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字,多有一字数义的,汉字尤然。多年之前,曾写了一个故事叫“蛊惑”,就完全抛开了粤语的原意,而解作“蛊的毒惑”。
这个故事叫“神机”,究竟想说的是什么呢?可以有许多联想,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神机妙算”,但当然不会是那个意思,太容易叫人想到的内容,不够曲折离奇,不合好故事之道。(下一个故事,若是“妙算”,倒也十分有趣。)
“神机”可以解释为“天神所赐的机会”,可以解释为“神奇的机器”--那就更可以把联想扩展开去;是什么机器呢?若是神奇的纺织机,可以织出五色缤纷的天锦,穿在仙女身上,在天上翩翩舞过,引得地上的人翘首以望……
常被人问:写了这么多幻想故事,怎么一直有新的故事可写?看看以上所举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只要肯动脑筋去想想,幻想故事的题材无穷无尽--因为人的想像力无穷无尽!
那么,“神机”这个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自然不会一下子说出来,要看整个故事,才会知道。若是故事看到一半,甚至看到九成就知道了,那也不会是好故事之道。
甚至开场白,好故事和坏故事都可以有开场白,但如果开场白太长了,肯定影响故事的好坏程度,所以: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天气极好,可是索利爵士的心情却坏到透顶。他在宽大的办公室中不断来回踱步,已超过二十分钟,而且每当踱近他那张巨大的、堆满了各种各样文件的办公桌时,都要狠狠踢上一脚,发出砰然巨响。索利爵士是一个公认的怪人,要不是他人那么怪,他也不会担任那个怪职位。他的职位,隶属国防部情报组织--这要从他的出身说起。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年轻的出色情报员,战后,也一直留在情报本部工作,职位越来越高,获颁爵士勋衔之后,索利将军也就成了索利爵士,而他获得少将军衔的那年,还不过卅岁。
看看他全副戎装,雄姿英发的三十岁那年的照片,再看看他现在的样子,人人都会有岁目不饶人之叹。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也超过四十年了!
先不急形容一老年人的外型,索利爵士负责一个独立的部门,他的资格老,脾气又怪,使他几乎不必对任何上级部门负责,上级部门可以不管他,也就不会去管。
镑国的情报组织之中,多有像索利爵士负责的同性质的部门,这种部门,没有专门的名称,情报组织喜欢用数宇来作部门的代号,像这种部门,多半会被称为“特别第一处”,因为这个部门所处理的,都是一些十分特别的事件。
举例来说,有至少三十具,或更多,被发现的外星人尸体,就由美国国防部的特别处作保管,并且负责严格的保密工作。
一切特别的、怪异的、不可解释的、其他部门不理会的、需要特殊理由作异乎寻常研究的事,总会在其他部门束手无策之后,交到索利爵士这个部门来。
那样说来,这个部门的工作,岂不是繁忙之至?可是事实恰好相反,索利爵士十分清闲,因为事情一到了他这个部门,没有人再对解决问题存任何希望,索利爵士去进行也好,无限期搁置也好,都不会有人过问,他甚至完全可以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去决定进行或不进行!这件令得索利爵士心境坏到透顶的事,自然是他有兴趣去进行的。可是整件事,简直乱八七槽,一塌糊涂,莫名其妙,连分类都无法分类,这才令得索利爵士那样思路缜密、头脑精明、见多识广的人,也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
索利爵士桌上的文件中,已经十分详细地报告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
早上,雾相当浓,公路上塞满了车子,行进的速度极慢,于是,心急的驾驶人,一到了有可以转入小路的路口,就离开了大路,转入小路。
那条小路相当崎岖,车子行驶其上,跳动不已,可是先后驶上了这条小路的三辆车子,速度都相当的高。
在这三辆汽车之中,一共有五人,在出大路转入小路之时,他们根本不认识,也从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只有其中一个,或许他的名字被另外四个人听到过,因为他是一个并不很成功的小说家,专写神秘小说。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这五个本来绝不相识的人的命运,发生了许多纠缠和关系--不,应该说四个人,因为其中有一个人不再存在,怪事就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
五个人,分别驾驶三辆车,在浓雾中,在小路上疾驶,这种情景,简直普通极了,会有什么怪异的事发生呢?
在未有事故发生之前,自然没有人可以估计得到,就算事情发生之初,也十分寻常,没有人会想到有什么怪事--事情一开始,的确十分普通,在最前面的一辆车,出了车祸,忽然冲出了小路,撞到了一堵墙。
由于雾很浓,第二辆车子知道前面有车,可是却看不见前面的车子。第二辆车子的驾驶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不很成功、出版了几本并不畅销的神秘小说的作家,他的名字是但尼尔。
但尼尔的说法是:“当然,我知道前面有车子,可是雾太大,我看不到前面的车子。忽然之间,我听到前面的车子有异样的声音发出。接着,就是车子冲出小路的声音,接着,就是一下轰然巨响,自然是车子撞到了什么。我立即紧急煞车。当我踏下煞车掣的时候,我心中还在想:糟糕,在我后面还有一辆车子,一定会撞上我,可是后面那辆车子的驾驶人,技术高超之极,也及时停下了车,只差十公分,没有撞上我的车,我们一起出了车,天……竟是那样的一个绝色美女!身边又有浓雾缭绕。一时之间,我几乎以为那是仙女下凡了,真叫我目瞪口呆!”
但尼尔的这番话,首先在警局说出,后来在送达索利爵士的办公桌上之后,爵士一下子就看出了一定被警方忽略了的、没有追问下去的关键问题来,接着,他又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骂了一句粗话。
骂粗话是索利爵士的怪习惯之一。
他一面骂粗话,一面叽咕着:“色狼,卑鄙!”
不过,再后来,当他也看到了那位被但尼尔称为“绝色美女”之际,他收回了对但尼尔的指责。
当时,但尼尔看到从浓雾中冒出来的那个美女,目瞪口呆,当然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下车,也忘记了前面的那辆车子出了事。
而那个美女,却一出了车子,就向有巨大声响传来之处,奔了过去,动作十分快,她穿着黑色的轻纱衣服,还有一条黑色的丝巾,当她向前走出去时,黑色的丝巾飘扬起来,裙裾飘荡,更叫但尼尔看得手足无措。
美女的动作快,接下来另一个人的动作更快,那另一个人也是从第三辆车中出来的,车门一打开,他就如同一头豹子一样,窜了出来。
窜出来的那个人是一个男子,他一下子就越过了那个美女。
但尼尔事后,想卖弄一下他作家的笔法,比较夸张一点地形容当时的情形:“那人的行动,快捷如猎豹捉到猎物,一下子就隐没在浓雾之中,那美女的行动也很快,我也赶紧奔了过去,奔出了十公尺左右,就看到了那辆失事的车子--”
但尼尔看到那辆失事的车子时,先他而到的一男一女,早已在展开行动了。雾虽然很浓,可是现场的情形,也可见大概。
有一堵砖墙,已经被撞塌了,自然是车子撞上去的结果,在砖墙下,压着一个男人,那男人的上半身,连头带肩。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砖头中。
车子离墙有两尺,一边车门打开,有经验的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发生过什么事--但尼尔自称有经验,因为他是一个神秘小说作家,职业使他需要具有各方面的知识云云。
但尼尔的判断(后来得到交通失事专家的证实)是:车子撞中了砖墙,反弹开来,在反弹了开来之际,车门被撞开,在驾驶位上的驾驶人被抛出来,恰好被抛进倒塌的砖墙中,于是,他的上半身被压住。
而在车中,另外有一名女子,当时正由于猛烈的撞击,而昏迷不醒,也看不出她的伤势如何。
但尼尔赶到的时候,看到那行动矫捷如豹的男人,正试图把压在砖墙下的男子救出来,而那美女,则已经着手把昏迷的女子拖出车外。
场面十分混乱,而但尼尔的心情更乱,他看到被压在砖下的那男子需要更多的帮助,可是他又想去帮助美女拖那个车中的女人,那样,他多少可以亲近一下那个美女,就算多看几眼也是好的。
而就在他天人交战,不知如何才好之际,他看到那身手矫捷的男子,正拉住车祸发生者的双脚,想把压在砖墙下的人拖出来。
那并不是很好的救援法,会令伤者伤上加伤,但比较起来,总比伤者长时间压在砖墙下好得多了!
但尼尔一看到这等情形,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他向砖墙奔了过去。
然而,他还没有奔到可以去帮忙救人,接下来所发生的事,看得他目瞪口呆,他实在想发出一下又一下惊呼声来,以发泄他心中的恐惧,可是却张大了口,只是全身发抖,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事后,但尼尔的说法是:“我是一个神秘小说的作者,所谓神秘小说,写的是离奇古怪的事,在我的小说中,也常有不可思议的怪事的情节,有时--也自然写得十分诡异可怖,可是那毕竟是无中生有,想像出来的。那时,真正看到了那么可怕的事,算我不争气吧,我除了站在那里发抖之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但尼尔在面前走出之际,首先,那个在救人的男人,转头向他望了一眼,雾在那时更浓,一个一个的雾团,像是幽灵一样飘来荡去。然而但尼尔也看清楚了那个男人,有着极英俊的脸,他显然是东方人,双眼十分有神采,当他转过头来时,目的显然不是望向但尼尔,因为他炯炯有神的眼光,并不停留在但尼尔身上,而且,他还叫了一声,也绝不会是在叫但尼尔。这个外貌英俊,有着一头浓密黑发的东方人,用十分响亮的声音叫:“公主!”
但尼尔在这时,听到已把车中女人拖出来的那美女回答了一声:“我很快就来!”
但尼尔大声道:“我来帮你!”
那东方人这才向他看了一眼。
敝事也就在这时发生。
一开始之际,但尼尔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因为他看到的景象,竟然是那个被压在砖堆之下的人,身子正向砖堆移去,他像是正在努力钻进倒塌的砖堆去一样!
那英俊的东方人,双手正握住了那人的脚踝,想把他向外拖出来,可是他却向倒塌的砖墙前进!
但尼尔陡然怔了一怔,那东方人刚才的行动如此矫捷,自然可以联想到他体力过人,这时,他的神情已告诉但尼尔,他正在用力向外拉,想把那人自砖堆中拉出来。但是,那人却仍然固执地向砖堆内钻,一寸一寸地钻进倒塌的砖堆去!
那情形,真是诡异可怕之极,在开始的大约一分钟,他只是张大了口,耳际嗡嗡作响,一动也不动,一分钟之后,他大口喘着气,稍微有了些知觉,那美女已经靠了过来,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对他说了一句:“你快去照顾那女人!”
