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①萨伯(SAAB)是瑞典飞机有限公司的瑞典文缩写,瑞典的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与其合并后生产的900系列轿车吸收了很多飞机设计的特点,是汽车界的后起之秀。
②草地广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著名广场,位于国会大厦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问。
俄亥俄州西部,八月中旬,夏令时间晚上八点,基思自言自语道,太阳离地平线还有十五度左右呢。他几乎忘了东部时区的最东端在这个时刻天该有多亮,忘了自己祖国的国土有多么辽阔。
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驾车相当轻松,不必集中思想,兰德里可以想一些他一直不愿想的事。冷战结束了,这是个好消息;许多冷战战士被辞退了工作,这对基思·兰德里来说是个坏消息。
但兰德里想,上帝终于还是怜悯世人的,吹一口圣气,把笼罩在这个星球上近半个世纪的核大战阴霾驱散了。欢呼吧,我们得救了。
他心想,我将很高兴把我的剑铸成一个犁头或是一把树剪,甚至把我的9毫米格劳克手枪铸成一个镇纸,嗐,也许并不高兴这么做,但难道他还有什么选择吗?
冷战,本来是迅速膨胀的事业,现在已经萎缩了,害得它的专家、技师以及中层管理人员不得不去寻求别的出路。兰德里知道,从理智上讲,自从谷登堡①印刷所开始出版《圣经》,不再雇用大批僧侣制作手抄本以来,对人类来说,冷战的结束是再好不过的事,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感到气恼,政府夺走了他生命中二十五年的时光,却没有足够的和平经费可以让他留下来再干五年,然后领取全额退休金。
①谷登堡(1398-1468):德国金匠,发明活字印刷术,一直沿用到20世纪,没有什么重大改变。曾排印过《圣经》。
然而,好吧,华盛顿已经是两天以前的事了,现在它已落在他身后六百英里了。今天是他第二生命中的第三天。说美国人的生活中没有不光彩行为的人,那一定是从来没有为美国政府工作过。
他哼了几小节《归家》曲,但发觉自己的声音刺耳,于是打开收音机,旋到一个当地电台,听到一则从县商品展销会发来的现场报道,接着是通知宗教活动的社区公告、名流聚会以及归国退伍军人野餐会的消息等等,再接着是粮食与牲畜的价格、鱼讯以及详细得令人烦恼的天气预报。印第安那州南部来了龙卷风。兰德里关掉收音机,心想,四分之一个世纪前,他听过同样的这类新闻。
这些年他经历了许多事,大部分都充满危险。他现在安全了,还活着。但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他觉得自己一只脚伸在坟墓里,另一只脚又踩在香蕉皮上。他笑了笑。“归家。”
的确,他承认,他此刻心情复杂,得理顺一下。两星期前他正在贝尔格莱德同南斯拉夫的国防部长打交道,互相威胁,今天他已经在俄亥俄州听一个带鼻音的电台广播员预测生猪的价格了。是啊,他安全了,但还不是安然无恙。
兰德里惬意地靠在驾驶座上,专心开车。他喜欢在乡村公路上行车的那种感觉,萨伯车开起来也得心应手。小车驶过俄亥俄州西部的小镇和村庄时,那不同寻常的造型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注意。他寻思,到斯潘塞城①安顿下来之后,他也许该换一辆普通的车,少让别人议论。
①斯潘塞城是下文中斯潘塞县的县城,在美国,县是州以下最大的行政区。
大片的玉米地一直延伸到蓝天的尽头,田野里零零落落有农民种的大豆、小麦或苜蓿,但绝大部分还是玉米:饲料玉米能够喂肥牲畜,甜玉米可以上人们的餐桌,玉米——玉米糖浆、玉米淀粉、玉米片、玉米粉。玉米、玉米、玉米,兰德里想,就是这玉米在把一个已经肥透了的国家喂得更肥。兰德里这些年去过不少闹饥荒的地区,也许这能说明为什么他看到这块美国腹地的富足会不由得想到“肥”。
“好一片琥珀色的谷浪呀。”他大声喊起来,他注意到田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在庄稼中他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因为他既不是农民,也不持有粮食期货。但他在出生后的头十八年里一直听到周围人人都在谈论庄稼,所以无论在哪里,在俄国,在中国,在索马里,他都注意那儿的庄稼,现在兜了整整一个圈子,又回到俄亥俄州西部来了。
兰德里看到了斯潘塞城的标记,于是将车调到低速挡转了个弯,没踩刹车,跟在他后面的一辆福特车也想来这一手,却没能圆满成功。
远处地平线出现了一座贮水塔和几处储粮圆柱塔。过了一会儿,他便看得见斯潘塞县政府大楼的钟塔了。县政府大楼是一座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哥特式红砖沙石建筑,于十九世纪和本世纪转接之际在人们的一阵狂热和赞助中造了起来。兰德里想,当年大楼落成是个奇迹,现在它仍是个奇迹——斯潘塞县曾经是那么繁荣,有那么多居民,要不怎会有财力去建造这样一座庞大的高楼!
