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這是春花最明媚的季節!
在桐柏山的南首,有一座幽𠔌,叫做“狄𠔌”。
𠔌中遍山都是桃李,每年春天,𠔌暖地幽,桃李盛開,繁花如錦,落英繽紛,四十裏香沾衣襟,幾疑身在桃花源中。
這裏有一種小禽,翠緑可愛,鳴聲特別清脆悅耳,名搗樂烏,別處所無。
花林深處,清溪漏漣,緑草如茵,臨溪有一座六角亭,亭上有一方扇形小匾,形式古雅,中間寫着朱紅的篆書“忘機”二字。
不知是亭名忘機?
還是在亭中靜坐,可以忘機?
總之,這裏的景色。確可使人俗慮盡滌,淡然忘機!
從茅亭穿行麯折花徑,有竹屋三檻,雖是竹離茅檐;卻打掃得一塵不染!
花徑何麯折?花影何繽紛?花徑不曾掃;花香到柴門!
這是高士棲隱之處!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晨喊斜斜的透過花林,花影迷離,花徑上,正有一個葛中布衫。濃眉銀髯的老者,手策竹築,緩步煎行。
稍後,是一個年僅弱冠的藍衣少年,他跟在老者身後,神色十分恭敬。
葛中老者跨進茅亭,就在臨溪的一張白凳上坐下,他目光不期而然的望着清溪,口中感慨而低沉的說道:“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緩緩擡頭,看了藍衣少年一眼,一手摸着他拂胸銀髯,徐徐道:“中英,你今年二十一歲了,記得十歲那年,為師把你接到這裏來,已經整整十個年頭。。。。。。”
他一開口;石中英就已聽出他不是昨晚和自己一同吃晚飯的那一位“師父”
儘管面貌一般模樣,聲音和說話的櫥氣、完全不同。那是另外換了一個人!但對石中英來說,這己經並不稀奇。
他還記得十年前,父親命自己拜老人為師、當時就隨着老人遠行,來到這座𠔌中;從沒出𠔌一步。
前三年,老人親自教自己練功打坐,竪蜻蜓,還一直是他;但三年後,就自己記憶所及,前後已經換了八個人。
他們同樣面貌,同樣衣衫,你一覺起來,第二天早晨就換了一個人的聲音。
你幾乎認不出;但你不用認,因為他還是你的師父,衹是教的武功不同而已。
石中英年紀漸漸大了,心裏也有些明白。
這些人不是昏己父親的朋友,就是自己師父的朋友,他們都是教自己武功來的,武功教會了;就要換一個教。
因此,這些“師父”,有的住了一年以上;有的七八個月就走,這是隨他教的武功而走。
最使他弄不懂的,他們明明不是一個人,何以要裝扮成一個人的模樣?
正因為他們都裝扮成一個人的模樣,不禁使石中英起了懷疑,到底自己第一次拜的師父、是不是真面目?
因為他面前坐着的老人,他一聽口音,就是自己第一次拜師的師父。是他把自己帶到這裏來的,一別十年,終於又看到他了,他是自己真正的師父。
石中英心頭有些激動,口中忍不住叫了一聲“師父”。葛巾老者目光之中,流露出慈愛的神色;緩緩的點了點頭,表示對石中英深為嘉許,但也隱藏着一份淡淡的憂慮!
“十年,你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聽到不少江湖的變故…但你仍是一個孩子,一個連一點江湖閱歷也沒有的大孩子,而你卻要去承擔一件最艱巨、最艱險的任務,師父真為你擔心…”
石中英聽得有些似懂非懂,擡頭道:“師父要弟子去辦一件事麽?”
葛巾老人微微搖頭道:”不是師父,那是你爹要你去做的事。”
石中英已經十年沒和父親見面了,心裏自然時常懷念着爹,但十年來,每一天的功課,都排的很緊,師父督促又嚴,他雖然想念着爹,但差不多連想念的時間都沒有;現在聽到師父說出爹要自己去辦事,心頭不覺一陣興奮,急急問道:“師父,爹要弟子去做什麽事麽?”
葛巾老人道:“叫你為武林正義去奮鬥。”
石中英迷惘的道:“為武林正義奮鬥?那是做什麽事?”
葛巾老人道:“你目前不懂,等踏進江湖,慢慢就會懂的,這是你爹十年前决定的事,你現在不用多問。”
石中英張了張口,還沒開口。
葛巾老人又道:“你大概已經知道,教你武功的人,不是為師一個。”
石中英點點頭。
葛巾老人又道:“除了聲音,他們面貌衣着,都和為師一樣,你知道為了什麽?”
石中英道:“弟子就是不明白……”
葛巾老人微微一笑道:“那是為了保守機密。”
石中英仰臉問道:“那是為什麽呢?”
葛巾老人葦爾笑道:“為了不讓你知道的太多,因為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石中英心頭疑團愈來愈多。
少年人心裏不能有疑問,有了就想打碎砂鍋問到底。
他暗自忖道:“那究竟是為什麽?”
但他還沒有問出來!
葛巾老人已經知他心意。接着道:“這是為了你的安全,也為了大局,哦……”
他忽然“哦”了一聲、問道,“這三個月來,你已經能夠把所學的武功,全都可以雜湊起來,靈活應用了?”
石中英道:“是的,這三個月師父教的就是要弟子把十年來所學的拳掌劍法,拆散開來,拼湊着練習。”
葛巾老人點點頭道:“好,這是最重要的;你要記住今後你衹能使雜湊的武功,不準使出整套的拳劍來,如果有人問你師父是誰?你知道該怎麽說麽?”
石中英道:“師父從未告訴弟子,弟子正想問你老人傢呢?
葛巾老人道:“這裏叫做狄𠔌,你就說師父叫狄𠔌老人好了。”
石中英心中暗想:“這狄𠔌老人,不知是不是真是師父名號?心中想着,忍不住問道:“師父,弟子有一件事,不知該不該問?”
葛巾老人笑道:“為師知道你有許多疑問,好吧,你要問什麽?”
石中英的道:“這十年來,弟子計算教弟子武功的,連你老人傢在內,至少有九位師父,他們都改扮成你老人傢模樣,直至、最近一位師父,教弟子易容變音之術,弟子纔知道他們全是經過易容而來,衹不知你老人傢……”
葛巾老人不待他說下去,點頭笑道:“孩子,不用說了,你說的不錯,他們都是經過易容而來,為師可以告訴你為師的自然也不是本來面目,因為你衹要知道狄𠔌老人就好。”
口氣微頓,接着說道:“好了,為師昨晚趕來,就是因為你已經可以下山,當然,第一件事,你應該回傢去看看你爹……但你必須切記在心,就是親若父子,你在這裏的一切,都不準吐露衹字,還有,當年你爹要為師帶你出來之時,你爹嚮人宣稱,你是失足落水,撈不到人,你這次回去,也衹能說是被為師從江裏救起來的。”
石中英聽到這裏,又想發問。
但葛巾老人不容他開口,接下去道:“救你的人,當然就是狄𠔌老人,他是住在狄𠔌的採藥老人,武功並不高,把你帶來狄𠔌,傳給你的衹是幾手莊傢把式,因此你衹能使出三成武功,當然,你爹心裏知道,因為為師是他多年老友,這是一件十分機密之事,你爹决不會問你,就是問你,你也不用說,這也是你爹要為師囑咐你的,你必須嚴守機密,知道麽?”
石中英聽師父說的鄭重,這就點頭道:“弟子自當緊記。”
葛中老人頷首道:“好,現在你可以走了,孩子;記着,行走江湖,衹有左手劍訣指着眉梢的,就是白己人。”
石中英本來是個無憂無慮的大孩子。他雖然也時常感到有些疑問,那衹是好奇罷了,但今天師父對他說的話,好像隱藏着一件極大秘密,使他心裏,打起一連串的問號!
為什麽?
為什麽?
可是他又不敢多問,師父不是說了麽?他們為了不讓自己知道大多,因為自己知道的愈少愈好。
他心情感到沉重,腳步也是沉重的,走出狄𠔌,踏上歸途。
石傢莊,在安徽含山縣南門外石門山南麓。
石門山石壁峭立如門,有𠔌道十裏,以通行濃往來,石傢莊本來衹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但自從六合劍石鬆齡接掌六閤門之後,衹要提起石門山石傢,武林中可說是無人不知。
近鄉情更怯!石中英走完了十裏長的𠔌道。
這裏本來是一條街,沿着山溪的小街。兩邊各有一排矮小平房,有雜貨鋪,有糕餅店,也有臨時給過路行商打尖的小茶館,兼賣酒飯。
這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他還記得小時候,騎上石榮的肩頭,從小街經過。
有時候石榮牽着他小手,去賣餅餌,他就坐在長根司務糕餅店的長櫃上,吃緑豆糕。
他也曾偷偷的溜出大門,走到溪邊和小鎮上的小孩子一起丟石子,兒時的景物,雖然模糊;但模糊的印象,是深刻的。
如今這條小街,不見了!
倆排矮房子,也不見了。
小街,已經變成了平坦寬暢的石板路面,衹有麯折的山溪,依然靜靜的環着山麓。
石板路足可容得四匹馬並馳,一直通嚮一座廣大的莊院,矗立在山麓之間。
說它新,當然就是在他離傢後的十年中蓋的。
他幾乎認不出那是原來的傢!
他緩緩穿過一片柔軟的草坪——廣場,漸漸的走近大門。
但他在距離高大門樓還有六七丈遠,就開始越趄起來!
十年,景物全非,這到底還是不是自己的傢?
大門敞開着,他遠遠可以看到裏面,朱紅釘着金黃銅釘的二門。
二門當然關着;但大門裏面,兩旁各一條長凳,嘗上坐着兩個一身青色勁裝的壯漢。
這兩人本來翹着二郎腿,好像正在天南地北的聊天。
他們雖然坐在門內兩側,但因居高臨下,(從石階上去,至少有四五級)視野廣阔,石中英在大門前越趄不前,張張望望的模樣,他們自然看到了。
於是左首那個漢子忽然站了起來,跨出大門,望着石中英,一擡頭,大聲道:“喂,小夥子,你是做什麽來的?”
這喝聲,這神氣,就是豪門豪奴的口吻!
大有盛勢凌人之概!
石中英並未介意,他走上幾步,抱抱拳,問道:“請問一聲,這裏可是石傢麽?”
那漢子倒也有些眼光,等石中英走近,看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藍布長衫,但氣字卻是不凡,稍微收斂了些。說道:“沒錯,這裏是石府,你要找誰?””
石府,沒錯了!
石中英心頭不禁又浮起疑問!
爹雖是六閤門的掌門人,但他老人傢一嚮持傢嚴謹,以“詩禮傳傢”自居,决不會有這等排場。
他仍然不敢確定這是自己的傢!
望望那漢子,他看得出此人身手,不在一般江湖人之下;爹不可能用上幾個護院武師。
他帶着些懷疑問道:“請問這時可是六閤門掌門人的傢麽?”
那漢子哈的笑出聲來,同樣以懷疑的眼光看了石中英一眼,纔道:“石傢莊是盟主的府第,天下盡人皆知,你到底要找誰?”
“盟主府第”,這四個字,聽得石中英不禁又是一怔!
“盟主”?爹當了什麽“盟主”?
石中接着又問道:“請問老哥的盟主,就是六閤門石掌門人麽?”
那漢子漸感不耐,大聲道:“盟主自然是六閤門的掌門人,這還用問?你是從那裏來的?叫什麽名字?”
右首那人探出頭來,道:“老劉,你和他羅嗦什麽?這小子追根問底的,路數不對。”
石中英聽他口氣,宅中主人,是爹已無疑問,這就含笑道:“我叫石中英,石掌門人就是傢父。”
左首那個漢子瞪大眼目,問道:“你小……”
他想說道:“你小子鬍說八道”,但看看石中英的面貌,確有幾分和盟主相像,天下雖大,可沒有人敢上門來冒充盟主兒子的。
“小”字下面突然剎住,接道:“你說什麽?你叫石中英,是盟主的公子?”
石中英點點頭道:“不錯,我就是石中英。”
右首漢子也倏地站了起來,說道:“老劉,你聽這小子鬍吹,沒錯,盟主有一位公子,叫做中英,但早在十年前失足墮水死了,這小子敢情是吃了豹子膽,居然異想天開,敢到這裏混充公子來了!咱們把他拿下了再說。”
石中英站立不動,說道:“我就是十年前失足落水的石中英,你們不認識我,傢裏總有認識我的人;我要進去見爹,你們如果不相信,就跟我進去。”
說完,從容舉步,走上石階,要待朝裏跨去!
兩個漢子看他說話神情,不似有假,一時倒也不敢得罪,左首漢子慌忙攔着陪笑道:“公子且慢,你自稱是盟主的公子,但咱們都是下人,奉命輪值,若是讓人擅自闖入府去,咱們都得受責,這樣好不,公子方纔不是說府裏總有人認識你,對不!那就請你在這兒稍待,小的進去請管傢出來看看,也許他會認識公子。”
石中英頷首道、“好吧,你去叫管傢出來。”
左首漢子答應一聲,飛快的轉身往裏載去。
過沒多久,從裏面急步走出一個六十多歲老蒼頭。
左首漢子跟在者蒼頭身後,指指門口,說道,“老管傢,你出去看看,認不認識他?”
老蒼頭頭髮已經發白,背也有些彎了,但石中英一眼就認出那老蒼頭就是從小帶着他玩,也經常把他騎在肩頭的阿榮伯一石榮!
十年了,年歲不饒人,他已從一個孩童,長大成人,阿榮伯自然老了!
石中英衹覺心頭一陣激動,忍不住叫道:“阿榮伯。”
石榮暮地一怔,他望着門前這個長大成人的藍衣少年,拭拭眼睛,驚喜的道:“少爺,果然是少爺口來了。”
帶着顫聲,三腳兩步奔出了大門去,上把抱住了石中英,熱淚盈眶的道:“少爺;天可見憐,你終於平安的回來了,老奴當年……”
他想說:“老奴當年聽到你落水,不知有多傷心?”但底下的話,他並沒有說出來。
石中英感動的也有些眼眶濕潤,問道:”阿榮伯,你一眼就認出是我了?”
石榮拭拭老淚,笑道:“少爺是老奴一手帶大的,別說看人,衹要少爺一開口,聽聲音,也就聽得出來。”
右首漢子道:“老管傢,這位真是少爺麽?”
石榮像是有着滿腹牢騷,重重哼一聲道:“石榮年紀大了,眼可沒瞎,連少爺都會認錯?”
左首那個漢子陪笑道:“老管傢認得出來,那就沒錯了,老張,咱們還不快見過少爺?”說着,兩人果然一齊屈下一膝,跪伏下去,連連磕頭道:“小的該死,方纔不知真是少爺回來了,多有冒犯之處,還請少爺開恩。”
石中英道:“你們快起來,不知不罪,我怎會怪你們?”
兩個漢子一齊從地上爬起。
右首漢子低低的道:“老劉,你守着,我進去稟告總管—聲。
轉身疾快的往府裏奔去。
石榮道:“少爺,你回來了就好,老奴領你見老爺去。”
石中英隨着他跨進大門,一面問道:“阿榮伯,咱們的房子,怎麽都改建了?”
石榮道:“那是因為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經常有各地一方雄主,或是某幫某派的掌們人前來拜會,舊房子不夠寬敞,纔改建的,算起來,也有六七個年頭了。”
石中英道:“爹當上了武林盟主?”
石榮道:“這是各大門派公舉的。”
石中英又道:“那麽街上那些小店呢,怎麽都拆掉了?”
石榮道:“也是因為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這條街,一面臨溪,街道本來就狹,為了拓寬路面,這兩排店鋪就不得不折除……”
石中英心中有些不以為然,問道:“那麽他們搬到那裏去了呢?”
石榮笑了笑道:“不遠,就在三裏外獅子山腳上,大傢仍然叫它石傢大街,是老爺出資給他們蓋的店鋪子,幾時老奴帶少爺去瞧瞧,生意真不錯,自從老爺當了武林盟主,連石傢大街,都熱鬧起來了。”
石中英想起兒時情景,忍不住問道:“長根司務呢?還開不開糕餅店了?”
石榮笑了起來道:“還開着,少爺,你還記得他們做的緑豆糕麽?那是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
石中英也笑着道:“自然記得,長根司務的緑豆糕,不但甜,而且豆沙多;但是我想念他們,我小時候認識的那些人。”
石榮道:“少爺認識的人,都很好,像賣麻粟的阿義,賣包幹的阿順司務,賣糖果的成康,連同長根司務,從前都是小鋪子,如今店面都開的大了……”
兩人一路談着,拐進二門左首一道長廊,正行之間,衹見回廊轉角處,正有一個人急步走出。
這人中等身材,凌眉鷂目,面頰瘦削;八字鬍子,年在四旬開外,身穿一件天藍綉花長袍,迎面笑吟吟的走來。一眼瞧到石榮陪着石中英進來,立即含笑道:”老管傢,這位就是剛回來的公子麽?”
石榮臉上沒有一點笑容,衹是點點頭道:“正是咱們的少爺。”
藍袍中年人慌忙趨前一步,雙手抱拳,連連打拱道:“在下屈長貴,見過公子。”
石中英連說:“不敢。”
心中覺着奇怪,此人既不像傢中下人,又不像賓客,不知又是什麽?這就回頭朝石榮問道:“阿榮伯,這位是誰?”
石榮衹是冷聲說道:“他是咱們石傢莊的總管。”
石中英暗暗覺得奇怪,忖道:“咱門傢裏,還有總管?”
心中想着,不覺又朝屈長貴打量了一眼,衹覺此人一臉笑容,人倒挺和氣的,石榮好象對他有些意氣。
屈長貴早已陪着笑道:“盟主就在書房,在下陪公子進去。”
石榮冷漠的道:“不用了,老奴會陪少爺進去的。”
屈長貴依然含笑道:“老管傢說的也是。”
他側身讓兩人走在前面,然後隨在兩人身後而行。
經過一重院子,長廊盡頭,有一個月洞門,門內是另外一個院落,花木扶疏,一排三間精捨;門前搭着紫藤架,風和花香,深得寧靜之趣。
石中英隨着石榮,剛走近書房,就聽屋中傳出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石榮,聽說英兒當年墜水未死,已經回來,可是真的麽?”
石中英離傢十載;但爹清朗聲音,聽來和從前絲毫沒有改變。這是十年來多麽懷念,多麽親切的聲音!心頭頓時感到一陣無比的激動。
石榮早已搶着答應:“回老爺,這是真的,真是天大的喜事,少爺已經回來了!”一面急着回頭道:“少爺,快…進去。”
石中英眼已經滿含着淚水,一步跨進書房,就看到迎面站着一個頎長的人影!
這人修眉朗目,面貌清愜,雙鬢微見花白,飄逸之中帶着點嚴肅!
那不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爹,還是誰來?
“爹!”石中英十年來積壓在心頭的這聲“爹”叫出口來,人已撲地跪倒地上,淚水也隨着奪眶而出。
六合劍石鬆齡終究是修養功夫極為精純的人,神情鎮定如恆,衹是雙目炯炯凝視着石中英,漸漸面有凄容,目中也隱含淚水,點頭道:”果然是英兒!”仰首嚮天,徐徐說道:“這是上蒼保佑,不絶我石氏之後…”
說到這裏,兩行老淚,已經從面頰上直滾下來!
這是至情流露,深情感人!
石榮陪着少爺雙雙跪地,嚮老爺勸慰道:“老爺,少爺回來,這是天大的喜事,老爺該高興纔對。”
石鬆齡噙着淚光,舉手拭了一下,點點頭道;笑道:“老夫自然高興,唉,石榮,老關當年眼看英兒失足落水,那份悲痛,簡直如摧心肝,真沒想到十年之後,英兒還能活着回來,而且已經這麽大了。”伸手拉着石中英;溫言道:“孩子,起來,十年了,咱們父子重逢,當真恍如隔世,你讓爹仔細瞧瞧。”
屈長貴在旁笑道:“這是盟主盛德格天,公子才能化險為夷。”
石鬆齡沒有理他,拉着石中英的手、走進書房,自己在一張紫檀雕花椅坐下,目光慈祥,從上到下,仔細的打量他,藹然笑道:“孩子,你也坐下來,為父有話問你。”
石中英應了一聲“是”,在爹下首的椅子坐下。
石鬆齡回過頭去,朝屈長貴吩咐道:“屈總管,老夫今天不見外客,沒有什麽重大的事,你一律給我回了就好。”
屈長貴躬身應“是”,退了出去。
石中英心中暗道:“爹爹當了武林盟主,看來果然比從前忙得多了。”
石鬆齡回頭望望石榮,和聲道:“石榮,你也坐下來。”
石榮站在一旁,惶恐的笑道:“老奴從前跟老爺練過幾手拳腳,腰腳還健,站一會還挺得住,再說,老爺的書房裏,也沒有老奴坐位。”
石鬆齡知道石榮為人拘謹,衹是望着他淡淡一笑,沒有再說,回頭朝石中英問道:“孩子,你當年失足墜水,被洪水衝去,不知是什麽人把你救起來的?”
石中英因師父已有交代,心知自己從師學藝,是一件極端機密之軋爹自然知道,他老人傢要這麽問,自然是為了自己突然回來,好對外加改解釋。這就恭謹的答道:“孩兒是被一位過路的老人救起來的。”
石榮在旁插口道:“阿彌陀佛,這人真是咱們石傢的大恩人。”
石鬆齡一手持須,註目問道,“這位老人傢姓甚名誰?”
石中英道:“他是孩兒的師父,叫做狄𠔌老人,是位採藥的藥師。”
石鬆齡道:“你跟了他十年?”
石中英道:“是的,師父常年都在山中採藥,也教孩兒武功!”
石鬆齡微微一笑道:“他也會武功?”
石中英道:“師父說:在山中採藥,時常會遇上毒蛇猛獸,練武可以防身。”
石鬆齡問道:“他教你一些什麽武功?”
石中英道:“除了練功,師父還教孩兒幾套拳法,腿法、和一路叉法。”
石榮忍不住問道:“他怎麽不送少爺回來呢?”
石中英道:“師父也問過我,但我衹知道咱們傢住在百傢大街。”
石榮急道:“我的少爺,咱們這裏是石門山石傢莊,你說石傢大街,你師父怎會知道?”
石鬆齡持須笑道:“英兒那時不過是個十歲的孩童,那會知道的那麽多?”
石中英心中暗道:“爹果然是和師父說好了的。”
石鬆齡接着問道:“那你如何會找回來的呢?”
石中英道:“那是三個月前,師父有二次從城裏回去,忽然問起爹的名字,孩兒說出你老人傢的名諱,師父忽然拍着大腿笑了起來,並說:“那就沒錯了,他說孩兒可能就是石門山石傢莊的人,說要送孩兒回傢來。”
石榮急問道:“少爺,你師父也來了,他人呢?”
石中英道:“師父把孩兒送到含山,就回去了?”
這些話,自然都是狄𠔌老人教的,自然也是早和石鬆齡約好的。
因此,石鬆齡聽的不住點頭。
石榮輕“唉”一聲道:“這位老人傢不但是少爺的救命恩人,也是少爺的師父,十年養育,恩重如山,少爺怎好讓他過門不入,就這樣走了呢?”
石中英笑道:“師父說他老人傢是山野之人,我回來了就好。”
石鬆齡微微頷首,嘆息道:“你師父是林下隱士;世外高人,自然如閑雲野鶴,不慕浮名,是以不願和為父相見,唉,為父當了六年武林盟主,終日俗芳纏身,像你師父這樣的人,失之交臂,實在可惜。”
石中英心中暗暗好笑:“爹明明和師父是老朋友,裝作的真像,看來自己在巡𠔌學藝之事,果然是十分隱秘的了?但不知這是為了什麽?”
正在思忖之際,忽聽走廊上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
腳步聲快得像一陣風,人還未到,已經響起一串銀鈴般的聲音,叫道:“幹爹,聽說外面來了一個叫石中英的人,就是幹哥哥……”
說話的又嬌、又脆,又快、又急,話聲未落,人已掀簾而入!
那是一個緑衣少女,身上穿的是一件翠緑的春衫,窄窄的腰身,窄窄的袖子,胸前綉着碗口大一朵鵝黃的花朵,配一條曳地百悄長裙,卻是天青色的!
使人一眼就看得出這少女一定很懂得穿衣服,顔色配得很好;清新脫俗!
她不過十八歲,生得很美,筆直的鼻子,新月般的眉毛,黑白分明的一雙大眼睛,配上紅菱般的小嘴,桃花般的臉頰,還有兩個迷人的小酒窩,如此美麗的姑娘,天下雖大,未必多見!
多上幾個,豈非會天下大亂?
她後聲未落,人已跨進屋子,這下,她窘住了!
因為她看到屋子裏已經多了一個藍衣少年!
他,豈非就是她方對”口中叫的“幹哥哥”?但他,她並未見過面,對一個未曾見面的人,就叫他“幹哥哥”,豈不羞人?何況他又是這麽一個英俊少年!
她臉上忽然飛起一片紅暈,裊裊婷婷的在門口站停下來,低着頭,咬着嘴唇,若不勝情;但她一雙黑白分明的剪水雙瞳,卻正在偷偷的瞧着石中英。
石鬆齡目光一擡,藹然笑道:“琪兒,快過來,他不是外人,就是十年前失足墮水的英兒,你們是幹兄妹,快來見個禮。”一面回頭朝石中英含笑道:“英兒,她是你祝伯伯的女兒,叫祝琪芬,拜在為父膝下,你叫她妹子就好。”
石中英雖然十歲就離開傢、但爹提起祝伯伯,他就想起來了。
祝伯伯好像叫祝景雲,是華山派的掌門人,和爹最為莫逆,一年之中,總要到石傢莊來上一兩次,每次都要盤桓上幾天才走。祝伯伯也最喜歡自己,每次來,都要帶來不少吃的玩的東西。
他聽了爹的話,已經站起身來,但臉上不禁有些紅。
祝琪芬也果然款步盈盈的走了進來,帶着紅暈的臉上,豔若朝霞,朝石中英嫣然一笑,低着頭低低的叫了聲:“大哥。”
石中英的臉更紅,連忙還了一禮,也叫了聲:“妹子。”
石鬆齡看着這一對小兒女,似是老懷頗為欣慰,持須說道:“琪兒,還是你領英兒去吧,看看他喜歡住在那裏?”
祝琪芬眨着一雙晶晶發亮的眼睛,偏頭道:“幹爹是要我領大哥去看看,那一個房間比較合適?”
石鬆齡點點頭道:“正是。”
祝琪芬忽然甜甜一笑道:“那就不用看了,東院我爹註的涵春閣,一切都是現成的,衹要被褥換一床就好,我猜大哥一定會滿意。”
石鬆齡笑道:“那是給你爹準備的,你爹來了呢?住到那裏去?”
祝淇芬道:“爹就是來了,每晚不是都在書房和幹爹下棋、飲酒,再不就論茗談天,十天裏也住不上一二天,幹脆叫爹住在書房裏好啦!”
