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汶
自从他的成名作《苍鹰从天降》问世以来,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杰克·希金斯的每一部作品都畅销全球,并且许多被搬上银幕,诸如〈鹰从天降》、《风暴眼》、《抓国王》、《危险地带》和《雷暴点》等都受到世界影迷的青睐。紧接《与魔共饮》之后,希金斯于1997年又推出惊险小说《营救总统私生女》。
本书以美国总统杰克·卡扎勒特年轻时的一段不了情为引子。当时还是特种部队中尉的他在越南战场上舍身忘死搭救了法国贵妇人杰奎琳·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的生命,玛丽便是他俩在西贡两情相悦、倾心相许的结晶。原本是来奔丧的杰奎琳后来得知丈夫并没死,卡扎勒特中尉便高尚地让她回到丈夫身边。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杏无音讯。卡扎勒特中尉自然不知道自己竟有了一个女儿。父女俩第一次见面是在十九年后的一个社交场合上。杰奎琳为杰克的政治前途着想(当时他已是参议员,并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主白宫),一直不同意他公开认女。那么,这个秘密又是怎么泄漏出去的呢?玛丽为什么会成为恐怖分子绑架的目标呢?本书通过扑朔迷离的敌我态势,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引人人胜的情节安排,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当今世界种族纠纷和国际恐怖活动,以及各国针锋相对的反恐怖话动的生动而逼真的画卷。
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进步、物质生产极其发达的一百年,然而也是人类不择手段地自相残杀、几近自我毁灭的一百年。在满怀疲惫地送定了前五十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在本世纪后五十年里又不得不在日趋猖撅的国际恐怖活动面前成为惊弓之鸟。恐怖分子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当代人似乎就是在耳濡目染他们无所顾忌制造的绑架、袭击、投毒、暗杀、劫机乃至爆炸事件中成长起来的。此书翻译过程中,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和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几乎同时传来两声剧烈的爆炸声,似乎佐证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恐怖分子人数虽少,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犯下的罪行却罄竹难书。在这两次针对美国大使馆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五千多人受伤,近二百七十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无辜平民,而非恐怖分子仇恨的美国人。至于“爱尔兰共和军”,正如本书主人公肖恩·迪龙指出的那样,它自成立至今,其活跃分子从未超过三百五十人。可是它多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数以千计,伤数十万,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也就在最近,正当人们欢呼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之际,在北爱城市奥马商业中心又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至少二十一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国际恐怖话动之猖狂、泛滥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一个自称“马加比家族”的恐怖组织在其头目——自称“犹大”的前以色列军官——的主谋下,竟然绑架了美国总统的女儿,又先后将英国国防部反恐怖小组的两员干将肖思·迪龙和汉纳·伯恩斯坦扣为人质。“犹大”的爪牙遍布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的军、警情报部门都安插了耳目,以至于美英两国的特工想在各自情报系统的电脑上查询有关“马加比家族”的底细,“犹大”都能立即知道。他警告美国总统,如果后者想让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或军队的特种部队介入此事,他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处死人质。“犹大”在其数以亿计的财富的支持下,运用便利的交通工具(汽车、私人飞机和游艇)、最新高科技产品(移动卫星电话、定向监听器)以及高素质的组织成员(上流社会成员、精通业务的律师、在任何等级的电脑系统上都能畅通无阻的电脑“黑客”,等等),一时令美国总统及有关人员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究其原因,国际恐怖活动大多是种族和宗教纷争的结果(种族和宗教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又是合二为一的),本书着力描写的北爱尔兰问题和阿以纠纷正是如此。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这些组织都有堂而皇之的“正义”的事业。“北爱尔兰共和军”的事业的出发点不可谓不正义:争取爱尔兰的民族独立不正是几个世纪来爱尔兰人的宿愿吗?就连“犹大”及其“马加比家族”的奋斗目标也颇能激起人们的同情:犹太民族的颠沛流离难道就不该有个尽头吗?“马加比家族成员”哪一个没有血泪斑斑的家史?从迈克尔·罗卡尔的家人在纳粹集中营里被屠杀,到戴维·布劳思的两个妹妹在校车爆炸事件中天亡,到保罗·伯格的哥哥被“哈马斯”武装力量的火箭炸得粉碎,乃至“犹大”的母亲和姐姐在耶路撒冷的一次公共汽车爆炸事件中死于非命,这一切的一切,势必会激发有正义感的人们行动起来。可是如何行动?去搞暗杀——像暗杀拉宾总理一样?去组建新的恐怖组织用更凶残的手段以暴制暴?“犹大”策划的这次绑架行动的目的就是想以玛丽要挟美国总统签署一份被称之为“复仇女神计划“的命令,动员美国军队对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这三个对以色列构成巨大威胁的国家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摧毁其军事力量。这简直是天方夜潭。复仇的怒火已经将这些本该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了人人可以中之、弃之甚至诛之的恶魔。与“犹大”及其“马加比家族”同样有深仇大恨的肖恩·迪龙却表现出了少有的超脱。他那复杂的背景和对时局的洞见,成为本书可圈可点的主题之一。
在本书中,肖恩·迪龙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英雄人物。其实,早年的迪龙本身便是恐怖活动的化身。迪龙年轻时参加了“爱尔兰共和军”,是其最出色的杀手。他的枪法举世无双,拳脚功夫也颇为了得,上天能开飞机,地上能开汽车,水下还会潜水,更重要的是,他头脑冷静、敏锐,有过人的洞察力和魄力。他还有一手易容的绝话,二十多年闯荡江湖下来竟未让英国情报机关碰过一个手指头,素有“千面人”之称。
他避开重重防卫独闯英国下院,海湾战争期间他用追击炮炮轰伦敦唐宁街,每一桩事都惊心动魄,令对手伤透脑筋。后来,由于他不赞成“爱尔兰共和军”的爆炸策略,便脱离组织,只身来到欧洲,给任何出钱雇他的组织当杀手:克格勃、巴斯克分裂主义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及“摩萨德”(以色列情报机关),无不留下他的身影。可是,他又不是一个十足的坏蛋,一个冷血杀手,因为人们再一次见到他时,他正驾驶飞机给波斯尼亚的儿童运送药品。不幸的是他的飞机被塞族武装击落。
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被枪毙,一是给英国反恐怖小组的弗格森准将当助手。于是,他又阴差阳错地成了反恐怖活动的急先锋。尽管他投身于反恐怖活动的事业实属无奈,但他长期以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不是盲目追随某个“事业”的狂热分子,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就事论事,而且爱憎分明:因为自己父亲被英军士兵误杀,他就参加“爱尔兰共和军”报复英军,但他同样对“爱尔兰共和军”里的两名杀手贝尔和巴里的胡作非为义愤填庸,毫不手软地惩处了他们;他非常同情犹太人曾经遭受到的苦难和目前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的处境、但是看到“犹大”及其手下肆无忌惮地绑架善良美丽的玛丽和血洗阿拉伯恐怖分子哈基姆的别墅之后,迪龙便自觉而坚定地站到反恐怖活动的一边。他以大无畏的气概平静地忍受“犹大”对他的精神、肉体的折磨——在地窖深井里被关了一夜,备受寒冷和硕鼠的侵袭。
为了营救玛丽,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故意暴露在“犹大”雇佣的杀手的枪口之下,以假死来麻痹“犹大”,以便于暗中调查。在最后袭击柯尼希城堡的战斗中,他更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可以说,没有他的参与,这次行动将无功而返,甚至全军覆没。
这样一个超人般的人物形象,一方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一个失去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特种部队保护的美国总统如何从这场危机中解脱出来?惟有无所不能的“超人”才能充当这样的“救世主”。
另一方面,迪龙复杂的背景和性格也正是本书主题发掘的需要。正如迪龙对美国特工布莱克说的,他现在给弗格森准将于跟以前给“爱尔兰共和军”干没有什么区别。对他而言,重要的是怎么干——不要伤及无辜,最好是从此洗手不干。这也是迪龙在“爱尔兰共和军”里的战友德默特·赖利二十年风风雨雨之后的心境:他表姐农场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那条德国牧羊犬的吠叫声,所代表的平和充实的家居生活,对他来说是多么地妙不可言!其实,在迪龙和赖利(还有那位“爱尔兰共和军”‘活着的传奇人物”利亚姆·德夫林)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人们能不能化千戈为玉帛,化刀光剑影为歌舞升平呢?
但愿笼罩在世界上空的幽灵般的国际恐怖主义乌云早日消散,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阳光早日普照大地!
