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幅山是一座小山,但在它边上却有一条官道,北通峄县,南通宿迁,因此每天就有不少车马行人,从这里经过。
但这里只是一个中间站而己,老于商旅的人,算准了路程,何处打尖,何处投店,事前都有周详的安排,车幅山应该只是他们打尖的地方。
因此中午时光,山下一家卖茶水酒饭的小店,几张板桌都坐得满满的,但一到傍晚,就鬼影子也没一个,那是因为这里不是落脚的地方。
这家小店没有招牌,只在松林前面挑着一个“酒”字的布帘。
小店就在林下,靠近大路,左首是两间瓦屋,右首一片空地上搭了一个松棚,放上四五张板桌板凳,如此而已!
这个小店是两老夫妇开的,以卖酒出名,现在天色渐渐接近黄昏,平日这时候早就打烊了,但今天却和往常有些不同。
卖酒的田老爹依然蹲坐在屋角一张圆凳上吸着旱烟。
他好像有着心事,但又得装作出没事儿一般,坐在那里像在等人,因为他眼光不时的盼向远处,而又关切的朝屋内回顾。
今夭果然有点特别,平日这时候已经没有行人的大路上,这时正有一个人踽踽行来,现在已经走近松棚,在一张板桌旁坐了下来。
这是一个身穿湖绉棉袍子的年轻人,看去不过二十来岁,生得唇红齿白,顾长的个子,英俊而潇洒!
这人当然不是经验丰富的出门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打尖了。
田老爹等候的大概就是他了,赶忙站起,倒了一盅茶送上,含笑问道:“客官要些什么吗?”
敢情天气冷了,上了年纪的人抵抗不了暴冷,弯着腰的身子有些抖索。
那少年抬目道:
“掌柜的,你给我下一碗面,再切些卤味就好。哦,在下还想请问一声,这里可有宿头?”
“老爹”。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屋中传出,随着俏生生走出一个布衣荆钗的少妇来,接着道:
“水开啦,你老去切面吧,这位相公还是由女儿来招呼吧!”
这少妇约莫二十五六岁;有一双弯弯的柳叶眉毛,一双灵活得挤得出水来的眼眼,红馥馥的脸颊,红菱般嘴唇,笑起来微微露出两排洁白的手齿,虽然是一身布衣,却掩不住她款段而苗条的身材!
田老爹两夫妇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没有人知道他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娇滴滴像盛开花朵般的女儿!
田老爹唔了一声,只得回身退下。
这少妇手中拿一双竹筷、酒杯、调羹,在少年面前放好,才笑盈盈的道:
“相公还有什么吩咐吗?”
那少年似是不惯和女人打交道,俊脸微红,说道:
“在下刚才是向掌柜打听,这里不知有没有宿头?”
少妇格的一声轻笑,才望着他说道:
“相公大概是初次出门吧?打从咱们这里经过的行商,多半只是中午打尖,在这里落脚的,可说少之又少,所以咱们这里并没有客店,有时也有贪赶路程的客官,错过宿头,这里也有几户人家,可以腾出房间来给过路的行客方便,相公不用操心,待会用过酒食,我会领相公去借宿的。”
那少年被她说得俊脸一红,忙道:
“如此就麻烦……麻烦你了。”
他不知该称呼她大嫂还是姑娘?是以有些嗫嚅。
“不用谢。”少妇瞟着他,俏生生的转过身去,一会工夫,端来了一盘卤味,一小壶酒含笑道:
“相公先喝杯酒,暖和暖和而还没有下好,要稍待一回。”
那少年忙道:“在下不会喝酒。”
少妇朝他嫣然一笑道:“相公没吩咐要酒,老爹才只给相公打了四两,这酒是老爹亲自酿造的,足五年陈,在这数十里,小店酿的酒是最出名的,行旅客商,一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叫老爹烫酒,现在天气寒冷,相公如果不会喝酒,那就少喝些,四两酒,包你不会醉。”
她一边说话,一边伸出一双又白又嫩的纤纤玉手,取起酒壶,替他斟满了一杯。
那少年当着女娘们面前,不能再说:“不会喝了、何况人家已替他斟满了酒,只得说道:“多谢你。”
少妇又道:“相公尝尝看,这盘里除了卤牛肉,牛筋、蛋、豆腐干,还有糟鸡,这是用阉鸡糟的,是老爹最拿手的下酒好菜,一年之中,只有冬天才有。”
正好田老爹在屋内叫道:
“面下好了,你来拿吧!”
少妇答应一声,一阵风般往里行去,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出来。眼波一溜,那少年正在低斟浅酌的喝着酒,她不由得会心一笑,俏笑道:“相公,面来啦!”
玉笋似的双手把面碗放到桌上,就转身朝屋里走去。
那少年喝完了四两酒,就把下酒吃剩的小半盘卤菜倒入面中,然后把一碗面吃了,再喝一口茶,才站起身来,叫道:“掌柜的,多少钱?”
他是不会喝酒的人,虽然只喝了四两酒,一张俊脸几乎已红到耳根,这一站起身,就有点晕淘淘的感觉。“来了!来了!”应声走出来的依然是那少妇,她扭动着蛇一般的身材,款步走到少年身边,娇声道:
“一共是一钱八分银子,相公怎么不多坐一回呢?”
那少年从身边取出一锭三四钱重的碎银,放到桌上,说道:“不用找了。”
“唷,这怎么好意思呢?那就谢谢相公了。”
少妇接着回头道:
“老爹,你来收银子吧,女儿领这位相公去王大娘家投宿了。”眼波一抬,朝那少年腼腆道:
“相公请随奴家来吧!”
说完,低着头朝棚外走去。那少年跟着她走出松棚。
少妇就走在前面,一面娇声道:
“真对不住,我们没有灯笼,天又这么黑了,相公没走过夜路,还看得见吧?”
那少年道:“没关系,在下还看得到。”
少妇又道:
“王大娘家就在前面,幸亏不太远。”
那少年跟在她身后,一阵又一阵的脂粉香气,朝他鼻孔里直钻,他喝了酒,本来头脑已经有些晕陶陶,再从她身上吹来香气一闻,更觉得迷迷糊糊,只是一脚高,一脚低的走着。
“到啦!”少妇走近一家人家的门口,伸手推开木门,回头道:
“相公请进。”
那少年口中只是迷迷糊糊的“唔”了一声。
少妇抿抿嘴,轻笑道:
“相公只喝了四两酒,就醉成这个样子,还是奴家扶你进去吧!”
伸过一双手来,搀扶着他,那少年确实已经醉得跨不开步,半个身子几乎就倒在她身上。
“家家扶得醉人归”,她就像他妻子一样,半抱半扶的从小天井跨上走廊,走了几步。一手推开房门,扶着他进入房中,然后把他扶上了床,轻声道:
“相公你真的醉了?”
那少年一躺到床上,就已睡熟,没再作声。
少妇在床前点起了灯,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直勾勾只是盯着他,瞧得心头一阵跳动,粉脸也红馥馥的发热。
忍不住伸出一双白嫩的纤手,在他脸上轻轻抚摸了一把,俯下身附着他耳朵轻轻说道:
“相公要不要喝口茶,茶是可以醒酒的。”
那少年睡熟的人自然不会再听到,也不会再作声。
少妇依然附着他耳朵低声道:
“相公要睡,也该把长袍宽了,奴家给你脱下来吧!”
口中说着,双手迅快的替他脱下丝棉袍子。一双手悄悄的从他内衣中伸了进去,抚摸着他前胸,心中暗暗“咦”了一声,忖道:
“难道他会没穿在身上?”
就在此时,房中微风一飒,床前已经多了一个身穿黑袍的独目老道,沉声道:
“徒儿,东西可是不在他身上吗?”
少妇赶紧直起腰来,说道:
“好像不在他身上。”
“嘿嘿!”黑袍老道阴笑道:
“他老子没死,当然不会传给他的了,此事早在为师意料之中。”
少妇目光一抬,说道:“那么?”
黑袍老道嘿然道:“为师自有道理。”
说完,蓦地跨上一步,伸手把那少年从床上提了起来。
少妇吃惊的道:“师傅……”
黑袍老道已把少年挟在肩下,说道:
“你随我来。”大步往外走去。
少妇一路跟在师傅身后,不敢多说一句话。
黑袍老道奔行如飞,不过半个多时辰,已经赶到利国驿,脚下方自一停。
少妇早已奔得粉脸通红,鼓腾腾的胸脯起伏不停,眼波朝四处一溜,问道:
“师傅,这是什么地方了?”
黑袍老道道:
“利国驿。”
少妇又问道:
“你老人家把他带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黑袍老道放下少年,忽然右手一伸,一只乌黑的手掌迅快朝少年右胸按下。
少妇吃了一惊,颤声叫道:“师傅……”
黑袍老道阴森一笑道:
“为师只用了两成力道,这小子死不了的。”
少妇心头暗暗一震,故意娇声问道:
“师傅只用了两成力道?那为什么呢?”
黑袍老道伸手一指道:
“此处离柳泉已是不远。”
少妇眨着一双清澈的大眼,听不懂师傅这句话的意思,但又不敢多问。
黑袍老道深沉一笑道:
“因为柳泉住着一个伤科圣手,好了,咱们走”。
★★★
初冬,天气已经相当寒冷。
入夜之后,天空洒着毛毛细雨,西北风刮得更紧。
这时差不多已是两更光景,乡村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一黑,早就关上门睡觉,村子里静悄悄没有一点人声。
有之,那就是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点缀着这个村子。
这是房山湖南首的一个小村落——柳泉。
此刻从利国驿通向柳泉的一条泥路上,正有一点灯火在路上浮动,由远而近!
那是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一手提着灯笼朝村里走来。
这老者约莫七十来岁,腰背都有些弯了,身上穿一件老布棉大褂,扎脚裤,敢情已经赶了一大段路,连嘴里都在阿着白气。
就当他走近村口,忽然口中“咦”了声,脚下一停,提起手中灯笼往路边照去,黯淡的灯光,照到的赫然是一个人,仆卧在地上!
棉褂老者身上背着药箱,当然是个郎中,活了几十岁的郎中,当然见多识广,灯光虽然黯淡,但他目光一瞥,就已看到这人年纪不大,身上穿的是一件湖绉丝绵长袍,很可能还是富家子弟。
他可以断言这人绝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但奇怪的是富家子弟怎么会躺卧在村口的地上。他蹲下身,用手指去探探那人的鼻息,呼吸极为微弱,不像是喝醉了酒,也不像是生了急病!
莫非是负了伤?看他样子,好像还伤得不轻。
棉褂老者放下药箱,把这人翻过身来,那是一个面目清俊的少年,最多不过二十二三岁,他提着灯笼略为检查了一番,一时看不出他伤在哪里?但凭他的经验,已可肯定这少年人昏迷不醒,是中了极重的内伤,可能还奔行了不少路,支持不住,才倒下来的。
棉褂老者背起药箱,然后双手抄起那少年,挺挺腰骨,急步朝村中泥径走去,到得一幢瓦屋门口,就急着叫道:“凤仙,快来开门。”
一般小村子里居住的人家,通常都是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东一家,西一家,并不连贯的。
因此就是叫得大声一些,也不会吵扰到邻居,何况这时候整个村子里,还有灯光的也只有这一家了。
门内响起一个娇脆的少女声音应道:
“来了,来了,爷爷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木门呀然开启,迎出来的是一个姑娘家。
她当然就是棉褂老者口中的凤仙了,看去不过十八九岁,一身青布棉袄裤,胸前梳了两条乌油油的发瓣,眨着一双大眼睛,当她看到爷爷手里抱着一个人,不由吃惊的道:
“爷爷,这人是谁?”
棉褂老者跨进门,就一脚朝左首房中走去,说道:
“这人伤得不轻,你关上门,去给爷爷把治伤夺命丹拿来,再倒半碗酒来,要快。”
凤仙答应一声,关上门,就朝有首房中走去。那是棉褂老者研药配方的房间。她匆匆在壁架上取下治伤夺命丹药瓶,又转身进入厨房,倒了小半碗酒,才朝左首房中走来。
这时棉褂老者早已把少年放到木床之上,解开衣衫,目光一注,不觉攒起眉头,自言自语的道:“会是黑沙掌……”
凤仙刚跨近房门,就问道:
“爷爷,黑沙掌很厉害吗?”
“唔!”棉褂老者口中“唔”了一声,指指床上少年说道:
“他还算不幸中的大幸,只被黑沙掌击中右胸,若是伤在左胸,可能连心脏肺腑都受到内伤,这条小命就难保了。”
凤仙走近床前,看到那少年白皙的胸膛偏右,果然印着一个乌黑的手掌印,不觉睁大眼睛,啊了一声,急急问道:
“爷爷,他还有救吗?”
棉褂老者从她手中接过药瓶,倾出一颗糖衣药丸,另一只手从孙女手中接过酒碗,右手三个指头一捏,就把一颗药丸捏碎,和入酒中,然后伸手捏开那少年牙关,把半碗酒和药灌入他口中,再替他合上牙关,拉过一条棉被替他盖上。才转过身道:
“这治伤夺命丹,已经是爷爷最好的伤药了,他伤势如此沉重,能否有救,那要看他的造化如何了。
凤仙抬眼问道:“这人是谁呢?”
棉褂老者道:
“不知道,他倒卧在村外,爷爷遇上了,总得设法救他,这人不像是本地人,可能还是世家子弟。”
凤仙偏着头道:
“他很可能遇上了仇家,哦,爷爷不看他怀里有些什么东西吗?也许可以知道他的身份了?”
棉褂老者微微摇头道:
“他怀里只有二十两银子,什么也没有,倒是他束腰带上,佩着一方王佩,是上好的汉玉,雕刻精细,不是普通人家所有,因此爷爷说他是世家子弟,大概也错不了。”
木床右首一张木柜上,果然放着一条用天蓝丝线织成的束腰带,那是棉褂老者替他检查伤势时解下来的,带上果然系着一方色呈紫红的王佩,哪是一只似狮非狮的兽类,雕刻精细,栩栩如生,通体晶莹,隐泛宝光。
凤仙拿在手里,把玩着,一面问道:
“爷爷,这刻的不像狮子,是什么呢?”
棉褂老者道:“这叫狻猊,是狮子的一种,能生裂虎豹……说到这里,哦道:
“时间不早了,你快去睡吧!”
凤仙道:“我不累,爷爷跑了一天,你老人家累了,还是你去休息吧!”
棉褂老者蔼然道:
“这少年伤势这般重法,刚服了药,一时不会醒的,你只管去睡吧!”
凤仙粉脸一红,低着头道:
“爷爷,我真的不累,你老人家快去歇息吧!”
棉褂老者只好点点头道:
“好吧,那么爷爷就去睡了,记着,不论他是否醒来,到了子时,就得喂药,中了黑沙掌的人,伤在内腑,必须培元和疗伤同时并进,除了治伤夺命丹,还得加五钱人参虎骨培元散,你不可忘了。”
凤仙道:“孙女记得,你老人家只管放心。”
棉褂老者含笑点头道:
“爷爷交代你,自然放心。”说完,就举步走出房去。
现在屋中只有凤仙姑娘一个人了!
一灯如豆,萤萤火光照在木床上躺着的少年脸上,虽然他脸色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浓浓的剑眉,挺直的鼻梁,弧形的嘴唇,和清秀白皙的脸颊,就已显示出他是一个英俊少年。
她从小跟着爷爷,从没和别个男子一室相处过,虽然他负了伤,人还昏迷未醒,但总是陌生男子。
她目光落到他脸上,不由得心头小鹿一阵跳动,粉颊蓦地红了起来。心中却只是暗自付着;“他不知叫什么名字?看他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怎么会和人结仇?听爷爷的口气,“黑沙掌”是十分霸道的武功,爷爷平时连重伤得只有一口气在的人都救得活,但今晚看到他胸口的黑手印,都不禁变了脸色,可见“黑沙掌”何等厉害了,他……不知要不要紧?”
