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所有的旅客都沒有聽見似的。
汽笛又響了一次,聲音尖銳而悠長,接着又迅速地響了三次,猛烈得要震破耳膜——猛烈得沒有目的,沒有效果。像第一次汽笛聲一樣,誰也沒有因此發出一聲喊,因此後退一步;旅客們臉上的肌肉連動也沒有動。
一排排固定的、平行的、緊張而且幾乎帶點焦急的視綫,正在超過——或者說竭力企圖越過——那一片還間隔在它們和它們的目標之間的逐漸縮小的空間,旅客們一個挨一個,以同樣的姿勢昂着頭。輪船毫無聲息地噴出最後一股煙;這股煙很濃,在人們的頭上構成蘑菇狀的羽飾,可是馬上就消散了。
在這股煙的後面,離人群沒多遠的地方,站着一個對輪船靠岸漠不關心的旅客。汽笛聲既沒有引起他註意,也沒有減弱其餘旅客的興奮。他和其他人一樣站着,軀幹和四肢都是僵直的;他的眼睛望着地面。
他經常聽到人們嚮他說起這件事:二十五年前或者三十年前,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有一隻很大的硬紙盒子,原來是裝鞋子的,他卻用來收藏他所搜集的一股股小繩子。他並不是任何小繩子都收藏:質量低劣的他不要,用得太舊、走了樣或者脫了綫的不要;太短而又派不了什麽用途的也不要。
他面前的這段小繩子一定符合他的需要。這是一條很好的小麻繩,一點兒沒毛病,被人小心地捲成8字形,在打結的地方還密密地繞了幾圈。它一定很長:起碼有一公尺,甚至兩公尺。一定是什麽人把它捲起來留待將來使用,或者準備收藏,後來不小心遺落在那裏的。
馬弟雅思彎下身去撿繩子。當他直起腰來的時候,他發覺右邊離他沒幾步路的地方,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嚴肅地註視着他擬的兩衹大眼睛安靜地望着他。他微微地笑了笑,可是她並沒有用笑容來回報他;過了幾秒鐘,他纔看見她的眼珠轉嚮他的胸前,望着他拿在手中的這根繩子。他更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股小繩子,並沒有感到失望。這真是件很好的收穫:繩子光亮而不過度,統得精細而整齊,顯然十分結實。
一剎那間,他似乎認出了這根小繩子原是他自己在很久以前遺失的東西。過去一定有過那麽一根一模一樣的小繩子曾經在他的心目中占據過很重要的位置。是不是和別的小繩子一起藏在鞋盒裏的那一根呢?他的回憶馬上轉嚮一片陰沉沉的雨天景色,而小繩子在那種景況下是無關重要的。
這根小繩子,他本來衹要放進衣袋就行了。可是他剛一移動臂膀,就停住了這個動作,察看着自己的手,臂膀仍然猶豫不决地半屈着。他看見自己的指甲太長,這是他早已知道了的。他還發現指甲長得過分尖,當然這並不是他削成這種樣子的。
女孩子始終朝他這邊望着。可是很難斷定她究竟是望着他,還是望着他背後的什麽東西,或者根本就什麽東西也沒有望;她的眼睛似乎睜得太大,以至於不可能集中在一件孤立的物體上,除非這件物體的體積非常龐大。她一定是在凝視着大海。
馬弟雅思放下臂膀。發動機突然停了。輪船的震動霎時停止,輪船開行以來一直伴隨着它前進的那種鬧聲也就同時消失了。全體乘客都保持沉默,動也不動,互相挨肩接路地站在擁擠不堪的艙旁走道的人口上;他們馬上就要從這裏下船。他們作好下船準備已經好一會兒,大多數人手裏都提着行李。大傢的臉都轉嚮左邊,眼睛盯着防波堤的堤面;堤面上有二十個人左右擠在一起,同樣地沉默、一動不動,正在打量着小輪船的乘客,找尋熟悉的面孔。岸上的人的表情和船上的人一樣:緊張,幾乎帶點焦急,僵直和出奇地沒有表情。
輪船嚮前淌去,衹聽見船身淌過時、海水裂開、嚮船身兩側流去的聲音。一隻灰色的海鷗從船後飛來,速度稍稍超過船速;它在防波堤前面慢慢超過左般,動也不動似地滑翔着,飛行高度和船橋一樣高;它把頭側嚮一邊,用一隻眼睛嚮下窺探——一隻渾圓的、毫無表情的、沒有感覺的眼睛。
電鈴發出一下響聲,機器又開動起來。輪船轉了一個弧形的彎,慢慢地靠近碼頭。從另一邊船船上,可以望見岸上的景物迅速地展現:首先是有黑白橫條的、肥矮的燈塔,然後是半坍毀的要塞碉堡,蓄水船塢的水閘,堤岸上的一排排房屋。
“今天,船難時了。”一個人說。另一個人糾正:“差不多準時。”也許先後說話的是同一個人。
馬弟雅思看了看手錶。渡海時間恰好三小時。電鈴又響了;過了幾秒鐘,又響了一次。一隻灰色的海鷗,和第一隻一模一樣,嚮着同一方向,以同樣緩慢的速度,沿着同樣的一條橫彈道綫飛翔;它的頭有點側,它的瞟傾斜着、指嚮地面,眼睛凝視不動。
輪船似乎不再嚮任何方向前進。可是船尾傳來水流被蠃旋槳猛烈攪動的聲音。離船已經很近的防波堤,比甲板高出幾公尺;現在一定是退潮的時候。輪船即將停泊的那個碼頭露出了下半截,這部分的橋面比較平滑,被水浸成褐色,一半布滿緑色的勞苦。衹要註意觀察,就能看出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正在不知不覺地靠近輪船。
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是一個傾斜的梯形物,由兩個垂直的平面交切成銳角:一個平面是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提壁的末端和碼頭接連;另一個平面是通到防波堤上的斜橋橋面。斜橋在防波堤上由一條橫綫接連起來,直通碼頭。
由於透視的效果,碼頭看起來比實際距離要遠些。它以自己為中心,沿着那條主綫兩旁伸出一束平行綫,明顯地勾劃出一係列的矩形平面;在晨光的照耀下,這一塊塊矩形平面更顯得清楚明晰。橫的平面和直的平面互相間隔着:一塊橫的矩形平面是堤上圍墻的墻頂,圍墻建築在防波堤臨海的一邊,保護着堤面的走道;另一塊直的是圍墻的內壁;又一塊模的是堤面的走道;再一塊直的是沒有遮護、徑直插入港內水面的堤壁。兩塊直的平面籠罩在陰暗中;兩塊橫的平面則被陽光照得閃亮——那就是全部圍墻的墻頂和大部分堤面走道,衹有走道上被圍墻投影遮沒了的那一條狹長地帶是陰暗的。照理,在港內的水上還應該看得見全部建築物的倒影,而且按照平行綫的排列順序來說,水面上還應該看得見通到碼頭去的筆直的堤壁的倒影。
到了防波堤的末端,建築就復雜化起來;堤面分成兩部分:近圍墻一邊是一條通嚮信號臺的小路,另一部分就是插入水面的斜橋。引人註目的就是從側面望見的這個斜橋的傾斜長方形。旁邊堤壁的影子把斜橋橋面按對角綫切成兩半,清楚明白地呈現出一個陰暗的三角形和一個明亮的三角形。
其餘的平面是混濁不清的。由於港內的水不夠平靜,不可能看清楚防波堤的倒影。同樣,防波堤的暗影在水面上衹構成很不明確的一條長帶,不斷地被起伏的水面打亂。堤面走道上圍墻的倒影也逐漸和圍墻的墻身連成一片。此外,走道和圍墻上堆滿了在太陽底下曬幹的漁網、空箱子和高大的柳條籃子一一一一都是些捕大蝦和竜蝦的簍子,采牡的筐筐,捕蟹的籠子。奔過來接船的人群,就在這些雜物堆中費勁地繞着路走。
行駛在退潮的水面上的輪船,船身的位置是那麽低,因此從甲板上簡直什麽也看不見,衹看見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堤壁的上下兩條橫綫形成透視綫,一直通到碼頭,到了信號臺前不遠的地方,堤壁被停泊輪船的斜橋切斷。斜橋是傾斜的,下半段的橋面比較光滑,被水浸成褐色,一半布滿了緑色的苔蘚。輪船和斜橋的距離始終是那麽遠,仿佛輪船完全停止了前進似的。
可是衹要仔細觀察,就能看出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正在不知不覺地靠近來。
早晨的太陽像通常一樣有點朦朧,幾乎叫人分辨不出暗影——可是陽光仍然明亮得能夠把這個斜橋分成對稱的兩半,一半比較陰暗,另一半比較明亮,形成一個尖嘴直指着斜橋的下端,水在那裏沿着斜坡升上來,在海藻中間拍擊着。
小輪船逐漸挪近這個從陰影中浮現出來的三角形石坡;輪船的動作本身也是側斜的,而且緩慢得愈來愈接近於完全停頓。
海水在斜橋的凹角裏均衡地。有節奏地漲落着,雖然漲落的幅度和節奏有輕微的變化;肉眼可以看得出這些變化,但總不超過十公分和二三秒鐘。在斜橋的下端,大簇的緑色海藻隨着海水的漲落,時而隱沒,時而露出水面。不時有一個較強的回頭浪打亂了海水有節奏的搖晃:兩股水撞在一起,發出一下清脆的打擊聲,進出的水花濺射到堤壁上較高的地方。這種回頭浪的間隔距離顯然是固定的,雖然間歇的時間有長有短。
輪船繼續挪動,船邊和斜橋的邊平行;衹要輪船繼續沿着防波堤前進——或者假定它在繼續前進——船和斜橋間還存在着的那段距離就會逐漸縮小。馬弟雅思在設法找尋一個標記。在斜橋的凹角裏,海水一漲一落地衝擊着褐色的石頭堤壁。這裏離海岸已相當遠,水面上再也看不見那些把港口弄得髒兮兮的零碎漂流物。斜橋腳下隨着海浪時沉時現的那些海藻——鮮潔而又光亮,像從海底裏撈起來的一樣;它們大概從來不曾在水面上露出過很久時間的。每一個小小的波浪衝上來的時候都要帶上來一些鬆散的海藻,馬上又把它們帶着後退,使得它們的糾纏在一起的帶狀根莖軟綿綿地平攤在濕淋淋的石頭上,順着斜坡的方向躺着。不時有一個較強的浪頭衝得高些,退下去時把一小潭閃着亮光的水遺留在石塊的縫隙中,把天空反映出來,可是衹經過短短的幾秒鐘就幹涸了。
馬榮雅思終於在斜橋背後的筆直的堤壁上找到了一個8字形符號;這符號刻得相當明確,可以用作標記。符號的位置恰好在他的對面,換句話說,再過去四五公尺就是那斜橋從堤壁那兒突出的所在,這標記就在那個所在的左面。一個浪潮涌來,把標記淹沒了。他盡力不挪動眼睛,繼續盯着標記原來的位置。三秒鐘以後,他又看見了那個位置,可是他不能肯定他正在望着的就是那個標記:石頭上還有別的凹凸的地方,樣子看來完全像——也並不更像——他記憶中的那兩個連在一起的小圓圈。
什麽東西跌了下來浮在水面上,是從防波堤上扔下來的——是一個紙團,顔色和普通香煙殼子的顔色相同。在斜橋的凹角裏,水涌了上來,恰好撞着從斜橋上衝下來的一個較猛的回頭浪。這個定期的衝擊恰好發生在漂浮着藍色紙團的地方,紙團在衝擊聲中被水淹沒了;幾滴水花濺射到陡削的堤壁上,同時一個猛烈的激浪再一次淹沒了那簇海藻,還繼續衝上去,一直淹沒了石塊間的縫隙。
浪頭馬上退走;柔軟的海藻平攤在被水打濕的石頭上,一簇簇地朝着斜坡的方向並排躺着。在那個明亮的三角形裏,小潭的水反映着天空。
那潭水還沒有完全流光以前,水面的亮光突然昏暗起來,仿佛被一隻大鳥飛過這沒似的。馬弟雅思擡頭仰望。一隻冷酷的灰色海鷗從後面飛來,用同樣緩慢的速度,又一次沿着橫彈道綫飛翔;兩衹翅膀動也不動,嚮兩邊展開,構成兩個弧形,兩個翅尖稍微下垂,頭嚮右邊傾倒,用一隻渾圓的眼睛觀察着水面——不是水面就是那條輪船,或者什麽都不是。
那潭水如果是被一隻海鷗的投影遮沒的話,從它們雙方的位置看來,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
在那個明亮的三角形裏,石塊之間的縫隙已經幹了。波浪在斜橋的最下端涌上來,把海藻衝得嚮上翻倒。左邊離開四五公尺的地方,馬弟雅思看見了那個刻成8字形的標記。
那是一個橫8字:兩個圓圈大小相等,直徑稍稍小於十公分,兩圓相切。在8字的中心,有一個微紅色的瘤狀物,長滿了鐵銹,很像以前在這裏針過一顆鐵釘似的。過去可能有一顆蠃旋釘扣着一隻鐵環,和堤壁垂直,退潮時浪頭把鐵環衝擊得隨意嚮左右擺動,日久天長,就在兩邊留下兩個圓圈。這衹鐵環那時候一定是用來拴住纜索,讓船衹在碼頭前面停泊的。