他还没有定神过来,美女已奔到了那东方人的面前。这时,但尼尔已看出,情形比他想像的还要诡异。他以为那个被压在砖堆中的,在向砖堆中钻进去,但现在已看清,那人的身子,一动也没有动过,并不是他自己要进砖堆,而是砖堆中不知道有什么力量在拉那人,要把他拉进砖堆之中去!
那东方人看来正用尽了气力,要把那人拉出来,他由于用力,肌肉膨胀,使得他的衣服,也发出了碎裂的声响。
在那样的情形下,那东方人等于是在和砖堆之中,那股不知是什么力量在拔河,而那被压在砖堆下的人,就是那根绳子。
来自砖堆之中的力量,显然比东方人的力量大得多,因为那人的身体,正逐渐逐渐,被移进砖堆中。在那人的身体被拉进砖堆的过程中,砖堆上的砖头,有的会滚跌下来,落在不远处,有的会就在砖推上移动,变换着它们原来的位置。
在浓雾中看起来,那堆砖堆,竟然像是一堆活物,正在蠕动着,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硬要把那个本来只有上半身压在砖块下的人整个吞噬掉!
但尼尔直到眼看着那人已被拉进到了腰部时,才能发出一下惊呼声来。
他在那时,只听到美女和那东方人,正在急速地交谈着--使用的是法文,但尼尔听不懂,但是一下子就可以感到,眼前的这一双男女,关系极深,而且也十分相配相称。
就在但尼尔发出一下惊呼声之后,砖堆中的力量陡然加强,一下子就把那人拉进去了许多,整个臀部都进了砖堆,又有不少砖块跌下来,那东方人也被这一下突变,拉得仆跌在地,可是他的双手,仍然紧握着那人的脚踝。
砖堆中的力量更大,那人向内移的速度加快--这自然是由于那东方人一仆跌之后,便难以再发力与之相争的缘故。
所以,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内,那人的大腿、膝盖、小脚,已一起被拖进了砖堆之中,在这两秒钟的时间内,那东方人也被拉得接近砖堆。
眼看砖堆中不知是什么力量,要连那人的双脚也拉进去,那东方人若是再不松手,就会连他的双手,也一起带了进去!
那时,那美女急急连叫了两下,但尼尔虽然仍是听不懂,可是此情此景,想也可以想得出来,美女是要那东方人赶快松手。
看那东方人的神情,还不肯就此放手,眼看着他的双手,要随着那人的足踝,被拉进砖堆去了,那美女徒然扑向前,压在他的身上。
美女在压到那东方人的身上之前,立刻把双手伸向前,握住了东方人的双手。
但尼尔看了极为感动。眼前的景象十分特异。
不知道那砖堆用什么怪异的力量,吞噬了一个人,要是那东方人不肯松手,说不定双手一进了砖堆,整个人也会同样地被吸进去。
美女这时的行动,意思就十分明显,要是真的有那样妖异的不幸事情发生,我们就一起遭殃!
也就在美女的手一抓住了他的手时,那东方人松开了手,压在砖堆下的那个人,一双脚上穿着皮鞋,可是连鞋带脚,一下子就进了砖堆之中。
砖堆在“吞”下了整个人后,有一阵短暂的耸动,像是在欢呼它的成功,接着,就静了下来。
那东方人和美女,都已一跃而起,两人的视线,都盯着那砖堆,两人互望了一眼,充满了疑惑的神情。
但尼尔到这时,才能说得出话来,他踉跄走了过来,声音由于恐惧,而变得十分刺耳,他叫:“老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奔到了近前之际,那东方人徒然喝:“别再前去,快送女伤者到医院去!”
但尼尔犹豫了一下,那东方人的呼喝声中,更是充满了威严:“去!快去!”
但尼尔不由自主,答应了一声,返身奔向那昏迷不醒的女人--那失事车子的女乘客。发现昏迷不醒的是一个一头红发,相当美丽的少妇,看不出什么表面的伤痕,脸面上略有些青肿,可是,却昏迷不醒。
但尼尔拦腰抱起了她,放进了自己的车子中,这时,他看到那一双男女,还站在砖堆之前不远处,面向着砖堆。那东方人像是知道他在干什么,向后挥了挥手,要他快送人到医院去。
但尼尔在事后,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愤懑:“不知道为什么,那人的年纪相当轻,又是东方人,可是他向我发命令,我就自然而然服从,他甚至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开车子走了!”
别人自然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来,他又自言自语:“难道是因为他曾叫那个美女为‘公主’,显示他也是一个大有身分的人?唉!那个女郎,真是美丽得……叫人窒息,真像是神话中的公主一样!”
他对话的正是索利爵士,声音冷漠:“谁曾见过神话中的公主?”
索利爵士这个专门负责怪异的无头案件者,和但尼尔见面,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那天撞车事件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仍然是怪事。
但尼尔把昏迷不醒的红发少妇,送到了就近的一家小医院,并且立即致电报警,警方人员一到,但尼尔就急急地说:“车子撞到了一堵墙,男驾驶人抛出车厢,恰好被坍下来的砖头压着--”
说到这里,他就说不下去了。
由于他那时的神情古怪之极,面对着他的两个警官互望一眼,神情也大为疑惑。
叫但尼尔说什么好呢?事情的经过那么怪,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事实上,但尼尔自己也在怀疑刚才发生的一切,是不是做了一个恶梦,还是浓雾之中产生的幻觉!
他略停了一停,才又道:“有一些不是很容易明白的事,请警方立刻派人到现场去,现场有一男一女在,可是他们显然帮不了被压在砖头下的那个人!”
警官有礼貌地说:“请你带路。”
但尼尔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他登上警车,和两个警官一起,再到现场去。在警车中,警官又联络了其余的警方人员,在通话中,知道已有巡逻警员发现了失事的车子。
等到但尼尔又回到了现场,他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头,首先,围住那辆失事车子的警方人员之多,多到了超乎常理范围之外--至少有二十个,而且显然有许多高层人士在。
但尼尔毕竟是个作家,有一定的想像力,一看到这样的情形,他就想到:啊!失事者必是一个大人物,不然,不会有那么多警方人员来。
他下了警车,立时有几个警官走过来,可是走过来的警官却不理会他,只是和带他来的警官,低声急速地交谈,显得十分神秘。
但尼尔想走过去看看那辆失事的车子,那车子看来相当普通,但若不是失事者是一个重要人物,对一宗普通的车祸,警方人员断然不会出动那么多人!可是,但尼尔还未曾接近车子,就被警方人员阻住了去路,这令但尼尔十分愤怒。他大声抗议:“我是三个目击证人之一,别推我!”
他一叫,有一个高级警官转过身来:“三个目击证人?除了你之外还有两个在哪里?”
但尼尔怔了一怔,这才注意到,那美女和那气概非凡的东方人和他们的车子已经不在了。
但尼尔感到十分意外,他一来一去,不超过一小时,在他回来之前,警方人员已经到达,可知那一男一女,可能是已离去了。
看车祸发生之后,那一男一女那样热心救人的情形,他们至少应该等到警方人员到达之后再离去,何以会忽然之间不见了他们?
难道他们……和他们的车子,也都被那堆怪异的砖头吞了进去?!
一想到这一点,但尼尔不禁感到了一股寒意,他立即向那堆砖看去,砖头仍然没有异样,他吁了一口气:那一男一女当然是驾车离开了。
这时,那高级警官又向他问了几个问题,语气颇为不客气,但尼尔有点恼怒:“我送女伤者到医院去,怎知道那一男一女去了何处?”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听到一旁,另有一个警官,正在大声打电话:“立即派人到医院去,那车祸的女伤者要是醒了,禁止她和外人接触,尤其是记者!”
但尼尔心中的疑惑更甚,他忍不住向失事的车子指了一指:“车子是什么人的?重要人物?”
斑级警官瞪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指着那砖堆问:“你说驾驶失事车子的司机,被压在这堆砖头下面?”
这时--但尼尔才一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警方人员,在撇开那一大堆砖头了。但尼尔犹豫了一下:“事实是,他本来……只是上半身被压在砖推下,然后……才整个人被压了进去。”
但尼尔的话不是很容易明白,那高级警官自作聪明:“他本来只是上半身压在砖堆中,后来砖墙继续倒坍,才把他整个人都压住?”
也难怪那高级警官,他立即能作出这样的设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尼尔自觉无法把当时眼看着那人一寸一寸被拉进砖堆去的事说得明白,所以他只是含糊地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这时,专门负责挖掘的消防员也来了,使用了工具,很快地就把整个砖堆搬走--大约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中,但尼尔这个神秘小说作家的身边,至少有两个警员,和他十分接近,使但尼尔感到,是警方在对他作监视。那虽然令他生气,可是也无可奈何。他在这段时间内,打量着周遭的环境,发现那堵被撞坍的砖墙,本身就十分怪异。
一般来说,一堵砖墙,很少单烛存在,总是和其他什么建筑物相联结在一起的。可是这堵砖墙只有两公尺高,十公尺长,却就是在路边的孤零零地一堵墙,看不出它有什么作用。
被车子撞坍了的,是墙的中间,约有三公尺宽,墙相当厚,所以坍下来的砖头也相当多,足够把一个人的身体,完全埋没。
不过,不时集中在但尼尔身上的严厉目光越来越多,但尼尔自己也觉出十分不妙了--砖头虽然还未曾完全移清,可是在移到一半之后,已经谁都可以看得出,砖堆下面并没有人!
警方办事十分认真,尽避已可以肯定没有人,还是把所有的砖块,都移了开去,然后,现场一片寂静,每一个人都望着但尼尔,但尼尔觉得身子一阵阵发冷,那个被埋进砖堆去的人,竟然不见了!
他失声叫了起来:“别望着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斑级警官凛然道:“是你说,有人压在砖堆下面的!”
但尼尔用力挥着手,这时,在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极度的恐惧感,那种感觉,使他的行动,看来神经质之至,他仍然在尖声叫嚷:“是我说的,是有人在砖堆下!”
斑级警官的声音严厉得多了:“人呢?”