她想到这里,不知怎的只觉心头一紧,忍不住又朝他脸上望去。
她连他姓甚名谁都还一无所知,却无端的关心起他来!
时间渐渐过去,凤仙姑娘一个人枯坐着渐渐有了倦意,但她可不敢阖眼,这是爷爷交代的,到了子时,就要喂他服药,不能错过时辰。
就在此时,耳中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呻吟。
凤仙急忙回目看去,躺在木床的少年上眼皮抬动,居然缓缓睁开眼来。他胸头虽有黑手印,但穿黑袍的独国老者只用了两成力道,伤势就不会太重,棉褂老者看他中的是“黑沙掌”,以为伤势很重了。
“黑沙掌”击中人身,色呈乌黑,那是已练到十二成火候了,有十二成火候的人一掌击中人身,岂会只用两成功力?
少年服了棉褂老者专治重伤的夺命丹,但身上只有两成伤,自然好得很快,这时就能醒过来了。
凤仙姑娘心里一喜,急忙站起身,说道:
“你……醒过来了!”
那少年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床前站着一个并不认识的少女,心中不禁大奇,口中发出一声轻“咦”,上身抬动,似是要坐起身来;但他这一动,陡觉胸前沉痛欲裂,“啊”了一声,额角上立时绽出黄豆大的汗珠来。
凤仙吃了一惊,急忙说道:
“你快躺着别动,你身负重伤,挣动不得!”
那少年缓缓纳了口气,望着凤仙姑娘惊奇的道:
“在下负了重伤?在下怎么会负了重伤呢?”
凤仙眨着俏眼,问道:
“你不知道自己负了伤?”
少年茫然道:“在下不知道。”
凤仙又道:“你没和人家动过手?”
少年摇摇头道:“没有。”
“这就奇了!”
凤仙睁大一双黑白分明的美眸,说道:
“这会是什么人把你打伤的呢?”
少年望着她,问道:
“在下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呢?”
凤仙道:“你是我爷爷在路上遇到的,你昏死路旁,爷爷抱着你回来的,那时你已经昏迷不省人事,爷爷解开你胸口衣衫,发现有胸有一个乌黑的掌印,爷爷说:你是被‘黑沙掌’击伤的。”
“黑沙掌?”
少年吃了一惊,说道:
“在下胸口被‘黑沙掌’击中,十有九死,在下这条命原来是令祖救的。”
凤仙道:“对了,你已经醒过来了,现在差不多是子时了,该服药了。”
她迅快转过身去,从桌上取起准备好的一颗药丸,送到少年嘴边,纳入他口中,说道:
“你先把伤药嚼碎了,要用酒吞下去。”
然后端起小半碗陈酒,侧身在床沿上坐下,又道:
“你躺着别动,爷爷说你伤势未愈,挣动不得,我用汤匙舀着喂你好了。”
话未说完,一张粉脸,早已飞起两片红云。
少年果然不敢再挣动,依言把药丸嚼碎。凤仙用汤匙舀着陈酒,一匙又一匙的喂他把药丸吞服下去。
她放下酒碗,又从桌上取过一包药粉,放入碗中,倒了小半碗温开水,用汤匙把药粉调散,又道:
“这是培元散,爷爷说的,你中了黑沙掌,伤在内腑,必须培元和疗伤同时并进,喝下这半碗药,就要好好静养,不可再说话了。”
她依然用汤匙一匙一匙的喂他服下。
少年望着她,低低的道:“多谢姑娘。”
“不用谢。”
凤仙飞红着脸,伸手替他拉好盖在身上的棉被,说道:“服药之后,你该好好休息了。”
少年问道:
“请问姑娘,不知今祖如何称呼?”
凤仙道:“爷爷姓丁,大家都叫他老人家丁药师。”
少年轻啊道;
“原来令祖就是伤科圣手丁药师!”
凤仙眨眨眼问道:
“你认识爷爷?”
“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过。”
少年喝下小半碗酒,本来没有血色的脸上,就红了起来,望着她问道:
“姑娘芳名如何称呼呢?”
凤仙脸色更红,忙不迭避开他的眼光,低低的道:
“我叫凤仙。”她不让他再说话,忙道;
“你不可再说了,爷爷说的,话说多了会伤神,还是快些睡吧!”
少年又道:
“姑娘也该休息了。”
丁凤仙道:
“我不累,你再和我说话,我不理你了。”
她心里巴不得和他多交谈些,也问问他姓甚名谁?但他伤得很重,不能多说话,她话声一落,故意背过身去。
那少年没人和他说话,何况他伤势虽然好了许多,究竟尚未痊愈,服药之后,药力渐渐发散,也就迷迷糊糊的睡熟了。
丁凤仙回身看去,他已经睡熟了,也就在床边一张木椅上坐下。
先前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子时要喂他服药,连眼睛都不敢阖一下,现在他已经服过药了,心中也就没有事了,坐在木椅上不知不觉的打起盹来。
过了半夜,后半夜就很快的过去,现在天色已经快要黎明。
上了年纪的人,睡眠相对的会减少,丁药师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已起来,平日他起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整理药箱,准备一天所需的九散药材,才洗脸、吃早餐,就要出门了。
今天,他因家里有一个中了“黑沙掌”,身负重伤的病人,需他治疗,就不打算再出门去。
不出门,当然就不用再整理药箱,这就到厨下舀水洗了把脸,看看天色也随着透现出鱼白。
丁药师跨进右厢,看到孙女凤仙倚着木椅睡着了,这就在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低声叫道:
“凤仙”
丁凤仙一下惊醒过来,揉揉眼睛,叫道:
“爷爷,天亮了吗?”
“嘘!”丁药师轻嘘了声,压低声音道:
“你一晚未睡,快回房去睡吧!”
丁凤仙站起身,轻声道;
“爷爷,你出来一下。”
举步走出房门。
丁药师跟着走出,问道:
“你有什么事?”
丁凤仙站定下来,说道:
“爷爷,昨晚子时,他醒过来了。”
丁药师听得一怔,不信的道:
“他伤势极重,子时怎么会醒过来的?”
以他估计,中了“黑沙掌”的人,内腑受创,纵然服了自己的救伤丹药,至少也要昏迷上一两天才会清醒。
丁凤仙道:
“我说的是真的咯,他醒来之后,还说了许多话,我喂他服药之后,才睡熟的。”
丁药师心中觉得奇怪,问道:
“他说了些什么?”
丁凤仙道:
“他说,他并没和人动过手,也不知道自己负了伤……”
丁药师道:
“他不知道什么人打了他一掌?”
丁凤仙道:
“他说一点也不知。”
丁药师一手摸着花白胡子,说道:
“这不可能。”
丁凤仙道:
“但人家真的不知道咯!”
“好,就算他不知道。”
丁药师蔼然笑道:
“你快去睡吧!”
“好嘛!”丁凤仙用手背掩着小嘴,打了个呵欠,就翩然朝屋后房中走去。
丁药师回身跨进右厢,这一阵工夫,天色已经大亮,他走近床前,凝目看去,这少年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好转了许多,再听他呼吸,也已极为轻匀。
他是江淮一带极为著名的伤科圣手,对治伤一道,可说积数十年的经验;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少年人被“黑沙掌”击成重伤,居然会好得如此快法,真是大出意外之事!
这是他依一般常情而言,须知“黑沙掌”乃是外门重手法功夫,被击中胸口,又有这般乌黑的掌印,已是十有九死,能保住性命,该是不幸中之大幸,这少年人仅服了他两颗“救伤夺命丹”,就会好得如此神速,岂非奇迹?但他怎知独眼黑袍老者下手之时,其实只用了两成掌力?
这原是独眼老者有意要在少年右胸留下这个乌黑掌印,因此在吐出两成掌力,震伤少年内腑之后,再用掌力击伤少年肌肉,所留下来的掌印。
因为仅仅使出两成掌力,留下的掌印,就不会有如此乌黑,掌印有如此乌黑,就该伤得极为沉重。又有谁会知道他“黑沙掌”留下的乌黑掌印,仅是肌肉受伤而已!
要使受伤的人,肌肉留下乌黑掌印,而内腑所受的震伤,仅只两成,此人掌力自是已达收发由心之境。但以他的功力,这两成黑沙掌力,也已经非同小可,被掌力所震伤的内腑,也绝非轻伤,不是伤科圣手丁药师的“救伤夺命丹”,也绝不会好得如此快法。
一个爱好古董的人,看到人家稀世奇珍,就恨不得掠为己有。一个练武的人看到人家的武功秘笈,就会心生觊觎,恨不得让他看上一遍,这并不一定是贪,心之所好,多半出之好奇使然!
丁药师是著名的伤科圣手,他看到这少年不可能好得这么快的伤势,竟会好转得如此快法,自然也会心生好奇。
他把木椅移近床前,坐了下来,缓缓伸过手去,三个指头搭在少年左手脉门之上,他要仔细切切少年脉象,伤势是否真的好转了?
当他手指落到少年腕脉上的时候,少年忽然惊醒过来,倏地睁开眼睛,口中“啊”了一声,望着丁药师说道;
“这位老人家,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伤科圣手丁药师了?”
丁药师含笑点头道:
“老朽正是了某,圣手二字,愧不敢当,小兄弟重伤初愈,且莫说话,让老朽先切切你的脉象。”
少年听说他正在替自己切脉,就不再说话。
丁药师也没有去理他,缓缓闭上眼睛,专心切起脉来。过了好一回,才松开指头,取过少年右手,又闭上眼睛,仔细切了一回,方始收手,一言不发,站起身,揭开棉被,轻轻翻起少年胸口衣衫,目光一注,少年右胸,那个黑沙掌掌印,依然乌黑如故,并未稍褪,(伤在肌肉,自然不易消退)。
一时不禁大惑不解,掌印未褪,显然是伤势并未减轻。但从少年的脉象上诊察所得,他伤势却显著的好转甚多,口中忍不住沉吟道:
“奇怪!”
少年睁大双目望着他问道:
“丁老人家,在下伤势不知如何了?”
丁药师用手指轻轻在他胸口乌黑掌印上按了按,问道:
“痛不痛?”
其实他不用问,就已看出少年脸上神色,如果伤势沉重,手指轻轻一按,他就会痛得冷汗直冒。如今他只是咬牙忍受,可见痛虽痛,但还能忍受,那就痛得并不厉害了。
果然。少年等他收回手指,就吁着气道:
“很痛。”
丁药师替他掩上衣衫,再盖好棉被,才颔首笑道:
“小兄弟内伤,已好了十之三四,外伤反而较重,老朽本以为最少也得十天半月才可痊愈,如今看来,大概有三天时间,差不多就可复原了。”
少年感激的道:
“丁老人家救命之恩,在下不敢言谢……”
丁药师没待他说下去,莞尔一笑道:
“小兄弟快不可如此说法,老朽学的是医,救伤是老朽份内之事。”说到这里,口中哦了一声道:
“老朽还没请教小兄弟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少年道:
“不敢,在下徐少华,世居云龙山。”
丁药师听得双眉矍然一动,问道;
“原来是徐少侠,不知少侠是云龙寨徐大侠的什么人?”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说的正是家父。”
丁药师欣然道:
“原来少侠乃是徐大侠的哲嗣,老朽失敬之至!”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原来认识家父。”
丁药师呵呵一笑道:
“令尊人称江淮大侠,名满武林,老朽只是走江湖卖药的老头,只是久闻徐大侠大名,并不相识。”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言重,在下也久闻你老大名,在黄淮之间,行医施药,简直是万家生佛……”
“哈哈!”了药师掀髯大笑道:
“这是少侠给老朽脸上贴金,哦!”他目注徐少华,问道:
“老朽听小孙女说:少侠昨晚并未和人动手,也并不知道身负重伤?”
徐少华道:
“是的,昨晚……在下根本一点都不知道,还是醒来之后,听丁姑娘说的,在下是被‘黑沙掌’击伤右胸……”
“这就奇了!”
丁药师望着他问道:
“那么少侠昨晚可曾遇上什么事吗?”
徐少华想了想道:
“这个月十六,是家父六十寿诞,在下从马陵山赶回家去给家父拜寿,昨日傍晚,路经车幅山,天色已晚,就在山下一家卖酒饭的小店打尖,因车幅山是一处山野小村,没有客店可以过夜,由酒店中的一位大嫂领着在下到一家姓王的人家借宿……后来就没有了。”
丁药师道:
“你是说后来就想不起来了。”
徐少华道:
“是的。”
“车幅山和这里相去已有七八十里……”丁药师攒着花白眉毛,沉吟道:
“这事果然大有蹊跷……”
徐少华望着他,问道:
“丁老人家,你老认为……”
丁药师凝重的道:
“此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也许是记错了日子,或许是在小酒店就遇上仇家,你并不认识他,还可以说是偶发事件;但此事发生在少侠身上,就颇不寻常……”
徐少华道:
“在下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
丁药师道:
“因为少侠乃是江淮大侠哲嗣,此事究竟有何种阴谋?老朽不得而知,但此事至少有两点可疑之处。”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说的是哪两点呢?”
丁药师道:
“第一、少快被人用‘黑沙掌’击伤右胸,按说胸上留有如此乌黑的掌印,伤势已是十分危险,纵有老朽的救伤夺命丹,能否治得好,老实说老朽也只有一半把握,那就是生死各半……”
他口气微顿,接着说道:
“但少侠服下老朽一颗夺命丹,半夜子时就醒过来了,老朽听了小孙女的话,还以为少侠本身内功火候精深,才能很快醒来,方才老朽切你脉象,少快内功修为,最多不过十年,火候尚浅,但伤势却确实好了十之三四……”
徐少华只是望着他,听他说话。
丁药师接下去道:
“经老朽仔细诊察,才发现少侠所中‘黑沙掌’,内伤较轻,外伤较重,这和‘黑沙掌’伤人的情形,恰好相反,因为被‘黑沙掌’所伤,外面印有如此清晰的乌黑掌印,内伤必然更为严重,而少侠的伤势,却全在肌肉,内伤不过两成而已!”
他果然不愧是伤科圣手,一言就道破了。
只听他接着道:
“此人能把黑沙掌运用到使你伤势轻重由心,可谓已臻上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疑窦之一。”
他不待徐少华发问,又道:
“他向你下手之后,又把你从车幅山连夜送来利国驿,那是算准老朽早出晚归,看到了自然会把你抱来施救。他既要伤你,又要老朽救你,这是为什么呢?”
徐少华瞠目道:
“在下不知道。”
丁药师莞尔笑道:
“如果老朽猜测得不错,此人必然是令尊昔年的仇家,以少侠的伤势,向令尊示威而已!”
徐少华道:
“依丁老人家的说法,这人很可能是家父的仇家了,但在下听家父说过,他老人家一生从不妄杀一人,纵是黑道凶徒,也本与人为善之心,劝其改过自新,应该不会有什么仇人。”
“唉!”丁药师轻喟一声道:
“令尊在江湖上人缘一向极好,但江湖上人,多半暴戾成性,令尊本与人为善之心,遇上凶徒,纵或贷他一死,但惩罚在所难免,甚至一掌之仇,认为毕生奇耻大辱,这等事也在所难免,令尊认为已是法外施仁,对方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一个人只要在江湖上,若说没有仇人,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少华点头道:
“丁老人家说得极是。”
丁药师道:
“少侠伤势尚未痊愈,话多伤神,你还是再睡一回的好,等到该吃药的时候,老朽自会叫醒你的。”
徐少华看他这么说了,只得闭上眼睛养神,渐渐便自睡去。
丁药师回出厢房,在后面一间药室,取了几种药草,来至厨房,取出一个瓦罐,注入清水,用文火煎煮。
快近已刻,丁凤仙梳洗整齐,翩然走入,说道:
“爷爷,你在煎药?”