可是鐵環的位置太低,幾乎經常被水淹沒——有時甚至在水下幾公尺。而且鐵環的直徑不大,和通常使用的纜索大小不相稱,甚至小漁船的纜索也不行,看來衹能用來拴住一些較粗的小繩子。馬弟雅思把視綫轉了九十度角,望了望擠在一起的旅客,然後低下頭來凝視甲板。人們經常告訴他這件事:一個下雨天,父母把他獨個兒留在屋子裏,他沒有動手做第二天要交的算術作業,卻花了整個下午坐在屋後的窗戶前面,畫一隻棲息在花園柵欄的一根木樁上的海鷗。
那是一個下雨天——表面上和別的下雨天沒有什麽兩樣。他對着窗戶坐着,靠着那張嵌進窗臺裏的沉重的桌子,拿了兩本很厚的書墊在椅子上,為了用起筆來方便點。房間裏無疑十分陰暗,大概衹有桌面承受了足夠的外來光綫,使得上了蠟的橡木桌面閃耀發亮——可是也幾乎沒有發出什麽亮光。練習簿裏的一頁白紙就是唯一的真正明亮的白點,也許還有孩子的臉——更嚴格點說,還有他的一雙手。他坐在兩本字典上面——大概已經坐了幾個鐘頭。他的圖畫差不多完成了。
房間裏很陰暗。外邊下着雨。那衹肥大的海鷗動也不動地棲息在木樁上。他沒有看見它飛來。他也不知道它從什麽時候起就棲息在那裏。通常海鷗是不會飛得這麽靠近房屋的,即使在最壞的天氣也不會,雖然花園和海之間衹隔着一片三百公尺的光禿禿的曠野。這片曠野高低起伏,通嚮海岸的一個凹口,凹口左邊就是懸崖的崖腳。花園也無非是一塊方形的荒地,每年在這裏種些土豆,為了防止羊群闖進來,纔用木樁釘上鐵絲圍起來。木樁過分粗大,毫無必要,說明原來不是派這種用途的。植在中央小徑盡頭的那根木樁比其餘的木樁更粗大,它所支持的那扇格子門卻是輕便的。這根圓柱形木樁是一株松樹樹幹,樹皮還沒削幹淨,它那離地有一公尺半的頂端差不多是平坦的,正是海鷗最理想的棲息之所。海鷗露出側面,頭頂着柵欄的方向,一隻眼望着海,另一隻望着屋子。
在柵欄和房屋之間的這塊方形園地,每年到這時期就看不見緑草;地上一大片像地氈似的枯死的植物,幾天以來浸在雨水裏腐爛,少數晚秋的旁草還從這片地氈裏鑽出來。
這天天氣很寧靜,沒有一絲兒風。連綿不絶的、毫不猛烈的細雨即使這斷了地平綫,但在較近的距離之內,卻不足以使人視綫模糊。恰恰相反,簡直可以說,經過洗滌的空氣給距離最近的物體帶來了好處:使它們增添了一層光輝——對於淺顔色的物體,例如海鷗,就尤其是這樣。他不僅畫出了海鷗的身體輪廓,合攏着的灰色翅膀,唯一的一隻腳(這衹腳恰好遮沒了另一隻),白色的頭和渾圓的眼睛,而且撈出了它的上下像合攏在一起的那道麯綫,嚮下彎的椽尖,尾巴和冀端的一片片羽毛,甚至整條腿上彼此交疊在一起的鱗片。
他的畫畫在一張十分平滑的紙上;用的是一根硬鉛心鉛筆,削得很尖。他畫的時候雖然下筆很輕,免得在下面幾頁上留下筆痕,但他勾出的綫條卻是清晰而墨黑的油於他特別小心要把海鷗忠實地描繪下來,因此根本不需要揩拭。他的腦袋俯下來,對着那幅畫,兩條前臂擱在橡木桌子上,兩條腿懸空吊着,他開始覺得在這個不太舒服的座位上坐得太久,疲勞了。可是他不想動。
在他背後,整個屋子是空洞和黑暗的。前面臨街的幾間房間,除了早晨有陽光照耀以外,比別的房間更陰暗。他坐下來繪畫的這一間,衹有一個窗戶讓光綫射進來;這窗戶是一個方形的小窗,深深地嵌在厚厚的墻壁裏。墻上糊壁紙的顔色十分幽暗,傢具高大而笨重,全是深色的木頭製成的,一件件地緊擠在一起。房間裏起碼有三衹龐大的衣櫃,其中兩衹並排放在一起,面對着通嚮走廊的那扇門。在第三個衣櫃的最下面一格的右邊角落裏,放着他收藏小繩子的鞋盒。
斜橋凹角裏的海水時漲時落。那個藍色的紙團,很快就完全濕透,已經半展開着,正在水面下幾公分的兩個水波之間遊泳着。現在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是個普通的香煙盒子。它隨着海水的波動時而上升、時而下落,可是始終在同一條垂直綫上——既不靠近也不離開那個堤壁,既不移嚮左方也不移嚮右方。對馬弟雅思來說,它的位置是容易確定的,因為他望過去,恰好和刻在石頭上的那個8字形標記處在同一方向。
他證實了這一點以後,又在離開這個標記一公尺左右而高度相同的地方,發現了第二個橫8字形狀——也是並排的兩個圓圈,中間也有微紅色的痛狀物,很像是一根鐵釘的殘餘。那麽,原來裝在那裏的應該是兩個鐵環。一個浪頭打過來,靠近斜橋的那個橫8字馬上消失了;接着另一個也被水淹沒。
水退到筆直的堤壁上,又涌過來,正好和斜橋上衝過來的一個回頭浪相撞,激起了一股圓錐形的水柱,響起了一下拍打聲,幾滴水珠嚮四面落下來,然後一切復歸原狀。馬弟雅思用眼睛找尋那衹漂浮在水上的香煙盒子——再也說不準它會在什麽地方浮起來了。他面對窗口坐在那張嵌進凹窗口的沉重的桌子座位上。
窗戶差不多是方形的——寬一公尺,高度也相仿;裝着四塊一樣的玻璃,沒有窗簾,也沒有擋風布。天下着雨。海雖然很近,卻望不見海。已經是大白天,窗外射進來的光綫仍然衹能夠使上過蠟的桌面發出十分微弱的反光。房間裏的其餘部分十分陰暗,因為房間的面積雖然很大,卻衹有這個唯一的窗戶,而且由於墻壁十分厚,窗戶還像是陷在凹洞裏似的。方形的桌子由深色橡木製成,半邊嵌進窗臺裏面。桌子上的練習簿和桌邊平行,簿子裏的一頁白紙構成房間裏的唯一白點——且不去計算桌子上方那四個較大的長方塊,也即那四塊面對着霧中景色的窗玻璃。
他坐在一張笨重的椅子上,屁股下面墊着兩本字典。他在繪畫。他畫的是一隻肥大的灰白色海鷗,通常稱為白海鷗的那一種。海鷗呈現出側影,頭朝右邊。畫面上看得出海鷗的上下像合攏在一起的那條弧綫,還看得出尾巴上和冀端的羽毛,甚至它腿上相互交疊的鱗片。可是這幅畫給人的印象是:畫上還缺少了些什麽東西。
畫上還缺少了些什麽東西,可是很難說得出到底缺少的是什麽。衹是馬弟雅思認為,一定是什麽地方畫得不行——或者漏畫了。現在他的右手裏拿着的不是鉛筆,而是他剛從輪船甲板上撿到的那團繩子。他望着面前的那群旅客,仿佛想從他們當中看見那位失主微笑着走過來嚮他討回失物。可是沒有人註意他,也不註意他撿到的東西;大傢繼續背朝着他。稍後一點,那個小女孩同樣帶着一種被人拋棄的神氣。她靠着一根鐵柱子站着;那根鐵柱子支持着上層甲板的一隻角。她雙手操在背後,貼在腰眼上;兩條腿僵直而稍稍分開,腦袋倚在柱子上萬p使在這種略嫌過分僵硬的姿勢中,她依舊保持着優雅姿態。她的臉上流露出富有自信和深思熟慮的溫柔表情,那是想像力豐富的好學生都有的表情。自從馬弟雅思註意到她以後,她始終保持着同樣的姿態;總是嚮着同一個方向凝視——那方向剛纔是大海,現在則是那矗立着的、陡削的防波堤堤壁——離他們很近。
馬弟雅思把那股小繩子塞進他的短祆口袋裏。他發覺自己的右手空了,指甲太長太尖。為了使這五衹手指有點東西可拿,他把那衹一直用左手提着的小箱子的提手拎在這五衹手指裏。這是一隻樣式流行的箱子,外表堅固結實,令人放心:材料是一種十分堅韌的“纖維”,顔色是紅褐色,加固的八衹箱角顔色更深些——介乎墨黑和咖啡之間。提手是用一種仿皮的,較為柔軟的材料製成的,用兩個金屬環扣在箱子上,這鎖、兩扇交鏈和每衹箱角外面的三顆大圓釘針頭,看來似乎是銅製的,像提手上的環扣一樣,可是箱底的四顆圓釘釘頭已經稍稍磨損,暴露出了真面目:原來是薄薄地鍍了一層銅的白色金屬;其餘的二十顆圓釘顯然也是同樣的貨色,毫無疑問,箱子上別的金屬也是一樣的。
箱子的裏層襯着印花麻布,乍一看,麻布上的印花似乎和這一類麻布通常的印花相同,即使是婦女或者年青姑娘使用的提箱也用的是這種印花布襯裏,事實上卻不是這麽一回事:那上面的花樣設計既不是一束束的花,也不是一朵朵小花,而是一個一個的玩具娃娃,像兒童臥房裏窗簾上的花樣一樣。可是,如果你不是湊得很近,卻看不出來,衹看見乳白色的布上點綴着顔色鮮明的斑點——也可以看作是一束束花朵。箱子裏有一本中等開本的備忘錄,幾份說明書和八十九衹手錶,每十衹一盒,嵌在九塊長方形的硬紙板裏,其中一塊硬紙板裏有一隻表的位置已經空了。
當天早上,在上船以前,馬弟雅思已經賣出了第一隻手錶。雖然這衹手錶是價錢比較便宜的一種——每衹一百十五剋朗,給他帶來的利潤不太大,他仍然竭力把這個開端視為好兆頭。這個海島是他的故鄉,他在這裏認識許多人傢;即使他認人的能力很差,但由於早一天他已經搜集了一些情況,至少他不妨裝出一副回憶往事的樣子;因而他在這裏有可能在幾個鐘頭內賣掉他的大部分商品。雖然他必須在下午四時再搭這條船回去,他仍然可能——事實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天時間裏賣掉他帶來的全部貨物。何況他也不必受箱子裏的貨色的限製,他也曾經試過先接受定貨然後把貨物寄去收款的辦法。
僅僅以他所帶的九十衹手錶來說,利潤也就很可觀:十衹一百十五剋朗的,共值一千一百五十剋朗;十衹一百三十剋朗的,共值一千三百,兩項共計二千四百五十;十衹一百五十剋朗的,其中四衹有特別的表鏈,每衹要加五個剋朗……為了使計算簡化,馬弟雅思假定了一個統一的平均價格:二百剋朗。上星期他為品種數量相仿的另一批貨物計算過準確的價錢,二百剋朗恰好是一個很接近的數字。這樣他所到手的全部售價大約是一萬八千克朗。他的毛利在百分之二十六至百分之三十八之間,假定平均數是百分之三十——三八二十四,一三得三,三下五去二——毛利總數就超過五千克朗,換句話說,實際上相當於通常在陸地上整整幹一個星期——而且要幹得很好——的所得。至於特別支出,衹有一來一回的擺渡費六十剋朗,實際上算不了什麽。
馬弟雅思决定作這次旅行,就是為了希望作成這筆特別有利可圖的生意,本來他並沒有把這次旅行列入他的旅行推銷計劃之內。否則,一連兩次在海上作三個鐘頭的航行,實在是一件麻煩事,而且太浪費時間,因為這個海島太小——幾乎不到二千戶人傢——又沒有別的什麽能夠吸引他:既沒有青年時代的好友,又沒有任何值得懷念的往事。島上的房屋大都是一個樣,弄得他甚至沒有把握認得出他在那裏差不多度過整個童年的究竟是哪一幢——如果沒弄錯的話,他還是在這裏面的一幢房子裏出生的呢。
人們對他說,三十年來,島上一切都沒有變動;可是,往往衹要在頂樓旁邊搭上一間技屋,或者把房屋的門面裝修一下,就可以使一所房屋改變得完全辨認不出來。即使一切都沒有變動,甚至最微小的地方也依然是他離開時的樣子,他還要考慮到他自己的記憶力,經驗告訴他:他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往往記憶不清楚,記不正確。因此他應當擔心的還不是房屋真正進行了裝修,甚至也不是那些模模糊糊的印象——雖然這些模糊的印象多到使他記不清楚大部分房子的形象——而是那些雖然清楚、實際上卻不正確的回憶,這些回憶往往代替了原來的地基和磚石。
總之,島上所有的房屋都是相似的:前面是一扇低矮的門,夾在兩扇方形小窗之間,後面也是一樣。一條鋪石板的走廊由前門到後門把屋子從中間分成兩半,屋子裏的四間房間被分為對稱的兩組:一組是廚房和一間臥室,另一組是又一間臥室和一間空房間;這間空房間也許用來作客廳,或者作請客時的飯廳,或者作雜物間。廚房和前面的房間臨街,朝東,因此早晨有陽光射進來。後面的兩間直接面臨懸崖——懸崖俯瞰着一片三百公尺的光禿的曠野,地勢稍有起伏,右邊落下去到達海岸的一個凹口。西風和鼕季的雨水猛烈地襲擊窗戶,衹有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才能打開百葉窗。他曾在那裏消磨過整整一個下午,坐在一張嵌進窗臺裏面的桌子邊上,描畫着一隻棲息在花園柵欄木樁上的海鷗。
無論從房屋的設計或方位來看,他都找不出足以辨認的標記。至於懸崖,在海島的周圍都是一模一樣的,甚至對面大陸海岸的懸崖也是如此。地勢的起伏和海岸的凹口也是處處相同,難以辨認,正如沙灘上的鵝卵石,或者灰色的海鷗,都不容易分出彼此一樣。