小车渐渐驶近,小城里十座教堂的尖顶他差不多都能看见了,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兰德里没有进城,却拐弯驶上了一条农场小路。一个交通标志提醒他当心慢速行驶的农用车辆,于是他放松加速器,不出一刻钟,他就能看到兰德里农场的红色谷仓了。
他以前从未一路驱车回家,而总是先乘飞机到托莱多市或哥伦布市,然后租一辆车开回家。这次从哥伦比亚特区驾车归来,一路上波澜不惊,却也饶有兴味。令他觉得有趣的是,除了观赏风景之外,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离开斯潘塞城这么久之后又要回乡居住。有趣的还有那种不慌不忙的安逸感,他的记事本上不会再有未来的任务;汽车里原先安装的政府专用电话亦不复存在,只剩下一根飘荡着的电线;另外还有一种失去与上司联络的不习惯的感觉,他的上司每天都需要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被绑架了还是进了监狱,在潜逃中还是在度假。《国家安全法》有一条规定,允许他在离开后三十天内向上司报告他的转信地址。然而,事实上这次他们在他离开华盛顿之前就想知道。但兰德里开始行使他作为一个平民的权利,他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他自己也不知道将去何方。他走了,但没有被遗忘;他奉命退役,但他的上司对他依然兴趣不减。
兰德里驶过一排安装在柱子上的住户信箱,注意到标有兰德里姓氏的那只信箱上的小红旗已经倒下,五年来它一直这样。
他把车开上门前长长的石子路,路上长满了野草。
这幢农宅是一座具有标准维多利亚风格的、装有白色护墙板的房子,带有门廊和俗艳的装饰,是兰德里的曾祖父于一八八九年建造的,也是这块地基上盖起的第三座房屋。第一座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盖的木屋,当时他的祖先抽干了大黑沼的水,清理了沼地,才盖起了房子。第二座大约建于南北战争时期,他曾经在照片上见过,是木瓦坡顶的小楼房,没有门廊,也没有装饰。当地有一种俏皮的说法:房子越漂亮,男人越是怕老婆。显而易见,曾祖父塞勒斯是个十足的“妻管严”。
兰德里把他的萨伯车停在门廊前,下了车。西边的落日还很炎热,但空气非常干燥,完全不像蒸汽浴似的华盛顿天气。
兰德里凝视着这所房子。门廊上没有人欢迎他回家,将来也不会有的。他的父母已经不干农活,五年前去了佛罗里达州。还没结婚的妹妹芭芭拉去了克利夫兰,力图实现自己做一名广告公司经理的职业抱负,弟弟保罗是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公司的副总裁。保罗娶了一位名叫卡罗尔的可爱女人,她在美国有线电视网工作,他们夫妻俩现已分居,两个儿子由双方共同监护。保罗的生活完全被分居协议和可口可乐公司主宰了。
基思·兰德里没结过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看到了弟弟保罗以及大部分熟人的婚姻悲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职业,这种职业是不会给婚姻生活带来美满结局的。
其次,如果他不想欺骗自己——他最好是不欺骗自己,那么,他是从来没有完全忘却安妮·普伦蒂斯的。他现在把车停在自家农场的前面,安妮就住在离此约十英里的地方。确切些说,是十点三英里。
