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与道德(hot) 新青年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
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
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
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
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
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
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
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
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
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
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迷信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返回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
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
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
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
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
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
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
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
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
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
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迷信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返回
方寸之间
烛一盏,点暖四壁。
瓶一颈,染馨一室。
茶韵几许,品不完友情细润。
香熏数缕,道不尽心声噫语。
方寸之间,意趣无穷。
或许人生的温馨与乐趣,
也正在与这一瓶一罐,一桌一椅
一虚一实的组合与变幻之间吧。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一:茶韵
初春的午后,阳光从窗棂照进来,青石板地上一份似是严肃的报纸,还有一盏久违的明式胡
桃干笋茶。没有墨守陈规,没有“古老文化”的限制和沉闷,没有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任
何一种风格、任何一种模仿,把新鲜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融进随意自然的思想中,从青瓷到紫
砂,从古琴到巴赫,都是美丽午后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茶壶中厚而浓香的茶垢到木桌上清香
扑鼻的青梅,从活泼的蜡笔小新到睿智的李碧华散文,房间里每一个细节都讲述着属于自己
的精彩故事。
和着清远飘扬的Secret Garden,沏上一壶明前绿,准备着稍后繁忙的工作。茶淡淡的,初入
口时几乎察觉不出滋味,但喝到第二铺的时候,那种属于春天的天然清香就在口腔蔓延开来,
于是把眼睛闭上,回想着去年此时新朋旧友欢聚陋室时的快乐与熙攘,心情也随着音乐的节
奏起伏荡漾。喝茶不算久,一直都不大喜欢咖啡的霸气与太强烈的苦涩,于是只能终日与茶
为伍,逐渐开始搜集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前年路过黄山的时候竟然在地摊上发现一本古本的
陆羽茶经,如获至宝,拿回去细细翻看,将各种茶的特性铭记于心,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
的茶,也算是一种伪装专家的乐趣。
前面说过的明前绿,是特别为好朋友准备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初交往时便如茶,不会
刻意在对方心里留下太深的印象,有缘的时候自然会重新沏上第二铺,于是彼此之间就知道
原来友情已经开始逐步深入了,过了几铺水以后,明前绿依旧是碧绿清澈的,而这时,从相
遇到相识再到相知的友人已经开始心心相印了,谁说茶没有灵性?它这就是在讲述一个友情
的故事呀。喝明前绿是一定不能用紫砂的,太过厚重,只能用一盏青瓷薄胚的水碗去盛,方
显清新本色。
网友,也算是朋友吧,彼此间交往甚密,有时候甚至比现实中的老友还懂得你的心理,但是
素未谋面,彼此间又残留些神秘感。如果和网友喝茶,我会选一道雪山云雾,从高山上采摘
而来,经过数道密制,搓成微圆的粒状物,看上去不起眼,甚至不大象茶,放上十几粒在壶
中,沏第一铺时不能饮用,要把水全倒光,曰洗茶,这时便开始期待着泡到第二铺时的茶色,
