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武侠>> 墨余生 Mo Yu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18年9月~1985年2月)
琼海腾蛟
  作者:墨余生
  第一回 雨箭风刀 飘蓬登异域 人亡家破 往事话从头
  第二回 魔海吞舟 述明获至宝 椰林演技 昆仲显其能
  第三回 歼盗向涛村 锋芒初露 深奇蒙天岭 雁序中分
  第四回 探窟有奇缘 继承绝艺 荒亭无预兆 寂寞空山
  第五回 绝艺震骷髅 蚺头有迹 深霄拒仇敌 寇盗无功
  第六回 喜获良师 老尼谈隐士 轻趋绝地 小侠戏群凶
  第七回 剑碧鞭寒 三凶新毁折 月明夜静 千里故交来
  第八回 兄弟相逢 奇术惊奇士 师徒巧遇 新技显新猷
  第九回 仗剑返中原 河山有恨 市恩降恶霸 主客同仇
  第十回 月夜除奸 剑光寒石虎 梅关却敌 克敏救明因
  第十一回 赤手惩强梁 道人失剑 卢陵遇奇险 师太逢亲
  第十二回 剑气如虹 一招除三绝 后生可畏 二小挫双妹
  第十三回 寄宿朱家 师徒遭危难 何来郭解 大侠显威风
  第十四回 古杀见幽栖 群英议计 冤家初聚首 患难同心
  第十五回 轻敌贪功 蝉儿初履险 逢凶化吉 姐妹归良姻
  第十六回 分道赴酆都 前途有险 避仇杀茅店 后患无穷
  第十七回 良骥奔长途 专程救主 凶山作小饮 定计除妖
  第十八回 玄妙观前 凤英擒妖贼 酆都城外 文玉救英雄
  第十九回 扮狐仙 志敏戏掴松林怪 打擂台 信儿勇胜震天雷
  第二十回 夺宝剑 紫霜力救酒中仙 逐怪僧 志敏逞威阴风洞
第一回 雨箭风刀 飘蓬登异域 人亡家破 往事话从头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远,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唐朝李德裕这首诗,把海南岛描写成鬼门关那样可怕的地方,到了宋朝,这种观念仍然没有改变。苏东坡眨到海南之后,他的谢表中就有“并鬼门而东鳌,浮瘴海以南迁,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痛哭江边,魑魅逢迎海上。”的怪句。因为海南远离中国大陆,古时是“雕题”,“凿齿”之国,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粤,遣兵经略海州之地,北置珠崖,南置雇耳等部而叫做琼崖,后经马援、李德裕、李纲、苏轼、赵忠简等人,陆续开发,这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的海外乐园,人间琼岛,渐渐被中原人士所知,不过囿于北人轻南的观念,仍认为海南是蛮荒不毛之地。明宪宗时,海南邱濬高中了传腕,历任太子少保,着了“幼学故专琼林”;
  明世宗嘉靖时,海南的海瑞扳倒严嵩,中原人士歧视海南的成念,缓稍为改受过来,可是,仍以海南作为充军逃捕之地,把大好河山,委弃不用,正是令人浩叹不已了。
  尤其历代昏君庸臣,把朝内的忠贞人士,眨的眨,遂的逐,充军的充军,这些被眨被逐的人物,不少大智大慧、刚毅不拔之士,他们到了海南之后,开辟蛮荒,教育黎庶,振兴文化,所以明朝中叶之后,中原虽然鼎沸,北方遍地烽姻,而处于海外一晌被歧视为“不毛之地”的海南,却因为有了些孤臣孽子的经营,不但留得一片净土,反而保存了民族的气节,使文物蒸蒸日上,现在海南约五公祠,挂有朱道台撰“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之海外;道契前贤,教与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的对联,短短几十个字,已经写尽历代昏臣庸臣的嘴脸,写尽先贤拓荒奋斗的功绩了。
  却说明朝第六代的英宗皇帝即位时,还是九岁的孩子,所以被侯臣王振揽权,不论是匹夫贩卒,只要走王振的门槛,无一不是高官显爵,如果胸怀磊落,不愿向奸佞低头的,那管你是圣贤豪杰,忠臣义士,不但没有进身的机会,甚至于还要被刺配充军,或秘密处死。在“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的情形下,勃内群奸争利,朝外连年杀伐,已经是崔符啼聚,遍地烽烟了。但是王振那管国家是否丧失元气,只图个人权利,最后还要挟英宗皇帝,御驾亲往瓦剌,激起“土木之变”,连到皇帝也做了也先的俘虏,后来朝内拥立景帝,国内大冶,奉英宗为上皇,可是并没有多久,又被曹吉祥、石亨等奸臣,迎上皇复位,造成“夺门之变”,按着就大大的杀戮一番,因此,朝廷也焦头烂额。
  就在“夺门之变”这一年的深秋,海南岛清澜港附近向沟材的村民,看到最近几天风色不好,不敢驾舟出海捕鱼,只好藉着这个闲暇的日子集结在沙滩上,有的补破纲,有的在闲坐聊天,在这满天红霞之下,又涌起黑色棉花似的块云,虽然是大好的黄昏,但在有经验的海边渔民眼里,知道暴风雨快要来临了,因为沙滩离开村子很近,同时,海南的暴风每年总要起好几次,当地的人们已经过惯了风暴,并不觉得它怎样可怕,所以沙滩上除了几位老人家看看天色,盘算着暴风来临和遇境的时刻之外,其馀的村众,谁也不把它当做一回事,沙摊上仍然充满了笑声,黄昏的凉风,更增加了人们的快感。
  风势越来越紧,黑棉花似的乌云越涌越多了,没有半顿饭的时光,红霞已经淹没在浓黑的云层里,海面上的巨浪,一个接一个地向海岸冲来,并且夹着凄厉的骄啸。
  沙滩上的人群,这里再也不能保持宁静了,老婆婆和一些女人们赶紧抱着,拉着她们的孩子向村里跑去,呼唤声、哭嚷声,响遍了沙滩上的空间。正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忽然响起又尖又锐的声音,这个盘音在呼着:“大伯!大伯,你快看那海里漂着什么?”沙滩上还有少数的男人顺着那呼唤的小孩所指的方向看去,不禁吓了一大跳。
  原来那方向离开海岸约一里多路的海面上,正漂流着一艘小船,一个滔天的巨浪把那般小船推上浪的顶端,突然又把它吞没了,按着另一个浪头又把它推上去,这样一隐一现地在海沟里荡着,滔天的巨浪,昏黑的天空,包围着一叶的小舟,岸上的人们虽然不知道船上是否还载有人,可是都为了那艘小船担心,替那船上的人捏一把汗,谁也希望那艘小船能够被浪花推近岸边,让船上的人们得救,这个时候,沙滩上的老人也在岸上替那艘船合十祈祷,在喃喃不绝地祈祷。
  可是,尽管巨浪一个接一个向岸上猛袭,但那艘小船却慢吞吞地并没有移动多少,泼墨似的天空反而迅速地泻下一缕乌云,海水夹着啸声卷起一条巨大的水柱,“完了!完了!”
  被称为大伯的那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猛搓着双手在喊着,沙滩上的人眼睁睁地看着龙卷风就要把那般小船带到天上去,最少也会把它撕成无数的碎片,因此,个个都失常地大喊起来,慈祥的老人们轻轻地辍泣,两手掩住脸孔而不敢再看这幅悲惨的情景。
  说到这种“龙卷风”,真是非同小可,它来的时候常常是没有预兆,陡然间,飞沙走石,天上的云脚垂到地上,地面上的树木,房屋,人畜,统统被它吸到云端里去,而成为太空的旅行客,这些旅行客再临到地面的时候,没有一件不是百孔千疮,支离破碎,这是陆地上龙卷风的威力;如果龙卷风发生在海上,那就更有奇景可观,开始由云端下迅速成为柱状下垂,将到海面的时候,海水狂啸,巨浪滔天,同时海水也被吸成一条巨型的水柱上升入云,在这条水柱附近半里内的鱼虾、船舶,无一幸免,随着风势旅行了千数百里之后,风势渐渐衰落,鱼虾、船舶、海水,都成了阵雨下降,造成了水灾,海南岛每年总要经几次龙卷风和台风的袭击,而龙卷风造成的灾害更大,因为台风有预兆使人畜能够事先躲避起来,而龙卷风是没有方法预防的,它光临的时候。快如雷电,连躲也来不及,难怪向涛村的人,赌得不敢看那摇曳在龙卷风中心附近的小船了。
  但实际上的情形并不像涛村人意想那么坏,约莫过了半顿饭的时光,远处的天空显露出一线的曙光,那根巨型的水柱渐渐移向东北角,倾盆的大雨挟着排山倒海之势,从远处向海岸袭来,虽然这些情况不过是瞬间的事。但经验告诉海岸的居门,是龙卷风已经掉头而去了这时侯,呆在海滩上的人,却发现了奇迹||那一艘小船并没有因这次台风而破碎,也不因为巨大的海浪而沉没,相反地,它已经顺着风雨的来势,而慢慢地更接近了岸边,使得向涛村民起了小小的骚动,并且收同了刚缓紧张的心情。
  向涛村的人,有的立在沙滩上,有的站在屋檐下,但几乎每人都翘望着海里漂流着的小船,每一对眼睛都向那船上搜索,希望发现船上是否还载有人,而船上的人是否还能够活着?虽然仍旧是黄昏的时刻,小船离岸不过是只有半里,可是因为天上的乌云还没有完全散去,海面上仍然是一片模糊,普通人的目力,当然不可能发现什么,但由小船的型态看来,已经可以确定不是本岛的船舶,因为向涛村住的十有八九都是渔民,他们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驾着他们的渔船,绕着海南岛捕鱼、捉虾、取蚌,甚至于还到过东沙、西沙、团沙、围川、浮水洲等岛屿作业,所以这一带的各型渔船、货船,只要经他们的眼里,他们立刻可以指出那一种是潮州船,那一种是围洲船,绝对不会有毫厘的错误。
  但是,这一艘小船的外型是那样地陌生,显然不是邻近各地的船,更不是本岛的船,所以他们在辩论着那般小船,到底是福建的、或是浙江的。不管那艘船是否有人,但渔民大都有互助的义气,尤其是意味着海上遇难的苦况,而对小船上的一切都寄以同情,这时候竟有几位年轻的小伙子,脱光了上衣,携带了绳索,准备冒着风浪的危险,游泳到船上,希望能够迅速把那般小船解救,如果不是有些较为持重的老人阻挡他们,那末他们必然这样做了。
  在向涛村里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有一艘外地的小船漂来本岛,经过了暴风龙卷风的袭击,仿安然无恙向他们的村子接近,他们离开海岸较远更不能看到船上有什么人物,可是他们却体会到,那艘小船必然还另外载有人,不然,它就不可能漂流那么远的路,而且能保持它的方向接近岸边,而不被海潮和潮和湾流冲走,不过船上的人经这次风暴的袭击之后,能否保持活命,倒是一个疑问了,不过这次风暴的时间很短,船上的人可能只是晕了过去,如果没有完全死去,那么还可以施行急救,这个村里以前也有过救助被难人的经验。所以王大伯的家里,得知小船还没有沉没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奏好了姜汤、稀粥,等待在沙滩的村众救人归来,同时还预备了几块门板、油布,叫来几位精壮的村民带往沙滩。
  正在村民把门板带到沙滩的时候,小船距离岸边也只有四五十丈远近了,如果在平日,再远一点也可以看得清楚,但这个时候已经是夜幕低垂,天空仍是一片漆黑,如果不是岸上的人老早注视着小船,那末可能连小船的影子也找不到了因为这样,原来已脱了衣服的小伙子再也不能忍耐了,他们早就把一段一段的绳子连接成百多丈的长绳,盘推在沙滩上。
  这时,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奋勇地把麻绳的一端,缚着自己的腰,他对王大伯说一句:
  “大伯!请你叫人招呼这堆绳子。”之后。来不及向别人招呼,就很快地跑到海边,一个“惊蛙入水”,但听到“扑通!”一声,白浪滚滚,他头顶前面的海水,分成两道斜缕,汹汹涌涌地向他的后面直泻,人已经离岸五人丈开外了,盘在沙滩上的绳堆、很快就只剩下一小捆,一会儿,听到船上一声长啸,守着绳子的壮汉们,用熟练的手法,很快地收回绳子,小船如箭般向岸上直射,因为人多力足,小船竟被他们拉上一半搁在沙滩上,及是一阵欢呼“王大伯船上有三个人哩,都晕过去了!”
  这时人们急急地涌到船边,王大伯迅速地分配人手把船上晕倒的一个老人和两个孩子,抬到门板上,按着抬起来向王大伯家里飞跑,归途中,王大伯牵着那首先上船的青年,很激动地说:“世成,今天真亏你,不然,那船上的一老二少还要再捱上半个时辰,就恐怕没有救了!”
  世成说:“那没有什么,但是,大伯“你看这几个人能不能救呢?”
  王大伯说:“现在我还说不定,我们赶快回去看看吧,你也不要回家了,就在我家里和我喝几杯酒,赶赶身上的湿气吧!”
  王大伯的屋子是前后二间正屋,正屋两旁各有一间侧屋,当中是一个很大的天井,这时屋里屋外都黑压压地挤满了人,一老二少躺在侧屋的床上,经过王大伯和村民紧急的救治,那两个小孩子首先就醒过来,因为他们根木没有什么伤他没有什么病,不过是饥了肚子,再经海里面的大风浪冲击而晕了过去,经过了施救和灌给热的姜糖水,很快就醒过来,但是,那老人就不同了,他比那两个小孩子更要出力镇住那般小船,不然很快地就会被龙卷风卷去,他用尽了力量去和风力搏斗,但是人力怎能够和大自然的力去比拟呢?
  如果不是他一生来练有过身的武功,那么老早就被风力打晕了,就这样,他也在拼命摇着船脱离了暴风中心之后,轨失去一切体力而晕倒在船上,等到村民把他抬到村上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经过了王大伯亲自对他施行“人工呼吸法”,而且不时灌给旧汤、稀粥,费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这一个垂死的老人,也被救醒过来:他睁开双目,看到周围的情形之后,知道这条命是给人家救过来了,他一翻身就想爬起来,但王大伯用强力把他按下去,一面用目光制止他,当他看到他旁边躺着的孩子已经清醒之后,他也静静地由着王大伯摆布了,这时王大伯亲自给他们添了三碗稀粥之后,便对村众说明人已经得救了,因为还需要调养一下,不便打扰他们三人的精神,要村众各自回家,村民也觉得这三人既是从外地而来,和自己人的言语必定不能相通,一切事情有王大伯办理,一定会令人满意了,所以都答应一声就想各自散去。
  这时王大伯忽又想起一件事来,赶快喊回村众,并对他们说:“本村忽然来了三个人,虽然不知道是好人坏人,但可不是邻近的人了,由那般船看来,必定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也许是被海盗抢劫后,把他们赶下小船,任他们自生自灭;也许是逃避仇人的追踪,而驾着小船,逃亡海外,不论是那一方面的原因,泄漏了消息,不但对一老二少不利,甚至于还要害及本村,所以要本村的子弟,统统保守秘密,不得泄漏。”顿了一下,接着说:“过一会任方带几个人,到海边把那般船拉上岸来,免得被潮水冲走,而露了眼线。”那个叫住方的中年人答应了一声,就和村众各自散去,只剩有世成留在王大伯家里,陪着招呼那三位不速之客。
  村众散去之后,王大伯拿出几套乾的衣服,给那一老二少换了,这时一老二少,已经能够略为行动,他们本来没有什么病,不过是因饥渴交道,加上暴风的袭击而昏倒,现在日得到了休息,解决了饥渴,精神也就得到无上安慰,同时两个是小孩子,元气充足,一位老人是身怀绝学武功的人,所以在安定下来之后,很快地就恢复了体力,他们换好了衣服之后,由那老人率领着那二个小孩向王老伯一揖到地,口里说不尽地“谢谢救命之恩”,大家客气了一会,正屋里已摆上一桌丰盛的晚餐,在渔村里虽然没有什么好菜,但是贝干、苟子、乾鱼之类,却也另有风味,酒是自己做的,虽没有山西份酒、天津五加皮,那般醇烈,可是也经过一蒸二蒸,味道还算不错,大家入席之后,便就浅斟低酌起来,王大伯向老人继续斟第三杯酒之后,问:“老哥这次经这么大的风险,漂到敝地,必有原因,能否告知一二?”
  老人先望望左右,长叹了一声,眼泪已泊泊的流下来,半晌才说:“老哥上此次得蒙救命之恩,是我们三人的大幸,你老哥不问,我也要对你老哥详尽说明,才不辜负你老哥救我们一场,不过,说来话长,同时,我还没有请教你老,和这位老弟的称呼呢?”
