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故事,一波一波發展,到後來,復雜無比,麯折離奇之極。可是這樣的故事,在一開始的時候,有可能平淡無奇,也有的甚至是一點來由都沒有的。情形很像一些長江大河,都是由源頭的涓涓細流所匯集而成的,等到匯集得多了,纔一發不可收拾,洶涌奔馳,成了大河。
這個故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點來由也沒有的,兩個當事人絶想不到後來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那樣的地步,事後他們追憶起來,也都感嘆天地之間的人和事,真的像是有一種力量作為主宰,不然,何以有些事明明怎麽設想都不會發生的,明明怎麽拉扯都不能發生關係的,卻會湊在一起了呢!
是不是真有什麽力量在主宰,在操作運行呢?
這個問題,大抵很難有答案,先說兩個當事人,當然是年輕人和公主。
年輕人和公主都在看當地的報紙,他們身在亞洲一個多世族居住的大城市之中,所以一級豪華酒店的服務十分周到,有中文報紙、英文報紙,甚至還有當日的日本報紙和韓文報紙,中文報紙也有三份之多,來自主要的使用中文的城市。
年輕人和公主在這裏沒有目的,他們喜歡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過着舒服的生活。所以年輕人有時間隨意翻閱着報紙。
所以,他會被報上的那則廣告所吸引。
廣告在每張報紙上都有,刊登在第一版的下半部,十分註目的地方,衹要拿起報紙來,必然看到。
報紙上有廣告,那並不稀奇(沒有纔是怪事),奇的是亞洲幾個大城市的報紙,都有這樣的廣告,可知刊登廣告的人,是何等急切想要達到目的。
廣告最吸引人的四個大字是:“徵求人參”。
就算衹有一份報紙有這樣的廣告,也相當吸引人了,是不是?
而廣告的內文如下:
“茲徵求真正中國長白山出産之野山人參,每枝需重二兩以上,焙製保養情況良好,願意出讓者衹要開價合理,立即成交,聯絡電話──”
那個聯絡電話的所在地,正是年輕人和公主如今所在的這一個。
當年輕人把幾份報紙的第一版排列在一起,看着每份報紙上同樣的廣告時,公主在他的身後,靠了過來。
年輕人感到了身後傳來了一陣柔軟和溫暖──再沒有比相愛的兩個人由身體親熱更令人身心舒暢的了。
年輕人反手摟住了公主,公主的下頦抵在年輕人的肩上,視綫又落在報紙上。
她先問:“什麽人會用這種方式得到人參?”
年輕人笑了一下:
“一定是中國人……”
公主拖長了聲音,“唔”了一下。年輕人道:“世界上衹有中國人對人參有異樣的迷信,甚至相信成形的人參,會變成小孩子,滿山亂走!”
公主像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格格嬌笑起來:“重二兩以上的人參,十分名貴?”
年輕人點頭:“如果是真正的野山參,相當罕見,越重的越難得,每兩的價值,可以超過十萬美金,還根本得不到,不然,也不用登報紙徵求了!”
公主自是駭然:“衹不過是某種植物的根部!”
年輕人很懂得要得到一支天然的人參是如何不易,所以他反手撫摸着公主的頭髮,解釋着:“如果你知道要經歷什麽樣的過程,才能采到一支人參的話,你就不會說這衹不過是植物的根了。而且,人參確然有十分神奇的功效,它和人的生命之間,有一種奇妙的聯繫!”
公主輕啜了年輕人一下:“什麽事,聽你說來,都有大條道理的!”
年輕人高興地笑:“這是我確知真實的一個故事,發生在若幹年之前,一大幫人逃避兵災和天災,其中有一個把十分之九的財産,嚮一個參商換了一枝手指般粗的老山參,其餘的人都說他傻,結果在最困苦的環境之中,他口中一直咬着那枝老山參,支持着他的體力,使他在惡劣到了無水無食的環境下掙紮出去,逃出生天,而其餘的人滿懷金銀珠寶,都全死了,身邊的金銀珠寶,自然也歸他所有了!”公主睜大了眼:“不呵思議,好像不是很科學!”
年輕人轉過身,伸手指按住了公主的鼻尖:“科學?你指的是如今的實用科學?不知有多少事實,是實用科學無法解釋的──”
說到這裏,年輕人一下子把公主抱了起來,打一個轉,轟笑起來:“你的身體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誰能解釋你的身子?”
公主的身子輕若無物──她根本隨時可以飄起來,她嬌笑着:“可是我還是不相信你的故事。”
年輕人笑:“故事的主角還在生,衹怕已超過九十歲了吧,嘿,他就住在離這裏不遠,是著名的豪富,他的一個决定,可以影響一個國傢的經濟,他的名字是方一甲,不過那一定是假名字,是‘富甲一方’這句話的後三個字,掉轉來而成的!”公主揚眉問:“他為什麽要隱去原來的名字?”
年輕人攤手:“誰知道,在兵荒馬亂的劫亂歲月中,什麽事都可以發生,他把所有人的財産都據為己有,這種事就不是很光采!”
公主在年輕人的懷中,掙了開去,拍着手叫:
“看,你的故事不可能成立!假如他當年做過這種不光采的事,不會讓人知道,可知你的故事是虛構的!”
他們經常這樣“唇槍舌劍”,爭論一番,在他們來說,那是十分有情趣的事。
年輕人當下道:“你錯了,當日那些人全曝屍荒野,身邊的財物,自然也成了無主之物,他取了也不怕人知。而且那些人全死了,無法嚮他討還財寶,他很喜歡嚮人提起這段經歷,以證明他的機智!”
公主仍然不服氣:“那故事要成立,先得肯定會變小孩的人參真的能支持人的生命,不飲不食十多天。”
年輕人揮着手:“方一甲十分相信人參的能力,所以他一直在服食上好的野山參,或許這就是他那麽大年紀了,身體還如此健康的原因!人參和生命之間,確然有着某種十分神秘的聯繫。”
兩個人爭論到這裏,本來可以告一段落了,這本來就是毫沒來由的事,說過了,誰也不會記得,若不是年輕人又說了一句話,可能以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
年輕人細看報上的廣告:“說不定,徵求人參的,就是方一甲!”
公主斜睨着年輕人,不出聲,可是有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態。
年輕人補充:“方一甲對上佳的人參需求量很大,他不但自己要用,也拿來送禮,送給生意上有來往的富豪和國傢元首,由於人參確有功效,所以他的人際關係極好,他有一傢人參經銷公司,掌握着人參收購網──”
年輕人講到這裏,公主又笑了起來:“又自相矛盾了,他既然有一個人參收購網,又何必登報徵求人參?以他的財勢而論,長白山出産的野參,應該絶大多數都在他手中!”
這幾句話,駁得年輕人啞口無言,無話可說。他的那種神情,又惹得公主嬌笑不已。笑了一會,公主忽然斂去了笑容,現出了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來。
年輕人笑問:“你想幹什麽?”
公主的話,聽來十分無稽,可是她卻說得十分認真:“我想試一試,我是不是可以看到登廣告徵求人參的,是何等樣人!”
這樣的話,別人沒有法子一下子就聽得明白,但是年輕人自然明白──公主自從進一步得到了指點,明白了她來自幽靈星座身體的各種異能,完全可以憑她的意念來控製發揮之後,異能已大大提高。
這時,她這樣說,是想從這則廣告上所包涵的訊息,去追蹤這種訊息的最早來源,如果追蹤得到,她就可以“看到”那個登廣告的人!
這種異能,倒也不是公主一個人會,通稱為“天眼通”的神通,都能表達這種“看到”實際上根本看不到處情形的本領。
許多在密宗上有修養,或是在靜修上有成績的人,都有這種異能。
年輕人靜了片刻,纔問:“在這些報紙上,你能得到什麽訊息?”
公主道:“廣告代表了一個人的意願,當人有意願發生的時候,同時必然有訊號發出,或強或弱,附上在和這個意願有關的一切事物上。當然,要捕捉這些訊息,十分睏難。”
年神人點頭:“我明白,如果你有一份刊登廣告者親筆撰寫的廣告稿,那麽就容易得多了!”
公主大有嗔意:“如果是那樣,那太容易了,連你也可以做得到,何必要我出馬?”
年輕人伸了伸舌頭,一迭聲道:
“是!是!不該小覷了公主的能耐,請公主大顯神通吧!”
公主微微一笑,眼瞼垂下,看起來頗有“寶相莊嚴”之妙,年輕人走開了之後,纔轉過身來,仔細欣賞着公主的美態。
在開始的幾分鐘,公主神態安詳,過了不多久,她的笑容在擴展,可是再過幾分鐘,她的笑容慚慚消失,再過一會,她眉心打結,顯然是她在施展神通的過程之中,遇到了若幹睏難。
前後人約是二十分鐘左右,公主睜開眼來,搖了搖頭:“我失敗了!”
年輕人問:“什麽訊號都捕捉不到?什麽也看不到?”
公主仍然搖着頭:“不是,而是我看到的,並不是我想看的……嗯,我不是看到,而是感到了不應感到的一些情形。”
年輕人再問:“例如──”
公主腴白的手做着手勢:
“極之不愉快的感覺,有組織,有死亡,有恐懼,有殘殺,有仇恨,有陰謀……我剛纔就像是到地獄去了一轉一樣,可怕之極!”
