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沒有刀光劍影江湖爭鬥、沒有你死我活的政治較量,有的衹是充滿睏惑、沉淪、掙紮和迷失的青春激情,人性、欲望、道德的糾纏……這裏,是一幅現實生活的畫捲;這裏,是我們正生活着的時代的一個橫截面……
北京情殤——欲望的天空不下雪
(原名《誰傷害了誰》)
劉宏偉(塵客)■著
1
當窗外第一聲鳥鳴傳進文昭的耳朵時,文昭衹是睡意朦朧地翻了個身。今天一定要好好地睡一覺,昨晚倒進胃裏的一斤多二鍋頭,至今還在肚子裏翻江倒海,頭疼如裂。昨天是誰說的二鍋頭喝多了不上頭?好像是“一馬平川”孫永說的,他這個綽號就是因為長期愛吹牛拍馬而得來的,再加上一顆頂門冒油的禿頭,就更加形象了。
二鍋頭喝多了不上頭?他媽的簡直是鬍說八道。文昭還沒來得及入睡,窗外的鳥鳴聲一陣接一陣地響了起來,下腹部尿急的感覺也跟着一陣一陣地發急起來,尿道如同一根即將被高強水壓脹破的水管。
該死的小鳥!文昭暗駡了一聲後,強行命令自己從那張用破木板訂成的簡易床上爬了起來,套上一條長褲朝半裏外的公厠跑去。那副尊容從路人的頻頻回首中可見一斑。
解决了內急出來的文昭,明顯地露出了幾絲難得的輕鬆神色,儘管頭依然昏沉沉的。公厠兩旁是一綹小食店兒,賣的全是些混飩、小面、粉條之類的東西,稍大一點的店面也賣幾樣簡單的炒菜,大都是些“味道衹求熟,分量一定要足”的民工主顧。
自從五月份搬到五環外的這個叫來廣營的小村子以來,文昭也是這些小食店的主顧之一。讓他最感惱火的是,養了十多年的深夜工作上午睡覺的習慣,就被徹底打破了。凌晨四五點鐘就有做小買賣的人開始起床忙碌了,整出來的聲音震天響,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商販操着不同的方言大聲地吆喝着,除了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方言能聽出個大概外,其他的在文昭耳朵裏全是清一色的“唧哩哇啦”。從這時候起,文昭就衹能進入半睡眠狀態了,一般要折騰一兩個小時纔會稍稍安息。
最近半個多月來,一件更為惱火的事情出現了,每天早上七八點鐘總會有一群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鳥兒,在窗前嘰嘰喳喳地吵鬧個不停。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開門趕它們,可一轉身這些小傢夥又飛回來了,仿佛存了心要同他作對似的。
“小作傢,今天不上班呀?要不一會兒找幾個人整幾圈。”文昭前腳剛邁出公厠門,“北妞”大姐那張風韻猶存的臉就從女厠那一邊露了出來。
儘管已經到了深秋時節,南方已是秋寒侵襲了,北方的天氣依然帶着幾絲燥熱,還滯留着幾分夏的餘味兒。寬大的絲質睡衣將“北妞”身體的麯綫勾勒無遺,睡衣寬大的部分隨風起伏,更多出幾分輕柔和飄忽,俊俏的臉龐,特別是那雙又大又亮的丹鳳眼,加上一頭看似隨意,實卻經過精心整理的略顯蓬鬆的捲發,將一名三十左右少婦的味道顯露得幹幹淨淨、滴水不漏。
文昭剛搬來的時候,房東老太太問起他是否有正經的工作,那意思是她的房不租給沒正經工作的“閑人”,以免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文昭衹想找個清淨的地方住上一段時間,老太太剛好有一間靠北的房子特別的清淨,每月220元的房錢也還承擔得起,於是稱自己在一傢文化公司幹着一份編輯的活兒。
老太太聽說是幹文化的,立即就同意了下來。有一次房東進文昭的房間時,見到了好幾本文昭此前出版的文集,自傢小院住進來了一名作傢,老太太立即驚為天人,四處傳播,於是整個小院都知道最近住進來了一名作傢,一名看上去太過年輕的作傢。
