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武侠>> 東方玉 Dongfang Y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3年)
玉闢邪
  作者:東方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一章
  月到中秋分外明!
  今晚正是中秋之夜!
  萬裏無雲,一輪玉盤似的明月,已經高懸中天,清光照澈三千裏,大地像鋪上了一層輕霜!
  丁天仁每年中秋都要登上萬佛頂來賞月,不,每逢佳節倍思親,他是為了懷念母親而登山的。
  因為八月十五日,正是他母親的誕辰。
  峨嵋山以金頂最出名,但金頂遊客多,尤其是八月半。
  所以他寧願走得遠人點,萬佛頂山勢較為險峻,沒有遊客,自然要清靜得多,今晚似乎例外!
  丁天仁剛登上峰頂,就聽到一聲清越晾亮的長笑,接着朗朗高吟:
  “我在巴東三峽時,
   西看明月憶峨嵋;
   月出峨嵋照滄海,
   與人萬裏長相隨……”
  他吟的是李白的“峨嵋山月歌”,但剛吟了四句,突然回過頭來,喝道:“是什麽人?”
  丁天仁暗暗吃了一驚,自己堪堪登上山頂,和他相距,少說也有三十丈,他在朗吟之中,居然還聽到了自己輕微的腳步聲!
  人傢既然出聲相詢了,自然不能不答,這就舉步朝前走去,一面拱着手道:“在下丁天仁,有擾兄台清興,請多多恕罪。”
  直到走近,他纔看清這朗聲吟詩的竟是一個一身青衫的中年文士。
  衹見他生得修肩朗目,臉色紅潤,手持一柄彬扇,(峨嵋絶頂,到了八月中秋,已如嚴鼕)含笑望着自己,氣度十分瀟灑,看去最多不過三十五六光景!
  青衫文士含笑問道:“小兄弟,你叫什麽名字?”
  丁天仁道:“在下丁天仁。”
  “哈哈!”青衫文士笑一聲道:“巧極了,小兄弟也有此雅興,來此賞月?”
  丁天仁道:“今天是傢母生辰,在下身在異鄉,衹好登山為她老人傢祝壽了。”
  “很好,小兄弟孝思不匱,實在難得。”
  青衫文士不住的頷首,接着問道:“小兄弟為什麽不回去的?”
  丁天仁道:“傢母要在下投師學乞學成之後,才能回去,十年之內不準回去。”
  青衫文士道:“還有幾年?”
  丁天仁道:“四年。”
  青衫文士道:“小兄弟在那裏學藝?”
  丁天仁道:“伏虎寺。”
  “峨媚派。”青衫文士點點頭道:“你是無根禪師門下?”
  丁天仁道:“你認識傢師?”
  “不認識。”
  青衫文士搖了下捂扇;含笑道:“無根禪師峨嵋高僧,自然聽人說過了。”
  丁天仁拱手道:“在下還未請教兄台高姓大名?”
  青衫文士道:“方纔我不是說過巧極嗎?咱們正好同宗,賤字大衍。
  丁天仁喜道:“原來是宗兄,今晚真是幸會!”
  “哈哈!”丁大衍朗笑一聲道,“小兄弟,難得咱們一見如故,而且又是同宗,如不嫌棄,你就叫我一聲大哥好了。”
  丁天仁對他風儀雋異,為人爽朗,早就十分心折,聞言不覺喜形於色,慌忙拜了下去,說道:“大哥吩咐,小弟敢不從命?”
  丁大衍一把把他輓住,大笑道:“我這大哥是當定了,咱們同宗兄弟,何須俗套,來,來,皓月當頭,人生能得幾回逢,咱們找塊大石坐下來,好好聊聊!”
  他一手攜着丁天仁的手,走到一方大石上坐下,然後從身邊摘下一塊玉佩,交到丁天仁的手裏,說道:“大哥四海為傢,難得今晚結識了你這個小兄弟……”
  丁天仁沒待他說下去、望着他道:“大哥,你這是做什麽?”
  “小兄弟,你聽愚兄說下去。”
  丁大衍含笑道:“這方玉佩幾十年來,一直佩在愚兄身上。咱們既是兄弟,所以舉以相贈,見佩如見愚兄,你把它收好了。”
  丁天仁遲疑的道:“這個小弟如何能收?”
  “愚兄既然拿出來了,難道還會收回去嗎?”
  丁大衍微笑道:“何況此玉可以闢邪,一切魍魎山鬼見了它都會遠避,你收着日後自有用處。”
  丁天仁衹好說道:“既是大哥所賜,小弟那就拜領了。”
  說完,就把玉佩收入懷裏。
  丁大衍欣然道:“這纔是我丁大衍的好兄弟,為人就要肝膽相照,爽爽快快,不可婆婆媽媽。”
  丁天仁道:“大哥說得極是,小弟自當記註大哥的活。”
  兩人這一談,天文地理,談到歷史人物,丁大衍議論橫生,滔滔不絶,丁天仁對這位大哥博學強記,當真佩服得五體投地。
  直到月落參橫,丁大衍纔站起身;笑道:“咱們兄弟兩個談得不知天之將曉,你可以回去休息了,明晚初更,愚兄仍在此地相候,不知小兄弟能不能來?”
  丁天仁道:“小弟一定會來。”
  “那好!”丁大衍頷首道:“你快回去吧!”
  丁天仁拱手道:“小弟那就先走了。”
  回到伏虎寺,天色已經大亮,一班師兄們正在大天井上練習拳掌。峨嵋“伏虎掌”名聞天下,他們一個個打得虎虎生風,好不凌厲!
  大師兄明通看到丁天仁從外走入,立即臉色一沉,喝道:“丁師弟,你一大清早,不練功,去了那裏?”
  明通今年四十出頭,是無根禪師門下的大弟子,平日代師傳藝,師弟們都很怕他,平日他和丁天仁處得不錯,但在練功的時候,卻是十分嚴格。
  丁天仁連忙躬身叫了聲:“大師兄。”一面囁嚅的道:“小弟剛從萬佛頂回來。”
  明通看着他,唔了一聲,說道:“昨晚是中秋,你又在想你娘了,一晚未睡,快去休息吧!”
  丁天仁忙道:“多謝大師兄。”
  一溜煙的往裏奔去。回到禪房,這時大傢都在練拳,禪房中靜悄悄的不聞一點聲音!
  丁天仁在自己的床鋪上坐下,伸手從懷中取出大哥送給自己的那塊玉佩,低頭看去。
  這方玉佩色呈淡青,晶瑩透澈,雕刻了一頭半坐半臥的闢邪,(獸名,漢人多雕刻闢邪為玉飾,佩之以避邪惡)雕工精細,栩栩如生。背面刻着四個篆書,“闢邪納吉”,上首有孔,穿以紫紅繩,可以佩挂。
  丁天仁越看越覺得可愛,把玩了一陣,纔上床睡覺。一覺醒來,已是午牌時光,膳堂傳出悠揚鐘聲!
