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內爾森·德米勒 Nelson DeMille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1943年八月23日)
荒島奪命案
  作者:內爾森·德米勒
  範一亭 周麗華 陸曉 盧凌雲 譯
  三個人也能保守秘密,如果其中有兩個人已經死了。
   ——富蘭剋林
   《窮查理年鑒》(1735)
  譯序
  第01節
  第02節
  第03節
  第04節
  第05節
  第06節
  第07節
  第08節
  第09節
  第10節
  第11節
  第12節
  第13節
  第14節
  第15節
  第16節
  第17節
  第18節
  第19節
  第20節
  第21節
  第22節
  第23節
  第24節
  第25節
  第26節
  第27節
  第28節
  第29節
  第30節
  第31節
  第32節
  第33節
  第34節
  第35節
  第36節
  第37節
  第38節
1
  通過雙筒望遠鏡,我能看到一隻四十來尺長、漂亮的艙式快艇在百來碼外泊定。兩對三十來歲的夫婦在艇上享受快樂時光,曬着日光浴,猛喝飲料。女人們穿着小小的睡褲,沒有上裝。男人中的一個正站在船頭,他飛快地脫掉衣服,立在那兒彎腰準備了一分鐘,然後跳人海灣繞船而遊。好一片美妙的鄉村!我放下望遠鏡,打開了一罐“百威”啤酒。
  此時正是暮夏,我指的不是八月底,而是秋分之前的九月。勞動節周末已經過去,秋後小陽春即將到來,就那會兒吧。
  我,約翰·柯裏,一個康復中的警察,此刻正在叔父傢的後廊上,深深陷坐在一張柳條椅裏,腦際淺淺地浮過一些雜念。我發現無所事事的問題在於你不知道這種狀態何時結束。
  這個後廊呈一種老式的環抱狀,三面都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農房,全蓋着木條瓦和俗麗的裝飾,塔樓,山墻等,一共九碼長。從我所坐的地方向南望去,穿過一斜坡草坪便是匹剋尼剋大海灣。太陽在西面的地乎綫上低垂,是下午六點四十五分時的太陽。我是一個城市居民,但現在卻真的融人到鄉村的事物中,比如天空啦,所有這一切。而幾個星期以前,我終於找到了北斗星座。
  穿着一件純白T恤和在體重驟減之前很合身的毛邊牛仔短褲,我赤腳交叉架在圍欄上,而左右腳的大腳趾頭便框定了剛纔提到的艙式快艇。
  在一天中的這個時候,你可以聽到蟲鳴聲:蟋蟀、蝗蟲、還有,誰知道那麽多呢?我不太熱衷於這些大自然的聲響,所以桌子的一端放着我的手提式放音機,正咿呀唱着《大寒顫》。我左手拿着一聽啤酒,膝上放着雙簡望遠鏡,右手邊的地板上放着我那閑置的傢夥,一枝史密斯和威森造點三八口徑雙筒轉輪手槍,大小正好放進我的錢包裏。當然這衹是開玩笑。
  在《當一個男人愛上女人》和《街頭舞蹈》兩首歌之間兩秒鐘的間歇裏,我聽到,或從鬆散搖晃的舊地板上感覺到,有人正沿長廊走來。因為我獨自居住,沒料到會有人來,便把手槍拿起來放在膝蓋上。你們別以為我患了狂想癥。這裏我應該提一下的是,我正從一場病中康復過來,不是瘁腮,而是三處槍傷,兩處九毫米口徑,一處是點四四口徑,有兩誇脫的大肚酒瓶那麽大。但槍洞的大小並不重要,實際上重要的是彈孔的位置,位置,位置。顯然這些孔打得正是地方,因為我現在正在康復中,麗不是在墳墓中被分解。
  我往右看去,後廊在此沿西邊的房子圍轉。一個男人從轉角處出現,在離我十五尺處停下來,搜索着落日投下的長長的影子。因此他沒看見我。但由於他背對太陽,我也很難看清他的臉或猜測他的意圖。我說:“需要幫忙嗎?”
