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作家评传>> 凌宇 Ling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5年)
沈从文传
  引 子
  第一章 在别一个国度里
  一、写在断墙残碉上的历史
  二、神尚未完全解体
  第二章 自然之子
  一、卖马草出身的将军和他的后裔
  二、一本小书和一本大书
  三、革命:晃动着历史的影子
  四、续一本小书和一本大书
  五、从“将军”向士卒的跌落
  第三章 身小师爷传奇
  一、生命旋转于死亡的铁磨下
  二、“焕乎,其有文章”?
  三、神魔之争
  四、小客栈里的“红娘”
  第四章 生命的转机
  一、船上岸上
  二、人生掀开隐蔽的一角
  三、向人类的智慧凝眸
  四、权衡与抉择
  第五章 卑微者之歌
  一、学路茫茫
  二、窘困与“独立”
  二、相濡以沫
  四、卑微者之歌
  第六章 海上的漩流
  一、一个配角
  二、萨坡赛路号
  三、黑凤
  四、“生离”与“死别”
  五、海边的孤独
  第七章 南风北雨
  一、“丁玲事件”前后
  二、叩开幸运之门
  三、故乡行(一)
  四、京、沪之争
  五、“生命”的第一乐章
  第八章 无形的防线
  一、逃离北平
  二、故乡行(二)
  三、寂寞之路
  四、昆明冬景
  五、烛照抽象人生之域
  第九章 飓风孤舟
  一、重返北平前后
  二、徘徊于战争抽象与具象之间
  三、灵魂的迷乱
  四、生命的复苏
  第十章 在历史的瓦砾堆里
  一、艰难的选择
  二、进取与退避
  三、斩不断的情丝
  四、为而不有
  第十一章 处惊不变
  一、那朵小花,真美!
  二、含泪的微笑
  三、大智若愚
  四、居陋行远
  第十二章 桑榆非晚
  一、生命的第二乐章
  二、在大洋的彼岸
引 子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似乎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的童谣就一直这样唱着。
  夜阑人静,仰望星光灿烂的天空,我常常不由自主地点数、估猜着那一颗颗可能属于自
  己的星星。并由己及人,从亲朋熟人,到伟大巨匠。末了,终不免迷茫,空留几分神秘,一
  丝惆怅。群星正依循着固有的道路,不停地划出自己的运行轨迹,然而,每一个星球个体,
  对此大约也是不自知的。这似乎也正与人相同。在这人世间,我们每个人从哪里来?又将到
  哪里去?运行的轨道何在?似乎不到盖棺论定,是无从预先描述的。——“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颗流星!它带着令人眩目的光辉掠过夜空,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宇宙万物有成
  有毁,人也有生有死。古来多少人企求长生不老,白日飞升。术士炼丹,海舟访仙,却终不
  过是徒劳之举。生命的个体不能长存,它只能通过子嗣的分蘖,在种族延续的链条中获得
  “永生”。然而,这也不为人所独有。人为万物之灵,除分裂子嗣以延续生命外,还能通过
  精神文化产品,在自身肉体死灭之后,使生命获得长存。其中的佼佼者,还可以在其创造性
  的产品中,刻下个体生命的鲜明印痕。
  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在它怀抱
  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智者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
  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火,煜煜照人,如烛如金。
  ①这是沈从文思索生命意义时说过的话。迄今为止,沈从文已走过了80余年的人生路程。
  人间有意,自然无情,勿庸讳言,他已经逼近了生命的终点。然而,他终于通过一生创造性
  的劳动,完成了生命的转移。当人们接触他所留下的精神文化产品时,便立即感到其中燃烧
  的生命热力。
  我仰面凝望星空,试图寻找沈从文的位置时,突然想起幼时家乡父老所说的沈从文是
  “文曲星”的话来。那时,我自然不懂何谓“文曲星”,也不知道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朦胧
  中却感到一种神秘,留下了沈从文异于常人的印象。
  大凡不平常的人物,都有超人的人格气质和与之相称的“奇相”、“异骨”,——以往
  的史书典籍、说部戏文,都曾反复地明喻暗示过。可是,当我终于有机会与沈从文见面时,
  结果却使我大失所望。——或许,史书典籍说的全是谎言;或许,沈从文压根儿就不是那种
  超凡的人物。他既无引起人“崇高”感的气质,其相貌实在也很平常,以至于我无从简明地
  说出他的形象特征来。记得美国人这样形容海明威:“海明威,这头老狮子!”单这一句,
  就使人立即感到了这位不同凡响的作家性格气质的魅力。隐喻人类某种性格气质的动物寓言
  实在不少了,狮子的威猛,雄鹰的矫健,狼的凶残,狐狸的狡诈,羊的孱弱……,但无论哪
  一种,移用到沈从文身上,似乎全不管用;或者如我们常见的以名人为对象的绘画雕塑,或
  是硕大无朋的前额,层叠的皱纹里深藏着永远猜不透的神秘;或是一双威严、深邃而又贼亮
  的眼睛,仿佛具有无坚不摧的穿透力,不刺得你缩小、变形,自觉渺小,决不肯放手;或是
  一张含着讥世微笑的嘴唇,两角上似乎挂着一整部人类哲学……。可是,这方法于我也不适
  用。沈从文的相貌没有一处可资夸张。我见过他20岁时拍的一张照片,头发大约略略作过
  梳理,却终有一部分不肯伏贴,蓬蓬然向上竖立。眼睛微含忧郁,却清明黑亮,眉毛上扬,
  嘴唇微抿,仿佛蓄着“横竖要活下去”的坚韧,活脱一个湘西“小蛮子”的形象。可是,当
  我有幸见到沈从文时,他已近80高龄,早就皤然一老翁了。白发疏朗而妥贴地伏在圆圆的
  头颅上,褐黄的眼珠敛去了年轻时的光泽,眼、耳、鼻、唇、额、颧、颔、颊,相互谦让地
  平和相处,决无西方人似的大起大落,综合成湘西老祖母行的宁静与平和,使人顿时失去与
  名人对面时本能地保有的那种戒备。我诧异于时间这个雕塑大师的任意与大胆,这后来的完
  成品与先前的雏形竟全然两样;我见过他所珍藏的他父母的照片,他的长相不像其父,也不
  类其母,我疑心更多地带有他嫡亲祖母的遗传(尽管连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位祖母)。——一
  位朋友故作神秘地告诉我,这是男人女相,为异相,主大福大贵。可是,沈从文一生充满坎
  坷,从来没有大福大贵过。然而,倘说人生的福贵不只是腰缠万贯、位列九卿一类身外物,
  那么,沈从文一生所得也实在很多。如果说作家是以文字征服世界,那么,对沈从文来说,
