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励志感悟>> J.K.哲罗姆 Jerome Klapka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859年5月2日1927年6月14日)
智者谐话
  作者:J.K.哲罗姆[英]
  肖聿 译
  机智的幽默往往仅是诙谐。睿智的幽默则通常内蕴着深刻。流畅自然的文学建构,熔漫谈、轶事、哲理于一炉。亦庄亦谐、穿透生命、感悟炎凉、洞察人生,皆为英国现代著名幽默大师、小说家、戏剧家J.K.哲罗姆这部成名之作中最为令人折服的特色。
  译者前言
  囊中羞涩
  坠入情网
  空虚与虚荣
  猫狗之嬉
  关于天气
  记忆
  懂绪低落
  衣着与举止
  入世与知足
  带家具的公寓
  婴儿
  吃喝
  腼腆
  闲适
译者前言
  这本《智者谐话》是英国现代著名幽默大师、小说家、戏剧家哲罗姆的成名作,包括14篇生活小品文,熔轶事、哲理和漫谈于一炉,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哲罗姆(Jerome Klapka)生于英国伯明翰附近的瓦索尔,祖籍丹麦。他童年的时候,由于父亲的煤矿破产,随全家人迁到了伦敦东区,那里是穷人栖身的地方。哲罗姆只上过小学,14岁便独立谋生,做过铁路职员、小学校长、演员和记者。他的坎坷经历成了他后来创作的源泉,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演艺生涯。他虽然演技平平,但戏路很宽。他曾说自己“扮演过《哈姆莱特》里除了奥菲莉娅之外的所有角色”。《智者谐话》具有鲜明的幽默、嘲讽和哀婉的风格。这种波西米亚式的风格,是他的贫困生活与当时伦敦戏剧圈里的乐天气氛结合的产物。
  对天才艺术家苦中作乐的本领,人们绝不陌生。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终生贫病,却将天籁般的音乐奉献给人类;屈原、蒲松龄、曹雪芹身处逆境,却将不朽的文学留在人问。同样,哲罗姆也用超然与幽默直面贫困,以其亦庄亦谐的散文小品享誉文坛。
  哲罗姆是和我们一样的凡人,在他生活的时代,金钱主宰着是非和命运,资本和权贵睨视着艺术侍女,以金镑撑腰的非利士人早把鹑衣百结的艺术天才逐出了文艺象牙塔。所以,在哲罗姆的“谐话”里,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怀和对浑闲世道的挪揄,也不乏对人问真情的呼唤和对公正社会的憧憬。他的幽默,于嬉笑中隐含谴责,于荒唐中寄寓辛酸,又于轻松中流露伤感。他的“谐话”虽然令人忍俊不禁,却总是萦绕着波西米亚人流浪音乐的情调,精力勃发又哀婉凄迷。我们从中读到的,不仅是对日常琐事的评点和感触,而且是一种处世态度,甚至是一颗睿智而坚忍的心灵。
  译者几年前在日渐凋萎的京城旧书肆偶得此书,是日本研究社出版的精装本,当时读过便觉满口余香。哲罗姆小品文的韵味与格调,绝不逊于我国林语堂、梁实秋的生活小品文,而这两位文坛耆宿是否受到哲罗姆的启发,也未可知。目前,闲情小品正渐受青睐,译者终于忍不住将这些小品译了出来,也算还了夙愿。只是书名颇费斟酌。幸亏识者都知道译文如女人,信者不美,美者不信,现在的书名只能算聊有胜无了。惟愿读者在这一隅伊甸园中认识哲罗姆,在得到精神愉悦的同时,也得到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
  哲罗姆在发表《智者谐话》的同一年,还发表了轰动英伦的幽默小说《三人同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他在中后期作品不同于早期,变为严肃、深沉,富于神秘的宗教色彩。早期作品里的忧郁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幽默风格中的感伤气息更加浓郁了。哲罗姆的其它作品还有:剧本《芭芭拉》、《日落》、《新灯换旧灯》、《霍布斯小姐》、《苏珊寻夫记》;小说《三人在般曼尔》、《保罗·凯尔沃》、《条条大路通蒙难地》;散文集《舞台上下》、《香客日记》、《给克洛琳达的信》、《续智者谐话》、《有聊与无聊杂感》;短篇小说集《约翰·金格菲尔德》、《四楼后门的过道》等等。