幸虧馬弟雅思並不關心這一切。他並不想找尋曠野邊沿上的那所房屋,也不想找尋棲息在木樁上的那衹海鷗。上船的前夕,他細心打聽過他早已忘記了的海島的地形和島上居民的情況,目的衹是為了確定一條最方便的路綫以及和人傢談論生意的時候得到便利,因為在名義上,他是帶着可以理解的高興心情去和人們重逢的。他的職業需要他付出額外的熱情,更需要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這一切都會得到超額的補償,這就是他預計能夠賺到手的五千克朗利潤。
汽笛又響了一次,聲音尖銳而悠長,接着又迅速地響了三次,猛烈得要震破耳膜——猛烈得沒有目的,沒有效果。像第一次汽笛聲一樣,誰也沒有因此發出一聲喊,因此後退一步;旅客們臉上的肌肉連動也沒有動。
一排排固定的、平行的、緊張而且幾乎帶點焦急的視綫,正在超過——或者說竭力企圖越過——那一片還間隔在它們和它們的目標之間的逐漸縮小的空間,旅客們一個挨一個,以同樣的姿勢昂着頭。輪船毫無聲息地噴出最後一股煙;這股煙很濃,在人們的頭上構成蘑菇狀的羽飾,可是馬上就消散了。
在這股煙的後面,離人群沒多遠的地方,站着一個對輪船靠岸漠不關心的旅客。汽笛聲既沒有引起他註意,也沒有減弱其餘旅客的興奮。他和其他人一樣站着,軀幹和四肢都是僵直的;他的眼睛望着地面。
他經常聽到人們嚮他說起這件事:二十五年前或者三十年前,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有一隻很大的硬紙盒子,原來是裝鞋子的,他卻用來收藏他所搜集的一股股小繩子。他並不是任何小繩子都收藏:質量低劣的他不要,用得太舊、走了樣或者脫了綫的不要;太短而又派不了什麽用途的也不要。
他面前的這段小繩子一定符合他的需要。這是一條很好的小麻繩,一點兒沒毛病,被人小心地捲成8字形,在打結的地方還密密地繞了幾圈。它一定很長:起碼有一公尺,甚至兩公尺。一定是什麽人把它捲起來留待將來使用,或者準備收藏,後來不小心遺落在那裏的。
馬弟雅思彎下身去撿繩子。當他直起腰來的時候,他發覺右邊離他沒幾步路的地方,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在嚴肅地註視着他擬的兩衹大眼睛安靜地望着他。他微微地笑了笑,可是她並沒有用笑容來回報他;過了幾秒鐘,他纔看見她的眼珠轉嚮他的胸前,望着他拿在手中的這根繩子。他更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股小繩子,並沒有感到失望。這真是件很好的收穫:繩子光亮而不過度,統得精細而整齊,顯然十分結實。
一剎那間,他似乎認出了這根小繩子原是他自己在很久以前遺失的東西。過去一定有過那麽一根一模一樣的小繩子曾經在他的心目中占據過很重要的位置。是不是和別的小繩子一起藏在鞋盒裏的那一根呢?他的回憶馬上轉嚮一片陰沉沉的雨天景色,而小繩子在那種景況下是無關重要的。
這根小繩子,他本來衹要放進衣袋就行了。可是他剛一移動臂膀,就停住了這個動作,察看着自己的手,臂膀仍然猶豫不决地半屈着。他看見自己的指甲太長,這是他早已知道了的。他還發現指甲長得過分尖,當然這並不是他削成這種樣子的。
女孩子始終朝他這邊望着。可是很難斷定她究竟是望着他,還是望着他背後的什麽東西,或者根本就什麽東西也沒有望;她的眼睛似乎睜得太大,以至於不可能集中在一件孤立的物體上,除非這件物體的體積非常龐大。她一定是在凝視着大海。
馬弟雅思放下臂膀。發動機突然停了。輪船的震動霎時停止,輪船開行以來一直伴隨着它前進的那種鬧聲也就同時消失了。全體乘客都保持沉默,動也不動,互相挨肩接路地站在擁擠不堪的艙旁走道的人口上;他們馬上就要從這裏下船。他們作好下船準備已經好一會兒,大多數人手裏都提着行李。大傢的臉都轉嚮左邊,眼睛盯着防波堤的堤面;堤面上有二十個人左右擠在一起,同樣地沉默、一動不動,正在打量着小輪船的乘客,找尋熟悉的面孔。岸上的人的表情和船上的人一樣:緊張,幾乎帶點焦急,僵直和出奇地沒有表情。
輪船嚮前淌去,衹聽見船身淌過時、海水裂開、嚮船身兩側流去的聲音。一隻灰色的海鷗從船後飛來,速度稍稍超過船速;它在防波堤前面慢慢超過左般,動也不動似地滑翔着,飛行高度和船橋一樣高;它把頭側嚮一邊,用一隻眼睛嚮下窺探——一隻渾圓的、毫無表情的、沒有感覺的眼睛。
電鈴發出一下響聲,機器又開動起來。輪船轉了一個弧形的彎,慢慢地靠近碼頭。從另一邊船船上,可以望見岸上的景物迅速地展現:首先是有黑白橫條的、肥矮的燈塔,然後是半坍毀的要塞碉堡,蓄水船塢的水閘,堤岸上的一排排房屋。
“今天,船難時了。”一個人說。另一個人糾正:“差不多準時。”也許先後說話的是同一個人。
馬弟雅思看了看手錶。渡海時間恰好三小時。電鈴又響了;過了幾秒鐘,又響了一次。一隻灰色的海鷗,和第一隻一模一樣,嚮着同一方向,以同樣緩慢的速度,沿着同樣的一條橫彈道綫飛翔;它的頭有點側,它的瞟傾斜着、指嚮地面,眼睛凝視不動。
輪船似乎不再嚮任何方向前進。可是船尾傳來水流被蠃旋槳猛烈攪動的聲音。離船已經很近的防波堤,比甲板高出幾公尺;現在一定是退潮的時候。輪船即將停泊的那個碼頭露出了下半截,這部分的橋面比較平滑,被水浸成褐色,一半布滿緑色的勞苦。衹要註意觀察,就能看出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正在不知不覺地靠近輪船。
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是一個傾斜的梯形物,由兩個垂直的平面交切成銳角:一個平面是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提壁的末端和碼頭接連;另一個平面是通到防波堤上的斜橋橋面。斜橋在防波堤上由一條橫綫接連起來,直通碼頭。
由於透視的效果,碼頭看起來比實際距離要遠些。它以自己為中心,沿着那條主綫兩旁伸出一束平行綫,明顯地勾劃出一係列的矩形平面;在晨光的照耀下,這一塊塊矩形平面更顯得清楚明晰。橫的平面和直的平面互相間隔着:一塊橫的矩形平面是堤上圍墻的墻頂,圍墻建築在防波堤臨海的一邊,保護着堤面的走道;另一塊直的是圍墻的內壁;又一塊模的是堤面的走道;再一塊直的是沒有遮護、徑直插入港內水面的堤壁。兩塊直的平面籠罩在陰暗中;兩塊橫的平面則被陽光照得閃亮——那就是全部圍墻的墻頂和大部分堤面走道,衹有走道上被圍墻投影遮沒了的那一條狹長地帶是陰暗的。照理,在港內的水上還應該看得見全部建築物的倒影,而且按照平行綫的排列順序來說,水面上還應該看得見通到碼頭去的筆直的堤壁的倒影。
到了防波堤的末端,建築就復雜化起來;堤面分成兩部分:近圍墻一邊是一條通嚮信號臺的小路,另一部分就是插入水面的斜橋。引人註目的就是從側面望見的這個斜橋的傾斜長方形。旁邊堤壁的影子把斜橋橋面按對角綫切成兩半,清楚明白地呈現出一個陰暗的三角形和一個明亮的三角形。
其餘的平面是混濁不清的。由於港內的水不夠平靜,不可能看清楚防波堤的倒影。同樣,防波堤的暗影在水面上衹構成很不明確的一條長帶,不斷地被起伏的水面打亂。堤面走道上圍墻的倒影也逐漸和圍墻的墻身連成一片。此外,走道和圍墻上堆滿了在太陽底下曬幹的漁網、空箱子和高大的柳條籃子一一一一都是些捕大蝦和竜蝦的簍子,采牡的筐筐,捕蟹的籠子。奔過來接船的人群,就在這些雜物堆中費勁地繞着路走。
行駛在退潮的水面上的輪船,船身的位置是那麽低,因此從甲板上簡直什麽也看不見,衹看見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堤壁的上下兩條橫綫形成透視綫,一直通到碼頭,到了信號臺前不遠的地方,堤壁被停泊輪船的斜橋切斷。斜橋是傾斜的,下半段的橋面比較光滑,被水浸成褐色,一半布滿了緑色的苔蘚。輪船和斜橋的距離始終是那麽遠,仿佛輪船完全停止了前進似的。
可是衹要仔細觀察,就能看出這個石塊砌成的坡岸正在不知不覺地靠近來。
早晨的太陽像通常一樣有點朦朧,幾乎叫人分辨不出暗影——可是陽光仍然明亮得能夠把這個斜橋分成對稱的兩半,一半比較陰暗,另一半比較明亮,形成一個尖嘴直指着斜橋的下端,水在那裏沿着斜坡升上來,在海藻中間拍擊着。
小輪船逐漸挪近這個從陰影中浮現出來的三角形石坡;輪船的動作本身也是側斜的,而且緩慢得愈來愈接近於完全停頓。
海水在斜橋的凹角裏均衡地。有節奏地漲落着,雖然漲落的幅度和節奏有輕微的變化;肉眼可以看得出這些變化,但總不超過十公分和二三秒鐘。在斜橋的下端,大簇的緑色海藻隨着海水的漲落,時而隱沒,時而露出水面。不時有一個較強的回頭浪打亂了海水有節奏的搖晃:兩股水撞在一起,發出一下清脆的打擊聲,進出的水花濺射到堤壁上較高的地方。這種回頭浪的間隔距離顯然是固定的,雖然間歇的時間有長有短。
輪船繼續挪動,船邊和斜橋的邊平行;衹要輪船繼續沿着防波堤前進——或者假定它在繼續前進——船和斜橋間還存在着的那段距離就會逐漸縮小。馬弟雅思在設法找尋一個標記。在斜橋的凹角裏,海水一漲一落地衝擊着褐色的石頭堤壁。這裏離海岸已相當遠,水面上再也看不見那些把港口弄得髒兮兮的零碎漂流物。斜橋腳下隨着海浪時沉時現的那些海藻——鮮潔而又光亮,像從海底裏撈起來的一樣;它們大概從來不曾在水面上露出過很久時間的。每一個小小的波浪衝上來的時候都要帶上來一些鬆散的海藻,馬上又把它們帶着後退,使得它們的糾纏在一起的帶狀根莖軟綿綿地平攤在濕淋淋的石頭上,順着斜坡的方向躺着。不時有一個較強的浪頭衝得高些,退下去時把一小潭閃着亮光的水遺留在石塊的縫隙中,把天空反映出來,可是衹經過短短的幾秒鐘就幹涸了。
馬榮雅思終於在斜橋背後的筆直的堤壁上找到了一個8字形符號;這符號刻得相當明確,可以用作標記。符號的位置恰好在他的對面,換句話說,再過去四五公尺就是那斜橋從堤壁那兒突出的所在,這標記就在那個所在的左面。一個浪潮涌來,把標記淹沒了。他盡力不挪動眼睛,繼續盯着標記原來的位置。三秒鐘以後,他又看見了那個位置,可是他不能肯定他正在望着的就是那個標記:石頭上還有別的凹凸的地方,樣子看來完全像——也並不更像——他記憶中的那兩個連在一起的小圓圈。
什麽東西跌了下來浮在水面上,是從防波堤上扔下來的——是一個紙團,顔色和普通香煙殼子的顔色相同。在斜橋的凹角裏,水涌了上來,恰好撞着從斜橋上衝下來的一個較猛的回頭浪。這個定期的衝擊恰好發生在漂浮着藍色紙團的地方,紙團在衝擊聲中被水淹沒了;幾滴水花濺射到陡削的堤壁上,同時一個猛烈的激浪再一次淹沒了那簇海藻,還繼續衝上去,一直淹沒了石塊間的縫隙。
浪頭馬上退走;柔軟的海藻平攤在被水打濕的石頭上,一簇簇地朝着斜坡的方向並排躺着。在那個明亮的三角形裏,小潭的水反映着天空。
那潭水還沒有完全流光以前,水面的亮光突然昏暗起來,仿佛被一隻大鳥飛過這沒似的。馬弟雅思擡頭仰望。一隻冷酷的灰色海鷗從後面飛來,用同樣緩慢的速度,又一次沿着橫彈道綫飛翔;兩衹翅膀動也不動,嚮兩邊展開,構成兩個弧形,兩個翅尖稍微下垂,頭嚮右邊傾倒,用一隻渾圓的眼睛觀察着水面——不是水面就是那條輪船,或者什麽都不是。
那潭水如果是被一隻海鷗的投影遮沒的話,從它們雙方的位置看來,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
在那個明亮的三角形裏,石塊之間的縫隙已經幹了。波浪在斜橋的最下端涌上來,把海藻衝得嚮上翻倒。左邊離開四五公尺的地方,馬弟雅思看見了那個刻成8字形的標記。
那是一個橫8字:兩個圓圈大小相等,直徑稍稍小於十公分,兩圓相切。在8字的中心,有一個微紅色的瘤狀物,長滿了鐵銹,很像以前在這裏針過一顆鐵釘似的。過去可能有一顆蠃旋釘扣着一隻鐵環,和堤壁垂直,退潮時浪頭把鐵環衝擊得隨意嚮左右擺動,日久天長,就在兩邊留下兩個圓圈。這衹鐵環那時候一定是用來拴住纜索,讓船衹在碼頭前面停泊的。