  丁天仁匆匆趕到膳堂,排在小師兄明遠身後,魚貫進入膳堂。
  明遠衹大了丁天仁三歲,平日也和丁天仁最談得來,這時回過頭來,悄聲說道:“小師弟,上午你去了那裏?監寺大師宣佈,據可靠消息,雪山派的人近日又要來尋仇,本寺弟子無事不得擅出。”
  雪山派和峨嵋派結仇,遠在三十年前,雪山派門下和峨嵋伏虎寺的俗傢弟子在成都一處廟會上因細故引起爭執,雙方各不相讓,動上了手,結果雪山門下中了一記“伏虎掌”,伏虎寺門下也中了對方一記“透骨陰指”,落得個兩敗俱傷。
  雪山派掌門人隗通天,人稱通天教主,那時新任掌門不久,平日又是不可一世的人,這口氣如何咽得下?當即親率門人,登門問罪,要無根禪師交出肇事門人,否則要峨嵋派公開道歉。
  事為白衣庵主無垢師太得知,認為隗通天無理取鬧,有辱峨嵋派威名,率徒支援伏虎寺,雙方各有勝負,從此雪山、峨嵋結下不解之仇。
  (峨嵋派以伏虎寺為主,但伏虎寺不收女弟子,白衣庵為峨嵋支派,門下俱是女弟子,不收男徒,這一寺一庵,俱是峨嵋派嫡傳,但所練武功,又並不相同,伏虎寺以“伏虎掌”、“伏虎棍”、“光明劍法”、“峨嵋刺”為主,純走陽剛一路。自衣庵則以“亂披風劍法”、“峨眉飛刀”為主,走的是陰柔路子。)
  此後,雪山派幾次尋仇,俱未得逞,兩派宿怨,卻越結越深。
  丁天仁道:“雪山派有多厲害?咱們難道還怕了他不成?”
  明遠低聲道:“聽說雪山派通天教主的‘玄冰掌’和‘透骨陰指’十分厲害,衹要被他指風擊中,就像被打下十八層地獄,會冷得你全身血液都結成冰……”
  說到這裏,左腳已經跨進膳堂、
  膳堂中一片肅靜,他自然不敢再說話了。
  飯後,稍事休息,仍由大師兄明通率領二十名師弟,在第二進左首自成院落的伽藍殿前面一片大天井中練劍。
  這裏是不準人進來的。因為大傢練的“光明劍法”,威力極強,乃是峨嵋派不傳之秘,為了防範被人偷窺,纔在這裏練習的。
  一個下午,很快的過去。晚餐之後,丁天仁裝作在寺前散步,偷偷的溜了出去,趕到萬佛頂,已是初更時分。
  八月既望,月亮還是很圓很亮。
  月光灑在山頂上,真有如水的感覺!
  丁天仁堪堪登上山頂,衹聽丁大衍清朗的聲音傳了過來:“小兄弟來了嗎?”
  他就坐在昨天坐的那方大石上。
  丁天仁慌忙奔了過去,拱着手,歉然道:“小弟來晚了
  “哈哈!”
  丁大衍朗笑一聲道:“是愚兄來早了,咱們約定初更,小兄弟來的正是時候。”
  他站起身,一手握住丁天仁的手,含笑道:“走,愚兄今晚準備了酒果,還是到愚兄住處去坐坐吧!”
  丁天仁道:“大哥住在那裏?”
  “就在山後不遠。”
  丁大衍攜着丁天仁的手,含笑說道:“咱們就去。”
  緩步朝山後走去,(仍在山頂上)山後壁立千仞,是一處深不可測的山𠔌。
  丁大衍走近峭壁,目光俯視,說道:“就在下面,咱們下去,小兄弟不用怕!”
  活未說完,突然縱身往崖下跳去。
  丁天仁但覺自己被大哥帶着朝石崖外面縱出去,兩腳蹈虛,踏不到一點東西,心頭方自一驚!
  立即感到大哥握住自己的手,往上一提,自己一個人好像被一股無形氣體托住,緩緩下降!但覺兩耳生風,幾乎睜不開眼睛,這樣並沒多久,接着腳下好像落到實地之上,堪堪站穩!
  衹聽丁大衍的聲音叫道:“到了,咱們進去。”
  丁天仁凝足目力看去,原來自己站立之處,是在一個一人來高的石窟前面,有數尺見方的一片石臺,石臺外煙雲迷茫,千仞絶壑,深不見底!石窟中,更是黑黝黝的看不到裏面情形。
  丁天仁道:“大哥,你就住在這裏?”
  丁大衍微笑道:“愚兄雲遊四海,到處為傢,這裏是愚兄偶然發現的,到峨嵋來,就偶而住上幾天而已!”
  說話之際,已攜着丁天仁的手,舉步朝石窟中走去。
  丁天仁有大哥拉着自己的手,就不用擔心看不見了。那知走沒幾步,忽然眼前一亮,衹見大哥右手托着一顆核桃大的珍珠,散發出淡淡的乳白色珠光,把一丈之內,照得清晰可見。
  石窟相當廣大,復洞極多,丁大衍走嚮右首一個復洞,這裏宛如一道長廊,走到盡頭,已無去路,他伸手朝石首一堵直立的石壁緩緩推去。
  丁天仁看得出大哥舉止從容,其實卻用上了很大的力氣,石壁居然像門戶一般,被他緩緩推開,門內隨着射出柔和的亮光,看去如同白晝!
  丁大衍回頭笑道:“進來吧!”
  當先舉步走入。丁天仁緊跟着他身後走入石門。
  丁大衍回身再把石門掩上,含笑道:“這道石門,半出天然,半經人工,關易開難,也不知是誰造的?被愚兄無意中發現,這中間的一切用具,也是原來就有的。”
  這是一問相當寬敞的石室,窟頂嵌滿了珍珠,大的如核桃,小的如櫻桃,不下百十顆之多,光是這些明珠,都是稀世奇珍!
  上首放一張石榻,榻前放兩張石椅,一張石幾,都色呈淡黃,晶瑩如玉,左壁有石櫥,櫥中放着不少古籍。整間石室,不染半點塵埃,不着人間煙火,當真有如仙境!
  丁天仁喜道:“這地方真好,從前的主人,一定是仙人無疑!”
