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武侠>> zhū qīng yún Zhuge Qingyun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1929nián1996nián)
武林三鳳
  作者:諸葛青雲
  楔子
  第一章 花好月圓人不壽
  第二章 留取聲華滿武林
  第三章 赤鳳嬌豔多迷離
  第四章 巾香簫韻赤蘭豔
  第五章 溫文高雅墨蘭馨
  第六章 英挺雄偉遊竜美
  第七章 危崖之變
  第八章 以德報怨
  第九章 巫山寶藏
  第十章 鷹愁鬼泣
  第十一章 珠衣之謎
  第十二章 群雄赴會
  第十三章 群豪畢集
  第十四章 化骨飛針
  第十五章 雙鳳同心
  第十六章 白鳳突現
  第十七章 梟雄授首
  第十八章 功成歸隱
  第十九章 軟玉溫香
  第二十章 平地風波
  第二十一章 故布疑陣
  第二十二章 將計就計
  第二十三章 螳螂黃雀
  第二十四章 鐵口相士
  二十五章 荒山惡鬥
  第二十六章 大意入伏
  第二十七章 牢中聚首
  第二十八章 散功毒煙
  第二十九章 將計就計
  第三十章 暗練玄功
  第三十一章 互鬥心智
  第三十二章 驚人之變
  第三十三章 妙計脫睏
  第三十四章 功虧一簣
  第三十五章 斷魂續命
  第三十六章 良醫貪財
  第三十七章 技服雙兇
  第三十八章 事難兩全
  第三十九章 情親義重
  第四十章 一見鐘情
  第四十一章 姊妹情重
  第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
  第四十三章 暗傷脈穴
  第四十四章 各運機謀
  第四十五章 意外之變
  第四十六章 各運機謀
  第四十七章 血肉橫飛
  第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
  第四十九章 病榻授劍
  第五十章 並轡江湖
  第五十一章 石洞驚豔
  第五十二章 勾魂天女
  第五十三章 巧計安排
  第五十四章 神秘人物
  第五十五章 紫府真人
  第五十六章 果報不爽
  第五十七章 勇破飛環
  第五十八章 苗疆墨蜂
  第五十九章 遊仙三式
  第六十章 苗疆銀鳳
  第六十一章 老成持重
  第六十二章 雲開現月
  第六十三章 懷壁其罪
  第六十四章 鄱陽追蹤
  第六十五章 深入魔宮
  第六十六章 溫柔陣仗
  第六十七章 威迫利誘
  第六十八章 棋高一着
  第六十九章 有驚無險
  第七十章 平添功力
  第七十一章 江湖巧遇
  第七十二章 伊人何處
  第七十三章 笑語溫存
  第七十四章 群魔畢集
  第七十五章 互較絶技
  第七十六章 涌血神功
  第七十七章 懸絲斷脈
  第七十八章 道長魔消
楔子
  中秋前一日的月明之夜。
  莽林中,劍氣彌漫,飛舞着一條白衣人影,和一條青衣人影。
  三十招……五十招……八十招……九十招……
  他們疾風暴雨般,鬥得將近一百招了!
  劍鬥雙方,來歷不凡,是名滿當今的一竜一鳳。
  當年武林中,除了老一輩的人物不算,最傑出的年輕俊彥,首推“三鳳一竜”!
  所謂“三鳳一竜”就是“白鳳”獨孤貞、“赤鳳”秦如夢,“墨鳳”高屏,和“琴劍遊竜”諸葛寬。
  如今,莽林中體外裹着劍光的兩條人影,穿青衣的,是諸葛寬,穿白衣的,便是“白鳳”!
  整整一百招了,電擎劍光,突然靜止。
  兩柄劍兒,卻未分開,密密膠着不動!
  諸葛寬是位鳳神俊逸的青衫秀士,年齡約在二十七八。
  獨孤貞則臉上戴着面紗,容貌看不真切,但僅從地那窈窕身段之上,已可推知這位“白鳳”,定然美絶天人,風華蓋代!
  四周蛩吟盡歇,莽林一片死寂!
  陡然白鳳格格嬌笑,“琴劍遊竜”也引吭突作竜吟!
  兩道劍光,一上一下地,倏然電掠!
  諸葛寬劍光上挑,挑去了小半幅獨孤貞所戴面紗!