基思·兰德里走出他的萨伯车,伸了伸腰,打量着这所老农舍。在黄昏的余晖中,他仿佛看见自己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站在门廊上,手里拎着睡袋,吻别他的母亲和妹妹芭芭拉,并同小保罗握手。他父亲站在他家的福特汽车旁,也就是此刻站在萨伯车旁的他自己所在的地方。那有点像诺曼·罗克韦尔①画中的送别场面,只不过基思·兰德里不是外出去飞黄腾达,而是要去县政府大楼,楼前的停车场上有一辆大客车等着把当月县政府官员接见过的一批适龄青年从斯潘塞县送到托莱多的征兵站去。
①罗克韦尔(1894-1987):美国插图画家,以绘《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画而闻名,其招贴画《四大自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广泛散发,1977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基思·兰德里清楚地记得家人脸上担忧的神色,却记不清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举动。
但他似乎记得他感到难过,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冒险感、一种离家的欲望,这使他感到内疚,他当时不明白自己的复杂心情,现在他明白了,它可以用一首老歌的歌词来概括:他们见过巴黎之后,你怎能再叫他们待在农场?
然而那不是巴黎,而是越南,新兵们并没有集中在乡村广场上接受点名和欢送,也没有在所谓的越战胜利日之后凯旋在中央大街上,这段经历的最终结果对兰德里来说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从未回过农场。当然他的肉体是回来过,但他的心和灵魂从来没有。从那以后,农场已经不再是他的家了。
老家到了。从他当年走出这幢房子的门廊去闯世界以来,四分之一个世纪已经过去,现在他又站在这个门廊的台阶上。家人的音容笑貌早已消逝,只在他心中留下了一种未曾料及的惆怅。
他心里想:“好了,我回来了,纵然没有别的人回来。”
他走上台阶,从口袋中掏出钥匙,开门进屋。
①萨伯(SAAB)是瑞典飞机有限公司的瑞典文缩写,瑞典的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与其合并后生产的900系列轿车吸收了很多飞机设计的特点,是汽车界的后起之秀。
②草地广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著名广场,位于国会大厦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问。
俄亥俄州西部,八月中旬,夏令时间晚上八点,基思自言自语道,太阳离地平线还有十五度左右呢。他几乎忘了东部时区的最东端在这个时刻天该有多亮,忘了自己祖国的国土有多么辽阔。
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驾车相当轻松,不必集中思想,兰德里可以想一些他一直不愿想的事。冷战结束了,这是个好消息;许多冷战战士被辞退了工作,这对基思·兰德里来说是个坏消息。
但兰德里想,上帝终于还是怜悯世人的,吹一口圣气,把笼罩在这个星球上近半个世纪的核大战阴霾驱散了。欢呼吧,我们得救了。
他心想,我将很高兴把我的剑铸成一个犁头或是一把树剪,甚至把我的9毫米格劳克手枪铸成一个镇纸,嗐,也许并不高兴这么做,但难道他还有什么选择吗?