  丁大衍微笑着道:“小兄弟,你請坐,我去拿酒來。”
  說着,走近右首石壁,伸手一推,原來這面石壁間,還是暗櫥,他從裏面取出一個酒壇和兩支玉杯,然後又取出一個羊脂玉盤,裏面盛着鬆子、黃精等幹果,一起放到兒上。打開酒壇,倒了兩杯酒,舉懷笑道:“愚兄沒有什麽招待,這酒,乃是本山的猴兒酒,來,咱們先幹一杯。”
  丁天仁舉杯道,“小弟敬大哥。”
  兩人對於一杯。丁大衍又倒滿了兩杯。
  丁天仁望着大哥,說道:“小弟想不到大哥深藏不露,輕功之高,飛行絶跡,竟是一位隱跡深山的異人!”
  丁大衍大笑道:“愚兄並沒有說不會武功,異人兩字可當不起,輕功雖屬小道,但全須以內功為基礎。不能一蹴即就,以小兄弟的資質;日後不可限量。”
  說到這裏,忽然“唔”了一聲,問道:“小兄弟在伏虎寺待了六年,峨嵋光明劍法練得怎麽樣了?”
  丁天仁臉上微微一紅道:“小弟衹練了三年,還不純熟。”
  “哈哈!”丁大衍大笑一聲道:“一套劍法,已經練了三年。應該很純熟了,小兄弟練給愚兄瞧瞧!”
  丁天仁臉色更紅,說道:“大哥這是要小弟出醜了。”
  丁大衍道:“愚兄不是外人,給愚兄看看有什麽出醜的?”起身取出一柄兩尺長的短劍,說道:“你沒帶長劍,試試這柄還合手吧?”
  丁天仁接過短劍,衹覺劍鞘非金非石,十分精緻,再一按吞口、但聽“錚”的一聲,一道紫虹,應手出匣,立時感到森寒逼人,不覺脫口叫道:“好劍!”
  丁大衍含笑道:“小兄弟眼光不錯,此劍名為紫虹,削鐵斷金,足可稱得上是一柄寶劍,它跟隨愚兄三十年,但也有三十年不曾動過它了。”
  丁天仁掂了掂道:“這樣一柄寶劍,衹可惜短了一點。”
  丁大衍朝他微一笑道:“劍不在短,在會使的人手裏,它就長了。”接着舉起酒杯喝了一口,催道:“愚允先力你幹一杯,你快使吧!”
  丁天仁道:“小弟練完了,大哥要參加指點!”
  說完,擺開架勢討巴一百單八式“光明劍法”從頭展開,愈練愈快,一道紫光,宛如匹練般四處飛舞,使得劍風呼呼有聲,這趟劍法,足足使了一盞茶的工夫,纔演完畢。
  丁天仁纔收劍卓立,居然臉不紅,氣不喘,把短劍納入鞘中、說道:“現在要請大哥多批評了。”
  丁大衍點頭道:“很好,你已經練得很純熟了。”
  丁天仁原以為自己練完之後,大哥一定會拍手叫好,如今聽大哥衹說自己練得很純熟,不禁感到有些失望,忍不住道:“小弟自知缺失很多,大哥總得加以指點纔是。”
  丁大衍含笑道:“來,小兄弟你且坐下來,喝杯酒,聽愚兄慢慢的說。”
  丁天仁把短劍放到幾上,然後坐下,舉杯一飲而盡,說道:“小弟洗耳恭聽。”
  丁大衍看了他一眼,道:“你是我小兄弟,愚兄就直說了,這趟劍法,你練得很純熟沒有什麽缺失,可見三年來,勤練不綴,極為用功,如果有缺失,也並不在於你……”
  丁天仁擡目望着他道:“大哥……”
  “你聽我說下去。”
  丁大衍嚮他搖了下手,續道:“武林中以劍法著你的有武當、華山、峨嵋、黃山、八卦、形意等門派,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當初創始人,明明衹有十招八招劍法,但經過幾百年來,每一代的傳人,或多或少都會把他的心得,加入到劍法之中,這一來,本來衹有十招八招的劍法,就演繹到三十幾招,七八十招,愈來愈多,傳到今大,幾乎部有一百招以外,甚至有多達三百招以外的……”
  他口氣微頓,接着道:“這樣一來,不但招式重複,瑣碎不堪,本來的精華也蕩然無存,這就是這些自稱為劍派的門派所有的通病,一言以蔽之,不夠精簡。”
  丁天仁問道:“那要如何纔精簡呢?”
  丁大衍笑道:“劍、兇器也,練劍的目的,就是要製敵人於死地,所以要用劍去刺、去紮、去削、去挑,既要製敵人於死地,就該直截了當的刺出去,但現在大傢練的劍法,卻偏偏要加許多花招進去,譬如明明刺出的一劍,偏要劃上一個圈,打上一個轉,這一來,比直截了當的一劍,就至少慢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大傢明明知道劍要快,但卻拋不了這個積習,現在這些門派使的劍法,大致都是如此,平時練劍,舞起來也許很有可觀,講到實用,就一無是處,劍術早就演變成唐代的舞劍器了。”
  丁天仁越聽越覺得大哥說的非常合理,幾乎是對各派劍法一針見血之言,心中也更佩服得五體投地,說道:“大哥說得是不錯,小弟在練劍時,就有這個疑問,有時刺出去的一劍,何以要振臂劃圈,劃圈的用意究竟何在?這話又不敢直接去問師傅,就沒有人能說得出來。”
  “哈哈,好、好!”
  丁大衍望着道:“小兄弟果然不愧是我丁某的小兄弟。”
  丁天仁望着大哥,殷切的道:“所以小弟希望大哥把我剛纔練的劍法,有缺失的地方指點出來。”
  “不行。”
  丁大衍正容道:“你是峨嵋派的弟子,如果愚兄把一招一式的缺失之處指點出來,你照我說的改正過來,一旦給你師傅發現,就會責你欺師滅祖,而且愚兄也不好如此做……”
  丁天仁失望的道:“那麽難道就讓它(指劍法)一直這樣錯下去嗎?”
  丁大衍道:“這叫做積習難返,好在黑白兩道各門各派的劍法,都是如此,你劃着圈刺來,我也劃着圈刺去,反正現在使劍的人,大傢都在耍花招,也就無所謂了。”
  說到這皇,目註丁天仁,又道:“愚兄明天要去長白一行,分別在即,愚兄想傳你一招劍法,但卻不可告訴任何人,連你師傅在內,練會了,不到緊要關頭,也不準你輕易施展,你想不想學?”
  丁天仁大喜過望,說道:“小弟自然想學,這是求之不得的事。”
  丁大衍站起身,伸手取過短劍,連鞘也未褪,就舉着道:“小兄弟看清楚了!”
  他舉劍朝前刺去,衹是刺到中途之際,劍尖忽然極輕微的左右擺動了一下,再直刺而出,這一劍看去極為簡單,但動作卻有如閃電一般,快捷無倫!
  丁大衍劍勢一收,含笑問道:“你看清楚了吧?”