  王大伯把自己的头一拍“该死!我真也忘记告诉你!”他这一来,如把旁边那两个小孩子逗得笑了起来,然后王大伯自我介绍一番!原来王大伯名字叫做仲泉,居住在向涛村已经是三代了,五年前他的老伴死后,就很寂寞地守着这么一间大屋,另外由他的侄儿邦宁,和侄媳任王贞来招呼,邦宁在十天前,带了一批乾鱼咸鱼到府城丢卖还没有回来。
  说起这王大伯,他在清澜这一带原也是有名的人物,尤其是水里面的工夫,便可以说是独步一时,十五年前海盗林少英率了十几条大楼船,进犯清澜港,那时王大伯绩是四十二岁,他的水功正在馈峰状态。同时,年轻时到过迟罗、南洋、广州、钦川、越南等地,贝多识广,当下听说海盗进犯,就集合了向涛九村的精壮,驾着小舢板出海迎击,王大伯便潜到水底,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把海盗船凿沉入艘,还把护舶的水鬼杀死了三四十个,林少英的船如果不是逃得快,而小舢板不利于仰攻的话,可能使海盗船全部都毁在海里。可是这一仗,却也打得林少英再不敢正视清澜港一带,十几年来得以平安无事。
  从这次之后王仲泉就获得了“海底蛟”的混名,清澜附近的人,把王仲泉从“大哥”而喊到“大伯”。
  说起“海底蛟王大伯”已是老少皆知的人物,而“王仲泉”这个原来的毛子,反少人知道了。那个青年世成性丁,是王大伯的徒弟,水里工夫煞是惊人,不论海里风浪怎样险恶,他也能游土十里八里的水里,遇到十分大的海浪,不利游泳的时候,他就潜入水底,一口气可在水底潜行二三十丈,所以也得了“浪里鲨”的绰号。这个向涛村有七八十家人口,就是“王”、“任”、“丁”三姓,多数以捕鱼为生,王大伯更是村里的领袖,村里的事,不论是大事小事,只要是王大伯一句话吩咐下来,无不遵照办理。
  王大伯把这些情形,对老人大概说了一遍并且说:“老哥!我看你的情形,也知道你必然有无限的隐痛,不过,你知道,这里已是海外,也可说是人间的乐园,向沟村的人全是讲义气的人,天大的事我们全可以接上去,你老哥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小弟想办法,我小弟和你认识不过绕是一会儿,可是我内心似乎告诉我,你老哥绝不是什么坏人,所以我敢向你老哥保证,你可以长久住在这里,和我们共同生活,也许彼此都有个好处。”那老人好容易等到王大伯指手划脚讲完这一篇话,虽然觉得王大伯话里稍为有点自负,但也是瑚海好汉直率的本性,他在江湖宦海走了几十年,也觉得这种直率的好汉,比较奸滑浮华的小人容易相处,这几个月来自己带着两个小孩子到处漂泊,经历了多少艰辛和危险,尤其是在泉州府几乎被奸贼邓全兴诱卖,如果不是自己有武功和及时抢到小船逃走的话,现在已不知葬身何处?
  那料到经过十几天的漂流,却到了人地生疏的海岛,老小三条命又被人家救了起来,总算有了报答故主恩情的机会,两个小孩子也有了昭雪血海深仇的希望了,虽然这里未必能逃避昏君的掌握,可堤既已远隔重洋,敌人一时也不会追查到这里来,更难得的是主人的深情,竟敢提出安全的保证,可见也是响铮铮的一条铁血汉子,回忆过去一切的遭遇本真是“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谊书人”了。现在已经是家破人亡,倒不如暂时住下来再作打算,不然在举目无亲的异地,又到什么地方找这么一个有血性,有肝胆的人作为托根之地呢!
  所以,稍为考虑一会,就答应注下来了,而且对王大伯说出这次来到海岛的原因大伯更把桌子重重一拍,气愤不已!
  那知不说犹可,一说起来卸把在卜的王大伯和丁世成气得须眉似战,面目喷姻,王原来这个老人名字叫做骆中明,是个武夫出身,但他的马上马下功夫,得自高人传授,兀是不俗。
  英宗皇帝蒙尘之后,国内苗乱迭起,第二年瓦剌也先挟制英宗回国,攻破紫荆关,直达京师,这时朝中文武仓皇失措,要打吗,英宗上皇在敌人手里;不打吗?
  看看敌人就要利用英宗,而攻陷京师,举国君臣都要变成俘虏,幸有兵部员外郎于谦力排众议,极力主战,临时把兵权夺了过来、立刻派兵埋伏在城内各要道旁边,准备瓦剌兵入城之后,就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果然瓦刺兵上了大当,他们以为用大明的皇帝作为人质,是最安全的了,那里想到朝内拥立新皇邬王之后,英宗的地位,已是可有可无呢?
  当瓦剌兵浩浩荡荡入城将达大半的时候,午门的炮声隆隆响了起来,瓦剌兵还以为朝廷欢迎的礼炮哩。可是炮声响过后,忽见一股一股全付武装的兵士,从横巷里杀出来,一霎间就把瓦剌兵截成几十小段,每一段都被包围着厮杀,二万多的瓦剌兵,几乎全折在城里,幸亏上皇仍末入城,否则这一仗就可以把英宗夺孜过来,而且使瓦剌的宰相也先和那些瓦剌兵,一个也没有生还的希望。在这一仗里,县中明身先士卒杀死了也先的弟弟华罗,杀得瓦剌兵心惊腿栗,而升到偏将的地位。
  后来也先议和送还英宗,两国也就罢兵了,不久,西南苗乱又起,于谦奉命为平南都督,挑选了二十几员勇将带了两万多精兵出发,于都督慧眼识人,把骆中明升为游击将军,命他先行探路,县中明果然不负期望,先后追随于都督平定了福建的邓茂七,浙江的弃宗留,广东的黄萧震和湖广、贵州,广西等地的苗、摇、撞、撩各族的叛乱,但是,班师之后,国家干城的于都督,卸被御史罗通等人弹刻,说他的功劳簿记载不实,县中明这时虽已升到正印将军,刮破这一刻而降了下来,千都督也被剥夺了兵权,而出任那有职无权的兵部尚书。
  经过这一次的突变,骆中明也知道官场险恶,并不是只凭着能力功勋就可以上达,必需要和权奸勾结,缓能够有上达的机会了,但他跟随了于都督五六年,又是于都督一手提拔的人,不但不能向权奸靠拢,而且自己那耿直的个性,也无法和那些小人为伍,与其留在官场冒着风险,倒不如啸傲姻霞,悠游岁月,自己从二十岁开始吃皇根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年,自己无家室于女拖累,何必向群奸低头,就像于都督那么大的功勋,一心为国,他居住的地方甚至于不能遮风雨,这样一个忠臣还要被打到冷宫褪去,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将,岂不是随时都要失掉性命的危险?
  因此,立即上呈请辞,虽然于兵部再三挽留,请他为国尽力,但他辞以年老力衰,再不能侧身行伍,去志已泱,千兵部只得由他,但仍再三叮嘱,要他时常来家里走动,当骆中明临行的时候,于兵部家里还特别为他置酒饯行;使骆中明更感激得涕泪满衣襟,主客两方都对朝政被宦官阁党弄权…而咨晓良久。
  骆中行拜别了于兵部离京之后,自感心地洞明“人生如寄,但此行的目的地,将在什么地方呢?古话说:“叶落归根土,人老同故乡”,可是他离开家乡的时节,父母已是亡故,了然一身,四十年来的戎马控佣,根本就没有时间同故乡去,究竟故乡的人事如何?当然要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柄,虽然故乡对他很是淡漠,但故乡依然是先人庐墓的所在,同时也是小时活动的场所,那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可引起他无限的留连,都可以引起他无限的回忆和兴趣,因此他第一步决心还是走向一别四十年的荆州。在荆州的故乡住了个多月,扫庐墓,访故交,抚摩一些儿时游戏的事物之后,觉得又没有什么依恋,所谓“静极思动”,又沿奢长江而下,通游苏杭,这时,他忽想起于兵部的故里就在杭州,现在既然到了杭州来,自然不能不前往拜访一下,等到他找到兵部的故里时,却是一片竹篱围着矮矮约三间瓦屋,屋旁种些蔬菜,养些鹅鸡,如果不是带路的孩子告诉他说!
  “于伯伯的家到了”,那么谁也不信这简陋的地方,就是当朝一品大员的住宅,虽然有带路的小孩子告诉他,但他仍然怀疑是带错了路,他反问那小孩子“这就于尚书的家吗”?
  这时候,居中那间屋子“呀”的卡盘打开门了,走出来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手里面还拿着一卷书,很快地走到柴门来,那带路的孩子指着骆中明对出来那位青年说:“于三哥,这位伯伯要找你们,我带他来到了,他却不信呢”
  骆中明连忙对那青年一损,接着说:“请问台端与于尚书于谦,是什么称呼?”
  那青年连忙答礼并说:“于尚书是家伯,老先生来找家伯吗?他还在京未回呢!”
  骆中明把来意和身分关系说明了,那青年连忙打开柴门让县中明同进屋子,并自我介绍,这时不由得骆中明不信了,他由那青年的口中知道那青年名叫于硫,是于谦的亲侄,因为他伯父一家人都上了住所,所以就率领着一个苍头和一个远房的兄弟住在于谦的家里,原因是于谦房于早已陈旧欠修,仅能遮蔽风雨,于谦虽然曾握一方面的兵权,堂全国的兵符,但是居官清廉,毫无积蓄,不但不能添置田产,甚至于连祖先留下来的屋子,都没有办法加以整修,倒是族内兄弟和一些热心的邻人,大家出钱出力稍为修蔓起来,不然早就倾屯不堪了,于硫所以住到于谦家里,也是代为照管的意思。
  骆中明在杭州和于硫盘桓几日之后,又觉得无事可做,深受到浪迹萍踪的烦恼,心灵上似乎有了无尽的空虚,于是辞别了于硫,专程北上,在路上不断地想到于谦的忠贞和廉洁,礼贤下士,对自己又是那样关心,完全不把自己当做外人看待,即掌于硫来说吧,他知道自己是于谦的部属之后,就伯伯长伯伯短地尊崇着自己,这一份修养工夫,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可见人家的家教良好,养成了谦恭礼让的习惯。
  骆中明又想到自己,因为得不到升官,就脱离了宦海,不问国事,固然也是因为年老,但历史上廉颇黄忠,岂不也是老将,尤其因为这而脱离了追随十多年的长官,更觉心中不安,同时,目前朝内奸党不少,这些奸党如联合起来对付于谦,万一发生什么不幸,岂不是使自己遗憾终身?他真是不敢再想下去,只有加紧赶上北京,能够早一天见到于谦,纵然跟于谦当一名走卒也十分满意了,因为于谦那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和那样谦恭礼让的风度,使一晌来染傲不群的骆中明感化过来了。
  尽管骆中明是那样心急,但从杭州到北京这一段路程却也不近,好容易赶到北京的时候却恰好是年底,骆中明本意是立刻就到于谦的寓所去,可是一想,年底人家正是忙碌的时候,怎好意思去打扰,倒不如等到新年初一他老人家上朝贺祝回来之后再去拜年,比较适宜,横竖不急在这一天,所以就在于府附近找到一家整洁的客栈住下来,明天到于府去贺祝新年也要方便些,骆中明自以为这是十全十美的打算,那知人算不如天算,几乎使他遗恨终天呢大年初一的早晨,约莫是寅时光景,京师的爆竹已响遍了每一个角落,有官有职的人,急忙穿好朝服用他们的交通工具赶往午门,以恭祝郡王景泰万寿无辑,于谦是当朝的一品大员当然也不例外,文武百官鹄立在午门外没有好久,就见到一队一队的御林军,开来午门外警戒起来,再向金殿偷窥,又见那些锦衣卫一对一对都站立在阶堤两旁,甚至于有几个已站到金殿的四角,这种情形是历年来所没有的,大家心里起了一阵言语,但时间并不容许他们仔细去想,“邦!”一声云板,百官都鱼贯上了金阶,“邦!邦!”二声云板,百官都各按照他们的官阶次序站好,手上执着朝易,拱着背,等候皇帝升殿,好得三呼“万岁”了。
  半晌,云板“邦!邦!邦!”三晌了,百官由礼卿领导跪拜高呼,刚刚高呼完毕,殿上忽然传旨“传兵部尚书于谦上殿”,这一来不但于谦奇怪,连到文武百官都觉得奇怪,不禁偷偷抬头向金殿上圣一下,这一望卸使得于谦和百官们目瞪口呆。
  原来金殿上生的那里是什么景泰皇帝,现在坐在金椅上的竟是已经逊了位的英宗,这时候拱立在金阶的百官们不禁起了一阵轻轻骚动,同时彼此也知道是什么一同事了,这时,于谦已经缓步登上金阶,进入金殿,一声不响地,跪在金变座前,“于谦!你知罪吗?”皇帝这样问着,于谦到底不失为一个正义之土,立刻站起来又一躺到地说:“微臣何罪?”
  英宗大喝一声说:“你还不自知罪吗?拥立景帝就是叛逆,还敢说无罪?”顿了一顿就叱锦衣卫拿下,锦衣卫虎狼似的就要动手,这时朝阶下一声高呼“慢着”!接着一个大臣不待宣召涌上了金殿,锦衣卫虽然凶猛但见到这个人后,倒不敢立刻逮捕于谦了,英宗斜视一眼,不容分说又叫“连王文也拿下”!原来后来上殿这个大臣是大学士王文,百官听到连王文也要拿下,不禁相顾失色,还有谁敢替他们两人抗辩?
  原来这一件“夺门”事件,是内侍曹吉祥连络奸臣徐程、石亨,御史萧惟桢,都督张轩等人的预谋:他们利用鄂王景泰久病,而趁机拥起英宗复辟。
  在满朝文武百官里,曹吉祥最怕的就是大学士王文和兵部尚书于谦两人,他原也知道这两人都是忠臣,但是他不杀害这些忠臣,则他这一派奸党就无法立足,而要害这些忠臣就必须藉英宗的力量;他老早就看出年纪轻轻的英宗,是不甘寂寞的,所以尽量挑拨英宗对景地的不满,果然英宗就被这些宦官奸臣利用了。
  最使曹吉祥可怕的,还是于谦,因为于谦在英宗归国的时候,就把挟持英宗御驾亲往的王振斩了,而曹吉祥正是王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他认为一旦被于谦发觉他和王振的关系,那末于谦必定会向景泰皇帝报告,而他这一批奸党都有性命的危险,不如先发制人绕是上策,因此,多少忠臣义士被牺牲、被灭族。
  路中明睡在客栈被一阵爆竹的声音闹醒了,这一阵阵爆竹声音引起了他很多遐思,在往日,他也要随着这爆竹声音忽忙地到午门去鹄立等候皇帝上庙,但是现在他却是天不管地不管在旅社中高枕无忧,心理又是一阵轻松舒适,但这舒适的情绪并没有保持好久,他听到热闹的爆竹声中,似乎还来着兵马奔跑的足部莉蹄声,他意识到有不平凡的事件要发生了,过了一会,他果然听到他住的这条冲道上,一阵急促的兵马步伐向外急走,而且还来着吆喝禁止别人开门的声音。
  骆中明的武功本来不错,倘轻轻开了窗门,一个“燕子穿云”上了屋面,悄悄地伸出头从屋脊往街上一看,他的心不禁上上地跳动起来,原来接近于谦的官邸那段街道上,黑压压地挤满了官兵,个个都已经弓上弦刀出销在看守着每一家门口。
  骆中明起程北上时,所耽忧的事件,终于展现在他的眼前了,“到底是那一家出了事了?”他虽然面临这个现实,但仍然不相信是于兵部的家遭到横祸,他知道于兵部正是景泰皇帝倚重的人,纵然失势,也不会一声不响地忽然遭殃,多多少少总会在事前获知一点消息。
  骆中明为了想更知道到底是那一家遭殃,就在屋面上施展“陆地腾云”的轻功,一缕照炳似的身影,迳向于府扑去,街道上的官兵连看不出到底是人是鬼,在屋面飞过。他这么一跃五大丈的距离,不消几跃早到于府附近的瓦面,这时他已经看到于府的客厅上灯火辉煌,官兵们团回钢在客厅约三面,于夫人正襟危坐在客厅的中央,旁边是于兵部的公予于冕和一个约有三十岁的妇人,这个妇人可能就是于冕的妻子了。可是,千冕的两个孩子和丫头仆妇一个都不见,只看到门公于福和打杂的于华碎官兵围在院子里站着发抖。
  骆中明者到这种情况,惊得目瞪口呆,双脚一软,几乎摔下房子去;那知正在骆中明紧张的时候,客厅的屏风后又转出一个人来,这个人银盔银甲,手上还拿着一把精光耀目的长剑,分明是一位三品以上的武职,骆中明仔细一看,卸认得他就是因为征苗失律,被于谦弹刻,而连降三级的都督张,大概这次就是张率领御林军和锦衣卫来抄查于府了,但是于府究竟犯了什么事呢?骆中明仍然是十分惶惑,这时又见厅上于老夫人站了起来指着张轩大骂,张轩却在鞠躬不已,因为隔离太远,听不到于老夫人骂些什么,只见张轩鞠躬一回之后,把手向一招,那些锦衣卫就蜂拥进了客厅,分别跑向屏风背后,于老夫人已晕倒在后面的椅上,于冕和那妇人一面挠着于老夫人,一面却痛哭起莱,这一些动作,却使藏在瓦面上的骆中明明白过来了,他立刻联想到于家那两个小兄弟于志强、于志敏,今夜都不在这里,必定是逃跑了或是藏起来了,所以张轩将要锦衣卫去搜,照实际上看来,锦衣卫和御林军布遍了于府外,两个小孩子不可能逃出府去,可是他们躲在什么地方呢?
