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科幻小说>> kuāng Ni Kua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1935niánwǔyuè30rì)
茫点
  楔子一
  楔子二
  楔子三
  楔子四
  楔子五
  一、白素的怪手势
  二、射向太空的讯息
  三、精神病恩者
  四、白素涉嫌谋杀
  五、“三条毛虫的故事”
  六、两个关键性人物
  七、真的揭穿了秘密
  八、干扰脑部活动
  九、人类历史上早已发生过的事
  十、一具怪异的仪器
  十一、人脑判断形成历史
楔子一
  台北是一个美丽的都市。文艺气息浓厚。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很多画廊、艺廊。
  画廊,或艺廊,陈列着成名或未成名的艺术家作品,不定期的展览或经常的陈列,供人欣赏、选购。
  艺廊有的占地相当广,有的规模比较小,我那天去的那一家,中等规模。
  对于画、雕塑,我并不内行,可是也很喜欢。我也不必冒充风雅而会专门到艺廊去,老实说,我那天到那家艺廊去,是给雨赶进去的。
  早春,突如其来的雨点越来越大,恰好在这时候,看到有一道楼梯,以一个相当大的弧度通向下,下面,就是一家艺廊。我根本没有考虑,就急匆匆向下走去。到了下面,用手拍打着身上的雨水,就有人道:“请签名!”
  这才知道,有一个画展,正在举行。抬头看了一下,宽大的艺廊中,相当冷清,我一眼就接触到了展出的画。画家多数用一种近乎震颤的线条来作画,风格十分特别,就打算稍为看一下,至少等雨小一点再说。
  所以,我接过了笔来,签了一个名,看展出的画,我并不是每一幅都仔细欣赏,所以很快地,就来到了另一端的出口处,那个出口,通向另一个陈列室。我看到很多陶艺品,我想快步走过去看看。
  就在这时候,我感到后面有人在跟着我走,我向前走,后面脚步跟随着,脚步声是女性穿着高跟鞋发出来的,我停了一停,跟随者的脚步声也停止。
  我想:或许是另一个参观者,不是在跟我,于是我继续向前走,又走出了三四步,可以肯定,有人在跟着我!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有人跟我?没有人知道我在台北,我到台北来,也没有任何古怪目的。
  我再次站定,假装在看着我面前的一幅画,但是事实上,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我根本未曾注意。我不想被跟随者知道已经发现了被跟随,所以我站定了之后,头略向下低,用一个十分技巧的角度,想看看是什么人在跟着我。
  我看到一双白色高跟鞋,式样新颖,上面沾了一点泥水,由于外面在下雨。然后,我看到了一双线条极其动人、肤色极白的小腿,在腿弯之下,是一条黑色缎子柬脚裤的裤脚。这种束脚裤,正是流行款式。
  就在这时,在我的身后,响起了一个略带沙哑,可是听起来十分优美动听的声音:“卫先生,你终于注意到这幅画了!”
  我呆了一呆,在不到半秒钟之内,我就知道,那个女人,自然是在门口看到了我签名,这并不算什么。值得奇怪的是,为什么她特别重视在我面前的那幅画?
  我站在那幅画的前面,绝不是因为我注意到了那幅画,想仔细欣赏。纯是偶然:发现有人跟我,突然站定,恰在画前!
  在这时候,我听得那女人这样说,自然而然,向我面前的那幅画望了一眼。这一看之下,我不禁有点脸红,因为我站得离那幅画十分近,那并不是欣赏一幅画的适当距离。
  那幅画,画的是一个人首,可是在应该是眼睛、眉毛的部分,也就是说在鼻子的两边,却被两片成锐角的扇形物体所占据。
  那两片扇形的,作青蓝色的东西,看起来像是一片被撕成两半的银杏树叶。那个人首的头部线条,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僵直。
  由于我站得相当近,所以我同时,也看到了画旁的标答,题著“茫点”两个字。自然就是那幅画的标题。
  我不觉得这幅“茫点”和其它的画比较,有什么特别特出。
  身后磁性的声音又响起:“这幅画的题名是‘茫点’。”
  我“嗯”了一声,我仍然没有转过头去,有一部分是为了表示矜持,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我对绘画外行,对方可能是艺术家,如果和我讨论起这幅画来,那我就没有什么好说。
  那动听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画家想表达什么?眼睛部分不见了,被遮了起来,奇怪画家为什么不用‘盲点’这个标题,而用‘茫点’?”