  丁天仁遲疑的道:“看是看清楚了,衹怕其中另有奧秘,就不是小弟所能領悟的了。”
  “哈哈,你果然聰明!”
  丁大衍大為高興,伸手拍拍他肩膀,笑道:“這一招劍法,看雖容易,但足夠你練上十年,還很難完全領悟呢!”
  丁天仁道:“有這麽難?”
  丁大衍道:“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因為這招劍法,最重要的是使力有輕重之分,發劍在隨機應變,它有六句口訣:‘指東非東,指西非西,亦南亦北,亦實亦虛,天機不測,一劍貫的’。”
  丁天仁沒有發問,衹是靜靜的聆聽着。
  丁大衍接着就把這六句後,分別洋加解說,一面再用劍比劃着指點丁天仁發劍之時,應如何使力,如何使巧、如何變速,一一說得不厭其詳。
  丁天仁一一牢記在心。
  丁大衍講解完畢,把短劍遞了過去,說道:“好了,現在你來練一遍給愚兄瞧瞧。”
  丁天仁接過短劍依樣葫蘆的使了一遍。
  丁大衍看得大為嘉許,一面指點他使到何處該如何使力,如何使巧,一一加以糾正,至於在運氣上,要他每晚在臨睡前瞑目跌坐,手捏劍訣,緩緩吐納,目前初學使劍,暫時不用運氣。
  這樣足足練了半個時辰,丁天仁對這招劍法雖然不能深入瞭解、但依樣葫蘆的比劃,已可中規中矩了。
  丁大衍道:“夠了,你目前不用去悟解得大多,照這樣練下去就可以了,現在休息一會吧!”
  丁天仁把短劍放到幾上,然後在石椅上坐下,一面問道:“大哥傳我的這招劍法,有沒有名稱呢?”
  “有!”丁大衍道:“鴻蒙一劍,闢地開天,萬劍之祖,獨占其先。”
  丁天仁道:“這麽說,這一招就叫‘鴻蒙上劍’了?”
  “不錯。”
  丁大衍頷首道:“它也是萬劍之祖,天下劍法,均由這招劍法中出來的,你莫小覷了它。”
  說到這裏,隨手從石幾上取起短劍,遞給丁天仁,一面說道:“此劍是愚兄昔年隨身之物,愚兄明天要去關外,留在這裏,萬一被歹人拿去,就會增加武林殺孽,送給小兄弟最恰當也沒有了,小兄弟收下了。”
  丁天仁雙手推卻,站起身道:“這是大哥的隨身兵刃,大哥明天要動身前去長白,豈可沒有兵刃?這個小弟萬萬不能收。”
  “哈哈,哈哈!”
  丁大衍大笑道:“愚兄不是告訴過你,愚兄已有三十年不曾使劍了,也就是說,這柄劍放在這壁櫥裏,已經有三十年了,你是愚兄唯一的小兄弟,不送給你,又送給誰去,你快收了,大哥不喜歡婆婆媽媽的人。”
  丁天仁聽他這麽說了,衹好收下短劍,作了個長揖說道:“大哥所賜,小弟不敢推辭,那就拜領了。”
  “這樣纔是。”
  丁大衍頷首笑道:“衹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了,平日好。好收藏,不可嚮人展示,因為此劍削鐵如泥,武林中人看到了難免會心生覬覦。”
  “丁天仁應了聲“是”。
  丁大衍又給他斟滿了一杯酒,說道:“小兄弟幹了這一杯,時光不旱,愚兄送你上去了。”
  丁天仁舉杯一飲而盡,望着大哥,依依不捨的道:“大哥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丁大衍道:“愚兄到處為傢,到了那一座名山,就住在那裏,並無一定住處,就以這裏來說,愚兄到峨嵋來了,纔到這裏來住,有時十年都未曾來過,所以愚兄行止,很難决定,咱們兄弟後會之期正長着哩!”
  丁天仁一手取起短劍,然後朝丁大衍作了個長揖道:“小弟告辭了,但願大哥早日回來。”
  丁大衍舉手推開石門,一手攜着丁天仁的手,一路走出石窟,到得石窟前面,纔行站定,口中喝了聲:“起!”
  兩人身子就凌空直上,丁天仁的感覺衹像是騰雲駕霧一般,從頭頂壓下來的風,令人幾有窒息之感!
  這……根本不像在施展輕功,輕功那有這樣飛行的?
  大哥,莫非他會是仙人?
  就在丁天仁心念轉動之際,腳下已踏到實地,頭還暈暈的,有些站立不住,衹聽耳邊響起大哥的聲音:“小兄弟,後會有期。”
  丁天仁急忙睜開雙目,自己站在峰頂,月華如水,鬆風如濤,四周靜悄悄的那裏還有大哥的影子?
  經過如夢如幻,但大哥送給自己的短劍,還握在手中,顯然不是夢境,自己當真遇上了仙人!他朝空拜了兩拜,說道:“大哥保重,小弟告別了。”
  一手持着短劍,興衝衝的奔下峰去。回轉伏虎寺,已是三更多了,他想到大哥說過,這柄劍要自己好好收藏,不可嚮人展示,這就把短劍藏在懷裏,悄悄回到禪房,再把劍藏到被褥之下,脫衣就寢。
  從第二天起,他學了“鴻蒙一劍”,就得練習,但大哥囑咐過這招劍法,不準告訴任何人,甚至連師傅在內。那麽這招劍法自然不能在寺內練了。
  他每晚就寢之前,偷偷的跑上解脫坡去練,這裏居高臨下,可以一目瞭然,萬一有師兄弟上來,自己隨時可經停止。
  繹過一連三個晚上的勤練,丁天仁對這招“鴻蒙一劍”,已練得相當熟了,這所謂“熟”,其實衹是“依佯葫蘆”的熟而已!
  至於如何在使劍時運氣,大哥教他暫時不用理會,要練到內功已有四五成火候,纔可在使劍時把真氣貫往到劍上去。
  這是第四大的二更光景,丁天仁正在練劍之際,瞥見西首山下,正有一行燈火婉蜒如同長蛇,盤着山徑而行!
  燈光小如星火,相距至少有二十裏以外,但從他們的長度看來,少說也有百來個之多,再看他門行進的方向,正是朝伏虎寺來的!
  丁天仁心頭驀然一動,暗道:“莫非是雪山派的人?偷襲伏虎寺來的!”
  一念及此,趕緊收起長劍,一路連縱帶躍,奔回伏虎寺。他出來的時候是偷偷溜出來的,這回卻急匆匆的朝山門狂奔。口中一邊叫道:“師兄們,雪山派的人快要到了,快去稟報師傅。”
  他剛奔近山門,衹聽有人沉喝道:“你還不站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一條灰影及時攔在前面。
  丁天仁還沒看清人影,但已聽出他的口音,正是三師兄明智,今晚由他值夜,急忙煞住身形,叫道:“三師兄,小弟剛纔在山上練劍,看到西山下,有一行火把,皇朝咱門這裏來的,很可能是雪山派的人,來夤夜偷襲,你得趕快稟報師傅纔好。”
  明智問道:“你看到有多少人?”
