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杭州之间的嘉湖平原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水乡集镇。其中有一个中
等规模的乌镇,就是本书主人公的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乌镇和表镇合并而成。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县的北部,在京
杭大运河的西侧,距县城十三公里。《乌青八景图记》说:“我乌青,左嘉禾而右苕,
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河道纵横,舟船如梭。一条宽阔的
市河……车溪从南至北纵贯全镇。河上石桥、木桥如长虹飞跨,两岸房舍鳞次栉比,水
街相依。每天清晨,集市上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交易着这里盛产的上等稻米、蚕
丝、晒烟、湖羊,买卖价廉物美的河蟹、甲鱼、黄鳝、银鱼……
乌镇应家桥堍有一座修真观,观前有一条街,用青石板铺成。观前街十七号是一幢
四开间两进的“走马楼”房屋。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四面是两层的楼房,每层各间
屋子只用板壁隔开,可以互相通行,如同骑马能够走一圈,当地人称这种楼房叫“走马
楼”。
清朝末年,这幢并不宽敞的“走马楼”里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沈家的祖先原是乌
镇近乡的农民,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赚了点钱后,开了一爿经营晒烟丝的烟店。此
后,这家的主人沈焕跑到上海、汉口等地经商,又捐了一个侯补道的官职。于是沈家,
成了一个半官半商的家庭。沈焕带着妻子王氏、女儿和小儿子在广西梧州,担任税关监
督;
他的两个儿子,分管着沈家在乌镇开的两爿商店,一爿上泰兴昌纸店,另一爿是京
广百货店。负责纸店的大儿子沈恩培,是个秀才,他不愿经商,只知乐天逍遥,吹箫唱
曲;
二儿子沈恩愿意经商,却又不善经营,百货店常常亏损。
沈家的长房长孙沈永锡,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厌恶八股文,订婚后去跟岳父……
乌镇名中医陈世泽学习,满师后成了个中医“郎中”。
仲夏的一天,在广西当官的沈焕接到乌镇拍来一封电报,拆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
奔进内宅,向王氏喊道:“大喜事!大喜事!我们沈家四世同堂,我做太公了!你做阿
太了!”
原来这一年……1896年7月4日,即清光绪22年(丙申)5月25日亥时,他的长房长曾
孙即大文豪茅盾诞生了。
沈焕心想,按照沈家的排行,曾孙这一辈应是“德”字辈,“德”字下面一字须是
“水”旁。我家孙辈虽然都中了秀才,可是举业连连不成,经商又不善管理,没有一个
令人满意的。如今长曾孙诞生,他可要超过前辈,做个鸿儒,象鸿鹄高飞,为沈家兴旺
大展鸿图!于是,他为长曾孙取了个大名:德鸿。他又想起,今年春天来梧州的燕子特
别多,这是吉祥之兆,就叫长曾孙的小名为:燕昌。
家里人接到沈焕来信,都觉得“德鸿”这个名字意思好,又响亮,从此大人小孩都
唤他“德鸿”。
由于德鸿是长房长曾孙,大家都把他当宝贝,百般宠爱。好的食品,祖父母先给他
吃;
好的衣裳,也先给他穿。当他睡着的时侯,人人都屏声静气,说话低声细语,走路
蹑手蹑脚,唯恐惊吓了他。几个小叔叔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他吃,将自己的玩
具让给他玩。
他的祖母高氏是一户地主的女儿,办事都依照农村风俗习惯。孙媳妇陈爱珠怀孕后,
她天天烧拜求观音送子;德鸿出生第三天,她亲自下厨,向亲朋端“三朝面”、分红蛋。
满月那天,她又张罗着为德鸿摆“满月酒”。
德鸿的外公、外婆,给小外孙送来了缎子斗篷,四季衣裳、鞋帽,还有摇篮、坐车。
特地请人打制了“长命富贵”银锁、银项圈,以及银手镯、银脚镯,亲手给外孙戴
上。
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平时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做牛马。”从来不管
家里的事,天天顾自己上“访卢阁”品茶,打小麻将,或练习书法。然而他对长孙德鸿,
却是例外地喜欢,经常抱到手上逗着玩,或到街上转悠,这家商店柜台前站站,那家商
店客房里坐坐。听到人们说他孙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他便一脸是笑。
德鸿满周岁了。一天中午,一艘嘉兴航班的小火轮靠上乌镇码头。沈焕带着王氏、
女儿、小儿子,卸任还乡,回到了乌镇。他一到家,不顾旅途劳累,就对家里人喊道:
“德鸿呢?快把他抱来,让我看看!”沈永锡急忙上楼,偕妻子抱了德鸿下来,向
二位老人请安。小德鸿见了曾祖父、曾祖母,居然不怕陌生,伸出一双小手,按母亲的
吩咐,脆声地喊道:“太公!……阿太!……”
沈焕和王氏把德鸿抱起来,宝贝、心肝地连声叫着。一家人都笑了。
德鸿的曾祖父晚年心情郁郁不欢,不愿和儿孙们谈话,而对长曾孙德鸿,一直很宠
爱。
他对儿孙……包括德鸿的父亲,屡次不能中举感到失望、沮丧。心想,自己奋斗了
一生,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份家业,而要使沈家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这愿望看来只能
寄托在德鸿身上了。
“德鸿,快快长大吧!太公要靠你为沈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你不能使太公失望!”
