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个晚上,就是这一番谈话,竟决定了未来中国化工巨子李
烛尘一生的事业和命运
1918年9月。塘沽。
一位英姿勃发的中年人漫步在海滩。海风微拂着他那周正的方脸和一头浓密的黑发。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湿漉漉的海风夹杂着一股成涩的味道。他咂了咂嘴,走上沙滩中的一块大礁石,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本手写的材料。材料的封面上方写着《久大精盐公司发展规划》,下方署名李烛尘。
时年37岁的李烛尘刚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回国,现任久大精盐公司技师。他上任伊始,就根据总经理范旭东的要求,考虑起久大事业发展的谋略。
水流千遭归大海。望着眼前浪涌水激的大海,李烛尘想起了湘西故乡的澧水,想起了他从家乡跋山涉水到远渡东洋的人生历程。他感到,他的路也同这水一样,不断地从狭小流向广袤;他的路也同这海一样,不断地奔腾着滚滚的浪涛。
李烛尘,字竹承,1882年9月16日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这是一个偏远、穷困的地方,好在由龙山到常德的大道通过乡里,运货的脚夫、跑买卖的商人来来往往,倒也显得热热闹闹。李烛尘的父亲名叫李绍贤,是汉族,母亲彭氏是土家族。父亲在路边开了个名为“李益泰号”的“歇铺”,供来往行人吃饭、休息,生意兴隆。家里还有10多亩田地,全家人的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聪颖好学的少年李烛尘向往读书,但是凭他家当时的经济状况,根本情不起私塾先生。李烛尘有个好伙伴,名叫向乃珍。向家是当地的富户,设有私熟。李烛尘就和几个同村的后生到向家“搭学”,读些“四书五经”。
1900年,永顺县举行乡试。李烛尘和向乃珍结伴去县城赶考。19岁的李烛尘考中乡试第一名,成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批秀才。
身穿蓝衫、头戴花冠、游街夸学、结彩祭祖,并没有让李烛尘激动不已,但永顺县城的新天地却使他心潮澎湃。他原以为学校就是私塾,没想到外边还有人正在办洋学堂;他原以为学问就是“子曰”、“诗云”,没想到外边还有从未听说的数学、物。理、化学;他原来只认识乡里的那条官道,没想到外边还有更宽阔的大道……站在县里洋学堂的大门前,青年李烛尘决定继续求学。于是,他考取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05年,又考取了常德西路师范学堂。
在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李烛尘与林祖涵(林伯渠)同学,学习理化,并与徐特立、范源濂结识。范源濂正是范旭东的胞兄,这也算是李烛尘与范旭东毕生合作的契机和渊源。
1908年暑假,27岁的李烛尘挑着行囊回家度假。刚进院门,女儿文英、莲英,儿子文采、文奎就纷纷跑上来围在膝前。孩子们牵衣的牵衣,拽手的拽手,拥着久别的父亲问长问短,要东要西。李烛尘笑呵呵地从包裹里抓出一把糖果,递给孩子们。妻子郁菊花放下泡在洗衣盆里的衣服,向孩子们嗔道:“你爸爸刚进门,还不让他回屋洗洗脸,歇一下!”
孩子四散跑开了。李烛尘随郁菊花进了屋,仔细打量起有些陌生的家。黑漆的房门已经露出了灰白的木碴,窗户的木棂也断了几根,屋顶破瓦的缝隙间漏进了几缕阳光。
李烛尘边洗脸边向妻子询问家里的情况。从妻子断断续续的叙述中,他知道了家里半年来的变故。
近两年,乡里的治安情况渐渐混乱起来,周围陆续出现了好几股土匪。土匪们开始还是三三两两,小打小闹。这一年,却有几股成了气候,他们拉杆子,建巢穴,打家劫舍,掳掠商票,弄得四乡不宁。县里、乡里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办起了团防,派捐摊款,乡里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驻地的军队也频繁地开来开去,可是却不去和土匪开仗,反倒在管辖区内设障建卡,专揩过往商贩的油水。毛坝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热闹,过往的生意人渐渐稀少了。“李益泰号”并没有使李家日益安泰,“歇铺”没了顾客,再也办不下去了,只好关门歇业。家里没了活钱,全家人靠父亲侍弄那10几亩地过日子,渐渐地越过越艰难了。
听了妻子的一席话,李烛尘的胸口像压上了一块石头。几年来,他一直埋头求学,没有过问家事,没想到家境一败如此。他的心里翻起了波澜。按照家里的境况,自己应该寻一个职业,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如果继续求学,那么家里的日子怎么过,自己的学费怎么筹呢?但是,读书确实可以长见识,添本事,如果现在就去谋个差事,那么多少年的辛苦岂不是功亏一篑,即将完成的学业岂不是半途而废?古人说,“三十而立”。自己已经年近30,到底应该怎么个立法呢?是立在眼前的现实生活上呢,还是立在今后的理想追求上呢?李烛尘躺在床上,想着想着,便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李烛尘醒来时,晚饭已经摆上了桌。堂屋里的高桌旁,一边坐着父亲李绍贤,一边坐着岳父郁圆初。郁圆初是邻乡的一位有名的开明乡绅,他很喜欢好学上进的二女婿李烛尘,常常资助李烛尘一些上学的费用。
李烛尘请了安,在下首坐下。两位老人似乎已谈了很久。
李绍贤蹙着眉头说:“亲家的话是有道理,可是这家里的日子也得过呀!你看这兵荒马乱的,家里没个人帮着不行呀!”
郁圆初咕噜噜吸了一口水烟筒,说:“眼下也不是没饭吃嘛!孩子的前途是一生大事,咱们当老人的可不能误了他的前程啊!烛尘这孩子志向高远,心地纯厚,比乡里的哪一个孩子,都会有出息的!你就看他写的那一幅对联吧……”
郁圆初伸手指了指神龛两边的对联,那还是前年李烛尘回家度寒假时写的。上联是:仙李盘根,其实繁衍;下联是:文华遗业,唯德是馨。寄寓了他对文化的追求,对美德的赞美,抒写了他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这里面可写着孩子的一片热心啊!”郁圆初顿了顿,接着说,“咱们偏安一隅,坐井观天,奔忙了一辈子,也该支持后辈走出山乡,成个文化人呀!”
李绍贤搓了搓结满老茧的手,说:“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烛尘也快30岁了,学到这步也就可以了。”
郁圆初说:“这句俗话也不见得有多对。宋代苏老泉30岁才立志学习,苦读不息,最后真格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自己学业有成,还带出了苏轼、苏辙两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儿子。烛尘10几岁就入学了,已经名噪乡里,再学下去,可望大有造诣,成个人才呀!”
李烛尘听得出,岳父的话虽然是对着父亲说的,其实是说给他听的。岳父的话语中,不仅充满了对他的希望,也洋溢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他有些激动地说:“就个人愿望而言,我想继续求学,学得一身本事,才可以上报国家,下立门户。国家和家庭都在用人之际,家里就再紧两年,我一定刻苦攻读,不辜负老人家的期望……”
还没等李烛尘说完,李绍贤就愁云满面地说:“话是好说呀!可事情难办呀!家里吃穿、乡里税捐,这些还可以凑付过去,可你的学费从哪里出呀?”
郁圆初豪爽地应道:“亲家也不必为学费发愁,只要烛尘不辞辛苦,发奋读书,这学费由我包了!他学到什么时候,我管到什么时候!”
李烛尘望着岳父那刚毅的面容,眼里涌出了泪花。
李绍贤端起酒杯,朗声道:“谢谢亲家,喝!”
郁圆初端起酒杯,看了看李绍贤,又看了看李烛尘,说:“为烛尘蟾宫折桂,再进一步,干!”
李烛尘站起来,干了杯中酒。他的心里翻腾起滚滚的波涛,就像眼前这奔腾呼啸的大海……
1909年,李烛尘赶赴北京会考,却没有中榜。这当头一棒使他心绪难平,但他并没有消沉。他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想起了司马迁遍游山川、发愤著史的事迹,想起了李白驾起扁舟、仗剑远游的经历……他觉得,自己读的书已经不算少了,以前的学子读书,为的是“十年寒窗,一朝庙堂”,而自己会试失利,说明这条路对自己似乎不大合适。那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呢?这一答案不能从书本中去寻找了,而必须从现实、从生活中去寻找。只要了解了现实,才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方向;只有认识了生活,才会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坐标。
李烛尘抛开落第的懊恼,打起行囊,开始了另一种学习——在社会中漫游。
在北京,他看到了斑驳陆离的紫金城墙,看到了风雨飘摇的黄龙旗。他游到西郊,来到残垣断壁、蒿草丛生的圆明园。他抚着大水法那残破石雕,默默地发问,为什么八国联军要将这万园之园付之一炬?为什么慈禧太后要闻风而逃,将这巍巍皇都交与外国人肆意践踏?为什么冻饿而死、曝尸街头的“倒卧”时有所见,而八旗子弟却架鹰提鸟,优哉游哉地游来逛去呢?
