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旅游记录>> 林德·海耶克 Leander Heyek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  
寻找食人部落
  ——世界伟大探险纪实报告之三
  作者:林德·海耶克译者:罗丹扫校:南郭
  由英国农场主、冒险家伍德·威尔逊等5人组成的探险队,进行了一次令人震惊的、时间跨度达14年之久的“寻找食人部落”的环球冒险之旅。威尔逊等人以生命为赌注进入了世界上最神秘、最危险的意志、非凡的生存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向读者揭示了世人谈之色变的“食人部落”的种种秘密。为此,威尔逊的探险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5人中有3人丧生……
  我认为没有非凡的勇气和生存能力,涉足“食人部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探险家》杂志编辑沃尔夫
  在这部骇人听闻的著作中,人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是不够的。我们更应怀着一片赤诚注视那不易生存但仍在生存的最后的“吃人生番”。
  ——《国家地理》
  我没有去过“食人部落”,尽管我深入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千年地穴,漂流过怪石密布、水势湍急的大川大河,身隐过长虫猛兽云集的原始丛林,但我还是遗憾地说:为何我不去一次食人部落呢?也许那才是真正的冒险!
  ——西方资深探险家贝勒斯
  第一章 冒险生涯的开始
  喜爱奇闻异事的绅士
  神秘的大脚怪
  飞来的横祸
  一个久藏心底的计划
  组成5人探险队
  第二章 神奇的野性非洲
  大海的淫威
  检验童贞的婚俗
  踏上非洲大陆
  遭遇“矮人国”
  勇闯撒哈拉沙漠
  走近食人部落
  初探食人部落
  “高人国”的婚俗
  奇特的吃泥“部落”
  风情万种的俾格米人
  丛林中的秘密
  两探“地狱入口”
  肯尼亚婚俗奇观
  血战巨鼠岛
  身陷狮群中
  与蛇同眠
  血腥的蚂蟥阵
  制造幻觉的毒菇
  西斯科的发财梦
  离奇的“死城”
  霍屯督部落见闻
  臀肥为美的布须曼人
  伤心印度洋
  第三章 险象环生的岛国
  枯燥乏味的海上生活
  “抢婚”的印度人
  泰国食肉蜂
  古怪的村庄在
  不吃熟食的塔沙代人
  茹毛饮血的怪人
  新几内亚岛食人部落
  吃人岛的奇遇
  热情的澳洲土著人
  散发恶臭的食肉狂
  毛利人的奇特丧葬
  亚布岛上的货币之谜
  复活节岛的神秘雕像
  漫长的太平洋之旅
  可可岛上寻宝
  以同伴的尸体为食
  第四章 南美丛林历险记
  印第安人的恩情
  吃猴子的部落
  亚马逊河探秘
  巴西食人部落
  幸存者的痛楚
  第五章 探险家的最后归宿
  告别亲友的孤魂
  教化山地人
  打豹英雄西斯科
  被妇女追逐的威尔逊
  渴望平静的生活
  后记
喜爱奇闻异事的绅士
  40岁的伍德·威尔逊看上去更加成熟刚健,浓密虬劲的胡须透出一股强悍英勇之气,一头梳理得规则整齐的卷发飘逸着绅士的气度与风范,蓝灰色的细眼总是冷冷地投向远方。一只磨得程亮的黑色烟斗积淀了几十年的智慧与经历,常叼在嘴上,吐出一股股神秘的烟雾。远远看上去,这位经常身穿黑色马甲的伍德·威尔逊的确算得上仪态万方的绅士。就是这位看上去风度翩翩,举止稳建的中年绅士却是当时英国少有的成功者。伍德·威尔逊拥有一个方圆数千亩的大农场,连绵横亘的山峦与一望无际的草原如同他的手掌让他了然于胸。在这水草丰盛的大农场里圈养着上千只牛羊,这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在威尔逊井井有条的管理下格外温驯,日复一日地为着主子孕育了数不尽的财富,成就了这样一位英国西部的富豪。这位有着数百万家产的农场主时常仁立于山巅,放眼绿草茵茵的庄园和黑压压的牛羊,吐出一缕缕青烟,任微风掀起那规则的卷发,这该是一种成功者的自豪吧。威尔逊除了拥有让众人艳羡不己的农场和财富,他还拥有一位美丽善良、温柔体贴,全身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妻子和乖巧可爱的女儿。妻子达莎出身名门闺秀,年纪轻轻便嫁给了威尔逊,甘愿过起了贤妻良母的生活。女儿西迪娅已满14岁了,天真可爱,很是讨人喜欢。一直被威尔逊捧为掌上明珠,也被妻子达莎百般宠爱,一家三口人经常乘着马车出游,在蓝天白云下,在青青草地上,留下了一家人欢快的笑声和轻松祥和的身影。
