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魔奇侠玄>> 天問 Tian We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逐鹿江湖
  作者:天問
  楔子
  楔子
  第一章 鐘訊
  第二章 初戰之機
  第三章 初戰之果
  第四章 緣起
  第五章 生死
  第六章 原因
  第七章 假冒
  第八章 氣機
  第九章 選擇
  第十章 風雲
  第十一章 初見驚魂鐘
  第十二章 解圍
  第十三章 結交
  第十四章 沉竹門
  第十五章 對策
  第十六章 談心
  第十七章 玄功
  十九章 情意
楔子
  這世上有沒有搜神的鼓?或者驚魂的鐘?
  沒有人能夠確切地告訴你:沒或者沒有!
  正如“穿腸簫”、“泣血琴”等都衹存於口頭傳說之中。
  相傳在二百多年前的一場“武林大會”之中出現過,曇花一現之後一齊消失在武林之中。
  於是,自那以後,一百多年中,曾有無數個江湖志士豪客,探險索幽於荒山野嶺邊漠窮地……多少兒郎長亭話別,都門別帳,拋傢別祖,踏上尋寶之路,想對得那麽一二件寶物而逐鹿江湖。窮畢生的精力去主演一幕幕“無言的結局”的慘劇……
  五十多年前,已鮮有聞去尋寶者。
  現在,如若有人說出去尋找那傳說之中的神物,便會博得“白癡”的綽號。但亦並未因此而絶人暇思……
  何況神物既非凡品,必不甘寂寞!唯有德者居之。
  不過非凡的神物亦不是輕易飄落江湖的,大都是應劫而生。
  衹是“德”字一說極難說清,江湖永遠是江湖,人性的復雜,誰是誰非,誰又能分得清楚?有德無德誰來分得明白?
  是以,既是寶物,必不甘雌伏,皆因寶物操人之手!試問天下:“淡泊名利者有幾?”
  傢貧出孝子,太平出賢相,亂世出英雄。
  孝子,賢相,從傢治國。在傢孝順父母,人人可為,為一代賢相,卻似如天一般高不可攀,常人不可企及!
  唯有英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但又不可能個個都成為英雄!……
  那種血淚鑄就的英雄,行俠仗義的風範,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那種聽後讓人蕩氣回腸的傳奇經歷,激勵着一代又一代江湖兒女去拼搏自己的人生……
  人人都渴望和平。在和平中聚集自己的能力。當自以為能夠在這世上大展宏圖時,便渴望有機緣讓自己去體現。更有自負者開始憑藉自己的能力自身的勢力去攪亂這寧靜祥和的世界。
  當天下寺院的課鐘被沉重地敲響二十四下後,便宣告,平靜了二百多年的江湖風雲重起!一幅波瀾壯闊的江湖畫捲在鐘聲中沉重展開……
  諸多可歌可泣的鐵血生涯中的經歷故事因此而啓動了前奏……
楔子 第一章鐘訊
  草泣殘霜,水悲天遠。
  秋陽拔霧開雲後力盡,衹能蒼白地註視着大地。
  嵩山。河南登封北。
  少林古剎便座落在山上!
  山以寺名,寺以山顯。
  ***
  早課剛過,寺內迎賓飛稟知客僧:大雄寶殿內有一個白衣少年香客,持白玉碟求見方丈。
  知客僧緣木大師聞言大驚:少林寺已有二百多年未曾有過持白玉碟求見方丈的大事了!急忙要小沙彌入內稟告方丈。自己迅步走入大雄寶殿。一眼就望見一個年約十五、六歲,身着白色儒衫的少年,左手拿着一塊橢圓的白色玉碟,輕淡自然地站在殿中。
  緣木大師急步到白衣公子面前,雙手合什唱了一個禮道:“阿彌陀佛,恕貧僧來遲,未知施主貴姓?
  白衣公子施然還了躬身一禮道:“小可姓江,大師乃前輩高人,請直呼小可之名無風即可。”
  “未知……?”緣木大師邊說邊望嚮江無風手中的白玉碟。
  “小可奉傢父遺命,有急事欲求貴寺方丈,但請大師轉告。”江無風說及此,稍頓了一下,接着道:“未知……貴寺方丈如何稱謂?”江無風邊問邊把白玉碟遞給緣木大師。
  “敝寺方丈乃小僧師叔,法號空見……”緣木大師剛說及此,便被從內急走出來的小沙彌打斷:“方丈在藏經閣有請持碟施主!”緣木大師聞聽方丈在藏經閣召見江無風,心神俱震。額上頓涌起一層細密的汗珠,張口結舌地對江無風說:“江…江…施主,請隨貧僧來。”說完對江無風躬身一禮後,把白玉碟遞還給他,隨後轉身,以萬般沉重走嚮藏經閣。
  ***
  少林藏經閣,天涯九品堂。
  一直以來,都是江湖中人所嚮往的聖地。
  江湖傳聞:少林寺藏經閣,藏有少林七十二種絶技的練法秘笈。得一種可以雄霸一方,學九技可以問鼎武林盟主。而天涯九品堂卻衹存在於品頭之中,江湖中從未有傳出過九品堂的所在地方。幾百年來,與其說它是聖地,不如說它是秘地。但是,人人都知道,一經品題,將名動天下!