  前30年的文学创作,后30的文物研究结出的果实,已越来越多地赢得了中国与世界的读
  者,证实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虽说社会衡量价值的标准变易不定,失去的可能还会重新获
  得,已经确认的也许还会失去。然而,作为一个无法回避与省略的历史存在,无论是毁是
  誉,沈从文都将如丹纳所说的那样,一代又一代地被“旧事重提”。——能够如此,也就够
  了。
  ——这也不过是我辈的多嘴。在沈从文自己,无论是身外报偿,还是身内所获,物质上
  的得失,还是精神上的毁誉,却从不以为意。
  我第一次见到沈从文,是在他的北京东城区小羊宜宾胡同5号的寓所,这是北京的四合
  院,东边厢房,仅有的一间居室约12平方米,还兼作客厅,一张窄的木床,靠窗一张老式
  书桌,一个简易书架,一把藤椅,两张木椅。像他这样人家早应该有的一切现代生活用品,
  一样也没有。1980年,当他迁居到崇文门东大街3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宿舍大楼后,我
  再次去看他,发现他的卧室兼客厅里,添了一张长沙发,一台电风扇,一台收录机,一台彩
  色电视机。我笑着对他说:“沈先生,你也开始现代化了。”他指着沙发、电风扇、收录机
  说:“这些都是黄永玉换代后送我的。”沈夫人告诉我,香港一家书店给他出了一本书,事
  后说亏了本,稿费无法支出。还是居间介绍出这本书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张木兰,代为
  向香港方面索取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也就抵了那本书的稿费了。我疑心他有一大笔存款,到
  后来我才知道,他一生所得收入,除维持一家生活必需的花费、社交应酬和帮助别人外,都
  陆陆续续花在购买书籍和陶瓷文物上了。他家里曾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家里放
  不下了,便随手送人,送掉后又买。解放后索性一古脑儿全送了博物馆,不仅没有索取任何
  报酬,连一张收条也没留下。他指着墙角一个装咸蛋的青花瓷罐说:“这个东西现在在香
  港,可以卖上万美元。我买它时,可便宜了。”——以至1969年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宁,
  他担心自己一去便不再回来,将自己的积蓄分给几个至亲子侄时,总额不过几百元。198
  2年,他开始陆续收到花城出版社寄来的《沈从文文集》的稿费,他立即拿出一万元,寄给
  家乡的小学,修建一栋图书楼。我曾劝过他:“年纪大了,总有用钱的时候,应该自己留下
  一点。”他淡然一笑:“不要紧。钱,总还会有的。”他一生厌憎为着一己私利聚敛财富的
  行为,对金钱支配一切的人生现象深恶痛绝。他不仅是言者,而且是行者,仿佛有意与金钱
  财富保持距离。然而,他也有因手头无钱而发窘的时候。且不说他年轻时为吃饭问题所作的
  种种挣扎,就在他不再为吃饭发愁以后,每逢某项社会公益活动需要他捐赠时,他常常因拿
  不出钱来而发愁、难过。最后,总是了解他的表侄黄永玉及时为他垫出。
  也许,沈从文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出于中国知识分子重名不重利的传统心理,事实并非
  如此。1978年全国第4次文代会后,沈从文长期冷落的门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各色各
  样的拜访者接踵而至,国内的报刊也开始出现重新评价沈从文文学成就的文章。与沈从文有
  过多年友谊的萧离解嘲似地说:“沈先生的行情正在看涨。”对这一切,沈从文表现出惊人
  的平静。在谈到他的文学创作时,他总是轻轻地挥着手:“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
  提起它。……我只不过是个出土文物。”在沈从文与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之间,他既不承认二
  者联结的必然性,也不承认自己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似乎全由人生的随机性决定。他常用
  “因缘时会”解释这历史的结果。
  “这是因缘时会。”他强调说,“我年轻的时候许多熟人同乡,头脑都比我优秀得多,
  却一个个先后消失在中国近乎周期的悲剧里。就拿写文章来说,开始时我的一支笔就笨得
  很,能够坚持下来,也只是比别人耐烦一点。”
  沈从文在文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在这沉浮的背后,重叠着因“历史的
  误会”而带来的种种人生坎坷与痛苦。但他几乎从来不主动提及自己几十年来遭遇的损害与
  屈辱。当别人问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时,他只是说:“我没有我的朋友受的冲击
  大,我只是要打扫茅房,那是普通的事,在家里不是也要打扫吗?”在他的面前,人们常常
  惋惜他不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失踪”,在第二、三次文代会上,连他
  的作家身份也得不到承认感到不平,他照例只是笑笑:“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
  对涉及个人荣辱得失的人事,沈从文表现出一种令人吃惊的宽容。他宁愿记住别人的好
  处,而忘了别人对自己的损害。在对人性向善的追求方面,他逼近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还有
  为个人荣誉常常要与人决斗的激烈举动,沈从文却更多属于东方人的宁静与平和。
  他总是微笑着面对已成过去的历史,微笑着凝视这世界。然而,这不是伏尔泰似的讥世
  的微笑,其中,渗透着他禀赋里的善良、天真和“童心幻念”。——这样说,也只是略去了
  许多中介环节的一种模糊化处理,他当然有忧愁、伤心、痛苦的时候。记得1980年,丁
  玲突然发表了一篇题为《也频与革命》的文章,未指名地批评沈从文当年歪曲她和胡也频投
  身革命的动机,指沈从文为“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这是丁
  玲被落实政策,从北大荒返回北京以后,从一个日本人手里得到一本沈从文30年代著的
  《记丁玲》,因不满沈从文书中所持立场,有感而发的(此书问世40余年后,丁玲第一次
  读到它),而与《记丁玲》具有同一倾向的《记胡也频》一书,丁玲是亲自过目了的。丁玲
  此举,还有没有更潜在的心理动因,恐怕将成为一个难解之谜了。此后不久,我去沈从文
  处,一见面,他便对我说,“请你给我复印我的两篇文章,一是《关于丁玲女士被捕》,一