  他把頭轉嚮我。“哦,嗨,約翰,我還沒註意到你在那兒。”
  “請坐。警長。”我把轉輪手槍悄悄插進T恤下的腰帶裏,然後放低了《街頭舞蹈》的音量。
  西爾韋斯特·麥剋斯威爾,啊哈,麥剋斯,在本地就代表法律的人,此時正嚮我蹭蹬過來,一屁股坐在圍欄上,面嚮我。他穿着一件亮色的運動茄剋,白色開扣衫,棕色棉質便褲,赤腳穿一雙划船鞋。我說不出他是在執行任務還是闌來散步。我說:“在冷櫃裏有些軟飲料。”
  “謝謝。”他朝下一伸手,把一罐“百威”從冰塊中解救出來。麥剋斯喜歡把啤酒稱作軟飲料。
  他淺嘗了一會兒,朝着距他的鼻子兩尺來遠的空間中的一點沉思凝望。我把註意力轉回海灣,聽“驚奇’’樂隊的一首歌叫《海中太多的魚》。因為是星期一,來度周末的人已經走了。謝天謝地!在勞動節過後,當大多數夏日租賃都結束時,我也是這麽說的。於是我便有了重歸寧靜的感覺。麥剋斯是一個當地人。他沒有開門見山,所以你衹好耐心地等。他最後問我:“這地方是你自己的嗎?”
  “我叔叔的,他想讓我買下它。”
  “別買任何東西。我的哲學是,如果它會飛,會飄,會他媽的,租好了。”
  “謝謝。”
  “你打算在這兒呆上一段時間?”
  “直到風不再從我胸腔呼嘯而過。”
  他微笑了,但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麥剋斯是個大個子,和我差不多年紀,四十五歲左右,波浪形金黃色頭髮,紅潤的膚色,藍眼睛。女人們似乎覺得他很英俊,這對至今仍是一個單身漢的麥剋斯警長很有利。
  他說:“你現在感覺如何?”
  “不錯。”
  “你想進行一些腦力鍛煉嗎?”
  我沒有回答。我認識麥剋斯已有十年了,但因為我不住在這兒,衹是偶爾看到他。在此我需要說明:我是一個紐約市重案組的偵探,直到我趴下前,都在曼哈頓北區工作,那是四月十二日的事情。二十多年來紐約市沒有一個兇殺案偵探倒下,所以這事兒成了大新聞。紐約警察局公共情報辦公室使這種盛況持續下去,因為合同時間又到了。而我又這麽平和,英俊,等等。他們把這事兒潤色了一番,媒體也很合作,於是我們便一輪一輪熱下去。同時,兩個嚮我射擊的兇犯依然逼遙在外,所以我在哥倫比亞長老會住了一個月,又在曼哈頓的公寓住了幾星期。然後哈裏叔叔認為他的夏日別墅是一個適合英雄的去處,為什麽不去呢?我在五月底,正是紀念日之後來到了這兒。
  麥剋斯說:“我想你認識朱迪·戈登和湯姆·戈登。”
  我看着他,兩人目光相遇,我明白他的意思,問道:“兩個人都……?”
  他點點頭:“是的。”在一段令人肅然起敬的沉默之後,他說:“我想帶你去看看現場。”
  “為什麽?”
  “為什麽不?幫我個忙,比別人搶先一步。我正缺兇殺案偵探。”
  事實上,南侯德鎮警察局沒有兇殺案偵探,但依然應付自如,因為這兒很少有人被謀殺。如果這樣的事發生,薩福剋縣警方將對兇殺案細節作出反應並予以接管。麥剋斯就站到一邊去了。他不願意這樣。
  此地的大致方位——這是長島的北福剋,紐約州南侯德鎮所在地。據公路旁的一塊裝飾板上記載,它是在十七世紀四十年代左右由一群從康涅狄格新哈文來的人建立的。任何人都知道他們為逃避國王麗來此地。麗長島的南叉,在匹剋尼剋大海灣的另一側,是時髦的漢普頓:作傢、藝術傢、演員、出版界人士各色人等聚居於此。而這兒,北叉上佐的是農夫、漁夫之流,或許還住了個謀殺犯。
  反正哈裏叔叔的房子正坐落在馬蒂塔剋的小村莊裏。離紐約第102西街大約一百公裏的公路,在那兒兩個西班牙人摸樣的紳士嚮好樣的你開了十四五槍,三槍打中你這個在二三十英尺外的活靶。不怎麽生動的描述,但我並非在批評或抱怨。
  總的說來,南侯德鎮構成了大部分的北福剋,包括八個小村莊和一個叫緑港的村莊,擁有大約四十個宣誓警官的警隊。就是這麽回事。
  麥剋斯說:“去看看沒什麽害處。”
  “當然不會。萬一我因為在不適當的時間在此地出現而被傳訊呢?我可惹不起這事兒。”
  “事實上,我打了電話給鎮上的主管,得到了允諾,雇傭你,正式地作為顧問,一天一百美元。”
  “哇,聽起來幹這工作我得節省點兒。”
  麥剋斯做出一個微笑,“嗨,它付得了你的汽油和電話費。不管怎樣你現在沒什麽事做。”
  “我在使我右肺的洞彌合。”
  “這工作不具拉傷性。”
  “你怎麽知道?”