冷战,本来是迅速膨胀的事业,现在已经萎缩了,害得它的专家、技师以及中层管理人员不得不去寻求别的出路。兰德里知道,从理智上讲,自从谷登堡①印刷所开始出版《圣经》,不再雇用大批僧侣制作手抄本以来,对人类来说,冷战的结束是再好不过的事,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感到气恼,政府夺走了他生命中二十五年的时光,却没有足够的和平经费可以让他留下来再干五年,然后领取全额退休金。
①谷登堡(1398-1468):德国金匠,发明活字印刷术,一直沿用到20世纪,没有什么重大改变。曾排印过《圣经》。
然而,好吧,华盛顿已经是两天以前的事了,现在它已落在他身后六百英里了。今天是他第二生命中的第三天。说美国人的生活中没有不光彩行为的人,那一定是从来没有为美国政府工作过。
他哼了几小节《归家》曲,但发觉自己的声音刺耳,于是打开收音机,旋到一个当地电台,听到一则从县商品展销会发来的现场报道,接着是通知宗教活动的社区公告、名流聚会以及归国退伍军人野餐会的消息等等,再接着是粮食与牲畜的价格、鱼讯以及详细得令人烦恼的天气预报。印第安那州南部来了龙卷风。兰德里关掉收音机,心想,四分之一个世纪前,他听过同样的这类新闻。
这些年他经历了许多事,大部分都充满危险。他现在安全了,还活着。但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他觉得自己一只脚伸在坟墓里,另一只脚又踩在香蕉皮上。他笑了笑。“归家。”
的确,他承认,他此刻心情复杂,得理顺一下。两星期前他正在贝尔格莱德同南斯拉夫的国防部长打交道,互相威胁,今天他已经在俄亥俄州听一个带鼻音的电台广播员预测生猪的价格了。是啊,他安全了,但还不是安然无恙。
兰德里惬意地靠在驾驶座上,专心开车。他喜欢在乡村公路上行车的那种感觉,萨伯车开起来也得心应手。小车驶过俄亥俄州西部的小镇和村庄时,那不同寻常的造型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注意。他寻思,到斯潘塞城①安顿下来之后,他也许该换一辆普通的车,少让别人议论。
①斯潘塞城是下文中斯潘塞县的县城,在美国,县是州以下最大的行政区。
大片的玉米地一直延伸到蓝天的尽头,田野里零零落落有农民种的大豆、小麦或苜蓿,但绝大部分还是玉米:饲料玉米能够喂肥牲畜,甜玉米可以上人们的餐桌,玉米——玉米糖浆、玉米淀粉、玉米片、玉米粉。玉米、玉米、玉米,兰德里想,就是这玉米在把一个已经肥透了的国家喂得更肥。兰德里这些年去过不少闹饥荒的地区,也许这能说明为什么他看到这块美国腹地的富足会不由得想到“肥”。
“好一片琥珀色的谷浪呀。”他大声喊起来,他注意到田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在庄稼中他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因为他既不是农民,也不持有粮食期货。但他在出生后的头十八年里一直听到周围人人都在谈论庄稼,所以无论在哪里,在俄国,在中国,在索马里,他都注意那儿的庄稼,现在兜了整整一个圈子,又回到俄亥俄州西部来了。
兰德里看到了斯潘塞城的标记,于是将车调到低速挡转了个弯,没踩刹车,跟在他后面的一辆福特车也想来这一手,却没能圆满成功。
远处地平线出现了一座贮水塔和几处储粮圆柱塔。过了一会儿,他便看得见斯潘塞县政府大楼的钟塔了。县政府大楼是一座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哥特式红砖沙石建筑,于十九世纪和本世纪转接之际在人们的一阵狂热和赞助中造了起来。兰德里想,当年大楼落成是个奇迹,现在它仍是个奇迹——斯潘塞县曾经是那么繁荣,有那么多居民,要不怎会有财力去建造这样一座庞大的高楼!