  是《丁玲女士的失踪》。”他说这话时,显得有点失去惯有的平静,激动里夹着一丝伤心。
  “我不是要和她争什么,只是想让问及这事的朋友,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答应了他的
  要求,几天后,我给他送去两篇文章的复印件,他道了谢,接过复印件看了看,又随意放到
  书桌上,随后一言不发,两眼发愣,仿佛陷入对往事的回忆,眉宇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
  郁。良久,才轻轻地吁一口气,喃喃自语:“唉,我们那位老朋友哇……”
  后来,这件事再没有和我谈起过。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沈从文是一个弱者,还是一个智者?对此,我感到一种无法判断的
  困惑。他的淡薄名利,他的对人事的宽容,他的与世无争,常常使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里
  的一段话:
  上德若永,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①
  沈从文也多次谈到水与自己生命人格的不可分: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濡中有强韧,从表
  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
  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②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按照中国这一古老的格言,沈从文理应属于智者。然而,在与他
  当面交谈时,你会不相信这就是蜚声中外的沈从文。他没有先声夺人、不容置疑的雄辩之
  才,也没有精警和有意作成的深刻。一切预先对名人、智者抱有的种种企望,在他身上全都
  得不到。与你对面的,不过一个平凡而又平凡的人。他会立即消除了你原有的紧张与不安,
  心里陡然长出许多自信来。同样从湘西走出来的青年作家蔡测海,这样叙述他与沈从文的谈
  话:我听沈从文先生说,写小说就像翻跟斗,会翻一个就会翻一百个。然后他再也不谈写小
  说如何如何。我也不再问他,然后听他谈古往今来的服装。他说他不识得布料。我先是愕
  然。这方面他不是有过价值很高的著述么?接着也便释然。①沈从文的言谈永远这样朴讷,
  永远没有结构严密的逻辑程序。你也许会感到失望,似乎他原本就没有说出什么深刻的东
  西;如果细加咀嚼,也许又会感到一丝余甘回味,其中仿佛蕴含着一点什么。待到你试图捕
  捉它时,那点蕴含又游移不定,无从把握。无论是谈人生,谈艺术,他就像一个普通的乡下
  农人,能够谈出如何如何种庄稼,而对于其中包含的植物栽培学原理,总是照例不大说得明
  白。或许这是一种错觉,他的言谈原本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形式:避开具体的认知程
  序,直接与本体对面,一种东方哲人的认知方式?然而,谁又知道呢?一个聪明的乡下农人
  与一个充满智慧的哲人之间,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界限。——他们都置根于同一片人生土
  地。
  然而,这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人生,与沈从文是渐离渐远了。此刻,就在他所居的公寓大
  楼的下面,正奔涌着不息的人流。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正上演着新的人生戏剧。同样
  有得意,有失败;有善良,有罪恶;有笑,也有泪……,人生的书籍正一页页翻开去。可
  是,他已无力去翻阅这本大书了。1983年,他开始身患重病,脑血栓已经使他右边的肢
  体麻痹。从那时起,他几乎是足不出户。虽然他的记忆力仍然极好,大脑襞皱里深刻着的一
  生经历的种种,提及时仍历历如在目前,然而,这一切,都只能作为一去而不复返的陈年册
  页,在他的心之一隅里把玩。而且在他身上,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人到暮年的婴儿状态,常
  常坐不多久,便眼睛发涩,嚷着要睡,将他扶上床去,头一着枕,便酣然入眠。似乎一生的
  荣辱得失,眼前背后的人事全不萦怀。我曾残酷地忽发奇想:如果这一睡去使不再醒来……
  这一天终将不可避免的到来,我无端地猜想,那一刻一定是这样子,走得坦然,一切人欠我
  欠的恩怨,在那生与死的临界线上,一定会荡然无存。
  他心头自然还有他所无法释怀的东西。这头一件便是他30余年来所从事的中国古代文
  物研究。我每次见到他,他总是要谈起有关的种种。他常常叹息说,“手头有许多题目可
  做,现在是来不及了”,“××地方又有了新的文物出土,应该亲自去看看,也无能为力
  了”。话语中总是透着惆怅与悲哀。虽然,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已经出版,当年,由
  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所结识的一个回国观光的志愿军战士王序,在他的指导下,已经成为
  能够独当一面的服饰文物的专家,他的后半生事业已经后继有人。但他仍不满意自己:“应
  该留下个好的基础,可是有好多事还没有做……。”王序曾对我说,沈从文最害怕的,是失
  去工作的权利。前几年,通知他去办理从历史博物馆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手续时,他误以为
  是办理退休手续,走进有关部门办公室的门,他紧张得几乎无所措手足,只是嗫嚅着说:
  “我还能做点事,请不要让我退休。”
  确实,在明确意识到的范围内,沈从文最放心不下的是这未竟的文物研究。这也难怪,
  按照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在他的后半生里,他的人格是通过学术研究而获得升华的。然
  而,这终究只是一种替代性的升华(尽管这一替代在沈从文那里表现得比较彻底),是从文
  学创作向学术研究转移的结果。在他转向文物研究之前的近30年里,他身上积蓄的巨大能
  量,是通过文学创作的主渠道获得宣泄的。这一宣泄渠道在后来的猛然受阻,原有的对象选
  择便转入潜意识领域。正是在这潜意识领域,他始终保留着对文学创作的眷念。我曾看过一
  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和沈从文一次饶有趣味的谈话记录:
  ………
  “假如你处的社会一直没有转变,对文学的要求也没有变化,你会继续写下去吗?”我
  问。
  他笑着说:“那不能不改变!”