文学殿堂疯马 扫校
自从他的成名作《苍鹰从天降》问世以来,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杰克·希金斯的每一部作品都畅销全球,并且许多被搬上银幕,诸如〈鹰从天降》、《风暴眼》、《抓国王》、《危险地带》和《雷暴点》等都受到世界影迷的青睐。紧接《与魔共饮》之后,希金斯于1997年又推出惊险小说《营救总统私生女》。
本书以美国总统杰克·卡扎勒特年轻时的一段不了情为引子。当时还是特种部队中尉的他在越南战场上舍身忘死搭救了法国贵妇人杰奎琳·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的生命,玛丽便是他俩在西贡两情相悦、倾心相许的结晶。原本是来奔丧的杰奎琳后来得知丈夫并没死,卡扎勒特中尉便高尚地让她回到丈夫身边。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杏无音讯。卡扎勒特中尉自然不知道自己竟有了一个女儿。父女俩第一次见面是在十九年后的一个社交场合上。杰奎琳为杰克的政治前途着想(当时他已是参议员,并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主白宫),一直不同意他公开认女。那么,这个秘密又是怎么泄漏出去的呢?玛丽为什么会成为恐怖分子绑架的目标呢?本书通过扑朔迷离的敌我态势,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引人人胜的情节安排,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当今世界种族纠纷和国际恐怖活动,以及各国针锋相对的反恐怖话动的生动而逼真的画卷。
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进步、物质生产极其发达的一百年,然而也是人类不择手段地自相残杀、几近自我毁灭的一百年。在满怀疲惫地送定了前五十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在本世纪后五十年里又不得不在日趋猖撅的国际恐怖活动面前成为惊弓之鸟。恐怖分子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当代人似乎就是在耳濡目染他们无所顾忌制造的绑架、袭击、投毒、暗杀、劫机乃至爆炸事件中成长起来的。此书翻译过程中,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和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几乎同时传来两声剧烈的爆炸声,似乎佐证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恐怖分子人数虽少,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犯下的罪行却罄竹难书。在这两次针对美国大使馆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五千多人受伤,近二百七十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无辜平民,而非恐怖分子仇恨的美国人。至于“爱尔兰共和军”,正如本书主人公肖恩·迪龙指出的那样,它自成立至今,其活跃分子从未超过三百五十人。可是它多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数以千计,伤数十万,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也就在最近,正当人们欢呼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之际,在北爱城市奥马商业中心又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至少二十一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国际恐怖话动之猖狂、泛滥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一个自称“马加比家族”的恐怖组织在其头目——自称“犹大”的前以色列军官——的主谋下,竟然绑架了美国总统的女儿,又先后将英国国防部反恐怖小组的两员干将肖思·迪龙和汉纳·伯恩斯坦扣为人质。“犹大”的爪牙遍布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的军、警情报部门都安插了耳目,以至于美英两国的特工想在各自情报系统的电脑上查询有关“马加比家族”的底细,“犹大”都能立即知道。他警告美国总统,如果后者想让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或军队的特种部队介入此事,他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处死人质。“犹大”在其数以亿计的财富的支持下,运用便利的交通工具(汽车、私人飞机和游艇)、最新高科技产品(移动卫星电话、定向监听器)以及高素质的组织成员(上流社会成员、精通业务的律师、在任何等级的电脑系统上都能畅通无阻的电脑“黑客”,等等),一时令美国总统及有关人员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究其原因,国际恐怖活动大多是种族和宗教纷争的结果(种族和宗教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又是合二为一的),本书着力描写的北爱尔兰问题和阿以纠纷正是如此。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这些组织都有堂而皇之的“正义”的事业。“北爱尔兰共和军”的事业的出发点不可谓不正义:争取爱尔兰的民族独立不正是几个世纪来爱尔兰人的宿愿吗?就连“犹大”及其“马加比家族”的奋斗目标也颇能激起人们的同情:犹太民族的颠沛流离难道就不该有个尽头吗?“马加比家族成员”哪一个没有血泪斑斑的家史?从迈克尔·罗卡尔的家人在纳粹集中营里被屠杀,到戴维·布劳思的两个妹妹在校车爆炸事件中天亡,到保罗·伯格的哥哥被“哈马斯”武装力量的火箭炸得粉碎,乃至“犹大”的母亲和姐姐在耶路撒冷的一次公共汽车爆炸事件中死于非命,这一切的一切,势必会激发有正义感的人们行动起来。可是如何行动?去搞暗杀——像暗杀拉宾总理一样?去组建新的恐怖组织用更凶残的手段以暴制暴?“犹大”策划的这次绑架行动的目的就是想以玛丽要挟美国总统签署一份被称之为“复仇女神计划“的命令,动员美国军队对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这三个对以色列构成巨大威胁的国家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一劳永逸地摧毁其军事力量。这简直是天方夜潭。复仇的怒火已经将这些本该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了人人可以中之、弃之甚至诛之的恶魔。与“犹大”及其“马加比家族”同样有深仇大恨的肖恩·迪龙却表现出了少有的超脱。他那复杂的背景和对时局的洞见,成为本书可圈可点的主题之一。
在本书中,肖恩·迪龙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英雄人物。其实,早年的迪龙本身便是恐怖活动的化身。迪龙年轻时参加了“爱尔兰共和军”,是其最出色的杀手。他的枪法举世无双,拳脚功夫也颇为了得,上天能开飞机,地上能开汽车,水下还会潜水,更重要的是,他头脑冷静、敏锐,有过人的洞察力和魄力。他还有一手易容的绝话,二十多年闯荡江湖下来竟未让英国情报机关碰过一个手指头,素有“千面人”之称。
他避开重重防卫独闯英国下院,海湾战争期间他用追击炮炮轰伦敦唐宁街,每一桩事都惊心动魄,令对手伤透脑筋。后来,由于他不赞成“爱尔兰共和军”的爆炸策略,便脱离组织,只身来到欧洲,给任何出钱雇他的组织当杀手:克格勃、巴斯克分裂主义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及“摩萨德”(以色列情报机关),无不留下他的身影。可是,他又不是一个十足的坏蛋,一个冷血杀手,因为人们再一次见到他时,他正驾驶飞机给波斯尼亚的儿童运送药品。不幸的是他的飞机被塞族武装击落。
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被枪毙,一是给英国反恐怖小组的弗格森准将当助手。于是,他又阴差阳错地成了反恐怖活动的急先锋。尽管他投身于反恐怖活动的事业实属无奈,但他长期以来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不是盲目追随某个“事业”的狂热分子,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就事论事,而且爱憎分明:因为自己父亲被英军士兵误杀,他就参加“爱尔兰共和军”报复英军,但他同样对“爱尔兰共和军”里的两名杀手贝尔和巴里的胡作非为义愤填庸,毫不手软地惩处了他们;他非常同情犹太人曾经遭受到的苦难和目前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的处境、但是看到“犹大”及其手下肆无忌惮地绑架善良美丽的玛丽和血洗阿拉伯恐怖分子哈基姆的别墅之后,迪龙便自觉而坚定地站到反恐怖活动的一边。他以大无畏的气概平静地忍受“犹大”对他的精神、肉体的折磨——在地窖深井里被关了一夜,备受寒冷和硕鼠的侵袭。
为了营救玛丽,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故意暴露在“犹大”雇佣的杀手的枪口之下,以假死来麻痹“犹大”,以便于暗中调查。在最后袭击柯尼希城堡的战斗中,他更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可以说,没有他的参与,这次行动将无功而返,甚至全军覆没。
这样一个超人般的人物形象,一方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一个失去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特种部队保护的美国总统如何从这场危机中解脱出来?惟有无所不能的“超人”才能充当这样的“救世主”。
另一方面,迪龙复杂的背景和性格也正是本书主题发掘的需要。正如迪龙对美国特工布莱克说的,他现在给弗格森准将于跟以前给“爱尔兰共和军”干没有什么区别。对他而言,重要的是怎么干——不要伤及无辜,最好是从此洗手不干。这也是迪龙在“爱尔兰共和军”里的战友德默特·赖利二十年风风雨雨之后的心境:他表姐农场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那条德国牧羊犬的吠叫声,所代表的平和充实的家居生活,对他来说是多么地妙不可言!其实,在迪龙和赖利(还有那位“爱尔兰共和军”‘活着的传奇人物”利亚姆·德夫林)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人们能不能化千戈为玉帛,化刀光剑影为歌舞升平呢?
但愿笼罩在世界上空的幽灵般的国际恐怖主义乌云早日消散,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阳光早日普照大地!
文学殿堂疯马 扫校
越南
1969年
杰克·卡扎勒特二十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他的一辈子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他出身于受人尊敬的波士顿上层家庭,母亲是巨富家族闺秀,父亲是位成功的律师和参议员,而这就意昧着攻读法律似乎成为年轻的杰克的必由之路:进哈佛,享受特权生活。而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完全可以免征人伍。越南显得非常遥远。
杰克也干得相当出色,作为一名优等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位,并直升哈佛法学院继续深造。可以预料他前途无量。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每天晚上电视里播放的越南战场上的残酷场景所烦扰。有时这场战争看起来简直是地狱景象。他将自己的安逸生活与那边战场上的生活一对照,发现简直是天壤之别。让人感到莫大讽刺的是,他的越南话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因为十三岁那年他曾在越南生活过,当时他父亲在美国大使馆工作了一年。
有一天在校园的自助餐厅里,人们正排队买午餐。那天有许多新生,其中有一人不足二十岁,和大家一样穿着白色T恤衫和牛仔裤,一只胳膊下面夹着书,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右袖筒空荡荡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他,只有一个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以恃强凌弱而出名的姓金伯利的学生转身逼视他。
“嘿,你叫什么?”
“特迪·格兰特。”
“你是在越南失去了那玩意儿的?”
“算你说对了。”
“活该。”金伯利拍了拍他的脸,“你屠杀了多少人?”
格兰特脸上的痛苦神情让卡扎勒特坐不住了。他把金伯利拉开。“这个人为国家尽了义务。你自己做了些什么?”
“那你呢,富家少爷?”金伯利冷笑道,“我没见你在那边呀,你也只会赖在这儿嘛。”他转身又拍了一下格兰特的脸,说:“以后有我没你,无论我进了什么地方,你都得给我滚开!”
杰克·卡扎勒特唯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拳击,他还是拳击队成员。金伯利尽管比他重二十磅,但这无关紧要。他恼羞成怒,冲着金伯利腹部就是两拳,使他直不起腰来。他常去的波士顿商业区的一家拳击惧乐部是由一个名叫沃利·肖特的英国人经营的。
“假如你陷入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搏斗,下面就是制胜的绝招。在英国,我们称之为用头撞人。在这儿人们叫头撞法。也就是说,运用你的头颅,前进九英寸,干净利落地撞击对方的前额。”肖特说。
当金伯利站起身来想跟他搏斗时,卡扎勒特正是照此法撞击的,只见那大个子翻倒在一张桌子上。顿时,餐厅里一片混乱,女孩子们尖叫着,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随即赶来。
卡扎勒特感觉很好,几年来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他转过身时,格兰特对他说:“你这个傻瓜,你甚至都不认识我呀。”
“噢,不,我认识你。”杰克·卡扎勒特说。
后来在院长办公室里,他站在桌旁路听训斥。院长说:“我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似乎的确是金伯利的不对。但是,我不能容忍暴力,尤其在校园里,决不始息。所以我不得不决定禁止你参加任何活动一个月。”
“谢谢,先生,但我会让您处理起来更容易些。我退学了。”
院长着实大吃一惊。“退学?为什么?你父亲会怎么说?我的意思是说,你打算干什么呢?”
“我打算径直赶到商业区的征兵站去报名参军。”
院长面露难色。“杰克,再好好考虑一下,我求你了。”
“再见,先生。”杰克·卡扎勒特说完就走了出去。
十八个月之后,他已成为空降特种部队的中尉军官(他的越南语特长使他极其胜任各项任务),受过勋章,两次负伤,现在他的第二次值勤期已过半,伊然是前线的老兵,感觉自己都快有一千岁了。
救护直升机在一千英尺的天空掠过三角洲地区。卡扎勒特搭了个便车,因为直升机正要飞往卡屯的一个筑起了工事的营地,而那儿正需要他去审讯—名被俘的越南正规军高级军官。
卡扎勒特身高只有五英尺六七英寸,头发的最大特点就是红色。他的眼睛棕色,塌扇的鼻子正是拳击岁月的纪念。他皮肤黝黑,只有那道将右颊等分为二的刺刀伤疤显得分外白亮。这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成为他的标志。
坐在那儿的他身着述彩服,袖子卷起,特种部队的贝雷帽前倾着,一幅战争造就的凶险杀手的模样。那个年轻的医生兼空中枪手哈维和黑人机长赫德利打量着他,赞叹不已。
“他哪儿都去过,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赫德利小声说,“伞兵部队,空降突击队,现在又是特种部队。他老爹还是个参议员呢。”
“好了,别唠叨了,”哈维说,“你拿这种什么都不缺的人简直是没治了。”他转身将烟头扔出机舱,一下子紧张起来。“嘿,瞧那儿出什么事了?”
赫德利向外一看,马上操起重机枪。“中尉,我们有麻烦了,就在下面的河市。”
卡扎勒特朝下看去。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芦苇地。一辆马车堵在那条横穿这一地区的堤道上,一辆像是当地的公交车也停在那儿,不能前进。
哈维从他的肩头凝望前方。“看,长官,又要来一次里兹饭店的长裤子之夜了。”
下面有至少二十名越共士兵,都戴着圆锥形的草帽,穿着肥大的黑色长裤子。有一人从公交车里出来,只听得一声苏制AK47步枪特有的射击声,那人应声倒下。又有两三个妇女出现了,她们边跑边叫,直到步枪将她们击倒为止。
卡扎勒特走到飞行员身边,俯身凑近他,说:“侠降落,我想下去看看我能做些什么。”
“你肯定是疯了。”飞行员说。
“照我说的做。降落,把我放下去,然后撤离,去请求炮舰支援,就像电影明星约翰·韦恩一样。”
他转身操起一把M16步枪和几袋弹药吊挂在脖子上,在皮带上挂了六校手榴弹,又往迷彩服口袋里塞了几校信号弹。他们快速下降,越共士兵在向他们射击,而赫德利则用重机枪还击。
他转过头来笑着向卡扎勒特说:“你是留下遗嘱还是别的什么?”
“还是别的什么吧。”这时直升飞机正在贴地盘旋,卡扎勒特说完就跳了下去。
在往下跳的时候,卡扎勒特听到一声喊叫“等等我”。他转头发现哈缨正跟随自己往下跳,肩膀上还背着急救包。
“真是个疯子。”卡扎勒特说。
“彼此彼此。”哈维回敬道。于是他们一起穿越稻田奔向堤道。
直升飞机升空而去。
此时公交车周围尸体横七竖八,射向它的火力更猛。车窗玻璃的爆裂声和里面女人的尖叫声汇成一片。这时,又有几个女人出现了,其中的两个跑向芦苇地,而在她们前方的路上已经出现了三个越共士兵,枪口正对着她们。
卡扎勒特举起M16
步枪来了几个短促的连发射击,射倒了其中的两个。有那么一刻周围一片安静。哈维跪在一个妇女身边试了试她的脉搏。
“她已经没气了。”他转向卡扎勒特说。突然他眼睛大睁,喊道:“后面!”