沈焕叮嘱着才两三岁的曾孙。小德鸿仰着脸,忽闪着眼睛。他此时怎能听懂曾祖父
的话呢?
不久,德鸿的外祖父因病去世,母亲带他回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
1900年,德鸿四岁了。他的曾祖父沈焕病逝于乌镇。而他的弟弟来到了这个中医兼
小商的家庭。父亲按沈家的排行,给他弟弟取名“德济”,就是日后曾任中共鄂豫皖中
央分局书记的沈泽民。
德鸿的父亲在维新变法的高潮中,成了一个拥护君主立宪,赞成“西学为用,中学
为体”的维新派。然而“百日维新”的失败,使他想进高等学堂、然后考取官费赴日本
留学的美好计划全落空了。
他三十岁时患病,一年多以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
这时,德鸿已进入与他家仅一墙之隔的立志小学读书。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回到家里,
母亲就叫他坐在床沿,双手拿着书本,坚在他父亲胸前让父亲看书时的专注神情,他想:
什么有趣的书,使父亲这样入迷呢?待父亲疲倦睡着时,他便悄悄地打开父亲的书
来看。
哎呀。这是何等难懂的书呵!他一页也看不懂。不过,他对父亲能读懂这样的“天
书”,是十分钦佩的。父亲即使在病中仍好学不倦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
培养了他对书籍的爱好。
有一天,德鸿正拿着书让父亲看。忽然听父亲说:“不看了,拿刀来!”德鸿知道,
这“刀”是指他们房中那把长方形、半尺长的切瓜果的钢刀,便去拿了来,问道:“阿
爸,你要刀做啥呀?”
“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父亲迟疑了一下,对他说。
德鸿听了有点诧异: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他还是把刀递给了父亲。
沈永锡朝刀看了一会儿,又把刀放下,叫儿子拿走。德鸿问父亲还看不看书,他说
不看了,要德鸿去瞧瞧妈妈衣服洗完了没有。
德鸿走下楼,看见母亲已把衣裳洗完、晾好,便说:“阿爸想剪指甲。”母亲应道:
“哦,我去给他剪。”转身就上楼。
晚上,等他父亲睡着了,母亲悄悄告诉德鸿,父亲叫他拿刀,是想自杀。德鸿吃惊
地“啊”了一声。母亲说,经过劝说,父亲答应不自杀了。但是她不放心,反复叮嘱儿
子:
“德鸿,你以后把刀藏藏好,剪刀也要藏好,都不许再给你阿爸了。”从这以后,
德鸿担负起了监督父亲的任务。
他外婆得悉女婿想自杀,很着急,特地派人去邻镇南浔,请来镇西医院的一位日本
女医生。诊断后,确定女婿患的是“骨痨”。
这是一种骨结核病,当时人们还不懂,在中国也没有特效药。陈爱珠忧虑地问丈夫:
“你知道什么叫骨痨?”沈永锡想了关天才说:“中国医书上没有这个病名。痨病
虫子是土话。我看过西医的书,说肺痨西医名为肺结核,这结核是菌,会移动。想来是
移动到骨髓里去了。看来我这病是没法治了。东洋医生给的药,吃也无用。”
德鸿看到父亲说话时心气平静,而外婆却哭了。父亲笑着说:“原来说是请东洋医
生来看看,弄个清楚。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活几天?我有
许多事要预先安排好。”
从此之后,德鸿就再见不到父亲看书了,却见父母两人低声商量着什么事。过了两
天,看见他父亲说着什么,母亲在笔录。他站在一旁,虽然能听得那些话,却不解有什
么意义。只见母亲一边笔录,一边流泪,笔录完以后念了一遍。
“就这样吧。”父亲说。
母亲想了一会儿说:“这桩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我看,应当请
公公来写。”
“你想得周到。”德鸿的父亲苦笑道,便对儿子说,“去请你爷爷。”
德鸿把祖父请父母的卧室里,听见父亲又说了一遍,让祖父录写下来。这时,他听
懂了最后两句是:“沈伯蕃口述,父砚耕笔录。”晚年他在回记录中写道:“后来我知
道这是遗嘱。要点如下: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便要被列强瓜分,而两者
都必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
外到处可以谋生。遗嘱上又嘱咐我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平等的意义。”
立遗嘱后的一天,德鸿看到父亲叫母亲整理书籍。他父亲把小说留给妻子,声、光、
化、电等“新学”书籍遗给两个儿子,将医学书都送给别人,又指着一本书对德鸿说:
“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沈永锡指的“一大奇书”是谭嗣同的《仁学》。
他不再看自己喜欢的数理化书籍之后,就和妻子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叙述日本怎样
因明治维新而成为强国。
德鸿坐在一旁听着,大部分不懂。病中的父亲常常勉励他:“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
任。
鸿儿,你知道什么是‘以天下为己任’吗?”德鸿摇摇头,父亲便反复说明这句话
的意思。他父亲是多么希望他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啊!