  我继续追问:“那假如一直没有改变呢?”
  “那当然是改变好一点。因为文学也许只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事情太小了。”
  我仍不肯放弃:“那假如不改变呢?”
  他顿了顿,慢慢地说:“也许可能,也许可能。……也许可能,因为当时我的年龄正是
  写小说的时候,《长河》那样的就没有写完。
  “现在不是因为上面喊我去,有限制我的框框,而是我自己的框框,我自己形成的,自
  己有种限制,自己想这样想那样,考虑的方法不同。”
  想起“这个东西”(指他的文学创作——笔者注),他轻轻地感叹着:“也可能的,也
  可能的……。”①他当然不能完全割舍在他生命的黄金时期苦心经营的那个文学王国。这个
  王国的人生世界是以中国西南的一小隅为中心建构的。从表面看,沈从文不过是一个区域性
  的作家。可是,从深处看,这远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仅其中厚积的文化沉淀闪耀着迷人
  的光形,而且澎湃着特定的区域环境与外部世界环境对流的巨大浪潮。当人们摆脱机械单一
  的政治——经济模式对文学的规范,从宽泛的文化角度审视时,其中隐伏的世界图像便被照
  亮了。一位美国的福克纳研究专家H·R·斯通贝克,将福克纳与沈从文比较以后,得出沈
  从文是中国的福克纳的结论。作为一种全面的类比,这一说法自有许多勉强的成分,但他到
  底发现了,面对人类的某些共同的境遇,东西方作家心灵的沟通。山川,海洋;种族,国
  别,无论是自然的阻隔,还是人为的分割,人类的心到底是能够相通的。1984年,来中
  国讲学的H·R·斯通贝克回国之前,企望着实现自己拜访沈从文的夙愿。当他得知沈从文
  正重病在身时,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这一计划。不久,他从美国给沈从文寄来了一组表白自己
  心迹的诗篇。
  我来到中国的时候,我宣告了我两个最强烈的欲望:要会见沈从文,还要到湘西的丛山
  中去旅行。
  现在,走之前,这大概不会实现了,至少这次不行了。
  然而,也许这古老的人的愿望想握一握大师的手,想向创造者致敬想饱览他写过的那片
  土地,也无非是傻事。因为所有的东西生活的地方是在作品里,只有在作品里,他歌唱。
  和你在一起,那么,沈从文,我在鸭窠围度过了一个长夜;我像一个白痴,在寒风里伫
  立在河岸上,倾听着相思的歌曲,多情水手和寂寞妇人的歌曲;我曾向辰河上游航行,遇到
  一个对历史毫无负担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深深地植根于自然;我参加过给社稷神的祭祀,敬
  山神的仪式,所有地方的神秘风俗。
  我看到过神兵,
  听到过红嘴鸦护卫河上的水手,我知道苗族的放蛊,辰州符,那侠义,那勇敢,那热
  情。
  我遇到过半瓶醋的城里读书人,他们由于一知半解而视而不见清除了所有的东西;还有
  其它的戴着反光太阳的眼镜,没有眼睛,他们从来不懂得
  一个人的话就是他的信义,黄金不及那覆盖它的泥土珍贵,人可以为了荣誉去决斗而事
  后,我们可以在河里洗尽所有的东西。
  和你在一起,那么,沈从欠,我分享了那静悄悄的秘密知识,那是在地球上几乎失传
  的,在肯塔基给与了我的,在湖南给与了你的,
  水使我们光着眼睛看到美,水教给我们独立思考。
  大学校是在水边上的,大知识是知道东西怎样做成的,爬树,偷李子,唱民歌,会比远
  离大地,在空中乱摸的抽象的老师们给与我们更多的东西。
  在所有的时代和地方,我们少数几个人从自然,从坟、风、地上的草、河里的游鱼,从
  所有的东西的感觉,气味和声音得到纵情的欢乐,心醉神迷,身不由己,又自由自在。
  我们一起去摸过鱼,把手伸进潮湿的岩石里阴暗隐秘的地方;我们倾听过老猎人的故
  事,听到过猎狗在山头上吠出隐秘的真理;我们懂得了在一本好书和一个好地方之间,选择
  的必须永远是地方。
  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命运是写许多书来讲这些东西。我们知道,虽然年轻时候在家乡又野
  又放荡,我们却必须出发到世界上去走动,你七十年前背上一个包袱,我三十年前背上一个
  吉它,无可奈何,我们参加军队,可是在所有的长途行军之后,仍然,仍然,我们怀着渴望
  一直歌唱。
  走向人们需要我们歌曲的那些城市。
  后来历史的巨吼震聋
  人们的耳朵,他们不再听见那些歌,我们或许转向学术研究,转向文学和漆器,
  锦缎和服装,保存下过去的点滴,那些艺术揭示的正在消亡的知识和欢乐的点滴,如同
  在一张羊皮纸上一样的:在历史的瓦砾堆里,
  碎条,破片,细线,
  通向过去那座迷宫的线索那座我们必须在其中巧妙地曲折穿行的迷津,如果我们想要走
  出来,到一个有意义的现在和未来,一个有根深蒂固的欢乐的明天。
  和你在一起,那么,沈从文,我重建了亭子和宝塔,在渡口,献给本地的神祗,保佑风
  调雨顺,天时地利。
  我知道许多管渡船的老人,在迷人的渡口守望着河流。
  但是,我只知道一个翠翠,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从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上,在
  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她永远等待