  多少年來,一闖少林藏經閣,以求得窺武道上乘的江湖豪客不知凡幾,卻都未能如願,皆因到藏經閣必須經過七個少林羅漢大陣,和一個經少林武僧長老所結的十八羅漢陣。是以,闖少林藏經閣,無疑是以武力和少林為敵,古往今來,鮮有獨力和少林為敵闖少林藏經閣的江湖能人異士傳聞於世。而少林自知樹大招風的道理,一方面,不問江湖是非,明哲保身;另一方面,加深自身的武學修為,勤加練習,強身健體之餘以保秘笈不流落江湖。
  由於少林寺的武力衆所周知,而藏經閣的守護之周更是傳聞於世,是以,武林黑白道人物,退求其次,天涯九品堂所在地或可能沒有什麽防護!於是,窮自身財力和精力欲探九品堂之秘的人大有所在。更有居心叵測人士意圖染指九品堂,藉以操縱武林。因為:五十年前物故的武林盟主“一劍鎮九洲”孫文竜,死後不久,江湖上就盛傳他被九品堂品題為:五品居士。如果有人在生前就知道和傳出江湖自己是九品堂品題的:六品居士,豈不是可以冠絶天下,名動江湖……
  這些都是閑話,揭過不提。
  ***
  緣木大師帶江無風到藏經閣門口後,唱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後說:“江施主,敝寺方丈在裏面等你。請!”說完,躬身做了一個手“請”的勢後,禮讓一旁。
  “江施主,請進。”裏面傳來一個柔中帶剛的聲音。
  “謝大師。”江無風嚮緣木大師施一禮後,便用左手推開藏經閣門,步入。
  藏經閣門待江無風進步後,便自動關上。
  江無風進得閣中,但見一個小廳堂,堂中有一個矮香案,檀香正燃。香案後一個白眉和尚閉目盤膝而坐。江無風急行到香案前,躬身一禮道:“小可江無風奉傢父遺命見過空見神僧。”說完,雙手把白玉碟遞放在香案上。
  空見大師雙眼適時打開,神目如電地掃了一下白玉碟,復又閉目思索了一下,再打開眼睛望嚮江無風,見他約十五、六歲模樣,一臉的未脫稚氣的清秀,渾不似想象中的高手模樣。不由一呆,脫口問道:“施主今年貴庚多少?”
  江無風在遞上白玉碟時的同時亦在打量空見大師,衹見空見大師除卻眉毛白了外,一付甚為平凡的相貌,身材亦並不如何高大威猛,心中納悶:江湖盛傳的三大高僧之一怎的不見得有奇異的地方呢?驀見空見大師眼睛一個開合之下,被他的眼神中的神芒震了一下:是了!他應具有如此眼神……
  江無風感覺到空見大師在打量自己,亦從空見大師清澈而又不可見底的眼神中讀到了他的心中的疑問,心中沒來由地一怯。見空見大師出口相詢,思及先袓遺命:不能弱了江傢名聲。膽氣頓時一壯,逐大聲回答道:“小可江無風,今年犬歲十五,依例持碟求見!”
  “好。好!好可惜!好!”空見大師聽到江無風說依例持碟求見後,不覺在語氣中運起了“佛門獅子吼神功”,一聲比一聲威重!
  第一個“好”是想到自己繼任少林方丈一職不到三十年,就等到了少林寺要等的人。而且其中之秘必定驚天動地!
  第二個“好”是見所等的人竟然衹有十五歲!
  第三句“好可惜!”是可惜所等的人衹有十五歲,未知其能否經受武功測試……
  第四個“好”是依例而求見的人雖衹有十五歲,必定有所持、、、
  江無風從空見大師的語氣中亦聽出了這些內涵,長身而起道:“大師就不用查看白玉碟的真偽了嗎?”
  空見聞言,心中一頓,暗念一聲“慚愧”。略回憶了前任方丈傳位時所言,臉色一陣變幻之後,連忙嚮外沉聲道:“緣性進來。”
  外面應聲走進一個圓臉大耳,年約四十歲的和尚。嚮空見大師躬身合什一禮後道:“方丈有何吩咐?”
  空見把手中的白玉杖遞給緣性道:“持白玉杖速去請達摩院首座、羅漢堂主持、藏經閣長老速到閣外聽命!再令傳功長老集結武僧立時封山。所有緣字輩弟子結羅漢大陣於演武場,不得讓任何人靠近藏經閣!”