丁药师道:
“那位徐少侠内伤已是不重,目前伤在肌肉,须得用药把它内消才行。”
丁凤仙眨眨眼睛问道:
“爷爷问过他了,他姓徐?”
“爷爷自然问了。”
丁药师含笑道:
“你当他是谁?”
丁凤仙撒娇的道:
“爷爷既然问了,就干脆告诉我咯,孙女又不是神仙,怎么猜得着?”
丁药师笑了笑道:
“说起这位少侠,可是大有来路的人,他就是云龙山云龙山庄庄主,人称江淮大侠徐天华的公子,徐大侠苏鲁皖豫四省,名头之高,说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黄、淮、长江上下游,徐大侠一言九鼎,黑白两道的人,都对他十分尊崇……”
丁凤仙道:
“那他怎么还会中人暗算,伤在黑沙掌之下?”
丁药师道:
“这很难说,就是圣人,也一样会有人批评,人在江湖,难免会有仇人。”
丁凤仙问道:
“他叫什么名字呢?”
话声出口,想起昨天晚上人家还没有说出姓名,自己就把名字都告诉他了,粉脸不禁酡红了。
但这里只是一个中间站而己,老于商旅的人,算准了路程,何处打尖,何处投店,事前都有周详的安排,车幅山应该只是他们打尖的地方。
因此中午时光,山下一家卖茶水酒饭的小店,几张板桌都坐得满满的,但一到傍晚,就鬼影子也没一个,那是因为这里不是落脚的地方。
这家小店没有招牌,只在松林前面挑着一个“酒”字的布帘。
小店就在林下,靠近大路,左首是两间瓦屋,右首一片空地上搭了一个松棚,放上四五张板桌板凳,如此而已!
这个小店是两老夫妇开的,以卖酒出名,现在天色渐渐接近黄昏,平日这时候早就打烊了,但今天却和往常有些不同。
卖酒的田老爹依然蹲坐在屋角一张圆凳上吸着旱烟。
他好像有着心事,但又得装作出没事儿一般,坐在那里像在等人,因为他眼光不时的盼向远处,而又关切的朝屋内回顾。
今夭果然有点特别,平日这时候已经没有行人的大路上,这时正有一个人踽踽行来,现在已经走近松棚,在一张板桌旁坐了下来。
这是一个身穿湖绉棉袍子的年轻人,看去不过二十来岁,生得唇红齿白,顾长的个子,英俊而潇洒!
这人当然不是经验丰富的出门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打尖了。
田老爹等候的大概就是他了,赶忙站起,倒了一盅茶送上,含笑问道:“客官要些什么吗?”
敢情天气冷了,上了年纪的人抵抗不了暴冷,弯着腰的身子有些抖索。
那少年抬目道:
“掌柜的,你给我下一碗面,再切些卤味就好。哦,在下还想请问一声,这里可有宿头?”
“老爹”。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屋中传出,随着俏生生走出一个布衣荆钗的少妇来,接着道:
“水开啦,你老去切面吧,这位相公还是由女儿来招呼吧!”
这少妇约莫二十五六岁;有一双弯弯的柳叶眉毛,一双灵活得挤得出水来的眼眼,红馥馥的脸颊,红菱般嘴唇,笑起来微微露出两排洁白的手齿,虽然是一身布衣,却掩不住她款段而苗条的身材!
田老爹两夫妇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没有人知道他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娇滴滴像盛开花朵般的女儿!
田老爹唔了一声,只得回身退下。
这少妇手中拿一双竹筷、酒杯、调羹,在少年面前放好,才笑盈盈的道:
“相公还有什么吩咐吗?”
那少年似是不惯和女人打交道,俊脸微红,说道:
“在下刚才是向掌柜打听,这里不知有没有宿头?”
少妇格的一声轻笑,才望着他说道:
“相公大概是初次出门吧?打从咱们这里经过的行商,多半只是中午打尖,在这里落脚的,可说少之又少,所以咱们这里并没有客店,有时也有贪赶路程的客官,错过宿头,这里也有几户人家,可以腾出房间来给过路的行客方便,相公不用操心,待会用过酒食,我会领相公去借宿的。”
那少年被她说得俊脸一红,忙道:
“如此就麻烦……麻烦你了。”
他不知该称呼她大嫂还是姑娘?是以有些嗫嚅。
“不用谢。”少妇瞟着他,俏生生的转过身去,一会工夫,端来了一盘卤味,一小壶酒含笑道:
“相公先喝杯酒,暖和暖和而还没有下好,要稍待一回。”
那少年忙道:“在下不会喝酒。”
少妇朝他嫣然一笑道:“相公没吩咐要酒,老爹才只给相公打了四两,这酒是老爹亲自酿造的,足五年陈,在这数十里,小店酿的酒是最出名的,行旅客商,一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叫老爹烫酒,现在天气寒冷,相公如果不会喝酒,那就少喝些,四两酒,包你不会醉。”
她一边说话,一边伸出一双又白又嫩的纤纤玉手,取起酒壶,替他斟满了一杯。
那少年当着女娘们面前,不能再说:“不会喝了、何况人家已替他斟满了酒,只得说道:“多谢你。”
少妇又道:“相公尝尝看,这盘里除了卤牛肉,牛筋、蛋、豆腐干,还有糟鸡,这是用阉鸡糟的,是老爹最拿手的下酒好菜,一年之中,只有冬天才有。”
正好田老爹在屋内叫道:
“面下好了,你来拿吧!”
少妇答应一声,一阵风般往里行去,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出来。眼波一溜,那少年正在低斟浅酌的喝着酒,她不由得会心一笑,俏笑道:“相公,面来啦!”
玉笋似的双手把面碗放到桌上,就转身朝屋里走去。
那少年喝完了四两酒,就把下酒吃剩的小半盘卤菜倒入面中,然后把一碗面吃了,再喝一口茶,才站起身来,叫道:“掌柜的,多少钱?”
他是不会喝酒的人,虽然只喝了四两酒,一张俊脸几乎已红到耳根,这一站起身,就有点晕淘淘的感觉。“来了!来了!”应声走出来的依然是那少妇,她扭动着蛇一般的身材,款步走到少年身边,娇声道:
“一共是一钱八分银子,相公怎么不多坐一回呢?”
那少年从身边取出一锭三四钱重的碎银,放到桌上,说道:“不用找了。”
“唷,这怎么好意思呢?那就谢谢相公了。”
少妇接着回头道:
“老爹,你来收银子吧,女儿领这位相公去王大娘家投宿了。”眼波一抬,朝那少年腼腆道:
“相公请随奴家来吧!”
说完,低着头朝棚外走去。那少年跟着她走出松棚。
少妇就走在前面,一面娇声道:
“真对不住,我们没有灯笼,天又这么黑了,相公没走过夜路,还看得见吧?”
那少年道:“没关系,在下还看得到。”
少妇又道:
“王大娘家就在前面,幸亏不太远。”
那少年跟在她身后,一阵又一阵的脂粉香气,朝他鼻孔里直钻,他喝了酒,本来头脑已经有些晕陶陶,再从她身上吹来香气一闻,更觉得迷迷糊糊,只是一脚高,一脚低的走着。
“到啦!”少妇走近一家人家的门口,伸手推开木门,回头道:
“相公请进。”
那少年口中只是迷迷糊糊的“唔”了一声。
少妇抿抿嘴,轻笑道:
“相公只喝了四两酒,就醉成这个样子,还是奴家扶你进去吧!”
伸过一双手来,搀扶着他,那少年确实已经醉得跨不开步,半个身子几乎就倒在她身上。
“家家扶得醉人归”,她就像他妻子一样,半抱半扶的从小天井跨上走廊,走了几步。一手推开房门,扶着他进入房中,然后把他扶上了床,轻声道:
“相公你真的醉了?”
那少年一躺到床上,就已睡熟,没再作声。
少妇在床前点起了灯,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直勾勾只是盯着他,瞧得心头一阵跳动,粉脸也红馥馥的发热。
忍不住伸出一双白嫩的纤手,在他脸上轻轻抚摸了一把,俯下身附着他耳朵轻轻说道:
“相公要不要喝口茶,茶是可以醒酒的。”
那少年睡熟的人自然不会再听到,也不会再作声。
少妇依然附着他耳朵低声道:
“相公要睡,也该把长袍宽了,奴家给你脱下来吧!”
口中说着,双手迅快的替他脱下丝棉袍子。一双手悄悄的从他内衣中伸了进去,抚摸着他前胸,心中暗暗“咦”了一声,忖道:
“难道他会没穿在身上?”
就在此时,房中微风一飒,床前已经多了一个身穿黑袍的独目老道,沉声道:
“徒儿,东西可是不在他身上吗?”
少妇赶紧直起腰来,说道:
“好像不在他身上。”
“嘿嘿!”黑袍老道阴笑道:
“他老子没死,当然不会传给他的了,此事早在为师意料之中。”
少妇目光一抬,说道:“那么?”
黑袍老道嘿然道:“为师自有道理。”
说完,蓦地跨上一步,伸手把那少年从床上提了起来。
少妇吃惊的道:“师傅……”
黑袍老道已把少年挟在肩下,说道:
“你随我来。”大步往外走去。
少妇一路跟在师傅身后,不敢多说一句话。
黑袍老道奔行如飞,不过半个多时辰,已经赶到利国驿,脚下方自一停。
少妇早已奔得粉脸通红,鼓腾腾的胸脯起伏不停,眼波朝四处一溜,问道:
“师傅,这是什么地方了?”
黑袍老道道:
“利国驿。”
少妇又问道:
“你老人家把他带到这里来做什么呢?”
黑袍老道放下少年,忽然右手一伸,一只乌黑的手掌迅快朝少年右胸按下。
少妇吃了一惊,颤声叫道:“师傅……”
黑袍老道阴森一笑道:
“为师只用了两成力道,这小子死不了的。”
少妇心头暗暗一震,故意娇声问道:
“师傅只用了两成力道?那为什么呢?”
黑袍老道伸手一指道:
“此处离柳泉已是不远。”
少妇眨着一双清澈的大眼,听不懂师傅这句话的意思,但又不敢多问。
黑袍老道深沉一笑道:
“因为柳泉住着一个伤科圣手,好了,咱们走”。
★★★
初冬,天气已经相当寒冷。
入夜之后,天空洒着毛毛细雨,西北风刮得更紧。
这时差不多已是两更光景,乡村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一黑,早就关上门睡觉,村子里静悄悄没有一点人声。
有之,那就是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点缀着这个村子。
这是房山湖南首的一个小村落——柳泉。
此刻从利国驿通向柳泉的一条泥路上,正有一点灯火在路上浮动,由远而近!
那是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一手提着灯笼朝村里走来。
这老者约莫七十来岁,腰背都有些弯了,身上穿一件老布棉大褂,扎脚裤,敢情已经赶了一大段路,连嘴里都在阿着白气。
就当他走近村口,忽然口中“咦”了声,脚下一停,提起手中灯笼往路边照去,黯淡的灯光,照到的赫然是一个人,仆卧在地上!
棉褂老者身上背着药箱,当然是个郎中,活了几十岁的郎中,当然见多识广,灯光虽然黯淡,但他目光一瞥,就已看到这人年纪不大,身上穿的是一件湖绉丝绵长袍,很可能还是富家子弟。
他可以断言这人绝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但奇怪的是富家子弟怎么会躺卧在村口的地上。他蹲下身,用手指去探探那人的鼻息,呼吸极为微弱,不像是喝醉了酒,也不像是生了急病!
莫非是负了伤?看他样子,好像还伤得不轻。
棉褂老者放下药箱,把这人翻过身来,那是一个面目清俊的少年,最多不过二十二三岁,他提着灯笼略为检查了一番,一时看不出他伤在哪里?但凭他的经验,已可肯定这少年人昏迷不醒,是中了极重的内伤,可能还奔行了不少路,支持不住,才倒下来的。
棉褂老者背起药箱,然后双手抄起那少年,挺挺腰骨,急步朝村中泥径走去,到得一幢瓦屋门口,就急着叫道:“凤仙,快来开门。”
一般小村子里居住的人家,通常都是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东一家,西一家,并不连贯的。
因此就是叫得大声一些,也不会吵扰到邻居,何况这时候整个村子里,还有灯光的也只有这一家了。
门内响起一个娇脆的少女声音应道:
“来了,来了,爷爷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木门呀然开启,迎出来的是一个姑娘家。
她当然就是棉褂老者口中的凤仙了,看去不过十八九岁,一身青布棉袄裤,胸前梳了两条乌油油的发瓣,眨着一双大眼睛,当她看到爷爷手里抱着一个人,不由吃惊的道:
“爷爷,这人是谁?”
棉褂老者跨进门,就一脚朝左首房中走去,说道:
“这人伤得不轻,你关上门,去给爷爷把治伤夺命丹拿来,再倒半碗酒来,要快。”
凤仙答应一声,关上门,就朝有首房中走去。那是棉褂老者研药配方的房间。她匆匆在壁架上取下治伤夺命丹药瓶,又转身进入厨房,倒了小半碗酒,才朝左首房中走来。
这时棉褂老者早已把少年放到木床之上,解开衣衫,目光一注,不觉攒起眉头,自言自语的道:“会是黑沙掌……”
凤仙刚跨近房门,就问道:
“爷爷,黑沙掌很厉害吗?”
“唔!”棉褂老者口中“唔”了一声,指指床上少年说道:
“他还算不幸中的大幸,只被黑沙掌击中右胸,若是伤在左胸,可能连心脏肺腑都受到内伤,这条小命就难保了。”
凤仙走近床前,看到那少年白皙的胸膛偏右,果然印着一个乌黑的手掌印,不觉睁大眼睛,啊了一声,急急问道:
“爷爷,他还有救吗?”
棉褂老者从她手中接过药瓶,倾出一颗糖衣药丸,另一只手从孙女手中接过酒碗,右手三个指头一捏,就把一颗药丸捏碎,和入酒中,然后伸手捏开那少年牙关,把半碗酒和药灌入他口中,再替他合上牙关,拉过一条棉被替他盖上。才转过身道:
“这治伤夺命丹,已经是爷爷最好的伤药了,他伤势如此沉重,能否有救,那要看他的造化如何了。
凤仙抬眼问道:“这人是谁呢?”
棉褂老者道:
“不知道,他倒卧在村外,爷爷遇上了,总得设法救他,这人不像是本地人,可能还是世家子弟。”
凤仙偏着头道:
“他很可能遇上了仇家,哦,爷爷不看他怀里有些什么东西吗?也许可以知道他的身份了?”
棉褂老者微微摇头道:
“他怀里只有二十两银子,什么也没有,倒是他束腰带上,佩着一方王佩,是上好的汉玉,雕刻精细,不是普通人家所有,因此爷爷说他是世家子弟,大概也错不了。”
木床右首一张木柜上,果然放着一条用天蓝丝线织成的束腰带,那是棉褂老者替他检查伤势时解下来的,带上果然系着一方色呈紫红的王佩,哪是一只似狮非狮的兽类,雕刻精细,栩栩如生,通体晶莹,隐泛宝光。
凤仙拿在手里,把玩着,一面问道:
“爷爷,这刻的不像狮子,是什么呢?”
棉褂老者道:“这叫狻猊,是狮子的一种,能生裂虎豹……说到这里,哦道:
“时间不早了,你快去睡吧!”
凤仙道:“我不累,爷爷跑了一天,你老人家累了,还是你去休息吧!”
棉褂老者蔼然道:
“这少年伤势这般重法,刚服了药,一时不会醒的,你只管去睡吧!”
凤仙粉脸一红,低着头道:
“爷爷,我真的不累,你老人家快去歇息吧!”