  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①就在边城那边,有着曾经养育过沈从文的土地和人民。他就
  是从那片土地上,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这世界的。他无时不在眷念着那片土地,对故土的爱,
  使他几近迷狂。尤其是近几年,凡属家乡人的来访,都使他兴奋不已。不间断的询问、颔
  首、摇头、轻轻的叹息,仿佛一匹猎犬对目标的搜寻,任何有关家乡的人事,山川风物的点
  滴,都不愿放过。他渴望能够再回湘西一次。就在他生病的前一年,还和我多次谈起来年故
  地重游的种种计划。1984年,湖南的一位青年作家刘舰平来北京探望他,其时,他因病
  无法行走,正躺在床上。当得知刘舰平是沅陵人时,他非常高兴地说:“沅陵是个好地方,
  美极了,那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写《湘西》时,就是把凤凰和沅陵作重点。好多年没到沅陵
  去了。1982年回湘西,本来要去的,后来时间来不及了。”刘舰平向他转达了家乡父老
  的问候,请他有机会再去沅陵看看。他连忙说:“要去的,我是要去的。”刘舰平表示等他
  病好一些,就一定接他去。“我能去,我还能去的!”说着,他便挣扎着要站下地来,并终
  于奇迹般地站立起来。
  “你看,我还能去!”他孩童般得意地笑着,眼角上早已噙了两颗晶亮的泪珠。
  然而现在,就连这一点愿望大约也很难实现了。他终于只能在想象同回忆里,同那片熟
  悉的土地亲近。每当他独自静静地坐在客厅里出神,我总疑心他在神游故土。
  静寂中,突然响起河船拍打水面的桨声,油坊里油锤与油榨相撞时爆发的声响,伴和着
  古老、悠长而又悲凉的船歌与号子;沉沉的牛角声,水车飞转发出的“咿呀”声……一切声
  响渐渐淡去…………荒蛮的山野,阡陌相连。山脚一座木屋,门前一条石板路,缘山蜿蜒。
  夹路两行绿树,如旗帜,如羽翣。半山里一座凉亭,粗大原木作柱,杉树皮盖顶。亭旁一块
  大青石,临壑而立。岩身突兀,岩面平滑如镜。石板路上,嬉笑追逐着一群“山灵”,秀腰
  皓齿,白脸长身,穿着滚着花边的绣裙,灵巧敏捷,跃上大青石站定。她们引颈远望,若有
  所思,亦若有所期。
  远处,传来柔和缠绵的歌声;天上起云云起花,苞谷林里种豆荚。
  豆荚缠坏苞谷树,
  娇妹缠坏后生家。
  娇家门前一重坡,
  别人走少郎走多。
  铁打草鞋穿烂了,
  不是为你为哪个?
  “山灵”们相顾而笑,又相互推搡着,朝远处跑去……
写在断墙残碉上的历史
  倘若人的所思所想与其主体之间,连接的是一条有形的线索,那么,这时正可以从北京
  前门大街公寓的这一端,沿着这条线路做一次长途旅行。从北京向南,走三千余里至长沙,
  再向西北行四百里,便到了古称武陵的常德。如果手里刚好有一份中国地图,你就会发现,
  在北面,标志长江的蓝色粗线由西向东蜿蜒,与洞庭湖衔接。湖右沿江横亘着巫山山脉;湖
  西南方向,武陵山与雪峰山恰似两道屏障,切断了与洞庭湖泽地带及湘中的联系;越雪峰
  山,入贵州境,西南壁立着大娄山脉与云贵高原,这个被大山包围着的三角形地带,就是
  湘、鄂、川、黔四省相交的边境地区。其中,属于湖南的部分,便是秦置黔中郡、汉置武陵
  郡的湘西。史书曰:湖广之西南隅,战国时巫郡、黔郡也。湖北之施南、容美,湖南之永
  顺、保靖、桑植,境地昆连,介于岳、辰、常德、宜昌之间,与川东巴、夔接壤,南通黔,
  西通蜀。①一片犬牙交错的广漠山地,一个封闭的地理环境。
  直到本世纪初叶,这里公路未通,火车不行。只有两条屡见于古典词章的河流——沅江
  与澧水,从群山中闯荡而出,注入洞庭,成为湘西与外部世界交通的要道。沅水上游及其支
  流——酉、巫、武、辰、沅,便是屡见史籍的著名“五溪”。它们有如人体上的血管,伸延
  到整个湘西地区。这些河流乱石密布,险滩迭起,恶浪咆哮,亘古长流。群山夹江而立,危
  峰碍日,密树蒙烟,怪石狰狞,云雾晦冥。群山中也有各处爬行的山道。要是你身体强壮,
  胆量过人,能吃粗粝饭,喝酸菜汤,能租一条充满汗臭的被子裹着身子在不乏虱子跳蚤的草
  垫上过夜,便可以从旱路去湘西。白天,一连几个小时在不见人烟的深山里走,你便有机会
  领会什么叫天籁地籁,寂寞会堵塞你的嗓子,让你心里发慌。路旁忽然一座烧毁的屋,一具
  开始糜烂的尸体,一丛红得凄惨的山莓,身前身后忽然横路穿过一条大蛇,紧张又使你浑身
  发毛。天黑前遇到一家客店,你得赶紧住下,再下去又是几十里没有人家。半夜醒来你会听
  到虎啸狼嚎,毒蛇与蟾蜍格斗时发出的凄厉叫声,仿佛就在屋前或屋后。第二天再上路时,
  雨后松湿的泥路上,留有老虎路过时的巨大脚印。如果运气好,即使是大白天,也会碰见强
  人拦路抢劫,单刀决斗……。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言语饮食,迥殊华风,曰苗,曰
  蛮。”①
  一派原始荒蛮的景象,仿佛是别一个国度。
  现在自然是不同了。两条主要公路干线,一条穿常德、慈利、大庸、永顺通龙山和桑
  植,北通鄂西;一条经常德、桃源、沅陵、沪溪、吉首,通凤凰和花垣,西出川黔。其中大
  部分路段,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随着后来两条干线之间若干新的线路的修成,开始形
  成网络状公路交通结构。连接湖北枝城与广西柳州的铁路线业已从湘西群山间斜穿而过。现