  緣性嚮白玉杖躬身一禮後,雙手接過白玉杖,領命外岀。
  空見待緣性走岀藏經閣後便長身而起,全身上下骨骼一陣暴響之後,就手拿過白玉碟,放在掌 心,雙手合什運功,又是一陣骨骼暴響,再把手攤開,見白玉碟變得通體血紅,並且發岀淡淡的紅色光茫。
  空見大師見此異象,心中極是驚異:竟然真有此物!為掩內心心思變幻,逐哈哈大笑兩聲後對江無風說:“玉碟是真!江施主!請小心,老衲冒犯了!”言畢,右手握成拳頭,食指對準檀香一彈,剎時,檀香的煙成一束急嚮江無風射來。
  江無風凌空而起。
  空見大師見此,心中便有了底,暗道:“果真名不虛傳,人亦是真的了!”左手虛空一招,右手中指繼續彈出,那束煙氣射空之後便被空見招回,再加上空見中指的催力,就如一條靈異至極的灰蛇,反轉頭直咬嚮江無風的大腿。
  江無風輕盈至極地微一提身,仍是踏在這束煙氣之上,吐氣開聲道:“‘渡劫指’果真名不虛傳,小可亦要冒犯一二了。”言畢,雙手凝重地抓嚮那束煙氣頭,江無風和空見大師同時一震,空見大師跌坐在香案後的浦團上,江無風則跌坐要藏經閣地上,各自胸腹一陣起伏後,空見大師蒼白的臉很快地回覆紅潤,而江無風卻慢上三刻纔復原,並且嘴角上還滲出了血絲。
  空見大師見此,大驚相詢道:“江施主沒事吧?”就手拿出一粒清香四溢的藥丸長身而起遞給江無風道:“這是敝寺的‘大還丹’。”江無風推開空見大師拿大還丹的手道:“沒事,大師好功夫!”
  空見大師見江無風真的沒事的模樣,收回拿大還丹的手道,把大還丹放在香案上後對江無風:“不知江施主持碟來敝寺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衹有兩件要事,還望方丈道肯!”江無風答道。
  空見大師聞言臉色一變,慎重地對江無風說:“還望江施主口下留情。”
  “小可這次前來,對貴寺沒有半點惡意,一是奉傢父遺命,懇請方丈恩準,將‘佛門接引神功’秘笈藉小可在這裏閱讀半個時辰。二是藉貴寺課鐘一用,請將寺鐘連續敲二十中響。”江無風用異常嚴肅的語氣回答道。
  空見大師聞及江無風要學“佛門接引神功”臉色一沉,繼聽說要課鐘連續敲二十中響後面色大變,沉思一會兒後對江無風說:“佛門接引神功原為白玉碟主人絶學,後蒙先賢看重,傳我少林,但不知施主何以未曾習得?”
  江無風聞言,無奈地說:“該秘笈在我先祖手中失竊,故先父曾修習一陣,我也僅略知皮毛,蓋因修習這類神功必得有本據所依,不然一字之差,後果十分嚴重,敝傢歷代因感身上責認繁重,不敢以身犯險。”說到此,從貼身內衣裏拿出一個蓮花座,不知何物所雕,通體赤紅,周邊刻有朵蓮花。
  空見大師一見此物,並不識它是什麽。心思如電一閃後,猛然思起故老的一個傳說,趕緊下拜,惶恐唱了一聲“阿彌陀佛”後道:“施主但請收回。”見江無風收回,貼身藏好,纔回浦團打坐,仍是略有驚異地道:“江施主欲學佛門接引神功,貧僧可以答應,但要敝寺課鐘邊連續敲二十四響,茲因事體嚴重,誠因施主你不避嫌疑出示‘九品蓮花令’,必非無因,望施主有所賜教。”
  江無風見問,略有悲切地說道:“佛門接引神功於小可初生不久便被人竊走……五年前,小可纔十歲,先父因修習佛門接引神功因沒有秘笈參照,可能口袂有誤,而走火入魔。幸好,先父內功深厚,強壓逆氣,得返生天。但卻因此而傷肺極重,不敢長時間運用真氣。而小可因傢傳神功未成,不能運用半絲內勁,唯恐竊去秘笈的人復來窺竊,無奈衹好搬傢到揚州。原先為我傢歷代打理膳食的皇甫一傢和僕人南宮一傢亦隨遷在一起,皇甫一傢做廚房,南宮一傢為跑堂,用先祖的一小部分積蓄開了一片酒樓。由於不敢太過招搖,皇甫的皇甫一風不敢使足平生手藝,但也漸漸地混出了名氣,酒樓‘留藝堂’的牌子從開張起不到二年時光便紅了起來……”
  “……而傢僕南宮一傢除了抽一部分做酒樓夥計外,大部分都深入江湖,聯絡已失散一百多年的親友的後人……”
  “小可先父,亦因南宮一傢的傾力搜尋靈藥,走火入魔的病體有什麽大的變化,直到有一天……”
  江無風說及此,臉色哀傷,語氣悲切起來,陷入了沉痛的回憶之中……
  ***
  十月的揚州,正是小陽春的季節。
  江先照一如既往般地在自傢酒樓最偏僻的裏面要了一碟花生米,一壺米酒,慢斟慢飲,由於平常店裏的大小事他都不出面,僅暗中傳音指揮坐臺帳房南宮雨處理酒樓的一應事物,是以衆人都以為南宮雨是酒樓老闆,是以無人識破過江先照纔是留藝堂的真正的東傢,衹認為他是一個無所事事,終日泡酒館的酒鬼。
  臨近中午時分,練功完畢的江無風亦客串酒樓夥計,招呼漸多的賓客,給老爹泡了一壺好茶,上了一壺米酒,一碟花生米,招呼別的賓客去了。
  午時正,江無風剛招呼好一個坐臨近靠門的賓客,不經意,一擡頭,見酒樓外面,離酒樓約莫五百來步的街巷轉彎處,嚮酒樓方向走來的一個青衣老年相士,心覺得有異,眼睛稍一不留神,那青衣老年相士已持相幡立在酒樓門外,定睛地深看江無風一會兒後對江無風說:“小哥兒兒要不要看相?”