与此同时,一粒子弹穿透哈缎的胸膛,把他掀翻在地。卡扎勒特急忙转身,从胯部向出现在他身后堤道上的两个越南士兵射击。他击中了一个,另一个躲回芦苇丛中。四周一片寂静。
公交车里还有五个人活着,其中三个越南妇女,一位要赶到附近村庄的老年男子,还有一位漂亮的黑发年轻女子,看上去极度恐惧。她身着卡其衬衣和裤子,衬衣上血迹斑斑,是别人的血,不是她的。
原先她在用法语跟老年男子说着什么,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公交车的油箱,火焰腾空而起。
“呆在这儿不好,我们必须躲到芦苇丛里去。”老年男子向那几个越南妇女反复说着想来应该是这个意思的越南话。她们向他喊着什么,他耸耸肩,对那位年轻女子说:“她们被吓溯徐了。你现在就跟我走。”
她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情况的紧急,立即行动,跟着他滑出车门,猫着腰开始跑动。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背,她沿着堤道边逃命而去,扑进一大片芦苇丛中。躲在稍远处芦苇丛中的卡扎勒特看到了这一切。
她在泥浆水中奋力跋涉,用双手推开芦苇,撞进了一个蓄着黑水的小池塘。抬头一看,池塘的对岸有两个越共士兵正拿着AK步枪等着她呢。他们相距不过十五码,她都可以看清楚那两张年轻的脸上的每一个特征——那不过是两个小男孩。
他们举起武器,她镇定自若,直面死神。突然,传来一声声嘶力竭的喊叫,是卡扎勒特从她左边的芦苇丛里纵身而出,同时从胯部开火,那两人应声倒人水中。
附近传来说话声,他轻声说:“别说话。”便隐身进入芦苇丛中,她紧跟其后。
他们走了好像有几百码远,然后他说,“可以了。”此时两人正处在稻田的边缘,有最边上的芦苇丛作屏障。那是一个高出水面的小山包。他拉她蹲在自己身边。“你身上有好多血,伤哪儿了?”
“不是我的血。刚才我在帮坐在我身边的那个女人。”
“你是法国人?”
“对。我叫杰奎琳·德布里萨克。”她说。
“我叫杰克·卡扎勒特,我希望可以说很高兴见到您。”他用法语回答说。
“法语说得真好,”她说,“你肯定不是在学校里学的。”
“不是,是我十六岁那年在巴黎学的。我父亲当时在大使馆工作。”他咧嘴一笑,“我所有的语言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学会的。他满世界地转。”
她脸上有泥斑,头发也缠结在一起。她试着将头发弄直。“我看上去肯定乱糟糟的。”她说着笑了笑。
杰克·卡扎勒特觉得自己一下子深深地坠人了情网。法国人是怎么说的,霹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人们描写的东西。
“我们就这么等死吗?”她问,没忘了附近的喊叫声。
“不,我刚才乘坐的飞往卡屯的救护直升机去叫炮舰了。假如我们一直低头隐蔽好,我们会有救的。”
“真奇怪,我就是刚从卡屯回来的。”她说。
“老天啊,你去那儿干什么?那可是战区呀。”
她沉默了一会儿。“我去找我丈夫了。”
卡扎勒特感受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空荡荡的感觉。他咽了一下口水。“你丈夫?”
“是的。法国外籍军团的让·德布里萨克上尉。三个月前他肩负联合国的一项事实调查使命来到卡屯。他们一行二十人。”
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呀。悲伤,同情……还有些许解脱?
“我记得曾听说,”他缓慢地说,“他们不是全都……”
“是的,”她平静地说,“受到了攻击。越共使用了手榴弹。尸体都无法辨认,但我找到了我丈夫的血迹斑斑的作训服和身份证件。毫无疑问是死了。”
“那么你干吗来这儿?”
“朝圣,可以这么说。而且我必须弄确切。”
“我很惊讶他们竟然让你来了。”
她微微一笑。“噢,我的家庭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我丈夫是德布里萨克伯爵,那是个历史悠久的军事家族。与华盛顿关系密切。到处都有关系网。”
“那你就是伯爵夫人了?”
“恐怕是吧。”
他笑了。“当然,你要不是我也不介意。”
她正准备说些什么,这时他们听到喊叫声越来越近。突然卡扎勒特用越南话大声喊了起来。
她警觉起来。“你这是干什么?”
“他们在搜寻芦苇丛,我告诉他们这儿没有我们的迹象。”
“很聪明。”
“别谢我,谢我父亲在西贡的大使馆里呆了一年。”
“在那儿也呆了一年?”她说着忍不住笑了。
“对,在那儿也呆了一年。”
她摇了摇头。“你真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卡扎勒特中尉。”她停顿了一下。“假如我们能够大难不死,我想我是欠了你什么。你愿意和我共进晚餐吗?”
杰克笑了。“伯爵夫人,我将不胜荣幸。”
远处传来迅速接近的直升飞机水平旋翼沉网的转动声,几艘眼镜蛇炮舰紧随其后面来。卡扎勒特从口袋里掏出一红一绿两枚信号弹,将它们射人空中。越共士兵撤退了,他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卡扎勒特握住她的手。
“炮舰来得正是时候,就像电影里一样。现在你没事了。”
她紧紧攥住他的手,两人一起膛过稻田,这时其中一艘炮舰正好登陆。
华盖饭店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其中一楼的餐厅成为人们在战时的庇护所,这儿洁白的桌布、亚麻餐巾、银制餐具和餐桌上的蜡烛令人赏心悦目。卡扎勒特在酒吧间等候多时,他那一身热带军装使他惹人注目,而那些勋章授带更令他光彩夺目。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他生活中自然也不乏女人,但从来没有一个曾经如此深深地打动他,以至于他要考虑建立某种严肃的关系。
当她款款步人酒吧间时,他心潮澎湃。她身着一袭简明的饰有狭长花边的宽松裙服,头发用一个丝绒蝴蝶结束在后面。她略施粉黛,手腕上套一对手镯,结婚戒指边上戴着一枚钻石戒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高雅和含蓄。越南领班立即迎上去,用一日流利的法语问候她。
“非常荣幸,伯爵夫人。”他吻了她的手。“卡扎勒特中尉正在酒吧等您。您现在就入座吗?”
她微笑着向杰克招手致意,杰克信步走来。“噢,是的,我想是的。我们来一瓶杜姆。佩里涅翁牌香滨酒。是个庆祝。”
“夫人,我可以问问是庆祝什么吗?”
“当然可以,皮埃尔,我们要庆祝依旧活着。”
他笑了起来,领他们到外面游廊上角落里的一张桌子穷,安顿他们落座,然后微笑着说:“香槟酒马上就来。”
“我抽烟你介意吗?”她问卡扎勒特。
“我也抽一支不就行了。”
当他倾身为她点姻时,他说:“您真是美极了。”
她的微笑凝住了,很严肃的样子,随后又微微一笑。“你看上去也很英俊。说说你的情况。你是个常备兵吗?”
“不,我是志愿兵,签了两年服役期。”
“你是说你是自愿来这儿的?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羞愧。我免征人伍是因为我是在校大学生。后来我直升暗佛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耸了耸肩。“发生了一些事,于是我决定参军。”
香槟酒来了,菜单也分送两人。她坐靠在椅子上。“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他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也就是在自助餐厅里发生的事及其后果。“于是我来到了这里。”
“那个独臂男生呢?”
“特迪·格兰特?他很不错,正在上法学院。我上次休假回家时见过他。事实上,他在假期里为我父亲干活。他很聪明,非常聪明。”
“你父亲是个外交官之类的人物?”
“可以这么说。他曾经是一位为国务院工作的优秀的律师。现在他是参议员。”
她扬起了眉毛。“那他怎么看待你参军这件事?”
“只好接受现实了。叮嘱我一定要活着回去大展鸿图。我最后一次休假时,他正在竞选。说实话,有一个参军的儿子让他受益匪浅。”
“还是个英雄儿子吧?”
“我可没这么说。”
“你是没有这么说,但你的勋章说明了一切。瞧,我们都把香摈酒给忘了。”她举起酒杯。“我们该为什么干杯呢?”
“就如你刚才说的,为活着干杯。”
“那就为生命干杯吧。”
“还有追求幸福。”
他们碰了杯。“你什么时候回去?”他问。
“回巴黎?”她摇了摇头。“我现在不急着回去。我实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既然已经祭奠了死者。”
“可以这么说。来,让我们点菜。”她扯开话题。
杰克·卡扎勒特如痴如醉,兴奋异常,后来除了牛排之外竟记不得晚餐还吃了什么。一个小乐队开始演奏,他们进到里间翩翩起舞。她在他的臂弯里轻飘飘的,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还有她身上的香水咪儿。
而且他们谈得如此投机。他记不起他的一生中还跟谁有过如此深入的交谈。她想知道他的一切。他们又要了一瓶香摈酒,还要了冰淇淋和咖啡。
他敬了她一支烟,坐靠到椅背上。“我们不该在这儿。我们应该夜那儿的泥土里。”
她脸上掠过一丝阴影。“就像我丈夫让一样?”
“很抱歉。”话一出口他就懊悔不已,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她微笑着说:“不,应该是我觉得抱歉才对。我告诉过你我已经祭奠了死者,然而……听着,我想坐马车逛一圈,你愿意带我去吗?”
“我还以为你决无此意呢。”他说完就推开椅子。
西贡街上与往常一样喧闹,汽车、小型摩托车和自行车拥挤不堪。到处都是人。女孩们倚靠在酒吧的墙外寻找顾客。
“我真不知道将来我们走了之后这些人会做些什么?”卡扎勒特说。
“我们法国人走了之后,他们照样活得不错,”她说,“生活总会以某种方式继续下去。”
“你应该记住这句话。”他说完握住了她的手。
她没有拒绝,只是回握他的手,眼睛望着外面。“我喜爱城市,所有的城市,尤其是晚上的城市。比如,巴黎的夜景,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下一个街角发生。”
“事实上并非经常如此。”
“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那么,你教我。”她在阴影里把脸转向他,他轻柔地亲吻她,一只胳膊搂住她的肩膀。
“噢,杰克·卡扎勒特,你是个多么可爱的男人呀。”她说着,将头枕在他的肩头。
在华盖饭店,她在接待处取了自己套间的钥匙,一言不发交到他手中,然后沿着铺有厚厚地毯的楼梯拾阶而上。她在自己的房间门口停下,等着,卡扎勒特开锁开门后站到一边让她先进去,然后随她而人。
她穿过房间走到开着的落地窗前,站在阳台上。卡扎勒特双臂拥住她的腰部。
“你肯定吗?”
“噢,是的,”她说,“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吗,活着就要好好生活。等一会儿,然后进来。”
事后,卡扎勒特坐靠在枕头上,抽着烟。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绝伦的经历。此刻她正静静地躺在他身边。他看了看表,叹了口气。四点钟了,他在八点钟前要赶到基地参加一个情况通报会。他悄悄地下了床,开始穿衣。传来一个迷蒙的声音:“杰克,你要走吗?”
“是的,我在值班。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情况通报会。我们午餐时再见面,好吗?”