这象不象网友间发了第一封妹儿后忐忑不安地猜想对方到底是何许人的感觉?待到第二铺水
过后,那红褐色浓香四溢的茶汁便流到你面前的小茶碗里了,喝到口中,先苦后甘、止渴生
津便不必说了,光是那依附在口里挥之不去的余香,就够一品,一口气喝干后,又迅速沏上
下一道,这又何尝不象网友见面后希望大过失望并准备继续更深一步交往的故事呢?喝雪山
云雾,我会选一款老道精炼、线条流畅、紫泥制成的紫砂壶,用红泥或是团山泥制的壶光鲜
有余、气度不足,大概只有紫砂壶配上红褐色的茶汁才能彰显出网友间“山在虚无缥缈间”
那种玄妙又亲切的感觉来吧。
茶就有许多了,请男孩儿可以用石壶煮上五钱铁观音,边喝酒边下棋边品茶,聊聊金庸小说
侃侃用兵之道,就算在雪中也会觉得豪气干云。请女孩儿可以选一款精致细腻的镂花瓷碗浅
尝片刻碧螺春,如果是在苏州的话就更好,听着窗外河边传来的幽幽评弹之韵,讲述童年往
事,一下午足可抵上半年的光景了。
国人喝茶一向用个品字,学问太深,莫说我才疏学浅,就算是学富五车之人也未必能在这三
寸纸上道尽这“品”字的奥秘,于是今天只能说到这里,好朋友们,余话后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二:灯影
清平乐
萤窗初晓,网上闻啼鸟。
不怨老友相聚少,只怪黎明太早。
绚彩灯影映墙,网缘却未了。
写得妹儿寄与,句句皆是衷肠。
(第一次填词,也不知对仗是否工整,请好朋友们指正,见笑了)
在一个地方住的久了,平白多出许多杂物来,闲时去收装一下,才发现小小一间斗室里有十
几盏形态各异的灯。一直没怎么注意它们,重新捡起来时才发现原来每一件都有它们自己的
精巧之处。夜深,习惯地把所有能亮的灯都打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光影,为斗室平添了许
多立体感。
我是过惯夜生活的人,每天下午五六点起床,早上五六点睡,伴随我的除了整晚的音乐就是
这些灯了。手边便是一盏朋友从希腊带回来的台灯,暗紫色的灯罩,灯座象是一杆雅典卫城
的廊柱,开关是黄灿灿的熟铜所制,这盏灯的奇妙之处在于,一旦打开,黄色的光源会在紫
色灯罩的映衬下变成一种嫩绿色的光,从灯顶漏出的微光,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个八角形
的亮点,煞是好看,这盏灯适合在刚起床时打开,那时的我睡意朦胧,绿色的光影会有种安
神的作用。
泡网的时候,最合适开一盏节能的日光灯,整个房间都亮起来,人的精神也随之一振。日光
灯的白光是理性的颜色,它会时刻提醒你不要迷失在庞大广袤的网络世界中,在结束一夜的
工作之后,随手关之,视野随着暗淡,睡意袭来,一觉便可睡到下一周了。
记得初到这里的时候,房东把这里搬个干净,只余了一盏破旧不堪的煤油灯,我见弃之可
惜,便找来烯料精心擦拭干净,顷刻间,整盏灯除却灰装,金光闪闪,有点象神话传说里的
阿拉丁神灯,把它当成壁饰挂在客厅一角,朋友来访时觉得好玩就问我索要,考虑了半天,
还是自己留下来。有一次,和她自己在家烧饭,饭菜香煞,商量着要来一个烛光晚餐,找了
许久也没找到蜡,于是想到拿这盏煤油灯代替,在里面装上些zippo的机油, 竟然也烧得很
旺,斗室里一时充盈着暖黄色的柔光。那一晚的细节都不大记得了,脑海里来来去去记得都
只是那一晚摇曳不定的灯光后她娇美可人的脸。后来,她回国后给我打电话,问我还记不记
得那点了煤油灯用餐的一夜,我说记得,她说以后也许再也不会再有这种兴致了,于是我把
那灯从墙上摘下来告诉她说:“我把它寄给你,你不该这么沉迷在回忆里的”,她告诉我:
“不仅仅是因为灯的缘故,记忆里其他的东西都会逐渐模糊不清的,只是那种心心相映的感
觉实在美好,一定会永记于心“,我告诉她:“身边一直都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却总是在不
察觉的时候就擦身而过了,真当失去的时候,后悔都没用的”,她没再说什么了。
感情有时,如家中的灯,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懂得用心去欣赏和维护,待到落满灰尘后,永远
都记不起它曾经光鲜的那天了,而留给灯的就只是怅然若失的情绪了。可是,话说回来,有
谁会去在意一盏只会在夜里焕发些光彩的物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三:床
星期六晚
夜幕中的东华门
凌晨一点
故宫的轮廓在亮晴的月下错落及清晰,摈弃白天喧闹的政治人群,分明又是夜晚的前朝古
都。于是,北平在我迷乱的眼中层次分明.耳边流连的是流畅曼妙的ACID JAZZ, 原本木讷滞
涩的心绪霎时变得意气飞扬,让自己相信原本就该是这么快乐的。
我现在呆着的就是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斗室。从层叠的窗户向外张望,故宫和护城河清晰在
目。房间里有一张清末的榆木大床,床的木料极讲究,昆仑山伐的乌木先运到沧州,放在火窖
中熏,待水分干透后截成两半,放在砂粉中泡,然后用醋精洗透,风干后才能木工.床上刻有
九条长虫和九饼月亮,应该是苗人的手笔,这么硬的木头,也只有坚韧的缅刀才能刻得动.床
上是苏州来的刺绣垫子,柔软舒适且不说,单是面子上细如发丝的挑线,就够一看.床边是一
张坚实的橡木茶几,简洁大方,与床的繁复协调一致.当然茶几上少不了我爱吃的时令水果和
苏杭点心,墙边的书橱里放著诗经、离骚和后现代主义,桐木琴就放在窗边的琴台上,只有六
根弦,独少了角调,我从不会弹哀伤的曲,思古幽情也与我无缘,这是我睡梦里的书房.
现在,床上铺的是绵软布垫,面料选的是贵州的腊染,云贵高原的自然情调在房间里蔓延,
与窗外的高大城墙格格不入,我开了支叫House Wine的红酒,产自澳大利亚,少了份欧洲酒的
甘醇,多了种旷野的清香,我把它轻轻插到冰桶里,听著辟辟啪啪的冰块撞击的声音,觉得很
享受.手里的杯子是朋友带来的,原本是南方人用来喝粥的,民国初期的烧制工艺,产自景德
镇,釉色上得不好,但胚做得很薄,进窖时烧得嫩了些,放在灯光下看有一环一环的五彩光影,
红酒轻轻躺在杯子里,整个房间就随著酒和杯子的光影闪动变成了玫瑰红色.
