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因古為神仙之廬而得名。
相傳於周武王時,有匡俗者,兄弟七人,精諳道術,曾於此山結廬;其後,漢武南狩,登廬山以望九江,呼俗為“廬君”,且追封為“大明公”,是以後人又稱廬山為“匡廬”。
廬山舊屬江州潯陽郡,自古以來,高人才士,史不絶書,陶謝十八賢以次,稱著者又有詩人白居易等多人。
唐開元年間,白居易曾貶江州為司馬。這位江州司馬,當其初見廬山時,即欣然自告曰:“山北與山南,往來從此始!”
另一首曾使我們這位江州司馬“青衫濕”的“琵琶行”亦為此一時期之作品。那是我們這位醉吟先生,一次送遊山友人至潯陽江頭,在“醉不成歡慘將別”之際,“忽聞水上琵琶聲”,以致“三人忘歸客不發”之後所作成者。這首“琵琶行”曾使我們這位詩人在當時“泣下”“最多”;同樣的,它也使我們這位詩人因而名噪一時!
廬山景色,在詩人心目中,感觸因人而異,青蓮居士李太白所見者為:“屏風九疊雲錦張”、“青天削出九芙蓉”!張九齡所見者則為:“一水雲際飛,故峰湖心出!”降至宋代描述又進一步。陳舜俞贊美它:“峰巒約勒萬馬回,杉鬆自作千兵護!”蘇東坡告訴友人:
“此生勿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然後,我們這位東坡大學士寫出千古絶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
有關廬山之吟詠雖多,其中仍以一位程姓詩人的兩句五言道來最為簡淺中肯:“廬山如高士,可望不可親!”
是的!“廬山如高士,可望不可親”!
這對連日來,來自天下各地之幹百武林人物而言,此一比喻可謂再確切沒有了!
早在十數年前,武林中即有傳言:說是廬山之巔,在那座曾有天燈錦雲等靈異出現的羅漢池中,有着一處秘藏;其中除金銀珠寶而外,並有“拳”“刀”“劍”等“三王”之武學秘籍各一部。
此一傳言,喧騰甚久;但終因無人能將秘藏找出,而漸漸被人視為無稽之談。直到上月初,消息再度傳開,據稱:有人偶遊羅漢池歸來,發現池水淺落,池中果有特異之處。衹緣目睹者非道中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傳十,十傳百,不上幾日,頓時傳遍整個武林。於是,天下各地之高手,又復風起雲涌,日夜兼程嚮廬山一地趕來,這是六七天前的事。
結果呢?
結果,在六七天前,當第一批武林人物升登至羅漢池外的那座狹𠔌人口時,真相大白了!
在狹𠔌人口處,當道竪立着一方高可及人的白木牌,木牌上貼着一張黃紙告示,告示上寫道:“四川唐傢,山西尤傢,刻正鬥毒𠔌內羅漢池上。此際𠔌內,步步毒,寸寸毒,遍地皆毒,無處不毒,凡我同道,務希見牌留步。”
唐必達唐門弟子
下款署為:率百拜!
尤中宣尤門弟子
當今武林大勢,自“拳刀劍”等“三王”於十數年前物故後,撇開一公一侯,四伯,二子,“十三男”,以及“煞將”“兇相”“三卿”“七尉”等二三十位列名“武林風雲榜”
的竜虎奇士不談,就門派而論,便推“四川唐門”及“山西尤門”這兩大毒宗稱巨擘,雖“少林”“武當”等大派,亦不足與之相抗。四川唐門,乃武林中傢喻戶曉之用毒世傢;山西尤門則為帽興未久之新生異軍。“唐”“尤”兩傢在未來武林中之無法相容並立,乃屬意料中事;可是,兩傢雌雄之爭,竟會暴發得如此之早,實出衆人意料之外!
第一批趕抵峰頂𠔌口的武林人物,在看到這幅黃紙告示後,無不為之啞然怔立。至此,大傢這纔明白過來,敢情不知哪個促狹鬼使的壞他於事先獲悉唐尤兩傢將鬥毒於羅漢池秘訊後,竟然腦筋一動,訛稱羅漢池秘藏出現,結果將衆人急巴巴誑來參與了這一場“可望不可親”的“盛會”!
真相雖然揭穿,來的卻是照來不誤,別說無人闢謠,就是有,也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一批接着一批,六七天下來,山腰上的大林寺頓有人滿之患,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是:大傢都有着一個共同的想法,既來之,則安之!廬山勝景,本有一瞻之價值,更何況還有着一場大門派的存亡之戰呢?所以,人人心意相同:看看兩大毒宗究竟鹿死誰手也好!
在過去的這六七天中,每天都有人跑到那狹𠔌口嚮內張望。
可是,一天又一天,𠔌中始終靜悄悄的,什麽動靜也投有。不過,大傢的耐性都很好,因為大傢知道,鬥毒非較量普通武功可比,尤其是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分勝負更不是一件容易事!
到了第八天上午,峰下忽然上來一名破衣少年。這個破衣少年,年約十七八,除了五官英俊,雙目有神而外,行動別無特異之處,所以少年現身後並未引起多大註意。
破衣少年上得峰來,兩眼不住四下張望,看神情似乎是與什麽人相約在此見面,想看看對方有無到達一般。
就在破衣少年於寺前徘徊瞻顧之際,寺內忽然傳來一陣不成腔調的歌聲,歌中唱的是:
陶潛彭澤五株柳
潘嶽河陽一縣花
兩處全輸此峰好
和尚廟裏搶鍋巴……
破衣少年先是一怔。
接着莞爾轉身,似甚好奇地擡頭嚮寺門中望去。歌聲歇處,一名騷鬍繞腮的駝背老人於寺前臺階上出現;駝背老人頭一低,忽然失聲叫道:“咦,老漢的蒲袋呢?”
接着張目四下裏揚聲喊道:“喂喂,諸位,你們有誰見到老以漢在這裏的一隻蒲袋沒有?”
這時寺前空地上,雖然三三兩兩的站了不少人,但對駝背老人這陣詢問,卻一個個充耳不聞,甚至連轉頭望上一眼的都沒有。
破衣少年眼皮眨動,顯得很是迷惑,好像在懷疑:這些人怎麽如此不通人情?
駝背老人眼見無人理睬,不禁大為冒火,衹見他放寬嗓門又嚷道:“喂喂,諸位,這可不是隨便好開玩笑的,朋友們如果再裝蒜,我駝子可要駡人啦!”
駝背老人一陣嚷過,僅有少數幾個人掉過頭來,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掃了一眼之後,全又轉過頭去交談如故,似乎誰也不以駝背老人之威脅為意。
駝背老人說到做到,這時果然破口大駡道:“奶奶的,全是一些混賬東西!平常時候一個個稱英雄,充好漢,口口聲聲說爭氣不爭財,視黃金如糞土,哼哼,狗屁!你們這批東西要真個是心口如一,你傢駝祖八分多銀子的傢當怎會不見?”
破衣少年一愣,似乎頗感意外。
什麽?丟掉的一共纔衹八分多銀子?
破衣少年思忖着,雙眉不禁微微蹙起,顯然甚是不值那拿跑蒲袋者之所為。不是麽?僅僅為了八分多銀子,竟害得這麽多人挨上一頓狗血淋頭的痛駡,也未免太那個了。
駝背老人咽下一口口水,接着駡道:“奶奶的,想不到”
破衣少年稍作猶豫,然後毅然走到駝背老人面前。
他手一擺,皺眉攔着道:“這位老丈人,您也別駡了,東西是一個人拿的,您似乎不該將所有的人全部駡進去;同時,就算當初是有人開玩笑,經您這一駡,人傢也不會再拿出來了,好在八分銀子也不是一個什麽大數目……”
駝背老人兩眼一瞪,怒道:“你小子身上有幾個八分銀子?
哼,不是一個大數目,奶奶的,說得倒蠻漂亮!”
破衣少年連忙接着道:“不,不,請您別誤會,在下意思是說:假如您老不介意,這個數目可由在下為您老補上。”
駝背老人輕輕一哦,眼中同時一亮,他將破衣少年周身上下,仔細打量了一遍,然後眨着眼皮道:“你老弟身上拿得出兩半銀子?”
破衣少年一怔道:“兩半?”
駝背老人屈着指頭道:“你算算吧!碗、筷、火刀、火石、旱煙筒,還有一個八成新的蒲袋,八分多,衹是指現銀,如果雜七雜八通統算起來,二兩也不止,不過你老弟純出一番好意,咱們當然不能再算那個賬,二八一十六,八折還不到,事已至此,駝子自己衹好也吃點虧,公公道道,本於良心……”
破衣少年愣在那裏,為之啼笑皆非!就連碗筷等雜物加進去,也不過是幾分銀子的事,現在由八分多一下跳到兩半,這竹杠豈不敲得離了諾?何況代賠損失衹是基於一份同情心,哪有包賬之理?
四周這時哄然響起一片笑聲,破衣少年至此方知先前衆人不理這駝子之嚷叫,原來是有原因的;他初次來到江湖上,一點世故經驗沒有,今天這算是應了一句俗語:“花錢買教訓!”
破衣少年之性格顯然倔強異常,當下什麽也不說,默默自身邊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來,從為數約在五兩左右的碎銀中,挑出一兩和五錢的碎銀各一塊,平靜地遞到駝背老人手上。
駝背老人連聲道:“謝謝,謝謝。”
破衣少年聳聳肩胛道:“兩把銀子也用不了多久,您老最好節儉點,今天這種機會,屬於可遇而不可求,在下實在不願因此害了您老。”
駝背老人打躬道:“是的,是的。”
破衣少年轉身欲去,駝背老人追上一步道:“老弟貴姓?”
破衣少年淡淡答道:“辛維正。”
駝背老人再上一步,低聲道:“噢,辛維正,辛老弟;老漢高樂仁,以後還望多多聯繫!”
辛維正聞言一怔,不自禁一下轉過身來。他朝駝背老人註視着,欲言又止。高樂仁?這名字似聽師父提過,能得師父提及者,在江湖上應非無名之輩,這駝子難道竟還是武林中的一位名人不成?
駝背老人殷勤地道:“老弟是不是還有什麽吩咐?”
辛維正吶吶道:“高……咳咳……噢,對了,高……您是說,不,晚輩是說……您那衹蒲袋裏既然有東西,先前你為什麽就這樣走開了?”
駝背老人眼珠溜動,看清左右無人註意,突然攏近身子,一亮掌心,悄悄托出一隻錦盒,低聲嘻嘻一笑道:“到裏面去做了一票”
辛維正一呆道:“您?”
駝背老人收回錦盒,扮了一個鬼臉:“這是老漢的一貫手法,不過藉這一鬧分散一下大傢的註意而已。老弟的銀子,等會兒當然還得退還給老弟的。”
辛維正心頭一動,猛然想了起來:是了!神偷高樂仁!也就是“風雲副榜”“將相卿尉”中的“妙手卿”!
“武林風雲榜”,正榜五爵為“公侯伯子男”;副榜四秩為“將相卿尉”;此為“拳”
“刀”“劍”等“三王”當年把酒聊歡時,在談笑中所評定。“三王”為百年來武林中罕見之奇人,久為天下兩道人物當作聖明;金口玉言,自是一語便成鐵律!“正”“副”兩榜所列之人物,均為當時武林中一代高手,三王品選極為公允,連少林、武當兩派掌門人,都衹能排在“七尉”中,分別落個“金剛尉”和“散仙尉”的頭銜一節,由此,便可想見名登兩榜之不易了。
“三王”雖已物故多年,但“五爵”和“四秩”之敘位,卻仍為天下兩道所公認;這固然表示了兩道人物對三王之崇敬,而事實上盛名之下無虛士,“五爵”“四秩”等兩榜所列人物,在武功方面也確有其獨到之處!
武功對於一個武人,是現實的,也是無情的。一道封號,得來固然不易,保持尤為艱難;經過多年來之考驗,結果證實;三王之眼力確屬超人一等!“三卿”就是“三卿”,“七尉”就是“七尉”,“三”“七”之外無“遺珠”,“三”“七”之內亦無“充數”之“濫竽”!
辛維正今不悉自己師父是否亦為榜中人,現見面前此老竟是三卿之一,自是既驚訝,又欽羨!就在辛維正張口欲言之際,妙手卿高樂仁突然低聲說道:“老弟趕快退去一邊!”
辛維正機靈敏捷,聞言料知其中必有緣故,當下身軀一轉,大踏步嚮一旁走去。
走到一排古鬆下,混入人群中,方始緩緩轉過身來。轉身擡頭看清之下,辛維正不禁微微一呆!
這時,妙手卿神偷高樂仁正和一名中年文士面面相對,雙手互搓,神色甚是尷尬。對面那名文士年約四十出頭,面白無須,神態冷酷而倨傲;尤其那雙灼灼眼神,更是森寒逗人!
辛維正不自禁轉身嚮一名中年漢子低聲問道:“這位文士是誰?”
漢子一嚏道:“連鼎鼎大名的無情卿蕭一士你小子也不認識?”
“無情卿”莆一土?真沒想到三卿之中竟然一下出現兩位!辛維正很奇怪:既然彼此同列卿位,現在做什麽這般猙容相嚮?
衹見這時妙手卿高樂仁搓着手,咳了咳,賠笑道:“蕭兄別說笑話了,咳咳,小老兒就是窮昏了頭,錢花了眼,也不敢想在你蕭兄身上動什麽歪腦筋”
無情卿蕭一土冷冷截着道:“怎見得不敢?”
高樂仁又咳了一下道:“說你我同列三卿之位,咳咳,就是憑你我多年的交情,小老兒也不會做此糊塗事”
蕭一士再度打斷話頭,哼了一聲道:“你我之間無交情可言,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有,希望閣下少來這一套!”
辛維正明白了;駝於剛纔那衹錦盒敢情是自這位無情卿身上取得的!不是麽?大傢都是三卿之一,為什麽要嚮對方低頭賠笑臉?“做賊心虛”也!
妙手腳高樂仁兩手一攤,縮縮脖子道:“你蕭兄一定不相信,小毫兒又有什麽辦法?”
無情卿莆一土冷冷說道:“兩榜中人,一直都能相互尊敬,這是武林中多年來得以乎安無事的主要原因之一。蕭某人不想橫生是非,希望你高老大也不妨慎重考慮一下,要想彼此不傷和氣,衹有一法,請你高者大馬上解開衣服讓蕭某人親自搜上一搜!”