棉褂老者只好点点头道:
“好吧,那么爷爷就去睡了,记着,不论他是否醒来,到了子时,就得喂药,中了黑沙掌的人,伤在内腑,必须培元和疗伤同时并进,除了治伤夺命丹,还得加五钱人参虎骨培元散,你不可忘了。”
凤仙道:“孙女记得,你老人家只管放心。”
棉褂老者含笑点头道:
“爷爷交代你,自然放心。”说完,就举步走出房去。
现在屋中只有凤仙姑娘一个人了!
一灯如豆,萤萤火光照在木床上躺着的少年脸上,虽然他脸色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浓浓的剑眉,挺直的鼻梁,弧形的嘴唇,和清秀白皙的脸颊,就已显示出他是一个英俊少年。
她从小跟着爷爷,从没和别个男子一室相处过,虽然他负了伤,人还昏迷未醒,但总是陌生男子。
她目光落到他脸上,不由得心头小鹿一阵跳动,粉颊蓦地红了起来。心中却只是暗自付着;“他不知叫什么名字?看他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怎么会和人结仇?听爷爷的口气,“黑沙掌”是十分霸道的武功,爷爷平时连重伤得只有一口气在的人都救得活,但今晚看到他胸口的黑手印,都不禁变了脸色,可见“黑沙掌”何等厉害了,他……不知要不要紧?”
她想到这里,不知怎的只觉心头一紧,忍不住又朝他脸上望去。
她连他姓甚名谁都还一无所知,却无端的关心起他来!
时间渐渐过去,凤仙姑娘一个人枯坐着渐渐有了倦意,但她可不敢阖眼,这是爷爷交代的,到了子时,就要喂他服药,不能错过时辰。
就在此时,耳中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呻吟。
凤仙急忙回目看去,躺在木床的少年上眼皮抬动,居然缓缓睁开眼来。他胸头虽有黑手印,但穿黑袍的独国老者只用了两成力道,伤势就不会太重,棉褂老者看他中的是“黑沙掌”,以为伤势很重了。
“黑沙掌”击中人身,色呈乌黑,那是已练到十二成火候了,有十二成火候的人一掌击中人身,岂会只用两成功力?
少年服了棉褂老者专治重伤的夺命丹,但身上只有两成伤,自然好得很快,这时就能醒过来了。
凤仙姑娘心里一喜,急忙站起身,说道:
“你……醒过来了!”
那少年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床前站着一个并不认识的少女,心中不禁大奇,口中发出一声轻“咦”,上身抬动,似是要坐起身来;但他这一动,陡觉胸前沉痛欲裂,“啊”了一声,额角上立时绽出黄豆大的汗珠来。
凤仙吃了一惊,急忙说道:
“你快躺着别动,你身负重伤,挣动不得!”
那少年缓缓纳了口气,望着凤仙姑娘惊奇的道:
“在下负了重伤?在下怎么会负了重伤呢?”
凤仙眨着俏眼,问道:
“你不知道自己负了伤?”
少年茫然道:“在下不知道。”
凤仙又道:“你没和人家动过手?”
少年摇摇头道:“没有。”
“这就奇了!”
凤仙睁大一双黑白分明的美眸,说道:
“这会是什么人把你打伤的呢?”
少年望着她,问道:
“在下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呢?”
凤仙道:“你是我爷爷在路上遇到的,你昏死路旁,爷爷抱着你回来的,那时你已经昏迷不省人事,爷爷解开你胸口衣衫,发现有胸有一个乌黑的掌印,爷爷说:你是被‘黑沙掌’击伤的。”
“黑沙掌?”
少年吃了一惊,说道:
“在下胸口被‘黑沙掌’击中,十有九死,在下这条命原来是令祖救的。”
凤仙道:“对了,你已经醒过来了,现在差不多是子时了,该服药了。”
她迅快转过身去,从桌上取起准备好的一颗药丸,送到少年嘴边,纳入他口中,说道:
“你先把伤药嚼碎了,要用酒吞下去。”
然后端起小半碗陈酒,侧身在床沿上坐下,又道:
“你躺着别动,爷爷说你伤势未愈,挣动不得,我用汤匙舀着喂你好了。”
话未说完,一张粉脸,早已飞起两片红云。
少年果然不敢再挣动,依言把药丸嚼碎。凤仙用汤匙舀着陈酒,一匙又一匙的喂他把药丸吞服下去。
她放下酒碗,又从桌上取过一包药粉,放入碗中,倒了小半碗温开水,用汤匙把药粉调散,又道:
“这是培元散,爷爷说的,你中了黑沙掌,伤在内腑,必须培元和疗伤同时并进,喝下这半碗药,就要好好静养,不可再说话了。”
她依然用汤匙一匙一匙的喂他服下。
少年望着她,低低的道:“多谢姑娘。”
“不用谢。”
凤仙飞红着脸,伸手替他拉好盖在身上的棉被,说道:“服药之后,你该好好休息了。”
少年问道:
“请问姑娘,不知今祖如何称呼?”
凤仙道:“爷爷姓丁,大家都叫他老人家丁药师。”
少年轻啊道;
“原来令祖就是伤科圣手丁药师!”
凤仙眨眨眼问道:
“你认识爷爷?”
“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过。”
少年喝下小半碗酒,本来没有血色的脸上,就红了起来,望着她问道:
“姑娘芳名如何称呼呢?”
凤仙脸色更红,忙不迭避开他的眼光,低低的道:
“我叫凤仙。”她不让他再说话,忙道;
“你不可再说了,爷爷说的,话说多了会伤神,还是快些睡吧!”
少年又道:
“姑娘也该休息了。”
丁凤仙道:
“我不累,你再和我说话,我不理你了。”
她心里巴不得和他多交谈些,也问问他姓甚名谁?但他伤得很重,不能多说话,她话声一落,故意背过身去。
那少年没人和他说话,何况他伤势虽然好了许多,究竟尚未痊愈,服药之后,药力渐渐发散,也就迷迷糊糊的睡熟了。
丁凤仙回身看去,他已经睡熟了,也就在床边一张木椅上坐下。
先前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子时要喂他服药,连眼睛都不敢阖一下,现在他已经服过药了,心中也就没有事了,坐在木椅上不知不觉的打起盹来。
过了半夜,后半夜就很快的过去,现在天色已经快要黎明。
上了年纪的人,睡眠相对的会减少,丁药师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已起来,平日他起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整理药箱,准备一天所需的九散药材,才洗脸、吃早餐,就要出门了。
今天,他因家里有一个中了“黑沙掌”,身负重伤的病人,需他治疗,就不打算再出门去。
不出门,当然就不用再整理药箱,这就到厨下舀水洗了把脸,看看天色也随着透现出鱼白。
丁药师跨进右厢,看到孙女凤仙倚着木椅睡着了,这就在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低声叫道:
“凤仙”
丁凤仙一下惊醒过来,揉揉眼睛,叫道:
“爷爷,天亮了吗?”
“嘘!”丁药师轻嘘了声,压低声音道:
“你一晚未睡,快回房去睡吧!”
丁凤仙站起身,轻声道;
“爷爷,你出来一下。”
举步走出房门。
丁药师跟着走出,问道:
“你有什么事?”
丁凤仙站定下来,说道:
“爷爷,昨晚子时,他醒过来了。”
丁药师听得一怔,不信的道:
“他伤势极重,子时怎么会醒过来的?”
以他估计,中了“黑沙掌”的人,内腑受创,纵然服了自己的救伤丹药,至少也要昏迷上一两天才会清醒。
丁凤仙道:
“我说的是真的咯,他醒来之后,还说了许多话,我喂他服药之后,才睡熟的。”
丁药师心中觉得奇怪,问道:
“他说了些什么?”
丁凤仙道:
“他说,他并没和人动过手,也不知道自己负了伤……”
丁药师道:
“他不知道什么人打了他一掌?”
丁凤仙道:
“他说一点也不知。”
丁药师一手摸着花白胡子,说道:
“这不可能。”
丁凤仙道:
“但人家真的不知道咯!”
“好,就算他不知道。”
丁药师蔼然笑道:
“你快去睡吧!”
“好嘛!”丁凤仙用手背掩着小嘴,打了个呵欠,就翩然朝屋后房中走去。
丁药师回身跨进右厢,这一阵工夫,天色已经大亮,他走近床前,凝目看去,这少年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好转了许多,再听他呼吸,也已极为轻匀。
他是江淮一带极为著名的伤科圣手,对治伤一道,可说积数十年的经验;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少年人被“黑沙掌”击成重伤,居然会好得如此快法,真是大出意外之事!
这是他依一般常情而言,须知“黑沙掌”乃是外门重手法功夫,被击中胸口,又有这般乌黑的掌印,已是十有九死,能保住性命,该是不幸中之大幸,这少年人仅服了他两颗“救伤夺命丹”,就会好得如此神速,岂非奇迹?但他怎知独眼黑袍老者下手之时,其实只用了两成掌力?
这原是独眼老者有意要在少年右胸留下这个乌黑掌印,因此在吐出两成掌力,震伤少年内腑之后,再用掌力击伤少年肌肉,所留下来的掌印。
因为仅仅使出两成掌力,留下的掌印,就不会有如此乌黑,掌印有如此乌黑,就该伤得极为沉重。又有谁会知道他“黑沙掌”留下的乌黑掌印,仅是肌肉受伤而已!
要使受伤的人,肌肉留下乌黑掌印,而内腑所受的震伤,仅只两成,此人掌力自是已达收发由心之境。但以他的功力,这两成黑沙掌力,也已经非同小可,被掌力所震伤的内腑,也绝非轻伤,不是伤科圣手丁药师的“救伤夺命丹”,也绝不会好得如此快法。
一个爱好古董的人,看到人家稀世奇珍,就恨不得掠为己有。一个练武的人看到人家的武功秘笈,就会心生觊觎,恨不得让他看上一遍,这并不一定是贪,心之所好,多半出之好奇使然!
丁药师是著名的伤科圣手,他看到这少年不可能好得这么快的伤势,竟会好转得如此快法,自然也会心生好奇。
他把木椅移近床前,坐了下来,缓缓伸过手去,三个指头搭在少年左手脉门之上,他要仔细切切少年脉象,伤势是否真的好转了?
当他手指落到少年腕脉上的时候,少年忽然惊醒过来,倏地睁开眼睛,口中“啊”了一声,望着丁药师说道;
“这位老人家,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伤科圣手丁药师了?”
丁药师含笑点头道:
“老朽正是了某,圣手二字,愧不敢当,小兄弟重伤初愈,且莫说话,让老朽先切切你的脉象。”
少年听说他正在替自己切脉,就不再说话。
丁药师也没有去理他,缓缓闭上眼睛,专心切起脉来。过了好一回,才松开指头,取过少年右手,又闭上眼睛,仔细切了一回,方始收手,一言不发,站起身,揭开棉被,轻轻翻起少年胸口衣衫,目光一注,少年右胸,那个黑沙掌掌印,依然乌黑如故,并未稍褪,(伤在肌肉,自然不易消退)。
一时不禁大惑不解,掌印未褪,显然是伤势并未减轻。但从少年的脉象上诊察所得,他伤势却显著的好转甚多,口中忍不住沉吟道:
“奇怪!”
少年睁大双目望着他问道:
“丁老人家,在下伤势不知如何了?”
丁药师用手指轻轻在他胸口乌黑掌印上按了按,问道:
“痛不痛?”
其实他不用问,就已看出少年脸上神色,如果伤势沉重,手指轻轻一按,他就会痛得冷汗直冒。如今他只是咬牙忍受,可见痛虽痛,但还能忍受,那就痛得并不厉害了。
果然。少年等他收回手指,就吁着气道:
“很痛。”
丁药师替他掩上衣衫,再盖好棉被,才颔首笑道:
“小兄弟内伤,已好了十之三四,外伤反而较重,老朽本以为最少也得十天半月才可痊愈,如今看来,大概有三天时间,差不多就可复原了。”
少年感激的道:
“丁老人家救命之恩,在下不敢言谢……”
丁药师没待他说下去,莞尔一笑道:
“小兄弟快不可如此说法,老朽学的是医,救伤是老朽份内之事。”说到这里,口中哦了一声道:
“老朽还没请教小兄弟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少年道:
“不敢,在下徐少华,世居云龙山。”
丁药师听得双眉矍然一动,问道;
“原来是徐少侠,不知少侠是云龙寨徐大侠的什么人?”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说的正是家父。”
丁药师欣然道:
“原来少侠乃是徐大侠的哲嗣,老朽失敬之至!”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原来认识家父。”
丁药师呵呵一笑道:
“令尊人称江淮大侠,名满武林,老朽只是走江湖卖药的老头,只是久闻徐大侠大名,并不相识。”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言重,在下也久闻你老大名,在黄淮之间,行医施药,简直是万家生佛……”
“哈哈!”了药师掀髯大笑道:
“这是少侠给老朽脸上贴金,哦!”他目注徐少华,问道:
“老朽听小孙女说:少侠昨晚并未和人动手,也并不知道身负重伤?”
徐少华道:
“是的,昨晚……在下根本一点都不知道,还是醒来之后,听丁姑娘说的,在下是被‘黑沙掌’击伤右胸……”
“这就奇了!”
丁药师望着他问道:
“那么少侠昨晚可曾遇上什么事吗?”
徐少华想了想道:
“这个月十六,是家父六十寿诞,在下从马陵山赶回家去给家父拜寿,昨日傍晚,路经车幅山,天色已晚,就在山下一家卖酒饭的小店打尖,因车幅山是一处山野小村,没有客店可以过夜,由酒店中的一位大嫂领着在下到一家姓王的人家借宿……后来就没有了。”
丁药师道:
“你是说后来就想不起来了。”
徐少华道:
“是的。”
“车幅山和这里相去已有七八十里……”丁药师攒着花白眉毛,沉吟道:
“这事果然大有蹊跷……”
徐少华望着他,问道:
“丁老人家,你老认为……”
丁药师凝重的道:
“此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也许是记错了日子,或许是在小酒店就遇上仇家,你并不认识他,还可以说是偶发事件;但此事发生在少侠身上,就颇不寻常……”
徐少华道:
“在下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
丁药师道:
“因为少侠乃是江淮大侠哲嗣,此事究竟有何种阴谋?老朽不得而知,但此事至少有两点可疑之处。”
徐少华道:
“丁老人家说的是哪两点呢?”
丁药师道:
“第一、少快被人用‘黑沙掌’击伤右胸,按说胸上留有如此乌黑的掌印,伤势已是十分危险,纵有老朽的救伤夺命丹,能否治得好,老实说老朽也只有一半把握,那就是生死各半……”
他口气微顿,接着说道:
“但少侠服下老朽一颗夺命丹,半夜子时就醒过来了,老朽听了小孙女的话,还以为少侠本身内功火候精深,才能很快醒来,方才老朽切你脉象,少快内功修为,最多不过十年,火候尚浅,但伤势却确实好了十之三四……”
徐少华只是望着他,听他说话。
丁药师接下去道:
“经老朽仔细诊察,才发现少侠所中‘黑沙掌’,内伤较轻,外伤较重,这和‘黑沙掌’伤人的情形,恰好相反,因为被‘黑沙掌’所伤,外面印有如此清晰的乌黑掌印,内伤必然更为严重,而少侠的伤势,却全在肌肉,内伤不过两成而已!”
他果然不愧是伤科圣手,一言就道破了。
只听他接着道:
“此人能把黑沙掌运用到使你伤势轻重由心,可谓已臻上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疑窦之一。”
他不待徐少华发问,又道:
“他向你下手之后,又把你从车幅山连夜送来利国驿,那是算准老朽早出晚归,看到了自然会把你抱来施救。他既要伤你,又要老朽救你,这是为什么呢?”
徐少华瞠目道:
“在下不知道。”
丁药师莞尔笑道:
“如果老朽猜测得不错,此人必然是令尊昔年的仇家,以少侠的伤势,向令尊示威而已!”