但尼尔声嘶力竭:“我怎么知道?那人……根本是被砖头吞掉的!”接下来的时间中,但尼尔的遭遇十分多采多姿。
但尼尔先是在极度的恐惧感之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他目睹的一切经过,听他讲的警方人员之中,有的大声喝骂,有的冷笑,有的甚至想打他。
他说完了经过后,变得更加紧张失常,于是,他被送到了医院,在那里,接受了镇静剂的注射,休息了一会,警方人员围住了他的病床,又听他讲了一遍被高级警官斥为“荒谬绝伦”的经过。
转自百草园,晓霜扫校
这个故事叫“神机”,究竟想说的是什么呢?可以有许多联想,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神机妙算”,但当然不会是那个意思,太容易叫人想到的内容,不够曲折离奇,不合好故事之道。(下一个故事,若是“妙算”,倒也十分有趣。)
“神机”可以解释为“天神所赐的机会”,可以解释为“神奇的机器”--那就更可以把联想扩展开去;是什么机器呢?若是神奇的纺织机,可以织出五色缤纷的天锦,穿在仙女身上,在天上翩翩舞过,引得地上的人翘首以望……
常被人问:写了这么多幻想故事,怎么一直有新的故事可写?看看以上所举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只要肯动脑筋去想想,幻想故事的题材无穷无尽--因为人的想像力无穷无尽!
那么,“神机”这个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自然不会一下子说出来,要看整个故事,才会知道。若是故事看到一半,甚至看到九成就知道了,那也不会是好故事之道。
甚至开场白,好故事和坏故事都可以有开场白,但如果开场白太长了,肯定影响故事的好坏程度,所以: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天气极好,可是索利爵士的心情却坏到透顶。他在宽大的办公室中不断来回踱步,已超过二十分钟,而且每当踱近他那张巨大的、堆满了各种各样文件的办公桌时,都要狠狠踢上一脚,发出砰然巨响。索利爵士是一个公认的怪人,要不是他人那么怪,他也不会担任那个怪职位。他的职位,隶属国防部情报组织--这要从他的出身说起。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年轻的出色情报员,战后,也一直留在情报本部工作,职位越来越高,获颁爵士勋衔之后,索利将军也就成了索利爵士,而他获得少将军衔的那年,还不过卅岁。
看看他全副戎装,雄姿英发的三十岁那年的照片,再看看他现在的样子,人人都会有岁目不饶人之叹。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也超过四十年了!
先不急形容一老年人的外型,索利爵士负责一个独立的部门,他的资格老,脾气又怪,使他几乎不必对任何上级部门负责,上级部门可以不管他,也就不会去管。
镑国的情报组织之中,多有像索利爵士负责的同性质的部门,这种部门,没有专门的名称,情报组织喜欢用数宇来作部门的代号,像这种部门,多半会被称为“特别第一处”,因为这个部门所处理的,都是一些十分特别的事件。
举例来说,有至少三十具,或更多,被发现的外星人尸体,就由美国国防部的特别处作保管,并且负责严格的保密工作。
一切特别的、怪异的、不可解释的、其他部门不理会的、需要特殊理由作异乎寻常研究的事,总会在其他部门束手无策之后,交到索利爵士这个部门来。
那样说来,这个部门的工作,岂不是繁忙之至?可是事实恰好相反,索利爵士十分清闲,因为事情一到了他这个部门,没有人再对解决问题存任何希望,索利爵士去进行也好,无限期搁置也好,都不会有人过问,他甚至完全可以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去决定进行或不进行!这件令得索利爵士心境坏到透顶的事,自然是他有兴趣去进行的。可是整件事,简直乱八七槽,一塌糊涂,莫名其妙,连分类都无法分类,这才令得索利爵士那样思路缜密、头脑精明、见多识广的人,也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
索利爵士桌上的文件中,已经十分详细地报告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
早上,雾相当浓,公路上塞满了车子,行进的速度极慢,于是,心急的驾驶人,一到了有可以转入小路的路口,就离开了大路,转入小路。
那条小路相当崎岖,车子行驶其上,跳动不已,可是先后驶上了这条小路的三辆车子,速度都相当的高。
在这三辆汽车之中,一共有五人,在出大路转入小路之时,他们根本不认识,也从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只有其中一个,或许他的名字被另外四个人听到过,因为他是一个并不很成功的小说家,专写神秘小说。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这五个本来绝不相识的人的命运,发生了许多纠缠和关系--不,应该说四个人,因为其中有一个人不再存在,怪事就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
五个人,分别驾驶三辆车,在浓雾中,在小路上疾驶,这种情景,简直普通极了,会有什么怪异的事发生呢?
在未有事故发生之前,自然没有人可以估计得到,就算事情发生之初,也十分寻常,没有人会想到有什么怪事--事情一开始,的确十分普通,在最前面的一辆车,出了车祸,忽然冲出了小路,撞到了一堵墙。
由于雾很浓,第二辆车子知道前面有车,可是却看不见前面的车子。第二辆车子的驾驶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不很成功、出版了几本并不畅销的神秘小说的作家,他的名字是但尼尔。
但尼尔的说法是:“当然,我知道前面有车子,可是雾太大,我看不到前面的车子。忽然之间,我听到前面的车子有异样的声音发出。接着,就是车子冲出小路的声音,接着,就是一下轰然巨响,自然是车子撞到了什么。我立即紧急煞车。当我踏下煞车掣的时候,我心中还在想:糟糕,在我后面还有一辆车子,一定会撞上我,可是后面那辆车子的驾驶人,技术高超之极,也及时停下了车,只差十公分,没有撞上我的车,我们一起出了车,天……竟是那样的一个绝色美女!身边又有浓雾缭绕。一时之间,我几乎以为那是仙女下凡了,真叫我目瞪口呆!”
但尼尔的这番话,首先在警局说出,后来在送达索利爵士的办公桌上之后,爵士一下子就看出了一定被警方忽略了的、没有追问下去的关键问题来,接着,他又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骂了一句粗话。
骂粗话是索利爵士的怪习惯之一。
他一面骂粗话,一面叽咕着:“色狼,卑鄙!”
不过,再后来,当他也看到了那位被但尼尔称为“绝色美女”之际,他收回了对但尼尔的指责。
当时,但尼尔看到从浓雾中冒出来的那个美女,目瞪口呆,当然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下车,也忘记了前面的那辆车子出了事。
而那个美女,却一出了车子,就向有巨大声响传来之处,奔了过去,动作十分快,她穿着黑色的轻纱衣服,还有一条黑色的丝巾,当她向前走出去时,黑色的丝巾飘扬起来,裙裾飘荡,更叫但尼尔看得手足无措。
美女的动作快,接下来另一个人的动作更快,那另一个人也是从第三辆车中出来的,车门一打开,他就如同一头豹子一样,窜了出来。
窜出来的那个人是一个男子,他一下子就越过了那个美女。
但尼尔事后,想卖弄一下他作家的笔法,比较夸张一点地形容当时的情形:“那人的行动,快捷如猎豹捉到猎物,一下子就隐没在浓雾之中,那美女的行动也很快,我也赶紧奔了过去,奔出了十公尺左右,就看到了那辆失事的车子--”
但尼尔看到那辆失事的车子时,先他而到的一男一女,早已在展开行动了。雾虽然很浓,可是现场的情形,也可见大概。
有一堵砖墙,已经被撞塌了,自然是车子撞上去的结果,在砖墙下,压着一个男人,那男人的上半身,连头带肩。都被压在倒塌下来的砖头中。
车子离墙有两尺,一边车门打开,有经验的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发生过什么事--但尼尔自称有经验,因为他是一个神秘小说作家,职业使他需要具有各方面的知识云云。
但尼尔的判断(后来得到交通失事专家的证实)是:车子撞中了砖墙,反弹开来,在反弹了开来之际,车门被撞开,在驾驶位上的驾驶人被抛出来,恰好被抛进倒塌的砖墙中,于是,他的上半身被压住。
而在车中,另外有一名女子,当时正由于猛烈的撞击,而昏迷不醒,也看不出她的伤势如何。
但尼尔赶到的时候,看到那行动矫捷如豹的男人,正试图把压在砖墙下的男子救出来,而那美女,则已经着手把昏迷的女子拖出车外。
场面十分混乱,而但尼尔的心情更乱,他看到被压在砖下的那男子需要更多的帮助,可是他又想去帮助美女拖那个车中的女人,那样,他多少可以亲近一下那个美女,就算多看几眼也是好的。
而就在他天人交战,不知如何才好之际,他看到那身手矫捷的男子,正拉住车祸发生者的双脚,想把压在砖墙下的人拖出来。
那并不是很好的救援法,会令伤者伤上加伤,但比较起来,总比伤者长时间压在砖墙下好得多了!
但尼尔一看到这等情形,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他向砖墙奔了过去。
然而,他还没有奔到可以去帮忙救人,接下来所发生的事,看得他目瞪口呆,他实在想发出一下又一下惊呼声来,以发泄他心中的恐惧,可是却张大了口,只是全身发抖,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事后,但尼尔的说法是:“我是一个神秘小说的作者,所谓神秘小说,写的是离奇古怪的事,在我的小说中,也常有不可思议的怪事的情节,有时--也自然写得十分诡异可怖,可是那毕竟是无中生有,想像出来的。那时,真正看到了那么可怕的事,算我不争气吧,我除了站在那里发抖之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但尼尔在面前走出之际,首先,那个在救人的男人,转头向他望了一眼,雾在那时更浓,一个一个的雾团,像是幽灵一样飘来荡去。然而但尼尔也看清楚了那个男人,有着极英俊的脸,他显然是东方人,双眼十分有神采,当他转过头来时,目的显然不是望向但尼尔,因为他炯炯有神的眼光,并不停留在但尼尔身上,而且,他还叫了一声,也绝不会是在叫但尼尔。这个外貌英俊,有着一头浓密黑发的东方人,用十分响亮的声音叫:“公主!”
但尼尔在这时,听到已把车中女人拖出来的那美女回答了一声:“我很快就来!”
但尼尔大声道:“我来帮你!”
那东方人这才向他看了一眼。
敝事也就在这时发生。
一开始之际,但尼尔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因为他看到的景象,竟然是那个被压在砖堆之下的人,身子正向砖堆移去,他像是正在努力钻进倒塌的砖堆去一样!
那英俊的东方人,双手正握住了那人的脚踝,想把他向外拖出来,可是他却向倒塌的砖墙前进!
但尼尔陡然怔了一怔,那东方人刚才的行动如此矫捷,自然可以联想到他体力过人,这时,他的神情已告诉但尼尔,他正在用力向外拉,想把那人自砖堆中拉出来。但是,那人却仍然固执地向砖堆内钻,一寸一寸地钻进倒塌的砖堆去!