我仍旧听不到少了角调的琴声.萨克斯和爵士鼓的搭配方式给我造成时空错乱的感觉,我
的琴呢?先不管吧,酒已经融化在喉咙里,润润的,浑身浮出浓浓的暖意,烟也点燃了,外面
非常静,甚至能听到烟丝燃烧时发出的丝丝声,烟的薄荷味道使我觉得很不舒服,抬手弹出窗
外又拿了支雪茄,掰出烟丝来,放在我的小烟袋锅里,烧得红红的,得意地躺在床上,看着姣
洁澄明的月色,很快进入梦乡。
这一段写于两年前,和现在的心境还是有些区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四:熏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圣贤之人,往来鸿儒。吾等白丁,贤德不够馨也就罢了,只是房间
里的味道一定要馨。我的陈列架上里有大大小小数十种熏香,足可开一个小型的熏香铺了。闲
时,摆上一尊黑瓷香炉,点燃一支天竺檀香,和着龟兹古韵,很舒心地进入到一个轻松自我的
空间里去。
起床后,把所有窗户都打开,让阳光透进来把一夜的秽气通通扫荡,这时候最该做的事就
是把小玻璃瓶里盛着的淡黄色芳香液体倒进加湿器里去,一股若有若无的花香就随着加湿器的
出气孔飘逸出来。不一会儿,小房间里就变得湿润、清新,这时候就适合拿一本龙应台的散文
集读起来,享受着那种片刻间整个身心神清气爽的感觉。
习惯了上海的湿润气候,总觉得北京太过干燥,于是我准备了好多花瓶,里面大都盛着加
了一点香料的清水,有阳光的日子里,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挥发,到正午时,满室生香,甚至
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我,也能闻到,那时我很怀疑那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古
语。香的味道实在独特,每个到访的朋友都会问那是什么来的,我告诉他们说:那就是你脑海
里的花香呀。一笑置之后,会打开音响,放上一曲柔美浪漫的钢琴独奏,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听
西村由纪江的钢琴曲,朋友都说那音乐就是专门为这花香准备的。
夜幕降临之前,照例会就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光点燃一支尼泊尔的肉桂香,在天色将暗未
暗的时候,去厨房忙碌着做饭。那种香燃的很慢,味道是一点点渗透出来的,待到晚餐做好回
到客厅时,它就会随着菜香一起钻进你每一个毛孔里,渗到饥肠碌碌的胃里,让每一顿晚餐都
变成值得回忆的盛典。我给它取了个别名,叫加饭香。
餐毕,开始工作了,香味太浓郁的话,会影响思维,这时候我会选一块龙酽香,是那种明
快自然的香,点燃后就会有种天地自然,意气飞扬的感觉。与它相配的音乐该是那种辽阔广袤
的感觉,我会选一张new age的精品CD听听,书就会选一本叶兆言的小说来看。这种香比较贵,
原本用得很浪费,去年几乎每个月都去雍和宫旁边的那间香料店去买上两块。后来那店关了,
我手里也只剩下三四块,只能在贵友来访或自己心情非常郁闷时才让它派用场了。
有个电影叫“闻香认女人”,里面的失明上校能凭着香水味判断出女孩的性格,不知道他
如果身处我的斗室,会怎么猜想我。先不管别人怎么看吧,总是要让自己舒适起来呀。让生活
更加优雅,让思维变得感性,熏香的气息永远会让人有不间断的惊喜和触动,试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五:椅子
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只因为有距离
站远去看
永远会有新鲜的想象去补充
历久弥新
那是一把很精致的椅子,淡棕色的檀木靠背,上面刻著谁也不懂的梵文诗,座垫是用棕藤
织的,上面铺著一张柔软的牛皮垫,牛皮上用精丝刺著“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的字样,坐上去整个人都象镶嵌在椅子里,舒服极了。每个经过店里的人都会试著触摸那光滑
冰冷的木质,去感受整个人坐下去时丝合入扣的美妙感觉,可是当人们看过定价后,都摇著头
走了。椅子很贵,贵得让普通人赚三年也买不起。老板刻意把椅子放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用
射灯照著,并在垫上放著非买勿坐的铭牌。那是我当时作梦都想拥有的物件。
“喜欢吗?"“......"“其实不能算贵,这是三百年前的古物,您每天都来看,想必是
对她情有独衷,价钱还可以再商量,毕竟现在真正识货的人不多了"“......我已经有了把不
错的椅子,何况....."“再有一把也不会嫌多吗"“我家里那把也很不错,我坐了好多年了,
到现在还簇新的,外型也很到位,我所有的稿子都是在那把椅子上写出来的,感情很深呢"“
那就不打扰您了,您慢慢看,有心买时就叫我,我就在二楼办公室"
其实,我真得很喜欢那把椅子,但我固执地认为如果一件物品被每个人都喜欢,就未免媚
俗一些,我不是很能确定她的那种美丽是否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砺,再等等吧。
朋友六月的生日,前去赴宴,赫然见到客厅的中心放著她,我的魂魄。刹那间,七彩的灯
光混和著朋友快意并有些狰狞的脸,在我眼里都模糊不见,剩下的所有一切都是她,她恬静自
然地站在大厅中心,享受著每个人的赞美,得意并有些恶作剧地看著我。悔恨、惋惜及一切情
绪的袭来使我不能承受,带著微微酒意离开,门外清风月明,繁星点点,我一路沮丧到家,瘫
坐在自己的椅上,直至天明。从此,我只能经常借故探访朋友去看她,直到有一天从朋友不耐
烦的眼光中退却。 三个月后,出行西方,纵览异域风光,遍地寻访,却再也找不到可心可
看的一把椅子,有时独自在家,看著照片回味一下,和著酒意倒也其乐融融。但那种思念来得
强烈,使我自己都搞不清是由于喜欢还是因为别人的糕饼更香。想念良久,终于鼓足勇气,该
给自己一个说法。
“这把椅子能卖我吗?"“其实我早就想送你呢,现在开了口也来得及,拿去吧。""另
外,它很娇贵,要经常擦拭,并保持室内温差和湿度不能太大,而且只能用天鹅绒布擦...."
