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才子佳人>> 劉璋 Liu Zhang   中國 China   清代   (?1723年)
巧聯珠
  書名: 明末清初小說選刊/巧聯珠
  
  作者:煙霞逸士 校點:馬曉光
  
  四捲十五回,題“煙霞逸士編次”,序中又稱其為“煙霞散人”。據考,此作者當為劉璋。同治《深澤縣志·名宦傳》載,劉璋字於堂,號介符,別號煙霞散人、樵雲山人,山西太原人。大約生於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中舉,雍正元年(1723)任深澤縣令,任四年,被解職。所作小說尚有《鳳凰池》、《飛花豔想》、《斬鬼傳》等。
  
  此書有癸卯槐夏西湖雲水道人題序,以劉璋生年計,此“癸卯”為雍正元年。書當即成於此年或此前不久。
  
  此書版本有五彩堂編次本以及藏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可語堂刊本和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坊刻本。本書以五彩堂編次本為底本進行點校,刻本一函四册,半頁八行,行二十字。
校點說明
  《新鎸綉像巧聯珠小說》四捲十五回,題“煙霞逸士編次”,序中又稱其為“煙霞散人”。據考,此作者當為劉璋。同治《深澤縣志·名宦傳》載,劉璋字於堂,號介符,別號煙霞散人、樵雲山人,山西太原人。大約生於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中舉,雍正元年(1723)任深澤縣令,任四年,被解職。所作小說尚有《鳳凰池》、《飛花豔想》、《斬鬼傳》等。
  此書有癸卯槐夏西湖雲水道人題序,以劉璋生年計,此“癸卯”為雍正元年。書當即成於此年或此前不久。
  此書版本有五彩堂編次本以及藏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可語堂刊本和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坊刻本。本書以五彩堂編次本為底本進行點校,刻本一函四册,半頁八行,行二十字。
  文章原本“六經”,“三百篇”為風雅之祖。乃二“雅”三“頌”,登之郊店明堂,而“國風”不削“鄭”、“衛”,二“南”以降,貞淫相參,其間巷詠途謳,妖姬佻士,未嘗不與忠孝節烈並傳不朽。木鐸聖人豈不願盡取而刪之,蓋有刪之而不可得者。
  器界之內,萬物並生,其初漫然不相接也。惟人生於情,有情而後有覺知,有情而後有倫紀也。於是舉漫然不相接者而忽為之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為“涵養久之,天理自然明”。實即把專心於一事而不渙散,,以起其忠愛惻怛之思,發其憂愁痛悱之致。至於冷歷萬劫而纏綿歌舞,不可廢也。豈非情之為用!然今使人皆無情,則草木塊然,禽獸冥然,人之為人,相去幾許。但發乎情,止乎禮義,斯千古之大經大倫,相附以起。世風淪下,宋人務為方幅之言,而高冠大袖,使人望而欲臥;近令詞說宣穢導淫,得罪名教。嗚呼,吾安得有心人而與之深講於情之一字哉!
  煙霞散人博涉史傳,假於披覽之餘,擷逸搜奇,敷以菁藻,命曰《巧聯珠》。其事不出乎閨房兒女唯物論和無神論相結合,成為機械唯物論的最完善的形式。肯,而世路詭(山戲)、人事艱楚,大略備此。予取而讀之,躍然曰:此非所謂發乎情,止乎禮義者歟!亟授之梓。不知者以為途謳巷歌;知者以為路之“風”、“雅”無愧也。嗟乎,吾安得進近令詞傢,而與之深講於惰之一字也哉!
   癸卯槐夏西湖雲水道人題
首頁>> 文學>> 才子佳人>> 劉璋 Liu Zhang   中國 China   清代   (?17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