  “這是成為南侯德鎮好公民的機會。”
  “我是紐約人,而且不被認為是個好公民。”
  “嗨,你和戈登夫婦很熟吧?他們不是你的朋友嗎?”
  “算是吧。”
  “是嗎?這就是你的動力所在,來約翰,起來,我們走吧,我欠你一個人情。”說實話,我很惱火。戈登夫婦是好人。我站起來放下啤酒說:“我將接受這個工作,以一星期一美元的價格作為正式人員接受。”
  “太好了,不要反悔哦?”
  當然我會。我關掉正唱着的《吉裏米是衹牛蛙》,問麥剋斯,“有很多血嗎?”
  “有點兒,是腦部槍傷。”
  “你認為我需要拖雙人字涼鞋嗎?”
  “哦,一些腦質和頭蓋骨從後面被打穿了……”
  “行。”我趿上拖鞋,與麥剋斯沿圍廊走過去,到了房前的環形公路上。我鑽進他那不帶標記的警車,一輛白色“夏洛奇”吉普,裝了聲音又響又粗的警笛。
  我們沿長長的公路駛下去。上面布滿了百年來的牡販和蛤殼,因為哈裏叔叔和每個在他之前的人都把殼、灰、炭壁爐裏的煤渣倒在馬路上,以防止泥濘和灰塵。總之,這在過去被稱作海灣農房産業,至今仍是濱海,但大多數農田已出賣。植被長得過於茂盛,多為他們現在已不太用得着的一類,像連翹、柔毛柳和水蠟樹。房子本身漆成乳白色,緑鑲邊,緑屋頂,非常迷人,真的。也許等警局醫生說我病好了我會買它。我要練習把血咳出來。
  談到我的傷殘,我吃了幾槍換來了四分之三終身免稅撫恤金。這在警局相當於去大西洋城,在城門前的地毯的一滴淚水上絆一跤,或在看清責任律師時把頭撞在吃角子老虎祝上。真是意外的收穫。
  “你聽到我說話了嗎?”
  “什麽?”
  “我說,他們在下午五點四十五分被一個鄰居發現——”
  “現在算錢嗎?”
  “當然。他們都是頭部中槍,鄰居發現他們躺在室外就餐處的地板上。”
  “麥剋斯,我就要看到這些了。你還是告訴我關於鄰居的情況吧。”
  “好。他叫埃德加·墨菲,一個老先生,他在五點三十分聽到戈登的船開進來,十五分鐘後他走過來發現他們被謀殺了。沒聽到槍聲。”
  “他們帶助聽器嗎?”
  “沒有,我問過他,據他講,他的妻子聽覺不錯,所以也許是技無聲手槍,也許他們比自己認為的要聾。”
  “但他們聽到了船進來的聲音。埃德加對時間確定嗎?”