那情形,真是诡异可怕之极,在开始的大约一分钟,他只是张大了口,耳际嗡嗡作响,一动也不动,一分钟之后,他大口喘着气,稍微有了些知觉,那美女已经靠了过来,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对他说了一句:“你快去照顾那女人!”
他还没有定神过来,美女已奔到了那东方人的面前。这时,但尼尔已看出,情形比他想像的还要诡异。他以为那个被压在砖堆中的,在向砖堆中钻进去,但现在已看清,那人的身子,一动也没有动过,并不是他自己要进砖堆,而是砖堆中不知道有什么力量在拉那人,要把他拉进砖堆之中去!
那东方人看来正用尽了气力,要把那人拉出来,他由于用力,肌肉膨胀,使得他的衣服,也发出了碎裂的声响。
在那样的情形下,那东方人等于是在和砖堆之中,那股不知是什么力量在拔河,而那被压在砖堆下的人,就是那根绳子。
来自砖堆之中的力量,显然比东方人的力量大得多,因为那人的身体,正逐渐逐渐,被移进砖堆中。在那人的身体被拉进砖堆的过程中,砖堆上的砖头,有的会滚跌下来,落在不远处,有的会就在砖推上移动,变换着它们原来的位置。
在浓雾中看起来,那堆砖堆,竟然像是一堆活物,正在蠕动着,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硬要把那个本来只有上半身压在砖块下的人整个吞噬掉!
但尼尔直到眼看着那人已被拉进到了腰部时,才能发出一下惊呼声来。
他在那时,只听到美女和那东方人,正在急速地交谈着--使用的是法文,但尼尔听不懂,但是一下子就可以感到,眼前的这一双男女,关系极深,而且也十分相配相称。
就在但尼尔发出一下惊呼声之后,砖堆中的力量陡然加强,一下子就把那人拉进去了许多,整个臀部都进了砖堆,又有不少砖块跌下来,那东方人也被这一下突变,拉得仆跌在地,可是他的双手,仍然紧握着那人的脚踝。
砖堆中的力量更大,那人向内移的速度加快--这自然是由于那东方人一仆跌之后,便难以再发力与之相争的缘故。
所以,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内,那人的大腿、膝盖、小脚,已一起被拖进了砖堆之中,在这两秒钟的时间内,那东方人也被拉得接近砖堆。
眼看砖堆中不知是什么力量,要连那人的双脚也拉进去,那东方人若是再不松手,就会连他的双手,也一起带了进去!
那时,那美女急急连叫了两下,但尼尔虽然仍是听不懂,可是此情此景,想也可以想得出来,美女是要那东方人赶快松手。
看那东方人的神情,还不肯就此放手,眼看着他的双手,要随着那人的足踝,被拉进砖堆去了,那美女徒然扑向前,压在他的身上。
美女在压到那东方人的身上之前,立刻把双手伸向前,握住了东方人的双手。
但尼尔看了极为感动。眼前的景象十分特异。
不知道那砖堆用什么怪异的力量,吞噬了一个人,要是那东方人不肯松手,说不定双手一进了砖堆,整个人也会同样地被吸进去。
美女这时的行动,意思就十分明显,要是真的有那样妖异的不幸事情发生,我们就一起遭殃!
也就在美女的手一抓住了他的手时,那东方人松开了手,压在砖堆下的那个人,一双脚上穿着皮鞋,可是连鞋带脚,一下子就进了砖堆之中。
砖堆在“吞”下了整个人后,有一阵短暂的耸动,像是在欢呼它的成功,接着,就静了下来。
那东方人和美女,都已一跃而起,两人的视线,都盯着那砖堆,两人互望了一眼,充满了疑惑的神情。
但尼尔到这时,才能说得出话来,他踉跄走了过来,声音由于恐惧,而变得十分刺耳,他叫:“老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奔到了近前之际,那东方人徒然喝:“别再前去,快送女伤者到医院去!”
但尼尔犹豫了一下,那东方人的呼喝声中,更是充满了威严:“去!快去!”
但尼尔不由自主,答应了一声,返身奔向那昏迷不醒的女人--那失事车子的女乘客。发现昏迷不醒的是一个一头红发,相当美丽的少妇,看不出什么表面的伤痕,脸面上略有些青肿,可是,却昏迷不醒。
但尼尔拦腰抱起了她,放进了自己的车子中,这时,他看到那一双男女,还站在砖堆之前不远处,面向着砖堆。那东方人像是知道他在干什么,向后挥了挥手,要他快送人到医院去。
但尼尔在事后,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愤懑:“不知道为什么,那人的年纪相当轻,又是东方人,可是他向我发命令,我就自然而然服从,他甚至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开车子走了!”
别人自然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来,他又自言自语:“难道是因为他曾叫那个美女为‘公主’,显示他也是一个大有身分的人?唉!那个女郎,真是美丽得……叫人窒息,真像是神话中的公主一样!”
他对话的正是索利爵士,声音冷漠:“谁曾见过神话中的公主?”
索利爵士这个专门负责怪异的无头案件者,和但尼尔见面,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那天撞车事件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仍然是怪事。
但尼尔把昏迷不醒的红发少妇,送到了就近的一家小医院,并且立即致电报警,警方人员一到,但尼尔就急急地说:“车子撞到了一堵墙,男驾驶人抛出车厢,恰好被坍下来的砖头压着--”
说到这里,他就说不下去了。
由于他那时的神情古怪之极,面对着他的两个警官互望一眼,神情也大为疑惑。
叫但尼尔说什么好呢?事情的经过那么怪,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事实上,但尼尔自己也在怀疑刚才发生的一切,是不是做了一个恶梦,还是浓雾之中产生的幻觉!
他略停了一停,才又道:“有一些不是很容易明白的事,请警方立刻派人到现场去,现场有一男一女在,可是他们显然帮不了被压在砖头下的那个人!”
警官有礼貌地说:“请你带路。”
但尼尔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他登上警车,和两个警官一起,再到现场去。在警车中,警官又联络了其余的警方人员,在通话中,知道已有巡逻警员发现了失事的车子。
等到但尼尔又回到了现场,他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头,首先,围住那辆失事车子的警方人员之多,多到了超乎常理范围之外--至少有二十个,而且显然有许多高层人士在。
但尼尔毕竟是个作家,有一定的想像力,一看到这样的情形,他就想到:啊!失事者必是一个大人物,不然,不会有那么多警方人员来。
他下了警车,立时有几个警官走过来,可是走过来的警官却不理会他,只是和带他来的警官,低声急速地交谈,显得十分神秘。
但尼尔想走过去看看那辆失事的车子,那车子看来相当普通,但若不是失事者是一个重要人物,对一宗普通的车祸,警方人员断然不会出动那么多人!可是,但尼尔还未曾接近车子,就被警方人员阻住了去路,这令但尼尔十分愤怒。他大声抗议:“我是三个目击证人之一,别推我!”
他一叫,有一个高级警官转过身来:“三个目击证人?除了你之外还有两个在哪里?”
但尼尔怔了一怔,这才注意到,那美女和那气概非凡的东方人和他们的车子已经不在了。
但尼尔感到十分意外,他一来一去,不超过一小时,在他回来之前,警方人员已经到达,可知那一男一女,可能是已离去了。
看车祸发生之后,那一男一女那样热心救人的情形,他们至少应该等到警方人员到达之后再离去,何以会忽然之间不见了他们?
难道他们……和他们的车子,也都被那堆怪异的砖头吞了进去?!
一想到这一点,但尼尔不禁感到了一股寒意,他立即向那堆砖看去,砖头仍然没有异样,他吁了一口气:那一男一女当然是驾车离开了。
这时,那高级警官又向他问了几个问题,语气颇为不客气,但尼尔有点恼怒:“我送女伤者到医院去,怎知道那一男一女去了何处?”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听到一旁,另有一个警官,正在大声打电话:“立即派人到医院去,那车祸的女伤者要是醒了,禁止她和外人接触,尤其是记者!”
但尼尔心中的疑惑更甚,他忍不住向失事的车子指了一指:“车子是什么人的?重要人物?”
斑级警官瞪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指着那砖堆问:“你说驾驶失事车子的司机,被压在这堆砖头下面?”
这时--但尼尔才一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警方人员,在撇开那一大堆砖头了。但尼尔犹豫了一下:“事实是,他本来……只是上半身被压在砖推下,然后……才整个人被压了进去。”
但尼尔的话不是很容易明白,那高级警官自作聪明:“他本来只是上半身压在砖堆中,后来砖墙继续倒坍,才把他整个人都压住?”
也难怪那高级警官,他立即能作出这样的设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尼尔自觉无法把当时眼看着那人一寸一寸被拉进砖堆去的事说得明白,所以他只是含糊地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这时,专门负责挖掘的消防员也来了,使用了工具,很快地就把整个砖堆搬走--大约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中,但尼尔这个神秘小说作家的身边,至少有两个警员,和他十分接近,使但尼尔感到,是警方在对他作监视。那虽然令他生气,可是也无可奈何。他在这段时间内,打量着周遭的环境,发现那堵被撞坍的砖墙,本身就十分怪异。
一般来说,一堵砖墙,很少单烛存在,总是和其他什么建筑物相联结在一起的。可是这堵砖墙只有两公尺高,十公尺长,却就是在路边的孤零零地一堵墙,看不出它有什么作用。
被车子撞坍了的,是墙的中间,约有三公尺宽,墙相当厚,所以坍下来的砖头也相当多,足够把一个人的身体,完全埋没。
不过,不时集中在但尼尔身上的严厉目光越来越多,但尼尔自己也觉出十分不妙了--砖头虽然还未曾完全移清,可是在移到一半之后,已经谁都可以看得出,砖堆下面并没有人!
警方办事十分认真,尽避已可以肯定没有人,还是把所有的砖块,都移了开去,然后,现场一片寂静,每一个人都望着但尼尔,但尼尔觉得身子一阵阵发冷,那个被埋进砖堆去的人,竟然不见了!
他失声叫了起来:“别望着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斑级警官凛然道:“是你说,有人压在砖堆下面的!”
但尼尔用力挥着手,这时,在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极度的恐惧感,那种感觉,使他的行动,看来神经质之至,他仍然在尖声叫嚷:“是我说的,是有人在砖堆下!”
斑级警官的声音严厉得多了:“人呢?”