“好极了。”
他俯身吻了吻她的前额。“回头见,我亲爱的。”他说完就走出房间。
情况通报会是全体参谋人员级别的,不可缺席。在会后喝咖啡时他的顶头上司阿齐·普罗瑟上校叫住他说:“阿林顿将军要跟你说几句话。你又要受到嘉奖了。”
将军个子矮小,一头银发,但精力充沛,他握住他的手。“真他妈为你感到骄傲,卡扎勒特中尉,你们团也以你为荣。你在那儿干得真漂亮。你会有兴趣知道别人也跟我持同一观点。看来我完全可以将你晋升为上尉了。”他举起手。“是的,我知道你受这样的衔是太年轻了点,但不去管它了。我还把你列入上报‘杰出贡献十字奖章’的名单。”
“我有点受宠若惊了,长官。”
“别这样,你理应得到这一切。三个星期前在白宫的宴会上我有幸见到令尊。他气色极佳。”
“很高兴得知这一切,将军。”
“他很得意,也应该如此。像你这样背景的年轻人完全可以躲避越南战场,而你却离开哈佛志愿参军。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他热情地跟卡扎勒特握过手,然后走开了。卡扎勒特转向普罗瑟上校,问:“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我看不出为什么不可以,上尉,”普罗瑟笑着说,“不过,你得先去总部换上合适的军衔标志,然后才能离开基地。”
他在华盖饭店外面停好吉普车,冲进去跑上楼梯,就像中学生一样兴奋。他敲响她的房门,她开了门。只见她满面泪水,一下子搂住他的脖子。
“哦,杰克,感谢上帝你总算来了。我正要离开。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见着你。”
“离开?可是——可是出什么事了?”
“他们找到让了。他没有死,杰克!一辆巡逻车在丛林里发现了他,他伤得不轻。他们今天早上将他空运回来,现在在米歇尔军事医院。你会送我去那儿吗?”
杰克一下子觉得天旋地转,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说:“我当然会。我的吉普车就在外面。你需要拿什么东西吗?”
“不,杰克,只要把我送到那儿就行了。”
她已经在疏远他了,就像一只船驶向别的水域,而不是他的。
在医院,他从隔离室房门上的观察窗往里窥视,看到想来是让·德布里萨克伯爵上尉的一个男人躺在那儿,头上包扎得严严实实。杰奎琳和一个医生在他的身边。后来他们一起出了病房。
杰克问:“他怎么样?”
医生回答:“一颗子弹擦伤了他的头颅,他们发现他时他快饿死了。不过他会活下去的。你们俩都很幸运。”
医生走开了。杰奎琳·德布里萨克挂着泪水,苦笑了一下。“是啊,我们是很幸运,是不是?”她的声音哽塞住了,“哦,上帝啊,我该怎么办?”
他感到出奇地平静,因为他知道现在她需要他的力量。泪珠正沿着她的脸颊滚滚而下,他取出自己的手帕,轻轻地给她拭去泪水。“你当然应该回到你丈夫身边去!”
她站在那儿凝视着他,然后转身,打开隔离室的门。卡扎勒特沿着走廊走到大门口。他站在台阶顶端点燃了一支烟。
“你知道吗,杰克,我真他妈为你感到骄傲。”他轻轻地对自己说。然后他快步迈向吉普车,极力克制住正欲夺眶而下的泪水。
服役期结束之后,他回到哈佛完成了博士学业。他加入父亲的法律事务所,但是政治不可避免地向他召唤。先是众议员,然后在他三十五岁时与可爱、体面的艾丽丝·比德尔喜结良缘。他父亲曾极力促成此事,觉得自己该当爷爷了,但一直未能如愿。艾丽丝购身体一直很差,还得了白血病,拖了好几年。
多年以来,杰克一直注意着让·德布里萨克平步青云,最终升任法国陆军上将。有关杰奎琳的记忆显得如此遥远,好像一切都只是发生在梦里一样。接着是德布里萨克死于心脏病。《纽约时报》专门登了讣告,还有一张上将与杰奎琳的合影。读讣告时,卡扎勒特发现他们只有一个孩子,是一个名叫玛丽的女儿。他思量着是否给她写封慰问信,最后还是决定不写更好。杰奎琳此时并不需要对过去的令人难堪的回忆。那还有什么好写的呢?
不,最好让过去的一切彻底忘却吧……
一旦当选了参议员并被公认为一个前途远大的人,他不得不因政府公务出访外国,通常是形单影只,因为艾丽丝一直身体欠佳。1989年的一天他又一次因公来到巴黎,随行的只有他的忠诚助手和私人秘书,名叫特迪·格兰特的独臂律师。除了其他一些事务,他还被邀请参加总统舞会。卡扎勒特正坐在里兹饭店他的套间起居室的桌子旁边,这时特迪将邀请信扔到他面前。
“你不能说不,这是受命专场演出,就像在白宫或者自金汉宫一样,只不过这是在爱丽舍宫。”
“我绝无不去的意思,”卡扎勒特告诉他说,“而我想指出的是上面写着杰克·卡扎勒特参议员及其随从。就今晚而言,那就是指你,特迪,所以,去找你的黑领带。”
“噢,我可不介意。”特迪对他说,“免费香摈酒,草萄,还有漂亮女人。只是她们全是为你准备的。”
“漂亮的法国女人,特迪。不过别忘了,我可是名花有主啦。好了,走吧。”
在大得惊人的大厅里举办的舞会正如人们所能希冀的那样应有尽有,还有一支管弦乐队在大厅的一端演奏。整个世界似乎都云集于此:俊男情女,世界各地的军界人士,身着紫色或红色长拖的宗教界显要。特迪走开去再拿几杯香摈,卡扎勒特独自一人站在舞池边上。
一个声音说道:“杰克?”
他转身发现她站在背后,头戴一顶小巧玲珑的饰有钻石的冠状头饰,身穿一袭黑色真丝晚礼服。“天呀,是你,杰奎琳!”
当他握着她的双手时他的心狂跳起来。她还是那么美丽,好像时间一直是停顿着的。她说:“现在是卡扎勒特参议员了。我一直满怀兴致地关注你的仕途。大家都说,你还会是未来的总统。”
“要真是这样,母猪都会飞了。”他犹豫了一下,“得知你丈夫去年的死讯我非常遗憾。”
“是的。不过没有拖太长的时间。我想这就足够了。”
特迪·格兰特手端装有两杯香摈的托盘走过来。卡扎勒特介绍说:“特迪,这位是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一位老朋友。”
“不是那位来自哈佛自助餐厅的特迪’格兰特吧?”她微笑着说,“噢,确实非常高兴见到您,格兰特先生。”
“嘿,怎么回事?”特迪问道。
“没什么,特迪。再去拿一杯香摈来,以后我会给你解释。”
特迪走开了,看上去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他和杰奎琳在最近的一张桌子边上坐下。“你妻子没跟你一起来吗?”她问。
“艾丽丝已经与白血病搏斗多年了。”
“噢,非常抱歉。”
“她是个勇敢的女人,但这病支配了她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孩子的原因。你瞧,这多有讽刺性。我父亲——他去年也去世了——鼓动我跟艾丽丝结婚就是因为他觉得我该有一个家庭。人们都为没有家庭的政治家操心。”
“你不爱她吗?”
“噢,我对艾丽丝怀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爱情?”他摇了摇头,“我此生只爱一个人。”
她碰了碰他的胳膊。“我很遗憾,杰克。”
“我也是。我们都失败了——艾丽丝,你和我。我有时想我结局最惨,连个孩子都没有。”
“不,你有,杰克。”她轻柔地说。
对杰克来说时间好像停止了。“你是什么意思?”他终于说话“看那边,就在通往阳台的落地窗旁边。”杰奎琳说。
那姑娘长长的头发,穿一身非常简单的白色裙服。有那么一刻,他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她简直就是当年的杰奎琳。
“你不会拿我开玩笑吧?”他小声说。
“不,杰克,那未免太残忍了。她就是在西贡的那个晚上受的孕,1970年在巴黎出生。她的名字叫玛丽,现在是牛津大学一年级学生,已上完第一学期。”
杰克不能将眼睛从那姑娘身上移开。“上将知道吗?”
“他一直假称她是他的,或者我以为是如此,直到最后医生们告诉他他的心脏已经无可救药。”
“后来呢?”
“当年他在越南丛林里被发现并送往医院后,好像有人给他塞了一封信,密告他妻子曾与一个美国军官打得火热,后者直到凌晨四点才离开她的套房等等。”
“但会是谁呢?”
“我们觉得可能是饭店的某个职员。太恶毒了。有时候我真对人类感到绝望。无论如何他是知道的,一直都知道,我亲爱的让。他死之前,他根据拿破仑法典的有关条款签署了一项声明,称自己是玛丽名义上的父亲。这是为了合法地保留她的地位和头衔。”
“她不知道吗?”
“是的,而且我也不想让她知道。你也别让她知道,杰克。你是个好人,一个有名望的人,但却是一个政治家。大多数美国公众不会乐意接受养有私生女的政治家。”
“但是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该死,当时大家都以为你丈夫已经死了。”
“杰克,听我说。将来某一天你会成为美国总统,大家都这么说。但是要有什么丑闻纠缠着你,你可当不成。而且玛丽怎么办?让她怀着对她的上将父亲的追忆生活下去不是更好吗?别告诉她,假如玛丽不被告知,那么世上就只有两个人知晓此事——你和我。同意吗?”
杰克凝望着窗前的可爱的姑娘,然后收回眼光看着她母亲。
“好吧,”他说,“好吧,你是对的。”
她抓起他的手。“我知道。现在……你想去见见她吗?”
“天啊,当然想啦!”
她领他走向落地窗。“她长着跟你一样的眼睛,杰克,还有跟你一样的笑容。你自己会发现的。”
玛丽·德布里萨克正跟一位英俊的年轻军官说话。她转过身来。“妈妈,”她笑着说,“我早就说过,你穿着这身礼服真是没治了。”
杰奎琳吻了她的双颊。“谢谢,亲爱的。”
玛丽介绍说:“这位是法国外籍军团的莫里斯·盖庸中尉,刚从乍得战场上回来。”
盖庸举止打扮都是标准的军人派头。他脚后跟一靠,吻了一下杰奎琳的手。“非常荣幸,伯爵夫人。”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华盛顿来的杰克·卡扎勒特参议员。我们是好朋友。”
盖庸反应热烈。“荣幸之至,参议员!我读过去年《巴黎晚报》上有关您的文章。您在越南的英雄事迹真令人称羡,先生。真是非凡的成就。”
“呢,谢谢你,中尉,”杰克·卡扎勒特说,“从像你这样的人口中听到这些,意义尤其重大。”他转身握住自己女儿的手,说:“请允许我说,你和你母亲一样,真是美丽极了。”
“参议员,”她原先一直是微笑着,这时她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困惑不解的神情。“您能肯定我们从前没有见过面吗?”
“对极了。”杰克笑了。“我怎么可能忘了呢?”他吻了她的手。
“好了,如果允许的话,我想与你母亲共舞一曲。”
当他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的时候,他对杰奎琳说:“你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她真是美妙绝伦。”
“有这样一个父亲,她当然会的。”
他满目柔情地凝视着她。“你知道,我想我一刻都不曾停止爱你,杰奎琳,”他说,“要是——”
“嘘,”她边说边把用手指按佐他的嘴唇。“我知道,杰克,我知道。但是我们只能愉快地接受现实。”她笑了笑。“好了,让我们给双脚注入些生气吧,参议员。”
后来,他再也没有见过她。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妻子最终还是让缠身多年的白血病夺去了生命。海湾战争三年后,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上,他和法国大使的一次偶然交谈让他得知了她的最新消息。当时他和特迪正与大使站在白宫的草坪上。
大使说:“祝贺看来将是理所当然的了。我明白只要您提出要求,总统提名将是您的了。”
“为时尚早,”杰克说,“还有一位弗里德曼参议员,假如他决定竞选的话。”
“别听他的,大使先生,他不会输的。”特迪说。
“我绝对相信你。”大使转向卡扎勒特,说:“不管怎样,众所皆知的是,特迪是您的心腹。”
“我想是吧。”杰克笑了。然后,也不知为什么——可能是那音乐的缘故?——他说:“告诉我,大使,我有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你认识她吗?”
大使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奇怪的表情,然后他说:“上帝啊,我怎么忘了。您在越南救了她的命。”
“见鬼,那天我也忘了那回事了,”特迪说,“你就是因为这才得到了‘杰出贡献十字勋章的’。”
“您跟她没有接触吗?”大使问。
“没有。”
“她女儿与盖庸上尉订了婚,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我熟识他的家庭。不幸的是,他在海湾战争中牺牲了。”
“非常遗憾听到这个坏消息。那位伯爵夫人呢?”