  “非常肯定。他在五點五十一分打電話給我們,時間非常接近。”
  “對。”我看了看手錶,現在是下午七點十分。麥剋斯一定是剛到現場不久,便想起了這個絶妙的主意來找我。我猜想薩福剋縣兇殺組的傢夥們已在那裏了。他們都從一個叫雅普漢剋的小鎮上來,警局總部設在那裏,離戈登夫婦的佐處大約一小時的路程。
  麥剋斯說這說那一直沒停,我努力使思緒上軌,但已經有五個月我不必思考這類事情了。我真想甩出一句:揀事實說!麥剋斯!但卻讓他繼續嗡嗡下去。同時,《吉裏米是衹牛蛙》一直在我腦子裏播放。你知道的,當你的腦子對不上弦時,尤其是這樣一根弦,真的很煩人。
  我從車窗望出去,我們正駛在東西走嚮的幹道上,為方便起見,它被稱作大路,伸嚮一個叫拿騷角的地方,戈登居住或曾居住在那裏。北福剋有點兒像鱈魚角,常受大風侵襲的海角,三面環水,且有很長的歷史。
  常住人口不多,大約兩萬人。但夏天和周末有很多來度假的人們,而新興的酒廠已吸引了許多晝出夜歸的旅行者。建一個酒廠,便有上萬飲酒的雅皮士來自鄰近的大都市,永不虧本。
  我們總算嚮南拐來到了拿騷角,大約兩英裏長,狀似斧劈,切人匹剋尼剋大海灣。從我的碼頭到戈登的碼頭大約四英裏。拿騷角自從二十年代以來就成為一個避暑勝地。房子從簡單的平房到豪華的宅邸都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這兒消過夏。就是在這兒,一九三0年左右,他寫了那封緻羅斯福總統的著名的“拿騷角之信”,勸說總統着手搞搞原子彈。其餘的,他們說,就是歷史的事情了。
  有趣的是,拿騷角至今仍是許多科學工作者的傢。一些人在布魯黑文國傢實驗室工作;那是一個秘密的核試驗點之類的地方,西去此地三十五公裏。另一些科學家在普拉姆島工作,是一個最高機密的生物實驗點。普拉姆島距東方角頂端兩英裏。東方角是北叉嚮海伸出最遠的陸地,下一站便是歐洲。
  除了這些情況之外的是,湯姆和朱迪·戈登是在普拉姆島工作的生物學家,你可以打賭西爾韋斯特·麥剋斯威爾和約翰·柯裏都想到了這一點。我問麥剋斯:“你們通知聯邦了嗎?”
  他搖頭。
  “為什麽不?”
  “謀殺案與聯邦無關。”
  “你知道我在說什麽,麥剋斯。”
  麥剋斯威爾警長沒有答話。
譯序
  一部優秀的通俗小說不僅應明白曉暢,緊密聯繫社會現實和群衆生活,而且應該成為社會文化的窗口,使讀者可以從中管窺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況。美國小說傢內爾森·德米勒於一九九七年寫出的《荒島奪命案》正是這樣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敘事才能,將金錢、法律、謀殺、愛情、正義與邪惡的鬥爭等融為一爐,演釋出一部情節麯折、扣人心弦而又發人深思的偵探小說。全文語言幽默,人物性格刻畫生動,使得小說本身既與讀者尤其美國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又以一種獨特的後現代視角超然於其它同類的通俗小說之上,頗具進行一番剖析的價值。
  這部小說以美國長島附近一處生物實驗基地的兩位科學家夫婦被殺為肇始,圍繞偵政工作逐層展開。其間警探與兇手、兇手與被害者、警探與管探等各種關係錯綜復雜,互相交織,煞是好看。不知不覺中,金錢、愛情、法律、邪惡和正義等現實題材得以成功地展現。人類不衹一次地拷問自己的靈魂:金錢對我們究競意味着什麽?文學史上無數大傢和普通的通俗小說傢都用他們的作品說明金錢是萬惡之源。或許作傢的天職就在於曝光和針硬事物的陰暗面,籍此警醒世人,所以歌頌金錢的小說畢競沒有針砭和抨擊它的多。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不可避免地成為人們靈魂的腐蝕劑和行動的“第一驅動力”,於是金錢拜物教開始將美好的傳統價值觀從人們腦海中驅走。被金錢主宰一切的大腦所指揮的人體軀幹也不過就如文中主人公約翰·柯裏所說的是“行屍走肉”。生命的意義一旦歸於金光燦燦的物質享受,傑出的科學家便可以為了它而出賣尊嚴和假公濟私;富裕的葡萄園主就可以大肆揮霍,到處結黨營私,甚至為了金銀財寶而殺死朋友;而無數政客、新聞媒體甚至警察本身也因為菜要人有錢有權便相信他不會犯罪。金錢成了榮譽、地位、特權的象徵和後盾,這不僅使小說中描繪的一幅幅官場、要人圈中的“現形”畫面具有了強烈的現實批判的意義,更使得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在美國這個號稱法製健全的國傢中金錢和法律的較量又意味着什麽?