徐少华道:
“依丁老人家的说法,这人很可能是家父的仇家了,但在下听家父说过,他老人家一生从不妄杀一人,纵是黑道凶徒,也本与人为善之心,劝其改过自新,应该不会有什么仇人。”
“唉!”丁药师轻喟一声道:
“令尊在江湖上人缘一向极好,但江湖上人,多半暴戾成性,令尊本与人为善之心,遇上凶徒,纵或贷他一死,但惩罚在所难免,甚至一掌之仇,认为毕生奇耻大辱,这等事也在所难免,令尊认为已是法外施仁,对方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一个人只要在江湖上,若说没有仇人,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少华点头道:
“丁老人家说得极是。”
丁药师道:
“少侠伤势尚未痊愈,话多伤神,你还是再睡一回的好,等到该吃药的时候,老朽自会叫醒你的。”
徐少华看他这么说了,只得闭上眼睛养神,渐渐便自睡去。
丁药师回出厢房,在后面一间药室,取了几种药草,来至厨房,取出一个瓦罐,注入清水,用文火煎煮。
快近已刻,丁凤仙梳洗整齐,翩然走入,说道:
“爷爷,你在煎药?”
丁药师道:
“那位徐少侠内伤已是不重,目前伤在肌肉,须得用药把它内消才行。”
丁凤仙眨眨眼睛问道:
“爷爷问过他了,他姓徐?”
“爷爷自然问了。”
丁药师含笑道:
“你当他是谁?”
丁凤仙撒娇的道:
“爷爷既然问了,就干脆告诉我咯,孙女又不是神仙,怎么猜得着?”
丁药师笑了笑道:
“说起这位少侠,可是大有来路的人,他就是云龙山云龙山庄庄主,人称江淮大侠徐天华的公子,徐大侠苏鲁皖豫四省,名头之高,说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黄、淮、长江上下游,徐大侠一言九鼎,黑白两道的人,都对他十分尊崇……”
丁凤仙道:
“那他怎么还会中人暗算,伤在黑沙掌之下?”
丁药师道:
“这很难说,就是圣人,也一样会有人批评,人在江湖,难免会有仇人。”
丁凤仙问道:
“他叫什么名字呢?”
话声出口,想起昨天晚上人家还没有说出姓名,自己就把名字都告诉他了,粉脸不禁酡红了。
丁药师正在注视着瓦罐中的药汁,没有回过头去,只是随口道:
“他叫徐少华。”
“徐少华”,丁凤仙暗把这三个字记在心里,一面说道:
“爷爷,你该歇一回了,还是孙女来吧!”
丁药师道:
“已经煎好了,要趁热敷,你去给爷爷做个帮手吧!”
丁凤仙口中哦了一声,问道:
“爷爷,他伤势快好了,要不要替他熬一锅稀饭呢?”
丁药师道:
“不用,他内伤虽然好了三分之一,总是还未痊好,可以喝水,不能进食。”
说话之时,伸手取起瓦罐,举步朝前面行去。
丁凤仙在火炉中放好一壶水,急忙跟在爷爷身后走出。
丁药师推门走入厢房,叫醒徐少华,说道:
“徐少侠,你胸口这个掌印,伤及肌肉筋骨,不是光凭眼药可以痊愈,老朽熬了一罐药汁,要趁热给你敷伤,你躺着不可动,也要忍耐一些。”
徐少华道:
“麻烦丁老人家,在下会忍的。”
丁药师没有多说,揭开棉被,再翻起他的胸前衣衫,然后揭开罐盖,用一条新面中蘸着热气腾腾的药什,回过身来,说道:
“药汁很烫,少侠务请忍耐。”
话声甫出,右手蘸了药汁的面中,朝徐少华胸口乌黑的印掌上按落。
徐少华胸口伤势,本已疼痛欲裂,再加面中上蘸着滚烫的药汁,丁药师按落之后,就按着不动。
这一下根本分不清是伤口疼痛,还是被药汁烫痛?反正两者都有,他几乎大叫出来;但因有丁药师嘱咐在前,不好大叫,但也轻啊了一声。
丁药师手掌一直按着不动,而且缓缓闭上了眼睛,看情形正在默运功力,催动真气,从掌心透入伤处。
徐少华胸口如同火烧,全身发烫,连一张俊脸都胀得通红,额上绽出一粒粒黄豆大的汗水,愈来愈密!
丁凤仙不待爷爷吩咐,早已用清水绞了一把面中,替徐少华轻轻拭着汗水。
徐少华咬紧牙关忍受着疼痛,连想跟姑娘家说声“谢谢”都迸不出来。
丁药师按了一回,就收回手去,面中再向罐瓦中蘸了药汁,又乘热按上。
徐少华这回有了准备,但还是轻“哼”了一声。
这乘热敷伤,不但徐少华汗出如淋,就是丁药师额头也见了汗水。
丁凤仙手里拿着面中,不停的替徐少华拭着汗水。她知道爷爷正在运功疗伤,不能给他拭汗的,是以并未替爷爷脸上拭汗。
这样足足敷了一顿饭的工夫,丁药师才收起面中,舒了口气道:
“好了,现在可以稍事休息,就该服药了。”
徐少华如释重负,也吁着气,声音微弱的道:
“多谢老人家,多谢丁姑娘。”
丁药师道:
“少侠此时不宜说话。”
回头道:
“风仙,咱们出去,让徐少侠休息一回。”
丁风仙一双清澈的眼中流露出关切之色,看了他一眼,才随着爷爷退出房去。
徐少华看她脉脉含情的凝注自己,心头不觉起了一丝说不出的情意,恨不得她留下来,好和自己说话,有她和自己说话,好像可以解除疼痛一般。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就显得十分岑寂了。
好在过没多久,丁凤仙翩然推门而入。
徐少华急忙叫道:
“丁姑娘。”
丁凤仙口中嗯了一声,抬起一双清澈大眼,问道:
“徐少侠可有什么事吗?”
“没……没有。”
徐少华脸上一红,嗫嚅道:
“在下只是问你用过午饭了没有?”
“还没有。”
丁凤仙冰雪聪明,自然看得出徐少华看到自己推门走人,他脸上喜孜孜的模样,脱口叫了出声来。
这不是他盼望着自己进来吗?
姑娘家脸颊微微一热,扭头道:
“爷爷正在做呢,现在已是午刻了,你该服药了。”
接着轻哦一声,含笑着:“你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有吃东西,想必肚子饿了,爷爷说的,你内伤还未全好,只能喝水,不能进食,这样伤会好得快些,你只好忍着些了。
徐少华道:
“在下不饿。”
丁凤仙取起一颗药九,纳入他口中,要他嚼碎了,然后端起小半碗陈酒,侧身用汤匙喂着他把药吞下。
徐少华躺着的人,只是睁着眼睛,一霎不霎的看着她。
丁凤仙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轻轻啐了一声,站起身,又从桌上取过一包药粉,用开水调开,又端着侧身坐下,娇嗅道:
“你闭上眼睛,我才喂你服药。”
徐少华轻声道:
“姑娘连看都不让在下看吗?”
丁凤仙开始喂他服药,晕红了脸道:
“哪有像你这样看人的?”
徐少华道:
“在下发现伤势好得这样快法,一定和姑娘有关。”
丁凤仙眨眨眼,问道:
“怎会和我有关呢?”
徐少华望着她道:
“因为姑娘像是仙女,有仙女喂药,在下伤势自然好得快了。”
丁风仙很快喂他服下药汁,抿抿嘴,笑道:
“下次我要爷爷喂你,你好得一定更快,因为爷爷是伤科圣手咯!”
说完拿起碗,像一阵风般闪了出去。
一连三天,徐少华在丁药师祖孙的悉心照顾之下,伤势好得很快,现在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这三天之中,他和丁凤仙的感情,爱苗也在暗暗滋长。
那时候的青年男女,都比较含蓄,见了面,谁也不敢从口里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来;但心有灵犀一点通,唯一的一点,就是从两人的神情之间,可以体会得出来。
风仙姑娘早已从他口中,知道了关于他的情形,他是江淮大侠徐天华的独子,拜在他师叔闻天声的门下学艺。
闻天声和徐天华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同是淮扬派的名宿。古人易子而教,所以闻天声是他师叔,也是师傅。
闻天声淡泊名利,隐居马陵山,人称马陵先生。
徐少华母亲过世已有三年,这次他从马陵山赶回家去,因为十月十六日是爹六十大庆,给爹拜寿去的。
徐少华也从风仙姑娘口中,得知她双亲早故,从小就跟着她爷爷,祖孙两个人相依为命。丁药师一向行走江湖,飘泊无定,直到五年前才在柳泉定居下来。
三天来,丁药师也发现了!
他是老江湖,小孙女自从徐少华来了,就显得活泼起来,不时像穿花蝴蝶般从右厢进进出出,对这少年人特别关切,他怎么看不出来?
徐少华少年英俊,人品好,家世好,真是打着灯笼走遍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
只是自己是个江湖走方郎中,徐少华的父亲虽然也是江湖人,但人家却是大名鼎鼎的江淮大侠,云龙山庄,在江湖上更是声名显赫的武林世家,论身世,双方简直有天壤之别。
他身为祖父,当然希望小孙女有个好的归宿,徐少华当然最理想也没有了,但使他担心的是双方地位悬殊,自己孙女实在高攀不上。
这话他当然无法跟孙女明说,眼看两人谈得投缘,小孙女又鲜蹦活跳,一团高兴,老药师心里可是一半儿喜,一半儿忧,暗自替小孙女担心。
这是第四天的傍晚时分,冬天日子较短,这时候天色已经快黑了。
小客厅里早已点起灯盏,一张八仙桌上。也放好了三付碗筷,凤仙姑娘正在厨下忙碌着。
因为徐少华明天一早,就要走了,这一餐是丁药师祖孙替他饯行。
徐少华伤势虽然好了,体力尚未复元,他急着要走,那是因为明天已是十月十四日,离爹寿辰,只有两天了,他自然非赶回去不可。
丁风仙心里虽然放不下,不原意他去,但这是无法挽留的事。她在厨下忙着做菜,今晚当然要让他好好吃吃自己做的菜,自然也要精心烹饪。
但另一个原因,她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乃是一双本来明亮清澈的眼睛,为了他要走,偷偷哭过,眼泡还红肿着,如何能见人?只有等天黑了,才不易看得出来。
偏偏丁药师并不知情,早就和徐少华坐在堂屋里聊天,这时大着嗓门叫道:
“凤仙,你还在做什么呢?鸡早就炖好了,冬笋烧肉也早已焖好,只要热一下就可以端出来,剩下只要炒一个肉丝白菜、煎一条鱼、切一盘冻猪皮、猪耳朵、和卤蛋了,你平日手脚俐落,今晚怎么做不出来了?”
“来了,来了。”
丁风仙在后面埋怨道:
“孙女刚切好卤菜,酒还没烫呢,总要烫好了才能一起端出来呀!”
徐少华站起身道:
“在下帮丁姑娘端菜去。”
丁药师一手按着他肩头,呵呵笑道:
“少侠只管坐着,凤仙今晚要露上一手,连老朽都不让进去,你进去,一样会被她撵出来,还是坐着等的好。”
正说之间,丁凤仙已托着一个木盘走出,说道:
“酒还没烫好,爷爷和徐少侠先吃些菜吧!”
木盘中是一锅清嫩鸡、一锅冬笋烧肉、一盘猪皮冻、一盘猪耳朵、另一盘是卤牛肉和卤蛋的拼盘,一一放到桌上,又迅快的转身往里走去。
徐少华道:
“一共只有咱们三个人,做这许多菜作甚?”
丁药师呵呵一笑道:
“这是小孙女的几个拿手菜,今晚是给少侠饯行,自然全出笼了,来,来,少侠先尝尝小孙女手艺如何?”
徐少华道:
“丁姑娘大概也快好了,等她一起来吧!”
“你们只管先用。”
丁风仙随着话声走出,手中捧着一壶酒,送到爷爷面前,说道:
“酒来了,爷爷和徐少侠可以喝酒了。”
放下酒壶转身又匆匆走入。
丁药师拿起酒壶给徐少华杯中斟满了酒,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含笑道:
“来,老朽先敬少侠一杯。”
徐少华连忙举杯道:
“不敢,在下应该先敬丁老人家,借花献佛,谢谢你老的救命之恩。”
说完,一口喝干。
丁药师和他对于了一杯,呵呵笑道:
“老朽看少侠光风弄日,乃是性情中人,咱们忘年论交,以后切莫再说什么救命之恩这一类话,朋友本有互助之谊,老朽只不过用了几颗药丸而已,何足挂齿,来,来,我们喝洒吃菜。”
他替徐少华和自己面前又斟满了酒,举筷连连指着菜肴说道:
“少侠随便吃。”
徐少华夹了一条猪皮冻,放入口中,嘴嚼了两下,但觉入口便化,鲜美无比,他从未吃过,不觉赞不绝口。
丁药师看得大笑道:
“这是用猪皮熬成的冻,少侠出身世家,当然没有吃过了。”
接着丁凤仙又端上来一盘肉丝炒白菜,和一盘红烧鱼。
徐少华道:
“丁姑娘,你也该来了。”
丁凤仙低着头道:
“还有一个汤。”转身飞快的进去。
丁药师道:
“弄好了,她自会来的,少侠不用去理她。”
两人连喝了两杯,徐少华尝了几个莱,虽是家常菜看,却做得色香味俱佳。
正好丁凤仙端着一锅笋干汤走出。
徐少华望着她说道:
“在下真没想到姑娘还有这一手,烧的菜无不色香味俱佳,精美无比。”
丁凤仙粉脸一红,嫣然道:
“少侠那就多吃一些咯!”
她在爷爷的横头坐下,正好和徐少华对面,伸手取过酒壶,给爷爷斟了一杯,站起身来给徐少华斟酒。
徐少华慌忙也站了起来,速说:“不敢。”
丁凤仙敬了爷爷一杯,然后抬起一双清澈大眼睛,朝徐少华道:
“徐少侠,我……敬你……”
徐少华举杯道:
“不,这一杯酒应该在下敬姑娘的,一是四日来多蒙姑娘照顾,这份隆情,在下永远也不会忘记。二是今晚菜肴如此丰盛,姑娘辛苦了,所以在下要聊表敬意。”
一口把酒喝了。
丁凤仙红着脸道:
“本来是我敬少侠的,你很会说话,我……说不过你,但还是我敬你的,我不会喝酒,平日从不喝酒,敬你就该把这一杯喝完。”
说完,也干了一杯。
徐少华看着她,说道:
“谢谢你。”
丁凤仙看他当着爷爷一霎不霎的看着自己,急忙避开他的目光。
丁药师呵呵笑道:
“大家不许再说客气话了,来,吃菜吧!”
丁凤仙只喝了一杯酒,已是晕生两颊,娇红欲滴。
徐少华陪着丁药师喝了几杯,他平日不善喝酒,一张俊脸也红了起来,这就拱手道:
“丁老人家,在下平日很少喝酒,刚才喝了几杯,已经不胜酒力了。”
丁药师看他果然不会喝酒,点点头,含笑道:
“你们那就用饭吧,小孙女平常难得像今晚这样,把拿手本领都拿出来了,老朽总得把这一壶酒喝完才行。”
丁风仙站起身,装了一碗饭,送到徐少华面前,说道:
“少侠请用饭。”
徐少华说了声“谢谢”,赶紧伸手去接,手指碰上了丁凤仙的纤纤玉指。
丁凤仙羞得慌忙缩回手去,心头小鹿忍不住一阵跳动。她给自己装了一碗饭,回身坐下,只是低下头用筷拨动着碗中饭粒,不知怎的竟然食不知味。
丁药师喝完一壶酒,凤仙姑娘给爷爷装了饭。
丁药师也只吃了一碗,反而徐少华伤势复元,又有满桌嘉肴,胃口大开,连吃了三碗。
饭后,丁凤仙给爷爷和徐少华沏了两盅茶,她收拾碗筷,到厨下洗碗去了。
丁药师上了年纪的人,喝下一壶酒,已有六七分醉意,喝了口茶,就站起身道:
“少侠请慢慢喝茶,老朽已经不胜酒力,想去躺一回了。”
他因徐少华明天一早就要离去,是以借酒装醉,给小孙女一个和徐少华单独相处的机会。
徐少华站起身忙道:
“丁老人家不用客气,只管进去休息好了。”
丁药师道:
“老朽那就失陪了。”举步朝左厢房走去。
不多一回,丁凤仙从厨房走出,看到徐少华一个人在屋里喝茶,不觉轻咦一声道:
“爷爷呢?”