可是鐵環的位置太低,幾乎經常被水淹沒——有時甚至在水下幾公尺。而且鐵環的直徑不大,和通常使用的纜索大小不相稱,甚至小漁船的纜索也不行,看來衹能用來拴住一些較粗的小繩子。馬弟雅思把視綫轉了九十度角,望了望擠在一起的旅客,然後低下頭來凝視甲板。人們經常告訴他這件事:一個下雨天,父母把他獨個兒留在屋子裏,他沒有動手做第二天要交的算術作業,卻花了整個下午坐在屋後的窗戶前面,畫一隻棲息在花園柵欄的一根木樁上的海鷗。
那是一個下雨天——表面上和別的下雨天沒有什麽兩樣。他對着窗戶坐着,靠着那張嵌進窗臺裏的沉重的桌子,拿了兩本很厚的書墊在椅子上,為了用起筆來方便點。房間裏無疑十分陰暗,大概衹有桌面承受了足夠的外來光綫,使得上了蠟的橡木桌面閃耀發亮——可是也幾乎沒有發出什麽亮光。練習簿裏的一頁白紙就是唯一的真正明亮的白點,也許還有孩子的臉——更嚴格點說,還有他的一雙手。他坐在兩本字典上面——大概已經坐了幾個鐘頭。他的圖畫差不多完成了。
房間裏很陰暗。外邊下着雨。那衹肥大的海鷗動也不動地棲息在木樁上。他沒有看見它飛來。他也不知道它從什麽時候起就棲息在那裏。通常海鷗是不會飛得這麽靠近房屋的,即使在最壞的天氣也不會,雖然花園和海之間衹隔着一片三百公尺的光禿禿的曠野。這片曠野高低起伏,通嚮海岸的一個凹口,凹口左邊就是懸崖的崖腳。花園也無非是一塊方形的荒地,每年在這裏種些土豆,為了防止羊群闖進來,纔用木樁釘上鐵絲圍起來。木樁過分粗大,毫無必要,說明原來不是派這種用途的。植在中央小徑盡頭的那根木樁比其餘的木樁更粗大,它所支持的那扇格子門卻是輕便的。這根圓柱形木樁是一株松樹樹幹,樹皮還沒削幹淨,它那離地有一公尺半的頂端差不多是平坦的,正是海鷗最理想的棲息之所。海鷗露出側面,頭頂着柵欄的方向,一隻眼望着海,另一隻望着屋子。
在柵欄和房屋之間的這塊方形園地,每年到這時期就看不見緑草;地上一大片像地氈似的枯死的植物,幾天以來浸在雨水裏腐爛,少數晚秋的旁草還從這片地氈裏鑽出來。
這天天氣很寧靜,沒有一絲兒風。連綿不絶的、毫不猛烈的細雨即使這斷了地平綫,但在較近的距離之內,卻不足以使人視綫模糊。恰恰相反,簡直可以說,經過洗滌的空氣給距離最近的物體帶來了好處:使它們增添了一層光輝——對於淺顔色的物體,例如海鷗,就尤其是這樣。他不僅畫出了海鷗的身體輪廓,合攏着的灰色翅膀,唯一的一隻腳(這衹腳恰好遮沒了另一隻),白色的頭和渾圓的眼睛,而且撈出了它的上下像合攏在一起的那道麯綫,嚮下彎的椽尖,尾巴和冀端的一片片羽毛,甚至整條腿上彼此交疊在一起的鱗片。
他的畫畫在一張十分平滑的紙上;用的是一根硬鉛心鉛筆,削得很尖。他畫的時候雖然下筆很輕,免得在下面幾頁上留下筆痕,但他勾出的綫條卻是清晰而墨黑的油於他特別小心要把海鷗忠實地描繪下來,因此根本不需要揩拭。他的腦袋俯下來,對着那幅畫,兩條前臂擱在橡木桌子上,兩條腿懸空吊着,他開始覺得在這個不太舒服的座位上坐得太久,疲勞了。可是他不想動。
在他背後,整個屋子是空洞和黑暗的。前面臨街的幾間房間,除了早晨有陽光照耀以外,比別的房間更陰暗。他坐下來繪畫的這一間,衹有一個窗戶讓光綫射進來;這窗戶是一個方形的小窗,深深地嵌在厚厚的墻壁裏。墻上糊壁紙的顔色十分幽暗,傢具高大而笨重,全是深色的木頭製成的,一件件地緊擠在一起。房間裏起碼有三衹龐大的衣櫃,其中兩衹並排放在一起,面對着通嚮走廊的那扇門。在第三個衣櫃的最下面一格的右邊角落裏,放着他收藏小繩子的鞋盒。
斜橋凹角裏的海水時漲時落。那個藍色的紙團,很快就完全濕透,已經半展開着,正在水面下幾公分的兩個水波之間遊泳着。現在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是個普通的香煙盒子。它隨着海水的波動時而上升、時而下落,可是始終在同一條垂直綫上——既不靠近也不離開那個堤壁,既不移嚮左方也不移嚮右方。對馬弟雅思來說,它的位置是容易確定的,因為他望過去,恰好和刻在石頭上的那個8字形標記處在同一方向。
他證實了這一點以後,又在離開這個標記一公尺左右而高度相同的地方,發現了第二個橫8字形狀——也是並排的兩個圓圈,中間也有微紅色的痛狀物,很像是一根鐵釘的殘餘。那麽,原來裝在那裏的應該是兩個鐵環。一個浪頭打過來,靠近斜橋的那個橫8字馬上消失了;接着另一個也被水淹沒。
水退到筆直的堤壁上,又涌過來,正好和斜橋上衝過來的一個回頭浪相撞,激起了一股圓錐形的水柱,響起了一下拍打聲,幾滴水珠嚮四面落下來,然後一切復歸原狀。馬弟雅思用眼睛找尋那衹漂浮在水上的香煙盒子——再也說不準它會在什麽地方浮起來了。他面對窗口坐在那張嵌進凹窗口的沉重的桌子座位上。
窗戶差不多是方形的——寬一公尺,高度也相仿;裝着四塊一樣的玻璃,沒有窗簾,也沒有擋風布。天下着雨。海雖然很近,卻望不見海。已經是大白天,窗外射進來的光綫仍然衹能夠使上過蠟的桌面發出十分微弱的反光。房間裏的其餘部分十分陰暗,因為房間的面積雖然很大,卻衹有這個唯一的窗戶,而且由於墻壁十分厚,窗戶還像是陷在凹洞裏似的。方形的桌子由深色橡木製成,半邊嵌進窗臺裏面。桌子上的練習簿和桌邊平行,簿子裏的一頁白紙構成房間裏的唯一白點——且不去計算桌子上方那四個較大的長方塊,也即那四塊面對着霧中景色的窗玻璃。
他坐在一張笨重的椅子上,屁股下面墊着兩本字典。他在繪畫。他畫的是一隻肥大的灰白色海鷗,通常稱為白海鷗的那一種。海鷗呈現出側影,頭朝右邊。畫面上看得出海鷗的上下像合攏在一起的那條弧綫,還看得出尾巴上和冀端的羽毛,甚至它腿上相互交疊的鱗片。可是這幅畫給人的印象是:畫上還缺少了些什麽東西。
畫上還缺少了些什麽東西,可是很難說得出到底缺少的是什麽。衹是馬弟雅思認為,一定是什麽地方畫得不行——或者漏畫了。現在他的右手裏拿着的不是鉛筆,而是他剛從輪船甲板上撿到的那團繩子。他望着面前的那群旅客,仿佛想從他們當中看見那位失主微笑着走過來嚮他討回失物。可是沒有人註意他,也不註意他撿到的東西;大傢繼續背朝着他。稍後一點,那個小女孩同樣帶着一種被人拋棄的神氣。她靠着一根鐵柱子站着;那根鐵柱子支持着上層甲板的一隻角。她雙手操在背後,貼在腰眼上;兩條腿僵直而稍稍分開,腦袋倚在柱子上萬p使在這種略嫌過分僵硬的姿勢中,她依舊保持着優雅姿態。她的臉上流露出富有自信和深思熟慮的溫柔表情,那是想像力豐富的好學生都有的表情。自從馬弟雅思註意到她以後,她始終保持着同樣的姿態;總是嚮着同一個方向凝視——那方向剛纔是大海,現在則是那矗立着的、陡削的防波堤堤壁——離他們很近。
馬弟雅思把那股小繩子塞進他的短祆口袋裏。他發覺自己的右手空了,指甲太長太尖。為了使這五衹手指有點東西可拿,他把那衹一直用左手提着的小箱子的提手拎在這五衹手指裏。這是一隻樣式流行的箱子,外表堅固結實,令人放心:材料是一種十分堅韌的“纖維”,顔色是紅褐色,加固的八衹箱角顔色更深些——介乎墨黑和咖啡之間。提手是用一種仿皮的,較為柔軟的材料製成的,用兩個金屬環扣在箱子上,這鎖、兩扇交鏈和每衹箱角外面的三顆大圓釘針頭,看來似乎是銅製的,像提手上的環扣一樣,可是箱底的四顆圓釘釘頭已經稍稍磨損,暴露出了真面目:原來是薄薄地鍍了一層銅的白色金屬;其餘的二十顆圓釘顯然也是同樣的貨色,毫無疑問,箱子上別的金屬也是一樣的。
箱子的裏層襯着印花麻布,乍一看,麻布上的印花似乎和這一類麻布通常的印花相同,即使是婦女或者年青姑娘使用的提箱也用的是這種印花布襯裏,事實上卻不是這麽一回事:那上面的花樣設計既不是一束束的花,也不是一朵朵小花,而是一個一個的玩具娃娃,像兒童臥房裏窗簾上的花樣一樣。可是,如果你不是湊得很近,卻看不出來,衹看見乳白色的布上點綴着顔色鮮明的斑點——也可以看作是一束束花朵。箱子裏有一本中等開本的備忘錄,幾份說明書和八十九衹手錶,每十衹一盒,嵌在九塊長方形的硬紙板裏,其中一塊硬紙板裏有一隻表的位置已經空了。
當天早上,在上船以前,馬弟雅思已經賣出了第一隻手錶。雖然這衹手錶是價錢比較便宜的一種——每衹一百十五剋朗,給他帶來的利潤不太大,他仍然竭力把這個開端視為好兆頭。這個海島是他的故鄉,他在這裏認識許多人傢;即使他認人的能力很差,但由於早一天他已經搜集了一些情況,至少他不妨裝出一副回憶往事的樣子;因而他在這裏有可能在幾個鐘頭內賣掉他的大部分商品。雖然他必須在下午四時再搭這條船回去,他仍然可能——事實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天時間裏賣掉他帶來的全部貨物。何況他也不必受箱子裏的貨色的限製,他也曾經試過先接受定貨然後把貨物寄去收款的辦法。
僅僅以他所帶的九十衹手錶來說,利潤也就很可觀:十衹一百十五剋朗的,共值一千一百五十剋朗;十衹一百三十剋朗的,共值一千三百,兩項共計二千四百五十;十衹一百五十剋朗的,其中四衹有特別的表鏈,每衹要加五個剋朗……為了使計算簡化,馬弟雅思假定了一個統一的平均價格:二百剋朗。上星期他為品種數量相仿的另一批貨物計算過準確的價錢,二百剋朗恰好是一個很接近的數字。這樣他所到手的全部售價大約是一萬八千克朗。他的毛利在百分之二十六至百分之三十八之間,假定平均數是百分之三十——三八二十四,一三得三,三下五去二——毛利總數就超過五千克朗,換句話說,實際上相當於通常在陸地上整整幹一個星期——而且要幹得很好——的所得。至於特別支出,衹有一來一回的擺渡費六十剋朗,實際上算不了什麽。
馬弟雅思决定作這次旅行,就是為了希望作成這筆特別有利可圖的生意,本來他並沒有把這次旅行列入他的旅行推銷計劃之內。否則,一連兩次在海上作三個鐘頭的航行,實在是一件麻煩事,而且太浪費時間,因為這個海島太小——幾乎不到二千戶人傢——又沒有別的什麽能夠吸引他:既沒有青年時代的好友,又沒有任何值得懷念的往事。島上的房屋大都是一個樣,弄得他甚至沒有把握認得出他在那裏差不多度過整個童年的究竟是哪一幢——如果沒弄錯的話,他還是在這裏面的一幢房子裏出生的呢。
人們對他說,三十年來,島上一切都沒有變動;可是,往往衹要在頂樓旁邊搭上一間技屋,或者把房屋的門面裝修一下,就可以使一所房屋改變得完全辨認不出來。即使一切都沒有變動,甚至最微小的地方也依然是他離開時的樣子,他還要考慮到他自己的記憶力,經驗告訴他:他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往往記憶不清楚,記不正確。因此他應當擔心的還不是房屋真正進行了裝修,甚至也不是那些模模糊糊的印象——雖然這些模糊的印象多到使他記不清楚大部分房子的形象——而是那些雖然清楚、實際上卻不正確的回憶,這些回憶往往代替了原來的地基和磚石。
總之,島上所有的房屋都是相似的:前面是一扇低矮的門,夾在兩扇方形小窗之間,後面也是一樣。一條鋪石板的走廊由前門到後門把屋子從中間分成兩半,屋子裏的四間房間被分為對稱的兩組:一組是廚房和一間臥室,另一組是又一間臥室和一間空房間;這間空房間也許用來作客廳,或者作請客時的飯廳,或者作雜物間。廚房和前面的房間臨街,朝東,因此早晨有陽光射進來。後面的兩間直接面臨懸崖——懸崖俯瞰着一片三百公尺的光禿的曠野,地勢稍有起伏,右邊落下去到達海岸的一個凹口。西風和鼕季的雨水猛烈地襲擊窗戶,衹有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才能打開百葉窗。他曾在那裏消磨過整整一個下午,坐在一張嵌進窗臺裏面的桌子邊上,描畫着一隻棲息在花園柵欄木樁上的海鷗。