  于府的情形,骆中明知道很清楚,前后不过是四间正屋和六间侧屋,于府的家口不多,除了后面二进住了祖孙三代之外,第一进是门房,第二进是客厅,后面二间侧屋作为仆妇的起居室,剩下四间侧屋,一间是书房,三间是留作招待客人用的,除了这些屋子住人之外,只有厨房、马廊、柴房和厕所,显然地已被张轩搜过一次,而没有发现,但是,现在锦衣卫多人拥入了第三进屋子,慢慢地搜是一定可以搜出来的,他两小兄弟如果落在张轩的手里,那里还会有命!
  骆中明想到这里,心中一急,立刻展开身法抢先一步到了马廊,轻挫地喊:“志强、志敏,我是骆伯伯,赶快出来我带你们走!”他很快地绕了马廊一周,并没有听到声响,按着一个“乌云赶月”又到了柴房,骆中明照样绕着柴房一周轻轻地喊着,却听到柴房里面“咯”的一声,是一根小枝被折断了的声音,县中明知道里面必定必定有文章了,赶忙重复喊一遍,这时柴房的墙脚下一个小洞,却伸出一个小头来,“骆伯伯!我们在这里”,骆中明一见,真是如获至宝,忙喊道:“快出来!弟弟呢?迟了就来不及了”,于志强一跳而出,于志敏也跟着伸出头来做了一个鬼脸,这时锦衣卫已是进入第四进的屋子,骆中明那还有闲暇和他们两兄弟顽皮,还等不及于志敏全身离开那个小洞,马上把他一拉,往背上一搭,一手拖着于志强,一个“灵鹫冲霄”跳上屋面,脚底刚刚和屋面接触,又展开一个“乳燕归巢”身法,扑到对街的屋面,连接几下“乌云赶月”,早已脱离柴房三四十丈了,尽管骆中明的轻功厉害,但背着一个牵着一个总要影响了身法的灵活,所以他施展“乳燕归巢”
  扑过对街的时候,就给守卫在街上的一个兵丁看到了,一声喊,在于府的锦衣卫士纷纷跳到街上,这时锦衣卫士中的赤眼鵰许鹏,也看到一条人影挟着一个小孩子在三四十丈开外飞奔,许鹏在锦衣卫士中,也算是顶尖的人物,当然不肯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展开“夸父追日”的轻功,也风驰电掣地随后追来,许鹏后面的锦衣卫士,却被越抛越远。
  骆中明的轻功原比赤眼鵰积胜一寿,可是这次却吃亏在负重上,尤其背上的于志敏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如果是慢慢地走,倒不觉得累赘,但这样飞跑起来,于志敏的身子就和骆中明的脖子几乎成了垂直的角度。于志敏体重虽然不大,而这样一正一反的力量,又何止千斤,但形势上不得不尽力奔驰,眼看着就要到城墙脚下,却听到后面一声“照打”,骆中明一个“蝙蝠投林”向左方一闪,就斜斜越出四五丈,把紧追后背的赤眼鵰许鹏气得呀呀乱叫。
  原来赤眼鵰仗着自己的轻功,一路追赶好容易把距离追到只有三丈远近,骆中明距离城墙,也不过是十来丈远近了,赤眼鵰估计这十来丈路程中,自己不可能赶上前面飞跑的人,所以掏出一把“追魂夺命针”,用重手法向前面的人打去,赤眼鵰的“追魂尊命针”一打出去就是四十九根,最远可以打到八九丈,就像一蓬针雨包围着敌人的四周,在方圆五丈之内,原是没有方法躲开的,但这一招,赤眼鵰却犯了很大的错误,他以为骆中明会像一般武士的习惯,对于后面袭来的暗器,是向右闪避,所以赤眼鵰打出“追魂夺命针”的时候,自动把中心点向右移偏三丈,希望对方向右闪避的时候,自动送上针阵里来,如果骆中明不是右手挟着于志强的话,可真会上他的当,因为有了于志强妨碍了骆中明向右闪的灵活性,所以向左一闪,无意中却闪掉了赤眼鵰的毒着,也就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骆中明看出追赶自己的不过仅是一个人,就在这时,赤眼鵰在三丈外喊声“叛徒!走不掉了,认命吧!”一个“饿虎朴实”腾身扑上,右手刀“独劈华山”向骆中明当头劈刀,骆中明想不到鹰犬中还有这样功力的人物,急忙向前一窜,恰好避过一刀,借势急向前冲,竟脱离了赤眼鵰六七丈远,赤眼鵰意料不到对方竟有那么好的身手,大喝一声,随后追来。
  这时,城墙上的火把齐明,东方也渐渐发白了,骆中明心里更是着急万分,如果不能在天亮以前冲出城外,那就什么都完了,但是,后面这个鹰犬却紧紧的追踪,不先把他毁了,似乎无法逃脱,但交手也有交手的困难,这两个小孩子又不能不顾,骆中明这一盘算,身法不禁一停,又被赤眼鵰追上两三丈,骆中明心中一急,一伏身揭起两块瓦片,喝声“打!”
  左手往后一抖,把两块瓦片用“群蜂采蕊”的手法向赤眼鵰打去。
  赤眼鵰急如风雨看看就可追上的时候,忽听到对方喝了一声,同时看到黑黝黝的暗器夹着凄厉的风声,分别作弧形向自己袭来,只好一收追势,把身形向后一挺,用手中刀朝着暗器一拦,“拍”的一声,两边袭来的暗器被他这么一拍,却化成无数碎片,少数的碎片却打在他的身上,这时候赤眼鵰才知道那里是什么暗器,原来是两块瓦片,不禁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大骂一声“好贼”,却听到二三十丈开外哈哈大笑起来,赤眼鵰真恨不得飞赶上去,把敌人一刀万段才消得这口闷气,但是赤眼鵰一面发狠,一面也暗暗吃惊,因为他已看出对方打暗器的手法确不平凡,但也不能就轻轻让对方逃出掌握,而留下话柄,这个赤眼鵰原是心高气傲,好胜贪功的人物,当下又加快了脚步追上去,那知道他快人家更快,对方已经拔上了城墙,十几个守兵一拥而上,被骆中明左手一挥就倒了四个,接着一矮身形展开“旋风腿”法,只一招“惊鲨搏浪”,又倒了九个,骆中明举手投足之间就解决了这方面的守兵,正待设法攀下城墙的时候,赤眼鵰许鹏已追上城墙,大喊“我赤眼鵰放你走掉就不就许”!
  骆中明不禁一怔,他早就听说锦衣卫士里,许鹏是一个辣手人物,却不道在这里遇上,面对这个强敌,如果不能在三招二式里打发他走路,待得那锦衣卫士人多到达的时候,是非糟不可,骆中明赶紧把于氏两兄弟朝地上一放,趁机抓起两把灰沙,迎着赤眼鵰道:“难道怕你不成”?许鹏说声“看招!”一个“毒蛇出洞”把钢刀点向骆中明的“期门穴”,骆中明那里会让他点到?他等到钢刀尖端距离他左乳下不到半寸的时候,忽然来一个“游龙戏凤”,身随拳走,已经绕到许鹏的左侧,接着双拳一递,喊声“着”,一阵灰沙挟着双拳的劲风,竟向许鹏的面门打来,这时距离又近,拳势又疾,许鹏被灰沙迷了眼睛,下意识向右一闪,避去骆中明的双拳,同时手中刀随着身形的一闪用一招“秋风扫叶”,反截骆中明的腰腹。
  骆中明那还能容他游斗?趁着许鹏被迷着两目的时候,双腿一起用一招“赤免嘶风”,把这只金眼鵰踢成一个“鹞子翻身”起了一丈多高,然后跌倒城根下。
  骆中明用了计谋,侥幸地胜了赤眼鵰,自己也暗暗叫声“惭愧”!他转头望那于氏兄弟,却见他俩静静地望着自己,一点也没有惊慌的样子,不禁暗暗赞一句“不愧将门之子”,这时,又听到吆喝的声音,似乎有人在城里搏斗,而那些声音又是向城根这方面接近,时间再也不容他有考虑的馀地了,他嘱咐于氏兄弟牢牢地攀着他的脖子,施展着“壁虎游墙”的绝技,不到片刻已经脚踏实地,落在城外,他再把两兄弟挟在腋下,双脚重重的在岸边一顿,飞越了三丈多宽的护城河,把于氏两兄弟放下来,急急地牵着他们走上了官道,但他带着两小在官道上走半里路之后,又把他们挟起来回头走,并且跳下护城河,沿着护城河走约莫四五里找到一丛矮竹,这时他深深地吐一口气,把两小放下来。
  同时,利用河边矮竹丛隐藏起来,他轻轻对于氏两兄弟说:“我们躲在这里,只要不出声响,那些贼人是找不到的,只是今天要捱一天饿,到晚上我再回城里找点东西来吃,趁机会看看你们家里的情形”,于氏小兄弟眼里噫着泪珠,点点头表示答应了,并且拥抱在一起沉沉地睡去。
  二更过后,骆中明对于氏兄弟嘱附了几句,就离开那矮竹丛走向城根,施展着“壁虎游蔷”的工夫,不一会就到达墙顶,先在城墙上垛子偷窥一下,但见城内灯火辉煌人声喧杂,不时还有爆竹的响声,城墙上十多丈远的地方,有几个守兵不知在商议什么,骆中明立刻就利用这个机会跨上城墙,再匍匐行进,然后悄悄地溜进了城内,在平时这几个兵那里是他的对手,但他想到此行的任务,纵然是老虎也要暂时做兔子,以免引起敌人的警觉,但他进入城内之后就不相同了,双脚轻轻一点,一个“旱地拔葱”上了一排矮屋,从瓦面上一连几纵,竟朝人烟稠密的地方接近,他知道那块地方,就是于尚书府邸的附近,他判定了方向之后,立刻向于府飞跑,他明知道到那边去并没有得着什么,但那几间屋子正是他梦寐不忘,精神寄托的地方,尤其是今天早上发生事变之后,那个地方的情形怎样,是他急需知道的,不多一会,他已经到达于府,探头向墙里一望,只见各间屋子都是黑黝黝地静悄悄地,惟在客厅上有几个锦衣卫士,目中无人地在喝酒谈论。骆中明正想知道他们谈些什么,一个“倒竖蜻蜓”翻入墙内,立刻双脚向墙上一点,一个“孤鹜凌空”身体像箭一般斜斜地穿上屋檐,接着“倒卷珠帘”向下挂着,真似二两棉花落在屋瓦上声息毫无。现在他对于客厅里一切,已经是一览无遗了,围着桌上喝酒的锦衣卫士有六个人,上首座的那人长得枭眼鹰鼻,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个阴狠的家伙,这时坐在下首的人问道:“看来于谦这个人,倒是好人哩,我们以为他当了兵部那么多年,又外放过做平南都督,家里必然有点油水,那知道却搜不到十两银子,连到皇上赐给他的衣剑古董,他也用黄布包起来锁在箱子里,好像舍不得拿出来用似的。”坐在右首一个连忙接着说:“谁说不是,今天司礼监曹公公来的时候,一眼看到那个红漆箱子,以为里面藏有什么贵重物品,打开来看,又见几个包袱包着,更证明是值钱的东西,曹公公还说于谦这些年来可肥了,这次死得不冤了,那知打开包袱一看,却都是皇上赐给于谦的东西,还害得曹公公跪拜一番,我看到他把脸都气红,幸好他没有胡子,不然,他不把胡子吹上天去才怪”,他最后这几句话,谈得大家呵呵大笑,骆中明不禁对他多看几眼。
  但是,坐上首那位鹰鼻子,却扳起脸孔在骂:“周明,你想死;江怀,你也不想活!说笑话说到曹公公的头上去,你们都活得不耐烦了。”这几句话果然收效,那几个锦衣卫士都把头低下去,不敢做声,客厅里缄默了一会,坐在左下首那个卫士,把头一抬,说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谁还管他那么多,不过是自家弟兄们说说笑吧,谁要那么认真,”那位鹰鼻子又说:“你倒说得轻松呢,听说这次连大学士王文,也同时下狱,今天我听曹公公说王文于谦联络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造反,共谋迎立襄王瞻噫,所以统统关到天牢去了,说我们造反,那就想活也活不成啦。”鹰鼻子说完话之后,就和坐在上首那位卫士“八马”,“五魁”豁起拳来。
  经过鹰鼻子这么一说,骆中明已大概明白了这次事变的真相,他跟随于谦很多年,知道于谦绝没有谋叛的企图,这次必然是被曹吉祥等人所陷害,他本想立刻到天牢去设法见于谦一面,但是又记挂着于氏小兄弟已经饿了一天,而且没有人照顾,恐怕再出岔子,轨不堪设想,看这时的情形,再呆下去也听不到什么消息,还是先去找吃的东西才是正经,骆中明想到这里,立刻“倒退金钩”,上身一荡,两脚一松,竟飞上对面的墙头,翻出于家的院子之后,在另一条街上接连光顾了两家大户,取得食物,衣服和盘缠,飞也似地跑回原先进城的地方,仍施展着“壁虎游墙”的身法,不消片刻,早就到达城根,可笑那城上的守兵在不到一个更次,被人家经过他们的身旁两次,还瞢然不觉哩。
  骆中明很快就找到那一丛矮竹,先在四周查察一遍,知道没有什么异状,然后从护城河的水里接近那丛矮竹,骆中明的身形刚刚接近矮竹,就听到两兄弟轻轻啜泣的声音,骆中明连忙靠了上去,把他两兄弟拉到怀里,于志敏立刻就问:“骆伯伯,我的爸爸呢?”骆中明不禁一怔,他知道如果将实在情形告诉他们,说不定引起他们大哭大喊,反而害了他们,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志敏,你们已经饿了一天了,先把东西吃饱了,我会告诉你们”。
  于志强说:“骆伯伯,你要先告诉我们!”这一天又使骆中明为难起来了,没奈何,只好说:“告诉你们,可是不准哭”,于氏兄弟答应了,骆中明只好一面劝他们吃,一面把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被曹吉祥陷害的情形,告诉他们,于氏兄弟虽然是两个小孩子,可是倒有坚忍的耐性,怔怔地听完骆中明的陈述。
  游于志强听完骆中明的陈述之后又问:“这样说来,我的爷爷和爸爸,可不是要被皇帝杀了?”
  骆中明说:“那倒不一定,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再打探你爷爷的消息,而且你们两人绝对不能再出乱子了,万一你爷爷真的被杀了,我们也要想法子报仇,快点吃饱了饭才好干事呢!”
  于氏小兄弟虽然生长在大贵的人家,可是因为于谦是一个廉洁的清官,一年也吃不到几回鸡鸭,有时客人来了,也杀一只鸡招待招待,两小兄弟也不过每人分到一只鸡腿,这回骆伯伯带回两只鸡、一只鸭和一只小烤猪太好了,同时,又是饿了一整天,肚子已经提出抗议,虽然还挂念着爷爷、爸爸、妈妈,可是吃起来就毫不客气了,真是风卷残云,狼噬虎吞,那消片刻就把这些东西吃得一乾二净。
  老少三人填饱了肚子,骆中明立刻催促着走路,带着于志强兄弟避开官商大道,朝南方走去,约莫走了三四十里,他们找到一个山洞,骆中明先把两兄弟安顿下来,自己也盘膝假眠,不久,天色大亮,离开他们临时寓所小山洞约二三里地的官商大道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
  因为这一带的习俗是初二外出拜年,骆中明静静地想一会,他计划着离开山洞去打探消息,同时替二小买一点食物,这两个晚上,他虽然在北京城闹过事,出过手,可是除了赤眼鵰许鹏之外,别人不会认识他的真面目,何况许鹏受了他的腿劲,不死也要重伤,绝对不能再来追踪,不过于氏两兄弟仍然要避免露面,万一朝廷已经绘图通缉,轨不好办了,他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嘱咐二小几句,就单独一个人利用山上疏落的树影,掩掩映映地走上了小径,再从小径大摇大摆走上了官商大道,顺着官商大道一直向京城走去。
  骆中明刚刚进入南苑街,就见街上围着一大堆人在看一张招贴,他知道必然有些蹊跷,所以也挤身向前一看,原来是皇帝改元的谕旨,上面说的是英宗复位改年号为“天顺元年”;在这谕旨的左边,另贴一张通缉于志强、于志敏和王紫霜的布告,上面环绘着三人的面貌详列了年籍。那些围观布告的闲人,有些点点头在欢悦,也有人暗暗地咨嗟,骆中明看到这样情形,就知事态并不简单,两小兄弟无论如何也不能露面了,自己虽很想进入天牢去见于谦一面,却要丢下两小兄弟又没人照管,同时天牢必然有很多高手严密戒备着,自己双拳不敌四手,冒这个危险去看于谦,倒不如扶养于谦的后代比较有意义。骆中明衡量轻重,决心不再往北京城,就地买了一大包熟食和不少的乾粮,又买了一个拜盒,把食物装在拜盒里,扮作到远处贺年的老头子,由原路上走回山洞,待到晚上,继续称着于氏小兄弟继续向南方前进。
  开头十几天,骆中明等人都是选择小路,夜行晓宿,不敢使于氏兄弟和别人接触,半个月后离开京城已经是一千馀里,虽然在大城市里仍有通缉的招贴,但一般人早就把那件事淡忘了,骆中明查察了很多次,知道没有多大的妨害,才改为晓行夜宿,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直把两小兄弟乐得笑口常开,骆中明看在眼里,也减轻了不少的心事。
  骆中明等,行经了三个多月,进入泉州地界,已是离开京城几千里,而且人烟较少,以为是安全的地方了,骆中明就想在泉州城附近租下一所房子,住了下来,一面可以教于氏兄弟的武功,一面也可以趁机打探些有关于谦的消息。
  有一天,他带于氏兄弟上街溜鞑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匹马从横街上转了过来,他急忙把于氏兄弟一拖,向街边闪避,但是已经迟了,骑在马上的恰是一名千总,霎眼间那千总已到骆中明的跟前,立刻滚鞍下马,向骆中明打了一躬说:“骆参将!好久不见你老人家了,今天是被什么风送参将来到此地?舍下就在此地不远,请一同回去喝杯酒谈谈别后情形吧!”