年輕人想笑公主的神通大大不靈,可是他怕公主見怪,所以衹是暗中作了一個鬼臉,公主道:“你別笑我,我開始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花園,一幢古老的房屋,一個十分大的書房,後來,忽然變了!”
年輕人側着頭,仿效公主剛纔不相信他故事的神情,望着公主。公主大是着急,頓足道:“是真的,那書房有一幅匾,上面題的四個字:‘白山黑水’!”
年輕人一聽,不禁陡地一呆,脫口道:“那四個字是狂草,你怎麽認得出來?”
公主道:“我不知道,衹知道看到了這四個字,就知道是這四個字──喂,等一等,你怎麽知道這四個字的字體是什麽?”
年輕人的神情古怪之至,他的回答是:“因為若幹年之前,我到過那個書齋,見到過這塊匾!”
公主的神情更古怪:“那……我成功了?可是後來為什麽會那樣?”年輕人搖了搖頭,公主又追着問:“那是什麽地方?屬誰所有?”
年輕人一字一頓:“整個建築物連花園,叫做‘方園’,主人就是方一甲……”
公主也現出了十分驚訝的神情,她不由自主搖了搖頭:“那麽,徵求人參的人,真是方一甲了?可是為什麽後來我會有那麽怪異的感覺呢?”
年輕人作了一個鬼臉,公主的神情更是疑惑,欲語又止,過了一會,纔道:“我的推測是,方一甲、人參,和死亡、仇恨、殘殺等等可怕行為之間,有着十分復雜的聯繫,所以我會有這樣的感覺。”
年輕人仍然不回答,又作了一個鬼臉──因為這一切,都是公主的異能,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範圍。
公主忽然現出了十分焦躁的神情來,連連揮着手。年輕人知道那是她想到了一些情形,可是又想不出頭緒來時的情形。他柔聲道:“別急,事情看來雖然毫無頭緒,但是一條一條理出來,總可以有頭緒的!”
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氣:“好,首先,那塊匾上的‘黑水白山’四個字,是什麽意思!”
年輕人一聽,就呵呵笑了起來──公主畢竟不是中國人,對中國的一切,所知不多,所以纔會有這個問題。這四個字,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的。
他一面笑,一面解釋:“黑水,指黑竜江,白山,指長白山,黑水白山,就是指中國東北的那一大片上地,俗稱東三省,日本人曾在那裏建立滿州國。”
公主“哦”地一聲:“方一甲是東北人?”
年輕人側着頭,想了一想:“他……好像是山東人,早年,由於天災人禍,很多山東人出關到東北去謀生,這種行動,稱之為‘闖關東’,很多在東北生了根,就變成了東北人。”
公主皺着眉,用心聽着,忽然又問:“好像你對方一甲很熟悉?”
年輕人的回答是:“很久以前,我還是一個少年人的時候,見過他一次。”公主揚了揚眉,不等她再問,年輕人已經道:“是我的叔叔,帶我去見他的。”
提到了年輕人的叔叔,公主現出十分尊敬的神情。年輕人的叔叔,甚至比年輕人更傳奇,在冒險世界中的地位相當高。年輕人的機智靈敏,甚至精通的各種技藝,幾乎全是他叔叔從小就對他施行嚴格的訓練所形成的。
每次,年輕人提及他的叔叔時,公主都會有十分尊敬的神情,那是因為公主和年輕人的叔叔,也曾打過交道,知道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之故。
年輕人的叔叔早已退出了冒險生涯,已經退隱了──他退隱得如此之徹底,連年輕人也不知道他在什麽地方,過着什麽樣的生活。所以,年輕人和公主雖然十分懷念他,可是除非他的叔叔主動和他們聯絡,他們無法可以知道他在哪裏。每常想起這一點,年輕人的心中,就不免悵然,這時,年輕人悵然之感萌生,忽然想起了公主的異能,他忙嚮公主望去。
公主顯然也在同時,想到了同樣的事:她可以用異能把年輕人的叔叔找出來!
看!故事越來越復雜了,又牽出了年輕人久已退隱了的叔叔來了,而在一開始的時候,衹是對報上的一則廣告有興趣而已!
公主道:“現在我思緒十分亂,無法集中意念,等到我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我會設法把叔叔找出來。”
年輕人作了一個請問的手勢,公主問:“叔叔和你一起去見方一甲,有什麽目的?”
年輕人搖頭:“沒有目的,叔叔帶着我漫遊世界各地,經過這裏,叔叔就對我說,帶你去見一個人!”
那年,年輕人十五歲,他叔叔的話,他至今記得,叔叔說:“世界上有許多不平常的人,如果有機會認識他們的話,都不要放過機會。就算不能認識,見上一面,也是好的。今天我帶你去見的一個人,十分奇特,難以分類,你可以自己去下一個判斷!”
少年的年輕人十分好奇:“那是什麽人?”
叔叔說出了“方一甲”的名字,那時,年輕人的見識已十分廣博,他立即道:“是那個大富豪,叔叔是怎麽認識他的?”
叔叔想了一會,纔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和關東的一幫鬍子有了糾葛,我恰好在關東,又認識那幫鬍子,就居間替他們調解了,雙方都很感激我,送了我禮物。鬍子首領送的是一柄極好的馬刀──”
年輕人插了一句口:“哪,我見過那柄刀,真是鋒利之極的好刀!”
那柄略呈新月型的馬刀,年輕人確然見過,而且把玩過,叔叔還教了他一套刀法,直到這時,年輕人才知道刀是一個鬍子的首領送的。“鬍子”,就是馬賊,是策着馬隊,打傢劫合,鬍作非為的強盜,在強盜堆中,也間或有些豪俠式的人物,時代觀念不同,現代社會不可能推崇強盜,可是“水滸傳”之中,殺人如砍瓜切菜的強盜,個個都是英雄。
叔叔停了一下:“方一甲送我的,是一支罕見的成形野山參,這支參,後來我轉送了別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幹成了一件大事。”
年輕人當時並沒有問“幹成的大事”是什麽,因為叔叔做過的事太多了。大事可能是幫助國民革命打了勝仗,消滅了一個軍閥。也有可能,是炸掉了入侵日軍的重要軍事設備等等。
年輕人也沒有問方一甲和馬賊之間的是非是什麽,因為那可能是一個極長的故事。叔叔忽然嘆了一聲:“這個人十分有頭腦,他知道在江湖上混下去,刀頭上舐血的日子,終歸不免刀下身亡,所以他離開了中國,挾資南下,做起生意來,後來成了富豪,他最喜歡人參──真正的長白山野山參,常說人參救過他一命,所以一直在高價收貿人參。”
叔叔又說:“采參客有了上佳的貨色,都會賣給他,因為他出得起好的價錢。不論時局怎麽變化,錢總是要的!”
年輕人的叔叔說着,忽然感嘆起時局來了,年輕人衹好聽着。那天中午時分,他們來到“方園”的大門口,花園和建築物,又大又有氣派,年輕人叔叔是老派人,先送名片,一送進去不久,就看到一個老人,健步如飛,在花園的碎石路上,走了過來,來的自然是方一甲了。
年輕人在嚮方一甲行過禮之後,打量這個傳奇性人物,衹見他身材並不高,可是看了他之後,纔知道“短小精悍”是什麽意思。方一甲那年,衹怕也有七十開外了,可是全身精力彌漫,舉手投足之間,都極其有力,幾乎沒有伴隨着“呼呼”的風聲!他有一雙凸眼,頭顱也不大,後來叔叔告訴年輕人:“方一甲的這種相貌,稱作豹頭環眼,有這種相的人,都機智過人。”
方一甲把他們帶到了書齋,年輕人就是在這時看到了那塊題着“黑水白山”的匾額的──方一甲曾在東北混過很久,那自然是為了懷念那一段日子的了。
在書齋之中,方一甲打開了一個櫃子──在當時的科學水準而言,這個櫃子的設備,毫無疑問,是在時間的最尖端,它有桓溫設備,有濕度的控製,那是一個保管櫃。一般來說,這種設施,用來保管極品的雪茄煙和極品的紅白酒,但是,方一甲卻用來保管人參。
年輕人記得方一甲打開櫃門時那種鄭而重之的神情,也記得他叔叔問:“你那支人參王還在?”
方一甲眨丁眨眼,拍下拍肚子:“自己送給自己七十歲生日,進了身子哩,不過,有一支,比你見過的人參王還要大!”
方一甲雙手捧出錦盒,打開盒蓋,還有一層玻璃,盡量防止人參和空氣接觸,年輕人湊過去看,看到的是一支直徑約有三公分的人參,相當短,真的看來大具人形。
方一甲十分神秘地道:“這棒槌,是晚上出來走,被人係了紅綫,一隊人在山中足足找了三個來月,纔算是把它找了出來!”
叔叔呵呵笑着,嘖嘖稱羨,年輕人當時對這番話不是很明白,後來纔得到了叔叔的解釋,原來是成年的人參,化成小孩,晚上出來玩,人知道它是人參化的,就和它玩,然後在它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綁上紅絲繩子,作為記號,再進行尋找,人參埋在土中,不易發覺,可是紅繩會露在土外,暴露它的藏身之所,所以就被人發掘了出來。
年輕人當時自然不相信這種“神話”,但到了年紀大了,見識多了之後,他反而對一切都抱懷疑的態度,不會一概否定了。方一甲又道:“這是我替自己八十歲生日準備的。”
轉自百草園,曉霜掃校
這個故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點來由也沒有的,兩個當事人絶想不到後來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那樣的地步,事後他們追憶起來,也都感嘆天地之間的人和事,真的像是有一種力量作為主宰,不然,何以有些事明明怎麽設想都不會發生的,明明怎麽拉扯都不能發生關係的,卻會湊在一起了呢!
