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高玉寶 Gao Yub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7年四月6日)
高玉寶
  《高玉寶》出版後和我怎樣寫這本書(代序)
  第一章 鬼子兵來了
  第二章 孫傢屯的哭聲
  第三章 兩副棺材
  第四章 過年
  第五章 我要讀書
  第六章 上工
  第七章 放豬
  第八章 學校門前的風波
  第九章 半夜雞叫
  第十章 長工們的團结
  第十一章 大連一月
  第十二章 在窯廠裏
  第十三章 母親的死
《高玉寶》出版後和我怎樣寫這本書(代序)
  今提筆為重新出版我的處女作《高玉寶》寫代序,心情非常激動,不由回想起我在文學生涯四十多年的坎坷道路,回想起黨和新中國對我的教育和培養。我很感謝解放軍文藝社,把我1949年撰寫、1955年出版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選入社創建40年出版的優秀文學作品《新中國軍事文學四十年名篇精選》叢書。
  光陰似箭。我寫《高玉寶》時,剛二十出頭,現在,我已進入花甲之年。我與祖國同命運、共患難,我是在新中國溫暖的懷抱裏成長,而且是解放軍文藝社領導和編輯,親自把我這個文盲戰士培養成為作傢的。文藝社在創刊之年,就連載我的處女作《高玉寶》。我難以言表對文藝社領導、編輯等同志的感激之情。在此,深深地感謝當年幫助過我的同志,及一直關懷我的國內外讀者。
  我這放豬娃、童工出身的文盲戰士,能寫出長篇小說當了作傢,能擔任團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並且出國參加過第3屆世界青年代表大會以及參加第4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能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畢業生和師級幹部,曾在北京多次參加全國性英模大會及“文代”等會議,並多次參加國慶觀禮和參加國宴,先後23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黨中央和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完全是共産黨和新中國對我的關懷、培養。想不到我寫的《高玉寶》於1955年4月出版以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我這文盲戰士學文化寫書的事兒很快傳遍全國,幾乎傢喻戶曉,對當時全國、全軍的掃盲工作及鼓勵青少年學習,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已得知廣東、浙江、江西、北京、上海、遼寧、南昌等16個省、市的學校及單位的青年、學生自發地成立了“高玉寶自學小組”、“高玉寶班”、“高玉寶中隊”等,並與我書信來往,談學習心得體會。我成為人民最關心的子弟兵,也是最忙的一名人民戰士,許多單位請我去作報告,談我這文盲人怎樣戰勝種種睏難苦學文化。又怎樣寫出了《高玉寶》這部書。
  為了鼓勵學生和廣大青少年為建設新中國發奮學習,我從南方的廣東等地作報告,一直作到北京,又從北京作到北方的大連、旅順、瀋陽、撫順、錦州、鞍山及山東的煙臺等地。僅從建國初期的1951年到1990年,幾十年來,我在部隊、學校、廠礦、企業、機關等單位,為戰士、學生、工人及廣大青少年作的報告達七百多場,七十多萬人,寫出的講話稿六十五萬多字。全國一代代的青少年都是我的好朋友。有幾十個單位聘請我為青少年教育輔導員。
  未曾想,我這文盲戰士寫這本書,在國內外能産生這樣大的效果。更想不到,我寫書的事兒,都驚動了新聞界、發行界,報刊和廣播電臺,多次宣傳我的事跡,鼓勵我。1951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曾以《英雄的文藝戰士高玉寶》為題發表文章,各報刊也用不同題目來贊譽我刻苦學文化和寫書的事兒,使我受到極大鼓舞和鞭策。從而,也更激起我全心全意為黨、為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為教育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貢獻生命的一切。許多戰友和讀者都來信問我,1955年出版《高玉寶》後的情況。我已得知,《高玉寶》在國內有七種民族文字出版。有藏文、鮮文、蒙文、維吾爾文、盲文、維吾爾老文、漢文。僅漢文出版的《高玉寶》已達四百五十多萬册。這本書出版後,被改編為24種連環畫;12種文藝演唱形式及其戲麯書籍:如:京劇、木偶電影、木偶戲、紹興戲、山東快書、鼓詞、山東琴書、評書、故事、小話劇、琴書。我國已有十多個單位把我的小傳、創作簡介編入中國現代文學小傳和傳略、《中國文學辭典》、《中國名人談少兒時代》等中國現代文學家辭典。在國外,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用十多種外文翻譯出版了《高玉寶》。如:英國、日本、法國、德國、蒙古、泰國、朝鮮、蘇聯、西班牙、阿拉伯、印地安、錫蘭等國。外文有:英文、法文、德文、泰文、蒙文、鮮文、印地安文、阿拉伯文、西班牙、錫蘭國的僧伽羅文。蘇聯除了俄文出版之外,還有俄羅斯文、烏剋蘭文、哈薩剋斯坦文。日文有三種版本。我已接到日本、美國、錫蘭、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讀者、作傢、學者、教授、記者、翻譯傢、教師、工人、學生、青年、出版社編輯等朋友的來信,他們都真誠地說了對《高玉寶》這本書的熱愛和感受。如:錫蘭一名叫拉妮(譯音)的讀者,寫信談他讀了《高玉寶》的感想。他在信中告訴我:“高玉寶先生,我國的報紙、電臺都介紹、評介了你的書《高玉寶》。你成為我們錫蘭人敬佩的中國人和作傢。你的學習精神和剋服睏難的毅力,給我們錫蘭人,特別是給錫蘭的青年和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鼓舞。我是一名小學教師,當我把你書中的《我要讀書》給學生們讀了,都為你童年上不起學的遭遇難過和同情。他們不斷地嚮我發問:‘老師,高玉寶小朋友為什麽上不起學呀?’當他們聽我說高玉寶小朋友已長大了,現在生活在新中國很快樂,不再受苦了,新中國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了,他們非常高興,說他們長大了,要到中國看看你,看看很美很美的中國。”