  骆中明原是认识这个人的,他是骆中明充任参将时一名小兵,在一次校阅中骆中明发现他的武艺不错,便有意提拔他,由小兵而把总,而百种,而千种,都是骆中明的恩惠,却料不到会在此地遇上了,他乡遇故知,当然是非常愉快,但骆中明因为带着两个逃命的小孩子,实在不愿意再和有职官的人往还。
  所以,骆中明说:“邓全兴,我真想不到会在这里遇到你,难道你的盛意,不过,今天我还有点事,你只要告知你住的地方,我改日来拜访你吧”。那邓全兴那肯答应,紧紧拉着骆中明的手,另一只手执着马疆,很诚恳地说:“骆参将,你不要以为我还充当千总就见外了,其实我老早就想见见你,要告诉你许多消息,现在在街上不大好讲,就这样吧,择日不如碰日,现在就到舍下去,我慢慢把所有的情形告诉你老人家”。
  邓全兴故示神秘,引起骆中明的兴趣,而且骆中明也知道邓全兴的武艺是和自己相差很远的,料到也不敢做出什么对不住自己的事来,如果多方推托,反会引起邓全兴的疑窦,而更加不妥,所以从容地答应了,四人同头走几家铺面之后,邓全兴就带领着骆中明进入一条巷子里,巷子的尽头,就是邓全兴的家。
  他们走到巷子尽头的屋子,邓全兴敲敲那半塞门喊一声“阿永”,立刻由耳房里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把门开了,接下邓全兴的马疆,把马牵去,邓全兴揖客登阶,进了客厅,请骆中明在上首坐定了,又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眉清目秀的小孩子献上茶来,邓全兴又嘱咐那小孩子“阿泉!你叫阿永去选二三十只肥蟹来,要熟的,再带一坛竹叶青回来!”骆中明推辞不掉,只得由他去了。
  彼此寒喧几句,不消许久,就见阿永带回几十只海蟹,后面还跟着一个夥计,托着坛酒,估计也有二三十斤重,来到厅里放下,就背转身出门去了,阿永也到后面拿来四付碗筷、酒杯,和吃螃蟹用的酱碟,替他们每人面前筛了一杯酒,大家就谈谈笑笑地喝起来,于氏兄弟不会喝酒,但是看到那么大的螃蟹,却不肯放过,嘻嘻哈哈的吃得比大人还要痛快,这时,邓全兴偶然回过头去,见阿永阿泉都站在背后侍候着,他把手一挥说:“你们不用侍候了,都出去吧,待叫你们时再来”。
  阿永等人走后,邓全兴轻轻地对骆中明说:“参将,你好大胆,如果我猜得不错,面前坐着两位小友,可就是于将军的后人了”,骆中明只好点点头。
  邓全兴接着说:“今天幸亏遇到卑职,所以急急请参将到舍下来,因为这两位小友的图形,早已由上面发下来了,公门中人个个也能够按图索骥,目前各地都奉到皇谕,通缉这两位小友归案,卑职虽然学识浅陋,但也多少懂得信义,绝不做出卖朋友的勾当,但舍下却是简陋得很,不能长期躲藏的,参将在这里住三几天之后,卑职雇一艘船送参将到鸡笼山去,鸡笼山距离泉州只有两昼夜的水程,虽然有少数中原人士居住,但他们都是经商的人,至于土人则不服王化,以参将的武功,不难在鸡笼山收服那些生番,在海外另辟一块天地,再退一步来说,在那边把两位小友教育成人之后,回到中原,那时事过境迁,谁还记得今日的事,而赶尽杀绝呢?”邓全兴这一席话,说得骆中明不断地点头,骆中明问些有关鸡笼屿的情形之后,就这样决定了。
  晚上,邓全兴把骆中明等人带往后面的屋内安置之后,悄悄地骆中明出来,绕到屋子后面一间堆满柴草的小屋,骆中明一步一步跟着他,正不知道邓全兴捣什么鬼,只见邓全兴把小门打开后,用火镰打着火媒,把腊烛点燃了,借着烛光,看到墙上设有小小的神龛,那神龛已经很旧了,但神龛里却贴有一张崭新的黄表纸,近前一看,那张黄表纸赫然写着“故兵部尚书于公讳廷益之神位”和“故谨身殿大学士王公讳千之之神位”两行小字。骆中明一见邓全兴所奉的神主,也顾不得地下肮脏,立刻双膝跪下,泪流满面,而且喃喃地申诉,邓全兴也跪在骆中明的后面,一会儿邓全兴起来,一面搀着骆中明一面劝说:“参将,请不要哭坏了身子,兵部虽然死了,但是以博得亿万人的景仰,现在最重要的是抚育他的后代,再不能让他们出乱子”,骆中明听到他这正义决然的劝说,只好收起眼泪站起来,哀哀地问邓全兴有关于兵部的死讯,邓全兴说:“我也是在昨天才看到官报,详细情形仍然不知道,不过,由官奖的时间上推断,可能是上月的事了”,经过了这一夜的情形,骆中明对于邓全兴已是完全信任。
  骆中明静静地在邓全兴的寓所住下来,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邓全兴匆匆地告诉骆中明,当天的晚上有船要偷渡鸡笼山,要他们收拾收拾,吃晚饭后,就偷偷地上船。
  骆中明等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吃了晚饭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邓全兴领着他们弯弯曲曲地转过很多街道到达海边,上了一艘小船,骆中明不禁绉着眉头问道:“这艘小船能去鸡笼山”?
  邓全兴忙道:“这艘是鱼船,它常去鸡笼山的,船主王老二亲自开船,万无一失,别看它船小,其实坚实得很哩!”并俯耳低声说:“参将!这艘船好得很哩!不熟的船,我不敢请你老人家搭,惟有这艘是我们的哨探船,出海是不怕检查的,而且船主王老二,也是一条好汉子,是心腹的人,你老人家放心好了,他送你老人家上鸡笼山之后,还要取得你老人家的信息才能够回来见我,否则他就别想活命”。骆中明本来已经对邓全兴十分相信,对他这几句话当然显得更入耳,便不说什么了。
  不久,岸上又来了两条精壮的汉子,邓全兴一看到这两人上船,连忙告诉骆中明走在前面那个是船主的表弟柳平,后面那个就是船主王老二了,接着喊声“老二,到这迸来我给你引见骆老爷子”,王老二和柳平都走过来,大家客套几句,骆中明不禁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刚才两人上船的时候,那王老二倒了罢了,但那柳平上船的时候,那船向下一沉,又立刻就定住了,并不像一般人上船那种幌荡,现在面对面看着,更觉那柳平的双目精光内敛,分明是学过武功的人物,不过已经说要往鸡笼山,这艘船又是往鸡笼山去的,那能不搭呢?
  同时,前晚上看到邓全兴对于于谦是那样景仰,这几天来观察的结果,丝毫也找不出可疑的徵候来,现在这艘船既然经常来往泉州和鸡笼山之间,难免不遇上海盗,也许就因为这样,所以远洋的船舶都要雇用通晓武艺的人,作为海上的保镖也说不定,横竖这些人不敢有对不住邓全兴的,自己又何必多心,平白地怀疑别人呢!
  邓全兴叮嘱船主几句后,转过来对骆中明说:“老爷子,船就要开航了,我就此拜别了,老爷子到鸡笼山之后,可要常常哨一个信息回来,”骆中明擒着眼泪答应了,并且说:
  “将来我们有什么发展,都要感激老弟的盛情了,”这时,王老二已吆喝夥计把帆升了起来,邓全兴不得不回到岸上,船启碇了,邓全兴在岸上挥挥手势,告别了骆中明迳自回去。
  骆中明怔怔地站在船头,望着邓全兴的身影,由明显而渐渐模糊,最后分不出是人影也是夜色,但见天上的疏星闪烁,岸上的灯火辉煌,幽幽的陆影,阵阵的凉风,面对着眼前的小兄弟,引起百感交集,未来的前程,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艘渔船连船主一共是六人,船开出海之后,除了掌舵一个兼管帆,船首上坐了一个看水路之外,其除的人都没有什么事可做,稀稀落落的往舱里睡了,骆中明和船主闲话着鸡笼山的情形,一面连连催于氏小兄弟去睡,但小兄弟听得津津有趣,那肯就寝,过了一会,骆中明只得带两小兄弟进入舱里,几天来紧张的生活,这个时候才获得解脱,心情一松,也就沉沉地睡着了。
  第三天的中午,左舷的远方现出一条长长的陆影,也有不少船舶在附近海面游弋,骆中明乘搭的这艘船却在船桅上升起一面红白相间的旗子,船也改了一个方向渐渐驶向岸边,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骆中明已看到岸上的房屋栉此,心头里不禁一阵欢呼,于氏小兄弟更是高兴地乱叫乱嚷,但骆中明回头一看,又不禁在心头上打了一个疙痕,原来游弋在海上的那些船舶,渐渐地接近了自己的船,而且是一个半圆形的阵势,当中的一艘大船更是乘风破浪直向自己冲来,这时也不过是相隔百多丈远了,骆中明连忙问船主王老二道:“这是什么地方?”“前面就是鸡笼山啊!”“为什么那些船尽跟着我们?”骆中明又问,王老二淡淡地说:“大概是要来查我们的船了!”
  “查船?”一个危险的问号浮现出骆中明的意识中,他偶然抬头一望,已是大吃一惊,再低头看那帆影,更觉得自己所猜想的不误,但是,他仍然很镇定地走向正在操舵的船主,一声断喊“陡!王老二,你说究竟是什么地方?”“是鸡笼山啊!刚才不是已经告诉你了?”骆中明看到那船主骗了自己,还要赖着不承认,不禁大为气恼,但是在事实还未弄清楚以前,又不好动手,他再指那帆影大喊一声,“往鸡笼山为什么向西走”?这一问,把那王老二问倒了,一时无话可答,骆中明一看他这付嘴脸,知道自己三人已被他骗入险境了,如果不抓着一个做人质,就只好束手待毙,时间再也不容他考虑了。
  说时迟那时快,骆中明一个“金龙探爪”右手向船主胸前抓去,但王老二的身手倒也不弱,他原是海盗头目,受了招生在泉州府充任一名捕快,这次元要把骆中明等人骗到福州,由省垣各名手对付骆中明,那怕骆中明本领再大,也要俯首就擒,却不道在半途被骆中明发觉,想到身家性命不得不干了,此时见骆中明闪电似的右手抓来,再不犹豫一闪避开来势,骆中明见一抓不中,立刻就欺身进步左手一伸“黑虎偷心”,又向王老二抓去,王老二喝声“动手!”身体向后一仰,竟从船尾翻入海中,那船帆没人操纵,被风力一压,滴溜溜地自转起来,船也因风帆的旋转而左右摇荡,后舱里传来于氏两兄弟的哭喊声!
  骆中明再不迟疑,一个箭步标到舱口,用尽平生之力,觑准擒门就是一脚,“砰!”不但舱门被他踢开,而且,那拿刀守在门后的柳平也被那荡开的舱门,击晕在船上,骆中明夺得手中刀,“刷!刷!”两声,捆于氏兄弟的两名船夫,已经人头落地,只吓得另外两名船夫连忙跪下喊“爷爷饶命!”骆中明说:“要命的赶快去操舵,把船往外冲”,那两个船夫那敢说个“不”字,连忙走向后梢,骆中明又喝“站住”接着说:“只准一人去”,那走在后面的船夫只得留下来,这时骆中明连忙割断于氏兄弟身上的绳索,再看柳平一眼,心里想“留你不得”手起一刀,竟把柳平的脚筋挑断,柳平“哎哟”一声反而痛醒了过来,可是却无法站起来了,骆中明把他打到舱面上放下来对那两个船夫说:“你们好好听话,不然,这个柳平就是你们的榜样!”
  当小船船头茁向外海的时候,和那对面驶来的大船隔虽不过三十来丈,船面上多是劲装水靠的兵丁,个个都弓上弦,刀出鞘,为首一个大喊“前面的船落帆!”骆中明对那船夫说:“不理他,右拐!”小船转身灵活,顺着风势一拐,竟拐出七八丈,等到大船转过头来的时候,小船已经超出了三四十丈,一路乘着风势直向外海驶去,大船也紧紧地衔尾急追,但是,海上可不比陆地上,尽管大船上的人着急,但他吃亏在转向不灵,而且载重太多,追了半个时辰,仍然隔离三十来丈,不过外海的船队,已经一字排开料想小船绝没法突围出去。
  再过半个时辰,小船和外海的船队,越来越近了,天边的黑云也越来越密了,西北角的风力,把小船的帆吹得涨满,小船的速度像箭般向船队直射,骆中明连忙催两小兄弟到舱里伏下来,自己则抱着刀,在船面叱船夫把握着方向,要从船队的中心冲出去,那船夫虽然吓得大惊失色,可是如果不这样做立刻就要送命,只好硬着头皮来干,一霎间,小船已正朝着两艘大船的间隙冲到,大船上高喊“放箭!”令旗一挥,箭似飞蝗向小船射来,骆中明刀光一紧,就像一堵钢墙把射来的箭统统打落在船面上,连舵手也沾了刀光的恩惠。
  而没有被射中,但这种情形势并不能保持许久,当小船穿入两艘大船的中央时,箭是从四面八方射来,骆中明一个失措,就听到舵手“哟!”的一声,知道自己人已经中箭,幸亏这时小船已乘着馀势,越过了大舶的后梢,骆中明连忙推开舵手,把船舵扶手夹在自己的腿下,面朝着大船舞刀挡箭,这时候,又见大船上的弓箭手一拥趋向后梢,那些箭随着风势射得更远。
  但是骆中明的刀法到底非同小可,同时大船上的弓箭手一下子不能全部到达后梢发射,所以射来的箭一一被骆中明打落水中,霎那间,小船已超出弓箭射程之外。
  这时,骆中明才俯首看那舵手,才见他的心窝中了一箭,显然是活不了,连忙叫出躲在船舱里的船夫把舵,趁着风势一直朝茫茫的大海急驶,那船队掉得头过来的时候,小船已超前二百多丈,原先迫在后面的那艘大船,却被船队转头时把它挡住了,这船队尾追了一程,眼见无法追及,只得垂头丧气回去。
  骆中明虽然脱离了官军船队追捕的危险,可是今后要往什么地方去呢?好在船上水米还足够几天之用,只是督率船夫顺风扬帆,漫无目的地听天由命,在船上他拷问了柳平,才知道完全出于邓全兴的主意,他认为泉州的捕快力量不够,如果请省垣发兵来围捕,又怕宣扬起来反致被逃脱,邓全兴知道骆中明不懂得水功,所以定下这条“瞒天过海”计,使骆中明自动送上福州,那知仍然枉费心机,从拷问中,骆中明知道柳平也是泉州的捕目,今后自己行踪万不能给他知道,所以也把他杀了。
  在大海中行船的第十天,那临时舵手精神不继,在转换风帆时,被帆索刮到海里去了,船上就馀下老少三人趁着西北风一路南下,恰巧被今天的暴风刮飞了风帆,只得利用船板拨水前进,那知又遇到龙卷风,心中一急,不免就晕了过去,骆中明说完了这段经历接着说:
  “我们三人的命都是你老哥和这位朋友救起来的,今后你老哥要我做什么,我也要卖命去做,”又指着于氏兄弟说:“但是两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身担着血海深仇,我已经是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了,万一有三长两短,还要请老哥照顾照顾!”说到伤心的地方,也忍不住呜咽起来。
  王大伯把桌子一拍,半晌,站起来说:“骆参将!我今年也有五十八岁了,算起来你就是我的哥哥吧,我们这里虽是些粗人,但就看不惯那衣冠禽兽的伪君子,骆参将总可放心住下来,不过最好把姓名都改了,只说是浙江的武师到广东访友,被暴风吹来本地,明天把船一烧,我再吩咐村人一声,就万无一失了,而且我们渔船出海,有时也会遭受到爪哇国的渔船欺负,倒需要成立一个武馆,就请老哥教村中子弟练武,一方面也可以造就他俩小兄弟哩”。
  骆中明一想,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就答应了,把名字改为王仲甫,两小兄弟也改为“王述先”“王述明”,作为祖孙身份,第二天早上,王大伯带王述先祖孙到祠堂和村众会面,把成立武馆事一说,博得全体一阵欢呼,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OCR小组CSH扫描,炽天使校正
  ---------------
   扫校
第二回 魔海吞舟 述明获至宝 椰林演技 昆仲显其能
  向涛村本来有一所大祠堂,前后四进,当中都有个大天井,从第二进起,还另外有耳房,第三进祀的是海龙王,第四进祀的是开村的始祖,和历代祖先;除了头一进有房间之外,其馀各进正屋是不住人的,向涛村建这个大祠堂的目的,是平时作为堆置渔具的地方,有事的时侯,就作为村众集会的场所,祠望前面植了畿株大叶枇杷树,和畿株凤凰木,虽然不会结果子,但是树荫下清凉异常,是公众纳凉之地,更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
  村民把祀堂里的东西剩出来之后,王大伯着人打扫乾净,把王仲甫祖孙三人,安置在后进的耳房里,当王仲甫到耳房一看,却见棹椅虽旧些,但衾枕用具全新,更是感佩异常,祖孙三人由王大伯带着到村里外各处走走,回到祠堂里,看到一位颇潇俪的青年,儒冠儒服从那畿株凤凰木下很快地走过来,含笑地向王仲甫四人一揖,王仲甫赶忙还礼,又躲到那青年对王老伯说:“今天上午小侄才由县里回来,就听到坤平对小侄说大伯义气干云的这回事,我来这里一看,才知道大伯样样都做得很周到,竟使我插不下手去,只好叫阿平过来供驱役。”又面对着王仲甫满面笑容对王大伯说:“这位谅就是王老师父了,大伯要给我引见引见!”