石鬆齡含笑點着頭道:“也好。”
石中英聽爹和祝淇芬的口氣,好像那“涵春閣”,是專為祝伯伯準備的,這就說道:“那是祝伯伯住的,我隨便那裏都可以。”
祝淇芬嬌憨的一笑道:“你不用管,來,我們走。”
說着,轉身朝外就走。
石中英道:“爹還有什麽吩咐?”
石鬆齡揮揮手道:“你快去吧,淇兒會替你安排的。”
石中英行了一禮,纔回頭朝石榮道:“阿榮伯,我先走了。”
石榮道:“少爺先請,老奴也有事要走了。”
石中英掀簾走出書房。
祝滇芬已經站在長廊轉角處,輕輕蹙了下眉,嬌笑着說道:“你這人有些婆婆媽媽!”
她好像已經和他很熟了。
石中英臉上微微一紅,加快腳步,跟了上去。
祝淇芬舉起一隻纖纖玉手,輕輕掠了鬢邊被春風吹散的秀發,和他走成並肩,偏頭問道,“大哥,這十年來,你一直住在那裏?”
石中英道:“一直隨着師父。”
祝淇芬斜脫着他,問道:“學武功?”
石中英道:“師父是採藥的,我跟着師父到處採藥,師父也教我練武。”
祝淇芬道:“你武功一定很好了,不知練的是什麽功夫?”
石中英不好意思的道:“我練的還是些莊稼把式,像‘六路短拳’,‘三十六路長拳’,“螳螂拳’,還有‘十二路彈腿’,”一路打虎叉法’。”
祝淇芬抿抿嘴,想笑,但她沒有笑出來,他說的這些拳法,都是江湖上極普遍的招術,武林盟主的公子,衹學了這些普遍拳法,教人會笑掉大牙。
她咬着嘴唇,凝視了他一眼,問道:“大哥,你十年來功夫,衹學了這些拳法?”
石中英道:“師父說過,任何拳法,“都有它的深奧之處,一個人練武旨在防身,藝在精,不在多。”
祝淇芬道:“大哥的師父一定是位高人了?不知是誰?”
石中英道:“師父衹是一位採藥的老人,叫做狄𠔌老人。”
“狄𠔌老人?”
祝淇芬訝異的道,“我怎會沒有聽人說過呢?”
石中英笑道:師父除了採藥,很少在江湖上走動,妹子自然沒聽人說過了。”
他這聲“妹子”,聽到祝淇芬的耳裏,心頭忽然有一綫甜甜的感覺!
出了東首一道腰門,就是一片花園。說它花園,其實是一大片山坡,外面圍着高墻,山坡間,茂林修竹,雜以桃杏,又因地製宜,建了幾幢小摟;又引來泉水,麯折成溪,溪上加以板橋,有白石小徑,麯折相通。
如今正是春光最好的時候,桃杏盛開,雜花如錦。
祝滇芬回眸笑道:“你看,涵春閣,就是在那裏了,景色好不好?”
伸出一根纖纖玉指,便朝一片花林中指了指。
石中英隨着她玉指看去,果見一片花林中,露出了一角小樓。
突然一陣微風吹過,身側傳來一陣非蘭非麝的花香,煎人欲醉!
石中英聞不出這是什麽花香,忍不住回過頭去。
花間小徑,自然極狹,祝滇芬指點着說話,自然和他靠得極近。他這一回頭,纔發現這股淡淡花香,是從祝淇芬身上散發出來的。
他分不清是從她袖口,領口,還是秀發上,反正他聞到了。
一時不禁聞的臉紅心跳,眼前一片花林,都有些模糊不清。
祝琪芬看他沒有作聲,衹是望着自己袖管發呆。
她袖管本來就窄,這一伸手朝前指點,就露出了半截像羊脂白玉的手腕。她的纖手、玉腕,當然都很美,都很好看。
祝滇芬臉上又起了一陣紅暈,她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怎麽會時常臉紅。但她的眼睛裏卻在閃着光,似乎隱藏着什麽秘密。
兩人緩緩的踏着白石小徑,走過小橋。
橋下清流的溪流,照着一雙人影,好像發出輕柔的贊美。
這是恬靜的聲音!
涵春閣,是一個幽緻的竹樓。
祝琪芬領着他走上小樓,樓上一共衹有兩間,一間較大的是起居室,陳設並不華麗,但一桌一幾,莫不古色古香,精緻絶淪。前面有一條小小的走廊,你可以扶着欄桿,看到遠山含翠,花林如錦。
左首是一個房間,祝淇芬已經推開房門,回頭含笑道:“你來看看這房間是否滿意?”
石中英雖然回到傢裏;但他對這個傢感到十分陌生,現在就像客人般的被招待着。他舉步走進房間。這間房,原是給華山派掌門人祝伯伯準備的,不用說,房中佈置,當然是精緻而雅潔的。
石中英微微搖頭,望着祝滇芬道:“妹子,我不能註在這裏。”
祝滇芬奇道:“為什麽?”
石中英道:“因為這是祝伯伯住的。”
祝淇芬嫣然笑道:“我方纔不是和幹爹說好了麽?爹來,讓他住在書房裏好了。”
石中英道:“這不大好,我住到書房裏去,也是一樣。”
祝淇芬咬着嘴唇,直是搖頭。
她搖頭的姿態也很美!
“不,你不知道,爹來了,幹爹和他商討武林大事,一談就談到深夜,有時下棋,有時候飲酒,時間晚了,就睡在書房裏,這是他們多年來的老習慣,你住在書房裏,並不方便。”
石中英想想,她說的也是有理。
祝淇芬沒待他開口,接着笑道:“告訴你,這間小樓,說是給爹準備的,其實衹是給爹放行李罷了,空着不是白空着,聽我的,你就住在這裏好了。”隨着話聲,輕盈的走過身去,走到左首窗下,伸手推開兩扇花格子窗,回頭招招手道:“大哥,你過來。”
石中英身不由己的跟了過去。祝淇芬伸手一指,說道:“那邊一片竹林子裏,有一角小樓,叫做翠翎小築,我就在那裏。”
石中英道:“你喜歡竹?”
祝琪芬眨眨雙眸,說道:“我喜歡緑色。”
石中英看她身上翠緑衣衫一眼,低聲吟道:“圓緊珊瑚節,鋒利翡翠翎!”
祝淇芬甜甜一笑,道:“那是皮月休的句子,原來大哥也懂詩,‘翠翎小築’,是爹題的名,就是根據這兩句詩來的。”說到這裏,忽然“哦”道:“大哥,你剛回來,一定纍了,還是休息一回吧,我不打擾你啦!”
石中英想說:“我不纍”,但這話豈不是等於留她,她雖是義妹,終究男女有別。
祝琪芬走的很快,快到門口,忽然回過頭來,說道:“我去叫人給你換一床被褥,現在離吃飯還早,待會我會叫你的。”
說完,轉身就走。
石中英道:“不用換了。”
她走簡直像一陣風,衹怕連石中英說的話,都沒聽見。
石中英走過去,在臨窗一張雕花案樞椅上,坐了下來。
離傢十年,回到傢裏,竟然如此陌生!
除了爹,除了阿榮伯,自己簡直像在陌生人傢作客。他不禁搖搖頭,苦笑了一下。
第二天一早,石中英才起身,就有一名青衣使女替他送來洗臉水。
他盥洗完畢,使女就替他端上早餐。
他在狄𠔌,一住十年,都要自己動手,如今回到傢裏,他真的變成了少爺,一切都有人伺候,而且伺候他的,是一名身材苗條,面貌娟秀的少女。
光是這一點,就使他很不自在。
他自然記得小時候,每天早晨,都要到爹的書房裏去請安。吃過早餐,他就步出“涵春閣”一路朝書房而來。
剛走到長廊的轉角處,就聽到書房裏有人說話,而且話聲說的極輕!
石中英自幼練功,而且經過當代九位高人的傳授,他的耳目,自然被訓練的特別敏銳。
這長廊轉角處,和書房少說還有六七丈距離,書房中兩人的話又說的很輕,換了旁人,自然聽不清楚;但石中英聽來還是很清楚。
那是總管屈長貴的聲音,說道:“是,是,回盟主,屬下昨天已經派人查了。”
接着是爹的聲音說道:“如此很好。”
他們自然是在談着公事,因為爹是當今武林盟主。
石中英自然不會去註意他們的談話,這衹是無意中聽到的,他腳下絲毫不停,繼續朝前走去。
衹聽書房中傳出爹的聲音說道:“屈總管,你去瞧瞧,外面是誰?”
屈長貴方應了聲“是”
石中英已經接口道:“爹,是孩子給你老人傢請安來屈長貴掀簾走出,堆起一臉笑容,躬身道:“公子早!”
他不論遇上誰,都是笑臉迎人,一團和氣!
石中英心中暗道:“屈總管真是一個好人,爹當了武林盟主,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幫他做事。”一面連忙含笑點點頭道:“屈總管早。”
說着舉步跨上石階。
屈長貴替他掀起了簾子,直等石中英跨進屋房,纔悄然放下門簾,退了出去。
石中英跨進書房,就恭敬的叫了聲“爹。”
石鬆齡坐在一張高背虎皮交椅上,面露藹容,含笑道:“孩子,你這麽早,就到書房裏來作甚?”
石中英道:“孩兒是給爹請安來的。”
石鬆齡一手持須,掀慰的道:“難為你有這番孝心。”
他口氣微頓,望着石中英道:“你跟師父練過幾年拳腳,根基紮的還不錯,為父是六閤門的掌門人,一生以六合劍馳譽武林,自己兒子,總不能不懂劍術,從現在起,你必須在傢裏安心練劍……”
他緩緩從椅上站起,伸手在案頭取過一册不太厚的手抄本子,隨手遞了過來,坐下說道:“這是咱們六閤門的‘六合劍法’,共有六六三十六劍,這本子解說的頗為詳盡,捲首是六式本門練劍內功,練劍之前,必須先學會練劍內功。下面是三十六式劍法,都有圖文註解,你先把六式練劍內功練熟了,再循序漸進,依圖練習劍法,如有疑難之處,再由為父加以指點,你先拿去仔細研讀。”
石中英在狄𠔌十年,就是沒練過“六合劍法”。因為“六合劍法”是六閤門的秘技,衹有六閤門的人才會,石中英的父親以“六合劍法”成名,師父自然不會教他“六合劍法”。
石中英聽得大喜過望,慌忙雙手接過。說道:“孩兒自當謹記。”
石鬆齡微微嘆一聲道,“為父自從當了武林盟主,這幾年來、武林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取决於為父,整天很少有空閑的時間,連教你劍法的時間,都抽不出來,不過這本劍譜,為父化了多年心血,纔手錄下來的,上面註解的很詳細……”
剛說到這裏,衹見總管屈長貴匆匆走入,躬身說道:“啓稟盟主,腔炯派藍掌門人來訪。”
石鬆齡倏地站起身來,一面朝石中英揮揮手道:“孩子,你回房去吧,為父要出去迎接藍掌門人,也許有什麽公事要談。”
石中英一手捧着劍譜,躬身道:“孩兒告退。”
石鬆齡沒等他說完,已經率同屈長貴,急匆勿的往外迎了出去。
回到“涵春閣”,祝淇芬早已等在那裏,看到石中英回來,就迎着叫道:“大哥,你一清早跑到那裏去了?害人傢等你老半天。”
她今天換了一套粉緑的衣裙,兩條烏黑的辮子;一直垂到胸前,辮梢上,結着兩條粉緑絲辮的蝴蝶結!
看去更顯的清新活潑,人比花嬌!
石中英不敢朝她多看,衹是笑着道:“妹子久候了,我是到爹書房去了。”
祝淇芬目光朝他手上一溜,問道:“大哥,你真用功,手裏拿的是什麽書?”
石中英笑道:“是爹給我的‘六合劍譜’,要我自己看着練……”
祝琪芬小嚙一順,說道:“幹爹真偏心,我纏着要學,他老人傢衹教了我幾手,就說沒時間教,你纔一來,就把劍譜交給了你。”
石中英道:“爹也是說沒時間教我,纔要我拿回來自己練,咱們以後一起練好了。”
祝淇芬披披嘴道:“不知幹爹是不是肯傳給我呢?這是你們六閤門的獨門武學,江湖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獨門武學,都是傳媳不傳女的,我……”
她原想說:“我衹是幹女兒呀!”;但她說到“傳媳不傳女”,忽然發覺自己說漏了嘴,粉臉突地飛起一片紅暈,羞澀地低下頭去,沒再說話。
石中英本來覺得她很會說話,也活潑,現在卻發現她很溫柔,很會害羞。
過了好一會、祝淇芬臉上紅暈漸漸褪去,眨着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嫣然笑道:“大哥,你知道我一清早就來找你,有什麽事嗎?”
她一笑,臉頰上就浮現出兩個小酒窩,很甜。
石中英搖搖頭道:“不知道。”
祝淇芬偏着頭道:“你猜猜看。”
石中英道:“你不說,我如何猜得着?”
祝淇芬眼波流動,輕笑一聲道:“你來。”
伸手拉着石中英的手,朝房裏就走。
石中英衹覺她拉着自己的手,軟綿綿的,柔若無骨。
他從小就跟師父到巡𠔌去,一住十年,別說沒和女孩接觸過,連女孩子的影子,都沒見過一個。
一回到傢裏,就遇上一個嬌滴滴的幹妹妹,一顰一笑,已經夠惹人憐愛。
這下,她纖纖玉手,拉着他的手,就像通上了電,一時但覺面紅耳赤,心頭狂跳,嚎喘說道:“妹子,你這是做什麽?”
祝淇芬拉着他的手,走進房門,纔放開手,指指床上,回頭瞟了他一眼,嬌笑道:“你瞧。那是什麽?”
床上端端正正放着一堆悄疊整齊,簇新的衣衫。
有寶藍色,天青色,深銅色,和眼下最流行,最時新的鵝黃色、梅紅色,件件都是輕羅製成,色彩鮮豔奪目。
石中英不覺一呆,問道:“這些衣衫,是妹子去買來的?”
況淇芬甜甜一笑,道:“纔不是呢,街上買的衣服。裁剪不合身,手工又差,那怎麽能穿?”
她輕盈的轉了個身,面對着石中英,接着說道:“這幾件衣服,是我昨晚逼着幾個嫫嫫趕夜縫製的,你快試試,合不合身?”
她不待石中英開口,接着說道:“明天,有好多客人會來,我爹也要來,不給大哥趕製幾件衣服,怎麽出去接應賓客?”
石中英聽的奇道:”明天有很多客人會來?傢裏有什麽事?”
祝淇芬輕笑道:“有什麽事?明天是一年一次的例行集會、幹爹是武林盟主,還有兩個護法門派。一個是爹(華山派),另一個是八卦門的高伯伯,另外還有幾個,那是幹爹的朋友,也會一起來。”說到這裏,忽然咦道:“大哥,你快脫下來呀,試試合不合身,也好叫她們重新縫製。”
她逼着他脫下藍布衣衫,然後取了一件梅紅色夾衫,雙手提着衣領,伺候道:“大哥,快來穿上看看。”
石中英臉上一紅,詛泥的道:“妹子,還是讓我自己來穿。”
祝琪芬笑着催道:“我說你這人。婆婆媽媽,沒錯吧?你是我大哥,我伺候你穿,這有什麽不對的。”
石中英衹得伸手穿上衣衫,一面扣着衣鈕,覺得甚是合身,這就說:“妹子,你真能幹,好像量着我身裁的,衹是顔色太鮮紅了。”
祝淇芬咕的笑道:“這是梅紅,不像大紅那麽刺目,是眼下京朝少年最流行的春裝顔色了。”
她以欣賞的眼光。上下打量着石中英,喜孜孜的挑着眉毛說道:“正好。再合身也沒有了,大哥穿上這件衣衫,纔是翩翩公子呢!”不待石中英開口,接着笑道:“我喜歡穿緑色,但大哥不能穿,否則變成慘緑少年了。”
石中英笑道,“妹子真會說笑。”
說着正待脫下。
祝淇芬忙道:“大哥就穿着了,還脫下則甚?你是不是不喜歡這顔色?”
石中英道:“這都是妹子給我挑的顔色,我怎會不喜歡?”
祝淇芬星眸之中閃過一絲喜悅,瞟了他一眼,輕笑道:“原來大哥也很會說話。”
正說之間,衹見一名青衣使女急步走了進來,朝祝淇芬福了福,說道:小姐,莊主有事相請。”
祝淇芬輕輕皺了下眉道:幹爹又有什麽事了?一定是什麽東西找不到了,纔來找我。”
一面回頭道:“大哥,我去去就來。”
翩然朝門外行去。
石中英看着她後形,忖道:“這位妹子,真是又聰明,又能幹,祝伯伯把她過繼給爹做幹女兒,自然是因爹傢裏沒人照料,纔要她來的。”
心中想着,隨手拿起劍譜,走到窗口一張椅子坐下。
翻開第一頁,見上面寫着:“六合劍譜,六閤門第十一代弟子石鬆齡沐手敬錄”字佯。
他雖然十歲就是離開了傢;但爹這一手端正謹嚴一筆不苟的楷書,他一看就認識。
這是“多寶塔碑”的字體!
他不禁記得小時候,爹叫自己寫的情景,一筆一劃,都是爹握着自己小手寫的;今爹當上了盟主,連劍法都沒有時間教了,要自己練了,他心頭不覺升起一絲悵觸!
離傢十年,好像父子之間的距離,也拉遠了。
不,爹還是那麽慈祥,那麽關切自己,衹是當上了武林盟主,要處理許多天下武林大事,分去了對自己的敵犢私情。
他一頁一頁往下翻,這册劍譜,共分上下兩捲。
上捲記載的六閤門源流,論劍法,論練劍忌害,劍法歌訣,及六式練劍內功圖解。
下捲纔是三十六路劍法的圖式,每式都有詳細註解。
石中英掙下心來,一口氣把前面幾篇文字,都仔細的研讀了一遍。
六式“練劍內功”,原是練“六合劍”的基本功夫;但石中英十年之中,經九位名師循循誘導,一身所學,已到爐火純青之境,看過一篇,就完全領悟,自然毋須再練。
接下去就是三十六式“六合劍法”,石中英翻到後面,發現一共衹有三十個劍法,後面衹寫着:“第三十一式回光返照”字樣,卻沒有圖文,最後的幾頁,全是白紙,似是尚未寫完。
這最後六招,自然是“六合劍法”最精絶的劍招了。敢情爹寫到這裏的時候,就當選武林盟主,沒有時間寫下去。
這一天,他除了吃飯,整天都專心一志,浸淫在“六合劍法”上,他身邊沒有帶劍,就以指代劍,在房中依式練習。
祝琪芬上午走後,也一直沒有來過。
三十招劍法,經過他一天研練,差不多已瞭然於胸。
晚飯後,石中英在走廊上站了一會,感到春寒抖峭,夜霧極濃,回進屋中,越發覺得無聊。
當下就在起居室中,擺開門戶,以指代劍,把白天研練尚未純熟的三十招”六合劍法”,演練起來。
他一身武功,得到九位名傢的傾囊傳授,自然早已融會了各傢的精英;但他重視“六合劍法”。因為這是他石傢傢傳的劍法,爹因“六合劍法”而成名,他是爹的兒子,非精通?
六合劍法”不可。
爹外號“六合劍”,那當然因為是六閤門的掌門人,精通“六合劍法”,但“六合劍”
的另一意義,是指在爹劍下,從無走得出六合之人。
石中英一意練劍,他打算先練熟三十路劍法,再嚮爹請示最後的六招。
此時以指代劍,在房中展開劍法,練到心領神會之處,不知不覺意在劍光,體內真氣流動,隨着他劃出的劍勢突然透指而出!
就在此時,門簾掀處,一個苗條人影,很快從門外閃身而入。但石中英以指代劍的一記劍勢,也正好劃到,指風嘶然,夾着森寒的劍氣,從苗條人影身邊擦身而過!
苗條人影口中驚“啊”一聲、嬌軀輕晃,在電光石火般的時間,一下閃了開去。
好快的身法!
這下,完全出乎石中英的意外,他武功精純,能發自然能收,同樣在電光石火之間倏地斂手。
苗條人影站停下來,一張春花般的臉上似驚似喜,睜大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一霎不霎盯着石中英,輕輕的道:“大哥,你好精純的功夫。”
她,自然是祝淇芬。
石中英臉一紅,郝然道:“妹子,又在說笑了,我衹是一時無聊,照着爹的劍譜,胡亂練着玩的。”
這話倒也不假,“六合劍譜”就翻開着,放在桌上,他確是在依圖練習。
祝淇芬自然看到了;但她親自經歷,遇上了強烈劍風,總不是假的,要是換了個人,這一記就躲閃不開。其實她縱然不及時躲閃,石中英也已及時收勢?
無意之中,兩人都展露了一手極高的功夫?
這是掩飾不了的事實。
祝淇芬咬着嘴唇,默默的走了兩步,不知她心裏在想些什麽?斜看了桌上的劍譜一眼,說道:“大哥,你把它收起來吧!”
石中英依言覆上劍譜,說道:“妹子有什麽事嗎?”
祝棋芬轉身朝裏問走去;低低的道:“我有話和你說。”
裏問是石中英的房間,她毫不避嫌的當先走了進去。
她是他的幹妹妹,當然用不着避嫌。
石中英跟着走入房中,一面說道:“我聽春嬌說,妹子今天很忙。”
春嬌,是在“涵春閣”伺候的使女。
祝淇芬道:“我爹傍晚時光,已經來了。”
石中英喜道:“祝伯伯來了,我要不要去看看他老人傢?”
他想起少時候祝伯伯最疼自己,聽到他來了,自然感到十分高興。
祝玖芬柳眉含蹙,微微搖頭道:“這時候,爹正在書房和幹爹討論武林大事。他們說的是機密事兒,什麽人都不能進去,你看,連我都被攆出來了,你自然也不用去啦。”
石中英道:“那麽妹子要和我說什麽?”
祝淇芬輕盈的在一張椅子上坐下,擡頭道:“大哥,你也坐下來咯,我們慢慢的說。”
石中英不知她要說些什麽?但看她一本正經的神情,好像真有事兒。當下隔着一張茶几,和她對面坐下,說道:“妹子現在可以說了。”
祝琪芬一雙亮晶晶的眸子,凝註着他,問道:“大哥,你真是十年前落水的石中英大哥?”
這話問的好不突兀!
石中英不覺一怔道:”你懷疑我不是石中英?難道我還會冒充?就算我冒充,阿榮伯總不會認錯人吧?”
說到這裏,心頭突地一動,想起自己回來之後,衹見過爹兩次面,他老人傢雖然和從前一樣的慈愛;但在自己感覺上,總好像缺少一點什麽?心念轉動,不由的急急問道:“莫非是爹在懷疑我?”
祝淇芬臉色微變,輕笑道:“你別瞎猜,誰說你是假冒的來着?衹是你回來的太巧了。”
石中英奇道:“我回來的太巧,這話怎麽說?”
祝琪芬道:“也許這是巧合,因為明天是一年一次例行集會。”
石中英道:“這和我回來有什麽關係?”
況淇芬道:“這且不去說他,但至少有一件事情瞞着我,我纔會這樣問你。”
石中英道:“我有什麽事瞞着你了?”
祝淇芬道:“你說你師父是採藥的巡𠔌老人,他教你的武功,是長拳。短拳,螳螂拳、彈腿和一路叉法?”
石中英點點頭道:“就是這些。”
祝淇芬披披嘴道:“那你方纔使的那一招呢?”
石中英愕然道:“我方纔使的是《玄武爭鋒》,《六合劍法》第十九式,怎麽?妹子覺得那裏不對?”
祝淇芬道:“但你使出來的這一記劍招,明明帶着凜冽劍風,總不是假的吧。”
石中英心頭暗暗一凜,登時想起師父說道:“雖親若父子,也不能吐露衹字”的話來,不覺聳聳肩,笑道:“妹子這話越說越玄了,我身邊沒有劍,纔照着劍譜上的圖書,隨手比劃,胡亂練習,連一點架勢都談不上,那會劃出劍風來?”
祝淇芬疑信參半,但他說的又不像假話,一時咬着嘴唇,偏頭望着他,說不出話來!
她還是有些放心不下,過了半響,忽然壓低聲音說道:“大哥,說實話,你這次回來,是不是有特殊的目的?”
石中英心頭又是一跳!師父確實說過,存一件艱巨的任務,要自己去做;但師父並沒有說出什麽事情?自己也一無所知,因為這是極端機密的事。
他臉上不期流露出驚訝神色,認真的道:”妹子,你究竟想到了什麽?我簡直不懂你指的什麽?”
他跟第九位“師父”學過易容術,因此裝作得很像。
祝琪芬低下頭,雙眉微蹙,好像懷着極大心事,一臉俱是關切之色,幽幽說道:“大哥,你應該相信我,如果你這次回來,真是另有目的的話,你對我說實話,我不會說出去的,也許我還可以幫助你。”
親若父子,都不能吐露衹字,何況祝淇芬衹是幹妹妹?
這是師父臨行時諄諄囑咐之事。
石中英雖然覺得祝淇芬這番話,也是一片真心;但也使他從祝淇芬的話中,聽出果然有一件十分隱秘的大事。
他望着她,臉上一片迷惘,說道:“妹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還是聽不慌你的意思,我回來,因為這是我的傢,一個從小失去傢的人,心裏會如何惦記着傢,如何惦記着爹,回傢會有目的麽?”
他說的真情流露,這是真心話,半點不假。
祝淇芬好像有些失望,但又感到安慰;仍然低低的道:“我衹是隨便說說罷了,大哥也不必放在心裏,尤其不可在幹爹的面前提起,也許是我猜想的不對,因為……”
她輕輕“唉”了聲,又道:“唉,我原是一番好意,看來還是回去的好……”
說着已經站了起來。
石中英怔怔的望着她道:“妹子是說,要我回到師父那裏去?”
祝淇芬搖搖頭,嫣然一笑道:“不,大哥誤會了,我是說,我對大哥說錯了話,還是回房去的好。”
隨着話聲,她已翩然朝門外走去。
在桐柏山的南首,有一座幽𠔌,叫做“狄𠔌”。
𠔌中遍山都是桃李,每年春天,𠔌暖地幽,桃李盛開,繁花如錦,落英繽紛,四十裏香沾衣襟,幾疑身在桃花源中。
這裏有一種小禽,翠緑可愛,鳴聲特別清脆悅耳,名搗樂烏,別處所無。
花林深處,清溪漏漣,緑草如茵,臨溪有一座六角亭,亭上有一方扇形小匾,形式古雅,中間寫着朱紅的篆書“忘機”二字。
不知是亭名忘機?
還是在亭中靜坐,可以忘機?
總之,這裏的景色。確可使人俗慮盡滌,淡然忘機!
從茅亭穿行麯折花徑,有竹屋三檻,雖是竹離茅檐;卻打掃得一塵不染!
花徑何麯折?花影何繽紛?花徑不曾掃;花香到柴門!