沈永锡这个维新派知识分子,因骨结核病不治而于1906年病逝,终年三十四岁。
这年德鸿十岁,他的弟弟德济六岁,他们的寡母陈爱珠三十一岁。
等规模的乌镇,就是本书主人公的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乌镇和表镇合并而成。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县的北部,在京
杭大运河的西侧,距县城十三公里。《乌青八景图记》说:“我乌青,左嘉禾而右苕,
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河道纵横,舟船如梭。一条宽阔的
市河……车溪从南至北纵贯全镇。河上石桥、木桥如长虹飞跨,两岸房舍鳞次栉比,水
街相依。每天清晨,集市上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交易着这里盛产的上等稻米、蚕
丝、晒烟、湖羊,买卖价廉物美的河蟹、甲鱼、黄鳝、银鱼……
乌镇应家桥堍有一座修真观,观前有一条街,用青石板铺成。观前街十七号是一幢
四开间两进的“走马楼”房屋。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四面是两层的楼房,每层各间
屋子只用板壁隔开,可以互相通行,如同骑马能够走一圈,当地人称这种楼房叫“走马
楼”。
清朝末年,这幢并不宽敞的“走马楼”里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沈家的祖先原是乌
镇近乡的农民,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赚了点钱后,开了一爿经营晒烟丝的烟店。此
后,这家的主人沈焕跑到上海、汉口等地经商,又捐了一个侯补道的官职。于是沈家,
成了一个半官半商的家庭。沈焕带着妻子王氏、女儿和小儿子在广西梧州,担任税关监
督;
他的两个儿子,分管着沈家在乌镇开的两爿商店,一爿上泰兴昌纸店,另一爿是京
广百货店。负责纸店的大儿子沈恩培,是个秀才,他不愿经商,只知乐天逍遥,吹箫唱
曲;
二儿子沈恩愿意经商,却又不善经营,百货店常常亏损。
沈家的长房长孙沈永锡,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厌恶八股文,订婚后去跟岳父……
乌镇名中医陈世泽学习,满师后成了个中医“郎中”。
仲夏的一天,在广西当官的沈焕接到乌镇拍来一封电报,拆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
奔进内宅,向王氏喊道:“大喜事!大喜事!我们沈家四世同堂,我做太公了!你做阿
太了!”
原来这一年……1896年7月4日,即清光绪22年(丙申)5月25日亥时,他的长房长曾
孙即大文豪茅盾诞生了。
沈焕心想,按照沈家的排行,曾孙这一辈应是“德”字辈,“德”字下面一字须是
“水”旁。我家孙辈虽然都中了秀才,可是举业连连不成,经商又不善管理,没有一个
令人满意的。如今长曾孙诞生,他可要超过前辈,做个鸿儒,象鸿鹄高飞,为沈家兴旺
大展鸿图!于是,他为长曾孙取了个大名:德鸿。他又想起,今年春天来梧州的燕子特
别多,这是吉祥之兆,就叫长曾孙的小名为:燕昌。
家里人接到沈焕来信,都觉得“德鸿”这个名字意思好,又响亮,从此大人小孩都
唤他“德鸿”。
由于德鸿是长房长曾孙,大家都把他当宝贝,百般宠爱。好的食品,祖父母先给他
吃;
好的衣裳,也先给他穿。当他睡着的时侯,人人都屏声静气,说话低声细语,走路
蹑手蹑脚,唯恐惊吓了他。几个小叔叔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他吃,将自己的玩
具让给他玩。
他的祖母高氏是一户地主的女儿,办事都依照农村风俗习惯。孙媳妇陈爱珠怀孕后,
她天天烧拜求观音送子;德鸿出生第三天,她亲自下厨,向亲朋端“三朝面”、分红蛋。
满月那天,她又张罗着为德鸿摆“满月酒”。
德鸿的外公、外婆,给小外孙送来了缎子斗篷,四季衣裳、鞋帽,还有摇篮、坐车。
特地请人打制了“长命富贵”银锁、银项圈,以及银手镯、银脚镯,亲手给外孙戴
上。
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平时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做牛马。”从来不管
家里的事,天天顾自己上“访卢阁”品茶,打小麻将,或练习书法。然而他对长孙德鸿,
却是例外地喜欢,经常抱到手上逗着玩,或到街上转悠,这家商店柜台前站站,那家商
店客房里坐坐。听到人们说他孙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他便一脸是笑。
德鸿满周岁了。一天中午,一艘嘉兴航班的小火轮靠上乌镇码头。沈焕带着王氏、
女儿、小儿子,卸任还乡,回到了乌镇。他一到家,不顾旅途劳累,就对家里人喊道:
“德鸿呢?快把他抱来,让我看看!”沈永锡急忙上楼,偕妻子抱了德鸿下来,向
二位老人请安。小德鸿见了曾祖父、曾祖母,居然不怕陌生,伸出一双小手,按母亲的
吩咐,脆声地喊道:“太公!……阿太!……”
沈焕和王氏把德鸿抱起来,宝贝、心肝地连声叫着。一家人都笑了。
德鸿的曾祖父晚年心情郁郁不欢,不愿和儿孙们谈话,而对长曾孙德鸿,一直很宠
爱。
他对儿孙……包括德鸿的父亲,屡次不能中举感到失望、沮丧。心想,自己奋斗了
一生,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份家业,而要使沈家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这愿望看来只能
寄托在德鸿身上了。
“德鸿,快快长大吧!太公要靠你为沈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你不能使太公失望!”