  香港的《新晚報》,在1971年曾發表趙華的一篇文章,題為“高玉寶和他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說:“……高玉寶的作品給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十幾年前,我讀過他寫的《半夜雞叫》和《孫傢屯的哭聲》……內容又充實又真切,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流露着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沒有雕鑿,沒有堆砌,從頭到尾都那麽緊湊,甚至可以說是精煉的。由於它有厚實的生活基礎,樸實的寫術,也有聲有色,如扣人心弦,令人深深地感動,讀過之後,長久不會忘懷。……高玉寶學文化的精神和他文藝創作上所表現的巨大毅力,對於千千萬萬投入文化學習熱潮中的工農兵,是一個很大鼓舞力量。他的創作,對於知識分子也有很大的啓示:生活是一片大海,你想描繪生活,首先就要認識生活,投入生活的大海裏,去識水性,你才能運用自如。如果沒有生活,沒有那份感情,即使有生花妙筆,寫出來也是空洞的、幹巴巴的,毫無味道。”
  當初我寫書,衹是為了教育自己和後人,不忘舊社會的苦難,不忘國內外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的殘害,根本沒想,書寫成出版後,會在國內外引起這樣大的反響,使我深受鼓舞。蘇聯的語言博士費德林,曾在蘇聯《文學報》上,撰文介紹了我和我寫的《高玉寶》。日本著名作傢、我的朋友新島淳良,不僅到中國來訪問我,為日本人民翻譯了我的長篇小說《高玉寶》,還特意為我的書寫了很長的後記,並附上我給日本朋友和讀者的一封信。這位日本朋友在他的後記中寫道:
  “……作為日本讀者如何讀這部小說呢?我認為,應先思考一下,這部小說雖然出現了日本人,但不是日本的好人,他們都是一些欺壓貧苦中國人民的壞蛋。作為日本人看到這樣的話是會難受的,可能看到這樣的話、這樣的故事,不想讀下去也是正常的。有的日本人可能會說這部書裏寫的是謊言。但是,作者這裏所寫的事,比起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實際上幹的壞事還差得遠。……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殺害了五百多萬人,有老人、婦女,即使是兒童也被殺害。現在中國人民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雖然說:‘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吧!’但我認為,日本人民必須記住過去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罪行。對於我們來說,象《高玉寶》這樣的小說,是告訴我們,日本軍國主義者是如何可惡。為使日本人民瞭解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的罪行,所以,我把這部小說一字不漏,全部翻譯了,連把日本人寫為‘鬼’的話,也照樣翻譯了。這樣做,是為了使我們的祖國日本,不再變成軍國主義,不再變成被稱為‘鬼’那樣的日本人。為了造就一個和平的日本,我認為大傢要一起努力……”
  還有幾位日本朋友,用不同版本翻譯出版了《高玉寶》。並來信說,要來看看新中國和我小時候的住處孫傢屯。美國有位叫柯爾美的學者,多次來信問我,你一個文盲戰士,是怎樣奇跡般地寫出長篇小說《高玉寶》成為作傢的?我回信告訴這位美國朋友:“沒有共産黨和新中國對我的培育,我是創造不出這個奇跡的。我的成長,衹是新中國成長起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子弟中的一個。”
  解放軍文藝社在這次出版《高玉寶》之前,來信問我,重新出版這部書,是否還修改?我考慮,這本書寫於戰爭年代的1949年,當時,我纔是剛二十出頭的文盲戰士,年歲又小,也不懂什麽文學創作,對生活、社會及對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的艱難路程,都體驗不深。四十二年後的今天,再回過頭來回想舊社會人民在三座大山重壓下的苦難生活及我所經歷過的坎坷道路,再看看我在四十年代末寫的《高玉寶》,覺得很有必要修改,有必要再充實一些有血、有肉的生活,把人物和生活寫得更深刻一些。我已寫出八十多萬字的《高玉寶》“續集”。我想,修改後的《高玉寶》會與“續集”銜接的更好,讀者也會喜歡。但這次出版的時間緊迫,來不及修改,衹好再找機會。