  罪犯弗雷德裏剋·托賓腰纏萬貫,身為社區的名流,卻沒有正確的健康價值現,衹對花天酒地的生活情有獨鐘。在他的思想中,女人、金錢、名譽和地位勝過一切,生活也已演變成尋求刺激的動物般行徑。他可以去福剋斯伍德賭場豪賭一場,不惜自己會負債生活:他可以走馬燈似地玩弄女人,卻從沒有具正有過愛情;平時文質彬彬,罪行敗露時也就惱羞成怒、氣急敗壞,一副睏獸猶鬥的架式。所有這一切集中體現了美國等發達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對人的棄化作用與觸目驚心的後果:道德淪喪、傳統崩潰,人們的腦海裏衹有為金錢而機械生活這惟一清晰的理念。而法律,在代表正義的同時卻往往處於無力懲辦兇手的地位,從而在金錢面前一次又一次地敗下陣來。作者在這部小說中通過主人公約翰的感嘆反映出金錢萬能的社會中法律的兩難境地:“倘若想在這些太歲頭上動土的話,沒有確鑿的證據那纔難呢。”法律在保護金錢合法化的同時也就部分地受製於金錢,而執法者更是在人與人的復雜關係中墜入金錢誘惑的萬丈深淵。小說雖沒有針鋒相對的控辯交鋒,但通過約翰獨自一人搜尋真兇的艱難歷程真實地反映了金錢可以讓罪犯險些道遙法外的主題。
  如果說愛情是古今中外文學的永恆主題,那麽在現代社會的傳統價值逐步消失、金錢力量不斷加強時,愛情似乎在小說中衹有一次次遭受踐踏的地位了。作傢德米勒沒有放棄對愛情的美好看望,浪漫戀情如花環一般鑲嵌在兇殺和充滿銅臭味的小說環境中。他熱情而又真誠地描述了約翰和愛瑪、約翰和貝思的兩次愛情經歷。或浪漫溫馨,或同甘共苦,真實地展現了現代都市中兩種愛情的遭遇,使一部恐怖、緊張和充滿殘酷爭鬥的小說時時閃現出美好動人的光亮,猶如愛瑪對戀人所說的“夜空中的星座”一樣令人嚮往。值得一提的是,德米勒對愛情與性愛的描寫總是力求少一些商業化、多一些真情,使人讀來如一首抒情詩,讓人難以忘懷。小說對海洋的多次描寫暗喻了對愛情的態度。前者是約翰和愛瑪現海時,平靜舒展的海浪可以和戀情溫馨浪漫的一面相娩美;後者則是在約翰和貝思共同對付托賓的海戰時,驚心動魄、生死夥關的情景不禁使人想到愛情也有痛苦和哀傷的一面。一個成功的作傢必須善於從生活中提煉出典型的主題,還必須善於通過巧妙的場景安排恰當地體現這一主題。從這個角度說,德米勒做得很優秀。
  小說在努力闡釋這些現代主題時,作傢從未忘記自己深深紮根的西方文學傳統,這一點突出地體現在大量文學典故的運用當中。作者的靡頁題詞選自美國著名發明傢、政治傢和文學家本·富蘭剋林的一句名言:“三個人也能保守秘密,如果其中有兩個人已經死了。”這種黑色幽默不僅道出金錢等物質利益是構成人際關係的基本性質這一具有共通性(universality)的哲學命題,而且使小說從通俗的偵探題材上升到發人深思的意義層面。作者通過多次引用莎士比亞的比喻抨擊金錢的罪惡魔力——“能使聖人墮落的黃金”,充分揭示了小說主題。類似的還有弗蘭肯斯泰因之於高科技應用、愛倫·坡的意象、弗洛伊德主義、靡菲斯特的出現以及很多莎士比亞的詩句典故。這種“文學典故通俗化”的寫法是現代甚至後現代情境下小說創作的一大走嚮和特色。這和很多雜志、出版社所推行的“學術平民化”的嘗試,其實都有着提高讀者品味、讓嚴肅文學走下神壇的不謀而合之處。這也是本世紀“接受美學”理論推廣、高科技日益發達和小說適應時代挑戰的必然結果。德米勒在他的小說中以幽默而又不乏學術素養的方式讓廣大讀者沉浸在文化傳統的“遊戲”中。
