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群星荟萃>> zhù chūn tíng Zhou Chunti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功夫影帝李小龙
  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李小龙传记。
  李小龙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打通天下无敌手,并造就了西方的中国功夫热。
  他耸起一座功夫片的丰碑。其后功夫片高潮迭起,佳作连篇,却无人能撼其根
  基,天人敢说已逾其巅峰。
  他是最早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影片上映,就有他的故事流传。
  他英俊潇洒,体魄如钢。引无数美女竞折腰。他亦直言不讳对美女的嗜好。“英雄美女”这一古老命题.在他身上充分印证。
  他的死,留下千古之谜。20年后的今天,他的同样作为功夫片影星的儿子屈死。更成为不解之谜
  本书波澜起伏,异彩纷呈,是极为引人人胜的人物传记。
  作者简介
  祝春亭,职业作家,广州蓝潮创作室主任。
  江西铅山人氏,自幼在南昌生活,“文革”时下放务农,飘泊四方做木匠。1979年考入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至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大学就读期间开始发表中短篇小说,载于《莽原》、《百花洲》、《红岩》、《笑蓉》、《花城》等刊,计有百余万?郑霭嬷卸唐∷导兑煜纭贰A碛惺ǜ嫖难А⑵缆凵⒓谌鞅?
  1984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现为该省作协专业作家。1992年冬南下入粤,加盟流浪记者行列,曾在数家报社杂志社任职,并兼香港一家杂志社特约记者。时下客居羊城悉心写作,并与同仁组成蓝潮创作室。继传记文学《功夫影帝一李小龙传》后,将陆续有以港?ㄎ尘暗南盗谐て霭妗?/td>
  楔子
  第一章 呱呱落地 滋事生非人堪忧
  第二章 踽踽独行 初涉影坛好风流
  第三章 如痴如狂 执著习武显身手
  第四章 漂洋过海 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五章 大学春秋 初露锋芒羽渐丰
  第六章 恋情恋爱 女友妻子两兼得
  第七章 以拳会友 武功情谊两相长
  第八章 从影之梦 虚无综渺终为实
  第九章 功夫哲学 无形无法是为道
  第十章 叱咤风云 行遍天下无敌手
  第十一章 演艺生涯 峰回路转多磨难
  第十二章 印度之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
  第十三章回港赴泰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十四章 唐山大兄 沉寂之中总爆发
  第十五章 精武门前 小龙腾空名飞扬
  第十六章 盛名之下 是是非非喜亦忧
  第十七章 自编自导 不是猛龙不过江
  第十八章 将相不和 李罗相争匕首见
  第十九章 龙争虎斗 三大宏愿终告成
  第二十章 电影艺术 假亦真来真亦假
  第二十一章 巨星陨落 死亡游戏亦是真
  第二十二章 入士难安 风波起扑朔迷离
  第二十三章 虽死犹生 两代悲剧千古奇
  附录
  武道释义
  我的最大收获
  人世亦出世
楔子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战争年代,英雄辈出。他生活于和平岁月,英雄气慨却威震整个东西方世界。
  他的功夫出神入化,尽善尽美,堪称艺术哲学。始于他,才有西方的中国功夫热。
  他不是功夫片的开创者,却耸起功夫片的一座丰碑。其后功夫片高潮迭起,佳作连篇,却无人能撼其根基,无人敢言已逾其巅。
  是他,使西方人认识了功夫片。
  是他,使中国人更钟情功夫片。
  是他,一脚踹开好莱坞大门,成为最早在世界影都占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
  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影片上映,就有他的故事流传,就有他的魂灵激荡。然而,又岂止华人居住区?
  他之后,功夫影星辈出:成龙、周星驰、吴大维、刘德华……迫星族,如痴如狂崇拜。殊不知,诸多功夫影星也曾像追星族一般,执著地模仿他、崇拜他、倾服他。
  他英俊潇洒,体魄如钢,引无数美人竞折腰。他亦直言不讳对女人的嗜好。他的绯闻如春潮滚滚,永不平息。
  “英雄美女”这一古老命题,在他身上得以充分印证。
  然而,他却是个婚姻的保守者。他爱的女人,唯有结发妻子莲达。
  他英年早逝,却英名永垂。
  他的猝亡,留下千古之谜。20年后,他的同样作为功夫影星的儿子屈死,又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难道真如中国的先哲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
  艺海星沉,人们扼腕叹息,感慨唏嘘。然而,人们又理智地惊叹,他短促的一生是那般丰富充实,曲折离奇,惊心动魄,异彩纷呈。
  他就是龙的传人,龙的儿子——李小龙!
