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一小時,霍爾木茲海峽:黑暗的時間,危險的地點。空氣是海水和芳香的涼颼颼的混合物,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天氣會因黎明的到來而轉暖。日本籍的巨型油輪“高崎之子”號緩緩朝較為安全的阿曼海灣駛去。它那巨大而平坦的甲板在微微起伏晃動;竪立在船尾部、看上去像一棟公寓大樓似的高大的上層結構,由於太高,看起來似乎比甲板搖晃得厲害得多。
船上每一個軍官和士兵都感到了使人全身緊綳的緊急感,那是每一分鐘都可能遭到火焰、爆炸、槍彈和海水所帶來的滅頂之災的人所具有的吉兇難料的感覺。在海灣戰爭的數年中許多人都在這一帶海域葬身魚腹。
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曾協助進行過掃雷,並為油輪護航。但是,這一次,“高崎之子”號不得不在既沒有美國艦隊護航也沒有英國皇傢海軍協助的情況下作這趟航行。好在日本人已嚴加防範。
全副武裝的人站在艦橋上,站在上層結構的有利位置,甚至站在甲板上。從伊拉剋油田到海灣的航程中這些地方始終有人站崗,但是,在黎明和黃昏時分,要增派武裝了望哨。這些時間是最危險的。
艦橋上的人端着帶金屬槍栓、每分鐘500發、小巧而頗具殺傷力的貝雷塔12s-S型輕機槍。重機槍則架在迴旋槍座上:兩支在左舷,另外兩支在右舷的甲板上;還有四支架在上層結構,前後一道組成了開闊的火力網。這些機槍都是5毫米口徑的勃郎寧M2HBs,其射程和殺傷力都是無與倫比的,彈藥帶上的曳光彈在閃閃發光。
“高崎之子”的船長,清明石,每天此時準在艦橋上。他樂意享受緊張和危險的感覺。
艦橋上的雷達搜索着海上的其他船衹和空中的敵機。它們對魚雷卻無能為力,但至少一旦所謂“伊朗革命者”乘小摩托艇來搞“打了就跑”的偷襲時,他們能有備無患。
這雷達朝上可探測到10英裏以外約1 英尺高空中的飛機。再朝上這不可見的光束便無能為力了,但由於海灣的空襲通常從低空而來,這並不礙事。不幸的是,在這個特殊的黎明時分,空襲將出人意料地來自大約25000英尺的高空。
“高崎之子”的軍官和士兵不知,一架巨大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正從他們東面約50英裏外穿越黎明的天空朝他們飛來。大力神運輸機全身塗成漆黑,機身無任何標志:既無編號亦無國徽。在機艙裏,導航員給飛行員下達着簡潔的指令。渦輪蠃槳發動機已熄火,重達136000磅的飛機開始從3 英尺高空下降到25000英尺。
導航員用一隻手扶住耳機,凝神屏息地聽着通過他們的頻道不斷傳來的聲音,這聲音告訴他們從不同高度直到海面的風力和風嚮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來自裝備有尖端的氣象和無綫電通訊設備的海上遊艇,該遊艇正駛離凱馬,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海域巡遊。數據迅速輸入了領航員的電腦。幾秒鐘之後他便能告訴飛行員跳傘的精確位置。“正好2萬5千英尺。第一小組在目標後15英裏;第二組離右舷兩點,第三組離左舷四點。”
飛行員得到指令,在25000英尺高度平飛,嚮貨艙中和其他20個跳傘員一樣帶毛防護帽、護目鏡和氧氣面罩的跳傘長重複着指令。微型麥剋風將他的詢問傳給飛行員:“還有多久,機長?”
“還有5分鐘。現在打開貨艙門。”貨艙門朝後打開,載貨艙像吊橋一樣放下時,液壓機構發出嗚嗚聲。在25000英尺高空,已是拂曉,可以看到淡淡的粉紅色的晨曦。下面仍然是黑沉沉的,在大力神的高度,空氣稀薄,氣溫極低。貨艙裏所有的人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以免凍壞。
跳傘長發出信號,面朝裏坐在堅硬的鋼長凳上的20個漢子站起來。他們都是一身黑:黑色的跳傘服、跳傘靴、黑手套、黑色防護帽、氧氣面罩和防護鏡以及形形色色的武器,包括AK47卡拉什尼科夫·加利突襲自動步槍和斯科平輕型自動槍,兩箱榴彈,笨拙的榴彈發射器,全都緊緊夾在胸前的槍帶裏。
在他們頭上,沿着長長的貨艙,有兩根上了油的20英尺長的軌道,看上去像一些巨大的黑蝙蝠似的東西就挂在這些軌道上。人們已在這些不吉利的形狀之下排成一行,那是些很大的懸吊滑翔飛行器,沒有動力,用加固的帆布製成的幾乎是剛性的機翼,裏面註有高效除冰液。從每套機翼吊下一個輕型的金屬筐,每個人都將自己用皮帶捆在這個金屬筐上,皮帶上有特別設計的和降落傘上所用的差不多的活動扣。在起飛前就已將皮帶調節好了,既可以吊在輕型筐架下也可以坐在筐架上。
這些人早已乘飛機在沙漠和荒原上各種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作過實故演習。他們是經過精選的訓練有素的人,而且,通過6個月的艱苦試驗,他們能夠從25000英尺的高空盤旋滑翔下降到預先指定的地點。
貨艙內一片喧鬧,有發動機轟轟的響聲,有氣流從打開的後艙門吸入發出的響聲。指令已經改變成手勢,跳傘長將他的右手掌放在胸前,然後伸出兩衹手,將手指分得開開的——十個;然後,另外五個;接下來仍是五個。
在吊挂着的滑翔飛行器的筐架中站着的人們低頭看着戴在右手腕上的高度計,將它們設定為25000英尺。幾分鐘後他們的生命將取决於海平面上的精確設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瞟了一眼戴在左手腕上的指南針。在他們滑翔降到海上的長長行程中,在被他們稱之為“贏”的軍事行動中,這一對簡單的儀表將是能對他們提供幫助的僅有的裝備。
“第一組準備。”導航員的聲音使跳傘長的耳朵發脹,他用手勢示意第一組的十個人作好準備。他們穩步朝機艙後面打開着的門走去,他們的滑翔飛行器在他們頭上順着雙軌滑動。
“各組作好準備。”導航員說。跳傘長再次用手勢示意剩下的兩個五人組各就各位。
“第一組預備。跳。”
跳傘長的手落下來,第一組的十個人每隔10秒鐘一個,躍進了天空。
大力神嚮左急轉。
“第二組預備。跳。”
又一個信號,當大力神嚮右急轉時,五個人的滑翔飛行器朝下面的黑幕而去。第三組的人隨着跳傘長的信號跳得特別準時。貨艙的門關上了,飛機轉身朝高空陡飛,飛回他們秘密的傢。
懸挂滑翔飛行器朝下墜了1000英尺左右,它們的機翼便被空氣吃住,它們的飛行員移動着身體使滑翔的速度慢下來,與其他組的成員協調一致,然後,以鬆散的隊形朝下面黎明的第一道霞光滑翔。他們懸挂着的軀體在稀薄的空氣中似乎紋絲不動,在剛開始下降時,他們都不得不用戴手套的手抹去防護鏡、高度計和指南針上的冰霜。這是令人愉快的滑翔,但是在他們降到1 英尺的高度之前他們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動作。這兒,空氣變稠了,他們能更好地控製那薄薄的機身。
