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從苗疆回來了。
她曾說過,要留在苗疆三個月到半年,結果,是五個月。在這五個月中,我們有過幾次電話聯絡,那是她離開藍傢峒,到有長途電話可以打的城鎮時,和我聯絡的。我每次都問她:“你留在苗疆,究竟是為什麽,是不是要我來幫助你完成?”
白素的聲音,聽來相當疲倦:“你知道我是為了什麽,何必明知故問?”
我確然知道她為什麽要留在苗疆,她說過,她是為了要“改造”那個女野人,女野人在苗語之中,被當作半人半獸的怪物,發音是“紅綾”。
白素為了紅綾而留在苗疆——這一點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是,她為什麽要為了紅綾而留在苗疆。
白素看來並沒有要告訴我的意思,我也不便過問。我們太瞭解對方了。我知道她要是不想說,問了也沒有用。而且,我更明白,她不想說,必然有她不想說的理由——必然是極充分的理由。
雖然她不說需要我幫忙,但確然也有好幾次,我想到苗疆去看她。尤其是溫寶裕,很有點“假公濟私”,一直在慫恿我到苗疆去,他正好隨行,也好和藍絲相會,可是我總有許多事要做,總有一千個走不開的原因。
當然,真要走,也實在沒有什麽可以絆得住的,但是我總覺得,白素留在苗疆的决定,十分倉猝,像是有什麽不可告人之秘,我要是去了,是怕反倒對她在進行的事,有所妨礙,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她在做什麽。
近來,這種“我不知道白素在做什麽事”的情形,好像越來越多了。像上一次,我和溫寶裕在降頭之國,和正反兩派的降頭師周旋的時候,我就知道,白素曾和著名的女性傳奇人物木蘭花有過接觸,曾商議過一些事。但是至今為止,她連提都沒有提過,衹是不否認曾和木蘭花作過交談,並且說木蘭花十分精采,相見恨晚。
又例如,上次,在那個必須化了裝才能參加的拍賣會,我和白素曾打賭,看誰的化裝術不濟,會被對方認出來。那次,我化裝成了一個白種人,把汗毛都染成金色,在會場緊張了半天,沒把白素認出來,以為打賭輸了,垂頭喪氣回去,卻發現了白素留下的字條,說是有重要的事,未能參加打賭——她根本沒有去。
可想而知,那重要的事,一定真的十分重要,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那是什麽事。
我曾嚮她提過抗議,把她留下的字條,直送到了她的面前,質問她:“臨陣脫逃,究竟是什麽事?”
白素若無其事地笑,看來絶無意回答我的質問,反倒一伸手,把字條搶了過去,一下子就撕成碎片。我又道:“除非有合理的解釋,不然,照你的行為來說,你輸了。”
雖然是我和白素,誰輸誰贏都沒有什麽大不了。但是我們在作這樣的賭賽之時,就算不是“童心大發”,也是“少年心大發”。白素的好勝性相當強(越是平日溫柔的人,好勝心強起來,也格外令人吃驚),我估計她不肯認輸,會把臨陣脫逃的原因說出來。
我自認我這樣的“逼供”技巧,十分高明——實際上,也確然起了一定作用,因為白素在聽了我的話之後,半轉過身去,過了一分鐘之久,她纔道:“沒有合理的解釋,我認輸了。”
她說得十分沉重,我倒反而為了要緩和氣氛,而打了幾個“哈哈”,自然,以後就再也沒有提起過,所以,我不知道她去了做什麽。
這次,她為什麽要為一個被苗疆靈猴養大的女野人而留在苗疆,我也不瞭解。
不錯,那女野人紅綾,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十分值得研究,也值得使她逐漸回覆正常,可是這事交給藍傢峒的十二天官去做,已綽綽有餘,何必要親自留在苗疆呢?
在我押着溫寶裕離開苗疆時,也曾問過她這個問題。她分明顧左右而言他,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我要教她講話,她不能衹會講苗語。”
當時我沒有追問下去,因為我看出白素在掩飾着什麽。當你看出別人在掩飾什麽時,再追問下去,非尋根究底不可,是一件十分無趣的事,雖在至親好友之間,也是可免則免。
我衹是咕嚕了一句:“女野人要是能學會說苗語,已經很不錯了。”
那是我確實的想法,因為女野人紅綾,可以在苗疆生活,藍傢峒的十二天官,就除了“布努”這種苗語之外,不會其它語言,他們也生活得很好。
“不知道白素在做什麽”這種情形,我當然不是很喜歡,所以,等她打電話告訴我,她已經在機場,很快就可以回來時,我有打算,見了她之後,要好好解决一下這個問題,不然,這種例子越來越多,就真的不妙了。
我到機場去接白素,白素一出現,在她身邊的,是兩衹相當大的行李箱,而且,看來十分沉重,白素推行李車,推得相當吃力,我連忙奔過去,和她一起推動行李車,也顯著地感到沉重。
我說了一句:“好傢夥,什麽東西,那麽重?”
白素笑而不答,我正想趁機說:“又要故作神秘,你有太多的事我不知道了。”
可是當我嚮她看去,看到分別五個月的她,雖然風采依舊,可是神情之中,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惘然之感,那是我以前從來未曾發現過的。
那使我十分吃驚,也十分擔心,也感到在這樣的情形下——假設她有重大的心事,我就不應該去打擾她,等到時機成熟時,她自然會告訴我,我應該相信她的判斷力和决定力,因為我畢竟是她最親的親人。
所以,我把要說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衹是不住嚮她問苗疆的事,她也一一回答。
等到把兩衹大箱子搬上車子時,白素纔道:“這兩衹箱子裏有點錄影帶,希望你能認真看一看。”
我連想都沒有想,就一口答應,又順口問了一句:“錄影的內容是什麽?”
白素答道:“紅綾的生活剪影。”
我呆了一呆:紅綾生的活剪影。這個女野人的生活剪影,和我有什麽關係呢?白素為什麽要我“認真看一看”?我嚮白素望去,卻也無法在她的神情之中,得到任何進一步的綫索。
回到了住所,把兩衹大箱子搬進去,白素以第一時間,把箱子打開,我嚮打開的了的箱子一看,伸手指着箱子,張大了口,說不出話來,雙眼發直,望定了白素。
我雖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是我可以肯定白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在那兩衹大箱子之中,全是滿滿的盒狀錄影帶,就是大傢十分熟悉的那種,看到盒子外都標明,每盒是一百八十分鐘,我估計超過一百盒。
那麽多錄影帶,若是要“認真看一看”,那得花多少時間?就算錄影帶的內容極有趣,也是一樁苦事,何況那衹是“紅綾的生活剪影”。
白素深知我的性格,不適宜做這種事,所以我衹要張大口望着她,她就可以知道,我的抗議雖然無聲,可是卻強烈無比。
我的抗議有了效,白素嘆了一聲:“一共是一百五十二盒,每天一盒,你可以看到這五個月之中,紅綾的顯著變化。”
我仍然維持着原來的姿勢,白素又嘆了一聲:“你若是真的沒有興趣,可以快速把錄影帶捲過去。”
我知道,白素這樣說,已經可以說是最大的讓步了,我聳了聳肩,白素忽然笑了起來:“我替你找一個人,陪你看。”
我把她抱近身邊:“你?”
白素笑:“我當然要看——我是百看不厭的,另外一個人是——”
她說到這裏,已傳來了溫寶裕大呼小叫的聲音,他在叫着:“有朋自苗疆來,不亦樂乎。”
他一面叫着,一面跳了進來,捉住了白素的手,用力搖着,他看到了兩大箱錄影帶,又叫了起來:“這是什麽?苗疆實錄?”