“知道啦,太谢谢你了"
我的斗室中只有月光是最可动人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著房间中心的她被月光环抱,
椅背上淡淡的光晕使我竟没有想坐上去的欲望,好的东西只能远观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皮
垫上的霉点愈来愈多并无法擦去时,心慌意乱,没有能力去维护她,却自私地搬回家,毁了她,
我成了自己的罪人。想过一万多遍,终于鼓起勇气把她送回到朋友的豪宅里去,朋友的责备使
我羞愧难当,心乱如麻。最后请最好的皮匠和木工勉强恢复了原样,但我却早已失去了再次拥
有她的决心和勇气。
好多年后,从遍布尘土的一本大部头书中偶然翻到充当书签的她的照片,年少的情绪再袭
心头,对自己说“也许现在有能力保护她了吧"
“那把椅子还在吗,卖我吧!"
人有许多极想拥有的东西
但当没有确定是否
能够许久喜欢并保护它时
最好暂时抛开自私和欲念
去想想
我真得能够好好拥有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七:镇纸
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捡起笔来练练手,画上一两幅国画,不为别的,只怕生疏了少时最
执着的追求。小时候,天天去少年宫学画儿,老师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据说原本是浙美的
教授,文革时因为作风问题被下放到这里的。他很傲,对于愚钝的学生是绝对不留情面的,而
木讷内向的我,一向是被责次数最多的了。每次上课的时候,心里都会惴惴不安,生怕那一铺
水料没调好,或是墨没磨匀就被痛骂,想过退却,无奈学画的愿望如此强烈,不敢轻言放弃。
到了上高三的时候,实在是没时间去了,就和张先生道别,听说我要走,他问:“为什么不考
虑一下考美术专业呢?”,我苦笑,家里还是希望我学商子承父业的,让我来学画对他们来说
只是培养一些艺术修养而已。张先生没怎么再说话了,叹着气问我:“以后有机会的话,就自
己练练,别放下太久了,日子长了手生,感觉找不回来的话,前面的所有就都白费了”。我点
头称是,转身要走,张先生叫住我:“先别走罢,你我也算师生一场,总该表示些心意的,这
个拿去”,他拿了块沉颠颠的石头放在我手里,“知道么,其实你适合学画的,性格随意,灵
气内敛,这是每个学画之人最该具备的精神了。这块镇纸我用了十年,也该有些灵气附在上面
了”。我没太听懂他的话,说了句“谢谢”,就此告别。
回了家,把镇纸放在灯下端详。那是块乌黑沉重不大起眼的石头,从每个不同的方向看会
很奇怪的光反射出来,石头里有一丝丝乌亮的光纹透出来。上面有大篆书刻着的几个字:非瞻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字是赤金色的,大概年代久了,有的地方脱落了,看上去有
点斑驳。我是很珍惜它的,因为在那时来说,它是我七年学画生涯里唯一的记忆了。父亲看过
以后,告诉我那是块乌蜒石,价值不菲。
上了大学以后,很少再动笔画东西了,不是没时间,而是已经淡忘了。有时侯学生会组织
活动时,会逼着我写字或是画点东西,我都不大上心,混混就过去了。大三时,张先生病危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我的地址,派了学生来找我。到了病房,他已经是瘦得皮包骨头,我当时
一下子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哽咽,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张先生问:“你还画吗?”,我
点头,他又说:“那块镇纸还在吗?”,我从书包里掏出来递到他手里,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
块黑石头,问我有没有新的画作,他要看看,当时我实在是忍不住,大哭,我说“张先生,对
不起,我好久好久没动过笔了,我已经忘了”。张先生说:“没关系的,每个学画的人都会经
历这个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这其间总有些理由让你想要放弃,但只要你还对自己存
有一丝期望,重新去捡起来,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变。变得只是一颗躁动的心而已”,他把
那块镇纸又交回到我手里,说道:“前些年在牛棚的时候,我曾发誓说再也不画了,把所有的
笔和画都烧了。后来有个好朋友托人把它送到我手里,当时我一看那上面的“宁静致远”就醒
悟了,把心静下来,周遭变换的景象对我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不再去管它。只要自己知道心