這是高士棲隱之處!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晨喊斜斜的透過花林,花影迷離,花徑上,正有一個葛中布衫。濃眉銀髯的老者,手策竹築,緩步煎行。
稍後,是一個年僅弱冠的藍衣少年,他跟在老者身後,神色十分恭敬。
葛中老者跨進茅亭,就在臨溪的一張白凳上坐下,他目光不期而然的望着清溪,口中感慨而低沉的說道:“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緩緩擡頭,看了藍衣少年一眼,一手摸着他拂胸銀髯,徐徐道:“中英,你今年二十一歲了,記得十歲那年,為師把你接到這裏來,已經整整十個年頭。。。。。。”
他一開口;石中英就已聽出他不是昨晚和自己一同吃晚飯的那一位“師父”
儘管面貌一般模樣,聲音和說話的櫥氣、完全不同。那是另外換了一個人!但對石中英來說,這己經並不稀奇。
他還記得十年前,父親命自己拜老人為師、當時就隨着老人遠行,來到這座𠔌中;從沒出𠔌一步。
前三年,老人親自教自己練功打坐,竪蜻蜓,還一直是他;但三年後,就自己記憶所及,前後已經換了八個人。
他們同樣面貌,同樣衣衫,你一覺起來,第二天早晨就換了一個人的聲音。
你幾乎認不出;但你不用認,因為他還是你的師父,衹是教的武功不同而已。
石中英年紀漸漸大了,心裏也有些明白。
這些人不是昏己父親的朋友,就是自己師父的朋友,他們都是教自己武功來的,武功教會了;就要換一個教。
因此,這些“師父”,有的住了一年以上;有的七八個月就走,這是隨他教的武功而走。
最使他弄不懂的,他們明明不是一個人,何以要裝扮成一個人的模樣?
正因為他們都裝扮成一個人的模樣,不禁使石中英起了懷疑,到底自己第一次拜的師父、是不是真面目?
因為他面前坐着的老人,他一聽口音,就是自己第一次拜師的師父。是他把自己帶到這裏來的,一別十年,終於又看到他了,他是自己真正的師父。
石中英心頭有些激動,口中忍不住叫了一聲“師父”。葛巾老者目光之中,流露出慈愛的神色;緩緩的點了點頭,表示對石中英深為嘉許,但也隱藏着一份淡淡的憂慮!
“十年,你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也聽到不少江湖的變故…但你仍是一個孩子,一個連一點江湖閱歷也沒有的大孩子,而你卻要去承擔一件最艱巨、最艱險的任務,師父真為你擔心…”
石中英聽得有些似懂非懂,擡頭道:“師父要弟子去辦一件事麽?”
葛巾老人微微搖頭道:”不是師父,那是你爹要你去做的事。”
石中英已經十年沒和父親見面了,心裏自然時常懷念着爹,但十年來,每一天的功課,都排的很緊,師父督促又嚴,他雖然想念着爹,但差不多連想念的時間都沒有;現在聽到師父說出爹要自己去辦事,心頭不覺一陣興奮,急急問道:“師父,爹要弟子去做什麽事麽?”
葛巾老人道:“叫你為武林正義去奮鬥。”
石中英迷惘的道:“為武林正義奮鬥?那是做什麽事?”
葛巾老人道:“你目前不懂,等踏進江湖,慢慢就會懂的,這是你爹十年前决定的事,你現在不用多問。”
石中英張了張口,還沒開口。
葛巾老人又道:“你大概已經知道,教你武功的人,不是為師一個。”
石中英點點頭。
葛巾老人又道:“除了聲音,他們面貌衣着,都和為師一樣,你知道為了什麽?”
石中英道:“弟子就是不明白……”
葛巾老人微微一笑道:“那是為了保守機密。”
石中英仰臉問道:“那是為什麽呢?”
葛巾老人葦爾笑道:“為了不讓你知道的太多,因為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石中英心頭疑團愈來愈多。
少年人心裏不能有疑問,有了就想打碎砂鍋問到底。
他暗自忖道:“那究竟是為什麽?”
但他還沒有問出來!
葛巾老人已經知他心意。接着道:“這是為了你的安全,也為了大局,哦……”
他忽然“哦”了一聲、問道,“這三個月來,你已經能夠把所學的武功,全都可以雜湊起來,靈活應用了?”
石中英道:“是的,這三個月師父教的就是要弟子把十年來所學的拳掌劍法,拆散開來,拼湊着練習。”
葛巾老人點點頭道:“好,這是最重要的;你要記住今後你衹能使雜湊的武功,不準使出整套的拳劍來,如果有人問你師父是誰?你知道該怎麽說麽?”
石中英道:“師父從未告訴弟子,弟子正想問你老人傢呢?
葛巾老人道:“這裏叫做狄𠔌,你就說師父叫狄𠔌老人好了。”
石中英心中暗想:“這狄𠔌老人,不知是不是真是師父名號?心中想着,忍不住問道:“師父,弟子有一件事,不知該不該問?”
葛巾老人笑道:“為師知道你有許多疑問,好吧,你要問什麽?”
石中英的道:“這十年來,弟子計算教弟子武功的,連你老人傢在內,至少有九位師父,他們都改扮成你老人傢模樣,直至、最近一位師父,教弟子易容變音之術,弟子纔知道他們全是經過易容而來,衹不知你老人傢……”
葛巾老人不待他說下去,點頭笑道:“孩子,不用說了,你說的不錯,他們都是經過易容而來,為師可以告訴你為師的自然也不是本來面目,因為你衹要知道狄𠔌老人就好。”
口氣微頓,接着說道:“好了,為師昨晚趕來,就是因為你已經可以下山,當然,第一件事,你應該回傢去看看你爹……但你必須切記在心,就是親若父子,你在這裏的一切,都不準吐露衹字,還有,當年你爹要為師帶你出來之時,你爹嚮人宣稱,你是失足落水,撈不到人,你這次回去,也衹能說是被為師從江裏救起來的。”
石中英聽到這裏,又想發問。
但葛巾老人不容他開口,接下去道:“救你的人,當然就是狄𠔌老人,他是住在狄𠔌的採藥老人,武功並不高,把你帶來狄𠔌,傳給你的衹是幾手莊傢把式,因此你衹能使出三成武功,當然,你爹心裏知道,因為為師是他多年老友,這是一件十分機密之事,你爹决不會問你,就是問你,你也不用說,這也是你爹要為師囑咐你的,你必須嚴守機密,知道麽?”
石中英聽師父說的鄭重,這就點頭道:“弟子自當緊記。”
葛中老人頷首道:“好,現在你可以走了,孩子;記着,行走江湖,衹有左手劍訣指着眉梢的,就是白己人。”
石中英本來是個無憂無慮的大孩子。他雖然也時常感到有些疑問,那衹是好奇罷了,但今天師父對他說的話,好像隱藏着一件極大秘密,使他心裏,打起一連串的問號!
為什麽?
為什麽?
可是他又不敢多問,師父不是說了麽?他們為了不讓自己知道大多,因為自己知道的愈少愈好。
他心情感到沉重,腳步也是沉重的,走出狄𠔌,踏上歸途。
石傢莊,在安徽含山縣南門外石門山南麓。
石門山石壁峭立如門,有𠔌道十裏,以通行濃往來,石傢莊本來衹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但自從六合劍石鬆齡接掌六閤門之後,衹要提起石門山石傢,武林中可說是無人不知。
近鄉情更怯!石中英走完了十裏長的𠔌道。
這裏本來是一條街,沿着山溪的小街。兩邊各有一排矮小平房,有雜貨鋪,有糕餅店,也有臨時給過路行商打尖的小茶館,兼賣酒飯。
這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他還記得小時候,騎上石榮的肩頭,從小街經過。
有時候石榮牽着他小手,去賣餅餌,他就坐在長根司務糕餅店的長櫃上,吃緑豆糕。
他也曾偷偷的溜出大門,走到溪邊和小鎮上的小孩子一起丟石子,兒時的景物,雖然模糊;但模糊的印象,是深刻的。
如今這條小街,不見了!
倆排矮房子,也不見了。
小街,已經變成了平坦寬暢的石板路面,衹有麯折的山溪,依然靜靜的環着山麓。
石板路足可容得四匹馬並馳,一直通嚮一座廣大的莊院,矗立在山麓之間。
說它新,當然就是在他離傢後的十年中蓋的。
他幾乎認不出那是原來的傢!
他緩緩穿過一片柔軟的草坪——廣場,漸漸的走近大門。
但他在距離高大門樓還有六七丈遠,就開始越趄起來!
十年,景物全非,這到底還是不是自己的傢?
大門敞開着,他遠遠可以看到裏面,朱紅釘着金黃銅釘的二門。
二門當然關着;但大門裏面,兩旁各一條長凳,嘗上坐着兩個一身青色勁裝的壯漢。
這兩人本來翹着二郎腿,好像正在天南地北的聊天。
他們雖然坐在門內兩側,但因居高臨下,(從石階上去,至少有四五級)視野廣阔,石中英在大門前越趄不前,張張望望的模樣,他們自然看到了。
於是左首那個漢子忽然站了起來,跨出大門,望着石中英,一擡頭,大聲道:“喂,小夥子,你是做什麽來的?”
這喝聲,這神氣,就是豪門豪奴的口吻!
大有盛勢凌人之概!
石中英並未介意,他走上幾步,抱抱拳,問道:“請問一聲,這裏可是石傢麽?”
那漢子倒也有些眼光,等石中英走近,看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藍布長衫,但氣字卻是不凡,稍微收斂了些。說道:“沒錯,這裏是石府,你要找誰?””
石府,沒錯了!
石中英心頭不禁又浮起疑問!
爹雖是六閤門的掌門人,但他老人傢一嚮持傢嚴謹,以“詩禮傳傢”自居,决不會有這等排場。
他仍然不敢確定這是自己的傢!
望望那漢子,他看得出此人身手,不在一般江湖人之下;爹不可能用上幾個護院武師。
他帶着些懷疑問道:“請問這時可是六閤門掌門人的傢麽?”
那漢子哈的笑出聲來,同樣以懷疑的眼光看了石中英一眼,纔道:“石傢莊是盟主的府第,天下盡人皆知,你到底要找誰?”
“盟主府第”,這四個字,聽得石中英不禁又是一怔!
“盟主”?爹當了什麽“盟主”?
石中接着又問道:“請問老哥的盟主,就是六閤門石掌門人麽?”
那漢子漸感不耐,大聲道:“盟主自然是六閤門的掌門人,這還用問?你是從那裏來的?叫什麽名字?”
右首那人探出頭來,道:“老劉,你和他羅嗦什麽?這小子追根問底的,路數不對。”
石中英聽他口氣,宅中主人,是爹已無疑問,這就含笑道:“我叫石中英,石掌門人就是傢父。”
左首那個漢子瞪大眼目,問道:“你小……”
他想說道:“你小子鬍說八道”,但看看石中英的面貌,確有幾分和盟主相像,天下雖大,可沒有人敢上門來冒充盟主兒子的。
“小”字下面突然剎住,接道:“你說什麽?你叫石中英,是盟主的公子?”
石中英點點頭道:“不錯,我就是石中英。”
右首漢子也倏地站了起來,說道:“老劉,你聽這小子鬍吹,沒錯,盟主有一位公子,叫做中英,但早在十年前失足墮水死了,這小子敢情是吃了豹子膽,居然異想天開,敢到這裏混充公子來了!咱們把他拿下了再說。”
石中英站立不動,說道:“我就是十年前失足落水的石中英,你們不認識我,傢裏總有認識我的人;我要進去見爹,你們如果不相信,就跟我進去。”
說完,從容舉步,走上石階,要待朝裏跨去!
兩個漢子看他說話神情,不似有假,一時倒也不敢得罪,左首漢子慌忙攔着陪笑道:“公子且慢,你自稱是盟主的公子,但咱們都是下人,奉命輪值,若是讓人擅自闖入府去,咱們都得受責,這樣好不,公子方纔不是說府裏總有人認識你,對不!那就請你在這兒稍待,小的進去請管傢出來看看,也許他會認識公子。”
石中英頷首道、“好吧,你去叫管傢出來。”
左首漢子答應一聲,飛快的轉身往裏載去。
過沒多久,從裏面急步走出一個六十多歲老蒼頭。
左首漢子跟在者蒼頭身後,指指門口,說道,“老管傢,你出去看看,認不認識他?”
老蒼頭頭髮已經發白,背也有些彎了,但石中英一眼就認出那老蒼頭就是從小帶着他玩,也經常把他騎在肩頭的阿榮伯一石榮!
十年了,年歲不饒人,他已從一個孩童,長大成人,阿榮伯自然老了!
石中英衹覺心頭一陣激動,忍不住叫道:“阿榮伯。”
石榮暮地一怔,他望着門前這個長大成人的藍衣少年,拭拭眼睛,驚喜的道:“少爺,果然是少爺口來了。”
帶着顫聲,三腳兩步奔出了大門去,上把抱住了石中英,熱淚盈眶的道:“少爺;天可見憐,你終於平安的回來了,老奴當年……”
他想說:“老奴當年聽到你落水,不知有多傷心?”但底下的話,他並沒有說出來。
石中英感動的也有些眼眶濕潤,問道:”阿榮伯,你一眼就認出是我了?”
石榮拭拭老淚,笑道:“少爺是老奴一手帶大的,別說看人,衹要少爺一開口,聽聲音,也就聽得出來。”
右首漢子道:“老管傢,這位真是少爺麽?”
石榮像是有着滿腹牢騷,重重哼一聲道:“石榮年紀大了,眼可沒瞎,連少爺都會認錯?”
左首那個漢子陪笑道:“老管傢認得出來,那就沒錯了,老張,咱們還不快見過少爺?”說着,兩人果然一齊屈下一膝,跪伏下去,連連磕頭道:“小的該死,方纔不知真是少爺回來了,多有冒犯之處,還請少爺開恩。”
石中英道:“你們快起來,不知不罪,我怎會怪你們?”
兩個漢子一齊從地上爬起。
右首漢子低低的道:“老劉,你守着,我進去稟告總管—聲。
轉身疾快的往府裏奔去。
石榮道:“少爺,你回來了就好,老奴領你見老爺去。”
石中英隨着他跨進大門,一面問道:“阿榮伯,咱們的房子,怎麽都改建了?”
石榮道:“那是因為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經常有各地一方雄主,或是某幫某派的掌們人前來拜會,舊房子不夠寬敞,纔改建的,算起來,也有六七個年頭了。”
石中英道:“爹當上了武林盟主?”
石榮道:“這是各大門派公舉的。”
石中英又道:“那麽街上那些小店呢,怎麽都拆掉了?”
石榮道:“也是因為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這條街,一面臨溪,街道本來就狹,為了拓寬路面,這兩排店鋪就不得不折除……”
石中英心中有些不以為然,問道:“那麽他們搬到那裏去了呢?”
石榮笑了笑道:“不遠,就在三裏外獅子山腳上,大傢仍然叫它石傢大街,是老爺出資給他們蓋的店鋪子,幾時老奴帶少爺去瞧瞧,生意真不錯,自從老爺當了武林盟主,連石傢大街,都熱鬧起來了。”
石中英想起兒時情景,忍不住問道:“長根司務呢?還開不開糕餅店了?”
石榮笑了起來道:“還開着,少爺,你還記得他們做的緑豆糕麽?那是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
石中英也笑着道:“自然記得,長根司務的緑豆糕,不但甜,而且豆沙多;但是我想念他們,我小時候認識的那些人。”
石榮道:“少爺認識的人,都很好,像賣麻粟的阿義,賣包幹的阿順司務,賣糖果的成康,連同長根司務,從前都是小鋪子,如今店面都開的大了……”
兩人一路談着,拐進二門左首一道長廊,正行之間,衹見回廊轉角處,正有一個人急步走出。
這人中等身材,凌眉鷂目,面頰瘦削;八字鬍子,年在四旬開外,身穿一件天藍綉花長袍,迎面笑吟吟的走來。一眼瞧到石榮陪着石中英進來,立即含笑道:”老管傢,這位就是剛回來的公子麽?”
石榮臉上沒有一點笑容,衹是點點頭道:“正是咱們的少爺。”
藍袍中年人慌忙趨前一步,雙手抱拳,連連打拱道:“在下屈長貴,見過公子。”
石中英連說:“不敢。”
心中覺着奇怪,此人既不像傢中下人,又不像賓客,不知又是什麽?這就回頭朝石榮問道:“阿榮伯,這位是誰?”
石榮衹是冷聲說道:“他是咱們石傢莊的總管。”
石中英暗暗覺得奇怪,忖道:“咱門傢裏,還有總管?”
心中想着,不覺又朝屈長貴打量了一眼,衹覺此人一臉笑容,人倒挺和氣的,石榮好象對他有些意氣。
屈長貴早已陪着笑道:“盟主就在書房,在下陪公子進去。”
石榮冷漠的道:“不用了,老奴會陪少爺進去的。”
屈長貴依然含笑道:“老管傢說的也是。”
他側身讓兩人走在前面,然後隨在兩人身後而行。
經過一重院子,長廊盡頭,有一個月洞門,門內是另外一個院落,花木扶疏,一排三間精捨;門前搭着紫藤架,風和花香,深得寧靜之趣。
石中英隨着石榮,剛走近書房,就聽屋中傳出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石榮,聽說英兒當年墜水未死,已經回來,可是真的麽?”
石中英離傢十載;但爹清朗聲音,聽來和從前絲毫沒有改變。這是十年來多麽懷念,多麽親切的聲音!心頭頓時感到一陣無比的激動。
石榮早已搶着答應:“回老爺,這是真的,真是天大的喜事,少爺已經回來了!”一面急着回頭道:“少爺,快…進去。”
石中英眼已經滿含着淚水,一步跨進書房,就看到迎面站着一個頎長的人影!
這人修眉朗目,面貌清愜,雙鬢微見花白,飄逸之中帶着點嚴肅!
那不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爹,還是誰來?
“爹!”石中英十年來積壓在心頭的這聲“爹”叫出口來,人已撲地跪倒地上,淚水也隨着奪眶而出。
六合劍石鬆齡終究是修養功夫極為精純的人,神情鎮定如恆,衹是雙目炯炯凝視着石中英,漸漸面有凄容,目中也隱含淚水,點頭道:”果然是英兒!”仰首嚮天,徐徐說道:“這是上蒼保佑,不絶我石氏之後…”
說到這裏,兩行老淚,已經從面頰上直滾下來!
這是至情流露,深情感人!
石榮陪着少爺雙雙跪地,嚮老爺勸慰道:“老爺,少爺回來,這是天大的喜事,老爺該高興纔對。”
石鬆齡噙着淚光,舉手拭了一下,點點頭道;笑道:“老夫自然高興,唉,石榮,老關當年眼看英兒失足落水,那份悲痛,簡直如摧心肝,真沒想到十年之後,英兒還能活着回來,而且已經這麽大了。”伸手拉着石中英;溫言道:“孩子,起來,十年了,咱們父子重逢,當真恍如隔世,你讓爹仔細瞧瞧。”
屈長貴在旁笑道:“這是盟主盛德格天,公子才能化險為夷。”
石鬆齡沒有理他,拉着石中英的手、走進書房,自己在一張紫檀雕花椅坐下,目光慈祥,從上到下,仔細的打量他,藹然笑道:“孩子,你也坐下來,為父有話問你。”
石中英應了一聲“是”,在爹下首的椅子坐下。
石鬆齡回過頭去,朝屈長貴吩咐道:“屈總管,老夫今天不見外客,沒有什麽重大的事,你一律給我回了就好。”
屈長貴躬身應“是”,退了出去。
石中英心中暗道:“爹爹當了武林盟主,看來果然比從前忙得多了。”
石鬆齡回頭望望石榮,和聲道:“石榮,你也坐下來。”
石榮站在一旁,惶恐的笑道:“老奴從前跟老爺練過幾手拳腳,腰腳還健,站一會還挺得住,再說,老爺的書房裏,也沒有老奴坐位。”
石鬆齡知道石榮為人拘謹,衹是望着他淡淡一笑,沒有再說,回頭朝石中英問道:“孩子,你當年失足墜水,被洪水衝去,不知是什麽人把你救起來的?”
石中英因師父已有交代,心知自己從師學藝,是一件極端機密之軋爹自然知道,他老人傢要這麽問,自然是為了自己突然回來,好對外加改解釋。這就恭謹的答道:“孩兒是被一位過路的老人救起來的。”
石榮在旁插口道:“阿彌陀佛,這人真是咱們石傢的大恩人。”
石鬆齡一手持須,註目問道,“這位老人傢姓甚名誰?”
石中英道:“他是孩兒的師父,叫做狄𠔌老人,是位採藥的藥師。”
石鬆齡道:“你跟了他十年?”
石中英道:“是的,師父常年都在山中採藥,也教孩兒武功!”
石鬆齡微微一笑道:“他也會武功?”
石中英道:“師父說:在山中採藥,時常會遇上毒蛇猛獸,練武可以防身。”
石鬆齡問道:“他教你一些什麽武功?”
石中英道:“除了練功,師父還教孩兒幾套拳法,腿法、和一路叉法。”
石榮忍不住問道:“他怎麽不送少爺回來呢?”
石中英道:“師父也問過我,但我衹知道咱們傢住在百傢大街。”
石榮急道:“我的少爺,咱們這裏是石門山石傢莊,你說石傢大街,你師父怎會知道?”
石鬆齡持須笑道:“英兒那時不過是個十歲的孩童,那會知道的那麽多?”
石中英心中暗道:“爹果然是和師父說好了的。”
石鬆齡接着問道:“那你如何會找回來的呢?”
石中英道:“那是三個月前,師父有二次從城裏回去,忽然問起爹的名字,孩兒說出你老人傢的名諱,師父忽然拍着大腿笑了起來,並說:“那就沒錯了,他說孩兒可能就是石門山石傢莊的人,說要送孩兒回傢來。”
石榮急問道:“少爺,你師父也來了,他人呢?”
石中英道:“師父把孩兒送到含山,就回去了?”
這些話,自然都是狄𠔌老人教的,自然也是早和石鬆齡約好的。
因此,石鬆齡聽的不住點頭。
石榮輕“唉”一聲道:“這位老人傢不但是少爺的救命恩人,也是少爺的師父,十年養育,恩重如山,少爺怎好讓他過門不入,就這樣走了呢?”
石中英笑道:“師父說他老人傢是山野之人,我回來了就好。”
石鬆齡微微頷首,嘆息道:“你師父是林下隱士;世外高人,自然如閑雲野鶴,不慕浮名,是以不願和為父相見,唉,為父當了六年武林盟主,終日俗芳纏身,像你師父這樣的人,失之交臂,實在可惜。”
石中英心中暗暗好笑:“爹明明和師父是老朋友,裝作的真像,看來自己在巡𠔌學藝之事,果然是十分隱秘的了?但不知這是為了什麽?”
正在思忖之際,忽聽走廊上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
腳步聲快得像一陣風,人還未到,已經響起一串銀鈴般的聲音,叫道:“幹爹,聽說外面來了一個叫石中英的人,就是幹哥哥……”
說話的又嬌、又脆,又快、又急,話聲未落,人已掀簾而入!
那是一個緑衣少女,身上穿的是一件翠緑的春衫,窄窄的腰身,窄窄的袖子,胸前綉着碗口大一朵鵝黃的花朵,配一條曳地百悄長裙,卻是天青色的!
使人一眼就看得出這少女一定很懂得穿衣服,顔色配得很好;清新脫俗!
她不過十八歲,生得很美,筆直的鼻子,新月般的眉毛,黑白分明的一雙大眼睛,配上紅菱般的小嘴,桃花般的臉頰,還有兩個迷人的小酒窩,如此美麗的姑娘,天下雖大,未必多見!
多上幾個,豈非會天下大亂?
她後聲未落,人已跨進屋子,這下,她窘住了!
因為她看到屋子裏已經多了一個藍衣少年!
他,豈非就是她方對”口中叫的“幹哥哥”?但他,她並未見過面,對一個未曾見面的人,就叫他“幹哥哥”,豈不羞人?何況他又是這麽一個英俊少年!
她臉上忽然飛起一片紅暈,裊裊婷婷的在門口站停下來,低着頭,咬着嘴唇,若不勝情;但她一雙黑白分明的剪水雙瞳,卻正在偷偷的瞧着石中英。
石鬆齡目光一擡,藹然笑道:“琪兒,快過來,他不是外人,就是十年前失足墮水的英兒,你們是幹兄妹,快來見個禮。”一面回頭朝石中英含笑道:“英兒,她是你祝伯伯的女兒,叫祝琪芬,拜在為父膝下,你叫她妹子就好。”
石中英雖然十歲就離開傢、但爹提起祝伯伯,他就想起來了。
祝伯伯好像叫祝景雲,是華山派的掌門人,和爹最為莫逆,一年之中,總要到石傢莊來上一兩次,每次都要盤桓上幾天才走。祝伯伯也最喜歡自己,每次來,都要帶來不少吃的玩的東西。
他聽了爹的話,已經站起身來,但臉上不禁有些紅。
祝琪芬也果然款步盈盈的走了進來,帶着紅暈的臉上,豔若朝霞,朝石中英嫣然一笑,低着頭低低的叫了聲:“大哥。”
石中英的臉更紅,連忙還了一禮,也叫了聲:“妹子。”
石鬆齡看着這一對小兒女,似是老懷頗為欣慰,持須說道:“琪兒,還是你領英兒去吧,看看他喜歡住在那裏?”
祝琪芬眨着一雙晶晶發亮的眼睛,偏頭道:“幹爹是要我領大哥去看看,那一個房間比較合適?”
石鬆齡點點頭道:“正是。”
祝琪芬忽然甜甜一笑道:“那就不用看了,東院我爹註的涵春閣,一切都是現成的,衹要被褥換一床就好,我猜大哥一定會滿意。”
石鬆齡笑道:“那是給你爹準備的,你爹來了呢?住到那裏去?”
祝淇芬道:“爹就是來了,每晚不是都在書房和幹爹下棋、飲酒,再不就論茗談天,十天裏也住不上一二天,幹脆叫爹住在書房裏好啦!”
石鬆齡含笑點着頭道:“也好。”
石中英聽爹和祝淇芬的口氣,好像那“涵春閣”,是專為祝伯伯準備的,這就說道:“那是祝伯伯住的,我隨便那裏都可以。”
祝淇芬嬌憨的一笑道:“你不用管,來,我們走。”
說着,轉身朝外就走。
石中英道:“爹還有什麽吩咐?”
石鬆齡揮揮手道:“你快去吧,淇兒會替你安排的。”
石中英行了一禮,纔回頭朝石榮道:“阿榮伯,我先走了。”
石榮道:“少爺先請,老奴也有事要走了。”
石中英掀簾走出書房。
祝滇芬已經站在長廊轉角處,輕輕蹙了下眉,嬌笑着說道:“你這人有些婆婆媽媽!”