白素道:“可以說是,你一定有興趣看。”
溫寶裕全身都在笑,搓着手,連聲叫:“快。快放來看。快放來看。”
我看到錄影帶盒上,全有着編號,我嚮其中寫着“一”字的一盒,指了一指,溫寶裕立時將之取起來,走嚮電視機。
直到這時,我纔發現溫寶裕不是一個人來的,鬍說跟着也進來,衹是他的沉靜,和溫寶裕的喧鬧跳騰,形成強烈的對SG比,所以幾乎使人不覺得他的存在。
當我看到了他,他纔說了一句:“小寶要我來看看苗疆風光。”
我看到溫寶裕這樣興高采烈,就提醒他:“全是女野人紅綾的生活剪影,你別太興奮了。”
溫寶裕嚮白素一指:“衛夫人告訴我,藍絲對紅綾很有興趣,也有很多她的鏡頭,足可以慰相思之苦。”
這小子是豁出去了,連“相思之苦”那麽肉麻的話,居然也公然宣諸於口。
白素衹解釋了一句:“這是你們離去之後的第二天所錄影到的情形,我花了一天的時間,去購置錄影的設備。”
這時,電視熒光屏上,已經有了畫面,人、物、環境,我和溫寶裕到過苗疆,看來自然十分熟悉,可是對鬍說而言,卻是新鮮之至。
鬍說看到了紅綾的面部特寫時,發出了“啊”地一下驚呼聲:“她有一雙精靈的眼睛。”
白素道:“是,她聰明之極,學習一切,上手之快,出乎意料之外。”
接着,看到了藍絲,溫寶裕手舞足蹈,幾乎沒有要把電視機擁在懷中。
藍絲拿着一隻竹筒製的碗,碗中有黑糊糊的一碗不知什麽東西,她正用一種十分原始的方法,在喂紅綾吃那種東西——她用手指,拈起那黑糊來,放進紅綾的口中,紅綾十分順從,吃得津津有味。
三小時的錄影帶,確然全是“紅綾的生活剪影”——要說明的是,第一捲“編號(一)”,我是從頭到尾,耐着性子看完的。
一來,因為那是第一捲,二來,有相當多時候,紅綾和藍絲在一起,溫寶裕看得津津有味,三來,要是連一捲都不看完,怕白素會不高興,四來,纔開始看紅綾的生活情形,也相當有趣。
而從第二捲開始,我就沒有這樣的耐心了,不過,衹要我一看錄影帶,白素就陪在我身邊。作旁白解釋,他的耐心之強和興致之高,令人吃驚。
當紅綾在吃這種黑糊糊的東西時,白素解釋:“那是十二天官和藍絲合力炮製的靈藥,吃了之後,可以使身上的毛發,回覆正常。”
紅綾這時穿上了比較正式的衣服,看來她對穿上衣服不是很習慣,可是又十分喜歡,不住用手去拉扯着衣服,藍絲和白素,已迫不及待開始在教她說話,先教她說五官的名稱。
的確,紅綾學說話相當快,第一盒錄影帶,記錄下來的衹是一日之間的事,等到天色黑下來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字正腔圓地說“眼睛”、“耳朵”、“鼻子”等等了。而每當她說對了,得到了白素和藍絲的嘉奬時,她就十分高興,發出大笑聲來。
那是真正的笑聲,不是吼叫聲——溫寶裕聽到了她的笑聲之後,大是感慨:“我第一次聽到她發出笑聲,就知道她是人,別的生物不會有笑聲,而且,她的笑聲,聽來還十分豪爽。”
是的,紅綾發出的笑聲,十分豪爽,不但豪爽,簡直是肆無忌憚,衹有一個毫無機心的人,纔會有這樣毫無保留的聲音。
當她笑得高興時,她還會蹦跳,一跳老高,彈跳力之強簡直不可思議,有兩三次,她忽然伸手摟住白素,抱着白素一起跳起來,也是可跳高超過一公尺。
至於她自己在跳躍的時候,可以輕而易舉,抓住離地三公尺的樹枝。
在錄影帶中,自然也可以看到,圍在紅綾身邊的苗人,包括十二天官在內,莫不瞪着紅綾,神色駭然。
白素的旁白是:“十二天官十分用心,他們都承認了紅綾是人,是一個從小遭到了意外,流落在苗疆,給靈猴收養了的人。”
第一捲錄影帶,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看完,三小時的時間並不算長,溫寶裕意猶未足:“第二捲,再看。”
白素道:“第二天一早,藍絲就離開了,所以從第二捲起,就沒有她。”
溫寶裕大是失望,把第一捲錄影帶取了出來,在手上拋上拋下,白素看透了他的心意:“你可以拿去翻錄,再把原帶還我。”
溫寶裕大是高興,一聲長嘯,嚮鬍說一揮手,一陣風也似,嚮外掠去。
鬍說忙跟到門口,嚮我道:“衛先生,我怕沒有時間看那麽多,你看完之後,把內容告訴我們。”
我一面答應着,一面立時嚮白素望去。
我的目的十分明顯,是在詢問白素,是不是可以免役,請她把內容告訴我。
可是白素卻避開了我的目光,顯然她仍然堅持她的意見,要我一捲捲看下去。
從第二捲起,一直到第一百五十二捲為止,我自然無法詳細敘述看每一捲時的情形——真要那麽做的話,要花許多萬文字來記述,我衹好簡略地說一說。
先說我看錄影帶的情形,一共超過四百五十小時,就算我每天花十小時來看,也要看一個半月,所以,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不理會白素顯著的不滿,是用快速前捲的方式略過去的。看過錄影帶的人都知道,在快速前捲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畫面的,衹不過跳動不定和沒有聲音而已。
被我略過去的部分,大多數是紅綾學習語言的過程——她雖然學得很快,可是過程總也很悶人。
就這樣,我也足足花了十二天,每天幾乎廢寢忘食,纔把全部錄影帶看完。
看完之後,我也不禁呆了半晌,因為這五個月,發生在紅綾身上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大約是在十天之後,紅綾身上的長毛,就開始大量脫落,纔開始的情形,相當令人吃驚,因為是一片一片脫落的,並不是全部由密變疏,就像是忽然被剃去了一塊那樣子,比全身長毛的時候,還要難看。
纔一看到這種情形,我不禁嚇了老大一跳,失聲道:“這女孩子,變得比全身是毛還要難看,這怎麽得了……”
白素大有同感:“開始的時候,我也着急,看下去,你就會放心。”
我沒有再說什麽,白素在略停了一停之後,又道:“你對她倒也很關心。”
我笑了起來:“你為她留在苗疆,照顧這女野人,要是把她弄成這麽難看,那是你的失敗。”
我的回答,用意十分明顯——我衹是關心白素的成敗,並不是關心紅綾。
白素聽了之後,沒有再說什麽。在紅綾身上的長毛,大片大片褪下來的時候,她的樣子,真正難看之極,可是褪了長毛之後的皮膚,先是呈現一種十分難看的肉紅色,但過了三四天,就漸漸變成了正常的顔色。
我看到這一部分的時候,又略有意見發表:“很顯然,她是亞洲人。”
白素同意:“範圍可以縮得更狹窄一些,她是黃種人。”
我點了點頭,亞洲人的範圍比較大,印尼有大量的棕種人,印度有雅利安白種人。黃種人的範圍就狹窄得多。我試探地道:“可以縮窄為中國人。”
白素卻沒有回答。
在那十來天之中,紅綾的外形在改變,她的內在,也在改變,她學習語言的能力,十分驚人。一定是白素和十二天官同時在教她說話,白素教的,是中國的北方話,十二天官教的自然是屬於苗語族係的“布努”。
即使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同時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也是一件十分睏難的事,何況紅綾從來不知道什麽是語言,她的發音組織,更適合咆哮呼叫,對於言語的復雜音節,對她來說,應該艱難之極。可是,正如白素所說,紅綾有過人的智力,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她學得極快,而且,她知道看到什麽人,該使用哪一種語言。
這種情形,看得我目瞪口呆。
白素的說法是:“紅綾的腦部,二十年來,一直在渴求知識,人類的知識,可是她卻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她吸收知識的能力之強,真叫人吃驚,想不到一個野人,連一身長毛都沒有掉清,就可以說簡單的會話了。”
我也嘆為觀止:“而且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當然,我也不忘贊揚白素:“難得你一見她,就看得出她是可造之才。”
白素現出十分高興的神情。
在錄影帶中可以看出,紅綾對白素十分依戀,幾乎寸步不離,有幾次,顯然是白素為了方便攝影,要她後退幾步,可是紅綾卻踟躕着不肯後退。
大約一個月之後,紅綾頭臉上的長毛,已經褪盡了,衹留下該生長頭髮的地方,有寸許長的頭髮,看來又密又硬,和她的臉型,相當配合。
她的左頰之上,有一道疤痕,想來是她在和靈猴一起生活的時候,不知在什麽情形下碰撞受傷所留下來的。除此之外,她頭臉上沒有什麽其它的疤痕,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白素替她拍了很多特寫,她當然說不上美麗,可是濃眉大眼闊嘴,卻也有另一股難以形容的爽朗和英氣。尤其是她的一雙眼睛,目光炯炯,叫人不敢逼視,十分特別。而且她的雙眼之中所透露的那種精靈的光芒,叫人絶猜不到她在不久之前,還是一個衹懂得吼叫的野人。
她的眼神,甚至有充滿了智慧的狡黠。
在這期間,白素也教她拳腳功夫——在這方面,紅綾的進境更快,動作再復雜,一學就會,難度再高,對她來說,都不成問題。
兩個月之後,她身上的長毛,盡皆褪去,再也沒有野人的痕跡,苗寨的婦女,也敢和她親近,有一捲錄影帶,拍的是苗女打扮紅綾的情形。
女性畢竟是女性,平時跳騰不定,沒有一刻安靜,連坐着的時候,也會忽然姿勢改變,可能整個人都會跳起來,這時,居然坐着一動不動,任一衆婦女,替她裝扮,可知她也喜歡自己變得美麗。
苗傢婦女按苗人的傳統服飾裝扮紅綾,扮好了之後,我看了也不禁喝了一聲采——紅綾看來,精神奕奕,絶不比藍傢峒的其她苗女差。
我嘆了一聲:“好傢夥,簡直是脫胎換骨了。”
白素一揚眉:“這不算什麽,她還會有更大的改變。”
我嚮白素望去:“你進一步的計劃是——”
白素笑而不答,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妙,一下子跳了起來,伸手指着她。
--
她曾說過,要留在苗疆三個月到半年,結果,是五個月。在這五個月中,我們有過幾次電話聯絡,那是她離開藍傢峒,到有長途電話可以打的城鎮時,和我聯絡的。我每次都問她:“你留在苗疆,究竟是為什麽,是不是要我來幫助你完成?”