里最渴望最不想放弃的是什么就行了”。
张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去参加追悼会,想把那块镇纸交还他的儿子,对方执意不肯收,他
说:“我父亲很少会送给学生礼物的,他能把这块镇纸给你,大概是对你还寄着一些期望吧”,
听他说这话的时候,少年时与张先生共处一室、泼墨挥毫的情景历历在目,心里隐约知道,那
时候张先生骂我也都是为了我的进步,于是痛下决心,想延着这条路走下去,无奈天资实在有
限,终未有所成。现在终日奔忙生计,再次把画画的事搁置了。只是闲时会拿笔出来,压上块
镇纸,画上一幅,也算是给张先生的一个交代吧。
烛一盏,点暖四壁。
瓶一颈,染馨一室。
茶韵几许,品不完友情细润。
香熏数缕,道不尽心声噫语。
方寸之间,意趣无穷。
或许人生的温馨与乐趣,
也正在与这一瓶一罐,一桌一椅
一虚一实的组合与变幻之间吧。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一:茶韵
初春的午后,阳光从窗棂照进来,青石板地上一份似是严肃的报纸,还有一盏久违的明式胡
桃干笋茶。没有墨守陈规,没有“古老文化”的限制和沉闷,没有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任
何一种风格、任何一种模仿,把新鲜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融进随意自然的思想中,从青瓷到紫
砂,从古琴到巴赫,都是美丽午后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茶壶中厚而浓香的茶垢到木桌上清香
扑鼻的青梅,从活泼的蜡笔小新到睿智的李碧华散文,房间里每一个细节都讲述着属于自己
的精彩故事。
和着清远飘扬的Secret Garden,沏上一壶明前绿,准备着稍后繁忙的工作。茶淡淡的,初入
口时几乎察觉不出滋味,但喝到第二铺的时候,那种属于春天的天然清香就在口腔蔓延开来,
于是把眼睛闭上,回想着去年此时新朋旧友欢聚陋室时的快乐与熙攘,心情也随着音乐的节
奏起伏荡漾。喝茶不算久,一直都不大喜欢咖啡的霸气与太强烈的苦涩,于是只能终日与茶
为伍,逐渐开始搜集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前年路过黄山的时候竟然在地摊上发现一本古本的
陆羽茶经,如获至宝,拿回去细细翻看,将各种茶的特性铭记于心,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
的茶,也算是一种伪装专家的乐趣。
前面说过的明前绿,是特别为好朋友准备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初交往时便如茶,不会
刻意在对方心里留下太深的印象,有缘的时候自然会重新沏上第二铺,于是彼此之间就知道
原来友情已经开始逐步深入了,过了几铺水以后,明前绿依旧是碧绿清澈的,而这时,从相
遇到相识再到相知的友人已经开始心心相印了,谁说茶没有灵性?它这就是在讲述一个友情
的故事呀。喝明前绿是一定不能用紫砂的,太过厚重,只能用一盏青瓷薄胚的水碗去盛,方
显清新本色。
网友,也算是朋友吧,彼此间交往甚密,有时候甚至比现实中的老友还懂得你的心理,但是
素未谋面,彼此间又残留些神秘感。如果和网友喝茶,我会选一道雪山云雾,从高山上采摘
而来,经过数道密制,搓成微圆的粒状物,看上去不起眼,甚至不大象茶,放上十几粒在壶
中,沏第一铺时不能饮用,要把水全倒光,曰洗茶,这时便开始期待着泡到第二铺时的茶色,
这象不象网友间发了第一封妹儿后忐忑不安地猜想对方到底是何许人的感觉?待到第二铺水
过后,那红褐色浓香四溢的茶汁便流到你面前的小茶碗里了,喝到口中,先苦后甘、止渴生
津便不必说了,光是那依附在口里挥之不去的余香,就够一品,一口气喝干后,又迅速沏上
下一道,这又何尝不象网友见面后希望大过失望并准备继续更深一步交往的故事呢?喝雪山
云雾,我会选一款老道精炼、线条流畅、紫泥制成的紫砂壶,用红泥或是团山泥制的壶光鲜
有余、气度不足,大概只有紫砂壶配上红褐色的茶汁才能彰显出网友间“山在虚无缥缈间”
那种玄妙又亲切的感觉来吧。
茶就有许多了,请男孩儿可以用石壶煮上五钱铁观音,边喝酒边下棋边品茶,聊聊金庸小说
侃侃用兵之道,就算在雪中也会觉得豪气干云。请女孩儿可以选一款精致细腻的镂花瓷碗浅
尝片刻碧螺春,如果是在苏州的话就更好,听着窗外河边传来的幽幽评弹之韵,讲述童年往
事,一下午足可抵上半年的光景了。
国人喝茶一向用个品字,学问太深,莫说我才疏学浅,就算是学富五车之人也未必能在这三
寸纸上道尽这“品”字的奥秘,于是今天只能说到这里,好朋友们,余话后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二:灯影
清平乐