是不是真有什麽力量在主宰,在操作運行呢?
這個問題,大抵很難有答案,先說兩個當事人,當然是年輕人和公主。
年輕人和公主都在看當地的報紙,他們身在亞洲一個多世族居住的大城市之中,所以一級豪華酒店的服務十分周到,有中文報紙、英文報紙,甚至還有當日的日本報紙和韓文報紙,中文報紙也有三份之多,來自主要的使用中文的城市。
年輕人和公主在這裏沒有目的,他們喜歡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過着舒服的生活。所以年輕人有時間隨意翻閱着報紙。
所以,他會被報上的那則廣告所吸引。
廣告在每張報紙上都有,刊登在第一版的下半部,十分註目的地方,衹要拿起報紙來,必然看到。
報紙上有廣告,那並不稀奇(沒有纔是怪事),奇的是亞洲幾個大城市的報紙,都有這樣的廣告,可知刊登廣告的人,是何等急切想要達到目的。
廣告最吸引人的四個大字是:“徵求人參”。
就算衹有一份報紙有這樣的廣告,也相當吸引人了,是不是?
而廣告的內文如下:
“茲徵求真正中國長白山出産之野山人參,每枝需重二兩以上,焙製保養情況良好,願意出讓者衹要開價合理,立即成交,聯絡電話──”
那個聯絡電話的所在地,正是年輕人和公主如今所在的這一個。
當年輕人把幾份報紙的第一版排列在一起,看着每份報紙上同樣的廣告時,公主在他的身後,靠了過來。
年輕人感到了身後傳來了一陣柔軟和溫暖──再沒有比相愛的兩個人由身體親熱更令人身心舒暢的了。
年輕人反手摟住了公主,公主的下頦抵在年輕人的肩上,視綫又落在報紙上。
她先問:“什麽人會用這種方式得到人參?”
年輕人笑了一下:
“一定是中國人……”
公主拖長了聲音,“唔”了一下。年輕人道:“世界上衹有中國人對人參有異樣的迷信,甚至相信成形的人參,會變成小孩子,滿山亂走!”
公主像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格格嬌笑起來:“重二兩以上的人參,十分名貴?”
年輕人點頭:“如果是真正的野山參,相當罕見,越重的越難得,每兩的價值,可以超過十萬美金,還根本得不到,不然,也不用登報紙徵求了!”
公主自是駭然:“衹不過是某種植物的根部!”
年輕人很懂得要得到一支天然的人參是如何不易,所以他反手撫摸着公主的頭髮,解釋着:“如果你知道要經歷什麽樣的過程,才能采到一支人參的話,你就不會說這衹不過是植物的根了。而且,人參確然有十分神奇的功效,它和人的生命之間,有一種奇妙的聯繫!”
公主輕啜了年輕人一下:“什麽事,聽你說來,都有大條道理的!”
年輕人高興地笑:“這是我確知真實的一個故事,發生在若幹年之前,一大幫人逃避兵災和天災,其中有一個把十分之九的財産,嚮一個參商換了一枝手指般粗的老山參,其餘的人都說他傻,結果在最困苦的環境之中,他口中一直咬着那枝老山參,支持着他的體力,使他在惡劣到了無水無食的環境下掙紮出去,逃出生天,而其餘的人滿懷金銀珠寶,都全死了,身邊的金銀珠寶,自然也歸他所有了!”公主睜大了眼:“不呵思議,好像不是很科學!”
年輕人轉過身,伸手指按住了公主的鼻尖:“科學?你指的是如今的實用科學?不知有多少事實,是實用科學無法解釋的──”
說到這裏,年輕人一下子把公主抱了起來,打一個轉,轟笑起來:“你的身體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誰能解釋你的身子?”
公主的身子輕若無物──她根本隨時可以飄起來,她嬌笑着:“可是我還是不相信你的故事。”
年輕人笑:“故事的主角還在生,衹怕已超過九十歲了吧,嘿,他就住在離這裏不遠,是著名的豪富,他的一個决定,可以影響一個國傢的經濟,他的名字是方一甲,不過那一定是假名字,是‘富甲一方’這句話的後三個字,掉轉來而成的!”公主揚眉問:“他為什麽要隱去原來的名字?”
年輕人攤手:“誰知道,在兵荒馬亂的劫亂歲月中,什麽事都可以發生,他把所有人的財産都據為己有,這種事就不是很光采!”
公主在年輕人的懷中,掙了開去,拍着手叫:
“看,你的故事不可能成立!假如他當年做過這種不光采的事,不會讓人知道,可知你的故事是虛構的!”
他們經常這樣“唇槍舌劍”,爭論一番,在他們來說,那是十分有情趣的事。
年輕人當下道:“你錯了,當日那些人全曝屍荒野,身邊的財物,自然也成了無主之物,他取了也不怕人知。而且那些人全死了,無法嚮他討還財寶,他很喜歡嚮人提起這段經歷,以證明他的機智!”
公主仍然不服氣:“那故事要成立,先得肯定會變小孩的人參真的能支持人的生命,不飲不食十多天。”
年輕人揮着手:“方一甲十分相信人參的能力,所以他一直在服食上好的野山參,或許這就是他那麽大年紀了,身體還如此健康的原因!人參和生命之間,確然有着某種十分神秘的聯繫。”
兩個人爭論到這裏,本來可以告一段落了,這本來就是毫沒來由的事,說過了,誰也不會記得,若不是年輕人又說了一句話,可能以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
年輕人細看報上的廣告:“說不定,徵求人參的,就是方一甲!”
公主斜睨着年輕人,不出聲,可是有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態。
年輕人補充:“方一甲對上佳的人參需求量很大,他不但自己要用,也拿來送禮,送給生意上有來往的富豪和國傢元首,由於人參確有功效,所以他的人際關係極好,他有一傢人參經銷公司,掌握着人參收購網──”
年輕人講到這裏,公主又笑了起來:“又自相矛盾了,他既然有一個人參收購網,又何必登報徵求人參?以他的財勢而論,長白山出産的野參,應該絶大多數都在他手中!”
這幾句話,駁得年輕人啞口無言,無話可說。他的那種神情,又惹得公主嬌笑不已。笑了一會,公主忽然斂去了笑容,現出了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來。
年輕人笑問:“你想幹什麽?”
公主的話,聽來十分無稽,可是她卻說得十分認真:“我想試一試,我是不是可以看到登廣告徵求人參的,是何等樣人!”
這樣的話,別人沒有法子一下子就聽得明白,但是年輕人自然明白──公主自從進一步得到了指點,明白了她來自幽靈星座身體的各種異能,完全可以憑她的意念來控製發揮之後,異能已大大提高。
這時,她這樣說,是想從這則廣告上所包涵的訊息,去追蹤這種訊息的最早來源,如果追蹤得到,她就可以“看到”那個登廣告的人!
這種異能,倒也不是公主一個人會,通稱為“天眼通”的神通,都能表達這種“看到”實際上根本看不到處情形的本領。
許多在密宗上有修養,或是在靜修上有成績的人,都有這種異能。
年輕人靜了片刻,纔問:“在這些報紙上,你能得到什麽訊息?”
公主道:“廣告代表了一個人的意願,當人有意願發生的時候,同時必然有訊號發出,或強或弱,附上在和這個意願有關的一切事物上。當然,要捕捉這些訊息,十分睏難。”
年神人點頭:“我明白,如果你有一份刊登廣告者親筆撰寫的廣告稿,那麽就容易得多了!”
公主大有嗔意:“如果是那樣,那太容易了,連你也可以做得到,何必要我出馬?”
年輕人伸了伸舌頭,一迭聲道:
“是!是!不該小覷了公主的能耐,請公主大顯神通吧!”
公主微微一笑,眼瞼垂下,看起來頗有“寶相莊嚴”之妙,年輕人走開了之後,纔轉過身來,仔細欣賞着公主的美態。
在開始的幾分鐘,公主神態安詳,過了不多久,她的笑容在擴展,可是再過幾分鐘,她的笑容慚慚消失,再過一會,她眉心打結,顯然是她在施展神通的過程之中,遇到了若幹睏難。
前後人約是二十分鐘左右,公主睜開眼來,搖了搖頭:“我失敗了!”
年輕人問:“什麽訊號都捕捉不到?什麽也看不到?”
公主仍然搖着頭:“不是,而是我看到的,並不是我想看的……嗯,我不是看到,而是感到了不應感到的一些情形。”
年輕人再問:“例如──”
公主腴白的手做着手勢:
“極之不愉快的感覺,有組織,有死亡,有恐懼,有殘殺,有仇恨,有陰謀……我剛纔就像是到地獄去了一轉一樣,可怕之極!”
年輕人想笑公主的神通大大不靈,可是他怕公主見怪,所以衹是暗中作了一個鬼臉,公主道:“你別笑我,我開始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花園,一幢古老的房屋,一個十分大的書房,後來,忽然變了!”
年輕人側着頭,仿效公主剛纔不相信他故事的神情,望着公主。公主大是着急,頓足道:“是真的,那書房有一幅匾,上面題的四個字:‘白山黑水’!”