白素的聲音,聽來相當疲倦:“你知道我是為了什麽,何必明知故問?”
我確然知道她為什麽要留在苗疆,她說過,她是為了要“改造”那個女野人,女野人在苗語之中,被當作半人半獸的怪物,發音是“紅綾”。
白素為了紅綾而留在苗疆——這一點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是,她為什麽要為了紅綾而留在苗疆。
白素看來並沒有要告訴我的意思,我也不便過問。我們太瞭解對方了。我知道她要是不想說,問了也沒有用。而且,我更明白,她不想說,必然有她不想說的理由——必然是極充分的理由。
雖然她不說需要我幫忙,但確然也有好幾次,我想到苗疆去看她。尤其是溫寶裕,很有點“假公濟私”,一直在慫恿我到苗疆去,他正好隨行,也好和藍絲相會,可是我總有許多事要做,總有一千個走不開的原因。
當然,真要走,也實在沒有什麽可以絆得住的,但是我總覺得,白素留在苗疆的决定,十分倉猝,像是有什麽不可告人之秘,我要是去了,是怕反倒對她在進行的事,有所妨礙,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她在做什麽。
近來,這種“我不知道白素在做什麽事”的情形,好像越來越多了。像上一次,我和溫寶裕在降頭之國,和正反兩派的降頭師周旋的時候,我就知道,白素曾和著名的女性傳奇人物木蘭花有過接觸,曾商議過一些事。但是至今為止,她連提都沒有提過,衹是不否認曾和木蘭花作過交談,並且說木蘭花十分精采,相見恨晚。
又例如,上次,在那個必須化了裝才能參加的拍賣會,我和白素曾打賭,看誰的化裝術不濟,會被對方認出來。那次,我化裝成了一個白種人,把汗毛都染成金色,在會場緊張了半天,沒把白素認出來,以為打賭輸了,垂頭喪氣回去,卻發現了白素留下的字條,說是有重要的事,未能參加打賭——她根本沒有去。
可想而知,那重要的事,一定真的十分重要,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那是什麽事。
我曾嚮她提過抗議,把她留下的字條,直送到了她的面前,質問她:“臨陣脫逃,究竟是什麽事?”
白素若無其事地笑,看來絶無意回答我的質問,反倒一伸手,把字條搶了過去,一下子就撕成碎片。我又道:“除非有合理的解釋,不然,照你的行為來說,你輸了。”
雖然是我和白素,誰輸誰贏都沒有什麽大不了。但是我們在作這樣的賭賽之時,就算不是“童心大發”,也是“少年心大發”。白素的好勝性相當強(越是平日溫柔的人,好勝心強起來,也格外令人吃驚),我估計她不肯認輸,會把臨陣脫逃的原因說出來。
我自認我這樣的“逼供”技巧,十分高明——實際上,也確然起了一定作用,因為白素在聽了我的話之後,半轉過身去,過了一分鐘之久,她纔道:“沒有合理的解釋,我認輸了。”
她說得十分沉重,我倒反而為了要緩和氣氛,而打了幾個“哈哈”,自然,以後就再也沒有提起過,所以,我不知道她去了做什麽。
這次,她為什麽要為一個被苗疆靈猴養大的女野人而留在苗疆,我也不瞭解。
不錯,那女野人紅綾,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十分值得研究,也值得使她逐漸回覆正常,可是這事交給藍傢峒的十二天官去做,已綽綽有餘,何必要親自留在苗疆呢?
在我押着溫寶裕離開苗疆時,也曾問過她這個問題。她分明顧左右而言他,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我要教她講話,她不能衹會講苗語。”
當時我沒有追問下去,因為我看出白素在掩飾着什麽。當你看出別人在掩飾什麽時,再追問下去,非尋根究底不可,是一件十分無趣的事,雖在至親好友之間,也是可免則免。
我衹是咕嚕了一句:“女野人要是能學會說苗語,已經很不錯了。”
那是我確實的想法,因為女野人紅綾,可以在苗疆生活,藍傢峒的十二天官,就除了“布努”這種苗語之外,不會其它語言,他們也生活得很好。
“不知道白素在做什麽”這種情形,我當然不是很喜歡,所以,等她打電話告訴我,她已經在機場,很快就可以回來時,我有打算,見了她之後,要好好解决一下這個問題,不然,這種例子越來越多,就真的不妙了。
我到機場去接白素,白素一出現,在她身邊的,是兩衹相當大的行李箱,而且,看來十分沉重,白素推行李車,推得相當吃力,我連忙奔過去,和她一起推動行李車,也顯著地感到沉重。
我說了一句:“好傢夥,什麽東西,那麽重?”
白素笑而不答,我正想趁機說:“又要故作神秘,你有太多的事我不知道了。”
可是當我嚮她看去,看到分別五個月的她,雖然風采依舊,可是神情之中,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惘然之感,那是我以前從來未曾發現過的。
那使我十分吃驚,也十分擔心,也感到在這樣的情形下——假設她有重大的心事,我就不應該去打擾她,等到時機成熟時,她自然會告訴我,我應該相信她的判斷力和决定力,因為我畢竟是她最親的親人。
所以,我把要說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衹是不住嚮她問苗疆的事,她也一一回答。
等到把兩衹大箱子搬上車子時,白素纔道:“這兩衹箱子裏有點錄影帶,希望你能認真看一看。”
我連想都沒有想,就一口答應,又順口問了一句:“錄影的內容是什麽?”
白素答道:“紅綾的生活剪影。”
我呆了一呆:紅綾生的活剪影。這個女野人的生活剪影,和我有什麽關係呢?白素為什麽要我“認真看一看”?我嚮白素望去,卻也無法在她的神情之中,得到任何進一步的綫索。
回到了住所,把兩衹大箱子搬進去,白素以第一時間,把箱子打開,我嚮打開的了的箱子一看,伸手指着箱子,張大了口,說不出話來,雙眼發直,望定了白素。
我雖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是我可以肯定白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在那兩衹大箱子之中,全是滿滿的盒狀錄影帶,就是大傢十分熟悉的那種,看到盒子外都標明,每盒是一百八十分鐘,我估計超過一百盒。
那麽多錄影帶,若是要“認真看一看”,那得花多少時間?就算錄影帶的內容極有趣,也是一樁苦事,何況那衹是“紅綾的生活剪影”。
白素深知我的性格,不適宜做這種事,所以我衹要張大口望着她,她就可以知道,我的抗議雖然無聲,可是卻強烈無比。
我的抗議有了效,白素嘆了一聲:“一共是一百五十二盒,每天一盒,你可以看到這五個月之中,紅綾的顯著變化。”
我仍然維持着原來的姿勢,白素又嘆了一聲:“你若是真的沒有興趣,可以快速把錄影帶捲過去。”
我知道,白素這樣說,已經可以說是最大的讓步了,我聳了聳肩,白素忽然笑了起來:“我替你找一個人,陪你看。”
我把她抱近身邊:“你?”
白素笑:“我當然要看——我是百看不厭的,另外一個人是——”
她說到這裏,已傳來了溫寶裕大呼小叫的聲音,他在叫着:“有朋自苗疆來,不亦樂乎。”
他一面叫着,一面跳了進來,捉住了白素的手,用力搖着,他看到了兩大箱錄影帶,又叫了起來:“這是什麽?苗疆實錄?”