她好像已經和他很熟了。
石中英臉上微微一紅,加快腳步,跟了上去。
祝淇芬舉起一隻纖纖玉手,輕輕掠了鬢邊被春風吹散的秀發,和他走成並肩,偏頭問道,“大哥,這十年來,你一直住在那裏?”
石中英道:“一直隨着師父。”
祝淇芬斜脫着他,問道:“學武功?”
石中英道:“師父是採藥的,我跟着師父到處採藥,師父也教我練武。”
祝淇芬道:“你武功一定很好了,不知練的是什麽功夫?”
石中英不好意思的道:“我練的還是些莊稼把式,像‘六路短拳’,‘三十六路長拳’,“螳螂拳’,還有‘十二路彈腿’,”一路打虎叉法’。”
祝淇芬抿抿嘴,想笑,但她沒有笑出來,他說的這些拳法,都是江湖上極普遍的招術,武林盟主的公子,衹學了這些普遍拳法,教人會笑掉大牙。
她咬着嘴唇,凝視了他一眼,問道:“大哥,你十年來功夫,衹學了這些拳法?”
石中英道:“師父說過,任何拳法,“都有它的深奧之處,一個人練武旨在防身,藝在精,不在多。”
祝淇芬道:“大哥的師父一定是位高人了?不知是誰?”
石中英道:“師父衹是一位採藥的老人,叫做狄𠔌老人。”
“狄𠔌老人?”
祝淇芬訝異的道,“我怎會沒有聽人說過呢?”
石中英笑道:師父除了採藥,很少在江湖上走動,妹子自然沒聽人說過了。”
他這聲“妹子”,聽到祝淇芬的耳裏,心頭忽然有一綫甜甜的感覺!
出了東首一道腰門,就是一片花園。說它花園,其實是一大片山坡,外面圍着高墻,山坡間,茂林修竹,雜以桃杏,又因地製宜,建了幾幢小摟;又引來泉水,麯折成溪,溪上加以板橋,有白石小徑,麯折相通。
如今正是春光最好的時候,桃杏盛開,雜花如錦。
祝滇芬回眸笑道:“你看,涵春閣,就是在那裏了,景色好不好?”
伸出一根纖纖玉指,便朝一片花林中指了指。
石中英隨着她玉指看去,果見一片花林中,露出了一角小樓。
突然一陣微風吹過,身側傳來一陣非蘭非麝的花香,煎人欲醉!
石中英聞不出這是什麽花香,忍不住回過頭去。
花間小徑,自然極狹,祝滇芬指點着說話,自然和他靠得極近。他這一回頭,纔發現這股淡淡花香,是從祝淇芬身上散發出來的。
他分不清是從她袖口,領口,還是秀發上,反正他聞到了。
一時不禁聞的臉紅心跳,眼前一片花林,都有些模糊不清。
祝琪芬看他沒有作聲,衹是望着自己袖管發呆。
她袖管本來就窄,這一伸手朝前指點,就露出了半截像羊脂白玉的手腕。她的纖手、玉腕,當然都很美,都很好看。
祝滇芬臉上又起了一陣紅暈,她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怎麽會時常臉紅。但她的眼睛裏卻在閃着光,似乎隱藏着什麽秘密。
兩人緩緩的踏着白石小徑,走過小橋。
橋下清流的溪流,照着一雙人影,好像發出輕柔的贊美。
這是恬靜的聲音!
涵春閣,是一個幽緻的竹樓。
祝琪芬領着他走上小樓,樓上一共衹有兩間,一間較大的是起居室,陳設並不華麗,但一桌一幾,莫不古色古香,精緻絶淪。前面有一條小小的走廊,你可以扶着欄桿,看到遠山含翠,花林如錦。
左首是一個房間,祝淇芬已經推開房門,回頭含笑道:“你來看看這房間是否滿意?”
石中英雖然回到傢裏;但他對這個傢感到十分陌生,現在就像客人般的被招待着。他舉步走進房間。這間房,原是給華山派掌門人祝伯伯準備的,不用說,房中佈置,當然是精緻而雅潔的。
石中英微微搖頭,望着祝滇芬道:“妹子,我不能註在這裏。”
祝滇芬奇道:“為什麽?”
石中英道:“因為這是祝伯伯住的。”
祝淇芬嫣然笑道:“我方纔不是和幹爹說好了麽?爹來,讓他住在書房裏好了。”
石中英道:“這不大好,我住到書房裏去,也是一樣。”
祝淇芬咬着嘴唇,直是搖頭。
她搖頭的姿態也很美!
“不,你不知道,爹來了,幹爹和他商討武林大事,一談就談到深夜,有時下棋,有時候飲酒,時間晚了,就睡在書房裏,這是他們多年來的老習慣,你住在書房裏,並不方便。”
石中英想想,她說的也是有理。
祝淇芬沒待他開口,接着笑道:“告訴你,這間小樓,說是給爹準備的,其實衹是給爹放行李罷了,空着不是白空着,聽我的,你就住在這裏好了。”隨着話聲,輕盈的走過身去,走到左首窗下,伸手推開兩扇花格子窗,回頭招招手道:“大哥,你過來。”
石中英身不由己的跟了過去。祝淇芬伸手一指,說道:“那邊一片竹林子裏,有一角小樓,叫做翠翎小築,我就在那裏。”
石中英道:“你喜歡竹?”
祝琪芬眨眨雙眸,說道:“我喜歡緑色。”
石中英看她身上翠緑衣衫一眼,低聲吟道:“圓緊珊瑚節,鋒利翡翠翎!”
祝淇芬甜甜一笑,道:“那是皮月休的句子,原來大哥也懂詩,‘翠翎小築’,是爹題的名,就是根據這兩句詩來的。”說到這裏,忽然“哦”道:“大哥,你剛回來,一定纍了,還是休息一回吧,我不打擾你啦!”
石中英想說:“我不纍”,但這話豈不是等於留她,她雖是義妹,終究男女有別。
祝琪芬走的很快,快到門口,忽然回過頭來,說道:“我去叫人給你換一床被褥,現在離吃飯還早,待會我會叫你的。”
說完,轉身就走。
石中英道:“不用換了。”
她走簡直像一陣風,衹怕連石中英說的話,都沒聽見。
石中英走過去,在臨窗一張雕花案樞椅上,坐了下來。
離傢十年,回到傢裏,竟然如此陌生!
除了爹,除了阿榮伯,自己簡直像在陌生人傢作客。他不禁搖搖頭,苦笑了一下。
第二天一早,石中英才起身,就有一名青衣使女替他送來洗臉水。
他盥洗完畢,使女就替他端上早餐。
他在狄𠔌,一住十年,都要自己動手,如今回到傢裏,他真的變成了少爺,一切都有人伺候,而且伺候他的,是一名身材苗條,面貌娟秀的少女。
光是這一點,就使他很不自在。
他自然記得小時候,每天早晨,都要到爹的書房裏去請安。吃過早餐,他就步出“涵春閣”一路朝書房而來。
剛走到長廊的轉角處,就聽到書房裏有人說話,而且話聲說的極輕!
石中英自幼練功,而且經過當代九位高人的傳授,他的耳目,自然被訓練的特別敏銳。
這長廊轉角處,和書房少說還有六七丈距離,書房中兩人的話又說的很輕,換了旁人,自然聽不清楚;但石中英聽來還是很清楚。
那是總管屈長貴的聲音,說道:“是,是,回盟主,屬下昨天已經派人查了。”
接着是爹的聲音說道:“如此很好。”
他們自然是在談着公事,因為爹是當今武林盟主。
石中英自然不會去註意他們的談話,這衹是無意中聽到的,他腳下絲毫不停,繼續朝前走去。
衹聽書房中傳出爹的聲音說道:“屈總管,你去瞧瞧,外面是誰?”
屈長貴方應了聲“是”
石中英已經接口道:“爹,是孩子給你老人傢請安來屈長貴掀簾走出,堆起一臉笑容,躬身道:“公子早!”
他不論遇上誰,都是笑臉迎人,一團和氣!
石中英心中暗道:“屈總管真是一個好人,爹當了武林盟主,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幫他做事。”一面連忙含笑點點頭道:“屈總管早。”
說着舉步跨上石階。
屈長貴替他掀起了簾子,直等石中英跨進屋房,纔悄然放下門簾,退了出去。
石中英跨進書房,就恭敬的叫了聲“爹。”
石鬆齡坐在一張高背虎皮交椅上,面露藹容,含笑道:“孩子,你這麽早,就到書房裏來作甚?”
石中英道:“孩兒是給爹請安來的。”
石鬆齡一手持須,掀慰的道:“難為你有這番孝心。”
他口氣微頓,望着石中英道:“你跟師父練過幾年拳腳,根基紮的還不錯,為父是六閤門的掌門人,一生以六合劍馳譽武林,自己兒子,總不能不懂劍術,從現在起,你必須在傢裏安心練劍……”
他緩緩從椅上站起,伸手在案頭取過一册不太厚的手抄本子,隨手遞了過來,坐下說道:“這是咱們六閤門的‘六合劍法’,共有六六三十六劍,這本子解說的頗為詳盡,捲首是六式本門練劍內功,練劍之前,必須先學會練劍內功。下面是三十六式劍法,都有圖文註解,你先把六式練劍內功練熟了,再循序漸進,依圖練習劍法,如有疑難之處,再由為父加以指點,你先拿去仔細研讀。”
石中英在狄𠔌十年,就是沒練過“六合劍法”。因為“六合劍法”是六閤門的秘技,衹有六閤門的人才會,石中英的父親以“六合劍法”成名,師父自然不會教他“六合劍法”。
石中英聽得大喜過望,慌忙雙手接過。說道:“孩兒自當謹記。”
石鬆齡微微嘆一聲道,“為父自從當了武林盟主,這幾年來、武林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取决於為父,整天很少有空閑的時間,連教你劍法的時間,都抽不出來,不過這本劍譜,為父化了多年心血,纔手錄下來的,上面註解的很詳細……”
剛說到這裏,衹見總管屈長貴匆匆走入,躬身說道:“啓稟盟主,腔炯派藍掌門人來訪。”
石鬆齡倏地站起身來,一面朝石中英揮揮手道:“孩子,你回房去吧,為父要出去迎接藍掌門人,也許有什麽公事要談。”
石中英一手捧着劍譜,躬身道:“孩兒告退。”
石鬆齡沒等他說完,已經率同屈長貴,急匆勿的往外迎了出去。
回到“涵春閣”,祝淇芬早已等在那裏,看到石中英回來,就迎着叫道:“大哥,你一清早跑到那裏去了?害人傢等你老半天。”
她今天換了一套粉緑的衣裙,兩條烏黑的辮子;一直垂到胸前,辮梢上,結着兩條粉緑絲辮的蝴蝶結!
看去更顯的清新活潑,人比花嬌!
石中英不敢朝她多看,衹是笑着道:“妹子久候了,我是到爹書房去了。”
祝淇芬目光朝他手上一溜,問道:“大哥,你真用功,手裏拿的是什麽書?”
石中英笑道:“是爹給我的‘六合劍譜’,要我自己看着練……”
祝琪芬小嚙一順,說道:“幹爹真偏心,我纏着要學,他老人傢衹教了我幾手,就說沒時間教,你纔一來,就把劍譜交給了你。”
石中英道:“爹也是說沒時間教我,纔要我拿回來自己練,咱們以後一起練好了。”
祝淇芬披披嘴道:“不知幹爹是不是肯傳給我呢?這是你們六閤門的獨門武學,江湖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獨門武學,都是傳媳不傳女的,我……”
她原想說:“我衹是幹女兒呀!”;但她說到“傳媳不傳女”,忽然發覺自己說漏了嘴,粉臉突地飛起一片紅暈,羞澀地低下頭去,沒再說話。
石中英本來覺得她很會說話,也活潑,現在卻發現她很溫柔,很會害羞。
過了好一會、祝淇芬臉上紅暈漸漸褪去,眨着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嫣然笑道:“大哥,你知道我一清早就來找你,有什麽事嗎?”
她一笑,臉頰上就浮現出兩個小酒窩,很甜。
石中英搖搖頭道:“不知道。”
祝淇芬偏着頭道:“你猜猜看。”
石中英道:“你不說,我如何猜得着?”
祝淇芬眼波流動,輕笑一聲道:“你來。”
伸手拉着石中英的手,朝房裏就走。
石中英衹覺她拉着自己的手,軟綿綿的,柔若無骨。
他從小就跟師父到巡𠔌去,一住十年,別說沒和女孩接觸過,連女孩子的影子,都沒見過一個。
一回到傢裏,就遇上一個嬌滴滴的幹妹妹,一顰一笑,已經夠惹人憐愛。
這下,她纖纖玉手,拉着他的手,就像通上了電,一時但覺面紅耳赤,心頭狂跳,嚎喘說道:“妹子,你這是做什麽?”
祝淇芬拉着他的手,走進房門,纔放開手,指指床上,回頭瞟了他一眼,嬌笑道:“你瞧。那是什麽?”
床上端端正正放着一堆悄疊整齊,簇新的衣衫。
有寶藍色,天青色,深銅色,和眼下最流行,最時新的鵝黃色、梅紅色,件件都是輕羅製成,色彩鮮豔奪目。
石中英不覺一呆,問道:“這些衣衫,是妹子去買來的?”
況淇芬甜甜一笑,道:“纔不是呢,街上買的衣服。裁剪不合身,手工又差,那怎麽能穿?”
她輕盈的轉了個身,面對着石中英,接着說道:“這幾件衣服,是我昨晚逼着幾個嫫嫫趕夜縫製的,你快試試,合不合身?”
她不待石中英開口,接着說道:“明天,有好多客人會來,我爹也要來,不給大哥趕製幾件衣服,怎麽出去接應賓客?”
石中英聽的奇道:”明天有很多客人會來?傢裏有什麽事?”
祝淇芬輕笑道:“有什麽事?明天是一年一次的例行集會、幹爹是武林盟主,還有兩個護法門派。一個是爹(華山派),另一個是八卦門的高伯伯,另外還有幾個,那是幹爹的朋友,也會一起來。”說到這裏,忽然咦道:“大哥,你快脫下來呀,試試合不合身,也好叫她們重新縫製。”
她逼着他脫下藍布衣衫,然後取了一件梅紅色夾衫,雙手提着衣領,伺候道:“大哥,快來穿上看看。”
石中英臉上一紅,詛泥的道:“妹子,還是讓我自己來穿。”
祝琪芬笑着催道:“我說你這人。婆婆媽媽,沒錯吧?你是我大哥,我伺候你穿,這有什麽不對的。”
石中英衹得伸手穿上衣衫,一面扣着衣鈕,覺得甚是合身,這就說:“妹子,你真能幹,好像量着我身裁的,衹是顔色太鮮紅了。”
祝淇芬咕的笑道:“這是梅紅,不像大紅那麽刺目,是眼下京朝少年最流行的春裝顔色了。”
她以欣賞的眼光。上下打量着石中英,喜孜孜的挑着眉毛說道:“正好。再合身也沒有了,大哥穿上這件衣衫,纔是翩翩公子呢!”不待石中英開口,接着笑道:“我喜歡穿緑色,但大哥不能穿,否則變成慘緑少年了。”
石中英笑道,“妹子真會說笑。”
說着正待脫下。
祝淇芬忙道:“大哥就穿着了,還脫下則甚?你是不是不喜歡這顔色?”
石中英道:“這都是妹子給我挑的顔色,我怎會不喜歡?”
祝淇芬星眸之中閃過一絲喜悅,瞟了他一眼,輕笑道:“原來大哥也很會說話。”
正說之間,衹見一名青衣使女急步走了進來,朝祝淇芬福了福,說道:小姐,莊主有事相請。”
祝淇芬輕輕皺了下眉道:幹爹又有什麽事了?一定是什麽東西找不到了,纔來找我。”
一面回頭道:“大哥,我去去就來。”
翩然朝門外行去。
石中英看着她後形,忖道:“這位妹子,真是又聰明,又能幹,祝伯伯把她過繼給爹做幹女兒,自然是因爹傢裏沒人照料,纔要她來的。”
心中想着,隨手拿起劍譜,走到窗口一張椅子坐下。
翻開第一頁,見上面寫着:“六合劍譜,六閤門第十一代弟子石鬆齡沐手敬錄”字佯。
他雖然十歲就是離開了傢;但爹這一手端正謹嚴一筆不苟的楷書,他一看就認識。
這是“多寶塔碑”的字體!
他不禁記得小時候,爹叫自己寫的情景,一筆一劃,都是爹握着自己小手寫的;今爹當上了盟主,連劍法都沒有時間教了,要自己練了,他心頭不覺升起一絲悵觸!
離傢十年,好像父子之間的距離,也拉遠了。
不,爹還是那麽慈祥,那麽關切自己,衹是當上了武林盟主,要處理許多天下武林大事,分去了對自己的敵犢私情。
他一頁一頁往下翻,這册劍譜,共分上下兩捲。
上捲記載的六閤門源流,論劍法,論練劍忌害,劍法歌訣,及六式練劍內功圖解。
下捲纔是三十六路劍法的圖式,每式都有詳細註解。
石中英掙下心來,一口氣把前面幾篇文字,都仔細的研讀了一遍。
六式“練劍內功”,原是練“六合劍”的基本功夫;但石中英十年之中,經九位名師循循誘導,一身所學,已到爐火純青之境,看過一篇,就完全領悟,自然毋須再練。
接下去就是三十六式“六合劍法”,石中英翻到後面,發現一共衹有三十個劍法,後面衹寫着:“第三十一式回光返照”字樣,卻沒有圖文,最後的幾頁,全是白紙,似是尚未寫完。
這最後六招,自然是“六合劍法”最精絶的劍招了。敢情爹寫到這裏的時候,就當選武林盟主,沒有時間寫下去。
這一天,他除了吃飯,整天都專心一志,浸淫在“六合劍法”上,他身邊沒有帶劍,就以指代劍,在房中依式練習。
祝琪芬上午走後,也一直沒有來過。
三十招劍法,經過他一天研練,差不多已瞭然於胸。
晚飯後,石中英在走廊上站了一會,感到春寒抖峭,夜霧極濃,回進屋中,越發覺得無聊。
當下就在起居室中,擺開門戶,以指代劍,把白天研練尚未純熟的三十招”六合劍法”,演練起來。
他一身武功,得到九位名傢的傾囊傳授,自然早已融會了各傢的精英;但他重視“六合劍法”。因為這是他石傢傢傳的劍法,爹因“六合劍法”而成名,他是爹的兒子,非精通?
六合劍法”不可。
爹外號“六合劍”,那當然因為是六閤門的掌門人,精通“六合劍法”,但“六合劍”
的另一意義,是指在爹劍下,從無走得出六合之人。
石中英一意練劍,他打算先練熟三十路劍法,再嚮爹請示最後的六招。
此時以指代劍,在房中展開劍法,練到心領神會之處,不知不覺意在劍光,體內真氣流動,隨着他劃出的劍勢突然透指而出!
就在此時,門簾掀處,一個苗條人影,很快從門外閃身而入。但石中英以指代劍的一記劍勢,也正好劃到,指風嘶然,夾着森寒的劍氣,從苗條人影身邊擦身而過!
苗條人影口中驚“啊”一聲、嬌軀輕晃,在電光石火般的時間,一下閃了開去。
好快的身法!
這下,完全出乎石中英的意外,他武功精純,能發自然能收,同樣在電光石火之間倏地斂手。
苗條人影站停下來,一張春花般的臉上似驚似喜,睜大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一霎不霎盯着石中英,輕輕的道:“大哥,你好精純的功夫。”
她,自然是祝淇芬。
石中英臉一紅,郝然道:“妹子,又在說笑了,我衹是一時無聊,照着爹的劍譜,胡亂練着玩的。”
這話倒也不假,“六合劍譜”就翻開着,放在桌上,他確是在依圖練習。
祝淇芬自然看到了;但她親自經歷,遇上了強烈劍風,總不是假的,要是換了個人,這一記就躲閃不開。其實她縱然不及時躲閃,石中英也已及時收勢?
無意之中,兩人都展露了一手極高的功夫?
這是掩飾不了的事實。
祝淇芬咬着嘴唇,默默的走了兩步,不知她心裏在想些什麽?斜看了桌上的劍譜一眼,說道:“大哥,你把它收起來吧!”
石中英依言覆上劍譜,說道:“妹子有什麽事嗎?”
祝棋芬轉身朝裏問走去;低低的道:“我有話和你說。”
裏問是石中英的房間,她毫不避嫌的當先走了進去。
她是他的幹妹妹,當然用不着避嫌。
石中英跟着走入房中,一面說道:“我聽春嬌說,妹子今天很忙。”
春嬌,是在“涵春閣”伺候的使女。
祝淇芬道:“我爹傍晚時光,已經來了。”
石中英喜道:“祝伯伯來了,我要不要去看看他老人傢?”
他想起少時候祝伯伯最疼自己,聽到他來了,自然感到十分高興。
祝玖芬柳眉含蹙,微微搖頭道:“這時候,爹正在書房和幹爹討論武林大事。他們說的是機密事兒,什麽人都不能進去,你看,連我都被攆出來了,你自然也不用去啦。”
石中英道:“那麽妹子要和我說什麽?”
祝淇芬輕盈的在一張椅子上坐下,擡頭道:“大哥,你也坐下來咯,我們慢慢的說。”
石中英不知她要說些什麽?但看她一本正經的神情,好像真有事兒。當下隔着一張茶几,和她對面坐下,說道:“妹子現在可以說了。”
祝琪芬一雙亮晶晶的眸子,凝註着他,問道:“大哥,你真是十年前落水的石中英大哥?”
這話問的好不突兀!
石中英不覺一怔道:”你懷疑我不是石中英?難道我還會冒充?就算我冒充,阿榮伯總不會認錯人吧?”
說到這裏,心頭突地一動,想起自己回來之後,衹見過爹兩次面,他老人傢雖然和從前一樣的慈愛;但在自己感覺上,總好像缺少一點什麽?心念轉動,不由的急急問道:“莫非是爹在懷疑我?”
祝淇芬臉色微變,輕笑道:“你別瞎猜,誰說你是假冒的來着?衹是你回來的太巧了。”
石中英奇道:“我回來的太巧,這話怎麽說?”
祝琪芬道:“也許這是巧合,因為明天是一年一次例行集會。”
石中英道:“這和我回來有什麽關係?”
況淇芬道:“這且不去說他,但至少有一件事情瞞着我,我纔會這樣問你。”
石中英道:“我有什麽事瞞着你了?”
祝淇芬道:“你說你師父是採藥的巡𠔌老人,他教你的武功,是長拳。短拳,螳螂拳、彈腿和一路叉法?”
石中英點點頭道:“就是這些。”
祝淇芬披披嘴道:“那你方纔使的那一招呢?”
石中英愕然道:“我方纔使的是《玄武爭鋒》,《六合劍法》第十九式,怎麽?妹子覺得那裏不對?”
祝淇芬道:“但你使出來的這一記劍招,明明帶着凜冽劍風,總不是假的吧。”
石中英心頭暗暗一凜,登時想起師父說道:“雖親若父子,也不能吐露衹字”的話來,不覺聳聳肩,笑道:“妹子這話越說越玄了,我身邊沒有劍,纔照着劍譜上的圖書,隨手比劃,胡亂練習,連一點架勢都談不上,那會劃出劍風來?”
祝淇芬疑信參半,但他說的又不像假話,一時咬着嘴唇,偏頭望着他,說不出話來!
她還是有些放心不下,過了半響,忽然壓低聲音說道:“大哥,說實話,你這次回來,是不是有特殊的目的?”
石中英心頭又是一跳!師父確實說過,存一件艱巨的任務,要自己去做;但師父並沒有說出什麽事情?自己也一無所知,因為這是極端機密的事。
他臉上不期流露出驚訝神色,認真的道:”妹子,你究竟想到了什麽?我簡直不懂你指的什麽?”
他跟第九位“師父”學過易容術,因此裝作得很像。
祝琪芬低下頭,雙眉微蹙,好像懷着極大心事,一臉俱是關切之色,幽幽說道:“大哥,你應該相信我,如果你這次回來,真是另有目的的話,你對我說實話,我不會說出去的,也許我還可以幫助你。”
親若父子,都不能吐露衹字,何況祝淇芬衹是幹妹妹?
這是師父臨行時諄諄囑咐之事。
石中英雖然覺得祝淇芬這番話,也是一片真心;但也使他從祝淇芬的話中,聽出果然有一件十分隱秘的大事。
他望着她,臉上一片迷惘,說道:“妹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還是聽不慌你的意思,我回來,因為這是我的傢,一個從小失去傢的人,心裏會如何惦記着傢,如何惦記着爹,回傢會有目的麽?”
他說的真情流露,這是真心話,半點不假。
祝淇芬好像有些失望,但又感到安慰;仍然低低的道:“我衹是隨便說說罷了,大哥也不必放在心裏,尤其不可在幹爹的面前提起,也許是我猜想的不對,因為……”
她輕輕“唉”了聲,又道:“唉,我原是一番好意,看來還是回去的好……”
說着已經站了起來。
石中英怔怔的望着她道:“妹子是說,要我回到師父那裏去?”
祝淇芬搖搖頭,嫣然一笑道:“不,大哥誤會了,我是說,我對大哥說錯了話,還是回房去的好。”
隨着話聲,她已翩然朝門外走去。
第三天。
書房裏不時傳出一兩聲清朗的大笑。
今天三月十五,是石盟主和幾位知交一年一次聚會。
衹要聽主人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賓主交談的一定是愉快。
總管屈長貴,就站在書房門口花棚底下,隨時準備聽候呼喚。
總管,本來就不好幹,一府之內,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兒,都得管到。
當武林盟主的總管,更不簡單,不但石府裏裏外外要他負責,甚至連天下武林,各門各派的事,他都得懂,都得管。
好在屈長貴不論見到什麽人,都以笑臉相迎,一團和氣,不但石府上下的人,對這位屈總管十分敬重,就是江湖各門各派的人,衹要和屈總管接觸過,無不對他另眼相看,贊他一聲能幹。
這幾年來,屈總管着實替石盟主做了下少事、也幫了不少的忙。他可以說是石盟主的左右手。
長廊上,正有一對少年男女,緩步走來,他們正在邊走邊說,狀極親密,那正是幹兄妹兩人!
祝淇芬一大早就約了石中英和她同來。
石中英今天穿着十分整齊,身上穿的是梅紅夾袍,粉底薄靴,加上他面如敷粉,劍眉斜飛,星目朱唇,更顯得翩翩少年,俊逸出群。
祝琪芬自然也刻意修飾,尤其她平時喜歡穿緑色衣衫,但今天卻也換了一身玫瑰紅的衫子,玫瑰紅的百用裙,正好和石中英一個顔色。
這兩人走在一起,真是珠樹瑤花、天生的一對。
屈長貴一眼看到兩人,立即滿臉含笑的趕了上來,拱手道:“在下見過公子,小姐。”
石中英點頭道:“總管早。”
祝淇芬接着問道:“屈總管,幹爹和爹,都在裏面麽?”