但尼尔声嘶力竭:“我怎么知道?那人……根本是被砖头吞掉的!”接下来的时间中,但尼尔的遭遇十分多采多姿。
但尼尔先是在极度的恐惧感之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他目睹的一切经过,听他讲的警方人员之中,有的大声喝骂,有的冷笑,有的甚至想打他。
他说完了经过后,变得更加紧张失常,于是,他被送到了医院,在那里,接受了镇静剂的注射,休息了一会,警方人员围住了他的病床,又听他讲了一遍被高级警官斥为“荒谬绝伦”的经过。
转自百草园,晓霜扫校
然后,来了两个绘像专家,要他详细叙述当时在场的那一男一女的样貌,当绘像完成之后,画中那美女已经令得人人赞叹,可是但尼尔还是一个劲儿摇头:“不对,不对!真人比这个还要美丽得多。”
一直等到黄昏时分,他才获准离开医院,当他离开医院时,却又看到了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现象:几个军官,有两个是女军官,簇拥着一个俏丽的红发少妇,进了一辆有国防部标记的车子,那少妇,就是但尼尔送到医院来的那个女伤者。
但尼尔才一看到那红发少妇之际,他还未曾想到其他,那时,他和国防部的车子,相距大约有十来步,恰好那红发少妇转过头来,和他打了一个照面,但尼尔扬了扬手,大声招呼了一下。
少妇看来正想扬手和但尼尔打招呼,可是她身边的女军官,却按住了她的手,并且,看来有点半强迫地,把她推进了车子。接着,车子就疾驶而去!
但尼尔不禁呆立了片刻,他想起,警方曾不让那红发少妇去接触外人,现在又劳动国防部派专人来把她接走。
由此更可知,那个被压在砖堆下的人,一定是一个身分特殊的重要人物!
但尼尔一想到这里,十分兴奋。
这件事,如果加以适当的渲染,再写成小说,那一定可以比他以前的作品更加吸引读者,说不定可使他成为当红的畅销小说家!
但尼尔手舞足蹈,他决定先写个大纲,交给出版社过目,然后就开始写作。可是当他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一辆警车驶到,那个高级警官跳下车来,声势汹汹走向但尼尔:“但尼尔先生,警方认为你在那宗车祸中作了假证供,请你到警局去作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解释不能达到合理的程度,你会被控向警方提供虚假消息。”
但尼尔又是气愤又是恼怒,可是,他没有办法,非和警方合作不可。
警方拘留了他二十四小时,放他走,然后又立即拘留他,又是将近二十四小时,他受到不断的盘问,他一遍又一遍地把当时的经过说给高级警官、心理学家、测谎专家和他不知道是什么职位的人听,他越来越相信被砖堆“吸”进去的那人,一定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但尼尔所不知道的是,在三十小时之后,他所作的证供,就已经到了索利爵士的手中,索利爵士第一次看报告时,和国防部派来约两个军官在一起,那两个军官,也隶属情报组。
索利爵士一看到神秘失踪者的身分,脸色就比发霉的乳酪还要难看,他先骂了一句粗话,才问:“这已经是第几个了?”
一个军官道:“可以算第七个,也可以算第一个!”
索利爵士瞪了那军官一眼,那军官解释:“出事的六个,都在意外之中丧生,当尸体被发现时,只知道曾发生意外,目击者的证供也都说是意外,可是这一宗,意外失事且失踪了,而且过程又如此怪诞!”
这时候的索利爵士十分恼怒。
索利爵士指着证供:“别相信那个三流作家的胡说八道!难怪谁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根本不会编故事!”
两个军官苦笑:“他把同样的供词,说了二十遍,都没有差错!”
爵士用力一挥手,在文件中抽出了那一男一女的绘像来,看到那美女的绘像,他也不禁呆了一呆,然后,他指着绘像:“关键就在这一男一女身上,事情其实极其简单,以前的六宗,都是布局巧妙之种的谋杀,而这一宗,则是布局巧妙的绑架!”
两个军官欲语又止,爵士十分大方:“说,我很肯接受不同的意见。”
一个军官吸了一口气:“那六宗案件,都经过极周详的调查,结论只能说是意外,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证明那是谋杀。”
爵士“哼”地一声:“这才叫作是巧妙的谋杀,萨达博士有两个博士的头衔,是激光研究的权威,头脑清晰,行事镇定,他会把车子开得那么快,不但撞穿了车房的门,而且撞穿了车房的后墙,因而丧生?”
那军官叹了一声:“有人看到他把车子开得飞快,车子里只有他一个人,若不是意外,那就是地想自杀!”
爵士闷哼一声:“他为什么要自杀?”
两个军官长叹一声,都没有回答。
索利爵士和那两个情报军官的对答,好像无头无脑,不是很容易明白,所以必须说明一下。
在十七个月前,国防部科学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反坦克武器专家,在郊游期间,被火车撞死。
车司机说死者突然冲上车轨来,他虽然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毫无机会把火车煞停。这宗事件,经过调查,当作意外处理。
两个月后,又是国防部科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有自动步枪之父之称的一个博士,自住所的阳台上,越过栏杆跌下来,他的住所是一幢高级住宅大厦的第二十八层,坠地之际,自然立即身亡。
有目击者说。死者在跌下来之前,曾把身子俯得十分特出,像是想抓住什么,看到的人,当时就觉得十分危险,果然,突然之间,就发生了惨剧。又经过了十分详细的调查,被认定是意外。又过了三个月,这个研究院的副院长,也就是索利爵士提到过的萨达博士,也发生了意外。
萨达博士发生了意外之后,由于已是研究院高级人员中的第三宗,死的只会是对国防事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那是最敏感,最使敌人想对之下手的目标,若是巧合,未免太巧,于是不排除有敌对阵营的阴谋正在进行的可能性。
所以,案件知会了索利爵士,爵士策一个反应就是:“谋杀!谋杀我国在国防工业上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怕之极的大阴谋!”
整个情报本部有的人支持他的说法,有的人不同意,可是周密广泛的调查一直在进行,但除了“意外”之外,没有别的结果。
然后,又是第四宗、第五宗、第六宗……
死者都是研究院中的重要人物,每一宗,不论如何调查,都是意外。
然后,是第七宗,就是但尼尔目睹经过的那件怪异事件,但尼尔料得不错,那个被砖堆吸了进去的人,地位的确相当重要,他主持一个研究部门,在发展一种利用声波的频率来摧毁敌方的设施上,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即将可以付诸制造了!
他的名字是达文,那个和他同车的红发少妇,是达文博士的秘书和助手。
达文博士的研究项目,设想相当大胆,先肯定,物质有一个震裂音波频率。
他的设想就算坚硬如钢铁,也有这个震裂点。说起来或许令人难以相信,达文博士有这种科学研究上的灵感,是由于他的爱妻是一个女高音歌唱家的缘故。女高音在发出尖锐的歌声时,很容易就可以使得玻璃器皿--最常见的是玻璃杯被震裂,那是一种很普通的现象。
达文博士从这种普通的现象中得到了灵感上的联想,他开始寻找可以使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物质的东西碎裂的那种音波频率。当他的设想被国防部研究院接纳时,他有过一番令人心动的演讲词:“声波武器如果研究成功,会是最厉害的武器,发射出去的声波,可以破坏敌方的一切,令敌方的飞机在空中制成碎片,令敌方的坦克如同纸扎的一样,甚至可以令敌方的建筑物,一切的一切都在声波袭击下,烟消灰灭!”
达文博士一死,他主持的研究工作,就算能继续进行下去,也必然大受打击,是不是能实现,只怕也成问题了!
所以,索利爵士一接到了达文博士在汽车失事之后失踪的报告,心境之差,难以形容,而且他一口咬定,是那忽然去向不明的一男一女,把达文博士绑走了去!
他双手按在桌上咆哮:“绑架重要的高级科学家,正是敌对阵营的一贯伎俩!把那一男一女找出来,就可以真相大白!七宗案件,都可以真相大白!”
于是,那一男一女的绘像,被复印了许多万份,不但在全国各地向有关人员派发,而且通过国际警方,通过签有情报合作条约的国家派发,务求把这一男一女找出来,使事件真相水落石出。
索利爵士还不满足,继续咆哮:“把那三流作家找来,我不信他的胡说八道,让我亲自来问,问出事情发生的真相来!”
好几个情报官都觉得索利爵士可能太过分了些,但是也没有什么人敢阻止他。
天气极好的那天,他怀着坏心情不断在踱步,就是在等他口中“三流作家”但尼尔的到来。
他已经在但尼尔的供词之中,找到了一些警方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准备向但尼尔发问。他脾气虽然暴躁,可是却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情报工作者,凡出色的情报工作者,必然都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
所以,当但尼尔走进他的办公室时,看到迎上来的是一个身子又高又瘦,头发半秃,看来样貌十分普通,有着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的高削鼻子的老者,虽然瘦,可是精神奕奕,目光更是锐利之极。当两人握手的时候,爵士直视了但尼尔几分钟,看人但尼尔的心中,生出了一股寒意。
两人坐下来之后,爵士开门见山:“请你把那天发生的事,再说一遍。”
但尼尔来的时候,已经知道索利爵士的身分,是一个职位很高的情报官,所以他有他自己的打算,这时,他微笑着:“虽然国民应该和政府合作,但是我也不想被当作傻瓜一样随人指使,我要先问几个问题!”
索利爵士摊开了手,表示没有问题。
但尼尔问:“那个……失踪者是什么身分?”
索利爵士半秒钟也没有犹豫,就把达文博士的身分讲了出来,因为在自由社会之中,像达文博士失踪这样重大的事,根本不可能对公众稍作隐瞒,就像以往六宗“意外”案件,也都经过传播媒介的报导一样,所以但尼尔一听,整个人直跳了起来!不断挥着手。
他是个神秘小说家,对一切神秘的事情都很留意。
当同一个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接二连三地“死于意外”之后,报章杂志上,早已议论纷纷,但尼尔自然也曾留意。所以他一听之下,才会感到震惊。
他结结巴巴地道:“就是……就是已经有六个人死于意外的那个研究院?”
索利爵士盯着他:“是,那六宗,不是意外,是谋杀,是巧妙之极的谋杀,而这一宗是绑架,是巧妙之极的绑架。达文博士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不相信你会参与绑架工作,但是我希望你照实说出当时的情形!”
但尼尔一听,脸胀得通红:“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话!”
索利闷哼了一声:“你说,曾听到达文的车中,传出一下叫声,叫的是什么?”
但尼尔道:“我没有听清楚,你何不问那红发少妇?她是博士的什么人?”