無論從房屋的設計或方位來看,他都找不出足以辨認的標記。至於懸崖,在海島的周圍都是一模一樣的,甚至對面大陸海岸的懸崖也是如此。地勢的起伏和海岸的凹口也是處處相同,難以辨認,正如沙灘上的鵝卵石,或者灰色的海鷗,都不容易分出彼此一樣。
幸虧馬弟雅思並不關心這一切。他並不想找尋曠野邊沿上的那所房屋,也不想找尋棲息在木樁上的那衹海鷗。上船的前夕,他細心打聽過他早已忘記了的海島的地形和島上居民的情況,目的衹是為了確定一條最方便的路綫以及和人傢談論生意的時候得到便利,因為在名義上,他是帶着可以理解的高興心情去和人們重逢的。他的職業需要他付出額外的熱情,更需要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這一切都會得到超額的補償,這就是他預計能夠賺到手的五千克朗利潤。
他十分需要這筆錢。將近三個月來,賣出的手錶遠遠低於平時的數量;如果事情再不順手,不久他就要用低價把存貨脫手——很可能要虧本——而且要再一次另找一種職業。他設想了好多解决睏難的辦法,立即到這個海島上兜攬一次生意是這些辦法中很重要的一個。眼前這時刻,一萬八千現金比他能夠賺到的百分之三十利潤要重要得多:他不準備馬上補進另一批手錶,這樣,這筆款子就可以使他耐心地等待較好的日子的到來。如果一開始時他沒有把這個特殊的地方列入他的工作計劃,那一定是為了把這個地方保留到將來睏難時期派用場。如今環境逼迫他作了這次旅行;正如他事先所擔心的一樣,動身以後就發生了無數不愉快的事情。
輪船在早上七時開出,首先就迫使馬弟雅思比平時早些起床。平時他總要快到八點纔乘公共汽車或者區間火車離開市區。其次,他的住所離開車站很近,離開碼頭卻很遠,市區的各路公共汽車又沒有任何一路能夠真正給他縮短路程,他算來算去,還不如步行走畢全程。
在清晨的這種時刻,聖雅剋區的街道上還沒有一個行人。馬弟雅思想按近路,走進一條鬍同,仿佛聽見一聲呻吟——相當微弱的呻吟,可是似乎就來自他的身邊,使他不得不回過頭來。沒有任何人;街道的前面和後面都是空蕩蕩的。他正想繼續走路,忽然又聽見同樣的一聲呻吟;聲音十分清楚,近在他的耳邊。這時候他註意到右邊伸手就能摸到的一傢平房有一個窗戶,裏面還有燈光透出,雖然現在天已大亮,而且挂在窗玻璃後面的那塊單薄的紗窗簾不可能阻止屋外光綫射進屋內。屋裏的房間顯得很寬大,那扇唯一的窗戶卻比較小:也許寬一公尺,高度也不會超過一公尺;鑲着四塊同樣大小的、差不多是四方形的窗玻璃,看來這個窗戶裝在農捨上比裝在這所城市房屋上更適合些。窗簾的皺格使人看不清楚室內的傢具,衹能看見屋子深處被電燈照得特別亮的那些東西:一盞床頭燈的圓錐形平頂燈罩,一張凌亂的床的較模糊的輪廓。一個男人的側影站在床邊,身子稍微嚮床俯着,一隻手臂舉嚮天花板。
整個景象是靜止不動的。那個漢子的手勢雖然沒有完成,他卻像雕像似的動也不動。燈下床頭小桌上面有一個藍色的長方形小物件——大概是一盒香煙。
馬弟雅思沒有時間等在這裏看看下一步的情況——如果下一步當真會發生什麽情況的話。他甚至不能斷定那呻吟聲就是從這屋子裏發出來的;照他的判斷,應該來自更近些的地方,而且聲音不像隔着關閉的窗戶那麽低沉。仔細回想起來,他懷疑自己聽到的是否衹是含糊不清的呻吟聲,現在他相信聽到的是可以分辨的說話,雖然他已經記不起是些什麽說話了。這喊聲是悅耳的,而且不含有任何憂愁;從喊聲的音色判斷,發出喊聲的人大概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女人,或者是一個女孩子。她靠着一根支撐着甲板一角的鐵柱站着;雙手緊握在一起,操在背後腰眼上,兩腿僵直,稍稍分開,腦袋倚在柱子上。她的兩衹大眼睛睜得十分大(而這時所有的乘客因為陽光開始照射,都或多或少地眨已着眼皮),她繼續嚮前直視,態度就像剛纔她凝視他的眼睛時那麽平靜。
看了她這種目不轉睛的凝視,起初他還以為這股小繩子是她的呢。她也可能有收藏小繩子的解好。可是他接着就發現這種想法是可笑的;這種遊戲不是小女孩愛玩的遊戲。男孩子們呢,恰恰相反,口袋裏總是裝滿了刀和小繩子,鏈條和鐵環,還有那些他們點着了當香煙吸的、多孔的仙人草梗子。
可是他也記不起他自己的這種痛好原是人們多方鼓勵起來的。他帶回到傢裏的那些漂亮繩子,通常總是被傢裏人沒收留下來作為實用品。如果他提出抗議,人們對他的不快卻似乎毫不理解:“反正他又不拿這些繩子派什麽用場嘛。”那衹鞋盒放在後房最大一隻衣櫃的最下面一層;衣櫃是鎖着的,衹有等他做完所有作業和諳熟功課以後,人們纔把盒子給他。有時他要等待好幾天才能把他新弄到手的小繩子放進去。在未放進盒子以前,他把小繩子放在右邊口袋裏,和那條經常放在那裏的黃銅小鏈條放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條十分精美的小繩子,也會很快就失卻一部分光澤或潔淨:最外面一圈污黑了,絞緊的麻綫鬆散了,到處露出了綫頭。和小銅鏈不斷磨擦的結果,自然加速了繩子的損壞。有時,經過太長時間的等待,即使是最近找到的繩子,也變得一無可取,衹能扔掉或者用來包紮東西。
一種不安之感突然掠過他的心頭:收藏在鞋盒裏的繩子大部分都是直接放過去的,沒有經過衣袋這一關,或者衹在衣袋裏經過幾個鐘頭的考驗,那麽,怎麽能夠信任它們的質量呢?顯然,對它們的信任比對那些經過考驗的應該少一些。為了抵消這個缺點,也許早就應該對它們進行一次較嚴格的審查。馬弟雅思很想從短襖的口袋裏拿出那股捲成8字形的繩子,以便重新研究它的價值。可是他的左手伸不到右邊的口袋裏去,而他的右手又拿着那個小皮箱。現在他還有時間把箱子放下來,甚至打開箱子,把那股小繩子放進去,再過一會兒乘客亂哄哄地登陸,他就身不由己了。讓那股繩子和粗糙的銅幣或銀幣摩擦得太多,對它是沒有什麽好處的。馬弟雅思並不感到需要夥伴來和他一起玩這種遊戲,因此他沒有把他收藏着的最好的珍品帶在身邊,以便讓他小學時代的同學們來欣賞——何況他也不知道他們對這些東西是否感到絲毫的興趣。事實上,別的孩子們裝滿口袋的那些小繩子和他的小繩子似乎絲毫沒有相同之處;不管怎樣,他們的小繩子總不需要他們加以小心保護,給他們帶來的麻煩顯然也比較少些。可惜放手錶的小箱子不是鞋盒;他不能把一些不三不四的東西塞進去,免得拿貨物給顧客看的時候,給顧客一個環印象。商品的賣相比什麽都重要,如果他想在這不到二千人的人口之中——包括兒童和窮人——賣出他的九十衹手錶的話,他就不能有任何疏忽,也不能有任何大意。
馬弟雅思試着在心裏計算二千除以九十是多少。他算得糊裏糊塗,又考慮到他不會去訪問一些過分偏僻的破舊房子,因此他寧願拿一百這個整數作為除數。這樣算下來,大約每二十個居民買一隻手錶;換句話說,假定平均每戶五口人,那就是每四戶人傢買一隻。當然,他從經驗中得知,說說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碰上一傢對他有好感的人傢,有時候一次就可以賣掉二三衹。可是整個買賣以每四戶人傢買一隻手錶的節奏進行,是難以做到的——很難,並不是不可能。
今天,成功的關鍵似乎在於他有沒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必須宣稱過去他曾經和許多小朋友在懸崖上玩過,小朋友的人數必須說得多些,要超過他實際認識的人數;他們曾經在退潮的時候,一起探索過人跡罕至、衹存在着奇形怪狀的生物的地區。他曾經教過別的孩子們怎樣才能使海參和海葵開放。他們在海灘上曾經撿到過莫名其妙的漂流物。他們曾經一連幾個鐘頭在那裏觀看海水有節奏地衝擊防波堤的凹角和斜橋的下端,觀看海藻時起時伏,忽而倒嚮這邊,忽而倒嚮那邊。他還曾經讓他們欣賞過他的小繩子,還和他們一起創造過各種復雜而變化多端的遊戲。人們不會記得那麽多的事情,他衹要給他們虛構一些童年故事就可以馬上引得他們購買一隻手錶。對於年輕人,那就更容易了,衹要認識他的父親、母親、祖母或者無論什麽人就行了。
比方認識他的兄弟,他的叔伯吧。馬弟雅思早在開船以前就到了碼頭。他和輪船公司的一個水手談過話,知道這個水手像他一樣也是這個島上的人;水手的全家還住在島上,尤其是他的姐姐,還帶着三個女兒住在那裏。其中兩個女兒已經訂了婚,衹有最年輕的一個給她的母親帶來無限煩惱。誰也沒有辦法約束得住她,那麽小的年紀,已經有了一大群的追求者,多到叫人擔心。“她真是一個搗蛋鬼,”水手微笑着再說一遍,那個微笑說明他不管怎樣仍然很愛他的外甥女兒。她們的房子坐落在通嚮大燈塔的那條街上,是市鎮邊上的最末一間。他的姐姐是個寡婦——有點錢的寡婦。三個女兒的名字是:瑪莉亞,冉娜,雅剋蓮。馬弟雅思打算很快就利用這些資料,他把這些資料和昨天已經搜集到的情況拼湊在一起。於他這一行,任何細節都不會是多餘的。他可以自稱為這個水手的老朋友,必要時還可以說他曾經賣給他一隻“六鑽”的手錶,水手戴了多年,一次小修都不曾有過。
岸上那個漢子舉起手的時候,馬弟雅思清楚地看出他並沒有戴手錶。他擡起兩條臂膀把防雨油布扣在運郵件的小卡車後面,這樣就把他的兩衹手腕從那件水手上衣裏露出來。左手手腕的皮膚上也沒有一條白痕;如果他是經常戴手錶的,衹是暫時把手錶拿到鐘錶店裏去修理了,或者為別的事情剛把手錶脫下來,那麽手腕上是應該有這條白痕的。事實上這衹手錶從來不需要修理,衹不過這位水手害怕幹活時把手錶弄壞,所以除了星期日,平常都不戴罷了。
兩條臂膀放了下來。漢子大聲地說了些什麽,在船上聽不清楚,因為機器開動的聲音很大;同時漢子問旁邊後退一步,讓開卡車,嚮司機作了一個告別手勢。卡車的馬達原來就沒有停下來,這時立即開動,毫不猶豫地繞着輪船公司的矮小辦公樓迅速地轉了一個彎。
剛纔在輪船梯板上檢查船票的那個戴着花邊帽的職員,現在走進了辦公樓,隨手把身後的門關上。開船時為輪船解纜、並且把纜索扔到輪船甲板上的那個水手,從衣袋裏摸出一隻煙草袋,動手捲起一支煙捲兒。見習水手站在他的右邊,垂下兩臂,把胳膊摘得離開他的身軀一點。碼頭上衹剩下他們兩個人,另一個人就是那個有着一隻毫無瑕疵的手錶的漢子;那漢子瞥見了馬弟雅思,就嚮他招手,祝他一路順風。石頭堤岸開始斜斜地後退。
那時恰好是七點鐘。馬弟雅思發現了這一點很感到滿意,因為他的時間是十分嚴格地計算着的。衹要霧不太濃,輪船就不會遲到了。
不管怎樣,一到了海島,時間就一分鐘也不能浪費。他的主要睏難是,根據他這次旅行計劃的規定,他在這海島逗留的時間衹能十分短促。說實在話,輪船公司並沒有給他的工作帶來任何方便:每星期衹有兩艘輪船分兩次開往海島並在當天開回來,一艘在星期二開,另一艘在星期五開。在海島上住上四天是不可能的;四天,實際上就等於整整一星期;一住上四天,這筆生意所賺到的全部利潤或大部分利潤就泡了湯了。因此他不得不衹住一天,而且是太短的一天,以輪船上午十時抵達、下午四時一刻開回去為起訖。他能夠利用的是六小時和十五分鐘——三百六十加十五,即三百七十五分鐘。他必須計算一下:如果他要在這段時間裏賣掉八十九衹表,每衹手錶能夠花多少時間呢?
三百七十五除以八十九……假定這兩個數字是九十和三百六十,就能馬上算出來:四九三十六——每衹手錶四分鐘。如果照實際數字計算,還可以多出一小段時間來:首先是沒有計算在內的那十五分鐘,其次是賣第九十衹手錶的那段時間,第九十衹手錶已經賣掉,就多出了四分鐘;——十五加四是十九,——有十九分鐘多出來,就不至於趕不上回來的那趟船了。馬弟雅思試着想像這種四分鐘的速成買賣是怎樣進行的:走進屋子,談生意經,貨品展出,顧客挑選,按價付款,走出屋子。即使把顧客的猶豫不决、必要的補充解釋、討價還價,等等,都不考慮在內,怎麽能夠希望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完成這一整套花樣呢?