徐少华起身道:
“丁姑娘请坐,令祖喝了酒,先回房休息去了。”
丁风仙脸上有些腼腆,举手掠掠鬓发,就在边上一把木椅坐下,说道:
“爷爷一向睡得很早,起来的也很早。”
姑娘家这话只是随口敷衍而已,她冰雪聪明,徐少华是客人,爷爷纵是多喝了一口,也不会不陪徐少华多坐一回,这明明是因为徐少华明天一早要走,才故意推说喝了酒要去休息,好让自己和他有说话的机会。她心里当然十分感激爷爷,但正因如此,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只是默默的坐着了。
徐少华道:
“令祖是伤科圣手,姑娘对医学一道,也一定学得不少了?”
丁凤仙道:
“爷爷教过我一些,我笨死啦,只能说懂得一点皮毛罢了!”
徐少华道:
“两天前令祖父替在下运气疗伤,内功极为精纯,丁姑娘自然也练过内功?”
丁凤仙道:
“内功我更不成,那是讲究火候的,就算练上十年,都未必有什么成效,我性子急,不见功效,就不练了。”
徐少华笑道:
“练内功哪有一贼即成的?”
丁凤仙眨着眼道:
“你也笑我?”
“不!”徐少华道:
“在下怎么会笑你呢?老实说,内功我也练不好,师傅时常责备我心浮气躁,没有毅力。”
丁凤仙抿抿嘴笑道:
“爷爷也时常这样说我咯!”
直到此时,她才渐渐减少拘泥,和他有说有笑起来,目光一抬,接着道:
“我听爷爷说你们淮扬派最厉害的是擒拿手,叫做‘云龙十八式”你会不会?”
徐少华道:
“在下刚学会,只是初学乍练,会而不精,哦,姑娘也练过武?”
丁凤仙道:
“我是跟爷爷练的,没有门派,爷爷说:他练的是江湖把式。”
“江湖把式?”
徐少华道:
“这话怎说?”
丁凤仙唁的轻笑道:
“一般没有门派的,叫‘庄稼把式’,爷爷行走江湖,到处卖药,所以叫做江湖把式咯!”
徐少华笑道:
“原来这江湖把式四个字,是令祖自谦罢了,丁老人家内功精纯,岂会是江湖把式?”
丁风仙忽然目光凝注,低低的道:
“你明天回去之后,以后……会不会来看我们……”
徐少华道:
“在下这条命是令祖相救的,这份大德,在下岂敢或忘,这次在下是给家父拜寿去的,家师给我半个月假;就要再回马陵山去,自当再来拜望丁老人家。”
丁凤仙道:
“你是看爷爷来的了?”
徐少华道:
“看丁老人家,自然也可以和姑娘见面了。”
丁凤仙问道:
“你十天之后就会来?”
徐少华道:
“差不多,最多也不过迟上一两天。”
丁凤仙问道:
“以后呢?”
徐少华愕然道:
“什么以后?”
丁凤仙道:
“我是说,以后你还来不来?”
徐少华哦道:
“以后在下当然也会来,只是要等几个月之后了?”
丁凤仙问道:
“为什么呢?”
徐少华道:
“因为一年之中,家师只准在下回四次家。”
丁凤仙道:
“是哪四次?”
徐少华道:
“清明、中秋、冬至、过年,其中只有过年有一个月假期,其余都只有半个月。”
丁凤仙偏头问道:
“那你会来几次呢?”
徐少华道:
“自然可以来四次了。”
丁凤仙轻哼一声道:
“可见你不是真心要来了。”
姑娘家口气显然很不高兴。
徐少华惊讶的望着她说道:
“在下怎么会不是真心想来的?”
丁凤仙披披嘴道:
“你明明可以来八次,却只来四次,不是不想来吗?”
徐少华急道:
“在下一年只有四次假期,平常没有正当理由,家师是不准在下请假的。”
丁凤仙哼道:
“谁要你请假了?”
“那……”徐少华搓搓手道:
“在下……不请假,怎么能够来呢?”
丁凤仙看他急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不觉嗤的笑道:
“你一年不是有四次假期吗?回家以前,可以弯到这里来,难道从家里回马陵山去,不可以弯到这里来吗?这样不就是可以来八次了?”
“哦!”徐少华失笑道:
“姑娘说得对,这里正好是在中间,在下早一天动身,就可以弯到这里来了。”
丁风仙道:
“你说了要算数!”
徐少华点着头道。
“姑娘放心,方才只是没想到这一点,在下一定会来的。”
他这“姑娘放心”四个字,听到丁凤仙耳朵里,粉脸不禁一红,放心,岂不是说他不会变心的?
她心里感到甜甜的,一面低声说道:
“我叫凤仙,你不是早就知道了?爷爷就是叫我名字的,你……也叫我名字好了,姑娘、在下,听了多别扭。”
徐少华道:
“这个……在下……”
丁凤仙嗔道:
“瞧你,凤仙本来是我名字咯,前天爷爷就和你说过:少侠不用和风仙客气,就叫她名字好了,你怎么忘了?我……不要你叫我丁姑娘。”
徐少华心头一阵跳动,俊脸也红了,点着头道:
“好,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这是你说的。”
丁凤仙幽幽的道:
“你以后再叫我丁姑娘,我就不理你了。”
徐少华嗫嚅长道:
“风仙,你……对我真好……”他大着胆子,伸过手去,一把握住了她的纤手。
丁凤仙不敢作声,迅快的朝左厢房门偷看了一眼,并没缩回手去,任由他握着,只是两颊有如火烧一般,胀得通红!
徐少华还是第一次握住姑娘家的玉手,入握柔荑软似绵,心头既紧张又兴奋,一时哪里肯放?
这一瞬间两人好像通上电流,心有灵犀一点通,堂屋中登时静了下来,静得堕针可闻!不,两人都感到心跳气促,不敢作声。
过了好一回,丁凤仙才轻轻挣脱他的手掌,幽幽的道:
“时间不早了,你明天一早就要赶路,早些去休息吧!”
徐少华痴痴的望着她,低叫一声:“凤仙……”
丁凤仙胀红着脸,幽幽的道:
“只要你不忘记我就好!”
话声一落,飞快的朝屋后逃了进去。
★★★
云龙山徐家庄,并不是因江淮大侠徐天华而出名。
徐家庄名震武林,应该从徐天华的祖父徐鸣歧说起。
徐鸣歧是当时名震淮扬的掌门人,尤精放擒拿手法,晚年从本门的一百单八手“擒龙手”,去芜存精,简化为十八式,因他世居云龙山,就称之为“云龙十八式”,替淮扬派在武林中大放光彩,七十岁那年,被推为武林盟主。
云龙山庄从此和黄山万松山庄,同被武林中人尊称为武林两大世家。
这一代淮扬派的掌门人宋天寿,年已八旬,生性恬淡,两个师弟,老二就是徐天华,老三是隐居马陵山的闻天声,(徐少华的师傅)
三人中,以徐天华的名头最响,交游也最广,江湖上人称他为江淮大侠。
十月十六,是徐天华花甲大庆,他虽然不欲铺张;但因平日交游广阔,许多朋友都已不请自来。
今天已是十月十六了。
赶来向徐天华贺寿的,已有:少林俗家南派的仲清和,他虽然没有掌门人的名义,其实即是少林南派的俗家掌门人。
六合门掌门人陆子惕、武功门掌门人高步云、形意门名宿祝士愕。
这几位都是江南武林中顶尖人物,和徐天华都有几十年交情的人,有的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来了。
师弟闻天声两天前也赶到的。他要徐少华早他三天先赶回来,怎知师傅迟来的已经到了,徒弟却仍然没到。
闻天声难免感到奇怪。
反而徐天华含笑道:
“师弟,不用替少华担心,他不是贪玩的孩子,也许顺道到骆马湖他姑丈家去了,这两天诸亲好友,纷纷赶来,你替愚兄招待招待客人吧!”
但今天已是十四了,中午时分赶来的有洪泽湖凤尾帮帮主黑面龙王贺天锡,和骆马湖太极名家杜浩然。
杜浩然还是徐天华的姐夫,年已八旬,生得红光满面,腰干笔直,声若洪钟。
闻天声眼看杜浩然来了,却没见徐少华和他同来,心头不禁暗暗嘀咕,忖道:
“少华到现在还没有来,莫要在路上出了事不成?”
徐天华口中虽然不说,爱子要比师弟早三日回来,迟至今日尚未到家,心中也难免暗自担忧。
快近傍晚,徐少华才从寨外匆匆走入,一脚朝爹书房快步行来,刚跨进书房,口中叫了声:“爹,孩儿回来了……”
闻天声没等他说完,就沉喝道:
“少华,为师要你早三天回家,你怎么到今天才回来?”
徐少华听到师傅的喝声,心头吃了一惊,赶忙走上几步,恭恭敬敬的跪下行了一礼,才道:
“师傅在上,弟子在车幅山附近,被‘黑沙掌’所伤,在柳泉养了四天伤,以致今天才赶回家来。”
“被黑沙掌所伤”这几个字听得闻天声猛然一怔。
眼看徒儿比五天前果然消瘦了许多,脸色一弄,点头道:
“你且起来,去见过二师兄和诸位前辈,再说不迟。”
徐少华站起,口中应了声“是”,就走过去朝爹行了礼道:
“孩儿拜见爹爹。”
然后朝姑丈杜浩然和仲清和、祝士愕等人一一见了礼。
杜浩然一手抨着银髯,问道:
“少华,你是被什么人‘黑沙掌’打伤的?”
徐少华道:
“侄儿不知道。”
杜浩然道:
“你不认识他?”
徐少华道:
“不是的,侄儿根本不知道被什么人打伤的。”
“会有这等事?”
徐天华攒攒眉道:
“你把经过情形,说出来给为父听听。”
“是!”徐少华恭敬的应了声是,就把自己因急放回家,贪赶路程,在车幅山借宿,醒来之时,已被丁药师救回柳泉,说是在利国驿附近发现自己的,右胸有一个乌黑的掌印,显系“黑沙掌”所伤。如何给自己治疗,详细说了一遍,只是没说出丁凤仙和自己的私情来。
徐天华道:
“丁药师号称伤科圣手,不是他,换一个人,只怕未必四天就能治得好‘黑沙掌’的伤势。”
闻天声沉吟道:
“你在车幅山民家借宿,但中掌昏倒在利国驿附近,相去少说也有七八十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少华道:
“弟子这就不知道了。”
徐天华挥挥手道:
“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出去吧!”
徐少华应了声是,就回身退出。
杜浩然道:
“天华老弟,以老夫看来,此事大有蹊跷。”
凤尾帮帮主黑面龙王贺天锡沉哼一声道:
“不错,此人胆敢在徐州脚下伤人,伤的又是徐少兄,分明有意寻衅了,咱们江苏地面上岂容狂徒如此欺人?天华兄,这件事你不用管,交给兄弟来查。”
武功门掌门人高步云道:
“江湖上练‘黑沙掌’的人不多,能练到收发由心,只伤肌肉,内伤才不过两成,而能留下乌黑手印的人,就更少了,除了保定三手真人季尚谦,真还想不出第二个人来;但季尚谦一向为人正直,绝不会偷袭后辈,何况他和天华兄也毫无过节可言。”
“不错!”少林俗家南派掌门仲清和道:
“三手真人虽非名门正派出身,但他却是个正人君子,除了他,江湖以‘黑沙掌,成名的就不多了。”
黑面龙王贺天锡道:
“不论他是什么人,既在咱们地面上滋事,行动又如此鬼祟,若不把他揪出来,咱们还能在江湖上立足?”
徐天华含笑道:“好在小儿伤势已愈,此人既以小儿向兄弟示警,应该不会不来,贺帮主若是派人去查,岂不显得咱们重视他了,依兄弟之见,还是见怪不怪,等他来了再说吧!”
形意门掌门人祝士愕道:
“天华兄这见怪不怪,确是高论,他故意掌伤徐少兄,咱们淡然处之,正因此辈不足重视。”
六合门掌门人陆子惕也道:
“黑沙掌外门功夫,本不足道,只要内功修为到了十成火候,就不足为患,所以就算他‘黑沙掌’练到最精,对咱们这些人并无多大威胁,倒是徐少兄年纪不大,火候不足,以后还得小心为是。”
徐天华听得心中一动,点头道:
“子惕兄说得极是。”
说话之时,只见云龙山庄管事徐建章走了进来,垂手道:
“庄主可以请大家到花厅入席了。”
徐天华站起身道:
“诸位道兄请吧!”
大家纷纷站起,由徐天华和闻天声两人陪同众人来至花厅。
这时天色已经全黑,花厅中早已点燃起四盏琉璃灯,灯光柔和,通明如同白昼,中间一张圆桌上,银盏牙著,早已摆好了八式拼盘。
两名青衣使女手执银壶,伺立左右两边,静候众人入席。徐天华抬手肃客,大家自有一番谦让,才行入席。
两名青衣使女不待吩咐,各自手执银壶,给大家面前斟满。
左首那个使女给坐在左上首少林甫派俗家掌门仲清和面前斟酒之际,手里捧着的银壶竟是空的,连一滴酒也斟不出来。
一时之间吓得她脸色剧变,口中不觉轻“咦”一声,慌慌张张的往后退下。
她手中只是一把空壶,斟不出酒来。
坐在主位上的徐天华自然看到了,耳中听到那使女的轻咦,不觉问道:
“琴儿,是怎么一回事?”
那使女正待回出去装酒,闻言不由得胀红了脸,急得几乎要哭,赶紧屈膝道:
“回庄主,小婢明明装满了一壶酒的,怎么会没有酒了。”
徐天华也觉得奇怪,他深知琴儿、剑儿一向在书房侍候,心思细密,绝不会捧着一把没有装酒的空酒壶出来。何况空酒壶和装酒的酒壶,重量也不同,她早就应该发觉了。心念转动,左手一抬,说道:
“你快去装酒吧!”
琴儿答应一声,站起身,匆匆往外行去。
本来琴儿、剑儿分立左右,由两人斟酒的,现在琴儿去装酒,剑儿就手捧银壶,给大家面前斟满了酒。
徐天华朝大家举杯道:
“兄弟敬诸位道兄。”
正待喝酒。
黑面龙王贺天锡道:
“天华兄且慢,这几天你是寿星,大家应该先敬寿星的。”
大家经他一说,纷纷站了起来,举杯向主人敬酒。
徐天华连说“不敢”,和大家干了一杯,说道:
“诸位道兄快快请坐。”
大家落坐之后,徐天华举筷道:
“来、来,诸位道兄请用菜。”
这时琴儿早已装了一壶酒出来,伺立在侧,因大家面前酒杯已空,就举壶给大家斟满了酒。在她替大家斟酒之际,剑儿发现自己捧着的酒壶已经空了,急忙退出去装酒,徐天华又向黑面龙王贺天锡、少林俗家仲清和、形意门祝士愕、六合门陆子惕、武功门高步云、姐夫杜浩然、闻天声等人一一敬酒。
大家也各自干了一杯。
琴儿伺立在侧,及时替他们斟酒,等剑儿装了酒走出,琴儿手中的一壶又已空了,就退出装酒。
咱们自古称礼义之邦,这一点,可以从宾主互相敬酒上,表现得最突出。
主人敬了你的酒,你一定要还敬主人,某甲向某乙敬了酒,某乙也一定非回敬某甲不可。礼尚往来,这样敬来敬去,吃菜就变得次要了。
这可忙了斟酒的琴儿、剑儿两人,你去我来,频频添酒,大有接应不暇之感,琴儿、剑儿两人心中暗暗感到怪异不止!