屈長貴陪笑道:“在、在,盟主和祝掌門人,都在裏面。”
祝淇芬問道:“還有什麽人。”
屈長貴道:“還有高掌門人、鄧大俠、趙道長、和倥侗的藍掌門人,聽說長江竜門幫的李幫主也要來,衹是還沒有到。”
祝淇芬訝然道:“你說的是獨角竜王李夫衍?”
屈長貴道:“是,是,正是李幫主。“祝淇芬問道:“他來作甚?”
屈長貴道:“這個在下就不知道了,今天是盟主和兩位盟中的護法,一年一歡的聚會,大概他聽到消息。纔趕來的。”
祝琪芬道:“大哥,走,咱們進去。”
兩人跨進書房,就看到上首一張紫檀雕花榻上,和兩旁八張椅幾,圍坐着六個人。
華山掌門祝景雲和六合劍石鬆齡就分坐在上首榻上。
屋中幾人,看到掀簾而入的這一對壁人,不覺呆得一呆!
石鬆齡含笑道:“英兒、淇兒,你們來的正好,快過來見過幾位伯泊。”
祝琪芬搶着道:“幹爹,女兒都認識。”話聲一落,口中叫了聲:爹。”
翩然朝祝景雲奔了過去。
祝景雲一把樓着他女兒,笑道:“這丫頭完全給盟主嬌縱慣了,當着這許多伯伯面前,一點規矩也沒有。”
這時石中英也跟着走到石鬆齡身邊,垂手同立。
石鬆齡含笑道:“這是小兒中英,十年前失足落水,蒙一位採藥的老人救起,幸得不死,前天才回來。”
接着替他一一引見了在坐諸人,坐在榻上右首,身穿銀白長袍,黑須飄胸,豐神脫俗的是華山派掌門人祝景雲。
這人不用爹引見,石中英認得出來,他小時候對祝伯伯的印象極深。
第二人是中等身材,年紀不過五旬,已是滿臉皺紋,但一雙眼睛開合之間,卻是精光四射的老者,是八卦掌門人高翔生。
第三人身材矮瘦,面紅似火的是百步神拳鄧錫侯。
第四個頭椎道轡,一身灰布道裝的老道人,是嶗山風雲子趙玄極。
第五個兩鬢花白,面如重棗的老者,是倥侗派掌門人藍純青。
石中英隨着乃父引見,一一施禮。
風雲子趙玄極呵呵笑道:”恭喜盟主,公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祝景雲含笑道:“中英,你還記得祝伯伯麽?”
石中英恭敬的道:“祝伯伯從小疼愛小侄,小侄怎會忘記?”
祝景雲一雙炯炯目光,衹是打量着石中英,不住的點頭道:“不錯,你小時候就聰穎過人,長大了,果然一表人才,不愧是將門之子。”
高翔生大笑道:“盟主外號六合劍,劍彌六合,武林無出其右,盟主的公子,自該稱為小六合劍!”
百步神拳鄧錫侯接口道:“小六合劍,不如稱之為劍公子的好。”
“好!”風雲子趙玄極附掌道:“好個劍公子,這名稱既響亮,又妥切,哈哈,咱們幾個做伯伯的,沒拿見面禮來,就以這劍公子三字,奉贈公子吧!”
這真合了子隨父貴,石中英一步江湖都未闖過,就得了“劍公子”的雅號。
石鬆齡連說“不敢”,一面接着道:“小兒初學劍術,怎能當得如此稱謂?”
鄧錫侯道:“公子傢學淵源,不出數年,定可嶄露頭角,撇開石兄身為武林盟主不說,令尊以劍名世。公子還錯得了麽,這劍公子三字,實非公子莫屬。”
祝淇芬一雙盈盈秋波,瞟着石中英,面有喜色,漾起兩個小酒窩,說道:“爹、鄧伯伯替大哥取了劍公子三字,這外號真好聽,那麽女兒呢?女兒是幹爹的幹女兒,自然也該叫劍什麽纔對呀?”
祝景雲大笑道:“你這丫頭,方纔爹說你彼盟主嬌縱慣了,這話沒錯吧?外號是要武林大傢公認的、你怎的自己討起封來了?劍什麽?你叫劍丫頭,衹怕還不配呢!”
祝琪芬小嘴一順、不依道:“爹,我不來啦!”
石鬆齡一手持須,含笑道:“對了,滇兒,你前些日子,纏着幹爹,要學‘六合劍法’。幹爹衹教了你幾手,就沒時間再教,擱了下來,如今英兒回來了,幹爹昨天已把劍譜交與英兒,你們兄妹正好一起練習。”
祝淇芬想昨天說過:“傳媳不傳女”的話來,一時粉臉暮地飛起兩片紅霞,扭扭頭道:“女兒纔不想練啦!”
正說之間。衹見屈總管屈長貴勿勿走入,躬身道:“啓稟盟主,方纔據報,長江竜門幫李幫主,距咱們莊子,已不到二裏了。”
石鬆齡微微頷首,朝祝景雲相視一笑,站起身道,“諸位請坐,兄弟去去就來。”
一面回頭朝石中英道:“英兒,你在此陪幾位伯父聊聊。”
舉步朝外行去。屈長貴緊隨盟主身後,亦步亦趨的跟去。
祝景雲含笑朝石申英道:“賢侄,別老站着,你也坐下來。”
石中英道:“諸位伯父商前、小侄站着並不纍。”
祝淇芬道:“大哥,爹叫你坐,你就坐下來咯,幹爹不在,你就是主人了,別婆婆媽媽地好不?”
祝景雲看了女兒一眼,笑道:“你該跟你大哥學學纔是,你瞧,中英賢侄少年老成,有多斯文,誰像你,野的像脫綴野馬。”
祝淇芬微嬌道:“爹,你就是要稱贊大哥,也別盡編排女兒呀。”
百步神拳鄧錫侯笑道:“祝兄有這樣一位如花似玉的千金,真是福氣,兄弟倒覺得女孩子也不能太茬弱了,尤其咱們武林兒女,中幗猶勝須眉,與其茬弱,倒不如野一點的好。”
祝景雲笑道:鄧兄這麽一說,這丫頭就更振振有詞了,女孩兒傢,年紀大起來了,還是文靜些的好,就拿中英賢侄來說,從前兄弟每次到石傢莊來,一見到我,他就要從兄弟的膝蓋上往肩頭爬,現在你看文質彬彬,多有禮貌?”
石中英想兒時的情景,祝伯伯確是時常抱着自己坐在他膝蓋上,但自己從未爬過祝泊伯的肩頭。也許自己年紀小的時候爬過,衹是事隔多年,已經想不起來了。
祝淇芬道:“爹喜歡大哥,又斯文、又有禮貌,那你就要大哥做你的女兒好了。”
她覺得這句話很好笑,不覺“唁”的笑出聲來。
祝景雲微微一笑道:“真是孩子話,你大哥怎能做為父的女兒;但他將來倒可以做為父的………
祝淇芬粉臉驟然一紅,沒待爹說下去,搶着說道:”爹這是要收大哥做徒弟了,這樣就好,爹教大哥‘流雲劍法’,女兒跟幹爹學‘六合劍法’,我和大哥不是都可身兼兩傢之長麽?”
她自然知道爹要說什麽;但這一接口,就輕輕岔了過去。
祝景雲一手拂着黑須,笑:“衹要中英賢侄要學,爹還會不肯麽?”
祝淇芬眼睛一亮,欣然道:“真的?”
祝景雲笑道:“爹幾時說了不算的?”
祝淇芬瞟了石中英一眼,喜孜孜的道:“大哥,爹答應傳你‘流雲劍法’了,其實,爹也沒時間教你,這樣吧,從明天起,我教你‘流雲劍法’,你教我‘六合劍法’,咱們交換着練好了。”
華山“流雲劍法”,石中英早就會了。他一直懷疑教自己華山派武學“流雲劍法”和“穿雲指”的那位“師父”,極可能就是祝伯伯,衹是聲音不對;但又不敢問,別說當着這許多人,就是衹有祝伯伯一個人,他不敢問。
這是師父再三叮囑的,自己練武一節,即使親若父子,也不能吐露,不準多問,因為這是一件十分秘密的事。
為什麽要守秘密呢?他就一無所知;但師父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了,不然,他們這九位老人傢,為什麽要花十年工夫,教自己練各門各派的武功呢?
他心中想着,一面望望祝淇芬,紅着臉道:“我才學了幾招,還不如妹子呢,爹方纔不是說過,要我們一起練習?等我學會了‘六合劍’,妹子再教我好了。”
祝淇芬道:“你不學‘流雲劍法’,我也不學‘六合劍法’。”
衹聽走廊上傳來石鬆齡的笑聲,說道:“李兄難得光臨,而且也來的正好,兄弟幾位友好,正在書房裏,大傢約定了每年集會一次,趁機敘敘,盤桓上十天半月再走。”
另一個洪亮聲音說道:“兄弟那能有這許多時間耽擱y這不用說,自然是長江竜門幫幫主獨角竜王李天衍了。
石鬆齡大笑道:“李兄既然來了,那可由不得李兄了,再說,咱們都已漸入老境,朋友愈來愈少,大傢還能聚在一起,實在難能可貴之事。”
洪亮聲音道:“盟主說的也是。”
兩人話聲漸近,屈長貴槍在前面,替兩人掀起門簾。
石鬆齡走到門口,腳一停。擡擡手道:“李兄請。”
洪亮聲音道:“自然盟主先請。”
石鬆齡爽朗的笑道:“李兄遠來是客,何況還是第一次光臨寒捨,請、請。”
門口出現一個高大人影,洪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兄弟有潛了”。舉步跨入書房。
獨角竜王李天衍,是長江流域首屈一指的竜門幫幫主。也可以說是南七省的總瓢把子,在江湖上,聲望極隆,一言九鼎。
他一步跨進書房,自有他的氣勢,屋內坐着的幾位掌門人,已經紛紛站起身來。
石中英打量來人,衹見這位竜門幫主,年約六旬開外,高大身材,腰背微駝,生得眉如臥蠶,目若丹鳳,鼻直口方,紅臉蒼髯,穿着一襲青緞長袍,虎步竜行,威儀懾人。
石鬆齡貌相清秀,舉止安詳,在先前衆人之間,嚴然是群竜之首,不失為武林盟主之尊;但如今和獨角竜王李天衍走在一起,氣魄、風度,全被人傢所奪!
一個像八面威風的大將軍!
一個衹是落第的秀纔罷了!
祝景雲迎上一步,拱手道:“李幫主久違了。”
獨角竜王巨目一掄,呵呵笑道:“原來祝、高二位護法。藍掌門人,鄧兄,趙道兄全在這裏,盛會、盛會,哈哈,無怪主人非要兄弟盤桓些時日再走不可了。”
倥侗掌門藍純青含笑道:’李幫主第一次來,自該盤桓些時日再走了,連兄弟遠處邊唾的人,都要一年一次,兼程趕來呢!”
石鬆齡連連擡手道:“李兄請上坐。”
原來祝景雲已讓開了上首的坐位。
獨角竜王李天衍如論江湖聲望,並不在六合劍石鬆齡之下,他略為謙虛,就在上首賓位落坐,一面拱手道:“諸位老哥,都是一派掌教,這位子兄弟如何能坐?”
他口雖說如何能坐?其實早已坐了下去。
高翔生笑道:“這叫做後來者居上,咱們聽說李幫主要來,早就虛左以待了。”
說話之時,一名青衣使女端上香茗。
獨角竜王李天衍目光落到石中英的身上,不覺問道:這位小兄弟,是那一位的高足?”
石鬆齡忙道:“他是小兒中英。”一面喝道:“英兒還不快來見過李伯父?”
石中英走上一步,作了個長揖道:“小侄叩見李伯父。”
獨角竜王還了一禮,洪笑道:“盟主令郎,果然是傢學淵源,武林後起英華,一表人才,凌霄聳壑,他日不可限量。”
石鬆齡道:“李兄誇奬,小大愧不敢當。”
獨角竜王正容道:“兄弟略諸鑒人之術,自信老眼還不昏花,令郎前程如錦,不出十年,定當名揚天下,雛風情於老鳳聲也。
祝琅芬輕盈走上幾步,檢社道:“李伯伯,侄女替你叩頭,你老看看我如何呢?”
獨角竜王忙道:“姑娘少禮。”
獨角竜王一手持須,呵呵笑道:“祝兄千金,秀外慧中,也是武林中一朵奇葩,哈哈,這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來不出十年,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石鬆齡在他說話之時,緩緩從大袖中取出一個信封,朝祝景雲遞了過去,說道:“景雲兄,你看看這封信。”
祝景雲似乎感到意外,問道:“盟主,這是……”
口中問着,已經伸手接了過去。
石鬆齡笑了笑,並未回答。
祝景雲低頭看去,衹見信封上寫着“送呈李幫主親啓石門山石緘”字樣,不覺目光一扣,望着石鬆齡,奇道:“這是盟主給李幫主的信?”
石鬆齡點點頭道:“你先看了再說。”
祝景雲依言抽出一張信箋,上首入眼就是一行橫書朱紅小緣:“武林盟主用箋”。
接着八行一筆不苟的正楷,鐵劃銀鈎,字體方正。寫着:”書奉天衍幫主仁兄大人道鑒。腰違仁字,數載於茲,弟碌碌奔馳,覓便無從,緻疏箋候,暮雲春樹,企念殊殷,比維威望遠鎮,景福驕臻,局勝卡禱!月之望日,為至友一年聚之期,茲有要啊,須與閣下面敘磋商,薄具小酌,務冀雲硅光降,弟當掃榻以待,淌荷俯諾,豈僅蓬革增輝已哉,謹此布臆,恕不一一,弟兄石鬆齡頓首再拜。”
祝景雲看完書信,不覺笑道:“原來李幫主是盟主邀約來的,咱們每年一次小聚,今後有李幫主參加,真是好極了。”
石鬆齡點點頭道:“咱們一年小聚一次,兄弟當然也歡迎李兄惠臨參加,尤其對南七省的武林同道而言,自是十分需要之事!”
祝景雲身為一派掌門,江湖經驗,自極豐富,聞言不覺微微一楞,愕然道:“盟主之意,是說……”
他不便說;盟主之意,是說並未邀請李幫主了?因此說到一半,便自住口。
石鬆齡微笑道:“景雲兄難道還沒有看出來嗎?”
祝景雲更覺詫異,說道:“盟主何所指而言?”
“太像了!”
石鬆齡微微吸了口氣,說道:“就是兄弟本人,也感到真偽莫辨!”
祝景雲聳然動容道:“盟主是說,這封信並非盟主的手筆?”
一他此話一出,在坐衆人莫不齊齊一怔!
江湖上居然會有人假冒盟主名義、去賺獨角竜玉!
大傢目光不約而同的朝祝景雲手上那張信箋望去。
石鬆齡徐徐說道,“此人寫這封信的動機何在,實在令人費解、但這封信、不僅紙張和兄弟平常用的,完全一樣,就是這筆字,也摹仿的極為神似,幾乎和兄弟寫的難以分辨!”
八卦掌門高翔生臉色微凜,沉哼道:“此人膽敢冒盟主之名、可說膽大妄為已極,盟主把此事交給兄弟來查辦,非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他是和武林盟主同時由各門各派公舉出來的兩大護法門派之二。(兩大護法門派,即華山派和八卦門)盟主手下,設立兩大護法門派,即是襄助盟主,協辦武林事宜。
高翔生是八卦門掌門人,衹要盟主交辦,他就要展聞偵查。
石鬆齡點點頭,一面沉吟道:“兄弟懷疑此人,假冒兄弟之名,把李兄賺來,可能有什麽陰謀,此事確實須加以徹查,那就請高兄偏勞吧!”
高翔生道:“兄弟敬領盟主金令。”
祝景雲立即把信封信箋一齊遞給了高翔生。
高翔生仔細的把信箋招好,放入信封之中,揣入懷裏。
獨角竜王皺起濃眉,說道,“兄弟覺得此人把兄弟賺來,必須另有用心,也許敝幫會發生什麽事故,盟主若是別無見教,兄弟還是及早趕回去的好。”
說的也是沒錯,他獨角竜王雄霸長江上下流,威鎮江湖三十年,難免和人結下嫌隙,他身係竜門幫安危,自然放不下心。這叫做事不關己,關已則亂。
石鬆齡聞言不覺呵呵大笑道:“貴幫高手如雲,威鎮長江,就是李兄不在,又誰敢輕抨虎須?李兄難得光降,自該盤桓幾日再走,李兄要是不放心,不妨先修書一封,說明原委,要耿副幫暗中加以註意,高兄偵查此案,並請予以方便,兄弟要屈總管立時專程送去,這樣“李兄總可以放心了吧?”
高翔生接口說道:“盟主說得極是,李幫主難得來一趟,自該多住幾天再走,再說,盟主已把此事交給兄弟查辦,李幫主但請寬心,若是差錯,一切惟兄弟是問。”
祝景雲也插口道:“李幫主修一封信,派人送去,倒是確有必要,順便也可告訴耿副幫主,李幫主要在這裏盤桓幾日,才能回去,好教大傢安心。”
獨角竜王一則礙着盟主一再輓留,盛情難卻。二則也覺得幫中高手如雲,副幫主耿承德機智過人,武功極高,就是自己坐鎮幫中,大小事情也有一半是他作主的,想來也不可能會發生什麽意外之事。當下就點頭道:“盟主盛情,兄弟就恭敬不如從命。”
起身走到書案,掌起筆來,寫了一封信。
石鬆齡舉手擊了兩掌,擡頭叫道:“屈總管。”
屈長貴意了聲:“屬下在。”急步趨入,躬身道:“盟主有何吩咐?”
石鬆齡拿起獨角竜王的書信,遞了過去,說道:“你立刻派人把這封信送到竜門幫總舵耿副幫主。”
屈長貴雙手接過,應了聲“是”,便自退去。
這時衹見一名青衣使女掀簾走入,躬躬身道:“啓稟莊主,花廳上已經擺好席筵,可以開席了。”
石鬆齡微微頷首,含笑道:“諸位老哥,請到花廳人席了。”
大傢跟着紛紛站起。
獨角竜王李天衍呵呵一笑道:“叨擾,叨擾,幾時盟主和諸位老哥駕臨敝幫,也讓兄弟作個東道主纔好。”
祝景雲接着笑道:“李幫主寵邀,兄弟等人那能不去?”
高翔生道:“正是,正是,咱們叨擾了盟主,就全班人馬去叨擾李幫主幾天。”
獨角竜王為人豪放,一生好客,聞言不覺大是高興,洪笑道:“一言為定,兄弟能請到盟主和諸位老哥,光臨敝幫,真是兄弟無上榮寵。”
石鬆齡微微一笑道:“李兄好說、請,請。”
大傢互相謙讓了一陣,纔步出書房,踏上長廊。
石中英和祝滇芬走在最後,祝淇芬悄悄的道:“大哥,你會不會喝酒?”
石中英搖搖頭道:“我從沒喝過。”
祝淇芬道:“今天這席酒,你是小輩,每個人都得敬酒。”
石中英聳聳肩道:“那我就非喝醉不可。”
石中英真的喝醉了!
他醒來的時候,自己已經四平八穩躺在床上,頭還有點昏,但神智完全清醒過來。
他衹記得席終的時候,腳步有些踉蹌,是爹要總管屈長貴扶着自己回來的。
當然還有祝淇芬的,她好像不放心,一直陪着自己,大概看自己睡着纔走的,但在迷糊之中,好像有人在自己身上搜索,那也許是夢魘!
自己身上,根本什麽也沒有。
坐起身子,發現床前一張小幾上,還沏了一壺濃茶,他覺得有些口渴,拿起茶壺,湊着嘴,喝了幾口。
茶已經涼了,它有着清新的香氣,也有苦澀的味道;但它卻能解酒。
石中英喝下幾口冰涼的茶水,使他神氣為之一爽。
擡眼看看窗外,夕陽已斜,差不多是西牌時光。
穿好靴子,舉步走出房門,春嬌就站在門外伺候,看到石中英起來,慌忙躬身道:“公子醒了,小婢給你打洗臉水去。”
石中英一擺手道:“不用了。”
春嬌為難的道:“這是小姐吩咐的,公子起來了,要小婢小心伺候,給公子準備熱水,洗一把臉……”
石中英舉手在臉上抹了一把,笑道:“算了,我想到林中去走走,吸口清鮮空氣,你不用伺候。”
說着,走出小樓,仰天舒了口氣,不覺踏着花間小徑,信步走去。
花林間一片嗽嗽烏聲,這是鳥雀歸巢的時候!
石中英不禁想起了狄𠔌!
想起了狄𠔌中翠緑可愛,嗚聲特別清脆的搗藥烏!那裏雖然不是自己的傢,但自己是在那裏長大的。
在狄𠔌的時候,並不覺如何,一旦離開了狄𠔌,就覺得對它有着一份特別的感情。
如今雖然回到傢裏,但一想到狄𠔌,就使他有無限的留戀,好像這個傢,還不如狄𠔌來的親切。
因為這個傢,一切都使他感到陌生,人、事、和眼前的環境。
母親在自己懂事的時候,就去世了,衹有爹,是他最親的人;但當上了武林盟主,終日有許多人找他,許多半,要他處理,無形中,剝奪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
除了爹,傢裏這許多人中,衹有一個阿榮伯,是從小帶着他長大的人。他突然想起了阿榮伯,衹有自己回來那一天、見到過,這三天來,都沒有看到他的人。
想起阿榮伯,就想立時要去找他。
石中英折回原路,匆匆朝東院門走去。
剛到門口,就見一名園丁,正從裏面走出。突然想到自己不知阿榮伯註在那時?正要找人問問,這就腳下一停,間道:“你知道阿榮伯住在那裏麽?”
那園丁聽的一楞,接着陪笑道:“公子問誰?阿榮伯,咱們這裏沒有阿榮伯。”
石中英聽的又好氣,又好笑,阿榮伯是傢裏唯一老人,他居然會不知道!
對了,那兩天每個護院的都叫阿榮伯“老管傢”,阿榮伯是自己叫的,他怎麽會知道,心念轉動,又道:“我說的就是老管傢石榮。”
那園丁“哦”了一聲,道:“公子是說老管傢石榮,他就住在後院。”
石中英問道:“後院如何走法?”
那園丁道:“後院,就是在第三進後面。”
石中英點點頭,舉步跨進東院門,循着長廊,往後進走去。
穿過三進院落,他忽然覺得眼前的景物,對他十分熟悉!
這裏是一個很幽僻的小園,十幾棵森森古樹,都是百年以上之物,樹身之大,枝葉離地少說也有三數丈高,圍着一道矮墻。
靠西首有一道角門,墻上爬滿了緑色藤蔓,連這道角門也有一半被藤蔓遮住。
地上草也長得很高,一條通嚮角門的石板路,也全被叢草所淹沒,好像已有根久沒有人通行了!
這是從前的後院!
偌大一座石傢莊院,衹有這裏沒有改變,依然保持着十年前的看樣子。
石中英記得小時候,時常和阿榮伯在這裏捉迷藏。
阿榮伯輕功雖然並不高明,自己時常纏着他爬上樹去抓小鳥,他兩手抓了兩衹小烏,從離地三丈高的樹幹上一躍而下,自己就非常羨慕他。
好像除了爹,他的本領,就是天下第二了。
石中英眼前浮起一幕幕兒時的景象,一個人衹是怔怔的站着,過了半晌,纔回頭朝角門看去。
他還記得那角門外面,是三間小屋,原是堆置雜物的地方,十年前,就已破舊了;阿榮伯怎會住在那裏面的呢?
他舉步朝角門走去,伸手拉開木門,一排三間小屋,已經呈現在眼前,那和自己小時候看到的,並沒有兩樣。
衹是破舊的,更破舊了。
這和前面三進華麗的屋子,簡直不能相比!
前面如果是華廈,那麽這裏衹能說是雞籠!
阿榮伯從小追隨着爹,幾十年來,忠心耿耿,一生的歲月;都耗在石傢。如今傢裏衹他一個老人了,爹怎會任令他住在這樣一個聊蔽風雨的小屋子裏?
他心頭感到大是不平,同時也有些激動,口中叫了聲:“阿榮伯。”
腳下不由自主的循着石子小徑,奔了過去。
越過一片菜畦,門是虛掩着。
石中英推門而入,中間是一間隘窄的小客室,黃泥地,除了一張破舊的方桌,一張木凳,邊上靠墻角處,還放着幾把鋤鍬之類的農具。
室中沒有人。
石中英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石府老管傢的住的地方!
他呆得一呆,又大聲叫道:“阿榮伯。”
這回,有人答應,那正是阿榮伯的聲音,“誰?是少爺。”
他已經聽出來的是少爺來了,三腳兩步,從屋後奔了出來,雙手在衣上抹了抹,迎着喜道。“唉,真是少爺,你怎麽找到這裏來了,這……裏地方髒得很,少爺……你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端過僅有的一張凳,用手抹着,、又道:“少爺,你坐。”
石中英並沒有坐。他當然不是為了凳子髒,一面關切的問道:“阿榮伯,你在做什麽?”
石榮陪着笑道:“天快黑了,老奴一個人在後面做飯,吃過飯,天山黑了,就上床睡覺。”
石中英頗感意外,問道:”你自己做飯?不跟大夥一起吃麽?”
石榮道:“人老了,貪圖清靜,一個人種種菜,燒兩餐飯,正好打發日子。”
石中英道:“你還種菜?前面菜畦裏的白菜,就是你種的?你這是幹什麽?還要這樣辛苦?”
石榮苦澀的笑了笑道:“這也沒有什麽?老爺就是因為老奴上了年紀,咱們傢裏的事,不用老奴再做,老閑着沒事,這片園地,荒着也是荒着,就種些菜,一個人也夠吃了。吃不完的,還可以腌起來……”
石中英心頭一陣難過,問道:“是爹叫你住到這裏來的?咱們前面不是有很多房屋麽,你也不用住到這裏來呀!再說,你跟了爹這麽多年,就是上了年紀,享享清福,也是應該的。”
石榮目中含了一包淚水,笑着道:“少爺,老奴住在這裏,又有什麽不好?”
石中英道:“阿榮伯,我去跟爹說,你怎麽能住在這裏?你在我們石傢,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再讓你太勞累了。”
石榮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說道:“少爺,你別跟老爺去說,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天下武林的大事,已經夠操心的了,老奴這樣很好,有你少爺這樣關心,老奴已經夠高興了。”
石中英道:“阿榮伯,你不是在做飯麽?我跟你進去瞧瞧。”
石榮連忙搖手道:“不,不,後面髒的很,少爺來了,老奴待一會再做,也沒關係。”
石中英道:“不,阿榮伯,我也沒吃飯,我要吃你親手做的菜,我陪你一起吃。”
石榮急道:“那怎麽成?少爺沒用過飯;就快回去。”
石中英道:“不,我要進去看你做飯。”
他沒待石榮說話,舉步往裏就走。
石榮更急,跟在後面道:“少爺,你不能進去,裏面實在太髒了。”
裏面是一間又黑又小的廚房,石榮打掃的雖然幹淨,但仍然是亂糟糟的,土竈上放着一小鍋飯,已經有焦味,竈旁衹有一盤炒好的青菜。
菜是他親手中的,自然很新鮮;但卻看不到油。
石中英眼中,突然涌出了淚水,他真沒有想到阿榮泊還是石傢的“老管傢”,竟然過着如此清苦的生活!