爵士冷冷的回答:“秘书,她等一会也会来--车子撞向那堵墙的情形,你没有看到?”
但尼尔苦笑:“当时雾很浓,看不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堵见鬼的墙在那儿!”
索利望了但尼尔一眼:“你是故意这样说,还是顺口说的?”
但尼尔用力一挥手:“我不知你问的是什么见鬼的问题,什么叫故意、顺口?”
索利笑了一下:“有趣之极,那堵墙,当地人就叫它‘见鬼的墙’,并有一段鬼故事。”
他接着道:“建这堵墙的目的是由于很久以前,驾车--当然是马车,经过那条路的人,都可以看到路边鬼影幢幢,使得驾车的人和马匹都受惊。后来,有人记住了鬼出现的正确位置,在路边建了这堵墙,恰好挡住了总在这里出现的鬼--附近几个村庄的人,一直在维修这堵墙!”
索利又道:“有了这堵墙后,晚上驾车经过的人,就看不到鬼--被墙挡住了!”但尼尔再地想不到和索利爵士见面,竟然会听到这样的一段话!
他同时也感到,做为一个神秘小说作家,他的想像力绝称不上丰富。那“见鬼的墙”的来历,和它的挡阻鬼影的作用,他就怎么地想不出来。他张口结舌了足有大半分钟,才道:“你不相信我的供词,是因为我所说的情形太怪异!”
爵士“嗯”地一声:“可以这样说。”
但尼尔叫了起来:“可是件刚才说的故事,比我的叙述更加怪异!”
爵士像是早已知道他会有此一问,立即回答:“我说的是传说故事,我希望你所说的是实在的事实!”
但尼尔不住的摇着头,他有点无法控制他的激动情绪,他在一分钟之后,才略微镇定了下来:“我所说的一切,全是事实,找到那东方男子和那个美女,他们可以为我作证。”
爵士闷哼一声:“砖堆中有一种力量,把本来只被压住了上半身的人硬扯了进去--你是不是认为每一砖块头之上,都有鬼魂附着?”
但尼尔翻着眼:“不是没有可能!世上,什么怪事都有,不是没有可能!”
索利爵士走近但尼尔,他的个子高,来到近前时,他略低下头,盯着但尼尔看。但尼尔说的本来就是实话,所以也毫不畏惧地回望他,两人正在僵持着的时候,有人敲门,爵士应了一声,门外有人道:“简珍小姐来了!”
索利这才把视线移向门:“请进来。”门打开,进来的是那个俏丽的红发女郎。
但尼尔直到这时,才知道她的身分和名字,自从那一天离开了医院之后,他还没有见过她。
但尼尔先向她扬了扬手,简珍的神情有点迷惘,掠了掠发,但尼尔道:“事发那天,你昏迷不醒,是我送你到医院去的啊。”
简珍的声音十分轻柔:“谢谢你。”然后,她转向索利爵士:“我一直昏迷不醒,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点也不知道。”
索利爵士指着但尼尔:“这位先生说,在撞车之前,他听见你们的车子中,有一下呼叫声,那是谁发出来的,为什么要呼叫?”
简珍皱起了眉,思索着,红头发的女郎,通常给人以坚强和刚烈的感觉,可是这时,简珍却楚楚动人,看来很惹人怜爱,但尼尔在一旁,自然而然,用手在她的手背上,轻拍了两下:“慢慢想!”
简珍回报但尼尔的是一个充满了温情和感谢的眼色。
她开始说话,在一开始的时候,语气不是很坚定,但不多久,她说的话,再也没有犹豫的成份,显然她完全可以记起当时发生的事。
简珍说着当时情形的时候,索利爵士和但尼尔都用心听着,索利的问题很多,但尼尔很少出声。
但尼尔和简珍两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手是什么时候开始握在一起的,或许是说到紧张时,听的人也紧张,两只手却自然握到了一起。
当他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互相握紧了手的时候,并没有立即松开手来或者是其中哪一个略松了松手,另一个却握得更紧,总之,他们仍然握着手就是,他们互望着,心中都有异样的感觉。
但尼尔和简珍两人,这时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异样的感觉,自然是男女之间情爱的开始。
为什么忽然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但尼尔和简珍,本来是绝不相识的陌生人。
若不是由于那宗意外,他们一生之中,可能都不会见面,这是自然力量的十分奇妙的安排,值得一提。
其实,世上任何男女相识、恋爱,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作这种安排的自然力量,大都不可思议,也奇妙到不可思议。
其次,但尼尔和简珍感情迅速发展,成为一双爱侣之后,对整个故事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点,看下去自然会明白。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一刹那的互相凝望,或许只是一下无意的碰撞,但尼尔和简珍,自然而然地握住了手,也并不特别,只不过,说明了简珍叙述的话,自有其吸引人之处而已。
简珍这样开始她的叙述:“那天的雾十分浓,实际上,这几天早上的雾都很浓……”
早上,雾相当浓,公路上车子多,行车缓慢,达文博士双手扶着驾驶盘,不断地拍打着,神情显得很不耐烦,他性子急,这一点和他科学家的身分不是很适合,可是他只是生活上性急,做起科学实验来,失败一百次,他还可以吹着口哨,神情轻松地再做第一百零一次。
简珍是他的秘书--她不是科学家,博士所研究的项目,她一窍不通,博士是声波研究的世界性权威,可是简珍只怕连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最多到两万赫兹都不知道,就算对她解释,有许多声音,人耳功能无法听到,她也只会睁大眼睛现出惘然的神情。
可是,简珍却是一个极好的秘书,记得博士一切要做的事,及时提醒他,替他推掉无聊的约会,替他覆信,等等琐事,全落在简珍的身上,所以简珍对博士的生活程序,十分清楚--只有这个早上是例外。
这个早上,简珍到达办公室时,恰好达文博士迎面走来,一看到她,就向她作了一个手势。
简珍和博士一起工作已有三年,自然熟知博士各种手势的用意,那是“跟我来”。
简珍就跟在博士的身边,一起向前走,博士的神情相当凝重,看来心事重重--这也是很常见的情形,博士的工作十分繁重,自然也常在思考。
不一会,简珍就知道,博士是走向停车场去。隶属于国防部的科学研究院,那是蕴藏着最多国防军事机密的所在,所以禁卫森严,军装的、便装的保安人员极多。简珍心细,她发觉一路上,十个保安人员向博士打招呼,博士只回答三、四次,这和他平时的作风,大不相同,才知今早他一定有些特别。
一直到了博士的车子旁,简珍才忍不住问了一句:“博士,我们到哪里去?”
她不问还好,一问,博士的回答,令她几乎把手中的文件夹,跌到了地上!
博士的声音听来恶狠狠,他说的是:“到哪里去?见鬼去!”
达文博士是一个典型的绅士,单是说起话来,“请”和“谢谢”不绝于口,虽然简珍感到他今早的神态有异,可是也绝想不到他会议出这样的话来!
简珍当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后来她说,她在那几秒钟发呆的时候,还以为博士一定会向她道歉的,可是博士却没有道歉,反而十分愤怒地打开了车门,坐上了驾驶的位置。简珍在那一刹那间,委屈得俏脸通红,几乎想哭。她只是随便问了一句,却料不到惹得博士发了相当大的脾气,而且一反常态,也不替她打开车门!
简珍决不定自己是不是应该上车,博士已经在车中叫了起来:“快上车,我要你作一个见证!”
(简珍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停顿。索利爵士问:“请你把和博士所说的那两句话,再重复一遍,并且尽量模仿他当时的语气。”)
(简珍照着爵士所说的重复着,可以听出,博士在说“见鬼去”的时候,不单是生气时的气话,倒像是另外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在内。)
(简珍的补充是:“博士从来不说粗话,他是一个典型的君子!”)
(爵士却在这时说了一句粗话,接着道:“说粗话的未必是小人!”)
当时,简珍一听博士说要她去“作一个见证”,她心中十分奇怪,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却不敢再问,只是上了车,坐在博士的身边。博士一开始驾车,就显得十分不耐烦,他不断地超越其他的车辆,又在毫无必要时乱按喇叭,在离开市区之前,甚至不顾危险,闯过了两个红灯。
简珍心惊肉跳,到后来,她实在忍不住,失声叫了起来:“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简珍在这样叫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要博士的回答,她只是自然而然,望向博士,只见博士咬牙切齿,神情十分愤怒:“我不会放过他们的,不论他们是什么来路,我都不能让他们胡来!”
这几句话,若算是对简珍问题的回答,那实在令简珍更加莫名其妙,她睁大了眼睛,不知说什么才好。这时,雾更浓,虽然已离开了市区,可是公路上的车子十分拥挤,博士不住地用手拍着驾驶盘,焦躁无比。简珍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又问了一句:“他们是谁啊,在做些什么事?”
达文博士的回答,令简珍不敢再发出任何问题,因为她认为,博士的精神状态很不正常,不适宜和他交谈,只有等他的情绪恢复正常之后再说。
令简珍小姐有了这样决定的原因,是由于博士的回答,确然是十分骇人之故。
博士的回答是:“杀人!”
非但他的回答惊人,他的神态也叫简珍正襟危坐,不敢再去看他--他说到“杀人”的时候,他的神态,就像是他自己想去杀人一样!
大约又过了十分钟左右,简珍由于车子突然转弯,而使身子侧向一边,她定了定神,发现博士已把车子,转进了一条小路。
那条小路十分崎岖,可是却可以把车速提高,博士把车子开得十分快,简珍拉住了扶手,在那时,她感到害怕,想叫博士停车,但是她还没有开口,就听到博士忽然挺直了喉咙,狂叫了一句话。
博士的那一下呼叫声,连跟在后面,距离相当远的但尼尔都可以听得到,由此可知他叫得多么大声。对就在他身边的简珍来说,那更是可怕之极的经历。
博士狂叫的是:“为什么让我知道?”
他在叫了一句之后不到几秒钟,车子就突然冲出了路面,接下来,当然是撞上了砖墙!
车子一撞上了砖墙,简珍就昏了过去,一直到医院方醒过来,所以,在撞车现场发生的事,她一无所知,也没有人告诉她有怪事发生--后来,但尼尔自然也说给她听了。
简珍把那天早上的情形说完了之后,办公室中,有一个短暂时间的沉默,但尼尔看了爵士一眼:“可否要听听我的意见?”