鎮口通往燈塔的那條街上最末一座房屋,是一間普通房屋:一座平房,衹有兩扇方方正正的小窗戶夾着一扇低矮的門。馬弟雅思路過時在第一扇窗戶的玻璃上敲了一下,接着就腳不停步地走到大門口。他剛到達門口的一秒鐘之間,大門就打開了;他甚至於用不着放慢腳步就踏上了走廊,然後嚮右邊轉了一個四十五度的彎就進了廚房,他馬上把小箱子平放在那張大桌子上。他用一個迅速的手勢打開了壞或,箱蓋好像裝了彈簧似的彈了起來。最上面的一層放着最華貴的手錶,他用左手抓住第一塊硬紙板,用右手揭開那張護表紙,然後指着那三衹漂亮的女式手錶,每衹價值四百二十五剋朗。女主人站在他身旁不遠,兩個大女兒一邊一個伴着她(女兒比母親稍矮一點),三個人聚精會神地望着,動也不動。然後三個人一齊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動作迅速而且整齊劃一,不差毫釐。馬弟雅思把那三衹手錶一隻一隻地從硬紙板上拆下來——差不多是扯下來——遞給三個婦女;她們一個一個地先後伸出手來接過去——第一個接的是母親,然後是右邊的女兒,最後是左邊的女兒。貨款早已準備好,就放在桌子上:一張一千克朗的票子,兩張是一百剋朗的,加上三個二十五剋朗的銀幣——總數一千二百七十五剋朗——也即三乘四百二十五剋朗。賬算得很對。皮箱啪的一聲關上。
臨走的時候,他想說幾句告別的話,可是沒有聲音從他的嘴裏發出來。他自己發覺了這一點——這使他同時想到這場買賣自始至終是一幕愚蠢的啞劇。一到了路上,背後是關着的門,手裏提着的是他的完整無缺的小箱子,他明白了這一套又得從頭做起。他轉過身來,用手上的戒指敲了敲門板,門板發出了一下深沉的響聲,像一隻空箱子一樣。
門板新近纔漆過,漆的花紋是完全根據木材的紋理和凹凸仿造的,摹仿得十分像,簡直叫人分辨不出來。根據剛纔敲門的響聲判斷,毫無疑問,在這展令人迷亂的油漆下面,的確是一扇木門。和他的臉一樣高的地方,並排漆着兩個圓形的樹結,很像兩衹大眼睛——說得更準確點,很像一副眼鏡。這兩衹圓形的樹結畫得很精細,通常在這一類的裝滿美術裏是不會畫得那麽精細的;可是繪畫的手法雖然是現實主義的,這兩個圓形的樹結卻有着過分完美的綫條,在客觀現實裏簡直不可能存在;而且由於這兩個圓結的形象過分協調一致,仿佛偶然現象都得遵從規律似的,因而就顯出是人為的了。不過,如果要從整個圖樣中取出個別細節來證明自然界裏顯然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形象,這也是相當睏難的。一切細節,直到整個圖樣的令人懷疑的左右對稱,都可以用流行的木工手法來說明:要是在畫着這兩個圓形樹結的地方把漆擦掉,也許就能發現木板上真的有兩個圓形的結,恰好是照這樣鋸開的——即使不是兩衹圓結,也一定是兩個形狀十分類似的東西。
木紋在門板上構成兩個深色的圓圈,圓圈的上下邊沿逐步加厚,兩個圓圈的頂端各有一個朝上的小瘤。看起來與其說這兩個圓圈像一副眼鏡,不如說它們是兩個漆成叫人産生錯覺的鐵環,其餘的木紋是它們投射在門板上的影子,兩個小瘤是懸挂它們的蠃絲釘。它們的位置的確令人驚異,體積那麽小,似乎和通常使用的繩索的粗度並不相稱,衹能用來係小繩子。
由於那個登岸斜橋的橋腳下生長着緑色的海藻,馬弟雅思不得不仔細地選擇踏腳的地方,他害怕腳底一滑,失去平衡,跌壞了他的值錢的貨色。
走了幾步他就脫險了。到達斜橋的頂端以後,他繼續沿着直達碼頭的防波堤的堤道走去。可是大群的旅客擁擠在漁網和漁具中間很慢地走着,馬弟雅思也無法照着自己的意思快走。推撞身邊的人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那條路很狹小,又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他衹能讓人群帶着他前進。可是他逐漸覺得不耐煩起來。屋裏的人開門開得太慢了。這一次,他把手舉到齊臉那麽高,再敲了敲門——敲在那畫在門上的兩衹眼睛中間。這扇門一定很厚,敲下去聲音很低沉,屋裏的人也許根本沒聽見。他正想用他的粗大的戒指再敲一次,忽然聽見前廊裏有了響聲。
現在可要擬定一套不那麽荒誕的程序了。叫顧客開口說話是必要的;要做到這一點,他自己得首先開口。動作太快也構成嚴重的障礙:做得快不應該影響態度的自然。
大門稍為張開一點,露出母親的滿帶猜疑的臉。這個意外的訪問打擾了她的工作,來客的面貌又是陌生的一一一一島這麽小,她認識島上所有的居民——她已經要動手把門關上了。馬弟雅思一定是找錯了人傢——或者是一個旅行推銷員,反正就是這麽回事。
顯然,她不會開口問他的。他自認為費了很大的勁,纔說出一句:“您好,太太……近來怎麽樣?’們砰的一聲衝着他關上。
門並沒有砰的一聲關上,門自始至終是關着的。馬弟雅思開始有一種頭暈眼花的感覺。
他發覺自己走得太接近防波堤的邊沿了,而這一邊又是沒有欄桿的。他停下來讓一群人走過;堆積在路旁的空箱子和籃子,把道路弄得十分狹窄,很危險地堵塞着人群的行列。他從沒有欄桿的堤上望下去;在筆直的堤壁下面,海水時起時伏地衝擊着石頭。防波堤的暗影給海水塗上一層深緑色,幾乎是黑色。道路暢通以後,他立即離開堤邊——挪嚮左邊——繼續走路。
一個聲音一再在他背後說,今天輪船到得準時。可是這個說法不十分正確:實際上輪船靠岸十足晚了五分鐘。馬弟雅思把手腕一擡,望了望他的手錶。這個靠岸簡直長得叫人受不了。
等到他終於能夠走進人傢廚房,他預計的時間準會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大段,而他的生意卻還沒有前進一步。屋子裏的女主人顯然是勉強讓他走進來的。廚房的正中有一張橢圓形的大桌子,他把手提箱平放在桌子上。
“您自己來瞧吧。”他逼着自己說出一句話來;可是聽見自己這句話的響聲和接下來的靜寂,他感到這句話說得多麽不合時宜。這句話缺乏信心——缺少分量——缺少到簡直使人不安的程度;這比什麽都不說更糟。桌子上鋪着一塊漆布,布上印着小花,他的小箱子的襯市也正是應該印着這種小朵的花。他一打開箱蓋,立刻拿起那本備忘錄放在翻倒的箱蓋上面,想遮住那些洋娃娃不讓那位女顧客看見。
一拿開那本十分顯眼地放在第一張護表紙上的備忘錄,就露出了那股捲成8字形的小繩子。馬弟雅思站在大門外,正在欣賞並排漆在門板中間的兩個圓圈和那些對稱的畸形綫條。最後,他終於聽到前廊裏有了響聲,大門稍微張開一點,露出母親的滿帶猜疑的臉。
“您好,太太。”
在一剎那間,他以為她要開口回答了,可是他弄錯了,她衹是一言不發地繼續望着他。她那緊張的、幾乎帶點焦急的表情,既不顯示驚異,也不是不高興或者猜疑,而是一種別的什麽東西;如果是害怕的話,又叫人猜不出害怕的原因。她的表情卻和她最初看見他時的表情完全一樣——仿佛是被人傢出其不意地攝在照相底片上的那種表情。這種沒有表情的狀況,對解釋她臉上表情的含義非但沒有幫助,反而衹能使每一種解釋都站不住腳:雖然她的臉明顯地表達着一種意思——一種十分平凡的意思,使人一開始時以為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可是當馬弟雅思試着運用各種引證來抓住它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抓它不住。他甚至不能肯定她凝視着的到底是不是他——一個引起她猜疑、驚訝、害怕……的人——或者是他背後的什麽東西——大路上的什麽東西,路邊上的土豆田,鐵絲籬笆,籬笆外的曠野——從海上來的什麽東西。
從她的神氣看來,她並沒有看見他。他作出了他自認為是十分巨大的努力:
“您好,太太,”他說,“我有消息要告訴您……”
她的眼珠並沒有挪動一毫米,可是他有了一種印象——這種印象是他幻想出來的,他獲得這種印象猶如拉起了一隻漁網,網裏裝滿魚或是大量的海藻,或是一些淤泥——在他的想像中,她的視綫落到他的身上。
女顧客的視綫落到他的身上。“我有消息要告訴您,關於您的兄弟的消息,就是您那個當水手的兄弟。”那個女人把嘴巴張開好幾次,動了動嘴唇,仿佛要說話——樣子很吃力,可是沒有聲音發出來。
幾秒鐘以後,纔聽見低低的一句話:“我沒有兄弟。”這句話太簡短了,和她的嘴唇剛纔所作出的動作毫不相稱。緊接着纔像回聲一樣傳過來那些期待着的聲音,這些聲音比較清晰,但是聲調正常,不像人說話的聲音,卻像一架劣等錄音機放出來的聲音:
“哪一個兄弟?我所有的兄弟都是當水手的。”
眼睛也像嘴唇一樣,動都沒有動過。總是望着那邊的曠野,懸崖,而且越過田野和鐵絲籬笆,望着遙遠的海。
馬弟雅思正打算就此罷休,可又再從頭解釋一番:他說的是那個在輪船公司裏做事的兄弟。女人的聲音變得比較正常了,答道:“哦,那是若瑟。”於是她問他有沒有帶來什麽口信。
總算幸運,從這時開始,談話逐漸有了生氣,速度也加快了。聲調和臉上的表情開始恢復正常,動作和語言也照常在執行他們自己的職務了:“……手錶……目前最好的一種,價錢也最便宜;還發給買主質量保證券和廠牌證明書,證明書上印着註册商標和編好的號碼;防水,防銹,避磁,防震……”這時候本來應該算一算說了這許多話花掉多少時間,可是她想知道她的兄弟是不是也戴手錶,而且從什麽時候戴起的,這個問題一提出,勢必要造成新的决裂,馬弟雅思需要集中全力來避免這種决裂。
他終於順利地走進了廚房,一直走到那張橢圓形的桌子旁邊,一邊繼續談話,一邊把小箱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就是那塊漆臺布和布上印着的小花朵。事情進行得幾乎太快了些。接下來是,手指按在箱子的開關上,箱蓋大開,那本備忘錄放在一疊硬紙板上,印在箱子裏層的襯布上的洋娃娃,備忘錄放在箱蓋裏面,那一疊硬紙板上擱着那股捲成8字形的小繩子,通嚮碼頭的那條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馬弟雅思離開水邊,嚮圍墻那邊挪近一步。
他嚮走在他前面的長長一行旅客張望,找尋那個凝視着波濤的小女孩;他再也找不到她——除非他已經看見她而沒有認出她。他邊走邊回過頭來,想在後面望見她。他驚異地發覺他現在已經是最後一個人。在他背後,防波堤上又空無一人,一簇平行綫劃出一係列的長方形平面,橫直相間,有些是光亮的,有些是陰暗的。最末端矗立着那標志着海港人口的信號臺。
在沒有走到防波堤的盡頭以前,由堤道構成的那個橫長方形有了變化:一個突然出現的凹口使路面寬度減少了三分之二;提道這樣改窄以後,仍然繼續一直通到信號臺,路綫仍然在圍墻(面臨大海)和沒有欄桿的堤壁之間;那堤壁被斜橋縮短了二三公尺,筆直地插入黑色的水中。從馬弟雅思目前所站的位置,根本望不見那個登岸斜橋,因為斜橋的坡度很陡,看起來似乎提道到了這裏就毫無理由地被切斷了似的。
從這一點到馬弟雅思所在的一點之間,原則上是留給人行走的道路,而路面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數量那麽多,以致他想像不出那一大群旅客和來迎接他們的親戚是怎樣開出一條路來的。
等到他回過身來繼續嚮碼頭走去的時候,他的前面也沒有人了。防波堤上的人群一下子就走光了。碼頭上,一排排的房屋前面,衹看見這裏那裏停着三四堆人數不多的人群,還有幾個孤單的人嚮各個方向走去,各人去幹各人的事。所有的男人都穿着或多或少破舊而補過的藍布褲子,和寬大的漁民短褂。婦女穿着圍裙,不戴帽子。男男女女腳上都穿着木展。這些人不可能是剛到埠已經回到他們傢裏的旅客們。旅客們已經消失了——或者已經走進自己的屋裏,或者走進了附近通嚮鎮中心的鬍同裏。