  時光流逝的真快,一晃兒,我已在文學生涯的道路上走了四十二年。四十多年來,一代代的青少年和讀者,不斷給我寫信來,問我是怎樣學文化寫出這部書的。今藉解放軍文藝社重新出版《高玉寶》之機,再嚮關心我的廣大讀者,說說我這個當年的文盲戰士,是怎樣在行軍作戰中剋服種種睏難學文化,又是怎樣戰勝不識字及剋服各種睏難寫出這部書的。我寫的《高玉寶》,最早於1951年在解放軍文藝上連載。廣大青少年和讀者讀了以後,紛紛給我寫信,一封封信象雪花兒一樣飛來。有時,我一天接到二百多封信。多年來,廣大青少年和讀者的來信,已裝滿了三大木箱子。來信者,都說我刻苦學文化,寫出了書怎樣光榮,要嚮我學習。可是,我是個放豬娃、當童工、勞工,學過木匠的普通戰士,沒有什麽值得大傢學習的。一個革命戰士,能為人民寫出來書來是光榮。但這光榮,應屬於養育我的母親——祖國和人民,應屬於教育、培養我的救命恩人——共産黨和毛主席。我能戰勝不識字等種種睏難寫出這部書,全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精神力量。
  我的祖籍地在山東省煙臺市黃縣。六代前,我的祖先哥倆是鐵匠,因生活所迫,從山東途經河北,一路打鐵來到東北謀生,在遼寧省復縣山區的太平村(現在叫和平村)孫傢屯落戶。在舊社會,我是在苦水裏泡大、奄奄一息的窮孩子,受盡了惡霸地主、日本侵略者和漢姦的欺壓。那時,我傢窮得時常揭不開鍋,什麽吃的都沒有。可是,日本鬼子和漢姦、惡霸地主們,還天天來要捐、要稅。我父親因為沒有錢,挨過打、受過罰。那時,我很眼饞富傢的孩子能上學,我為要上學常常嚮父母親哭鬧。一傢人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供我上學呢?我一個小孩子傢,不知父母在貧窮中的難處。一天,我為父母不答應我上學的要求,哭着往小學校裏跑。母親一面難過地擦眼淚,一面氣喘喘地在後面跑着追我,一直追出半裏多路,好容易在河沿上追上了我,一下子把我抱住,坐在河沿上,傷心地哭了半天。母親淚水滿面地勸我:“孩子,你怎麽這樣不懂事啊,我們傢窮得沒有米、面下鍋,連肚子都吃不飽,到哪去弄錢供你上學?你別再為上不起學整天哭鬧,難為我和你多病的爹了……”
  我看着母親為我把眼睛都哭腫了,難過極了,急忙安慰她:“媽媽別哭,我聽話,再不往學校跑了。”從此,我再不嚮父母哭鬧着要上學讀書。但我每天上山拾草,看到富傢的孩子上學,我又眼饞起來。當我挎着破筐上山拾草,眼巴巴地看着富傢上學的孩子從身邊走過,心裏真不是個滋味兒,常常為自己不能上學,傷心地抹眼淚。上學對我來說,衹能是在心裏偷偷地想。有時,我背着父母,挎着拾草的破筐,站在小學校門口,偷偷地聽上學的孩子念課文。教書的周慶軒老先生,看到我這破衣爛衫的男孩,站在學校門外聽他講課,很是同情我,親自到傢裏去告訴我父母,他要免費收我上學讀書。我和父母都高興得夜裏睡不着覺。媽媽連夜用塊破布,給我補縫一個小書包。不幸,我剛上一個月的學,就被保長周長安逼着給他傢放豬。這就是我童年和少年時代唯一的、又是最難忘的一個月的學史。
  我九歲時,全家在鄉下實在沒法過了,父親領着全家人到大連謀生。哪知,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大連,也沒有窮人的活路。我們到大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衹好在大連的貧民窟香爐礁朱傢屯大糞場臭水溝附近。用石頭、碎磚頭、破油氈紙搭個小窩棚住。這窩棚四處透風,鼕天下雪時,雪花都飛到窩棚裏。夏天下雨時,窩棚裏都淌水。那成球的大長尾巴蛆遍地都是,都往鍋裏爬,真不是人住的地方。那時,我一傢人找不到活幹,到處要飯揀破爛。我小小的年紀什麽都幹,揀破爛、揀煤渣兒、趕海、撈海菜吃,還常去為有錢有勢的人傢辦紅白喜事打雜兒,給人扛小旗兒。我還幫說書的藝人維持場地秩序,這樣,我可利用這機會免費聽藝人說古書、講歷史小說。我還常去大連火車站、碼頭,為旅客提提東西,掙口飯吃。九歲的我,在大連到處流浪找活幹,怎麽也找不到能吃頓飽飯的活。十歲時,我就在一傢工廠給日本鬼子當童工。全家人受盡日本鬼子、漢姦、巡捕的欺壓和迫害。我祖父、叔叔、母親和一個小弟弟都死在大連。我剛十五周歲時,就被迫替多病的父親在大連復縣華銅礦當勞工,差一點死在日本鬼子的手裏。我的童年和少年,沒有溫暖和歡樂,是在苦難的煎熬中度過的。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後,我和礦上的勞工纔得救了,回傢後我又學木匠。為了保傢、保田,1947年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上我很能吃苦,參軍半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我在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中,先後立過六次大功、兩次小功。部隊南下作戰非常艱苦,那時,為追擊逃敵,都在四十多度的高溫下跑步前進,一跑就是一百來裏路,不少同志又餓、又纍、又渴,昏倒在路上,我們腳上的大水泡,被磨破出血水都不知痛。在連夜行軍追擊敵人時,我們睏極了,走着路都能睡着了。在戰爭年代的革命戰士,大都是受苦人,跟我一樣,小時候都上不起學,不識字,連封傢信都不會寫。在我當通訊員、警衛員、軍郵員、收發員時,因為不識字吃了不少苦頭。我常為把同志們的信和首長的文件送錯而難過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所以,我下决心學識字。部隊在南下時,整天行軍作戰,根本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學習。為此,我就利用行軍作戰的點滴休息時間學幾個字。當時學寫字沒有筆,也沒有紙和本子,更沒有桌子和凳子,我就把大地當紙當本子,把石子和草棍當筆,蹲在行軍的路邊上練習寫字。在行軍中,一傳口令休息,我就開始蹲在地上,或坐在背包上默寫學過的字。同志們在行軍中都纍得要命,一停下來休息,全睏得坐在地上睡過去了。為了學個字,我盡量不讓自己睡覺,使勁搓臉,掐腿上的肉,讓自己精神起來,為多學個字,我不得不把在路邊睡着的戰友推醒。有的戰友伸伸胳膊,打着呵欠說我:“你是鐵打的人,就不知纍?不知睏?你哪來那麽大的精神頭?等打完仗再學吧。”
  我忙笑着懇求他:
  “我為不識字,常把首長的文件和同志們的信送錯,我不能等打完仗再學字,你就受點纍,少休息一會兒,教我識兩個字吧!”