白素道:“可以說是,你一定有興趣看。”
溫寶裕全身都在笑,搓着手,連聲叫:“快。快放來看。快放來看。”
我看到錄影帶盒上,全有着編號,我嚮其中寫着“一”字的一盒,指了一指,溫寶裕立時將之取起來,走嚮電視機。
直到這時,我纔發現溫寶裕不是一個人來的,鬍說跟着也進來,衹是他的沉靜,和溫寶裕的喧鬧跳騰,形成強烈的對SG比,所以幾乎使人不覺得他的存在。
當我看到了他,他纔說了一句:“小寶要我來看看苗疆風光。”
我看到溫寶裕這樣興高采烈,就提醒他:“全是女野人紅綾的生活剪影,你別太興奮了。”
溫寶裕嚮白素一指:“衛夫人告訴我,藍絲對紅綾很有興趣,也有很多她的鏡頭,足可以慰相思之苦。”
這小子是豁出去了,連“相思之苦”那麽肉麻的話,居然也公然宣諸於口。
白素衹解釋了一句:“這是你們離去之後的第二天所錄影到的情形,我花了一天的時間,去購置錄影的設備。”
這時,電視熒光屏上,已經有了畫面,人、物、環境,我和溫寶裕到過苗疆,看來自然十分熟悉,可是對鬍說而言,卻是新鮮之至。
鬍說看到了紅綾的面部特寫時,發出了“啊”地一下驚呼聲:“她有一雙精靈的眼睛。”
白素道:“是,她聰明之極,學習一切,上手之快,出乎意料之外。”
接着,看到了藍絲,溫寶裕手舞足蹈,幾乎沒有要把電視機擁在懷中。
藍絲拿着一隻竹筒製的碗,碗中有黑糊糊的一碗不知什麽東西,她正用一種十分原始的方法,在喂紅綾吃那種東西——她用手指,拈起那黑糊來,放進紅綾的口中,紅綾十分順從,吃得津津有味。
三小時的錄影帶,確然全是“紅綾的生活剪影”——要說明的是,第一捲“編號(一)”,我是從頭到尾,耐着性子看完的。
一來,因為那是第一捲,二來,有相當多時候,紅綾和藍絲在一起,溫寶裕看得津津有味,三來,要是連一捲都不看完,怕白素會不高興,四來,纔開始看紅綾的生活情形,也相當有趣。
而從第二捲開始,我就沒有這樣的耐心了,不過,衹要我一看錄影帶,白素就陪在我身邊。作旁白解釋,他的耐心之強和興致之高,令人吃驚。
當紅綾在吃這種黑糊糊的東西時,白素解釋:“那是十二天官和藍絲合力炮製的靈藥,吃了之後,可以使身上的毛發,回覆正常。”
紅綾這時穿上了比較正式的衣服,看來她對穿上衣服不是很習慣,可是又十分喜歡,不住用手去拉扯着衣服,藍絲和白素,已迫不及待開始在教她說話,先教她說五官的名稱。
的確,紅綾學說話相當快,第一盒錄影帶,記錄下來的衹是一日之間的事,等到天色黑下來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字正腔圓地說“眼睛”、“耳朵”、“鼻子”等等了。而每當她說對了,得到了白素和藍絲的嘉奬時,她就十分高興,發出大笑聲來。
那是真正的笑聲,不是吼叫聲——溫寶裕聽到了她的笑聲之後,大是感慨:“我第一次聽到她發出笑聲,就知道她是人,別的生物不會有笑聲,而且,她的笑聲,聽來還十分豪爽。”
是的,紅綾發出的笑聲,十分豪爽,不但豪爽,簡直是肆無忌憚,衹有一個毫無機心的人,纔會有這樣毫無保留的聲音。
當她笑得高興時,她還會蹦跳,一跳老高,彈跳力之強簡直不可思議,有兩三次,她忽然伸手摟住白素,抱着白素一起跳起來,也是可跳高超過一公尺。
至於她自己在跳躍的時候,可以輕而易舉,抓住離地三公尺的樹枝。
在錄影帶中,自然也可以看到,圍在紅綾身邊的苗人,包括十二天官在內,莫不瞪着紅綾,神色駭然。
白素的旁白是:“十二天官十分用心,他們都承認了紅綾是人,是一個從小遭到了意外,流落在苗疆,給靈猴收養了的人。”
第一捲錄影帶,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看完,三小時的時間並不算長,溫寶裕意猶未足:“第二捲,再看。”
白素道:“第二天一早,藍絲就離開了,所以從第二捲起,就沒有她。”
溫寶裕大是失望,把第一捲錄影帶取了出來,在手上拋上拋下,白素看透了他的心意:“你可以拿去翻錄,再把原帶還我。”
溫寶裕大是高興,一聲長嘯,嚮鬍說一揮手,一陣風也似,嚮外掠去。
鬍說忙跟到門口,嚮我道:“衛先生,我怕沒有時間看那麽多,你看完之後,把內容告訴我們。”
我一面答應着,一面立時嚮白素望去。
我的目的十分明顯,是在詢問白素,是不是可以免役,請她把內容告訴我。
可是白素卻避開了我的目光,顯然她仍然堅持她的意見,要我一捲捲看下去。
從第二捲起,一直到第一百五十二捲為止,我自然無法詳細敘述看每一捲時的情形——真要那麽做的話,要花許多萬文字來記述,我衹好簡略地說一說。
先說我看錄影帶的情形,一共超過四百五十小時,就算我每天花十小時來看,也要看一個半月,所以,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不理會白素顯著的不滿,是用快速前捲的方式略過去的。看過錄影帶的人都知道,在快速前捲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畫面的,衹不過跳動不定和沒有聲音而已。
被我略過去的部分,大多數是紅綾學習語言的過程——她雖然學得很快,可是過程總也很悶人。
就這樣,我也足足花了十二天,每天幾乎廢寢忘食,纔把全部錄影帶看完。
看完之後,我也不禁呆了半晌,因為這五個月,發生在紅綾身上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大約是在十天之後,紅綾身上的長毛,就開始大量脫落,纔開始的情形,相當令人吃驚,因為是一片一片脫落的,並不是全部由密變疏,就像是忽然被剃去了一塊那樣子,比全身長毛的時候,還要難看。
纔一看到這種情形,我不禁嚇了老大一跳,失聲道:“這女孩子,變得比全身是毛還要難看,這怎麽得了……”
白素大有同感:“開始的時候,我也着急,看下去,你就會放心。”
我沒有再說什麽,白素在略停了一停之後,又道:“你對她倒也很關心。”
我笑了起來:“你為她留在苗疆,照顧這女野人,要是把她弄成這麽難看,那是你的失敗。”
我的回答,用意十分明顯——我衹是關心白素的成敗,並不是關心紅綾。
白素聽了之後,沒有再說什麽。在紅綾身上的長毛,大片大片褪下來的時候,她的樣子,真正難看之極,可是褪了長毛之後的皮膚,先是呈現一種十分難看的肉紅色,但過了三四天,就漸漸變成了正常的顔色。
我看到這一部分的時候,又略有意見發表:“很顯然,她是亞洲人。”
白素同意:“範圍可以縮得更狹窄一些,她是黃種人。”
我點了點頭,亞洲人的範圍比較大,印尼有大量的棕種人,印度有雅利安白種人。黃種人的範圍就狹窄得多。我試探地道:“可以縮窄為中國人。”
白素卻沒有回答。
在那十來天之中,紅綾的外形在改變,她的內在,也在改變,她學習語言的能力,十分驚人。一定是白素和十二天官同時在教她說話,白素教的,是中國的北方話,十二天官教的自然是屬於苗語族係的“布努”。
即使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同時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也是一件十分睏難的事,何況紅綾從來不知道什麽是語言,她的發音組織,更適合咆哮呼叫,對於言語的復雜音節,對她來說,應該艱難之極。可是,正如白素所說,紅綾有過人的智力,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她學得極快,而且,她知道看到什麽人,該使用哪一種語言。
這種情形,看得我目瞪口呆。
白素的說法是:“紅綾的腦部,二十年來,一直在渴求知識,人類的知識,可是她卻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她吸收知識的能力之強,真叫人吃驚,想不到一個野人,連一身長毛都沒有掉清,就可以說簡單的會話了。”
我也嘆為觀止:“而且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當然,我也不忘贊揚白素:“難得你一見她,就看得出她是可造之才。”
白素現出十分高興的神情。
在錄影帶中可以看出,紅綾對白素十分依戀,幾乎寸步不離,有幾次,顯然是白素為了方便攝影,要她後退幾步,可是紅綾卻踟躕着不肯後退。
大約一個月之後,紅綾頭臉上的長毛,已經褪盡了,衹留下該生長頭髮的地方,有寸許長的頭髮,看來又密又硬,和她的臉型,相當配合。
她的左頰之上,有一道疤痕,想來是她在和靈猴一起生活的時候,不知在什麽情形下碰撞受傷所留下來的。除此之外,她頭臉上沒有什麽其它的疤痕,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白素替她拍了很多特寫,她當然說不上美麗,可是濃眉大眼闊嘴,卻也有另一股難以形容的爽朗和英氣。尤其是她的一雙眼睛,目光炯炯,叫人不敢逼視,十分特別。而且她的雙眼之中所透露的那種精靈的光芒,叫人絶猜不到她在不久之前,還是一個衹懂得吼叫的野人。
她的眼神,甚至有充滿了智慧的狡黠。
在這期間,白素也教她拳腳功夫——在這方面,紅綾的進境更快,動作再復雜,一學就會,難度再高,對她來說,都不成問題。
兩個月之後,她身上的長毛,盡皆褪去,再也沒有野人的痕跡,苗寨的婦女,也敢和她親近,有一捲錄影帶,拍的是苗女打扮紅綾的情形。
女性畢竟是女性,平時跳騰不定,沒有一刻安靜,連坐着的時候,也會忽然姿勢改變,可能整個人都會跳起來,這時,居然坐着一動不動,任一衆婦女,替她裝扮,可知她也喜歡自己變得美麗。
苗傢婦女按苗人的傳統服飾裝扮紅綾,扮好了之後,我看了也不禁喝了一聲采——紅綾看來,精神奕奕,絶不比藍傢峒的其她苗女差。
我嘆了一聲:“好傢夥,簡直是脫胎換骨了。”
白素一揚眉:“這不算什麽,她還會有更大的改變。”
我嚮白素望去:“你進一步的計劃是——”
白素笑而不答,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妙,一下子跳了起來,伸手指着她。
--
由於我心中所感到的“不妙”,簡直是不妙到了極點,所以令得我一時之間,衹是指着白素,卻說不出話來。
白素的反應也很怪,她狠狠瞪了我一眼,然後偏過頭去,不再看我,由得我指着她。
我想說什麽,可是終於什麽也沒有說,就放下手來。
我什麽也不說的原因,是由於我想到,事情可能不至於這樣不妙。
而且,就算事情真是那樣不妙,如果那是白素的决定,我也沒有能力改變,還是不要說什麽的好。
在接下來的錄影帶中,紅綾的進展,更是一日千裏,她可以和白素進行十分有係統的對答了。
白素開始在盤問她童年的記憶。
這一大段,很惹人註意,白素不斷在誘導紅綾,希望紅綾說出她是如何會來到苗疆,和靈猴在一起的,也看得出紅綾完全明白白素的意思。
可是紅綾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她現出一片惘然的神情,不住重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怎麽會和靈猴在一起的。”
白素的問題,甚至十分殘忍:“你不會一出生就和靈猴在一起,想想,想想你最早的記憶。”
每當聽到白素那樣說的時候,紅綾就會發怔——她自然不單是發怔,而是真的在苦苦思索,那對於一個才學會如何運用腦部活動來進行思索的人來說,實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這一點,在她的神情上,可以看得出來。在好些鏡頭,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老大的汗珠,自她的臉上滲出來。
每當有這種情形,白素就替她抹汗,把她摟在懷裏,輕拍她的背。
紅綾的體型,比白素壯健得多,可是在這種情形下,她卻十分享受白素對她的親熱,咧着嘴,現出極其滿足的笑容來。
這大約已是三個月之後的事了。
我看到白素一再逼紅綾回憶,而紅綾顯然感到痛苦,我有點反感,第三次提出:“你這樣問她,並沒有用處,她可能在根本還沒有記憶能力的時候,就已經和靈猴在一起了。”
白素默然不語,神情沉思。
(此處“神情沉思”似乎應為“神情沉重”。)
我在她的後腦上輕輕拍了一下:“以你的聰敏伶俐,人間也算罕有的了,你能有的記憶,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麽時候?”