“癌症,我的朋友,依我看,是处在死神的门口。太可惜了。”
卡扎勒特对特迪说:“我得立即离开这儿。你去办两件事情。”
当时他们正快步走在白宫的走廊里。“跟我驻巴黎大使馆取得联系,核查一下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的现况,然后打电话给机场,通知他们准备好‘湾流’号直飞巴黎。”
几年前他母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尽管出于政治目的他将全部遗产投入了一项盲人基金会,并将一切财务交由他人管理,但这还是绘他提供了不少特权,这“湾流”号私人飞机就是其中之一。
特迪已经在移动电话上发号施令了,他们抵达豪华轿车时,他说:“他们会来电的。”他俩进了后座,特迪关上他们与司机之间的玻璃隔窗。“杰克,有麻烦吗?有什么我该知道的吗?”
卡扎勒特做了件白天很少做的事。他伸手到吧台里选了只玻璃杯。“给我倒杯苏格兰威士忌,特迪。”
“杰克,你没事吧”特迪焦虑地询问。
“我没事。我唯一爱过的女人正死于癌症,而我的女儿子然一身。给我一杯苏格兰威士忌。”
特迪·格兰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但还是倒了酒。“女儿,杰克?”
卡扎勒特一口灌下那杯酒。
“真不错。”他说,然后他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
结果,疯狂的越洋飞行于事无补。杰奎琳·德布里萨克已于两周前去世,葬礼也已于五天前举行。卡扎勒特发现自己恍恍馏倔,行动迟缓,是特迪在关照着一切。
“她被安葬在德布里萨克家族墓地。那是在瓦伦西的一片墓地里。”他在里兹饭店他们的套房里接完电话后告诉杰克。
“谢谢,特迪。我们去祭祀吧。”
两人在豪华轿车里坐定时,卡扎勒特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岁。特迪·格兰特照料他比对任何人都细心,甚至比对他那在耶鲁大学当物理学教授的长期伙伴的照料都细心。
卡扎勒特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兄长,自从那次哈佛自助餐厅事件之后一直关心他的事业,给他在家族法律事务所里谋了份职业,让他当私人助理,这可是完全独一无二的工作,特迪每一次都抓住了机会。
有一次在参议院委员会会议上,他坐在卡扎勒特身边,密切注意会议的进程,提供有关咨询。会后,跟白宫有关系的一位高级职员走到卡扎勒特面前,怒气冲冲地说:
“见鬼,参议员,我坚决反对这位同性恋口交者经常出现在这些场合。我可不想在这个委员会里有同性恋者出没。”
会场里鸦雀无声。杰克·卡扎勒特愤然说:“特迪·格兰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曾因在越南战争中作战英勇而被授予铜质星章和越南英勇十字勋章。他还为祖国献出了一条胳膊。”他的脸难看得吓人。“更重要的是,他是我的朋友,而他的性取向是他自己的事。”
“瞧,听我说。”那个职员辩解说。
“不.你听我说。我离开这委员会,”卡扎勒特转向格兰特说,“我们走,特迪。”
最后,总统听说此事后,倒是那个白宫职员被扫地出门,而不是杰克·卡扎勒特,对此特迪一直铭记在心。
墓地正下着小雨,迷雾蒙蒙。一间小小的记录室里有一名职员在值班。特迪进去询问墓室地点。他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和玻璃纸裹着的一技玫瑰,进了轿车后,他吩咐司机:
“向北走。然后在顶部往左拐一点。我们在那儿下车。”
他没有跟卡扎勒特说什么,只见他坐在那儿疲惫不堪,紧张万分。墓地很陈旧,挤满了林立的哥特式纪念碑和墓石。他们到了后,格兰特撑起一把黑雨伞。
“这边走。”他们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走着。特迪又一次核对着纸上的说明。“就是这儿了、参议员。”他说,奇怪的是这次称呼这么正式。
墓室装饰华丽,顶部还有一位死亡天使。拱形人口处有一扇四周包有铁片和嵌有德布里萨克字样的烁木大门。
“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特迪。”卡扎勒特告诉他。
“当然。”特迪把玫瑰交给他,回到轿车里去。
杰克走进门廊。那儿有一块园,上面列有安息在此的家庭成员名单,不过上将单独有一块匾,杰奎琳·德布里萨克的名字用烫金字新刻在下面。
那儿有几个放花的容器,杰克将玫瑰从包装纸里取出,亲吻了一下,将它插入容器中,然后他坐在石凳上痛哭起来,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如此痛哭过。
过了一会儿——他也不清楚有多久——砾石路上传来脚步声,他抬头一看,玛丽·德布里萨克站在那儿,穿着一件柏帛丽牌战壕雨衣,头上裹着头巾。她手捧跟他一样的玫瑰,特迪·格兰特站在她身后,为她打着伞。
“原谅我,参议员,这是我干的,但我觉得她应该知道。”
“没关系,特迪。”卡扎勒特此时情绪高涨,心跳加速。
特迪回到轿车里去了,父女俩单独在一起互相对视。“别生他的气,”她说,“您瞧,我早就知道了。那次总统舞会过后一二年,妈妈第一次病例之后她就告诉了我。她说是时候了。”
她将玫瑰插入另一个容器中。“您看见了吗,妈妈,”她轻声说,“这世上最爱您的两个人,每人给您献了一技花。”然后她转身微笑着说:“我们不是在这儿了吗,父亲。”
卡扎勒特又一次泪流满面,她双臂搂住他的脖子,紧紧地依偎着他。
后来,父女俩一起坐在石凳上,手牵着手,他说:“我必须澄清事实,你得允许我公开认女。”
“不,”她说,“母亲对此事态度很坚决,我也是。您是个伟大的参议员,将来当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之后您还可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坏了这件大事。一个私生女是最要不得的。您的政敌将会得到一个大肆嘲笑、攻击的机会。”
“操他们。”
她大笑起来:“未来的总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我的方法最好。只有您和我知道,这是最完美的掩盖。”
“还有特迪。”
“啊,是的,可爱的特迪。这样一个好人和真正的朋友。我母亲告诉过我有关他的情况。您可男。对他告诉了我这件事再气恼了。
“我没有生气。”
她提高声音,喊道:“特迪,来吧。”
特迪·格兰特钻出轿车,加入他们。“我很抱歉,杰克。”
“你做得对,特迪。我很感激。但她不允许我公开这件事。跟她说她错了。”
“不,恐怕她是对的。要不然你可能会前功尽弃。反对派会大肆演染,把它说成十足的丑闻。这就是政治。”
杰克的心情很不平静,但理智告诉他他们是对的。该死!“好吧。”卡扎勒特转向她,仍旧握着她的手,说:“但我们必须定期见面。”
她微微一笑,对着特迪扬了扬眉头。特迪说:“很抱歉,杰克,这样的话会有传闻的。见鬼,新闻界会紧追不放。他们会以为你又给自己找了个女朋友。”
卡扎勒特的双肩垂落下来。她轻轻碰了碰他的脸。“也许会有某个奇怪的场合,某个社交宴会。您知道诸如此类的事情。”
“上帝呀,这未免太痛苦了。”他哀叹道。
“您是我的父亲,我爱您,但并不因为您是那个当年在上帝遗弃了的沼泽地里救了我母亲一命的光荣年轻的战斗英雄。我敬仰的是您多年来矢志不渝地照料自己罹患绝症的妻子直到最后的高风亮节。我爱您,杰克·卡扎勒特,爱的是您这个人,而且我真的非常乐意做您的女儿。”她紧紧拥抱他,又转头向此时已热泪盈眶的特迪说:“好好照顾他,特迪。现在我要走了。”她踏人雨中,走远了。
“上帝啊,帮帮我吧,特迪.我该怎么办?”杰克·卡扎勒特语无伦次地说。
“你将要让她为你感到骄傲,参议员。你将成为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好的他妈的总统。现在,我们走吧。”
他们走向豪华轿车时,卡扎勒特说:“肯尼迪说得没错。谁要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公平,那他是大错特错了。”
“对,参议员,生活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但我们所能拥有的仅此而已。”特迪边说边钻进轿车,“噢,顺便提一下,我刚从移动电话上得知,弗里德曼参议员决定不参加竞选。总统提名是你的了。我们起航喽。”
文学殿堂疯马 扫校
1969年
杰克·卡扎勒特二十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他的一辈子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他出身于受人尊敬的波士顿上层家庭,母亲是巨富家族闺秀,父亲是位成功的律师和参议员,而这就意昧着攻读法律似乎成为年轻的杰克的必由之路:进哈佛,享受特权生活。而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完全可以免征人伍。越南显得非常遥远。
杰克也干得相当出色,作为一名优等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位,并直升哈佛法学院继续深造。可以预料他前途无量。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每天晚上电视里播放的越南战场上的残酷场景所烦扰。有时这场战争看起来简直是地狱景象。他将自己的安逸生活与那边战场上的生活一对照,发现简直是天壤之别。让人感到莫大讽刺的是,他的越南话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因为十三岁那年他曾在越南生活过,当时他父亲在美国大使馆工作了一年。
有一天在校园的自助餐厅里,人们正排队买午餐。那天有许多新生,其中有一人不足二十岁,和大家一样穿着白色T恤衫和牛仔裤,一只胳膊下面夹着书,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右袖筒空荡荡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他,只有一个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以恃强凌弱而出名的姓金伯利的学生转身逼视他。
“嘿,你叫什么?”
“特迪·格兰特。”
“你是在越南失去了那玩意儿的?”
“算你说对了。”
“活该。”金伯利拍了拍他的脸,“你屠杀了多少人?”
格兰特脸上的痛苦神情让卡扎勒特坐不住了。他把金伯利拉开。“这个人为国家尽了义务。你自己做了些什么?”
“那你呢,富家少爷?”金伯利冷笑道,“我没见你在那边呀,你也只会赖在这儿嘛。”他转身又拍了一下格兰特的脸,说:“以后有我没你,无论我进了什么地方,你都得给我滚开!”
杰克·卡扎勒特唯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拳击,他还是拳击队成员。金伯利尽管比他重二十磅,但这无关紧要。他恼羞成怒,冲着金伯利腹部就是两拳,使他直不起腰来。他常去的波士顿商业区的一家拳击惧乐部是由一个名叫沃利·肖特的英国人经营的。
“假如你陷入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搏斗,下面就是制胜的绝招。在英国,我们称之为用头撞人。在这儿人们叫头撞法。也就是说,运用你的头颅,前进九英寸,干净利落地撞击对方的前额。”肖特说。
当金伯利站起身来想跟他搏斗时,卡扎勒特正是照此法撞击的,只见那大个子翻倒在一张桌子上。顿时,餐厅里一片混乱,女孩子们尖叫着,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随即赶来。
卡扎勒特感觉很好,几年来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他转过身时,格兰特对他说:“你这个傻瓜,你甚至都不认识我呀。”
“噢,不,我认识你。”杰克·卡扎勒特说。
后来在院长办公室里,他站在桌旁路听训斥。院长说:“我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似乎的确是金伯利的不对。但是,我不能容忍暴力,尤其在校园里,决不始息。所以我不得不决定禁止你参加任何活动一个月。”
“谢谢,先生,但我会让您处理起来更容易些。我退学了。”
院长着实大吃一惊。“退学?为什么?你父亲会怎么说?我的意思是说,你打算干什么呢?”