老太太滿院子20多傢住戶,都是些從外地來京做小生意的老實人,知道文昭的身份後,立即表現出了對他的尊重,每次排隊在院裏那口惟一的水竜頭處接水時,衹要一見到文昭,大傢總是禮讓着讓他先接,說是別耽誤了咱們小作傢寫書。
文昭心裏對這“作傢”二字是十分反感的,更何況前面還加了個“小”字,但也明白在這些做小買賣的人眼中,作傢確實還是有那麽一點神秘感,稱呼“小”是因為看自己年齡不大,並非是看輕自己。所以也就暗地裏接受了這樣的稱呼。但每次自己要用水時,就會先看看有沒有人在院裏取水,要不就等到深夜無人時再去取水,避免那份讓人並不怎麽舒心的“尊重”:自己也衹不過是一名失業了的普通打工仔而已,剛剛告別了月薪五千元的工作和二環內的兩居室,心頭至今都還沒有明白過來是啥滋味呢。搬到這樣一個大雜院,得到這樣一份多少帶點莫名其妙色彩的尊重,那份難看、難受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如同一位外表彪悍床上功夫卻一塌糊塗的東北大漢在美女面前的那份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心虛。
“大姐,你也起這麽早啊。今天就算了吧,我還得趕幾篇稿子。”聽說她這“北妞”的綽號是東北家乡人叫出來的,是她小時候的乳名,聽房東說她的真名好像是叫李惠妹。除了她的老鄉外,別人都沒有這樣叫過。文昭見她比自己大了不少歲數,也就跟着別人順便叫她一聲大姐。
聽說北妞的老公在一傢酒店當大堂領班,收入還不錯。就將她接了過來,在來廣營租了這麽一間平房安置她,每月給她幾百塊生活費。北妞的老公平時很少回來,據說是在酒店裏有了相好的。
北妞沒什麽別的嗜好,就是愛吸煙愛搓麻將,成天同一幫半生不熟的男女和老鄉一塊兒搓麻將。文昭同她平時也沒什麽往來,上次不知道北妞從哪裏冒出來了兩個重慶朋友,搓麻將時三缺一,大傢都知道文昭是重慶人,非要拉他去陪着搓幾圈重慶麻將,各地搓麻將的規矩和方法是有着很大區別的,就拿重慶和成都生活習性如此相近的城市而言,規矩就很不一樣,重慶人講求的是快速,同條萬推倒就糊,而成都麻將“打缺”,手中衹有兩色牌才能糊。
北京情殤——欲望的天空不下雪
(原名《誰傷害了誰》)
劉宏偉(塵客)■著
1
當窗外第一聲鳥鳴傳進文昭的耳朵時,文昭衹是睡意朦朧地翻了個身。今天一定要好好地睡一覺,昨晚倒進胃裏的一斤多二鍋頭,至今還在肚子裏翻江倒海,頭疼如裂。昨天是誰說的二鍋頭喝多了不上頭?好像是“一馬平川”孫永說的,他這個綽號就是因為長期愛吹牛拍馬而得來的,再加上一顆頂門冒油的禿頭,就更加形象了。
二鍋頭喝多了不上頭?他媽的簡直是鬍說八道。文昭還沒來得及入睡,窗外的鳥鳴聲一陣接一陣地響了起來,下腹部尿急的感覺也跟着一陣一陣地發急起來,尿道如同一根即將被高強水壓脹破的水管。
該死的小鳥!文昭暗駡了一聲後,強行命令自己從那張用破木板訂成的簡易床上爬了起來,套上一條長褲朝半裏外的公厠跑去。那副尊容從路人的頻頻回首中可見一斑。
解决了內急出來的文昭,明顯地露出了幾絲難得的輕鬆神色,儘管頭依然昏沉沉的。公厠兩旁是一綹小食店兒,賣的全是些混飩、小面、粉條之類的東西,稍大一點的店面也賣幾樣簡單的炒菜,大都是些“味道衹求熟,分量一定要足”的民工主顧。
自從五月份搬到五環外的這個叫來廣營的小村子以來,文昭也是這些小食店的主顧之一。讓他最感惱火的是,養了十多年的深夜工作上午睡覺的習慣,就被徹底打破了。凌晨四五點鐘就有做小買賣的人開始起床忙碌了,整出來的聲音震天響,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商販操着不同的方言大聲地吆喝着,除了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方言能聽出個大概外,其他的在文昭耳朵裏全是清一色的“唧哩哇啦”。從這時候起,文昭就衹能進入半睡眠狀態了,一般要折騰一兩個小時纔會稍稍安息。