  
  小勤鼠书巢 Luo Hui Jun 扫描校对
第一章 呱呱落地 滋事生非人堪忧
  他的童年颠沛流离,游及半个地球。敌机压顶,人们避之不及,他却爬上房顶戳机叫骂。他的血脉奔涌着不安份的血,胆大妄为,滋事生非,是匹骜烈羁我的小野马,家人管束不住,终落得个“飞仔”的恶名。
  1940年,日本吞噬了大半个中国。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剧坛肃杀。身为粤剧名伶的李海泉举家从日军铁蹄下的广东逃到香港。
  香港一隅偏安。然而,日军对香港已成蟹钳之势。粤港交界的北侧,太阳旗猎猎飘扬。日军的巡洋舰航抵维多利亚港湾,作焙耀淫威的“外交访问”。
  香港危机四伏,人心惶惶。
  李海泉携妻去了万里迢迢的美国。当时,美国远离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是各国难民的避风港。李海泉赴美,与其说是逃离战火,不如说是发展他视为生命的粤剧。
  这就是李小龙之所以出身于美国的背景。
  1940年11月27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中华医院,住着一位欧亚混血的妇人。她就是李小龙的母亲,名叫格丽丝·李。格丽丝是香港已故殷商何金堂之女,何东爵士之侄女,她的中文名字叫何金棠。何金棠自小生活在上海,19岁时来港,遇到在港演出的李海泉,遂结为伉倔。
  何金棠生下李小龙时,丈夫李海泉正远在9000里外的纽约中国城戏院演出。
  纽约的唐人街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团区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有世界民族大熔炉之称。中国最早的赴美移民,是卖去修筑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铁路的劳工。工程峻工后,中国劳工留下来,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存——主要是洗衣业、饮食业。劳工攒下钱,便回唐山(中国大陆)娶妻带回美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24年美国政府颁布移民管制法禁止东方民族移民为止。其时,纽约、旧金山、洛杉矾、芝加哥等十多个城市已形成稳定的华人居住区,人口总计35万。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鼎盛期,华人以唐人自居,社团区便称之为唐人街。唐人街极富中国文化特色,早期移民多来自广东,这种文化故又极富广东特色——粤剧便是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娱乐。
  李海泉随团巡回演出,将身怀六甲的妻子何金棠留在旧金山,实出无奈。他不演出赚钱,一家人的生活就毫无着落。因此,住在医院待产的何金棠感到孤立无援。
  27日这一天,何金棠生下一个男婴,这距离她上一次生产仅13个月,这也是她所生的第四个孩子。李小龙呱呱落地,给寂寞的何金棠带来一阵欣喜和宽慰。多年后,李老太太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小龙是上帝赐给我的守护者,他令我感到安全。”
  何金棠给这个男婴取名为李炫金。“金”为旧金山,又泛指美国;“焙”便是名扬和焙亮之意。李炫金这个名字只保留了几个月便改掉了。李老太太多年后解释道:“原因是他的名字与已去世的爷爷相同。”不过,30年后的李小龙的确应灵了他最初的乳名,名炫了美国。
  当时华人医院的护士小姐认为应该给这男婴取个比较美国化的名字,便为他登记为布鲁斯·李(Bruce lee)。这名字至何金棠离开医院便停止使用。李小龙13岁时进入香港的一所英文学校,重新使用这个“洋名字”。他18岁重返美国求学谋生,也常使用这个名字。
  李海泉赶回旧金山,与妻子商量改掉李炫金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后代沿袭祖先的名字是一种荣耀,而东方人却认为是犯了大忌。于是李炫金改为李振藩,而在为这个男婴申报户籍时,则用布鲁斯这个英文名字。
  李小龙在家排行老四,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早他出生前,有个哥哥生下来,便天折了。按照迷信的说法,是给鬼魅捉去,此鬼专捉金童。因此,家里人都叫他小凤——一个地道的女孩子的名字。家人还给他戴耳环,穿花衣,扮成女孩状。目的是混淆鬼魅的视听,使其辨不清男女,而侥幸生还。事实上,李小龙幼时好动顽皮的性格,跟小凤之名大相径庭。