他聲音有些呸咽,說道:“阿榮伯;我一定要跟爹去說,你今天就搬到前面去,我傢不能這樣對侍你,我想,你這樣的生活,爹恐怕也不會知道的。你說,“這是誰的主意?”
石榮道:“少爺,快別如此,老奴苦了一點不要緊,少爺回來了,老奴倒正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石中英道:“阿榮伯,你有什麽委屈,衹管說。”
石榮笑道:“老奴不是說了麽?老奴年紀雖然老了,還健朗的很,住在這裏,倒也清靜,那有什麽委屈?”
石中英道:“那你告訴我什麽?”
石榮輕籲了口氣,纔道:“這件事說來話長,從前老爺經常說,要治國,必先齊傢,老爺治傢一嚮謹嚴,但自從老爺當了武林盟主,也許外面的事多了,莊上用的人手,也比從前多了許多,這幾年來,笑面虎引進了不少人來,老奴“笑面虎?”
石中英截着他話頭,忍不住問道:“阿榮伯,你說的笑面虎是誰?”
石榮憤慨的道:“還有誰?他終日裏堆着笑臉,不是笑面虎,是什麽?”
石中英明白了,阿榮伯說的笑面虎,自然是總管屈長貴,一面問道:“他為人如何?”
石榮道:“老奴跟隨老爺這麽多年,江湖上的事兒,老奴也聽的多,看也看的多了,這幾年,咱們莊上……”
“嘿!”一聲森冷的沉嘿,打斷了石榮的話聲。
那聲沉嘿,似是從前面傳進來的。
石榮目光一擡,問道:“是什麽人?”
石中英覺得奇怪,此人居然敢偷聽自己和阿榮伯說話,居然還敢嘿然冷笑。這就接口道:“我出去看看。”
隨着話聲,迅快走了出去。
這不過是一句話的工夫,隘厭的小客廳裏,根本沒有人影。
石中英心頭不禁有氣,一個箭步,掠出門外,天色已經有些暗下來,但菜畦間靜悄悄的,依然沒見人影。
那一聲冷嘿,明明有人在屋裏偷聽了阿榮伯的話而發!
那麽人呢?他不可能在一轉眼之間,就去得無影無蹤,你非他會飛!
石中英在狄𠔌九易名師,十年苦練,他相信此人身法再快,也逃不過自己的眼睛。
他暗暗覺得奇怪,付道:“此人冷笑出聲之後,莫非就躲了起來?”
“但這是為什麽呢?他既然要躲起來,又何用這聲冷笑?”
他終究經過九位名師的嚴格訓練;江湖經驗縱然不足;但十年之中,從九位師父口中,聽到的事情,可不算少!心頭驚然一動,急忙回身往裏走去,口隨着叫了聲:“阿榮伯。”
石榮沒有作聲,但石中英已經奔進廚房,目光一註,他一顆心,不覺直往下沉!
石榮直挺挺的撲臥在地上,一縷殷紅的鮮血,正從後腦緩緩的流出來。
石中英一下掠到石榮身旁,急忙俯下身去,仔細察看了傷處。
那是一種歹毒的指功所傷!
後腦骨已被洞穿,人已經沒有救了。
石中英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阿榮泊被害,顯然是為了他要告訴自己一件事,那人怕他說出什麽話來,纔殺人滅口。
他噙着兩行淚水,緩緩站起身子,咽聲道:“阿榮伯,是我害了你,我一定會找出兇手來的。”
咬着牙,轉身衝出小屋,一路朝前進奔去。
天色已經昏暗,他一路奔行,沒人看到他的臉色,他臉上神色悲憤激動,鐵青的怕人!
他衝進書房,書房裏燈光明亮,但卻靜悄悄的,沒有人聲。
衹有一名伺侯茶水的使女,在那裏打掃,看到石中英,慌忙叫了聲:“公子。”
石中英問道:“爹呢?”
那使女回道:“莊主和幾位貴賓,都在花廳入席了,小蟬方纔聽莊主曾要總管去請公子呢!”
石中英沒待她說完,已經轉身衝出書房、花廳裏,燈火輝煌,老遠就可聽到獨角竜王李天衍洪亮的笑聲。
總管屈長貴就站在走廊上,老遠就看到石中英,立即滿臉堆笑的迎了上來,叫道:“公子,方纔……”
他臉上永遠帶着笑臉,難怪石榮叫他“笑面虎”!
石中英沒理他,加快腳步,像一陣風般衝進花廳。
廳上酒筵方開,兩名青衣使女正在執壺斟酒。
祝淇芬坐在下首,她邊上還空着一個位於。她聽到腳步聲,立即站了起來,嬌聲道:“大哥,你到那裏去了?屈總話說你不在房裏,你坐下來咯!”
石中英根本沒聽祝琪芬的話,他一直走到爹身邊,口中叫了聲:“爹!”
目中突然挂下兩行淚水。
他這舉動,使得席上諸人齊齊為之一怔。
石鬆齡手中還拿着酒杯,正準備和倥侗掌門藍純青幹杯,看到石中英神色不好,不覺愕然道:‘英兒。你怎麽了。”
石中英垂淚道:“阿榮伯死了。”
石鬆齡放下酒杯,註目問道:“阿榮死了?你怎麽知道的?”
石中英道:“孩兒方纔去找阿榮伯,他正在自己做飯。。。。。。”
石鬆齡訝然道:“不對呀,為父因他上了年紀,不用做事,阿榮是個懷舊的人,咱們莊上,衹有後院沒有改建,他堅持要住在那裏,但他一日三餐,都皇廚房裏送去的。”
石中英憤憤的道:”爹大概還不知道,阿榮伯生潔清苦,不但自己做飯卜而且還要自己種菜,他除了一鍋糙米飯,菜也衹有一盤自己種的白菜……”
石鬆齡不信道:“這不可能,為父也去看過他,那小園裏有一片空地,他種了菜,為父還說過他,他說整日沒有事做,種菜、鋤土,可以鬆鬆筋骨,但一日三餐,何用他自己燒?”一面朝屈總管問道:“屈總管;老管傢的伙食,是不是大廚房送去的?”
屈長貴連忙回道:“是,是,這些年都是由廚房打雜的薑老七送去的。”
石鬆齡點點頭,又朝石中英問道:“阿榮是被誰害死的?”
石中英就把當時的經過情形,說了一遍。他除了沒說出笑面虎的話、其餘都說了實話。
石鬆齡雙眉微蹩,說道:”他說有活要告訴你,但卻沒有說出來?”
石中英點頭道:“是的,孩兒懷疑這是殺人滅口。”
石鬆齡持須道:“不會有這麽嚴重,晤,你聽到一聲冷嘿,就趕了出去,那是沒看到兇手是誰了?”
石中英應道:“是。”
石鬆齡道:“此人敢在咱們石傢逞兇,膽子可算不小!”回頭朝祝景雲道:“景雲兄;這裏你代兄弟敬大傢幾杯,石榮隨我多年,兄弟要親自去看看。”
祝景雲道:“盟主衹管請便。”
石鬆齡站起身道:“英兒,你隨為父去。”
祝淇芬跟着站起身來,搶着道:“幹爹,女兒也去。”
石鬆齡未置可否,當先舉步走了出去。
石中英緊隨着爹的身後,祝淇芬搶了上去,和他走成並肩。
總管屈長貴不待吩咐,跟在三人後面亦步亦趨的相隨而行。
出了花廳,屈長貴從一名莊丁的手中,接過一盞紗燈,在前面引路。大傢往後院而來。
傢人們看到莊主一臉凝重的朝後進走去,他身後還跟着公子,小姐,一時不知道後進發生了什麽事故?但卻沒有一個敢問。
後院,樹林陰森,一片黝黑!
六合劍石鬆齡內功精湛,黑夜之中,雙目神光炯炯,又用目光一瞥,不覺皺皺眉道:“這裏怎麽已有好久沒人打掃?”
屈長貴連忙陪笑道:“是、是、屬下這幾天忙着照料前面,疏於督促,他們就偷懶了,屬下明天就要人來打掃?”
說着,搶前幾步,伸手拉開角門。。
石中英記得自己進來之時。這扇門並沒有關,不知是誰關上啊?
跨出角門,就可以看到一片菜畦,和三間小屋,小屋中,已經點上了燈,一扇鬆門,也已合上,燈光是從木格子窗裏透射出來的。
石中英覺得奇怪,忍不住低低的道:“爹,孩兒來的時候,屋裏並沒有燈。”
石鬆齡衹是擺了擺手,並未作聲。
一行人穿過菜畦,很快走到檐下,屈長貴一手提着燈籠,走在前面,左手一推,木門呀然啓開!
這一剎那,石中英不禁怔住了!
那一間隘厭的小客堂裏,桌上點着一盞油菜,燈光雖然不亮,但大傢看的清楚!
一個身穿藍布大挂的老蒼頭,正坐在木椅上吃飯!那人不是“老管傢”石榮,還有是誰?
他被突然而來的屈總管推開木門,也不由的一怔,急忙放下飯碗,站起身來!
屈長貴推開木門、立即站在邊上、那自然是讓盟主進屋。
石榮一眼看到石鬆齡。一張滿布皺紋的老臉上,登時現出惶恐之色,連連躬身道:“是。。是老爺你…這時候怎麽會到老奴這裏來的。”
石中英好像遇上了鬼魅!
他明明看到阿榮伯倒臥地上,自己仔細的察看過,他後腦是被一種歹毒的指力洞穿,殷紅的鮮血,從耳後流到地上!
人死决不可能復生!他心頭機伶一顫,急步奔了上去。一把抓阿榮肩頭驚喜的叫道:“阿榮伯,你沒有負傷?”
人活生主的站在面前,他當然不能說“死”。
他雖然沒有江湖經驗;但當他看到阿榮伯後腦被指力洞穿而死的人。依然活着,心頭已經感到事情大有蹊蹺。
他除了悲憤、當然不會有什麽驚喜。因為他在狄𠔌曾經跟一位名師學過易容之術,他抓住石榮的肩頭,兩人自然面對着面。
如果此人,經過易容,當然瞞不過他的眼睛,但在他凝註之下,他失望了!
阿榮伯臉上,絲毫找不出易容的痕跡,竟是如假保換的阿榮伯!
石榮被他抓着肩頭,驚異的道:“少爺,你說什麽?老奴負了傷?老奴好好的,怎會負傷?”
連聲音都一點不假!
石中英感到手指冰涼,接着道:“但你……”
石鬆齡臉色已是和緩下來,看了石中英一眼,攔着話來,含笑道:“阿榮,沒有什麽?
老夫衹是帶着他到處走走,經過後院,順便彎過來看看你,哈,你的伙食還好吧?”
目光隨着往桌上看去,桌上放着四菜一湯,和一小桶白飯。
四盤菜看中,當然有魚、有肉,另外兩盤,是小蝦炒蘿蔔,菲黃炒蛋,湯是豆腐湯。
這菜餚並不算壞。
石榮一臉俱是感激之色,說道:“老爺這般關心老奴,真是折煞老奴了,一天三餐,都是大廚房裏送來的,老奴本來說,不用這樣費事,還是老奴自己到廚房去吃好了,但薑老七執意不肯;說是屈總管交待的,他不送來,反而成了階偷懶了。”
這話和屈長貴說的完全吻合。
石鬆齡含笑點點頭道:“好,飯菜涼了,你吃飯吧!”
他這話自然已有退走之意。
石中英道:“阿榮伯,方纔我來的時侯,你不是自己在做飯麽?”
石榮笑着道:“老奴方纔不是告訴少爺,晚飯還沒送來麽前是老媽子做的飯,後來老爺當了盟主,咱們莊上人手多了,就由大廚房裏做飯,老奴跟隨老爺這麽多年,從沒自已做過飯,少爺一定是聽錯了。”
石中英心中暗道:“阿榮伯明明說他自己做的飯,自己明明親眼看到燒的一小鍋飯,而且聞到飯的焦香,和竈旁他炒好的一碟白菜,難道還會有錯?這一定不對!”
但到了此時,方纔親眼看到的一切,全成了假的,他那裏還能說得出話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石中英自然不信,他不再多說,伸手從屈長貴手裏,接過燈籠,一言不發朝屋後廚房衝了進去。
燈光照下,狹小的廚房裏,自可一目瞭然!
阿榮伯的屍體,當然不見了,連地上那灘血跡。也已沒有留絲毫痕跡。
廚房似乎經過打掃和整理,不但地上幹幹淨淨,就是竈上、桌上,都收撿的十分整潔。
那一鍋飯,那一盤炒好的白菜,此刻都不見了叮土竈上還有些微溫,燒好的衹是一壺開水。
這當然不是夢。
事實擺在眼前,使他有口也說不清,但他心裏明白,這是有人佈置的,這人是誰呢?
當然,就是殺害阿榮伯的兇手。
他怕阿榮伯說出他的秘密,纔殺以滅口,又怕爹來了,追查真相,纔布成了這樣一個天衣無縫的騙局。
此人能在短短時間中,佈置得不留絲毫破綻,手法可說高明已極!但他們還是留下了漏洞!
這漏洞是什麽?就是自己。他們除非把自己一起除去,否則自己總有揭穿他們秘密的一天。
正在他怔怔出神之際,衹聽爹的聲音,已在身後溫和的道:“孩子,咱們回去吧!”
接着一隻溫柔纖小的手,伸了過去,拉着石中英往外走去。
屈長貴迅快從公子手中,接過燈籠,走在前面引路。
石榮彎着腰,一直送出小屋,神色恭謹的道:“老爺、少爺、小姐好走,老奴不送了。”
石中英跟着爹身後,跨出板門,衹覺着這小屋、菜畦,竟然變成了陰森詭秘的鬼緘!
平日忠誠勤奮的阿榮,也成了陰森詭秘的勝影,自己找不出一點證據,爹說什麽也不會相信的。
石中英默默的走着,甚至連祝淇芬拉着自己的手,都毫無感覺。
轉角門,他好像鬆了一口氣,忍不住叫道:“爹……”
石鬆齡藹然道:“孩子,你不會喝酒,以後應該少喝一些,酒能亂性,中午你喝的太猛,也太多了些!”沒待石中英開口,接着道:“淇兒,你陪大哥去,好好休息一回,為父還得前面去應酬。”
祝淇芬點點頭道:“女兒省得。”她緊傍着石中英,柔聲道:“大哥,我送你回去。”
石鬆齡先行走了;屈長貴提燈籠,一直把兩人送到涵春閣,纔行退去。
兩人回到房裏,祝滇芬柔順的道:“大哥,你還是躺一會吧!”
石中英睜大雙目,說道:“你當真我酒還沒醒?”
祝淇芬一雙清澈如水的目光,望着他,婉然道:“但你…”
她目光之中,含着憐惜之色,衹說了兩個字;就沒說下去。
石中英自然知道,她想說:“但你明明醉的很厲害,不然怎會發生這樣的事?衹有酒醉的人,纔會有這樣的錯覺。”
她沒有說下去,是為了不願刺激自己。
春嬌很炔就了沏一壺濃茶送來,放到幾上,很識趣的悄然退走。
祝淇芬拿了一個白瓷茶盞,親自倒了一盞茶,送到石中英手中,柔聲道:“大哥,你喝一口熱茶,也許會好些。”
她一直認為他酒還沒醒。
這也難怪,一個正常的人,决不會有這般奇怪的舉動,不用說,這自然是酒精在作怪!
因此,她要親自陪着他,伺候的很小心、很周到、也很溫柔體貼。
石中英接過茶盞,感動的道,“妹子,謝謝你。”
祝淇芬婉然笑道:“不用謝,大哥,我看你還是去躺一會的好。”
石中英緩緩的喝了兩口茶,心情果然隨着平靜下來,笑了笑道:“我不纍;妹子,你到前面去吧!”
祝琪芬道:“我吃不下了,還去則甚?”說到這裏,忽然“哦”了一聲,偏着頭問道:“大哥,你餓不餓?”
石中英自然餓了,點點頭道:“好像有些餓。”
祝棋芬翩然站了起來,說道:“我要春嬌到廚房裏去給你弄些吃的東西來。”不待石中英開口,走到房門,嬌聲叫道:“春嬌。”
春嬌應道:“小姐,你有什麽吩咐?”
祝琪芬道:“你到廚房裏去,給大哥弄些吃的東西來,要快些。”
春嬌答應一聲,轉身往外行去。
石中英手中還拿着那盞茶,衹是怔怔的望着地板發呆。地板是黃漆的,光可鑒人!
窗簾在吹動着,雖是暮春時節,吹進的晚風,還是有生寒意。
祝淇芬輕悄的站起身,走近窗下,關上了東首兩房窗參;輕輕的拉上窗簾,然後又回到原來的椅子上坐下。
她似是為了使石中英能夠寧靜下來,他沒開口,她也沒說話,衹是默默的陪着他。
她真像一個溫柔體貼的妻子,陪伴着丈夫一樣。
她當然不會是長舌婦,常在丈夫心煩的時候,碟碟不休。
她本來是個又嬌刁,又活潑、又帶着些稚氣的少女,滿心都是好奇;但這回她卻沉靜得有如少婦。
她並沒有追問,他為什麽會有這種離奇的想法?奇特的舉動?那是因為她知道他喝醉了還沒清醒。
一個人酒醉之後,往往會神志恍惚,做出連他自己都莫名奇妙的事來。
她自然不問的好,讓他好好的休息一回。
門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纔劃破沉寂!
春嬌提着一個食盒進來,放到一張桌上,打開食盒,端出四碟精美的菜餚,和一鍋熱氣騰騰的雞絲面。放到牙著、瓷瓶,裝了一碗面,纔欠欠身道:“公子,面來了,快趁熱吃吧。”
石中英站起身,走到小桌旁坐下,回頭道:“妹子,你餓不餓?”
祝淇芬嫣然笑道:“我纔不餓呢,你快吃吧!”
石中英也不多說,自顧自把一碗面吃了。
春嬌看他吃的津津有味,說道:“公子,小婢給你再添一碗。”
石中英放下著子,搖搖頭道:“不用了。”
春嬌趕忙送上一條熱面中來。
祝淇芬站起身道:“大哥,你早些休息了,我該走啦!”
石中英臉上確實有些倦容,又打了個呵欠,但他用手遮着張開的嘴,一面說道:“不要緊,我還不想睡,妹子坐一會再走不遲。”
祝琪芬眨動一雙清澈的眼睛,望着他,笑道:“瞧你,嘴裏說不睡,一連就打了兩個呵欠,還當我沒看到麽?好啦,還是早些睡吧!我要走了。”
說完,翩然朝門外走去。
春嬌收起食盒,過去替石中英鋪好錦被,然後又去關上了南首的兩扇落地長門,放下簾幕r石中英打着呵欠,揮揮手道:“好了,不用你伺候了,你也去睡吧!”
春嬌福了福道:“公子晚安,小婢那就告退了。”
轉身退出,隨手關上了房門。
石中英過去閂上了門閂,脫下長衫,一口吹熄了燈,就在床上盤膝坐走,閉目調息。
他豈會真的如此想睡,連打着呵欠?那衹不過好讓祝淇芬早些離去罷了!
阿榮伯遇害,是自己親眼目睹之事,對方縱然巧妙的掩飾過去。爹和淇芬縱然認為是自己喝醉了酒,尚未清醒,但他自己心裏明白,他沒有醉。
這是一件毫無疑問的殺人滅口之事。
就算死的不是阿榮,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傢裏,他也要查個水落石出!何況還有阿榮伯要說沒有說出來的事,其中似乎別有隱秘。
正因為爹是當今武林盟主,這件隱秘之事,又發生在自己傢裏,那人又怕阿榮伯說出來,不惜殺人滅口,就顯得事情不同尋常,說不定其中隱藏着某種陰謀。這一陰謀,不是對爹不利,就是和武林中某一件事有關。
石中英坐在床上,但覺思潮起伏,自然靜不下心來。他當然也用不着真的靜下心來調息,他衹是坐在床上等待時間而已!
此時花廳裏酒席縱然已經完畢;但爹和幾位老朋友,可能還論茗聊天。
自己的行動,自然愈隱秘愈好,不能讓人傢發現,更不能驚動爹,那麽此時還不能出去。
一個心裏有事的人,坐在床上,眼巴巴的從二更不到。一直坐到三更,這本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但他終於耐着心等到了!
遠處不是傳來三記更鐘?
“是時候了!”
石中英一躍而起,輕悄的落到地上,一個箭步,掠近東首窗下,輕輕推開半扇窗戶,身形一弓,很快穿窗而去,又輕輕的掩上了窗門。目光朝四外一掃,便自長身撲起,快得如同閃電,一下就隱入花林之間。
此刻已是半夜;更深入猙,但東院門並沒有關,那是通嚮正宅必經之路。
東院門外,雖是一片山坡,但因為這一帶景色宜人,因地製宜,在花林中建了幾棟精捨,作為來賓居住之所(石中英住的涵春閣,原是專為華山掌門人祝景雲準備的)今天來的賓客,佛了祝景雲住在爹書房裏,其餘的人,自然全都安頓在幾處精捨之中。
東院門距離書房最近,自然也不能關了。
石中英知道,要去後院,衹有兩條路:一是由東院門穿過三進正宅,這當然不能走,此刻雖是子夜;每一進院落,可能都有護院的人。
第二條路,那就是從山坡上去,繞過莊院,到了後院墻外,再越墻進去,這樣就不虞被人發現。
主意既定、就循着花林間的小路行去。為了小心起見,他仍然藉着樹林掩蔽,一路耳目並用,絲毫不敢疏忽。
這原是他自己的傢,本來用不着如此小心。但他是為了進行調查阿榮伯被害之事而去,對方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移屍滅跡,做得不留半點破綻,足見不是一人所為,而且他們可能有一夥人。
自己不知對方底細,行動當然越隱秘越好。打草驚蛇,反而會使他們提高警覺。
石中英一路耳目並用,小心行進,老實說,他在狄𠔌九易名師,十年苦練,在他進行之中,三丈之內,別說是人,就是飛花落葉,也瞞不過他的耳朵,但就在他閃入一條盤行山腳的岔路之際,忽然聽到從遠處傳來一陣沙沙的腳步之聲。
這腳步聲少說也在八九丈以外,聽聲音當在兩人以上,而且走的極快,不過轉眼工夫,已經到了五丈來遠。
石中英本已閃入岔路,此時很快閃到一棵樹後,藉着暗影,隱住身子,正待舉目看去!
石中英聽得出來,這是八卦門掌門人高翔生的聲音。
第一個人正是,總管屈長貴,他走在前面,自然是領路了。
第二個果然是八門的掌門人高翔生!
第三個人;身材高大,頭戴着黑色氈笠,而垂黑紗,身、上穿着一件黑袍,根本看不清他的面目。
此人一身裝束,就使人有詭異之感。
石中英心頭不禁暗暗一動,付道:“他們莫非…”
他無暇多想,急忙閃出岔路,遠遠尾隨着三人身後,跟了下去。
走沒多久、前面三人,折入另一條小徑。
這條小徑,斜斜嚮上,隔着一條小溪,迎面一片鬆林之間,隱綽綽出現了一幢樓字。
石中英曾聽祝琪芬說過,鬆林間的一座樓字,叫做“聽濤樓”,四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鬆。
就在前面三人走迎溪之際,忽然從溪邊一株大樹上,飄落一條黑影。衹要看到他落下的身法,此人一身武功,已是江湖一流身手!
走在前面的總管屈長貴腳下一停,壓低聲音問道:“如何了?”
那人也以極低的聲音答道:“沒有動靜,他好像已經睡了”
屈長貴一揮手道:“走。”
四人輕快的從一條小石橋上行了過去。
他們說的雖輕,但石中英藉着樹林暗影,已經悄悄掩近,自然全聽到了。心中愈覺驚疑,暗暗忖道:“這聽濤樓上,住的不知是誰?高翔生,屈長貴不知有何圖謀?”
心念轉動,立即施展輕功,越過小溪,避開正面,一路穿林而入,搶在四人前面,掠上山腰一片平臺的側面,再繞到聽濤樓後面。
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已從前面石級,走上平臺,到了聽濤樓的前面。
衹聽屈長貴的聲音,在樓外叫道:“桂香。”
接着燈光亮處,一名青衣使女啓開而出,看到總管,立即躬身道:“小婢見過總管。”
屈長貴一擺手,昂首朝裏行去。
高翔生和頭戴氈笠的黑衣人,舉步跟着走入。
衹有最後一個身穿天青勁裝的護院漢子,站在門口,沒跟進去。
石中英輕悄悄的縱身躍上屋檐,掩近後窗。
衹聽樓梯響起一陣腳步之聲,那是三人已經上樓,一齊進入中間一間起居室。(樓上共有三間)
接着但聽那青衣使女的聲音,用手輕輕叩左首房門,說道:”李幫主,屈總管求見。”
石中英暗道:“原來這裏住的是竜門幫李幫主。”
他因那使女叩的是左首房門,立即左首一個窗戶移去。
身形堪堪蹲下,就聽獨角竜玉的聲音“哦”了一聲,說道:“請進。”
青衣使女推門而入,先行點起了幾上燈燭。
石中英因兩扇板窗業已關起,(從前的窗戶,外面是兩扇木板窗,裏面纔是糊紙的花格子窗)暗凝指力,在木板窗上點了一個小孔,湊着眼睛,朝裏看去。
衹見房中擺設精緻,獨角竜王身披青緞長袍,站在床前。
總管屈長貴躬着身,一臉堆笑的趨了進來,連連拱手道:“驚擾幫主了。”
獨角竜王點點頭道:“屈總管好說,不知總管深夜而來、有何見教?”
屈長貴連說“不敢”,接着道:“在下是陪同高掌門人來的。”
獨角竜王聽的一怔,急忙問道:“高掌門人現在那裏?”
屈長貴道:“就在外面一間。”
書房裏不時傳出一兩聲清朗的大笑。
今天三月十五,是石盟主和幾位知交一年一次聚會。
衹要聽主人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賓主交談的一定是愉快。
總管屈長貴,就站在書房門口花棚底下,隨時準備聽候呼喚。
總管,本來就不好幹,一府之內,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兒,都得管到。
當武林盟主的總管,更不簡單,不但石府裏裏外外要他負責,甚至連天下武林,各門各派的事,他都得懂,都得管。
好在屈長貴不論見到什麽人,都以笑臉相迎,一團和氣,不但石府上下的人,對這位屈總管十分敬重,就是江湖各門各派的人,衹要和屈總管接觸過,無不對他另眼相看,贊他一聲能幹。
這幾年來,屈總管着實替石盟主做了下少事、也幫了不少的忙。他可以說是石盟主的左右手。
長廊上,正有一對少年男女,緩步走來,他們正在邊走邊說,狀極親密,那正是幹兄妹兩人!