在天津,他看到了被分割成一条一块的租界,看到了在形形色色的洋楼上飘起的星条旗、米字旗、太阳旗……他游到海河两岸,踏上了不辨东西南北的大道。他望着被警棍驱打的乞丐,默默地思考: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大清朝的辫子兵缩头垂手,而外国兵却趾高气扬地横冲直撞?为什么码头上停满了外国的铁船钢舰,而中国的木船却被挤向了大海的一隅?为什么外国老板在指手画脚,外国监在挥舞着棍棒和皮鞭,而衣衫褴褛的中国苦力却身负重箱,艰难地挪着沉重的脚步?
在上海,他看到了大腹便便的碧眼汉子牵粉携脂,出入大饭店、夜总会;他看到了那些被奴化的仆人对洋人点头哈腰,对自己的同胞鄙夷相视。他游到黄浦江畔,登上了狭小破败的渡船。他盯着江岸林立的烟囱和一溜窝棚,默默地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工人能够在中国人的工厂做工?什么时候,棚户区的“三等公民”能住进像样的房子?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在洋人面前直起腰杆?
黄浦江上的雾气渐渐散去了。李烛尘的思路渐渐清晰了。
在屈辱落后中挣扎的中国需要的不是一茬新的年轻官僚,在人生道路上寻觅的李烛尘需要的不是耀祖光宗的顶戴花翎。在世界奔向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落后了,中国要重新崛起,就必须拥有新科学、新技术,就必须兴办工业、发展农业。中国不能躺在5000年的文明史上酣睡,中华民族不能再陶醉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民不能再吟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
实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实力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础。中国要摆脱穷困,东方巨龙要腾空而起,需要的是一大批掌握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新式人才。
李烛尘明白了自己今后笃定要走的这条路——实业救国。
1912年,国家要派一批人官费去日本留学,湘西也分配了几个名额。李烛尘凭着自己在家乡的声誉而获得举荐,经过一番艰苦的考试,他被录取了。从此,他辞别了家人,离开了家乡,东渡扶桑,开始了长达6年的留学生涯。
在日本,他先在日语学校学习了一年语言,后来考上了东京工业大学预科班,第二年考入了化学系,专攻了4年电气化学,于1918年7月学成回国。
一层层的海涌咆哮着从海平线撵过来,挤起了浪涛。一排排浪涛欢呼着向空中腾去,飞起了浪花。浪花像一片片翠玉、一粒粒珍珠跌下来,汇入了呼啸的大海。
涨潮了。海潮推过来海胆、海带、海贝,似乎在着意地炫耀着海的财富。
李烛尘望着沸腾的大海,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海边有一个勤劳善良的青年渔民,名字叫张羽。张羽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驾着小船出了海,刚要张网打鱼,忽然看见一条大蛇在追赶一条五彩小鱼。五彩鱼游到船边,围着船拼命地游,大蛇张着巨嘴,扭着身子在后边不舍地追。五彩鱼抬起头,看了看张羽,似乎在向他求救。张羽挥起船桨,向大蛇砸去。大蛇毗着牙,向张羽扑来。张羽左挡右击,与大蛇搏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大蛇赶走了。五彩鱼游出水面,向张羽点点头,游向了深海。
张羽自幼失去了父母,孤身一人,又忙外,又忙里,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这天,他打鱼回家后,却闻见锅里散出了饭菜的香味。张羽以为这是哪家邻居同情他,帮他做好了饭菜。因为他也经常帮助那些老弱病残做些力气活儿,所以就没有介意,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净光。
谁料一连3天都是这样,不但饭菜做得香喷喷的,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张羽心里纳闷,究竟是谁这么好心,接连不断地帮助自己呢?于是他决定弄个水落石出,也好去报答人家。
第4天,张羽早晨出去,转了一个圈,就朝家里走来。他走近房子,凑近门缝一看,屋里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正在帮助他洗衣服。张羽左看右瞧,前思后想,怎么也断不出这是谁家的姑娘。
张羽推门进去。姑娘吓了一跳,刚要起身逃走,张羽堵住房门问道:“请问姑娘是谁家女子,为什么要帮助我这样一个穷苦人?”
姑娘告诉张羽,她是东海龙王的三女儿。那天她出宫游玩,被南海龙王的儿子撞见,遭那恶少追赶,幸亏张羽救了她。她就是那条五彩鱼,恶少就是那条大蛇。为了感谢张羽的救命之恩,她前来为张羽洗衣、做饭,操持家务。
两个人越说越近乎,越说心越热,于是私下里订了终身。
东海龙王听说女儿要与打鱼的成亲,勃然大怒,说:“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你们要想成亲,除非这大海干了!”说完就把三女儿锁进了冷宫。
张羽正张罗东西,准备与龙女结婚,可是却不见了龙女的面。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瘦下了一圈儿。
龙女的丫环前来探望张羽,把龙女被关的消息和龙王的话都告诉了他。
张羽发誓说:“我一定要把大海弄干,救回龙女!”
丫环走了。张羽带着斧头、绳子上了山。他砍下枯枝,捆成柴捆,背到海边。他砍了一天又一天,背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海边堆起了柴山。
张羽抽出一根干柴,点上火,抛向大海,接着又一根一根地抽出干柴,一根一根地抛向大海。海里燃起了熊熊大火,把大海和蓝天都映得通红。
海里传出了龙王的嗤笑:“嗨,傻小子!你想把大海煮干,那是白日做梦!”
张羽一根一根地抽出干柴,一根一根地抛向大海。大海开了锅,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张羽不停地煮呀,煮呀。他的身上烤出了汗,他的手上烧出了泡,他的脸熏黑了,他的头发燎焦了。一连煮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海煮干了。海底只剩下白花花的盐地和黄灿灿的宫殿。
张羽大声喊道:“龙王,海煮干了,快还我龙女!”
龙王只好乖乖地放出了龙女。龙女兴高采烈地跑到张羽身边。
两人终于结成了幸福的夫妻。
……
今天,雄心勃勃的李烛尘也是前来煮海的。不过他的目的不是煮服龙王、煮回龙女;他是要煮出中国的精盐,煮出一个中华民族的化工王国。眼前的大海寄寓着他灼热的理想,奔腾着他毕生的事业,跳跃着他闪光的生命。李烛尘多想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呐喊:“大海呀!我们,新的一代煮海人来了!”
是的,李烛尘已经在心底呐喊了,和他的知己、他的同志、他的总经理范旭东一起,在心底发出了他们共同的呐喊。
1918年7月,李烛尘乘着一条邮轮,从日本回到了北平。离开祖国已经6年了,他要重新熟悉国家的情况,他要寻找一个可以大展“实业救国”宏图的工作。
朋友们纷纷前来探望。一位在上海美孚公司工作的朋友特地写信来,约他去当买办。李烛尘拒绝了。他觉得中国缺的不是为外国人谋事的买办,而是为中国人办事的实干家。
盐务总署的景韬白介绍他认识了范旭东。李烛尘开始和范旭东通信联络。
范旭东是湖南湘阴人,比李烛尘小1岁,也曾留学日本。他痛感祖国工业落后,遭受列强欺侮,于是下决心开拓民族工业的领域,以工业的振兴来实现强国富民之梦。
1914年,范旭东筹集了5万银元,在塘沽购买了16亩滩地,支起了煮盐的大锅,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公司。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又联络了一大批专家、同仁,制造碱、酸,成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2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单独接见了任民建中央副主委的李烛尘。毛泽东对李烛尘说:有几位先驱不能忘。毛泽东点了4位不能忘记的先驱的名字,其中就有范旭东。
在李烛尘从日本学成回国的时候,范旭东正在塘沽的小盐厂上,开始向日后的化学工业王国艰难地挺进。人才为百业之本,人才兴,百业兴。范旭东也正在为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不辞辛苦地奔走游说。
8月底的一天下午,中国化学工业的两位开创者见面了。
李烛尘应约来到天津,走进范旭东的居处。范旭东从屋里迎出来,两双陌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四目相对,相互凝视着。是的,他们已经互相期待了很久很久,他们都在寻找事业的良友,人生的知音。
范旭东亲手沏上一杯清茶,送到李烛尘面前,说:“李先生,咱们虽然是头次见面,但神交已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咱们也用不着客套了。索性直说吧,李先生对投身化学工业一事,思虑得如何了?”