  我随便道:“那得去问画家,我想,画家可能在这里!”
  我强烈在暗示对方不必再和我讨论这幅画了!
  可是,那位女士显然不想就此离去,她又道:“日本有一位大小说家,曾用‘盲点’这两个字,写过一篇非常精采的小说。”
  我表示冷淡,语调冷冷的:“是,那是一篇非常精采的推理小说!”
  磁性的声音笑了起来,笑声十分悦耳,绝不夸张,但是却又充满了挑战的意味:“卫先生,我看过你写的很多小说。照你自己的说法是:你记述了经历,化成故事?”
  我心中感到十分好笑:“听起来,这有点像点唱节目!”
  我的身后,静了一会,我以为我们之间的谈话已经结束,身后又一下低叹声:“我以为卫先生对这幅画至少可以有一点联想……”
  我道:“任何事都可以产生联想,但产生联想是一回事,所产生的联想,是不是能构成一篇小说,又是另外一回事……”
  悦耳的声音道:“是的,我从来也没有写过小说,不知道这些事,可是,我觉得‘茫点’可以联想的,比‘盲点’更多!”
  我立时道:“对,‘盲点’,只不过是眼睛所看不到的一点或几点,但是‘茫点’,却和人的思想发生联系,比‘盲点’的范围大。人类的思想,茫然不知所措的点,或者,太多了。”
  那声音道:“是的,画家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意思,卫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用文字来表达一下。”我无可奈何,只好道:“我会考虑。”
  在我讲了这句话之后,我感到她转身,又听到她的脚步声。
  我忍不住好奇,转过头去,那位女士已经走到人口处,我只能看到她的背影。她身形高而苗条,长发蓬松地披着,她的双手白皙,或许是由于她一身衣服,全是黑色的缘故。
  由于我没有看到她的正面,所以也无从估计她的正确年龄,我想,大约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
  我并没有进一步打量她的机会,她就已经走了出去,我又站了一会,心中忽然想到,我至少可以像她一样,在签名簿上,去看看她的名字。
  这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我来到了人口处,向签名簿上看去,极其失望,在我的名字之旁,没有新签上去的名字,却有一个相当大的问号。
  我离开了那家艺廊,雨也小了,我一直走着,一面倒很希望在街上再遇上她,一面我在想着,从“茫点”联想开去,可以想到什么呢?刚才我说那和人的思想有关,她表示同意。为什么她会对这两上字有兴趣?她和我的交谈,完全是偶然的,还是早有计划的?
  我对这些问题,都无法有答案。接下来在台北的短暂逗留,没有再遇到这位女士。
  可是,那一段对话,却一直在我脑际紊回,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领悟到“茫点”的意思,那是在经历了一连串怪异事情之后。当时,我完全未曾想到这一点,可能正是由于思想上的茫点之故。
楔子二
  以下记述的,是一段十分奇特的对话。
  不必去追究对话的双方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时间。只注意这段对话的内容。
  这真是一段十分奇特的对话。
  “世上真有职业杀手吗?还是那只存在于小说或电影中?”
  “当然有!”
  “真有?哈,你想,职业杀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哈哈!”
  “你不断地笑,难道这种困难很可笑?”
  “是很可笑,哈,你看,我又忍不住笑。我所说的困难,只怕每一个职业杀手都有。你想,职业杀手,顾名思义,是接受金钱杀人的一种职业。”
  “这种职业,和其他职业基本上是一样的,接受酬劳,为了酬劳去做事!”