  獨孤貞劍鋒下削,削落了諸葛寬所着的一角青衫!
  人影倏分,互相苦笑收劍。
  諸葛寬石上取琴,獨孤貞腰下撤簫,剎那間,琴韻簫聲,相和而起。
  琴,彈的是高山流水之音!
  簫,吹的是弄玉飛瓊之麯!
  一麯既罷,兩人相對微笑,心中各自欽服!
  諸葛寬首先收起自己的“焦尾古琴”,嚮“白鳳”獨孤貞抱拳笑道:“調咕催涼月,聲寒咽暮潮,浪遊餘赤壁,殘夢戀紅橋。獨孤姑娘的簫聲委實太美!你手中這枝碧玉簫,也是罕世難得之物!”
  獨孤貞也含笑說道:“諸葛大俠不必太謙,我碧玉簫雖非俗物,卻那裏比得上你的‘焦尾古琴’?琴韻也彈得太妙,鬆石生幽契,風泉浣素襟,有時沙雁落,無數小竜吟。獨孤貞入耳心清,嘆為觀止!”
  這名滿江湖的一竜一鳳,是在互相客氣,也是在互相不客氣!
  客氣之處,是你贊我的簫聲,我誇你的琴韻!
  不客氣之處,是誰也不曾誇贊誰的劍術!
  當然!他們惡鬥百招,未分勝負,雙方心中自均有幾分矜持,不肯邃爾承認對方在劍術一道之上,高於自己!
  諸葛寬劍眉微軒,目註獨孤貞臉上的大半幅面紗,含笑叫道:“獨孤姑娘,諸葛寬久仰芳名,今日承敬,極佩高明,但不知姑娘可否將蒙面白紗摘去,一示廬山面目?”
  獨孤貞聞言,點頭一笑,便欲伸手摘紗!
  但她那衹纖纖玉手,尚未觸及面紗,忽似想起甚事?垂腕不揭地,嚮諸葛寬笑聲說道:“諸葛大俠請恕我目前尚有礙難,你若定要見我廬山真面,便請於三年後的中秋佳節,到岐山寒影潭邊,我所居‘碧梧一築’一會!”
  諸葛寬皺眉說道:“獨孤姑娘目前既有礙難,諸葛寬自然不敢強求,但三年之約,是否嫌訂得太遠一些?”
  獨孤貞嬌笑說道:“諸葛大俠請多多擔帶,因為這三年之中,獨孤貞身有要事,根本不在‘碧梧小築’……”
  諸葛寬接口問道:“獨孤姑娘有何要事,竟需出外三年之久?”
  獨孤貞笑道:“這樁事兒頗有趣味,但也可能關係到整個武林禍福?”
  諸葛寬霍然說道:“既關係整個武林禍福,諸葛寬也義不容辭,我願意追隨獨孤姑娘,恭遵差遣!”
  獨孤貞搖手笑道:“眼前不必,假如我能把一場武林災劫,設法獨力彌消,自然最好,倘遇險阻艱難!需人相助,再請諸葛大俠鼎力!”
  諸葛寬雖然有點心儀“白鳳”,但因獨孤貞凜若冰霜,孤芳自傲,根本拒人接近,也衹好見風轉舵與對方含笑而別。
  獨孤貞毫不留戀,回身上步隱入莽林,展眼間芳蹤杳然,但卻尚有幾聲美妙簫聲,從林中隱隱傳出!
  諸葛寬悵然獨坐石上,再度撫琴,但這次所彈琴韻,不是先前那種曠遠清遒的高山流水之音,而是惜別傷離的兒女相思麯調!
  ,
第一章 花好月圓人不壽
  老桂飄香,金風送爽,這是第三年後的近“中秋”了!
  但這一年的中秋佳節,與往年大大不同。
  所謂不同,是有樁噩耗,傳遍江湖!
  “花好、月圓、人壽”,本是極為美滿之事,但偏偏卻在美滿中有了缺陷,成為“花好、月圓、人不壽!”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那位名震乾坤的絶代女俠,“白鳳”獨孤貞,居然死了!
  “岐山”深處的“寒影潭”,“寒影潭”之側的“碧梧小築”,飄揚着一片縞素!
  由於獨孤貞是“武林三鳳”之一,英名俠譽,傳遍江湖,故而噩耗一傳之下,前來吊祭之人,着實不少!