年輕人一聽,不禁陡地一呆,脫口道:“那四個字是狂草,你怎麽認得出來?”
公主道:“我不知道,衹知道看到了這四個字,就知道是這四個字──喂,等一等,你怎麽知道這四個字的字體是什麽?”
年輕人的神情古怪之至,他的回答是:“因為若幹年之前,我到過那個書齋,見到過這塊匾!”
公主的神情更古怪:“那……我成功了?可是後來為什麽會那樣?”年輕人搖了搖頭,公主又追着問:“那是什麽地方?屬誰所有?”
年輕人一字一頓:“整個建築物連花園,叫做‘方園’,主人就是方一甲……”
公主也現出了十分驚訝的神情,她不由自主搖了搖頭:“那麽,徵求人參的人,真是方一甲了?可是為什麽後來我會有那麽怪異的感覺呢?”
年輕人作了一個鬼臉,公主的神情更是疑惑,欲語又止,過了一會,纔道:“我的推測是,方一甲、人參,和死亡、仇恨、殘殺等等可怕行為之間,有着十分復雜的聯繫,所以我會有這樣的感覺。”
年輕人仍然不回答,又作了一個鬼臉──因為這一切,都是公主的異能,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範圍。
公主忽然現出了十分焦躁的神情來,連連揮着手。年輕人知道那是她想到了一些情形,可是又想不出頭緒來時的情形。他柔聲道:“別急,事情看來雖然毫無頭緒,但是一條一條理出來,總可以有頭緒的!”
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氣:“好,首先,那塊匾上的‘黑水白山’四個字,是什麽意思!”
年輕人一聽,就呵呵笑了起來──公主畢竟不是中國人,對中國的一切,所知不多,所以纔會有這個問題。這四個字,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的。
他一面笑,一面解釋:“黑水,指黑竜江,白山,指長白山,黑水白山,就是指中國東北的那一大片上地,俗稱東三省,日本人曾在那裏建立滿州國。”
公主“哦”地一聲:“方一甲是東北人?”
年輕人側着頭,想了一想:“他……好像是山東人,早年,由於天災人禍,很多山東人出關到東北去謀生,這種行動,稱之為‘闖關東’,很多在東北生了根,就變成了東北人。”
公主皺着眉,用心聽着,忽然又問:“好像你對方一甲很熟悉?”
年輕人的回答是:“很久以前,我還是一個少年人的時候,見過他一次。”公主揚了揚眉,不等她再問,年輕人已經道:“是我的叔叔,帶我去見他的。”
提到了年輕人的叔叔,公主現出十分尊敬的神情。年輕人的叔叔,甚至比年輕人更傳奇,在冒險世界中的地位相當高。年輕人的機智靈敏,甚至精通的各種技藝,幾乎全是他叔叔從小就對他施行嚴格的訓練所形成的。
每次,年輕人提及他的叔叔時,公主都會有十分尊敬的神情,那是因為公主和年輕人的叔叔,也曾打過交道,知道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之故。
年輕人的叔叔早已退出了冒險生涯,已經退隱了──他退隱得如此之徹底,連年輕人也不知道他在什麽地方,過着什麽樣的生活。所以,年輕人和公主雖然十分懷念他,可是除非他的叔叔主動和他們聯絡,他們無法可以知道他在哪裏。每常想起這一點,年輕人的心中,就不免悵然,這時,年輕人悵然之感萌生,忽然想起了公主的異能,他忙嚮公主望去。
公主顯然也在同時,想到了同樣的事:她可以用異能把年輕人的叔叔找出來!
看!故事越來越復雜了,又牽出了年輕人久已退隱了的叔叔來了,而在一開始的時候,衹是對報上的一則廣告有興趣而已!
公主道:“現在我思緒十分亂,無法集中意念,等到我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我會設法把叔叔找出來。”
年輕人作了一個請問的手勢,公主問:“叔叔和你一起去見方一甲,有什麽目的?”
年輕人搖頭:“沒有目的,叔叔帶着我漫遊世界各地,經過這裏,叔叔就對我說,帶你去見一個人!”
那年,年輕人十五歲,他叔叔的話,他至今記得,叔叔說:“世界上有許多不平常的人,如果有機會認識他們的話,都不要放過機會。就算不能認識,見上一面,也是好的。今天我帶你去見的一個人,十分奇特,難以分類,你可以自己去下一個判斷!”
少年的年輕人十分好奇:“那是什麽人?”
叔叔說出了“方一甲”的名字,那時,年輕人的見識已十分廣博,他立即道:“是那個大富豪,叔叔是怎麽認識他的?”
叔叔想了一會,纔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和關東的一幫鬍子有了糾葛,我恰好在關東,又認識那幫鬍子,就居間替他們調解了,雙方都很感激我,送了我禮物。鬍子首領送的是一柄極好的馬刀──”
年輕人插了一句口:“哪,我見過那柄刀,真是鋒利之極的好刀!”
那柄略呈新月型的馬刀,年輕人確然見過,而且把玩過,叔叔還教了他一套刀法,直到這時,年輕人才知道刀是一個鬍子的首領送的。“鬍子”,就是馬賊,是策着馬隊,打傢劫合,鬍作非為的強盜,在強盜堆中,也間或有些豪俠式的人物,時代觀念不同,現代社會不可能推崇強盜,可是“水滸傳”之中,殺人如砍瓜切菜的強盜,個個都是英雄。
叔叔停了一下:“方一甲送我的,是一支罕見的成形野山參,這支參,後來我轉送了別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幹成了一件大事。”
年輕人當時並沒有問“幹成的大事”是什麽,因為叔叔做過的事太多了。大事可能是幫助國民革命打了勝仗,消滅了一個軍閥。也有可能,是炸掉了入侵日軍的重要軍事設備等等。
年輕人也沒有問方一甲和馬賊之間的是非是什麽,因為那可能是一個極長的故事。叔叔忽然嘆了一聲:“這個人十分有頭腦,他知道在江湖上混下去,刀頭上舐血的日子,終歸不免刀下身亡,所以他離開了中國,挾資南下,做起生意來,後來成了富豪,他最喜歡人參──真正的長白山野山參,常說人參救過他一命,所以一直在高價收貿人參。”
叔叔又說:“采參客有了上佳的貨色,都會賣給他,因為他出得起好的價錢。不論時局怎麽變化,錢總是要的!”
年輕人的叔叔說着,忽然感嘆起時局來了,年輕人衹好聽着。那天中午時分,他們來到“方園”的大門口,花園和建築物,又大又有氣派,年輕人叔叔是老派人,先送名片,一送進去不久,就看到一個老人,健步如飛,在花園的碎石路上,走了過來,來的自然是方一甲了。
年輕人在嚮方一甲行過禮之後,打量這個傳奇性人物,衹見他身材並不高,可是看了他之後,纔知道“短小精悍”是什麽意思。方一甲那年,衹怕也有七十開外了,可是全身精力彌漫,舉手投足之間,都極其有力,幾乎沒有伴隨着“呼呼”的風聲!他有一雙凸眼,頭顱也不大,後來叔叔告訴年輕人:“方一甲的這種相貌,稱作豹頭環眼,有這種相的人,都機智過人。”
方一甲把他們帶到了書齋,年輕人就是在這時看到了那塊題着“黑水白山”的匾額的──方一甲曾在東北混過很久,那自然是為了懷念那一段日子的了。
在書齋之中,方一甲打開了一個櫃子──在當時的科學水準而言,這個櫃子的設備,毫無疑問,是在時間的最尖端,它有桓溫設備,有濕度的控製,那是一個保管櫃。一般來說,這種設施,用來保管極品的雪茄煙和極品的紅白酒,但是,方一甲卻用來保管人參。
年輕人記得方一甲打開櫃門時那種鄭而重之的神情,也記得他叔叔問:“你那支人參王還在?”
方一甲眨丁眨眼,拍下拍肚子:“自己送給自己七十歲生日,進了身子哩,不過,有一支,比你見過的人參王還要大!”
方一甲雙手捧出錦盒,打開盒蓋,還有一層玻璃,盡量防止人參和空氣接觸,年輕人湊過去看,看到的是一支直徑約有三公分的人參,相當短,真的看來大具人形。
方一甲十分神秘地道:“這棒槌,是晚上出來走,被人係了紅綫,一隊人在山中足足找了三個來月,纔算是把它找了出來!”
叔叔呵呵笑着,嘖嘖稱羨,年輕人當時對這番話不是很明白,後來纔得到了叔叔的解釋,原來是成年的人參,化成小孩,晚上出來玩,人知道它是人參化的,就和它玩,然後在它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綁上紅絲繩子,作為記號,再進行尋找,人參埋在土中,不易發覺,可是紅繩會露在土外,暴露它的藏身之所,所以就被人發掘了出來。
年輕人當時自然不相信這種“神話”,但到了年紀大了,見識多了之後,他反而對一切都抱懷疑的態度,不會一概否定了。方一甲又道:“這是我替自己八十歲生日準備的。”
轉自百草園,曉霜掃校
年輕人很清楚地記得,方一甲在這樣說了之後,竟然嘆了一聲:“唉!九十生日,不知是不是能找得到比它更好的?”
叔叔道:“人參是活的,可遇不可求,聽其自然,不必強求!”