  李小龙之名是他回港后做童星时取的。他生在龙年(庚辰年),恰巧也是生在辰时(生肖与地支对应,辰即龙),一位漫画家袁步云便给他取了个艺名——李小龙。
  当时李海泉仅在家中呆了少许日子,又行色匆匆随团在美国巡回演出,妻子和家小仍留在旧金山的唐人街。
  翌年——1941年3月底,李海泉举家返回香港。原因是粤剧的观众多限于广东籍的华人圈内,天地太小;另外,日军与英军虽呈对峙之势,香港仍太平无事,日本撒出和平烟幕,蒙骗了众多的港民乃至港英当局。港民仍按照固有的方式生活着,李海泉仍忙于演戏。
  风云突变——1941年12月8日凌晨4时45分,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一天的8时30分,42架涂有醒目太阳旗标志的轰炸机及护航机突然出现在九龙启德机场上空。5分钟之内,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残骸遍地。之后,日本轰炸机对港岛进行了轰炸,硝烟弥漫,一片混乱。
  李海泉一家躲在屋子的最底层。格丽丝·李按照天主教徒的做法祈祷上帝,而信奉佛教的李海泉则烧香拜佛。
  日本正式对美英宣战。在港的500名中国士兵和两个营的英军同入侵的日军展开浴血奋战。11日,中英混编的守军军官全部战死,士兵所剩无几,被迫从九龙撤至香港岛。25日,英军投降,香港沦陷于日本的铁蹄之下。
  港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通货膨胀,粮食匮乏,人们纷纷逃往台湾、澳门等地避难。香港人口,从160多万锐减至60万。李海泉一家没走,他已经举家出过远门,备尝颠沛流离之苦。他相信佛祖,佛会保佑家人的平安。
  李小龙的童年是在急剧的动荡中度过的。他年幼,不谙世事,战争对他成年后的成长,末形成什么影响。当时的李小龙营养不良,却活泼好动,且天不怕地不怕。那时大人用来或吓唬小孩的灵丹妙药是说:“日本飞机来了!”再顽皮的小孩都会吓得乖乖不动。此方对李小龙则不灵,他照常撒野。有一次,他竟爬到三楼顶层,站在走廊的墙上,挥拳对着低空飞过的日机叫骂。据与李家为邻的长辈回忆,何金棠吓得一脸苍白,李海泉气恼地打他的屁股。李小龙仍顽性不改。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翌日,英国太平洋舰队驶进香港维多利亚港。港督府上的太阳旗换成米字旗,香港又恢复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战后,香港重建家园,步入经济恢复期。港英政府对大米实施配给制,并对主要副食品进行限价。港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逃离的人们纷纷重返家园。至1949年,因战局变化,大批的大陆人涌入香港,造成香港人口急剧膨胀,超出战前的总人口数。
  战后,李家在九龙定居下来。父亲、母亲、姐姐姬格蕾丝、费芙、哥哥彼得(李忠琛)、弟弟罗勃特(李振辉),全家共七口人。50年代,父亲李海泉成了著名的粤剧丑角,收入渐丰,加之母亲何金棠出身名门,李家属香港上层社会。家庭生活稳定且安逸,却又常因小凤而闹得不得安宁。
  李小龙的哥哥,后任香港皇家天文台助理台长的李忠琛,回忆起李小龙童年的生活,有这样一段叙述:“每当他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他一定是病了。他好玩好动,永远在跳着、说着。
  他还喜欢恶作剧,耍弄人的花样层出不穷,对象由家人至仆人差不多无一幸免。
  “他虽然胡闹,心肠却很好。曾有一日他凭窗看街景,突然间发足奔出大门,全家都为他这举动愕然,当大家走到窗前看他又在搞什么新花样时,却原来有一个盲人在过马路,而马路前面刚在修路,掘了一个大洞。李小龙恐怕那盲人失足掉下地洞,故见义勇为,引领他过路。”
  尤其使家人担忧的是,李小龙出门滋事生非,把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大孩子打得头破血流。邻里,还有不认识之人来李家告状。李海泉总是训斥儿子。李小龙倔犟道:“我打的是坏人!”
  且不论儿子“动武”是否有理,父母皆是信教之人,恪守“与人为善,自律其身”的信条。他们不能容忍儿子这般胡闹,多方管束。
  事实证明,父母无法管束住这匹骜烈不羁的小野马,便随他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九岁的李小龙,渐成了九龙街头遐迩有名的“飞仔”(阿飞)。
  
  小勤鼠书巢 Luo Hui Jun 扫描校对
首页>> 文学论坛>> 群星荟萃>> zhù chūn tíng Zhou Chunti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