李烛尘接过热茶:“烛尘离乡远走日本学化学,当然想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所作为。只是久居异国,对国内化学工业情况不甚了了。”
范旭东在太师椅上坐下:“说起化学工业,首先要说盐。冶铁、煮盐和铸钱,自古以来就是三大事业。远古时期,为豪强大姓所专擅。自秦朝开始,盐铁官营。汉武帝时,还发生过一场关于盐铁官营还是私营的大辩论,结果是官营派获胜,商贾经营的盐铁业被政府夺取。从那时候起,盐铁官营成为定制。近代以来,这种体制抑制了生产发展。佯务运动中,张之洞首先引进洋设备,开矿山,炼钢铁,而煮盐业,除了政府干预之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世代相袭的盐商、盐霸。他们煮的盐,仍然是粗盐。先不要说盐是化学工业的一种基础原料,就说百姓日用吧。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百姓不可一日离开的东西。而眼下的旧式煮盐法,一是产量低,二是质量差。我们用新法煮精盐,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吃上好盐。现在还有多少人由于吃不上盐,吃不上好盐而受苦生病呀!”
李烛尘为范旭东的见识所折服。范旭东的一番话,不仅勾勒了中国盐业沿革的线条,而且点明了发展精盐事业的初衷。李烛尘的思绪随着范旭东的言谈流向了湘西故乡。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家乡人吃盐的情景——用一根绳拴一块黑乎乎的盐块,煮菜汤时轻轻地在锅里涮一下就匆匆提出,吃饭时几乎尝不到咸味。于是,家乡一些青壮年会白发苍苍,眼球突出,脖子肿得和头一般粗。那是缺盐吃和盐里缺碘带来的常见病。他的眼前又闪动着家乡人因盐遭打的惨状——几位青年农民外出贩盐回家,被盐局捉住,拴在柱上,打得皮开肉绽,背篓里的盐撒在地上,一粒一粒的,竟像是青年汉子掉下的泪珠……
想到这些,李烛尘说:“炼精盐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业,范先生艰苦创业,实为百姓福音。”
范旭东动情地说:“旭东晒盐、煮盐,实在是一为百姓,二为国家。烛尘先生知道,盐是制碱的原料,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制碱业,我们要去填补这个空白。我们现在要让中国人吃上中国人造的精盐,将来要让中国人用上中国人造的碱。因此,我们要以盐为基础,不久以后再建碱厂、”
范旭东的设想引起了李烛尘的兴趣。他兴奋地站起来说:“世界各国制碱,用的最多的是罗卜郎法。那是1771年法国人罗卜郎发明的。罗卜郎法制出的产品,除了碱以外,还有硫酸、盐酸和漂白粉。有了硫酸就可以制硝酸,有了纯碱就可以制烧碱。那么,制火药、制人造丝、制玻璃、制纸、精油、漂染……等一系列工业,都可以由一个工厂而孕育诞生了!旭东先生是要建立_个化学王国吧!”
范旭东高兴地立起身,双手拍了一掌:“知我者,烛尘兄也。旭东之所以不辞辛苦,置身盐业,确非恃精盐赢利而自肥,实在是以煮海为发端,建设我们中国的化学工业。碱和酸是化学工业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自己的化学工业就会飞起来了。”
说话间,青年男佣送上了酒菜。范旭东、李烛尘重新坐定。两人边喝酒边叙谈起来。
“工业创业犹如开国创业,坎坷磨难,何止千千万万!”李烛尘呷了一口酒,说,”眼下各国竞相发展化学工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此时白手起家,可是困难重重呀!”
李烛尘想起了当年罗卜郎的遭遇。罗卜郎在法国政府获得制碱法专利特许权后,受奥伦公爵的资助在巴黎近郊建设碱厂。1793年,法国革命把公爵送上了断头台,碱厂停顿下来。当时法国也急欲得到碱,政府下令让罗卜郎无偿公开专利,然而却无法提供流动资金建厂。罗卜郎穷困潦倒,以至于不能维持生活而被迫住进了救济院,最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李烛尘想起了在中国市场上称王称霸的外国工厂。英国有一家卜内门公司,19世纪末建起了英国第一家以苏尔维法制碱的大工厂。从1890年开始,它制的碱逐渐占领了中国市场。近年来,日本也挤进了化学工业大国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美货不能供给东方市场,日本人抓住时机,发展碱、酸工业。日本海岸虽长,但海岸多为岩石,极少沙滩,所以不产盐,日本人就大量从外国、尤其从中国输入盐来生产酸、碱。他们不仅解决了本国各种化学工业的需要,还向外国倾销,中国市场几乎完全被它占领。
范旭东听了李烛尘的一番描述,把筷子朝桌上一横:“古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建立化学工业,就是为了强国富民,振兴中华。和列强相比,我们落后得太多、太远了!咱们都曾留学日本,就以日本为例吧!明治维新之前,英、法、美、俄向远东扩张,以船坚炮利打开了日本国门,使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业,开办银行,修筑铁路,建立邮政、电报、电话这些现代通讯事业,增强了国力,甚至倚仗国力大增,走上了欺侮邻国的道路。而我们中国却原地踏步,成了被欺侮的对象。当下各国竞相发展工业,我们再不思悔悟奋起,岂不是还要走挨打的老路吗?那样,国家何以兴,民族何以存,百姓何以生?我们还有何面目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烛尘深深地为范旭东抒发的浩然之气所打动,他敛容说道:“先生所言,正与我心相同。有了这凛然大志,何愁事业不成!一生事业,事关一生,既以终身相托,哪能不慎重其事。烛尘适才所言,正欲探明先生胸臆呀!”
范旭东哈哈一笑:“烛尘兄不愧为高材生,学工算是学到家了,竟把工科的一丝不苟的原则运用到了解人上了。好,好!我们就一起把终身托给化学工业吧!来,为了共托终身,干杯!”
两人喝得尽兴,桌上只留得残汤剩羹。范旭东招呼佣人撤去碗碟,顺手从身旁的条案上拿起一个纸卷。
范旭东把纸卷打开,是一幅中国地图,上边用朱笔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红圈。范旭东指着一个大红圈说。“烛尘兄,你看,我们的事业就从这里起步,先建盐厂,再建碱厂。”
李烛尘顺着范旭东指的地方看去:塘沽。
“这里可以考虑设法立足,这里可以设想办厂……
李烛尘看到了青岛、南京……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要做些考察,看看盐碱蕴藏情况,以备将来发展……”
李烛尘看到了自贡、山西、宁夏、甘肃、青海……
李烛尘明白了,范旭东是要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以东部为身躯,以西南、西北为两翼的化学工业之鹰。于是他认定,范旭东就是他要寻觅的矢志不渝的同志;久大精盐厂就是他走上报国之路的起跑线。他想,他的一生注定要和范旭东一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中华民族的化学工业王国。
难怪很多年以后,李烛尘在回忆这一天的时候,还充满深情地说:“就在民国7年8月底,我和范先生作了一次长谈之后,非常投机,于是就决定了今后的终身职业。”
夜深了,两个人还沉浸在化学工业王国的憧憬中。
窗户中,透进了透明的第一缕曙光。
烛尘一生的事业和命运
1918年9月。塘沽。
一位英姿勃发的中年人漫步在海滩。海风微拂着他那周正的方脸和一头浓密的黑发。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湿漉漉的海风夹杂着一股成涩的味道。他咂了咂嘴,走上沙滩中的一块大礁石,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本手写的材料。材料的封面上方写着《久大精盐公司发展规划》,下方署名李烛尘。
时年37岁的李烛尘刚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回国,现任久大精盐公司技师。他上任伊始,就根据总经理范旭东的要求,考虑起久大事业发展的谋略。
水流千遭归大海。望着眼前浪涌水激的大海,李烛尘想起了湘西故乡的澧水,想起了他从家乡跋山涉水到远渡东洋的人生历程。他感到,他的路也同这水一样,不断地从狭小流向广袤;他的路也同这海一样,不断地奔腾着滚滚的浪涛。
李烛尘,字竹承,1882年9月16日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这是一个偏远、穷困的地方,好在由龙山到常德的大道通过乡里,运货的脚夫、跑买卖的商人来来往往,倒也显得热热闹闹。李烛尘的父亲名叫李绍贤,是汉族,母亲彭氏是土家族。父亲在路边开了个名为“李益泰号”的“歇铺”,供来往行人吃饭、休息,生意兴隆。家里还有10多亩田地,全家人的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聪颖好学的少年李烛尘向往读书,但是凭他家当时的经济状况,根本情不起私塾先生。李烛尘有个好伙伴,名叫向乃珍。向家是当地的富户,设有私熟。李烛尘就和几个同村的后生到向家“搭学”,读些“四书五经”。
1900年,永顺县举行乡试。李烛尘和向乃珍结伴去县城赶考。19岁的李烛尘考中乡试第一名,成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批秀才。
身穿蓝衫、头戴花冠、游街夸学、结彩祭祖,并没有让李烛尘激动不已,但永顺县城的新天地却使他心潮澎湃。他原以为学校就是私塾,没想到外边还有人正在办洋学堂;他原以为学问就是“子曰”、“诗云”,没想到外边还有从未听说的数学、物。理、化学;他原来只认识乡里的那条官道,没想到外边还有更宽阔的大道……站在县里洋学堂的大门前,青年李烛尘决定继续求学。于是,他考取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05年,又考取了常德西路师范学堂。
在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李烛尘与林祖涵(林伯渠)同学,学习理化,并与徐特立、范源濂结识。范源濂正是范旭东的胞兄,这也算是李烛尘与范旭东毕生合作的契机和渊源。
1908年暑假,27岁的李烛尘挑着行囊回家度假。刚进院门,女儿文英、莲英,儿子文采、文奎就纷纷跑上来围在膝前。孩子们牵衣的牵衣,拽手的拽手,拥着久别的父亲问长问短,要东要西。李烛尘笑呵呵地从包裹里抓出一把糖果,递给孩子们。妻子郁菊花放下泡在洗衣盆里的衣服,向孩子们嗔道:“你爸爸刚进门,还不让他回屋洗洗脸,歇一下!”