  我找個理由說:“這學字也和打仗一樣,戰士打仗,要在上戰場前就把兵練好,學會使用各種武器,不能等到了戰場,敵人都衝上來還不會放槍、放炮、甩手榴彈,那就晚了。團政委說,等打完仗,全中國都解放了,有很多工作要我們去做,我們不識字,沒有文化,可做不好工作。全國很快就解放了,到那時,現上轎、現包腳、現學字可就來不及了。”這位戰友經我這麽一說,也就不顧疲勞地教我識字了。但戰友們教我學識字有個條件,非叫我給他們講個故事不可。小時候,我非常喜歡聽民間故事和歷史小說。在大連當童工時,晚上沒事,就去聽人說古書、歷史小說。我一聽就迷,一連聽了五六年。雖然我不識字,不能看書,但我對中國各朝代一些有名的小說、歷史人物、故事情節,都能一套一套,有聲有色地講出來。大傢都願聽我講故事。我在部隊上,從北方行軍作戰的路上,一直講到部隊南下作戰的日日夜夜,總講不完,都稱我為故事大王。我一看同志們在行軍中走纍了,就講一段小故事,鼓鼓大傢的精神。我講故事也有條件,凡是識字的人聽故事,都要答應教我學個字,我纔講。在戰爭年代的行軍路上學個字可太睏難了,我好容易才學了一百來字。部隊為了激發戰士英勇殺敵,早日解放全中國,開展了訴舊社會苦的活動,使我的政治覺悟有了很大提高。我想,等我學了很多字,一定把自己受的苦寫一本書。
  長沙解放不久,我們部隊在長沙市郊區肖傢巷。一天,有位有文化的戰友給我念了一本書——《少年毛澤東》的故事。毛主席少年時,很喜歡看古書。他從中發現,舊書裏的主人公全是文臣武將、才子佳人,為什麽沒有一本書是寫耕田漢呢?聽到這兒,我忽然醒悟。可也是呀,小時候我聽了那麽多的古書和歷史故事,裏面為什麽也是沒有專門寫窮人的事兒,寫的全是有錢有勢的人呢?窮人為什麽在書裏和故事裏盡受欺負?不久,上級發下一本書,叫《沉冠記》,是寫受苦人的事。戰友念給我聽,使我受到很大教育。我又産生要為窮人寫書的念頭。我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和窮人在舊社會受的苦難,把革命戰士為解放全中國人民英勇作戰、流血犧牲的事跡,死難同胞的悲慘遭遇,寫成書給後人看,讓被解放的受苦人和後來人,永遠不忘流血犧牲的同志,不忘日本侵略者、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窮人、殺害革命同志的罪行。為此,我學習寫起小說來,開始了文學生涯。
  1949年8月20日,我利用部隊在長沙郊區肖傢巷休整的空隙時間,開始動筆撰寫我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這天,我好不容易找來一點紙,訂個小本兒,又找到一個鉛筆頭,我就這樣開始寫小說了。當時沒有桌子,我就在膝蓋上寫起來。沒想到,此後,我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成為戰士作傢,走進了作傢的行列。但從這以後,我這個文盲戰士也嘗盡了沒有文化而學寫書那種艱難的滋味兒。當時,我不識幾個字,也不懂什麽叫文學、什麽叫小說,再加上部隊追擊逃敵,整天行軍作戰,根本沒有時間寫小說。寫書的睏難就象一座座大山擋在我面前,睏難極了。但我並沒有被面前各種睏難嚇倒。沒有時間怎麽辦?我就利用行軍作戰的點滴休息時間寫,哪怕十分、八分鐘,我也把它擠出來。那時,我寫小說的最大睏難是不識字,想寫的事多,但會寫的字卻很少,每寫一句話,十個字有九個字不會寫,都要問同志們,這樣,好幾天也寫不出幾句話來。寫出來的字句,全都是七扭八歪不成行,難看極了。我曾多次灰心不寫書了。宣傳股長遲志遠同志,不僅鼓勵我把書寫下去,還特請宣教幹事單奇同志,親自教我學字,並給我筆,還給我訂個大本子。他鼓勵我用保爾的精神寫書,並在我寫書的本子上題字:“玉寶同志,希望你能繼續把書寫下去,把它寫成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一樣。”在首長和同志們的鼓勵下,我寫書的精神頭和决心又大了。每當我想起過去和我一起當勞工,那些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用狼狗咬死、用刺刀挑死的勞工叔叔,想起那些在遼瀋等戰役中壯烈犧牲的戰友,想起我死去的爺爺、叔叔、媽媽和小弟弟,就難過地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及對敵人的無比仇恨,更激勵我非把這書寫出來不可,使我又進入創作的激情之中。