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發生在若幹年之前,請留意此點。
許多年來,在我記述的故事之中,有不少涉及到人的前世。前世、今生、來世,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在思索,而又未曾有確實證據可以詳細說明的疑惑。牽涉的範圍極廣——靈魂、輪回、記憶都和生命的奧秘有關,堪稱是人類的最大神秘。
在我記述的故事之中,曾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又以各種各樣的設想去假想,各位熟知我故事的朋友,自然可以知道,衹怕在我之前,並無他人在文字上如此多樣化的形式去探索這個生命大奧秘的究竟。
結果如何呢?
結果,還是在想像和假設的階段。
在以往所作的努力之中,並沒有一個故事正式以“前世”為名,如今的這個故事,既然名為“前世”,講的自然是有關人前世之事。
這個故事之所以打正旗號,是由發生的事,和以前的種種假設,有些分別,獨特而詭異,確然是人的前世和今生的糾纏。除了詭異之外,甚至還很恐怖,若說每一個人都有前世的話,更值得令人深思。
好了,閑話表過,開始說故事。
故事開始在一個寒夜,我又恰好在一個寒帶地區,大雪紛飛——至於我何以會在那個滴水成冰的地方,後文自當細表,那和本故事大有關連。
我當時所在的環境,是一個山區,大雪自早上開始,下了整整一天,天地之間,除了白色之外,別無其他,而且,連聲音也像是被蓋住了,靜得出奇。
在山拗中,有一座規模中等的莊院,我就在那座莊院之內。那莊院所在的山拗,極其隱秘,要通過一道很窄的峽𠔌,才能達到。那峽𠔌有幾條通道,寬度都不超過兩公尺。莊院的主人,就在那幾條通道,設置了堅固的鋼閘,當真是一夫當關,萬人莫入。
除了這些通道之外,四面高山環繞。那山和中國的山不同,全是巍峨的岩石,山勢突兀崇峻,不是普通人所能翻越。
莊院是很典型的古代歐洲式,四面是高墻,當中是個很大的院子,就地取材,鋪着青石板,顯得冷漠無情。院子三面是房捨,兩層高,據主人說,共有三十四間房間,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廳堂等等。
我到了那座莊院之後,初安排住在東翼二樓的一間大套房之中,房間很大,陳設粗曠簡單,一點也說不上豪華,但是設備齊全,暖氣設備很好——並不現代化,是燒木取暖的那種。一進院子,就可以看到一角堆積如山一段一段的木棍子,都是山區的杉木,燒起來,鬆油會發出“劈啪”的爆炸裂聲,迸出火花,還會有一股伴隨着暖洋洋感覺而來的香味,是取暖的上佳材料,看見有那麽多的木段,給人安全感,不會再懼怕嚴寒。
我比較詳細地描寫這些,目的是想說,這裏,在感覺上如同世外桃源一樣,一切生活上必需的物質,應有盡有。其平靜寧謐,無以尚之,確然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
莊院的主人,確然也稱得上一位隱士。
這主人的真正身份,我不是很明白,本來,這不是我做事的作風,我不可能不明白一個人的身份,便到他的莊院作客。
但如今的情形,確然如此,這其問自然有特別的原因在,我自會在後文說明。
從莊院的規模和主人的談吐舉止看來,我可以憑推理能力估計他的身份,我估計他是歐洲某國的一個貴族,可能更是曾執掌實權的那種,隨着王國的崩潰,而離了權位的。
歐洲有的是這樣的貴族,有的窮途潦倒,生活不堪,有的卻依然坐擁巨資,花天酒地。那莊主人顯然是經濟極度寬裕,但是他卻避世隱居,也算是很特別的情形。
好了,現在該說說我是何以會破例來到這裏的。其實情形也很簡單,那天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一聽那口蒼老的、標準的牛津口音英語,我就叫了起來:“爵士,我以為你已變成靈魂了。”
電話那頭傳來呵呵的笑聲:“真是,每天我都以為自己會變靈魂,可是身體卻還在。”
在這樣不尋常的對話,當然是由於對方是一個不尋常的人。對了,熟悉我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那“爵士”就是普索利爵士。
普索利一生醉心於靈學研究,創辦了靈學研究學會,廣泛搜集各種有關靈魂存在的證據,成績卓然。我和他相交多年,所以可以這樣對話。
我又問:“你今年貴庚——”
普索利爵士輕嘆:“九十三歲了,衛,是老得應該變靈魂了!”
我安慰他;“不必性急,這一天遲早會來臨。”
我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打電話給我的,所以就等他繼續說下去,他幹咳了幾聲,纔道:“衛,我嚮你作一個請求,希望你不要拒絶,我是一個快變成靈魂的老人了!”
由於他最後這一句話,我一時之間想岔了,以為他要托我在他變成靈魂之後,做些什麽事,研究靈學正是我的一大興趣,所以我一口答應:“行,絶無問題,你衹管說。”
普索利反倒頓了頓,纔道:“我請你到一處地方去,在那裏,有一樁奇事在等着我們。”
我怔了一怔,想不到事情會是這樣。普索利不等我再有反應,便說出了那莊院的所在,我一聽是在如此之北的地方,更想設辭拒絶。
普索利又道:“那莊院主人姓牛頓,我看是假姓,牛頓先生不但請了我,還請了另外一些人——”
接着,他念出五六個人名來,我一聽,全是知名的靈學專傢、降靈師、通靈者等等。這樣的一批人聚集在一起,不必說,一定又是舉行召靈行動了。
召靈會之類的行動,屬於“靈學初階”,我對靈學的接觸,早已超越了這個階段,所以我更沒有興趣。而且,在普索利的話中,我找到很好的推辭理由,我先打了一個呵欠,雖然不禮貌,但也很實在表示了我的不感興趣,勝過許多言語。
我道:“爵士,你忽略了一件事,那位牛頓先生並沒有請我。”
普索利道:“他極想邀請你,可是不知道該如何着手,所以我自告奮勇出馬代勞。”
我支吾着,要想推辭。普索利已道:“我已在世不久了,你就當是來見我最後一面吧,難道你忍心拒絶?”
聽他這樣說,我當然衹有答應了。因為我和他雖然都相信有靈魂的存在,到大傢都變成靈魂時,一定還有機會相聚,但那畢竟是另一種存在形式了,幾乎一切全是不可知之數,自然趁如今大傢還有身體,還是人的時候,相聚一次的好。
普索利叮囑我:“請立即動身,要是遲了,遇上了大風雪,旅途不會那麽愉快。”
我答應了,轉頭和白素一說,白素笑道:“真有人情味,連去做什麽都不知道。”
我一攤手:“就當是去看一個老朋友,有何不可?”
白素自然沒有異議,所以我就來到了這個莊院。
卻說我到了離莊院最近的一個小機場,已有一架小型直升機在等着我,駕駛者是一個金發小夥子,極高瘦,一見我就道:“牛頓先生千萬致意,他實在是足不出戶,不然一定親自來迎接。普索利爵士是上午到的,他老人傢精神極好,因為牛頓先生沒來機場接他,駡了三句粗話。並且說,衛先生你至少要因此駡六句,要我千萬不可回嘴。”
我悶哼了一聲:“爵士錯了,我一句也不駡。”
小夥子忙道:“牛頓先生一定感激莫名,他會在莊院恭候大駕。”
我笑了一下,心想這個叫牛頓的傢夥,若是沒有特別的理由,而如此慢客的話,那麽他必然會自食其果,我衹當是來會見老朋友普索利好了。
那小夥子駕着直升機,升空之後,不多久,嚮下望去,就全是延綿崎嶇的山嶺,偶然可以看到一些村落城鎮,也是十分稀疏。
大約飛行了四十分鐘左右,就看到了那座莊院,我首先看到莊院中間的空地上,有幾個人站着,其中一個人正雙手嚮天空揮舞着。
這個人的一隻手,執着手杖,那手杖的一端,是一個迎着陽光會發亮的銀球。一看到這手杖,自然知道這揮舞雙手的人,就是普索利爵士了。
直升機降落,普索利叫嚷着,步履有點艱難地急急走來,他畢竟已是一個很老的老人了。我連忙奔過去,兩人相擁了好一陣子,互相拍着對方的背部,很是感慨——光陰如箭,自從上次和他相會,至今又過了許多年,在這許多年之中,又發生了太多事,都是在當時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最令人感慨的,自然是我們共同的朋友陳長青——那塊內有靈魂的木炭,首先是他發現了報上的怪廣告來找我的,如今陳長青卻不知魂歸何處,自然令人傷感。
我們急急地交換着彼此的傷感,倒把另外幾個人冷落了。
直到話舊告一段落,普索利纔一一嚮我介紹另外那幾個人。
那幾個人全是靈學專傢,有一兩位我也曾聽說過,等他介紹完畢,我不覺愕然,因為主人牛頓先生竟然不在其內。
雖然有陌生人在,可是在這佯的情形下,要我不發話,卻與我的脾性不合。
我衝普索利一瞪眼,他倒知我脾氣,不等我開口,就一疊連聲道:“稍安,稍安,毋躁,毋躁!”