最近半個多月來,一件更為惱火的事情出現了,每天早上七八點鐘總會有一群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鳥兒,在窗前嘰嘰喳喳地吵鬧個不停。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開門趕它們,可一轉身這些小傢夥又飛回來了,仿佛存了心要同他作對似的。
“小作傢,今天不上班呀?要不一會兒找幾個人整幾圈。”文昭前腳剛邁出公厠門,“北妞”大姐那張風韻猶存的臉就從女厠那一邊露了出來。
儘管已經到了深秋時節,南方已是秋寒侵襲了,北方的天氣依然帶着幾絲燥熱,還滯留着幾分夏的餘味兒。寬大的絲質睡衣將“北妞”身體的麯綫勾勒無遺,睡衣寬大的部分隨風起伏,更多出幾分輕柔和飄忽,俊俏的臉龐,特別是那雙又大又亮的丹鳳眼,加上一頭看似隨意,實卻經過精心整理的略顯蓬鬆的捲發,將一名三十左右少婦的味道顯露得幹幹淨淨、滴水不漏。
文昭剛搬來的時候,房東老太太問起他是否有正經的工作,那意思是她的房不租給沒正經工作的“閑人”,以免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文昭衹想找個清淨的地方住上一段時間,老太太剛好有一間靠北的房子特別的清淨,每月220元的房錢也還承擔得起,於是稱自己在一傢文化公司幹着一份編輯的活兒。
老太太聽說是幹文化的,立即就同意了下來。有一次房東進文昭的房間時,見到了好幾本文昭此前出版的文集,自傢小院住進來了一名作傢,老太太立即驚為天人,四處傳播,於是整個小院都知道最近住進來了一名作傢,一名看上去太過年輕的作傢。
老太太滿院子20多傢住戶,都是些從外地來京做小生意的老實人,知道文昭的身份後,立即表現出了對他的尊重,每次排隊在院裏那口惟一的水竜頭處接水時,衹要一見到文昭,大傢總是禮讓着讓他先接,說是別耽誤了咱們小作傢寫書。
文昭心裏對這“作傢”二字是十分反感的,更何況前面還加了個“小”字,但也明白在這些做小買賣的人眼中,作傢確實還是有那麽一點神秘感,稱呼“小”是因為看自己年齡不大,並非是看輕自己。所以也就暗地裏接受了這樣的稱呼。但每次自己要用水時,就會先看看有沒有人在院裏取水,要不就等到深夜無人時再去取水,避免那份讓人並不怎麽舒心的“尊重”:自己也衹不過是一名失業了的普通打工仔而已,剛剛告別了月薪五千元的工作和二環內的兩居室,心頭至今都還沒有明白過來是啥滋味呢。搬到這樣一個大雜院,得到這樣一份多少帶點莫名其妙色彩的尊重,那份難看、難受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如同一位外表彪悍床上功夫卻一塌糊塗的東北大漢在美女面前的那份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心虛。
“大姐,你也起這麽早啊。今天就算了吧,我還得趕幾篇稿子。”聽說她這“北妞”的綽號是東北家乡人叫出來的,是她小時候的乳名,聽房東說她的真名好像是叫李惠妹。除了她的老鄉外,別人都沒有這樣叫過。文昭見她比自己大了不少歲數,也就跟着別人順便叫她一聲大姐。
聽說北妞的老公在一傢酒店當大堂領班,收入還不錯。就將她接了過來,在來廣營租了這麽一間平房安置她,每月給她幾百塊生活費。北妞的老公平時很少回來,據說是在酒店裏有了相好的。
北妞沒什麽別的嗜好,就是愛吸煙愛搓麻將,成天同一幫半生不熟的男女和老鄉一塊兒搓麻將。文昭同她平時也沒什麽往來,上次不知道北妞從哪裏冒出來了兩個重慶朋友,搓麻將時三缺一,大傢都知道文昭是重慶人,非要拉他去陪着搓幾圈重慶麻將,各地搓麻將的規矩和方法是有着很大區別的,就拿重慶和成都生活習性如此相近的城市而言,規矩就很不一樣,重慶人講求的是快速,同條萬推倒就糊,而成都麻將“打缺”,手中衹有兩色牌才能糊。