孩子四散跑开了。李烛尘随郁菊花进了屋,仔细打量起有些陌生的家。黑漆的房门已经露出了灰白的木碴,窗户的木棂也断了几根,屋顶破瓦的缝隙间漏进了几缕阳光。
李烛尘边洗脸边向妻子询问家里的情况。从妻子断断续续的叙述中,他知道了家里半年来的变故。
近两年,乡里的治安情况渐渐混乱起来,周围陆续出现了好几股土匪。土匪们开始还是三三两两,小打小闹。这一年,却有几股成了气候,他们拉杆子,建巢穴,打家劫舍,掳掠商票,弄得四乡不宁。县里、乡里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办起了团防,派捐摊款,乡里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驻地的军队也频繁地开来开去,可是却不去和土匪开仗,反倒在管辖区内设障建卡,专揩过往商贩的油水。毛坝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热闹,过往的生意人渐渐稀少了。“李益泰号”并没有使李家日益安泰,“歇铺”没了顾客,再也办不下去了,只好关门歇业。家里没了活钱,全家人靠父亲侍弄那10几亩地过日子,渐渐地越过越艰难了。
听了妻子的一席话,李烛尘的胸口像压上了一块石头。几年来,他一直埋头求学,没有过问家事,没想到家境一败如此。他的心里翻起了波澜。按照家里的境况,自己应该寻一个职业,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如果继续求学,那么家里的日子怎么过,自己的学费怎么筹呢?但是,读书确实可以长见识,添本事,如果现在就去谋个差事,那么多少年的辛苦岂不是功亏一篑,即将完成的学业岂不是半途而废?古人说,“三十而立”。自己已经年近30,到底应该怎么个立法呢?是立在眼前的现实生活上呢,还是立在今后的理想追求上呢?李烛尘躺在床上,想着想着,便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李烛尘醒来时,晚饭已经摆上了桌。堂屋里的高桌旁,一边坐着父亲李绍贤,一边坐着岳父郁圆初。郁圆初是邻乡的一位有名的开明乡绅,他很喜欢好学上进的二女婿李烛尘,常常资助李烛尘一些上学的费用。
李烛尘请了安,在下首坐下。两位老人似乎已谈了很久。
李绍贤蹙着眉头说:“亲家的话是有道理,可是这家里的日子也得过呀!你看这兵荒马乱的,家里没个人帮着不行呀!”
郁圆初咕噜噜吸了一口水烟筒,说:“眼下也不是没饭吃嘛!孩子的前途是一生大事,咱们当老人的可不能误了他的前程啊!烛尘这孩子志向高远,心地纯厚,比乡里的哪一个孩子,都会有出息的!你就看他写的那一幅对联吧……”
郁圆初伸手指了指神龛两边的对联,那还是前年李烛尘回家度寒假时写的。上联是:仙李盘根,其实繁衍;下联是:文华遗业,唯德是馨。寄寓了他对文化的追求,对美德的赞美,抒写了他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这里面可写着孩子的一片热心啊!”郁圆初顿了顿,接着说,“咱们偏安一隅,坐井观天,奔忙了一辈子,也该支持后辈走出山乡,成个文化人呀!”
李绍贤搓了搓结满老茧的手,说:“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烛尘也快30岁了,学到这步也就可以了。”
郁圆初说:“这句俗话也不见得有多对。宋代苏老泉30岁才立志学习,苦读不息,最后真格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自己学业有成,还带出了苏轼、苏辙两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儿子。烛尘10几岁就入学了,已经名噪乡里,再学下去,可望大有造诣,成个人才呀!”
李烛尘听得出,岳父的话虽然是对着父亲说的,其实是说给他听的。岳父的话语中,不仅充满了对他的希望,也洋溢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他有些激动地说:“就个人愿望而言,我想继续求学,学得一身本事,才可以上报国家,下立门户。国家和家庭都在用人之际,家里就再紧两年,我一定刻苦攻读,不辜负老人家的期望……”
还没等李烛尘说完,李绍贤就愁云满面地说:“话是好说呀!可事情难办呀!家里吃穿、乡里税捐,这些还可以凑付过去,可你的学费从哪里出呀?”
郁圆初豪爽地应道:“亲家也不必为学费发愁,只要烛尘不辞辛苦,发奋读书,这学费由我包了!他学到什么时候,我管到什么时候!”
李烛尘望着岳父那刚毅的面容,眼里涌出了泪花。
李绍贤端起酒杯,朗声道:“谢谢亲家,喝!”
郁圆初端起酒杯,看了看李绍贤,又看了看李烛尘,说:“为烛尘蟾宫折桂,再进一步,干!”
李烛尘站起来,干了杯中酒。他的心里翻腾起滚滚的波涛,就像眼前这奔腾呼啸的大海……
1909年,李烛尘赶赴北京会考,却没有中榜。这当头一棒使他心绪难平,但他并没有消沉。他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想起了司马迁遍游山川、发愤著史的事迹,想起了李白驾起扁舟、仗剑远游的经历……他觉得,自己读的书已经不算少了,以前的学子读书,为的是“十年寒窗,一朝庙堂”,而自己会试失利,说明这条路对自己似乎不大合适。那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呢?这一答案不能从书本中去寻找了,而必须从现实、从生活中去寻找。只要了解了现实,才会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方向;只有认识了生活,才会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坐标。
李烛尘抛开落第的懊恼,打起行囊,开始了另一种学习——在社会中漫游。
在北京,他看到了斑驳陆离的紫金城墙,看到了风雨飘摇的黄龙旗。他游到西郊,来到残垣断壁、蒿草丛生的圆明园。他抚着大水法那残破石雕,默默地发问,为什么八国联军要将这万园之园付之一炬?为什么慈禧太后要闻风而逃,将这巍巍皇都交与外国人肆意践踏?为什么冻饿而死、曝尸街头的“倒卧”时有所见,而八旗子弟却架鹰提鸟,优哉游哉地游来逛去呢?
在天津,他看到了被分割成一条一块的租界,看到了在形形色色的洋楼上飘起的星条旗、米字旗、太阳旗……他游到海河两岸,踏上了不辨东西南北的大道。他望着被警棍驱打的乞丐,默默地思考: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大清朝的辫子兵缩头垂手,而外国兵却趾高气扬地横冲直撞?为什么码头上停满了外国的铁船钢舰,而中国的木船却被挤向了大海的一隅?为什么外国老板在指手画脚,外国监在挥舞着棍棒和皮鞭,而衣衫褴褛的中国苦力却身负重箱,艰难地挪着沉重的脚步?
在上海,他看到了大腹便便的碧眼汉子牵粉携脂,出入大饭店、夜总会;他看到了那些被奴化的仆人对洋人点头哈腰,对自己的同胞鄙夷相视。他游到黄浦江畔,登上了狭小破败的渡船。他盯着江岸林立的烟囱和一溜窝棚,默默地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工人能够在中国人的工厂做工?什么时候,棚户区的“三等公民”能住进像样的房子?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在洋人面前直起腰杆?