白素對這個問題,回答得十分認真,過了好一會,她纔道:“兩歲多,三歲不到,我記得最早的事,是爹帶我去和他的一些朋友聚會,他的那些朋友,都是平時和他玩慣了的,一見了我,决定和他開一個玩笑——”
白素說到這裏,我不禁直了直身子。
這件事,我知道,白素早就嚮我說過,而且,也不必那麽模糊地說什麽“兩歲多三歲不到”,而是可以肯定的,那年,她兩歲八個月。
我贊白素聰敏伶俐,倒不是肉麻的恭維,而是真的,她兩歲就會說話,兩歲八個月,已能背誦好些詩詞了。白老大帶着她去嚮朋友炫耀,那五六個朋友和白老大開玩笑,其中的一個,先一把抱了白素過去,將她高舉了起來,突然將她整個人,嚮另一個人拋了過去。
另一個把她接住,又拋給了別人——這些人全是身負絶頂功夫的人,把一個小女孩子拋來拋去,自然不當是一回事。
白老大在一開始,還沉得住氣,知道自己也曾教過白素一些拳腳功夫,白素的膽子,也一嚮極大,所以衹是笑嘻嘻地看着。
可是,那些人把白素越拋越高,越拋越遠,白素自始自終,一聲也沒有出過,白老大就沉不住氣了,先還打着哈哈,要各人停手。
可是各人看出白老大發了急,如何肯停手?格外玩得起勁,逼得白老大終於出了手,大顯神通,一招“八方風雨”,拳腳兼施,身形如飛,把那五六個人一起逼了開去。
正待一伸手去把自半空中落下的白素接在手中時,白素卻在半空中一個“鯉魚打挺”,接着一式“平沙落雁”,輕輕巧巧,落了下來,笑盈盈地,了無懼色,還朗聲說了一句:“原來人會飛,那麽有趣。”
白老大在敘述這段往事之際,最後說:“我過去,把她一把摟在懷裏,登時覺得,天地之間,再也沒有比她更可愛的孩子了。”
白素則說:“絶大多數的父母,都是這樣說自己的孩子的。”
白老大卻十分正經:“你不然,你就是那麽特別,後來我抱住了你打轉,你還在耳邊安慰我,說以後再有這樣的情形,叫我不必怕。”
當時,我和白素新婚不久,我高舉雙手,叫了起來:“我不相信一個三歲的孩子會這樣鎮定。”
白老大呵呵笑:“不是三歲,是兩歲八個月。”
(這是一段往事,這時我詳細寫出來,一則是為了事情的本身,相當有趣。二來,是其中還有一些關連,十分值得註意之故。)
(那是白素還是幼兒時的事,很久之前的事。)
白老大說了之後,又指着我:“你娶到這樣的老婆,是你一生的福份。”
這句話,我自然同意,所以也不顧白老大就在身前,一把拉過了白素,不肯放開她。反正白老大性格開放,絶不以有為什麽不對——有些上年紀的人看不得兒輩和異性親熱,那是傳統的一種心理變態。
我記得十分清楚,當時的氣氛,甜蜜之極,說這些的時候,是在一艘船的甲板上,衹有我們三個人,說笑喝酒,談天說地,何等愉快。
可是我衹說了一句話,就把整個氣氛,完全破壞了。
當然,我是絶未曾料到一句普通的話,會起到這樣的壞作用的,要是知道,我也絶不會說出口了。然而,我也不是全然無意,多少也有一點故意的成份在內——看我敘述下去,各位自會明白。
當時,我指着白老大:“幸好你武功高,能把那幾個人逼開去,要是白素的媽媽也在,衹怕她女人傢,就會忍不住要驚叫了。”
就是這麽一句話壞了事。
時空交錯,在我看錄影帶,看到白素屢次要紅綾回憶幼年時的情形時,衹是問了她一句“你最早可以記起什麽時候的事來”,她就說起這件被人拋高的事來,她說她可以十分清楚地記得這件事,不但是當時人在“騰雲駕霧”時的感覺,而且也記得落地之後所說的話。
就是因為今時今日,問了白素這句話,牽扯到了白素兒時的事,也牽扯出了在船上,白老大、白素和我,聽白老大講這件事的往事。
北方人稱往事叫“陳𠔌子爛芝麻”,可是我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一直把聽我敘述的人,當作朋友——這些往事,既然都和我,和白素有一定的關係,自然也會感到興趣的,尤其是多年來的老朋友,必然不會怪我在往事之中打圈子的。
當時,我提起了白素的媽媽,一半是順口,想起了這種驚險的情形,白老大是非常人,尚且沉不住氣,若是婦道人傢,必然會大驚失色。
另外一半,是那時,我認識白老大,白素的傢人,和白素結婚,都好幾年了,可是卻從來沒有見過白素的母親。非但沒有見過,連提都不曾聽任何人提起過──白老大不提起他的妻子,白素不提起她的母親。
這是一種十分怪異的現象──現在我年紀大了,自然知道,有這種怪異現象的發生,自然是有不可告人的隱秘的緣故,而且,這種隱秘,也絶不歡迎他人提起的。我雖然已娶白素為妻,但是根據中國的傳統,我始終是白傢的外人,中國有許多家庭的技藝和隱秘,就有“傳子不傳婿”的規定。
可是當時我年紀輕,在認識白素不到三個月,主當現了這個怪異的情形,就問白素:“怎麽一回事,你傢裏有個隱形人……”
白素何等聰明,一聽就知道了:“你是說我的媽媽?”
我點了點頭,白素嘆了一聲:“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媽媽是什麽樣子的人,也不知道她現在在哪裏,怎麽樣,全不知道。”
我更是訝異:“這像話嗎?難道令兄妹從來不嚮令尊發問?”