辛維正心頭撲通一跳,暗遭一聲:糟糕!這下是非翻臉不可了!贓物就在身上,駝子如何經得起這一搜I妙手卿高樂仁輕聲道:“蕭兄”
無情卿蕭一士冷然道:“喊一聲蕭一士,或者喊一聲姓蕭的就可以了!”
高樂仁苦笑笑道:“搜,小老兒是不在乎,老實說,真金不怕火,可是,咳咳,這兒這麽多人,難看不難看?”
蕭一土冷冷道:“如果搜不出什麽來,難看的是我蕭某人!”
高樂仁忙道:“還不是一樣?讓你蕭兄下不了臺,到時候我高某人臉上又有什麽光彩?”
蕭—土沉聲道:“你是你,我是我,廢話少說!就是拖到明天這個時候,蕭某還是要搜。不答應,衹須回一聲!”
妙手卿高樂仁突然一拉衣襟,叫道:“搜就搜吧!”
莆一土剛剛嚮前踏出一步?高樂仁忽又掩上衣襟,嚮後迅速退出兩步,同時搖搖手道:
“且慢!”
蕭一士寒臉道:“怎麽說?”
高樂仁也將臉孔一沉道:“萬一搜不着什麽時,怎麽說!”
蕭一士嘿嘲道:“不會吧!”
高樂仁板臉如故道:“小老兒是指萬一!”
蕭一士註目道:“你說呢?”
高樂仁臉孔徽揚道:“別人是爭氣不爭財,高某人則是爭財不爭氣;你蕭朋友看着辦就是了!”
無情卿衣袖一抖,突嚮地上灑出一件黑乎乎的物事,跟着用手一指,寒臉沉聲道:一瓶長青丹,尚有一十三粒夠不夠?”
四下裏一千武林人物,在聽得“長青丹”三字時,眼中全都驀地一亮,衹有一個辛維正,這時雙拳緊捏,掌心中全是冷汗。
別人不清楚,他可清楚;無論駝子如何虛聲恫嚇,都是白費心機。惟一的辦法,衹有翻臉,否則就衹有當場出醜!
可是說也奇怪,駝子不知有何仗恃,這時竟真的襢開衣襟,送過去聽任那位無情卿搜查起來。
辛維正緊張得幾乎一下窒息過去……
寺前空地上,一片靜悄悄,一百多雙眼光,全都緊盯在無情卿一雙手上,隨着它在妙手卿高樂仁身上滿身移動。
不一會,答案出來了!
答案是:無情卿蕭一士搜遍全身後,稍稍發了一陣呆,然後,牙一咬!摔袖下峰而去!
衆武林人物至此方始深深噓出一口大氣。辛維正則幾疑置身夢境,僅知神偷竊以技神妙知名,可沒聽說此老會變戲法啊!
妙手卿神偷高樂仁在以一副充滿憐憫之色的眼光默送無情卿背影消失之後,纔一面俯下身去撿取那瓶長青丹,一面喃哺自語道:“一個人的名聲,硬是壞不得,唉唉!”
如在平時,或者換上另外一個,此刻辛維正聽了這種自白,必然會為之大大感動,可是,嘿……辛維正伸手拉正腰帶,正準備離去,驀地,他呆住了,我的天啦!
場中,神偷重重一咳,自語繼續傳來:“沉住氣!這很重要。”
咳咳,不是麽?剛纔我高某人要是沉不住氣,咳,咳,還好,謝謝老天爺,咳…總算因禍得福!”
辛維正告訴自己:“是的,這很重要,得先沉住一點氣!”
結果,辛維正的一口氣是沉住了,但搭在腰帶上的一隻手卻止不住微微顫抖。腰帶內有物隆然,正是那衹小錦盒!-神偷溜來一瞥,徽微點頭,似乎甚表嘉許和感激。接着,神偷直起身來,四下緩掃一眼,若無其事地嚮峰下走去。
辛維正剛纔是兩手冒汗,現在則變成一身都是冷汗。
為了自己的清白和安全,他應該馬上追上去,將錦盒交還神偷;雖然這樣做也許會為神偷帶來危險,可是,他如不將這衹錦盒盡快脫手,萬一那位無情卿忽然想起他曾跟神偷有過接觸,重新趕回來在他身上抄出怎辦?
就在此際,辛維正忽聽背後有人俏聲說道:“辛少俠,快快交給我……”
辛維正聞言肝膽俱冒裂,急急轉過身子一看,發話者不意竟是一名年紀比他還小二三歲的小叫化。
小叫化這時湊上一步,低聲又道:“小弟莊繼塵,外號‘小空空’,‘神偷’正是小弟業師,辛兄放心,東西交給小弟就沒事了。”
辛維正定一定神,眉峰微皺,欲育又止,意思說:現在就交?就在這裏交?
小空空輕輕點頭,悄聲道:“是的,人多的地方,說私話,辦私事,往往更安全,這是傢師的經驗,我們身邊這批老傢夥,個個都自以為有點地位,决不會來註意我們兩個大孩子說什麽或者做什麽的。”
辛維正挨着身子將錦盒遞出,小空空熟練地一把接過,低聲又道:“傢師最講道義,早晚定有所報!”
小子說完,轉身一溜煙走。辛維正抹抹額角,身心為之一鬆,道義?報答?他苦笑着想:算了吧,你這個小鬼頭,人才拳頭大,就已獲得一身扒竊真傳,將來不知又要有多少人傢的財庫關不了門了!但願你們師徒今後別再拿這等好差事調劑我,我辛維正就感激不盡了!
可憐一個辛維正,由於好心出頭,平白惹來一場虛驚,直到目前為止,他甚至連小錦盒內究竟裝了些什麽都不知道!
快近午了。
辛維正在寺前寺後各處轉了一圈,要找的人投有找到,無可奈何,衹好悵悵然又嚮峰下走來。
峰腳下,山道兩邊,那些臨時搭建的露天棚,原是想做避暑遊客的生意的,受了秘藏謠傳之影響,結果座上客十九都是江湖人物。江湖人物難伺候,但是,錢也容易賺,因此一傢傢露天店老闆無不笑逐顔開,吆喝着盡喊“壯士”和“太爺”,招呼得好不親熱!
辛維正擡頭看看天色,肚子也的確餓了,於是,他略作躊躇,便揀了一間比較簡陋的棚子走過去。
有句俗話,叫做“冤傢路狹”!
辛維正走進棚子,棚子中衹有一老一少兩名食客,這一老一少不是別人,正是妙手卿神偷高樂仁師徒!
辛維正方待轉身退出,不意小空空莊繼塵眼尖異常,他一面拿肘彎去碰師父,一面招手叫道:“說曹姆,曹操就到,辛兄快來。”
神偷也跟着轉身,起身嬉笑道:“老漢正想叫小子去找你,不意你就來了,痛快,來,喝一杯,姑且算是那兩半銀子的利息吧,哈哈,哈哈哈。”
辛維正走過去皺眉道:“萬一……”
神偷笑接道:“萬一給那位無情老弟進來撞上,也許會生疑心是不是?放心吧,那位毫弟人長臉短,這會兒怕早就跑出十裏之外了!”
辛維正衹好坐下,師徒嚮他分別敬了一杯酒,然後,神偷送上剛纔那兩半銀子,另外附帶遞上一隻細頸瓷瓶。
辛維正指着瓷瓶,訝然道:“這是什麽東西?”
神偷笑笑道:“三顆‘長青丹’,意思意思!”
辛維正一怔道:“這……”言下之意是說:這豈不是成了分贓麽?
神偷又笑了一下道:“這位無情老弟就是賣相好,事實上也不是什麽好人,他老弟平常幹的壞事,也許比我高某人更多,偶爾颳他一記,也不為過!”
頓了頓,笑着又接道:“老弟可別瞧輕了這三顆長青丹,差不多的疾癥,它可比什麽靈芝神草都靈,再說老弟也是當事人之一,跳進黃河洗不清,我高樂仁拿的東西,你老弟大可安心收用;‘妙手卿’這塊招牌並不髒,它在武林中不多不少也懸挂了將近二十年了。”
辛維正推卻不過,衹好聳肩收下,小空空插口笑道:“辛兄如果自己不肯要,用以救人也是好事。”
神偷扭頭瞪眼道:“要你嚕嗦!”
接着又轉嚮辛維正笑道:“老弟這次幫忙不小,如有差遣,儘管吩咐,老漢師徒能力所及,無不從命!”
剛纔那衹小錦盒,寬僅七八分,長不盈寸,而聽神偷口氣,似乎將它看得十分重要,足證盒中所盛必非普通珠寶。
辛維正原想詢問盒內所盛者究係何物,話到口邊,忽感不妥,當下乃改口說道:“談差遣不敢當,倒是有件事想嚮前輩請教一下。”
神偷忙道:“行!說吧!什麽事?”
辛維正遲疑了一下道:“想嚮前輩打聽兩個人。”
神偷哦道:“誰和誰?”
辛維正道:“一個叫佟宗義;一個叫謝奕方……”
辛維正說時,顯得很不安;勉強說出上面兩個名字,就似乎失卻繼續說下去的勇氣。事實上,這也難怪。大師兄佟宗義,二師兄謝奕方,一個是五年前下山,一個是三年前下山,下山時年紀都跟自己現在差不多,這就是說,兩位師兄到現在也纔不過二十出頭年紀,這種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江湖上觸目皆是,拿這個去問人傢,是不是顯得太幼稚些?
可是,出入意料之外的,神偷於聽得這兩個名字之後,竟然雙目大睜道:“老弟是指‘刀劍雙尉’?”
辛維正也傻了,怔怔然重複道:“刀劍雙尉?匕尉中衹有鞭尉和銅尉,哪來的什麽刀劍雙尉?”
神偷頭一點道:“現在的‘刀尉’和‘劍尉’,就是以前的‘鞭’‘銅’兩尉!”
辛維正惑然道:“由:鞭鐧’改練‘刀劍’,固不足奇,可是,‘鞭’‘鐧’兩尉他們並不姓‘佟’和姓:謝’呀!”
神偷幹了一杯酒,搖搖頭道:“老弟大概沒有聽懂我的意思,老漢是說:經過,取代’之後,現在七尉中,已經由:鞭銅’兩尉換上‘刀劍’兩尉了!”
辛維正愕然道:“兩榜人物也可以取代!”
神偷慨然一嘆道:“三王謝世,兩榜名額便算無形底定,不是嗎?陳卻‘三王’,誰人尚具有此資格?基於此,欲登兩榜,便惟有取代之一途。此一事件,大約發生在兩年前,‘鞭鐧’兩尉不合盛氣凌人,在一次印證中,結果竟敗在兩名剛出道的青年人之手,這兩名青年不是別人,正是你老弟剛纔問及的‘佟宗義’和‘謝奕方’!”
神偷說至此處,似乎忽然想起什麽,臉一擡,目註辛維正問道:“辛老弟跟他們佟謝二位……”
辛維正強抑着心頭一股無比的喜悅和激動,連忙解釋道:“不,晚輩跟他們兩位並無淵源,衹為了傢師近日常以這兩人作比,要晚輩以這兩人做榜樣……咳,說是……他老人傢曾經見過這兩人……咳,沒想到兩人已躋身七尉之列……這一來更是非一睹風範不可了!”
神偷註目道:“令師何人?”
辛維正道:“關東無名叟!”
辛維正回答得很自然,但心底下卻止不住一陣酸楚。是的師父是“無名叟”,他並沒有說錯,因為師父究竟是何許人,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啊!
神偷連連點頭道:“唔,無名叟,久仰了!咳咳。”
神偷當然沒有聽到過無名叟這個名號,口中這樣說,無非是在禮節上不得不如此而已。
他說着忽又咦了一聲道:“怪了,令師既說見過這兩人,怎會不知兩人已列名七尉之內?”
辛維正早巳發覺此一漏洞,當下從容答道:“傢師耽於詩酒,平時甚少在外走動,仔細算來,他老人傢已足足三年未曾下山一步了。”
神偷點點頭道:“好的,等見到他們兩位時,老漢一定馬上通知你就是了。”
辛維正皺眉道:“他兩位是不是一定會來廬山呢?”
神偷點頭道:“應該會來纔對,除開老漢和剛纔那位無情老弟不說,這次連十三男中的義男徐勉之和暴男方振剛都到了,他兩個似無不到之理,誰會想到這是一場誑局?衹是,很奇怪,如今想象中該來的差不多都來了,這兩位老弟不知為什麽到現在還未見露面?”
說話間,一餐用畢,三人先後出棚,神偷嚮辛維正問道:“老弟還上不上去?”
辛維正搖搖頭,神偷接着道:“那麽,老弟找個地方歇歇,就在下面等着,如果見到佟謝兩位,老漢再叫繼塵下來喊你。”
辛維正朝一株大樹下走去,神偷師徒則循着坡道登峰。就在這時候,峰腰間忽然快步奔下一名紫衣少女!
紫衣少女擡頭看到神偷師徒,不知怎的,突然芳臉一倔,狠狠嚮地面啐出一口,神色間似對這師徒倆頗為不屑。
神偷容少女走過,駐足扭頭大駡:“毛丫頭!臭丫頭!一個小小的黃毛臭丫頭,居然也會這麽神氣,我駝子問你!你這丫頭有什麽好神氣的?豈有此理!”
---------
boyu0372 OCR
相傳於周武王時,有匡俗者,兄弟七人,精諳道術,曾於此山結廬;其後,漢武南狩,登廬山以望九江,呼俗為“廬君”,且追封為“大明公”,是以後人又稱廬山為“匡廬”。
廬山舊屬江州潯陽郡,自古以來,高人才士,史不絶書,陶謝十八賢以次,稱著者又有詩人白居易等多人。
唐開元年間,白居易曾貶江州為司馬。這位江州司馬,當其初見廬山時,即欣然自告曰:“山北與山南,往來從此始!”
另一首曾使我們這位江州司馬“青衫濕”的“琵琶行”亦為此一時期之作品。那是我們這位醉吟先生,一次送遊山友人至潯陽江頭,在“醉不成歡慘將別”之際,“忽聞水上琵琶聲”,以致“三人忘歸客不發”之後所作成者。這首“琵琶行”曾使我們這位詩人在當時“泣下”“最多”;同樣的,它也使我們這位詩人因而名噪一時!