小车渐渐驶近,小城里十座教堂的尖顶他差不多都能看见了,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兰德里没有进城,却拐弯驶上了一条农场小路。一个交通标志提醒他当心慢速行驶的农用车辆,于是他放松加速器,不出一刻钟,他就能看到兰德里农场的红色谷仓了。
他以前从未一路驱车回家,而总是先乘飞机到托莱多市或哥伦布市,然后租一辆车开回家。这次从哥伦比亚特区驾车归来,一路上波澜不惊,却也饶有兴味。令他觉得有趣的是,除了观赏风景之外,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离开斯潘塞城这么久之后又要回乡居住。有趣的还有那种不慌不忙的安逸感,他的记事本上不会再有未来的任务;汽车里原先安装的政府专用电话亦不复存在,只剩下一根飘荡着的电线;另外还有一种失去与上司联络的不习惯的感觉,他的上司每天都需要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被绑架了还是进了监狱,在潜逃中还是在度假。《国家安全法》有一条规定,允许他在离开后三十天内向上司报告他的转信地址。然而,事实上这次他们在他离开华盛顿之前就想知道。但兰德里开始行使他作为一个平民的权利,他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他自己也不知道将去何方。他走了,但没有被遗忘;他奉命退役,但他的上司对他依然兴趣不减。
兰德里驶过一排安装在柱子上的住户信箱,注意到标有兰德里姓氏的那只信箱上的小红旗已经倒下,五年来它一直这样。
他把车开上门前长长的石子路,路上长满了野草。
这幢农宅是一座具有标准维多利亚风格的、装有白色护墙板的房子,带有门廊和俗艳的装饰,是兰德里的曾祖父于一八八九年建造的,也是这块地基上盖起的第三座房屋。第一座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盖的木屋,当时他的祖先抽干了大黑沼的水,清理了沼地,才盖起了房子。第二座大约建于南北战争时期,他曾经在照片上见过,是木瓦坡顶的小楼房,没有门廊,也没有装饰。当地有一种俏皮的说法:房子越漂亮,男人越是怕老婆。显而易见,曾祖父塞勒斯是个十足的“妻管严”。
兰德里把他的萨伯车停在门廊前,下了车。西边的落日还很炎热,但空气非常干燥,完全不像蒸汽浴似的华盛顿天气。
兰德里凝视着这所房子。门廊上没有人欢迎他回家,将来也不会有的。他的父母已经不干农活,五年前去了佛罗里达州。还没结婚的妹妹芭芭拉去了克利夫兰,力图实现自己做一名广告公司经理的职业抱负,弟弟保罗是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公司的副总裁。保罗娶了一位名叫卡罗尔的可爱女人,她在美国有线电视网工作,他们夫妻俩现已分居,两个儿子由双方共同监护。保罗的生活完全被分居协议和可口可乐公司主宰了。
基思·兰德里没结过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看到了弟弟保罗以及大部分熟人的婚姻悲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职业,这种职业是不会给婚姻生活带来美满结局的。
其次,如果他不想欺骗自己——他最好是不欺骗自己,那么,他是从来没有完全忘却安妮·普伦蒂斯的。他现在把车停在自家农场的前面,安妮就住在离此约十英里的地方。确切些说,是十点三英里。
基思·兰德里走出他的萨伯车,伸了伸腰,打量着这所老农舍。在黄昏的余晖中,他仿佛看见自己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站在门廊上,手里拎着睡袋,吻别他的母亲和妹妹芭芭拉,并同小保罗握手。他父亲站在他家的福特汽车旁,也就是此刻站在萨伯车旁的他自己所在的地方。那有点像诺曼·罗克韦尔①画中的送别场面,只不过基思·兰德里不是外出去飞黄腾达,而是要去县政府大楼,楼前的停车场上有一辆大客车等着把当月县政府官员接见过的一批适龄青年从斯潘塞县送到托莱多的征兵站去。
①罗克韦尔(1894-1987):美国插图画家,以绘《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画而闻名,其招贴画《四大自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广泛散发,1977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基思·兰德里清楚地记得家人脸上担忧的神色,却记不清自己当时的感受和举动。
但他似乎记得他感到难过,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冒险感、一种离家的欲望,这使他感到内疚,他当时不明白自己的复杂心情,现在他明白了,它可以用一首老歌的歌词来概括:他们见过巴黎之后,你怎能再叫他们待在农场?