我哼了一聲:“是怎麽一回事,總得有個交代!”
本來,我還怕有陌生人在,我發作起來,有點不好意思。誰知我話一出口,響應之聲四起:“是啊,總該有個交代,不然,算什麽!”
從來自各人的反應,我可以肯定兩件事。其一,這些人都是普索利約來的,情形和我一樣。其二,他們也都未曾見過此屋主人牛頓先生,所以我的話,才能引起名人的共鳴。
普索利嘆了一聲:“各位,既來之,則安之!”
我冷笑一聲:“主人躲起來不見人,客人哪能安得下來。”
普索利一頓手中的手杖:“我邀各位來的時候,已經說明有一件極其特別的事要各位參與,既然是特別的事,自然也要有與衆不同的開始,不然,就變成普通的事了,對不對?”
對於普索利這樣的強詞奪理,各人都又好氣又好笑,我道:“好,那主人為什麽躲起來不見人,你把原因說出來聽聽。”
普索利道:“真正的原因,我也不知道,衹知道他還在等一個人,等那個人到了,自然會露面——他千辛萬苦的請了諸位前來,就是有難題要各位相助,若非有苦衷,萬無慢客之理。”
正說着,一個穿着管傢服裝的人,走了進來,他手提着一隻盒子,來到了跟前,道:“請衛斯理先生接受牛頓先生的歡迎。”
說着,他捧起了那衹盒子來。我悶哼了一聲;“原來牛頓先生在盒子之中。”
那盒子的大小如兩包香煙,當然不可能有一個人在裏面。管傢還沒有回答,那盒子竟傳出一個聽來又疲倦,又是苦澀的聲音:“可以這樣說,衛斯理先生,可以這樣說。”
那盒子原來是一個通訊儀,我仍然表示我的不滿:“我聽不懂你的話,牛頓先生!”
盒子傳來一下嘆息聲:“再等一兩天,等我要等的人到了,閣下自會明白,請原諒我……自閉太久了,要見……人,需要剋服許多心理上的恐懼和障礙,請原諒,我實在需要幫助!”
這一番話,說來懇切之至。而且說那是一個自閉癥患者最剖心的自白,也無不可。
我又望嚮普索利,他攤了攤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自閉癥,但知道他至少有十三年未曾見過任何人,所以,要他和我們相見,確如他所言,需要有一個對他來說,很是睏難的過程。”
有兩個人叫了起來:“天!這是嚴重之至的癥狀!”
這時,自那盒子中傳來了一下幽幽的嘆息,接着,牛頓先生又道:“各位若能體諒一個身患重病者的苦衷,真是感謝不盡!”
我沒有說什麽,其他幾個人都忙不迭道:“當然,那不算什麽。”
我之所以不出聲,是因為我感到事情不會如此簡單,雖然不知道牛頓先生在玩什麽花樣,可是事情發展到了這一地步,除了既來之則安之外,也沒有別的的辦法可想。
於是,我就在這個莊院之中,一耽就是三天。
這三天,倒可以說是我一生之中,少有的清靜日子,莊院中的藏書頗豐,而且大多數都是靈學方面的書。普索利爵士道:“這裏可以說是收藏量最豐富的靈學圖書館了。”
這英國老頭又討好我:“當然,再豐富的書籍中所記載的,也及不上衛斯理的一次經歷。”
我呸了一聲:“別肉麻了!”
當然,藏書之中,有我所未見的,所以單是看書,也不寂寞。而且,同來的幾個人也不討厭,圍爐喝酒閑談,也是人生一樂。
牛頓先生一直沒有露面,但是每天都有三次通過那盒子嚮我們問候,每次都語音懇切地道歉,並且說:“我們等的那人應該到了,唉怎麽還不到,怎麽還不到來啊!”
聽起來,他比我們還要焦急,我們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為難他了。
而且,從第二天起,我們幾個人就發展出一種新的趣味遊戲,就是竟猜牛頓先生邀請我們來是為了什麽事,和我們在等待的是什麽樣的人。
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假設,有的人提出的假設,匪夷所思,足以令人嘻哈絶倒。用這種遊戲來消磨時間,倒也頗有趣。
由於聚集在此的人,都和靈學者有關,所以我們的假設,也都猜測事情一定和靈魂有關,但是具體的情形如何,卻不得而知。
至於我們在等的是什麽人,倒是意見一致,大傢都認為在等的,一定是一個在靈學方面很有研究的大師,或是一個出色的靈媒——這方面的人,數目有限,我們甚至列出了三五個人來,各自在不同的人身上下了賭註,看誰可以勝出。
第三天晚上,大雪在停了一個下午之後,又紛紛揚揚的飄下來,雪夜圍爐,喝着酒,天南地北,大傢雖然都在情緒上有些不耐煩,但不至於到了不可忍耐的程度。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一陣“軋軋”的機器聲,在靜寂的雪夜中聽來,格外刺耳。
那是直升機的聲音,各人都立時想到,我們等待的人終於來了。
大傢都站了起來,這時,我們都在二樓的一個小客廳中,可以望到莊院中間的空地,直升機在那裏降落。我一個箭步走過去,拉開了窗簾,雪花紛揚之中,已看到直升機正在下降,把地下的積雪,掃得盤旋飛舞,蔚為奇觀。
不一會,直升機停下,首先下機的是那個駕機的小夥子,接着,小夥子小心地扶着一個人下來。那人全身被件連頭罩住的大黑袍罩着,衹看出他的身形,很是矮小,卻看不出他的面目。
駕駛員扶着那人走了幾步,我就已經肯定:“是一位女性,上了年紀的女性。”
有兩個面露懷疑的神色,就被普索利狠狠的瞪了一眼,仿佛在說:“衛斯理的推理,你都有懷疑?”
在大雪紛飛之中,駕駛員和來人進了建築物,也就在這時,廳堂一角的擴音器有了聲音——牛頓先生每天就是通過它嚮我們問候的,這時,當然還是他的聲音,他的聲音聽為有點發抖,他道:“各位,我們等的人來了。”
各人都不約而同的悶哼了一聲,牛頓先生又道:“可是我暫時還不能和各位見面。”
我冷冷地道:“別考驗我們的耐性。”
牛頓先生忙道:“千萬別誤會,我和來人之間,會有一段對話,請各位留意傾聽,因為這是事情的起源,請各位再忍耐一會,事情一定能令各位感興趣的。”
普索利作了一個無可奈何的手勢,在擴音器中,可以隱約聽到牛頓先生在喘氣像是他的心情緊張之至。
過了一會,聽到了開門聲和一個年老女人的聲音,很是不滿和恐懼;“這……是什麽地方?”
接着,便是牛頓先生的聲音:“放心,方琴女士,沒有人會傷害你,你會得到應有的豐厚的報酬,衹要你肯充分合作。”
那被稱為方琴女士的老婦人,答應了一聲,接着,牛頓就問了個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問題:“方琴女士,你認識我嗎?”
老婦人的回答,更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她道:“不認識,我從來也沒有見過你。”
聽到了這樣的對話,我們幾個人不禁面面相覷,心中充滿了疑惑,可是又全然無法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於是,我們們衹好用心地聽下去——牛頓先生既然懇請我們聽他和方琴女士的對話,必然有他的道理。
牛頓又問:“在你的記憶之中,是不是對我有印象,或許你曾聽什麽人說起過我這樣的一個人?”
在這個問題之後,是好一陣子的沉默,想來是老婦人正努力在記憶之中,搜索牛頓先生的印象。
約莫一分鐘之後,纔聽得她回答:“沒有,一點印象也沒有。”
牛頓先生並不氣餒,仍在追問:“或許我現在太老了,跟你腦中的印象不同,這兩張是我早年的相片,請你看了,再仔細想一想。”
這時,不但我們好奇,連老婦人也忍不住問:“牛頓先生,你花了那麽大的代價,把我從那麽遠請了來,就是為問這樣的問題?”
牛頓先生的語調顯得有點急躁:“你先回答了這個問題再說,我還有別的話要問你。”
接下來,又是一陣子的沉默,方琴女士的回答仍然是:“對不起,我沒有印象——我沒有見過你。”
牛頓嘆了一聲:“那我衹好說一些往事,來喚醒你的記憶了。”
方琴訝然:“往事?誰的往事?”
牛頓道:“你的——你曾在一傢醫院的婦産部門服務多年,是不是?”
方琴女士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是的,聖十字醫院,我從護士學校畢業之後,就在婦産科服務,一共三十七年,以最高榮譽退休。”
牛頓道:“真了不起,你在三十七年的工作之中;一定照顧過許多初生嬰兒了。”
方琴道:“當然,太多了。”
牛頓道:“多到記不清?”