爵士由于心情恶劣,所以态度上也是恶劣,他只是翻了翻眼睛,一副“有话请说,有屁请放”的样子。
他认定这六宗意外死亡是谋杀,这宗怪事是绑架,这一切全是敌对阵营打击国防研究院的阴谋。
但尼尔却不在乎,他挥着手:“达文博士显然发现了一些人,正在进行阴谋,杀人的阴谋。”
索利爵士冷笑了一声:“请说点有意义的话。”
转自百草园,晓霜扫校
一直等到黄昏时分,他才获准离开医院,当他离开医院时,却又看到了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现象:几个军官,有两个是女军官,簇拥着一个俏丽的红发少妇,进了一辆有国防部标记的车子,那少妇,就是但尼尔送到医院来的那个女伤者。
但尼尔才一看到那红发少妇之际,他还未曾想到其他,那时,他和国防部的车子,相距大约有十来步,恰好那红发少妇转过头来,和他打了一个照面,但尼尔扬了扬手,大声招呼了一下。
少妇看来正想扬手和但尼尔打招呼,可是她身边的女军官,却按住了她的手,并且,看来有点半强迫地,把她推进了车子。接着,车子就疾驶而去!
但尼尔不禁呆立了片刻,他想起,警方曾不让那红发少妇去接触外人,现在又劳动国防部派专人来把她接走。
由此更可知,那个被压在砖堆下的人,一定是一个身分特殊的重要人物!
但尼尔一想到这里,十分兴奋。
这件事,如果加以适当的渲染,再写成小说,那一定可以比他以前的作品更加吸引读者,说不定可使他成为当红的畅销小说家!
但尼尔手舞足蹈,他决定先写个大纲,交给出版社过目,然后就开始写作。可是当他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一辆警车驶到,那个高级警官跳下车来,声势汹汹走向但尼尔:“但尼尔先生,警方认为你在那宗车祸中作了假证供,请你到警局去作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解释不能达到合理的程度,你会被控向警方提供虚假消息。”
但尼尔又是气愤又是恼怒,可是,他没有办法,非和警方合作不可。
警方拘留了他二十四小时,放他走,然后又立即拘留他,又是将近二十四小时,他受到不断的盘问,他一遍又一遍地把当时的经过说给高级警官、心理学家、测谎专家和他不知道是什么职位的人听,他越来越相信被砖堆“吸”进去的那人,一定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但尼尔所不知道的是,在三十小时之后,他所作的证供,就已经到了索利爵士的手中,索利爵士第一次看报告时,和国防部派来约两个军官在一起,那两个军官,也隶属情报组。
索利爵士一看到神秘失踪者的身分,脸色就比发霉的乳酪还要难看,他先骂了一句粗话,才问:“这已经是第几个了?”
一个军官道:“可以算第七个,也可以算第一个!”
索利爵士瞪了那军官一眼,那军官解释:“出事的六个,都在意外之中丧生,当尸体被发现时,只知道曾发生意外,目击者的证供也都说是意外,可是这一宗,意外失事且失踪了,而且过程又如此怪诞!”
这时候的索利爵士十分恼怒。
索利爵士指着证供:“别相信那个三流作家的胡说八道!难怪谁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根本不会编故事!”
两个军官苦笑:“他把同样的供词,说了二十遍,都没有差错!”
爵士用力一挥手,在文件中抽出了那一男一女的绘像来,看到那美女的绘像,他也不禁呆了一呆,然后,他指着绘像:“关键就在这一男一女身上,事情其实极其简单,以前的六宗,都是布局巧妙之种的谋杀,而这一宗,则是布局巧妙的绑架!”
两个军官欲语又止,爵士十分大方:“说,我很肯接受不同的意见。”
一个军官吸了一口气:“那六宗案件,都经过极周详的调查,结论只能说是意外,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证明那是谋杀。”
爵士“哼”地一声:“这才叫作是巧妙的谋杀,萨达博士有两个博士的头衔,是激光研究的权威,头脑清晰,行事镇定,他会把车子开得那么快,不但撞穿了车房的门,而且撞穿了车房的后墙,因而丧生?”
那军官叹了一声:“有人看到他把车子开得飞快,车子里只有他一个人,若不是意外,那就是地想自杀!”
爵士闷哼一声:“他为什么要自杀?”
两个军官长叹一声,都没有回答。
索利爵士和那两个情报军官的对答,好像无头无脑,不是很容易明白,所以必须说明一下。
在十七个月前,国防部科学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反坦克武器专家,在郊游期间,被火车撞死。
车司机说死者突然冲上车轨来,他虽然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毫无机会把火车煞停。这宗事件,经过调查,当作意外处理。
两个月后,又是国防部科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有自动步枪之父之称的一个博士,自住所的阳台上,越过栏杆跌下来,他的住所是一幢高级住宅大厦的第二十八层,坠地之际,自然立即身亡。
有目击者说。死者在跌下来之前,曾把身子俯得十分特出,像是想抓住什么,看到的人,当时就觉得十分危险,果然,突然之间,就发生了惨剧。又经过了十分详细的调查,被认定是意外。又过了三个月,这个研究院的副院长,也就是索利爵士提到过的萨达博士,也发生了意外。
萨达博士发生了意外之后,由于已是研究院高级人员中的第三宗,死的只会是对国防事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那是最敏感,最使敌人想对之下手的目标,若是巧合,未免太巧,于是不排除有敌对阵营的阴谋正在进行的可能性。
所以,案件知会了索利爵士,爵士策一个反应就是:“谋杀!谋杀我国在国防工业上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怕之极的大阴谋!”
整个情报本部有的人支持他的说法,有的人不同意,可是周密广泛的调查一直在进行,但除了“意外”之外,没有别的结果。
然后,又是第四宗、第五宗、第六宗……
死者都是研究院中的重要人物,每一宗,不论如何调查,都是意外。
然后,是第七宗,就是但尼尔目睹经过的那件怪异事件,但尼尔料得不错,那个被砖堆吸了进去的人,地位的确相当重要,他主持一个研究部门,在发展一种利用声波的频率来摧毁敌方的设施上,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即将可以付诸制造了!
他的名字是达文,那个和他同车的红发少妇,是达文博士的秘书和助手。
达文博士的研究项目,设想相当大胆,先肯定,物质有一个震裂音波频率。
他的设想就算坚硬如钢铁,也有这个震裂点。说起来或许令人难以相信,达文博士有这种科学研究上的灵感,是由于他的爱妻是一个女高音歌唱家的缘故。女高音在发出尖锐的歌声时,很容易就可以使得玻璃器皿--最常见的是玻璃杯被震裂,那是一种很普通的现象。
达文博士从这种普通的现象中得到了灵感上的联想,他开始寻找可以使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物质的东西碎裂的那种音波频率。当他的设想被国防部研究院接纳时,他有过一番令人心动的演讲词:“声波武器如果研究成功,会是最厉害的武器,发射出去的声波,可以破坏敌方的一切,令敌方的飞机在空中制成碎片,令敌方的坦克如同纸扎的一样,甚至可以令敌方的建筑物,一切的一切都在声波袭击下,烟消灰灭!”
达文博士一死,他主持的研究工作,就算能继续进行下去,也必然大受打击,是不是能实现,只怕也成问题了!
所以,索利爵士一接到了达文博士在汽车失事之后失踪的报告,心境之差,难以形容,而且他一口咬定,是那忽然去向不明的一男一女,把达文博士绑走了去!
他双手按在桌上咆哮:“绑架重要的高级科学家,正是敌对阵营的一贯伎俩!把那一男一女找出来,就可以真相大白!七宗案件,都可以真相大白!”
于是,那一男一女的绘像,被复印了许多万份,不但在全国各地向有关人员派发,而且通过国际警方,通过签有情报合作条约的国家派发,务求把这一男一女找出来,使事件真相水落石出。
索利爵士还不满足,继续咆哮:“把那三流作家找来,我不信他的胡说八道,让我亲自来问,问出事情发生的真相来!”
好几个情报官都觉得索利爵士可能太过分了些,但是也没有什么人敢阻止他。
天气极好的那天,他怀着坏心情不断在踱步,就是在等他口中“三流作家”但尼尔的到来。
他已经在但尼尔的供词之中,找到了一些警方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准备向但尼尔发问。他脾气虽然暴躁,可是却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情报工作者,凡出色的情报工作者,必然都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
所以,当但尼尔走进他的办公室时,看到迎上来的是一个身子又高又瘦,头发半秃,看来样貌十分普通,有着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的高削鼻子的老者,虽然瘦,可是精神奕奕,目光更是锐利之极。当两人握手的时候,爵士直视了但尼尔几分钟,看人但尼尔的心中,生出了一股寒意。
两人坐下来之后,爵士开门见山:“请你把那天发生的事,再说一遍。”
但尼尔来的时候,已经知道索利爵士的身分,是一个职位很高的情报官,所以他有他自己的打算,这时,他微笑着:“虽然国民应该和政府合作,但是我也不想被当作傻瓜一样随人指使,我要先问几个问题!”
索利爵士摊开了手,表示没有问题。
但尼尔问:“那个……失踪者是什么身分?”
索利爵士半秒钟也没有犹豫,就把达文博士的身分讲了出来,因为在自由社会之中,像达文博士失踪这样重大的事,根本不可能对公众稍作隐瞒,就像以往六宗“意外”案件,也都经过传播媒介的报导一样,所以但尼尔一听,整个人直跳了起来!不断挥着手。
他是个神秘小说家,对一切神秘的事情都很留意。
当同一个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接二连三地“死于意外”之后,报章杂志上,早已议论纷纷,但尼尔自然也曾留意。所以他一听之下,才会感到震惊。
他结结巴巴地道:“就是……就是已经有六个人死于意外的那个研究院?”
索利爵士盯着他:“是,那六宗,不是意外,是谋杀,是巧妙之极的谋杀,而这一宗是绑架,是巧妙之极的绑架。达文博士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不相信你会参与绑架工作,但是我希望你照实说出当时的情形!”
但尼尔一听,脸胀得通红:“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话!”
索利闷哼了一声:“你说,曾听到达文的车中,传出一下叫声,叫的是什么?”
但尼尔道:“我没有听清楚,你何不问那红发少妇?她是博士的什么人?”
爵士冷冷的回答:“秘书,她等一会也会来--车子撞向那堵墙的情形,你没有看到?”
但尼尔苦笑:“当时雾很浓,看不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堵见鬼的墙在那儿!”
索利望了但尼尔一眼:“你是故意这样说,还是顺口说的?”
但尼尔用力一挥手:“我不知你问的是什么见鬼的问题,什么叫故意、顺口?”