每當這時,我要寫的人物、故事,在腦海裏象開了鍋的水似的直往外冒,不寫不行了。可是寫吧,又是茶壺裏煮餃子,倒不出來,睏難極了。我在心裏給自己打氣兒:“玉寶啊,玉寶,寫書再難,也沒有革命前輩二萬五千裏長徵艱難,寫書再苦,也沒有我們東北部隊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那樣艱苦。你在殘暴的敵人面前,都沒低過頭、害過怕,也决不能叫不識字,學寫書的睏難難住了、嚇倒了。要拿出在戰場上消滅敵人那種勁頭兒,來戰勝學文化、寫書的種種睏難。”我堅信,用保爾寫書的精神,有“鐵梁磨綉針,功到自然成”及“愚公移山”的决心,我一定能把《高玉寶》這部書寫出來,並把它寫好。一年寫不出來,我寫兩年。兩年寫不出來,我寫五年、十年,什麽睏難也壓不倒我。當時,我本來想先學識字再寫書,可是創作的激情不允許。我要寫的人和事,象潮水一樣,在心裏翻騰,等不得我學了字再寫。那麽,我不會寫字,又怎麽寫書呢?我想出一個笨辦法來,把不會寫的字全用各種圖形畫和符號來代替文字寫書。如:日本鬼子的“鬼”字不會寫,我就畫個可怕的鬼臉來代替。蔣介石的“蔣”字不會寫,我就根據他是禿頭的特徵,畫個蔣光頭。“群”字不會寫,我畫一些小圈圈代替。“殺”字不會寫,我先畫一個人頭,然後,再在這頭上畫把刀,就是殺人的意思。“哭”字不會寫,先畫一個人臉,然後在這臉上點幾個小點兒,我一看就知是書裏的“哭”字。最難的是,有很多字無法用圖形畫和符號來表示字意,我衹好畫一些小圈圈空起來,等我學了字,再添到那圈圈裏。我就這樣艱難地學字和寫小說。為快點把書寫出來,我在行軍作戰中犧牲了一切休息時間。有時,部隊在行軍路上臨時休息的一點時間,我也坐在路邊上寫一兩句話。
  在部隊追擊敵人、解放廣西時,我是軍郵員。為使部隊當天看到報紙、文件,戰士能早一點看到傢信,我每天背着書稿,騎着馬,跑前跑後地為進軍的部隊送信件和報紙。不幸的是,部隊在廣西追擊白崇禧,我可愛的大紅馬,在過險峻的大山時摔死了。馬摔死後,我這軍郵員的工作就更艱難了。每天要比同志們格外走很多路,纍極了。但我還是戰勝了很多睏難,很好地完成了軍郵員的任務。廣西解放以後,我們部隊繼續在山區裏剿匪,仍然沒有時間寫書。我衹好見縫插針地寫。這時,我已經寫出好幾章書稿了。我們部隊在炎熱的南方,每天頂着高溫連續行軍作戰,真是人睏馬乏,纍得幾乎都走不動路了。就是這樣,我也沒有間斷寫作。艱苦的寫作,把我纍得吐了血。但我終於戰勝了種種睏難,僅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寫出二十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草稿,1951年1月28日,在廣東潮州烏羊市落筆。(《高玉寶》的手稿,後來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在總政文化部首長和解放軍文藝社領導、編輯的關懷、幫助下,在老作傢荒草同志的具體指導下,我每天加班加點,廢寢忘食,反復修改書稿。《解放軍文藝》把我改出的書稿全部連載了。1955年4月20日,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我的《高玉寶》。這部書能夠問世,同廣大讀者見面,對在舊社會出生的我來說,真是一場夢想。但這夢想,衹有在中國共産黨和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才能實現。幾十年的美好時光雖然逝去了,但我永遠不忘黨和毛主席,不忘新中國對我這文盲戰士的教育、培養,不忘所有幫助過我的領導和同志,及關懷我的國內外讀者和朋友。今特在此感謝當年鼓勵我寫書的遲志遠股長、教我學文化的單奇同志、幫我抄寫書稿的尚振範文書、及親自指導我修改書稿的老作傢荒草同志,解放軍文藝社在九十年代第二春,再次又出版我的《高玉寶》,在此深表謝意。
  不少讀者希望瞭解《高玉寶》出版之後和我的創作情況。1962年,我大學畢業後又回部隊工作至今。本想有了文化多寫些作品,但由於種種原因,及風雲之年的坎坷,使我失去了很好的創作時光。但,我並沒因此停筆。我一直堅持到部隊、工廠、礦山、農村去嚮人民群衆學習,在人民群衆中生活。這些年來,我除了寫出兩部六十多萬字待修改的長篇小說《春豔》和《我是一個兵》之外,還發表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民間故事、文章等。為寫好《高玉寶》續集我曾步行幾百裏路,到我參加遼瀋戰役、打過仗的地方:鞍山、遼陽、義縣、錦州、塔山等地體驗生活,訪問參加這一戰役的戰友和當地群衆,已寫出八十多萬字《高玉寶》續集書稿,正待出版中。