可是鎮中心並不在沿港口的房屋後面。鎮中心是一個大體上成三角形的廣場,尖端指嚮內地,最小的一條邊就是碼頭本身。除了構成三角形底邊的碼頭以外,這個三角報一共有四個路口:三角形的兩條較長的邊上(比較不重要)各有一條路,三角形的尖頂上有兩條路——右邊一條是通嚮要塞煙臺的,這條路環繞炮臺一圈,然後沿着海岸直通西北;左邊一條是通嚮大燈塔的。
馬弟雅思在廣場的中心發現了一個雕像,他不認識這個雕像——最低限度他沒有留下記憶。這個雕像是一個身穿當地服裝的婦女(這種服裝現在已經沒有人穿了),面嚮大海,凝視着天邊,直立在花崗岩的臺座上;這花崗岩模仿天然岩石的樣子刻着紋理。臺座的四面雖然沒有刻上一長串的人名,卻可以斷定這是悼念死者的紀念碑。
紀念碑的周圍有很高的鐵欄桿圍着,這鐵欄桿是由許多等距離的直綫形垂直鐵條構成的一個圓圈;欄桿的周圍還有長方形的石板鋪成的人行道,和整個雕像合成一個整體。他沿着鐵欄桿走着的時候,發現腳下石板鋪道上出現了那個石頭雕像的影子。這影子被投射得變了樣子,已經難以辨認,但是綫條十分清晰;和旁邊布滿灰塵的路面比較,影子的顔色十分深黑,而且輪廓那麽鮮明,使得他産生了錯踏在一個結實的物體上的感覺。他本能地把腳一縮,避開了當前的障礙物。
可是他還來不及作一個必要的轉彎,就發現了自己的錯覺而微笑起來。他把腳踏進影子的中心。在他的四周圍,鐵欄桿的影子給地面畫上許多直綫,就像小學生用來練習書法的本子上畫着的粗黑斜平行綫那麽整齊。馬弟雅思雖然心裏很不高興,卻衹好轉嚮右邊,以便快點走出這個影子構成的網。他走到廣場的高低不平的石頭鋪道上。從影子的清晰輪廓可以看出來,太陽已經完全驅散了晨霧。在這種季節,一大早就有這麽好的天氣是很罕見的。
輪船在早上七時開出,首先就迫使馬弟雅思比平時早些起床。平時他總要快到八點纔乘公共汽車或者區間火車離開市區。其次,他的住所離開車站很近,離開碼頭卻很遠,市區的各路公共汽車又沒有任何一路能夠真正給他縮短路程,他算來算去,還不如步行走畢全程。
在清晨的這種時刻,聖雅剋區的街道上還沒有一個行人。馬弟雅思想按近路,走進一條鬍同,仿佛聽見一聲呻吟——相當微弱的呻吟,可是似乎就來自他的身邊,使他不得不回過頭來。沒有任何人;街道的前面和後面都是空蕩蕩的。他正想繼續走路,忽然又聽見同樣的一聲呻吟;聲音十分清楚,近在他的耳邊。這時候他註意到右邊伸手就能摸到的一傢平房有一個窗戶,裏面還有燈光透出,雖然現在天已大亮,而且挂在窗玻璃後面的那塊單薄的紗窗簾不可能阻止屋外光綫射進屋內。屋裏的房間顯得很寬大,那扇唯一的窗戶卻比較小:也許寬一公尺,高度也不會超過一公尺;鑲着四塊同樣大小的、差不多是四方形的窗玻璃,看來這個窗戶裝在農捨上比裝在這所城市房屋上更適合些。窗簾的皺格使人看不清楚室內的傢具,衹能看見屋子深處被電燈照得特別亮的那些東西:一盞床頭燈的圓錐形平頂燈罩,一張凌亂的床的較模糊的輪廓。一個男人的側影站在床邊,身子稍微嚮床俯着,一隻手臂舉嚮天花板。
整個景象是靜止不動的。那個漢子的手勢雖然沒有完成,他卻像雕像似的動也不動。燈下床頭小桌上面有一個藍色的長方形小物件——大概是一盒香煙。
馬弟雅思沒有時間等在這裏看看下一步的情況——如果下一步當真會發生什麽情況的話。他甚至不能斷定那呻吟聲就是從這屋子裏發出來的;照他的判斷,應該來自更近些的地方,而且聲音不像隔着關閉的窗戶那麽低沉。仔細回想起來,他懷疑自己聽到的是否衹是含糊不清的呻吟聲,現在他相信聽到的是可以分辨的說話,雖然他已經記不起是些什麽說話了。這喊聲是悅耳的,而且不含有任何憂愁;從喊聲的音色判斷,發出喊聲的人大概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女人,或者是一個女孩子。她靠着一根支撐着甲板一角的鐵柱站着;雙手緊握在一起,操在背後腰眼上,兩腿僵直,稍稍分開,腦袋倚在柱子上。她的兩衹大眼睛睜得十分大(而這時所有的乘客因為陽光開始照射,都或多或少地眨已着眼皮),她繼續嚮前直視,態度就像剛纔她凝視他的眼睛時那麽平靜。
看了她這種目不轉睛的凝視,起初他還以為這股小繩子是她的呢。她也可能有收藏小繩子的解好。可是他接着就發現這種想法是可笑的;這種遊戲不是小女孩愛玩的遊戲。男孩子們呢,恰恰相反,口袋裏總是裝滿了刀和小繩子,鏈條和鐵環,還有那些他們點着了當香煙吸的、多孔的仙人草梗子。
可是他也記不起他自己的這種痛好原是人們多方鼓勵起來的。他帶回到傢裏的那些漂亮繩子,通常總是被傢裏人沒收留下來作為實用品。如果他提出抗議,人們對他的不快卻似乎毫不理解:“反正他又不拿這些繩子派什麽用場嘛。”那衹鞋盒放在後房最大一隻衣櫃的最下面一層;衣櫃是鎖着的,衹有等他做完所有作業和諳熟功課以後,人們纔把盒子給他。有時他要等待好幾天才能把他新弄到手的小繩子放進去。在未放進盒子以前,他把小繩子放在右邊口袋裏,和那條經常放在那裏的黃銅小鏈條放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條十分精美的小繩子,也會很快就失卻一部分光澤或潔淨:最外面一圈污黑了,絞緊的麻綫鬆散了,到處露出了綫頭。和小銅鏈不斷磨擦的結果,自然加速了繩子的損壞。有時,經過太長時間的等待,即使是最近找到的繩子,也變得一無可取,衹能扔掉或者用來包紮東西。
一種不安之感突然掠過他的心頭:收藏在鞋盒裏的繩子大部分都是直接放過去的,沒有經過衣袋這一關,或者衹在衣袋裏經過幾個鐘頭的考驗,那麽,怎麽能夠信任它們的質量呢?顯然,對它們的信任比對那些經過考驗的應該少一些。為了抵消這個缺點,也許早就應該對它們進行一次較嚴格的審查。馬弟雅思很想從短襖的口袋裏拿出那股捲成8字形的繩子,以便重新研究它的價值。可是他的左手伸不到右邊的口袋裏去,而他的右手又拿着那個小皮箱。現在他還有時間把箱子放下來,甚至打開箱子,把那股小繩子放進去,再過一會兒乘客亂哄哄地登陸,他就身不由己了。讓那股繩子和粗糙的銅幣或銀幣摩擦得太多,對它是沒有什麽好處的。馬弟雅思並不感到需要夥伴來和他一起玩這種遊戲,因此他沒有把他收藏着的最好的珍品帶在身邊,以便讓他小學時代的同學們來欣賞——何況他也不知道他們對這些東西是否感到絲毫的興趣。事實上,別的孩子們裝滿口袋的那些小繩子和他的小繩子似乎絲毫沒有相同之處;不管怎樣,他們的小繩子總不需要他們加以小心保護,給他們帶來的麻煩顯然也比較少些。可惜放手錶的小箱子不是鞋盒;他不能把一些不三不四的東西塞進去,免得拿貨物給顧客看的時候,給顧客一個環印象。商品的賣相比什麽都重要,如果他想在這不到二千人的人口之中——包括兒童和窮人——賣出他的九十衹手錶的話,他就不能有任何疏忽,也不能有任何大意。
馬弟雅思試着在心裏計算二千除以九十是多少。他算得糊裏糊塗,又考慮到他不會去訪問一些過分偏僻的破舊房子,因此他寧願拿一百這個整數作為除數。這樣算下來,大約每二十個居民買一隻手錶;換句話說,假定平均每戶五口人,那就是每四戶人傢買一隻。當然,他從經驗中得知,說說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碰上一傢對他有好感的人傢,有時候一次就可以賣掉二三衹。可是整個買賣以每四戶人傢買一隻手錶的節奏進行,是難以做到的——很難,並不是不可能。
今天,成功的關鍵似乎在於他有沒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必須宣稱過去他曾經和許多小朋友在懸崖上玩過,小朋友的人數必須說得多些,要超過他實際認識的人數;他們曾經在退潮的時候,一起探索過人跡罕至、衹存在着奇形怪狀的生物的地區。他曾經教過別的孩子們怎樣才能使海參和海葵開放。他們在海灘上曾經撿到過莫名其妙的漂流物。他們曾經一連幾個鐘頭在那裏觀看海水有節奏地衝擊防波堤的凹角和斜橋的下端,觀看海藻時起時伏,忽而倒嚮這邊,忽而倒嚮那邊。他還曾經讓他們欣賞過他的小繩子,還和他們一起創造過各種復雜而變化多端的遊戲。人們不會記得那麽多的事情,他衹要給他們虛構一些童年故事就可以馬上引得他們購買一隻手錶。對於年輕人,那就更容易了,衹要認識他的父親、母親、祖母或者無論什麽人就行了。
比方認識他的兄弟,他的叔伯吧。馬弟雅思早在開船以前就到了碼頭。他和輪船公司的一個水手談過話,知道這個水手像他一樣也是這個島上的人;水手的全家還住在島上,尤其是他的姐姐,還帶着三個女兒住在那裏。其中兩個女兒已經訂了婚,衹有最年輕的一個給她的母親帶來無限煩惱。誰也沒有辦法約束得住她,那麽小的年紀,已經有了一大群的追求者,多到叫人擔心。“她真是一個搗蛋鬼,”水手微笑着再說一遍,那個微笑說明他不管怎樣仍然很愛他的外甥女兒。她們的房子坐落在通嚮大燈塔的那條街上,是市鎮邊上的最末一間。他的姐姐是個寡婦——有點錢的寡婦。三個女兒的名字是:瑪莉亞,冉娜,雅剋蓮。馬弟雅思打算很快就利用這些資料,他把這些資料和昨天已經搜集到的情況拼湊在一起。於他這一行,任何細節都不會是多餘的。他可以自稱為這個水手的老朋友,必要時還可以說他曾經賣給他一隻“六鑽”的手錶,水手戴了多年,一次小修都不曾有過。
岸上那個漢子舉起手的時候,馬弟雅思清楚地看出他並沒有戴手錶。他擡起兩條臂膀把防雨油布扣在運郵件的小卡車後面,這樣就把他的兩衹手腕從那件水手上衣裏露出來。左手手腕的皮膚上也沒有一條白痕;如果他是經常戴手錶的,衹是暫時把手錶拿到鐘錶店裏去修理了,或者為別的事情剛把手錶脫下來,那麽手腕上是應該有這條白痕的。事實上這衹手錶從來不需要修理,衹不過這位水手害怕幹活時把手錶弄壞,所以除了星期日,平常都不戴罷了。
兩條臂膀放了下來。漢子大聲地說了些什麽,在船上聽不清楚,因為機器開動的聲音很大;同時漢子問旁邊後退一步,讓開卡車,嚮司機作了一個告別手勢。卡車的馬達原來就沒有停下來,這時立即開動,毫不猶豫地繞着輪船公司的矮小辦公樓迅速地轉了一個彎。
剛纔在輪船梯板上檢查船票的那個戴着花邊帽的職員,現在走進了辦公樓,隨手把身後的門關上。開船時為輪船解纜、並且把纜索扔到輪船甲板上的那個水手,從衣袋裏摸出一隻煙草袋,動手捲起一支煙捲兒。見習水手站在他的右邊,垂下兩臂,把胳膊摘得離開他的身軀一點。碼頭上衹剩下他們兩個人,另一個人就是那個有着一隻毫無瑕疵的手錶的漢子;那漢子瞥見了馬弟雅思,就嚮他招手,祝他一路順風。石頭堤岸開始斜斜地後退。
那時恰好是七點鐘。馬弟雅思發現了這一點很感到滿意,因為他的時間是十分嚴格地計算着的。衹要霧不太濃,輪船就不會遲到了。
不管怎樣,一到了海島,時間就一分鐘也不能浪費。他的主要睏難是,根據他這次旅行計劃的規定,他在這海島逗留的時間衹能十分短促。說實在話,輪船公司並沒有給他的工作帶來任何方便:每星期衹有兩艘輪船分兩次開往海島並在當天開回來,一艘在星期二開,另一艘在星期五開。在海島上住上四天是不可能的;四天,實際上就等於整整一星期;一住上四天,這筆生意所賺到的全部利潤或大部分利潤就泡了湯了。因此他不得不衹住一天,而且是太短的一天,以輪船上午十時抵達、下午四時一刻開回去為起訖。他能夠利用的是六小時和十五分鐘——三百六十加十五,即三百七十五分鐘。他必須計算一下:如果他要在這段時間裏賣掉八十九衹表,每衹手錶能夠花多少時間呢?
三百七十五除以八十九……假定這兩個數字是九十和三百六十,就能馬上算出來:四九三十六——每衹手錶四分鐘。如果照實際數字計算,還可以多出一小段時間來:首先是沒有計算在內的那十五分鐘,其次是賣第九十衹手錶的那段時間,第九十衹手錶已經賣掉,就多出了四分鐘;——十五加四是十九,——有十九分鐘多出來,就不至於趕不上回來的那趟船了。馬弟雅思試着想像這種四分鐘的速成買賣是怎樣進行的:走進屋子,談生意經,貨品展出,顧客挑選,按價付款,走出屋子。即使把顧客的猶豫不决、必要的補充解釋、討價還價,等等,都不考慮在內,怎麽能夠希望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完成這一整套花樣呢?