方琴“自然記不清。”
文學殿堂 掃校
許多年來,在我記述的故事之中,有不少涉及到人的前世。前世、今生、來世,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在思索,而又未曾有確實證據可以詳細說明的疑惑。牽涉的範圍極廣——靈魂、輪回、記憶都和生命的奧秘有關,堪稱是人類的最大神秘。
在我記述的故事之中,曾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又以各種各樣的設想去假想,各位熟知我故事的朋友,自然可以知道,衹怕在我之前,並無他人在文字上如此多樣化的形式去探索這個生命大奧秘的究竟。
結果如何呢?
結果,還是在想像和假設的階段。
在以往所作的努力之中,並沒有一個故事正式以“前世”為名,如今的這個故事,既然名為“前世”,講的自然是有關人前世之事。
這個故事之所以打正旗號,是由發生的事,和以前的種種假設,有些分別,獨特而詭異,確然是人的前世和今生的糾纏。除了詭異之外,甚至還很恐怖,若說每一個人都有前世的話,更值得令人深思。
好了,閑話表過,開始說故事。
故事開始在一個寒夜,我又恰好在一個寒帶地區,大雪紛飛——至於我何以會在那個滴水成冰的地方,後文自當細表,那和本故事大有關連。
我當時所在的環境,是一個山區,大雪自早上開始,下了整整一天,天地之間,除了白色之外,別無其他,而且,連聲音也像是被蓋住了,靜得出奇。
在山拗中,有一座規模中等的莊院,我就在那座莊院之內。那莊院所在的山拗,極其隱秘,要通過一道很窄的峽𠔌,才能達到。那峽𠔌有幾條通道,寬度都不超過兩公尺。莊院的主人,就在那幾條通道,設置了堅固的鋼閘,當真是一夫當關,萬人莫入。
除了這些通道之外,四面高山環繞。那山和中國的山不同,全是巍峨的岩石,山勢突兀崇峻,不是普通人所能翻越。
莊院是很典型的古代歐洲式,四面是高墻,當中是個很大的院子,就地取材,鋪着青石板,顯得冷漠無情。院子三面是房捨,兩層高,據主人說,共有三十四間房間,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廳堂等等。
我到了那座莊院之後,初安排住在東翼二樓的一間大套房之中,房間很大,陳設粗曠簡單,一點也說不上豪華,但是設備齊全,暖氣設備很好——並不現代化,是燒木取暖的那種。一進院子,就可以看到一角堆積如山一段一段的木棍子,都是山區的杉木,燒起來,鬆油會發出“劈啪”的爆炸裂聲,迸出火花,還會有一股伴隨着暖洋洋感覺而來的香味,是取暖的上佳材料,看見有那麽多的木段,給人安全感,不會再懼怕嚴寒。
我比較詳細地描寫這些,目的是想說,這裏,在感覺上如同世外桃源一樣,一切生活上必需的物質,應有盡有。其平靜寧謐,無以尚之,確然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
莊院的主人,確然也稱得上一位隱士。
這主人的真正身份,我不是很明白,本來,這不是我做事的作風,我不可能不明白一個人的身份,便到他的莊院作客。
但如今的情形,確然如此,這其問自然有特別的原因在,我自會在後文說明。
從莊院的規模和主人的談吐舉止看來,我可以憑推理能力估計他的身份,我估計他是歐洲某國的一個貴族,可能更是曾執掌實權的那種,隨着王國的崩潰,而離了權位的。
歐洲有的是這樣的貴族,有的窮途潦倒,生活不堪,有的卻依然坐擁巨資,花天酒地。那莊主人顯然是經濟極度寬裕,但是他卻避世隱居,也算是很特別的情形。
好了,現在該說說我是何以會破例來到這裏的。其實情形也很簡單,那天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一聽那口蒼老的、標準的牛津口音英語,我就叫了起來:“爵士,我以為你已變成靈魂了。”
電話那頭傳來呵呵的笑聲:“真是,每天我都以為自己會變靈魂,可是身體卻還在。”
在這樣不尋常的對話,當然是由於對方是一個不尋常的人。對了,熟悉我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那“爵士”就是普索利爵士。
普索利一生醉心於靈學研究,創辦了靈學研究學會,廣泛搜集各種有關靈魂存在的證據,成績卓然。我和他相交多年,所以可以這樣對話。
我又問:“你今年貴庚——”
普索利爵士輕嘆:“九十三歲了,衛,是老得應該變靈魂了!”
我安慰他;“不必性急,這一天遲早會來臨。”
我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打電話給我的,所以就等他繼續說下去,他幹咳了幾聲,纔道:“衛,我嚮你作一個請求,希望你不要拒絶,我是一個快變成靈魂的老人了!”
由於他最後這一句話,我一時之間想岔了,以為他要托我在他變成靈魂之後,做些什麽事,研究靈學正是我的一大興趣,所以我一口答應:“行,絶無問題,你衹管說。”
普索利反倒頓了頓,纔道:“我請你到一處地方去,在那裏,有一樁奇事在等着我們。”
我怔了一怔,想不到事情會是這樣。普索利不等我再有反應,便說出了那莊院的所在,我一聽是在如此之北的地方,更想設辭拒絶。
普索利又道:“那莊院主人姓牛頓,我看是假姓,牛頓先生不但請了我,還請了另外一些人——”
接着,他念出五六個人名來,我一聽,全是知名的靈學專傢、降靈師、通靈者等等。這樣的一批人聚集在一起,不必說,一定又是舉行召靈行動了。
召靈會之類的行動,屬於“靈學初階”,我對靈學的接觸,早已超越了這個階段,所以我更沒有興趣。而且,在普索利的話中,我找到很好的推辭理由,我先打了一個呵欠,雖然不禮貌,但也很實在表示了我的不感興趣,勝過許多言語。
我道:“爵士,你忽略了一件事,那位牛頓先生並沒有請我。”
普索利道:“他極想邀請你,可是不知道該如何着手,所以我自告奮勇出馬代勞。”
我支吾着,要想推辭。普索利已道:“我已在世不久了,你就當是來見我最後一面吧,難道你忍心拒絶?”
聽他這樣說,我當然衹有答應了。因為我和他雖然都相信有靈魂的存在,到大傢都變成靈魂時,一定還有機會相聚,但那畢竟是另一種存在形式了,幾乎一切全是不可知之數,自然趁如今大傢還有身體,還是人的時候,相聚一次的好。
普索利叮囑我:“請立即動身,要是遲了,遇上了大風雪,旅途不會那麽愉快。”
我答應了,轉頭和白素一說,白素笑道:“真有人情味,連去做什麽都不知道。”
我一攤手:“就當是去看一個老朋友,有何不可?”
白素自然沒有異議,所以我就來到了這個莊院。
卻說我到了離莊院最近的一個小機場,已有一架小型直升機在等着我,駕駛者是一個金發小夥子,極高瘦,一見我就道:“牛頓先生千萬致意,他實在是足不出戶,不然一定親自來迎接。普索利爵士是上午到的,他老人傢精神極好,因為牛頓先生沒來機場接他,駡了三句粗話。並且說,衛先生你至少要因此駡六句,要我千萬不可回嘴。”
我悶哼了一聲:“爵士錯了,我一句也不駡。”
小夥子忙道:“牛頓先生一定感激莫名,他會在莊院恭候大駕。”
我笑了一下,心想這個叫牛頓的傢夥,若是沒有特別的理由,而如此慢客的話,那麽他必然會自食其果,我衹當是來會見老朋友普索利好了。
那小夥子駕着直升機,升空之後,不多久,嚮下望去,就全是延綿崎嶇的山嶺,偶然可以看到一些村落城鎮,也是十分稀疏。
大約飛行了四十分鐘左右,就看到了那座莊院,我首先看到莊院中間的空地上,有幾個人站着,其中一個人正雙手嚮天空揮舞着。
這個人的一隻手,執着手杖,那手杖的一端,是一個迎着陽光會發亮的銀球。一看到這手杖,自然知道這揮舞雙手的人,就是普索利爵士了。
直升機降落,普索利叫嚷着,步履有點艱難地急急走來,他畢竟已是一個很老的老人了。我連忙奔過去,兩人相擁了好一陣子,互相拍着對方的背部,很是感慨——光陰如箭,自從上次和他相會,至今又過了許多年,在這許多年之中,又發生了太多事,都是在當時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最令人感慨的,自然是我們共同的朋友陳長青——那塊內有靈魂的木炭,首先是他發現了報上的怪廣告來找我的,如今陳長青卻不知魂歸何處,自然令人傷感。
我們急急地交換着彼此的傷感,倒把另外幾個人冷落了。
直到話舊告一段落,普索利纔一一嚮我介紹另外那幾個人。
那幾個人全是靈學專傢,有一兩位我也曾聽說過,等他介紹完畢,我不覺愕然,因為主人牛頓先生竟然不在其內。
雖然有陌生人在,可是在這佯的情形下,要我不發話,卻與我的脾性不合。
我衝普索利一瞪眼,他倒知我脾氣,不等我開口,就一疊連聲道:“稍安,稍安,毋躁,毋躁!”