  代交通加速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开发,促进了湘西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交通的发展不过是眼目
  所及的湘西变化中的一例。近30余年,湘西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原有的面貌。政治、经济
  体制已与全国同步,旧的人际关系已经得到根本改造,原始自然风貌也在消亡过程中。早先
  随处可见的大片原始森林与原始次森林,在多数地方已经消失。始毁于1958年“大炼钢
  铁”,无法数计的百年、千年古树做为燃料被砍倒、肢解,转眼间化为灰烬;再毁于70年
  代“农业学大寨”,为修造“大寨田”,不少地方连油桐、油茶林也未能幸免。加上木材外
  运,铁路、公路、水路一齐吞吐,几乎扫光了最后一点残余。除少数人迹罕至的险隘偏远之
  处,大自然恩赐给湘西的巨大财富,遭到了一次性的大挥霍与大拍卖。毒蛇猛兽固然已经潜
  踪,大自然原始神秘的美丽也不复存在,宛如一个美艳绝伦的仙女,被人撕去霞彩斑斓的神
  衣,褪掉奇光闪烁的钗、环、镯、珇,夺走飞腾变化的法宝,赤裸裸地躺倒在地面上。凤滩
  水电站拦河大坝的建成,已将沅水支流白河许多恶浪咆哮的险滩淹没,峡谷结束了亘古以来
  的骚动不安,突然变得驯良安静了。可是,一条白河通往沅水的船运,却从此断绝。湘、川
  边境上有一座八面山,山上一座“自生桥”,两边悬崖绝壁,通向一座孤峰,风景极美。峰
  上一注清泉,清冽无比。忽然传说那是“神水”,两省边界人民为祛病延年,纷纷前往汲
  取。当地治安部门为取缔迷信活动,忽然点起一包炸药,于是岭断路绝,天下太平。
  人的智慧与愚蠢同行。
  也有一些人力不及的地方,依然保留着原始自然风貌,最近几年突然身价百倍,使湘西
  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大庸的青岩山,桑植的天子山,慈利的索溪峪,永顺的猛洞河、不
  二门,吉首的大、小龙洞,龙山的地下溶洞群……,处处可见造化的鬼斧神工,使人心醉神
  迷、留连忘返。假如你不仅仅迷恋山水,对风俗民情也怀有同样兴趣,这里照样不会让你失
  望。正月新春,你如有幸赶上土家族“大摆手”活动,便会看到上万人祭祀祖先的盛大场
  面。其时,牛角、土号、唢呐与三眼铳齐鸣,男女队伍身披土花被盖,扛起龙凤大旗走过来
  了。为首的土老司头戴凤冠帽,身穿八幅罗裙,手执铜铃司刀,唱起请“八部大王”①的祝
  辞,率众对神行跪拜礼。尔后,跳起举族参加的长达几天几夜的“摆手舞”。在对神的祝辞
  里,有的是对正义、勤劳、善良的赞颂,对邪恶、懒惰的斥责。面对人们庄严肃穆的神情,
  你看到的决不只是人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它是一种善恶的基本抉择,一种严肃的人生宣誓,
  一个民族坚固长久的信念。如果你错过了时机,也大可不必遗憾,还可以和苗族同胞一道,
  共度三月三、赶秋等喜庆节日。每当金秋时节,苗族人民从四面八方赶往秋场,奏响了锣
  鼓,点燃了鞭炮,“三连铳”礼炮齐鸣,沉沉的牛角号音与清脆的唢呐声交织,同时开展的
  各种娱乐活动会使你目不暇接。苗族汉子赤脚登上36把钢刀排成的刀梯,赤手从烧得滚开
  的油锅里捞起炸熟的油粑,红嘴白牙咬住烧得透红的铧口,八人秋千在空中飞旋……。更有
  苗族青年男女,用本民族特有的山歌,自由地倾吐心中的爱情。树丛中、路坎下,撑一把花
  花伞,成对儿切切絮语、互赠信物。这一切,使人感触到的,决不只是一点惊讶,一丝缠
  绵。
  假如你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学家,你一定会对这片土地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感到兴趣。龙
  山里耶的新石器遗址,酉水流域的崖墓葬,沪溪的屈望村,凤凰黄丝桥古城,永顺的司王
  城,保靖的盘车城,溪州铜柱,沅水两岸的伏波宫,以及西起黔东铜仁亭子关,东止于古丈
  旦武营,绵亘360余里的边墙……,它们记录了一个残余民族,在一份长长的历史岁月中
  的命运。
  这些历史遗迹,有的尚相当完整,有的仅留下一点残痕。日落黄昏,你试登上山顶,去
  搜寻凭吊边墙遗迹,已经无法想象它当年是什么样的模样了。这座始筑于明朝万历年间,高
  八尺、厚五尺的小“长城”,是为防范苗民“叛乱”而设的。虽经历史风雨剥蚀,如今只余
  一点残痕依稀可辨,但专为称颂帝王“文治武功”的正史,却留有赫然分明的记载:始于嘉
  庆朝征苗之役,……自湖南乾州界之木林坪起,至中营之四路口,筑围墙百数十里,以杜窜
  扰。其险隘处设屯堡,联以碉卡。凤凰厅境内,设堡卡碉台八百八十七座,永绥厅境内,设
  碉卡碉台一百三十二座,乾州厅境内,设汛碉一百二十一处,古丈坪及保靖县境内,设汛碉
  六十九处。环苗疆数百里,烽燧相望,声息相闻。
  关墙则沿山涧建之,炮台则择冲要筑之,哨台则与关墙之隙修之,卡碉屯堡,则因地制
  宜,或品字式,或一字式,或梅花式。其修建之制,关墙则土石兼施,炮台则以石砌,而筑
  土以实中心。哨台亦石砌,环凿枪孔,高峻坚实,碉楼之制亦然。①不难想象,广袤的中国
  国土上这一弹丸之地,仅四个县境内,成一线排列起一千五百余处碉卡屯堡,是一种什么样
  的情景;望着眼前的断墙残碉,依稀可以想见烽燧遍地、刀光蔽日,依稀可闻战鼓震天、号
  角连营……。这一切,似乎都已经十分茫远了,眼下,群山遮断了夕阳的余辉,浓重的阴影