  江無風因聽父親講得太多江湖秩事,是以人小不見怪地對青衣老年相士說:“老先生,小的因活兒忙,沒有時間接受您的教誨,您老要是想喝上一杯,就請進。如果沒有心情,恕小的失禮,小的需要招呼其他客人,失陪了。”說完,藉有的賓客要酒之際,離開,走進店堂裏面去了。
  相士望着江無風的背影,稍想了一下,暗自嘀咕一聲:“沒有可能……”之後邁步走進酒樓,四下一望,酒樓生意還真好,上座已有八九,見店中角落裏面有一個約莫五六十歲的青瘦老者是獨桌,便收起相幡,捲好成棍,走到那張桌子前隨便坐下,看那桌上的花生米還算滿,便也不問江先照,伸手從碟中拈一粒放到口中,“喀嘣”一下咬碎,在口中回味了一下,說了聲:“不錯!”之後,用不太高聲的語調嚮內道:“小二,來一碟花生米,一壺米酒!”
  剛好這時江無風伸出頭來,欲為老父添菜,見有客人要酒要花生米,便應了聲:“好咧!”很快從櫃臺下面拿出一壺米酒,用白磁碟裝滿一碟花生米,端給青衣老年相士。
  江無風一見是他,一怔之後,陪了一個笑臉,說:“您老慢用。”說完便轉身欲走。
  青衣老年相士一把抓住江無風,而江無風不敢顯露武功,便任他抓住,口頭卻說:“您老還要些什麽?”
  青衣老年相士高深莫測地對江無風說:“沒什麽,沒什麽……,小老兒衹是想免費送小哥兒一次相面。”
  江無風還想掙脫,斜着的眼光接到父親暗示後,馬上滿臉歡喜地道:“那感情好!還望老先生指點小的前途一二。”
  青衣老年相士見這位小夥計應承了自己所請,臉上立馬堆滿笑容,淺淺地品了一口米酒後道:“小哥相貌清秀,當是福貴中人。不過從面相裏看來,既帶桃花又犯七煞,雙宮突起當是犯刑剋,請恕老兒直言,小哥的尊慈應是在小哥兒出世不足一個月內亡故,不知小老兒所言是否確切?”
  江無風一聽,淚似欲滴地悲聲說道:“老先生莫是神仙?先慈因生小的出血太多,小的出生僅二十天,便見背。老神仙真是神算,還望不吝指教小的日後前程……”江無風收斂起對相士輕視之心,莊誠地對青衣老年相士說。
  青衣老年相士一見自己算準了,不覺更驚,憐纔之意頓起,坦言對江無風說:“我是鐵口相士,行走江湖四十年,以論斷人傢福禍、生死為生,有時為了防備一些惡主顧,也曾修習一些武藝在身,如今,江湖雖是平靜,但久合必有紛雜叢生,不知小哥能否隨我去行走江湖,不出十年,定可讓你名揚天下,不知小哥兒意下如何?”
  青衣老年相士剛說完,面色大變,急切開口問道:“小哥,剛纔你有沒有聽到鐘聲?”