我哼了一聲:“是怎麽一回事,總得有個交代!”
本來,我還怕有陌生人在,我發作起來,有點不好意思。誰知我話一出口,響應之聲四起:“是啊,總該有個交代,不然,算什麽!”
從來自各人的反應,我可以肯定兩件事。其一,這些人都是普索利約來的,情形和我一樣。其二,他們也都未曾見過此屋主人牛頓先生,所以我的話,才能引起名人的共鳴。
普索利嘆了一聲:“各位,既來之,則安之!”
我冷笑一聲:“主人躲起來不見人,客人哪能安得下來。”
普索利一頓手中的手杖:“我邀各位來的時候,已經說明有一件極其特別的事要各位參與,既然是特別的事,自然也要有與衆不同的開始,不然,就變成普通的事了,對不對?”
對於普索利這樣的強詞奪理,各人都又好氣又好笑,我道:“好,那主人為什麽躲起來不見人,你把原因說出來聽聽。”
普索利道:“真正的原因,我也不知道,衹知道他還在等一個人,等那個人到了,自然會露面——他千辛萬苦的請了諸位前來,就是有難題要各位相助,若非有苦衷,萬無慢客之理。”
正說着,一個穿着管傢服裝的人,走了進來,他手提着一隻盒子,來到了跟前,道:“請衛斯理先生接受牛頓先生的歡迎。”
說着,他捧起了那衹盒子來。我悶哼了一聲;“原來牛頓先生在盒子之中。”
那盒子的大小如兩包香煙,當然不可能有一個人在裏面。管傢還沒有回答,那盒子竟傳出一個聽來又疲倦,又是苦澀的聲音:“可以這樣說,衛斯理先生,可以這樣說。”
那盒子原來是一個通訊儀,我仍然表示我的不滿:“我聽不懂你的話,牛頓先生!”
盒子傳來一下嘆息聲:“再等一兩天,等我要等的人到了,閣下自會明白,請原諒我……自閉太久了,要見……人,需要剋服許多心理上的恐懼和障礙,請原諒,我實在需要幫助!”
這一番話,說來懇切之至。而且說那是一個自閉癥患者最剖心的自白,也無不可。
我又望嚮普索利,他攤了攤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自閉癥,但知道他至少有十三年未曾見過任何人,所以,要他和我們相見,確如他所言,需要有一個對他來說,很是睏難的過程。”
有兩個人叫了起來:“天!這是嚴重之至的癥狀!”
這時,自那盒子中傳來了一下幽幽的嘆息,接着,牛頓先生又道:“各位若能體諒一個身患重病者的苦衷,真是感謝不盡!”
我沒有說什麽,其他幾個人都忙不迭道:“當然,那不算什麽。”
我之所以不出聲,是因為我感到事情不會如此簡單,雖然不知道牛頓先生在玩什麽花樣,可是事情發展到了這一地步,除了既來之則安之外,也沒有別的的辦法可想。
於是,我就在這個莊院之中,一耽就是三天。
這三天,倒可以說是我一生之中,少有的清靜日子,莊院中的藏書頗豐,而且大多數都是靈學方面的書。普索利爵士道:“這裏可以說是收藏量最豐富的靈學圖書館了。”
這英國老頭又討好我:“當然,再豐富的書籍中所記載的,也及不上衛斯理的一次經歷。”
我呸了一聲:“別肉麻了!”
當然,藏書之中,有我所未見的,所以單是看書,也不寂寞。而且,同來的幾個人也不討厭,圍爐喝酒閑談,也是人生一樂。
牛頓先生一直沒有露面,但是每天都有三次通過那盒子嚮我們問候,每次都語音懇切地道歉,並且說:“我們等的那人應該到了,唉怎麽還不到,怎麽還不到來啊!”
聽起來,他比我們還要焦急,我們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為難他了。
而且,從第二天起,我們幾個人就發展出一種新的趣味遊戲,就是竟猜牛頓先生邀請我們來是為了什麽事,和我們在等待的是什麽樣的人。
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假設,有的人提出的假設,匪夷所思,足以令人嘻哈絶倒。用這種遊戲來消磨時間,倒也頗有趣。
由於聚集在此的人,都和靈學者有關,所以我們的假設,也都猜測事情一定和靈魂有關,但是具體的情形如何,卻不得而知。
至於我們在等的是什麽人,倒是意見一致,大傢都認為在等的,一定是一個在靈學方面很有研究的大師,或是一個出色的靈媒——這方面的人,數目有限,我們甚至列出了三五個人來,各自在不同的人身上下了賭註,看誰可以勝出。
第三天晚上,大雪在停了一個下午之後,又紛紛揚揚的飄下來,雪夜圍爐,喝着酒,天南地北,大傢雖然都在情緒上有些不耐煩,但不至於到了不可忍耐的程度。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一陣“軋軋”的機器聲,在靜寂的雪夜中聽來,格外刺耳。
那是直升機的聲音,各人都立時想到,我們等待的人終於來了。
大傢都站了起來,這時,我們都在二樓的一個小客廳中,可以望到莊院中間的空地,直升機在那裏降落。我一個箭步走過去,拉開了窗簾,雪花紛揚之中,已看到直升機正在下降,把地下的積雪,掃得盤旋飛舞,蔚為奇觀。
不一會,直升機停下,首先下機的是那個駕機的小夥子,接着,小夥子小心地扶着一個人下來。那人全身被件連頭罩住的大黑袍罩着,衹看出他的身形,很是矮小,卻看不出他的面目。
駕駛員扶着那人走了幾步,我就已經肯定:“是一位女性,上了年紀的女性。”
有兩個面露懷疑的神色,就被普索利狠狠的瞪了一眼,仿佛在說:“衛斯理的推理,你都有懷疑?”
在大雪紛飛之中,駕駛員和來人進了建築物,也就在這時,廳堂一角的擴音器有了聲音——牛頓先生每天就是通過它嚮我們問候的,這時,當然還是他的聲音,他的聲音聽為有點發抖,他道:“各位,我們等的人來了。”
各人都不約而同的悶哼了一聲,牛頓先生又道:“可是我暫時還不能和各位見面。”
我冷冷地道:“別考驗我們的耐性。”
牛頓先生忙道:“千萬別誤會,我和來人之間,會有一段對話,請各位留意傾聽,因為這是事情的起源,請各位再忍耐一會,事情一定能令各位感興趣的。”
普索利作了一個無可奈何的手勢,在擴音器中,可以隱約聽到牛頓先生在喘氣像是他的心情緊張之至。
過了一會,聽到了開門聲和一個年老女人的聲音,很是不滿和恐懼;“這……是什麽地方?”
接着,便是牛頓先生的聲音:“放心,方琴女士,沒有人會傷害你,你會得到應有的豐厚的報酬,衹要你肯充分合作。”
那被稱為方琴女士的老婦人,答應了一聲,接着,牛頓就問了個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問題:“方琴女士,你認識我嗎?”
老婦人的回答,更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她道:“不認識,我從來也沒有見過你。”
聽到了這樣的對話,我們幾個人不禁面面相覷,心中充滿了疑惑,可是又全然無法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於是,我們們衹好用心地聽下去——牛頓先生既然懇請我們聽他和方琴女士的對話,必然有他的道理。
牛頓又問:“在你的記憶之中,是不是對我有印象,或許你曾聽什麽人說起過我這樣的一個人?”
在這個問題之後,是好一陣子的沉默,想來是老婦人正努力在記憶之中,搜索牛頓先生的印象。
約莫一分鐘之後,纔聽得她回答:“沒有,一點印象也沒有。”
牛頓先生並不氣餒,仍在追問:“或許我現在太老了,跟你腦中的印象不同,這兩張是我早年的相片,請你看了,再仔細想一想。”
這時,不但我們好奇,連老婦人也忍不住問:“牛頓先生,你花了那麽大的代價,把我從那麽遠請了來,就是為問這樣的問題?”
牛頓先生的語調顯得有點急躁:“你先回答了這個問題再說,我還有別的話要問你。”
接下來,又是一陣子的沉默,方琴女士的回答仍然是:“對不起,我沒有印象——我沒有見過你。”
牛頓嘆了一聲:“那我衹好說一些往事,來喚醒你的記憶了。”
方琴訝然:“往事?誰的往事?”
牛頓道:“你的——你曾在一傢醫院的婦産部門服務多年,是不是?”
方琴女士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是的,聖十字醫院,我從護士學校畢業之後,就在婦産科服務,一共三十七年,以最高榮譽退休。”
牛頓道:“真了不起,你在三十七年的工作之中;一定照顧過許多初生嬰兒了。”
方琴道:“當然,太多了。”
牛頓道:“多到記不清?”