  肖聿
  作者自序
  我把这本书的手稿拿给一两位朋友看,他们说还不算太糟,何况几位亲戚还答应购买这本书,倘若它能出版的话。因此,我觉得自己就没有权利再耽搁它的出版了。但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要,我也许不该斗胆为世界上讲英语的人们提供我这些纯粹的“闲聊”,作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当今,读者要求一本书具有改进、指导和提高的作用,而这本书连一头母牛都提高不了。凭良心说,我不能把它作为有用的书推荐给公众,我所能建议的只是:当你读累了“百种最佳书籍”的时候,可以拿起这本书,读上半个小时,这么做能使诸位换换脑子。
    J.K·哲罗姆
囊中羞涩
  囊中羞涩实在是件殊堪一提的事情,我坐下来,满心想着写点儿既聪明又别致的事情,可就是一辈子也想不出什么既聪明又别致的事情来。此时此刻我唯一能想起来的,就是囊中羞涩了。我之所以会想到囊中羞涩,想必是因为我把两只手揣进了衣兜里。我坐着的时候总把手揣在兜里,只有当着我姐姐、表姐和姑妈时例外。她们对我那么做发起猛攻——其实我应该说她们对我痛加针眨才确切——所以我只得束手投降,将其弄出去——我这里指的是我的两只手,而不是她们。她们异口同声地反对我把手揣在兜里,理由是此举有悖绅士风范。就是吊死我,我也弄不明白这么做怎么就不合绅士风范。我只知道:你的手要是揣进别人的衣兜里,尤其是别人的手揣进你的衣兜里,那可不会被视为合乎绅士风范。不过且住,你们这些规矩人哟,把手揣进自己衣兜里,怎么会有辱绅士风范呢?算啦,你们也许自有道理。对了,我想起来了,我听说,一些人为慈善事业捐款,他们把双手伸进衣兜掏钱的时候都怒气冲天的,不过他们大都是些老先生。而我们这些年轻人这时照例除了把双手揣进自己衣兜,就再没有轻松自在的时候了。我们这时往往尴尬窘迫,躲躲闪闪,假如能想象出来的话,那情形就活像歌剧院男歌手上台忘了戴戏帽。还是让我们把双手揣进裤袋里吧!让右边的裤袋里有几枚零钱,让左边的裤袋里有一大把钥匙吧!这样一来,那些冰冷尖刻的玩艺儿就会使我们想起态度同样冰冷尖刻的邮局女职员。
  衣兜里若是空空如也,即使把手揣进去,要想知道让它们在里面干什么也有些困难。几年以前,我的全部资本偶然跌落到了城里人所谓“只有一点儿小钱儿”的地步,我往往毅然决然地从中花掉一个便士。那完全是为了化整为零,全是硬币,让它们了当作响,兜里揣11个便士,你就不会觉得像只有1先令时那么拮据了①。我要是个死要面子,装模作样的家伙(我们那些上等人对此类穷愁潦倒的青年非常不以为然),甚至还会把1便士换成2枚半个便士的硬币呢。
  ①1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
  对囊中羞涩这个题目,我最有发言权。我当过乡村演员,如果还需要更多佐证的话(我想多半不需要了),我还可以补充一句:我曾经在新闻界混过一些时候。我曾经靠15先令维持过一星期的生活,有一回只领到了10便士,我也凑合了一个星期,我还曾经用一件大衣连铺带盖地过了两个星期呢。
  真正的经济拮据赋予你观察家庭经济的眼光实在是了不起啊。你想弄清钱的价值,那就靠15先令过上一星期,看你在衣着和消遣上到底能省下多少钱吧。你会发现,那找给你的几文零钱,值得让你耐心鹊待;为省下1个便士,值得跋涉一英里之遥;极难得喝上一杯啤酒,那已经堪称奢侈;一条假领,可以足足戴上4天。