白素又呆了半晌,她發怔的樣子,十分動人,也十分令人憐惜,所以我不住在她頰上輕吻着。
(看,陳年往事,也很有風光旖旎的一面。)
白素終於發出了一下嘆息聲:“自我懂事起,我就問過,有時是我一個人問,有時是和我哥哥一起問,可以爹衹是說同一句話:等你們大了再告訴你們。”
我急忙道:“現在你們都已大了啊。”
白素並沒有理會我的這句話,自顧自道:“爹對哥哥相當嚴,可是對我,真正是千依百順,可就是這件事,他不肯做,不論我怎樣哭鬧、哀求、撒嬌,他都是這句話,等我大了纔告訴我。八歲那年,我為了想知道自己媽媽的情形,就絶食威脅。”
我聽到這裏,不禁又是駭然,又是好笑,伸了伸舌頭:“不得了,那是繼甘地為印度獨立而進行的絶食之後最偉大的行動。”
白素瞪了我一眼,像是我不應該開玩笑,我忙作了一個鬼臉,表示歉意。
白素續道:“爹見我怎麽也不肯吃東西,他就寸步不離,和我一起餓──”
我聽到這裏,大叫起來:“那不公平,他……那時正當盛年,又會絶頂武功,一個月也餓不壞他,你可衹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白素幽幽地道:“你都想到了,他會想不到嗎?到了第三天,我仍然不肯進食,已經站也站不直了,他就說,我能頂三十天,你連三天也頂不住,這樣吧,公平一點,一日三餐,你少吃一餐,我就戮自己一刀。”
我大是駭然,難怪白素剛纔怪我不該開玩笑了,因為白老大是說得出做得到的。
白素道:“爹說着,就翻手抓了一柄匕首在手──他有一柄十分鋒利的匕首,一出手,就嚮大腿上刺了下去,我伸手去抓,哪裏抓得住,刺進了一半,血濺了出來,我又驚又恐,抱住了他大哭:‘不就是要你告訴我……我媽媽的事嗎,何至於這樣。’”
白素說到那時候,仍不免淚盈於睫,可知當時她抱住白老大之際,是如何傷心。
白素停了一會,纔又道:“爹也抱住了我,說的還是那一句話:等你們大了,纔告訴你們。”當時,我聽得興趣盎然,也暗自在心中作了種種的猜測和假設,但因為事情涉及白素的父母,而且設想之際,總難免有點不敬之處,所以我一直藏在心中,沒有公開出來過。
白素道:“從那次起,我再也沒有問過,哥哥知道了這件事,和我商議了很久,也主張不問,等我們長大了再說。”
我道:“令尊不說,他在江湖上有那麽多朋友,全是你們的叔伯,可以問他們。”
白素嘆了一聲:“是,爹很有些生死之交,有的是從少年時就混在一起的,爹的一切生活,他們一定知道。我還怕一個人去問不夠力量,是聯合了哥哥一起去的,幾乎對每一個前輩都聲淚俱下。”
我本來想問“結果怎麽樣”的,但一轉念間,就沒有問出來,因為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白素顯然還未曾解開這個謎,那當然是沒有結果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白素當然已經長大成年了,她已經是我的妻子,可是她仍然不知道她母親之謎,是白老大食言了,還是又發生了什麽意外,這也是我急切想知道的。所以,可以不說話,我自然不再說。
白素緩緩搖了搖頭:“那些叔叔伯伯,給我們問得急了,甚至指天發誓,說他們真的不知道——竟像是我們兩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一樣。”
我想問一句,會不會兩兄妹是白老大收養的呢?可是還是想了一想,就沒有問出來,因為白素是我的妻子,我也見過白奇偉和白老大,三個人之間,十分相似,白奇偉尤其酷似乃父,遺傳因子在他們兄妹之間,起着十分明顯的作用,若不是親生骨肉,不會有這種情形。
白素顯然知道我在想什麽,所以她道:“我們也曾懷疑過父親是不是我們的親生父親,但是我們都十分像父親,這種懷疑,自然也不能成立。問來問去,衹問到了一位老人傢,是最早見過我們的。”
我聽到這裏,就急不及待地問:“這老人傢怎麽說?”
當時白素側着頭,想了一會,像是在回想那位老人傢所說的每一個字。她道:“那老人傢說,你父親雲遊四海,結交朋友,行蹤飄忽,經常一年半載不見人影,我記得,是十四年前——”
白素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纔又道:“那年,我剛好是十四歲。”
白素這樣講,也就是說,那位老人傢說起的,是白素出世那年的事。
白素繼續轉述那位老人傢的話:“老人傢說:我記得是十四年前的事,你今年十四歲了吧。小夥子應該是十六歲了?日子過得真快,我們都老了。”
老人傢口中的“小夥子”,自然是白奇偉,因為他們是兄妹聯合出動的。
老人傢說話不免羅嗦,在感嘆了一陣之後,又道:“我初見你的時候,你還在襁褓之中,一張小臉,白裏透紅,小夥子纔會說幾句話,身子倒是很粗壯的,我也曾嚮令尊問了一句:嫂夫人呢?怎麽不請出來見?”
老人傢說到這裏,也現出了怪異莫名的神色來,停了好一會纔繼續下去:“我和令尊是那麽深的交情,怎麽也想不到,我說了一句那麽普通,又合情合理的話,令尊會突然大怒,他一翻手腕,就掣出了一柄匕首來,青筋畢綻,臉漲得通紅,大喝:是我的朋友,再也別提起這兩個孩子的娘,要不,現在就割袍絶交。”
老人傢雙眼睜得極大,神情駭然:“在這種情形下,我還能說別的嗎?衹好連聲道:不提,不提。不提就不提,一輩子再也不提。”
白素兄妹兩人聽得老人傢這樣說,不禁面面相覷,知道問不出什麽來了。
可是老人傢又作了一點補充,倒令他們多少有了一點綫索。
老人傢看到兄妹兩人失望的神情,不免嘆息:“在江湖上討日子的人,講的是一個‘信’字,答應過不提的,自然不能再提,我後來和很多老朋友,背着你爹,大傢討論過這事,都一致認為,白老大可能在女人面前栽了跟鬥,他是個好勝性極強的人,所以就再也不願人提起了。”
老人傢又安慰白素兄妹:“令尊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告訴你們真相,那也沒有多少日子了。”
白素兄妹無可奈何,正要嚮老人傢告辭的時候,老人傢又道:“我那次見到你們兄妹兩人,令尊纔遠遊回來,他是三年前出發的,先是到四川去,和當地的袍哥聯絡,陸續有人在四川各地見過他,後來,足有兩年,全無音訊,我見到他的時候,衹覺他滿面風塵,顯然是遠行甫歸,連說話也有四川音,小女娃——那就是你,頸間還套着一個十分精緻的銀項圈,看來也像是四川、雲南一帶的精巧手工。”
白素兩兄妹連忙問:“那麽說,我們的母親,有可能是四川女子?”
老人傢搖頭道:“那就不知道了,令尊足有兩年不知所蹤,誰知道他和什麽地方的女子成了婚配?”
這算是唯一的綫索,但是也一無用處,無法對解開謎團起作用。
我用眼色表示心中的疑惑,因為我不知白老大用什麽方法,可以令謎團維持到白素兄妹成年。
白素道:“在見完了那些叔叔伯伯之後,我和哥一起去問爹,哥問的是:‘爹,什麽時候,纔叫做成年?我今年十六歲了。’爹答得十分認真,而且肯定:‘十八歲,可以說成年了。’哥和我互望了一眼,心想,再等兩年就成了。”
白素說得很詳細,我耐心聽着,這是他們白傢的怪事,我自然大有興趣。
白素吸了一口氣:“哥哥終於十八歲了,他過生日那一天,爹十分隆重,請了許多在江湖上有身份有頭臉的人物來,把哥哥介紹出去,以後在社會上立足,好有個照應,哥哥和我商量過,強忍着,一直到深更半夜,衹剩下我們父子三人了,哥哥纔又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我聽到這裏,失聲道:“白老爺子這可不能再推搪了,一定得說出秘密來了吧。”
白素苦笑:“哥哥纔問了一半,爹就作了一個阻止他再說下去的手勢,說道:‘你成年了,你妹妹可還沒有成年。’我一聽,忙道:‘我可以不聽,你說給哥哥一個人聽就可以了。’我說着,轉身就走。”
我拍掌道:“好主意,令兄若是知悉了秘密,自然會說給你聽。”
白素瞪了我一眼,像是我想得太天真了。我攤了攤手,表示不明白白老大如何再推搪。
白素嘆了一聲:“爹一聽,就叫住了我,對哥哥道:‘你成年了,你妹妹還沒有成年,我要是告訴了你,你們兄妹情深,你一定會告訴她。可是你一知道之後,也會明白事情是絶不能告訴她的,那必然令你們兄妹疏遠,感情大起變化。’我們想不到他會這樣說,都傻了眼。”
我也大是不平:“這簡直是撒賴了。”
白素苦笑:“爹自己也知道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又嚮我們動之以情,他又道:‘而且,這……事,是我有生之年,絶不願再提起的,你們一定要追問,我沒有法子,可是總要你們體諒一下老父的苦處,這事現今說一遍,兩年後小素成年了,再說一遍,那會要了我的老命,你們又於心何忍。’他說到後來,雖然沒有落淚,可是也已經雙眼潤濕了。”
白素說到這裏,呆了一會,纔又道:“爹那時正當壯年,他為人何等氣概,平日意態豪邁,竜行虎步,衹聽到過他響遍雲霄的縱笑聲,和睥睨天下英雄的狂態,幾時曾見過他這等模樣來?我和哥哥當時就抱住了他,答應等我成年了一起說。”
我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你們上當了。”
白素笑得很佻皮:“自然,事後一想,我們也明白了,我心中暗駡了爹一聲‘老狐狸’,這是我對爹的第一次不敬。”
我哈哈大笑:“一之為甚,其可再乎?”
我的意思是,對父親的不敬,有了第一次,難道還可以有第二次嗎?