  王大伯笑着说:“没有你们读书人那不懂礼貌,人还站着哩,到里面坐了再说吧!”虽然王大伯是笑着说,但那青年也不禁脸儿一红,王仲甫连忙揖让请他们一齐走进屋子里。
  经过王大伯一阵介绍,王仲甫知道这青年叫做任乾玉,他雉然也是渔鱼世家,可是到他这一代却改业习儒,读遍了经史子集,但却无意仕途,除了镇日在家里吟哦之外,有时也驾着小船出海,钓些铜鱼海鳗之类,家里本来富庶,难得他在县城经商的哥哥,对于这位老弟吟风啸月,倒也不加过问,王仲甫觉得这任乾玉虽然儒巾儒股,而出口颇为豪爽,听说他无意仕途,不禁顺口劝说几句,那知任乾玉如说:“谁还要做那捞什子官,连到于谦那么忠义的官也给皇帝杀了,宋朝有一个秦桧,明朝可不也有无数的秦桧?”
  古往今来有几个忠臣能获得天年?他们不是死于外来的敌人手里,就是死在反脸无情的皇帝手里,伴君如伴虎,我读书不过为了要多懂得点道理,保存胸中的正气罢了,难道要利用读书,去做那为五斗米折腰的事吗”?
  任乾玉这一席话,说得王仲甫不断地点头,在凄凉中也有得到一丝丝的安慰,他真想不到于谦的事件,竟远传到蛮荒之地,而且还博得那么多人的同情,反观朝内那些奸臣,无非是些衣冠禽兽罢了,他想到这里,热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乾玉!你别尽在发牢骚,刚才你说这里你插不下手来,那末现在我们都已饿透了,你那阿平在那里?叫他到我家去把酒菜拿来,就在这里痛痛快快地喝一顿如何?”
  幸亏土大伯这样打岔,王仲甫才有机会咽同去,只听到微微一笑说:“王大伯,今天的晚饭你倒不须费心了,我恐怕阿兴嫂张罗麻烦,早就要阿平去说了,同时也吩附阿平告诉我家里弄好酒菜等着,大概已硜准备好了,不周要有劳大伯和王师父的玉步罢了,”正在说着说着,那十五六岁的阿平果然来了,“二叔!家里准备好了,要你们赶快去,不然菜会冷了。”任乾玉吩附阿平替王仲甫看屋子之后,三大二小就往任乾玉家里去,这一飧居然喝到王述兄午夜梦回,星移斗转,才各自回去。
  第二天任乾玉按照他们喝酒时预定的计划,到每一家去调查习武的人,结果是个个都愿意,只是为了要顾及生活,只好分出先后的顺序,第一次训练三十人,以三个月为一“馆”,满“馆”后接着是第二批,到整个学习完毕,再由第一批同来受加深教育,当任乾玉把这个计划告知村众时,每人都雀跃欢呼起来。
  开馆的那天,第一批受训的村民,随着王仲甫拜祖师之后,祠堂外面已挤满了村众,个个都要一瞻王师父的丰采,还要王师父表演一下身手,开开眼界,王仲甫本不愿太过显露,可是盛情虽如,同时也要藉此机会勗免徒弟一番,只好答应了。但是,看的人实在太多,只好把表演的地点移往沙滩,王仲甫叫身旁的徒弟搬几十块砖头到沙滩去,村众一听说到沙滩去表演,又一齐拥到沙滩,等到王仲甫到沙滩的时侯,已是黑压压都是人头,那些村民见他们师徒来到,立刻自动分开一条路来,让他们师徒走进圈里,王仲甫走到圈子中央,向村众打了一个罢圈揖之后,很客气地介绍各种武器,可是在观众中除了王大伯和任乾玉之外,一个也听不懂,不过,他们倒很有兴趣在听着,因为他们知道这番开场白之后,好戏就要开锣了。
  果然王仲甫把兵器介绍完毕,接着右手握拳左掌扶在拳面上,身子一转,算是向观众敬礼,也可说是这一路罗汉拳的起手式,王仲甫转同原方位之后,双手一分,一个“凤凰展翅”,左腿一飞又是“五步追魂”,但是劈头,截腰,扫腿,一招紧似一招,一式紧似一式,后来竟是只见拳影不见身形,快如闪电急如风雨,把观众的心压得几乎要从腔里跳出来,好容易见他拳法一收,显露出身形,恢复了原来的起手式,观众才得深深地吸入一口气。
  第二场演的是刀法,王仲甫原系武将惯用长的兵器,但他一蹈“龙虎刀”,也兀是不弱,使动起来,只见一团白光忽上忽下地滚动,比起刚才那套拳法还要精彩得多,看得那些观众瞠目结舌,个个动容,尤其奇怪的是:王仲甫演武的那一片沙滩,只有浅浅的脚印,观众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可却看不到尘沙的扬起。
  第三场是内功演练,王仲甫叫那些徒弟把带来的砖块,每块间隔五步,竖立在沙滩上,圆圆地布满了当中的那块空地,但见王仲甫一个踪步,观众眼睛一花,早见王仲甫跷起一条腿“金鹅独立”孢着双拳立在当中一块砖上,停了一停,王仲甫身形一踪一个“巧燕翻云”,又立到第二块砖上这时观众中忽然起了“呀!”的一声,一个小孩子手抖抖地指着第一块砖的地方说:“那块砖不见了!”那些观众再向那块砖望去,不由得一阵叫好,王仲甫不由得对那小孩子多看两眼,但见那小孩子不过是八九岁的样子,生得唇红齿白,王仲甫心里暗说:“这孩子资质倒是不错哩!”这时,王仲甫“移宫换步”,行动如飞地踏着每一块砖头,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地走出来,不消片刻,那些砖头都被他用“千斤堕”的工夫,踏到地面里,当着王仲甫走完最后一块砖,观众又是一阵欢呼!无不庆幸着得遇名师了。
  王大伯赶快走过来,握着王仲甫的手,任乾玉也过来道了劳,而且笑着说:“照这样看来,我也要弃文惜武了,王师父看我学得成绩不成呢?”王大伯诧异地望他一眼说:“弃文习武,你开什么玩笑?”
  “古人说‘学书不成就学剑’,这有什么稀奇?”任乾玉笑着说,王仲甫再也不便缄默了,他说:“照一般习武的人来说,学得好学不好,第一要看他本人姿质,第二要有名师指点,第三要有耐性,以任世兄的姿质来说,也是上驷之选,不过,老夫所学杂而不纯,而且自知功夫尚未到家,实在不敢为人师,如果任世兄真的要学,老夫可以先教些入门的功夫,待有机缘,再访名师求教。”任乾玉见王仲甫这么说,不禁大喜过望,当下就要行礼拜师,被王仲甫揽着了。
  那村众见没有什么看了,都各自散去,有几个好奇心重,却去帮忙第一批徒弟挖砖头,海滩的沙虽然比较松,但也费不少力气,才把那些砖头起同来,更使得每人啧啧称奇。
  在归途中,任乾玉师父长师父短地喊个不休,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问道:“师父刚才说还有比师父武功更好的人,是真的?假的?”王仲甫长叹一口气说:“像我这点点把式,能算得是什么功夫?还不是像恒河之沙到处可以遇着,不过,身怀绝学的人,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他末必肯教罢了!”
  王仲甫居住在向涛村,每天傍晚的时候教三十个徒弟扎马桩,练步拳;四更过了就要述先述明两兄弟起来,吸清气,练目力,惜轻功,扎下盘,秋去春来已非一日,两小兄弟除了跟王仲甫学习陆上的武功之外,单日跟王大伯习水功,双日跟任乾玉习文学,彼此交换亦师亦友,整整一年之后,王仲甫所有武学已经全部被他俩学到了,所差的仅是火候和经验而已。更奇怪的是水功方面,竟驾凌丁世成之上,把王仲成王大伯两人喜得笑日常开,但也把丁世成气得自感惭愧,不过丁世成这一年来也学到不少武艺,要比那些馆徒强得多,未必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再则王氏小兄弟对他异常尊敬,怨只怨自己姿质不行罢了。
  又是一个深秋的季节,天气晴朋,万里无云,向涛村的渔船纷纷扬帆出海,王氏小兄弟也同驾着小舟,在附近的海面上练习水功。本来在过去王大伯是不准他俩单独出海的,但是近来见到他俩水功进步神速,也应该给他们去经历一番,以免造成他俩的依赖性,同时当天风平浪静,料必没有什么风险,所以仅吩附他俩不要到木栏头一带,并且指明木栏头的方向,以免他们误打误撞而遇着危险,那知道不吩附他俩,也许还不会出事;这一吩附,却使他俩几乎把小命送掉了,因为木栏头是世界上第二个险地,两小兄弟怎知道厉害呢?
  这天,王述先兄弟在附近海上线习了一会水底的功夫,述明却发了奇想起来,“哥哥!
  每次我们总在这里练习,海底的样子都给我们摸熟了,水老是那么深,底面的沙滩老是那样平,有什么意思?我们要练好水功,倒要往更深的地方去哩!”
  王述先虽然比述明老诚一点,但也是小孩子气,而且他弟弟说的确是道理,于是他问:
  “到那里去呢?”
  “就到木栏头去吧!我们在这里一年多,只听熟了什么东锣、西鼓、七洲洋,这些地方都是远远的,木栏头就那么近”王述明鼓着嘴说:“木栏头?大伯不是说过木栏头不能去吗?”王述先听弟弟说要去木栏头,有点着急了。但是述明又说出一套道埋来,“不去木栏头,去那里?木栏头又近,又靠近岸边,出事也有人照应,何况我们自己也有一套水功,祗要小心一点还怕什么?”
  王述先对他这位小弟弟,一晌来是百依百从的,不周因为王大伯说不能去木栏头,却没有说为什么不能去。这时见弟弟说得头头是道,也就同意了。
  两兄弟驾着小舟不消半个时辰,已径进入木栏头海面,由表面上看来,除波湃比较其他地方高,水流此其他地方急之外,毫无出奇的也方,两兄弟不禁兴致索然。他俩商量一会,知道这一代波浪散碎的原因,必定是因为海底遍布岩石的原故,既然海底岩石多,那么奇境也必然不少,鱼类贝类当然更多,决定由一人先到海底去探查一番,然后换另一人下去,但是谁先潜下去呢?
  两兄弟争论了一会,还是先由哥哥下去,本来述明是不愿意后下的,可是他人小鬼大,想到哥哥下去探明白之后,该轮到他时,就玩一个痛快,所以也就不反对了。
  述先把一条很长的僵蚕绳子绑在自己的腰上,另一端绑紧在船上,携带着鱼镖,七首,取了一个“鹭鸶分水”的姿势,竟向海底潜下去。
  述明一面摇船,一面注视着那条僵蚕绳子,上的标志,知道哥哥已潜到三百多尺的海底,这时他们已经到达木栏头的中心海面,但是浪花壁立,波湃汹涌,到处都是漩涡,述明虽然艺高胆大,也觉得这地方确有点邪门,所以也把另一条僵蚕丝绳子绑在自已身上,把匕首等护身武器带好,以应急变。
  正是述明把绳子各物准备妥善的时侯,忽然看到海里那条绳子不规则地乱动起来,显然地海底下的哥哥遇上了敌人了,不过他很相信哥哥的功夫,不会出什么毛病,他紧紧地注视那条绳子的动态,神情也显得很紧张,忽然,绳子一沉,竟然又拖去二十多尺,这时述明更紧张起来了,他急利用绞盘车的力量想把绳子收起来,说也奇怪,以他两臂三四百斤的实力,加上绞盘车的滑劲,竟无法把绳子拉上半尺,那绳子如急急地抖动。
  王述明看到这种倩形,再也不拉那条绳子了,他两脚一顿,一个“孤雁穿云”跃起一丈多高,在空中一个翻身,头向下,足向上“鱼雁夺食”势“刷!”的一声,竟顺着海面下的绳子。一落就是三四丈,仗着一落之势,双手向后猛拔,他那小身子竟如箭一般,向海底直钻,不消片刻,他就看到约莫离开十馀丈的地方,那绳子的尽头,海浪翻滚,血丝随着气泡急急往上升,就像无数珍珠链子一样,他心中一急,双手拿着鱼镖,匕首,双脚向后一扇又接近了七八丈,这时他才到一团五色斑澜的东西在那里翻翻滚滚,好容易看出是一条长大无比的鳗鱼,和他的哥哥纠缠在一起,哥哥的身子整个被那条鳗鱼箝得密密地,只剩有双手叉在鳗鱼的颈上,头却顶着鳗鱼的下颚,那鳗鱼泚牙裂嘴,想吃又吃不到人,鱼和人就那么死拼。
  王述明不再迟疑,双脚一摃,竟扑向鳗鱼的身上,王述先看到弟弟冒险大为着急,他把头一摇,就想示意给弟弟,要弟弟速逃性命,那知他这一摇头,却使鳗鱼的下颚脱掉了羁绊,馒鱼那血盆似的大嘴,缠缠如剑的利齿,竟朝王述先的头上落下来,如果王述先被这鳗鱼一噬,势必断头丧命,说时迟那时快,王速明就利用这间不容发的时机,右手的鱼镖用力一伸,恰巧伸入鳗鱼的大嘴里,身体往前一踪,竟把这把鱼镖连镖柄也送进了鳗口,当然是无法吃人了,王述明出手得胜,立刻把左手的匕首交给右手,朝那巨鳗的身上一戳,那知巨鳗毫无损害,反而把人弹退三四尺,王述明大吃一惊,但他到底精细异常,这时他知道巨馒无法吃人,他就慢慢地在馒身上寻找入刀之处,居然给他看出这条巨鳗的腹部,有一圈一圈的白点,和其他的地方完全不同,他立刻把匕首的尖端向那白点一抵,左手抱着鳗身向后一拉,右手的匕首向前一送,这一拉一送竟然把匕首穿入鳗腹,王述明再把七首一搏,向上一挑,把柱子大小的巨鳗挑破一尺多长的窟窿,那条巨鳗那受得住两处严重的创伤,那鳗身忽然一紧之后,就渐渐地瘫软下来,王述先这时一跃而出,拔出手中匕首,朝那鳗身一连刺了几十刀,虽然戳不进去,倒也消一消胸中之气。
  王述先脱离鳗鱼纠缠后,那鳗鱼的身体慢慢地伸直,述明很尖,他看到那鳗鱼长长的尾巴,深藏在一个石岩洞里,他立刻向那石洞踪身,好歹也要把挪鳗鱼拿出来带回家去,等得他把鳗尾完全拉出来的时候,却看到石洞旁边银光一闪,只见一棵红黑相间高不满三尺的小树上,结着八九十颗银白色葡萄大的果子,他想:“海里面的树,也会结果,结来给谁吃,可不是邪门?”
