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費慰梅 Wilma Fairbank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1909年2002年四月4日)
梁思成和林徽因
  作者前言
  作者中文譯本序
  史景遷:前言
   01.膝下愛子
   02.掌上明珠
   03.少年時代
   04.專業研讀
   05.回傢
   06.教授職位
   07.在北京
   08.建築史傢
   09.探尋遺構
   10.北京的梁傢
   11.進一步的搜尋
   12.在山西的聯合考察
   13.日本的入侵
   14.喘一口氣
   15.勝利和災難
   16.逃亡
   17.在昆明定居
   18.離昆他遷
   19.陪都和村莊
   20.貧睏的壓力
   21.新的希望
   22.戰爭的結束
   23.回到昆明和北京
   24.1947年的榮譽
   25.擔驚受怕的日子
   26.最後的信
   27.挫折
   28.林洙的故事
   28.林洙的故事
作者前言
  費正清畢生都在從他的哈佛大學的基地出發嚮西方介紹中國,他常常被說成是“二次大戰後在美國幾乎是單槍匹馬地創造了現代中國研究的領域”①。
  1932年他在北京和我結婚的時候,我已經和他有了共同的愛好,當時我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大學畢業生,他來自南達科他,我則來自麻塞諸薩州的劍橋,我們就是在那裏相遇並相愛的,我當時的特殊愛好是中國藝術,他則喜歡中國歷史的各個方面。
  我們在北京東城一座漂亮的四合院裏住了下來,找了中文老師,就開始學習語言。在課餘時間我們去紫禁城或香山的佛教寺廟裏考察,它們都是著名勝地,但是對我們更有吸引力的是高聳的墻和門樓,這些也環繞着當時的北京。墻內,那無窮無盡的生活戲劇就在大街上上演着。儘管我們在考察中充滿了喜悅,但不過是那些迷人景象的看客。
  大約在我們婚禮後的兩個月,我們遇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當時他們和我們都不曾想到這個友誼今後會持續多年,但它的頭一年就把我們都迷住了。他們很年輕,相互傾慕着,同時又很願回報我們喜歡和他們做伴的感情。徽(whei)——她為外國的親密朋友給自己起的短名——是特別的美麗活潑。思成則比較沉穩些。他既有禮貌而又反應敏捷,偶爾還表現出一種古怪的才智,倆人都會兩國語言,通曉東西方文化。徽以她滔滔不絶的言語和笑聲平衡着她丈夫的拘謹。通過交換美國大學生活的故事,她很快就知道我們夫婦倆都在哈佛念過書,而正清是在牛津大學當研究生時來到北京的。這又引起她講述了她自己在倫敦一年中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故事。
  當我們分別的時候,她問我們住在哪裏。當知道他們的房子離我們不遠,就在大街的盡頭東城根下,我們同她一樣感到驚奇。他們很年輕,又住得那麽近,真使我們喜不自勝。
  打這兒開始,我們的友誼與日俱增。我們很快就知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西方建築學的思成,已開始了他作為中國第一位建築歷史學家的研究工作。這使他在以後的年代裏獲得了國際上的承認。徽是他在建築學方面的助手,但她至今仍受人紀念的原因則在於她畢生所寫的詩篇。
  思成和徽都是出身名門,他們的父親都是名人。通過他們和他們的朋友們,許多領域都嚮我們敞開了大門。我們已不僅僅是消極的看客。而當第二年正清當上了清華大學的教師時,我們感到真正是它的一部分了。
  隨着故事的展開,我們四人多年來保持親密友誼將十分明顯。我們比他們多活些年原本不足為奇。他們的生命通過幾十年的軍閥混戰,民族主義革命,日本侵略,殘酷的內戰以及嚴厲的管製,都耗費在追求他們的理想目標上,最後被他們自己的嚴重疾病所壓倒。這本書的寫作,不僅是為了追述他們和如此衆多的其他人的命運,而且也是為了紀念他們的成就、創造力,仁慈及支持他們勇氣的幽默感。
  費慰梅
  ①美國哲學學會議事錄137,2(1993年6月):282。
作者中文譯本序
  這本書的中文譯本能夠出版,得以和中國讀者見面,我非常高興。
  美國的讀者看了這本書後,給我寫信,說這本書帶他們走進一個從來就不知道的中國,但這個故事的發展又使他們對於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理想和毅力十分感動,甚至有的朋友感動得流淚。這兩位非凡的人物,他們生活在一個劇變的時代中,歷盡磨難,處處受到生存的威脅,但仍能堅持下去,為中國建築研究作出偉大的貢獻,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用英文寫出我們夫婦和他們二人多年的友誼,也可以代表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的一面。這本書之能夠感動美國讀者,主要得力於林徽因多年來寫給我們的英文書信,她的英文那麽生動,而且極有文采。我希望,譯成中文後,也會同樣的生動,而且她所作的詩和林洙的故事(全書最後一章),也可以還其本來面目了。
  對於這一代的中國讀者,梁和林的那個時代可能也是陌生的,似乎故事發生在遙遠的過去,但是這也是中國現代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十分動人的。我希望中國讀者也能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重新瞭解那一個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面貌和心態。
  費慰梅
  ——1996年5月9日於劍橋
   (李歐梵譯)
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費慰梅 Wilma Fairbank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1909年2002年四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