方一甲又嘆了聲,把“不必強求”四字,反復念了幾遍,點了點頭,神情十分感慨。
接下來的情形,年輕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方一甲和他的叔叔,都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沉默,兩人顯然是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看,故事又加入了新的一波,年輕人道出了往事,和他叔叔去見方一甲,而往事之中,又勾起了往事。
當然,這一波又一波的起伏變化,和整個故事,都有關係,最後是可以串連起來的。
叔叔和方一甲沉默了很久,方一甲纔問:“那把刀還在嗎?”
叔叔點頭:“還在,真是好刀。”
方一甲又嘆了一聲:“那兩個……人不知還在不在?”
叔叔嚮年輕人望了一眼:“我們說些往事,你不會沉悶吧?”
年輕人忙道:“當然不會!”
他知道“說些往事”,一說可能好幾個小時,所以他找了一張舒服的椅子,坐了下來。
方一甲和叔叔在開口之前,又長嘆了幾聲,神情不勝唏噓,由此可見,往事也有可供緬懷之處。
往事中的往事,和如今不知相隔多少年,可是還是可以聯繫在一起,這就是世事的奇妙之處。
又過了一會,方一甲纔道:“我在南下之際,皆勸他們一起走,可是他們都不肯,開始還有些聯繫,後來就音訊全無了!”
叔叔卻道:“那時候,他們再走,衹怕也遲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那麽多……”
說到這裏,叔叔遲疑了一下,方一甲搖頭:“人在江湖,哪個身上沒有三五條人命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什麽好說的!”
年輕人忍不住道:“叔叔,你們在說什麽啊?”
叔叔的回答是:“一幫馬匪──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對你說說,這是一個很傳奇的故事。”
年輕人這時點頭,叔叔和方一甲,於是就說了那幫馬匪的故事。
馬匪的首領姓焦,單名一個田字。他這個名字也有一個來歷,像這種在江湖上混,混了幾十年,終於混出了大名堂的人,有的是根本來歷不明,不知身世的人。也有的,多少還有點羞恥之心,怕真姓真名地幹,罪孽多了,難免衆人口中咒駡,禍延祖宗,所以也多有把真姓隱去了的。
焦田是屬於哪一種,無由得知,但是他這個名字不是真姓名,卻可以肯定。
原來他早年拉了隊馬匪,衹得三五個和他一樣的亡命之徒,衹有一桿破步槍,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發射,因為完全沒有子彈。
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成得了大氣候,於是,和他一開始就在一起當馬匪,後來成了他的大軍師的那一位,就想出了一個可以大壯聲勢的辦法來。
草莽之中,每多聰明機智之士,混沌之內,也每多勇猛藝高之人,這種人,被天地間的靈氣或是戾氣孕育出來,踏上正途,便是將軍主帥,踏上邪途,便是槍匪賊子,其間似乎是冥冥之中命運的主宰,由不得每個人自作主的。
那個軍師根本沒有名字,一開始就人人叫他軍師,他想出來的辦法是“燒田”──每當馬隊掠劫了一處地方之後,就放火燒經過之處的莊稼。
這本來是一種傷天害理之極的事,民以食為天,東北沃野千裏,種的多是高梁、大豆,前者成熟時,一丈來高,放眼望去,一望無際,是著名的“青紗帳”,後者成熟時,豆莢自動會爆裂開來,而且大豆多油,更加容易燃燒。
所以一旦放起火來,救火的設備又差,哪裏有什麽滅火劑,無非是用樹枝拍打而已。
(十分令人可悲的是,最近一場特大林火,也還是用這種救火方法。)
所以,山林間忌火,莊稼到了快成熟或成熟等待收割時,也特別忌火,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往往綿延數百裏,使上千上萬畝土地上的莊稼,變成飛灰,土地變成一片焦黑,使成百個屯子,數以萬計的農民,欲哭無淚,一年的生計,全無着落,受盡萬千的詛咒,自然也會遭到嚴厲之極的群衆報復。
所以,有作姦犯科,十惡不赦的人,也不敢輕易放火燒莊稼的。可是,軍師就赫然提了出來。
當時,一共是五個人,在一所破舊的窩棚之中,窩棚內什麽也沒有,窩棚之外,是五匹馬,馬倒是好馬,集上偷來的,而沃野之上,有的是牧草,都吃得健馬油光水滑,神駿非凡。
窩棚之中的五個人,也全都無精打采,拉隊成匪已有一個半月了,超過十次,想侵犯一些小屯子,也全都叫人給擊得落荒而逃。
東北地廣人稀,有人聚居的村落,都稱“屯子”,村落中姓鄭的多,這個屯就叫鄭傢屯。每一個屯子,都有類似自衛隊的組織,也叫民團。屯子的周圍,壘土為墻,和城墻差不許多,堅實的木柵,墻角有了望臺,可以老遠就看到來犯的人。這種自衛隊,不但防馬匪,也防俄羅斯強盜──邊界那邊的俄羅斯人,仗着槍好馬快,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來搶劫一番,自然,也會有沒出息的民族敗類,勾引了俄國土匪來搶掠的。
所以,屯子規模不論大小,都有自保之策,大屯子花得起錢,不但請了專人來訓練民團,連大炮都有,當然可以大收阻嚇之效。
像這種大屯子,五六個土匪小隊,正眼也不敢瞧,常言道:柿子揀軟的捏,他們找一些小屯子下手,也落得個落荒而逃,這就令得這幾個纔落草為寇的人,又氣又恨,全身的勁都無處去使,自去掄了半天刀──他們的刀,倒全是精光錚亮,揮起來風聲呼呼,鋒利之極,保證可以一刀把一個人從頭到胯,齊中剖成兩半!
就在這時候,軍師用十分肯定語氣,一字一頓地道:“我們放火燒莊稼!”
軍師的話一出口,窩棚之中,一片寂靜。雖然落草為寇,為的是他們都各自在血液之中,流動着一股桀驁不馴,不肯安份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他們血液中奔騰的那種不甘平平淡淡過一生的質素,令他們總要做點與衆不同的事,可是在別的方面,他們和千千萬萬在這幅大地上勤勞耕種的農民,也沒有多大的分別。
所以一聽到要燒莊稼,沒有人說話。
軍師不理會別人,目光落在焦田的身上。
焦田那時候,自然不叫焦田,而且,他的身手氣概,也和七八年之後,他成了千裏荒野上最負盛名的馬匪首領時大不相同,所以不必形容他那時的樣子,會在後面詳細形容他成功之後的情形。
不過為了方便,那時他雖然另有名字,也不妨稱他為焦田──反正他日後就是用這個名字的。
焦田迎着軍師的目光,喉結上下移動,發出一聲古怪的聲響,語氣十分遲疑:“這……不是很合適吧?”
其餘各人立即附和。
軍師掄起刀來,虛劈了一刀,“刷”地一聲響,刀光映着他煞白的臉:“非這樣不可,不然,我們就別做這一行,種地去!”
軍師那時,自然也沒有什麽權威,所以他的話,引起的反對聲更大。軍師冷笑,說的話毫不容情,每一句話,都像利刺一樣刺進人的心坎中。
(年輕人的叔叔在說到這裏時,曾長嘆了聲:“有些人,天生有煽動他人的情緒,蠱感人心的能力,能使別人放棄自己的想法,而去跟隨他。”)
(隔了一會之後,年輕人的叔叔又感嘆:“觀乎歷史上,不論是成大事,或是成大亂的人,好像都有這種天生的本領,而更多的人,衹能被這種人牽着鼻子走!”)
(年輕人表示自己的意見:“這是民智未開的原故。”)
軍師當時說的是:“怕燒了莊稼,傷天害理?哥兒們,我們現在是士匪,是強盜,不是善男信女,見人要砍,見財要搶,幹的營生,樁樁都能打入十八層地獄!”
“要是怕天理循環,怕報應,趁早回傢抱孩子去──不過,衹怕也遲了吧,我們手中的刀,欠的人命也不止一條兩條了吧!衹要豁出去幹,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他霍然站起,又空揮了一輪刀,纔道:“要就出發,我和老大先出動。”
其中的一個(後來也成了大頭目)還是有點怯意:“要是被……追殺……我們可是人單勢孤!”
於是燒了莊稼,犯了衆怒,被各屯子的民團追殺的匪隊,也未必同情,那就天下雖大,無容身之處了!
軍師在這時,昂然說出了一句使他畢生聲名大噪的名言,這句名言,據說傳在東北三省,甚至傳進了關內,是成千上萬亡命之徒的座右銘。
軍師這時說的是:“我做事從不想退路!”
不想退路,就衹能勇猛前進,有了退路,就不免想到退守,難求進取,這是一股狠勁。這一點,和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倒十分吻合。於是,他們就到處去飛帖子──把勒索信綁在石頭上,利用彈子彈進屯子的圍墻去,或者,幹脆就把勒索信貼在屯子的木柵上。
軍師是上過書墊的,一手字,雖然說不上鐵劃銀鈎,在方圓千裏之中,衹怕也難找得出第二個來。他們不但飛帖子,而且還喊陣──策馬繞着屯子的圍墻飛馳,一面馳走,一面把勒索的內容,大聲叫喊出來,可以讓屯子裏的男女老幼,一起聽見。
喊陣比較有效,可是也十分危險,屯子中的自衛隊亂槍掃射,或是萬箭齊發,喊陣的匪徒,非死即傷──那次,焦田親自去喊陣,喊了三個屯子,安然無恙,全靠着也那精嫻無比的騎術,關於他的騎術,聽起來簡直像神話,下面還有詳細解釋。
他那次喊陣,全身而退,用的是一招“蹬裏藏身”──整個人藏在馬腹之下,槍箭矛釣,自然都無奈他何,衹不過雖然他事先在馬身上也做了防備功夫,還是死了三匹好馬。
勒索的內容,無非是限三日之內,把銀元若幹枚,放置於某處某處,否則便如何如何。
別的馬匪必然是“否則大隊攻打,屯破之日,雞犬不留,老幼無存”。
可是這次,焦田的喊陣,軍師的飛帖卻是“否則縱火燒地,莊稼成灰,顆粒不存”!