“我打算径直赶到商业区的征兵站去报名参军。”
院长面露难色。“杰克,再好好考虑一下,我求你了。”
“再见,先生。”杰克·卡扎勒特说完就走了出去。
十八个月之后,他已成为空降特种部队的中尉军官(他的越南语特长使他极其胜任各项任务),受过勋章,两次负伤,现在他的第二次值勤期已过半,伊然是前线的老兵,感觉自己都快有一千岁了。
救护直升机在一千英尺的天空掠过三角洲地区。卡扎勒特搭了个便车,因为直升机正要飞往卡屯的一个筑起了工事的营地,而那儿正需要他去审讯—名被俘的越南正规军高级军官。
卡扎勒特身高只有五英尺六七英寸,头发的最大特点就是红色。他的眼睛棕色,塌扇的鼻子正是拳击岁月的纪念。他皮肤黝黑,只有那道将右颊等分为二的刺刀伤疤显得分外白亮。这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成为他的标志。
坐在那儿的他身着述彩服,袖子卷起,特种部队的贝雷帽前倾着,一幅战争造就的凶险杀手的模样。那个年轻的医生兼空中枪手哈维和黑人机长赫德利打量着他,赞叹不已。
“他哪儿都去过,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赫德利小声说,“伞兵部队,空降突击队,现在又是特种部队。他老爹还是个参议员呢。”
“好了,别唠叨了,”哈维说,“你拿这种什么都不缺的人简直是没治了。”他转身将烟头扔出机舱,一下子紧张起来。“嘿,瞧那儿出什么事了?”
赫德利向外一看,马上操起重机枪。“中尉,我们有麻烦了,就在下面的河市。”
卡扎勒特朝下看去。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芦苇地。一辆马车堵在那条横穿这一地区的堤道上,一辆像是当地的公交车也停在那儿,不能前进。
哈维从他的肩头凝望前方。“看,长官,又要来一次里兹饭店的长裤子之夜了。”
下面有至少二十名越共士兵,都戴着圆锥形的草帽,穿着肥大的黑色长裤子。有一人从公交车里出来,只听得一声苏制AK47步枪特有的射击声,那人应声倒下。又有两三个妇女出现了,她们边跑边叫,直到步枪将她们击倒为止。
卡扎勒特走到飞行员身边,俯身凑近他,说:“侠降落,我想下去看看我能做些什么。”
“你肯定是疯了。”飞行员说。
“照我说的做。降落,把我放下去,然后撤离,去请求炮舰支援,就像电影明星约翰·韦恩一样。”
他转身操起一把M16步枪和几袋弹药吊挂在脖子上,在皮带上挂了六校手榴弹,又往迷彩服口袋里塞了几校信号弹。他们快速下降,越共士兵在向他们射击,而赫德利则用重机枪还击。
他转过头来笑着向卡扎勒特说:“你是留下遗嘱还是别的什么?”
“还是别的什么吧。”这时直升飞机正在贴地盘旋,卡扎勒特说完就跳了下去。
在往下跳的时候,卡扎勒特听到一声喊叫“等等我”。他转头发现哈缨正跟随自己往下跳,肩膀上还背着急救包。
“真是个疯子。”卡扎勒特说。
“彼此彼此。”哈维回敬道。于是他们一起穿越稻田奔向堤道。
直升飞机升空而去。
此时公交车周围尸体横七竖八,射向它的火力更猛。车窗玻璃的爆裂声和里面女人的尖叫声汇成一片。这时,又有几个女人出现了,其中的两个跑向芦苇地,而在她们前方的路上已经出现了三个越共士兵,枪口正对着她们。
卡扎勒特举起M16
步枪来了几个短促的连发射击,射倒了其中的两个。有那么一刻周围一片安静。哈维跪在一个妇女身边试了试她的脉搏。
“她已经没气了。”他转向卡扎勒特说。突然他眼睛大睁,喊道:“后面!”
与此同时,一粒子弹穿透哈缎的胸膛,把他掀翻在地。卡扎勒特急忙转身,从胯部向出现在他身后堤道上的两个越南士兵射击。他击中了一个,另一个躲回芦苇丛中。四周一片寂静。
公交车里还有五个人活着,其中三个越南妇女,一位要赶到附近村庄的老年男子,还有一位漂亮的黑发年轻女子,看上去极度恐惧。她身着卡其衬衣和裤子,衬衣上血迹斑斑,是别人的血,不是她的。
原先她在用法语跟老年男子说着什么,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公交车的油箱,火焰腾空而起。
“呆在这儿不好,我们必须躲到芦苇丛里去。”老年男子向那几个越南妇女反复说着想来应该是这个意思的越南话。她们向他喊着什么,他耸耸肩,对那位年轻女子说:“她们被吓溯徐了。你现在就跟我走。”
她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情况的紧急,立即行动,跟着他滑出车门,猫着腰开始跑动。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背,她沿着堤道边逃命而去,扑进一大片芦苇丛中。躲在稍远处芦苇丛中的卡扎勒特看到了这一切。
她在泥浆水中奋力跋涉,用双手推开芦苇,撞进了一个蓄着黑水的小池塘。抬头一看,池塘的对岸有两个越共士兵正拿着AK步枪等着她呢。他们相距不过十五码,她都可以看清楚那两张年轻的脸上的每一个特征——那不过是两个小男孩。
他们举起武器,她镇定自若,直面死神。突然,传来一声声嘶力竭的喊叫,是卡扎勒特从她左边的芦苇丛里纵身而出,同时从胯部开火,那两人应声倒人水中。
附近传来说话声,他轻声说:“别说话。”便隐身进入芦苇丛中,她紧跟其后。
他们走了好像有几百码远,然后他说,“可以了。”此时两人正处在稻田的边缘,有最边上的芦苇丛作屏障。那是一个高出水面的小山包。他拉她蹲在自己身边。“你身上有好多血,伤哪儿了?”
“不是我的血。刚才我在帮坐在我身边的那个女人。”
“你是法国人?”
“对。我叫杰奎琳·德布里萨克。”她说。
“我叫杰克·卡扎勒特,我希望可以说很高兴见到您。”他用法语回答说。
“法语说得真好,”她说,“你肯定不是在学校里学的。”
“不是,是我十六岁那年在巴黎学的。我父亲当时在大使馆工作。”他咧嘴一笑,“我所有的语言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学会的。他满世界地转。”
她脸上有泥斑,头发也缠结在一起。她试着将头发弄直。“我看上去肯定乱糟糟的。”她说着笑了笑。
杰克·卡扎勒特觉得自己一下子深深地坠人了情网。法国人是怎么说的,霹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人们描写的东西。
“我们就这么等死吗?”她问,没忘了附近的喊叫声。
“不,我刚才乘坐的飞往卡屯的救护直升机去叫炮舰了。假如我们一直低头隐蔽好,我们会有救的。”
“真奇怪,我就是刚从卡屯回来的。”她说。
“老天啊,你去那儿干什么?那可是战区呀。”
她沉默了一会儿。“我去找我丈夫了。”
卡扎勒特感受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空荡荡的感觉。他咽了一下口水。“你丈夫?”
“是的。法国外籍军团的让·德布里萨克上尉。三个月前他肩负联合国的一项事实调查使命来到卡屯。他们一行二十人。”
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呀。悲伤,同情……还有些许解脱?
“我记得曾听说,”他缓慢地说,“他们不是全都……”
“是的,”她平静地说,“受到了攻击。越共使用了手榴弹。尸体都无法辨认,但我找到了我丈夫的血迹斑斑的作训服和身份证件。毫无疑问是死了。”
“那么你干吗来这儿?”
“朝圣,可以这么说。而且我必须弄确切。”
“我很惊讶他们竟然让你来了。”
她微微一笑。“噢,我的家庭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我丈夫是德布里萨克伯爵,那是个历史悠久的军事家族。与华盛顿关系密切。到处都有关系网。”
“那你就是伯爵夫人了?”
“恐怕是吧。”
他笑了。“当然,你要不是我也不介意。”
她正准备说些什么,这时他们听到喊叫声越来越近。突然卡扎勒特用越南话大声喊了起来。
她警觉起来。“你这是干什么?”
“他们在搜寻芦苇丛,我告诉他们这儿没有我们的迹象。”
“很聪明。”
“别谢我,谢我父亲在西贡的大使馆里呆了一年。”
“在那儿也呆了一年?”她说着忍不住笑了。
“对,在那儿也呆了一年。”
她摇了摇头。“你真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卡扎勒特中尉。”她停顿了一下。“假如我们能够大难不死,我想我是欠了你什么。你愿意和我共进晚餐吗?”
杰克笑了。“伯爵夫人,我将不胜荣幸。”
远处传来迅速接近的直升飞机水平旋翼沉网的转动声,几艘眼镜蛇炮舰紧随其后面来。卡扎勒特从口袋里掏出一红一绿两枚信号弹,将它们射人空中。越共士兵撤退了,他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卡扎勒特握住她的手。
“炮舰来得正是时候,就像电影里一样。现在你没事了。”
她紧紧攥住他的手,两人一起膛过稻田,这时其中一艘炮舰正好登陆。
华盖饭店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其中一楼的餐厅成为人们在战时的庇护所,这儿洁白的桌布、亚麻餐巾、银制餐具和餐桌上的蜡烛令人赏心悦目。卡扎勒特在酒吧间等候多时,他那一身热带军装使他惹人注目,而那些勋章授带更令他光彩夺目。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他生活中自然也不乏女人,但从来没有一个曾经如此深深地打动他,以至于他要考虑建立某种严肃的关系。
当她款款步人酒吧间时,他心潮澎湃。她身着一袭简明的饰有狭长花边的宽松裙服,头发用一个丝绒蝴蝶结束在后面。她略施粉黛,手腕上套一对手镯,结婚戒指边上戴着一枚钻石戒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高雅和含蓄。越南领班立即迎上去,用一日流利的法语问候她。
“非常荣幸,伯爵夫人。”他吻了她的手。“卡扎勒特中尉正在酒吧等您。您现在就入座吗?”
她微笑着向杰克招手致意,杰克信步走来。“噢,是的,我想是的。我们来一瓶杜姆。佩里涅翁牌香滨酒。是个庆祝。”
“夫人,我可以问问是庆祝什么吗?”
“当然可以,皮埃尔,我们要庆祝依旧活着。”
他笑了起来,领他们到外面游廊上角落里的一张桌子穷,安顿他们落座,然后微笑着说:“香槟酒马上就来。”
“我抽烟你介意吗?”她问卡扎勒特。
“我也抽一支不就行了。”
当他倾身为她点姻时,他说:“您真是美极了。”
她的微笑凝住了,很严肃的样子,随后又微微一笑。“你看上去也很英俊。说说你的情况。你是个常备兵吗?”
“不,我是志愿兵,签了两年服役期。”
“你是说你是自愿来这儿的?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羞愧。我免征人伍是因为我是在校大学生。后来我直升暗佛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耸了耸肩。“发生了一些事,于是我决定参军。”
香槟酒来了,菜单也分送两人。她坐靠在椅子上。“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他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也就是在自助餐厅里发生的事及其后果。“于是我来到了这里。”
“那个独臂男生呢?”
“特迪·格兰特?他很不错,正在上法学院。我上次休假回家时见过他。事实上,他在假期里为我父亲干活。他很聪明,非常聪明。”
“你父亲是个外交官之类的人物?”
“可以这么说。他曾经是一位为国务院工作的优秀的律师。现在他是参议员。”
她扬起了眉毛。“那他怎么看待你参军这件事?”
“只好接受现实了。叮嘱我一定要活着回去大展鸿图。我最后一次休假时,他正在竞选。说实话,有一个参军的儿子让他受益匪浅。”
“还是个英雄儿子吧?”
“我可没这么说。”
“你是没有这么说,但你的勋章说明了一切。瞧,我们都把香摈酒给忘了。”她举起酒杯。“我们该为什么干杯呢?”