  但是那果子的颜色终于吸引他的好奇心,他立刻泳了过去,一伸手就摘下两颗往嘴里送,只觉一股热气直透丹田,满口香洌,精神一爽,述明年纪虽小,但也知道这种果子是好东西了,可是要摘下来却没有地方装,乾脆就连根拔起,当他好容易把树根连那块小岩石起出来的时侯,却看到下面还有一个尺来长的小铁盒,也就把它套在裤带上,这时他越看那果子就越爱,一边手捧着,一边手摘下来吃,到他和王述先会合时,只剩有三十多颗了,他一看到哥哥,急忙忙地就摘下两颗往哥哥嘴里一送,述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咽下去之后,精神一振,本来他斗那巨鳗已经精疲力倦,而且在水中久了,蹩着气很是难过,可是这两颗果子,却使他感到异常舒适,兄弟两人共用一条绳子,另一条绳子却拴在巨鳗的鳃上,不消片刻,他俩回到船上,把那条巨鳗也慢慢拉上浅水来拴在船尾,打着浆,朝向涛村慢慢划着。
  这一同王述先兄弟真是快乐之极,他们看到那么大的五色鳗鱼给他俩杀死了,更看到从深海拿上来的果树和那香甜的叶子,两兄弟你吃一个我抢一个在争着吃,“嗳呀!我们吃了那么多了,到底是什么果不知道,别吃了,留几个回家问王大伯去!”王述明忽然这样嚷着,事实上他俩兄弟也已吃够了,到他这庆一嚷已仅存有六个银果,零零地挂在小树的枝头。
  他俩高谈阔论刚才的事,倒把危险忘得一乾二净,“弟弟!我见你拿一个长长的东西上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王述先老早就看到述明带上来一个尺多长的铁盒放在身旁,同时早就想问个明白,可是因为抢着吃银叶,却把它暂时忘记了,这时忽然想到,就顺口问起来,“是一个铁盒子,不知道里面放的什么东西,倒很沉重哩!”述明随手一拔,很轻松地把它拔成二段,原来只是套着的,但里面却没有半点水泽,而且还藏着一把短剑。
  王述明握着剑把向外一抽,只见绿光一闪,剑已出鞘,耀得双目几乎睁不开来,王述明不禁大喊一声“好剑!”又自言自语说:“剑倒是最好的剑,但是如太短了些,反而只像匕首。”这柄剑的确太短了,剑身只有六寸长,连剑柄也不超过一尺,阔度不过一寸,可是泛着闪闪的绿光,纵然是外行的人也知道是一把好的剑,两兄弟又把玩一会小剑,就仍由王述明用僵蚕丝绳串好佩在身边。
  这时王述明又作起痴想来,“这把小得像韭叶样的剑,不知比那把匕首怎样?”原来王述允弟兄所佩用的那把匕首,是当年王大伯到暹罗的时侯,买来的缅甸铜,经过千铸百链而成,一共铸成五把,一把由王大伯自用,一把是王大伯的儿子王小舫佩用,一把赠给大徒弟浪里鲨丁鱼丁世成,还有两把恰好王述先兄弟练习水功,没有好的兵刃防身,在水里不便利用长兵器,所以把剩下两把,分赠给两兄弟,那知王述明想了一想,一手拔匕首一手拔剑,把匕首向剑上一斫,只听到“嗤!”的一声,匕首竟被截成两断,把个王述明弟兄吓得发呆。
  述冼说:“弟弟!怎么搞的?你把王大伯赠给我们的匕首给毁了,怎么好意思?”
  “毁就毁吧!谁叫它那么不中用?”述明一面说,一面把剑尖对准了刀身一刺,竟又把匕首刺了一个洞,这时王述明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在嚷着:“等会见王大伯,我就说匕首太不中用,不!是我的剑太好了!哈!哈!嘻!嘻!”王述先见他弟弟得意忘形的样子,倒也不能说什么了。
  两兄弟边说边划,这般小船看看就要离开木澜头海面的时候,他两感到这艘小船越划越吃力,而且海水却是黄黄的一片,似乎是一种固体东西,随着海水飘浮着,此时小船渐渐向一面侧下来,“哥哥!又是什么邢门来了,这回让我先下去看看,给我这把剑发个利巿!”
  王述缶才喊得一声“小心!”早贝述明一个“惊蛙入水”,竟往海底潜下去,那捆僵蚕绳子一百尺、二百尺、三百尺,急速地往海底直潟,王述先既顾虑那海面上浮起来的黄水,更顾虑到海底下弟弟的安全,忽然间小船一震,王述先连忙一看,原来那捆绳子已经完全放开了这时船却反向木栏头中心海面移动,慢慢地脱离了黄水的范围,他知道是弟弟在海底捣的鬼,但如果不是这样,小船也无法脱离黄水了,奇怪的是小船刚刚离开黄水约有百来丈远之后,忽然停止下来,海里面的绳子却不停地打转和抖勤,由这种情形看来,王述明又是遇上了怪物了,凭他那把利剑还要打那么久,可知怪物的厉害。
  不过,他知道弟弟绝不会受危险的,第一、弟弟的水功此他高明;第二、手里还有那把利剑;第三、刚才自己吃了二三十颗银果,现在觉周身温暖,中气充足,而弟弟却吃那么多,当然更是气力充沛了。
  所以,他很有信心地注视者海面的变化。果然,过了一会,远处却冒出一个人头来喊道:“哥哥!快收绳子!这个东西蛮讨厌哩!”王述先看到弟弟不顺着绳子上,而从远远的地方突然冒出来,就知道情形不简单,赶忙绞回绳子,船和人相对前进很快的就接近拢来,他把弟弟拉上船来一看,又是吃惊,又是好笑!
  原来王述明的腿上,盘着两条碗口粗细褐黑色的韧性物,上船之后,王述先把它后半段扎紧了,抽出小剑只一两剑就完全切断了,王述明两腿获到了自由,兄弟两人合力把那怪物拉上来一看,那怪物如有圆桌大小,有八条五丈多长的腿,已经切断了两条,而另在一条腿上却也钳着一只三、四百斤的大海蟹,再仔细重看那怪物,却是一条庞大无比的章鱼,章鱼的口里津津地流出黑色的汁,海蟹的背上如穿了三个窟窿。当然是弟弟的杰作了,可是这一人和两怪为什么一个拖着一个,总是想不出其所以然来。
  王述明歇了一会,才叹一声“好危险”!“弟弟!到底是怎么一同事?”这时王述明一改平时嬉笑顽皮的态度,很严肃地说:“现在倒没有什么危险了,不过,我们总得设法绕过这一大块浮沙,才有回家的希望呢,”述明顿了一顿,又说:“就这样吧!我从黄沙这边下水,远远游着,哥哥划船和我平头前进,只要看到我的绳子一沉,立刻就把我拉上来。”于是他又把一块小小的木片丢在海面上,只见那木片向船头方向漂去,述明满脸堆笑说:“对了,我们把船掉过头来,从这个方向走,等走出黄沙之后,我再告诉你!”
  王述先看着弟弟那些古怪的动作,不由得蹩着一口闷气问:“黄沙?你说那黄色的水是黄沙?”述明点点头算是答应了,接着说:“那黄沙凶得很哩!我们赶紧走,如果天黑以前,脱离不了那黄沙的包围,那就要在海上过夜,还不知道要遇着什么危险哩!”他说完了不理哥哥说什么,又跳到海里,向黄沙那里游去。
  王述先看到弟弟游了百来丈水程之后,就拐了一个方向,王述先只好闷葫芦地也改了船的方向,这样游着、划着、沉下、拉起,经过了两个多时辰,才见王述明向船位游过来,王述先知道已经离开黄沙海面,王述明回到船上,两兄弟就一面划一面唱,好像刚才没有遇上什么危陵似的,但是,乱哼乱唱一会之后,王述先又蹩不住了,“弟弟!那几条怪物是怎么搞上来的?”
  “好!好!我就告诉你!想你还不知道人家艰苦哩!”王述明两鳃鼓得高高地在说,王述先看了他弟弟那付撒赖的样子,倒也觉得异常好笑!既然他肯说了,就由他撒赖一会吧。
  原来王述明第二次下水,他的意思要查察那一片黄色的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多宽多深,所以他下水之后,立刻就准备向黄水潜去,那知他还没有到达黄色的海水,却身子不由自主地猛然往下一沉,用尽各种方法也浮不上来,这时他知道遇着危险了,本能地抽出小剑准备着,同时注视着前头,防备着有什么恶物来袭击。
  但是,一无所有,只见黄色的水向他身上滚滚而来,他自己倒也分别不出他是向下沉,也是黄水向上涌了,他捏了一把黄水仔细地看一看,就看出掌心上浮着无数细沙,心里不禁大为着急,他当然知道,在沙里是不能以游冰的方法浮起来,只好让他沉下去再说,不一会就感到身上绳子一紧,他知道绳子已经放尽了,这时身子已没法沉下去,所以他就藉绳子悬挂之力,往横方向猛闯,王述明这样做法,恰像一条中镖枪的大鱼,拖了船逃跑一样,这一来无意中,却把小船拖离了险地。
  王述明往横方向闯了百来丈之后,却看到前头一道黑黝黝的海沟蜿蜓着,这道海沟是深不可测的,但又引起他的童心,他很想在海沟里找到一点希奇的事物,所以尽力往下沉,却不道那海沟里的水,只管向上翻腾,恰和浮沙相反,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潜不下去,正在这个时候,他感到脚上一紧,一条碗口粗细的长臂,已绕在他的脚上,他毫不犹疑地对着那长臂戳了一剑,这一剑显然已把那长臂戳了一个对穿,可是它却没有放松半点,而另一只腿又被另一条怪臂绕上,而且被绕的部位,更如万针刺肤,隐隐作痛,他把剑起出来,对那才绕上的长臂又是一剑,这样才暂时解除了腿上的痛芭,但那两臂却把王述明的身子慢慢拉着倒退,同时他看到还有几条长臂远远地在他的面前幌动。
  这时他知道如果挣扎一下,给那几条长臂同时捆上,就只有一条死路,所以他动也不动地装死,不久就看到一个大圆球状的东西,在闪着两点绿光,他想“这个大圆球,可能就是怪物的头部,”于是他握紧了小剑准备着,当他的身子距离那圆球约二三尺时,他把身子一伸,刷、刷、刷,一连就是三剑,那圆球喷出墨汁般的黑水,腥臭得令人作呕,他连忙向前一纵,连那圆球也被他大力拉出四五尺远,这时,他知道那圆球怪已没有什么力量了,正待把它带出海面的时候,却见到那只庞大无此的海蟹,向他这方面游过来,虽然不知道它是好意恶意,然而在生物世界里,弱肉强食总是不变的定律,果然那大蟹接近之后,张开三尺多宽的大钳,夹着圆球怪物另一条长臂猛拉,王述明恐怕再遇上凶猛的怪吻,立刻拖着脚上两条长臂,纵身过去,在那大蟹背上刺了一剑,再一捣,就捣成一个大窟窿,可是那只大蟹却张着另一把大钳,和八只脚同时对王述明身上抓来,如果给它的爪搭上,可就要被刺穿了胸腹,如果要给它钳上,那怕不变成两段,王述明那敢怠慢,立刻采取攻势,向大蟹的背上欺身,大蟹因为翻转不便,又连受两剑死了,仍然钳紧圆形怪的长臂不放,所以一齐带上海面,才知道那圆形怪乃是一只庞大无比的章鱼。
  王述先听了弟弟陈述的经过之后,叫声“惭愧!如果是我,老早被章鱼吞到肚子里去了!”述明说:“还不是有了这把剑,要不是这把剑,我还不是被这两个怪物当做点心,恐怕不还够哩!”他说到“怪物”两字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朝船后一望,绑着巨鳗巨鲤的绳子在船后拖得笔直,挪巨鳗巨鲤巨蟹,载沉载浮地跟在小船的后面一路往向涛村荡去。
  王大伯以为他两兄弟出海练习,最多也不过是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回来了,那知等到中午还不见影子,三番两次地派人到沙滩去了望,却连船影也不见,王仲甫和王大伯也亲自到沙滩去,但他们能见到什么呢?二老急得像热石上的蚂蚁一般,尽在那里打转,王仲甫更急得直搓手,心里虽然埋怨着王大伯不该放他两兄弟单独行动,而口里却不便讲出来,王大伯口里虽然不断地安慰王仲甫,说他俩小兄弟水功很好,不致于出事,但他自己心哩,何尝不万分着急呢?
  他更知道水里不比陆上,在陆上遇着毒蛇猛兽还可以跑,但在水里遇着凶猛的动物,想跑也跑不掉,只好暂时躲到岩洞里,而这也不是好办法,万一水怪守住岩口,时间一长则人非被蹩死不可,水功再好也不中用。
  太阳已向西落,向涛村的渔船一艘接一艘地归来,王大伯向每一艘归帆询问述先兄弟的消息,都是每次落空,一个可怕的念头侵上了王大伯的意识,不觉一声喊“莫非他俩到魔海吞舟的地方去了!”王仲甫见他喊了“魔海吞舟”之后,脸色大变,急忙拉着他的手问:
  “什么魔海吞舟?赶快告诉我!”这时王大伯也深悔失言,使得王仲甫吃惊,迫得把“魔海吞舟”的情形略为说出来。
  原来上古时代,海南和中国大陆本是一块整整的陆地,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火山地震,地壳陷落,把海南岛从雷州半岛分开来,当中只隔四十里的海峡,在进入海峡的北端,就是现代被公认为世界航线上第二个最危险的海面木栏头附近的海流湍急,暗瞧密布,而且经常有一种流动性的浮沙,这些浮沙隐现无常,出没不定,不论是什么船舶,遇到了浮沙万难幸免,有时船舶航行好好的,却忽然胶着不动,浮沙从四面滚滚而来,把船围在中央,而浮沙越涌越高,把整艘船压沉到海底;有时船泊在浮沙的旁边而以为是一个小岛,人也可以上去散步,可是一夜之间去得无影无踪,船被搁在尖锐的礁石上,给海潮冲击成为无数的碎片,因为这种浮沙像鬼怪般出没,当地人就把它叫做“魔沙”;又因为它经常出没在木栏头海面,所以又把那海面叫做“魔海”,附近几十里的渔民,谁也没有胆子驾舟进入魔海,今天因为不见他两兄弟的船,所以偶然想起这个地方来。
  王仲甫由王大伯的口中知道“魔海吞舟”这块海面,同时知道王大伯说过不准王述先兄弟往木栏头去,不禁更加着急,他明白王述先兄弟的个性,你叫他不要去,他可偏偏要去,除非你将利害分析清楚,所以他知道王述先兄弟必然是往“魔海”去了。
  这时王仲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凝望着魔海方面,果然给他看到一颗微小的黑点,飘呀飘呀飘在海面上,他忙对王大伯说了,不久看到那个小黑点渐渐变大,渐渐看出是一艘小船了,王大伯恨恨地说:“这两个兄弟真太顽皮了,要是我的孩子倒要好好打他一顿!”
  不消多时,在沙滩上的王大伯和王仲甫等人,已经看到他两兄弟大唱大闹地划着船,船竟如箭般飞快,却不知道他俩那来那么大的力气,霎霎间,船就驶向岸边,而且还凭着馀势冲上沙滩来,王大伯一眼看到船后面跟着的庞然大物也冲上沙滩,不禁连连倒退,给王述先兄弟笑得打跌,连忙跳到王大伯和王仲甫的身边,这个喊师父喊伯伯,那个喊师父喊爷爷,那王仲甫看到两兄弟安全归来,已安慰得流下几滴眼泪,那还肯责备他们呢。只见那述明一蹦一跳地把绳一拉,述先也去拉另一条绳子,却从海哩拉上几个庞大的怪物来,王述明大喊道:“伯伯!赶快告诉我这几个是什么怪物?”
  王大伯看着王述明拉上来的是一个五六百斤重的大章鱼和一个三四百斤重的大海蟹,已经大为惊奇,及至看到王述先拉着那条绳子,一面拉一面往沙滩上跑,拉起一条柱子大的东西,长长的睡在沙滩上倒有二十多丈,王大伯不禁一声怪叫起来,这一叫,倒把在附近整理渔具的村民停下他们的工作,跑过来看那条大鳗,无不唧唧称奇,凭王述先两个小孩子的力量,就杀死那么大的鳗鱼,怪不得个个都露出钦佩的眼光了。
  王大伯一看这条鳗鱼之后,一叠连声叫人拿几个大水桶来,一面问王述先“你们是谁杀死这条鳗鱼的?”王述明以为大伯会骂,连忙说“我杀的”,王大伯睨了他一眼再问“倒底是谁杀的?”王述先点点头说:“真是弟弟杀的!”接着把杀鳗的经过说出来,王大伯王仲甫和村众等一面听,一面惊叹,怔怔的听完了之后,王大伯走到王述明的面前,一把抱他起来,满脸流泪地连说:“述明!你比我强!这向涛村的兄弟,都要沾你的光了!”
  王大伯这个突然的动作,不但使述先述明惊慌无措,即几百村民也莫明其妙。王大伯把述明亲了一会才放下来对众人说:“你们知道王述先杀的这条鳗鱼是什么名字吗?它是一条血鳗!”村众听说是“血鳗!”又是一阵欢呼,竟有几个人走过来,把王述先兄弟高高举起,因为说起血鳗的好处,他们都懂了,只有王仲甫和述先兄弟还是不懂,正待询问的时候,村民已经挑着大水桶五六担如飞而至,王大伯连忙叫他们把水桶拿海水洗了,一对一对并排在沙滩上,拿了一把匕首插入鳗腹的白点,一寸一寸地割起来。
  王述明看得不耐烦起来,他走到王大伯的跟前说:“大伯!你割得这么慢,岂不要割到半夜?”
  王大伯若有介事地说:“到半夜弄得好,还算好哩,它的皮是这么坚轫,不慢怎行?”
  王述明更忍不住了,他说:“大伯!休看我!”他跟那把小剑拿出来,朝鳗腹一刺就入了半寸,喊声“剥你的皮!”把剑点在鳗身上,一路跑着,鳗皮就随着他的剑锋裂开来,幌幌就切开三丈多,把所有的沙滩上的人惊得瞠目结舌,看看就到了鳗首,王大伯喊声“且慢”赶快走过说:“这里等我来,休把你使的那把家伙给我用”,王大伯接过那把小剑,只见绿光闪烁,端的是一件宝物,不禁暗暗称奇,乃问道:“你这把小剑在那里拿来的,怎么以前我没见你用过?”“在海底拿到的,等一会再告诉你,还另外有好的东西哩!”王述明答了,王大伯暗想“别看这孩子顽皮活泼,倒是福缘深厚哩,那只大蟹和章鱼可能也是给他杀死的”所以也不再问他了,可是王仲甫却悄悄把述先拉在一边问了起来,述先把当天在海上所遇到的事统统说了,王仲甫也是一阵赞叹!