  丁天仁道:“太遠了,小弟沒看清楚,但光看火把,最少也有百來個人。”
  明智道:“你沒看錯?”
  丁天仁道:“這是什麽事,小弟怎敢說謊?”
  “好!”明智朝身後一揮手道:“鳴鐘!”一面朝丁天仁道:“小師弟,你跟我進去。”
  說完,急步往裏行去。丁天仁緊跟着三師兄身後,亦步亦趨的走着。
  悠揚鐘聲,也在此時連續響起!鐘聲一連響了九聲,這是有強敵臨境的緊急信號。
  伏虎寺僧侶久經訓練,聽到緊急信號,就會各按職司進入已經分派的位置,毋須臨時指揮。
  三師兄明智和丁天仁二人趕到第三進時,方丈無根禪師已經手持禪杖從走廊緩步走了出來。
  他身後緊隨着八名護法弟子。
  明智和丁天仁趕忙站停,躬下身去,說道:“弟子明智、丁天仁叩見師傅。”
  無根禪師道:“明智,你發現了什麽?”
  明智躬身道:“啓稟師傅,是小師弟發現的,他看到西首山腳下,有一行火把,人數少說也有百來個人,嚮本寺而來,很可能是雪山派的人來夜襲本寺。”
  無根禪師唔了一聲,目光直註丁天仁,問道:“天仁,你在那裏看到的?”
  丁天仁連忙躬身道:“弟子是在解脫坡上看到的。”
  無根禪師詫異的道:“你去解脫坡作什麽?”
  丁天仁心頭一陣跳動,低下頭去,說道:“弟子劍法一直沒有諸位師兄純熟,所以趁晚上一個人到解脫坡上練劍去的。”
  無根禪師哼了一聲,敢情因事情緊迫,無暇責備,問道:“你把看到的情形,說與為師聽聽。”
  他雖未責備,但這聲輕哼,已嚇得了天仁心頭咚的一跳,急忙應了聲“是”,就把剛纔看到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
  無根禪師道:“二十裏路,再有盞茶工夫,也該到了,咱門出去。”
  說完,提杖緩步往外行去。明智和丁大仁隨後而行。
  走出第一進,大殿前面早已鴉雀無聲,集合了本寺近百名僧侶。
  階上由監寺無塵法師為首,率同八名長老,一個個手持禪杖,神色肅穆。
  階卞則是二十名弟子,像雁翅般排開,明智和丁天仁迅速排人師兄弟的行列中。
  大天井左右兩邊長廊前,則是一百名手持齊眉棍,腰佩戒刀的灰袖僧侶。(伏虎寺有三百名僧侶,其餘的人,則是分組守護各處,是以不在此地。)
  方丈無根禪師走出之際,監寺無塵法師、八位長老,二十名弟子,一百僧侶,一齊合十當胸,躬身為禮。
  無根禪師合十還禮,然後走到中間站定下來。
  大傢合十行禮,口中卻並未出聲,這是峨嵋派近來為了迎戰壓境強敵,所特別訂定的規矩,這樣就沒有半點聲音了。
  這時整座伏虎寺三進殿字,也早已熄去了燈火,除了一片黑壓壓院字,看不到一點燈火,也聽不到一點人聲!
  從外表上看來,好像峨嵋派的人毫無一點警覺,全已入了睡鄉!
第二章
  雪山派一條婉蜒火竜在快要接近山麓,距伏虎寺還有十裏來遙,就突然熄去了燈球火把,在黝黑的山徑上,放輕腳步,朝伏虎寺快速行進。
  雙方都熄滅燈火,都是志在給對方一個驟不及防的心理威脅。
  現在雪山派的人已經迅速的進入伏虎寺前面一片石砌的廣場,他們人數來得不少,大概總有一百二十來個之多!
  當前一個皓首濃眉、身穿白袍的老者,望了伏虎寺大門一眼,沉聲一笑道:“繼武,你去告訴峨嵋派的人,說為師請他們掌門人無根禪師答話。”
  他正是雪山派掌門人人稱通天教主的隗通天。
  話聲甫落,排立在他身後的弟子不待吩咐,立即點燃起燈球火把,把寺前一片廣場照耀得如同白晝!
  同時站在他身後的佟繼武答應一聲,立即越衆而出,急步走嚮伏虎寺大門,但他堪堪離大門三丈光景站停下來,還沒開口!
  伏虎寺內已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不用了,隗掌門人遠莅峨嵋,老袖有失遠迎,卻已恭候多時了。”
  老和尚話聲出口,伏虎寺大天井兩旁,一百名僧侶,同時點起氣死風燈,分作兩行,魚貫從大門走出,在大門前像雁翅般排開,右手懷抱禪杖,左手高挑風燈。
  接着由無根禪師為首。監寺無塵法師和八位長老,及廿十一名弟子隨後,相繼走出了山門。
  這一下直看得魄通天暗暗一怔,他原以為峨嵋派一無戒備,自己一行熄燈疾行,到得寺前,纔點起燈球火把,可以讓峨嵋派的人驟感兵臨城下,難免驚慌失措,逞自己威風,也正是挫對方的銳氣!
  那知峨嵋派居然早有準備,等候着自己,而且連擺出的陣仗,人數也和自己一行相等,無根老賊禿果然是個勁敵!
  想到這裏;不覺洪笑一聲,抱抱拳道:“老禪師久違了,十年來,兄弟一直想登山拜妨,藉以了結咱們兩派之間的過節,今晚夤夜上山打擾貴寺清修,還望老禪師海涵。”
  無根禪師一直走到廣場中間,纔腳下一停,雙手合十,躬身道:“隗掌門人好說,貴我兩派三十年前,衹是為了兩個門人弟子一時誤會,以致雙方失和。其實衹是細故,並無深仇大恨,江湖武林,異派同源,老衲佛門中人,敝派弟子也都是佛門弟子,深望隗掌門人能夠盡弃前嫌,化幹戈為玉帛,實乃貴我兩派之幸。”
  隗通天呵呵一笑道:“老禪師悲天憫人,不愧是佛門高僧,但兄弟乃是武林中人,講究恩怨分明,先師弟陸曉天被貴派‘伏虎掌’震傷內腑,不治身亡,總是事實,兄弟吞為他師兄,忝掌敝派,總不能置師弟之死於不顧?所以三十年前兄弟衹要貴派交出兇手,三十年後的今天,兄弟還是這句話,除非貴派交出兇手,咱們兩派這場過節,才能了結。”
  無根禪師連連合十道:“隗掌門人垂察,老衲已經一再奉告,敝師弟當年中了貴派一記‘透骨陰指’,傷及手太陰肺經,雖經救治,但終年咳嗽咯血,已成殘廢之人。當日雙方不幸之事,老衲也曾一再懇求隗掌門人高擡貴手,放過一個終身殘廢之人,如果因此怨冤相報,增加兩派門人死傷人數,也增加了貴我二派的仇恨,實非二派之福,還請隗掌門人三思纔是!”