“就如你刚才说的,为活着干杯。”
“那就为生命干杯吧。”
“还有追求幸福。”
他们碰了杯。“你什么时候回去?”他问。
“回巴黎?”她摇了摇头。“我现在不急着回去。我实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既然已经祭奠了死者。”
“可以这么说。来,让我们点菜。”她扯开话题。
杰克·卡扎勒特如痴如醉,兴奋异常,后来除了牛排之外竟记不得晚餐还吃了什么。一个小乐队开始演奏,他们进到里间翩翩起舞。她在他的臂弯里轻飘飘的,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还有她身上的香水咪儿。
而且他们谈得如此投机。他记不起他的一生中还跟谁有过如此深入的交谈。她想知道他的一切。他们又要了一瓶香摈酒,还要了冰淇淋和咖啡。
他敬了她一支烟,坐靠到椅背上。“我们不该在这儿。我们应该夜那儿的泥土里。”
她脸上掠过一丝阴影。“就像我丈夫让一样?”
“很抱歉。”话一出口他就懊悔不已,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她微笑着说:“不,应该是我觉得抱歉才对。我告诉过你我已经祭奠了死者,然而……听着,我想坐马车逛一圈,你愿意带我去吗?”
“我还以为你决无此意呢。”他说完就推开椅子。
西贡街上与往常一样喧闹,汽车、小型摩托车和自行车拥挤不堪。到处都是人。女孩们倚靠在酒吧的墙外寻找顾客。
“我真不知道将来我们走了之后这些人会做些什么?”卡扎勒特说。
“我们法国人走了之后,他们照样活得不错,”她说,“生活总会以某种方式继续下去。”
“你应该记住这句话。”他说完握住了她的手。
她没有拒绝,只是回握他的手,眼睛望着外面。“我喜爱城市,所有的城市,尤其是晚上的城市。比如,巴黎的夜景,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下一个街角发生。”
“事实上并非经常如此。”
“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那么,你教我。”她在阴影里把脸转向他,他轻柔地亲吻她,一只胳膊搂住她的肩膀。
“噢,杰克·卡扎勒特,你是个多么可爱的男人呀。”她说着,将头枕在他的肩头。
在华盖饭店,她在接待处取了自己套间的钥匙,一言不发交到他手中,然后沿着铺有厚厚地毯的楼梯拾阶而上。她在自己的房间门口停下,等着,卡扎勒特开锁开门后站到一边让她先进去,然后随她而人。
她穿过房间走到开着的落地窗前,站在阳台上。卡扎勒特双臂拥住她的腰部。
“你肯定吗?”
“噢,是的,”她说,“我们刚才不是说了吗,活着就要好好生活。等一会儿,然后进来。”
事后,卡扎勒特坐靠在枕头上,抽着烟。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绝伦的经历。此刻她正静静地躺在他身边。他看了看表,叹了口气。四点钟了,他在八点钟前要赶到基地参加一个情况通报会。他悄悄地下了床,开始穿衣。传来一个迷蒙的声音:“杰克,你要走吗?”
“是的,我在值班。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情况通报会。我们午餐时再见面,好吗?”
“好极了。”
他俯身吻了吻她的前额。“回头见,我亲爱的。”他说完就走出房间。
情况通报会是全体参谋人员级别的,不可缺席。在会后喝咖啡时他的顶头上司阿齐·普罗瑟上校叫住他说:“阿林顿将军要跟你说几句话。你又要受到嘉奖了。”
将军个子矮小,一头银发,但精力充沛,他握住他的手。“真他妈为你感到骄傲,卡扎勒特中尉,你们团也以你为荣。你在那儿干得真漂亮。你会有兴趣知道别人也跟我持同一观点。看来我完全可以将你晋升为上尉了。”他举起手。“是的,我知道你受这样的衔是太年轻了点,但不去管它了。我还把你列入上报‘杰出贡献十字奖章’的名单。”
“我有点受宠若惊了,长官。”
“别这样,你理应得到这一切。三个星期前在白宫的宴会上我有幸见到令尊。他气色极佳。”
“很高兴得知这一切,将军。”
“他很得意,也应该如此。像你这样背景的年轻人完全可以躲避越南战场,而你却离开哈佛志愿参军。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他热情地跟卡扎勒特握过手,然后走开了。卡扎勒特转向普罗瑟上校,问:“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我看不出为什么不可以,上尉,”普罗瑟笑着说,“不过,你得先去总部换上合适的军衔标志,然后才能离开基地。”
他在华盖饭店外面停好吉普车,冲进去跑上楼梯,就像中学生一样兴奋。他敲响她的房门,她开了门。只见她满面泪水,一下子搂住他的脖子。
“哦,杰克,感谢上帝你总算来了。我正要离开。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见着你。”
“离开?可是——可是出什么事了?”
“他们找到让了。他没有死,杰克!一辆巡逻车在丛林里发现了他,他伤得不轻。他们今天早上将他空运回来,现在在米歇尔军事医院。你会送我去那儿吗?”
杰克一下子觉得天旋地转,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说:“我当然会。我的吉普车就在外面。你需要拿什么东西吗?”
“不,杰克,只要把我送到那儿就行了。”
她已经在疏远他了,就像一只船驶向别的水域,而不是他的。
在医院,他从隔离室房门上的观察窗往里窥视,看到想来是让·德布里萨克伯爵上尉的一个男人躺在那儿,头上包扎得严严实实。杰奎琳和一个医生在他的身边。后来他们一起出了病房。
杰克问:“他怎么样?”
医生回答:“一颗子弹擦伤了他的头颅,他们发现他时他快饿死了。不过他会活下去的。你们俩都很幸运。”
医生走开了。杰奎琳·德布里萨克挂着泪水,苦笑了一下。“是啊,我们是很幸运,是不是?”她的声音哽塞住了,“哦,上帝啊,我该怎么办?”
他感到出奇地平静,因为他知道现在她需要他的力量。泪珠正沿着她的脸颊滚滚而下,他取出自己的手帕,轻轻地给她拭去泪水。“你当然应该回到你丈夫身边去!”
她站在那儿凝视着他,然后转身,打开隔离室的门。卡扎勒特沿着走廊走到大门口。他站在台阶顶端点燃了一支烟。
“你知道吗,杰克,我真他妈为你感到骄傲。”他轻轻地对自己说。然后他快步迈向吉普车,极力克制住正欲夺眶而下的泪水。
服役期结束之后,他回到哈佛完成了博士学业。他加入父亲的法律事务所,但是政治不可避免地向他召唤。先是众议员,然后在他三十五岁时与可爱、体面的艾丽丝·比德尔喜结良缘。他父亲曾极力促成此事,觉得自己该当爷爷了,但一直未能如愿。艾丽丝购身体一直很差,还得了白血病,拖了好几年。
多年以来,杰克一直注意着让·德布里萨克平步青云,最终升任法国陆军上将。有关杰奎琳的记忆显得如此遥远,好像一切都只是发生在梦里一样。接着是德布里萨克死于心脏病。《纽约时报》专门登了讣告,还有一张上将与杰奎琳的合影。读讣告时,卡扎勒特发现他们只有一个孩子,是一个名叫玛丽的女儿。他思量着是否给她写封慰问信,最后还是决定不写更好。杰奎琳此时并不需要对过去的令人难堪的回忆。那还有什么好写的呢?
不,最好让过去的一切彻底忘却吧……
一旦当选了参议员并被公认为一个前途远大的人,他不得不因政府公务出访外国,通常是形单影只,因为艾丽丝一直身体欠佳。1989年的一天他又一次因公来到巴黎,随行的只有他的忠诚助手和私人秘书,名叫特迪·格兰特的独臂律师。除了其他一些事务,他还被邀请参加总统舞会。卡扎勒特正坐在里兹饭店他的套间起居室的桌子旁边,这时特迪将邀请信扔到他面前。
“你不能说不,这是受命专场演出,就像在白宫或者自金汉宫一样,只不过这是在爱丽舍宫。”
“我绝无不去的意思,”卡扎勒特告诉他说,“而我想指出的是上面写着杰克·卡扎勒特参议员及其随从。就今晚而言,那就是指你,特迪,所以,去找你的黑领带。”
“噢,我可不介意。”特迪对他说,“免费香摈酒,草萄,还有漂亮女人。只是她们全是为你准备的。”
“漂亮的法国女人,特迪。不过别忘了,我可是名花有主啦。好了,走吧。”
在大得惊人的大厅里举办的舞会正如人们所能希冀的那样应有尽有,还有一支管弦乐队在大厅的一端演奏。整个世界似乎都云集于此:俊男情女,世界各地的军界人士,身着紫色或红色长拖的宗教界显要。特迪走开去再拿几杯香摈,卡扎勒特独自一人站在舞池边上。
一个声音说道:“杰克?”
他转身发现她站在背后,头戴一顶小巧玲珑的饰有钻石的冠状头饰,身穿一袭黑色真丝晚礼服。“天呀,是你,杰奎琳!”
当他握着她的双手时他的心狂跳起来。她还是那么美丽,好像时间一直是停顿着的。她说:“现在是卡扎勒特参议员了。我一直满怀兴致地关注你的仕途。大家都说,你还会是未来的总统。”
“要真是这样,母猪都会飞了。”他犹豫了一下,“得知你丈夫去年的死讯我非常遗憾。”
“是的。不过没有拖太长的时间。我想这就足够了。”
特迪·格兰特手端装有两杯香摈的托盘走过来。卡扎勒特介绍说:“特迪,这位是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一位老朋友。”
“不是那位来自哈佛自助餐厅的特迪’格兰特吧?”她微笑着说,“噢,确实非常高兴见到您,格兰特先生。”
“嘿,怎么回事?”特迪问道。
“没什么,特迪。再去拿一杯香摈来,以后我会给你解释。”
特迪走开了,看上去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他和杰奎琳在最近的一张桌子边上坐下。“你妻子没跟你一起来吗?”她问。
“艾丽丝已经与白血病搏斗多年了。”
“噢,非常抱歉。”
“她是个勇敢的女人,但这病支配了她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孩子的原因。你瞧,这多有讽刺性。我父亲——他去年也去世了——鼓动我跟艾丽丝结婚就是因为他觉得我该有一个家庭。人们都为没有家庭的政治家操心。”
“你不爱她吗?”
“噢,我对艾丽丝怀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爱情?”他摇了摇头,“我此生只爱一个人。”
她碰了碰他的胳膊。“我很遗憾,杰克。”
“我也是。我们都失败了——艾丽丝,你和我。我有时想我结局最惨,连个孩子都没有。”
“不,你有,杰克。”她轻柔地说。
对杰克来说时间好像停止了。“你是什么意思?”他终于说话“看那边,就在通往阳台的落地窗旁边。”杰奎琳说。
那姑娘长长的头发,穿一身非常简单的白色裙服。有那么一刻,他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她简直就是当年的杰奎琳。
“你不会拿我开玩笑吧?”他小声说。
“不,杰克,那未免太残忍了。她就是在西贡的那个晚上受的孕,1970年在巴黎出生。她的名字叫玛丽,现在是牛津大学一年级学生,已上完第一学期。”
杰克不能将眼睛从那姑娘身上移开。“上将知道吗?”
“他一直假称她是他的,或者我以为是如此,直到最后医生们告诉他他的心脏已经无可救药。”
“后来呢?”
“当年他在越南丛林里被发现并送往医院后,好像有人给他塞了一封信,密告他妻子曾与一个美国军官打得火热,后者直到凌晨四点才离开她的套房等等。”
“但会是谁呢?”
“我们觉得可能是饭店的某个职员。太恶毒了。有时候我真对人类感到绝望。无论如何他是知道的,一直都知道,我亲爱的让。他死之前,他根据拿破仑法典的有关条款签署了一项声明,称自己是玛丽名义上的父亲。这是为了合法地保留她的地位和头衔。”
“她不知道吗?”
“是的,而且我也不想让她知道。你也别让她知道,杰克。你是个好人,一个有名望的人,但却是一个政治家。大多数美国公众不会乐意接受养有私生女的政治家。”
“但是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该死,当时大家都以为你丈夫已经死了。”
“杰克,听我说。将来某一天你会成为美国总统,大家都这么说。但是要有什么丑闻纠缠着你,你可当不成。而且玛丽怎么办?让她怀着对她的上将父亲的追忆生活下去不是更好吗?别告诉她,假如玛丽不被告知,那么世上就只有两个人知晓此事——你和我。同意吗?”