  王大伯接过小剑向鳗头一戳,然后把伤口向桶里一放,一拔剑,一髅血光泉涌入桶里,眨眨眼就是一桶,装了二十多桶之后就没有多少了,这时王大伯大声喊了几个人过来,把鳗血拿去分配,大人每人一碗,小孩每人一杯,要他们立刻喝下,同时告诉他们不要喝冷水,王大伯自已也留下一小桶,叫王仲甫和两小兄弟喝了,这时候却见任乾玉从村里飞跑过来,王述明眼尖先喊道:“任叔叔,在这里!”任乾玉过来说:”我差一点就要失井旷世仙缘!
  ”王大伯说:“你不是往九村去了,怎么又跑回来了?”。
  任乾玉说:“下午我在九村听到从七洲洋回来的船说,他们在七洲洋的山上,远远看到木栏头海面,有一艘小船,而且他们还说,不知道那一村的船倒霉了,本来他们想去救援,但说起木栏头谁不怕?上午我已知道两兄弟出海,听他们这么说,恐怕是两兄弟的船陷在那里,连夜饭不肯吃跑同来报信,那知回到村里一问,才知道你们在这里割鳗肉喝鳗血哩,想不到我这一片好心却变成了福气了!”,王大伯也掏了一碗鳗血给任乾玉喝了,此时村人都已喝到鳗血,渐惭散去,王大伯才开始割剔那鳗肉,暮色也渐渐深黯起来,王大伯忙叫村人把那大蟹和大鳗鱼抬回去割,但是村里人却没法子抬走,王大伯只好用剑把它割成十几大块给村人抬回祠堂去现在沙滩上剩下王大伯等十几人,留下来处理那血鳗,这时王仲甫又想到鳗皮是那样坚轫,倒要把它好好地剥下来,经过制炼之后,可能是一件最好的防身衣服,还有那鳗骨如果拿来做成鞭,岂不比武林所用的蛇骨鞭、鲤骨鞭强多了,于是他把这个意思对王人伯说了。
  王大伯道:“老哥!你这意思恰好和我相同,你看这只血鳗有二十四五丈长,鳗皮就可做成十几套紧身衣服或水靠,还可以做三四件背心,都是刀枪不入的至宝,我长那么大来要想找一条小血馒都找不到,却不道靠了述先述明小兄弟,使我们全村人都蒙了他的福荫。”
  王仲甫问:“老弟!你刚才要各人喝那么多鳗血有什么用处?”
  “用处多着呢,血鳗的血又叫做解毒丹,不论什么毒都可以解救,喝了鳗血之后,经过了一昼夜,我们身上的血也起了抗毒的变化,以后就是被毒蛇、毒鱼或是毒兽等噬了,只要不是伤及要害,仅是那毒液便不能伤害。我们靠海洋生活的人最怕的是鲨鱼、电鳗和水母,鲨鱼虽然吃人,但还可以和它拼命,惟有电鳗和水母才是渔民真正的克星,凡人遇上电鳗,只消它一抖身子,那周围十丈的水就变成死本,人也丧了性命,鱼也丧了性命,可是喝过血鳗血的人,对于电鳗则毫无顾忌了;水母是一种很小的东西集结而成为一大块,它在海上漂流着,伸下很多长脚倒须,不论是人是鱼,接触了它则周身红肿痳痹,四肢痉缩而沉身海底,喝了血鳗血之后,也不怕它了,这只鳗大概有二千多年了,或者还会有鳗珠,听说血鳗生出来头一年就是一丈长,以后每百年长一丈,百年以后的血鳗就是鳗珠,鳗珠可以避邪、避毒、开雾、夜光、避暑、避寒,可谓天下的至宝,等一会我仔细搜一搜,如果真是有鳗珠,就是他俩兄弟的洪福了。”
  王仲甫等人听了王大伯这一解释,才恍然大悟,两小兄弟更喜欢的直跳,王述先道:
  “有这样好处,也不枉辛苦一趟把它拖回来了。”王述明却说:“从明天起,我敢抓蛇了,它要咬我,我就打它半死!”
  王仲甫白了他一眼道:“这个小家伙真是魔星!”
  王大伯等人七手八脚割那鳗肉,半个时辰就割完了,王大伯叫他们先把鳗肉挑回去,只留下王仲甫、任乾玉和王述先兄弟等五人,看守着鳗骨和挑不完的一大堆鳗肉,这时王大伯对王仲甫等人说:“刚才人多,怕宣扬,我不敢取鳗珠,这些无价之宝露了出去是不妥的,我已经看到那些鳗珠了,不过取出来后,它立即会大放光明惊动别人,倒要先准备好包裹的东西哩。”
  王大伯想了一想,就把鳗尾的皮割下一尺多来,恰好就是一个皮袋子,王大伯叫述明拿了袋子装到鳗鱼的颚下,然后用剑朝着血鳗上颚一割,从里面割成两半,双手用力一擘,只见毫光滚滚落下很多颗鳗珠来,这些鳗珠都滚到鳗皮袋里,王述明连忙收好袋口说:“那么多鳗珠,请大伯分配吧!”
  王大伯连忙说:“这些珠子我是取出来给你兄弟的,分什么?要不是你们把这条鳗拿上来,我们连鳗血也见不到一滴,还说什么鳗珠?而且我们渔人有了这无价之宝,反会引起别人觊觎,招来大祸,倒是你俩兄弟习武的人,将来到深山大泽有了这鳗珠,可是一大帮助哩!”王仲甫也劝他要一颗,王大伯再三不肯,王述先又要给任乾玉一颗,任乾玉也是再三不肯要,只好算了,仍由王述明贴身收下来。
  一会儿,先抬鳗肉回村的人又来挑第二次鳗肉,王大伯把鳗肉分成二十段也给他们挑回去了,然后把鳗骨平均切成两段,一路拖回祠堂,只见祠堂里乱烘烘地,摆下十几桌酒席,原来是村里父老主办的酒席,王仲甫等连忙招呼一下,回到房里把东西除下来收好,王述先兄弟洗了澡后也到外厅来,这一顿喝得每一个人昏天醉地,尽兴而散。
  次日早晨,王仲甫还宿酒未醒,却听到述允述明在祠堂外的广场大声喊打,以为发生什么事,连忙到外面一望,原来是两兄弟一个拿着鲤骨的上半段,一个拿着下半段,在那里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地乱舞乱打,喊笑成一团,王述明拿的是前一段,望着述先头上就箍,述先一跳开去,那鳗头骨却箍上一个石墩,“吧!”的一声,把那石墩箍成两半,王仲甫大惊,连忙叱止了,一问,才知道他俩兄弟闹着玩的,王仲甫走过去拿起鳗头骨一看,并没有经毫损坏,但也训导他两兄弟一番说:“闹着玩也不能这样闹呀,要是箍在头上,那还了得?”王述先笑笑道:“他才箍不到我哩,他箍的总是那些石头。”把手一指,王仲甫顺着瞧,原来十几个石墩,个个都被箍成两半,虽然弄得啼笑皆非,但心里也暗暗满意了。
  下午王大伯来了,送还那柄小剑,又问道:“述明!你现在有好的剑了,我原给你那口匕首呢?”
  王述明的小脸不禁一红,嚅嚅地说:“伯伯!那口匕首给剑毁了,”
  王大伯大笑说:“大概你不知道是剑好刀好,就拿来试试吧!”述明点点头,王大伯对王仲甫说:“这孩子又聪明,又诚实,只是性子急一点吧,他福缘深厚,将来必然成名而且是魔鬼的克星哩!”
  王仲甫叹一口气道:“但愿如你老弟所说吧,不过我的本事已全教给他俩兄弟了,如果不遇名师,充其量也不过比我稍胜一筹而已,要说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就拿今天的情形来说,他俩兄弟的功夫已非我所及了,担误他俩的前途,我真是一个罪人哩!”
  王仲甫说着说着不禁掉下,王大伯听了更是惊异,说道:“他俩兄弟的功夫,竟能超出老哥,是言过其实吧?古人虽有青出于蓝的事,但也要有相当时间才行呀,他俩才学一年的武艺,那能进步那么快?”
  王仲甫说:“他们的轻功和内功我还没有试过,单单拿膂力来说,他俩兄弟就比我强多了,今早上祠堂前面的石墩,一个一个都被述明这孩子打成两半,这种功力就非我所及了。”王大伯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得暗暗称奇,可是,他俩小兄弟肚子里明白,述先望了述明一眼,嘴一奴,打了一个手劳,就见述明跳跳蹦蹦跑到后面去了,王大伯笑着骂:“你这两个小鬼头,越大越坏了,有话不说却鬼鬼祟祟地捣什么鬼?”王述先又是神秘地一笑。
  可是王述明笑嘻嘻地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来到王大伯面前说:“伯伯!你猜是什么东西!”
  王仲甫喝道:“好没规矩,伯伯那知道是什么东西,快说!”
  王述明小脸一红,笑道:“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呢,不过已经吃很多了,昨夜人多不够分,所以没有拿出来,今天正好请爷爷和伯伯看是什么东西,好告诉我们。”一面说一面打开纸包,一阵清香竟扑入鼻孔,只见六颗银白色的果子滚动着,王大伯拿一个起来一闻,精神自然一爽,但也不知道是什么,王仲甫更不知道是什么,只好问:“你们从那里得来的?”
  “爷!他从海里面杀死血鳗之后,就看到这些果子,连根都拔回来了,那把小剑就在树根下,我昨夜只告诉剑的事,却忘记了告诉还得了这些银果。”王述先抢着答覆了,又接着说:“我们昨天在船上抢着吃了很多,弟弟吃得更多,他在水里就吃了几十个,到后来想起连果名也不知道,所以才留这几个回来问的,不然,在海里饿着肚子,再多几十个也吃完了,说也奇怪,我们吃了银果之后,就不大觉饿,肚里的气总是煖烘烘的,本来弟弟的力气比不上我,可是今早上我拿上半截鳗骨,虽然能够拿起来,但总没有弟弟舞得轻松,跳跃也没有弟弟灵活,可能就是吃了这些银果的缘故呢。”
  二老听完述先的话不禁同时“哦!”了一声。
  王仲甫跳起来说:“慢着吃,等我试试看!”立刻拉着王大伯到门外,王仲甫很吃力地拿起上截鳗骨,可是没有办法把它抖直起来,王大伯也吃力地拿起下截鳗骨,情况也和王仲甫差不了许多,轮到他俩小兄弟来拿,都是单手拿起,轻轻一抖,那鳗骨就随势笔直起来,王述明更把鞭往后一圈,从头上向前箍去,“吧!”的一声,把原先打成两半的石墩打成粉碎。
  二老交换了一眼,点点头赞叹道:“仙缘!仙缘!”
  他们正要转回祠堂的时候,却听到任乾玉在笑喊:“那么大的热天,还要练武,小兄弟为什么拿石头来发气了?”他一面说一面走来,王仲甫见他来到,心里大喜说:“任世兄!
  我们正有点小东西给你辨认辨认呢,”于是五人同进了大厅,任乾玉早就注意桌上放着的果子,大叫道:“你们到那里得来那么多银果?”
  “真的是银果?你且说有什么好处着!”二老几乎同时叫起来,任乾玉道:“我也不知道是真银果假银果,不过道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银果,实圆而白,产于南海深处,感地中火而生,三年结实,服之令人气力倍增,有返老还童之效,与芝实,萍实等同服,久之,脱胎换骨,长生不老。’呢”王仲甫点点头道:“到底是读书人闻多识广,任世兄已经猜中了,述明弟兄乱打乱撞叫做银果,却不道真是银果,这也奇了。”
  大伯再要他小兄弟吃,他俩再也不肯吃了,述明还说:“我们吃了那么多,还要再吃,难道真要成仙不成!”
  王仲甫吃了两颗银果之后,立刻告退到后厅去了,王大伯和任乾玉知道他去练功,也不打扰他,任乾玉往桌上拿起那把剑,顺手拔出来一看,却见一道线光闪出,暗暗惊奇,他把那小剑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很奇怪这把好剑为什么没有一个名字,而且那剑柄乌油油地,似乎是后来装上去的套子,但是拔又拔不出,摇也摇不动,不过,他对这剑柄总抱有一种疑惑,灵机一动,他把王述先叫过来说:“小兄弟!这剑枘必然有古怪,你力气大些,拔拔看,能否把它分离出来”。
  王述先先把剑套回鞘里,再一手握剑潭,一手握剑柄,用力去拔,结果仍是分毫不动,而且把小脸儿涨红了,只好把剑交给王述明的手里,王述明部也古怪,他先不急急拔剑,只是反覆查察那剑柄结合的异状,看了一会,他脸上浮着笑容,用左手姆往剑潭上一推,那剑潭却被他推向右边,再顺手一拔,“霍!”的一声,居然把柄套和剑柄分离,只见那剑柄上毫光闪烁,原来柄的两旁各镶着半寸宽一寸长的晶玉,玉的旁边围绕着灿烂夺目的小珠。
  任乾玉接过王述明递过来的剑,再详细的寻找,却看到那两块透明的晶玉之下,隐隐约约地显出“绿虹”两个篆体文字来,但这柄剑的出处,却非任乾玉所能知道了,不过,由那剑柄的装饰,和剑身的长度看来,似乎不是上阵用的兵器,也许是古时女子用以防身的利器,可是王述明知道这柄剑叫做绿虹之后,却如醉如痴,念不绝口,王大伯等人,见到他这付失神的样子,倒是暗暗好笑。
  任乾玉和王大伯欣赏一会绿虹宝剑之后,正待交还述明,这时王仲甫走出来了,王大伯顺手把绿虹剑向王仲甫手中一递说:“这枝剑叫做绿虹”。
  “绿虹?”王仲甫惊得叫起来,任乾玉说:“照这样看来,师父必定知道这柄剑的来历了?”
  王仲甫坐定了才轻轻地说:“这柄绿虹,不知是不是那把绿虹?”
  王述明惊讶地问:“什么?有两把绿虹?”王仲甫白了他一眼,吓得他又低下头去,王述先连忙在他耳边说:“兄弟!不要打岔,让爷爷说可不好吗?”
  王仲甫看到他俩这种情形,心里也起了一种怜惜和内疚,他俩还是一个小孩子,那能就严厉要求他学成人的言行呢,所以很快就接下去说:“如果是那把绿虹,则述明这孩子不但福缘深厚,而且恐怕还有仙缘之分,最低限度,也可以成为一代奇侠,不过,要是那把绿虹,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杀孽太重,自从铸成这把剑之后,已不知杀了多少奸邪贪佞,但也有不少成名的侠客,因为拥有这把剑而引起异派觑觎,失手丧命哩!”这席话,说得王述先、王述明兄弟毛骨悚然。
  王大伯原来侧耳恭聪,很想早一点知道丝虹剑的来历,那知听着听着却听出这一套剑论来,他一个不耐烦,赌着气道:“那还不是有德者得之,无德者失之那一套,管它是真绿虹假绿虹,你先把它的来历说出来吧。”
  王仲甫知道王大伯急于想知道剑的来历,乃笑了一笑说:“绿虹剑是春秋战国时名铸剑师欧阳冶子所造,欧阳冶子一生铸了六把出名的剑就是巨阙、青霜、紫电、吴钩、鱼肠、和绿虹,前四柄是长剑,后两柄是短剑,除了吴钩是双剑之外,其馀都是墨剑,都是同一时期的出品,听说都已成为神物,吴钩更能够单独飞起来取敌人首级;这六柄宝剑连吴钩可算是七柄,它的长度和宽度各有不同,剑光的颜色也有分别,指弹的声音也有分别。巨阙、青霜、紫电三剑,在战国时失踪,到了汉唐两朝偶而出现;吴钩剑铸成之后就流入吴王夫差之手,后来越国灭了吴国,此剑从吴宫里飞去;鱼肠剑是每人都知道是燕太子丹买赠荆轲刺秦王的那一枝,后来收入阿房宫,到楚人焚毁阿房宫之后,鱼肠剑也是不见了;绿虹剑是欧阳冶子所铸六剑中最短一柄,剑身宽八寸,长六寸四分,剑柄长三寸六分,金剑长一尺零一分,用指甲在剑身上弹起来,会发出一种金玉相撞击的锵锵之声,和上述的五剑同具有吹毫断发,断金截玉的本能,别看这绿虹剑很矩,但它如带有二丈四尺长的鉴尾,普通刀剑不但说接触它的锋锷,只要碰上它的鉴尾也会被他毁折,本来这枝绿虹剑铸成之后,被赵国重金购去,后落到秦将白起手中,秦亡之后,绿虹剑失踪很多年,到了宋朝才再发现此剑在云南哀牢山剑客玄玄子手中,玄玄子得到绿虹剑之后,如虎添翼,胡作非为起来,有一次玄玄子来到湖广,被龙虎山张真人破了他的邪法,给匡庐剑客凌霄子联合华山剑客霓虹子,萧湘剑客赤贞子,和九华剑客湘灵子等人围攻,经了两昼夜的激战,才杀死玄玄子这个魔头,但湘灵子却剑毁人伤,所以这枝剑就落到湘灵子手中,过了几年湘灵子、凌霄子、霓虹子、赤贞子等老一辈剑客,又被玄玄子的徒弟各个击破,次第被杀。此后几十年间,循环报复,不知牺牲了多少侠客,到了元朝这枝剑忽然消失,一直不见有人提起,却不道在海里会被述明找到。”王仲甫说到这里又望王述明一眼,又继续说“如果真是绿虹古剑,那就要带来无限杀孽了!”