文昭礙不過同住一個大院的面子,陪着北妞他們搓了幾圈,也沒啥輸贏。就那麽一次,北妞往後一見到他總會提出有空搓幾圈的邀請,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性問候,而文昭也習慣了每次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兩人一邊閑聊着,一邊朝半裏外的小院走去。
或許是解决了內急的輕鬆吧,回到小屋,窗外的鳥叫聲依舊,卻沒有先前那般讓人難受了,文昭倒頭又睡了過去……再次醒來時,一看手機上面顯示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了。對了,今天是10號,又該交房租了,搜遍了身上的所有口袋,總算是湊齊了220塊房錢。要不,連這間平房也得讓自己滾蛋。剩下的錢衹夠吃碗麵條了。
2
“阿姨,給您這個月的房租。”文昭自搬到這個院裏來後,總是力求表現得十分的禮貌。一隻手上拿着厚厚的一疊零鈔,那是他搜遍全身的全部傢當。絲毫也看不出此前的他是多麽的狂傲不羈和目中無人,多麽的與世俗不同。如今這社會,就算是天才,身無分文也就意味着狗屎一堆。古時候還可以去當食客,現在連社會收容所都不肯要這樣好手好腳卻又自命不凡的人,反而是收留流浪貓狗的機構和自願者紮成了堆,難怪“一馬平川”經常會念叨:“這真是個動物比人金貴的時代”。
“不着急,吃飯了沒有?來,嘗嘗我剛蒸好的包子,野菜餡的。”房東老太太一邊說着,一邊從桌上的瓷盆裏拿了兩個又白又大的野菜包子塞給文昭那衹沒有拿東西的手。
“吃了,剛吃過了。”文昭一邊拒絶着,一邊朝後退。他是不想欠老太太的人情,儘管衹是兩個野菜包子而已,他是怕自己沒辦法回報別人的恩情,結果還是擰不過老太太的熱情,接過了兩個還冒着熱氣的野菜包子。
回到小屋纔感覺到一陣饑餓,三兩下就吞下了兩個大包子。聽院裏早來的人講,房東老太太一到春天的時候,就愛拎着個大塑料袋四處去挖野菜,除了吃些新鮮的外,其他的就曬幹了腌在那裏,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泡泡,然後做成包子餡兒或燉湯喝,說是很有營養。
據說是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丈夫死得早,一個人帶大了兩個女兒,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儘管現在生活好了,光她那二三十間平房的租金,一個月也是好幾千塊,足夠她一傢大小過上富足的日子了,但幾十年養成的習慣恐怕一輩子都很難改掉了,再說現在的蔬菜全是大棚裏用尿素催出來的,加上各種殺蟲劑的污染,還真不及野菜滋補、養人。
自從三月份搬來後,房東老太太就對文昭特別的好,每次做了好吃的,總是要給他端上一盤,說是讓他嘗嚐鮮。弄得文昭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想去想來,也找不到什麽理由。老太太的兩個女兒,大的一個長得十分的標志,聽說已經有了婆傢,最近剛領了證;小的一個長得雖不是十分的醜陋,但腰圍也實在是太粗了,招自己入贅的可能性完全沒有。文昭想破了頭也想不出老太太對自己熱情的理由,衹好更多時間地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盡量少露面了。
這樣的情形讓文昭不由得想起了鉛兒從前說過的一句話:在如今這樣一個啥都講求現實的社會,一個人對你壞,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遇到一個人對你好,特別是無所求索的好,估計很少有人能心安理得地睡得着覺。
3