  扑向远近的山涧与河谷,苗乡与土家山寨的炊烟拖着一条条白色的带子,在山腰与林际间缠
  绕,远处传来母亲呼儿归去的焦急而温馨的声音。
  沉重的历史落到你的肩上,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断墙残碉上,刻写着一个民族悲惨的历史命运。
  自古以来,苗、瑶、峒、土家等少数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是这里的最
  早的主人。在土家族的语言里,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本地人,称苗族为“白卡”——
  邻居的人。至于居住在湘西的汉族,则是后来的移民,土家族所称“帕卡”——外来的人,
  即史籍上所称“客民”。虽然在族源间距上,无论土家族的“巴人说”,还是苗族的“三苗
  说”,迄今尚无定论,但是,秦汉数百年间,这里已是苗族、土家族主要活动范围,当无可
  疑。是他们最早开发湘西,创造了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文明。
  然而,历史对他们太不公正。在唐以前,他们是被当做“蛮族”来看待的。在封建王朝
  编撰的正史里,“南蛮”、“西南夷”、“盘瓠蛮”、“武陵蛮”、“五溪蛮”,便是对他
  们的统一称呼。直到宋朝,才有所谓“苗蛮”辩,进而将苗族与峒、瑶、土家族区别开来。
  虽族类有别,其“蛮”一也。
  伴随这种蔑称而来的,是华夏族对南方少数民族长达几千年的征服与同化。
  于是,这些“安土重旧”的民族,被迫不断地向崇山峻岭间迁徙。在这些民族的“古老
  歌”里,都留下了民族迁徙的记载。
  人间坐不安宁,
  世上住不成家;
  一帮代熊代萤代酥,
  一群代穆代来代卡;①又挟老携幼上迁,
  又拨船继续上划。
  从务滚务嚷上来,
  从务流务泡上来;
  从洞务洞党上来,
  从洞焦洞湾上来……①跨江过湖上来,
  穿云破雾上来;
  行山依水上来,
  走山靠山上来;
  猎兽打鱼上来,
  开山开土上来……
  这是苗族史诗《鸺巴鸺玛》②,描述苗族人民由七个部落首领率领,分七路从平原湖泽
  地带向湘西崇山地区迁徙的悲壮图景。然而崇山仍呆不住,于是再向湘川黔边境迁徙,一部
  分在湘西定居,一部分沿沅水西入川、黔。定居湘、黔边境的部分,开辟了以湘黔交界的猎
  尔山脉为中心,“东南北三面环旋湘境700余里,西北两面环旋黔境200余里”③的苗
  疆。
  从此,揭开了汉族与湘鄂川黔边境苗蛮民族之间同化与反同化、征服与反征服斗争的序
  幕。在这长这数千年的民族冲突中,湘西首当其冲。
  各民族之间的恃强凌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的痼疾之一。文治武功培养起来的英
  雄强者,排演着人类自身的悲剧。这个被迫迁徙崇山峻岭之间的民族,面对历代汉族统治者
  的武力征服,不能不为自身的生存作困兽之斗。春秋战国时期,楚对周是“绥服”,而崇山
  尚为“荒服”,不属楚统属。秦统一中国后,以武力强迫苗民归于王化。苗民“时叛时
  服”,“叛服靡常”,历代封建王朝便不断发起征苗征蛮之役,对不服王法的湘西少数民族
  实行武力扑杀。
  翻开二十四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种充满血腥气的记载。秦汉数百年间,历史上最有
  名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伐武陵蛮之役。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武陵蛮精夫单相程率众起义,第二年,武威
  将军刘尚率兵万余进攻武陵蛮。单相程据险扼守,汉军冒进深入,以至刘尚全军覆灭。明
  年,马援率中郎将刘匡、马武、耿舒共四万人马,南征武陵,斩杀武陵蛮三千余。三月,兵
  进壶头山,①武陵蛮众据高守隘,汉军旱路兵不得进,水路因江流湍急,船又不得上,终困
  于壸头。又逢天气酷热,军中瘟疫流行,士兵多有病死。这位声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
  马革裹尸还”的将军,也终于得病,困死军中。于是,朝野震惊,不得不对“武陵蛮”实行
  招抚,相互订约退兵。马援歌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
  淫。①
  这位声名赫赫的汉代中兴名将,南征武陵留下的是一声心胆俱裂的绝望叹息。历史终于
  成全了他的“马革裹尸还”的誓言。
  自唐以降,鉴于历史上屡次行蛮之役无功而还,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改单纯的武力
  征服为“以夷制夷”的制度。唐末,江西汉族彭氏家族进入湘西,以计谋杀土家族首领“老
  蛮头”吴著冲,成为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土皇帝。至晋天福四年,彭士愁率锦、奖(芷江)、
  溪(龙山)诸蛮,进攻辰、澧等地。楚王马希范派兵迎击,爆发湘西历史上有名的“溪州大
  战”。结果,彭士愁大败,向马希范求和。自称马援之后的马希范鉴于乃祖征蛮败亡的教
  训,遂与彭士愁订立盟约,在永顺会溪坪立了一根重五千余斤的铜柱。从此,彭氏在湘西土