廬山景色,在詩人心目中,感觸因人而異,青蓮居士李太白所見者為:“屏風九疊雲錦張”、“青天削出九芙蓉”!張九齡所見者則為:“一水雲際飛,故峰湖心出!”降至宋代描述又進一步。陳舜俞贊美它:“峰巒約勒萬馬回,杉鬆自作千兵護!”蘇東坡告訴友人:
“此生勿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然後,我們這位東坡大學士寫出千古絶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
有關廬山之吟詠雖多,其中仍以一位程姓詩人的兩句五言道來最為簡淺中肯:“廬山如高士,可望不可親!”
是的!“廬山如高士,可望不可親”!
這對連日來,來自天下各地之幹百武林人物而言,此一比喻可謂再確切沒有了!
早在十數年前,武林中即有傳言:說是廬山之巔,在那座曾有天燈錦雲等靈異出現的羅漢池中,有着一處秘藏;其中除金銀珠寶而外,並有“拳”“刀”“劍”等“三王”之武學秘籍各一部。
此一傳言,喧騰甚久;但終因無人能將秘藏找出,而漸漸被人視為無稽之談。直到上月初,消息再度傳開,據稱:有人偶遊羅漢池歸來,發現池水淺落,池中果有特異之處。衹緣目睹者非道中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傳十,十傳百,不上幾日,頓時傳遍整個武林。於是,天下各地之高手,又復風起雲涌,日夜兼程嚮廬山一地趕來,這是六七天前的事。
結果呢?
結果,在六七天前,當第一批武林人物升登至羅漢池外的那座狹𠔌人口時,真相大白了!
在狹𠔌人口處,當道竪立着一方高可及人的白木牌,木牌上貼着一張黃紙告示,告示上寫道:“四川唐傢,山西尤傢,刻正鬥毒𠔌內羅漢池上。此際𠔌內,步步毒,寸寸毒,遍地皆毒,無處不毒,凡我同道,務希見牌留步。”
唐必達唐門弟子
下款署為:率百拜!
尤中宣尤門弟子
當今武林大勢,自“拳刀劍”等“三王”於十數年前物故後,撇開一公一侯,四伯,二子,“十三男”,以及“煞將”“兇相”“三卿”“七尉”等二三十位列名“武林風雲榜”
的竜虎奇士不談,就門派而論,便推“四川唐門”及“山西尤門”這兩大毒宗稱巨擘,雖“少林”“武當”等大派,亦不足與之相抗。四川唐門,乃武林中傢喻戶曉之用毒世傢;山西尤門則為帽興未久之新生異軍。“唐”“尤”兩傢在未來武林中之無法相容並立,乃屬意料中事;可是,兩傢雌雄之爭,竟會暴發得如此之早,實出衆人意料之外!
第一批趕抵峰頂𠔌口的武林人物,在看到這幅黃紙告示後,無不為之啞然怔立。至此,大傢這纔明白過來,敢情不知哪個促狹鬼使的壞他於事先獲悉唐尤兩傢將鬥毒於羅漢池秘訊後,竟然腦筋一動,訛稱羅漢池秘藏出現,結果將衆人急巴巴誑來參與了這一場“可望不可親”的“盛會”!
真相雖然揭穿,來的卻是照來不誤,別說無人闢謠,就是有,也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一批接着一批,六七天下來,山腰上的大林寺頓有人滿之患,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是:大傢都有着一個共同的想法,既來之,則安之!廬山勝景,本有一瞻之價值,更何況還有着一場大門派的存亡之戰呢?所以,人人心意相同:看看兩大毒宗究竟鹿死誰手也好!
在過去的這六七天中,每天都有人跑到那狹𠔌口嚮內張望。
可是,一天又一天,𠔌中始終靜悄悄的,什麽動靜也投有。不過,大傢的耐性都很好,因為大傢知道,鬥毒非較量普通武功可比,尤其是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分勝負更不是一件容易事!
到了第八天上午,峰下忽然上來一名破衣少年。這個破衣少年,年約十七八,除了五官英俊,雙目有神而外,行動別無特異之處,所以少年現身後並未引起多大註意。
破衣少年上得峰來,兩眼不住四下張望,看神情似乎是與什麽人相約在此見面,想看看對方有無到達一般。
就在破衣少年於寺前徘徊瞻顧之際,寺內忽然傳來一陣不成腔調的歌聲,歌中唱的是:
陶潛彭澤五株柳
潘嶽河陽一縣花
兩處全輸此峰好
和尚廟裏搶鍋巴……
破衣少年先是一怔。
接着莞爾轉身,似甚好奇地擡頭嚮寺門中望去。歌聲歇處,一名騷鬍繞腮的駝背老人於寺前臺階上出現;駝背老人頭一低,忽然失聲叫道:“咦,老漢的蒲袋呢?”
接着張目四下裏揚聲喊道:“喂喂,諸位,你們有誰見到老以漢在這裏的一隻蒲袋沒有?”
這時寺前空地上,雖然三三兩兩的站了不少人,但對駝背老人這陣詢問,卻一個個充耳不聞,甚至連轉頭望上一眼的都沒有。
破衣少年眼皮眨動,顯得很是迷惑,好像在懷疑:這些人怎麽如此不通人情?
駝背老人眼見無人理睬,不禁大為冒火,衹見他放寬嗓門又嚷道:“喂喂,諸位,這可不是隨便好開玩笑的,朋友們如果再裝蒜,我駝子可要駡人啦!”
駝背老人一陣嚷過,僅有少數幾個人掉過頭來,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掃了一眼之後,全又轉過頭去交談如故,似乎誰也不以駝背老人之威脅為意。
駝背老人說到做到,這時果然破口大駡道:“奶奶的,全是一些混賬東西!平常時候一個個稱英雄,充好漢,口口聲聲說爭氣不爭財,視黃金如糞土,哼哼,狗屁!你們這批東西要真個是心口如一,你傢駝祖八分多銀子的傢當怎會不見?”
破衣少年一愣,似乎頗感意外。
什麽?丟掉的一共纔衹八分多銀子?
破衣少年思忖着,雙眉不禁微微蹙起,顯然甚是不值那拿跑蒲袋者之所為。不是麽?僅僅為了八分多銀子,竟害得這麽多人挨上一頓狗血淋頭的痛駡,也未免太那個了。
駝背老人咽下一口口水,接着駡道:“奶奶的,想不到”
破衣少年稍作猶豫,然後毅然走到駝背老人面前。
他手一擺,皺眉攔着道:“這位老丈人,您也別駡了,東西是一個人拿的,您似乎不該將所有的人全部駡進去;同時,就算當初是有人開玩笑,經您這一駡,人傢也不會再拿出來了,好在八分銀子也不是一個什麽大數目……”
駝背老人兩眼一瞪,怒道:“你小子身上有幾個八分銀子?
哼,不是一個大數目,奶奶的,說得倒蠻漂亮!”
破衣少年連忙接着道:“不,不,請您別誤會,在下意思是說:假如您老不介意,這個數目可由在下為您老補上。”
駝背老人輕輕一哦,眼中同時一亮,他將破衣少年周身上下,仔細打量了一遍,然後眨着眼皮道:“你老弟身上拿得出兩半銀子?”
破衣少年一怔道:“兩半?”
駝背老人屈着指頭道:“你算算吧!碗、筷、火刀、火石、旱煙筒,還有一個八成新的蒲袋,八分多,衹是指現銀,如果雜七雜八通統算起來,二兩也不止,不過你老弟純出一番好意,咱們當然不能再算那個賬,二八一十六,八折還不到,事已至此,駝子自己衹好也吃點虧,公公道道,本於良心……”
破衣少年愣在那裏,為之啼笑皆非!就連碗筷等雜物加進去,也不過是幾分銀子的事,現在由八分多一下跳到兩半,這竹杠豈不敲得離了諾?何況代賠損失衹是基於一份同情心,哪有包賬之理?
四周這時哄然響起一片笑聲,破衣少年至此方知先前衆人不理這駝子之嚷叫,原來是有原因的;他初次來到江湖上,一點世故經驗沒有,今天這算是應了一句俗語:“花錢買教訓!”
破衣少年之性格顯然倔強異常,當下什麽也不說,默默自身邊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來,從為數約在五兩左右的碎銀中,挑出一兩和五錢的碎銀各一塊,平靜地遞到駝背老人手上。
駝背老人連聲道:“謝謝,謝謝。”
破衣少年聳聳肩胛道:“兩把銀子也用不了多久,您老最好節儉點,今天這種機會,屬於可遇而不可求,在下實在不願因此害了您老。”
駝背老人打躬道:“是的,是的。”
破衣少年轉身欲去,駝背老人追上一步道:“老弟貴姓?”
破衣少年淡淡答道:“辛維正。”
駝背老人再上一步,低聲道:“噢,辛維正,辛老弟;老漢高樂仁,以後還望多多聯繫!”
辛維正聞言一怔,不自禁一下轉過身來。他朝駝背老人註視着,欲言又止。高樂仁?這名字似聽師父提過,能得師父提及者,在江湖上應非無名之輩,這駝子難道竟還是武林中的一位名人不成?
駝背老人殷勤地道:“老弟是不是還有什麽吩咐?”
辛維正吶吶道:“高……咳咳……噢,對了,高……您是說,不,晚輩是說……您那衹蒲袋裏既然有東西,先前你為什麽就這樣走開了?”
駝背老人眼珠溜動,看清左右無人註意,突然攏近身子,一亮掌心,悄悄托出一隻錦盒,低聲嘻嘻一笑道:“到裏面去做了一票”
辛維正一呆道:“您?”
駝背老人收回錦盒,扮了一個鬼臉:“這是老漢的一貫手法,不過藉這一鬧分散一下大傢的註意而已。老弟的銀子,等會兒當然還得退還給老弟的。”
辛維正心頭一動,猛然想了起來:是了!神偷高樂仁!也就是“風雲副榜”“將相卿尉”中的“妙手卿”!
“武林風雲榜”,正榜五爵為“公侯伯子男”;副榜四秩為“將相卿尉”;此為“拳”
“刀”“劍”等“三王”當年把酒聊歡時,在談笑中所評定。“三王”為百年來武林中罕見之奇人,久為天下兩道人物當作聖明;金口玉言,自是一語便成鐵律!“正”“副”兩榜所列之人物,均為當時武林中一代高手,三王品選極為公允,連少林、武當兩派掌門人,都衹能排在“七尉”中,分別落個“金剛尉”和“散仙尉”的頭銜一節,由此,便可想見名登兩榜之不易了。
“三王”雖已物故多年,但“五爵”和“四秩”之敘位,卻仍為天下兩道所公認;這固然表示了兩道人物對三王之崇敬,而事實上盛名之下無虛士,“五爵”“四秩”等兩榜所列人物,在武功方面也確有其獨到之處!
武功對於一個武人,是現實的,也是無情的。一道封號,得來固然不易,保持尤為艱難;經過多年來之考驗,結果證實;三王之眼力確屬超人一等!“三卿”就是“三卿”,“七尉”就是“七尉”,“三”“七”之外無“遺珠”,“三”“七”之內亦無“充數”之“濫竽”!
辛維正今不悉自己師父是否亦為榜中人,現見面前此老竟是三卿之一,自是既驚訝,又欽羨!就在辛維正張口欲言之際,妙手卿高樂仁突然低聲說道:“老弟趕快退去一邊!”
辛維正機靈敏捷,聞言料知其中必有緣故,當下身軀一轉,大踏步嚮一旁走去。
走到一排古鬆下,混入人群中,方始緩緩轉過身來。轉身擡頭看清之下,辛維正不禁微微一呆!
這時,妙手卿神偷高樂仁正和一名中年文士面面相對,雙手互搓,神色甚是尷尬。對面那名文士年約四十出頭,面白無須,神態冷酷而倨傲;尤其那雙灼灼眼神,更是森寒逗人!
辛維正不自禁轉身嚮一名中年漢子低聲問道:“這位文士是誰?”
漢子一嚏道:“連鼎鼎大名的無情卿蕭一士你小子也不認識?”
“無情卿”莆一土?真沒想到三卿之中竟然一下出現兩位!辛維正很奇怪:既然彼此同列卿位,現在做什麽這般猙容相嚮?
衹見這時妙手卿高樂仁搓着手,咳了咳,賠笑道:“蕭兄別說笑話了,咳咳,小老兒就是窮昏了頭,錢花了眼,也不敢想在你蕭兄身上動什麽歪腦筋”
無情卿蕭一土冷冷截着道:“怎見得不敢?”
高樂仁又咳了一下道:“說你我同列三卿之位,咳咳,就是憑你我多年的交情,小老兒也不會做此糊塗事”
蕭一士再度打斷話頭,哼了一聲道:“你我之間無交情可言,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有,希望閣下少來這一套!”
辛維正明白了;駝於剛纔那衹錦盒敢情是自這位無情卿身上取得的!不是麽?大傢都是三卿之一,為什麽要嚮對方低頭賠笑臉?“做賊心虛”也!
妙手腳高樂仁兩手一攤,縮縮脖子道:“你蕭兄一定不相信,小毫兒又有什麽辦法?”
無情卿莆一土冷冷說道:“兩榜中人,一直都能相互尊敬,這是武林中多年來得以乎安無事的主要原因之一。蕭某人不想橫生是非,希望你高老大也不妨慎重考慮一下,要想彼此不傷和氣,衹有一法,請你高者大馬上解開衣服讓蕭某人親自搜上一搜!”
辛維正心頭撲通一跳,暗遭一聲:糟糕!這下是非翻臉不可了!贓物就在身上,駝子如何經得起這一搜I妙手卿高樂仁輕聲道:“蕭兄”
無情卿蕭一士冷然道:“喊一聲蕭一士,或者喊一聲姓蕭的就可以了!”
高樂仁苦笑笑道:“搜,小老兒是不在乎,老實說,真金不怕火,可是,咳咳,這兒這麽多人,難看不難看?”
蕭一土冷冷道:“如果搜不出什麽來,難看的是我蕭某人!”
高樂仁忙道:“還不是一樣?讓你蕭兄下不了臺,到時候我高某人臉上又有什麽光彩?”
蕭—土沉聲道:“你是你,我是我,廢話少說!就是拖到明天這個時候,蕭某還是要搜。不答應,衹須回一聲!”
妙手卿高樂仁突然一拉衣襟,叫道:“搜就搜吧!”
莆一土剛剛嚮前踏出一步?高樂仁忽又掩上衣襟,嚮後迅速退出兩步,同時搖搖手道:
“且慢!”
蕭一士寒臉道:“怎麽說?”
高樂仁也將臉孔一沉道:“萬一搜不着什麽時,怎麽說!”