白素沒有立時回答,我接上去:“兩年很快就過去,白大小姐,終於十八歲了,自然,白老大也有十分隆重的安排,等到夜闌人靜,兩兄妹自然又該發問了。”
白素閉上眼睛一會,像是在回想當時的情形,過了一會,纔道:“那一晚,是爹主動提起的,他把我們叫進小書房,我緊張得心頭亂跳,因為很快就可以知道自己生身之母的秘密了。”進了小書房之後發生的事,白素、白奇偉、白老大三個人之間的對話,後來,白奇偉也嚮我說過,和白素的敘述,完全一樣。
--
白素的反應也很怪,她狠狠瞪了我一眼,然後偏過頭去,不再看我,由得我指着她。
我想說什麽,可是終於什麽也沒有說,就放下手來。
我什麽也不說的原因,是由於我想到,事情可能不至於這樣不妙。
而且,就算事情真是那樣不妙,如果那是白素的决定,我也沒有能力改變,還是不要說什麽的好。
在接下來的錄影帶中,紅綾的進展,更是一日千裏,她可以和白素進行十分有係統的對答了。
白素開始在盤問她童年的記憶。
這一大段,很惹人註意,白素不斷在誘導紅綾,希望紅綾說出她是如何會來到苗疆,和靈猴在一起的,也看得出紅綾完全明白白素的意思。
可是紅綾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她現出一片惘然的神情,不住重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怎麽會和靈猴在一起的。”
白素的問題,甚至十分殘忍:“你不會一出生就和靈猴在一起,想想,想想你最早的記憶。”
每當聽到白素那樣說的時候,紅綾就會發怔——她自然不單是發怔,而是真的在苦苦思索,那對於一個才學會如何運用腦部活動來進行思索的人來說,實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這一點,在她的神情上,可以看得出來。在好些鏡頭,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老大的汗珠,自她的臉上滲出來。
每當有這種情形,白素就替她抹汗,把她摟在懷裏,輕拍她的背。
紅綾的體型,比白素壯健得多,可是在這種情形下,她卻十分享受白素對她的親熱,咧着嘴,現出極其滿足的笑容來。
這大約已是三個月之後的事了。
我看到白素一再逼紅綾回憶,而紅綾顯然感到痛苦,我有點反感,第三次提出:“你這樣問她,並沒有用處,她可能在根本還沒有記憶能力的時候,就已經和靈猴在一起了。”
白素默然不語,神情沉思。
(此處“神情沉思”似乎應為“神情沉重”。)
我在她的後腦上輕輕拍了一下:“以你的聰敏伶俐,人間也算罕有的了,你能有的記憶,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麽時候?”
白素對這個問題,回答得十分認真,過了好一會,她纔道:“兩歲多,三歲不到,我記得最早的事,是爹帶我去和他的一些朋友聚會,他的那些朋友,都是平時和他玩慣了的,一見了我,决定和他開一個玩笑——”
白素說到這裏,我不禁直了直身子。
這件事,我知道,白素早就嚮我說過,而且,也不必那麽模糊地說什麽“兩歲多三歲不到”,而是可以肯定的,那年,她兩歲八個月。
我贊白素聰敏伶俐,倒不是肉麻的恭維,而是真的,她兩歲就會說話,兩歲八個月,已能背誦好些詩詞了。白老大帶着她去嚮朋友炫耀,那五六個朋友和白老大開玩笑,其中的一個,先一把抱了白素過去,將她高舉了起來,突然將她整個人,嚮另一個人拋了過去。
另一個把她接住,又拋給了別人——這些人全是身負絶頂功夫的人,把一個小女孩子拋來拋去,自然不當是一回事。
白老大在一開始,還沉得住氣,知道自己也曾教過白素一些拳腳功夫,白素的膽子,也一嚮極大,所以衹是笑嘻嘻地看着。
可是,那些人把白素越拋越高,越拋越遠,白素自始自終,一聲也沒有出過,白老大就沉不住氣了,先還打着哈哈,要各人停手。
可是各人看出白老大發了急,如何肯停手?格外玩得起勁,逼得白老大終於出了手,大顯神通,一招“八方風雨”,拳腳兼施,身形如飛,把那五六個人一起逼了開去。
正待一伸手去把自半空中落下的白素接在手中時,白素卻在半空中一個“鯉魚打挺”,接着一式“平沙落雁”,輕輕巧巧,落了下來,笑盈盈地,了無懼色,還朗聲說了一句:“原來人會飛,那麽有趣。”
白老大在敘述這段往事之際,最後說:“我過去,把她一把摟在懷裏,登時覺得,天地之間,再也沒有比她更可愛的孩子了。”
白素則說:“絶大多數的父母,都是這樣說自己的孩子的。”
白老大卻十分正經:“你不然,你就是那麽特別,後來我抱住了你打轉,你還在耳邊安慰我,說以後再有這樣的情形,叫我不必怕。”
當時,我和白素新婚不久,我高舉雙手,叫了起來:“我不相信一個三歲的孩子會這樣鎮定。”
白老大呵呵笑:“不是三歲,是兩歲八個月。”
(這是一段往事,這時我詳細寫出來,一則是為了事情的本身,相當有趣。二來,是其中還有一些關連,十分值得註意之故。)
(那是白素還是幼兒時的事,很久之前的事。)
白老大說了之後,又指着我:“你娶到這樣的老婆,是你一生的福份。”
這句話,我自然同意,所以也不顧白老大就在身前,一把拉過了白素,不肯放開她。反正白老大性格開放,絶不以有為什麽不對——有些上年紀的人看不得兒輩和異性親熱,那是傳統的一種心理變態。
我記得十分清楚,當時的氣氛,甜蜜之極,說這些的時候,是在一艘船的甲板上,衹有我們三個人,說笑喝酒,談天說地,何等愉快。
可是我衹說了一句話,就把整個氣氛,完全破壞了。
當然,我是絶未曾料到一句普通的話,會起到這樣的壞作用的,要是知道,我也絶不會說出口了。然而,我也不是全然無意,多少也有一點故意的成份在內——看我敘述下去,各位自會明白。
當時,我指着白老大:“幸好你武功高,能把那幾個人逼開去,要是白素的媽媽也在,衹怕她女人傢,就會忍不住要驚叫了。”
就是這麽一句話壞了事。
時空交錯,在我看錄影帶,看到白素屢次要紅綾回憶幼年時的情形時,衹是問了她一句“你最早可以記起什麽時候的事來”,她就說起這件被人拋高的事來,她說她可以十分清楚地記得這件事,不但是當時人在“騰雲駕霧”時的感覺,而且也記得落地之後所說的話。
就是因為今時今日,問了白素這句話,牽扯到了白素兒時的事,也牽扯出了在船上,白老大、白素和我,聽白老大講這件事的往事。
北方人稱往事叫“陳𠔌子爛芝麻”,可是我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一直把聽我敘述的人,當作朋友——這些往事,既然都和我,和白素有一定的關係,自然也會感到興趣的,尤其是多年來的老朋友,必然不會怪我在往事之中打圈子的。
當時,我提起了白素的媽媽,一半是順口,想起了這種驚險的情形,白老大是非常人,尚且沉不住氣,若是婦道人傢,必然會大驚失色。
另外一半,是那時,我認識白老大,白素的傢人,和白素結婚,都好幾年了,可是卻從來沒有見過白素的母親。非但沒有見過,連提都不曾聽任何人提起過──白老大不提起他的妻子,白素不提起她的母親。
這是一種十分怪異的現象──現在我年紀大了,自然知道,有這種怪異現象的發生,自然是有不可告人的隱秘的緣故,而且,這種隱秘,也絶不歡迎他人提起的。我雖然已娶白素為妻,但是根據中國的傳統,我始終是白傢的外人,中國有許多家庭的技藝和隱秘,就有“傳子不傳婿”的規定。
可是當時我年紀輕,在認識白素不到三個月,主當現了這個怪異的情形,就問白素:“怎麽一回事,你傢裏有個隱形人……”
白素何等聰明,一聽就知道了:“你是說我的媽媽?”
我點了點頭,白素嘆了一聲:“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媽媽是什麽樣子的人,也不知道她現在在哪裏,怎麽樣,全不知道。”
我更是訝異:“這像話嗎?難道令兄妹從來不嚮令尊發問?”