“高崎之子”毫無警覺。確實,有幾分鐘雷達操作員在銀屏上搜索到了一片小點,但他沒有在意。可能是鳥吧,或者是灰塵和靜電在屏幕上形成的斑點。
在油輪上方整整1000英尺處,三組人都把他們的懸挂滑翔飛行器擺成了攻擊隊形。兩個裝備有榴彈發射器的人正好朝着油輪的尾部,他們被懸挂皮帶吊着,騰出雙手操作武器。兩顆榴彈成弓形射出,一顆飛嚮艦橋,另一顆在上層結構爆炸,炸開了一個大洞。
艦橋上的爆炸像突然噴出的一團白熱的火球。那上面的人頓時喪了命。
水手小川,上層結構上的一名槍手,不能相信他的眼睛和耳朵。他聽到了兩聲爆炸,感到腳下的船在搖晃,接着,看到前方兩個像史前鳥一樣的怪物在逼近船首。從他們身上噴出火團,他看到甲板上槍炮組的人遭到散彈猛擊,像一窩耗子似的四散逃竄。他幾乎本能地緊扣勃郎寧自動步槍的扳機,當他看到那兩個逼近的鳥樣的怪物被槍彈炸成橫飛的血肉和散亂的帆布碎片時,他的腦子裏掠過一絲驚訝。
兩個嚴格按照預定計劃發射榴彈、發動進攻的人也受到了挫折。一旦他們攻擊了上層結構,兩人都將發射器扔下大海,它們急劇地盤旋着落海,然後他們從胸前解下斯科平輕型自動槍。眨眼間,他們兩人便朝“高崎之子”的尾部飛去,他們控製滑翔飛行器以便平緩着陸,正要解開皮帶時,他們的膠底靴便觸到了甲板。在他們離着陸點纔50英尺不到時,在上層結構的另一邊一聲短促的爆炸將一人的右腿炸飛。他垂在皮帶裏,他上方的機翼傾斜,於是整個機身側滑到他同伴的身上。
第二個人被撞到一邊,失去了知覺,盤旋着失去了控製,因此他機翼的攻擊角急升,在油輪的船尾被撞得粉碎。
不到兩分鐘,這最初的震驚便消失了。在甲板和遭打擊的上層結構上剩下的槍手們現在正在判斷形勢。船長所堅持的訓練起作用了。“高崎之子”上沒有一個船員顧及自身的安危。幾個懸挂滑翔飛行器在船的上空盤旋,噴射着火焰和死亡,一面找尋着在主甲板上着陸的地方,一面極力保持高度。兩個人從右舷俯衝下來,邊俯衝邊打掉了一組重機槍手,躲避着從上層結構發出的火力。有四個人竟在船尾安全着陸,從腰帶上解下榴彈,尋找着掩護物,嚮上層結構逼近。又有三個人在左舷降落時被打死了。
前甲板上的兩組槍手都被打癱瘓了,隨着火焰逐漸熄滅,另一對懸挂滑翔飛行器降落在甲板上。其餘的人或被炸上了天或在船體上被撞成了碎片。衹剩下7個人在繼續戰鬥。
榴彈的硝煙掩護了3個在前甲板着陸的人,另外4個從船尾用榴彈和槍發動攻擊的人占了上風,在上層結構上找到了立足點。戰鬥延續了將近半個小時。最後在這個充滿血腥味的黎明,油輪上躺滿了被榴彈炸死的屍體,“高崎之子”號上有18名官兵被打死了,另有7人受傷。
無綫電報務員在整個戰役過程中都在不斷地發出危急的信號,但直到一小時之後美國海軍護衛艦纔趕到出事地點,而此時,愛整潔的日本人已將突襲者的屍體越過船舷扔進海裏,衝洗甲板並處理、救治自己的死傷人員,重新整理油輪以便能繼續他們的航程。
最高長官,接替死去船長位置的22歲的善三山田嚮美國海軍護衛艦艦長有聲有色地講述事件的經過。美國軍官對日本人沒能留下足夠證據而不安,但山田看上去一點也不擔心。“我幫他們中的一個人死的,”他告訴護衛艦長。
“怎麽幫的呀?”美國軍官是個名叫艾德·搏茨的中尉,年齡30歲,他自己也是個喜歡井井有條的人。
“他奄奄一息時我把他結果了。”
美國人點點頭。“他說了什麽嗎?”
“衹說了一個字。”
“什麽?”
“他說,贏。”日本軍官想起來就發笑。
“贏,哈?呃,他沒能贏,對嗎?”
“這老兄沒贏。他輸了,死了。”日本軍官又笑了,好像這是他很久以來所聽到的最可笑的事情。
後來,有人發現這事並不那麽可笑。
船上每一個軍官和士兵都感到了使人全身緊綳的緊急感,那是每一分鐘都可能遭到火焰、爆炸、槍彈和海水所帶來的滅頂之災的人所具有的吉兇難料的感覺。在海灣戰爭的數年中許多人都在這一帶海域葬身魚腹。
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曾協助進行過掃雷,並為油輪護航。但是,這一次,“高崎之子”號不得不在既沒有美國艦隊護航也沒有英國皇傢海軍協助的情況下作這趟航行。好在日本人已嚴加防範。
全副武裝的人站在艦橋上,站在上層結構的有利位置,甚至站在甲板上。從伊拉剋油田到海灣的航程中這些地方始終有人站崗,但是,在黎明和黃昏時分,要增派武裝了望哨。這些時間是最危險的。
艦橋上的人端着帶金屬槍栓、每分鐘500發、小巧而頗具殺傷力的貝雷塔12s-S型輕機槍。重機槍則架在迴旋槍座上:兩支在左舷,另外兩支在右舷的甲板上;還有四支架在上層結構,前後一道組成了開闊的火力網。這些機槍都是5毫米口徑的勃郎寧M2HBs,其射程和殺傷力都是無與倫比的,彈藥帶上的曳光彈在閃閃發光。
“高崎之子”的船長,清明石,每天此時準在艦橋上。他樂意享受緊張和危險的感覺。
艦橋上的雷達搜索着海上的其他船衹和空中的敵機。它們對魚雷卻無能為力,但至少一旦所謂“伊朗革命者”乘小摩托艇來搞“打了就跑”的偷襲時,他們能有備無患。
這雷達朝上可探測到10英裏以外約1 英尺高空中的飛機。再朝上這不可見的光束便無能為力了,但由於海灣的空襲通常從低空而來,這並不礙事。不幸的是,在這個特殊的黎明時分,空襲將出人意料地來自大約25000英尺的高空。
“高崎之子”的軍官和士兵不知,一架巨大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正從他們東面約50英裏外穿越黎明的天空朝他們飛來。大力神運輸機全身塗成漆黑,機身無任何標志:既無編號亦無國徽。在機艙裏,導航員給飛行員下達着簡潔的指令。渦輪蠃槳發動機已熄火,重達136000磅的飛機開始從3 英尺高空下降到25000英尺。
導航員用一隻手扶住耳機,凝神屏息地聽着通過他們的頻道不斷傳來的聲音,這聲音告訴他們從不同高度直到海面的風力和風嚮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來自裝備有尖端的氣象和無綫電通訊設備的海上遊艇,該遊艇正駛離凱馬,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海域巡遊。數據迅速輸入了領航員的電腦。幾秒鐘之後他便能告訴飛行員跳傘的精確位置。“正好2萬5千英尺。第一小組在目標後15英裏;第二組離右舷兩點,第三組離左舷四點。”
飛行員得到指令,在25000英尺高度平飛,嚮貨艙中和其他20個跳傘員一樣帶毛防護帽、護目鏡和氧氣面罩的跳傘長重複着指令。微型麥剋風將他的詢問傳給飛行員:“還有多久,機長?”