杰克凝望着窗前的可爱的姑娘,然后收回眼光看着她母亲。
“好吧,”他说,“好吧,你是对的。”
她抓起他的手。“我知道。现在……你想去见见她吗?”
“天啊,当然想啦!”
她领他走向落地窗。“她长着跟你一样的眼睛,杰克,还有跟你一样的笑容。你自己会发现的。”
玛丽·德布里萨克正跟一位英俊的年轻军官说话。她转过身来。“妈妈,”她笑着说,“我早就说过,你穿着这身礼服真是没治了。”
杰奎琳吻了她的双颊。“谢谢,亲爱的。”
玛丽介绍说:“这位是法国外籍军团的莫里斯·盖庸中尉,刚从乍得战场上回来。”
盖庸举止打扮都是标准的军人派头。他脚后跟一靠,吻了一下杰奎琳的手。“非常荣幸,伯爵夫人。”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华盛顿来的杰克·卡扎勒特参议员。我们是好朋友。”
盖庸反应热烈。“荣幸之至,参议员!我读过去年《巴黎晚报》上有关您的文章。您在越南的英雄事迹真令人称羡,先生。真是非凡的成就。”
“呢,谢谢你,中尉,”杰克·卡扎勒特说,“从像你这样的人口中听到这些,意义尤其重大。”他转身握住自己女儿的手,说:“请允许我说,你和你母亲一样,真是美丽极了。”
“参议员,”她原先一直是微笑着,这时她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困惑不解的神情。“您能肯定我们从前没有见过面吗?”
“对极了。”杰克笑了。“我怎么可能忘了呢?”他吻了她的手。
“好了,如果允许的话,我想与你母亲共舞一曲。”
当他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的时候,他对杰奎琳说:“你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她真是美妙绝伦。”
“有这样一个父亲,她当然会的。”
他满目柔情地凝视着她。“你知道,我想我一刻都不曾停止爱你,杰奎琳,”他说,“要是——”
“嘘,”她边说边把用手指按佐他的嘴唇。“我知道,杰克,我知道。但是我们只能愉快地接受现实。”她笑了笑。“好了,让我们给双脚注入些生气吧,参议员。”
后来,他再也没有见过她。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妻子最终还是让缠身多年的白血病夺去了生命。海湾战争三年后,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上,他和法国大使的一次偶然交谈让他得知了她的最新消息。当时他和特迪正与大使站在白宫的草坪上。
大使说:“祝贺看来将是理所当然的了。我明白只要您提出要求,总统提名将是您的了。”
“为时尚早,”杰克说,“还有一位弗里德曼参议员,假如他决定竞选的话。”
“别听他的,大使先生,他不会输的。”特迪说。
“我绝对相信你。”大使转向卡扎勒特,说:“不管怎样,众所皆知的是,特迪是您的心腹。”
“我想是吧。”杰克笑了。然后,也不知为什么——可能是那音乐的缘故?——他说:“告诉我,大使,我有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你认识她吗?”
大使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奇怪的表情,然后他说:“上帝啊,我怎么忘了。您在越南救了她的命。”
“见鬼,那天我也忘了那回事了,”特迪说,“你就是因为这才得到了‘杰出贡献十字勋章的’。”
“您跟她没有接触吗?”大使问。
“没有。”
“她女儿与盖庸上尉订了婚,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我熟识他的家庭。不幸的是,他在海湾战争中牺牲了。”
“非常遗憾听到这个坏消息。那位伯爵夫人呢?”
“癌症,我的朋友,依我看,是处在死神的门口。太可惜了。”
卡扎勒特对特迪说:“我得立即离开这儿。你去办两件事情。”
当时他们正快步走在白宫的走廊里。“跟我驻巴黎大使馆取得联系,核查一下德布里萨克伯爵夫人的现况,然后打电话给机场,通知他们准备好‘湾流’号直飞巴黎。”
几年前他母亲去世时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尽管出于政治目的他将全部遗产投入了一项盲人基金会,并将一切财务交由他人管理,但这还是绘他提供了不少特权,这“湾流”号私人飞机就是其中之一。
特迪已经在移动电话上发号施令了,他们抵达豪华轿车时,他说:“他们会来电的。”他俩进了后座,特迪关上他们与司机之间的玻璃隔窗。“杰克,有麻烦吗?有什么我该知道的吗?”
卡扎勒特做了件白天很少做的事。他伸手到吧台里选了只玻璃杯。“给我倒杯苏格兰威士忌,特迪。”
“杰克,你没事吧”特迪焦虑地询问。
“我没事。我唯一爱过的女人正死于癌症,而我的女儿子然一身。给我一杯苏格兰威士忌。”
特迪·格兰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但还是倒了酒。“女儿,杰克?”
卡扎勒特一口灌下那杯酒。
“真不错。”他说,然后他告诉了他事情的原委。
结果,疯狂的越洋飞行于事无补。杰奎琳·德布里萨克已于两周前去世,葬礼也已于五天前举行。卡扎勒特发现自己恍恍馏倔,行动迟缓,是特迪在关照着一切。
“她被安葬在德布里萨克家族墓地。那是在瓦伦西的一片墓地里。”他在里兹饭店他们的套房里接完电话后告诉杰克。
“谢谢,特迪。我们去祭祀吧。”
两人在豪华轿车里坐定时,卡扎勒特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岁。特迪·格兰特照料他比对任何人都细心,甚至比对他那在耶鲁大学当物理学教授的长期伙伴的照料都细心。
卡扎勒特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兄长,自从那次哈佛自助餐厅事件之后一直关心他的事业,给他在家族法律事务所里谋了份职业,让他当私人助理,这可是完全独一无二的工作,特迪每一次都抓住了机会。
有一次在参议院委员会会议上,他坐在卡扎勒特身边,密切注意会议的进程,提供有关咨询。会后,跟白宫有关系的一位高级职员走到卡扎勒特面前,怒气冲冲地说:
“见鬼,参议员,我坚决反对这位同性恋口交者经常出现在这些场合。我可不想在这个委员会里有同性恋者出没。”
会场里鸦雀无声。杰克·卡扎勒特愤然说:“特迪·格兰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曾因在越南战争中作战英勇而被授予铜质星章和越南英勇十字勋章。他还为祖国献出了一条胳膊。”他的脸难看得吓人。“更重要的是,他是我的朋友,而他的性取向是他自己的事。”
“瞧,听我说。”那个职员辩解说。
“不.你听我说。我离开这委员会,”卡扎勒特转向格兰特说,“我们走,特迪。”
最后,总统听说此事后,倒是那个白宫职员被扫地出门,而不是杰克·卡扎勒特,对此特迪一直铭记在心。
墓地正下着小雨,迷雾蒙蒙。一间小小的记录室里有一名职员在值班。特迪进去询问墓室地点。他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和玻璃纸裹着的一技玫瑰,进了轿车后,他吩咐司机:
“向北走。然后在顶部往左拐一点。我们在那儿下车。”
他没有跟卡扎勒特说什么,只见他坐在那儿疲惫不堪,紧张万分。墓地很陈旧,挤满了林立的哥特式纪念碑和墓石。他们到了后,格兰特撑起一把黑雨伞。
“这边走。”他们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走着。特迪又一次核对着纸上的说明。“就是这儿了、参议员。”他说,奇怪的是这次称呼这么正式。
墓室装饰华丽,顶部还有一位死亡天使。拱形人口处有一扇四周包有铁片和嵌有德布里萨克字样的烁木大门。
“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特迪。”卡扎勒特告诉他。
“当然。”特迪把玫瑰交给他,回到轿车里去。
杰克走进门廊。那儿有一块园,上面列有安息在此的家庭成员名单,不过上将单独有一块匾,杰奎琳·德布里萨克的名字用烫金字新刻在下面。
那儿有几个放花的容器,杰克将玫瑰从包装纸里取出,亲吻了一下,将它插入容器中,然后他坐在石凳上痛哭起来,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如此痛哭过。
过了一会儿——他也不清楚有多久——砾石路上传来脚步声,他抬头一看,玛丽·德布里萨克站在那儿,穿着一件柏帛丽牌战壕雨衣,头上裹着头巾。她手捧跟他一样的玫瑰,特迪·格兰特站在她身后,为她打着伞。
“原谅我,参议员,这是我干的,但我觉得她应该知道。”
“没关系,特迪。”卡扎勒特此时情绪高涨,心跳加速。
特迪回到轿车里去了,父女俩单独在一起互相对视。“别生他的气,”她说,“您瞧,我早就知道了。那次总统舞会过后一二年,妈妈第一次病例之后她就告诉了我。她说是时候了。”
她将玫瑰插入另一个容器中。“您看见了吗,妈妈,”她轻声说,“这世上最爱您的两个人,每人给您献了一技花。”然后她转身微笑着说:“我们不是在这儿了吗,父亲。”
卡扎勒特又一次泪流满面,她双臂搂住他的脖子,紧紧地依偎着他。
后来,父女俩一起坐在石凳上,手牵着手,他说:“我必须澄清事实,你得允许我公开认女。”
“不,”她说,“母亲对此事态度很坚决,我也是。您是个伟大的参议员,将来当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之后您还可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不能有任何东西坏了这件大事。一个私生女是最要不得的。您的政敌将会得到一个大肆嘲笑、攻击的机会。”
“操他们。”
她大笑起来:“未来的总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我的方法最好。只有您和我知道,这是最完美的掩盖。”
“还有特迪。”
“啊,是的,可爱的特迪。这样一个好人和真正的朋友。我母亲告诉过我有关他的情况。您可男。对他告诉了我这件事再气恼了。
“我没有生气。”
她提高声音,喊道:“特迪,来吧。”
特迪·格兰特钻出轿车,加入他们。“我很抱歉,杰克。”
“你做得对,特迪。我很感激。但她不允许我公开这件事。跟她说她错了。”
“不,恐怕她是对的。要不然你可能会前功尽弃。反对派会大肆演染,把它说成十足的丑闻。这就是政治。”
杰克的心情很不平静,但理智告诉他他们是对的。该死!“好吧。”卡扎勒特转向她,仍旧握着她的手,说:“但我们必须定期见面。”
她微微一笑,对着特迪扬了扬眉头。特迪说:“很抱歉,杰克,这样的话会有传闻的。见鬼,新闻界会紧追不放。他们会以为你又给自己找了个女朋友。”
卡扎勒特的双肩垂落下来。她轻轻碰了碰他的脸。“也许会有某个奇怪的场合,某个社交宴会。您知道诸如此类的事情。”
“上帝呀,这未免太痛苦了。”他哀叹道。
“您是我的父亲,我爱您,但并不因为您是那个当年在上帝遗弃了的沼泽地里救了我母亲一命的光荣年轻的战斗英雄。我敬仰的是您多年来矢志不渝地照料自己罹患绝症的妻子直到最后的高风亮节。我爱您,杰克·卡扎勒特,爱的是您这个人,而且我真的非常乐意做您的女儿。”她紧紧拥抱他,又转头向此时已热泪盈眶的特迪说:“好好照顾他,特迪。现在我要走了。”她踏人雨中,走远了。
“上帝啊,帮帮我吧,特迪.我该怎么办?”杰克·卡扎勒特语无伦次地说。
“你将要让她为你感到骄傲,参议员。你将成为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好的他妈的总统。现在,我们走吧。”
他们走向豪华轿车时,卡扎勒特说:“肯尼迪说得没错。谁要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公平,那他是大错特错了。”
“对,参议员,生活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但我们所能拥有的仅此而已。”特迪边说边钻进轿车,“噢,顺便提一下,我刚从移动电话上得知,弗里德曼参议员决定不参加竞选。总统提名是你的了。我们起航喽。”
文学殿堂疯马 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