鉛兒,一個讓文昭心顫又心痛的名字,但此刻,他衹想盡快地將她從腦海中抹掉。儘管很難,最近想她的次數明顯地減少了。文昭突然想出去走走,信步來到了村前的那一片並不開闊的樹林,兩條鄉村公路中間的隔離帶上,種有上百棵白樺樹,看樹齡都在一二十年以上。儘管不開闊,卻也是緑蔭茂盛。最近幾個月,這裏成了文昭常來的地方。
路過村口那傢香煙店的時候,文昭用身上僅有的四元五角錢買了一包紅梅煙,眼下正蹲在樹林裏一口接一口地悶頭吸着。文昭吸煙很怪,煙衹是在口腔裏打個轉以兒,然後就被吐了出去。他常對人說,吸煙衹是一種狀態,沒必要拿命來開玩笑。用口腔吸吐就不會染上煙癮,對身體的危害也不大,但享受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文昭在寫作的時候總是一支接一支地抽煙,平時卻不沾。
鉛兒總是說他這是偽君子的表現,不會抽煙卻要學人傢故着瀟灑。但每次文昭伏案邊抽煙邊寫作的時候,鉛兒就會很溫柔地趴在他的肩頭,或靜靜地坐在他的身後,默默地註視着她,滿眼的柔情。連上床的時候也不讓文昭漱口,說是喜歡他口中的味道。
如果文昭不是在寫作的時候抽的煙,鉛兒不但要讓他漱上好幾遍口,而且當晚絶不讓文昭碰她。所以文昭總是人前人後地講,他有一個非常愛他的瘋女人,鉛兒在場的時候也從不反駁,朋友們總是一頭霧水,總覺得這兩人有些讓人琢磨不透,感覺怪怪的,開始總有人追問“鉛兒你怎麽不生文昭的氣呢”,鉛兒總是柔柔地一笑作答,時間一久也就成自然了,無人再去探究了。
文昭今天總是忍不住頻頻回頭看馬路邊的那傢小食店,一個平時很可能被任何一個過路人所忽視的小店,文昭幾乎天天從那裏經過,也沒有認真地瞧上一眼。今天卻大不一樣了,他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朝那裏瞧上幾眼,每看一次,咽喉就會有一陣沒一陣地冒出幾口唾液,好幾次還差點把自己給咽住了。
文昭的目光鎖定的範圍很小,衹不過是店前一個小爐子上熱氣騰騰的幾籠包子,想的衹是花幾塊錢痛快地吃上兩籠。平時不屑一顧的小事情,今天卻成了大難題,因為文昭的兜裏再也掏不出一元錢了。
或許是解决了內急的輕鬆吧,回到小屋,窗外的鳥叫聲依舊,卻沒有先前那般讓人難受了,文昭倒頭又睡了過去……再次醒來時,一看手機上面顯示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了。對了,今天是10號,又該交房租了,搜遍了身上的所有口袋,總算是湊齊了220塊房錢。要不,連這間平房也得讓自己滾蛋。剩下的錢衹夠吃碗麵條了。
2
“阿姨,給您這個月的房租。”文昭自搬到這個院裏來後,總是力求表現得十分的禮貌。一隻手上拿着厚厚的一疊零鈔,那是他搜遍全身的全部傢當。絲毫也看不出此前的他是多麽的狂傲不羈和目中無人,多麽的與世俗不同。如今這社會,就算是天才,身無分文也就意味着狗屎一堆。古時候還可以去當食客,現在連社會收容所都不肯要這樣好手好腳卻又自命不凡的人,反而是收留流浪貓狗的機構和自願者紮成了堆,難怪“一馬平川”經常會念叨:“這真是個動物比人金貴的時代”。
“不着急,吃飯了沒有?來,嘗嘗我剛蒸好的包子,野菜餡的。”房東老太太一邊說着,一邊從桌上的瓷盆裏拿了兩個又白又大的野菜包子塞給文昭那衹沒有拿東西的手。
“吃了,剛吃過了。”文昭一邊拒絶着,一邊朝後退。他是不想欠老太太的人情,儘管衹是兩個野菜包子而已,他是怕自己沒辦法回報別人的恩情,結果還是擰不過老太太的熱情,接過了兩個還冒着熱氣的野菜包子。
回到小屋纔感覺到一陣饑餓,三兩下就吞下了兩個大包子。聽院裏早來的人講,房東老太太一到春天的時候,就愛拎着個大塑料袋四處去挖野菜,除了吃些新鮮的外,其他的就曬幹了腌在那裏,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泡泡,然後做成包子餡兒或燉湯喝,說是很有營養。