  这时,各人始恍然大悟,缄默了一会,任乾玉再说:“是不是绿虹古剑,我们拿尺来量一量不是可以证明了?如果真怕它带来不幸,就乾脆把它丢回木澜头去,让那些不要命的人去寻找还不是一了百了?”
  王仲甫听了小禁呵呵大笑道:“任世兄说得倒是轻松,但是神物的出现,有关劫运的消长,岂是能一丢就了之的,老拙虽是武夫,但曾听过先师说,这类宝刀宝剑已经通神,有缘的人才能遇合,如果我们把它丢掉给另一魔头取去,岂小是带来更大的灾害?祗有让它落在我们的手中,作为清除奸先,保卫善良的利器,才是正理哩!”王仲甫这番话说得王大伯任乾玉不断地点头、感佩!
  本来王述明听说要把剑丢掉,已经满肚子不愿意,但后来听到爷爷说不必丢,又是满怀高兴,他这些举动和表情,都落在几个大人的眼里,王仲甫看他虽然是小小的年纪,唇红齿白,满脸稚气,但已是星目含威,赤气隐透华盖,意料他将来必然是恶人的克星,不过他还没有学到好的武功,深恐赞美他反会养成他骄傲的习性,而妨害了他将来习武的前途和报仇的愿望,所以他一味用压的手段,以图去掉述明的骄气罢了,这时他看见述明满脸高兴的样子,倒也觉得这孩子的可爱,于是他叫述明去借一把尺子来,述明一步一跳地出去了,王仲甫又对王大伯任乾玉等人说:“这枝剑不用量我也敢决定它是真的绿虹了,昨晚上割鳗的时候,我就看到它闪闪的线光,虽然知道是一件宝物,但是怎样也想不到会是上古奇珍,刚才被任世兄提起,我就联想起来了,但不知你们怎样看出来的?”
  任乾玉把如何看出剑柄古怪的地方,和述明分解剑柄的情形说了,王仲甫更赞叹道: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何况那么大的机缘,岂不是冥冥之中,自有主宰,述明这孩子,小小年纪,偏多遇合,可见一切勉强不得,不过,他的武艺还是在幼稚阶段,这枝宝剑又锋芒太露,恐一旦遇上高手,不但被人夺去宝剑,甚至还失去生命哩,还是述先这孩子,老成持重,安安稳稳,现在还没有什么遇合,但是将来的成就,未必就会落于述明之后哩!”仲甫挂念着王述先、述明兄弟的前途,不觉竟有点语无伦次起来。
  任乾玉忙接口婉劝道:“神物既然遇合,述明兄弟必然有他的机缘,也许处处得贵人帮助,逢凶化吉,师父何必耽忧?就拿他去木栏头这件事来说,那地方去一万人就要死九千九百九十九,惟有他俩兄弟去了不但依然无恙,还要拿到宝物回来,反使全村受福,再说他如果在未得到这把小剑之前,就遇上那大鲤鱼和大海蟹,那就是一筹莫展,两兄弟的小命都要葬在魔海魔沙里,偏他俩就有这么巧,先获得宝剑,又偏是心中好奇把王大伯给他的匕首毁了,迫着他不得不带这把宝剑下水,很轻易地榖死那两只大怪物,如果匕首不毁,他必然带着匕首下去,斗起来真不知鹿死谁手,这可不是他逢凶化吉的遇合么?”王仲甫一想,这些话确是道理,而且自己这方面有着这么多人关心,倒也大大地安慰了。
  他们正在谈论间,述明也一蹦一跳地把裁尺借来,五人就围在桌旁,看王仲甫量剑,果然长短大小和王仲甫所说的绿虹剑不差分毫,直乐得述明拉这个拉那个,几乎要打起滚来,任乾玉瞪他一眼道:“你喜欢什么?刚才师父说这把剑是我认出来的,赠给我了!”
  王述明望着他的眼睛笑道:“你骗人,你才不要我的东西呢,那些珠子给你都不要,还要我的剑呢!”
  “我就要剑,不要珠子!”
  “你真的要剑,我就赠给你罢,我还可以设法另外弄到一把,不过……”王越明很认真的说,“不过什么?”任乾玉又迫着他,王述明望爷爷和各人一眼后,嚅嚅地说:“不过……不过我怕这枝剑会伤害了你咧!”任乾玉倒想不出他要说这样一个道理来,还以为他是故意的,免得别人要他的剑,所以追着问:“难道不怕害了你?”
  “这剑是我把它带同来的,害了我是应该的,我要拿他杀恶人,榖不了恶人,恶人就杀了我。但是,如果我怕恶人杀我就把剑给你让恶人榖了你,这种事还能够做么?爷爷说过,你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不是吗?”王仲甫听到他后面这两句禁不住把他两兄弟一搂过来,又安慰又怜惜地说:“孩子,就凭你这个好心,就会得到苍天保佑了,不要怕,剑给还你,好好去利用这枝剑,不要辜负了这枝剑!”说到这里,王仲甫已经声音暗哑了,亲自到房里找来一根僵蚕丝绳替他穿好剑环,并且亲自替他佩上,这时的述明,真是春风满面,难以形容,惟有王述先在旁边对这位弟弟看了又看,对王仲甫说:“爷!你看弟弟真像一个美丽的小剑侠呢!”
  王仲甫今天真是高兴极了,他最高兴的是王述明虽是那么顽皮,一晌就耽心他会陷于虚浮、轻薄,但到了紧要关头,才知道他如存着大仁的至性。所以他替王述明结好佩剑之后,立刻笑眯眯地拉着王大伯和任乾玉说:“我们去试试银果的功力去”。
  述先、述明两兄弟在后跟出大门,已见王仲甫一个箭步到鳗骨的前面,一手拿着鳗骨,一面对王大伯任乾玉笑笑道:“让老拙先试一试”更不迟疑,大喝一声,那鳗骨就笔直飞起,他也像王述明那样把鳗鞭往后一圈,从头上向前箝去,“吧!”的一声,居然也把原已分成两半的石墩,箍成六七块,乐得呵呵大笑起来,向王大伯招手道:“老弟,你也来试试看”,王大伯试过了,任乾玉也跟着试,他们每人都能把鳗骨鞭抖起来,但功力却要差得远了,王仲甫很满意地对王大伯说:“想不到两颗锒果,有这么大的效能,抵得十年功力,今后不但任世兄练功时事半功倍,就你老弟来说也是身轻体健,大有补益呢!”
  这时王大伯却招王述先两兄弟过来说:“你两兄弟演一回轻功吧!”料不到他俩同时摇摇头,王仲甫也觉得奇怪,再问道:“为什么王伯伯要你们演轻功,你们不演了?”
  述明抢着答道:“别的倒还敢演,惟有轻功不敢演,”
  王仲甫更觉得奇怪,再问述允,述先道:“我们吃了那些银果之后,只觉身上轻飘飘地,今早上爷还没有起来,我们站在这里只一跺双脚,就跳上了屋檐,还好没人看见,如果用力一跳,真不知跳有多高,现在人又那么多,万一跳得太高了,岂不给别人说成妖怪了?”
  “那么到晚上再练吧!这两段鳗骨太长了,还是把它割短了才行,不然使用起来不大方便。”王仲甫说后,向王述明要过绿虹剑就割起鳗骨来,他把那鳗骨割成七尺的、五尺的,只有头尾两段是二丈四尺,一会儿就割成三十多段,就利用原有的脊筋,把两头结起来,然后把脊骨上的枝骨削成尖尖的,有了这柄绿虹剑,那消两个时辰,已经制成三十多条鞭,只要用药水蚀去浮筋烂肉,装上把手就可以用了,王大伯等人看毕了制鞭的工作之后,才一同把骨鞭搬进祠堂,并就武馆用晚饭。
  王仲甫于晚饭后教完馆徒的功课,就和王大伯任乾玉带同王氏小兄弟往树林里去演轻功,那树林也可以说是天然的轻功练习场,在以前王仲甫也曾经带他两小兄弟来到这块地方,但是二三十丈高的椰子树,高耸入云,八九丈高的绕榔树拖着它那苗条的身材,像小姑娘般的随风摇曳,有永不会结果的铁树、槟榔,也有叶实纍纍的菠萝蜜和香蕉;王仲甫知道王述先兄弟吃过那么多的银果之后,一切武功大非昔比,自已万万不及,除了各种招式部位是他俩兄弟稍有不到的地方之外,已没有指点他俩的馀地了,与其献丑倒不如藏拙来得高明所以进入树林深处之后,就叫两兄弟尽量演练起来。
  首先由王述先演练,他先向王仲甫鞠了一躬,再向王大伯等人一躬,就见他双足一顿,一个“乳燕投空”身形已拔起两丈多高,斜斜地落在一棵小恍榔树顶的嫩花上,巅巍巍地一足立定,转过身来同向王仲甫等人来一个“低头拜佛”算是敬礼,也算是他下一招式的起手,再见他左掌向外一推,右掌向右上方一托,这式“乘风破浪”身形已离开小恍榔,而落到右边三丈多远的小槟榔树上,接着就是一跳一式,一式一招施展起王仲甫教给他的三百六十一手“猴王拳”来,在那树顶上踊跃如飞,看得王大伯任乾玉两人目瞪口呆,连到王仲甫也自叹不及,甚至于自己的师父演起来也未必能够这么灵活,可是,王述明却绉绉眉头道:
  “爷爷,我回去拿兵器来好妈?那么大的地方,这样孤另零的打法,真不好看哪!”
  这时王述先已演到八十三式了,“过一会就要轮到你了,拿兵器还来得及吗?”王仲甫也觉得不表演兵器是一个缺憾,但恐怕王述明拿兵器来时,述先已演完了,“不妨事”述明答了一声,轻轻地一跃就是四五丈,一溜烟似的穿进密林去了。
  本来从演武这片树林到祠堂,要走两里多路,但王越明走了二十来丈之后,不耐顷那弯曲的道路,轻身一纵上了树梢,竟自直向祠堂,电掣风驰的飞奔。
  王仲甫等人看那述先演练到第三百零一式“野马追风”的时候,却听到背后轻轻的喊声“爷爷!”,他回头一看,却见王述明全身劲装,怀中隐隐发光,站立在自己的后面,心里想“这孩子怎么快就回来了”,不过这套“猴王拳”的后几十招正是最精彩的阶段,所以赶忙向他摆摆手,仍然静静地看下去,只是王述先小拳乱点,密如风雨,一团熙影在树顶上滚来滚去,看得王大伯等人屏思呼吸,几乎窒气起来,忽然见王述先身形一变,一个黑影扑面而来,那个黑影一落,向各人一躬倒地,这才知道王述先演练完毕,大家才得松一口气。
  王大伯看过王述先的演练,已叹为观止,回头对王述明说:“小兄弟!你还有什么好的给我们看?”王述明还没有同答,王大伯又“呀”一声再问:“你胸前闪闪的是什么东西?”王述明道:“刚才我回去拿兵器,换衣服的时候,忽然想起那些鳗珠放在家里不妥,所以连那二十四颗鳗珠统统带来了,因为没地方装,只好装在衣服哩,那知道他的光还要透出来!”
  王大伯说:“放在家里谁偷?”“村里人当然不会偷,但是万一来了高手把他偷去,那才不值得哩,以后我把它分开和哥哥带着,谁也没法来偷了,是吗?”王述明这样回答,连到老江湖的王仲甫,也不由得佩服他的心机慎密,乃说:“好罢!上去演练一回给王伯伯看!”王述明答声“是了!”向王仲甫一躬再向王大伯等一躬,双脚轻轻一顿,身形一起,一道黑线似的落在一棵五六丈高的槟榔顶上,连停也不停,又上了十一二丈高的椰树,幌幌眼就见他跑出半里之外,站在一棵二十多三十丈高的椰树上。
  还好当晚有很好的月色,否则连王述明的影子也看不到了,不但王人伯任乾玉看不出他到底怎样去的,连到王仲甫也看小清他是用什么身法,只见他一路乱翻乱滚。
  任乾玉又是惊讶又是羡慕地对王仲甫道:“师父!你教给小兄弟这套是什国功夫,能不能教我,我能不能学成功?”
  王仲甫道:“那里是我教的,还不是那几十颗银果的功力?”
  王述先听着爷爷和任叔叔一问一答,不禁笑得连连打跌道:“弟弟那是练什么功夫?他仗着身躯灵巧,把我们做小孩子打筋斗的那套,搬来上演罢了,”王仲甫听他一说,特别注意端详,果然看出王述明是头手脚身并用,在树梢上打筋斗,不过他这筋力却很特别,头一顶就拔起二三丈,身一弹又是二三丈,手一撑就是五六丈,脚一点就是七八丈。
  王仲甫等人看到述明在远处翻腾一会之后,身形一收,一道黑线急速向空地上射来,众人正待惊喊一声,已见述明轻飘飘地站立在自己的面前,躬着身、拱着手,在那里敬礼,任乾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道是王述先的轻功好,那知述明的更妙,于是,更坚定了习武的决心。
  这回轮到他俩兄弟同时演练了,他俩悄悄商量了一阵,每人拖了一段鳗骨鞭就要纵上树去,王仲甫连忙喊声“来不得!”飞身出去一拦,俩兄弟连忙垂手侍立,王仲甫道:“你们怎么用这鳗骨来搞?鞭法又没学过,万一失手怎么办?”
  述先答道:“我们刚才商量过来,用拳对拳,别人看不清;用力对鞭,刀要折,用剑对鞭,鞭要毁,只好用这亮晶晶的鳗骨才好。弟弟拿重的,我拿轻的,打起来弟弟胜在力,我胜在快,彼此不吃亏。”
  王仲甫一想,这也是道理,而且没有什么兵器好用,只好嘱附道:“不要真打,你们对舞一回吧!”
  王述先兄弟在树梢上对舞了一会鳗骨鞭,起初还是两个各自分开的身形,但是两团白光各自滚动,可是越舞越紧,越舞两个身形越近,各人眼光一花,已见一团白光包围了另一团白光在中央,中央的白光虽然屡次要突出外围,可是给外面的白光布成了一层光环,中央的白光看着冲到光环,又给挡同去,只好得风声呼呼,树叶零落,王大伯等人虽然站离开他们比武的地方有二十丈远近,也给他们的鞭风刮得衣袂飘飘,王仲甫暗道:“述明那孩子天赋聪明,倒也罢了,怎么连到述先的鞭法,也是不弱,自己因为鞭法不行,没有教他们,但这套鞭法竟是风雨不透,难道在那里偷学来的?”
  这两团鞭影滚了约有一顿饭的时光,忽然听到述明喊:“哥哥!你要小心了!”那边答了一声“来吧!”就是那光环一紧,“霍!霍!霍!………”中心光团附近的树枝,竟折下几十枝,树叶洒了满地,接着匹练似的一道白光冲入中心那团白光里,只听到“蓬!”一声大响,夹着“哟!”一声惨叫,那中心的白光竟是一敛,落到地面上,一株不大不小的恍榔树,如被齐腰折斯,倒向那边去。
  王仲甫正看到紧张的阶段,忽听到“哟!”的一声,一团白光堕地,急忙连环进步冲到树底下,只见越先坐在树根下在喘气,述明却坐在旁边推述先的胸口,王仲甫不禁大惊失色,急忙问:“伤在那里!”
  “没有伤!”述明替哥哥答了,王仲甫看到果然没有伤,才放心了,这时王大伯和任乾玉也赶过来埋怨道:“你们是怎么打的?吓坏人了!”
  王仲甫也问:“你们这套鞭法,在那里学来的?”
  王述明獃獃地说“爷爷教的啊!”
  “胡说!”王仲甫喝道,王述先笑笑道:“真是爷爷教的啊!”王仲甫这时既诧异又吃惊笑着喝道:“你们两兄弟都胡说!我什么时候教你们鞭法来了?”
  王述先这时才说:“本来爷爷没有教鞭法,但是弟弟却把‘猴王拳法’用在鞭上。起初我们还是乱舞,后来不知怎的,弟弟却像有路子似的。一招一招地打出来,我只得连连退守,到我看出他的鞭法是从猴王拳化出来的时侯,已经是无还手之力了,其实还手也没有用,他的招又狠又快,人家一招未完,他已变了四五招,这还不是爷爷教的么?”顿了一顿又说:“可惜我的马儿被他打死了!”
  任乾玉诧异地问:“你又有什么马儿了?”
  王述先指着那棵断了的树道:“我退守的时候,已把那棵树当做马,我的鞭要护人兼护马,现在马儿可不是死了!”
  ---------------
   扫校
首页>> 文学论坛>> 武侠>> 墨余生 Mo Yu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18年9月~198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