然而那不是巴黎,而是越南,新兵们并没有集中在乡村广场上接受点名和欢送,也没有在所谓的越战胜利日之后凯旋在中央大街上,这段经历的最终结果对兰德里来说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从未回过农场。当然他的肉体是回来过,但他的心和灵魂从来没有。从那以后,农场已经不再是他的家了。
老家到了。从他当年走出这幢房子的门廊去闯世界以来,四分之一个世纪已经过去,现在他又站在这个门廊的台阶上。家人的音容笑貌早已消逝,只在他心中留下了一种未曾料及的惆怅。
他心里想:“好了,我回来了,纵然没有别的人回来。”
他走上台阶,从口袋中掏出钥匙,开门进屋。
——代序
孙立尧
文学判断永远是唯心的,尤其是一个故事,一篇小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哲学思考的演进,小说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巨大的变化,但小说的立足点是不动的,它只能以揭露人性作为基本出发点。推而言之,这也是整个文学的必然归宿,对文学本身来说,并不存在着任何超越性,所能超越的只是我们将文学本身作为材料来运用时的主观意念,如弗洛伊德以哈姆莱特来验证他的泛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如从伦理观念来禁毁《金瓶梅》或《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质言之,这并非文学层面上的事。
这也如同我们对《小城风云》一书的态度。这本小说,我们可以将它归入通俗小说的范畴。先进的总是通俗的,因为无论从人物的形象上还是从语言风格上,它都不具有典范意义,但作为通俗小说本身来说,它还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其戏剧性的场面也相当多,因而倘若制成影片,也是一部相当好的素材。
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基思·兰德里、安妮·普伦蒂斯、克利夫·巴克斯特,关系很清楚,各自的性格也非常鲜明。基思,美国中央情报局退役上校,他和安妮是旧情人,感情相当笃厚,可惜在中学和大学的六年甜蜜光阴之后,基思奔赴了越南前线,安妮出于失望和无奈嫁给了警长克利夫。他们三个人年轻时都生活在一个小城里,并且在同一个中学里读过书。而二十五年之后,基思退役归来,与安妮重燃旧情,故事于是展开。基思性格沉稳宽厚,感情专一,一直独身;安妮热情浪漫,富于冒险精神;克利夫却贪婪粗暴,残忍好色。
小说的线索简洁明晰,使整部小说的布局很严密,读者不必要费力去思考一些过分节外生枝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前几章在结构上的戏剧化是很明显的。譬如,第一章描写基思的回乡和他的感慨,第二章换了一景,写到安妮的思考,第三章仍然落在基思的主题上,这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戏剧场景在威尼斯和贝尔蒙之间的变化相似。另外,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只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实质上是“三一律”的延续。但戏剧的五幕是有限的,而小说在长度远远超过戏剧的情况下使用戏剧化的手法,这样的紧缩必然导致情节结构的紧凑和激烈。
因而我们更可以进一步对情节本身做分析。读者完全有可能不费力地一口气将小说读完,因为其中每个情节几乎都是生动的,而且语言通俗,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安妮用枪威胁克利夫的一个场景,其中不免有适当的夸张(这是使情节生动化的基本手段之一),把安妮许多年来默默忍受的压抑以及克利夫色厉内茬、恃强凌弱的本性暴露无疑。安妮往天花板上的一枪巨响,将克利夫吓出尿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压抑既久所爆发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克利夫死于安妮之手的命运。
小说中也不乏性描写,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突出的艺术现象之一。事实上,对小说、电影、绘画之中这类性的描写,我们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反对或提倡它。《小城风云》中的描写,除了刻意表现克利夫的好色和变态外,在手法运用上多少损害了作者的原意,因为其中的描述仍然属于浅层的,远远没有达到劳伦斯的深度,有些甚至是不必要的。