  一個人,雖然不能青春永駐,但衹要有蓬勃嚮上的精神,就會永遠年輕,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我是個普通一兵,沒能為黨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回頭想一想,我的前半生,衹盡心盡力做了三件事:一是,參軍四十多年來,不打任何折扣地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二是,寫書,絶大部分是用業餘時間寫作;三是,走嚮社會,教育下一代。
  親愛的讀者們,寫作是很苦的,但一切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衹要你認定一條路,路再長、再艱險,也要毫不動搖地走下去,事業總會成功,創作也是這樣!我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沿着我和主人公玉寶的生活道路,嚮着美好的未來奮進!要在我後半生的寶貴時光中,繼續到人民生活中紮根、學習,發奮創作,力爭再為讀者奉獻出好作品。
   作者
第一章 鬼子兵來了
  復縣城東大山上,農民正忙着春耕,山岔口跑來了一群男女。大傢忙去問:“跑什麽?出了什麽事情?”來人說:“可不好啦!快跑吧!日本鬼子到大石橋那邊打鬍子(土匪),沒有打到一個,從這裏回瓦房店。這一路上,殺人放火,無所不為,我們那裏人被抓去了很多,快跑吧!”春耕的人,看着慌亂的逃難人群,大傢嚇得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沒有辦法。
  這時,太平村的村公所裏出來兩個人,一個拖着“文明棍”,一個光着個禿腦袋。兩個人走到大夥跟前,看見逃難的人們過去了,那個拖文明棍的一斜楞三角眼,那個禿腦袋的老傢夥咧了咧三瓣嘴,兩個就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兩人幾乎同時說道:“好了,好了,皇軍一來,這就好了。”農民們一見那拖文明棍的是閻王保長周長安,後面那個光頭是王紅眼,嚇得都趕快躲開了。
  閻王保長周長安,傢住在黃傢店,是個偽保長。以前大傢都叫他三角眼,因為他愣不講理,把三角眼一瞪,象個吊死鬼一樣,南北屯子人,沒有不怕他的。他傢是個大財主,又是本村最有名的大惡霸。他父親周春富更厲害,外人都叫他老周扒皮。這老周扒皮,不知道他玩的什麽鬼把戲,他每年都雇五六個夥計,每年,夥計都幹不到秋天就纍跑了。等到秋後,夥計去要工糧時,老周扒皮一點也不給。他說:“活沒給我作完,哪能給糧?哪有那樣的好事!你們到皇軍那裏去告我吧,我在傢等着你們。”夥計們怕他父子二人,不敢去告,一年的活兒就白幹了。周傢父子就這樣壓迫人。日本鬼子來後,周長安當上偽保長,就更厲害了。
  王紅眼本名叫王洪業,是個牲口販子,又是個大財迷鬼。因他見錢眼就紅,大傢就叫他“王紅眼”。他為了多賺錢,不管怎樣好的牛馬,都往屠場送,好牛馬也不知叫他送屠場死了多少。大傢都恨他,又給他送個外號,叫做“送命鬼”。後來王紅眼到孫傢屯落了戶,就和閻王保長周長安在一起。“九·一八”東北被日本鬼子占領後,他也發了財,買了一百多畝好地,他不再販賣牛馬了,也不種地,把地租給佃戶種,蹲在傢裏和老婆姑娘三個人坐着吃。還常和保長在一起吃喝玩樂,不知搞些什麽鬼。
  這天,兩個人正在高興地說些什麽,保長的兒子提着書包,帶着一條大黑狗跑來。這小子頭很大,帶個碰蓋小帽子,穿得很闊氣。他跑到閻王保長跟前,把一封信往他老子面前一扔,說:“給你信!在傢哪兒也沒找到你,你在這裏。”閻王保長連忙把信拾起來,問道:“什麽信?”淘氣把大腦袋一扭說:“你不知道自己看?你沒長眼睛?”扭頭就走。閻王保長忙問:“上哪兒去?”淘氣回頭把挎在肩上的書包一拍,說:“上學去呀!”帶着大黑狗走了。王紅眼忙問:“保長,保長,快看,是你兄弟來的信呀!”保長把信看了,哈哈大笑地說:“我說這回剿鬍子,皇軍裏一定是我傢老二帶路嘛,你還不信呢。你看,這不是他來的信?”王紅眼見真是周長泰來信了,高興得把手一拍,摸摸禿腦袋,說:“噢……,真是他呀!