蕭一士嘿嘲道:“不會吧!”
高樂仁板臉如故道:“小老兒是指萬一!”
蕭一士註目道:“你說呢?”
高樂仁臉孔徽揚道:“別人是爭氣不爭財,高某人則是爭財不爭氣;你蕭朋友看着辦就是了!”
無情卿衣袖一抖,突嚮地上灑出一件黑乎乎的物事,跟着用手一指,寒臉沉聲道:一瓶長青丹,尚有一十三粒夠不夠?”
四下裏一千武林人物,在聽得“長青丹”三字時,眼中全都驀地一亮,衹有一個辛維正,這時雙拳緊捏,掌心中全是冷汗。
別人不清楚,他可清楚;無論駝子如何虛聲恫嚇,都是白費心機。惟一的辦法,衹有翻臉,否則就衹有當場出醜!
可是說也奇怪,駝子不知有何仗恃,這時竟真的襢開衣襟,送過去聽任那位無情卿搜查起來。
辛維正緊張得幾乎一下窒息過去……
寺前空地上,一片靜悄悄,一百多雙眼光,全都緊盯在無情卿一雙手上,隨着它在妙手卿高樂仁身上滿身移動。
不一會,答案出來了!
答案是:無情卿蕭一士搜遍全身後,稍稍發了一陣呆,然後,牙一咬!摔袖下峰而去!
衆武林人物至此方始深深噓出一口大氣。辛維正則幾疑置身夢境,僅知神偷竊以技神妙知名,可沒聽說此老會變戲法啊!
妙手卿神偷高樂仁在以一副充滿憐憫之色的眼光默送無情卿背影消失之後,纔一面俯下身去撿取那瓶長青丹,一面喃哺自語道:“一個人的名聲,硬是壞不得,唉唉!”
如在平時,或者換上另外一個,此刻辛維正聽了這種自白,必然會為之大大感動,可是,嘿……辛維正伸手拉正腰帶,正準備離去,驀地,他呆住了,我的天啦!
場中,神偷重重一咳,自語繼續傳來:“沉住氣!這很重要。”
咳咳,不是麽?剛纔我高某人要是沉不住氣,咳,咳,還好,謝謝老天爺,咳…總算因禍得福!”
辛維正告訴自己:“是的,這很重要,得先沉住一點氣!”
結果,辛維正的一口氣是沉住了,但搭在腰帶上的一隻手卻止不住微微顫抖。腰帶內有物隆然,正是那衹小錦盒!-神偷溜來一瞥,徽微點頭,似乎甚表嘉許和感激。接着,神偷直起身來,四下緩掃一眼,若無其事地嚮峰下走去。
辛維正剛纔是兩手冒汗,現在則變成一身都是冷汗。
為了自己的清白和安全,他應該馬上追上去,將錦盒交還神偷;雖然這樣做也許會為神偷帶來危險,可是,他如不將這衹錦盒盡快脫手,萬一那位無情卿忽然想起他曾跟神偷有過接觸,重新趕回來在他身上抄出怎辦?
就在此際,辛維正忽聽背後有人俏聲說道:“辛少俠,快快交給我……”
辛維正聞言肝膽俱冒裂,急急轉過身子一看,發話者不意竟是一名年紀比他還小二三歲的小叫化。
小叫化這時湊上一步,低聲又道:“小弟莊繼塵,外號‘小空空’,‘神偷’正是小弟業師,辛兄放心,東西交給小弟就沒事了。”
辛維正定一定神,眉峰微皺,欲育又止,意思說:現在就交?就在這裏交?
小空空輕輕點頭,悄聲道:“是的,人多的地方,說私話,辦私事,往往更安全,這是傢師的經驗,我們身邊這批老傢夥,個個都自以為有點地位,决不會來註意我們兩個大孩子說什麽或者做什麽的。”
辛維正挨着身子將錦盒遞出,小空空熟練地一把接過,低聲又道:“傢師最講道義,早晚定有所報!”
小子說完,轉身一溜煙走。辛維正抹抹額角,身心為之一鬆,道義?報答?他苦笑着想:算了吧,你這個小鬼頭,人才拳頭大,就已獲得一身扒竊真傳,將來不知又要有多少人傢的財庫關不了門了!但願你們師徒今後別再拿這等好差事調劑我,我辛維正就感激不盡了!
可憐一個辛維正,由於好心出頭,平白惹來一場虛驚,直到目前為止,他甚至連小錦盒內究竟裝了些什麽都不知道!
快近午了。
辛維正在寺前寺後各處轉了一圈,要找的人投有找到,無可奈何,衹好悵悵然又嚮峰下走來。
峰腳下,山道兩邊,那些臨時搭建的露天棚,原是想做避暑遊客的生意的,受了秘藏謠傳之影響,結果座上客十九都是江湖人物。江湖人物難伺候,但是,錢也容易賺,因此一傢傢露天店老闆無不笑逐顔開,吆喝着盡喊“壯士”和“太爺”,招呼得好不親熱!
辛維正擡頭看看天色,肚子也的確餓了,於是,他略作躊躇,便揀了一間比較簡陋的棚子走過去。
有句俗話,叫做“冤傢路狹”!
辛維正走進棚子,棚子中衹有一老一少兩名食客,這一老一少不是別人,正是妙手卿神偷高樂仁師徒!
辛維正方待轉身退出,不意小空空莊繼塵眼尖異常,他一面拿肘彎去碰師父,一面招手叫道:“說曹姆,曹操就到,辛兄快來。”
神偷也跟着轉身,起身嬉笑道:“老漢正想叫小子去找你,不意你就來了,痛快,來,喝一杯,姑且算是那兩半銀子的利息吧,哈哈,哈哈哈。”
辛維正走過去皺眉道:“萬一……”
神偷笑接道:“萬一給那位無情老弟進來撞上,也許會生疑心是不是?放心吧,那位毫弟人長臉短,這會兒怕早就跑出十裏之外了!”
辛維正衹好坐下,師徒嚮他分別敬了一杯酒,然後,神偷送上剛纔那兩半銀子,另外附帶遞上一隻細頸瓷瓶。
辛維正指着瓷瓶,訝然道:“這是什麽東西?”
神偷笑笑道:“三顆‘長青丹’,意思意思!”
辛維正一怔道:“這……”言下之意是說:這豈不是成了分贓麽?
神偷又笑了一下道:“這位無情老弟就是賣相好,事實上也不是什麽好人,他老弟平常幹的壞事,也許比我高某人更多,偶爾颳他一記,也不為過!”
頓了頓,笑着又接道:“老弟可別瞧輕了這三顆長青丹,差不多的疾癥,它可比什麽靈芝神草都靈,再說老弟也是當事人之一,跳進黃河洗不清,我高樂仁拿的東西,你老弟大可安心收用;‘妙手卿’這塊招牌並不髒,它在武林中不多不少也懸挂了將近二十年了。”
辛維正推卻不過,衹好聳肩收下,小空空插口笑道:“辛兄如果自己不肯要,用以救人也是好事。”
神偷扭頭瞪眼道:“要你嚕嗦!”
接着又轉嚮辛維正笑道:“老弟這次幫忙不小,如有差遣,儘管吩咐,老漢師徒能力所及,無不從命!”
剛纔那衹小錦盒,寬僅七八分,長不盈寸,而聽神偷口氣,似乎將它看得十分重要,足證盒中所盛必非普通珠寶。
辛維正原想詢問盒內所盛者究係何物,話到口邊,忽感不妥,當下乃改口說道:“談差遣不敢當,倒是有件事想嚮前輩請教一下。”
神偷忙道:“行!說吧!什麽事?”
辛維正遲疑了一下道:“想嚮前輩打聽兩個人。”
神偷哦道:“誰和誰?”
辛維正道:“一個叫佟宗義;一個叫謝奕方……”
辛維正說時,顯得很不安;勉強說出上面兩個名字,就似乎失卻繼續說下去的勇氣。事實上,這也難怪。大師兄佟宗義,二師兄謝奕方,一個是五年前下山,一個是三年前下山,下山時年紀都跟自己現在差不多,這就是說,兩位師兄到現在也纔不過二十出頭年紀,這種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江湖上觸目皆是,拿這個去問人傢,是不是顯得太幼稚些?
可是,出入意料之外的,神偷於聽得這兩個名字之後,竟然雙目大睜道:“老弟是指‘刀劍雙尉’?”
辛維正也傻了,怔怔然重複道:“刀劍雙尉?匕尉中衹有鞭尉和銅尉,哪來的什麽刀劍雙尉?”
神偷頭一點道:“現在的‘刀尉’和‘劍尉’,就是以前的‘鞭’‘銅’兩尉!”
辛維正惑然道:“由:鞭鐧’改練‘刀劍’,固不足奇,可是,‘鞭’‘鐧’兩尉他們並不姓‘佟’和姓:謝’呀!”
神偷幹了一杯酒,搖搖頭道:“老弟大概沒有聽懂我的意思,老漢是說:經過,取代’之後,現在七尉中,已經由:鞭銅’兩尉換上‘刀劍’兩尉了!”
辛維正愕然道:“兩榜人物也可以取代!”
神偷慨然一嘆道:“三王謝世,兩榜名額便算無形底定,不是嗎?陳卻‘三王’,誰人尚具有此資格?基於此,欲登兩榜,便惟有取代之一途。此一事件,大約發生在兩年前,‘鞭鐧’兩尉不合盛氣凌人,在一次印證中,結果竟敗在兩名剛出道的青年人之手,這兩名青年不是別人,正是你老弟剛纔問及的‘佟宗義’和‘謝奕方’!”
神偷說至此處,似乎忽然想起什麽,臉一擡,目註辛維正問道:“辛老弟跟他們佟謝二位……”
辛維正強抑着心頭一股無比的喜悅和激動,連忙解釋道:“不,晚輩跟他們兩位並無淵源,衹為了傢師近日常以這兩人作比,要晚輩以這兩人做榜樣……咳,說是……他老人傢曾經見過這兩人……咳,沒想到兩人已躋身七尉之列……這一來更是非一睹風範不可了!”
神偷註目道:“令師何人?”
辛維正道:“關東無名叟!”
辛維正回答得很自然,但心底下卻止不住一陣酸楚。是的師父是“無名叟”,他並沒有說錯,因為師父究竟是何許人,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啊!
神偷連連點頭道:“唔,無名叟,久仰了!咳咳。”
神偷當然沒有聽到過無名叟這個名號,口中這樣說,無非是在禮節上不得不如此而已。
他說着忽又咦了一聲道:“怪了,令師既說見過這兩人,怎會不知兩人已列名七尉之內?”
辛維正早巳發覺此一漏洞,當下從容答道:“傢師耽於詩酒,平時甚少在外走動,仔細算來,他老人傢已足足三年未曾下山一步了。”
神偷點點頭道:“好的,等見到他們兩位時,老漢一定馬上通知你就是了。”
辛維正皺眉道:“他兩位是不是一定會來廬山呢?”
神偷點頭道:“應該會來纔對,除開老漢和剛纔那位無情老弟不說,這次連十三男中的義男徐勉之和暴男方振剛都到了,他兩個似無不到之理,誰會想到這是一場誑局?衹是,很奇怪,如今想象中該來的差不多都來了,這兩位老弟不知為什麽到現在還未見露面?”
說話間,一餐用畢,三人先後出棚,神偷嚮辛維正問道:“老弟還上不上去?”
辛維正搖搖頭,神偷接着道:“那麽,老弟找個地方歇歇,就在下面等着,如果見到佟謝兩位,老漢再叫繼塵下來喊你。”
辛維正朝一株大樹下走去,神偷師徒則循着坡道登峰。就在這時候,峰腰間忽然快步奔下一名紫衣少女!
紫衣少女擡頭看到神偷師徒,不知怎的,突然芳臉一倔,狠狠嚮地面啐出一口,神色間似對這師徒倆頗為不屑。
神偷容少女走過,駐足扭頭大駡:“毛丫頭!臭丫頭!一個小小的黃毛臭丫頭,居然也會這麽神氣,我駝子問你!你這丫頭有什麽好神氣的?豈有此理!”
---------
boyu0372 OCR
紫衣少女驀地止步轉身,怒聲道:“爛駝子駡誰?”
神偷眨眨眼皮道:“你說我駝子駡誰?”
紫衣少女戟指叱道:“駝鬼有種再喊一聲丫頭試試!”
神偷忽然涎臉笑道:“我駝子又沒發瘋,為什麽要再試?”
紫衣少女氣得跳腳道:“你不試,你就沒有種!就不要臉!”
神偷嘻嘻一笑道:“要臉就該呆在傢裏樓上,對麽?當然不要臉了!”
紫衣少女挫牙進喝一聲:“好……”香肩晃處,騰身便嚮神偷立足處撲將過來,神偷一聲怪呼,拉起小空空掉頭就跑。紫衣少女似有急事在身;亦不真個追趕,停下身子喃喃駡了一陣,旋即嬌軀扭轉,又嚮峰下走去。
紫衣少女偶爾擡頭瞥及辛維正,不知怎的,秋披流盼間,一張氣得發青的粉臉竟止不住微微一紅,她放慢腳步,側臉朝辛維正溜了好幾眼,這纔似有所思地,垂頸咬唇而去。
辛維正於樹蔭下支頤凝眸,默默的陷入一片沉思,兩位師兄竟一躍而躋身三卿七尉之列,可是這真是個可喜的消息嗎?
根據數年同門相處,辛維正知道,兩位師兄,秉性均極純良;然而,事實如鐵,兩人一下山便像斷了綫的風箏,這又該如何解釋?
五年,在繁囂的塵世中,也許衹是彈指間的事;然而在冷寂的深山中,它可不是一段短日子啊!
師父待人,是那樣的寬厚,而且他兩人當時又都是自動請求下山的,仇傢找不找得着那是另外一回事,而他們兩人,一個五年,一個三年,竟然自離山後,一個都沒有再回去過,這還能算是人嗎?
兩人難道真的為了本身之聲光名利,已將師父和他這個小師弟丟嚮九霄雲外?應該不會,也但願不會!
不錯,師父自從一身功力喪失後,早已是廢人一個,可是,“兒不嫌母醜,徒不計師微”,更何況師父他老人傢人殘藝不殘,照樣造就了他們師兄弟三人一身驚人藝業呢!試看他們兩人,今天一個成了“刀尉”;一個成了“劍尉’,是誰教出來的?若不是武功山中那位殘廢老人,他們兩人能有今天?