萤窗初晓,网上闻啼鸟。
不怨老友相聚少,只怪黎明太早。
绚彩灯影映墙,网缘却未了。
写得妹儿寄与,句句皆是衷肠。
(第一次填词,也不知对仗是否工整,请好朋友们指正,见笑了)
在一个地方住的久了,平白多出许多杂物来,闲时去收装一下,才发现小小一间斗室里有十
几盏形态各异的灯。一直没怎么注意它们,重新捡起来时才发现原来每一件都有它们自己的
精巧之处。夜深,习惯地把所有能亮的灯都打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光影,为斗室平添了许
多立体感。
我是过惯夜生活的人,每天下午五六点起床,早上五六点睡,伴随我的除了整晚的音乐就是
这些灯了。手边便是一盏朋友从希腊带回来的台灯,暗紫色的灯罩,灯座象是一杆雅典卫城
的廊柱,开关是黄灿灿的熟铜所制,这盏灯的奇妙之处在于,一旦打开,黄色的光源会在紫
色灯罩的映衬下变成一种嫩绿色的光,从灯顶漏出的微光,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一个八角形
的亮点,煞是好看,这盏灯适合在刚起床时打开,那时的我睡意朦胧,绿色的光影会有种安
神的作用。
泡网的时候,最合适开一盏节能的日光灯,整个房间都亮起来,人的精神也随之一振。日光
灯的白光是理性的颜色,它会时刻提醒你不要迷失在庞大广袤的网络世界中,在结束一夜的
工作之后,随手关之,视野随着暗淡,睡意袭来,一觉便可睡到下一周了。
记得初到这里的时候,房东把这里搬个干净,只余了一盏破旧不堪的煤油灯,我见弃之可
惜,便找来烯料精心擦拭干净,顷刻间,整盏灯除却灰装,金光闪闪,有点象神话传说里的
阿拉丁神灯,把它当成壁饰挂在客厅一角,朋友来访时觉得好玩就问我索要,考虑了半天,
还是自己留下来。有一次,和她自己在家烧饭,饭菜香煞,商量着要来一个烛光晚餐,找了
许久也没找到蜡,于是想到拿这盏煤油灯代替,在里面装上些zippo的机油, 竟然也烧得很
旺,斗室里一时充盈着暖黄色的柔光。那一晚的细节都不大记得了,脑海里来来去去记得都
只是那一晚摇曳不定的灯光后她娇美可人的脸。后来,她回国后给我打电话,问我还记不记
得那点了煤油灯用餐的一夜,我说记得,她说以后也许再也不会再有这种兴致了,于是我把
那灯从墙上摘下来告诉她说:“我把它寄给你,你不该这么沉迷在回忆里的”,她告诉我:
“不仅仅是因为灯的缘故,记忆里其他的东西都会逐渐模糊不清的,只是那种心心相映的感
觉实在美好,一定会永记于心“,我告诉她:“身边一直都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却总是在不
察觉的时候就擦身而过了,真当失去的时候,后悔都没用的”,她没再说什么了。
感情有时,如家中的灯,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懂得用心去欣赏和维护,待到落满灰尘后,永远
都记不起它曾经光鲜的那天了,而留给灯的就只是怅然若失的情绪了。可是,话说回来,有
谁会去在意一盏只会在夜里焕发些光彩的物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三:床
星期六晚
夜幕中的东华门
凌晨一点
故宫的轮廓在亮晴的月下错落及清晰,摈弃白天喧闹的政治人群,分明又是夜晚的前朝古
都。于是,北平在我迷乱的眼中层次分明.耳边流连的是流畅曼妙的ACID JAZZ, 原本木讷滞
涩的心绪霎时变得意气飞扬,让自己相信原本就该是这么快乐的。
我现在呆着的就是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斗室。从层叠的窗户向外张望,故宫和护城河清晰在
目。房间里有一张清末的榆木大床,床的木料极讲究,昆仑山伐的乌木先运到沧州,放在火窖
中熏,待水分干透后截成两半,放在砂粉中泡,然后用醋精洗透,风干后才能木工.床上刻有
九条长虫和九饼月亮,应该是苗人的手笔,这么硬的木头,也只有坚韧的缅刀才能刻得动.床
上是苏州来的刺绣垫子,柔软舒适且不说,单是面子上细如发丝的挑线,就够一看.床边是一
张坚实的橡木茶几,简洁大方,与床的繁复协调一致.当然茶几上少不了我爱吃的时令水果和
苏杭点心,墙边的书橱里放著诗经、离骚和后现代主义,桐木琴就放在窗边的琴台上,只有六
根弦,独少了角调,我从不会弹哀伤的曲,思古幽情也与我无缘,这是我睡梦里的书房.
现在,床上铺的是绵软布垫,面料选的是贵州的腊染,云贵高原的自然情调在房间里蔓延,
与窗外的高大城墙格格不入,我开了支叫House Wine的红酒,产自澳大利亚,少了份欧洲酒的
甘醇,多了种旷野的清香,我把它轻轻插到冰桶里,听著辟辟啪啪的冰块撞击的声音,觉得很
享受.手里的杯子是朋友带来的,原本是南方人用来喝粥的,民国初期的烧制工艺,产自景德
镇,釉色上得不好,但胚做得很薄,进窖时烧得嫩了些,放在灯光下看有一环一环的五彩光影,
红酒轻轻躺在杯子里,整个房间就随著酒和杯子的光影闪动变成了玫瑰红色.