  說到“遊戲”,其實正是後現代小說的重要特徵。從情節上看,德米勒並沒有讓故事的發展受其語言文風的過多幹擾,而是和現實主義的題材相一致,遵循時空轉換的循序漸進的方式,雖然其中各章節頗有“蒙太奇”的味道。作者以“合——分——合”為總體敘述框架,在第二部分即小說的主體部分中充分體現了他善於講故事的才能。從謀殺案發端,主人公約翰便被陸續捲進勘查現場、調查證人、探訪普拉姆島和匹剋尼剋歷史協會、海上歷險以及最後和托賓的决鬥等一係列情節中。圍繞破案出現了多種可能,主要人物便就有多種選擇,而讀者則面臨着多種猜測。這使宛如遊戲一般,對於主人公,各種疑問並非使用排除法就可以逐一解决的。多條綫索也衹是到全書的三分之二之後纔初見端低,讀者這時除了對主要綫索清楚外,其它的破案綫索依舊樸朔迷離,互相交織在一起,甚至到了故事結尾有些疑問也不得而知。對於讀者,跟隨着主人公約翰的視角在幾種綫索和可能間排捆並非完全地被動,我們的好奇心和想當偵探的欲望從潛意識中被深深地激活。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作者“形散而神不散”的敘事技巧。讀罷全文,讀者會感到達部故事中的各種情節符號就像播撒的種子一樣被煙熟的農夫均勻卻又不單調地撒播在田間的各塊地上。當錯綜復雜的綫索元素和情節符號極不着痕跡地安排進文本中後,它們期待着作傢、主人公和讀者都來參與故事意義的重組,這種看似傳統的敘述便有了頗為現代的敘述技巧,讀來既饒有趣味、引人人勝,又化被動為主動,讓讀者處在與主人公、作傢平等的地位,至少在闡釋故事的過程方面有同等的效果。
  在麯折迷離的故事情節中,作者德米勒顯示出在諸多領域絶對內行的專業知識,使整部小說像百科全書一樣叫人大升眼界,也麽令每個讀者讀完全書後對衆多領域的科技知識有相當的認識。作品寫於一九九七年,緊扣世界時事,因此我們可以在第12章跟隨卓納教授係統瞭解生物實驗基地的高科技和埃博拉之類的生物病毒。第30章到第35章的颶風浩劫和海上驚險足以使我們充分瞭解遊艇、颶風和紐約附近海灣的航海常識。此外,還可以涉獵復雜有趣的偵探程序和遠達十六與十七世紀的考古及檔案知識。讀罷全書,我們不能不驚嘆作者廣博的知識和敬業精神,這和一些從不體驗生活的三流作傢相比大相徑庭。應該看到,現代通俗小說作傢大都在某一領域十分擅長,如美國的格裏森姆的“法律小說”、中國香港梁鳳儀的“財經小說”等。但這部小說的作者德米勒則充分顯示出在多個領域的內行知識,不能不叫人驚嘆,也衹有這種近似內行的表達方式才能具正徵服讀者;中便是編造出來的技術,也需要堅實的內行功底。
  《荒島奪命案》另一個寫作特色就是以第一人稱的有限視角為敘述視角,以後現代的敘事風格塑造了一個機智勇敢、幽默風趣而又具有叛逆性格的“嬉皮士”偵探。主人公約翰·相裏(JohnCorey)的英文簡寫為“J.C.”,與西方文化傳統中的耶穌基督(JesusChrist)的簡稱相同,作者的寓意就在於這個主人公在物欲橫流、價值顛覆的後現代社會中承擔看近似“現代基督”的重任。但有趣而發人深省的是,這位“現代基督”作為警探卻從不嚴肅說話,慣於冷嘲熱諷,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投去巴首般的譏硝與揭露。他自我總結道,“我是一個擁有很多偏見的人,我為這些偏見而恨自己,但我是我這個年紀、性別、時代和文化的産物。”這可以使我們聯想到美國戰後的社會風氣的變遷,由反叛到保守。所以在八十年代後期以來社會又趨嚮於保守思潮,而作者筆下的“現代基督”正是在保守、富足和表面繁榮的後現代工業社會下的新“反叛者”。但與六七十年代的“雅皮士”、“嬉皮士”以及崇尚暴力的舊的反傳統者不一樣,約翰·柯裏以冷靜的目光審視周圍生活,又以高傲的語氣昨晚一切,痛恨一切虛偽、墮落、奢華和行屍走肉般的現代生活。