所以,辛維正决不相信可是,唉!辛維正思緒混亂,終於在睏倦下漸漸睡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辛維正忽於閹中被一陣低促的聲音喊醒:“辛兄,辛兄,快起來!”
辛維正睜開眼睛一看,天色不知什麽時候已經黑下來,此刻站在身前的,正是那位刁鑽的小空空莊繼塵!
當下他連忙揉眼坐起身來道:“莊兄來了多久了?”
小空空催促道:“走,走,傢師在日間老地方等你,有好消息奉告,‘刀’‘劍’雙尉都到了!”
辛維正一跳而起,驚喜道:“真的?”
小空空道:“誰騙你,快過去吧!”
進入日間那座木棚,神偷果然在座,不過,棚中晚上光綫不好,這時除了神僮外,還散坐着七八名武林人物。
神偷低聲道:“這裏不便詳說,同時老漢今晚另有他事,也無法帶你去。他們兩人是午後剛到,佟住大林寺第三進配殿東廂六號雲房,謝住西廂第十五號,看神色兩人似乎都很纍,我想亦以明晨登峰過訪為佳,這兒酒菜錢已經付清,不陪了,老弟一個人慢慢食用吧。”
神偷低聲說完,立即帶着小空空匆匆出柵而去。
辛維正一人占着一副座頭,他喝着酒,吃着菜,但根本就感覺不出酒菜的滋味。神偷的建議不無道理;天黑了,山路難走,兩位師兄來得這麽晚,一路奔波勞累,自屬不難想見,無論從哪方面想,他都以明天一早上去相見為宜。可是,話雖如此,今天這長夜,他又將如何打發?
辛維正正感愁懷難遣之際,棚口燈光一暗,忽自棚外走進一人。辛維正擡頭看去,不意竟是日間那名紫衣少女!
紫衣少女人棚,目的顯然是為了找人,她張望了一會,方待縮身退去,一眼就發現了在棚角的辛維正。
紫衣少女在發現了辛維正之後,主意似乎立即改變,她稍稍猶豫了一下,接着毅然决然嚮辛維正桌邊走來。
“喂”
她停下,喊了一聲,稍頓,註視着辛維正又說道:“姑娘瞧你落魄如此,怪可憐的,同時你近來看上去也似乎還老實,所以,姑娘準備問你”
她說到這裏,又停了下來,仿佛在等待辛維正表示意見,辛維正抓起酒壺,壺空了,想說話,舌頭很重,半天調撥不過來,直到現在,他纔發覺自己已經喝了不少酒。
辛維正感覺一顆腦袋有嚮一邊趨過去之傾勢,於是,他努力糾正,不意用力一扳之下,矯枉過正,腦袋又一下傾去另一邊,設非緊急搶救,額角差點磕在桌沿上。不過;他顯然還能清楚地知道,他尚有一句話沒有回答人傢。
於是,他睜了睜眼皮道:“多不行……再半壺,大概還可以。”
紫衣少女好氣又好笑,嬌斥道:“你聽到哪裏去了。”
辛維正目光發直道:“那麽,你……你……你說什麽?”
紫衣少女一宇一宇道:“姑娘是說有一句話問你!”
辛維正茫然四顧道:“姑娘在哪裏?”
紫衣少女噗嗤一聲,掩口笑了。她大概看出辛維正已經喝醉,知道愈急反而愈說不清楚;當下索性就在辛維正對面坐下,笑了笑,緩緩說道:“姑娘就是我,在這裏!”
辛維正打了個酒呃,點頭道:“噢,就是你,在這裏!”
紫衣少女抿了抿嘴唇,忍笑接着道:“是我,有句話要問你!”
辛維正哦了一聲道:“問了沒有?”
紫衣少女忍了忍,纔道:“還沒有,現在要問了,你聽清楚了!你,一身穿得破破爛爛的,卻在這兒拼命喝酒,是否意味着你已潦倒得無路可走?現在回答吧?”
辛維正不住點頭,似乎業已完全領會,當下答道:“是的,路不好走,天又這麽黑……”
紫衣少女深深一嘆,搖頭起身,匆匆走去賬櫃上要了紙筆,寫了一張條子,走回來放在桌上道:“你醉了,跟你有理說不清,這兒有張條子,你收好,上面有本姑娘的姓名和住址,我們莊上還差幾名丁員,你如閑着,隨時都可以帶着這張條子前去報到派職。”
辛維正撈起一條手臂,很有禮貌的揮着道:“好,好,不送……慢走……在下一定為您將信帶到就是了!”
紫衣少女一怔,接着蹙額搖頭,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轉身嚮棚外走去,走至棚外,又回頭望了一眼,方始一閃身消失不見。
辛維正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清晨。臥身之處仍是昨日同一株大樹之下,他已忘了昨晚他是如何白酒棚起來到這裏的。昨晚遇見紫衣少女一節,他有點印象,衹是很模糊,不過,這一切,現在都已經不算頂重要了。
現在要緊的是:他得馬上上峰到大林寺去找兩位師兄!
辛維正站起身來,抹抹臉孔,伸個懶腰,然後提足精神,沿登峰山道健步疾走。
辛維正此刻的外表,看上去的確很寒酸,不過他很坦然,因為兩位師兄當年下山也是這樣子,他覺得這樣去見兩位師兄,也許更能喚醒兩位師兄的記憶。
登峰者不止一人,有時碰到仄道,如果正巧有人走在前面,後面的人使得等待,急也無用。而現在,辛維正就遇上這種情形。
前面兩個漢子,一人斜插一柄單刀,並肩而行,腳下不快不慢,邊走邊談,似乎談得正起勁;這時辛維正要是請求對方讓道,衹有兩種情形纔不致引起衝突:第一,兩人均為明達人,對辛維正之請求認為理所當然。第二,他辛維正為當今知名之士,對方不敢不讓!
除開這兩種情形,事情都很難說。
最有可能的是,路是讓了,但可得挨上幾句冷言冷語。
辛維正有自知之明,假如他有理,他是受不得氣的,與其後果難卜,毋寧事先剋製一下!所以,辛維正在兩人身後亦步亦趨,忍耐着不動聲色,好在兩人談的話尚不枯燥,偶爾聽聽,也很有意思。
先是其中一人道:“有人說‘四伯’中的‘糊塗伯’,也來了,老三聽人說起投有?”
被喊作老三的那人道:“昨夜聽是聽人說及,不過小弟對此頗表懷疑。”
先前那人道:“為什麽?”
老三哼了一聲道:“四伯,為人,幾乎比一公一侯的架子還大,尤其這位糊塗伯,有了酒或棋,天掉下來都不會理,他會趕來這種地方?”
先前那人道:“十三男中的義男和哄男還不是來了?”
老三哦了一聲道:“男是男,伯是伯!五爵等格極嚴,差一級都不能比!何況差上兩級!”
先前那人又道:“‘兩子’之中,‘霹靂子’傢那個紫風丫頭,你老三剛纔也看到了,這又該作何解釋?”
老三緩緩道:“霹靂子女兒出現,與霹靂子本人來了沒有,小弟認為是兩件事!”
辛維正心頭不禁微微一動。昨天那名紫衣少女莫非就是兩子之一,霹靂子的女兒不成?
很有可能!
這丫頭如非霹靂子之女,她應該不敢對三卿之一的妙手卿那樣無理。辛維正這時其實衹須取出身上那張條子瞧一瞧,也就不難得到答案了,遺憾的是,他雖在酒醉中將紫衣少女那張條子塞入口袋,事後卻已忘得於幹淨淨!
辛維正對“公侯伯子男”和“將相卿尉”等正副兩榜所列人物,知是知道一點,但所知極為有限,因為師父不悉是何緣故,似乎不太願意提及這一方面的事,所以,前面那個漢子現在說的這些,在一般人,也許衹是老生常談,但對辛維正而言卻依然有着新鮮之感。
辛維正很希望兩人能就兩榜人物繼續談下去,不意事與願違,先前那人話鋒一轉,忽又換了一個話題:“這些不去說它了,老三,另外我問你,這次羅漢池上,唐尤兩傢一纏就是這麽多天,老三猜想這兩傢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三停了一會兒纔緩緩說道:“小弟仿佛有個預感”
先前那人一哦,道:“是的,老三,這些地方,愚兄一嚮佩服你,快說來聽聽看,老三你有着什麽樣的預感?”
老三平靜地答道:“預感衹有兩個字,不祥!”
先前那人泄氣道:“不是什麽吉利事就對了。”
老三冷冷接口道:“小弟之所謂不祥,並非純指兩傢此戰之勝負傷亡而言。”
先前那入一哦道:“那麽”
老三低沉道:“請恕小弟智力有限,雖然有着預感,目前尚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事情也許不會拖得太久,就在這三兩天之內即見分曉,咱們等着瞧就是了!”
兩個漢於說至此處,大林寺已到。
辛維正雖然覺得兩個漢子最後一段話頗有耐人尋味之處,但這時也衹有暫時擱去一邊了。
大林寺內外,氣氛相當緊張。羅漢池上鬥毒之會,於今業已進入第九天,儘管衹是唐尤兩傢私事,外人也無法處之泰然。
不過,這對辛維正都無多大分別,他關心的,衹是兩位師兄一為何一出來就不回去了?
是否兩人本質已起變化?
辛維正從一堆堆人群中擠進寺去,走完一座大殿,又一座大殿,直到進入第三座大殿,嘈雜情形方始略見緩和。
辛維正折嚮東配殿,自第一間雲房起,一號一號數過去,四、五、六,第六號,到了,辛維正舉目所及,突然停身站定下來!
前面,第六號雲房門口,背着手踱過去的那位白衣青年,不正是大師兄佟宗義麽?
雖然已經五年不見,但是,辛維正對眼前這位大師兄的背影,依然熟悉如昨!是的,大師兄似乎比五年前又長高了一些,衣履也光鮮了,還有腰間那把紫鞘刀,不過,這些變化在辛維正眼中衹是細微末節,他仍舊一眼便能認出來,不會錯,這就是宗義大哥!
辛維正心情激動,不自禁奔過去,叫道:“大哥”
白衣青年倏而轉身。長方臉,懸膽鼻,雙眉斜飛,目如曉星,不是他的宗義大哥還有誰?
辛維正雙膝一軟,熱淚進流,他緊抱着大師兄雙腿,喃喃道:“大哥,您想得我們好苦……”
刀尉佟宗義怔了怔,驀地一啊,驚喜交集地失聲叫道:“是維正麽?啊,快起來,快起來,三弟什麽時候來的?你見過了你二哥沒有?他就住在對面。”
滿天疑雲,至此消散盡盡!大哥,還是以前的大哥!一點點,一絲絲都沒有變!所變的,衹是比當年更英挺,更親切!以及由一名無名小於一下變成“七尉”中的刀尉”!
至此,辛維正益發堅信,兩位之所以一直沒有回山,一定另有隱情,他顯然是錯怪他們了!
刀尉佟宗義扶着小師弟雙肩,不待小師弟回答,審視着點頭又道:“不錯,維正,你長高了,就跟大哥和你二哥出來時一樣,快像個大人了,我們這就過去看看你二哥吧!”
突然,一個意念閃電升起,辛維正不期然打了一個寒戰,他僵立着,雙目有如一把利剪般盯在大師兄臉上道:“大哥,你為什麽不先問師父好?”
刀尉佟宗義,臉色突變,辛維正身不由己,嚮後退出一步,脫口駭呼道:“大哥,你……”
刀尉佟宗義仰臉嚮天,面肌抽搐,顯然正在竭力抑製着心頭一種激動情緒,隔了好半晌,纔以一種來自幽𠔌般的聲音,緩緩說道:“維正,你二哥住在對面十五號,你先去看看你二哥再說吧。”
刀尉佟宗義話一說完,立即轉身入房,並將房門砰的一聲順手推上!
這種關門聲,不啻一錘捶在辛維正心窩上。
“變了,大哥還是變了……”
他泥塑木雕般僵立那裏,喃喃着,如發夢囈,心頭一酸,兩串熱淚不自覺沿腮簌簌滾落。
足足過去盞茶之久,辛維正方始從沉痛中清醒過來。他抹幹眼淚,又朝那間緊閉着的雲房投子最後一瞥,然後這纔懷着一顆碎裂的心,拖着虛浮的腳步,再嚮對廂的一排雲房走去。
十五號雲房一下便找到了。
隔着敞開的窗戶,房內,案桌後面,一名藍衣青年正在翻閱一册綫裝書,這名藍衣青年,正是較大師兄更為眼熟的二師兄謝奕方!
但是,這時的辛維正業已失去出聲招呼這位二師兄的勇氣,他呆呆地立在窗外,雙目發直,心頭一片茫然。
劍尉謝奕方全神貫註書中,原先大概還以為是日影西移,及至擡起頭來,纔發覺陽光原來是被一名破衣少年遮住了。
劍尉謝奕方人目破衣少年,不禁一咦道:“你這位老弟……”
“啊,什麽,你,你是三弟?”
這位二師兄在猛一見面之下所流露之熱情,較之大師兄先前所表現者,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辛維正已不再感到激動了!
辛維正強忍着內心一陣陣刺痛,冷冷回答道:“小弟剛剛見過大哥!”
他知道,話不必多說,一句就夠了!
暴不其然,一句就夠了,劍尉謝突方一張臉孔,慢慢,慢慢的陰暗下來,而辛維正一顆心也隨着下沉,再下沉!
終於,辛維正深吸一口氣,突然像鋼鐵般堅強起來,他面孔一板,顯得比二師兄更為陰沉,以大師兄適纔那種冷漠的聲調,緩緩說道:“二師兄沒有什麽要說的吧?”
劍尉謝奕方雙眉傲挑,帶着一點怒意道:“維正!你二師兄現在這樣告訴你,今天,你也到江湖上來了,你辛維正,仍然是刀尉佟宗義和我劍尉謝奕方的師弟,你如這樣嚮外宣稱,我和你大哥,决不否認。不過,得請三弟記取一點:我們三兄弟都不是任何人的徒弟!”
辛維正冰冷接口道:“小弟聽不懂!”
劍尉臉色一沉道:“我們三兄弟,性格都差不多,誰也不能勉強誰,也不必勉強誰,二哥就是這樣說,聽不聽那是你的事!”
辛維正厲聲道:“師父哪一點對不住我們,你說!”
劍尉嘿嘿道:“我們沒有師父,所以不用多談。還有,你現在是對你二師兄說話,詞色最好檢點些!”