  江先照、江無風父子倆一齊出聲:“鐘聲?”江先照說完面色大變,變得很凝重,而江無風卻沒有一步感受地接着道:“小的剛纔並未聽到鐘聲……”
  青衣老年相士面色變得更加厲害了,急忙說:“小哥兒真沒聽到?剛纔又敲了一下……”不待江無風回答,接着說:“不好!老哥兒有要事需要先走一步了,望小哥兒多保重有用之軀,為江湖出一份力。日後有緣再帶你行走江湖。”言畢,從懷中拿出一本舊册子,遞給江無風後悠雅地一縱,極快地穿窗出酒樓,轉眼消失了。
  “竜翔九天”江先照暗呼一聲後,又極是痛苦地說了句“鐘聲!”後吐了一大口血,昏迷過去。
  江無風見狀大驚,急忙中顧不得許多,背上老爹急進酒樓裏面。
  南宮雨亦隨後步入內堂,中江無風把江先照輕放到軟塌上,從自己腰帶處象變戲法般地摸出十多支約莫三寸長的銀針,隔衣刺穴,一眨眼功夫,江先照身上布滿了十多支銀針。
  江先照待南宮雨下針完畢後纔回過氣來,說了聲:“通知皇甫一風,你和風兒都到密室。”說完便無力地閉上眼睛。
  南宮雨聞言悲聲叫了句:“老爺!”便不出聲了,眼淚剎時流了出來,一咬牙,收住悲痛後對江無風說:“少主,你去知會一下皇甫一風,我先背老爺去密室。”言畢,懷抱江先照奔入庭,到江先照臥房,從裏找到機關,開啓,步入密室。
  密室是一個佛堂,堂上供着一張畫像,畫像上有個白衣秀士,那白衣秀士,正孤傲地拔劍問天,足踏的卻是一座蓮臺,蓮臺通體赤紅,周邊刻有九朵蓮花。
  香案上燃着三支清香,香案後有一個蒲團,南宮兩剛把江先照輕放到蒲團上,江先照便醒了過來,望見南宮兩悲切地跪在身邊,連忙用手試去南宮兩眼中的淚後說:“今後…風兒……”說到此,一陣急咳,終忍不住,就手拿過身邊的痰孟,大吐了一口血後,精神似覺好了許多。
  這時,江無風和高大威猛的皇甫一風亦進得來,剛好見到江先照吐完血,一個叫:“爹!”一個叫:“主公!”兩人金屋急切地圍在江先照身邊。
  江先照嚮他們三人望了一眼後說:“我在世的時辰不多了……”說到此,眼淚亦自流出來了,哽聲道:“南宮雨,皇甫一風,望你們二位今後多督促風兒練功,無任什麽情況和原因,如果風兒不能接下你們聯手合攻三百招,風兒不能離開這個地方,以後由皇甫一風專事風兒在這裏起居生活,南宮雨,你就繼續做掌櫃……”說到此,胸口又是一陣起伏,又吐了一大口血後,定眼看着江無風說:“你要勤加練功,大亂的江湖已經為時不遠,如無剛纔受驚魂鐘的侵蝕,我本可以多延壽二年……,衹是……大去之日,可能在今天,希望你節哀順變,待到你功成之日,務必先到嵩山少林寺,學會‘佛門接引神功’,同時把驚魂鐘已出現江湖的事告訴少林方丈,要他將寺鐘連續敲二十中響,以傳訊天下、、、”說及此,又吐了一大口血後,接着說:“今後,風兒要承擔起平定江湖重任,我早有遺書,待我死後,你們各自照遺書上所說的辦事。”說及此,又望定江無風說:“那青衣老年相士是武林奇人,日後有緣見他的話,風兒你切不可持纔傲物,滿招損,謙受益,望你多和他接近,還……還……有…還……”江先照的嘴巴一開一合,說不出話來,衹是摸索着指着三口箱子一下後,長吐一口氣後閉目,再無有一絲生氣……
  江無風哭了個昏天黑地,皇甫一風和南宮雨各自思及主人對自己一傢的厚愛與關照之情,也陪着掉了不少眼淚。
  南宮雨首先清醒過來,拭去眼淚對皇甫一風說:“二弟,為了避免招人註意,為兄需要上去了。”接着轉眼望嚮江無風說:“少主,請節哀順變,老朽失陪了。”說完便望嚮那三口箱子,起身近前,用手一摸,原來是鐵箱。一口上面寫着“滿天花雨”,一口上面寫着“劫難如風”,一口上面寫着“神功初成”。沉思一會兒後,從懷中拿出九枚銀針,用滿天花雨的暗器手法射嚮寸字,寫着“滿天花雨”的鐵箱應聲而開,裏面有二册帛書和一個黑色圓形的鐵牌。南宮雨把箱子合上後,把它放到香案下面步出……
  皇甫一風見南宮兩走出後,亦強忍悲痛勸慰呵護江無風。
  良久,江無風亦停止了哭泣,嚮皇甫一風道:“今日先父亡故,我還年少不更事,今後還望兩位長輩多加提攜。先父在世之際曾對我說過,幾百年來,你們兩傢為了我傢付出了無可估量的心血,那時要我拜你們二位老人傢為伯父,上次香案前,你們都執意不成,但是現在,如果你們再不同意接受我成為你們的侄兒,我將長跪不起……”說完,跪在皇甫一風面前後就一動不動了。