  隗通天厲笑道:“好,老禪師衹要說出令師弟姓名,現在問處?雪山派可以不插手,和貴派也毫不相幹,咱們之間的過節,自然也一筆勾消。”
  “阿彌陀佛!”
  無根禪師疑惑的道:“隗掌門人這話,老衲聽不懂。”
  這話丁天仁也聽不懂,他回過頭去,悄聲朝小師兄明遠問道:“小師兄,你聽得懂,聽不懂?”
  明遠搖了搖頭,表示也聽不懂。
  “嘿嘿,嘿嘿!”隗通天一陣幹笑,然後說道:“衹要老禪師說出令師弟的姓名下落,這件事就可以由公化私,與咱們兩派無關了。”
  “善哉!善哉!”
  無根禪師雙手合十,低沉的道:“隗掌門人原諒,老衲還是聽不懂。”
  丁天仁依然聽不懂。
  師傅說出已成殘廢的師叔姓名,怎麽會由公化私,與兩派無關了呢?
  隗通天沒有說話,衹是擡手朝身後招了一下。
  他身後立即走出一個一身勁裝,年約三十五六的精壯漢子,朝隗通天躬身一禮,就站到邊上。
  隗通天目光一擡,吩咐道:“上去見過無根禪師。”
  那精壯漢子依言走上三步,抱拳施禮道:“雪山派門下第八代弟子陸繼雄見過老禪師。”
  隗通天是雪山派第七代掌門人,他自稱第八代弟子,那是隗通天的徒弟了。”
  無根禪師連忙合十還禮,一面朝隗通天問道:“隗掌門人,這位施主……”
  “哈哈!”
  隗通天大笑一聲道:“他就是我師弟陸曉天的兒子陸繼雄,老禪師說出令師弟姓名下落,父仇子報,就是他們兩傢的私事了,他報得了仇,報不了仇,甚至報仇不成,被殺而死,都與峨嵋派、雪山派無關,兩派門人也不準再參與其事,豈不和老禪師的主張正好相合了嗎?”
  無根禪師連念了兩句“阿彌陀佛”,纔合掌當胸,正容道:“隗掌門人原諒,老衲實在無可奉告。”
  “老禪師不答應?”
  隗通天追問道:“老禪師一再表示,希望貴我兩派化幹戈為玉帛,但老禪師卻連令師弟的姓名都不肯說出來,那是根本不想化解咱們兩派的恩怨了?”
  “啊,不,不……”
  無根禪師連連搖手道:“老衲不是這意思。”
  “嘿嘿!”隗通天冷笑了兩聲道:“江湖武林,講究恩怨分明,難道我徒兒為父報仇也有什麽不對嗎?”
  “阿彌陀佛!”
  無根禪師望着他咄咄逼人的言詞,不禁苦笑道:“隗掌門人,敝師弟手太陰經因傷成殘,已是一個老病廢人,三十年前的事,落得兩敗俱傷,也已成過去了,貴派何以不肯放過一個垂死之人……”
  陸繼雄濃眉掀動,嗔目喝道:“老禪師,佛傢首重因果,有昔日之因,纔有今日之果,你應該懂,你師弟以重手法殺死先父,我身為人子,替先父要回公道,難道不應該嗎?現在我不是要你交出殺死先父的兇手,衹是要你說出兇手的姓名,這要求也過份了嗎?”
  他口氣越說越激憤,繼續大聲道:“雪山、峨嵋兩派三十年來,因這場梁子,已經有過幾次拼搏,雙方互有傷亡,結下不解之仇,為的就是老禪師庇護一個傷殘垂死之人,我試問老禪師值得嗎?”
  無根禪師合十道:“陸施主,令尊和敝師弟,當時是非,且不去說它,因一時誤會而動手,雙方也衹是兩敗俱傷之局,敝師弟當時不過計六歲,‘伏虎掌’衹有三四成火候,縱或內傷,還不至於奪命……”
  陸繼雄厲聲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還是我誣賴了你們不成?”
  無根禪師道:“陸施主請歇怒,令尊去世,這是意外,因為出傢人不打誑語,否則老衲也可以說敝師弟中指之後,傷及手大陰經,不治身亡,豈不就沒事了?陸施主……”
  “不用說了!”
  陸繼雄切齒的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晚老禪師若是再不肯說的話,那就是峨嵋派存心和雪山派過不去,在下就會把貴派視作殺父仇人,衹要陸某有一口氣在,不會放過峨嵋派任何一個人的。”
  監寺無塵法師合十走上兩步,說道:“陸施主這麽說,不是太霸道了嗎?敝師兄衹是本着冤傢宜解不宜結,而且雙方同是武林一脈,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那是最好不過。”
  “哈哈,你們說來說去,還是不肯說出令師弟的姓名來。”
  隗通天一手捻須,大笑一聲道:“繼雄,老夫會支持你的,也可保證峨嵋派最後一定會說出來的。”
  無根禪師堅决的道:“老衲不能出賣師弟,尤其是一個傷殘的人,因此老衲對隗掌門人深感歉疚。”
  隗通天依然一手捻須,微笑道:“老禪師很會說話。”
  他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無根禪師微怒道:“隗掌門人有什麽手段,衹管使出來,峨嵋派决不受人威脅。”
  “那好,這是老禪師逼隗某這麽做的了。”
  隗通天臉上閃過一絲詭笑,拍了下手,喝道:“帶上來。”
  這話聽得無根禪師和無塵法師不期一怔。
  他說的“帶上來”,帶什麽人呢?
  就在此時,衹聽隗通天身後,響起數十人異口同聲喊出的一聲:“有!”
  接着衹見魚貫走出數十名手待鋼刀的勁裝漢子,每兩人押一個,共有三十人之多,押着十五個人走到隗通天右首,一字排開。
  被押出來的十五個人,赫然全是身穿灰布僧衲的和尚!不用說,是伏虎寺的和尚了!
  他們正是伏虎寺八組巡山小組中的一組!