  有着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这该是多少人所羡慕和追求而又无法企及的。然而志得意满的农场主威尔逊却并没有一门心思地将眼光和头脑投在这群游戈着的牛羊中,也没有完全沉浸在家庭的温馨而感到幸福得要命。我们这位农场主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爱好与梦想,他本身是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对于世界各地的民族、风俗、礼仪以及人类演化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当他在完全奠定了事业基础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将农场的管理交给了得力助手退伍军人汤姆森,更多的时间他都去查阅和研究各类古今谜闻、人类研究与探谜、考古大观等资料和论文,完全秉承了父亲老威尔逊的习性,老威尔逊是昔日赫赫有名的博物学家,饱览群书,知识渊博,见解深刻独到。老威尔逊的一言一行,引起了当时全英国著名专家、学者及政府的注意,他的独特发现与观点经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讲话之后便能引起哄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他所讲的趣事和深刻的哲理,往往被人们传为佳话,四处诵扬。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这位学识渊博、严谨而冷峻的学者宝贵的生命。惨剧发生在正攻读学业的青年威尔逊身上,对他无疑不啻于天大的打击。或许是血性的遗传,威尔逊迷恋上父亲的研究,对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大学毕业后,威尔逊首先在父亲管理的小农场里苦心经营,经过7年时间,不断扩大规模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之后,威尔逊结婚了,妻子达莎大学刚毕业,两人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便燃起了爱情之火,很快,达莎嫁给了威尔逊。比达莎大8岁的威尔逊对年青美貌娇弱艳丽的妻子百般的呵护与宠爱。很快美满的家庭又添新爱,女儿西迪娅的降生让威尔逊的家庭增添无尽的欢欣与幸福,同时也给偌大的农场添了一份欢悦轻松的喜气。农场规模愈来越大,威尔逊一家及整个农场的员工都切实感受到一种激情与鼓舞。然而有着绅士风范的农场主威尔逊却从小喜欢爬山,悬崖滑雪,高空飞人,对于探险有着特别的向往。在他的书房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探谜、考古、探险等书籍。当他一旦走进书房里时,就如同踏上探险、考古的征程,爬山涉水,穿越沟谷,横渡汪洋。有时候他整天地泡在各种惊险离奇的探险故事和论文中,或逻思或畅想,往往为着弄清楚某地一习俗的确切解释查遍所有资料却也乐此不疲,他那副执着痴迷的神情完全像当年老威尔逊搞研究时那样,就连他的妻子对他也无可奈何。
  威尔逊曾多次设想要身体力行,到很多地方去考察。他生就一副强壮的身体,高大威猛而又不失儒雅之气。平时总是眯着一双细眼打量着周围的人和事,少言语,给人一种随时陷入沉思的神态。当女儿西迪娅乖巧地投入到他怀抱时,他总是用浓密的胡须扎得小西迪姬活蹦乱跳,在西迪姬六、七岁的时候,他便教她学会驾车,骑马奔跑。总之,在平静恬淡舒适温馨的生活中总是闪烁着这位农场主一颗不平静的心。
  威尔逊结识了一个年青朋友维纳,由于志趣相投,爱好一致,两人很快便凑在一块且形影不离。维纳27岁,是剑桥大学年青的博士生,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瘦削的脸庞掩饰不了一身的疲惫,经常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西装,完全一派对世事漠然的样子。然而看似文弱落魄的维纳讲起活来却是妙趣横生,幽默而又自然,让人不得不向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尤其是谈到某些历史典故,风土人情以及各种怪异趣闻,他常常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威尔逊常常和他在一起高谈阔论,交流着各自收罗的信息以及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两人走在一起就如同钻进了历史的隧道,穿越上下几千年,始终走不出来。两人经常躲进书房里,便没了外面的世界。常常是通宵达旦,越谈越兴奋,有时候为着某一不同的见解争吵不休面红耳赤。各自翻阅着资料努力说服对方,完全陷入一种痴迷的研究氛围中。就是在这种交流中不仅相互或消除了或弥补了某些偏激与缺陷,同时,相互也增长不少见识。而且两人思想渐趋吻合,感情越酵越纯越真,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和维纳在一起交谈是威尔逊感到最惬意的事了。