然而,作者在刻画人性上着了不少力。即使感情深厚如基思对安妮——二十五年来基思念念不忘安妮,但从他们的谈话内容来看,他们之间的爱意在二十五年来并没有得到提升,尽管安妮曾经攻读博士学位,而他们俩都曾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作者以此体现出知识对人的本性来讲,其作用并非如何巨大,基思和安妮之间的爱始终只是一种性爱;而克利夫需要的是征服的快意,所以每每显得压抑;对安妮来讲,她是不愿屈服的,所以基思对她更适合一些。作者并非要把基思作为英雄来歌颂,而最后一节中安妮对克利夫的残忍似乎也足以与克利夫的压迫相当。在这一点上,作者故意淡化了善与恶的界限,进一步揭示出人性的善恶并非如表面上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作者插入了乡村与国际都市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及两种环境中观念的对比,对华盛顿,基思是既爱又恨,因为骨子里他是一个乡村里的人,安妮则对它并不十分感兴趣,克利夫却满足于狭窄的斯潘塞城及他的有限的权威。作者一方面反对美国政府的专横,一方面又表现出部分人(例如基思的上司查理)对高度发展的都市文明已不可割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创造了其他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比利·马隆,基思的中学同学,他是一位退伍老兵,妻子被克利夫奸污了,于是每天纵酒度日,还常受克利夫及其下属的欺凌,他自愿帮助基思对付克利夫,却惨死在克利夫的枪下。作者着墨并不多,却极尽了比利的惨状,更烘托出社会的日渐冷漠和人情的逐步消逝,甚至基思,除了对安妮以外,其人生的态度也是冷漠的。又如威尔克斯牧师,仍然保持了旧时代的温情。
一部小说,其价值的大小可以说完全在读者。一部成功的作品固然有多方面的价值,而读者的取舍则完全不同。《小城风云》这部作品,对大部分人来说大约也只是一部通俗小说的价值,恋情、暴力、变态,完全是流行的主题,必须承认,对通俗小说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困难的,它没有惊人的语言,没有充满哲理的句子,甚至没有任何值得记忆的东西。
然而我觉得如同许多描写现代社会的较成功的小说一样,我们可以窥见现代美国社会及我们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的一些真面目。光辉理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各种观念都在急剧崩溃,人的价值渐渐缩小,有的甚至只是一个代码、一个符号而已。就像《小城风云》这部小说里,对克利夫来说,基思、安妮有价值,而他的下属,或者像比利这样的人,其价值为零。反省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只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在所有人眼中的价值总和也小得可怜。
因此,冷漠的小说自有其冷漠的作用,它对我们进一步的教诲意义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一旦人人都能确定自己的价值,准确定好自己的地位,也必然是社会安定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小城风云》的全部意义略如上述,我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倘能积极思考,会有更多意义的取舍。
我们将不停地探索
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局
将是到达我们的出发地
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T.S.艾略特:《小吉丁村》
孙立尧
文学判断永远是唯心的,尤其是一个故事,一篇小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哲学思考的演进,小说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巨大的变化,但小说的立足点是不动的,它只能以揭露人性作为基本出发点。推而言之,这也是整个文学的必然归宿,对文学本身来说,并不存在着任何超越性,所能超越的只是我们将文学本身作为材料来运用时的主观意念,如弗洛伊德以哈姆莱特来验证他的泛性的心理分析理论;如从伦理观念来禁毁《金瓶梅》或《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质言之,这并非文学层面上的事。
这也如同我们对《小城风云》一书的态度。这本小说,我们可以将它归入通俗小说的范畴。先进的总是通俗的,因为无论从人物的形象上还是从语言风格上,它都不具有典范意义,但作为通俗小说本身来说,它还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其戏剧性的场面也相当多,因而倘若制成影片,也是一部相当好的素材。
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基思·兰德里、安妮·普伦蒂斯、克利夫·巴克斯特,关系很清楚,各自的性格也非常鲜明。基思,美国中央情报局退役上校,他和安妮是旧情人,感情相当笃厚,可惜在中学和大学的六年甜蜜光阴之后,基思奔赴了越南前线,安妮出于失望和无奈嫁给了警长克利夫。他们三个人年轻时都生活在一个小城里,并且在同一个中学里读过书。而二十五年之后,基思退役归来,与安妮重燃旧情,故事于是展开。基思性格沉稳宽厚,感情专一,一直独身;安妮热情浪漫,富于冒险精神;克利夫却贪婪粗暴,残忍好色。
小说的线索简洁明晰,使整部小说的布局很严密,读者不必要费力去思考一些过分节外生枝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前几章在结构上的戏剧化是很明显的。譬如,第一章描写基思的回乡和他的感慨,第二章换了一景,写到安妮的思考,第三章仍然落在基思的主题上,这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戏剧场景在威尼斯和贝尔蒙之间的变化相似。另外,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只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实质上是“三一律”的延续。但戏剧的五幕是有限的,而小说在长度远远超过戏剧的情况下使用戏剧化的手法,这样的紧缩必然导致情节结构的紧凑和激烈。