  在你结婚之前,你就试着过过这种日子吧,那将是绝好的实习。送你的大儿子上大学以前,让他试着过过这种日子吧,这样他就不会因为每年只有100镑零用钱而满腹牢骚了。这种紧日子对一些人极有裨益。有一种娇嫩已极的花朵,94年以后的红酒,他一滴也不沾①,他宁愿把吃不蘸盐的烤羊肉想象成吃粗劣的猫食。不过凭良心说,你确实会时常碰上此类倒霉蛋,他们大都被限制在只有女小说家们才知道的那个奇妙而可怕的圈子里。我从未听说此类娇花中有哪位讨论过menu(菜单),不过我极想把他们拖到伦敦东区一些普通酒吧的柜台前边,在他们喉咙里塞进一顿价值6便士的晚餐,包括火腿布了,4个便士;马铃薯,1个便士;外带半品脱黑啤酒,l个便士。将来回忆起这番体验(啤酒,烟草,加上烤猪肉的混合香气大多会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他们对面前的任何东西不屑一顾的次数也许就会减少。还有些家伙十分慷慨,他们是叫花子们的宠儿,他们对找给的零钱满不在乎,但从未想到过还上自己欠的债,连这种人也会从那种体验里学得一点儿常识。有一天,我和一位年轻的政府官员在摄政大街共进午餐,他对我说:“你知道,我每次总是给堂倌1个先令,给这种家伙小费,最起码也得是这个数。”我赞成他的看法,因为根本就不可能用11个半便士当作小费。不过我当时就打定了主意把他骗进一家餐馆,我记得它离考文垂花园不远。那家餐馆的堂倌干活时不穿外套和背心,只穿衬衫,那是为了更加恪尽职守——到了月底,衬衫自然也脏得要命。我认得那个堂倌,我那位朋友给他的小费只要超过1个便士,他准会当场立即握住施主的手,久久不撒开,以表谢忱,对此我深信不移。
  ①指1794年前的陈酒,西谚云:“老木,老友和陈酿最佳。”
  关于囊中羞涩的窘境,人们已经讲过也已经写过许许多多开心事了。然而,贫困其实并不令人开心,不得不为几个便士去讨价还价,这并不是开心事;被视为,陛吝小气,这也不是开心事;现出一副穷酸相,羞于向人家通报你的住址,这更不是开心事。不,对穷人来说,贫困连半点趣味都没有。对敏感者,贫困乃是现世的地狱。不少勇敢的君子都曾面对海格力士的劳作①毫无惧色,却都曾因贫困造成的小小苦难而肝肠寸断。
  ①典出希腊神话,指需要耗费巨大力量的艰巨工作。
  生活窘迫本身并不难忍受,如果仅仅是窘迫,谁会在乎生活的些许艰难?鲁滨逊①的裤子打了补丁,谁会在乎?鲁滨逊穿裤子吗?我想不起来了。他也许像在哑剧里那样走来走去吧?他的脚趾头如果真的露在靴子外头,那又何妨?如果他的雨伞是布的,只要能挡雨,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破衣烂衫不会使他难为情,因为他周围连一个会讥笑他的朋友也没有。
  ①英国狄福《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
  身陷贫困仅仅是小事一桩,令人难堪的是被人知道你的贫困。使一个没穿大衣的人疾走如飞的并非寒冷,他会满面通红地向你解释说,他认为长大衣于健康不利,而且根据健康原则,他也从不带雨伞。说谎根本算不上羞耻,使他面红耳赤的并不是因为他撒了谎,他知道人家不会相信那番谎话。贫困不是罪过,这句话说起来很轻巧。的确如此,贫困若是罪过,人们就不会由于贫困而感到没脸见人了。然而,贫困却是大错,而且被当作大错来惩罚。穷人遭到整个世界的鄙夷,犹如爵爷鄙视基督徒,脚夫瞧不起蛊惑人心的政客一样。饱学青年抄录的世代格言并不能保证他会受人尊敬,就人类的见地而言,外表就是一切,一个人可以和伦敦最邪恶的强盗携手走过皮卡德雷大街,条件是这个强盗要衣冠楚楚。他也愿意溜进僻静的小巷里,跟一位衣着寒酸的先生过上几句话,而那位衣着寒酸的先生也深谙此道。没有谁比他更明白这一点了,他宁可绕一英里路也不愿意碰见熟人,知道他囊中羞涩的人绝无在大街上躲避他的烦恼,他一千倍地渴望碰到他的人没看见他,再没有比熟人提出的资助更让他避之惟恐不及的了。被熟人忘掉就是他的全部心愿,他在这方面通常倒很幸运,总是能够如愿以偿。
  人会逐渐习惯于囊中羞涩,就像逐渐习惯于其它事情一样,而这要借助于那位一向采用“顺势疗法”的高明医生——时间。只要瞥一眼,你就能看出旧贫与新贫的区别,分辨出谁是对贫困已经麻木的老手,谁是刚入窘境的可怜儿。前者常年腾挪闪转,设法求生;后者则费尽心机,遮掩贫穷,不断受到恐惧的折磨,害怕被人看破穷相。这两种人当怀表时的样子最能显出他们的区别,一位诗人说过:“真正泰然自若的典当风度来自技巧,而非来自场合。”一个人如果怀着与走进裁缝铺时一样镇定的心情走进当铺(很可能更加镇定),那么,当铺的伙计甚至会对他更彬彬有礼,而且会马上来招呼他。这惹得邻近柜台旁边的那位太太好不愤慨,不过她嘲讽地说如果那人是常客,她倒是不在乎等上一会儿,瞧,从他们做交易时那份生意式的愉快劲儿判断,说不定那还是桩百分之三利息的好交易呢①。