她们手中捧着的银壶,虽然只装得半斤酒,平常至少可以斟上两三次,但今晚一壶酒最多只能斟上七八杯,就壶底翻天了,必须进去添酒,不知其余的酒到哪里去了?任你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是什么道理来?
酒壶空了,自然就得再去装酒,琴儿刚装了出来,剑儿又要去装酒了。
这一情形,如果只有一两次,徐天华也不会发现,但她们两人,此去彼来,不停的装酒。
身为主人的徐天华自然很快就发现了,他依然没有作声。
今晚这席酒菜,因为在座的都是武林知名人士,自然特别丰盛,八大拼盆之后,热炒也陆续由庄丁送上。
“他叫徐少华。”
“徐少华”,丁凤仙暗把这三个字记在心里,一面说道:
“爷爷,你该歇一回了,还是孙女来吧!”
丁药师道:
“已经煎好了,要趁热敷,你去给爷爷做个帮手吧!”
丁凤仙口中哦了一声,问道:
“爷爷,他伤势快好了,要不要替他熬一锅稀饭呢?”
丁药师道:
“不用,他内伤虽然好了三分之一,总是还未痊好,可以喝水,不能进食。”
说话之时,伸手取起瓦罐,举步朝前面行去。
丁凤仙在火炉中放好一壶水,急忙跟在爷爷身后走出。
丁药师推门走入厢房,叫醒徐少华,说道:
“徐少侠,你胸口这个掌印,伤及肌肉筋骨,不是光凭眼药可以痊愈,老朽熬了一罐药汁,要趁热给你敷伤,你躺着不可动,也要忍耐一些。”
徐少华道:
“麻烦丁老人家,在下会忍的。”
丁药师没有多说,揭开棉被,再翻起他的胸前衣衫,然后揭开罐盖,用一条新面中蘸着热气腾腾的药什,回过身来,说道:
“药汁很烫,少侠务请忍耐。”
话声甫出,右手蘸了药汁的面中,朝徐少华胸口乌黑的印掌上按落。
徐少华胸口伤势,本已疼痛欲裂,再加面中上蘸着滚烫的药汁,丁药师按落之后,就按着不动。
这一下根本分不清是伤口疼痛,还是被药汁烫痛?反正两者都有,他几乎大叫出来;但因有丁药师嘱咐在前,不好大叫,但也轻啊了一声。
丁药师手掌一直按着不动,而且缓缓闭上了眼睛,看情形正在默运功力,催动真气,从掌心透入伤处。
徐少华胸口如同火烧,全身发烫,连一张俊脸都胀得通红,额上绽出一粒粒黄豆大的汗水,愈来愈密!
丁凤仙不待爷爷吩咐,早已用清水绞了一把面中,替徐少华轻轻拭着汗水。
徐少华咬紧牙关忍受着疼痛,连想跟姑娘家说声“谢谢”都迸不出来。
丁药师按了一回,就收回手去,面中再向罐瓦中蘸了药汁,又乘热按上。
徐少华这回有了准备,但还是轻“哼”了一声。
这乘热敷伤,不但徐少华汗出如淋,就是丁药师额头也见了汗水。
丁凤仙手里拿着面中,不停的替徐少华拭着汗水。她知道爷爷正在运功疗伤,不能给他拭汗的,是以并未替爷爷脸上拭汗。
这样足足敷了一顿饭的工夫,丁药师才收起面中,舒了口气道:
“好了,现在可以稍事休息,就该服药了。”
徐少华如释重负,也吁着气,声音微弱的道:
“多谢老人家,多谢丁姑娘。”
丁药师道:
“少侠此时不宜说话。”
回头道:
“风仙,咱们出去,让徐少侠休息一回。”
丁风仙一双清澈的眼中流露出关切之色,看了他一眼,才随着爷爷退出房去。
徐少华看她脉脉含情的凝注自己,心头不觉起了一丝说不出的情意,恨不得她留下来,好和自己说话,有她和自己说话,好像可以解除疼痛一般。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就显得十分岑寂了。
好在过没多久,丁凤仙翩然推门而入。
徐少华急忙叫道:
“丁姑娘。”
丁凤仙口中嗯了一声,抬起一双清澈大眼,问道:
“徐少侠可有什么事吗?”
“没……没有。”
徐少华脸上一红,嗫嚅道:
“在下只是问你用过午饭了没有?”
“还没有。”
丁凤仙冰雪聪明,自然看得出徐少华看到自己推门走人,他脸上喜孜孜的模样,脱口叫了出声来。
这不是他盼望着自己进来吗?
姑娘家脸颊微微一热,扭头道:
“爷爷正在做呢,现在已是午刻了,你该服药了。”
接着轻哦一声,含笑着:“你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有吃东西,想必肚子饿了,爷爷说的,你内伤还未全好,只能喝水,不能进食,这样伤会好得快些,你只好忍着些了。
徐少华道:
“在下不饿。”
丁凤仙取起一颗药九,纳入他口中,要他嚼碎了,然后端起小半碗陈酒,侧身用汤匙喂着他把药吞下。
徐少华躺着的人,只是睁着眼睛,一霎不霎的看着她。
丁凤仙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轻轻啐了一声,站起身,又从桌上取过一包药粉,用开水调开,又端着侧身坐下,娇嗅道:
“你闭上眼睛,我才喂你服药。”
徐少华轻声道:
“姑娘连看都不让在下看吗?”
丁凤仙开始喂他服药,晕红了脸道:
“哪有像你这样看人的?”
徐少华道:
“在下发现伤势好得这样快法,一定和姑娘有关。”
丁凤仙眨眨眼,问道:
“怎会和我有关呢?”
徐少华望着她道:
“因为姑娘像是仙女,有仙女喂药,在下伤势自然好得快了。”
丁风仙很快喂他服下药汁,抿抿嘴,笑道:
“下次我要爷爷喂你,你好得一定更快,因为爷爷是伤科圣手咯!”
说完拿起碗,像一阵风般闪了出去。
一连三天,徐少华在丁药师祖孙的悉心照顾之下,伤势好得很快,现在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这三天之中,他和丁凤仙的感情,爱苗也在暗暗滋长。
那时候的青年男女,都比较含蓄,见了面,谁也不敢从口里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来;但心有灵犀一点通,唯一的一点,就是从两人的神情之间,可以体会得出来。
风仙姑娘早已从他口中,知道了关于他的情形,他是江淮大侠徐天华的独子,拜在他师叔闻天声的门下学艺。
闻天声和徐天华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同是淮扬派的名宿。古人易子而教,所以闻天声是他师叔,也是师傅。
闻天声淡泊名利,隐居马陵山,人称马陵先生。
徐少华母亲过世已有三年,这次他从马陵山赶回家去,因为十月十六日是爹六十大庆,给爹拜寿去的。
徐少华也从风仙姑娘口中,得知她双亲早故,从小就跟着她爷爷,祖孙两个人相依为命。丁药师一向行走江湖,飘泊无定,直到五年前才在柳泉定居下来。
三天来,丁药师也发现了!
他是老江湖,小孙女自从徐少华来了,就显得活泼起来,不时像穿花蝴蝶般从右厢进进出出,对这少年人特别关切,他怎么看不出来?
徐少华少年英俊,人品好,家世好,真是打着灯笼走遍天下,也找不到第二个。
只是自己是个江湖走方郎中,徐少华的父亲虽然也是江湖人,但人家却是大名鼎鼎的江淮大侠,云龙山庄,在江湖上更是声名显赫的武林世家,论身世,双方简直有天壤之别。
他身为祖父,当然希望小孙女有个好的归宿,徐少华当然最理想也没有了,但使他担心的是双方地位悬殊,自己孙女实在高攀不上。
这话他当然无法跟孙女明说,眼看两人谈得投缘,小孙女又鲜蹦活跳,一团高兴,老药师心里可是一半儿喜,一半儿忧,暗自替小孙女担心。
这是第四天的傍晚时分,冬天日子较短,这时候天色已经快黑了。
小客厅里早已点起灯盏,一张八仙桌上。也放好了三付碗筷,凤仙姑娘正在厨下忙碌着。
因为徐少华明天一早,就要走了,这一餐是丁药师祖孙替他饯行。
徐少华伤势虽然好了,体力尚未复元,他急着要走,那是因为明天已是十月十四日,离爹寿辰,只有两天了,他自然非赶回去不可。
丁风仙心里虽然放不下,不原意他去,但这是无法挽留的事。她在厨下忙着做菜,今晚当然要让他好好吃吃自己做的菜,自然也要精心烹饪。
但另一个原因,她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乃是一双本来明亮清澈的眼睛,为了他要走,偷偷哭过,眼泡还红肿着,如何能见人?只有等天黑了,才不易看得出来。
偏偏丁药师并不知情,早就和徐少华坐在堂屋里聊天,这时大着嗓门叫道:
“凤仙,你还在做什么呢?鸡早就炖好了,冬笋烧肉也早已焖好,只要热一下就可以端出来,剩下只要炒一个肉丝白菜、煎一条鱼、切一盘冻猪皮、猪耳朵、和卤蛋了,你平日手脚俐落,今晚怎么做不出来了?”
“来了,来了。”
丁风仙在后面埋怨道:
“孙女刚切好卤菜,酒还没烫呢,总要烫好了才能一起端出来呀!”
徐少华站起身道:
“在下帮丁姑娘端菜去。”
丁药师一手按着他肩头,呵呵笑道:
“少侠只管坐着,凤仙今晚要露上一手,连老朽都不让进去,你进去,一样会被她撵出来,还是坐着等的好。”
正说之间,丁凤仙已托着一个木盘走出,说道:
“酒还没烫好,爷爷和徐少侠先吃些菜吧!”
木盘中是一锅清嫩鸡、一锅冬笋烧肉、一盘猪皮冻、一盘猪耳朵、另一盘是卤牛肉和卤蛋的拼盘,一一放到桌上,又迅快的转身往里走去。
徐少华道:
“一共只有咱们三个人,做这许多菜作甚?”
丁药师呵呵一笑道:
“这是小孙女的几个拿手菜,今晚是给少侠饯行,自然全出笼了,来,来,少侠先尝尝小孙女手艺如何?”
徐少华道:
“丁姑娘大概也快好了,等她一起来吧!”
“你们只管先用。”
丁风仙随着话声走出,手中捧着一壶酒,送到爷爷面前,说道:
“酒来了,爷爷和徐少侠可以喝酒了。”
放下酒壶转身又匆匆走入。
丁药师拿起酒壶给徐少华杯中斟满了酒,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含笑道:
“来,老朽先敬少侠一杯。”
徐少华连忙举杯道:
“不敢,在下应该先敬丁老人家,借花献佛,谢谢你老的救命之恩。”
说完,一口喝干。
丁药师和他对于了一杯,呵呵笑道:
“老朽看少侠光风弄日,乃是性情中人,咱们忘年论交,以后切莫再说什么救命之恩这一类话,朋友本有互助之谊,老朽只不过用了几颗药丸而已,何足挂齿,来,来,我们喝洒吃菜。”
他替徐少华和自己面前又斟满了酒,举筷连连指着菜肴说道:
“少侠随便吃。”
徐少华夹了一条猪皮冻,放入口中,嘴嚼了两下,但觉入口便化,鲜美无比,他从未吃过,不觉赞不绝口。
丁药师看得大笑道:
“这是用猪皮熬成的冻,少侠出身世家,当然没有吃过了。”
接着丁凤仙又端上来一盘肉丝炒白菜,和一盘红烧鱼。
徐少华道:
“丁姑娘,你也该来了。”
丁凤仙低着头道:
“还有一个汤。”转身飞快的进去。
丁药师道:
“弄好了,她自会来的,少侠不用去理她。”
两人连喝了两杯,徐少华尝了几个莱,虽是家常菜看,却做得色香味俱佳。
正好丁凤仙端着一锅笋干汤走出。
徐少华望着她说道:
“在下真没想到姑娘还有这一手,烧的菜无不色香味俱佳,精美无比。”
丁凤仙粉脸一红,嫣然道:
“少侠那就多吃一些咯!”
她在爷爷的横头坐下,正好和徐少华对面,伸手取过酒壶,给爷爷斟了一杯,站起身来给徐少华斟酒。
徐少华慌忙也站了起来,速说:“不敢。”
丁凤仙敬了爷爷一杯,然后抬起一双清澈大眼睛,朝徐少华道:
“徐少侠,我……敬你……”
徐少华举杯道:
“不,这一杯酒应该在下敬姑娘的,一是四日来多蒙姑娘照顾,这份隆情,在下永远也不会忘记。二是今晚菜肴如此丰盛,姑娘辛苦了,所以在下要聊表敬意。”
一口把酒喝了。
丁凤仙红着脸道:
“本来是我敬少侠的,你很会说话,我……说不过你,但还是我敬你的,我不会喝酒,平日从不喝酒,敬你就该把这一杯喝完。”
说完,也干了一杯。
徐少华看着她,说道:
“谢谢你。”
丁凤仙看他当着爷爷一霎不霎的看着自己,急忙避开他的目光。
丁药师呵呵笑道:
“大家不许再说客气话了,来,吃菜吧!”
丁凤仙只喝了一杯酒,已是晕生两颊,娇红欲滴。
徐少华陪着丁药师喝了几杯,他平日不善喝酒,一张俊脸也红了起来,这就拱手道:
“丁老人家,在下平日很少喝酒,刚才喝了几杯,已经不胜酒力了。”
丁药师看他果然不会喝酒,点点头,含笑道:
“你们那就用饭吧,小孙女平常难得像今晚这样,把拿手本领都拿出来了,老朽总得把这一壶酒喝完才行。”
丁风仙站起身,装了一碗饭,送到徐少华面前,说道:
“少侠请用饭。”
徐少华说了声“谢谢”,赶紧伸手去接,手指碰上了丁凤仙的纤纤玉指。
丁凤仙羞得慌忙缩回手去,心头小鹿忍不住一阵跳动。她给自己装了一碗饭,回身坐下,只是低下头用筷拨动着碗中饭粒,不知怎的竟然食不知味。
丁药师喝完一壶酒,凤仙姑娘给爷爷装了饭。
丁药师也只吃了一碗,反而徐少华伤势复元,又有满桌嘉肴,胃口大开,连吃了三碗。
饭后,丁凤仙给爷爷和徐少华沏了两盅茶,她收拾碗筷,到厨下洗碗去了。
丁药师上了年纪的人,喝下一壶酒,已有六七分醉意,喝了口茶,就站起身道:
“少侠请慢慢喝茶,老朽已经不胜酒力,想去躺一回了。”
他因徐少华明天一早就要离去,是以借酒装醉,给小孙女一个和徐少华单独相处的机会。
徐少华站起身忙道:
“丁老人家不用客气,只管进去休息好了。”
丁药师道:
“老朽那就失陪了。”举步朝左厢房走去。
不多一回,丁凤仙从厨房走出,看到徐少华一个人在屋里喝茶,不觉轻咦一声道:
“爷爷呢?”
徐少华起身道:
“丁姑娘请坐,令祖喝了酒,先回房休息去了。”
丁风仙脸上有些腼腆,举手掠掠鬓发,就在边上一把木椅坐下,说道:
“爷爷一向睡得很早,起来的也很早。”
姑娘家这话只是随口敷衍而已,她冰雪聪明,徐少华是客人,爷爷纵是多喝了一口,也不会不陪徐少华多坐一回,这明明是因为徐少华明天一早要走,才故意推说喝了酒要去休息,好让自己和他有说话的机会。她心里当然十分感激爷爷,但正因如此,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只是默默的坐着了。
徐少华道:
“令祖是伤科圣手,姑娘对医学一道,也一定学得不少了?”