這使我們想起五十年代轟動一時的美國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書中少年主人公痛斥一切虛偽的行徑,與約翰·柯裏不無共同之處,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美國社會文化在五十年代以來一直有針展現實社會風氣的優良傳統,在近半個世紀的通俗文學中亦有一脈相承的體現。主人公約翰時刻對既定的事實或規章制度進行解構性的反思與質問。他從不按照書本上的程序進行推理和破案,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他不怕顯赫的要人和生物病毒擴散的謠傳,對生活總是充滿信心和樂觀的希望。他善於憑直覺在高科技的理性時代裏我行我素,對愛情執着地追求,對警察事業忠誠熱愛。而當他失去愛人和心愛的工作之後,內心的悲傷終究難以被表面的冷峻隨便掩蓋。德米勒在小說中自始至終對約翰(即第一人稱“我”)的心理活動費盡筆墨,以對白、自白等形式展現了一個“現代基督”的復雜內心世界。
  約翰身負槍傷仍在案發後積極參與偵破活動,在艱難的歷險中始終處在社會“邊緣人”的地位,他的思路應者甚寡,他的苦難並沒有受到土司的同情;可一切都顯得那麽自然,情節的發展似乎也無過分誇張之處。平淡之中露出些許辛酸,宛如一朵帶刺玫瑰開放於荒蕪的山𠔌,這或許就是德米勒成功塑造的主人公性格給我們留下的深刻中象。
  最後需要討論的一點便是這部小說的優秀的語言和獨特的文風。作為譯者之一,筆者慚愧地看到譯作與原作相比語言上遜色不少。原作語言流暢、簡潔,口語化、詩化傾嚮明顯,突出體現出海明成式的語言簡煉的特點。這與人物的內心獨白和符合現代生活快節奏等因素有關。全文對景物描寫亦很獨到,從海洋的漣漪到颶風的狂暴,從愛瑪在水中的揮手到風雨之後的草坪,無不和當時的人物心理密切相關,讀者若能將景物、靜物類的描寫與人物的心理聯繫起來,便會在“比興”之中讀懂作者的看似簡單的文句。
  中國讀者大凡讀過現當代武俠小說,沒有不知道古竜的,他的文風別具一格,尤其在人物心理描寫的同時擅長添上畫竜點睛式的評論,雋永深刻,發人深思。而當我們讀這部小說時,讀者會發現德米勒也有類似的筆融,但主要從主人公約翰的角度去“畫竜點睛”。縱現全書,妙語錦句俯拾即是,且意味深長。如結尾約翰和土司達成協議後,約翰說:“這就是生活。生活的意義和善惡、對錯、職責、榮譽、祖國和其它任何東西都沒多大關係,而是在於如何達成恰當的協議。”調低之中滿合憤懣和無奈,不僅富有哲理性,而且黑色幽默的效果權強。又比如在約翰回到傢中讀完戈登夫婦的遺信後,作者藉主人公的獨白道出了現代社會中人類生活的尷尬處境:“一百年前,人們衹是偶爾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然後被迫選擇一個方向。今天,我們生活在集成鋅片的世界中,每毫微秒就有百萬條綫路在打開和閉合。更糟的是,按鈕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可以說,每一位熱愛生活、勤於思考的讀者都會喜愛德米勒的文風。
  總之,《荒島奪命案》這部由美國暢銷書作傢內爾森·德米勒推出的新作應該比他以前的偵探小說更吸引人,更富有趣味性、文學性和哲理性。讀起來不會太纍,也不會太輕鬆,這或許不僅是小說優秀的原因,也是我們生活意義的真實感知。大音希聲,大傢無形。任何一部作品真正的評判者終究是讀者,正如一個案件的最終解談者衹有傑出的偵探一樣。
  範一亭
   1998年6月
首頁>> 文學>> 推理侦探>> 內爾森·德米勒 Nelson DeMille   美國 United States   現代美國   (1943年八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