  “少主,這……這……怎麽能行?”皇甫一風聞言心中大亂,“我…我…還不能做主,還要南宮兩兄首肯。”
  “我對着先父遺體發誓,如若我江無風不能成為二位大伯的侄兒,終生不出這個佛堂!”說完”後重重地叩首三次。
  皇甫一風見此,激動得熱淚盈眶,起身雙手扶嚮江無風的雙手說:“少主……不,賢侄請起,我代南宮兄收你為侄,今後我堂還需要賢侄發揚光大。”
  事後南宮雨聞聽這個消息,也激動成分。
  遵江先照的遺命,秘密將江先照遺體火化,悄悄且簡便辦了喪事,不提。
  江無風為了早日完成先父遺命,日日勤加練功,終於在他滿十五歲時,神功得以大成,輕鬆接下了皇甫一風和南宮雨的三百招聯手進攻。
  南宮雨和皇甫一風見此,心中大為嘆服與高興。
  江無風用傢傳神功打開了父親遺留下的鐵箱,但見裏面有一塊白玉碟,一塊黃玉碟一塊青玉碟,一塊緑玉碟,一個通體赤紅、一寸方圓、一寸多高的蓮花座,還有數十張絹帛包着一塊黝黑的令牌,見這令牌並無任何標記,不過絹帛上卻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楷。江無風急切地閱完這數十張絹帛,臉色大變,趕緊開始熟讀與背誦。花了五天時間纔把它們全部記住,直到確認無誤後,便焚化。方邁着極為沉重的腳步步岀密室。
  江無風步岀密室後,嚮南宮雨與皇甫一風作了簡單地交待,便星夜趕赴少林……
  ***
  江無風有選擇地嚮空見大師說了來少林的前因後果,並在緊要處附耳於空見低語。
  空見大師聞聽“驚魂鐘”重現江湖,臉色異變連連,後又聽到關於少林的一些秘事,心神更是劇震,心中更是急切起來,待江無風說完,便焦急地高聲對閣外說道:“有請藏經閣長老,羅漢堂主持,迖摩院首座入閣。”
  一個瘦高長臉和尚,一個肥矮圓臉和尚,一個高大圓臉和尚應聲步入,一齊合什開聲道:“方丈師兄,有何吩咐?”
  空見大師對那個肥矮圓臉和尚說:“空聞師弟你馬上去查羅漢堂衆僧名册,看有無三十五歲左右纔出傢的。如有,務必着他們集結迖摩院。”
  羅漢堂主持空聞大師應了聲:“是!”後施禮告退。
  空見大師對那個瘦高長臉和尚說:“空性師弟,你去查一下藏經閣歷代僧人名譜,看有無三十五歲左右纔出傢的,盡可能查明其全部情況。”
  空性大師應了聲:“是”後步入閣內。
  空見大師嚮高大圓臉和尚介紹江無風說:“空塵師弟,這位施主是我少林寺數代前的一個故人之後,因江湖巨變在即,特持聖物白玉碟要寺課鐘連續敲二十四響,傳訊江湖,你現在速去迖摩院,親自敲二十四響。”
  空塵大師聞言,豆大汗珠立現額頭,訥言道:“方丈師兄,這…這……”
  空見大師見狀,把白玉杖遞給空塵大師說:“用此杖敲鐘。我與江施主呆會就來。“
  空塵大師雙手接過白玉杖,悲切地嚮空見大師行了一禮後步出。
  江無風見他們都步出後,附在空見大師耳旁低聲說道:”血琴誘人綺麗睡,天外神簫驚夢殘,竜翔九天鳳凰落,天月猿公度重陽,天動地搖棰是主,射日天狼會閻王。”說到此,江無風停頓了一下後用沉重的語氣低問空見大師:“大師不可欺我,如今少林識得有幾?”空見大師聞言跌坐蒲團汗如雨下,半響纔對江無風說道:“天下並非江氏一傢天下,少林非我一人之少林,老訥愧對少林歷代方丈、衆僧二十年前,敝寺神秘失竊,僅存的二種:“射日九劍”和“綺麗天夢”在老訥靜室不冀而飛,今日定將給施主一個交待。”
  說完,強忍悲痛,拉着江無風說:“江施主請隨老訥到達摩堂。”
  江無風隨身跟出。
  達摩院左前有一個鐘亭,鐘亭內,空塵大師手持白玉杖仍遲遲未曾敲嚮大鐘,衹因心思已神遊體外,在尋思,如何能把“江姓少年擁有白玉碟嚮𠔌主交待,如何避過十十五歲左右出傢的案底,看來…看來……少林寺是藏身不住了………
  空見大師見狀,沉喝一聲:“秦明義,你不用敲鐘了!”空塵大師聞言,豆大的汗珠直下:這個少林的方丈竟然知道自己的俗傢本名?一時間驚駭住了……
  空見大師放開拉着江無風的手,急步走進鐘亭,拿過白墳杖,對空塵大師說:“秦明義,我以少林方丈的名義提議把你逐出少林!”