方琴“自然記不清。”
文學殿堂 掃校
我們聽到這裏,更是奇訝莫名,牛頓請來的,原來是一傢醫院的婦産科護士。不管這個護士的工作多麽出色,資格多老,但我們都看不出來跟我們有什麽關係——牛頓的問題,甚至使人覺得無聊。
可是牛頓還在繼續問:“可是,其中必然有一個極其特別的嬰兒,是令你終生難忘的,是不是?”
這個問題,我們聽來仍覺十分無聊,可是,方琴女士必然有極其激烈的反應,因為我們立即聽到她發出了一下遏抑的、極其吃驚的、生自喉嚨的怪聲。
接着,她便呻吟起來,聲音甚至有點鳴咽,哺哺地道:“魔鬼,魔鬼,那是魔鬼!”
老婦人用這種聲音說話,聽來令人極感可怖,我們都聽到牛頓發出了一下呻吟聲。方琴女士的聲音更尖銳:“我實在不願再提起這件事,這是我一生之中,最大的一個惡夢!
牛頓吸了一口氣:“不,不是夢,那是你的真實經歷,請你把這個經歷告訴我,一切細節全部不要保留,全說出來。”
方琴女士一等牛頓說完,便忽然尖叫起來,我們再也想不到一個老婦入竟然能發出這樣尖銳的聲音,所以都嚇了一跳。
她叫道::‘你——你就是那個人,你不是什麽牛頓先生,你的名字是弗林埃蒙頓!”
我們在傾聽着的各人,立時互相望了一眼,但連普索利也是一臉茫然,顯然我們對事情的來竜去脈,一無所知,也無從猜測。
牛頓先生長長吁了一口氣:“現在,你什麽都記起來了。”
方琴女士卻衹是不斷地喘氣,顯然,她“記起”的事,對她來說很恐怖,足以令得她一時之間,喪失了說話的能力。
過了一會,她纔道:“你真是……那個弗林?”
牛頓道:“是的。”
方琴女士的聲音有點發顫:“那麽,你收到過……多年之前……”
牛頓道:“正確他說,是三十年之前。”
方琴女士的語聲更加斷續;“是……三十年前我寄給你的東西,你收到了?”
牛頓先生道:“當然收到了,就是你寄給我的那些東西,徹底改變了我的後半生。不過,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麽人寄給我的,後來,抽絲剝繭地去查,纔查到你的身上來。”
方琴女士連聲道:“不關我的事,不關我的事,是他要我這麽做的,是他……他……”
她說到後來,語音之中,更是充滿了恐懼。
我們一衆在聽着對話的人,聽到這裏,仍然莫名其妙,不知就裏。
普索利叫了起來:“不!這傢夥葫蘆裏又賣什麽藥?”
我反倒比較沉得住氣:“聽下去,就會明白。”
這時,牛頓先生反倒在安慰方琴女士:“你鎮定些,來,喝一小口酒,會對你有幫助。你把當年的事,詳細說一遍,相信你一定記得每一個細節。”
方琴女士道:“我是到死也不會忘記的,我記得,那是午夜,也像今天那樣大雪紛飛,我和另一個護士值夜班。到巡視初生嬰兒房時候,那護士年輕,耐不住疲倦,睡着了,我不忍叫醒她,就獨自去巡視,初生嬰兒房中,一共有七個初生嬰兒,我進去的時候,看到每。一個嬰兒都睡得很沉,所以我轉了一轉,就準備離開。就在我走到門口,還沒有推開門時,就聽到了……異聲。”
方琴女士說到這裏時,略頓了一頓,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由於各人都屏氣靜息地在傾聽,所以她的這下吸氣,竟有聽來刺耳的效果。
牛頓並沒有追問,過了一會,方琴繼續說下去:“那是有一個人說話,可是……可是語氣怪極了,我從來也未曾聽過這樣的……人聲……”
牛頓道:“請你說得具體一些。”
方琴女士又喘了幾聲,纔道:“那是一個小孩子的聲音,可是……比小孩子的聲音更小孩子,那是……那是……那是……”
她連說了三聲“那是”,仍然未能說出具體的情形來。普索利嚮我望來,我已約略設想到當時的情形,我壓低聲音說:“她聽到了嬰兒的語聲。”
我此言一出,各人的反應不一,普索利大點其頭,其他兩人駭然,三人搖頭。
但是牛頓先生接下的話,已證明了我推測。他道:“你覺得難以形容,因為那是嬰兒發出的語聲,是不是?”
方琴女士發出了一下呻吟聲:“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牛頓先生道:“這個當然,誰也沒有聽過嬰兒說話,自然不能一下子就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這時,那大搖其頭的三個人,也變成了點頭,神情之間,大是欽佩。
方琴女士續道:“我聽到有人在叫我:‘護士長,護士長’。我陡然站定,心中奇怪之至,伸手揉了揉耳朵,以為是自己的幻覺,因為我可以肯定,除了我之外,再也沒有人在。”
牛頓先生道:“你錯了,除了你之外,還有許多嬰兒在。”
方琴女士語帶哭音;“可是,嬰兒是不會說話的啊!”
牛頓問了一句:“在嬰兒房中的嬰兒,都衹出生了幾天?”
方琴道:“從一天到九天——滿十天的,就由産婦自己照顧,搬到産婦房去了。”
牛頓停了片刻,纔道:“請繼續。”
方琴女士道:“我轉過身來,當時,我心中感到怪異之至,可是我看到的情形,更令我震驚。我看到有一個嬰兒正嚮我招手,而且他的口中正吐出聲音,在叫我:護士長,請你過來,我有話說。我卻僵立在原地,動彈不得。當時,我除了發出一些沒有意義的聲音之外,就衹知道呼喚上帝了!可是那嬰兒在叫我,嚮我招手,而且我看得很清楚,他要是能夠直起身來的話,一定會坐起來,他掙紮得如此努力,以致臉變得血紅。我記得那是一個男嬰,是八天前出世的,他竟然會說話,會叫我過去,真是……太可怕了!”
當時的情形,對方琴女士來說,確然太可怕了!
她僵立着,看着那男嬰,由於嬰兒纔出生八天,頸骨還未能支撐起頭部重量——比起小馬出生不到一小時,就能自己站立起來,人的初生生命,太柔弱了。
但是那男嬰卻努力使他的目光投嚮方琴,而且嘴唇掀動,一再自他口中發出語聲來:“護士長,請你過來,護士長,請你過來!”
嬰兒的話,聲音極細,但是這種奇異之極的現象,卻對方琴産生了一種巨大的力量。方琴雖然腳步浮動,但她仍一步一步的嚮前走去,一直來到了嬰兒的床前,和嬰兒四目相對。
方琴可以極強烈地感到,嬰兒雙眼之中那種殷切的期望。嬰兒籲了一口氣道:“我終於等到衹是你一個人來了,我和你的對話,少一個人聽到比較好。”
方琴雖然仍感到一陣陣的暈眩,但是她竟然和嬰兒對答起來,她道:“當然,衹怕別人經不起嚇。”
嬰兒道:“我也知道……我說話會令人害怕,但是你若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就不算什麽了。”
方琴苦笑:“不算什麽?”
嬰兒道:“是的,我纔死了不久,我的意思是,我的前一世死了不久,現在是我的新一世。”
方琴的身子搖晃了一下:“你是什麽人?是……會轉世的活佛?”
嬰兒答道:“不,我不是什麽活佛,我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極普通的女孩子,我衹不過十九歲,我死於很冷血卑鄙的謀殺!”
當方琴女士敘述她的奇遇到這裏時,我們都聽到了一下很是古怪的聲響,顯然是牛頓先生發出來的。這種情形,又使我立即産生了聯想,使我有理由相信,當年,牛頓先生和那個十九歲的女孩子之間,有着相當程度的糾葛在。
我的料想,再聽下去,便知是事實。
方琴女士吃了一驚:“那你……你……”
嬰兒續道:“我在臨死時,什麽也不想,衹想報仇!我是一個弱質女子,我這一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我聽說人有前世今生來生,所以我在想一點,若我有來生,我一定要是一個強有力的男子,到物品滿三十歲那年,我就要找我的仇人報仇,要他的遭遇,比我被他害死時更慘!”
嬰兒說話時咬牙切齒,現出極度怨恨之情,這種神情,是絶不應該在嬰兒臉上出現的,所以看起來,也格外怵目驚心。
方琴近乎呻吟:“你……把這一切告訴我幹什麽?你是一個嬰兒,如果給人知道了你會說話,你絶無法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成長,求求你,你別再說話了……”
方琴這時,思緒紊亂之至,她衹覺得如今的情形,不正常之至,所以她衹好求那嬰兒別再說話,好讓她把一切全當是幻覺。
嬰兒道:“我把話對你說完,我就不再說話了,除了你之外,我不會再讓別人知道這一切——對了,可是我要你把這一切,全部寫信告訴一個叫弗林埃蒙頓的人,這個人的地址是——”
嬰兒甚至道:“你別手足無措,請你把他的地址記下來,別記錯了。我要他知道,他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殺了人,別以為沒人知道,我這個被害人,沒有忘記這一切。我要他知道,我已再世為人;我要他知道,我一定會找他報仇,我要他從現在起,就日夜提心吊膽,等待我十倍殘酷的報仇!”