據說是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丈夫死得早,一個人帶大了兩個女兒,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儘管現在生活好了,光她那二三十間平房的租金,一個月也是好幾千塊,足夠她一傢大小過上富足的日子了,但幾十年養成的習慣恐怕一輩子都很難改掉了,再說現在的蔬菜全是大棚裏用尿素催出來的,加上各種殺蟲劑的污染,還真不及野菜滋補、養人。
自從三月份搬來後,房東老太太就對文昭特別的好,每次做了好吃的,總是要給他端上一盤,說是讓他嘗嚐鮮。弄得文昭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想去想來,也找不到什麽理由。老太太的兩個女兒,大的一個長得十分的標志,聽說已經有了婆傢,最近剛領了證;小的一個長得雖不是十分的醜陋,但腰圍也實在是太粗了,招自己入贅的可能性完全沒有。文昭想破了頭也想不出老太太對自己熱情的理由,衹好更多時間地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盡量少露面了。
這樣的情形讓文昭不由得想起了鉛兒從前說過的一句話:在如今這樣一個啥都講求現實的社會,一個人對你壞,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遇到一個人對你好,特別是無所求索的好,估計很少有人能心安理得地睡得着覺。
3
鉛兒,一個讓文昭心顫又心痛的名字,但此刻,他衹想盡快地將她從腦海中抹掉。儘管很難,最近想她的次數明顯地減少了。文昭突然想出去走走,信步來到了村前的那一片並不開闊的樹林,兩條鄉村公路中間的隔離帶上,種有上百棵白樺樹,看樹齡都在一二十年以上。儘管不開闊,卻也是緑蔭茂盛。最近幾個月,這裏成了文昭常來的地方。
路過村口那傢香煙店的時候,文昭用身上僅有的四元五角錢買了一包紅梅煙,眼下正蹲在樹林裏一口接一口地悶頭吸着。文昭吸煙很怪,煙衹是在口腔裏打個轉以兒,然後就被吐了出去。他常對人說,吸煙衹是一種狀態,沒必要拿命來開玩笑。用口腔吸吐就不會染上煙癮,對身體的危害也不大,但享受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文昭在寫作的時候總是一支接一支地抽煙,平時卻不沾。
鉛兒總是說他這是偽君子的表現,不會抽煙卻要學人傢故着瀟灑。但每次文昭伏案邊抽煙邊寫作的時候,鉛兒就會很溫柔地趴在他的肩頭,或靜靜地坐在他的身後,默默地註視着她,滿眼的柔情。連上床的時候也不讓文昭漱口,說是喜歡他口中的味道。
如果文昭不是在寫作的時候抽的煙,鉛兒不但要讓他漱上好幾遍口,而且當晚絶不讓文昭碰她。所以文昭總是人前人後地講,他有一個非常愛他的瘋女人,鉛兒在場的時候也從不反駁,朋友們總是一頭霧水,總覺得這兩人有些讓人琢磨不透,感覺怪怪的,開始總有人追問“鉛兒你怎麽不生文昭的氣呢”,鉛兒總是柔柔地一笑作答,時間一久也就成自然了,無人再去探究了。
文昭今天總是忍不住頻頻回頭看馬路邊的那傢小食店,一個平時很可能被任何一個過路人所忽視的小店,文昭幾乎天天從那裏經過,也沒有認真地瞧上一眼。今天卻大不一樣了,他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朝那裏瞧上幾眼,每看一次,咽喉就會有一陣沒一陣地冒出幾口唾液,好幾次還差點把自己給咽住了。
文昭的目光鎖定的範圍很小,衹不過是店前一個小爐子上熱氣騰騰的幾籠包子,想的衹是花幾塊錢痛快地吃上兩籠。平時不屑一顧的小事情,今天卻成了大難題,因為文昭的兜裏再也掏不出一元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