沈焕叮嘱着才两三岁的曾孙。小德鸿仰着脸,忽闪着眼睛。他此时怎能听懂曾祖父
的话呢?
不久,德鸿的外祖父因病去世,母亲带他回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
1900年,德鸿四岁了。他的曾祖父沈焕病逝于乌镇。而他的弟弟来到了这个中医兼
小商的家庭。父亲按沈家的排行,给他弟弟取名“德济”,就是日后曾任中共鄂豫皖中
央分局书记的沈泽民。
德鸿的父亲在维新变法的高潮中,成了一个拥护君主立宪,赞成“西学为用,中学
为体”的维新派。然而“百日维新”的失败,使他想进高等学堂、然后考取官费赴日本
留学的美好计划全落空了。
他三十岁时患病,一年多以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
这时,德鸿已进入与他家仅一墙之隔的立志小学读书。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回到家里,
母亲就叫他坐在床沿,双手拿着书本,坚在他父亲胸前让父亲看书时的专注神情,他想:
什么有趣的书,使父亲这样入迷呢?待父亲疲倦睡着时,他便悄悄地打开父亲的书
来看。
哎呀。这是何等难懂的书呵!他一页也看不懂。不过,他对父亲能读懂这样的“天
书”,是十分钦佩的。父亲即使在病中仍好学不倦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
培养了他对书籍的爱好。
有一天,德鸿正拿着书让父亲看。忽然听父亲说:“不看了,拿刀来!”德鸿知道,
这“刀”是指他们房中那把长方形、半尺长的切瓜果的钢刀,便去拿了来,问道:“阿
爸,你要刀做啥呀?”
“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父亲迟疑了一下,对他说。
德鸿听了有点诧异: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他还是把刀递给了父亲。
沈永锡朝刀看了一会儿,又把刀放下,叫儿子拿走。德鸿问父亲还看不看书,他说
不看了,要德鸿去瞧瞧妈妈衣服洗完了没有。
德鸿走下楼,看见母亲已把衣裳洗完、晾好,便说:“阿爸想剪指甲。”母亲应道:
“哦,我去给他剪。”转身就上楼。
晚上,等他父亲睡着了,母亲悄悄告诉德鸿,父亲叫他拿刀,是想自杀。德鸿吃惊
地“啊”了一声。母亲说,经过劝说,父亲答应不自杀了。但是她不放心,反复叮嘱儿
子:
“德鸿,你以后把刀藏藏好,剪刀也要藏好,都不许再给你阿爸了。”从这以后,
德鸿担负起了监督父亲的任务。
他外婆得悉女婿想自杀,很着急,特地派人去邻镇南浔,请来镇西医院的一位日本
女医生。诊断后,确定女婿患的是“骨痨”。
这是一种骨结核病,当时人们还不懂,在中国也没有特效药。陈爱珠忧虑地问丈夫:
“你知道什么叫骨痨?”沈永锡想了关天才说:“中国医书上没有这个病名。痨病
虫子是土话。我看过西医的书,说肺痨西医名为肺结核,这结核是菌,会移动。想来是
移动到骨髓里去了。看来我这病是没法治了。东洋医生给的药,吃也无用。”
德鸿看到父亲说话时心气平静,而外婆却哭了。父亲笑着说:“原来说是请东洋医
生来看看,弄个清楚。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活几天?我有
许多事要预先安排好。”
从此之后,德鸿就再见不到父亲看书了,却见父母两人低声商量着什么事。过了两
天,看见他父亲说着什么,母亲在笔录。他站在一旁,虽然能听得那些话,却不解有什
么意义。只见母亲一边笔录,一边流泪,笔录完以后念了一遍。
“就这样吧。”父亲说。
母亲想了一会儿说:“这桩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我看,应当请
公公来写。”
“你想得周到。”德鸿的父亲苦笑道,便对儿子说,“去请你爷爷。”
德鸿把祖父请父母的卧室里,听见父亲又说了一遍,让祖父录写下来。这时,他听
懂了最后两句是:“沈伯蕃口述,父砚耕笔录。”晚年他在回记录中写道:“后来我知
道这是遗嘱。要点如下: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便要被列强瓜分,而两者
都必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
外到处可以谋生。遗嘱上又嘱咐我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平等的意义。”
立遗嘱后的一天,德鸿看到父亲叫母亲整理书籍。他父亲把小说留给妻子,声、光、
化、电等“新学”书籍遗给两个儿子,将医学书都送给别人,又指着一本书对德鸿说:
“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沈永锡指的“一大奇书”是谭嗣同的《仁学》。
他不再看自己喜欢的数理化书籍之后,就和妻子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叙述日本怎样
因明治维新而成为强国。
德鸿坐在一旁听着,大部分不懂。病中的父亲常常勉励他:“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
任。
鸿儿,你知道什么是‘以天下为己任’吗?”德鸿摇摇头,父亲便反复说明这句话
的意思。他父亲是多么希望他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啊!