那時,又正是秋熟時分。
幾個屯子受到了這種前所未有的勒索,自然派了民團,加緊巡邏。
可是東北地肥,耕作容易,和關內的情形不同,大地面積十分大。五十畝為一晌,一傢四口,普普通通,就可以管上三四晌田地,民團防衛就算再嚴,也總有月黑風高,有機可乘的時候。
三天的期限一到,五處大火頭,十五處小火頭,一夜之間,風趁火勢,不但把幾個屯子的莊稼,燒得幹幹淨淨,還連累了附近的不少田地,令得方圓千裏,大是震動!
他們在勒索的時候,照例要報上萬兒(名稱),照例是“替天行道”開頭。可是軍師一想自己要放火燒稼,這“替天行道”四字是說不上的了,所以沒有提,報的是“焦田大隊長”。
於是,一夜之間,焦田大隊長的名頭,就被所有人挂在口邊,也叫人恨之切骨,黑白兩道,都想把焦田大隊長找出來。
又是軍師的妙計,放了這把火之後,一連五天,銷聲匿跡,然後,又是三個屯子,接到了焦田大隊長的飛帖。
這一次,受了損失的屯子,和沒有受損失的屯子,聯合起來,巡邏隊不斷,夜間更是緊張。
可是軍師又出了奇謀,三天期限一到,並無動靜,又過了兩天,這纔在白天,放了火,而且趁亂之時,伏擊了一隊民團,砍翻了十二個民團,奪得了十二桿好槍和許多子彈,聲勢大壯!到了第三次,焦田大隊長的飛帖出現,期限一到,白花花的大洋,就如數出現在他們指定的地方──善良的老百姓投降了!
於是,焦田的聲勢大壯,招兵買馬,神出鬼沒,往往今天還在一處喊陣,明天的飛帖,已經飛到了五百裏之外,不到兩三年,已成了勢強力壯的大馬匪隊,而且,還曾和俄國馬匪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戰鬥,大獲全勝,殺得老毛子人仰馬翻,俘獲的武器,更是精良。
這時,他們也成了氣候,目標大了,軍師訂下的一個大目標是樂傢屯。
樂傢屯是一個大鎮甸,也是方圓千裏最富的一個屯。雖然也叫屯子,實際上是一個大城鎮,過往商旅必經之地,繁華熱鬧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地方,是漠河金礦,和遠在西伯利亞的一些金礦的礦石集中地。
金礦的礦石,合金量極高──黃金和其它金屬不同,多有天然的純金塊的。漠河和漠河以北,是地球上真正的苦寒之地,可是卻有金礦,金礦開採出來,在礦場經過簡單的處理,就專車運到樂傢屯的煉金廠加工,這是正路。不是正路的,則是西伯利亞俄國人金礦中偷運走私來的礦石,一樣泡在樂傢屯集中。所以,樂傢屯的原名,漸漸地反倒少人提了,遠近都叫“黃金屯子”,有民謠唱:“黃金屯子滿是金,有金個個是神明,拜得男來又拜女,金光閃閃衝天庭。”
民謠自有含意,是說在黃金屯子中,一切的一切,反正有金子在說話,不管是哪一個的政府,都說不上話,自成一國,超然物外。
在黃金屯子之中,自然要什麽就有什麽,說不上的窮奢極侈和繁華。
軍師的計劃是:把黃金屯子打下來,據為己有,自成一國,繼續在黃金上發大財。
經過了很多年,馬隊的成員早已過千,可是遇上大事,集中在一起商討的,仍然是當年窩棚中的五個人。當軍師一提出他的大膽計劃時,情形竟然和幾年前的那次一樣:沒有人出聲!
過了好一會,焦田纔嘆了一口氣:“軍師,太大塊了吧,怕咽不下!”
這時的焦田,當然不再是當日的焦田了,他刀法如神,騎術如神,早已遠近馳名,去年,另外兩股各有三百人的馬匪首領,約他比試,說明誰贏,就可以並吞輸了的馬隊,成為首領,輸的,終生聽命。
賭的是砍木樁。
懂得騎術和刀術的人都知道,砍木樁是最公平的賭法,差一點都不行,高下立判。
世界各地,精於騎術的民族,也大都精於使刀,多半是由於刀的威猛,和馬的矯捷相配合,聯合而成為十分有效的攻擊力之故。
所以,砍木樁這種展示刀法和騎術的運動,世界各地都有;兩排木樁,策騎在中間馳過,左一刀,右一刀,把木樁砍斷。
這是最簡單的砍木樁,一到了和中國武術相結合的高手身上,砍木樁幹變萬化,首先,出現了短樁,硬木削成,埋在地上的木樁,有短到不足一尺的!
人在馬上,揮刀砍去,自然是木樁越長,越容易砍,越短,越是難砍。短到一尺,人要大半吊在鞍上,斜着身子去砍,不單難以發力,又不能慢馳,一不小心,落了馬來,就再沒面混江湖了!
短樁如果在兩旁,人一下嚮左斜,一下嚮右斜,若是沒有過人的腰力,一兩下過去,連骨架子都會散開來!
(年輕人那時,正熱衷於打馬球,他自然也有十分精湛的騎術,聽他叔叔和方一甲講到這裏時,青年人容易不服氣,就插了一句口:“那也不算什麽,打馬球,有時也需要有相同的動作!”)
(當時,方一甲衹是揚了揚眉,他叔叔則瞟了他一眼,也沒有說什麽。)
(幾天之後,叔叔和年輕人在一片平坦地上,把那柄鋒利的馬刀,交在年輕人的手中,在叫地上竪起了六根三尺高的木樁,拍了拍一匹駿馬的頭,退開去,望着年輕人,根本不說什麽。)
(年輕人也知道這一切全是在方一甲書齋中的那兩句話而來的。)
(他也不說什麽,翻身就上了馬,疾馳而出,兜回馬來,騎得更快,身子嚮左一斜,一刀砍出,一根木樁應聲而斷,可是也衹是那一根,當他回過身來砍第二刀時,顧得了腰上發力,手上就無法發力──砍木樁和打馬球所需要的力道,畢竟大不相同!)
(苦練了一年之久,年輕人才能一口氣砍八根兩尺高的木樁。)
(他沒有再練下去,並不是他練不到更高的境界,而是他更需要練的東西實在太多,不能在單一的一個項目上花太多的時間。)
(當然,方一甲和叔叔後來又提及的“腹樁”,他更沒有機會涉及了。)
(饒是如此,時至今日,年輕人單騎砍木樁的功夫,衹怕也在世界的前五名之內了!)
那次,焦田和另外兩個馬匪首領賭的,是另一種難度更高的欣法,砍的是“腹樁”──所有的木樁,一尺高,竪在地上,策騎者在嚮前飛馳之際,必須控製着馬匹,絶對要直綫前進,目的是使所有的木樁,都在馬腹之下。
然後,馬上的騎士,要使出各種身法,把在馬腹之下的木樁砍斷──每砍斷一根之後,必須回覆正常的策騎姿勢,不能一直藏身在馬腹之下。
這是一種聽聽也匪夷所思,認為不可能的騎術,但在東北平原之上,確然有人做得到!
焦田在那一次賭賽之中,竟然砍了二十四根“腹樁”,令得旁觀者目定口呆,那兩個和人賭賽的馬匪首領,拜伏在地,手下六百多人,自然也歸入了焦田的馬隊,令得焦田更是聲勢大壯!
可是,就算焦田的馬隊,有了那樣的聲勢,想要吞併黃金屯子,他連想也沒有想到過,事實上,這種念頭,衹有軍師想得出來。
軍師在那時,自然也不是當年的軍師了,可是有兩件事,他並沒有改變。一是他的臉色,一直是那樣蒼白,白滲滲地,十分駭人。二是他喜歡眯着眼睛看人,怪的是,別人都是圓睜雙目,纔顯得有威勢,他卻正好相反,眼睜大的時候,並不怎樣,一眯眼,眼縫之中,就寒光迸射,叫人會不由自主,機伶伶地打寒戰。
焦田一說話,軍師就眯着眼看着焦田,焦田自然不會心頭生寒──他們在那麽多年並肩作戰之後,已經是生死之交了。
軍師慢吞吞地說話:“我想過了,我們現在聲勢再壯,也是一股馬──人總不能一輩子當馬匪,衹有趁現在有人有馬有槍在手,拚一拚,打下一座城池來,自立為上,這纔是長遠之計!”
軍師的話,當然不錯,所以聽得人人都咽了一口口水。
軍師又道:“要打傢劫合容易,要攻打城池,大不相同,既然要打,就揀大的,還有比黃金屯子更合適的麽?所以,就打黃金屯子!”
轉自百草園,曉霜掃校
叔叔道:“人參是活的,可遇不可求,聽其自然,不必強求!”