  他們全被點了穴道,而且押他們出來的兩個漢子,並肩站在兩人身後,還有一把鋼刀擱在他們的脖子上。
  衹要一有動靜,這把鋼刀就可以很快的割下他們的腦袋。
  另一個勁裝漢子,則是備戰用的,準備在任何情況下,迎戰來犯敵人的,所以他的刀,不是架在和尚脖子上,而是緊緊的握在手中,緊緊的貼在胸膛右側。
  無根禪師雙眉微攢,問道:“隗掌門人,敝派這些巡山的弟子們,不知如何開罪了你?”
  “沒有。”隗通天皮笑肉不笑的道:“兄弟要門下弟子把這一組人請來,是想問問老禪師……”
  他故意拖長語氣,不說下去。
  無根禪師道:“問老衲什麽?”
  隗通天道:“兄弟想知道,在老禪師心目中,是伏虎寺全體僧侶的性命重要,還是已成殘廢的令師弟的性命重要?”
  無根禪師雙目之中突然射出兩道湛湛神光,沉聲喝道:“魄掌門人,你這是什麽意思?”
  老和尚就是泥塑的,也總會有生氣的時候!
  現在他真的動了怒!
  “哈哈哈哈!”
  隗通天仰天大笑一聲道:“老禪師是峨嵋派的掌門人,伏虎寺的方丈,如果你再不肯說出令師弟的姓名、下落,兄弟就會把峨嵋弟子、伏虎寺僧侶,一個一個的殺下去,一直到老禪師說出令師弟的姓名和下落為止……”
  無根禪師憤怒的喝道:“隗通天,你敢!”
  隗通天微哂道:“隗某有什麽不敢的?”
  他如果不敢,就不會把十五個和尚擒來了。
  無根禪師抱杖峙立岸然喝道:“隗掌門人,你最好放了他們。”
  隗通天也沉聲道:“老禪師,你最好說出令師弟的姓名、下落來。”
  兩人這句話,無異是同時嚮對方下了最後通碟!
  於塵法師早已怒不可遏,在無根禪師說話之際,左手袍袖輕輕嚮上揮了一下。
  這是下達行動的暗號!雁翅般排列在山門左右的一百名灰衲僧人,立即緩緩從左右兩邊包抄過去。
  就在他們移動的時候,廣場南首,山門正對面,也就是雪山派一幹人的身後,也迅疾無聲的從左右兩側閃出五十名手執齊眉棍,腰佩戒刀的灰袖僧人。
  兩邊合計一百名僧人,在瞬息之間,足不揚塵,很快就會合在一起,一下截斷了雪山派人的後退之路。
  無塵直到此時,纔洪笑了一聲,喝道:“隗通天,你再不放人,今晚就教你來得去不得!”
  隗通天連看也沒看無塵一眼,衹是朝無根禪師冷冷道:“老禪師,你說是不說?不說的話,就莫怪魄某心狠手辣,要嚮他們開刀了!”
  無根禪師凜然道:“峨嵋派屹立江湖已有五百年之久,峨嵋弟子威武不屈,從不受人脅迫……”
  話聲未落,八條灰影疾如鷹隼朝押着十五名峨嵋憎人的持刀漢子撲去。
  這八道灰影,正是伏虎寺八位長老,無根、無塵的師兄弟。
  雪山派雖然擒得峨嵋派一組巡山弟子,隗通天雖然說了狠話,但真正要他下令開刀,他究竟是一派掌門,卻也不敢造次殺人。
  雪山派當然也早有準備,如果峨嵋派突起發難的話,應該如何反擊?事前早已有了周詳的計劃:是以峨嵋派八位長老突然凌空飛撲過來之際,押着峨嵋派僧人的三十名雪山派壯漢毫無緊張神色!
  其中十五人,是用刀架在峨嵋派僧人脖子上的,他們迅即拉着峨嵋僧人後退。另外抱刀戒備的十五名壯漢則立即揮刀迎出。
  以十五對八,差不多就是兩個對一個了。
  不,就在十五名押着壯漢退下之際,雪山門下發現對方撲來的共有八人,立即有一名雪山弟子補了上去,湊成以二對一之數。
  一撲一迎之間,驟然響起了一片震懾人心的金鐵擊撞之聲!
  八位峨嵋派長老使的是齊眉棍,棍是純鋼的,使出來的是“峨嵋伏虎杖法”,棍勢展開,恍如天竜展現,棍影如山,勁風逼人,可說凌厲已極!
  十六名壯漢,雖是雪山派的第三代弟子,但他們精擅合博之術,兩人一組,展開刀法,攻守之間,互相配合,極為綿密、但見刀光如雪,兇猛無匹,找不出一絲破綻!
  以兩個雪山第三代弟子,力敵峨嵋派一位長老,居然並無多讓!
  站在隗通天左首的鄧榮大喝一聲道:“兄弟也來領教峨嵋派的高招。”
  大步走出。
  他是隗通天的二師弟,(三師弟司達,站在隗通天右首)在雪山派坐第二把交椅,一身修為,也僅次於通天教主。
  無塵法師一手待杖,立即迎了出去道:“道兄出場,貧衲自當奉陪。”
  鄧榮沉笑道:“很好,老法師要使兵刃還是拳掌?”
  無塵法師巍然道:“主隨客便,貧衲悉聽道兄吩咐。”
  鄧榮雙手一揚,大笑道:“咱們已有十年沒有印證了,先試試老法師‘伏虎掌’的威力也好。”
  他練成雪山派“寒極神功”,已有八成火候,是以要和無塵法師作徒手之搏了。
  無塵法師淡然一笑,把手中的禪杖,往地上一擲,合掌當胸,說道:“不敢,道兄請!”
  “請!?鄧榮口中說了個“請’’字,人己隨聲亙欺而上,右手揚處,一掌迎面擊來。
  雪山派以“開山掌”、“掃雪腿”,著稱於世。因為大雪山常年為雪所封,門人弟子的入門功夫,劈掌掃腿,都是以雪為對象。
  “開山掌”、“掃雪腿”,就是要把雪劈開,闢為道路的意思。這是雪山派揚威武林的獨門功夫,招式怪異,純走強猛一路。
  無塵法師和他動手已非一次,自然認得,腳下乍退一步,側身旋進,雙手化掌,一引一發,還擊而出。
  兩人這一交上手,立即各展所學,以攻還攻,一絲一毫都不肯退讓,掌風呼嘯,愈來愈快!
  不過轉眼之間,兩團人影已合而為一,在一片掌影中,已難分敵我。
  但在這同時,峨嵋派八位長老和雪山派十六名第三代弟子的一場激戰中,雖然以一敵二,卻分出高低來!
  雙方在這片刻之間,差不多已打出二十七八招,雪山派兩人聯手,刀光連翩,相輔相成,有攻有守,幾乎無懈可擊!