沈永锡这个维新派知识分子,因骨结核病不治而于1906年病逝,终年三十四岁。
这年德鸿十岁,他的弟弟德济六岁,他们的寡母陈爱珠三十一岁。
德鸿的母亲是当地著名中医陈世泽续弦夫人所生。陈老医生很喜欢这个女儿,视作
掌上明珠,特地为她取名:爱珠。爱珠四岁时,她母亲的脑病仍不见好转。父亲想:女
儿渐渐长大,总得有人教养。他想起了连襟王老秀才夫妻俩家道小康,无儿无女,若请
他们代为教养女儿,可以放心。于是爱珠长住王家。姨夫姨母待她象亲生女儿一样。她
跟王老秀才学会了读书、写字、珠算,还念了不少古书;她向姨母学会了烹饪、缝纫,
不但能缝制单衣夹裤,会翻丝棉衣袄,而且会缝制皮衣裘裳。
她十四岁那年,陈世泽来接她回去,想让她替自己管家。王老秀才知道他亲自教的
这个十四岁女孩子知书达礼,能写会算,便说:“不是我夸爱珠,朝廷如开女科,我这
个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不过,你要她管那么大个家,她能不能管得了,我可没有把握。”
陈世泽也有点担心,女儿才十四岁,能挑得起管家这个重担子吗?谁知爱珠一回到
家里,就开始整顿家务。不过一个多月,家里就变了个样:女仆和男厨师不再吵架了,
学医的门生感到伙食改善了。连陈世泽也察觉出:家里仍是那么多人,却秩序井然,内
外肃静,吵闹、调笑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妻子的脑病也居然好了。他对来访的姐姐和
王老秀才说:“想不到爱珠比我还能干!”
爱珠十九岁与沈永锡结婚。陈世泽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为她办喜事。当听说沈焕从
广西汇来两千两银子给长孙作结婚之用时,他又添上五百两银子,这样就与男家相当了。
他为爱珠置办了各种各样的嫁妆。虽比不上官僚、巨商嫁女的排场,但在乌青两镇
也是够体面的。
她与沈永锡结婚后,丈夫问她过去读过什么书,她说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沈永锡见她对这些书还能
解释,很是高兴。但他觉得这些书不切实用,便让妻子读《史鉴节要》,接着又读《瀛
环志略》。前一本是简要的中国通史,陈爱珠顺利地读完了,而后一本是关于世界各国
历史地理的书,她太生疏了,读起来困难很多,沈永锡就给她解释、说明,直到她懂了
为止。
小德鸿五岁时,陈爱珠与丈夫商量,想叫儿子进沈家塾读书。丈夫不同意,说是家
塾的老师是他父亲(沈恩培),教书不认真,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套
老古董。他说:“还是让德鸿学点科学知识,将来有用。”陈爱珠觉得丈夫说得有理,
可是由谁来教儿子呢?