黄浦江上的雾气渐渐散去了。李烛尘的思路渐渐清晰了。
在屈辱落后中挣扎的中国需要的不是一茬新的年轻官僚,在人生道路上寻觅的李烛尘需要的不是耀祖光宗的顶戴花翎。在世界奔向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落后了,中国要重新崛起,就必须拥有新科学、新技术,就必须兴办工业、发展农业。中国不能躺在5000年的文明史上酣睡,中华民族不能再陶醉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民不能再吟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
实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实力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础。中国要摆脱穷困,东方巨龙要腾空而起,需要的是一大批掌握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新式人才。
李烛尘明白了自己今后笃定要走的这条路——实业救国。
1912年,国家要派一批人官费去日本留学,湘西也分配了几个名额。李烛尘凭着自己在家乡的声誉而获得举荐,经过一番艰苦的考试,他被录取了。从此,他辞别了家人,离开了家乡,东渡扶桑,开始了长达6年的留学生涯。
在日本,他先在日语学校学习了一年语言,后来考上了东京工业大学预科班,第二年考入了化学系,专攻了4年电气化学,于1918年7月学成回国。
一层层的海涌咆哮着从海平线撵过来,挤起了浪涛。一排排浪涛欢呼着向空中腾去,飞起了浪花。浪花像一片片翠玉、一粒粒珍珠跌下来,汇入了呼啸的大海。
涨潮了。海潮推过来海胆、海带、海贝,似乎在着意地炫耀着海的财富。
李烛尘望着沸腾的大海,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海边有一个勤劳善良的青年渔民,名字叫张羽。张羽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驾着小船出了海,刚要张网打鱼,忽然看见一条大蛇在追赶一条五彩小鱼。五彩鱼游到船边,围着船拼命地游,大蛇张着巨嘴,扭着身子在后边不舍地追。五彩鱼抬起头,看了看张羽,似乎在向他求救。张羽挥起船桨,向大蛇砸去。大蛇毗着牙,向张羽扑来。张羽左挡右击,与大蛇搏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大蛇赶走了。五彩鱼游出水面,向张羽点点头,游向了深海。
张羽自幼失去了父母,孤身一人,又忙外,又忙里,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这天,他打鱼回家后,却闻见锅里散出了饭菜的香味。张羽以为这是哪家邻居同情他,帮他做好了饭菜。因为他也经常帮助那些老弱病残做些力气活儿,所以就没有介意,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净光。
谁料一连3天都是这样,不但饭菜做得香喷喷的,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张羽心里纳闷,究竟是谁这么好心,接连不断地帮助自己呢?于是他决定弄个水落石出,也好去报答人家。
第4天,张羽早晨出去,转了一个圈,就朝家里走来。他走近房子,凑近门缝一看,屋里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正在帮助他洗衣服。张羽左看右瞧,前思后想,怎么也断不出这是谁家的姑娘。
张羽推门进去。姑娘吓了一跳,刚要起身逃走,张羽堵住房门问道:“请问姑娘是谁家女子,为什么要帮助我这样一个穷苦人?”
姑娘告诉张羽,她是东海龙王的三女儿。那天她出宫游玩,被南海龙王的儿子撞见,遭那恶少追赶,幸亏张羽救了她。她就是那条五彩鱼,恶少就是那条大蛇。为了感谢张羽的救命之恩,她前来为张羽洗衣、做饭,操持家务。
两个人越说越近乎,越说心越热,于是私下里订了终身。
东海龙王听说女儿要与打鱼的成亲,勃然大怒,说:“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你们要想成亲,除非这大海干了!”说完就把三女儿锁进了冷宫。
张羽正张罗东西,准备与龙女结婚,可是却不见了龙女的面。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瘦下了一圈儿。
龙女的丫环前来探望张羽,把龙女被关的消息和龙王的话都告诉了他。
张羽发誓说:“我一定要把大海弄干,救回龙女!”
丫环走了。张羽带着斧头、绳子上了山。他砍下枯枝,捆成柴捆,背到海边。他砍了一天又一天,背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海边堆起了柴山。
张羽抽出一根干柴,点上火,抛向大海,接着又一根一根地抽出干柴,一根一根地抛向大海。海里燃起了熊熊大火,把大海和蓝天都映得通红。
海里传出了龙王的嗤笑:“嗨,傻小子!你想把大海煮干,那是白日做梦!”
张羽一根一根地抽出干柴,一根一根地抛向大海。大海开了锅,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张羽不停地煮呀,煮呀。他的身上烤出了汗,他的手上烧出了泡,他的脸熏黑了,他的头发燎焦了。一连煮了七七四十九天,大海煮干了。海底只剩下白花花的盐地和黄灿灿的宫殿。
张羽大声喊道:“龙王,海煮干了,快还我龙女!”
龙王只好乖乖地放出了龙女。龙女兴高采烈地跑到张羽身边。
两人终于结成了幸福的夫妻。
……
今天,雄心勃勃的李烛尘也是前来煮海的。不过他的目的不是煮服龙王、煮回龙女;他是要煮出中国的精盐,煮出一个中华民族的化工王国。眼前的大海寄寓着他灼热的理想,奔腾着他毕生的事业,跳跃着他闪光的生命。李烛尘多想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呐喊:“大海呀!我们,新的一代煮海人来了!”
是的,李烛尘已经在心底呐喊了,和他的知己、他的同志、他的总经理范旭东一起,在心底发出了他们共同的呐喊。
1918年7月,李烛尘乘着一条邮轮,从日本回到了北平。离开祖国已经6年了,他要重新熟悉国家的情况,他要寻找一个可以大展“实业救国”宏图的工作。
朋友们纷纷前来探望。一位在上海美孚公司工作的朋友特地写信来,约他去当买办。李烛尘拒绝了。他觉得中国缺的不是为外国人谋事的买办,而是为中国人办事的实干家。
盐务总署的景韬白介绍他认识了范旭东。李烛尘开始和范旭东通信联络。
范旭东是湖南湘阴人,比李烛尘小1岁,也曾留学日本。他痛感祖国工业落后,遭受列强欺侮,于是下决心开拓民族工业的领域,以工业的振兴来实现强国富民之梦。
1914年,范旭东筹集了5万银元,在塘沽购买了16亩滩地,支起了煮盐的大锅,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公司。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又联络了一大批专家、同仁,制造碱、酸,成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2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单独接见了任民建中央副主委的李烛尘。毛泽东对李烛尘说:有几位先驱不能忘。毛泽东点了4位不能忘记的先驱的名字,其中就有范旭东。
在李烛尘从日本学成回国的时候,范旭东正在塘沽的小盐厂上,开始向日后的化学工业王国艰难地挺进。人才为百业之本,人才兴,百业兴。范旭东也正在为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不辞辛苦地奔走游说。
8月底的一天下午,中国化学工业的两位开创者见面了。
李烛尘应约来到天津,走进范旭东的居处。范旭东从屋里迎出来,两双陌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四目相对,相互凝视着。是的,他们已经互相期待了很久很久,他们都在寻找事业的良友,人生的知音。
范旭东亲手沏上一杯清茶,送到李烛尘面前,说:“李先生,咱们虽然是头次见面,但神交已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咱们也用不着客套了。索性直说吧,李先生对投身化学工业一事,思虑得如何了?”
李烛尘接过热茶:“烛尘离乡远走日本学化学,当然想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所作为。只是久居异国,对国内化学工业情况不甚了了。”
范旭东在太师椅上坐下:“说起化学工业,首先要说盐。冶铁、煮盐和铸钱,自古以来就是三大事业。远古时期,为豪强大姓所专擅。自秦朝开始,盐铁官营。汉武帝时,还发生过一场关于盐铁官营还是私营的大辩论,结果是官营派获胜,商贾经营的盐铁业被政府夺取。从那时候起,盐铁官营成为定制。近代以来,这种体制抑制了生产发展。佯务运动中,张之洞首先引进洋设备,开矿山,炼钢铁,而煮盐业,除了政府干预之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世代相袭的盐商、盐霸。他们煮的盐,仍然是粗盐。先不要说盐是化学工业的一种基础原料,就说百姓日用吧。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百姓不可一日离开的东西。而眼下的旧式煮盐法,一是产量低,二是质量差。我们用新法煮精盐,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吃上好盐。现在还有多少人由于吃不上盐,吃不上好盐而受苦生病呀!”
李烛尘为范旭东的见识所折服。范旭东的一番话,不仅勾勒了中国盐业沿革的线条,而且点明了发展精盐事业的初衷。李烛尘的思绪随着范旭东的言谈流向了湘西故乡。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家乡人吃盐的情景——用一根绳拴一块黑乎乎的盐块,煮菜汤时轻轻地在锅里涮一下就匆匆提出,吃饭时几乎尝不到咸味。于是,家乡一些青壮年会白发苍苍,眼球突出,脖子肿得和头一般粗。那是缺盐吃和盐里缺碘带来的常见病。他的眼前又闪动着家乡人因盐遭打的惨状——几位青年农民外出贩盐回家,被盐局捉住,拴在柱上,打得皮开肉绽,背篓里的盐撒在地上,一粒一粒的,竟像是青年汉子掉下的泪珠……
想到这些,李烛尘说:“炼精盐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业,范先生艰苦创业,实为百姓福音。”
范旭东动情地说:“旭东晒盐、煮盐,实在是一为百姓,二为国家。烛尘先生知道,盐是制碱的原料,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制碱业,我们要去填补这个空白。我们现在要让中国人吃上中国人造的精盐,将来要让中国人用上中国人造的碱。因此,我们要以盐为基础,不久以后再建碱厂、”
范旭东的设想引起了李烛尘的兴趣。他兴奋地站起来说:“世界各国制碱,用的最多的是罗卜郎法。那是1771年法国人罗卜郎发明的。罗卜郎法制出的产品,除了碱以外,还有硫酸、盐酸和漂白粉。有了硫酸就可以制硝酸,有了纯碱就可以制烧碱。那么,制火药、制人造丝、制玻璃、制纸、精油、漂染……等一系列工业,都可以由一个工厂而孕育诞生了!旭东先生是要建立_个化学王国吧!”