白素又呆了半晌,她發怔的樣子,十分動人,也十分令人憐惜,所以我不住在她頰上輕吻着。
(看,陳年往事,也很有風光旖旎的一面。)
白素終於發出了一下嘆息聲:“自我懂事起,我就問過,有時是我一個人問,有時是和我哥哥一起問,可以爹衹是說同一句話:等你們大了再告訴你們。”
我急忙道:“現在你們都已大了啊。”
白素並沒有理會我的這句話,自顧自道:“爹對哥哥相當嚴,可是對我,真正是千依百順,可就是這件事,他不肯做,不論我怎樣哭鬧、哀求、撒嬌,他都是這句話,等我大了纔告訴我。八歲那年,我為了想知道自己媽媽的情形,就絶食威脅。”
我聽到這裏,不禁又是駭然,又是好笑,伸了伸舌頭:“不得了,那是繼甘地為印度獨立而進行的絶食之後最偉大的行動。”
白素瞪了我一眼,像是我不應該開玩笑,我忙作了一個鬼臉,表示歉意。
白素續道:“爹見我怎麽也不肯吃東西,他就寸步不離,和我一起餓──”
我聽到這裏,大叫起來:“那不公平,他……那時正當盛年,又會絶頂武功,一個月也餓不壞他,你可衹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白素幽幽地道:“你都想到了,他會想不到嗎?到了第三天,我仍然不肯進食,已經站也站不直了,他就說,我能頂三十天,你連三天也頂不住,這樣吧,公平一點,一日三餐,你少吃一餐,我就戮自己一刀。”
我大是駭然,難怪白素剛纔怪我不該開玩笑了,因為白老大是說得出做得到的。
白素道:“爹說着,就翻手抓了一柄匕首在手──他有一柄十分鋒利的匕首,一出手,就嚮大腿上刺了下去,我伸手去抓,哪裏抓得住,刺進了一半,血濺了出來,我又驚又恐,抱住了他大哭:‘不就是要你告訴我……我媽媽的事嗎,何至於這樣。’”
白素說到那時候,仍不免淚盈於睫,可知當時她抱住白老大之際,是如何傷心。
白素停了一會,纔又道:“爹也抱住了我,說的還是那一句話:等你們大了,纔告訴你們。”當時,我聽得興趣盎然,也暗自在心中作了種種的猜測和假設,但因為事情涉及白素的父母,而且設想之際,總難免有點不敬之處,所以我一直藏在心中,沒有公開出來過。
白素道:“從那次起,我再也沒有問過,哥哥知道了這件事,和我商議了很久,也主張不問,等我們長大了再說。”
我道:“令尊不說,他在江湖上有那麽多朋友,全是你們的叔伯,可以問他們。”
白素嘆了一聲:“是,爹很有些生死之交,有的是從少年時就混在一起的,爹的一切生活,他們一定知道。我還怕一個人去問不夠力量,是聯合了哥哥一起去的,幾乎對每一個前輩都聲淚俱下。”
我本來想問“結果怎麽樣”的,但一轉念間,就沒有問出來,因為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白素顯然還未曾解開這個謎,那當然是沒有結果了。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白素當然已經長大成年了,她已經是我的妻子,可是她仍然不知道她母親之謎,是白老大食言了,還是又發生了什麽意外,這也是我急切想知道的。所以,可以不說話,我自然不再說。
白素緩緩搖了搖頭:“那些叔叔伯伯,給我們問得急了,甚至指天發誓,說他們真的不知道——竟像是我們兩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一樣。”
我想問一句,會不會兩兄妹是白老大收養的呢?可是還是想了一想,就沒有問出來,因為白素是我的妻子,我也見過白奇偉和白老大,三個人之間,十分相似,白奇偉尤其酷似乃父,遺傳因子在他們兄妹之間,起着十分明顯的作用,若不是親生骨肉,不會有這種情形。
白素顯然知道我在想什麽,所以她道:“我們也曾懷疑過父親是不是我們的親生父親,但是我們都十分像父親,這種懷疑,自然也不能成立。問來問去,衹問到了一位老人傢,是最早見過我們的。”
我聽到這裏,就急不及待地問:“這老人傢怎麽說?”
當時白素側着頭,想了一會,像是在回想那位老人傢所說的每一個字。她道:“那老人傢說,你父親雲遊四海,結交朋友,行蹤飄忽,經常一年半載不見人影,我記得,是十四年前——”
白素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纔又道:“那年,我剛好是十四歲。”
白素這樣講,也就是說,那位老人傢說起的,是白素出世那年的事。
白素繼續轉述那位老人傢的話:“老人傢說:我記得是十四年前的事,你今年十四歲了吧。小夥子應該是十六歲了?日子過得真快,我們都老了。”
老人傢口中的“小夥子”,自然是白奇偉,因為他們是兄妹聯合出動的。
老人傢說話不免羅嗦,在感嘆了一陣之後,又道:“我初見你的時候,你還在襁褓之中,一張小臉,白裏透紅,小夥子纔會說幾句話,身子倒是很粗壯的,我也曾嚮令尊問了一句:嫂夫人呢?怎麽不請出來見?”
老人傢說到這裏,也現出了怪異莫名的神色來,停了好一會纔繼續下去:“我和令尊是那麽深的交情,怎麽也想不到,我說了一句那麽普通,又合情合理的話,令尊會突然大怒,他一翻手腕,就掣出了一柄匕首來,青筋畢綻,臉漲得通紅,大喝:是我的朋友,再也別提起這兩個孩子的娘,要不,現在就割袍絶交。”
老人傢雙眼睜得極大,神情駭然:“在這種情形下,我還能說別的嗎?衹好連聲道:不提,不提。不提就不提,一輩子再也不提。”
白素兄妹兩人聽得老人傢這樣說,不禁面面相覷,知道問不出什麽來了。
可是老人傢又作了一點補充,倒令他們多少有了一點綫索。
老人傢看到兄妹兩人失望的神情,不免嘆息:“在江湖上討日子的人,講的是一個‘信’字,答應過不提的,自然不能再提,我後來和很多老朋友,背着你爹,大傢討論過這事,都一致認為,白老大可能在女人面前栽了跟鬥,他是個好勝性極強的人,所以就再也不願人提起了。”
老人傢又安慰白素兄妹:“令尊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告訴你們真相,那也沒有多少日子了。”
白素兄妹無可奈何,正要嚮老人傢告辭的時候,老人傢又道:“我那次見到你們兄妹兩人,令尊纔遠遊回來,他是三年前出發的,先是到四川去,和當地的袍哥聯絡,陸續有人在四川各地見過他,後來,足有兩年,全無音訊,我見到他的時候,衹覺他滿面風塵,顯然是遠行甫歸,連說話也有四川音,小女娃——那就是你,頸間還套着一個十分精緻的銀項圈,看來也像是四川、雲南一帶的精巧手工。”
白素兩兄妹連忙問:“那麽說,我們的母親,有可能是四川女子?”
老人傢搖頭道:“那就不知道了,令尊足有兩年不知所蹤,誰知道他和什麽地方的女子成了婚配?”
這算是唯一的綫索,但是也一無用處,無法對解開謎團起作用。
我用眼色表示心中的疑惑,因為我不知白老大用什麽方法,可以令謎團維持到白素兄妹成年。
白素道:“在見完了那些叔叔伯伯之後,我和哥一起去問爹,哥問的是:‘爹,什麽時候,纔叫做成年?我今年十六歲了。’爹答得十分認真,而且肯定:‘十八歲,可以說成年了。’哥和我互望了一眼,心想,再等兩年就成了。”
白素說得很詳細,我耐心聽着,這是他們白傢的怪事,我自然大有興趣。
白素吸了一口氣:“哥哥終於十八歲了,他過生日那一天,爹十分隆重,請了許多在江湖上有身份有頭臉的人物來,把哥哥介紹出去,以後在社會上立足,好有個照應,哥哥和我商量過,強忍着,一直到深更半夜,衹剩下我們父子三人了,哥哥纔又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我聽到這裏,失聲道:“白老爺子這可不能再推搪了,一定得說出秘密來了吧。”
白素苦笑:“哥哥纔問了一半,爹就作了一個阻止他再說下去的手勢,說道:‘你成年了,你妹妹可還沒有成年。’我一聽,忙道:‘我可以不聽,你說給哥哥一個人聽就可以了。’我說着,轉身就走。”
我拍掌道:“好主意,令兄若是知悉了秘密,自然會說給你聽。”
白素瞪了我一眼,像是我想得太天真了。我攤了攤手,表示不明白白老大如何再推搪。
白素嘆了一聲:“爹一聽,就叫住了我,對哥哥道:‘你成年了,你妹妹還沒有成年,我要是告訴了你,你們兄妹情深,你一定會告訴她。可是你一知道之後,也會明白事情是絶不能告訴她的,那必然令你們兄妹疏遠,感情大起變化。’我們想不到他會這樣說,都傻了眼。”
我也大是不平:“這簡直是撒賴了。”
白素苦笑:“爹自己也知道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又嚮我們動之以情,他又道:‘而且,這……事,是我有生之年,絶不願再提起的,你們一定要追問,我沒有法子,可是總要你們體諒一下老父的苦處,這事現今說一遍,兩年後小素成年了,再說一遍,那會要了我的老命,你們又於心何忍。’他說到後來,雖然沒有落淚,可是也已經雙眼潤濕了。”
白素說到這裏,呆了一會,纔又道:“爹那時正當壯年,他為人何等氣概,平日意態豪邁,竜行虎步,衹聽到過他響遍雲霄的縱笑聲,和睥睨天下英雄的狂態,幾時曾見過他這等模樣來?我和哥哥當時就抱住了他,答應等我成年了一起說。”
我用力拍了一下大腿:“你們上當了。”
白素笑得很佻皮:“自然,事後一想,我們也明白了,我心中暗駡了爹一聲‘老狐狸’,這是我對爹的第一次不敬。”
我哈哈大笑:“一之為甚,其可再乎?”
我的意思是,對父親的不敬,有了第一次,難道還可以有第二次嗎?
白素沒有立時回答,我接上去:“兩年很快就過去,白大小姐,終於十八歲了,自然,白老大也有十分隆重的安排,等到夜闌人靜,兩兄妹自然又該發問了。”
白素閉上眼睛一會,像是在回想當時的情形,過了一會,纔道:“那一晚,是爹主動提起的,他把我們叫進小書房,我緊張得心頭亂跳,因為很快就可以知道自己生身之母的秘密了。”進了小書房之後發生的事,白素、白奇偉、白老大三個人之間的對話,後來,白奇偉也嚮我說過,和白素的敘述,完全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