神秘的大脚怪
  然而发生在威尔逊农场里一件怪异的事,很快在两人内心掀起了阵阵难以平静的波澜。
  1916年冬天,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气势汹汹,将整个农场里里外外裹了一个严实,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掩盖着所有的生机与萌动。这一天早晨,天气阴冷,寒风呼啸,这是个做祷告的日子,妻子、女儿和大多数员工们一大早就做礼拜去了。威尔逊嘴里叼着烟斗,在卧室里翻阅着厚厚的一沓由维纳撰写的论文,旁边一盆炭火烧得正旺,屋子里一派温暖和煦的气氛。突然助手汤姆森急急忙忙闯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他说:“我的先生,农场里出现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我们的牲畜在一夜间好像少了许多。”
  威尔逊放下手稿,手握着烟斗,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搔了搔头皮,仰起头来:“派人去找找,汤姆森,没有什么大事的。”
  汤姆森,这个强悍,健壮的退伍军人,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主人,我们刚刚查看了东边圈栏四周,发现了有几滩血迹,还有几只被咬死的可怜的羊羔和一头还有点气息的母牛,但我们看不出来这是什么可恶的东西偷袭了我们。”
  威尔逊一听,皱了皱眉头,放下烟斗,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别紧张!汤姆森,带我去看看,是什么怪物竞敢来袭击我们。”威尔逊说。
  汤姆森带着威尔逊来到农场东部圈栏,几个员工正在打扫场地。只见10多只只剩骨头和皮毛的绵羊倒在雪地上,血迹斑斑,被叠放在圈栏门口。一溜血迹从圈栏里漫延了出来。几位员工连忙报告说,共有14只羊被咬死,还有一头母牛可能活不过来了。另外经过仔细清点,有40多只羊不见了踪影。这个报告无疑让威尔逊大吃一惊,走近圈栏一看,发现里面的牲畜个个惊恐不已,乱跳乱叫,栅栏东倒西歪,铺在地上的草料被踏成乱糟糟的一片。看到这个场景,威尔逊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命令汤姆森拿家伙来,另外4个员工也分别操起枪支,大家情绪都显得很激动,要去亲手射死这可恶的凶手。威尔逊一言不发,纵身跃上马背,接过一杆猎枪,双腿一夹,“走,我们去找丢失的羊群,打死这狗杂种。”于是一行人纵马向东驰去。就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痕迹中,分明看出是逃亡的羊只留下的线索,威尔逊等人分头四散查找。忽然,汤姆森惊叫了起来:“主人,快来看,这里有一串大脚印,肯定就是这些杂种留下的。”
  威尔逊跳下马背,蹲在地下,果然发现了一串清晰的脚印,朝着北边延伸出去。不过,这一串串脚印异常奇大,其形状与驴蹄十分近似,长约15厘米,宽约9厘米。按照常理,如果是普通的四足动物,它行走时左右脚应该是交叉迈出的,但这个动物却像人一样,一步一步直朝前走,脚步的间隔约30厘米。这让威尔逊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感到有些诧异。随后,威尔逊等人继续查找,发现高大的屋顶上,狭窄的围墙上,用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坝和空地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清晰地留下了这奇怪的脚印。可以看出,就连房子,小山似的草堆,高墙,它都可以熟视无睹、轻而易举地用相同的步子跨越而过,决不因有物体挡道而改变自己的路线。
  这奇怪的动物究竟是什么呢?威尔逊不禁陷入一片迷茫之中,他阅读过各种各样的古今奇闻怪事的书籍,却从没听说过也从未目睹过一种动物能像人那样直立行走。鸟类是没有长蹄子的,即便是长有驴子那样的蹄子的鸟,也不可能留下笔直的脚印,太奇怪了,这是什么呢?汤姆森,这个强悍、健壮的退伍军人,此时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先生,这会不会是传说中的野人来袭击了我们?”