范旭东高兴地立起身,双手拍了一掌:“知我者,烛尘兄也。旭东之所以不辞辛苦,置身盐业,确非恃精盐赢利而自肥,实在是以煮海为发端,建设我们中国的化学工业。碱和酸是化学工业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自己的化学工业就会飞起来了。”
说话间,青年男佣送上了酒菜。范旭东、李烛尘重新坐定。两人边喝酒边叙谈起来。
“工业创业犹如开国创业,坎坷磨难,何止千千万万!”李烛尘呷了一口酒,说,”眼下各国竞相发展化学工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此时白手起家,可是困难重重呀!”
李烛尘想起了当年罗卜郎的遭遇。罗卜郎在法国政府获得制碱法专利特许权后,受奥伦公爵的资助在巴黎近郊建设碱厂。1793年,法国革命把公爵送上了断头台,碱厂停顿下来。当时法国也急欲得到碱,政府下令让罗卜郎无偿公开专利,然而却无法提供流动资金建厂。罗卜郎穷困潦倒,以至于不能维持生活而被迫住进了救济院,最后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李烛尘想起了在中国市场上称王称霸的外国工厂。英国有一家卜内门公司,19世纪末建起了英国第一家以苏尔维法制碱的大工厂。从1890年开始,它制的碱逐渐占领了中国市场。近年来,日本也挤进了化学工业大国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美货不能供给东方市场,日本人抓住时机,发展碱、酸工业。日本海岸虽长,但海岸多为岩石,极少沙滩,所以不产盐,日本人就大量从外国、尤其从中国输入盐来生产酸、碱。他们不仅解决了本国各种化学工业的需要,还向外国倾销,中国市场几乎完全被它占领。
范旭东听了李烛尘的一番描述,把筷子朝桌上一横:“古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建立化学工业,就是为了强国富民,振兴中华。和列强相比,我们落后得太多、太远了!咱们都曾留学日本,就以日本为例吧!明治维新之前,英、法、美、俄向远东扩张,以船坚炮利打开了日本国门,使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业,开办银行,修筑铁路,建立邮政、电报、电话这些现代通讯事业,增强了国力,甚至倚仗国力大增,走上了欺侮邻国的道路。而我们中国却原地踏步,成了被欺侮的对象。当下各国竞相发展工业,我们再不思悔悟奋起,岂不是还要走挨打的老路吗?那样,国家何以兴,民族何以存,百姓何以生?我们还有何面目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烛尘深深地为范旭东抒发的浩然之气所打动,他敛容说道:“先生所言,正与我心相同。有了这凛然大志,何愁事业不成!一生事业,事关一生,既以终身相托,哪能不慎重其事。烛尘适才所言,正欲探明先生胸臆呀!”
范旭东哈哈一笑:“烛尘兄不愧为高材生,学工算是学到家了,竟把工科的一丝不苟的原则运用到了解人上了。好,好!我们就一起把终身托给化学工业吧!来,为了共托终身,干杯!”
两人喝得尽兴,桌上只留得残汤剩羹。范旭东招呼佣人撤去碗碟,顺手从身旁的条案上拿起一个纸卷。
范旭东把纸卷打开,是一幅中国地图,上边用朱笔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红圈。范旭东指着一个大红圈说。“烛尘兄,你看,我们的事业就从这里起步,先建盐厂,再建碱厂。”
李烛尘顺着范旭东指的地方看去:塘沽。
“这里可以考虑设法立足,这里可以设想办厂……
李烛尘看到了青岛、南京……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要做些考察,看看盐碱蕴藏情况,以备将来发展……”
李烛尘看到了自贡、山西、宁夏、甘肃、青海……
李烛尘明白了,范旭东是要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以东部为身躯,以西南、西北为两翼的化学工业之鹰。于是他认定,范旭东就是他要寻觅的矢志不渝的同志;久大精盐厂就是他走上报国之路的起跑线。他想,他的一生注定要和范旭东一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中华民族的化学工业王国。
难怪很多年以后,李烛尘在回忆这一天的时候,还充满深情地说:“就在民国7年8月底,我和范先生作了一次长谈之后,非常投机,于是就决定了今后的终身职业。”
夜深了,两个人还沉浸在化学工业王国的憧憬中。
窗户中,透进了透明的第一缕曙光。
几年来的心血变成了铁锈,铁锈使梦想以及为庆祝成功而做的一切准
备变得有些可笑。不,它并不可笑,它是悲壮的
1924年8月13日。中国化学工业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日子。这一天,永利制碱厂正式投产了。
上班的时间刚到,厂里已经涌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敞开的大门口,穿长衫的,穿西服的,独自一人提着“文明棍”的,打着阳伞、领着盛装素裹的太太的,各色人等鱼贯而入,大家互相点头微笑,寒暄道贺。在8月的骄阳下,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陈调甫笑呵呵地轮流出来迎接这些前来参加出碱盛典的股东和津沽社会名流。
厂院里,高大的烟囱和10层楼高的碳酸室比肩而立。烟囱里吐出了一缕灰烟,灰烟袅袅升腾,直奔上天空,轻轻散开,融入了蓝天白云之中。碳酸室连着钢制的管道,大大小小的钢管横编竖织,像是钢铁的蛛网。钢管上挂着些红蓝黄绿的彩纸,在轻风中微微地飘舞,发出唰啦唰啦的响声。
一根偌大的横管上,凌空垂下了3挂长长的鞭炮。与嫣红的鞭炮相辉映的,是红彤彤的大鼓、金灿灿的锣钗和手持鼓槌、锣槌的青年汉子,汉子们的脸上也堆起红彤彤、金灿灿的笑。
人们怎么能不动情呢?他们付出的太多了。范旭东、李烛尘为这座建建停停、停停建建的工厂熬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跑过了多少浸着辛酸的路程。股东们为这座中国第一的工厂投入了160万元大洋,工厂的时上时下,市场的时阴时晴,是如何地牵动着他们那颗焦灼不安的心啊!工人们日日夜夜在这里砌砖铺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机器部件上,都蘸上了他们的多少汗珠和血滴啊!
人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他们期待得太久了。从1919年,永利碱厂破土动工开始,至今已经5年了。5年多来,碱厂同仁渡过了多少难关:外国化工原料、化工产品潮水般地涌进中国市场;永利、久大负债累累,几近崩溃;资金短缺,一些股东釜底抽薪,撤资退股;设备购买、安装几经曲折,历尽艰辛……
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付出的心血总算有了补偿。人们再也不必为工厂的上马、下马担忧了,就像农夫播下种子,耕耘完毕,剩下的就是收获了。
范旭东、李烛尘们收获的是他们为之呕心沥血的事业,这事业始自永利碱厂奠基的第一锹土,不,它始自他们1918年8月那一夜的促膝长谈。股东们收获的利润,那白花花的碱面一旦流出,就是源源而来的白花花的银元。
欢快的锣鼓声响遍了厂院。喧闹的欢笑飞向了厂外。
人流涌进了厂房,围到了长长的传送带旁。
“开机!”范旭东一挥手,高声下达了指令。
车间里,鸦雀无声。仿佛一切都止息了,没有止息的,只有机器的旋转和心脏的跳动。
“出碱了!”不知是谁,喊出了中国化工史上这震撼人心的第一声。
像行军的队伍依次向后传递着口令,“出碱”的欢呼立即传出了车间,传到了厂院。
出碱台前。人们不约而同地喊着:“哎呀!”
传送带上的碱面不是白花花的,而是红乎乎的。不像是碱面,而像是湿漉漉的铁锈。
“这是什么东西?”一位穿长衫的老者指着传送带上的粉末问道。
“嘿!这白花花的大洋算是打了水漂儿了!”一位穿西装的中年人,拿着“文明棍”捣着地,又气又急地说。
“我早就说不让你跟着他们瞎折腾,你就是不听,还把我的体己钱搭进去了,你还我钱!你赔我钱!”一位花枝招展的年轻太太拽住丈夫的胳膊,吵闹起来。
丈夫忙不迭地赔不是,劝道:“好了,好了,回家再说,回家再说!”