但是,一个人平生头一遭在当铺里开口,又是件何等壮观的杰作!相形之下,小孩子不假思索的提问也比他更为自信。他先在商店外面踟蹰徘徊,直到把附近二流子的注意都成功地吸引到他身上,而且在巡警心头堆起团团疑云为止。他仔细端详橱窗里的货物,目的是使旁观者以为他正打算买个钻石手镯之类的小玩艺儿。他终于走了进去,竭力装作漫不经心,还摆出一副绅士扮相的扒手派头。到了里面,他的话音低得使人全听不见,于是不得不重复一遍。他小声说到了他的一个“朋友”,刚一提到“典当”,马上有人敦促他进拐弯的第一个门,去右边那个院子里。出了商店,他的脸红得足以让你凑上去点着一支香烟而不费吹灰之力,他的表情仿佛当地居民都在盯着他,等他真的到了该去的地方,早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忘得一干二净了。他全然不知所措,全然不知所想了。有人厉声问他是怎么弄到那件“东西”的,他张口结舌,自相矛盾,要是不立即承认那东西是他当天偷来的,那才是奇迹呢。于是有人告诉他,他们根本不想跟他这号人打交道,他最好还是赶快滚出去。他忙不迭地溜了出来,直到离当铺3英里,他还是什么也想不起来,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那儿的。
  ①英国发行的一种利率为百分之三的证券。
  顺便说一句,摆脱这种笨拙尴尬处境的快慢,还是一定要看当时酒馆或教堂对时间的掌握如何。酒馆的时间通常太快,而教堂的时间又往往太慢了①。况且,要想从酒馆外面一眼看到里面墙上的挂钟也困难重重。你若是把门轻轻推开一条缝,再朝里窥伺,就会引来女招待鄙夷的目光,她马上就会将你归入当地的流氓无赖之列。你还会在已婚顾客中激起几分义愤②。你没看到挂钟,因为它在门后。你悄悄退出来的时候,脑袋又被门夹住了,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逾窗而逃了。可是等你跳到窗外,要是你不拿出一把班卓琴而开始唱点儿什么,附近的年轻居民就会大失所望,他们早就满怀期望地围在这儿了。
  ①酒馆店员为早下班常将钟表拨快;而教堂牧师常常迟到,故谓表慢。
  ②已婚男人在酒馆消磨时间,讨厌妻子来找,他们易将每一个开酒馆门的人都误当作妻子,所以气恼。
  我也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神秘莫测的自然规律,使你把自己的手表留下“修理”以后的不到半个钟点,就准会有人在街上拦住你,心怀叵测地向你打听时间。当初你戴上那块表的时候,谁都没对它产生过半点好奇。可敬的老先生老太太们对囊中羞涩一无所知,祝他们永远不知何为贫困,为他们的满头银发祝福吧,他们将进当铺尊为堕落的最后阶段。但是,对贫困略知一二的人(读者肯定自己就会注意到它们)要是在当铺里见到那么多从未想到会遇见的人,那就像是个小男孩儿梦见自己进了天堂。若问我的看法,我倒认为进当铺比向朋友借款更独立不倚,我总是用这个观点去影响那些“今明两天急需几镑钱”的熟人。但他们并非个个都明白这个道理,其中一位就说,他反对的是典当所依据的原则。我认为,如果他是对典当的高利息不以为然,那他的话就更实在了,因为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当然叫人难以堪当。
  囊中羞涩的程度有轻有重,我们的手头多多少少都有几分紧张,大多数人手头更紧。有人急需1000镑,有人急需1先令,我此时此刻正急需一张5镑的钞票,我只需借用一两天,我保证至多在一星期内奉还。如果读者中的哪位太太、先生肯慷慨解囊,借给我5镑,我将不胜感激。可将钞票装入一个信封,外面再套上一个信封,上写“菲尔德暨图厄尔先生亲启”即可。只是这么做务请将信封仔细封好,我将给你出具借据以作凭证。
首页>> 文学论坛>> 励志感悟>> J.K.哲罗姆 Jerome Klapka   英国 United Kingdom   温莎王朝   (1859年5月2日192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