  家族地区建立起历经五代至清九个朝代共八百余年的世袭土司王朝。中央政权也利用土司势
  力,压服土家族人民,并钳制苗区。其后,每当苗汉冲突发生,土司便为王前驱,“国家亦
  赖以挞伐,故永、保兵号为猇雄”。②明万历年间,苗区边缘修筑“边墙”,一面实施“客
  不入峒,苗不出境”的民族隔离政策,一面将苗族分割成“生苗”与熟苗”,援剿“生
  苗”,“兼抚熟苗,俾渐知同化”①的逐步同化的策略。
  然而,自成一统的土司小王朝,一方面,与各族人民的矛盾逐渐激化,一方面,又与中
  央政权的冲突日益加剧,终成中央王朝的心腹之患:“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制夷,遂至以
  盗制盗。”于是,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废土司、设流官的
  “改土归流”政策,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至十三年(公元1735年),湘西的
  “改土归流”完成,分原土司辖地为龙山、保靖、桑植、永顺、石门、慈利、安福等县。苗
  族地区,则设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古丈散厅,隶辰沅永靖道。从此,中央王朝在政治
  上开始确立对湘西的封建统治。
  历史永远关闭着对它做简单化评价的大门。封建王朝对湘西少数民族两千余年的征服,
  推动并完成了中华民族内部统一的进程,无论统治者的主观动机如何,其结果却与历史的目
  的同一,仿佛历史的公正总是借不义之手来完成。然而,如果因此而给不义授勋,也就失去
  了应有的人类道德准则。尽管少数民族的每一次起义,或因边官“邀功生事,擅杀苗人”
  “侵逼峒穴,至生疑惧”,②或因“徭税失平”③,民不堪命,或因客民中“奸蠹无赖之
  徒”,强占土地,掠夺资源,“客民之侵日见其多,苗疆田土日见其少”,或因增设屯兵占
  田,从“均三留七”、“均七留三”乃至“寸土归公”,①却总以封建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告
  终。官府竟悬赏“杀一人头当钱十千”,“输城者贳其罪,从贼为逆者杀无赦”②。宋熙宁
  五年,朝廷因搜刮朱砂、水银与土著发生冲突,遂进兵诛斩。“无辜者十有八九,以至浮尸
  塞江,下流之人,不敢食鱼者数月”。③乾隆元年,贵州征苗之役,“共毁除千有二百二十
  四家,赦免三百八十有八寨,阵斩万有七千六百有奇,俘二万五有奇”。④这就难怪南方少
  数民族揭竿而起了。湘西“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为进一步加紧对少数民族的镇压,在湘
  西增设屯田,加强军事设施,派遣大批高中级将领常驻湘西,重点屯防。为维护民族生存与
  民族平等的权利,湘西苗族人民多次发动起义,其中以湘黔苗民大起义最为著名。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几个贩运耕牛的客商在凤凰勾补寨附近被劫,官府
  不问皂白,株连勾补全寨,激起苗民石满宜等人反抗,官府派兵镇压,火烧勾补三寨,烧死
  石满宜以下100多人。勾补事件激起苗族积蓄的民族仇恨。不久,湘黔边境苗寨100多
  个寨长聚会,发誓“杀汉官,逐客民”,经过八年时间前酝酿、准备,拥立石三保为“苗
  王”,以“逐客民,复故地”为吾召,在永绥,凤凰、乾州和贵州松挑四厅同时起义,参加
  人数达20余万,起义军一度占领四省边境6府13个厅县大片土地。几乎全歼这片土地上
  的清朝驻军,摧毁了它的统治机构。这次起义使清王朝极为震惊,急调云贵总督福康安,贵
  州提督彭廷栋,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江西总督毕沅,率7省共18万兵力,分四
  路合围。起义军在吴八月率领下,屡战屡胜,起义军各部公推吴八月为“吴王”,并创造
  “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往”的战术,给清兵以沉重打击。福安康、和琳
  先后败死军中。后因起义军内部有人暗中叛变,遂使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前后牵制清军1
  8万人,仅永绥、乾州、凤凰三厅战场,就击毙清军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等高中
  级将领220多名,湖南一省耗费战银700多万两。苗族人民也伤亡惨重。民族成员减去
  三分之二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初,当起义军节节胜利时,吴八月喊出了“打到黄河去,不到黄河心不甘”的口号。
  但这个“安土重旧”的民族,发动起义本为“逐客民,复故地”以求自保,当义军占领沅江
  西岸,见到沅水时,不愿远离故土的群众,便高呼到了黄河。其后100年间,湘西苗族虽
  然仍不断爆发起义,终因民族元气大衰,再也无力大举。湘西逐渐向现代演变。
  历史留给湘西的,是一笔笔无法算清的血账。它留下的民族间仇恨对立的模式,必将影
  响到20世纪前半个世纪湘西社会的发展。
首页>> 文学论坛>> 作家评传>> 凌宇 Ling Y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