一时间,车间里像炸了马蜂窝。
“嘿!盼星星,盼月亮,盼了5年,谁知道竟盼了个这结果!”
“五六年,我那1万现大洋下小钱也下了一大堆了!”
“这往后可该怎么办啊!”
人们的叹气声、埋怨声、斥责声,犹如一阵阵浪涛,冲击着范旭东、李烛尘的耳鼓。范旭东皱紧了眉,李烛尘咬紧了牙。两人时而望望源源流出的红色碱面,时而望望口吐不满的人们,谁也没有作声。
人们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从车间里走出来。
厂院里,一片沉静。锣鼓停止了喧响,人们停止了谈笑。只有燃了一半的鞭炮还在噼噼啪啪地闹着。
人们渐渐四散走开了。
李烛尘、范旭东走到厂院。
钢管上,彩纸随风飘舞。
地上,孤零零地躺着烟囱和碳酸室那长长的影子。
李烛尘、范旭东踩着地上鞭炮炸裂的红纸走着,走着,又转回身,走进车间,走到传送带旁。
范旭东伸手抓了一把碱面,在手里碾着,用力地碾着,仿佛要碾进信心和勇气,仿佛要碾掉锈红,碾进雪白。
李烛尘伸手抓了一把头,手中抓下了几丝头发,其中几根竟是白发。苦熬5个春秋,惨淡经营数载,熬出了红碱熬白了头。
这场面,这议论,这红碱,给范旭东、李烛尘的印象太深刻了,给他们的撞击太强烈了,以至于他们始终把自己生产的碱与“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26年6月29日,永利碱厂重新开工,生产出了白花花的优质纯碱;8月,永利产的碱上了美国,参加在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而这种碱的名字就叫做“红三角”牌。
或许“红”与今天第一次产出的红色碱面密切相关,一个“红”字,记载着中国碱诞生的艰难历史。或许由于“三角”是世间最稳固的几何图形,取名“三角”,寄寓着范旭东、李烛尘们坚不可摧的信念和力量。
不过,今天,面对着传送带上的这些暗红色的粉末,他们还在思索。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还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磨难。
范旭东一挥手,抛掉了手中的红碱。
李烛尘一挥手,抛掉了手中的白发。
“烛哥!”
“旭东兄!”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四目相视,燃着希望。
两对湿润的眼睛里,挂着不眠的日夜熬成的血丝,那颜色,暗红暗红的,竟有些像面前的这些让人焦灼的粉末。
船偏偏遇顶头风。3个月后,更大的问题发生了——碱厂的干燥锅烧塌了,碱厂停滞了。
几个月来,虽然纯碱的质量时好时坏,但毕竟还能产碱,这些碱还能卖出去,有些收益。对于市场来说,红碱也总还是碱;对于股东来说,利少也总还是有利。有,聊胜于无嘛!
股东们原指望碱厂开工一年后就收回成本。碱厂只要能生产,他们也只好耐心去等待。如今,永利碱厂制碱失败了,他们绝望了!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那些白花花的大洋被浇铸在厂房里。他们要发难,他们要退股,他们要范旭东转产还钱。
一天,刚上班,范旭东就来到李烛尘的办公室。
“怎么,旭东兄找我有事?”李烛尘问道。
“嗯,”范旭东点点头,把一张纸递给李烛尘,“烛哥,这个给你。”
李烛尘接过一看,原来是股份证明书,上面写着,股份额5000元。他诧异地问:“旭东兄,这是什么意思?我没钱入股呀!”
范旭东嘿嘿一笑:“烛哥别着急。我的意思就是请你帮忙。你看,眼下股东们议论纷纷,人心不稳。这制碱的大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现在需要带领股东们朝前走,可是董事会里,推动的力量不够强大,你不是股东,不能在董事会发言。我把自己的股份匀给你5000元,让你进董事会,也好壮大一下前进的力量。”
李烛尘听完范旭东的话,咂了咂嘴,似乎想解释什么。
范旭东知道李烛尘一向品行高洁,不收赠礼,就挡住他的话,说:“烛哥不必客气,也不必不安,我给你股份,实在为的不是你,而是咱们共同的事业。你也不必拒我,不必谢我,把那份心投到制碱大业中去吧!噢,对了,明天开董事会,商讨碱厂的前途大计,你就来参加吧!”
第二天,股东会召开了。
范旭东刚讲完会议的主题,会议室就开了锅。
“打水漂儿还有个响儿呢!我们的钱不能白投!”
“你范旭东得说个明白,制碱为什么失败?”
“侯德榜是学制革的,怎么能让他来制碱呢?”
……
范旭东朗声说道:“各位股东先生,请安静!请允许旭东向.诸位剖明心迹。诸位说得有理,我们今天就是要找找制减失败的原因,我们确实不能让血汗钱打了水漂儿。制碱,这在咱们中国还是头一回,万事开头难。诸位想想,如果我们不知难而进,继续摸索,就此败下阵来,那么投进去的钱真是打水漂儿了。古人尚且主张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我们怎么就不能呢!前进,就可能成就事业,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后退,就可能功败垂成,一无所获。”
“孔子曰,仁者爱人。范先生总不会让我们上当受骗吧?”一位老者捋着花白胡子说。
“大凡建功立业,就要革弊兴利。”李烛尘接过话头说,“想当初,范先生以5万大洋建久大精盐厂,白手起家,历尽磨难,今天还不是建起了这番事业?这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一起投资兴办碱厂,正应该同舟共济,为什么要自毁堡垒?范先生志在兴业富民,决不是背信弃义之辈。这里正用得上王安石评论商鞅的一首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兮政必行。’商鞅变法时,国人不信他会成功,商鞅就在广场上立了一根木柱,说是谁能搬走它,就奖赏百两黄金。起初人们以为这是骗人,没人去搬。后来一位青年搬走木柱,果真得赏金。人们知道商鞅说话算数,就团结在他周围,实现了新政。范先生有志于兴建中国的化学工业,他为之投入的资本最大,付出的心血最多,事业一旦失败,他就是最大的输家,他怎么会领着大家跳陷阱呢!我们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责,倒是找找原因,寻出新路,才是正理。”
“既然范先生、李先生都说此事可行,那就继续办吧!技术上的事、管理上的事,我们不懂,你们就提个解决办法吧!”老者说的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附合。
人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主张从外边请能人回来办厂,有的主张先搞实验,等实验成功后再大规模生产,有的主张先扩股筹款,再更新设备……
范旭东见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思路集中到渡过难关上,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朝李烛尘笑了笑,面向大家提出了3项紧急措施:派技术入员到美国进一步考察制碱技术,找出永利失败原因;继续用久大公司的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裁减一半员工,节约开支。
董事会通过了范旭东的建议。
开拓者们抛弃了失败的懊恼和阴影,又信心十足地踏上了煮海熬碱的长途。
备变得有些可笑。不,它并不可笑,它是悲壮的
1924年8月13日。中国化学工业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日子。这一天,永利制碱厂正式投产了。
上班的时间刚到,厂里已经涌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敞开的大门口,穿长衫的,穿西服的,独自一人提着“文明棍”的,打着阳伞、领着盛装素裹的太太的,各色人等鱼贯而入,大家互相点头微笑,寒暄道贺。在8月的骄阳下,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陈调甫笑呵呵地轮流出来迎接这些前来参加出碱盛典的股东和津沽社会名流。
厂院里,高大的烟囱和10层楼高的碳酸室比肩而立。烟囱里吐出了一缕灰烟,灰烟袅袅升腾,直奔上天空,轻轻散开,融入了蓝天白云之中。碳酸室连着钢制的管道,大大小小的钢管横编竖织,像是钢铁的蛛网。钢管上挂着些红蓝黄绿的彩纸,在轻风中微微地飘舞,发出唰啦唰啦的响声。
一根偌大的横管上,凌空垂下了3挂长长的鞭炮。与嫣红的鞭炮相辉映的,是红彤彤的大鼓、金灿灿的锣钗和手持鼓槌、锣槌的青年汉子,汉子们的脸上也堆起红彤彤、金灿灿的笑。
人们怎么能不动情呢?他们付出的太多了。范旭东、李烛尘为这座建建停停、停停建建的工厂熬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跑过了多少浸着辛酸的路程。股东们为这座中国第一的工厂投入了160万元大洋,工厂的时上时下,市场的时阴时晴,是如何地牵动着他们那颗焦灼不安的心啊!工人们日日夜夜在这里砌砖铺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机器部件上,都蘸上了他们的多少汗珠和血滴啊!