辛維正逼上一步,挫牙道:“現在,我辛維正也不妨這樣告訴你們,辛維正原來是誰的徒弟,便永遠是誰的徒弟!你們心目中沒有了師父,我辛維正也就不再是你們的師弟了!”
說罷一聲嘿,胸口起伏着,轉身便嚮前院走去。
劍尉謝奕方突然喝出一聲:“維正,你站住!”
辛維正霍地止步回身,目射寒光,冷笑道:“劍尉謝大俠是否要抖抖威風?”
劍尉謝奕方先將臉孔低了一下,然後緩緩擡起,以一種帶有悲憫的聲調,緩慢而低沉地道:“維正,你聽着,我,二哥,還有你大哥,我們都將等着你後悔,等着你有一天找來賠罪,因為你是我們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不過得記住,這機會也衹有在三年之內有效,過了這三年,你就真的不再是我們的兄弟了!”
辛維正冷冷一笑道:“不必,從現在起,我辛維正就不再是你們的師弟了。對面那位刀尉佟大俠,並此煩請轉達一聲:從今以後,武功山那個殘廢的老人,他將是我辛維正一個人的師父。
辛維正謹此預祝你們‘刀劍雙尉’,今後能扶搖直上,由‘尉’而‘卿’,而‘將相’,而‘王侯,!”
語畢,身軀一轉,再不回頭,一口氣奔出寺門,嚮寺後,嚮深林,然後,一下撲倒,緊抱着一塊大石失聲痛哭起來……
暮靄四合,天漸漸黑下來了。
大林寺後,林木深處,辛維正淚眼模糊,仍然孤獨地呆坐在那裏。他這次由武功山到廬山來,不是為了什麽三王秘藏,也無心於什麽鬥毒大會,他,衹是為了藉這機會也許可以找到他兩位效年音訊杳然的師兄。
如今,他已經達到目的,兩位師兄也見過了。
如今,一切又都已成了過去。過去了的,就任它永遠過去吧!
如今,他辛維正必須認清一件事實:師父原來有徒弟三人,去了兩個,還有一個,最後的一個,是他,辛維正!
今天以前,一切有如一團亂麻,現在,情感和淚,都是無用之物,他必須冷靜下來,將這團亂麻用理智加以整理,一條條,一根根,直到全部理清為止!
師父武功喪失而自嘆此仇此生報不了,必有原因;兩位師兄性情忽冷忽熱,也必有其原因,任何一件事的發生,如非自然現象,都必有它發生的原因!
兩位師兄為什麽會變?無疑的,定與師父有關,換言之,要問兩位師兄為什麽會變,就得先將師父為人所傷而自嘆報不了仇的原因找出來!
師父的仇真的報不了?那麽,老人傢辛辛苦苦將他們三人調教出來又是為了什麽呢?
不,不是仇報不了,而是此仇難報!那麽,此仇又難報到什麽程度呢?這一點,他不得不從他這次下山,師父所表現於言語舉動方面的種種形跡來加以逐步推擬,判斷,和追索!
那是在他這次下山前六七天的一個黃昏。
他們師徒,像往日一樣,走出茅棚,打草坪上緩緩步嚮百步開外的一片石壁。
師父體衰力弱,這是師父每天例行和僅有一次活動,由茅棚散步到石壁前,再由石壁前回到茅棚。
那天,走在草坪上,他又一次婉轉提出請求,要師父告訴他仇傢名字,並允許他下山,一方面打聽仇傢下落,一方面查究兩位師兄為何一去不聞音訊。師父當時,聽如不聞,他因為不願引起老人的不快,所以也就沒有再說什麽。
在走近石壁約莫二三十步處,師父忽然以手一指道:“維正,你瞧那朵小黃花……”
他循着師父手指方向望去,看清後,不禁微微一愣,那明明是朵白花,師父怎麽說它是黃花?
於是,他含笑回答道:“不,師父,您老人傢看錯了,那是—朵白花,不是黃花。”
師父怔了一怔,接着搖頭笑道:“你這孩子”
他連忙截口說道:“不,師父,維正說的是真的,那是一朵白花。”
師父轉臉道:“那麽是師父的眼睛發花了。”
他沒敢再開口,衹陪笑將話題扯去其它方面,之後,沒有多久,他便將這事忘得幹幹淨淨。
沒想到,第二天走到老地方,師父頭一擡,忽又指着那朵小花道:“維正,你看這朵小黃花,是不是又比昨天開大了一點?”
他當時不自覺衝口而出道:“那不是一朵黃花,師父。”
這一下,師父有氣了,臉色一沉道:“維正,你怎麽啦?到底是你的眼睛有毛病,還是師父真的老得不中用了?”
他當時口中雖然認了錯,心底下卻着實有點不服氣。但是,他懷疑也許真是自己當時跟花看錯,所以第三天一早,他就奔去壁下,着着實實看了一個仔細,花是白的,還是他對。
不過,他忽然感到一陣心冷,師父真的老得跟都花了?
傍晚,他為了取悅老人歡心,自動告訴老人那朵“黃花”旁邊又開了一朵小“黃花”,他說得很自然,心中卻止不住一陣刺痛,幾乎掉下眼淚來。
師父聽了,很是高興。以後,一連三四天,他們師徒每天傍晚都以那些小花為話題,時間一久,他也習慣了,說也奇怪,那些小白花這時竟真的都像變成黃的一般。
到師父準他下山的前一天,師父又一次指着那些小花道:“維正,你看這些小白花,都快謝啦!”
他當時竟然不知不覺的脫口道:“不,那是些黃”
師父一下轉身對着他,好一會後,纔嘆了口氣道:“孩子,現在明白了沒有?這正是師父不願讓你下山的原因,師父,唉,師父我行將就木,再也教不出第四個徒弟來啦!”
天色完全黑下來了。辛維正渾然忘卻饑渴,亦無起身高去之意。
是的,他想:黃白顛倒,衆口鑠金……
師父過去在武林中,一定蒙受着一樁奠大的冤屈。而事件之經過,必然離奇復雜異常,縱使加以剖白,亦難取信於人,以致以訛傳訛,有口難分,被害者結果反而變成了罪案的兇嫌!
不是麽?
曾參殺人,曾母投杼。賢如曾母者,尚且難免誤報三傳之惑,試問:蕓蕓武林中,若曾母之賢的,又能得幾人?
而這一點,也許正是兩位師兄,在未出山時,一再指天誓日,及至來到江湖上,卻為之性情大變,竟以提及師門為恥的病因所在!
辛維正這時問自己:我辛維正,來會不會再蹈兩位師兄的覆轍呢?
回答是:不會!永遠不會!
他得先為自己建立起堅強的信念:師父他老人傢,如非自信一身清白,應該沒有理由和勇氣,在一身武功喪失之餘,還要在武功山中,不畏辛苦,不計成敗,耗盡心血地來調教於他們師兄弟三人。
如今,正如師父所說:他老人傢已再也教不出第四個徒弟來了。三個徒弟,三去其二,他是最後的一個;他,辛維正,决不讓師父此生最後一綫希望,在他這末徒身上化為泡影幻滅!
既然你們三個孩子全都如此堅持,那麽,這樣好了,宗義,你是大哥,而且你也比他們兩個懂得多些!明天,就由你先下山,先去打聽打聽,那位降魔子黃逸公,其為人究竟如何,以及最近之下落,然後再說其他吧!”
這是師父在大師兄佟宗義下山之前所說的話。
在當時,他們師兄弟三人,可說全不明白師父他老人傢這樣做的用意何在。
降魔子黃逸公,是“公侯伯子男”,“正榜五爵”中的“兩子”之一。可是,這與他們要求師父,說明他老人傢一身武功係毀於何人之手,以及那仇傢姓甚名誰,又有什麽關係呢?
難道……難道說……他老人傢的仇傢,竟是這位降魔子?而他老人傢一再自嘆,此仇此生難報,就因為這位降魔子一身成就驚人,絶非他們師兄弟三個所能輕捋虎須不成?
是的,如他老人傢的仇傢,果真就是兩子中的降魔子黃逸公,那麽復仇之望,的確渺茫異常;可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仇傢若為降魔子,何不明說?縱令將其為人的好壞打聽清楚,又與事何補?
其次,他老人傢並非無自知之明者可比,假使自認一己之武學,絶非降魔子之敵,當初又何必收徒自苦?
再其次,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師兄佟宗義,和二師兄謝奕方,均為寧折不撓的血性青年。他堅信,如果兩位師兄明知降魔子為師門仇傢,將絶不致因降魔子之為人如何?或因其人武功難敵,而萌生怯意,甚而諱於人前道及師承出身!
大師兄下山之後,一去兩年,音訊杳然,接着,二師兄要求下山。而這一次師父,什麽也沒有說,衹是苦笑着點了點頭,便將二師兄送下山了。很顯然的,兩位師兄有去無回,似乎早在他老人傢意料之中。
而現在,他辛維正也繼兩位師兄之後下山了。
他現在,又該何去何從?簡單得很:他相信師父!相信他老人傢的每一句話!相信他老人傢每一句話裏都必含有深遠之意義!
所以,他將先從兩位師兄也許已經走過的一條老路開始,找人先打聽一下“降魔於”之“為人”及“下落”。
不過,所不同的是,他决定對可能探詢之對象,力求審慎之選擇。一名武林人物,在武林中,其地位崇高到像降魔子這樣,其毀譽之難求一致,當屬不難想見。“先入為主”,這四個字,有時是相當可怕的!
那麽,妙手卿神偷高樂仁這人如何呢?
是的……此人外號雖然不雅,心地看上去似還坦蕩,況且還是一名卿字號人物……不過,這也很難說……總之,且看明天還能不能再碰着,等碰着後,再想方法,從旁,慢慢……慢慢……就……是……了……
辛維正神疲力倦,想着,想着,終於又在迷離恍惚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個難得的晴和天氣。辛維正一覺醒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然後打點精神,起身嚮寺前走去。
從現在起,將是他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開始。
他必須面對現實,堅強自己,同時對即將正式踏入的險詐江湖,保持高度警覺包括兩位師兄,神愉高樂仁,以及所有可能接觸的江湖人物在內。
恩師的遭遇,是個例子;兩位師兄之翻親成仇,又是一個例子。除非上述兩端,有一天能夠獲得使他滿意的答案,否則他無法信任任何人。另一方面,羅漢池上,唐尤兩傢的鬥毒之會,今天已是整整進入第十天了。
這時的寺前廣場上,萬頭攢動,黑壓壓一片人海。喳喳唧唧,到處都是氣氛相近的嗡嗡私議聲。無疑的,這場鬥毒大會,由於一纏就是十天之久,已把萬千與會者之心情,一下帶進了激動的最高潮。山上山下,寺裏寺外,所有的武林人物,這時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會聚到一起。
現在,已漸漸有人懷疑:峰頂羅漢池上,那一場慘烈的爭鬥,是否早巳結束?
倘若如此,則遲遲不見動靜者,該不出兩種原因:一是雙方功力悉敵,兩敗俱傷,彼此均無一人活下;再一可能是,獲勝之一方,也許已自峰頂,由某一秘徑悄然撤走!
所以,這時有人已在倡議,推舉一二位功力精純,而又深請藥理者,壯起膽子,人𠔌瞧個究竟。
可是,天下事實難兩全:內功精純者不一定諳於醫藥之道,於醫藥之道稍具研究者,則又不一定有着精純之功力。同時,最主要的,是誰願意來冒這個險?為名?為利?或者衹是為了滿足他人之好奇?
因此,它便像所有雜亂無章的會議一樣,發言熱烈,陳詞慷慨,就是沒有結果……
而辛維正,對這些根本不發生興趣。
他沿着場外圍,由東,而南,再嚮西,準備緩繞一圈,如果看不到神偷師徒,就馬上離去。
就在辛維正走到西北角,一排天然石礅附近時,場上人群中,突然有人怪叫道:“喂,你們大傢看,那邊誰來了……”
辛維正跳上一座石礅,隨着衆人舉目嚮登峰坡道上望去。由峰下上來的,是兩名青衣中年人。兩人均約四十出頭年紀。左首一人,白白胖胖,右首那人則是高高瘦瘦的身材。
兩人手上都拿着一柄烏骨折扇,一路指指點點,談談說說,烏骨扇時展時收,顯得極為從容而投契。
辛維正暗忖,這兩人相貌平常,行動舉止,亦無出奇之處,難道竟也是正副兩榜中人物不成?
豈知,辛維正這廂轉念未已,廣場上在經過一陣極為短暫的沉寂之後,一片驚啊聲,突如山崩海嘯般一下進發開來!
辛維正一呆,暗訝道:兩人是“公侯”?還是“將相”?不然……
其實,他又哪裏知道,以此刻場中這些人物來說,別說是“將相”或“公侯”,就是“拳”“刀”“劍”等”三王”復活到來,都不一定就會為他們帶來這等騷動啊!,那麽,現在來的這兩人,既然如此使人震動,他們又都是誰和誰?
且去聽廣場上頃刻間一片驚訝聲隨後而來,如瘋似狂的發出怪吼:“唐必達!”
“尤中宣!”
“天啦,咱們都上當啦,原來是一場大騙局……”
這時,那兩名玄衣中年人,已於廣場彼端站定下來,正同時高舉着四條手臂,嚮人群中不住揮動。
---------
boyu0372 OCR
神偷眨眨眼皮道:“你說我駝子駡誰?”
紫衣少女戟指叱道:“駝鬼有種再喊一聲丫頭試試!”
神偷忽然涎臉笑道:“我駝子又沒發瘋,為什麽要再試?”
紫衣少女氣得跳腳道:“你不試,你就沒有種!就不要臉!”
神偷嘻嘻一笑道:“要臉就該呆在傢裏樓上,對麽?當然不要臉了!”
紫衣少女挫牙進喝一聲:“好……”香肩晃處,騰身便嚮神偷立足處撲將過來,神偷一聲怪呼,拉起小空空掉頭就跑。紫衣少女似有急事在身;亦不真個追趕,停下身子喃喃駡了一陣,旋即嬌軀扭轉,又嚮峰下走去。
紫衣少女偶爾擡頭瞥及辛維正,不知怎的,秋披流盼間,一張氣得發青的粉臉竟止不住微微一紅,她放慢腳步,側臉朝辛維正溜了好幾眼,這纔似有所思地,垂頸咬唇而去。
辛維正於樹蔭下支頤凝眸,默默的陷入一片沉思,兩位師兄竟一躍而躋身三卿七尉之列,可是這真是個可喜的消息嗎?