嬰兒一口氣說下來,說得氣促不已。作為育嬰護士,方琴自然而然在他的胸口輕輕搓揉着,但接着又感到事情怪異莫名,趕緊縮回手來。
嬰兒居然知道方琴的好意(當然,主宰嬰兒腦部的,是一個纔死不久的十九歲女子),嚮方琴現出一個笑容來。方琴的喉間,不由自地發出古怪的聲響,她吸了好兒口氣,纔道:“我一定照你的話去做,衹是……你……你千萬不要再說話,不然,人人都會把你當作魔鬼,衹怕連你的父母也不會例外!”
方琴的勸告,當真是肺腑之言——出生纔八天的嬰會說話,這無論如何,都是很妖異的事。
嬰兒很懂事地道:“是,我不再說話。”
說着,他就閉上了眼睛,看起來,和普通的嬰孩,一點分別也沒有。
方琴仍然伫立了相當久,一直盯着那嬰兒看,直到雙眼生疼,她纔了揉了揉眼,肯定了剛纔經歷的一切不是幻覺,這纔慢慢的退了出去。等她回到休息室時,她纔發覺自己全身已被汗水濕透了。
方琴女士說到這裏,牛頓先生就間:“你就照他所說,寄了信給我?”
牛頓先生的這一問,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但卻有幾個人發出了一下驚呼聲,因為直到這時,他們纔知道牛頓先生,就是那個“十九歲的女孩”所指控的卑鄙殘酷的殺人兇手,也就是那個嬰兒長大之後,要報仇的對象。
這一問,令得整件事開始明朗化了,同時,也解答了牛頓何以要改換姓名,何以多年來一直過着如此隱閉生活之謎。
我多少也可以知道他邀請我們這些人前來之目的——後來,牛頓把目的說了出來,果然和我所料想的並沒有差別。
當下,方琴道:“是的,但是我沒有立刻做——我當晚就把一切寫了下來,可是我一直在想,是寄還是不寄。到了第二天,嬰兒該離開嬰兒房了,我抱着他,把他放在他母親的床邊的小床上時,他的小手緊緊抓住我的手指不放,瞪着我,我在耳邊低聲道:“放心,我這就去寄,你放心。”他聽得我這樣說,纔鬆開了手。”
方琴略頓了一頓:“當天,我就把寫好的一切,照他所說的地址,寄出了。”
牛頓聲音苦澀:“他算是托對了人——不過有一點,你好像忘了。”
方琴道:“我忘了什麽?我隔了幾天就辭職,退休了,我好好地返鄉間隱居,是你把我找出來的。”
牛頓先生道:“若不是我答應用最好的條件照顧你的親人,你不會肯來吧!”
方琴女士道:“是的。”
牛頓道:“那你就應該把一切都告訴我——你忘了告訴我,當年那嬰兒,如今己是三十歲的青年人了,他叫什麽名字?”
方琴並沒有立時回答,在沉寂之中,氣氛變得很是緊張。雖然衹是一番對話,可是內容駭人,聽來有驚心動魄之感。
這一番對話的內容,不但牽涉到了過去未來,前世今生,而且還有冤死的人命和即將出現的報仇,一切組成了一個大漩渦,不知在急速旋轉之中,會把事情捲到何處去。
過了好一會,纔聽得方琴道:“那嬰孩當時還小,他父母沒給他取名字。”
牛頓悶哼一聲,顯然表示不信方琴的活,他又問:“那麽,他的父母叫什麽名字?”
這一次,方琴幹脆回答:“不記得了——我老了,一些瑣碎的事,都不記得了。”
牛頓先生突然暴躁起來:“瑣碎的事?女士,事關人命,有人要找我報仇,殺我,那絶不是瑣碎的事,你一定得記起來!”
方琴的聲音很平靜:“埃蒙頓先生,如果你曾在多年之前,害死了別人,你已經多活了這麽多年了。”
方琴的話很殘酷,但也很合理,我們都自然而然點頭表示同意。
可是牛頓的回答,卻出乎意料之外,他噴着嗓子叫:“我沒有害過人!”
一時之間,氣氛變得出奇的沉默。
過了足有三分鐘之久,纔又聽到了牛頓的喘氣聲,他再次叫:“我沒有殺過人!”
方琴女士發出一下用意不明的古怪聲響,然後道:“你有沒殺過人?”
牛頓道:“沒有!沒有!沒有!”
他斷然他說了三聲“沒有”,聽來理直氣壯之至。
方琴女士又發出一下那種古怪的聲響——聽來有點像是冷笑,至少也是嗤之以鼻。她道:“你沒有殺人,那……那……麽,一切全是我……我在說謊,根本沒有……沒有什麽嬰兒說話的事。”
牛頓先生厲聲道:“那你為什麽寄那封信給我?”
方琴也提高了聲音:“自然是我在幻黨的主使之下,做出了那種無意識的事,若你因此受了損失的話,你衹管嚮我索償好了!”
事情在突然之間,又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令我們這幾個旁聽者面面相覷,不知道會有什麽發展。
牛頓先生忽然軟了下來:“不!你不必故意那麽說,當年你的經歷,絶非幻覺,若不是真的有人告訴你,你不可能知道阿佳的死,也更不可能知道她是被人害死的,而且死得如此之慘。”
方琴道:“我可不知道什麽人叫阿佳。”
牛頓道:“就是……那個男嬰的前世。阿佳從十六歲起,就是出色的美人,她的肌膚如同百合花,容顔如同天上的雲彩,整入如同一大團浮動的香霧,她死那年纔十九歲,正如同朝霞一般……”
牛頓先生說到後來,變成了哺哺自語,顯然他正沉醉在往事之中。
方琴女士卻冷冷道:“是你殺死了她,使得朝霞幻滅了。”
牛頓道:“我沒有!”
方琴女士的聲音更冷:“她說的,她轉了一世,可是由於死得大冤,所以完全記得前世的事,她告訴我,殺她的人是弗林埃蒙頓,除非你不是那個弗林埃蒙頓,不然,就是你殺了她!”
牛頓幾乎在哀嗚:“不是我,她確然被人害死的,可是不是我,她弄錯了!”
方琴再冷笑:“笑話,別人會弄錯,死者本人,怎麽會弄錯?”
牛頓急速地喘着氣:“如果你現在忽然被人砍下了頭,你臨死之前,衹看到我,而且,看到我手上揮着一柄刀,那刀上又有血,你會怎麽想?”
方琴沒有回答,牛頓的假設問題,太荒謬,也太可怕了,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是正常的反應。
牛頓追問:“你會以為是我殺了你的,對不對?”
方琴的聲音有點猶豫:“有……有此可能。”
牛頓聲音苦澀:“當時的情形就是這樣。阿佳以為我殺了她,要是真是我殺了她,我不怕她來報仇,殺人償命,罪有應得。可是不是我殺人,她卻要找我來報仇,那我豈不是冤枉之至。”
方琴顯然還是不相信牛頓的自辯,她道:“那你等她來報仇的時候,對她說明白好了。”
牛頓氣急敗壞的道:“到她開始行動時,就來不及了,我可能連一點辯白的機會都沒有,就做了枉死鬼。”
他連喘了幾口氣:“所以我一定要先找到她,對她說明這一切,我沒有殺過她!”
方琴女士反問:“那麽,兇手是誰?”
牛頓的喘氣聲更急,他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我不知道,要命的是就是我不知道。”
方琴並沒有說話,衹是發出了三下冷笑聲,表示她對牛頓的不信任。
普索利爵士在這時,輕輕用時碰了我一下,他是在徵求我的意見,我心中也十分疑惑,因為牛頓的話,存在着不可解釋的矛盾。
他剛纔說,那個叫阿佳的女孩子,在臨死之前,看到他手上拿着刀,而且刀上還沾着血,所以認定他是殺人兇手。
又照他的說法,阿佳死得極慘,似乎是被人用刀砍下了頭而死的。
人頭被砍下,死亡自然隨之而來,就算還能有一剎間的清醒,衹怕至多也衹有能叫出“好快刀”三個字的時間,不會有更久。
((好快刀)是(聊齋志異)中著名的故事。)
(蒲鬆齡先生著述的《聊齋志異》一書,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短篇小說集,凡識字的,都應該至少看十遍J
那也就是說,兇手行兇時,牛頓應該在場,他應該看到行兇的過程,自然也應該知道兇手是誰。
可是,他卻說不知道。
這真是沒有理由之至——更怪的是,他這句話,應該是實話,他竭力否認自己是兇手,這衹有指出真兇是誰才能證明,所以他沒有理由說謊,他是真的不知兇手是誰。
這其中的矛盾,又怎麽解釋呢?
所以,普索利問我的意見時,我也一片恫然,我衹是搖了搖頭,作為回答。而且,我也不明白牛頓找我們來的目的,是要我們保護他麽?