索利笑了一下:“有趣之极,那堵墙,当地人就叫它‘见鬼的墙’,并有一段鬼故事。”
他接着道:“建这堵墙的目的是由于很久以前,驾车--当然是马车,经过那条路的人,都可以看到路边鬼影幢幢,使得驾车的人和马匹都受惊。后来,有人记住了鬼出现的正确位置,在路边建了这堵墙,恰好挡住了总在这里出现的鬼--附近几个村庄的人,一直在维修这堵墙!”
索利又道:“有了这堵墙后,晚上驾车经过的人,就看不到鬼--被墙挡住了!”但尼尔再地想不到和索利爵士见面,竟然会听到这样的一段话!
他同时也感到,做为一个神秘小说作家,他的想像力绝称不上丰富。那“见鬼的墙”的来历,和它的挡阻鬼影的作用,他就怎么地想不出来。他张口结舌了足有大半分钟,才道:“你不相信我的供词,是因为我所说的情形太怪异!”
爵士“嗯”地一声:“可以这样说。”
但尼尔叫了起来:“可是件刚才说的故事,比我的叙述更加怪异!”
爵士像是早已知道他会有此一问,立即回答:“我说的是传说故事,我希望你所说的是实在的事实!”
但尼尔不住的摇着头,他有点无法控制他的激动情绪,他在一分钟之后,才略微镇定了下来:“我所说的一切,全是事实,找到那东方男子和那个美女,他们可以为我作证。”
爵士闷哼一声:“砖堆中有一种力量,把本来只被压住了上半身的人硬扯了进去--你是不是认为每一砖块头之上,都有鬼魂附着?”
但尼尔翻着眼:“不是没有可能!世上,什么怪事都有,不是没有可能!”
索利爵士走近但尼尔,他的个子高,来到近前时,他略低下头,盯着但尼尔看。但尼尔说的本来就是实话,所以也毫不畏惧地回望他,两人正在僵持着的时候,有人敲门,爵士应了一声,门外有人道:“简珍小姐来了!”
索利这才把视线移向门:“请进来。”门打开,进来的是那个俏丽的红发女郎。
但尼尔直到这时,才知道她的身分和名字,自从那一天离开了医院之后,他还没有见过她。
但尼尔先向她扬了扬手,简珍的神情有点迷惘,掠了掠发,但尼尔道:“事发那天,你昏迷不醒,是我送你到医院去的啊。”
简珍的声音十分轻柔:“谢谢你。”然后,她转向索利爵士:“我一直昏迷不醒,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点也不知道。”
索利爵士指着但尼尔:“这位先生说,在撞车之前,他听见你们的车子中,有一下呼叫声,那是谁发出来的,为什么要呼叫?”
简珍皱起了眉,思索着,红头发的女郎,通常给人以坚强和刚烈的感觉,可是这时,简珍却楚楚动人,看来很惹人怜爱,但尼尔在一旁,自然而然,用手在她的手背上,轻拍了两下:“慢慢想!”
简珍回报但尼尔的是一个充满了温情和感谢的眼色。
她开始说话,在一开始的时候,语气不是很坚定,但不多久,她说的话,再也没有犹豫的成份,显然她完全可以记起当时发生的事。
简珍说着当时情形的时候,索利爵士和但尼尔都用心听着,索利的问题很多,但尼尔很少出声。
但尼尔和简珍两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手是什么时候开始握在一起的,或许是说到紧张时,听的人也紧张,两只手却自然握到了一起。
当他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互相握紧了手的时候,并没有立即松开手来或者是其中哪一个略松了松手,另一个却握得更紧,总之,他们仍然握着手就是,他们互望着,心中都有异样的感觉。
但尼尔和简珍两人,这时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异样的感觉,自然是男女之间情爱的开始。
为什么忽然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但尼尔和简珍,本来是绝不相识的陌生人。
若不是由于那宗意外,他们一生之中,可能都不会见面,这是自然力量的十分奇妙的安排,值得一提。
其实,世上任何男女相识、恋爱,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作这种安排的自然力量,大都不可思议,也奇妙到不可思议。
其次,但尼尔和简珍感情迅速发展,成为一双爱侣之后,对整个故事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点,看下去自然会明白。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一刹那的互相凝望,或许只是一下无意的碰撞,但尼尔和简珍,自然而然地握住了手,也并不特别,只不过,说明了简珍叙述的话,自有其吸引人之处而已。
简珍这样开始她的叙述:“那天的雾十分浓,实际上,这几天早上的雾都很浓……”
早上,雾相当浓,公路上车子多,行车缓慢,达文博士双手扶着驾驶盘,不断地拍打着,神情显得很不耐烦,他性子急,这一点和他科学家的身分不是很适合,可是他只是生活上性急,做起科学实验来,失败一百次,他还可以吹着口哨,神情轻松地再做第一百零一次。
简珍是他的秘书--她不是科学家,博士所研究的项目,她一窍不通,博士是声波研究的世界性权威,可是简珍只怕连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最多到两万赫兹都不知道,就算对她解释,有许多声音,人耳功能无法听到,她也只会睁大眼睛现出惘然的神情。
可是,简珍却是一个极好的秘书,记得博士一切要做的事,及时提醒他,替他推掉无聊的约会,替他覆信,等等琐事,全落在简珍的身上,所以简珍对博士的生活程序,十分清楚--只有这个早上是例外。
这个早上,简珍到达办公室时,恰好达文博士迎面走来,一看到她,就向她作了一个手势。
简珍和博士一起工作已有三年,自然熟知博士各种手势的用意,那是“跟我来”。
简珍就跟在博士的身边,一起向前走,博士的神情相当凝重,看来心事重重--这也是很常见的情形,博士的工作十分繁重,自然也常在思考。
不一会,简珍就知道,博士是走向停车场去。隶属于国防部的科学研究院,那是蕴藏着最多国防军事机密的所在,所以禁卫森严,军装的、便装的保安人员极多。简珍心细,她发觉一路上,十个保安人员向博士打招呼,博士只回答三、四次,这和他平时的作风,大不相同,才知今早他一定有些特别。
一直到了博士的车子旁,简珍才忍不住问了一句:“博士,我们到哪里去?”
她不问还好,一问,博士的回答,令她几乎把手中的文件夹,跌到了地上!
博士的声音听来恶狠狠,他说的是:“到哪里去?见鬼去!”
达文博士是一个典型的绅士,单是说起话来,“请”和“谢谢”不绝于口,虽然简珍感到他今早的神态有异,可是也绝想不到他会议出这样的话来!
简珍当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后来她说,她在那几秒钟发呆的时候,还以为博士一定会向她道歉的,可是博士却没有道歉,反而十分愤怒地打开了车门,坐上了驾驶的位置。简珍在那一刹那间,委屈得俏脸通红,几乎想哭。她只是随便问了一句,却料不到惹得博士发了相当大的脾气,而且一反常态,也不替她打开车门!
简珍决不定自己是不是应该上车,博士已经在车中叫了起来:“快上车,我要你作一个见证!”
(简珍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停顿。索利爵士问:“请你把和博士所说的那两句话,再重复一遍,并且尽量模仿他当时的语气。”)
(简珍照着爵士所说的重复着,可以听出,博士在说“见鬼去”的时候,不单是生气时的气话,倒像是另外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在内。)
(简珍的补充是:“博士从来不说粗话,他是一个典型的君子!”)
(爵士却在这时说了一句粗话,接着道:“说粗话的未必是小人!”)
当时,简珍一听博士说要她去“作一个见证”,她心中十分奇怪,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却不敢再问,只是上了车,坐在博士的身边。博士一开始驾车,就显得十分不耐烦,他不断地超越其他的车辆,又在毫无必要时乱按喇叭,在离开市区之前,甚至不顾危险,闯过了两个红灯。
简珍心惊肉跳,到后来,她实在忍不住,失声叫了起来:“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简珍在这样叫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要博士的回答,她只是自然而然,望向博士,只见博士咬牙切齿,神情十分愤怒:“我不会放过他们的,不论他们是什么来路,我都不能让他们胡来!”
这几句话,若算是对简珍问题的回答,那实在令简珍更加莫名其妙,她睁大了眼睛,不知说什么才好。这时,雾更浓,虽然已离开了市区,可是公路上的车子十分拥挤,博士不住地用手拍着驾驶盘,焦躁无比。简珍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又问了一句:“他们是谁啊,在做些什么事?”
达文博士的回答,令简珍不敢再发出任何问题,因为她认为,博士的精神状态很不正常,不适宜和他交谈,只有等他的情绪恢复正常之后再说。
令简珍小姐有了这样决定的原因,是由于博士的回答,确然是十分骇人之故。
博士的回答是:“杀人!”
非但他的回答惊人,他的神态也叫简珍正襟危坐,不敢再去看他--他说到“杀人”的时候,他的神态,就像是他自己想去杀人一样!
大约又过了十分钟左右,简珍由于车子突然转弯,而使身子侧向一边,她定了定神,发现博士已把车子,转进了一条小路。
那条小路十分崎岖,可是却可以把车速提高,博士把车子开得十分快,简珍拉住了扶手,在那时,她感到害怕,想叫博士停车,但是她还没有开口,就听到博士忽然挺直了喉咙,狂叫了一句话。
博士的那一下呼叫声,连跟在后面,距离相当远的但尼尔都可以听得到,由此可知他叫得多么大声。对就在他身边的简珍来说,那更是可怕之极的经历。
博士狂叫的是:“为什么让我知道?”
他在叫了一句之后不到几秒钟,车子就突然冲出了路面,接下来,当然是撞上了砖墙!
车子一撞上了砖墙,简珍就昏了过去,一直到医院方醒过来,所以,在撞车现场发生的事,她一无所知,也没有人告诉她有怪事发生--后来,但尼尔自然也说给她听了。
简珍把那天早上的情形说完了之后,办公室中,有一个短暂时间的沉默,但尼尔看了爵士一眼:“可否要听听我的意见?”
爵士由于心情恶劣,所以态度上也是恶劣,他只是翻了翻眼睛,一副“有话请说,有屁请放”的样子。
他认定这六宗意外死亡是谋杀,这宗怪事是绑架,这一切全是敌对阵营打击国防研究院的阴谋。
但尼尔却不在乎,他挥着手:“达文博士显然发现了一些人,正在进行阴谋,杀人的阴谋。”
索利爵士冷笑了一声:“请说点有意义的话。”
转自百草园,晓霜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