祝淇芬一大早就約了石中英和她同來。
石中英今天穿着十分整齊,身上穿的是梅紅夾袍,粉底薄靴,加上他面如敷粉,劍眉斜飛,星目朱唇,更顯得翩翩少年,俊逸出群。
祝琪芬自然也刻意修飾,尤其她平時喜歡穿緑色衣衫,但今天卻也換了一身玫瑰紅的衫子,玫瑰紅的百用裙,正好和石中英一個顔色。
這兩人走在一起,真是珠樹瑤花、天生的一對。
屈長貴一眼看到兩人,立即滿臉含笑的趕了上來,拱手道:“在下見過公子,小姐。”
石中英點頭道:“總管早。”
祝淇芬接着問道:“屈總管,幹爹和爹,都在裏面麽?”
屈長貴陪笑道:“在、在,盟主和祝掌門人,都在裏面。”
祝淇芬問道:“還有什麽人。”
屈長貴道:“還有高掌門人、鄧大俠、趙道長、和倥侗的藍掌門人,聽說長江竜門幫的李幫主也要來,衹是還沒有到。”
祝淇芬訝然道:“你說的是獨角竜王李夫衍?”
屈長貴道:“是,是,正是李幫主。“祝淇芬問道:“他來作甚?”
屈長貴道:“這個在下就不知道了,今天是盟主和兩位盟中的護法,一年一歡的聚會,大概他聽到消息。纔趕來的。”
祝琪芬道:“大哥,走,咱們進去。”
兩人跨進書房,就看到上首一張紫檀雕花榻上,和兩旁八張椅幾,圍坐着六個人。
華山掌門祝景雲和六合劍石鬆齡就分坐在上首榻上。
屋中幾人,看到掀簾而入的這一對壁人,不覺呆得一呆!
石鬆齡含笑道:“英兒、淇兒,你們來的正好,快過來見過幾位伯泊。”
祝琪芬搶着道:“幹爹,女兒都認識。”話聲一落,口中叫了聲:爹。”
翩然朝祝景雲奔了過去。
祝景雲一把樓着他女兒,笑道:“這丫頭完全給盟主嬌縱慣了,當着這許多伯伯面前,一點規矩也沒有。”
這時石中英也跟着走到石鬆齡身邊,垂手同立。
石鬆齡含笑道:“這是小兒中英,十年前失足落水,蒙一位採藥的老人救起,幸得不死,前天才回來。”
接着替他一一引見了在坐諸人,坐在榻上右首,身穿銀白長袍,黑須飄胸,豐神脫俗的是華山派掌門人祝景雲。
這人不用爹引見,石中英認得出來,他小時候對祝伯伯的印象極深。
第二人是中等身材,年紀不過五旬,已是滿臉皺紋,但一雙眼睛開合之間,卻是精光四射的老者,是八卦掌門人高翔生。
第三人身材矮瘦,面紅似火的是百步神拳鄧錫侯。
第四個頭椎道轡,一身灰布道裝的老道人,是嶗山風雲子趙玄極。
第五個兩鬢花白,面如重棗的老者,是倥侗派掌門人藍純青。
石中英隨着乃父引見,一一施禮。
風雲子趙玄極呵呵笑道:”恭喜盟主,公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祝景雲含笑道:“中英,你還記得祝伯伯麽?”
石中英恭敬的道:“祝伯伯從小疼愛小侄,小侄怎會忘記?”
祝景雲一雙炯炯目光,衹是打量着石中英,不住的點頭道:“不錯,你小時候就聰穎過人,長大了,果然一表人才,不愧是將門之子。”
高翔生大笑道:“盟主外號六合劍,劍彌六合,武林無出其右,盟主的公子,自該稱為小六合劍!”
百步神拳鄧錫侯接口道:“小六合劍,不如稱之為劍公子的好。”
“好!”風雲子趙玄極附掌道:“好個劍公子,這名稱既響亮,又妥切,哈哈,咱們幾個做伯伯的,沒拿見面禮來,就以這劍公子三字,奉贈公子吧!”
這真合了子隨父貴,石中英一步江湖都未闖過,就得了“劍公子”的雅號。
石鬆齡連說“不敢”,一面接着道:“小兒初學劍術,怎能當得如此稱謂?”
鄧錫侯道:“公子傢學淵源,不出數年,定可嶄露頭角,撇開石兄身為武林盟主不說,令尊以劍名世。公子還錯得了麽,這劍公子三字,實非公子莫屬。”
祝淇芬一雙盈盈秋波,瞟着石中英,面有喜色,漾起兩個小酒窩,說道:“爹、鄧伯伯替大哥取了劍公子三字,這外號真好聽,那麽女兒呢?女兒是幹爹的幹女兒,自然也該叫劍什麽纔對呀?”
祝景雲大笑道:“你這丫頭,方纔爹說你彼盟主嬌縱慣了,這話沒錯吧?外號是要武林大傢公認的、你怎的自己討起封來了?劍什麽?你叫劍丫頭,衹怕還不配呢!”
祝琪芬小嘴一順、不依道:“爹,我不來啦!”
石鬆齡一手持須,含笑道:“對了,滇兒,你前些日子,纏着幹爹,要學‘六合劍法’。幹爹衹教了你幾手,就沒時間再教,擱了下來,如今英兒回來了,幹爹昨天已把劍譜交與英兒,你們兄妹正好一起練習。”
祝淇芬想昨天說過:“傳媳不傳女”的話來,一時粉臉暮地飛起兩片紅霞,扭扭頭道:“女兒纔不想練啦!”
正說之間。衹見屈總管屈長貴勿勿走入,躬身道:“啓稟盟主,方纔據報,長江竜門幫李幫主,距咱們莊子,已不到二裏了。”
石鬆齡微微頷首,朝祝景雲相視一笑,站起身道,“諸位請坐,兄弟去去就來。”
一面回頭朝石中英道:“英兒,你在此陪幾位伯父聊聊。”
舉步朝外行去。屈長貴緊隨盟主身後,亦步亦趨的跟去。
祝景雲含笑朝石申英道:“賢侄,別老站着,你也坐下來。”
石中英道:“諸位伯父商前、小侄站着並不纍。”
祝淇芬道:“大哥,爹叫你坐,你就坐下來咯,幹爹不在,你就是主人了,別婆婆媽媽地好不?”
祝景雲看了女兒一眼,笑道:“你該跟你大哥學學纔是,你瞧,中英賢侄少年老成,有多斯文,誰像你,野的像脫綴野馬。”
祝淇芬微嬌道:“爹,你就是要稱贊大哥,也別盡編排女兒呀。”
百步神拳鄧錫侯笑道:“祝兄有這樣一位如花似玉的千金,真是福氣,兄弟倒覺得女孩子也不能太茬弱了,尤其咱們武林兒女,中幗猶勝須眉,與其茬弱,倒不如野一點的好。”
祝景雲笑道:鄧兄這麽一說,這丫頭就更振振有詞了,女孩兒傢,年紀大起來了,還是文靜些的好,就拿中英賢侄來說,從前兄弟每次到石傢莊來,一見到我,他就要從兄弟的膝蓋上往肩頭爬,現在你看文質彬彬,多有禮貌?”
石中英想兒時的情景,祝伯伯確是時常抱着自己坐在他膝蓋上,但自己從未爬過祝泊伯的肩頭。也許自己年紀小的時候爬過,衹是事隔多年,已經想不起來了。
祝淇芬道:“爹喜歡大哥,又斯文、又有禮貌,那你就要大哥做你的女兒好了。”
她覺得這句話很好笑,不覺“唁”的笑出聲來。
祝景雲微微一笑道:“真是孩子話,你大哥怎能做為父的女兒;但他將來倒可以做為父的………
祝淇芬粉臉驟然一紅,沒待爹說下去,搶着說道:”爹這是要收大哥做徒弟了,這樣就好,爹教大哥‘流雲劍法’,女兒跟幹爹學‘六合劍法’,我和大哥不是都可身兼兩傢之長麽?”
她自然知道爹要說什麽;但這一接口,就輕輕岔了過去。
祝景雲一手拂着黑須,笑:“衹要中英賢侄要學,爹還會不肯麽?”
祝淇芬眼睛一亮,欣然道:“真的?”
祝景雲笑道:“爹幾時說了不算的?”
祝淇芬瞟了石中英一眼,喜孜孜的道:“大哥,爹答應傳你‘流雲劍法’了,其實,爹也沒時間教你,這樣吧,從明天起,我教你‘流雲劍法’,你教我‘六合劍法’,咱們交換着練好了。”
華山“流雲劍法”,石中英早就會了。他一直懷疑教自己華山派武學“流雲劍法”和“穿雲指”的那位“師父”,極可能就是祝伯伯,衹是聲音不對;但又不敢問,別說當着這許多人,就是衹有祝伯伯一個人,他不敢問。
這是師父再三叮囑的,自己練武一節,即使親若父子,也不能吐露,不準多問,因為這是一件十分秘密的事。
為什麽要守秘密呢?他就一無所知;但師父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了,不然,他們這九位老人傢,為什麽要花十年工夫,教自己練各門各派的武功呢?
他心中想着,一面望望祝淇芬,紅着臉道:“我才學了幾招,還不如妹子呢,爹方纔不是說過,要我們一起練習?等我學會了‘六合劍’,妹子再教我好了。”
祝淇芬道:“你不學‘流雲劍法’,我也不學‘六合劍法’。”
衹聽走廊上傳來石鬆齡的笑聲,說道:“李兄難得光臨,而且也來的正好,兄弟幾位友好,正在書房裏,大傢約定了每年集會一次,趁機敘敘,盤桓上十天半月再走。”
另一個洪亮聲音說道:“兄弟那能有這許多時間耽擱y這不用說,自然是長江竜門幫幫主獨角竜王李天衍了。
石鬆齡大笑道:“李兄既然來了,那可由不得李兄了,再說,咱們都已漸入老境,朋友愈來愈少,大傢還能聚在一起,實在難能可貴之事。”
洪亮聲音道:“盟主說的也是。”
兩人話聲漸近,屈長貴槍在前面,替兩人掀起門簾。
石鬆齡走到門口,腳一停。擡擡手道:“李兄請。”
洪亮聲音道:“自然盟主先請。”
石鬆齡爽朗的笑道:“李兄遠來是客,何況還是第一次光臨寒捨,請、請。”
門口出現一個高大人影,洪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兄弟有潛了”。舉步跨入書房。
獨角竜王李天衍,是長江流域首屈一指的竜門幫幫主。也可以說是南七省的總瓢把子,在江湖上,聲望極隆,一言九鼎。
他一步跨進書房,自有他的氣勢,屋內坐着的幾位掌門人,已經紛紛站起身來。
石中英打量來人,衹見這位竜門幫主,年約六旬開外,高大身材,腰背微駝,生得眉如臥蠶,目若丹鳳,鼻直口方,紅臉蒼髯,穿着一襲青緞長袍,虎步竜行,威儀懾人。
石鬆齡貌相清秀,舉止安詳,在先前衆人之間,嚴然是群竜之首,不失為武林盟主之尊;但如今和獨角竜王李天衍走在一起,氣魄、風度,全被人傢所奪!
一個像八面威風的大將軍!
一個衹是落第的秀纔罷了!
祝景雲迎上一步,拱手道:“李幫主久違了。”
獨角竜王巨目一掄,呵呵笑道:“原來祝、高二位護法。藍掌門人,鄧兄,趙道兄全在這裏,盛會、盛會,哈哈,無怪主人非要兄弟盤桓些時日再走不可了。”
倥侗掌門藍純青含笑道:’李幫主第一次來,自該盤桓些時日再走了,連兄弟遠處邊唾的人,都要一年一次,兼程趕來呢!”
石鬆齡連連擡手道:“李兄請上坐。”
原來祝景雲已讓開了上首的坐位。
獨角竜王李天衍如論江湖聲望,並不在六合劍石鬆齡之下,他略為謙虛,就在上首賓位落坐,一面拱手道:“諸位老哥,都是一派掌教,這位子兄弟如何能坐?”
他口雖說如何能坐?其實早已坐了下去。
高翔生笑道:“這叫做後來者居上,咱們聽說李幫主要來,早就虛左以待了。”
說話之時,一名青衣使女端上香茗。
獨角竜王李天衍目光落到石中英的身上,不覺問道:這位小兄弟,是那一位的高足?”
石鬆齡忙道:“他是小兒中英。”一面喝道:“英兒還不快來見過李伯父?”
石中英走上一步,作了個長揖道:“小侄叩見李伯父。”
獨角竜王還了一禮,洪笑道:“盟主令郎,果然是傢學淵源,武林後起英華,一表人才,凌霄聳壑,他日不可限量。”
石鬆齡道:“李兄誇奬,小大愧不敢當。”
獨角竜王正容道:“兄弟略諸鑒人之術,自信老眼還不昏花,令郎前程如錦,不出十年,定當名揚天下,雛風情於老鳳聲也。
祝琅芬輕盈走上幾步,檢社道:“李伯伯,侄女替你叩頭,你老看看我如何呢?”
獨角竜王忙道:“姑娘少禮。”
獨角竜王一手持須,呵呵笑道:“祝兄千金,秀外慧中,也是武林中一朵奇葩,哈哈,這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來不出十年,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石鬆齡在他說話之時,緩緩從大袖中取出一個信封,朝祝景雲遞了過去,說道:“景雲兄,你看看這封信。”
祝景雲似乎感到意外,問道:“盟主,這是……”
口中問着,已經伸手接了過去。
石鬆齡笑了笑,並未回答。
祝景雲低頭看去,衹見信封上寫着“送呈李幫主親啓石門山石緘”字樣,不覺目光一扣,望着石鬆齡,奇道:“這是盟主給李幫主的信?”
石鬆齡點點頭道:“你先看了再說。”
祝景雲依言抽出一張信箋,上首入眼就是一行橫書朱紅小緣:“武林盟主用箋”。
接着八行一筆不苟的正楷,鐵劃銀鈎,字體方正。寫着:”書奉天衍幫主仁兄大人道鑒。腰違仁字,數載於茲,弟碌碌奔馳,覓便無從,緻疏箋候,暮雲春樹,企念殊殷,比維威望遠鎮,景福驕臻,局勝卡禱!月之望日,為至友一年聚之期,茲有要啊,須與閣下面敘磋商,薄具小酌,務冀雲硅光降,弟當掃榻以待,淌荷俯諾,豈僅蓬革增輝已哉,謹此布臆,恕不一一,弟兄石鬆齡頓首再拜。”
祝景雲看完書信,不覺笑道:“原來李幫主是盟主邀約來的,咱們每年一次小聚,今後有李幫主參加,真是好極了。”
石鬆齡點點頭道:“咱們一年小聚一次,兄弟當然也歡迎李兄惠臨參加,尤其對南七省的武林同道而言,自是十分需要之事!”
祝景雲身為一派掌門,江湖經驗,自極豐富,聞言不覺微微一楞,愕然道:“盟主之意,是說……”
他不便說;盟主之意,是說並未邀請李幫主了?因此說到一半,便自住口。
石鬆齡微笑道:“景雲兄難道還沒有看出來嗎?”
祝景雲更覺詫異,說道:“盟主何所指而言?”
“太像了!”
石鬆齡微微吸了口氣,說道:“就是兄弟本人,也感到真偽莫辨!”
祝景雲聳然動容道:“盟主是說,這封信並非盟主的手筆?”
一他此話一出,在坐衆人莫不齊齊一怔!
江湖上居然會有人假冒盟主名義、去賺獨角竜玉!
大傢目光不約而同的朝祝景雲手上那張信箋望去。
石鬆齡徐徐說道,“此人寫這封信的動機何在,實在令人費解、但這封信、不僅紙張和兄弟平常用的,完全一樣,就是這筆字,也摹仿的極為神似,幾乎和兄弟寫的難以分辨!”
八卦掌門高翔生臉色微凜,沉哼道:“此人膽敢冒盟主之名、可說膽大妄為已極,盟主把此事交給兄弟來查辦,非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他是和武林盟主同時由各門各派公舉出來的兩大護法門派之二。(兩大護法門派,即華山派和八卦門)盟主手下,設立兩大護法門派,即是襄助盟主,協辦武林事宜。
高翔生是八卦門掌門人,衹要盟主交辦,他就要展聞偵查。
石鬆齡點點頭,一面沉吟道:“兄弟懷疑此人,假冒兄弟之名,把李兄賺來,可能有什麽陰謀,此事確實須加以徹查,那就請高兄偏勞吧!”
高翔生道:“兄弟敬領盟主金令。”
祝景雲立即把信封信箋一齊遞給了高翔生。
高翔生仔細的把信箋招好,放入信封之中,揣入懷裏。
獨角竜王皺起濃眉,說道,“兄弟覺得此人把兄弟賺來,必須另有用心,也許敝幫會發生什麽事故,盟主若是別無見教,兄弟還是及早趕回去的好。”
說的也是沒錯,他獨角竜王雄霸長江上下流,威鎮江湖三十年,難免和人結下嫌隙,他身係竜門幫安危,自然放不下心。這叫做事不關己,關已則亂。
石鬆齡聞言不覺呵呵大笑道:“貴幫高手如雲,威鎮長江,就是李兄不在,又誰敢輕抨虎須?李兄難得光降,自該盤桓幾日再走,李兄要是不放心,不妨先修書一封,說明原委,要耿副幫暗中加以註意,高兄偵查此案,並請予以方便,兄弟要屈總管立時專程送去,這樣“李兄總可以放心了吧?”
高翔生接口說道:“盟主說得極是,李幫主難得來一趟,自該多住幾天再走,再說,盟主已把此事交給兄弟查辦,李幫主但請寬心,若是差錯,一切惟兄弟是問。”
祝景雲也插口道:“李幫主修一封信,派人送去,倒是確有必要,順便也可告訴耿副幫主,李幫主要在這裏盤桓幾日,才能回去,好教大傢安心。”
獨角竜王一則礙着盟主一再輓留,盛情難卻。二則也覺得幫中高手如雲,副幫主耿承德機智過人,武功極高,就是自己坐鎮幫中,大小事情也有一半是他作主的,想來也不可能會發生什麽意外之事。當下就點頭道:“盟主盛情,兄弟就恭敬不如從命。”
起身走到書案,掌起筆來,寫了一封信。
石鬆齡舉手擊了兩掌,擡頭叫道:“屈總管。”
屈長貴意了聲:“屬下在。”急步趨入,躬身道:“盟主有何吩咐?”
石鬆齡拿起獨角竜王的書信,遞了過去,說道:“你立刻派人把這封信送到竜門幫總舵耿副幫主。”
屈長貴雙手接過,應了聲“是”,便自退去。
這時衹見一名青衣使女掀簾走入,躬躬身道:“啓稟莊主,花廳上已經擺好席筵,可以開席了。”
石鬆齡微微頷首,含笑道:“諸位老哥,請到花廳人席了。”
大傢跟着紛紛站起。
獨角竜王李天衍呵呵一笑道:“叨擾,叨擾,幾時盟主和諸位老哥駕臨敝幫,也讓兄弟作個東道主纔好。”
祝景雲接着笑道:“李幫主寵邀,兄弟等人那能不去?”
高翔生道:“正是,正是,咱們叨擾了盟主,就全班人馬去叨擾李幫主幾天。”
獨角竜王為人豪放,一生好客,聞言不覺大是高興,洪笑道:“一言為定,兄弟能請到盟主和諸位老哥,光臨敝幫,真是兄弟無上榮寵。”
石鬆齡微微一笑道:“李兄好說、請,請。”
大傢互相謙讓了一陣,纔步出書房,踏上長廊。
石中英和祝滇芬走在最後,祝淇芬悄悄的道:“大哥,你會不會喝酒?”
石中英搖搖頭道:“我從沒喝過。”
祝淇芬道:“今天這席酒,你是小輩,每個人都得敬酒。”
石中英聳聳肩道:“那我就非喝醉不可。”
石中英真的喝醉了!
他醒來的時候,自己已經四平八穩躺在床上,頭還有點昏,但神智完全清醒過來。
他衹記得席終的時候,腳步有些踉蹌,是爹要總管屈長貴扶着自己回來的。
當然還有祝淇芬的,她好像不放心,一直陪着自己,大概看自己睡着纔走的,但在迷糊之中,好像有人在自己身上搜索,那也許是夢魘!
自己身上,根本什麽也沒有。
坐起身子,發現床前一張小幾上,還沏了一壺濃茶,他覺得有些口渴,拿起茶壺,湊着嘴,喝了幾口。
茶已經涼了,它有着清新的香氣,也有苦澀的味道;但它卻能解酒。
石中英喝下幾口冰涼的茶水,使他神氣為之一爽。
擡眼看看窗外,夕陽已斜,差不多是西牌時光。
穿好靴子,舉步走出房門,春嬌就站在門外伺候,看到石中英起來,慌忙躬身道:“公子醒了,小婢給你打洗臉水去。”
石中英一擺手道:“不用了。”
春嬌為難的道:“這是小姐吩咐的,公子起來了,要小婢小心伺候,給公子準備熱水,洗一把臉……”
石中英舉手在臉上抹了一把,笑道:“算了,我想到林中去走走,吸口清鮮空氣,你不用伺候。”
說着,走出小樓,仰天舒了口氣,不覺踏着花間小徑,信步走去。
花林間一片嗽嗽烏聲,這是鳥雀歸巢的時候!
石中英不禁想起了狄𠔌!
想起了狄𠔌中翠緑可愛,嗚聲特別清脆的搗藥烏!那裏雖然不是自己的傢,但自己是在那裏長大的。
在狄𠔌的時候,並不覺如何,一旦離開了狄𠔌,就覺得對它有着一份特別的感情。
如今雖然回到傢裏,但一想到狄𠔌,就使他有無限的留戀,好像這個傢,還不如狄𠔌來的親切。
因為這個傢,一切都使他感到陌生,人、事、和眼前的環境。
母親在自己懂事的時候,就去世了,衹有爹,是他最親的人;但當上了武林盟主,終日有許多人找他,許多半,要他處理,無形中,剝奪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
除了爹,傢裏這許多人中,衹有一個阿榮伯,是從小帶着他長大的人。他突然想起了阿榮伯,衹有自己回來那一天、見到過,這三天來,都沒有看到他的人。
想起阿榮伯,就想立時要去找他。
石中英折回原路,匆匆朝東院門走去。
剛到門口,就見一名園丁,正從裏面走出。突然想到自己不知阿榮伯註在那時?正要找人問問,這就腳下一停,間道:“你知道阿榮伯住在那裏麽?”
那園丁聽的一楞,接着陪笑道:“公子問誰?阿榮伯,咱們這裏沒有阿榮伯。”
石中英聽的又好氣,又好笑,阿榮伯是傢裏唯一老人,他居然會不知道!
對了,那兩天每個護院的都叫阿榮伯“老管傢”,阿榮伯是自己叫的,他怎麽會知道,心念轉動,又道:“我說的就是老管傢石榮。”
那園丁“哦”了一聲,道:“公子是說老管傢石榮,他就住在後院。”
石中英問道:“後院如何走法?”
那園丁道:“後院,就是在第三進後面。”
石中英點點頭,舉步跨進東院門,循着長廊,往後進走去。
穿過三進院落,他忽然覺得眼前的景物,對他十分熟悉!
這裏是一個很幽僻的小園,十幾棵森森古樹,都是百年以上之物,樹身之大,枝葉離地少說也有三數丈高,圍着一道矮墻。
靠西首有一道角門,墻上爬滿了緑色藤蔓,連這道角門也有一半被藤蔓遮住。
地上草也長得很高,一條通嚮角門的石板路,也全被叢草所淹沒,好像已有根久沒有人通行了!
這是從前的後院!
偌大一座石傢莊院,衹有這裏沒有改變,依然保持着十年前的看樣子。
石中英記得小時候,時常和阿榮伯在這裏捉迷藏。
阿榮伯輕功雖然並不高明,自己時常纏着他爬上樹去抓小鳥,他兩手抓了兩衹小烏,從離地三丈高的樹幹上一躍而下,自己就非常羨慕他。
好像除了爹,他的本領,就是天下第二了。
石中英眼前浮起一幕幕兒時的景象,一個人衹是怔怔的站着,過了半晌,纔回頭朝角門看去。
他還記得那角門外面,是三間小屋,原是堆置雜物的地方,十年前,就已破舊了;阿榮伯怎會住在那裏面的呢?
他舉步朝角門走去,伸手拉開木門,一排三間小屋,已經呈現在眼前,那和自己小時候看到的,並沒有兩樣。
衹是破舊的,更破舊了。
這和前面三進華麗的屋子,簡直不能相比!
前面如果是華廈,那麽這裏衹能說是雞籠!
阿榮伯從小追隨着爹,幾十年來,忠心耿耿,一生的歲月;都耗在石傢。如今傢裏衹他一個老人了,爹怎會任令他住在這樣一個聊蔽風雨的小屋子裏?
他心頭感到大是不平,同時也有些激動,口中叫了聲:“阿榮伯。”
腳下不由自主的循着石子小徑,奔了過去。
越過一片菜畦,門是虛掩着。
石中英推門而入,中間是一間隘窄的小客室,黃泥地,除了一張破舊的方桌,一張木凳,邊上靠墻角處,還放着幾把鋤鍬之類的農具。
室中沒有人。
石中英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石府老管傢的住的地方!
他呆得一呆,又大聲叫道:“阿榮伯。”
這回,有人答應,那正是阿榮伯的聲音,“誰?是少爺。”
他已經聽出來的是少爺來了,三腳兩步,從屋後奔了出來,雙手在衣上抹了抹,迎着喜道。“唉,真是少爺,你怎麽找到這裏來了,這……裏地方髒得很,少爺……你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端過僅有的一張凳,用手抹着,、又道:“少爺,你坐。”
石中英並沒有坐。他當然不是為了凳子髒,一面關切的問道:“阿榮伯,你在做什麽?”
石榮陪着笑道:“天快黑了,老奴一個人在後面做飯,吃過飯,天山黑了,就上床睡覺。”
石中英頗感意外,問道:”你自己做飯?不跟大夥一起吃麽?”
石榮道:“人老了,貪圖清靜,一個人種種菜,燒兩餐飯,正好打發日子。”
石中英道:“你還種菜?前面菜畦裏的白菜,就是你種的?你這是幹什麽?還要這樣辛苦?”
石榮苦澀的笑了笑道:“這也沒有什麽?老爺就是因為老奴上了年紀,咱們傢裏的事,不用老奴再做,老閑着沒事,這片園地,荒着也是荒着,就種些菜,一個人也夠吃了。吃不完的,還可以腌起來……”
石中英心頭一陣難過,問道:“是爹叫你住到這裏來的?咱們前面不是有很多房屋麽,你也不用住到這裏來呀!再說,你跟了爹這麽多年,就是上了年紀,享享清福,也是應該的。”
石榮目中含了一包淚水,笑着道:“少爺,老奴住在這裏,又有什麽不好?”