  空塵大師立馬回過神來,對空見大師說:“空見,我這麽多年來可從未虧過你,你千萬莫要為這事後悔。”說完狠狠盯了江無風一眼的後嚮江無風作了一個揖後說:“江公子,咱們後會有期。”言畢,運起“達摩一葦渡江”輕功,飄然而去。
  空見大師看着空塵大師秦明義遠去的方向臉色變了數變,待臉色恢復平常之中,略有憤恨之意地回轉頭對江無風說道:“敝寺寺規所在,倒叫江施主見笑了,待會貧僧親自敲鐘。”言畢,不待江無風開言,便拉着江無風急急嚮達摩院中的達摩殿。
  達摩殿是一個大殿堂,上供達摩一葦渡江圖。
  空聞大師帶着五個僧人靜立在佛堂右側,空性大師尚未到堂。
  空見大師見狀心中暗喜,就手從懷中拿出小册子遞給江無風道:“江施主這是‘佛門接引神功’秘笈,你先在東在那個回廊閱看,等一下,我辦妥寺中事宜後馬上就去敲鐘。”說完便獨自走進達摩殿,走進門後,回轉頭看到江無風確定在走嚮東面那個回廊,放心地吐了一口氣,關上殿門。
  江無風走到回廊,隨便坐在石凳上,翻開‘佛門接引神功’秘笈,迅速地看了一遍後。回憶起先父所傳的口訣逐字逐句地對核,衹找到李兩處不同的地方,修紅練第一層基本功,總綱的第八十三個字,書上是”中“字”,而傢傳口訣為“口”字,第七層修練口訣的第二十三個字,書是上作“根”而傢傳口訣寫出來是作“更‘字,江無風沉思了起來:怎麽會這樣呢?沒有理由……?想了一下,再一核對,還是這樣,便把字句連接起來查對,突地發現書上的“中”字,那一竪有很大不同,象是用指甲倉促蘸點墨汁劃上去的,心中一頓,把自己從入寺到現在的過程全部回想一遍,心中一驚,冷汗直冒,被自己的一個朦朧的假設嚇了一跳!趕緊收好書,鎮定了一下神色,嚮達摩殿走去。
  還未到殿門口,空聞大師帶着四個僧人神色緊張地趣走了出來,江無風急忙加快步子,正欲直趕上空聞大師,以便問一些事,空見方丈隨後帶了信僧人出來。一把拉住江無風道:“江施主,你要做什麽去?來,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徒弟法號緣性,我們一起去鐘亭敲鐘。”
  空見方丈拖着江無風很快地走到鐘亭大鐘下,纔放開手,隨即掄起白玉杖,不停地重敲二十四下後滿你臉灰色地對江無風說道:“江施主,老訥愧對江湖,愧對少林,决心以死謝罪!”說完盤膝坐要鐘下,不再言語,臉色很快就成了青灰色,竟已死死。
  緣性立即本能地嚮空見大師的遺體拜了三拜,起身對江無風說道:“傢師剛纔在殿中吩咐過貧僧要江施主速離敝寺去查探空塵師叔的下落,現因敝寺戒備森嚴,特命我持白玉杖護施主出寺。”說到此把白玉杖手把的一頭遞給江無風道:“江施主因貧僧功力有限,還望江施主帶我一程。”
  江無風覺得對這個局勢的變化一時難理個頭緒,空塵的去嚮亦不失為一條重要的綫索,立時亦想急急離開少林寺,見緣性遞來白玉杖,也沒有細想,右手一拉,便欲起步,感覺緣性似是踉蹌了一下,回頭一看緣性滿頭大汗,便衹道他的功力確實不足。馬上用得空的左手反拖着緣性,把輕功運至極限,馳嚮少林寺外。
  路過寺中,果真見有幾個已準備隨時運轉的陣法,衹是那些僧人面上都有憤恨之意,均對江無風怒目以嚮。
  出得寺外,江無風放下手中的白玉杖,伸末拉着緣性的手後說:“小哥兒因有急事,就此告別。”轉過身便走。
  “江施主,一路保重。”緣性滿臉堆上詭異莫名的你色,得意成分竟占多數。
  江無風急走來步後,利用前衝的慣性施展輕功嚮山下急馳而去,消失在蒼茫的山色之中。
  ***
  八月初八。
  財神正南,喜神西北,吉神正西,吉時申時,宜嫁,忌喪葬動土、理發,晴。
  鎮江內喜氣洋洋。僧尼支集。
  原來是鎮江府最年青的首富外號楊百萬的楊玉娶如夫人,新娘子竟然是天嬌閣的紅牌青綰人柳絮風!
  楊玉夢想成真,高興之下,八月初一便放告義賑:
  吉祥義賑
  一、凡有度碟文書的僧尼,不問出處,一概贈香資紋銀三十兩。
  二、凡身無處所,不問三教九流,都可大醉三天,贈紋銀一兩/人。
  時間:八月初七日到八月初九日。
  鎮江居士:楊玉
  消息一經貼出,一時間大江南北為之哄動,各地臨時申辦僧尼度碟文書的僧尼巨增。
  鎮江府也迎來了近百年來流動人員的一個高潮!