根據數年同門相處,辛維正知道,兩位師兄,秉性均極純良;然而,事實如鐵,兩人一下山便像斷了綫的風箏,這又該如何解釋?
五年,在繁囂的塵世中,也許衹是彈指間的事;然而在冷寂的深山中,它可不是一段短日子啊!
師父待人,是那樣的寬厚,而且他兩人當時又都是自動請求下山的,仇傢找不找得着那是另外一回事,而他們兩人,一個五年,一個三年,竟然自離山後,一個都沒有再回去過,這還能算是人嗎?
兩人難道真的為了本身之聲光名利,已將師父和他這個小師弟丟嚮九霄雲外?應該不會,也但願不會!
不錯,師父自從一身功力喪失後,早已是廢人一個,可是,“兒不嫌母醜,徒不計師微”,更何況師父他老人傢人殘藝不殘,照樣造就了他們師兄弟三人一身驚人藝業呢!試看他們兩人,今天一個成了“刀尉”;一個成了“劍尉’,是誰教出來的?若不是武功山中那位殘廢老人,他們兩人能有今天?
所以,辛維正决不相信可是,唉!辛維正思緒混亂,終於在睏倦下漸漸睡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辛維正忽於閹中被一陣低促的聲音喊醒:“辛兄,辛兄,快起來!”
辛維正睜開眼睛一看,天色不知什麽時候已經黑下來,此刻站在身前的,正是那位刁鑽的小空空莊繼塵!
當下他連忙揉眼坐起身來道:“莊兄來了多久了?”
小空空催促道:“走,走,傢師在日間老地方等你,有好消息奉告,‘刀’‘劍’雙尉都到了!”
辛維正一跳而起,驚喜道:“真的?”
小空空道:“誰騙你,快過去吧!”
進入日間那座木棚,神偷果然在座,不過,棚中晚上光綫不好,這時除了神僮外,還散坐着七八名武林人物。
神偷低聲道:“這裏不便詳說,同時老漢今晚另有他事,也無法帶你去。他們兩人是午後剛到,佟住大林寺第三進配殿東廂六號雲房,謝住西廂第十五號,看神色兩人似乎都很纍,我想亦以明晨登峰過訪為佳,這兒酒菜錢已經付清,不陪了,老弟一個人慢慢食用吧。”
神偷低聲說完,立即帶着小空空匆匆出柵而去。
辛維正一人占着一副座頭,他喝着酒,吃着菜,但根本就感覺不出酒菜的滋味。神偷的建議不無道理;天黑了,山路難走,兩位師兄來得這麽晚,一路奔波勞累,自屬不難想見,無論從哪方面想,他都以明天一早上去相見為宜。可是,話雖如此,今天這長夜,他又將如何打發?
辛維正正感愁懷難遣之際,棚口燈光一暗,忽自棚外走進一人。辛維正擡頭看去,不意竟是日間那名紫衣少女!
紫衣少女人棚,目的顯然是為了找人,她張望了一會,方待縮身退去,一眼就發現了在棚角的辛維正。
紫衣少女在發現了辛維正之後,主意似乎立即改變,她稍稍猶豫了一下,接着毅然决然嚮辛維正桌邊走來。
“喂”
她停下,喊了一聲,稍頓,註視着辛維正又說道:“姑娘瞧你落魄如此,怪可憐的,同時你近來看上去也似乎還老實,所以,姑娘準備問你”
她說到這裏,又停了下來,仿佛在等待辛維正表示意見,辛維正抓起酒壺,壺空了,想說話,舌頭很重,半天調撥不過來,直到現在,他纔發覺自己已經喝了不少酒。
辛維正感覺一顆腦袋有嚮一邊趨過去之傾勢,於是,他努力糾正,不意用力一扳之下,矯枉過正,腦袋又一下傾去另一邊,設非緊急搶救,額角差點磕在桌沿上。不過;他顯然還能清楚地知道,他尚有一句話沒有回答人傢。
於是,他睜了睜眼皮道:“多不行……再半壺,大概還可以。”
紫衣少女好氣又好笑,嬌斥道:“你聽到哪裏去了。”
辛維正目光發直道:“那麽,你……你……你說什麽?”
紫衣少女一宇一宇道:“姑娘是說有一句話問你!”
辛維正茫然四顧道:“姑娘在哪裏?”
紫衣少女噗嗤一聲,掩口笑了。她大概看出辛維正已經喝醉,知道愈急反而愈說不清楚;當下索性就在辛維正對面坐下,笑了笑,緩緩說道:“姑娘就是我,在這裏!”
辛維正打了個酒呃,點頭道:“噢,就是你,在這裏!”
紫衣少女抿了抿嘴唇,忍笑接着道:“是我,有句話要問你!”
辛維正哦了一聲道:“問了沒有?”
紫衣少女忍了忍,纔道:“還沒有,現在要問了,你聽清楚了!你,一身穿得破破爛爛的,卻在這兒拼命喝酒,是否意味着你已潦倒得無路可走?現在回答吧?”
辛維正不住點頭,似乎業已完全領會,當下答道:“是的,路不好走,天又這麽黑……”
紫衣少女深深一嘆,搖頭起身,匆匆走去賬櫃上要了紙筆,寫了一張條子,走回來放在桌上道:“你醉了,跟你有理說不清,這兒有張條子,你收好,上面有本姑娘的姓名和住址,我們莊上還差幾名丁員,你如閑着,隨時都可以帶着這張條子前去報到派職。”
辛維正撈起一條手臂,很有禮貌的揮着道:“好,好,不送……慢走……在下一定為您將信帶到就是了!”
紫衣少女一怔,接着蹙額搖頭,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轉身嚮棚外走去,走至棚外,又回頭望了一眼,方始一閃身消失不見。
辛維正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清晨。臥身之處仍是昨日同一株大樹之下,他已忘了昨晚他是如何白酒棚起來到這裏的。昨晚遇見紫衣少女一節,他有點印象,衹是很模糊,不過,這一切,現在都已經不算頂重要了。
現在要緊的是:他得馬上上峰到大林寺去找兩位師兄!
辛維正站起身來,抹抹臉孔,伸個懶腰,然後提足精神,沿登峰山道健步疾走。
辛維正此刻的外表,看上去的確很寒酸,不過他很坦然,因為兩位師兄當年下山也是這樣子,他覺得這樣去見兩位師兄,也許更能喚醒兩位師兄的記憶。
登峰者不止一人,有時碰到仄道,如果正巧有人走在前面,後面的人使得等待,急也無用。而現在,辛維正就遇上這種情形。
前面兩個漢子,一人斜插一柄單刀,並肩而行,腳下不快不慢,邊走邊談,似乎談得正起勁;這時辛維正要是請求對方讓道,衹有兩種情形纔不致引起衝突:第一,兩人均為明達人,對辛維正之請求認為理所當然。第二,他辛維正為當今知名之士,對方不敢不讓!
除開這兩種情形,事情都很難說。
最有可能的是,路是讓了,但可得挨上幾句冷言冷語。
辛維正有自知之明,假如他有理,他是受不得氣的,與其後果難卜,毋寧事先剋製一下!所以,辛維正在兩人身後亦步亦趨,忍耐着不動聲色,好在兩人談的話尚不枯燥,偶爾聽聽,也很有意思。
先是其中一人道:“有人說‘四伯’中的‘糊塗伯’,也來了,老三聽人說起投有?”
被喊作老三的那人道:“昨夜聽是聽人說及,不過小弟對此頗表懷疑。”
先前那人道:“為什麽?”
老三哼了一聲道:“四伯,為人,幾乎比一公一侯的架子還大,尤其這位糊塗伯,有了酒或棋,天掉下來都不會理,他會趕來這種地方?”
先前那人道:“十三男中的義男和哄男還不是來了?”
老三哦了一聲道:“男是男,伯是伯!五爵等格極嚴,差一級都不能比!何況差上兩級!”
先前那人又道:“‘兩子’之中,‘霹靂子’傢那個紫風丫頭,你老三剛纔也看到了,這又該作何解釋?”
老三緩緩道:“霹靂子女兒出現,與霹靂子本人來了沒有,小弟認為是兩件事!”
辛維正心頭不禁微微一動。昨天那名紫衣少女莫非就是兩子之一,霹靂子的女兒不成?
很有可能!
這丫頭如非霹靂子之女,她應該不敢對三卿之一的妙手卿那樣無理。辛維正這時其實衹須取出身上那張條子瞧一瞧,也就不難得到答案了,遺憾的是,他雖在酒醉中將紫衣少女那張條子塞入口袋,事後卻已忘得於幹淨淨!
辛維正對“公侯伯子男”和“將相卿尉”等正副兩榜所列人物,知是知道一點,但所知極為有限,因為師父不悉是何緣故,似乎不太願意提及這一方面的事,所以,前面那個漢子現在說的這些,在一般人,也許衹是老生常談,但對辛維正而言卻依然有着新鮮之感。
辛維正很希望兩人能就兩榜人物繼續談下去,不意事與願違,先前那人話鋒一轉,忽又換了一個話題:“這些不去說它了,老三,另外我問你,這次羅漢池上,唐尤兩傢一纏就是這麽多天,老三猜想這兩傢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三停了一會兒纔緩緩說道:“小弟仿佛有個預感”
先前那人一哦,道:“是的,老三,這些地方,愚兄一嚮佩服你,快說來聽聽看,老三你有着什麽樣的預感?”
老三平靜地答道:“預感衹有兩個字,不祥!”
先前那人泄氣道:“不是什麽吉利事就對了。”
老三冷冷接口道:“小弟之所謂不祥,並非純指兩傢此戰之勝負傷亡而言。”
先前那入一哦道:“那麽”
老三低沉道:“請恕小弟智力有限,雖然有着預感,目前尚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事情也許不會拖得太久,就在這三兩天之內即見分曉,咱們等着瞧就是了!”
兩個漢於說至此處,大林寺已到。
辛維正雖然覺得兩個漢子最後一段話頗有耐人尋味之處,但這時也衹有暫時擱去一邊了。
大林寺內外,氣氛相當緊張。羅漢池上鬥毒之會,於今業已進入第九天,儘管衹是唐尤兩傢私事,外人也無法處之泰然。
不過,這對辛維正都無多大分別,他關心的,衹是兩位師兄一為何一出來就不回去了?
是否兩人本質已起變化?
辛維正從一堆堆人群中擠進寺去,走完一座大殿,又一座大殿,直到進入第三座大殿,嘈雜情形方始略見緩和。
辛維正折嚮東配殿,自第一間雲房起,一號一號數過去,四、五、六,第六號,到了,辛維正舉目所及,突然停身站定下來!
前面,第六號雲房門口,背着手踱過去的那位白衣青年,不正是大師兄佟宗義麽?
雖然已經五年不見,但是,辛維正對眼前這位大師兄的背影,依然熟悉如昨!是的,大師兄似乎比五年前又長高了一些,衣履也光鮮了,還有腰間那把紫鞘刀,不過,這些變化在辛維正眼中衹是細微末節,他仍舊一眼便能認出來,不會錯,這就是宗義大哥!
辛維正心情激動,不自禁奔過去,叫道:“大哥”
白衣青年倏而轉身。長方臉,懸膽鼻,雙眉斜飛,目如曉星,不是他的宗義大哥還有誰?
辛維正雙膝一軟,熱淚進流,他緊抱着大師兄雙腿,喃喃道:“大哥,您想得我們好苦……”
刀尉佟宗義怔了怔,驀地一啊,驚喜交集地失聲叫道:“是維正麽?啊,快起來,快起來,三弟什麽時候來的?你見過了你二哥沒有?他就住在對面。”
滿天疑雲,至此消散盡盡!大哥,還是以前的大哥!一點點,一絲絲都沒有變!所變的,衹是比當年更英挺,更親切!以及由一名無名小於一下變成“七尉”中的刀尉”!
至此,辛維正益發堅信,兩位之所以一直沒有回山,一定另有隱情,他顯然是錯怪他們了!
刀尉佟宗義扶着小師弟雙肩,不待小師弟回答,審視着點頭又道:“不錯,維正,你長高了,就跟大哥和你二哥出來時一樣,快像個大人了,我們這就過去看看你二哥吧!”
突然,一個意念閃電升起,辛維正不期然打了一個寒戰,他僵立着,雙目有如一把利剪般盯在大師兄臉上道:“大哥,你為什麽不先問師父好?”
刀尉佟宗義,臉色突變,辛維正身不由己,嚮後退出一步,脫口駭呼道:“大哥,你……”
刀尉佟宗義仰臉嚮天,面肌抽搐,顯然正在竭力抑製着心頭一種激動情緒,隔了好半晌,纔以一種來自幽𠔌般的聲音,緩緩說道:“維正,你二哥住在對面十五號,你先去看看你二哥再說吧。”
刀尉佟宗義話一說完,立即轉身入房,並將房門砰的一聲順手推上!
這種關門聲,不啻一錘捶在辛維正心窩上。
“變了,大哥還是變了……”
他泥塑木雕般僵立那裏,喃喃着,如發夢囈,心頭一酸,兩串熱淚不自覺沿腮簌簌滾落。
足足過去盞茶之久,辛維正方始從沉痛中清醒過來。他抹幹眼淚,又朝那間緊閉着的雲房投子最後一瞥,然後這纔懷着一顆碎裂的心,拖着虛浮的腳步,再嚮對廂的一排雲房走去。
十五號雲房一下便找到了。
隔着敞開的窗戶,房內,案桌後面,一名藍衣青年正在翻閱一册綫裝書,這名藍衣青年,正是較大師兄更為眼熟的二師兄謝奕方!
但是,這時的辛維正業已失去出聲招呼這位二師兄的勇氣,他呆呆地立在窗外,雙目發直,心頭一片茫然。
劍尉謝奕方全神貫註書中,原先大概還以為是日影西移,及至擡起頭來,纔發覺陽光原來是被一名破衣少年遮住了。
劍尉謝奕方人目破衣少年,不禁一咦道:“你這位老弟……”
“啊,什麽,你,你是三弟?”
這位二師兄在猛一見面之下所流露之熱情,較之大師兄先前所表現者,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辛維正已不再感到激動了!
辛維正強忍着內心一陣陣刺痛,冷冷回答道:“小弟剛剛見過大哥!”
他知道,話不必多說,一句就夠了!