石中英道:“阿榮伯,我去跟爹說,你怎麽能住在這裏?你在我們石傢,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再讓你太勞累了。”
石榮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說道:“少爺,你別跟老爺去說,老爺當上了武林盟主,天下武林的大事,已經夠操心的了,老奴這樣很好,有你少爺這樣關心,老奴已經夠高興了。”
石中英道:“阿榮伯,你不是在做飯麽?我跟你進去瞧瞧。”
石榮連忙搖手道:“不,不,後面髒的很,少爺來了,老奴待一會再做,也沒關係。”
石中英道:“不,阿榮伯,我也沒吃飯,我要吃你親手做的菜,我陪你一起吃。”
石榮急道:“那怎麽成?少爺沒用過飯;就快回去。”
石中英道:“不,我要進去看你做飯。”
他沒待石榮說話,舉步往裏就走。
石榮更急,跟在後面道:“少爺,你不能進去,裏面實在太髒了。”
裏面是一間又黑又小的廚房,石榮打掃的雖然幹淨,但仍然是亂糟糟的,土竈上放着一小鍋飯,已經有焦味,竈旁衹有一盤炒好的青菜。
菜是他親手中的,自然很新鮮;但卻看不到油。
石中英眼中,突然涌出了淚水,他真沒有想到阿榮泊還是石傢的“老管傢”,竟然過着如此清苦的生活!
他聲音有些呸咽,說道:“阿榮伯;我一定要跟爹去說,你今天就搬到前面去,我傢不能這樣對侍你,我想,你這樣的生活,爹恐怕也不會知道的。你說,“這是誰的主意?”
石榮道:“少爺,快別如此,老奴苦了一點不要緊,少爺回來了,老奴倒正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石中英道:“阿榮伯,你有什麽委屈,衹管說。”
石榮笑道:“老奴不是說了麽?老奴年紀雖然老了,還健朗的很,住在這裏,倒也清靜,那有什麽委屈?”
石中英道:“那你告訴我什麽?”
石榮輕籲了口氣,纔道:“這件事說來話長,從前老爺經常說,要治國,必先齊傢,老爺治傢一嚮謹嚴,但自從老爺當了武林盟主,也許外面的事多了,莊上用的人手,也比從前多了許多,這幾年來,笑面虎引進了不少人來,老奴“笑面虎?”
石中英截着他話頭,忍不住問道:“阿榮伯,你說的笑面虎是誰?”
石榮憤慨的道:“還有誰?他終日裏堆着笑臉,不是笑面虎,是什麽?”
石中英明白了,阿榮伯說的笑面虎,自然是總管屈長貴,一面問道:“他為人如何?”
石榮道:“老奴跟隨老爺這麽多年,江湖上的事兒,老奴也聽的多,看也看的多了,這幾年,咱們莊上……”
“嘿!”一聲森冷的沉嘿,打斷了石榮的話聲。
那聲沉嘿,似是從前面傳進來的。
石榮目光一擡,問道:“是什麽人?”
石中英覺得奇怪,此人居然敢偷聽自己和阿榮伯說話,居然還敢嘿然冷笑。這就接口道:“我出去看看。”
隨着話聲,迅快走了出去。
這不過是一句話的工夫,隘厭的小客廳裏,根本沒有人影。
石中英心頭不禁有氣,一個箭步,掠出門外,天色已經有些暗下來,但菜畦間靜悄悄的,依然沒見人影。
那一聲冷嘿,明明有人在屋裏偷聽了阿榮伯的話而發!
那麽人呢?他不可能在一轉眼之間,就去得無影無蹤,你非他會飛!
石中英在狄𠔌九易名師,十年苦練,他相信此人身法再快,也逃不過自己的眼睛。
他暗暗覺得奇怪,付道:“此人冷笑出聲之後,莫非就躲了起來?”
“但這是為什麽呢?他既然要躲起來,又何用這聲冷笑?”
他終究經過九位名師的嚴格訓練;江湖經驗縱然不足;但十年之中,從九位師父口中,聽到的事情,可不算少!心頭驚然一動,急忙回身往裏走去,口隨着叫了聲:“阿榮伯。”
石榮沒有作聲,但石中英已經奔進廚房,目光一註,他一顆心,不覺直往下沉!
石榮直挺挺的撲臥在地上,一縷殷紅的鮮血,正從後腦緩緩的流出來。
石中英一下掠到石榮身旁,急忙俯下身去,仔細察看了傷處。
那是一種歹毒的指功所傷!
後腦骨已被洞穿,人已經沒有救了。
石中英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阿榮泊被害,顯然是為了他要告訴自己一件事,那人怕他說出什麽話來,纔殺人滅口。
他噙着兩行淚水,緩緩站起身子,咽聲道:“阿榮伯,是我害了你,我一定會找出兇手來的。”
咬着牙,轉身衝出小屋,一路朝前進奔去。
天色已經昏暗,他一路奔行,沒人看到他的臉色,他臉上神色悲憤激動,鐵青的怕人!
他衝進書房,書房裏燈光明亮,但卻靜悄悄的,沒有人聲。
衹有一名伺侯茶水的使女,在那裏打掃,看到石中英,慌忙叫了聲:“公子。”
石中英問道:“爹呢?”
那使女回道:“莊主和幾位貴賓,都在花廳入席了,小蟬方纔聽莊主曾要總管去請公子呢!”
石中英沒待她說完,已經轉身衝出書房、花廳裏,燈火輝煌,老遠就可聽到獨角竜王李天衍洪亮的笑聲。
總管屈長貴就站在走廊上,老遠就看到石中英,立即滿臉堆笑的迎了上來,叫道:“公子,方纔……”
他臉上永遠帶着笑臉,難怪石榮叫他“笑面虎”!
石中英沒理他,加快腳步,像一陣風般衝進花廳。
廳上酒筵方開,兩名青衣使女正在執壺斟酒。
祝淇芬坐在下首,她邊上還空着一個位於。她聽到腳步聲,立即站了起來,嬌聲道:“大哥,你到那裏去了?屈總話說你不在房裏,你坐下來咯!”
石中英根本沒聽祝琪芬的話,他一直走到爹身邊,口中叫了聲:“爹!”
目中突然挂下兩行淚水。
他這舉動,使得席上諸人齊齊為之一怔。
石鬆齡手中還拿着酒杯,正準備和倥侗掌門藍純青幹杯,看到石中英神色不好,不覺愕然道:‘英兒。你怎麽了。”
石中英垂淚道:“阿榮伯死了。”
石鬆齡放下酒杯,註目問道:“阿榮死了?你怎麽知道的?”
石中英道:“孩兒方纔去找阿榮伯,他正在自己做飯。。。。。。”
石鬆齡訝然道:“不對呀,為父因他上了年紀,不用做事,阿榮是個懷舊的人,咱們莊上,衹有後院沒有改建,他堅持要住在那裏,但他一日三餐,都皇廚房裏送去的。”
石中英憤憤的道:”爹大概還不知道,阿榮伯生潔清苦,不但自己做飯卜而且還要自己種菜,他除了一鍋糙米飯,菜也衹有一盤自己種的白菜……”
石鬆齡不信道:“這不可能,為父也去看過他,那小園裏有一片空地,他種了菜,為父還說過他,他說整日沒有事做,種菜、鋤土,可以鬆鬆筋骨,但一日三餐,何用他自己燒?”一面朝屈總管問道:“屈總管;老管傢的伙食,是不是大廚房送去的?”
屈長貴連忙回道:“是,是,這些年都是由廚房打雜的薑老七送去的。”
石鬆齡點點頭,又朝石中英問道:“阿榮是被誰害死的?”
石中英就把當時的經過情形,說了一遍。他除了沒說出笑面虎的話、其餘都說了實話。
石鬆齡雙眉微蹩,說道:”他說有活要告訴你,但卻沒有說出來?”
石中英點頭道:“是的,孩兒懷疑這是殺人滅口。”
石鬆齡持須道:“不會有這麽嚴重,晤,你聽到一聲冷嘿,就趕了出去,那是沒看到兇手是誰了?”
石中英應道:“是。”
石鬆齡道:“此人敢在咱們石傢逞兇,膽子可算不小!”回頭朝祝景雲道:“景雲兄;這裏你代兄弟敬大傢幾杯,石榮隨我多年,兄弟要親自去看看。”
祝景雲道:“盟主衹管請便。”
石鬆齡站起身道:“英兒,你隨為父去。”
祝淇芬跟着站起身來,搶着道:“幹爹,女兒也去。”
石鬆齡未置可否,當先舉步走了出去。
石中英緊隨着爹的身後,祝淇芬搶了上去,和他走成並肩。
總管屈長貴不待吩咐,跟在三人後面亦步亦趨的相隨而行。
出了花廳,屈長貴從一名莊丁的手中,接過一盞紗燈,在前面引路。大傢往後院而來。
傢人們看到莊主一臉凝重的朝後進走去,他身後還跟着公子,小姐,一時不知道後進發生了什麽事故?但卻沒有一個敢問。
後院,樹林陰森,一片黝黑!
六合劍石鬆齡內功精湛,黑夜之中,雙目神光炯炯,又用目光一瞥,不覺皺皺眉道:“這裏怎麽已有好久沒人打掃?”
屈長貴連忙陪笑道:“是、是、屬下這幾天忙着照料前面,疏於督促,他們就偷懶了,屬下明天就要人來打掃?”
說着,搶前幾步,伸手拉開角門。。
石中英記得自己進來之時。這扇門並沒有關,不知是誰關上啊?
跨出角門,就可以看到一片菜畦,和三間小屋,小屋中,已經點上了燈,一扇鬆門,也已合上,燈光是從木格子窗裏透射出來的。
石中英覺得奇怪,忍不住低低的道:“爹,孩兒來的時候,屋裏並沒有燈。”
石鬆齡衹是擺了擺手,並未作聲。
一行人穿過菜畦,很快走到檐下,屈長貴一手提着燈籠,走在前面,左手一推,木門呀然啓開!
這一剎那,石中英不禁怔住了!
那一間隘厭的小客堂裏,桌上點着一盞油菜,燈光雖然不亮,但大傢看的清楚!
一個身穿藍布大挂的老蒼頭,正坐在木椅上吃飯!那人不是“老管傢”石榮,還有是誰?
他被突然而來的屈總管推開木門,也不由的一怔,急忙放下飯碗,站起身來!
屈長貴推開木門、立即站在邊上、那自然是讓盟主進屋。
石榮一眼看到石鬆齡。一張滿布皺紋的老臉上,登時現出惶恐之色,連連躬身道:“是。。是老爺你…這時候怎麽會到老奴這裏來的。”
石中英好像遇上了鬼魅!
他明明看到阿榮伯倒臥地上,自己仔細的察看過,他後腦是被一種歹毒的指力洞穿,殷紅的鮮血,從耳後流到地上!
人死决不可能復生!他心頭機伶一顫,急步奔了上去。一把抓阿榮肩頭驚喜的叫道:“阿榮伯,你沒有負傷?”
人活生主的站在面前,他當然不能說“死”。
他雖然沒有江湖經驗;但當他看到阿榮伯後腦被指力洞穿而死的人。依然活着,心頭已經感到事情大有蹊蹺。
他除了悲憤、當然不會有什麽驚喜。因為他在狄𠔌曾經跟一位名師學過易容之術,他抓住石榮的肩頭,兩人自然面對着面。
如果此人,經過易容,當然瞞不過他的眼睛,但在他凝註之下,他失望了!
阿榮伯臉上,絲毫找不出易容的痕跡,竟是如假保換的阿榮伯!
石榮被他抓着肩頭,驚異的道:“少爺,你說什麽?老奴負了傷?老奴好好的,怎會負傷?”
連聲音都一點不假!
石中英感到手指冰涼,接着道:“但你……”
石鬆齡臉色已是和緩下來,看了石中英一眼,攔着話來,含笑道:“阿榮,沒有什麽?
老夫衹是帶着他到處走走,經過後院,順便彎過來看看你,哈,你的伙食還好吧?”
目光隨着往桌上看去,桌上放着四菜一湯,和一小桶白飯。
四盤菜看中,當然有魚、有肉,另外兩盤,是小蝦炒蘿蔔,菲黃炒蛋,湯是豆腐湯。
這菜餚並不算壞。
石榮一臉俱是感激之色,說道:“老爺這般關心老奴,真是折煞老奴了,一天三餐,都是大廚房裏送來的,老奴本來說,不用這樣費事,還是老奴自己到廚房去吃好了,但薑老七執意不肯;說是屈總管交待的,他不送來,反而成了階偷懶了。”
這話和屈長貴說的完全吻合。
石鬆齡含笑點點頭道:“好,飯菜涼了,你吃飯吧!”
他這話自然已有退走之意。
石中英道:“阿榮伯,方纔我來的時侯,你不是自己在做飯麽?”
石榮笑着道:“老奴方纔不是告訴少爺,晚飯還沒送來麽前是老媽子做的飯,後來老爺當了盟主,咱們莊上人手多了,就由大廚房裏做飯,老奴跟隨老爺這麽多年,從沒自已做過飯,少爺一定是聽錯了。”
石中英心中暗道:“阿榮伯明明說他自己做的飯,自己明明親眼看到燒的一小鍋飯,而且聞到飯的焦香,和竈旁他炒好的一碟白菜,難道還會有錯?這一定不對!”
但到了此時,方纔親眼看到的一切,全成了假的,他那裏還能說得出話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石中英自然不信,他不再多說,伸手從屈長貴手裏,接過燈籠,一言不發朝屋後廚房衝了進去。
燈光照下,狹小的廚房裏,自可一目瞭然!
阿榮伯的屍體,當然不見了,連地上那灘血跡。也已沒有留絲毫痕跡。
廚房似乎經過打掃和整理,不但地上幹幹淨淨,就是竈上、桌上,都收撿的十分整潔。
那一鍋飯,那一盤炒好的白菜,此刻都不見了叮土竈上還有些微溫,燒好的衹是一壺開水。
這當然不是夢。
事實擺在眼前,使他有口也說不清,但他心裏明白,這是有人佈置的,這人是誰呢?
當然,就是殺害阿榮伯的兇手。
他怕阿榮伯說出他的秘密,纔殺以滅口,又怕爹來了,追查真相,纔布成了這樣一個天衣無縫的騙局。
此人能在短短時間中,佈置得不留絲毫破綻,手法可說高明已極!但他們還是留下了漏洞!
這漏洞是什麽?就是自己。他們除非把自己一起除去,否則自己總有揭穿他們秘密的一天。
正在他怔怔出神之際,衹聽爹的聲音,已在身後溫和的道:“孩子,咱們回去吧!”
接着一隻溫柔纖小的手,伸了過去,拉着石中英往外走去。
屈長貴迅快從公子手中,接過燈籠,走在前面引路。
石榮彎着腰,一直送出小屋,神色恭謹的道:“老爺、少爺、小姐好走,老奴不送了。”
石中英跟着爹身後,跨出板門,衹覺着這小屋、菜畦,竟然變成了陰森詭秘的鬼緘!
平日忠誠勤奮的阿榮,也成了陰森詭秘的勝影,自己找不出一點證據,爹說什麽也不會相信的。
石中英默默的走着,甚至連祝淇芬拉着自己的手,都毫無感覺。
轉角門,他好像鬆了一口氣,忍不住叫道:“爹……”
石鬆齡藹然道:“孩子,你不會喝酒,以後應該少喝一些,酒能亂性,中午你喝的太猛,也太多了些!”沒待石中英開口,接着道:“淇兒,你陪大哥去,好好休息一回,為父還得前面去應酬。”
祝淇芬點點頭道:“女兒省得。”她緊傍着石中英,柔聲道:“大哥,我送你回去。”
石鬆齡先行走了;屈長貴提燈籠,一直把兩人送到涵春閣,纔行退去。
兩人回到房裏,祝滇芬柔順的道:“大哥,你還是躺一會吧!”
石中英睜大雙目,說道:“你當真我酒還沒醒?”
祝淇芬一雙清澈如水的目光,望着他,婉然道:“但你…”
她目光之中,含着憐惜之色,衹說了兩個字;就沒說下去。
石中英自然知道,她想說:“但你明明醉的很厲害,不然怎會發生這樣的事?衹有酒醉的人,纔會有這樣的錯覺。”
她沒有說下去,是為了不願刺激自己。
春嬌很炔就了沏一壺濃茶送來,放到幾上,很識趣的悄然退走。
祝淇芬拿了一個白瓷茶盞,親自倒了一盞茶,送到石中英手中,柔聲道:“大哥,你喝一口熱茶,也許會好些。”
她一直認為他酒還沒醒。
這也難怪,一個正常的人,决不會有這般奇怪的舉動,不用說,這自然是酒精在作怪!
因此,她要親自陪着他,伺候的很小心、很周到、也很溫柔體貼。
石中英接過茶盞,感動的道,“妹子,謝謝你。”
祝淇芬婉然笑道:“不用謝,大哥,我看你還是去躺一會的好。”
石中英緩緩的喝了兩口茶,心情果然隨着平靜下來,笑了笑道:“我不纍;妹子,你到前面去吧!”
祝琪芬道:“我吃不下了,還去則甚?”說到這裏,忽然“哦”了一聲,偏着頭問道:“大哥,你餓不餓?”
石中英自然餓了,點點頭道:“好像有些餓。”
祝棋芬翩然站了起來,說道:“我要春嬌到廚房裏去給你弄些吃的東西來。”不待石中英開口,走到房門,嬌聲叫道:“春嬌。”
春嬌應道:“小姐,你有什麽吩咐?”
祝琪芬道:“你到廚房裏去,給大哥弄些吃的東西來,要快些。”
春嬌答應一聲,轉身往外行去。
石中英手中還拿着那盞茶,衹是怔怔的望着地板發呆。地板是黃漆的,光可鑒人!
窗簾在吹動着,雖是暮春時節,吹進的晚風,還是有生寒意。
祝淇芬輕悄的站起身,走近窗下,關上了東首兩房窗參;輕輕的拉上窗簾,然後又回到原來的椅子上坐下。
她似是為了使石中英能夠寧靜下來,他沒開口,她也沒說話,衹是默默的陪着他。
她真像一個溫柔體貼的妻子,陪伴着丈夫一樣。
她當然不會是長舌婦,常在丈夫心煩的時候,碟碟不休。
她本來是個又嬌刁,又活潑、又帶着些稚氣的少女,滿心都是好奇;但這回她卻沉靜得有如少婦。
她並沒有追問,他為什麽會有這種離奇的想法?奇特的舉動?那是因為她知道他喝醉了還沒清醒。
一個人酒醉之後,往往會神志恍惚,做出連他自己都莫名奇妙的事來。
她自然不問的好,讓他好好的休息一回。
門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纔劃破沉寂!
春嬌提着一個食盒進來,放到一張桌上,打開食盒,端出四碟精美的菜餚,和一鍋熱氣騰騰的雞絲面。放到牙著、瓷瓶,裝了一碗面,纔欠欠身道:“公子,面來了,快趁熱吃吧。”
石中英站起身,走到小桌旁坐下,回頭道:“妹子,你餓不餓?”
祝淇芬嫣然笑道:“我纔不餓呢,你快吃吧!”
石中英也不多說,自顧自把一碗面吃了。
春嬌看他吃的津津有味,說道:“公子,小婢給你再添一碗。”
石中英放下著子,搖搖頭道:“不用了。”
春嬌趕忙送上一條熱面中來。
祝淇芬站起身道:“大哥,你早些休息了,我該走啦!”
石中英臉上確實有些倦容,又打了個呵欠,但他用手遮着張開的嘴,一面說道:“不要緊,我還不想睡,妹子坐一會再走不遲。”
祝琪芬眨動一雙清澈的眼睛,望着他,笑道:“瞧你,嘴裏說不睡,一連就打了兩個呵欠,還當我沒看到麽?好啦,還是早些睡吧!我要走了。”
說完,翩然朝門外走去。
春嬌收起食盒,過去替石中英鋪好錦被,然後又去關上了南首的兩扇落地長門,放下簾幕r石中英打着呵欠,揮揮手道:“好了,不用你伺候了,你也去睡吧!”
春嬌福了福道:“公子晚安,小婢那就告退了。”
轉身退出,隨手關上了房門。
石中英過去閂上了門閂,脫下長衫,一口吹熄了燈,就在床上盤膝坐走,閉目調息。
他豈會真的如此想睡,連打着呵欠?那衹不過好讓祝淇芬早些離去罷了!
阿榮伯遇害,是自己親眼目睹之事,對方縱然巧妙的掩飾過去。爹和淇芬縱然認為是自己喝醉了酒,尚未清醒,但他自己心裏明白,他沒有醉。
這是一件毫無疑問的殺人滅口之事。
就算死的不是阿榮,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傢裏,他也要查個水落石出!何況還有阿榮伯要說沒有說出來的事,其中似乎別有隱秘。
正因為爹是當今武林盟主,這件隱秘之事,又發生在自己傢裏,那人又怕阿榮伯說出來,不惜殺人滅口,就顯得事情不同尋常,說不定其中隱藏着某種陰謀。這一陰謀,不是對爹不利,就是和武林中某一件事有關。
石中英坐在床上,但覺思潮起伏,自然靜不下心來。他當然也用不着真的靜下心來調息,他衹是坐在床上等待時間而已!
此時花廳裏酒席縱然已經完畢;但爹和幾位老朋友,可能還論茗聊天。
自己的行動,自然愈隱秘愈好,不能讓人傢發現,更不能驚動爹,那麽此時還不能出去。
一個心裏有事的人,坐在床上,眼巴巴的從二更不到。一直坐到三更,這本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但他終於耐着心等到了!
遠處不是傳來三記更鐘?
“是時候了!”
石中英一躍而起,輕悄的落到地上,一個箭步,掠近東首窗下,輕輕推開半扇窗戶,身形一弓,很快穿窗而去,又輕輕的掩上了窗門。目光朝四外一掃,便自長身撲起,快得如同閃電,一下就隱入花林之間。
此刻已是半夜;更深入猙,但東院門並沒有關,那是通嚮正宅必經之路。
東院門外,雖是一片山坡,但因為這一帶景色宜人,因地製宜,在花林中建了幾棟精捨,作為來賓居住之所(石中英住的涵春閣,原是專為華山掌門人祝景雲準備的)今天來的賓客,佛了祝景雲住在爹書房裏,其餘的人,自然全都安頓在幾處精捨之中。
東院門距離書房最近,自然也不能關了。
石中英知道,要去後院,衹有兩條路:一是由東院門穿過三進正宅,這當然不能走,此刻雖是子夜;每一進院落,可能都有護院的人。
第二條路,那就是從山坡上去,繞過莊院,到了後院墻外,再越墻進去,這樣就不虞被人發現。
主意既定、就循着花林間的小路行去。為了小心起見,他仍然藉着樹林掩蔽,一路耳目並用,絲毫不敢疏忽。
這原是他自己的傢,本來用不着如此小心。但他是為了進行調查阿榮伯被害之事而去,對方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移屍滅跡,做得不留半點破綻,足見不是一人所為,而且他們可能有一夥人。
自己不知對方底細,行動當然越隱秘越好。打草驚蛇,反而會使他們提高警覺。
石中英一路耳目並用,小心行進,老實說,他在狄𠔌九易名師,十年苦練,在他進行之中,三丈之內,別說是人,就是飛花落葉,也瞞不過他的耳朵,但就在他閃入一條盤行山腳的岔路之際,忽然聽到從遠處傳來一陣沙沙的腳步之聲。
這腳步聲少說也在八九丈以外,聽聲音當在兩人以上,而且走的極快,不過轉眼工夫,已經到了五丈來遠。
石中英本已閃入岔路,此時很快閃到一棵樹後,藉着暗影,隱住身子,正待舉目看去!
石中英聽得出來,這是八卦門掌門人高翔生的聲音。
第一個人正是,總管屈長貴,他走在前面,自然是領路了。
第二個果然是八門的掌門人高翔生!
第三個人;身材高大,頭戴着黑色氈笠,而垂黑紗,身、上穿着一件黑袍,根本看不清他的面目。
此人一身裝束,就使人有詭異之感。
石中英心頭不禁暗暗一動,付道:“他們莫非…”
他無暇多想,急忙閃出岔路,遠遠尾隨着三人身後,跟了下去。
走沒多久、前面三人,折入另一條小徑。
這條小徑,斜斜嚮上,隔着一條小溪,迎面一片鬆林之間,隱綽綽出現了一幢樓字。
石中英曾聽祝琪芬說過,鬆林間的一座樓字,叫做“聽濤樓”,四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鬆。
就在前面三人走迎溪之際,忽然從溪邊一株大樹上,飄落一條黑影。衹要看到他落下的身法,此人一身武功,已是江湖一流身手!
走在前面的總管屈長貴腳下一停,壓低聲音問道:“如何了?”
那人也以極低的聲音答道:“沒有動靜,他好像已經睡了”
屈長貴一揮手道:“走。”
四人輕快的從一條小石橋上行了過去。
他們說的雖輕,但石中英藉着樹林暗影,已經悄悄掩近,自然全聽到了。心中愈覺驚疑,暗暗忖道:“這聽濤樓上,住的不知是誰?高翔生,屈長貴不知有何圖謀?”
心念轉動,立即施展輕功,越過小溪,避開正面,一路穿林而入,搶在四人前面,掠上山腰一片平臺的側面,再繞到聽濤樓後面。
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已從前面石級,走上平臺,到了聽濤樓的前面。
衹聽屈長貴的聲音,在樓外叫道:“桂香。”
接着燈光亮處,一名青衣使女啓開而出,看到總管,立即躬身道:“小婢見過總管。”
屈長貴一擺手,昂首朝裏行去。
高翔生和頭戴氈笠的黑衣人,舉步跟着走入。
衹有最後一個身穿天青勁裝的護院漢子,站在門口,沒跟進去。
石中英輕悄悄的縱身躍上屋檐,掩近後窗。
衹聽樓梯響起一陣腳步之聲,那是三人已經上樓,一齊進入中間一間起居室。(樓上共有三間)
接着但聽那青衣使女的聲音,用手輕輕叩左首房門,說道:”李幫主,屈總管求見。”
石中英暗道:“原來這裏住的是竜門幫李幫主。”
他因那使女叩的是左首房門,立即左首一個窗戶移去。
身形堪堪蹲下,就聽獨角竜玉的聲音“哦”了一聲,說道:“請進。”
青衣使女推門而入,先行點起了幾上燈燭。
石中英因兩扇板窗業已關起,(從前的窗戶,外面是兩扇木板窗,裏面纔是糊紙的花格子窗)暗凝指力,在木板窗上點了一個小孔,湊着眼睛,朝裏看去。
衹見房中擺設精緻,獨角竜王身披青緞長袍,站在床前。
總管屈長貴躬着身,一臉堆笑的趨了進來,連連拱手道:“驚擾幫主了。”
獨角竜王點點頭道:“屈總管好說,不知總管深夜而來、有何見教?”
屈長貴連說“不敢”,接着道:“在下是陪同高掌門人來的。”
獨角竜王聽的一怔,急忙問道:“高掌門人現在那裏?”
屈長貴道:“就在外面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