丁凤仙道:
“爷爷教过我一些,我笨死啦,只能说懂得一点皮毛罢了!”
徐少华道:
“两天前令祖父替在下运气疗伤,内功极为精纯,丁姑娘自然也练过内功?”
丁凤仙道:
“内功我更不成,那是讲究火候的,就算练上十年,都未必有什么成效,我性子急,不见功效,就不练了。”
徐少华笑道:
“练内功哪有一贼即成的?”
丁凤仙眨着眼道:
“你也笑我?”
“不!”徐少华道:
“在下怎么会笑你呢?老实说,内功我也练不好,师傅时常责备我心浮气躁,没有毅力。”
丁凤仙抿抿嘴笑道:
“爷爷也时常这样说我咯!”
直到此时,她才渐渐减少拘泥,和他有说有笑起来,目光一抬,接着道:
“我听爷爷说你们淮扬派最厉害的是擒拿手,叫做‘云龙十八式”你会不会?”
徐少华道:
“在下刚学会,只是初学乍练,会而不精,哦,姑娘也练过武?”
丁凤仙道:
“我是跟爷爷练的,没有门派,爷爷说:他练的是江湖把式。”
“江湖把式?”
徐少华道:
“这话怎说?”
丁凤仙唁的轻笑道:
“一般没有门派的,叫‘庄稼把式’,爷爷行走江湖,到处卖药,所以叫做江湖把式咯!”
徐少华笑道:
“原来这江湖把式四个字,是令祖自谦罢了,丁老人家内功精纯,岂会是江湖把式?”
丁风仙忽然目光凝注,低低的道:
“你明天回去之后,以后……会不会来看我们……”
徐少华道:
“在下这条命是令祖相救的,这份大德,在下岂敢或忘,这次在下是给家父拜寿去的,家师给我半个月假;就要再回马陵山去,自当再来拜望丁老人家。”
丁凤仙道:
“你是看爷爷来的了?”
徐少华道:
“看丁老人家,自然也可以和姑娘见面了。”
丁凤仙问道:
“你十天之后就会来?”
徐少华道:
“差不多,最多也不过迟上一两天。”
丁凤仙问道:
“以后呢?”
徐少华愕然道:
“什么以后?”
丁凤仙道:
“我是说,以后你还来不来?”
徐少华哦道:
“以后在下当然也会来,只是要等几个月之后了?”
丁凤仙问道:
“为什么呢?”
徐少华道:
“因为一年之中,家师只准在下回四次家。”
丁凤仙道:
“是哪四次?”
徐少华道:
“清明、中秋、冬至、过年,其中只有过年有一个月假期,其余都只有半个月。”
丁凤仙偏头问道:
“那你会来几次呢?”
徐少华道:
“自然可以来四次了。”
丁凤仙轻哼一声道:
“可见你不是真心要来了。”
姑娘家口气显然很不高兴。
徐少华惊讶的望着她说道:
“在下怎么会不是真心想来的?”
丁凤仙披披嘴道:
“你明明可以来八次,却只来四次,不是不想来吗?”
徐少华急道:
“在下一年只有四次假期,平常没有正当理由,家师是不准在下请假的。”
丁凤仙哼道:
“谁要你请假了?”
“那……”徐少华搓搓手道:
“在下……不请假,怎么能够来呢?”
丁凤仙看他急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不觉嗤的笑道:
“你一年不是有四次假期吗?回家以前,可以弯到这里来,难道从家里回马陵山去,不可以弯到这里来吗?这样不就是可以来八次了?”
“哦!”徐少华失笑道:
“姑娘说得对,这里正好是在中间,在下早一天动身,就可以弯到这里来了。”
丁风仙道:
“你说了要算数!”
徐少华点着头道。
“姑娘放心,方才只是没想到这一点,在下一定会来的。”
他这“姑娘放心”四个字,听到丁凤仙耳朵里,粉脸不禁一红,放心,岂不是说他不会变心的?
她心里感到甜甜的,一面低声说道:
“我叫凤仙,你不是早就知道了?爷爷就是叫我名字的,你……也叫我名字好了,姑娘、在下,听了多别扭。”
徐少华道:
“这个……在下……”
丁凤仙嗔道:
“瞧你,凤仙本来是我名字咯,前天爷爷就和你说过:少侠不用和风仙客气,就叫她名字好了,你怎么忘了?我……不要你叫我丁姑娘。”
徐少华心头一阵跳动,俊脸也红了,点着头道:
“好,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这是你说的。”
丁凤仙幽幽的道:
“你以后再叫我丁姑娘,我就不理你了。”
徐少华嗫嚅长道:
“风仙,你……对我真好……”他大着胆子,伸过手去,一把握住了她的纤手。
丁凤仙不敢作声,迅快的朝左厢房门偷看了一眼,并没缩回手去,任由他握着,只是两颊有如火烧一般,胀得通红!
徐少华还是第一次握住姑娘家的玉手,入握柔荑软似绵,心头既紧张又兴奋,一时哪里肯放?
这一瞬间两人好像通上电流,心有灵犀一点通,堂屋中登时静了下来,静得堕针可闻!不,两人都感到心跳气促,不敢作声。
过了好一回,丁凤仙才轻轻挣脱他的手掌,幽幽的道:
“时间不早了,你明天一早就要赶路,早些去休息吧!”
徐少华痴痴的望着她,低叫一声:“凤仙……”
丁凤仙胀红着脸,幽幽的道:
“只要你不忘记我就好!”
话声一落,飞快的朝屋后逃了进去。
★★★
云龙山徐家庄,并不是因江淮大侠徐天华而出名。
徐家庄名震武林,应该从徐天华的祖父徐鸣歧说起。
徐鸣歧是当时名震淮扬的掌门人,尤精放擒拿手法,晚年从本门的一百单八手“擒龙手”,去芜存精,简化为十八式,因他世居云龙山,就称之为“云龙十八式”,替淮扬派在武林中大放光彩,七十岁那年,被推为武林盟主。
云龙山庄从此和黄山万松山庄,同被武林中人尊称为武林两大世家。
这一代淮扬派的掌门人宋天寿,年已八旬,生性恬淡,两个师弟,老二就是徐天华,老三是隐居马陵山的闻天声,(徐少华的师傅)
三人中,以徐天华的名头最响,交游也最广,江湖上人称他为江淮大侠。
十月十六,是徐天华花甲大庆,他虽然不欲铺张;但因平日交游广阔,许多朋友都已不请自来。
今天已是十月十六了。
赶来向徐天华贺寿的,已有:少林俗家南派的仲清和,他虽然没有掌门人的名义,其实即是少林南派的俗家掌门人。
六合门掌门人陆子惕、武功门掌门人高步云、形意门名宿祝士愕。
这几位都是江南武林中顶尖人物,和徐天华都有几十年交情的人,有的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来了。
师弟闻天声两天前也赶到的。他要徐少华早他三天先赶回来,怎知师傅迟来的已经到了,徒弟却仍然没到。
闻天声难免感到奇怪。
反而徐天华含笑道:
“师弟,不用替少华担心,他不是贪玩的孩子,也许顺道到骆马湖他姑丈家去了,这两天诸亲好友,纷纷赶来,你替愚兄招待招待客人吧!”
但今天已是十四了,中午时分赶来的有洪泽湖凤尾帮帮主黑面龙王贺天锡,和骆马湖太极名家杜浩然。
杜浩然还是徐天华的姐夫,年已八旬,生得红光满面,腰干笔直,声若洪钟。
闻天声眼看杜浩然来了,却没见徐少华和他同来,心头不禁暗暗嘀咕,忖道:
“少华到现在还没有来,莫要在路上出了事不成?”
徐天华口中虽然不说,爱子要比师弟早三日回来,迟至今日尚未到家,心中也难免暗自担忧。
快近傍晚,徐少华才从寨外匆匆走入,一脚朝爹书房快步行来,刚跨进书房,口中叫了声:“爹,孩儿回来了……”
闻天声没等他说完,就沉喝道:
“少华,为师要你早三天回家,你怎么到今天才回来?”
徐少华听到师傅的喝声,心头吃了一惊,赶忙走上几步,恭恭敬敬的跪下行了一礼,才道:
“师傅在上,弟子在车幅山附近,被‘黑沙掌’所伤,在柳泉养了四天伤,以致今天才赶回家来。”
“被黑沙掌所伤”这几个字听得闻天声猛然一怔。
眼看徒儿比五天前果然消瘦了许多,脸色一弄,点头道:
“你且起来,去见过二师兄和诸位前辈,再说不迟。”
徐少华站起,口中应了声“是”,就走过去朝爹行了礼道:
“孩儿拜见爹爹。”
然后朝姑丈杜浩然和仲清和、祝士愕等人一一见了礼。
杜浩然一手抨着银髯,问道:
“少华,你是被什么人‘黑沙掌’打伤的?”
徐少华道:
“侄儿不知道。”
杜浩然道:
“你不认识他?”
徐少华道:
“不是的,侄儿根本不知道被什么人打伤的。”
“会有这等事?”
徐天华攒攒眉道:
“你把经过情形,说出来给为父听听。”
“是!”徐少华恭敬的应了声是,就把自己因急放回家,贪赶路程,在车幅山借宿,醒来之时,已被丁药师救回柳泉,说是在利国驿附近发现自己的,右胸有一个乌黑的掌印,显系“黑沙掌”所伤。如何给自己治疗,详细说了一遍,只是没说出丁凤仙和自己的私情来。
徐天华道:
“丁药师号称伤科圣手,不是他,换一个人,只怕未必四天就能治得好‘黑沙掌’的伤势。”
闻天声沉吟道:
“你在车幅山民家借宿,但中掌昏倒在利国驿附近,相去少说也有七八十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少华道:
“弟子这就不知道了。”
徐天华挥挥手道:
“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出去吧!”
徐少华应了声是,就回身退出。
杜浩然道:
“天华老弟,以老夫看来,此事大有蹊跷。”
凤尾帮帮主黑面龙王贺天锡沉哼一声道:
“不错,此人胆敢在徐州脚下伤人,伤的又是徐少兄,分明有意寻衅了,咱们江苏地面上岂容狂徒如此欺人?天华兄,这件事你不用管,交给兄弟来查。”
武功门掌门人高步云道:
“江湖上练‘黑沙掌’的人不多,能练到收发由心,只伤肌肉,内伤才不过两成,而能留下乌黑手印的人,就更少了,除了保定三手真人季尚谦,真还想不出第二个人来;但季尚谦一向为人正直,绝不会偷袭后辈,何况他和天华兄也毫无过节可言。”
“不错!”少林俗家南派掌门仲清和道:
“三手真人虽非名门正派出身,但他却是个正人君子,除了他,江湖以‘黑沙掌,成名的就不多了。”
黑面龙王贺天锡道:
“不论他是什么人,既在咱们地面上滋事,行动又如此鬼祟,若不把他揪出来,咱们还能在江湖上立足?”
徐天华含笑道:“好在小儿伤势已愈,此人既以小儿向兄弟示警,应该不会不来,贺帮主若是派人去查,岂不显得咱们重视他了,依兄弟之见,还是见怪不怪,等他来了再说吧!”
形意门掌门人祝士愕道:
“天华兄这见怪不怪,确是高论,他故意掌伤徐少兄,咱们淡然处之,正因此辈不足重视。”
六合门掌门人陆子惕也道:
“黑沙掌外门功夫,本不足道,只要内功修为到了十成火候,就不足为患,所以就算他‘黑沙掌’练到最精,对咱们这些人并无多大威胁,倒是徐少兄年纪不大,火候不足,以后还得小心为是。”
徐天华听得心中一动,点头道:
“子惕兄说得极是。”
说话之时,只见云龙山庄管事徐建章走了进来,垂手道:
“庄主可以请大家到花厅入席了。”
徐天华站起身道:
“诸位道兄请吧!”
大家纷纷站起,由徐天华和闻天声两人陪同众人来至花厅。
这时天色已经全黑,花厅中早已点燃起四盏琉璃灯,灯光柔和,通明如同白昼,中间一张圆桌上,银盏牙著,早已摆好了八式拼盘。
两名青衣使女手执银壶,伺立左右两边,静候众人入席。徐天华抬手肃客,大家自有一番谦让,才行入席。
两名青衣使女不待吩咐,各自手执银壶,给大家面前斟满。
左首那个使女给坐在左上首少林甫派俗家掌门仲清和面前斟酒之际,手里捧着的银壶竟是空的,连一滴酒也斟不出来。
一时之间吓得她脸色剧变,口中不觉轻“咦”一声,慌慌张张的往后退下。
她手中只是一把空壶,斟不出酒来。
坐在主位上的徐天华自然看到了,耳中听到那使女的轻咦,不觉问道:
“琴儿,是怎么一回事?”
那使女正待回出去装酒,闻言不由得胀红了脸,急得几乎要哭,赶紧屈膝道:
“回庄主,小婢明明装满了一壶酒的,怎么会没有酒了。”
徐天华也觉得奇怪,他深知琴儿、剑儿一向在书房侍候,心思细密,绝不会捧着一把没有装酒的空酒壶出来。何况空酒壶和装酒的酒壶,重量也不同,她早就应该发觉了。心念转动,左手一抬,说道:
“你快去装酒吧!”
琴儿答应一声,站起身,匆匆往外行去。
本来琴儿、剑儿分立左右,由两人斟酒的,现在琴儿去装酒,剑儿就手捧银壶,给大家面前斟满了酒。
徐天华朝大家举杯道:
“兄弟敬诸位道兄。”
正待喝酒。
黑面龙王贺天锡道:
“天华兄且慢,这几天你是寿星,大家应该先敬寿星的。”
大家经他一说,纷纷站了起来,举杯向主人敬酒。
徐天华连说“不敢”,和大家干了一杯,说道:
“诸位道兄快快请坐。”
大家落坐之后,徐天华举筷道:
“来、来,诸位道兄请用菜。”
这时琴儿早已装了一壶酒出来,伺立在侧,因大家面前酒杯已空,就举壶给大家斟满了酒。在她替大家斟酒之际,剑儿发现自己捧着的酒壶已经空了,急忙退出去装酒,徐天华又向黑面龙王贺天锡、少林俗家仲清和、形意门祝士愕、六合门陆子惕、武功门高步云、姐夫杜浩然、闻天声等人一一敬酒。
大家也各自干了一杯。
琴儿伺立在侧,及时替他们斟酒,等剑儿装了酒走出,琴儿手中的一壶又已空了,就退出装酒。
咱们自古称礼义之邦,这一点,可以从宾主互相敬酒上,表现得最突出。
主人敬了你的酒,你一定要还敬主人,某甲向某乙敬了酒,某乙也一定非回敬某甲不可。礼尚往来,这样敬来敬去,吃菜就变得次要了。
这可忙了斟酒的琴儿、剑儿两人,你去我来,频频添酒,大有接应不暇之感,琴儿、剑儿两人心中暗暗感到怪异不止!
她们手中捧着的银壶,虽然只装得半斤酒,平常至少可以斟上两三次,但今晚一壶酒最多只能斟上七八杯,就壶底翻天了,必须进去添酒,不知其余的酒到哪里去了?任你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是什么道理来?
酒壶空了,自然就得再去装酒,琴儿刚装了出来,剑儿又要去装酒了。
这一情形,如果只有一两次,徐天华也不会发现,但她们两人,此去彼来,不停的装酒。
身为主人的徐天华自然很快就发现了,他依然没有作声。
今晚这席酒菜,因为在座的都是武林知名人士,自然特别丰盛,八大拼盆之后,热炒也陆续由庄丁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