人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他们期待得太久了。从1919年,永利碱厂破土动工开始,至今已经5年了。5年多来,碱厂同仁渡过了多少难关:外国化工原料、化工产品潮水般地涌进中国市场;永利、久大负债累累,几近崩溃;资金短缺,一些股东釜底抽薪,撤资退股;设备购买、安装几经曲折,历尽艰辛……
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付出的心血总算有了补偿。人们再也不必为工厂的上马、下马担忧了,就像农夫播下种子,耕耘完毕,剩下的就是收获了。
范旭东、李烛尘们收获的是他们为之呕心沥血的事业,这事业始自永利碱厂奠基的第一锹土,不,它始自他们1918年8月那一夜的促膝长谈。股东们收获的利润,那白花花的碱面一旦流出,就是源源而来的白花花的银元。
欢快的锣鼓声响遍了厂院。喧闹的欢笑飞向了厂外。
人流涌进了厂房,围到了长长的传送带旁。
“开机!”范旭东一挥手,高声下达了指令。
车间里,鸦雀无声。仿佛一切都止息了,没有止息的,只有机器的旋转和心脏的跳动。
“出碱了!”不知是谁,喊出了中国化工史上这震撼人心的第一声。
像行军的队伍依次向后传递着口令,“出碱”的欢呼立即传出了车间,传到了厂院。
出碱台前。人们不约而同地喊着:“哎呀!”
传送带上的碱面不是白花花的,而是红乎乎的。不像是碱面,而像是湿漉漉的铁锈。
“这是什么东西?”一位穿长衫的老者指着传送带上的粉末问道。
“嘿!这白花花的大洋算是打了水漂儿了!”一位穿西装的中年人,拿着“文明棍”捣着地,又气又急地说。
“我早就说不让你跟着他们瞎折腾,你就是不听,还把我的体己钱搭进去了,你还我钱!你赔我钱!”一位花枝招展的年轻太太拽住丈夫的胳膊,吵闹起来。
丈夫忙不迭地赔不是,劝道:“好了,好了,回家再说,回家再说!”
一时间,车间里像炸了马蜂窝。
“嘿!盼星星,盼月亮,盼了5年,谁知道竟盼了个这结果!”
“五六年,我那1万现大洋下小钱也下了一大堆了!”
“这往后可该怎么办啊!”
人们的叹气声、埋怨声、斥责声,犹如一阵阵浪涛,冲击着范旭东、李烛尘的耳鼓。范旭东皱紧了眉,李烛尘咬紧了牙。两人时而望望源源流出的红色碱面,时而望望口吐不满的人们,谁也没有作声。
人们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从车间里走出来。
厂院里,一片沉静。锣鼓停止了喧响,人们停止了谈笑。只有燃了一半的鞭炮还在噼噼啪啪地闹着。
人们渐渐四散走开了。
李烛尘、范旭东走到厂院。
钢管上,彩纸随风飘舞。
地上,孤零零地躺着烟囱和碳酸室那长长的影子。
李烛尘、范旭东踩着地上鞭炮炸裂的红纸走着,走着,又转回身,走进车间,走到传送带旁。
范旭东伸手抓了一把碱面,在手里碾着,用力地碾着,仿佛要碾进信心和勇气,仿佛要碾掉锈红,碾进雪白。
李烛尘伸手抓了一把头,手中抓下了几丝头发,其中几根竟是白发。苦熬5个春秋,惨淡经营数载,熬出了红碱熬白了头。
这场面,这议论,这红碱,给范旭东、李烛尘的印象太深刻了,给他们的撞击太强烈了,以至于他们始终把自己生产的碱与“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26年6月29日,永利碱厂重新开工,生产出了白花花的优质纯碱;8月,永利产的碱上了美国,参加在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而这种碱的名字就叫做“红三角”牌。
或许“红”与今天第一次产出的红色碱面密切相关,一个“红”字,记载着中国碱诞生的艰难历史。或许由于“三角”是世间最稳固的几何图形,取名“三角”,寄寓着范旭东、李烛尘们坚不可摧的信念和力量。
不过,今天,面对着传送带上的这些暗红色的粉末,他们还在思索。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还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磨难。
范旭东一挥手,抛掉了手中的红碱。
李烛尘一挥手,抛掉了手中的白发。
“烛哥!”
“旭东兄!”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四目相视,燃着希望。
两对湿润的眼睛里,挂着不眠的日夜熬成的血丝,那颜色,暗红暗红的,竟有些像面前的这些让人焦灼的粉末。
船偏偏遇顶头风。3个月后,更大的问题发生了——碱厂的干燥锅烧塌了,碱厂停滞了。
几个月来,虽然纯碱的质量时好时坏,但毕竟还能产碱,这些碱还能卖出去,有些收益。对于市场来说,红碱也总还是碱;对于股东来说,利少也总还是有利。有,聊胜于无嘛!
股东们原指望碱厂开工一年后就收回成本。碱厂只要能生产,他们也只好耐心去等待。如今,永利碱厂制碱失败了,他们绝望了!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那些白花花的大洋被浇铸在厂房里。他们要发难,他们要退股,他们要范旭东转产还钱。
一天,刚上班,范旭东就来到李烛尘的办公室。
“怎么,旭东兄找我有事?”李烛尘问道。
“嗯,”范旭东点点头,把一张纸递给李烛尘,“烛哥,这个给你。”
李烛尘接过一看,原来是股份证明书,上面写着,股份额5000元。他诧异地问:“旭东兄,这是什么意思?我没钱入股呀!”
范旭东嘿嘿一笑:“烛哥别着急。我的意思就是请你帮忙。你看,眼下股东们议论纷纷,人心不稳。这制碱的大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现在需要带领股东们朝前走,可是董事会里,推动的力量不够强大,你不是股东,不能在董事会发言。我把自己的股份匀给你5000元,让你进董事会,也好壮大一下前进的力量。”
李烛尘听完范旭东的话,咂了咂嘴,似乎想解释什么。
范旭东知道李烛尘一向品行高洁,不收赠礼,就挡住他的话,说:“烛哥不必客气,也不必不安,我给你股份,实在为的不是你,而是咱们共同的事业。你也不必拒我,不必谢我,把那份心投到制碱大业中去吧!噢,对了,明天开董事会,商讨碱厂的前途大计,你就来参加吧!”
第二天,股东会召开了。
范旭东刚讲完会议的主题,会议室就开了锅。
“打水漂儿还有个响儿呢!我们的钱不能白投!”
“你范旭东得说个明白,制碱为什么失败?”
“侯德榜是学制革的,怎么能让他来制碱呢?”
……
范旭东朗声说道:“各位股东先生,请安静!请允许旭东向.诸位剖明心迹。诸位说得有理,我们今天就是要找找制减失败的原因,我们确实不能让血汗钱打了水漂儿。制碱,这在咱们中国还是头一回,万事开头难。诸位想想,如果我们不知难而进,继续摸索,就此败下阵来,那么投进去的钱真是打水漂儿了。古人尚且主张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我们怎么就不能呢!前进,就可能成就事业,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后退,就可能功败垂成,一无所获。”
“孔子曰,仁者爱人。范先生总不会让我们上当受骗吧?”一位老者捋着花白胡子说。
“大凡建功立业,就要革弊兴利。”李烛尘接过话头说,“想当初,范先生以5万大洋建久大精盐厂,白手起家,历尽磨难,今天还不是建起了这番事业?这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一起投资兴办碱厂,正应该同舟共济,为什么要自毁堡垒?范先生志在兴业富民,决不是背信弃义之辈。这里正用得上王安石评论商鞅的一首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兮政必行。’商鞅变法时,国人不信他会成功,商鞅就在广场上立了一根木柱,说是谁能搬走它,就奖赏百两黄金。起初人们以为这是骗人,没人去搬。后来一位青年搬走木柱,果真得赏金。人们知道商鞅说话算数,就团结在他周围,实现了新政。范先生有志于兴建中国的化学工业,他为之投入的资本最大,付出的心血最多,事业一旦失败,他就是最大的输家,他怎么会领着大家跳陷阱呢!我们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责,倒是找找原因,寻出新路,才是正理。”
“既然范先生、李先生都说此事可行,那就继续办吧!技术上的事、管理上的事,我们不懂,你们就提个解决办法吧!”老者说的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附合。
人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主张从外边请能人回来办厂,有的主张先搞实验,等实验成功后再大规模生产,有的主张先扩股筹款,再更新设备……
范旭东见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思路集中到渡过难关上,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朝李烛尘笑了笑,面向大家提出了3项紧急措施:派技术入员到美国进一步考察制碱技术,找出永利失败原因;继续用久大公司的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裁减一半员工,节约开支。
董事会通过了范旭东的建议。
开拓者们抛弃了失败的懊恼和阴影,又信心十足地踏上了煮海熬碱的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