方一甲又嘆了聲,把“不必強求”四字,反復念了幾遍,點了點頭,神情十分感慨。
接下來的情形,年輕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方一甲和他的叔叔,都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沉默,兩人顯然是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看,故事又加入了新的一波,年輕人道出了往事,和他叔叔去見方一甲,而往事之中,又勾起了往事。
當然,這一波又一波的起伏變化,和整個故事,都有關係,最後是可以串連起來的。
叔叔和方一甲沉默了很久,方一甲纔問:“那把刀還在嗎?”
叔叔點頭:“還在,真是好刀。”
方一甲又嘆了一聲:“那兩個……人不知還在不在?”
叔叔嚮年輕人望了一眼:“我們說些往事,你不會沉悶吧?”
年輕人忙道:“當然不會!”
他知道“說些往事”,一說可能好幾個小時,所以他找了一張舒服的椅子,坐了下來。
方一甲和叔叔在開口之前,又長嘆了幾聲,神情不勝唏噓,由此可見,往事也有可供緬懷之處。
往事中的往事,和如今不知相隔多少年,可是還是可以聯繫在一起,這就是世事的奇妙之處。
又過了一會,方一甲纔道:“我在南下之際,皆勸他們一起走,可是他們都不肯,開始還有些聯繫,後來就音訊全無了!”
叔叔卻道:“那時候,他們再走,衹怕也遲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那麽多……”
說到這裏,叔叔遲疑了一下,方一甲搖頭:“人在江湖,哪個身上沒有三五條人命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什麽好說的!”
年輕人忍不住道:“叔叔,你們在說什麽啊?”
叔叔的回答是:“一幫馬匪──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對你說說,這是一個很傳奇的故事。”
年輕人這時點頭,叔叔和方一甲,於是就說了那幫馬匪的故事。
馬匪的首領姓焦,單名一個田字。他這個名字也有一個來歷,像這種在江湖上混,混了幾十年,終於混出了大名堂的人,有的是根本來歷不明,不知身世的人。也有的,多少還有點羞恥之心,怕真姓真名地幹,罪孽多了,難免衆人口中咒駡,禍延祖宗,所以也多有把真姓隱去了的。
焦田是屬於哪一種,無由得知,但是他這個名字不是真姓名,卻可以肯定。
原來他早年拉了隊馬匪,衹得三五個和他一樣的亡命之徒,衹有一桿破步槍,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發射,因為完全沒有子彈。
在這種情形下,如何成得了大氣候,於是,和他一開始就在一起當馬匪,後來成了他的大軍師的那一位,就想出了一個可以大壯聲勢的辦法來。
草莽之中,每多聰明機智之士,混沌之內,也每多勇猛藝高之人,這種人,被天地間的靈氣或是戾氣孕育出來,踏上正途,便是將軍主帥,踏上邪途,便是槍匪賊子,其間似乎是冥冥之中命運的主宰,由不得每個人自作主的。
那個軍師根本沒有名字,一開始就人人叫他軍師,他想出來的辦法是“燒田”──每當馬隊掠劫了一處地方之後,就放火燒經過之處的莊稼。
這本來是一種傷天害理之極的事,民以食為天,東北沃野千裏,種的多是高梁、大豆,前者成熟時,一丈來高,放眼望去,一望無際,是著名的“青紗帳”,後者成熟時,豆莢自動會爆裂開來,而且大豆多油,更加容易燃燒。
所以一旦放起火來,救火的設備又差,哪裏有什麽滅火劑,無非是用樹枝拍打而已。
(十分令人可悲的是,最近一場特大林火,也還是用這種救火方法。)
所以,山林間忌火,莊稼到了快成熟或成熟等待收割時,也特別忌火,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往往綿延數百裏,使上千上萬畝土地上的莊稼,變成飛灰,土地變成一片焦黑,使成百個屯子,數以萬計的農民,欲哭無淚,一年的生計,全無着落,受盡萬千的詛咒,自然也會遭到嚴厲之極的群衆報復。
所以,有作姦犯科,十惡不赦的人,也不敢輕易放火燒莊稼的。可是,軍師就赫然提了出來。
當時,一共是五個人,在一所破舊的窩棚之中,窩棚內什麽也沒有,窩棚之外,是五匹馬,馬倒是好馬,集上偷來的,而沃野之上,有的是牧草,都吃得健馬油光水滑,神駿非凡。
窩棚之中的五個人,也全都無精打采,拉隊成匪已有一個半月了,超過十次,想侵犯一些小屯子,也全都叫人給擊得落荒而逃。
東北地廣人稀,有人聚居的村落,都稱“屯子”,村落中姓鄭的多,這個屯就叫鄭傢屯。每一個屯子,都有類似自衛隊的組織,也叫民團。屯子的周圍,壘土為墻,和城墻差不許多,堅實的木柵,墻角有了望臺,可以老遠就看到來犯的人。這種自衛隊,不但防馬匪,也防俄羅斯強盜──邊界那邊的俄羅斯人,仗着槍好馬快,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來搶劫一番,自然,也會有沒出息的民族敗類,勾引了俄國土匪來搶掠的。
所以,屯子規模不論大小,都有自保之策,大屯子花得起錢,不但請了專人來訓練民團,連大炮都有,當然可以大收阻嚇之效。
像這種大屯子,五六個土匪小隊,正眼也不敢瞧,常言道:柿子揀軟的捏,他們找一些小屯子下手,也落得個落荒而逃,這就令得這幾個纔落草為寇的人,又氣又恨,全身的勁都無處去使,自去掄了半天刀──他們的刀,倒全是精光錚亮,揮起來風聲呼呼,鋒利之極,保證可以一刀把一個人從頭到胯,齊中剖成兩半!
就在這時候,軍師用十分肯定語氣,一字一頓地道:“我們放火燒莊稼!”
軍師的話一出口,窩棚之中,一片寂靜。雖然落草為寇,為的是他們都各自在血液之中,流動着一股桀驁不馴,不肯安份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他們血液中奔騰的那種不甘平平淡淡過一生的質素,令他們總要做點與衆不同的事,可是在別的方面,他們和千千萬萬在這幅大地上勤勞耕種的農民,也沒有多大的分別。
所以一聽到要燒莊稼,沒有人說話。
軍師不理會別人,目光落在焦田的身上。
焦田那時候,自然不叫焦田,而且,他的身手氣概,也和七八年之後,他成了千裏荒野上最負盛名的馬匪首領時大不相同,所以不必形容他那時的樣子,會在後面詳細形容他成功之後的情形。
不過為了方便,那時他雖然另有名字,也不妨稱他為焦田──反正他日後就是用這個名字的。
焦田迎着軍師的目光,喉結上下移動,發出一聲古怪的聲響,語氣十分遲疑:“這……不是很合適吧?”
其餘各人立即附和。
軍師掄起刀來,虛劈了一刀,“刷”地一聲響,刀光映着他煞白的臉:“非這樣不可,不然,我們就別做這一行,種地去!”
軍師那時,自然也沒有什麽權威,所以他的話,引起的反對聲更大。軍師冷笑,說的話毫不容情,每一句話,都像利刺一樣刺進人的心坎中。
(年輕人的叔叔在說到這裏時,曾長嘆了聲:“有些人,天生有煽動他人的情緒,蠱感人心的能力,能使別人放棄自己的想法,而去跟隨他。”)
(隔了一會之後,年輕人的叔叔又感嘆:“觀乎歷史上,不論是成大事,或是成大亂的人,好像都有這種天生的本領,而更多的人,衹能被這種人牽着鼻子走!”)
(年輕人表示自己的意見:“這是民智未開的原故。”)
軍師當時說的是:“怕燒了莊稼,傷天害理?哥兒們,我們現在是士匪,是強盜,不是善男信女,見人要砍,見財要搶,幹的營生,樁樁都能打入十八層地獄!”
“要是怕天理循環,怕報應,趁早回傢抱孩子去──不過,衹怕也遲了吧,我們手中的刀,欠的人命也不止一條兩條了吧!衹要豁出去幹,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他霍然站起,又空揮了一輪刀,纔道:“要就出發,我和老大先出動。”
其中的一個(後來也成了大頭目)還是有點怯意:“要是被……追殺……我們可是人單勢孤!”
於是燒了莊稼,犯了衆怒,被各屯子的民團追殺的匪隊,也未必同情,那就天下雖大,無容身之處了!
軍師在這時,昂然說出了一句使他畢生聲名大噪的名言,這句名言,據說傳在東北三省,甚至傳進了關內,是成千上萬亡命之徒的座右銘。
軍師這時說的是:“我做事從不想退路!”
不想退路,就衹能勇猛前進,有了退路,就不免想到退守,難求進取,這是一股狠勁。這一點,和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倒十分吻合。於是,他們就到處去飛帖子──把勒索信綁在石頭上,利用彈子彈進屯子的圍墻去,或者,幹脆就把勒索信貼在屯子的木柵上。
軍師是上過書墊的,一手字,雖然說不上鐵劃銀鈎,在方圓千裏之中,衹怕也難找得出第二個來。他們不但飛帖子,而且還喊陣──策馬繞着屯子的圍墻飛馳,一面馳走,一面把勒索的內容,大聲叫喊出來,可以讓屯子裏的男女老幼,一起聽見。
喊陣比較有效,可是也十分危險,屯子中的自衛隊亂槍掃射,或是萬箭齊發,喊陣的匪徒,非死即傷──那次,焦田親自去喊陣,喊了三個屯子,安然無恙,全靠着也那精嫻無比的騎術,關於他的騎術,聽起來簡直像神話,下面還有詳細解釋。
他那次喊陣,全身而退,用的是一招“蹬裏藏身”──整個人藏在馬腹之下,槍箭矛釣,自然都無奈他何,衹不過雖然他事先在馬身上也做了防備功夫,還是死了三匹好馬。
勒索的內容,無非是限三日之內,把銀元若幹枚,放置於某處某處,否則便如何如何。
別的馬匪必然是“否則大隊攻打,屯破之日,雞犬不留,老幼無存”。
可是這次,焦田的喊陣,軍師的飛帖卻是“否則縱火燒地,莊稼成灰,顆粒不存”!