  威尔逊晃了晃头:“不可能,我们这里没有茂密的大森林,不可能会潜伏着野人。”
  威尔逊又仔细比量雪地上留下的蹄印,然后用自己的脚去反复测试,还是没法得出结论。
  于是威尔逊等人继续沿着这奇怪的脚印追去,直到北边的密林中,逐渐消失了这些踪迹,看来这怪物大概是爬上树了,威尔逊带领众人策马追寻,很快便没了线索。四散逃亡的羊群一只也没发现,带着一腔怒火,十分的疑惑,威尔逊等人只得怏怏而返。
  中午,做祷告的妻子、女儿、雇工们回来了,大家说起此事,议论纷纷,惊慌不已。有胆小的人跑来跳去,在人群中喊叫:“不好了,恶魔撒旦降临了。”一时整个农场慌慌张张乱成一团,以致于整个小镇顿时轰动了,带着几分惊恐与不安。到了晚上,人们不敢外出,看守好自己的牲畜,连行人也陡增几分惊慌,这来历不明的大脚怪让镇上的人越传越玄糊。
  威尔逊回到家后,马上派人找来了维纳。两人坐在一起,神色庄重而又带着几分激动,查找了所有有关动物与鸟类的资料记载,进行反复比较。但发现所有的动物的脚印与怪物留下的脚印极不吻合,两人越是研究,越觉得趣味盎然。于是他们也请来了一些著名的动物专家,让他们进行鉴定分析,但这些专家们查看这些脚印之后,除了一种迷茫依然只是摇摇头,他们都肯定地说,这种动物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于是,他们进行了种种猜想:这种动物可能栖息在南极和北极一带荒无人烟的地方,它和人类一样有两只脚,长着信天翁那样的翅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轻松自如地飞到很远的地方;有的推测可能是一种既像鹅一样能在地上行走,又像骆驼一样能承受相当严峻的恶劣条件,脚掌宽平,中间低凹的动物;还有的猜想可能是鸟身兽腿的东西。种种猜测,莫衷一是,整个农场,整个小镇笼罩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气氛。
  对于这神奇的大脚怪,威尔逊是愈来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完全将丢失羊群的事置于脑后,和维纳一道想急于解开这道谜,两人一同来到剑桥大学图书馆,在卷帙浩繁的文字记载中进行各种比较与分析。最新的几期人类学研究资料引起了两人的极大兴趣,资料上记载了历史上传闻的“食人部落”,这似乎与农场里发现的大脚怪颇有些关联,两人仔细翻了近年来一些探险家的记载与资料,他们知道在巴西、西非、南太平洋等一些丛林和荒岛中,仍然生活着一小部分令人惊骇的食人族,这些食人族是不是真的在吃人呢?他们为什么要吃人,他们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在农场里留下的奇怪的脚印,是不是食人族流亡到此留下的杰作,两人愈想愈兴奋,由庄园里的大脚印到关于食人部落的探讨,两人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据资料记载,许许多多多的人类学家、探险家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队,试图来解开这个谜,寻找到传闻中的食人族,然而这些人大都葬身鱼腹,露尸荒郊,死于异兽,留给后人的依然是一团谜,一个充满恐惧而又满蓄诱惑的谜团。
  农场里的大脚怪到底是不是“食人部落”光顾于此而留下的踪迹,这让威尔逊与维纳百思不得其解。两人根据绘制的图片反复对照比较,并且请教当时有名的专家一同研究,还是不敢妄自下断语,以致于两人为这些奇特的脚印弄得神魂颠倒,憔悴不堪。两人在剑桥大学的出没和言论在大学里弓1起了轰动,一时间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首页>> 文学论坛>> 旅游记录>> 林德·海耶克 Leander Heyek   美国 United States   现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