  “你说了半天,究竟困难是什么,还没有说出来!…
  “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可以用各种方法,去告诉他人:我是做这工作的。可是职业杀手用什么方法让人家知道他是一个杀手呢?他总不能登一个广告:‘专门系人,老幼无欺。’哈哈,算命先生倒可以挂这样的招牌。他也不能印一张名片,看到有什么人,像是想杀人的,就送上一张,而在名片上印‘杀手’的头衔。职业杀手实际上没有法子兜到生意,没有生意就做不成杀手。所以,世界上,实际上根本没有职业杀手这样的人。”
  “你长篇大论,讲完了?”
  “你能提出什么论点来反驳?”
  “你这种立论站不住脚,贩卖毒品,一样不能招揽生意,但是他们可以生存……”
  “全然不同!全然不同!贩买毒品,有一个完整的销售网,有庞大而严密的组织。职业杀手只是个人行动。哈哈,总不见得职业杀手,会雇用经纪人。去替他兜生意吧……”
  “真的,你说得也有道理。”
  “本来就是!世界上根本没有职业杀手。”
  “唔,其实,还是有的,你不明白——”
  “我怎么不明白?我已经说得再明白也没有,职业杀手,根本不可能生存。”
  “别说得那么肯定,像我,已经生存了几十年,而且生存得很好,用你的话来说,生意,也源源不绝。”
  “什么?”
  “我说,我是一个职业杀手,并没有在你的逻辑理论下不能生存!”
  “你……是在……开玩笑?一个职业杀手,好,你用什么方法使人知道你是?”
  “哈哈……现在轮到我来笑了。很简单,找人聊天,故意把话题扯到杀手这上面去,然后就会有人,像你那样,说世界上根本没有职业杀手这种人,举出种种理由想说服我,再然后,我就直截了当告诉他,我就是职业杀手。”
  “这……是一种诡辩术。”
  “绝对不是,你可以委托我杀人,取价低廉,保证成功。你只要付钱就是,一点麻烦也没有。”
  “你……你……怎么知道……我想杀人?你……怎么知道?”
  “别紧张,千万别紧张,那也很简单。”
  “不可能……不可能……你……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你不可能知道我想杀人。”
  “那是我的业务秘密——”
  “不行,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从来也没有表示过,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没有作过任何文字上的记述——”
  “你不必抓住我的衣服摇我,也不必满头大汗——”
  “不行,你一定要说,你怎么……知道我……心中秘密?”
  “好!好了,请放手,我告诉你就是。”
  “你……说!”
  “我早就说过了,很简单,你今年多少年纪?五十岁出头了?”
  “那和我多大年纪有什么关系?好,我……五十二岁。”
  “你自己想想,五十二岁了,和各式各样的人相处的过程,总有一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你很乐意看到他死亡,甚至,会有特别的一个人,你愿意化点代价,来看到他的死亡!不单是你,每一个人都是一样。”
  “你……是说,你从心理学上猜度,.而得出的结论?”
  “可以这样说,人的思想,有一定的范畴,任何人脱不出,不论一个人外表上装着他如何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他的思想,总在这个范畴之中!”
  “听来好像……有点道理。”
  “哈哈,大有道理,人的思想,可以根据一些规律探索,要了解另一个人的思想,不是想像中那么困难——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我的收费,低廉得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而且,只先收两成订金,告诉我,你希望什么人离开这个世界?”
  “这……”
  “爽快点告诉我好了,你的意愿,很快就会实现,那个人会在世界上消失。我不知道这个人消失之后,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但可以肯定,你得到的好处。一定远远超过你付出的代价。”
  “这……”
  “我们总共只需要见两次面,今天是第一次,你付订金给我,然后,参加那个人的丧礼,你再把余款付给我。再然后,你是你,我是我,这一辈子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安全妥当,万无一失。”
  “这……”
  “你还在犹豫什么?你想想,你愿意看到对方死亡,说不定对方也愿意看到你死亡,要是他要我来杀你,那你就后悔莫及了!”
  “你……是在威吓我?”
  “不,我是在为我顾客的利益着想,告诉我那个人的名字吧。”
  “好。”
首页>> 文学论坛>> 科幻小说>> kuāng Ni Kua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1935niánwǔyuè30r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