“還有5分鐘。現在打開貨艙門。”貨艙門朝後打開,載貨艙像吊橋一樣放下時,液壓機構發出嗚嗚聲。在25000英尺高空,已是拂曉,可以看到淡淡的粉紅色的晨曦。下面仍然是黑沉沉的,在大力神的高度,空氣稀薄,氣溫極低。貨艙裏所有的人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以免凍壞。
跳傘長發出信號,面朝裏坐在堅硬的鋼長凳上的20個漢子站起來。他們都是一身黑:黑色的跳傘服、跳傘靴、黑手套、黑色防護帽、氧氣面罩和防護鏡以及形形色色的武器,包括AK47卡拉什尼科夫·加利突襲自動步槍和斯科平輕型自動槍,兩箱榴彈,笨拙的榴彈發射器,全都緊緊夾在胸前的槍帶裏。
在他們頭上,沿着長長的貨艙,有兩根上了油的20英尺長的軌道,看上去像一些巨大的黑蝙蝠似的東西就挂在這些軌道上。人們已在這些不吉利的形狀之下排成一行,那是些很大的懸吊滑翔飛行器,沒有動力,用加固的帆布製成的幾乎是剛性的機翼,裏面註有高效除冰液。從每套機翼吊下一個輕型的金屬筐,每個人都將自己用皮帶捆在這個金屬筐上,皮帶上有特別設計的和降落傘上所用的差不多的活動扣。在起飛前就已將皮帶調節好了,既可以吊在輕型筐架下也可以坐在筐架上。
這些人早已乘飛機在沙漠和荒原上各種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作過實故演習。他們是經過精選的訓練有素的人,而且,通過6個月的艱苦試驗,他們能夠從25000英尺的高空盤旋滑翔下降到預先指定的地點。
貨艙內一片喧鬧,有發動機轟轟的響聲,有氣流從打開的後艙門吸入發出的響聲。指令已經改變成手勢,跳傘長將他的右手掌放在胸前,然後伸出兩衹手,將手指分得開開的——十個;然後,另外五個;接下來仍是五個。
在吊挂着的滑翔飛行器的筐架中站着的人們低頭看着戴在右手腕上的高度計,將它們設定為25000英尺。幾分鐘後他們的生命將取决於海平面上的精確設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瞟了一眼戴在左手腕上的指南針。在他們滑翔降到海上的長長行程中,在被他們稱之為“贏”的軍事行動中,這一對簡單的儀表將是能對他們提供幫助的僅有的裝備。
“第一組準備。”導航員的聲音使跳傘長的耳朵發脹,他用手勢示意第一組的十個人作好準備。他們穩步朝機艙後面打開着的門走去,他們的滑翔飛行器在他們頭上順着雙軌滑動。
“各組作好準備。”導航員說。跳傘長再次用手勢示意剩下的兩個五人組各就各位。
“第一組預備。跳。”
跳傘長的手落下來,第一組的十個人每隔10秒鐘一個,躍進了天空。
大力神嚮左急轉。
“第二組預備。跳。”
又一個信號,當大力神嚮右急轉時,五個人的滑翔飛行器朝下面的黑幕而去。第三組的人隨着跳傘長的信號跳得特別準時。貨艙的門關上了,飛機轉身朝高空陡飛,飛回他們秘密的傢。
懸挂滑翔飛行器朝下墜了1000英尺左右,它們的機翼便被空氣吃住,它們的飛行員移動着身體使滑翔的速度慢下來,與其他組的成員協調一致,然後,以鬆散的隊形朝下面黎明的第一道霞光滑翔。他們懸挂着的軀體在稀薄的空氣中似乎紋絲不動,在剛開始下降時,他們都不得不用戴手套的手抹去防護鏡、高度計和指南針上的冰霜。這是令人愉快的滑翔,但是在他們降到1 英尺的高度之前他們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動作。這兒,空氣變稠了,他們能更好地控製那薄薄的機身。
“高崎之子”毫無警覺。確實,有幾分鐘雷達操作員在銀屏上搜索到了一片小點,但他沒有在意。可能是鳥吧,或者是灰塵和靜電在屏幕上形成的斑點。
在油輪上方整整1000英尺處,三組人都把他們的懸挂滑翔飛行器擺成了攻擊隊形。兩個裝備有榴彈發射器的人正好朝着油輪的尾部,他們被懸挂皮帶吊着,騰出雙手操作武器。兩顆榴彈成弓形射出,一顆飛嚮艦橋,另一顆在上層結構爆炸,炸開了一個大洞。
艦橋上的爆炸像突然噴出的一團白熱的火球。那上面的人頓時喪了命。
水手小川,上層結構上的一名槍手,不能相信他的眼睛和耳朵。他聽到了兩聲爆炸,感到腳下的船在搖晃,接着,看到前方兩個像史前鳥一樣的怪物在逼近船首。從他們身上噴出火團,他看到甲板上槍炮組的人遭到散彈猛擊,像一窩耗子似的四散逃竄。他幾乎本能地緊扣勃郎寧自動步槍的扳機,當他看到那兩個逼近的鳥樣的怪物被槍彈炸成橫飛的血肉和散亂的帆布碎片時,他的腦子裏掠過一絲驚訝。
兩個嚴格按照預定計劃發射榴彈、發動進攻的人也受到了挫折。一旦他們攻擊了上層結構,兩人都將發射器扔下大海,它們急劇地盤旋着落海,然後他們從胸前解下斯科平輕型自動槍。眨眼間,他們兩人便朝“高崎之子”的尾部飛去,他們控製滑翔飛行器以便平緩着陸,正要解開皮帶時,他們的膠底靴便觸到了甲板。在他們離着陸點纔50英尺不到時,在上層結構的另一邊一聲短促的爆炸將一人的右腿炸飛。他垂在皮帶裏,他上方的機翼傾斜,於是整個機身側滑到他同伴的身上。
第二個人被撞到一邊,失去了知覺,盤旋着失去了控製,因此他機翼的攻擊角急升,在油輪的船尾被撞得粉碎。
不到兩分鐘,這最初的震驚便消失了。在甲板和遭打擊的上層結構上剩下的槍手們現在正在判斷形勢。船長所堅持的訓練起作用了。“高崎之子”上沒有一個船員顧及自身的安危。幾個懸挂滑翔飛行器在船的上空盤旋,噴射着火焰和死亡,一面找尋着在主甲板上着陸的地方,一面極力保持高度。兩個人從右舷俯衝下來,邊俯衝邊打掉了一組重機槍手,躲避着從上層結構發出的火力。有四個人竟在船尾安全着陸,從腰帶上解下榴彈,尋找着掩護物,嚮上層結構逼近。又有三個人在左舷降落時被打死了。
前甲板上的兩組槍手都被打癱瘓了,隨着火焰逐漸熄滅,另一對懸挂滑翔飛行器降落在甲板上。其餘的人或被炸上了天或在船體上被撞成了碎片。衹剩下7個人在繼續戰鬥。
榴彈的硝煙掩護了3個在前甲板着陸的人,另外4個從船尾用榴彈和槍發動攻擊的人占了上風,在上層結構上找到了立足點。戰鬥延續了將近半個小時。最後在這個充滿血腥味的黎明,油輪上躺滿了被榴彈炸死的屍體,“高崎之子”號上有18名官兵被打死了,另有7人受傷。
無綫電報務員在整個戰役過程中都在不斷地發出危急的信號,但直到一小時之後美國海軍護衛艦纔趕到出事地點,而此時,愛整潔的日本人已將突襲者的屍體越過船舷扔進海裏,衝洗甲板並處理、救治自己的死傷人員,重新整理油輪以便能繼續他們的航程。
最高長官,接替死去船長位置的22歲的善三山田嚮美國海軍護衛艦艦長有聲有色地講述事件的經過。美國軍官對日本人沒能留下足夠證據而不安,但山田看上去一點也不擔心。“我幫他們中的一個人死的,”他告訴護衛艦長。
“怎麽幫的呀?”美國軍官是個名叫艾德·搏茨的中尉,年齡30歲,他自己也是個喜歡井井有條的人。
“他奄奄一息時我把他結果了。”
美國人點點頭。“他說了什麽嗎?”
“衹說了一個字。”
“什麽?”
“他說,贏。”日本軍官想起來就發笑。
“贏,哈?呃,他沒能贏,對嗎?”
