一行一行閱讀羅勃·路易士·史蒂文生的《黑箭》。
在廚房裏,時間也過去了。阿勃特面對火爐,展開了形形色色的作戰行動。門外邊傳來車子聲音。阿勃特走過邊門。
“老爺,要我把車子開進車庫嗎?”
“不要。”湯美說,“我自己開進去,你忙晚餐吧!我回來得太晚了嗎?”
“哪裏,就像你電話裏所說那樣,其實還早了一點。”
“啊,真的?”湯美停好車,搓着手走進廚房。“外面很冷。杜本絲在哪裏?”
“啊,太太嘛,在樓上整理書。”
“什麽?還在弄那些發黴的書?”
“是的。今天做了不少事,不過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
“哎。”湯美說,“算了,阿勃特。晚餐是什麽?”
“檸檬魚片,馬上就好了。”
“知道了,十五分鐘後再吃,我先去洗手。”
樓上,杜本絲依然坐在舊安樂椅上,耽讀《黑箭》,額頭上皺紋微聚。剛纔遇見了一種奇怪現象,似乎衹能稱之為幹擾。在看過的那一頁——她找了一下:是第六十四頁,還是第六十五頁?她搞不清楚——總之,在那一頁的一些字下面,有人劃了綫。十五分鐘前,杜本絲已經註意到了這種現象。為什麽在這些字下面劃綫?這些字既不相關。也不是引用辭。似乎是隨便選出一些字,然後用紅墨水劃了綫。杜本絲細聲念了一下,“馬查姆不由得發出低沉叫聲。狄剋嚇了一跳,掉下了溫達剋。他們一齊站起來,拔出劍和匕首。艾理斯舉起手。他的白眼發光。啊,好大的——”杜本絲搖搖頭。意思不通,完全不通。
她走嚮桌子,拿起書寫用具,取了兩三張便條紙。這是最近由印刷公司送來的,為了印上新的住址:“月桂樹莊”。
“無聊的名字。”杜本絲說,“如果常常改變名字,連信都無法投遞了。”
她把有問題的地方寫在便條紙上。於是,以前沒有註意到的。現在全都註意到了。
“這樣就完全不同了。”
她把那一頁上劃綫的字抄下來。
“果然在這裏。”突然出現了湯美的聲音說,“快吃飯了。書怎麽啦?”
“這本書好奇怪,”杜本絲說,“簡直搞不懂。”
“什麽奇怪?”
“這是史蒂文生的《黑箭》。我想再看一遍,拿起來看,一切都還不錯,可是,突然間,每一頁都有點兒怪異。這些字下面都用紅墨水劃了綫。”
“啊,是有人喜歡劃綫。未必都用紅墨水,但常會在書上劃綫。在自己想記住或引用的地方。我的意思,你懂吧。”
“我懂,可是這跟你說的不一樣。還有,這——這是字啊。”
“你說字!”楊美說。
“到這邊來嘛。”杜本絲說。
湯美走過來坐在椅子扶手上,然後念道:“‘馬查姆不由得發出低沉叫聲,連死去的發號開車的人也嚇了一跳,落下了窗子,所以兩個巨漢——什麽嘛,看不懂——貝殼是預定的記號。他們一齊站起來,拔出劍和匕首。’簡直莫名其妙。”
“嗯。”杜本絲說,“起先我也這樣想,簡直莫名其妙。可是。它並不莫名其妙,湯美。”
樓下,鈴聲響了。
“吃晚飯啦。”
“沒關係。”杜本絲說,“吃飯前,我必須先告訴你這件事。飯後再說也行,可是總覺得奇怪,不馬上告訴你。我不舒服。”
“好啊。你又有什麽大發現?”
“不,沒什麽發現,衹是抽出一些字來。好——看,就是這一頁——馬查姆的第一個字母M。M和A劃了底綫。後面還有三個,啊,不,三個或四個字劃了綫。這些字並沒有什麽關係,衹是隨便選出來劃上底綫。這些字裏的字母——似乎需要找適當的字母。其次是在“壓抑”的R上劃綫。然後是‘叫喊’的Y、‘傑剋’的J、‘射擊’的O、‘破滅’的R、‘死亡’的D,接着又是“死亡”的A、‘瘟疫’的N——”
“喂,算了吧。”
“等一等,我想查清楚。我已經抄下來,你也會懂的。就像我最先所做那樣,把這些字抽出來。依序寫在紙上,就變成這樣了:M-A-R-Y。這四個字母都畫了底綫。”
“這又怎麽樣?”
“變成梅麗啦。”
“不錯,變成梅麗了。確有人叫梅麗。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想表示這是她的書。自古以來,人就常在書或類似的東西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不錯。總之,這是梅麗。其次劃綫的字母就成了J-o-r-d-a-n。”
“不是很好嗎?是梅麗·喬丹啊,這很自然。連這孩子的整個姓名字都知道了。她叫梅麗·喬丹。”
“可是,這本書並不是她的!在開頭部分,用歪歪斜斜孩子氣的字體寫了‘亞歷山大’幾個字。我想是亞歷山大·帕金森。”
“啊,這真的很重要嗎?”
“一定很重要。”
“走吧,我餓了。”
“忍耐一下嘛,再等一會兒,到底綫結束的地方——唔,再四頁就結束了。字母是從不同頁數的奇怪地方選出來。不是因為有關係纔選出來。字簡直不重要——衹有字母。從M-a-r-yJ-o-r-d—a-n就可以知道。這還好。其次四個字母是什麽,你知道嗎?d-i—dn-o-td-i—en-a-t—u—r-a-l-y。這意思是‘自然地’,卻不知道應該用兩個l。那是什麽意思呢?是‘梅麗·喬丹不是自然死亡’。接下來的文句是:‘兇手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知道是誰。’就此結束,再也沒有了。但已經足夠讓人心裏怦怦跳,是不是?”
“喂。杜本絲,”湯美說,“你不會從中衍生出什麽意義來吧?”
“你是什麽意思?什麽從中,什麽意義?”
“我是說憑空造出懸疑事件。”
“哦,這對我倒是一個懸疑事件,‘梅麗·喬丹不是自然死亡。犯人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知道是誰。’湯美,你說,這不是很能引起人的好奇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