鎮口通往燈塔的那條街上最末一座房屋,是一間普通房屋:一座平房,衹有兩扇方方正正的小窗戶夾着一扇低矮的門。馬弟雅思路過時在第一扇窗戶的玻璃上敲了一下,接着就腳不停步地走到大門口。他剛到達門口的一秒鐘之間,大門就打開了;他甚至於用不着放慢腳步就踏上了走廊,然後嚮右邊轉了一個四十五度的彎就進了廚房,他馬上把小箱子平放在那張大桌子上。他用一個迅速的手勢打開了壞或,箱蓋好像裝了彈簧似的彈了起來。最上面的一層放着最華貴的手錶,他用左手抓住第一塊硬紙板,用右手揭開那張護表紙,然後指着那三衹漂亮的女式手錶,每衹價值四百二十五剋朗。女主人站在他身旁不遠,兩個大女兒一邊一個伴着她(女兒比母親稍矮一點),三個人聚精會神地望着,動也不動。然後三個人一齊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動作迅速而且整齊劃一,不差毫釐。馬弟雅思把那三衹手錶一隻一隻地從硬紙板上拆下來——差不多是扯下來——遞給三個婦女;她們一個一個地先後伸出手來接過去——第一個接的是母親,然後是右邊的女兒,最後是左邊的女兒。貨款早已準備好,就放在桌子上:一張一千克朗的票子,兩張是一百剋朗的,加上三個二十五剋朗的銀幣——總數一千二百七十五剋朗——也即三乘四百二十五剋朗。賬算得很對。皮箱啪的一聲關上。
臨走的時候,他想說幾句告別的話,可是沒有聲音從他的嘴裏發出來。他自己發覺了這一點——這使他同時想到這場買賣自始至終是一幕愚蠢的啞劇。一到了路上,背後是關着的門,手裏提着的是他的完整無缺的小箱子,他明白了這一套又得從頭做起。他轉過身來,用手上的戒指敲了敲門板,門板發出了一下深沉的響聲,像一隻空箱子一樣。
門板新近纔漆過,漆的花紋是完全根據木材的紋理和凹凸仿造的,摹仿得十分像,簡直叫人分辨不出來。根據剛纔敲門的響聲判斷,毫無疑問,在這展令人迷亂的油漆下面,的確是一扇木門。和他的臉一樣高的地方,並排漆着兩個圓形的樹結,很像兩衹大眼睛——說得更準確點,很像一副眼鏡。這兩衹圓形的樹結畫得很精細,通常在這一類的裝滿美術裏是不會畫得那麽精細的;可是繪畫的手法雖然是現實主義的,這兩個圓形的樹結卻有着過分完美的綫條,在客觀現實裏簡直不可能存在;而且由於這兩個圓結的形象過分協調一致,仿佛偶然現象都得遵從規律似的,因而就顯出是人為的了。不過,如果要從整個圖樣中取出個別細節來證明自然界裏顯然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形象,這也是相當睏難的。一切細節,直到整個圖樣的令人懷疑的左右對稱,都可以用流行的木工手法來說明:要是在畫着這兩個圓形樹結的地方把漆擦掉,也許就能發現木板上真的有兩個圓形的結,恰好是照這樣鋸開的——即使不是兩衹圓結,也一定是兩個形狀十分類似的東西。
木紋在門板上構成兩個深色的圓圈,圓圈的上下邊沿逐步加厚,兩個圓圈的頂端各有一個朝上的小瘤。看起來與其說這兩個圓圈像一副眼鏡,不如說它們是兩個漆成叫人産生錯覺的鐵環,其餘的木紋是它們投射在門板上的影子,兩個小瘤是懸挂它們的蠃絲釘。它們的位置的確令人驚異,體積那麽小,似乎和通常使用的繩索的粗度並不相稱,衹能用來係小繩子。
由於那個登岸斜橋的橋腳下生長着緑色的海藻,馬弟雅思不得不仔細地選擇踏腳的地方,他害怕腳底一滑,失去平衡,跌壞了他的值錢的貨色。
走了幾步他就脫險了。到達斜橋的頂端以後,他繼續沿着直達碼頭的防波堤的堤道走去。可是大群的旅客擁擠在漁網和漁具中間很慢地走着,馬弟雅思也無法照着自己的意思快走。推撞身邊的人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那條路很狹小,又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他衹能讓人群帶着他前進。可是他逐漸覺得不耐煩起來。屋裏的人開門開得太慢了。這一次,他把手舉到齊臉那麽高,再敲了敲門——敲在那畫在門上的兩衹眼睛中間。這扇門一定很厚,敲下去聲音很低沉,屋裏的人也許根本沒聽見。他正想用他的粗大的戒指再敲一次,忽然聽見前廊裏有了響聲。
現在可要擬定一套不那麽荒誕的程序了。叫顧客開口說話是必要的;要做到這一點,他自己得首先開口。動作太快也構成嚴重的障礙:做得快不應該影響態度的自然。
大門稍為張開一點,露出母親的滿帶猜疑的臉。這個意外的訪問打擾了她的工作,來客的面貌又是陌生的一一一一島這麽小,她認識島上所有的居民——她已經要動手把門關上了。馬弟雅思一定是找錯了人傢——或者是一個旅行推銷員,反正就是這麽回事。
顯然,她不會開口問他的。他自認為費了很大的勁,纔說出一句:“您好,太太……近來怎麽樣?’們砰的一聲衝着他關上。
門並沒有砰的一聲關上,門自始至終是關着的。馬弟雅思開始有一種頭暈眼花的感覺。
他發覺自己走得太接近防波堤的邊沿了,而這一邊又是沒有欄桿的。他停下來讓一群人走過;堆積在路旁的空箱子和籃子,把道路弄得十分狹窄,很危險地堵塞着人群的行列。他從沒有欄桿的堤上望下去;在筆直的堤壁下面,海水時起時伏地衝擊着石頭。防波堤的暗影給海水塗上一層深緑色,幾乎是黑色。道路暢通以後,他立即離開堤邊——挪嚮左邊——繼續走路。
一個聲音一再在他背後說,今天輪船到得準時。可是這個說法不十分正確:實際上輪船靠岸十足晚了五分鐘。馬弟雅思把手腕一擡,望了望他的手錶。這個靠岸簡直長得叫人受不了。
等到他終於能夠走進人傢廚房,他預計的時間準會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大段,而他的生意卻還沒有前進一步。屋子裏的女主人顯然是勉強讓他走進來的。廚房的正中有一張橢圓形的大桌子,他把手提箱平放在桌子上。
“您自己來瞧吧。”他逼着自己說出一句話來;可是聽見自己這句話的響聲和接下來的靜寂,他感到這句話說得多麽不合時宜。這句話缺乏信心——缺少分量——缺少到簡直使人不安的程度;這比什麽都不說更糟。桌子上鋪着一塊漆布,布上印着小花,他的小箱子的襯市也正是應該印着這種小朵的花。他一打開箱蓋,立刻拿起那本備忘錄放在翻倒的箱蓋上面,想遮住那些洋娃娃不讓那位女顧客看見。
一拿開那本十分顯眼地放在第一張護表紙上的備忘錄,就露出了那股捲成8字形的小繩子。馬弟雅思站在大門外,正在欣賞並排漆在門板中間的兩個圓圈和那些對稱的畸形綫條。最後,他終於聽到前廊裏有了響聲,大門稍微張開一點,露出母親的滿帶猜疑的臉。
“您好,太太。”
在一剎那間,他以為她要開口回答了,可是他弄錯了,她衹是一言不發地繼續望着他。她那緊張的、幾乎帶點焦急的表情,既不顯示驚異,也不是不高興或者猜疑,而是一種別的什麽東西;如果是害怕的話,又叫人猜不出害怕的原因。她的表情卻和她最初看見他時的表情完全一樣——仿佛是被人傢出其不意地攝在照相底片上的那種表情。這種沒有表情的狀況,對解釋她臉上表情的含義非但沒有幫助,反而衹能使每一種解釋都站不住腳:雖然她的臉明顯地表達着一種意思——一種十分平凡的意思,使人一開始時以為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可是當馬弟雅思試着運用各種引證來抓住它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抓它不住。他甚至不能肯定她凝視着的到底是不是他——一個引起她猜疑、驚訝、害怕……的人——或者是他背後的什麽東西——大路上的什麽東西,路邊上的土豆田,鐵絲籬笆,籬笆外的曠野——從海上來的什麽東西。
從她的神氣看來,她並沒有看見他。他作出了他自認為是十分巨大的努力:
“您好,太太,”他說,“我有消息要告訴您……”
她的眼珠並沒有挪動一毫米,可是他有了一種印象——這種印象是他幻想出來的,他獲得這種印象猶如拉起了一隻漁網,網裏裝滿魚或是大量的海藻,或是一些淤泥——在他的想像中,她的視綫落到他的身上。
女顧客的視綫落到他的身上。“我有消息要告訴您,關於您的兄弟的消息,就是您那個當水手的兄弟。”那個女人把嘴巴張開好幾次,動了動嘴唇,仿佛要說話——樣子很吃力,可是沒有聲音發出來。
幾秒鐘以後,纔聽見低低的一句話:“我沒有兄弟。”這句話太簡短了,和她的嘴唇剛纔所作出的動作毫不相稱。緊接着纔像回聲一樣傳過來那些期待着的聲音,這些聲音比較清晰,但是聲調正常,不像人說話的聲音,卻像一架劣等錄音機放出來的聲音:
“哪一個兄弟?我所有的兄弟都是當水手的。”
眼睛也像嘴唇一樣,動都沒有動過。總是望着那邊的曠野,懸崖,而且越過田野和鐵絲籬笆,望着遙遠的海。
馬弟雅思正打算就此罷休,可又再從頭解釋一番:他說的是那個在輪船公司裏做事的兄弟。女人的聲音變得比較正常了,答道:“哦,那是若瑟。”於是她問他有沒有帶來什麽口信。
總算幸運,從這時開始,談話逐漸有了生氣,速度也加快了。聲調和臉上的表情開始恢復正常,動作和語言也照常在執行他們自己的職務了:“……手錶……目前最好的一種,價錢也最便宜;還發給買主質量保證券和廠牌證明書,證明書上印着註册商標和編好的號碼;防水,防銹,避磁,防震……”這時候本來應該算一算說了這許多話花掉多少時間,可是她想知道她的兄弟是不是也戴手錶,而且從什麽時候戴起的,這個問題一提出,勢必要造成新的决裂,馬弟雅思需要集中全力來避免這種决裂。
他終於順利地走進了廚房,一直走到那張橢圓形的桌子旁邊,一邊繼續談話,一邊把小箱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就是那塊漆臺布和布上印着的小花朵。事情進行得幾乎太快了些。接下來是,手指按在箱子的開關上,箱蓋大開,那本備忘錄放在一疊硬紙板上,印在箱子裏層的襯布上的洋娃娃,備忘錄放在箱蓋裏面,那一疊硬紙板上擱着那股捲成8字形的小繩子,通嚮碼頭的那條防波堤的筆直的堤壁。馬弟雅思離開水邊,嚮圍墻那邊挪近一步。
他嚮走在他前面的長長一行旅客張望,找尋那個凝視着波濤的小女孩;他再也找不到她——除非他已經看見她而沒有認出她。他邊走邊回過頭來,想在後面望見她。他驚異地發覺他現在已經是最後一個人。在他背後,防波堤上又空無一人,一簇平行綫劃出一係列的長方形平面,橫直相間,有些是光亮的,有些是陰暗的。最末端矗立着那標志着海港人口的信號臺。
在沒有走到防波堤的盡頭以前,由堤道構成的那個橫長方形有了變化:一個突然出現的凹口使路面寬度減少了三分之二;提道這樣改窄以後,仍然繼續一直通到信號臺,路綫仍然在圍墻(面臨大海)和沒有欄桿的堤壁之間;那堤壁被斜橋縮短了二三公尺,筆直地插入黑色的水中。從馬弟雅思目前所站的位置,根本望不見那個登岸斜橋,因為斜橋的坡度很陡,看起來似乎提道到了這裏就毫無理由地被切斷了似的。
從這一點到馬弟雅思所在的一點之間,原則上是留給人行走的道路,而路面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數量那麽多,以致他想像不出那一大群旅客和來迎接他們的親戚是怎樣開出一條路來的。
等到他回過身來繼續嚮碼頭走去的時候,他的前面也沒有人了。防波堤上的人群一下子就走光了。碼頭上,一排排的房屋前面,衹看見這裏那裏停着三四堆人數不多的人群,還有幾個孤單的人嚮各個方向走去,各人去幹各人的事。所有的男人都穿着或多或少破舊而補過的藍布褲子,和寬大的漁民短褂。婦女穿着圍裙,不戴帽子。男男女女腳上都穿着木展。這些人不可能是剛到埠已經回到他們傢裏的旅客們。旅客們已經消失了——或者已經走進自己的屋裏,或者走進了附近通嚮鎮中心的鬍同裏。
可是鎮中心並不在沿港口的房屋後面。鎮中心是一個大體上成三角形的廣場,尖端指嚮內地,最小的一條邊就是碼頭本身。除了構成三角形底邊的碼頭以外,這個三角報一共有四個路口:三角形的兩條較長的邊上(比較不重要)各有一條路,三角形的尖頂上有兩條路——右邊一條是通嚮要塞煙臺的,這條路環繞炮臺一圈,然後沿着海岸直通西北;左邊一條是通嚮大燈塔的。
馬弟雅思在廣場的中心發現了一個雕像,他不認識這個雕像——最低限度他沒有留下記憶。這個雕像是一個身穿當地服裝的婦女(這種服裝現在已經沒有人穿了),面嚮大海,凝視着天邊,直立在花崗岩的臺座上;這花崗岩模仿天然岩石的樣子刻着紋理。臺座的四面雖然沒有刻上一長串的人名,卻可以斷定這是悼念死者的紀念碑。
紀念碑的周圍有很高的鐵欄桿圍着,這鐵欄桿是由許多等距離的直綫形垂直鐵條構成的一個圓圈;欄桿的周圍還有長方形的石板鋪成的人行道,和整個雕像合成一個整體。他沿着鐵欄桿走着的時候,發現腳下石板鋪道上出現了那個石頭雕像的影子。這影子被投射得變了樣子,已經難以辨認,但是綫條十分清晰;和旁邊布滿灰塵的路面比較,影子的顔色十分深黑,而且輪廓那麽鮮明,使得他産生了錯踏在一個結實的物體上的感覺。他本能地把腳一縮,避開了當前的障礙物。
可是他還來不及作一個必要的轉彎,就發現了自己的錯覺而微笑起來。他把腳踏進影子的中心。在他的四周圍,鐵欄桿的影子給地面畫上許多直綫,就像小學生用來練習書法的本子上畫着的粗黑斜平行綫那麽整齊。馬弟雅思雖然心裏很不高興,卻衹好轉嚮右邊,以便快點走出這個影子構成的網。他走到廣場的高低不平的石頭鋪道上。從影子的清晰輪廓可以看出來,太陽已經完全驅散了晨霧。在這種季節,一大早就有這麽好的天氣是很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