文學殿堂 掃校
可是牛頓還在繼續問:“可是,其中必然有一個極其特別的嬰兒,是令你終生難忘的,是不是?”
這個問題,我們聽來仍覺十分無聊,可是,方琴女士必然有極其激烈的反應,因為我們立即聽到她發出了一下遏抑的、極其吃驚的、生自喉嚨的怪聲。
接着,她便呻吟起來,聲音甚至有點鳴咽,哺哺地道:“魔鬼,魔鬼,那是魔鬼!”
老婦人用這種聲音說話,聽來令人極感可怖,我們都聽到牛頓發出了一下呻吟聲。方琴女士的聲音更尖銳:“我實在不願再提起這件事,這是我一生之中,最大的一個惡夢!
牛頓吸了一口氣:“不,不是夢,那是你的真實經歷,請你把這個經歷告訴我,一切細節全部不要保留,全說出來。”
方琴女士一等牛頓說完,便忽然尖叫起來,我們再也想不到一個老婦入竟然能發出這樣尖銳的聲音,所以都嚇了一跳。
她叫道::‘你——你就是那個人,你不是什麽牛頓先生,你的名字是弗林埃蒙頓!”
我們在傾聽着的各人,立時互相望了一眼,但連普索利也是一臉茫然,顯然我們對事情的來竜去脈,一無所知,也無從猜測。
牛頓先生長長吁了一口氣:“現在,你什麽都記起來了。”
方琴女士卻衹是不斷地喘氣,顯然,她“記起”的事,對她來說很恐怖,足以令得她一時之間,喪失了說話的能力。
過了一會,她纔道:“你真是……那個弗林?”
牛頓道:“是的。”
方琴女士的聲音有點發顫:“那麽,你收到過……多年之前……”
牛頓道:“正確他說,是三十年之前。”
方琴女士的語聲更加斷續;“是……三十年前我寄給你的東西,你收到了?”
牛頓先生道:“當然收到了,就是你寄給我的那些東西,徹底改變了我的後半生。不過,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麽人寄給我的,後來,抽絲剝繭地去查,纔查到你的身上來。”
方琴女士連聲道:“不關我的事,不關我的事,是他要我這麽做的,是他……他……”
她說到後來,語音之中,更是充滿了恐懼。
我們一衆在聽着對話的人,聽到這裏,仍然莫名其妙,不知就裏。
普索利叫了起來:“不!這傢夥葫蘆裏又賣什麽藥?”
我反倒比較沉得住氣:“聽下去,就會明白。”
這時,牛頓先生反倒在安慰方琴女士:“你鎮定些,來,喝一小口酒,會對你有幫助。你把當年的事,詳細說一遍,相信你一定記得每一個細節。”
方琴女士道:“我是到死也不會忘記的,我記得,那是午夜,也像今天那樣大雪紛飛,我和另一個護士值夜班。到巡視初生嬰兒房時候,那護士年輕,耐不住疲倦,睡着了,我不忍叫醒她,就獨自去巡視,初生嬰兒房中,一共有七個初生嬰兒,我進去的時候,看到每。一個嬰兒都睡得很沉,所以我轉了一轉,就準備離開。就在我走到門口,還沒有推開門時,就聽到了……異聲。”
方琴女士說到這裏時,略頓了一頓,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由於各人都屏氣靜息地在傾聽,所以她的這下吸氣,竟有聽來刺耳的效果。
牛頓並沒有追問,過了一會,方琴繼續說下去:“那是有一個人說話,可是……可是語氣怪極了,我從來也未曾聽過這樣的……人聲……”
牛頓道:“請你說得具體一些。”
方琴女士又喘了幾聲,纔道:“那是一個小孩子的聲音,可是……比小孩子的聲音更小孩子,那是……那是……那是……”
她連說了三聲“那是”,仍然未能說出具體的情形來。普索利嚮我望來,我已約略設想到當時的情形,我壓低聲音說:“她聽到了嬰兒的語聲。”
我此言一出,各人的反應不一,普索利大點其頭,其他兩人駭然,三人搖頭。
但是牛頓先生接下的話,已證明了我推測。他道:“你覺得難以形容,因為那是嬰兒發出的語聲,是不是?”
方琴女士發出了一下呻吟聲:“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牛頓先生道:“這個當然,誰也沒有聽過嬰兒說話,自然不能一下子就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這時,那大搖其頭的三個人,也變成了點頭,神情之間,大是欽佩。
方琴女士續道:“我聽到有人在叫我:‘護士長,護士長’。我陡然站定,心中奇怪之至,伸手揉了揉耳朵,以為是自己的幻覺,因為我可以肯定,除了我之外,再也沒有人在。”
牛頓先生道:“你錯了,除了你之外,還有許多嬰兒在。”
方琴女士語帶哭音;“可是,嬰兒是不會說話的啊!”
牛頓問了一句:“在嬰兒房中的嬰兒,都衹出生了幾天?”
方琴道:“從一天到九天——滿十天的,就由産婦自己照顧,搬到産婦房去了。”
牛頓停了片刻,纔道:“請繼續。”
方琴女士道:“我轉過身來,當時,我心中感到怪異之至,可是我看到的情形,更令我震驚。我看到有一個嬰兒正嚮我招手,而且他的口中正吐出聲音,在叫我:護士長,請你過來,我有話說。我卻僵立在原地,動彈不得。當時,我除了發出一些沒有意義的聲音之外,就衹知道呼喚上帝了!可是那嬰兒在叫我,嚮我招手,而且我看得很清楚,他要是能夠直起身來的話,一定會坐起來,他掙紮得如此努力,以致臉變得血紅。我記得那是一個男嬰,是八天前出世的,他竟然會說話,會叫我過去,真是……太可怕了!”
當時的情形,對方琴女士來說,確然太可怕了!
她僵立着,看着那男嬰,由於嬰兒纔出生八天,頸骨還未能支撐起頭部重量——比起小馬出生不到一小時,就能自己站立起來,人的初生生命,太柔弱了。
但是那男嬰卻努力使他的目光投嚮方琴,而且嘴唇掀動,一再自他口中發出語聲來:“護士長,請你過來,護士長,請你過來!”
嬰兒的話,聲音極細,但是這種奇異之極的現象,卻對方琴産生了一種巨大的力量。方琴雖然腳步浮動,但她仍一步一步的嚮前走去,一直來到了嬰兒的床前,和嬰兒四目相對。
方琴可以極強烈地感到,嬰兒雙眼之中那種殷切的期望。嬰兒籲了一口氣道:“我終於等到衹是你一個人來了,我和你的對話,少一個人聽到比較好。”
方琴雖然仍感到一陣陣的暈眩,但是她竟然和嬰兒對答起來,她道:“當然,衹怕別人經不起嚇。”
嬰兒道:“我也知道……我說話會令人害怕,但是你若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就不算什麽了。”
方琴苦笑:“不算什麽?”
嬰兒道:“是的,我纔死了不久,我的意思是,我的前一世死了不久,現在是我的新一世。”
方琴的身子搖晃了一下:“你是什麽人?是……會轉世的活佛?”
嬰兒答道:“不,我不是什麽活佛,我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極普通的女孩子,我衹不過十九歲,我死於很冷血卑鄙的謀殺!”
當方琴女士敘述她的奇遇到這裏時,我們都聽到了一下很是古怪的聲響,顯然是牛頓先生發出來的。這種情形,又使我立即産生了聯想,使我有理由相信,當年,牛頓先生和那個十九歲的女孩子之間,有着相當程度的糾葛在。
我的料想,再聽下去,便知是事實。
方琴女士吃了一驚:“那你……你……”
嬰兒續道:“我在臨死時,什麽也不想,衹想報仇!我是一個弱質女子,我這一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我聽說人有前世今生來生,所以我在想一點,若我有來生,我一定要是一個強有力的男子,到物品滿三十歲那年,我就要找我的仇人報仇,要他的遭遇,比我被他害死時更慘!”
嬰兒說話時咬牙切齒,現出極度怨恨之情,這種神情,是絶不應該在嬰兒臉上出現的,所以看起來,也格外怵目驚心。
方琴近乎呻吟:“你……把這一切告訴我幹什麽?你是一個嬰兒,如果給人知道了你會說話,你絶無法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成長,求求你,你別再說話了……”
方琴這時,思緒紊亂之至,她衹覺得如今的情形,不正常之至,所以她衹好求那嬰兒別再說話,好讓她把一切全當是幻覺。
嬰兒道:“我把話對你說完,我就不再說話了,除了你之外,我不會再讓別人知道這一切——對了,可是我要你把這一切,全部寫信告訴一個叫弗林埃蒙頓的人,這個人的地址是——”
嬰兒甚至道:“你別手足無措,請你把他的地址記下來,別記錯了。我要他知道,他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殺了人,別以為沒人知道,我這個被害人,沒有忘記這一切。我要他知道,我已再世為人;我要他知道,我一定會找他報仇,我要他從現在起,就日夜提心吊膽,等待我十倍殘酷的報仇!”