因而我们更可以进一步对情节本身做分析。读者完全有可能不费力地一口气将小说读完,因为其中每个情节几乎都是生动的,而且语言通俗,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安妮用枪威胁克利夫的一个场景,其中不免有适当的夸张(这是使情节生动化的基本手段之一),把安妮许多年来默默忍受的压抑以及克利夫色厉内茬、恃强凌弱的本性暴露无疑。安妮往天花板上的一枪巨响,将克利夫吓出尿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压抑既久所爆发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克利夫死于安妮之手的命运。
小说中也不乏性描写,这是二十世纪以来最突出的艺术现象之一。事实上,对小说、电影、绘画之中这类性的描写,我们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反对或提倡它。《小城风云》中的描写,除了刻意表现克利夫的好色和变态外,在手法运用上多少损害了作者的原意,因为其中的描述仍然属于浅层的,远远没有达到劳伦斯的深度,有些甚至是不必要的。
然而,作者在刻画人性上着了不少力。即使感情深厚如基思对安妮——二十五年来基思念念不忘安妮,但从他们的谈话内容来看,他们之间的爱意在二十五年来并没有得到提升,尽管安妮曾经攻读博士学位,而他们俩都曾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作者以此体现出知识对人的本性来讲,其作用并非如何巨大,基思和安妮之间的爱始终只是一种性爱;而克利夫需要的是征服的快意,所以每每显得压抑;对安妮来讲,她是不愿屈服的,所以基思对她更适合一些。作者并非要把基思作为英雄来歌颂,而最后一节中安妮对克利夫的残忍似乎也足以与克利夫的压迫相当。在这一点上,作者故意淡化了善与恶的界限,进一步揭示出人性的善恶并非如表面上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作者插入了乡村与国际都市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及两种环境中观念的对比,对华盛顿,基思是既爱又恨,因为骨子里他是一个乡村里的人,安妮则对它并不十分感兴趣,克利夫却满足于狭窄的斯潘塞城及他的有限的权威。作者一方面反对美国政府的专横,一方面又表现出部分人(例如基思的上司查理)对高度发展的都市文明已不可割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创造了其他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比利·马隆,基思的中学同学,他是一位退伍老兵,妻子被克利夫奸污了,于是每天纵酒度日,还常受克利夫及其下属的欺凌,他自愿帮助基思对付克利夫,却惨死在克利夫的枪下。作者着墨并不多,却极尽了比利的惨状,更烘托出社会的日渐冷漠和人情的逐步消逝,甚至基思,除了对安妮以外,其人生的态度也是冷漠的。又如威尔克斯牧师,仍然保持了旧时代的温情。
一部小说,其价值的大小可以说完全在读者。一部成功的作品固然有多方面的价值,而读者的取舍则完全不同。《小城风云》这部作品,对大部分人来说大约也只是一部通俗小说的价值,恋情、暴力、变态,完全是流行的主题,必须承认,对通俗小说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困难的,它没有惊人的语言,没有充满哲理的句子,甚至没有任何值得记忆的东西。
然而我觉得如同许多描写现代社会的较成功的小说一样,我们可以窥见现代美国社会及我们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的一些真面目。光辉理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各种观念都在急剧崩溃,人的价值渐渐缩小,有的甚至只是一个代码、一个符号而已。就像《小城风云》这部小说里,对克利夫来说,基思、安妮有价值,而他的下属,或者像比利这样的人,其价值为零。反省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只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在所有人眼中的价值总和也小得可怜。
因此,冷漠的小说自有其冷漠的作用,它对我们进一步的教诲意义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一旦人人都能确定自己的价值,准确定好自己的地位,也必然是社会安定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小城风云》的全部意义略如上述,我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倘能积极思考,会有更多意义的取舍。
我们将不停地探索
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局
将是到达我们的出发地
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T.S.艾略特:《小吉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