  這下自然引起峨嵋派八位長老的怒意,就在揮動杖法之際,左手疾發,擊出一記“伏虎掌”,一道強猛無匹的洶涌掌風,應手而生,撞嚮對方一人。
  試想雪山派一個三代弟子,能夠和峨嵋派長老打成平手,並不是說他武功和峨嵋派長老抗衡。他們所憑仗的僅是一套聯手合擊的刀法,相輔相成,攻守兼顧,就是遇上最強的敵人,也足可支撐一段時間而已!
  這八位峨嵋派長老,都有數十年修為,這一記“伏虎掌”豈同小可?。但聽“砰”的一聲,就把一名壯漢震得凌空飛起,摔出一丈開外。
  一人得手,其他七位長老也跟着出手,把聯手合擊的雪山派弟子,像稻草人一般,接二連三的震飛出去。
  這下看得通天教主隗通天勃然大怒,身形飛撲而起,人到掌到,接連響起砰砰中掌之聲,人影也跟着平空摔出。
  要知隗通天“寒極神功”已練到十二成火候,劈出來的“寒冰掌”,衹要被他擊中人身,立時全身僵凍,血脈凝結,非同小可。
  八位峨嵋長老縱然數十年修為,個個功力深厚,隗通天飛撲而來,入到掌到,朝你揮掌擊來,你能不接嗎?
  硬接,當然會被震飛出去,不接,衹要被他掌風掃上,同樣也會跌撞出去。
  他這一連八掌,當真快若閃電,連站在他對面的無根禪師都來不及阻攔,八位長老已被一一震飛出來,踏地不起!
  丁天仁和師兄弟們分作兩行,站在無根禪師身後。他是老師傅最小的徒弟,自然站在右首最下面一個了。
  這時八位長老被隗通天一掌一個震飛一丈開外,其中八大長老中最後一位叫無能的正好飛落到右首,離丁天仁前面不遠。
  也無巧不巧這位無能長老平日裏對丁天仁極為投緣,幾年來,衹要有暇,就會時常點撥他的武功。丁天仁的劍掌功夫,大半出於這位長老的指點,對他感情也特別深厚。
  此刻驟睹無能長老被隗通天震飛出來砰然一聲跌坐在地,心頭猛然一驚,急忙奔出,在他身邊俯蹲下去,急急問道:“八長老,你老沒什麽吧?”
  無能長老雙目緊閉,衹是顫聲道:“冷……冷……”
  衹說了兩個“冷”字,口齒已經僵硬,再也說不出話來。
  丁天仁一時氣怒交集,初生之犢不畏虎,直起身,縱身就朝隗通天面前奔去,長劍鏘然出鞘,指着隗通天喝道:“姓隗的,你使的是什麽妖法,八長老衹說了兩個冷字,就不能說話了。”。
  隗通天看到衝出來的是一個十六八歲的孺子,用長劍指着自己喝問,不覺沉笑道:“小子,你不會去問你師傅?”
  右手擡處,大袖朝前拂出。
  他是一派掌門,對一個後生小輩,自然不會使出“寒極神功”來,這一記衣袖,衹是要把丁天仁摔個筋鬥而已!
  丁天仁乍見隗通天手臂擡處,一支衣袖朝自己揮過來,一時無暇多想,立即把手中長劍一舉朝前刺出。
  這一劍簡單快捷,使出來的正是大哥(丁大衍)教他的“鴻蒙一劍”!當然他還是避不開隗通天的一記衣袖,“砰”的一聲,一個人被一道勁風兜着往後翻出一個筋鬥。
  隗通天眼看丁天仁忽然擡手刺出一劍,但聽“嗤”的一聲,把自己一襲白色長袍,從右肩頭到小腹,被他劍尖劃破了三尺長一鼕!
  這小子刺出來的這一劍,招式簡單,並無出奇之處,自己居然毫無防範,躲閃不開!憑自己一身武功,竟然躲閃不開,這一劍豈非神妙無比?
  隗通天陡然雙目射出兩道精芒,朝丁天仁投去,正好丁天仁被他一記衣袖,拂得往後翻出一個筋鬥,堪堪站起,但從他懷中掉出一件東西,落在地上!
  丁天仁翻出去的人,還沒發覺,但隗通天如炬目光,正好朝他投來,自然看清楚了!不,他似乎不敢相信,突然跨上一步,凝足目力朝地上看去。
  無根禪師眼看丁天仁突然衝了上去,被隗通天一記衣袖震出,翻了個筋鬥堪堪站起,隗通天又跨上一步,欺了過來,急忙迎將上去、沉聲道:“隗掌門人住手,他衹是老衲門下的小徒弟而已!”
  隗通天沒有理他,衹是雙目註視在地上,臉色漸漸凝重,驚異的道:“果然是闢邪玉符!”
  他目光凝註的,就是從丁天仁懷裏掉出來的一件東西,也就是丁大衍給丁天仁的一塊紫玉佩。
  丁天仁聽他叫出“闢邪玉符”四字,急忙俯身從地上拾起玉佩,揣入懷中。
  隗通天忽然回過身去,喝道:“放開他們。”
  押着峨嵋派一組巡山僧侶的十五名壯漢,立即答應一聲,舉手一掌拍開了僧侶們的穴道。
  隗通天又朝正在和無塵法師動手的師弟鄧榮喝道:“二師弟住手。”
  鄧榮和無塵法師正打得難分難解,一個練的是雪山派“寒極神功”,差不多已有八成火候,因此在施展“開山掌法”之際,也使出了“寒極神功”。一個是伏虎寺的監寺,練的乃是佛門“心燈禪功”,他發現對方每一掌奇寒無匹,分明使上下“寒極神功”,當下就在“伏虎掌法”上使出“心燈禪功”。
  這兩種神功,一寒一火,互有剋製,雙方功力又在伯仲之間,自然會僵持不下,很難分得出高下來。
  鄧榮聽到掌門人喝聲,急忙雙掌排開,沉喝一聲:“住手!”人已往後躍退數尺。
  隗通天右手一揮喝了聲:“咱們走!”
  當先舉步往外行去。鄧榮、司達二人弄不懂掌門人何以突然要下令撤走?但掌門走了,他兩人自然也衹好緊跟着走去。雪山弟子更不用說,一起跟着後退。
  在雪山派人的身後,就有一百名峨嵋僧侶,手持齊眉鐵棍,一字排開,正好擋住他們的去路。
  隗通天目光凌厲,沉喝道:“爾等還不讓開?”
  無根禪師自知雪山派處心積慮已久,今晚之戰,峨嵋派已屈居下風,真要動手,己方非落敗不可!
  這時眼看隗通天突然退走,暗暗舒了口氣,急忙喝道:“你們還不讓開?”一面高聲道:“隗掌門人好走,恕老衲不送了。”
  隗通天衹嘿了一聲,連頭也不回,腳下匆匆行丟,一行人很快就已遠去。
首頁>> 文學>> 武侠>> 東方玉 Dongfang Yu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