暴不其然,一句就夠了,劍尉謝突方一張臉孔,慢慢,慢慢的陰暗下來,而辛維正一顆心也隨着下沉,再下沉!
終於,辛維正深吸一口氣,突然像鋼鐵般堅強起來,他面孔一板,顯得比二師兄更為陰沉,以大師兄適纔那種冷漠的聲調,緩緩說道:“二師兄沒有什麽要說的吧?”
劍尉謝奕方雙眉傲挑,帶着一點怒意道:“維正!你二師兄現在這樣告訴你,今天,你也到江湖上來了,你辛維正,仍然是刀尉佟宗義和我劍尉謝奕方的師弟,你如這樣嚮外宣稱,我和你大哥,决不否認。不過,得請三弟記取一點:我們三兄弟都不是任何人的徒弟!”
辛維正冰冷接口道:“小弟聽不懂!”
劍尉臉色一沉道:“我們三兄弟,性格都差不多,誰也不能勉強誰,也不必勉強誰,二哥就是這樣說,聽不聽那是你的事!”
辛維正厲聲道:“師父哪一點對不住我們,你說!”
劍尉嘿嘿道:“我們沒有師父,所以不用多談。還有,你現在是對你二師兄說話,詞色最好檢點些!”
辛維正逼上一步,挫牙道:“現在,我辛維正也不妨這樣告訴你們,辛維正原來是誰的徒弟,便永遠是誰的徒弟!你們心目中沒有了師父,我辛維正也就不再是你們的師弟了!”
說罷一聲嘿,胸口起伏着,轉身便嚮前院走去。
劍尉謝奕方突然喝出一聲:“維正,你站住!”
辛維正霍地止步回身,目射寒光,冷笑道:“劍尉謝大俠是否要抖抖威風?”
劍尉謝奕方先將臉孔低了一下,然後緩緩擡起,以一種帶有悲憫的聲調,緩慢而低沉地道:“維正,你聽着,我,二哥,還有你大哥,我們都將等着你後悔,等着你有一天找來賠罪,因為你是我們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不過得記住,這機會也衹有在三年之內有效,過了這三年,你就真的不再是我們的兄弟了!”
辛維正冷冷一笑道:“不必,從現在起,我辛維正就不再是你們的師弟了。對面那位刀尉佟大俠,並此煩請轉達一聲:從今以後,武功山那個殘廢的老人,他將是我辛維正一個人的師父。
辛維正謹此預祝你們‘刀劍雙尉’,今後能扶搖直上,由‘尉’而‘卿’,而‘將相’,而‘王侯,!”
語畢,身軀一轉,再不回頭,一口氣奔出寺門,嚮寺後,嚮深林,然後,一下撲倒,緊抱着一塊大石失聲痛哭起來……
暮靄四合,天漸漸黑下來了。
大林寺後,林木深處,辛維正淚眼模糊,仍然孤獨地呆坐在那裏。他這次由武功山到廬山來,不是為了什麽三王秘藏,也無心於什麽鬥毒大會,他,衹是為了藉這機會也許可以找到他兩位效年音訊杳然的師兄。
如今,他已經達到目的,兩位師兄也見過了。
如今,一切又都已成了過去。過去了的,就任它永遠過去吧!
如今,他辛維正必須認清一件事實:師父原來有徒弟三人,去了兩個,還有一個,最後的一個,是他,辛維正!
今天以前,一切有如一團亂麻,現在,情感和淚,都是無用之物,他必須冷靜下來,將這團亂麻用理智加以整理,一條條,一根根,直到全部理清為止!
師父武功喪失而自嘆此仇此生報不了,必有原因;兩位師兄性情忽冷忽熱,也必有其原因,任何一件事的發生,如非自然現象,都必有它發生的原因!
兩位師兄為什麽會變?無疑的,定與師父有關,換言之,要問兩位師兄為什麽會變,就得先將師父為人所傷而自嘆報不了仇的原因找出來!
師父的仇真的報不了?那麽,老人傢辛辛苦苦將他們三人調教出來又是為了什麽呢?
不,不是仇報不了,而是此仇難報!那麽,此仇又難報到什麽程度呢?這一點,他不得不從他這次下山,師父所表現於言語舉動方面的種種形跡來加以逐步推擬,判斷,和追索!
那是在他這次下山前六七天的一個黃昏。
他們師徒,像往日一樣,走出茅棚,打草坪上緩緩步嚮百步開外的一片石壁。
師父體衰力弱,這是師父每天例行和僅有一次活動,由茅棚散步到石壁前,再由石壁前回到茅棚。
那天,走在草坪上,他又一次婉轉提出請求,要師父告訴他仇傢名字,並允許他下山,一方面打聽仇傢下落,一方面查究兩位師兄為何一去不聞音訊。師父當時,聽如不聞,他因為不願引起老人的不快,所以也就沒有再說什麽。
在走近石壁約莫二三十步處,師父忽然以手一指道:“維正,你瞧那朵小黃花……”
他循着師父手指方向望去,看清後,不禁微微一愣,那明明是朵白花,師父怎麽說它是黃花?
於是,他含笑回答道:“不,師父,您老人傢看錯了,那是—朵白花,不是黃花。”
師父怔了一怔,接着搖頭笑道:“你這孩子”
他連忙截口說道:“不,師父,維正說的是真的,那是一朵白花。”
師父轉臉道:“那麽是師父的眼睛發花了。”
他沒敢再開口,衹陪笑將話題扯去其它方面,之後,沒有多久,他便將這事忘得幹幹淨淨。
沒想到,第二天走到老地方,師父頭一擡,忽又指着那朵小花道:“維正,你看這朵小黃花,是不是又比昨天開大了一點?”
他當時不自覺衝口而出道:“那不是一朵黃花,師父。”
這一下,師父有氣了,臉色一沉道:“維正,你怎麽啦?到底是你的眼睛有毛病,還是師父真的老得不中用了?”
他當時口中雖然認了錯,心底下卻着實有點不服氣。但是,他懷疑也許真是自己當時跟花看錯,所以第三天一早,他就奔去壁下,着着實實看了一個仔細,花是白的,還是他對。
不過,他忽然感到一陣心冷,師父真的老得跟都花了?
傍晚,他為了取悅老人歡心,自動告訴老人那朵“黃花”旁邊又開了一朵小“黃花”,他說得很自然,心中卻止不住一陣刺痛,幾乎掉下眼淚來。
師父聽了,很是高興。以後,一連三四天,他們師徒每天傍晚都以那些小花為話題,時間一久,他也習慣了,說也奇怪,那些小白花這時竟真的都像變成黃的一般。
到師父準他下山的前一天,師父又一次指着那些小花道:“維正,你看這些小白花,都快謝啦!”
他當時竟然不知不覺的脫口道:“不,那是些黃”
師父一下轉身對着他,好一會後,纔嘆了口氣道:“孩子,現在明白了沒有?這正是師父不願讓你下山的原因,師父,唉,師父我行將就木,再也教不出第四個徒弟來啦!”
天色完全黑下來了。辛維正渾然忘卻饑渴,亦無起身高去之意。
是的,他想:黃白顛倒,衆口鑠金……
師父過去在武林中,一定蒙受着一樁奠大的冤屈。而事件之經過,必然離奇復雜異常,縱使加以剖白,亦難取信於人,以致以訛傳訛,有口難分,被害者結果反而變成了罪案的兇嫌!
不是麽?
曾參殺人,曾母投杼。賢如曾母者,尚且難免誤報三傳之惑,試問:蕓蕓武林中,若曾母之賢的,又能得幾人?
而這一點,也許正是兩位師兄,在未出山時,一再指天誓日,及至來到江湖上,卻為之性情大變,竟以提及師門為恥的病因所在!
辛維正這時問自己:我辛維正,來會不會再蹈兩位師兄的覆轍呢?
回答是:不會!永遠不會!
他得先為自己建立起堅強的信念:師父他老人傢,如非自信一身清白,應該沒有理由和勇氣,在一身武功喪失之餘,還要在武功山中,不畏辛苦,不計成敗,耗盡心血地來調教於他們師兄弟三人。
如今,正如師父所說:他老人傢已再也教不出第四個徒弟來了。三個徒弟,三去其二,他是最後的一個;他,辛維正,决不讓師父此生最後一綫希望,在他這末徒身上化為泡影幻滅!
既然你們三個孩子全都如此堅持,那麽,這樣好了,宗義,你是大哥,而且你也比他們兩個懂得多些!明天,就由你先下山,先去打聽打聽,那位降魔子黃逸公,其為人究竟如何,以及最近之下落,然後再說其他吧!”
這是師父在大師兄佟宗義下山之前所說的話。
在當時,他們師兄弟三人,可說全不明白師父他老人傢這樣做的用意何在。
降魔子黃逸公,是“公侯伯子男”,“正榜五爵”中的“兩子”之一。可是,這與他們要求師父,說明他老人傢一身武功係毀於何人之手,以及那仇傢姓甚名誰,又有什麽關係呢?
難道……難道說……他老人傢的仇傢,竟是這位降魔子?而他老人傢一再自嘆,此仇此生難報,就因為這位降魔子一身成就驚人,絶非他們師兄弟三個所能輕捋虎須不成?
是的,如他老人傢的仇傢,果真就是兩子中的降魔子黃逸公,那麽復仇之望,的確渺茫異常;可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仇傢若為降魔子,何不明說?縱令將其為人的好壞打聽清楚,又與事何補?
其次,他老人傢並非無自知之明者可比,假使自認一己之武學,絶非降魔子之敵,當初又何必收徒自苦?
再其次,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師兄佟宗義,和二師兄謝奕方,均為寧折不撓的血性青年。他堅信,如果兩位師兄明知降魔子為師門仇傢,將絶不致因降魔子之為人如何?或因其人武功難敵,而萌生怯意,甚而諱於人前道及師承出身!
大師兄下山之後,一去兩年,音訊杳然,接着,二師兄要求下山。而這一次師父,什麽也沒有說,衹是苦笑着點了點頭,便將二師兄送下山了。很顯然的,兩位師兄有去無回,似乎早在他老人傢意料之中。
而現在,他辛維正也繼兩位師兄之後下山了。
他現在,又該何去何從?簡單得很:他相信師父!相信他老人傢的每一句話!相信他老人傢每一句話裏都必含有深遠之意義!
所以,他將先從兩位師兄也許已經走過的一條老路開始,找人先打聽一下“降魔於”之“為人”及“下落”。
不過,所不同的是,他决定對可能探詢之對象,力求審慎之選擇。一名武林人物,在武林中,其地位崇高到像降魔子這樣,其毀譽之難求一致,當屬不難想見。“先入為主”,這四個字,有時是相當可怕的!
那麽,妙手卿神偷高樂仁這人如何呢?
是的……此人外號雖然不雅,心地看上去似還坦蕩,況且還是一名卿字號人物……不過,這也很難說……總之,且看明天還能不能再碰着,等碰着後,再想方法,從旁,慢慢……慢慢……就……是……了……
辛維正神疲力倦,想着,想着,終於又在迷離恍惚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個難得的晴和天氣。辛維正一覺醒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然後打點精神,起身嚮寺前走去。
從現在起,將是他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開始。
他必須面對現實,堅強自己,同時對即將正式踏入的險詐江湖,保持高度警覺包括兩位師兄,神愉高樂仁,以及所有可能接觸的江湖人物在內。
恩師的遭遇,是個例子;兩位師兄之翻親成仇,又是一個例子。除非上述兩端,有一天能夠獲得使他滿意的答案,否則他無法信任任何人。另一方面,羅漢池上,唐尤兩傢的鬥毒之會,今天已是整整進入第十天了。
這時的寺前廣場上,萬頭攢動,黑壓壓一片人海。喳喳唧唧,到處都是氣氛相近的嗡嗡私議聲。無疑的,這場鬥毒大會,由於一纏就是十天之久,已把萬千與會者之心情,一下帶進了激動的最高潮。山上山下,寺裏寺外,所有的武林人物,這時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會聚到一起。
現在,已漸漸有人懷疑:峰頂羅漢池上,那一場慘烈的爭鬥,是否早巳結束?
倘若如此,則遲遲不見動靜者,該不出兩種原因:一是雙方功力悉敵,兩敗俱傷,彼此均無一人活下;再一可能是,獲勝之一方,也許已自峰頂,由某一秘徑悄然撤走!
所以,這時有人已在倡議,推舉一二位功力精純,而又深請藥理者,壯起膽子,人𠔌瞧個究竟。
可是,天下事實難兩全:內功精純者不一定諳於醫藥之道,於醫藥之道稍具研究者,則又不一定有着精純之功力。同時,最主要的,是誰願意來冒這個險?為名?為利?或者衹是為了滿足他人之好奇?
因此,它便像所有雜亂無章的會議一樣,發言熱烈,陳詞慷慨,就是沒有結果……
而辛維正,對這些根本不發生興趣。
他沿着場外圍,由東,而南,再嚮西,準備緩繞一圈,如果看不到神偷師徒,就馬上離去。
就在辛維正走到西北角,一排天然石礅附近時,場上人群中,突然有人怪叫道:“喂,你們大傢看,那邊誰來了……”
辛維正跳上一座石礅,隨着衆人舉目嚮登峰坡道上望去。由峰下上來的,是兩名青衣中年人。兩人均約四十出頭年紀。左首一人,白白胖胖,右首那人則是高高瘦瘦的身材。
兩人手上都拿着一柄烏骨折扇,一路指指點點,談談說說,烏骨扇時展時收,顯得極為從容而投契。
辛維正暗忖,這兩人相貌平常,行動舉止,亦無出奇之處,難道竟也是正副兩榜中人物不成?
豈知,辛維正這廂轉念未已,廣場上在經過一陣極為短暫的沉寂之後,一片驚啊聲,突如山崩海嘯般一下進發開來!
辛維正一呆,暗訝道:兩人是“公侯”?還是“將相”?不然……
其實,他又哪裏知道,以此刻場中這些人物來說,別說是“將相”或“公侯”,就是“拳”“刀”“劍”等”三王”復活到來,都不一定就會為他們帶來這等騷動啊!,那麽,現在來的這兩人,既然如此使人震動,他們又都是誰和誰?
且去聽廣場上頃刻間一片驚訝聲隨後而來,如瘋似狂的發出怪吼:“唐必達!”
“尤中宣!”
“天啦,咱們都上當啦,原來是一場大騙局……”
這時,那兩名玄衣中年人,已於廣場彼端站定下來,正同時高舉着四條手臂,嚮人群中不住揮動。
---------
boyu0372 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