那時,又正是秋熟時分。
幾個屯子受到了這種前所未有的勒索,自然派了民團,加緊巡邏。
可是東北地肥,耕作容易,和關內的情形不同,大地面積十分大。五十畝為一晌,一傢四口,普普通通,就可以管上三四晌田地,民團防衛就算再嚴,也總有月黑風高,有機可乘的時候。
三天的期限一到,五處大火頭,十五處小火頭,一夜之間,風趁火勢,不但把幾個屯子的莊稼,燒得幹幹淨淨,還連累了附近的不少田地,令得方圓千裏,大是震動!
他們在勒索的時候,照例要報上萬兒(名稱),照例是“替天行道”開頭。可是軍師一想自己要放火燒稼,這“替天行道”四字是說不上的了,所以沒有提,報的是“焦田大隊長”。
於是,一夜之間,焦田大隊長的名頭,就被所有人挂在口邊,也叫人恨之切骨,黑白兩道,都想把焦田大隊長找出來。
又是軍師的妙計,放了這把火之後,一連五天,銷聲匿跡,然後,又是三個屯子,接到了焦田大隊長的飛帖。
這一次,受了損失的屯子,和沒有受損失的屯子,聯合起來,巡邏隊不斷,夜間更是緊張。
可是軍師又出了奇謀,三天期限一到,並無動靜,又過了兩天,這纔在白天,放了火,而且趁亂之時,伏擊了一隊民團,砍翻了十二個民團,奪得了十二桿好槍和許多子彈,聲勢大壯!到了第三次,焦田大隊長的飛帖出現,期限一到,白花花的大洋,就如數出現在他們指定的地方──善良的老百姓投降了!
於是,焦田的聲勢大壯,招兵買馬,神出鬼沒,往往今天還在一處喊陣,明天的飛帖,已經飛到了五百裏之外,不到兩三年,已成了勢強力壯的大馬匪隊,而且,還曾和俄國馬匪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戰鬥,大獲全勝,殺得老毛子人仰馬翻,俘獲的武器,更是精良。
這時,他們也成了氣候,目標大了,軍師訂下的一個大目標是樂傢屯。
樂傢屯是一個大鎮甸,也是方圓千裏最富的一個屯。雖然也叫屯子,實際上是一個大城鎮,過往商旅必經之地,繁華熱鬧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地方,是漠河金礦,和遠在西伯利亞的一些金礦的礦石集中地。
金礦的礦石,合金量極高──黃金和其它金屬不同,多有天然的純金塊的。漠河和漠河以北,是地球上真正的苦寒之地,可是卻有金礦,金礦開採出來,在礦場經過簡單的處理,就專車運到樂傢屯的煉金廠加工,這是正路。不是正路的,則是西伯利亞俄國人金礦中偷運走私來的礦石,一樣泡在樂傢屯集中。所以,樂傢屯的原名,漸漸地反倒少人提了,遠近都叫“黃金屯子”,有民謠唱:“黃金屯子滿是金,有金個個是神明,拜得男來又拜女,金光閃閃衝天庭。”
民謠自有含意,是說在黃金屯子中,一切的一切,反正有金子在說話,不管是哪一個的政府,都說不上話,自成一國,超然物外。
在黃金屯子之中,自然要什麽就有什麽,說不上的窮奢極侈和繁華。
軍師的計劃是:把黃金屯子打下來,據為己有,自成一國,繼續在黃金上發大財。
經過了很多年,馬隊的成員早已過千,可是遇上大事,集中在一起商討的,仍然是當年窩棚中的五個人。當軍師一提出他的大膽計劃時,情形竟然和幾年前的那次一樣:沒有人出聲!
過了好一會,焦田纔嘆了一口氣:“軍師,太大塊了吧,怕咽不下!”
這時的焦田,當然不再是當日的焦田了,他刀法如神,騎術如神,早已遠近馳名,去年,另外兩股各有三百人的馬匪首領,約他比試,說明誰贏,就可以並吞輸了的馬隊,成為首領,輸的,終生聽命。
賭的是砍木樁。
懂得騎術和刀術的人都知道,砍木樁是最公平的賭法,差一點都不行,高下立判。
世界各地,精於騎術的民族,也大都精於使刀,多半是由於刀的威猛,和馬的矯捷相配合,聯合而成為十分有效的攻擊力之故。
所以,砍木樁這種展示刀法和騎術的運動,世界各地都有;兩排木樁,策騎在中間馳過,左一刀,右一刀,把木樁砍斷。
這是最簡單的砍木樁,一到了和中國武術相結合的高手身上,砍木樁幹變萬化,首先,出現了短樁,硬木削成,埋在地上的木樁,有短到不足一尺的!
人在馬上,揮刀砍去,自然是木樁越長,越容易砍,越短,越是難砍。短到一尺,人要大半吊在鞍上,斜着身子去砍,不單難以發力,又不能慢馳,一不小心,落了馬來,就再沒面混江湖了!
短樁如果在兩旁,人一下嚮左斜,一下嚮右斜,若是沒有過人的腰力,一兩下過去,連骨架子都會散開來!
(年輕人那時,正熱衷於打馬球,他自然也有十分精湛的騎術,聽他叔叔和方一甲講到這裏時,青年人容易不服氣,就插了一句口:“那也不算什麽,打馬球,有時也需要有相同的動作!”)
(當時,方一甲衹是揚了揚眉,他叔叔則瞟了他一眼,也沒有說什麽。)
(幾天之後,叔叔和年輕人在一片平坦地上,把那柄鋒利的馬刀,交在年輕人的手中,在叫地上竪起了六根三尺高的木樁,拍了拍一匹駿馬的頭,退開去,望着年輕人,根本不說什麽。)
(年輕人也知道這一切全是在方一甲書齋中的那兩句話而來的。)
(他也不說什麽,翻身就上了馬,疾馳而出,兜回馬來,騎得更快,身子嚮左一斜,一刀砍出,一根木樁應聲而斷,可是也衹是那一根,當他回過身來砍第二刀時,顧得了腰上發力,手上就無法發力──砍木樁和打馬球所需要的力道,畢竟大不相同!)
(苦練了一年之久,年輕人才能一口氣砍八根兩尺高的木樁。)
(他沒有再練下去,並不是他練不到更高的境界,而是他更需要練的東西實在太多,不能在單一的一個項目上花太多的時間。)
(當然,方一甲和叔叔後來又提及的“腹樁”,他更沒有機會涉及了。)
(饒是如此,時至今日,年輕人單騎砍木樁的功夫,衹怕也在世界的前五名之內了!)
那次,焦田和另外兩個馬匪首領賭的,是另一種難度更高的欣法,砍的是“腹樁”──所有的木樁,一尺高,竪在地上,策騎者在嚮前飛馳之際,必須控製着馬匹,絶對要直綫前進,目的是使所有的木樁,都在馬腹之下。
然後,馬上的騎士,要使出各種身法,把在馬腹之下的木樁砍斷──每砍斷一根之後,必須回覆正常的策騎姿勢,不能一直藏身在馬腹之下。
這是一種聽聽也匪夷所思,認為不可能的騎術,但在東北平原之上,確然有人做得到!
焦田在那一次賭賽之中,竟然砍了二十四根“腹樁”,令得旁觀者目定口呆,那兩個和人賭賽的馬匪首領,拜伏在地,手下六百多人,自然也歸入了焦田的馬隊,令得焦田更是聲勢大壯!
可是,就算焦田的馬隊,有了那樣的聲勢,想要吞併黃金屯子,他連想也沒有想到過,事實上,這種念頭,衹有軍師想得出來。
軍師在那時,自然也不是當年的軍師了,可是有兩件事,他並沒有改變。一是他的臉色,一直是那樣蒼白,白滲滲地,十分駭人。二是他喜歡眯着眼睛看人,怪的是,別人都是圓睜雙目,纔顯得有威勢,他卻正好相反,眼睜大的時候,並不怎樣,一眯眼,眼縫之中,就寒光迸射,叫人會不由自主,機伶伶地打寒戰。
焦田一說話,軍師就眯着眼看着焦田,焦田自然不會心頭生寒──他們在那麽多年並肩作戰之後,已經是生死之交了。
軍師慢吞吞地說話:“我想過了,我們現在聲勢再壯,也是一股馬──人總不能一輩子當馬匪,衹有趁現在有人有馬有槍在手,拚一拚,打下一座城池來,自立為上,這纔是長遠之計!”
軍師的話,當然不錯,所以聽得人人都咽了一口口水。
軍師又道:“要打傢劫合容易,要攻打城池,大不相同,既然要打,就揀大的,還有比黃金屯子更合適的麽?所以,就打黃金屯子!”
轉自百草園,曉霜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