“這老兄沒贏。他輸了,死了。”日本軍官又笑了,好像這是他很久以來所聽到的最可笑的事情。
後來,有人發現這事並不那麽可笑。
“高崎之子”號油輪遭到的奇怪的突襲事件所引起的反響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人首先控告伊朗,然後控告伊拉剋。兩個國傢都否認與此事有關。儘管西方的諜報部門竭盡全力四下探詢,卻沒有任何恐怖組織宣稱對此事承擔責任。
大量有關日本油輪的信息傳到一棟俯瞰攝政公園的無名大樓裏詹姆斯·邦德的辦公桌上,他在那裏被令他灰心喪氣的行政事務所束縛。他沒能料到最後他竟深深陷進了這件公案之中。
在這些高電子技術的時代,人們認為“人工情報”——由特工在現場收集情報——不是已經消亡就是行將消亡,這並不奇怪。最近邦德聽到一位寫驚險故事的作傢聲稱間諜小說已經窮途末路——因為“眼下,全靠衛星收集情報了。”——不禁放聲大笑。
不錯,那些圍繞地球旋轉的電子巫師能從空中拍照,甚至截獲軍事情報,但僅僅這些還遠遠不夠。在戰爭中,衛星能給海陸空三軍以優勢,但在有更多時間對諜報機關發出非議的和平時期,對照片和口頭情報的進一步分析材料卻衹有依靠男女特工到現場去獲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微妙的和隱蔽的行動是不能依靠電子梯隊去完成的,衹有靠人才能完成。
在一個領域,即“電子情報”領域,用電子手段收集諜報,特工人員、通訊衛星和電子情報本身要緊密地形成一支隊伍。近幾年來一度十分成功地將微型竊聽器接在電話和其他通話設施裏的方法在現場已很少使用,通常衹在近區隱蔽的行動中采用。
的確,新的流行術語是“電子情報”。對全世界的城鎮、都市甚至鄉村都能進行監聽。沒人能幸免於監聽者,因為偷聽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由於全世界的國傢和人民都不得不面對恐懼和各種面目和形式的恐怖主義,這是必要的。
每隔24小時,電子竊聽裝置便要掃描敏感區域,掃描時,成百上千個計算機的龐大的儲存係統便緊張地採集特殊的敏感性詞彙。在被認為是敏感地區的某些城市的某些地方,如果你對你的女友談到“森德剋斯”①,或者不經意地說出了一個被已發現的恐怖分子使用過的代碼詞語,你的話肯定要受到監聽,直到監聽者確定你的閑聊是無害的。
①三次甲基三硝基胺旋風炸藥的別名。——譯者
衹有人才能按指令來安裝這種小巧而功能強大的監聽站;而還是由人將關鍵詞語輸入計算機的數據庫。此後,機器纔接管工作,作出錄製對話的决定,精確地找到它們的位置,甚至通過鑒定的聲波找出談話人的姓名。然後需要更多的人對錄製的聲音進行分析,有時是悠閑地,有時是緊張地,以免延誤戰機。
在“高崎之子”號事件發生後剛一個月,兩個人在俯瞰地中海的一棟別墅裏會見了。他們是皮膚光滑、衣冠楚楚、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在覆蓋着葡萄藤的天井裏喝着咖啡,從他們所在之處放眼望去,眼前的美景一覽無餘:柏樹、橄欖色的小樹林,放牧綿羊和山羊的牧場、波光浩淼的大海,以及遠處小村莊裏被太陽曬烤的紅白色屋頂。這兩人都不知道在這看似寧靜和隱蔽的小村莊裏卻隱藏着一臺功能強大的接收器。
這臺接收器掃描方圓50英裏的區域,每秒鐘採集一百萬個在大街、酒吧、私宅和電話裏說出的詞語,通過一個通訊衛星輸入兩個大型監聽站的計算機。其中一臺計算機捕捉到兩個正在品味着香甜咖啡的人之中一個人所說的一個完整的短語。這短語是,“健康來自力量。”這是在敬酒時說的,當這四個字重複時電腦辨認出了它的隱喻色彩並將其記錄下來。這些短語是最近纔輸入詞語掃描程序的。
“健康來自力量。”年紀較輕的黑發男子微笑着嚮年長的同伴舉起杯子,他同伴是一個打扮人時、寬肩、有着顯眼的灰白鬢角、皮膚黝黑的人。
“贏是一場驚人的災難,”年紀較老的人說。在他的聲音裏沒有批評的意味,有的衹是一絲嫌惡。
“我很抱歉。”他的同伴微微低下了頭。“我太自信了。這次訓練是很特別的——”
“而且很花錢的——”
“不錯。但它的確證明了如果我們要在他們登上他們所謂的‘二號鳥巢’時將他們全部幹掉的話,我們需要采用一個更為隱蔽的辦法。即使我們的人增加兩倍,甚至三倍,贏行動的人馬仍然會被殺光。‘二號鳥巢’已經作好了應付任何襲擊的準備。不等我們的懸挂滑翔飛行器降到離目標500英尺之前他們就會把它們全都打掉。而且有可能這次行動將要在鼕天進行。”
年長的人點了點頭。“這就是說衹有從內部發起攻擊啦。”
“你是說我們應派人上船嗎?”黑發男子的聲音有點驚訝。
“你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嗎?”
“這是不可能的。你怎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派人滲透進去呢?我們衹有不到12個月的時間呀。如果早知這是一種選擇,豈不是可以省去許多時間,還可以省去一大筆錢嗎。”
在最後研究的錄音帶上,監聽者緊張地竪耳監聽了一段長長的停頓。遠方傳來高空飛機飛過的聲音。狗的狂吠聲猶如近在咫尺。然後年長的人說話了——
“啊,我的朋友,我們老是尋找一些復雜的解决辦法,我們這次用個簡單一點的辦法如何?一個人。我們衹需要一個人登上‘二號鳥巢’,因為一個人就能把大門的鑰匙打開,讓其他人進去。哪怕是一個什麽隨行人員,譬如一個不大令人滿意的海軍將官。我們所需要的衹是一個人,一個特洛伊木馬①。”
①特洛伊木馬:古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時,將精兵埋伏於大木馬內,誘使特洛伊人將木馬放入城中;夜間伏兵跳出,裏應外合,攻下此城。——譯合
“甚至一個人也有——”
“睏難?不,如果他已經在那兒的話。”
“但我們沒有人在——”
“也許我們的確有什麽人已經在那兒了;也許甚至連他自己還不知道呢。你們的人都是很精明的,他們肯定能找出這樣一個人,並對他施加壓力的。嗯?”
又是一陣停頓,衹有狗吠聲。然後——
“我讓步了。是的,這是一個明顯的辦法。”
“明顯得你不能不白白送掉20個外國雇傭軍的生命,還不算培訓和裝備他們的費用。現在,去找我們所需要的特務吧。軍官,或者應徵士兵。水手或者來訪者是誰沒關係。衹要找到一個就行。”
“呃,”M說。與其說是清楚的詞語,不如說是喉嚨裏發出的咕噥聲。“呃,我知道這些人是誰,我們也知道目標是什麽,我們所不知道的衹是全部目的。你有什麽看法嗎,坦納?”
“我的看法很明顯,先生。”
“什麽意思?”M今天的心情是特別好鬥的。
“意思是,先生,我們能使情況有所改變。我們可以在最後時刻將那些大人物換一個地方。讓他們登上一艘巡洋艦而不是‘二號鳥巢’——”
“喔,老天爺,坦納,我們都知道‘二號鳥巢’是女王陛下的軍艦‘不可徵服號’。”女王陛下的軍艦“不可徵服號”是英國皇傢海軍三艘剩下的航空母艦——主力艦——之一:事實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艘由汽輪機驅動的戰艦。這三艘戰艦全都是設計成不可徵服的平甲板型,而且吸取了福剋藍群島戰役的教訓全都經過了電子儀器、武器和載機能力的改裝。
經過了段暫的停頓之後,坦納繼續道。“讓他們登上另一條船——在最後一刻——”
“另一條什麽船?驅逐艦還是護衛艦?他們是三個人,坦納。三個最高級將領呀,還帶着他們的全班人馬。我估計至少有12到15個人。用你的腦子想想吧,朋友——他們得在驅逐艦或護衛艦上搭鋪,這對俄國人也許沒什麽,但我看起碼我們的美國朋友或傑弗雷先生也許不行。”
“取消這個計劃如何,先生?”
“那會引起我們敏感的新聞和電視記者輿論嘩然。沒等我們把故事編好他們就會問為什麽?無論如何,‘海陸89行動’是至關緊要的。我們所有的聯合軍事演習都是至關緊要的,這跟那些俄國人有什麽相幹,北約組織認為這樣作得體嗎。讓俄國人參加我們的戰爭遊戲,嗯?”
“我們已不再打算稱之為戰爭遊戲了,先生——”
“我知道!”M用力捶打辦公桌。“話雖這麽說,可是讓俄國艦隊的總司令參加如此復雜的聯合軍事演習是件後患無窮的事。”
比爾·坦納嘆了一口氣。“至少我們的人不用隨時提防他們的間諜船了。你知道的,先生,甚至連丘吉爾也認為共享資料可能是件好事。”
“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我的參謀長。那時也和德國共享,俄國人是些不同的怪物,我不想隱瞞我不贊成這事。”
“的確,先生。”
“儘管聯合諜報委員會對我作了不少好事,我仍對它始終是直言不諱的。現在,所有的朋友走到一起來了,他們這麽說。甚至連一個白癡也對我引用過吉普林的話:女人皆姐妹,以及諸如此類的。不,我們得采取積極的行動。”
坦納走到了窗前,站在那裏凝視雨中的攝政公園。“保鏢如何,先生?訓練有素的保鏢?”