沈永锡这时一边行医,一边忙着实现他做学问的计划。他想到家里是德鸿祖母当家,
妻子有闲空,就要妻子在他们卧室里教儿子读书。两人挑选了上海澄衷学堂新出版的
《字课图识》作为识字教材,又从《正蒙必读》里抄出《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
作为知识教材。没有合适的历史读本,陈爱珠就根据《史鉴节要》,自编教材。
楼下,家塾里不时传出诵读《三字经》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楼上,
陈爱珠和德鸿母子在教读《地理歌略》和《天文歌略》:“高平为原,窈深为谷。山脊
曰岚,山足曰麓。”;“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蒸……”;“大地椭
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分五大洲……”这些全新的知识,开启了小德鸿心智,引他
进入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他后来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但是并不主张他一天到晚关在家里读书、写字。她经
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本地传说,家庭人事。家里的仆人也常领着德鸿游玩乌青两镇的
名胜古迹,或去看修真观对面戏台的演出,或去乌镇将军庙,看人们烧香许愿。
陈爱珠对丈夫爱好的数学不感兴趣,她的爱好是小说。在她当姑娘时,已经读过许
多古代小说,做了媳妇反比替父管家时空闲,她又一本接一本地读起小说来。德鸿的父
亲那年赴杭州参加乡试,未入场前逛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特地为她买的《西游记》、
《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几本是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欧文
学名著。
她不仅自己爱读这些小说,而且还经常把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这就无形中培
养了德鸿对于小说的兴趣。而沈永锡对此却不了解,他常常纳闷,对妻子说:“我们这
个儿子,怎么于数学如此地不近?一点也不象我。”
1904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德鸿成了这所小学的第一班学
生。
校长是德鸿的表叔卢鉴泉。校门的两旁是原立志书院留下的一幅对联:“先立乎其
大,有志者竟成”,里面嵌着“立志”二字。这给童年的德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
懂得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这年德鸿八岁。他后来写道:“那时侯,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侯,所
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要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铃声听得很清
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干脆请假不去了。母亲怕我拉下的功课太
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里的进度快。”
立志小学的课程有国文、修身、历史和数学。他对数学虽比过去“近”了一些,仍
然没有兴趣。但他觉得进了小学是个“解放”,他说:小学的“课程都比《天文歌略》
容易记,也有兴味,即使是《论语》吧,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无论如何总比天上的星座
多点人间味。”
有一天,德鸿从家里堆放破烂什物有平屋里翻到了一箱子木版绣像小说,其中有
《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过去,他曾听母亲讲过《西游记》中的一些故
事,此时看到这部书,就捧在手中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不久,沈永锡和陈爱珠都发现儿子在偷偷看小说。“德鸿看看闲书,也可以把文理
看通。他要看,你就把那部石印的《后西游记》拿给他看吧。”父亲并没有训斥儿子,
相反还关照妻子帮儿子挑选小说。陈爱珠明白丈夫的意思,那部石印的《后西游记》里
没有插图,儿子不会因只看插图而不看文字,这样有助于他学习语文。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德鸿便能够公开阅读小说了,渐渐成了一个小说迷。
德鸿的父亲去世经后,陈爱珠用恭楷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丈夫有遗像两侧: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陈爱珠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德鸿、德济两兄弟身上。她常对德鸿说:“你要做个有志
气的人。俗话说,‘长兄为父’,你弟弟将来怎么样,全在你给他做个什么榜样。”
她管教德鸿极为严格。听到隔壁放学的铃声,而儿子还没有回家,就要查问他为什
么回家晚了,是不是到哪里玩耍去了。有一天,教算术的翁老师生病没有来上课,小德
鸿急着回家。一个年龄比他大五六岁的同学拉着他,叫他一起去玩。德鸿不肯,向校门
口跑去。那同学在后面追赶,不小心跌了一跤,擦破了膝盖,手腕上还出了点血。他拉
着小德鸿,去找德鸿的母亲告状。陈爱珠安慰了那个大同学一番,还给他几十个铜钱,
让他医治手腕。最爱挑剔他人的德鸿二姑母看见了,不冷不热地对孙爱珠说:“他爹不
在了,你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真是!”陈爱珠一听,勃然大怒,把小德鸿拉
到楼上,关了房门,拿起从前家塾中的硬木大戒尺,就要打下来。
过去她也打过他,不过是用裁衣服的竹尺打手心,而且只轻轻在打几下;现在竟然
举起这硬木大戒尺来了。德鸿怕极了,开了房门,直往楼下跑去。
陈爱珠气愤在大声说:“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听着母亲的骂声,小德鸿吓坏了,一直跑出大门来到街上。这件事惊动了全家。他
祖母叫他三叔去找,却找不到;他祖母更着急了,可是又不能埋怨他母亲。
小德鸿在街上无目的地走着,烦恼地想:又不是我的错,姆妈为什么要打我呀?走
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应当到学校去,请当时看到那个大同学自己绊了一跤的沈先生替
他说情。沈老师跟着他来到沈家,对他母亲说:“这件事我当场看见。是那个大孩子不
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跤,怎么反诬告沈德鸿呢!这事我可以作证。”又说:“大
嫂读书知礼,岂不闻‘孝子事亲,不杖则受,大杖则走’乎?你家德鸿做得对呀!”听
到沈老师这么说,陈爱珠开口道:“谢谢沈先生。”说完就转身回进房中。德鸿祖母听
不懂沈老师说的那两句文言,看见媳妇说了声“谢谢”就返身回房,以为又要打德鸿了,
就带着孙子到楼上去。陈爱珠背窗坐着。祖母让德鸿跪在母亲膝前。他哭着说:“妈妈,
你打吧。”母亲一听,泪如雨下,只说了一句“你父亲若在,不用我……”就说不下去
了,伸手把爱子拉了起来。
过后,小德鸿问母亲:“妈,沈先生对你说的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唉!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父母盛怒的时侯,用
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杖则走’。沈
先生是说……”
“哦,你要拿大戒尺打我,我跑了出去,是对的?”