我仍旧听不到少了角调的琴声.萨克斯和爵士鼓的搭配方式给我造成时空错乱的感觉,我
的琴呢?先不管吧,酒已经融化在喉咙里,润润的,浑身浮出浓浓的暖意,烟也点燃了,外面
非常静,甚至能听到烟丝燃烧时发出的丝丝声,烟的薄荷味道使我觉得很不舒服,抬手弹出窗
外又拿了支雪茄,掰出烟丝来,放在我的小烟袋锅里,烧得红红的,得意地躺在床上,看着姣
洁澄明的月色,很快进入梦乡。
这一段写于两年前,和现在的心境还是有些区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四:熏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圣贤之人,往来鸿儒。吾等白丁,贤德不够馨也就罢了,只是房间
里的味道一定要馨。我的陈列架上里有大大小小数十种熏香,足可开一个小型的熏香铺了。闲
时,摆上一尊黑瓷香炉,点燃一支天竺檀香,和着龟兹古韵,很舒心地进入到一个轻松自我的
空间里去。
起床后,把所有窗户都打开,让阳光透进来把一夜的秽气通通扫荡,这时候最该做的事就
是把小玻璃瓶里盛着的淡黄色芳香液体倒进加湿器里去,一股若有若无的花香就随着加湿器的
出气孔飘逸出来。不一会儿,小房间里就变得湿润、清新,这时候就适合拿一本龙应台的散文
集读起来,享受着那种片刻间整个身心神清气爽的感觉。
习惯了上海的湿润气候,总觉得北京太过干燥,于是我准备了好多花瓶,里面大都盛着加
了一点香料的清水,有阳光的日子里,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挥发,到正午时,满室生香,甚至
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我,也能闻到,那时我很怀疑那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古
语。香的味道实在独特,每个到访的朋友都会问那是什么来的,我告诉他们说:那就是你脑海
里的花香呀。一笑置之后,会打开音响,放上一曲柔美浪漫的钢琴独奏,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听
西村由纪江的钢琴曲,朋友都说那音乐就是专门为这花香准备的。
夜幕降临之前,照例会就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光点燃一支尼泊尔的肉桂香,在天色将暗未
暗的时候,去厨房忙碌着做饭。那种香燃的很慢,味道是一点点渗透出来的,待到晚餐做好回
到客厅时,它就会随着菜香一起钻进你每一个毛孔里,渗到饥肠碌碌的胃里,让每一顿晚餐都
变成值得回忆的盛典。我给它取了个别名,叫加饭香。
餐毕,开始工作了,香味太浓郁的话,会影响思维,这时候我会选一块龙酽香,是那种明
快自然的香,点燃后就会有种天地自然,意气飞扬的感觉。与它相配的音乐该是那种辽阔广袤
的感觉,我会选一张new age的精品CD听听,书就会选一本叶兆言的小说来看。这种香比较贵,
原本用得很浪费,去年几乎每个月都去雍和宫旁边的那间香料店去买上两块。后来那店关了,
我手里也只剩下三四块,只能在贵友来访或自己心情非常郁闷时才让它派用场了。
有个电影叫“闻香认女人”,里面的失明上校能凭着香水味判断出女孩的性格,不知道他
如果身处我的斗室,会怎么猜想我。先不管别人怎么看吧,总是要让自己舒适起来呀。让生活
更加优雅,让思维变得感性,熏香的气息永远会让人有不间断的惊喜和触动,试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五:椅子
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只因为有距离
站远去看
永远会有新鲜的想象去补充
历久弥新
那是一把很精致的椅子,淡棕色的檀木靠背,上面刻著谁也不懂的梵文诗,座垫是用棕藤
织的,上面铺著一张柔软的牛皮垫,牛皮上用精丝刺著“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的字样,坐上去整个人都象镶嵌在椅子里,舒服极了。每个经过店里的人都会试著触摸那光滑
冰冷的木质,去感受整个人坐下去时丝合入扣的美妙感觉,可是当人们看过定价后,都摇著头
走了。椅子很贵,贵得让普通人赚三年也买不起。老板刻意把椅子放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用
射灯照著,并在垫上放著非买勿坐的铭牌。那是我当时作梦都想拥有的物件。
“喜欢吗?"“......"“其实不能算贵,这是三百年前的古物,您每天都来看,想必是
对她情有独衷,价钱还可以再商量,毕竟现在真正识货的人不多了"“......我已经有了把不
错的椅子,何况....."“再有一把也不会嫌多吗"“我家里那把也很不错,我坐了好多年了,
到现在还簇新的,外型也很到位,我所有的稿子都是在那把椅子上写出来的,感情很深呢"“
那就不打扰您了,您慢慢看,有心买时就叫我,我就在二楼办公室"
其实,我真得很喜欢那把椅子,但我固执地认为如果一件物品被每个人都喜欢,就未免媚
俗一些,我不是很能确定她的那种美丽是否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砺,再等等吧。
朋友六月的生日,前去赴宴,赫然见到客厅的中心放著她,我的魂魄。刹那间,七彩的灯
光混和著朋友快意并有些狰狞的脸,在我眼里都模糊不见,剩下的所有一切都是她,她恬静自
然地站在大厅中心,享受著每个人的赞美,得意并有些恶作剧地看著我。悔恨、惋惜及一切情
绪的袭来使我不能承受,带著微微酒意离开,门外清风月明,繁星点点,我一路沮丧到家,瘫
坐在自己的椅上,直至天明。从此,我只能经常借故探访朋友去看她,直到有一天从朋友不耐
烦的眼光中退却。 三个月后,出行西方,纵览异域风光,遍地寻访,却再也找不到可心可
看的一把椅子,有时独自在家,看著照片回味一下,和著酒意倒也其乐融融。但那种思念来得
强烈,使我自己都搞不清是由于喜欢还是因为别人的糕饼更香。想念良久,终于鼓足勇气,该
给自己一个说法。
“这把椅子能卖我吗?"“其实我早就想送你呢,现在开了口也来得及,拿去吧。""另
外,它很娇贵,要经常擦拭,并保持室内温差和湿度不能太大,而且只能用天鹅绒布擦...."