M發出一陣喃喃的牢騷聲,然後——“我們知道這些人想要幹什麽,坦納,但是我們不想讓世人知道,如果僅僅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雇保鏢意味着擴大知情人的圈子,而你對我們這行的首條規則是瞭解得很清楚的——圈子要小。”他似乎想到了什麽新的念頭,突然住口,然後不針對任何人地大聲說:“不!”。
雨綿綿不斷地落到下面的草地上、街道上和雨傘上。坦納開始試圖在腦子裏背誦別人告訴他的一首打油詩。那還是二戰期間流傳的有關國傢安全和小道傳聞的歌謠,他一想起來就不禁啞然失笑——
“確鑿的證據我沒有,
但是我姨的傭人的姐的兒,
聽到一個正在執勤的警察,
在唐寧街對一個保姆說,
他有個侄兒,他侄兒有個朋友,
他知道戰爭何時結束。”
還沒有念到最後一行,比爾·坦納就意識到他一直在出聲念着這首打油詩。
“就是這個!”M幾乎吼道。
“就是什麽?”
“保姆,參謀長。我們要為他們雇一個保姆。一個好的海軍軍官。百分之百可靠。一個視責任重於生命的人。”M伸手拿起內部電話,立即接通了他那位雖長期飽受其苦卻仍對他忠心耿耿的私人秘書。“莫尼彭尼,”他大聲吼道,聲音大得連她在隔音門的另一邊都能聽見。“快叫007到我這兒來。”
不到10分鐘,詹姆斯·邦德便坐在M的保密辦公室裏了,他的老將軍對他瞪着魚一般的眼睛,而比爾·坦納看上去有點不安。
“這是一項工作,”M宣佈道。“一項特別需要慎重行事的軍事行動;而且還是一項無疑需要大大改變你目前處境的工作。”
“我以前幹過雇傭間諜,先生。”邦德靠在M請他坐的扶手椅裏。這是一把邦德非常熟悉的椅子。如果你被請到M辦公室這把最舒服的椅子上坐下,得到的消息肯定使你不那麽舒服。
“雇傭間諜是另一回事,007,你對重返皇傢海軍想法如何?”
“尊敬不如從命,先生,我從未離開過皇傢海軍呀。”
M又咆哮起來,詹姆斯·邦德從老將軍眼裏看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惡狠狠的神情。“當真?”M擡眼望着天花板。“你有多久沒值班了,007?或者有多久沒有對付罪犯,沒有像美國海軍的桅頂瞭望人說的那樣,日日夜夜與例行公事和軍規同在一條主力艦上,沒有在狂風中感到腳下的甲板在60英尺高的大浪裏顛簸啦?”
“這個,先生——”
“這工作,007,要求你重返現役崗位,而且意味着你將去作一次航行,事實上是若幹次航行,讓你重新回到我們皇傢海軍當今的生活和戰鬥狀態中來。”
這話打動了他。邦德在行政部門的生活有多次使他忙得不可開交,但總的說來是長期鬆弛的。回到皇傢海軍現役服務意味着回到老本行,重操業已淡忘的舊業。他腦子裏閃過了一係列畫面,那是他常常想象一個垂死的人會看到的畫面:他多年前在皇傢海軍自願服役的生活。這些畫面對他的吸引力遠不如他還是一個年輕海員的生活畫面。“為什麽?”他沒頭沒腦地問。“我是說為什麽我要回到現役服務去呢,先生?”
M微笑着點點頭。“因為,007,明年鼕天皇傢海軍連同北約國傢的全部精銳部隊、空軍和海軍,包括美國海軍將舉行一次軍事演習。‘海陸89’。將會有觀察員到來,艦隊的海軍上將,傑佛雷·戈爾德爵士,美國海軍上將古德恩爵士,還有瑟奇·耶夫金若韋奇·波剋爾上將,蘇聯海軍總司令,世界上任何其他海軍都不知道的職務。”M深深地籲了一口氣,“由於目前東西方之間關係的解凍,所以纔邀請了這最後一位。俄國客人。”
“他們將……?”邦德開始說。
“他們將登上‘不可徵服號’。跟他們一道來的還有諸如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的約瑟夫·波特先生,還有他們所有的七姑八姨。他們都將會有危險,企圖誘拐幾乎是確定無疑的。說得嚴重一點,謀殺。將委派你去,到‘不可徵服號’上,去阻止事情發生。”
“你能否解釋一下是什麽危險呢,先生?”邦德的強烈好奇心被深深地誘發了。
M像纔從河裏吊上一條大魚的人那樣笑了。“當然,詹姆斯。比爾和我會告訴你的。這事是從霍爾木茲海峽的小問題開始的,日本油輪‘日立之子號’吧,嗨,管它叫什麽名字吶——”
參謀長糾正了油輪的名字,被大聲嚷嚷着的M惡狠狠地瞪了一眼。“你想來說嗎,坦納?”
“不,先生。你說下去吧,先生。”
“你真好,坦納,謝謝你。”M今天早上不僅好鬥而且辛辣挖苦。他用冷冰冰的魚眼般的目光盯着邦德。“是否聽說過BAST?”
“是STAB(戳)的字母顛倒吧?長官?”
“不,007,我是說BAST。B-A-S-T,這不是一件好笑的事。”
邦德迅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M對開玩笑過於嚴厲了。“沒有,先生。BAST對我來說是個新名詞。它是什麽?”
M揮了揮手,發出了表示極不愉快的聲音,示意他的參謀長來解釋。
“詹姆斯,”坦納過來俯在辦公桌上,“這的確是一項重要而又緊急的任務。BAST是一個團夥,一個組織。這名字尚未傳播開來,因為我們沒有掌握多少綫索和詳細情況。這名字是相當不成熟的,所以開始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但是BAST看來是無政府主義和秘密恐怖主義兄弟會的字母縮寫。”
“我聽起來到很像倒黴蛋的幽靈。”邦德皺起眉頭,目光十分關註。
“起初我們也認為它是老幽靈的殘餘組織,但看來這是個新組織,特別令人不快。”坦納繼續道。“你是否還記得87年的幾起小炸彈事件?全都在同一天發生,全都協調好的?在倫敦的商店裏發生的幾起爆炸事件——”
“在動物權益保護活動上放置的炸彈嗎?”