嬰兒一口氣說下來,說得氣促不已。作為育嬰護士,方琴自然而然在他的胸口輕輕搓揉着,但接着又感到事情怪異莫名,趕緊縮回手來。
嬰兒居然知道方琴的好意(當然,主宰嬰兒腦部的,是一個纔死不久的十九歲女子),嚮方琴現出一個笑容來。方琴的喉間,不由自地發出古怪的聲響,她吸了好兒口氣,纔道:“我一定照你的話去做,衹是……你……你千萬不要再說話,不然,人人都會把你當作魔鬼,衹怕連你的父母也不會例外!”
方琴的勸告,當真是肺腑之言——出生纔八天的嬰會說話,這無論如何,都是很妖異的事。
嬰兒很懂事地道:“是,我不再說話。”
說着,他就閉上了眼睛,看起來,和普通的嬰孩,一點分別也沒有。
方琴仍然伫立了相當久,一直盯着那嬰兒看,直到雙眼生疼,她纔了揉了揉眼,肯定了剛纔經歷的一切不是幻覺,這纔慢慢的退了出去。等她回到休息室時,她纔發覺自己全身已被汗水濕透了。
方琴女士說到這裏,牛頓先生就間:“你就照他所說,寄了信給我?”
牛頓先生的這一問,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但卻有幾個人發出了一下驚呼聲,因為直到這時,他們纔知道牛頓先生,就是那個“十九歲的女孩”所指控的卑鄙殘酷的殺人兇手,也就是那個嬰兒長大之後,要報仇的對象。
這一問,令得整件事開始明朗化了,同時,也解答了牛頓何以要改換姓名,何以多年來一直過着如此隱閉生活之謎。
我多少也可以知道他邀請我們這些人前來之目的——後來,牛頓把目的說了出來,果然和我所料想的並沒有差別。
當下,方琴道:“是的,但是我沒有立刻做——我當晚就把一切寫了下來,可是我一直在想,是寄還是不寄。到了第二天,嬰兒該離開嬰兒房了,我抱着他,把他放在他母親的床邊的小床上時,他的小手緊緊抓住我的手指不放,瞪着我,我在耳邊低聲道:“放心,我這就去寄,你放心。”他聽得我這樣說,纔鬆開了手。”
方琴略頓了一頓:“當天,我就把寫好的一切,照他所說的地址,寄出了。”
牛頓聲音苦澀:“他算是托對了人——不過有一點,你好像忘了。”
方琴道:“我忘了什麽?我隔了幾天就辭職,退休了,我好好地返鄉間隱居,是你把我找出來的。”
牛頓先生道:“若不是我答應用最好的條件照顧你的親人,你不會肯來吧!”
方琴女士道:“是的。”
牛頓道:“那你就應該把一切都告訴我——你忘了告訴我,當年那嬰兒,如今己是三十歲的青年人了,他叫什麽名字?”
方琴並沒有立時回答,在沉寂之中,氣氛變得很是緊張。雖然衹是一番對話,可是內容駭人,聽來有驚心動魄之感。
這一番對話的內容,不但牽涉到了過去未來,前世今生,而且還有冤死的人命和即將出現的報仇,一切組成了一個大漩渦,不知在急速旋轉之中,會把事情捲到何處去。
過了好一會,纔聽得方琴道:“那嬰孩當時還小,他父母沒給他取名字。”
牛頓悶哼一聲,顯然表示不信方琴的活,他又問:“那麽,他的父母叫什麽名字?”
這一次,方琴幹脆回答:“不記得了——我老了,一些瑣碎的事,都不記得了。”
牛頓先生突然暴躁起來:“瑣碎的事?女士,事關人命,有人要找我報仇,殺我,那絶不是瑣碎的事,你一定得記起來!”
方琴的聲音很平靜:“埃蒙頓先生,如果你曾在多年之前,害死了別人,你已經多活了這麽多年了。”
方琴的話很殘酷,但也很合理,我們都自然而然點頭表示同意。
可是牛頓的回答,卻出乎意料之外,他噴着嗓子叫:“我沒有害過人!”
一時之間,氣氛變得出奇的沉默。
過了足有三分鐘之久,纔又聽到了牛頓的喘氣聲,他再次叫:“我沒有殺過人!”
方琴女士發出一下用意不明的古怪聲響,然後道:“你有沒殺過人?”
牛頓道:“沒有!沒有!沒有!”
他斷然他說了三聲“沒有”,聽來理直氣壯之至。
方琴女士又發出一下那種古怪的聲響——聽來有點像是冷笑,至少也是嗤之以鼻。她道:“你沒有殺人,那……那……麽,一切全是我……我在說謊,根本沒有……沒有什麽嬰兒說話的事。”
牛頓先生厲聲道:“那你為什麽寄那封信給我?”
方琴也提高了聲音:“自然是我在幻黨的主使之下,做出了那種無意識的事,若你因此受了損失的話,你衹管嚮我索償好了!”
事情在突然之間,又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令我們這幾個旁聽者面面相覷,不知道會有什麽發展。
牛頓先生忽然軟了下來:“不!你不必故意那麽說,當年你的經歷,絶非幻覺,若不是真的有人告訴你,你不可能知道阿佳的死,也更不可能知道她是被人害死的,而且死得如此之慘。”
方琴道:“我可不知道什麽人叫阿佳。”
牛頓道:“就是……那個男嬰的前世。阿佳從十六歲起,就是出色的美人,她的肌膚如同百合花,容顔如同天上的雲彩,整入如同一大團浮動的香霧,她死那年纔十九歲,正如同朝霞一般……”
牛頓先生說到後來,變成了哺哺自語,顯然他正沉醉在往事之中。
方琴女士卻冷冷道:“是你殺死了她,使得朝霞幻滅了。”
牛頓道:“我沒有!”
方琴女士的聲音更冷:“她說的,她轉了一世,可是由於死得大冤,所以完全記得前世的事,她告訴我,殺她的人是弗林埃蒙頓,除非你不是那個弗林埃蒙頓,不然,就是你殺了她!”
牛頓幾乎在哀嗚:“不是我,她確然被人害死的,可是不是我,她弄錯了!”
方琴再冷笑:“笑話,別人會弄錯,死者本人,怎麽會弄錯?”
牛頓急速地喘着氣:“如果你現在忽然被人砍下了頭,你臨死之前,衹看到我,而且,看到我手上揮着一柄刀,那刀上又有血,你會怎麽想?”
方琴沒有回答,牛頓的假設問題,太荒謬,也太可怕了,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是正常的反應。
牛頓追問:“你會以為是我殺了你的,對不對?”
方琴的聲音有點猶豫:“有……有此可能。”
牛頓聲音苦澀:“當時的情形就是這樣。阿佳以為我殺了她,要是真是我殺了她,我不怕她來報仇,殺人償命,罪有應得。可是不是我殺人,她卻要找我來報仇,那我豈不是冤枉之至。”
方琴顯然還是不相信牛頓的自辯,她道:“那你等她來報仇的時候,對她說明白好了。”
牛頓氣急敗壞的道:“到她開始行動時,就來不及了,我可能連一點辯白的機會都沒有,就做了枉死鬼。”
他連喘了幾口氣:“所以我一定要先找到她,對她說明這一切,我沒有殺過她!”
方琴女士反問:“那麽,兇手是誰?”
牛頓的喘氣聲更急,他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我不知道,要命的是就是我不知道。”
方琴並沒有說話,衹是發出了三下冷笑聲,表示她對牛頓的不信任。
普索利爵士在這時,輕輕用時碰了我一下,他是在徵求我的意見,我心中也十分疑惑,因為牛頓的話,存在着不可解釋的矛盾。
他剛纔說,那個叫阿佳的女孩子,在臨死之前,看到他手上拿着刀,而且刀上還沾着血,所以認定他是殺人兇手。
又照他的說法,阿佳死得極慘,似乎是被人用刀砍下了頭而死的。
人頭被砍下,死亡自然隨之而來,就算還能有一剎間的清醒,衹怕至多也衹有能叫出“好快刀”三個字的時間,不會有更久。
((好快刀)是(聊齋志異)中著名的故事。)
(蒲鬆齡先生著述的《聊齋志異》一書,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短篇小說集,凡識字的,都應該至少看十遍J
那也就是說,兇手行兇時,牛頓應該在場,他應該看到行兇的過程,自然也應該知道兇手是誰。
可是,他卻說不知道。
這真是沒有理由之至——更怪的是,他這句話,應該是實話,他竭力否認自己是兇手,這衹有指出真兇是誰才能證明,所以他沒有理由說謊,他是真的不知兇手是誰。
這其中的矛盾,又怎麽解釋呢?
所以,普索利問我的意見時,我也一片恫然,我衹是搖了搖頭,作為回答。而且,我也不明白牛頓找我們來的目的,是要我們保護他麽?
文學殿堂 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