“知道啦,太谢谢你了"
我的斗室中只有月光是最可动人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著房间中心的她被月光环抱,
椅背上淡淡的光晕使我竟没有想坐上去的欲望,好的东西只能远观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皮
垫上的霉点愈来愈多并无法擦去时,心慌意乱,没有能力去维护她,却自私地搬回家,毁了她,
我成了自己的罪人。想过一万多遍,终于鼓起勇气把她送回到朋友的豪宅里去,朋友的责备使
我羞愧难当,心乱如麻。最后请最好的皮匠和木工勉强恢复了原样,但我却早已失去了再次拥
有她的决心和勇气。
好多年后,从遍布尘土的一本大部头书中偶然翻到充当书签的她的照片,年少的情绪再袭
心头,对自己说“也许现在有能力保护她了吧"
“那把椅子还在吗,卖我吧!"
人有许多极想拥有的东西
但当没有确定是否
能够许久喜欢并保护它时
最好暂时抛开自私和欲念
去想想
我真得能够好好拥有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寸间系列小品之七:镇纸
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捡起笔来练练手,画上一两幅国画,不为别的,只怕生疏了少时最
执着的追求。小时候,天天去少年宫学画儿,老师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据说原本是浙美的
教授,文革时因为作风问题被下放到这里的。他很傲,对于愚钝的学生是绝对不留情面的,而
木讷内向的我,一向是被责次数最多的了。每次上课的时候,心里都会惴惴不安,生怕那一铺
水料没调好,或是墨没磨匀就被痛骂,想过退却,无奈学画的愿望如此强烈,不敢轻言放弃。
到了上高三的时候,实在是没时间去了,就和张先生道别,听说我要走,他问:“为什么不考
虑一下考美术专业呢?”,我苦笑,家里还是希望我学商子承父业的,让我来学画对他们来说
只是培养一些艺术修养而已。张先生没怎么再说话了,叹着气问我:“以后有机会的话,就自
己练练,别放下太久了,日子长了手生,感觉找不回来的话,前面的所有就都白费了”。我点
头称是,转身要走,张先生叫住我:“先别走罢,你我也算师生一场,总该表示些心意的,这
个拿去”,他拿了块沉颠颠的石头放在我手里,“知道么,其实你适合学画的,性格随意,灵
气内敛,这是每个学画之人最该具备的精神了。这块镇纸我用了十年,也该有些灵气附在上面
了”。我没太听懂他的话,说了句“谢谢”,就此告别。
回了家,把镇纸放在灯下端详。那是块乌黑沉重不大起眼的石头,从每个不同的方向看会
很奇怪的光反射出来,石头里有一丝丝乌亮的光纹透出来。上面有大篆书刻着的几个字:非瞻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字是赤金色的,大概年代久了,有的地方脱落了,看上去有
点斑驳。我是很珍惜它的,因为在那时来说,它是我七年学画生涯里唯一的记忆了。父亲看过
以后,告诉我那是块乌蜒石,价值不菲。
上了大学以后,很少再动笔画东西了,不是没时间,而是已经淡忘了。有时侯学生会组织
活动时,会逼着我写字或是画点东西,我都不大上心,混混就过去了。大三时,张先生病危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我的地址,派了学生来找我。到了病房,他已经是瘦得皮包骨头,我当时
一下子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哽咽,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张先生问:“你还画吗?”,我
点头,他又说:“那块镇纸还在吗?”,我从书包里掏出来递到他手里,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
块黑石头,问我有没有新的画作,他要看看,当时我实在是忍不住,大哭,我说“张先生,对
不起,我好久好久没动过笔了,我已经忘了”。张先生说:“没关系的,每个学画的人都会经
历这个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这其间总有些理由让你想要放弃,但只要你还对自己存
有一丝期望,重新去捡起来,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变。变得只是一颗躁动的心而已”,他把
那块镇纸又交回到我手里,说道:“前些年在牛棚的时候,我曾发誓说再也不画了,把所有的
笔和画都烧了。后来有个好朋友托人把它送到我手里,当时我一看那上面的“宁静致远”就醒
悟了,把心静下来,周遭变换的景象对我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不再去管它。只要自己知道心
里最渴望最不想放弃的是什么就行了”。
张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去参加追悼会,想把那块镇纸交还他的儿子,对方执意不肯收,他
说:“我父亲很少会送给学生礼物的,他能把这块镇纸给你,大概是对你还寄着一些期望吧”,
听他说这话的时候,少年时与张先生共处一室、泼墨挥毫的情景历历在目,心里隐约知道,那
时候张先生骂我也都是为了我的进步,于是痛下决心,想延着这条路走下去,无奈天资实在有
限,终未有所成。现在终日奔忙生计,再次把画画的事搁置了。只是闲时会拿笔出来,压上块
镇纸,画上一幅,也算是给张先生的一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