坦納點點頭。“但其他爆炸事件就不那麽容易解釋了。靠近凡蒂岡的那枚小型塑料炸彈;還有一枚摧毀了一架美軍運輸機——在愛德華空軍基地,沒有傷亡;還有一枚在馬德裏;還有,一枚過早爆炸的汽車炸彈,炸碎了法國國防部長的汽車;還有發生在莫斯科的大爆炸,靠近剋林姆林宮的大門,此事件未作公開報道。”
“是的,我看過檔案。”
“那麽你知道文件說這是協調好的,但是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邦德點點頭。
“文件由於疏忽而說了謊。”坦納現在莊重地說。“曾經有一封長信在所有有關的國傢間傳閱。簡而言之,信上說這些事件是由無政府主義和秘密恐怖主義兄弟會,或簡稱BAST協調的。大傢對事件進行了回顧,因為這些組織特別喜歡選擇閃爍其辭的名字。雖然開始的這些事件小,造成的損失不大,而且無人死亡,但反國際恐怖主義的人告誡我們要認真對待它們,哪怕衹是因為BAST這個名字是個惡魔的名字呢。BAST,它似乎是來自古埃及的一個詞語:有時也叫AIMI或AYM,據說BAST是個三頭怪物——蛇頭、貓頭和人頭——長在毒蛇的軀體上。據說怪物BAST與縱火有關,我們現在不太懷疑兄弟會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具有惡魔的內涵。”
“惡魔?”邦德擡眼望着天花板。
“是的,惡魔。”遠遠說不上迷信的M似乎對整個事情都十分認真。“對這事作過大量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的確有三個頭目——正像有蛇、人和貓一樣——而主要首領便是這三個魔頭所依附的軀體。毒蛇,如果你願意這麽叫的話,名叫巴沙姆·巴拉基,以前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高級成員,曾是阿拉法特的朋友,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巴拉基無疑是軍需官和策劃者。”
坦納點點頭說其他諜報人員已經探明巴拉基的三個同夥都曾同時是中東輔助正規軍的政治組織的成員。“阿博·哈瑪裏剋,阿裏·阿爾·阿德望,還有一名年輕女子,莎菲·勃黛——人,蛇和貓。顯然這些是頭目的綽號。他們全都對恐怖主義深得其道,而且都摒棄了傳統的恐怖行為。
“他們死抱着無政府主義衹為了一個原因。他們相信拿破侖對無政府主義的定義是唯一正確的定義——‘無政府主義是通往至高無上權力的臺階。’”邦德感到一陣涼氣掠過他的脊背。他以前和狂熱者的影子戰鬥過。
“你明白了吧,詹姆斯。”——M的態度好像緩和了下來——“用BAST這個名字使人聽起來覺得有些孩子氣,而那些人遠遠不是孩子氣的人。巴拉基可以進行滅絶人性的大屠殺,他同時還是一個狡猾姦詐的戰略傢。其他頭目也都是在恐怖主義戰爭中訓練有素的士兵。他們可以傳授技巧,通過巴拉基,他們需要多少外國雇傭軍就能買多少。這些人近乎瘋狂地反對一切現行的政治和宗教意識形態。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想——獲取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旦獲得這樣的權力他們會幹些什麽,衹有天知道了。不過他們所追求的就是這個,而且,如果說近來的一些行動衹是開臺鑼鼓,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刺嚮所有國傢和所有不同類型政府腰間的一根可惡的毒刺。”
“我們怎麽會知道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哪幾個最高首腦呢?”邦德問。
M作瞭解釋。他詳細地介紹了有關他們所得到的BAST三個領導成員的聲波紋的情況,如何捕捉到組織的隱語“健康來自力量”的。
“問題是,”M繼續道。“這些人顯得似乎很脆弱,所以我們的美國兄弟部隊會說,不必把它看得太嚴重。我們不能不把它看得很嚴重。對日本油輪進行的那次奇怪而可笑的突襲就是他們幹的,那衹是一次流血的彩排。一艘超級油輪,詹姆斯,和航空母艦並不是沒有相同之處呀。他們要看看能否攻下一艘油輪以試驗一下對‘不可徵服號’發起類似的突襲的可行性。”
“但我們怎麽知道的呢?”邦德追問道。
“我們通過監聽捕捉到兩個聲音。”自邦德進屋後M第一次笑了。“我們拿到了巴拉基和哈瑪裏剋的聲波紋。看來後者是這次事件的組織者——他們稱之為‘贏’軍事行動——哈瑪裏剋企圖安插或收買已在‘不可徵服號’上服役的人或某個來訪海軍上將的隨員。而你,007,將成為這些來訪海軍上將的保姆。”
“很樂意,先生。”邦德的嘴唇扭麯成M從未見過的最冷酷的微笑。後來將軍提起時藉用了《聖經》上的語句,“堅強註入了007的靈魂。”這話他沒說錯。
邦德暗自思忖,拿破侖的確將無政府主義看作是登上至高無上權力的臺階,可他還說過,“愛國、熱情和榮譽感是年輕士兵成長的要素。”不僅是年輕士兵,邦德思索着,對於有着多年秘密工作經驗的海軍軍官也是一樣。
一個月後,諜報界許多認識邦德的人看到《倫敦官方公報》上一則消息時都吃了一驚——
詹姆斯·邦德,皇傢海軍軍官。調離目前從事的外事辦公室的對外聯絡崗位。晉升為有實際官銜的皇傢海軍上校,立即重返現役服務。
大量有關日本油輪的信息傳到一棟俯瞰攝政公園的無名大樓裏詹姆斯·邦德的辦公桌上,他在那裏被令他灰心喪氣的行政事務所束縛。他沒能料到最後他竟深深陷進了這件公案之中。
在這些高電子技術的時代,人們認為“人工情報”——由特工在現場收集情報——不是已經消亡就是行將消亡,這並不奇怪。最近邦德聽到一位寫驚險故事的作傢聲稱間諜小說已經窮途末路——因為“眼下,全靠衛星收集情報了。”——不禁放聲大笑。
不錯,那些圍繞地球旋轉的電子巫師能從空中拍照,甚至截獲軍事情報,但僅僅這些還遠遠不夠。在戰爭中,衛星能給海陸空三軍以優勢,但在有更多時間對諜報機關發出非議的和平時期,對照片和口頭情報的進一步分析材料卻衹有依靠男女特工到現場去獲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微妙的和隱蔽的行動是不能依靠電子梯隊去完成的,衹有靠人才能完成。
在一個領域,即“電子情報”領域,用電子手段收集諜報,特工人員、通訊衛星和電子情報本身要緊密地形成一支隊伍。近幾年來一度十分成功地將微型竊聽器接在電話和其他通話設施裏的方法在現場已很少使用,通常衹在近區隱蔽的行動中采用。
的確,新的流行術語是“電子情報”。對全世界的城鎮、都市甚至鄉村都能進行監聽。沒人能幸免於監聽者,因為偷聽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由於全世界的國傢和人民都不得不面對恐懼和各種面目和形式的恐怖主義,這是必要的。
每隔24小時,電子竊聽裝置便要掃描敏感區域,掃描時,成百上千個計算機的龐大的儲存係統便緊張地採集特殊的敏感性詞彙。在被認為是敏感地區的某些城市的某些地方,如果你對你的女友談到“森德剋斯”①,或者不經意地說出了一個被已發現的恐怖分子使用過的代碼詞語,你的話肯定要受到監聽,直到監聽者確定你的閑聊是無害的。
①三次甲基三硝基胺旋風炸藥的別名。——譯者
衹有人才能按指令來安裝這種小巧而功能強大的監聽站;而還是由人將關鍵詞語輸入計算機的數據庫。此後,機器纔接管工作,作出錄製對話的决定,精確地找到它們的位置,甚至通過鑒定的聲波找出談話人的姓名。然後需要更多的人對錄製的聲音進行分析,有時是悠閑地,有時是緊張地,以免延誤戰機。
在“高崎之子”號事件發生後剛一個月,兩個人在俯瞰地中海的一棟別墅裏會見了。他們是皮膚光滑、衣冠楚楚、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在覆蓋着葡萄藤的天井裏喝着咖啡,從他們所在之處放眼望去,眼前的美景一覽無餘:柏樹、橄欖色的小樹林,放牧綿羊和山羊的牧場、波光浩淼的大海,以及遠處小村莊裏被太陽曬烤的紅白色屋頂。這兩人都不知道在這看似寧靜和隱蔽的小村莊裏卻隱藏着一臺功能強大的接收器。
這臺接收器掃描方圓50英裏的區域,每秒鐘採集一百萬個在大街、酒吧、私宅和電話裏說出的詞語,通過一個通訊衛星輸入兩個大型監聽站的計算機。其中一臺計算機捕捉到兩個正在品味着香甜咖啡的人之中一個人所說的一個完整的短語。這短語是,“健康來自力量。”這是在敬酒時說的,當這四個字重複時電腦辨認出了它的隱喻色彩並將其記錄下來。這些短語是最近纔輸入詞語掃描程序的。
“健康來自力量。”年紀較輕的黑發男子微笑着嚮年長的同伴舉起杯子,他同伴是一個打扮人時、寬肩、有着顯眼的灰白鬢角、皮膚黝黑的人。
“贏是一場驚人的災難,”年紀較老的人說。在他的聲音裏沒有批評的意味,有的衹是一絲嫌惡。
“我很抱歉。”他的同伴微微低下了頭。“我太自信了。這次訓練是很特別的——”
“而且很花錢的——”
“不錯。但它的確證明了如果我們要在他們登上他們所謂的‘二號鳥巢’時將他們全部幹掉的話,我們需要采用一個更為隱蔽的辦法。即使我們的人增加兩倍,甚至三倍,贏行動的人馬仍然會被殺光。‘二號鳥巢’已經作好了應付任何襲擊的準備。不等我們的懸挂滑翔飛行器降到離目標500英尺之前他們就會把它們全都打掉。而且有可能這次行動將要在鼕天進行。”
年長的人點了點頭。“這就是說衹有從內部發起攻擊啦。”
“你是說我們應派人上船嗎?”黑發男子的聲音有點驚訝。
“你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嗎?”