快講講,信裏都說些什麽?”保長笑着說:“他說皇軍剿匪勝利回瓦房店,明天要從咱們這裏路過,叫咱們這個村要好好籌備歡迎一下。”“哈哈哈哈!”王紅眼笑着說。“那是當然啦。”保長說:“王東傢,你是孫傢屯的屯長,我是太平村的保長,這一回,你可不能給我丟人。咱們這個山溝裏,還沒來過皇軍的隊伍,要好好籌辦一下纔行。特別是你們屯子那些窮棒子們,連日本國旗都沒做上,歡迎皇軍,沒有旗可不行。今天你就要叫沒有旗的傢快做上。明天一傢要去一個人,拿着旗去歡迎。咱們第一保,由我帶着到村上集合,一起去,你也要去。你先去通知做旗,回頭馬上到我傢去,商量一下辦酒席的事。連皇軍的士兵都得籌備慰勞。你別光打哈哈:弄得好,你我都有好處;弄得不好,你可得當心點!我回去報告村長去。”孫傢屯是個三四十戶人傢的窮屯子,除了王紅眼一傢有錢外,大半是王紅眼的窮佃戶。東頭第二傢窮戶,姓高,主人叫高學田,住着三間破房子,種了九畝地,喂了一頭豬,再沒有養活牲口;地,衹有六畝,還能打點糧,另外三畝地,緊靠着河邊上,三年五年不收成一回。高傢每年收點糧食,拿稅都不夠,一傢七口,吃上頓沒有下頓。又趕上七十多歲的老人鬧病,頭幾天病很重,白木棺材也準備下了,鬧得一傢人真愁死了。現在老人的病比前幾天好了一些,躺在炕上正咳嗽。從外屋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臉又黃又瘦,端一碗藥湯,走到老人跟前說:“爹,起來吃藥吧。”老人端上藥碗正要喝,從外面跑進來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子,說:“媽媽,我餓啦,我要吃飯!我要吃!”說着,就伸手去要他爺爺的藥碗。高大嫂忙一把把孩子拉過來,抱在懷裏,哄着說:“玉纔,你爺爺是吃藥呀!你爹擡糧去了(藉高利貸),待會兒媽多做點,叫你吃一頓飽飯……”
  忽然聽外面有人喊:“傢傢戶戶聽着!保長的命令,沒有日本國旗的戶,快做日本國旗!明天早上,一傢去一個人,拿着旗,有我和保長帶着去歡迎日本皇軍。誰要不聽命令,就把誰送給皇軍辦罪!”高大嫂聽王紅眼喊叫做日本國旗,心裏吃驚,沒有吱聲。老人在炕上正吃藥,忙放下碗問:“屯長喊什麽?”高大嫂說:“保長叫做日本國旗!明天要來日本兵!……天啊,拿什麽做呀?”老人一聽這話,氣得說:“管他什麽軍哩,沒有就不做。”“不做能行嗎?屯長纔說的,誰不聽保長的命令,就把誰送給皇軍問罪。”愁得她放下玉纔,走到外屋,一邊嘮嘮叨叨地駡着保長,一邊急忙在炕頭上那些破布爛片中找布。哪有什麽成塊的布!正發愁時,院裏進來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問道:“媽,你找什麽?”高大嫂一看,見女兒玉容拿着一筐苦菜來了,就說:“唉,孩子,屯長叫做日本國旗,你沒聽見嗎?拿什麽做呀?”她想了一下,又說:“玉容,咱那白麵袋子哪去了?把它找出來做一個吧!”玉容纔要去找,她又說:“玉容,玉寶怎麽還沒回來?”玉容說:“他在山上放豬,豬還沒吃飽呢。”“唉呀,他一個人在山上放豬,狼太多呀,快去看看吧!”“媽,不要緊,東院於志成哥、後街周永學和咱屯子的孩子們都在山上。二叔也在那裏給他東傢種地,怕什麽。”說完,從菜筐裏拿出二十多個燒熟的喜鵲蛋,說:“媽,玉寶和志成哥在山上又燒喜鵲蛋吃啦。我還吃了幾個。這些是玉寶叫我帶回來的。”玉纔在裏屋聽說哥哥叫姐姐帶回了喜鵲蛋,高興得一跳一蹦地跑出來,從姐姐手裏搶了兩個,跑到小街上玩去了。玉寶媽看見喜鵲蛋,可不高興,忙問:“誰上樹摸的,是不是玉寶?”玉容點點頭說:“是。”“玉容,到山上去,你可要看着他,可不能叫他上樹啊;那樣高的大樹,有多危險呀!”停一下,又說:“你把面袋子找出來去洗洗。我到東院老於傢你大嬸那裏藉點紅色去。”
  東山上有一幫拾草和放豬的孩子在一起唱戲玩耍。這些窮孩子,天天都在一起。白天一起上山拾草,拾完草,他們就化裝唱戲;晚上又一起跑到後街找周德春叔叔給他們講“呼延慶打擂臺”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孩子,左衣兜裏裝滿了小石頭蛋,右衣兜裏裝個打鳥的彈弓,一跑起來,兜裏的小石頭蛋就“嘩啦嘩啦”直響。這天,他用黑泥化黑了臉,懷裏抱個放豬的棍子,裝故事裏的“呼延慶”。於志成比他大一點,裝“孟強”,周永學就裝“焦玉”,三個孩子拿上樹條子當刀槍,表演故事裏的“打擂臺”。他們玩得正高興呢,遠遠那一幫種地的人裏,有個二十七八歲的漢子,身子長得很結實,站在地裏,忽然高聲喊道:“玉寶!天晌午啦!快趕豬回傢吧!我們收工啦!”那個裝“呼延慶”的孩子聽叔叔喊他,也高聲答應道:“知道了!”忙和小朋友們跑到河裏洗了臉,各自分手,玉寶就跟着叔叔一道回傢去。