“你这孩子……”母亲笑了。
从这以后,母亲就不再打他了。
陈爱珠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受到良好教养,通晓文史,知书达理,卓识远见,性格刚
强的中国妇女。她丧夫之后,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成才,又深明大义,支持他们远
走高飞,献身革命事业。
沈德鸿曾为母亲写有一首《七律》:
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
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
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黄叶哭黄垆。
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
掌上明珠,特地为她取名:爱珠。爱珠四岁时,她母亲的脑病仍不见好转。父亲想:女
儿渐渐长大,总得有人教养。他想起了连襟王老秀才夫妻俩家道小康,无儿无女,若请
他们代为教养女儿,可以放心。于是爱珠长住王家。姨夫姨母待她象亲生女儿一样。她
跟王老秀才学会了读书、写字、珠算,还念了不少古书;她向姨母学会了烹饪、缝纫,
不但能缝制单衣夹裤,会翻丝棉衣袄,而且会缝制皮衣裘裳。
她十四岁那年,陈世泽来接她回去,想让她替自己管家。王老秀才知道他亲自教的
这个十四岁女孩子知书达礼,能写会算,便说:“不是我夸爱珠,朝廷如开女科,我这
个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不过,你要她管那么大个家,她能不能管得了,我可没有把握。”
陈世泽也有点担心,女儿才十四岁,能挑得起管家这个重担子吗?谁知爱珠一回到
家里,就开始整顿家务。不过一个多月,家里就变了个样:女仆和男厨师不再吵架了,
学医的门生感到伙食改善了。连陈世泽也察觉出:家里仍是那么多人,却秩序井然,内
外肃静,吵闹、调笑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妻子的脑病也居然好了。他对来访的姐姐和
王老秀才说:“想不到爱珠比我还能干!”
爱珠十九岁与沈永锡结婚。陈世泽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为她办喜事。当听说沈焕从
广西汇来两千两银子给长孙作结婚之用时,他又添上五百两银子,这样就与男家相当了。
他为爱珠置办了各种各样的嫁妆。虽比不上官僚、巨商嫁女的排场,但在乌青两镇
也是够体面的。
她与沈永锡结婚后,丈夫问她过去读过什么书,她说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沈永锡见她对这些书还能
解释,很是高兴。但他觉得这些书不切实用,便让妻子读《史鉴节要》,接着又读《瀛
环志略》。前一本是简要的中国通史,陈爱珠顺利地读完了,而后一本是关于世界各国
历史地理的书,她太生疏了,读起来困难很多,沈永锡就给她解释、说明,直到她懂了
为止。
小德鸿五岁时,陈爱珠与丈夫商量,想叫儿子进沈家塾读书。丈夫不同意,说是家
塾的老师是他父亲(沈恩培),教书不认真,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套
老古董。他说:“还是让德鸿学点科学知识,将来有用。”陈爱珠觉得丈夫说得有理,
可是由谁来教儿子呢?
沈永锡这时一边行医,一边忙着实现他做学问的计划。他想到家里是德鸿祖母当家,
妻子有闲空,就要妻子在他们卧室里教儿子读书。两人挑选了上海澄衷学堂新出版的
《字课图识》作为识字教材,又从《正蒙必读》里抄出《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
作为知识教材。没有合适的历史读本,陈爱珠就根据《史鉴节要》,自编教材。
楼下,家塾里不时传出诵读《三字经》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楼上,
陈爱珠和德鸿母子在教读《地理歌略》和《天文歌略》:“高平为原,窈深为谷。山脊
曰岚,山足曰麓。”;“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蒸……”;“大地椭
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分五大洲……”这些全新的知识,开启了小德鸿心智,引他
进入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他后来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但是并不主张他一天到晚关在家里读书、写字。她经
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本地传说,家庭人事。家里的仆人也常领着德鸿游玩乌青两镇的
名胜古迹,或去看修真观对面戏台的演出,或去乌镇将军庙,看人们烧香许愿。
陈爱珠对丈夫爱好的数学不感兴趣,她的爱好是小说。在她当姑娘时,已经读过许
多古代小说,做了媳妇反比替父管家时空闲,她又一本接一本地读起小说来。德鸿的父
亲那年赴杭州参加乡试,未入场前逛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特地为她买的《西游记》、
《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几本是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欧文
学名著。
她不仅自己爱读这些小说,而且还经常把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这就无形中培
养了德鸿对于小说的兴趣。而沈永锡对此却不了解,他常常纳闷,对妻子说:“我们这
个儿子,怎么于数学如此地不近?一点也不象我。”
1904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德鸿成了这所小学的第一班学
生。
校长是德鸿的表叔卢鉴泉。校门的两旁是原立志书院留下的一幅对联:“先立乎其
大,有志者竟成”,里面嵌着“立志”二字。这给童年的德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