“這是不可能的。你怎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派人滲透進去呢?我們衹有不到12個月的時間呀。如果早知這是一種選擇,豈不是可以省去許多時間,還可以省去一大筆錢嗎。”
在最後研究的錄音帶上,監聽者緊張地竪耳監聽了一段長長的停頓。遠方傳來高空飛機飛過的聲音。狗的狂吠聲猶如近在咫尺。然後年長的人說話了——
“啊,我的朋友,我們老是尋找一些復雜的解决辦法,我們這次用個簡單一點的辦法如何?一個人。我們衹需要一個人登上‘二號鳥巢’,因為一個人就能把大門的鑰匙打開,讓其他人進去。哪怕是一個什麽隨行人員,譬如一個不大令人滿意的海軍將官。我們所需要的衹是一個人,一個特洛伊木馬①。”
①特洛伊木馬:古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時,將精兵埋伏於大木馬內,誘使特洛伊人將木馬放入城中;夜間伏兵跳出,裏應外合,攻下此城。——譯合
“甚至一個人也有——”
“睏難?不,如果他已經在那兒的話。”
“但我們沒有人在——”
“也許我們的確有什麽人已經在那兒了;也許甚至連他自己還不知道呢。你們的人都是很精明的,他們肯定能找出這樣一個人,並對他施加壓力的。嗯?”
又是一陣停頓,衹有狗吠聲。然後——
“我讓步了。是的,這是一個明顯的辦法。”
“明顯得你不能不白白送掉20個外國雇傭軍的生命,還不算培訓和裝備他們的費用。現在,去找我們所需要的特務吧。軍官,或者應徵士兵。水手或者來訪者是誰沒關係。衹要找到一個就行。”
“呃,”M說。與其說是清楚的詞語,不如說是喉嚨裏發出的咕噥聲。“呃,我知道這些人是誰,我們也知道目標是什麽,我們所不知道的衹是全部目的。你有什麽看法嗎,坦納?”
“我的看法很明顯,先生。”
“什麽意思?”M今天的心情是特別好鬥的。
“意思是,先生,我們能使情況有所改變。我們可以在最後時刻將那些大人物換一個地方。讓他們登上一艘巡洋艦而不是‘二號鳥巢’——”
“喔,老天爺,坦納,我們都知道‘二號鳥巢’是女王陛下的軍艦‘不可徵服號’。”女王陛下的軍艦“不可徵服號”是英國皇傢海軍三艘剩下的航空母艦——主力艦——之一:事實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艘由汽輪機驅動的戰艦。這三艘戰艦全都是設計成不可徵服的平甲板型,而且吸取了福剋藍群島戰役的教訓全都經過了電子儀器、武器和載機能力的改裝。
經過了段暫的停頓之後,坦納繼續道。“讓他們登上另一條船——在最後一刻——”
“另一條什麽船?驅逐艦還是護衛艦?他們是三個人,坦納。三個最高級將領呀,還帶着他們的全班人馬。我估計至少有12到15個人。用你的腦子想想吧,朋友——他們得在驅逐艦或護衛艦上搭鋪,這對俄國人也許沒什麽,但我看起碼我們的美國朋友或傑弗雷先生也許不行。”
“取消這個計劃如何,先生?”
“那會引起我們敏感的新聞和電視記者輿論嘩然。沒等我們把故事編好他們就會問為什麽?無論如何,‘海陸89行動’是至關緊要的。我們所有的聯合軍事演習都是至關緊要的,這跟那些俄國人有什麽相幹,北約組織認為這樣作得體嗎。讓俄國人參加我們的戰爭遊戲,嗯?”
“我們已不再打算稱之為戰爭遊戲了,先生——”
“我知道!”M用力捶打辦公桌。“話雖這麽說,可是讓俄國艦隊的總司令參加如此復雜的聯合軍事演習是件後患無窮的事。”
比爾·坦納嘆了一口氣。“至少我們的人不用隨時提防他們的間諜船了。你知道的,先生,甚至連丘吉爾也認為共享資料可能是件好事。”
“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我的參謀長。那時也和德國共享,俄國人是些不同的怪物,我不想隱瞞我不贊成這事。”
“的確,先生。”
“儘管聯合諜報委員會對我作了不少好事,我仍對它始終是直言不諱的。現在,所有的朋友走到一起來了,他們這麽說。甚至連一個白癡也對我引用過吉普林的話:女人皆姐妹,以及諸如此類的。不,我們得采取積極的行動。”
坦納走到了窗前,站在那裏凝視雨中的攝政公園。“保鏢如何,先生?訓練有素的保鏢?”
M發出一陣喃喃的牢騷聲,然後——“我們知道這些人想要幹什麽,坦納,但是我們不想讓世人知道,如果僅僅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雇保鏢意味着擴大知情人的圈子,而你對我們這行的首條規則是瞭解得很清楚的——圈子要小。”他似乎想到了什麽新的念頭,突然住口,然後不針對任何人地大聲說:“不!”。
雨綿綿不斷地落到下面的草地上、街道上和雨傘上。坦納開始試圖在腦子裏背誦別人告訴他的一首打油詩。那還是二戰期間流傳的有關國傢安全和小道傳聞的歌謠,他一想起來就不禁啞然失笑——
“確鑿的證據我沒有,
但是我姨的傭人的姐的兒,
聽到一個正在執勤的警察,
在唐寧街對一個保姆說,
他有個侄兒,他侄兒有個朋友,
他知道戰爭何時結束。”
還沒有念到最後一行,比爾·坦納就意識到他一直在出聲念着這首打油詩。
“就是這個!”M幾乎吼道。
“就是什麽?”
“保姆,參謀長。我們要為他們雇一個保姆。一個好的海軍軍官。百分之百可靠。一個視責任重於生命的人。”M伸手拿起內部電話,立即接通了他那位雖長期飽受其苦卻仍對他忠心耿耿的私人秘書。“莫尼彭尼,”他大聲吼道,聲音大得連她在隔音門的另一邊都能聽見。“快叫007到我這兒來。”
不到10分鐘,詹姆斯·邦德便坐在M的保密辦公室裏了,他的老將軍對他瞪着魚一般的眼睛,而比爾·坦納看上去有點不安。
“這是一項工作,”M宣佈道。“一項特別需要慎重行事的軍事行動;而且還是一項無疑需要大大改變你目前處境的工作。”
“我以前幹過雇傭間諜,先生。”邦德靠在M請他坐的扶手椅裏。這是一把邦德非常熟悉的椅子。如果你被請到M辦公室這把最舒服的椅子上坐下,得到的消息肯定使你不那麽舒服。
“雇傭間諜是另一回事,007,你對重返皇傢海軍想法如何?”
“尊敬不如從命,先生,我從未離開過皇傢海軍呀。”
M又咆哮起來,詹姆斯·邦德從老將軍眼裏看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惡狠狠的神情。“當真?”M擡眼望着天花板。“你有多久沒值班了,007?或者有多久沒有對付罪犯,沒有像美國海軍的桅頂瞭望人說的那樣,日日夜夜與例行公事和軍規同在一條主力艦上,沒有在狂風中感到腳下的甲板在60英尺高的大浪裏顛簸啦?”
“這個,先生——”
“這工作,007,要求你重返現役崗位,而且意味着你將去作一次航行,事實上是若幹次航行,讓你重新回到我們皇傢海軍當今的生活和戰鬥狀態中來。”
這話打動了他。邦德在行政部門的生活有多次使他忙得不可開交,但總的說來是長期鬆弛的。回到皇傢海軍現役服務意味着回到老本行,重操業已淡忘的舊業。他腦子裏閃過了一係列畫面,那是他常常想象一個垂死的人會看到的畫面:他多年前在皇傢海軍自願服役的生活。這些畫面對他的吸引力遠不如他還是一個年輕海員的生活畫面。“為什麽?”他沒頭沒腦地問。“我是說為什麽我要回到現役服務去呢,先生?”