  中午過後,未時頭。
  位於鎮江府城東的天嬌閣正門大開。歇業三天的天嬌閣美女齊出,從矮到高排成雙排,各自拿着稱心的樂器,吹起喜慶的和調,美女隊列過後,便是三頂大花轎:
  第一頂,大紅,轎頂上雕着一隻雛鳳展翅。擡轎的人竟然是走遍大江南北三十多年未曾失鏢的天竜鏢局護鏢師!鏢丁、鏢師步伐沉穩健實,紅轎亦就如舟行在無風波的湖上,平穩。
  第二頂,淡黃,轎頂上雕有一隻仙鶴長嘯。擡轎的竟然是從來未在鎮江需方圓百裏現過的約莫十四五歲絶色少女,少女鳳步輕盈秀美,襯得轎如在花叢中飄移。
  第三頂,碧緑,轎頂上雕着一條竜舞九天。擡轎的卻是約莫十歲左右的童子,美童行如流水。
  擡轎的鏢師、少女、美都是八名。
  初出閣門,第二頂,第三頂轎稍有停頓,即時暢步,與第一頂轎轎夫鏢師步伐達成和諧統一,仿佛曾在一起演練擡轎有幾十年般地默契。
  街道兩側,早就擠滿了看熱鬧的人。鎮江府臺為了維護治安,早三日就臨時抽調各地捕頭,衙弁,鎮守各要道。此時都集中在這條路上,不時吆喝,衆人不得推擠。
  轎隊一過,看客人都有了份滿足,風流者思及日後天轎閣多了批美人;暴發戶式有錢好講排場的,思謀如何聘用天竜鏢局的鏢師,也來上這麽一場令人威風滿面的排場;好男風者更是扭扭作態,醜樣百出……
  總之,衆生百態,不一一而談。
  城西楊府處,長鞭早挂,等候新娘轎到,府內張燈結彩,賓客如雲。
  申時上刻,門外迎賓高唱:“花轎到!”
  剎時鞭炮燃放,喜煙頓起。
  兩隊美女卻不入門,衹在外吹唱。
  三頂轎,由轎夫直擡進楊府,放到天井中。
  轎一落,早有喜娘迎賓上前,相扶出轎,第一頂轎,牽出來的是蓋着紅蓋頭,身材高挑的新娘子。
  第二頂轎牽扶出來的是一團和氣,圓臉的天轎閣的媽媽柳玉珠。
  第三頂扶出來的卻是一個光滿面的清瘦的陌生老頭。
  轎中人扶將出來後,又是一番禮數不提。
  申時正,司禮高唱:“吉辰到,新娘新郞入堂!”
  早有伴娘一幹人等擁出新娘新郞到堂中。新郞居堂東,新娘居堂西,用喜綢相聯站定。
  “一拜天地!”
  “鐺!……”城北傳來急驟的鐘聲。
  “二拜高堂!”
  “鐺!……”二十四響鐘聲很快敲完。
  身為新郎的楊玉聽完鐘聲後,面色大變。丟掉手中的紅綢,不理新娘與衆人的想法,一個長身而起,飛縱內堂……
  新娘猛地掀開紅蓋頭,聽清了鐘聲的餘音,亦是面色大變,鳳袍一撩,全無淑女形姿,飛身而起,急點幾位倒黴賓客的珍貴的頭顱,迅速地飄嚮廳外……
  賓客中有識者驚呼:“啊!天猿縱!”“啊!天香飄!”……
  場面頓時混亂起來……
  明智的人趁機擠嚮外面。一人動,十人跟……
  剎時,咒駡、哭喊四起,更不時傳來幾聲慘叫………
  天井中,三頂轎,衹剩下大紅花轎。天竜鏢局的鏢丁一個個臉上都凝着駭異之色,一動也不動地呆立在紅轎旁,其它的人無跡無蹤!
  至於天竜鏢局的鏢丁、鏢師那種姿態一直維持到酉時初,方被天竜鏢局推來的鏢車,車回去,救治。
  天嬌閣的一幹人等,在不到一刻鐘內全部失蹤!
  楊百萬縱入內堂後,也平空消失。至於楊府的重要管事亦仿佛從未存在過似的,影蹤全無!
  這個消息,即時哄傳江湖。
  ***
  八月初九。子時。
  君山。
  長江飛竜幫總壇。
  因練“九竜汲水”神功而岔氣三年多的幫主上官一笑聞聽寺院二十四響鐘聲連續敲響後,哈哈哈大笑三聲,岔氣回覆正道,不藥而愈!
  ***
  八月初十。辰時。
  巴蜀霸王莊。
  曾以挑戰過宇內十三兇之第十三兇笑不留魂勾長明而名動江湖的莊主“生死有命”吳鎮海,在鐘聲初響時還安祥之極地飲茶,二十四響鐘聲連續敲響後,竟被茶水嗆死。
  ***
  不到三日,二十四響鐘聲經過各地寺院敲響,已經傳訊天下。
  武林中,有的人聞聽到鐘聲,直感末日來臨,惶恐不可終日!有的人的竊喜在懷,興奮莫名!有的淡漠處之,不知其中原委。
  但是,都知道,江湖中已經發生大事情了!
  街頭巷尾,野嶺荒村,衹要是武林中人都在談論二十四響鐘聲連續敲響的話題,各種猜測,意想之詞隨處可聞,聚少成多,一時間,各種遙言四起………
首頁>> 文學>> 魔奇侠玄>> 天問 Tian Wen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