懂得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这年德鸿八岁。他后来写道:“那时侯,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侯,所
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要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铃声听得很清
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干脆请假不去了。母亲怕我拉下的功课太
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里的进度快。”
立志小学的课程有国文、修身、历史和数学。他对数学虽比过去“近”了一些,仍
然没有兴趣。但他觉得进了小学是个“解放”,他说:小学的“课程都比《天文歌略》
容易记,也有兴味,即使是《论语》吧,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无论如何总比天上的星座
多点人间味。”
有一天,德鸿从家里堆放破烂什物有平屋里翻到了一箱子木版绣像小说,其中有
《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过去,他曾听母亲讲过《西游记》中的一些故
事,此时看到这部书,就捧在手中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不久,沈永锡和陈爱珠都发现儿子在偷偷看小说。“德鸿看看闲书,也可以把文理
看通。他要看,你就把那部石印的《后西游记》拿给他看吧。”父亲并没有训斥儿子,
相反还关照妻子帮儿子挑选小说。陈爱珠明白丈夫的意思,那部石印的《后西游记》里
没有插图,儿子不会因只看插图而不看文字,这样有助于他学习语文。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德鸿便能够公开阅读小说了,渐渐成了一个小说迷。
德鸿的父亲去世经后,陈爱珠用恭楷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丈夫有遗像两侧: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陈爱珠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德鸿、德济两兄弟身上。她常对德鸿说:“你要做个有志
气的人。俗话说,‘长兄为父’,你弟弟将来怎么样,全在你给他做个什么榜样。”
她管教德鸿极为严格。听到隔壁放学的铃声,而儿子还没有回家,就要查问他为什
么回家晚了,是不是到哪里玩耍去了。有一天,教算术的翁老师生病没有来上课,小德
鸿急着回家。一个年龄比他大五六岁的同学拉着他,叫他一起去玩。德鸿不肯,向校门
口跑去。那同学在后面追赶,不小心跌了一跤,擦破了膝盖,手腕上还出了点血。他拉
着小德鸿,去找德鸿的母亲告状。陈爱珠安慰了那个大同学一番,还给他几十个铜钱,
让他医治手腕。最爱挑剔他人的德鸿二姑母看见了,不冷不热地对孙爱珠说:“他爹不
在了,你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真是!”陈爱珠一听,勃然大怒,把小德鸿拉
到楼上,关了房门,拿起从前家塾中的硬木大戒尺,就要打下来。
过去她也打过他,不过是用裁衣服的竹尺打手心,而且只轻轻在打几下;现在竟然
举起这硬木大戒尺来了。德鸿怕极了,开了房门,直往楼下跑去。
陈爱珠气愤在大声说:“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听着母亲的骂声,小德鸿吓坏了,一直跑出大门来到街上。这件事惊动了全家。他
祖母叫他三叔去找,却找不到;他祖母更着急了,可是又不能埋怨他母亲。
小德鸿在街上无目的地走着,烦恼地想:又不是我的错,姆妈为什么要打我呀?走
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应当到学校去,请当时看到那个大同学自己绊了一跤的沈先生替
他说情。沈老师跟着他来到沈家,对他母亲说:“这件事我当场看见。是那个大孩子不
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跤,怎么反诬告沈德鸿呢!这事我可以作证。”又说:“大
嫂读书知礼,岂不闻‘孝子事亲,不杖则受,大杖则走’乎?你家德鸿做得对呀!”听
到沈老师这么说,陈爱珠开口道:“谢谢沈先生。”说完就转身回进房中。德鸿祖母听
不懂沈老师说的那两句文言,看见媳妇说了声“谢谢”就返身回房,以为又要打德鸿了,
就带着孙子到楼上去。陈爱珠背窗坐着。祖母让德鸿跪在母亲膝前。他哭着说:“妈妈,
你打吧。”母亲一听,泪如雨下,只说了一句“你父亲若在,不用我……”就说不下去
了,伸手把爱子拉了起来。
过后,小德鸿问母亲:“妈,沈先生对你说的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唉!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父母盛怒的时侯,用
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杖则走’。沈
先生是说……”
“哦,你要拿大戒尺打我,我跑了出去,是对的?”
“你这孩子……”母亲笑了。
从这以后,母亲就不再打他了。
陈爱珠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受到良好教养,通晓文史,知书达理,卓识远见,性格刚
强的中国妇女。她丧夫之后,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成才,又深明大义,支持他们远
走高飞,献身革命事业。
沈德鸿曾为母亲写有一首《七律》:
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
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
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黄叶哭黄垆。
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