M微笑着點點頭。“因為,007,明年鼕天皇傢海軍連同北約國傢的全部精銳部隊、空軍和海軍,包括美國海軍將舉行一次軍事演習。‘海陸89’。將會有觀察員到來,艦隊的海軍上將,傑佛雷·戈爾德爵士,美國海軍上將古德恩爵士,還有瑟奇·耶夫金若韋奇·波剋爾上將,蘇聯海軍總司令,世界上任何其他海軍都不知道的職務。”M深深地籲了一口氣,“由於目前東西方之間關係的解凍,所以纔邀請了這最後一位。俄國客人。”
“他們將……?”邦德開始說。
“他們將登上‘不可徵服號’。跟他們一道來的還有諸如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的約瑟夫·波特先生,還有他們所有的七姑八姨。他們都將會有危險,企圖誘拐幾乎是確定無疑的。說得嚴重一點,謀殺。將委派你去,到‘不可徵服號’上,去阻止事情發生。”
“你能否解釋一下是什麽危險呢,先生?”邦德的強烈好奇心被深深地誘發了。
M像纔從河裏吊上一條大魚的人那樣笑了。“當然,詹姆斯。比爾和我會告訴你的。這事是從霍爾木茲海峽的小問題開始的,日本油輪‘日立之子號’吧,嗨,管它叫什麽名字吶——”
參謀長糾正了油輪的名字,被大聲嚷嚷着的M惡狠狠地瞪了一眼。“你想來說嗎,坦納?”
“不,先生。你說下去吧,先生。”
“你真好,坦納,謝謝你。”M今天早上不僅好鬥而且辛辣挖苦。他用冷冰冰的魚眼般的目光盯着邦德。“是否聽說過BAST?”
“是STAB(戳)的字母顛倒吧?長官?”
“不,007,我是說BAST。B-A-S-T,這不是一件好笑的事。”
邦德迅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M對開玩笑過於嚴厲了。“沒有,先生。BAST對我來說是個新名詞。它是什麽?”
M揮了揮手,發出了表示極不愉快的聲音,示意他的參謀長來解釋。
“詹姆斯,”坦納過來俯在辦公桌上,“這的確是一項重要而又緊急的任務。BAST是一個團夥,一個組織。這名字尚未傳播開來,因為我們沒有掌握多少綫索和詳細情況。這名字是相當不成熟的,所以開始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但是BAST看來是無政府主義和秘密恐怖主義兄弟會的字母縮寫。”
“我聽起來到很像倒黴蛋的幽靈。”邦德皺起眉頭,目光十分關註。
“起初我們也認為它是老幽靈的殘餘組織,但看來這是個新組織,特別令人不快。”坦納繼續道。“你是否還記得87年的幾起小炸彈事件?全都在同一天發生,全都協調好的?在倫敦的商店裏發生的幾起爆炸事件——”
“在動物權益保護活動上放置的炸彈嗎?”
坦納點點頭。“但其他爆炸事件就不那麽容易解釋了。靠近凡蒂岡的那枚小型塑料炸彈;還有一枚摧毀了一架美軍運輸機——在愛德華空軍基地,沒有傷亡;還有一枚在馬德裏;還有,一枚過早爆炸的汽車炸彈,炸碎了法國國防部長的汽車;還有發生在莫斯科的大爆炸,靠近剋林姆林宮的大門,此事件未作公開報道。”
“是的,我看過檔案。”
“那麽你知道文件說這是協調好的,但是沒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邦德點點頭。
“文件由於疏忽而說了謊。”坦納現在莊重地說。“曾經有一封長信在所有有關的國傢間傳閱。簡而言之,信上說這些事件是由無政府主義和秘密恐怖主義兄弟會,或簡稱BAST協調的。大傢對事件進行了回顧,因為這些組織特別喜歡選擇閃爍其辭的名字。雖然開始的這些事件小,造成的損失不大,而且無人死亡,但反國際恐怖主義的人告誡我們要認真對待它們,哪怕衹是因為BAST這個名字是個惡魔的名字呢。BAST,它似乎是來自古埃及的一個詞語:有時也叫AIMI或AYM,據說BAST是個三頭怪物——蛇頭、貓頭和人頭——長在毒蛇的軀體上。據說怪物BAST與縱火有關,我們現在不太懷疑兄弟會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具有惡魔的內涵。”
“惡魔?”邦德擡眼望着天花板。
“是的,惡魔。”遠遠說不上迷信的M似乎對整個事情都十分認真。“對這事作過大量的研究。現在,我們知道的確有三個頭目——正像有蛇、人和貓一樣——而主要首領便是這三個魔頭所依附的軀體。毒蛇,如果你願意這麽叫的話,名叫巴沙姆·巴拉基,以前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高級成員,曾是阿拉法特的朋友,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巴拉基無疑是軍需官和策劃者。”
坦納點點頭說其他諜報人員已經探明巴拉基的三個同夥都曾同時是中東輔助正規軍的政治組織的成員。“阿博·哈瑪裏剋,阿裏·阿爾·阿德望,還有一名年輕女子,莎菲·勃黛——人,蛇和貓。顯然這些是頭目的綽號。他們全都對恐怖主義深得其道,而且都摒棄了傳統的恐怖行為。
“他們死抱着無政府主義衹為了一個原因。他們相信拿破侖對無政府主義的定義是唯一正確的定義——‘無政府主義是通往至高無上權力的臺階。’”邦德感到一陣涼氣掠過他的脊背。他以前和狂熱者的影子戰鬥過。
“你明白了吧,詹姆斯。”——M的態度好像緩和了下來——“用BAST這個名字使人聽起來覺得有些孩子氣,而那些人遠遠不是孩子氣的人。巴拉基可以進行滅絶人性的大屠殺,他同時還是一個狡猾姦詐的戰略傢。其他頭目也都是在恐怖主義戰爭中訓練有素的士兵。他們可以傳授技巧,通過巴拉基,他們需要多少外國雇傭軍就能買多少。這些人近乎瘋狂地反對一切現行的政治和宗教意識形態。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想——獲取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旦獲得這樣的權力他們會幹些什麽,衹有天知道了。不過他們所追求的就是這個,而且,如果說近來的一些行動衹是開臺鑼鼓,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刺嚮所有國傢和所有不同類型政府腰間的一根可惡的毒刺。”
“我們怎麽會知道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哪幾個最高首腦呢?”邦德問。
M作瞭解釋。他詳細地介紹了有關他們所得到的BAST三個領導成員的聲波紋的情況,如何捕捉到組織的隱語“健康來自力量”的。
“問題是,”M繼續道。“這些人顯得似乎很脆弱,所以我們的美國兄弟部隊會說,不必把它看得太嚴重。我們不能不把它看得很嚴重。對日本油輪進行的那次奇怪而可笑的突襲就是他們幹的,那衹是一次流血的彩排。一艘超級油輪,詹姆斯,和航空母艦並不是沒有相同之處呀。他們要看看能否攻下一艘油輪以試驗一下對‘不可徵服號’發起類似的突襲的可行性。”
“但我們怎麽知道的呢?”邦德追問道。
“我們通過監聽捕捉到兩個聲音。”自邦德進屋後M第一次笑了。“我們拿到了巴拉基和哈瑪裏剋的聲波紋。看來後者是這次事件的組織者——他們稱之為‘贏’軍事行動——哈瑪裏剋企圖安插或收買已在‘不可徵服號’上服役的人或某個來訪海軍上將的隨員。而你,007,將成為這些來訪海軍上將的保姆。”
“很樂意,先生。”邦德的嘴唇扭麯成M從未見過的最冷酷的微笑。後來將軍提起時藉用了《聖經》上的語句,“堅強註入了007的靈魂。”這話他沒說錯。
邦德暗自思忖,拿破侖的確將無政府主義看作是登上至高無上權力的臺階,可他還說過,“愛國、熱情和榮譽感是年輕士兵成長的要素。”不僅是年輕士兵,邦德思索着,對於有着多年秘密工作經驗的海軍軍官也是一樣。
一個月後,諜報界許多認識邦德的人看到《倫敦官方公報》上一則消息時都吃了一驚——
詹姆斯·邦德,皇傢海軍軍官。調離目前從事的外事辦公室的對外聯絡崗位。晉升為有實際官銜的皇傢海軍上校,立即重返現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