  玉寶圈上豬,跑進屋去,見媽媽正剪面袋子,姐姐從裏屋端出一碗紅色來。玉寶忙問:“媽媽,你做什麽?”“做日本國旗呀。日本兵明天要到咱們屯子來……”玉寶一聽這話,小黑眼珠都給氣紅了,沒等媽說完,他就搶着說:“媽媽,咱們不做日本國旗。他是鬼子,咱們為什麽去歡迎他?你忘了叔叔去年給他東傢趕車到瓦房店去,叫日本鬼子把叔叔胳膊打斷了嗎?”“孩子,輕點說呀!東院志成他爹,纔從大石橋跑回來,說那裏人被鬼子兵殺了很多啊!”玉寶說:“咱們死也不去歡迎他。不做!”說着,跑過去把面袋子搶下來,紅色也碰撒了半碗。玉寶媽生氣了,上去照着玉寶後背打了一巴掌,說:“唉!我的天老爺呀,你輕聲說不行嗎?西院王紅眼在傢裏,要是叫他聽見,告訴保長,就壞啦!古人說:人隨王法草隨風,叫你做旗,你敢不做嗎?東北都叫鬼子占了,咱一個窮人傢有什麽辦法?屯長說了,明天每傢要去一個人,保長帶着去歡迎日本軍,誰不去也不行。你爹出去擡糧,今天怕回不來;你姐姐膽子小,我叫她下午到你姥娘傢去躲一下。明天衹有你去……”“媽媽,我可不去,我不能去歡迎鬼子。”“唉!孩子,不要鬧了,你不去,保長明天來找,怎麽辦?”玉寶忙說:“我有辦法:明天早晨我不起來,保長、屯長來找我,你就說我病了。”“他要叫你去呢?”“媽媽,你沒聽我爺爺說過?當官的還不差病人呢。保長來時,我就躺在炕上叫喚,他就不能叫我去了。”他媽無法,衹得依了他。
  全村的人,中午回傢吃飯時間,聽說日本鬼子兵明天要來,又聽於殿奎回來說,日本鬼子殺人放火搶東西,大傢都嚇得不得了。下午,連活都沒有心做了,全村的人都在忙着埋東西。村裏三十多歲以下、十五六歲以上的姑娘、媳婦,早就到遠處親戚傢躲着去了。孫傢屯的女人不多了,可是,玉寶爹在外面沒有回來,爺爺又有病起不來床,還抱着兩個孩子,玉寶媽衹得把玉容先打發到她姥娘傢去,叫高學德也到外面去躲躲,等鬼子走了再回來。她自己就在傢裏等男人回來。
  第二天早晨,保長把全保人都帶到孫傢屯。王紅眼早就把屯裏人集合在大街上。兩下人站在一起,保長問王紅眼:“你們屯裏都到齊了嗎?”王紅眼說:“都來了,就是高學田傢沒有來。”閻王保長周長安把三角眼一瞪,說:“怎麽?高學田傢中那樣多的人,一個也不來,他敢反抗我的命令?現在皇軍來了,不去歡迎可不行。”王紅眼說:“方纔我到他傢去哩,高學田出去擡糧沒回來,高學德給南屯作月工去了,他姑娘到他姥娘傢替他爺爺拿藥……”保長搶着說:“玉寶呢?”“他也病了。”“怎麽,他病啦?昨天我還見他放豬,今天就病啦?不會的,我去看看。那小傢夥可會裝熊啦。”說完,提着文明棍就到玉寶傢去了。一進屋,就聽見玉寶在“唉喲,唉喲”地叫喚。周保長一看,玉寶還躺在炕上疼得直滾呢,象是真病了。又見老頭子也躺在炕上直哼哼,周保長忙叫玉寶:“起來!你什麽病不能去?”玉寶沒有吱聲,他媽給他蓋蓋被子,說:“他凍着了,昨天晚上鬧了一宿呢。”“哼!你們這些窮棒子就是病多。他不能去,你去吧!”“保長,你看,老人有病,孩子有病,他爹和他叔叔都沒在傢,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這怎麽能去呀?”“鄰居都進屋來給玉寶媽講情。保長瞪了瞪三角眼,把文明棍在地下一戳,說:“好,看大傢的面子,這回饒了你們,下回再這樣,可不行。”走到門口,又回頭說:“有病?小心點,皇軍要住這裏的房子。他見屋裏有病人,就要活埋。”
  玉寶媽把保長和鄰居們送出去,忙跑回來說:“孩子,你快起來去吧;躺在傢裏,看日本軍來了惹大禍呀!”“媽,我也沒有病啊!玉纔,你出去看看,保長走沒走?”玉寶又對媽說:“怕他幹什麽?保長走了,我就去放豬。”玉纔出去看了看,跑回來說:“保長走了。”玉寶聽說他走了,一翻身爬起來,從屋後跑出去,爬上房一看,見保長帶着一群人,拿着日本國旗,排着隊走了。那些人低着頭,都不高興的樣子。玉寶心想:“他媽的,在傢做什麽不好?去歡迎鬼子!不如上山去放豬。”忙下房子,吃了點苦菜,拿着棒子就放豬去了。
首頁>> 文學>> 作家评传>> 高玉寶 Gao Yubao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7年四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