  但遊俠江湖之輩,由於正邪異途,難免恩怨不一,對“白鳳”獨孤貞玉殞香消一事,愴懷嘆惜,固不乏人,卻也有一些聞耗欣然,吊者大悅在內!
  葬期定在中秋,幾乎八方豪俊,齊聚“岐山”。
  一身玄衣,風神美絶,嬌絶,憨絶的是“墨鳳”高屏。
  一身紅衣,風神豔絶,媚絶,俏絶的是“赤鳳”秦如夢。
  白發飄蕭,精神矍鑠的是“白發劍士”歐陽方。
  神情獰惡,裝着一臉悲容,其實心中暗喜的黃袍道人是“邛崍雙惡”中的逍遙子。
  此外,關中雙傑,秦嶺四兇,甚至於由東海來遊,恰逢其會的“滄溟遁客”孫天石等,簡直濟濟冠裳,擠滿了“白鳳”齋堂之內!
  驀然間,六匹驕捷駿馬,帶着一陣煙塵到了“碧梧小築”。
  來人身份不凡,是“白骨教”總巡察,“談笑書生”吳化岐,“森羅堂”堂主“七指閻羅”嚴法章,和四名得力香主。
  “白骨教”由教主“陰風羽士”毛一清創設以來,三數年間,擴展極速,“岷山鷹愁嶺”上的“鷹愁山莊”,業已成為傲視各派,人人側目之地!
  “談笑書生”吳化岐接獲“白鳳”死訊,立即稟報教主毛一清,毛一清素將“白鳳”列為勁敵,聞報之下,自然大喜!
  並知以“白鳳”聲名之盛,齋堂之內,必聚群英,遂命吳化岐率人吊祭,乘機攏絡群雄,設有異己,不妨約其拜山,一並剪除,則“白骨教”霸業定成,至尊天下。
  吳化岐領命率人趕來,但纔到“碧梧小築”,卻又有一騎青聰,如飛而至!
  兩人幾乎是同時抵達,同時下馬,但目光互註之下,又幾乎同時怔住!
  吳化岐號稱“談笑書生”,風神俊朗無比,騎的是匹“玉獅子”馬,穿的是件白色儒衫,人白,衣白,馬也白,端的白得令人眩目!
  那人則年約三十上下,英挺絶倫,腰懸長劍,手攜琴囊,騎的是匹“青聰馬”,穿的是件青色儒衫,衣青,馬青,臉也青,恰好與吳化岐的人白,衣白,馬也白,相映成趣!
  不過,對方的所謂“臉也青”,似像傷感過度,面色憔悴,眉鎖重憂所致!否則,他也是位倜儻風流的小白臉,不會比吳化岐有所多讓!
  兩人同在“碧梧小築”之前下馬,均驚於對方的氣宇風神,異於流俗,不禁互看幾眼。
  青衫儒生目光轉註,對着眼前的一片縞素,頓足搖頭,少聲浩嘆,星目中隱泛淚光,攜琴飄然而入,走進齋堂。
  吳化岐嚮身邊的“七指閻羅”嚴法章低聲問道:“嚴堂主,這是何人?你認識麽?”
  嚴法章應聲答道:“此人就是名滿武林的‘琴劍遊竜’諸葛寬!”
  吳化岐霍然說道:“名不虛傳,果然是人中之竜!看他那副愴側神情,這‘琴劍遊竜’諸葛寬與‘白鳳’獨孤貞,似乎交誼極厚?”
  嚴法章搖頭說道:“他們交誼如何?我倒並不知曉。”
  吳化岐正色悄聲說道:“嚴堂主,對於‘琴劍遊竜’諸葛寬這等人物,我們一定要盡量設法攏絡!”
  語音至此微頓,雙目一挑,目中精芒如電地,又復冷笑說道:“但萬一無法攏絡之時,卻必須誘其前往‘鷹愁山莊’加以殲除,否則,必為本教大患!”
  嚴法章心中佩服地點頭笑道:“總巡察看法極是……”
  說到此處,一片悲吟之聲,抑揚有緻地,從齋堂中,隱隱傳!
  吳化岐聞聲說道:“有人在讀祭文,我們進去看看。”
  話完,便與嚴法章率領四名香主,走入齋堂。
  這時,“白發劍士”歐陽方正在“白鳳”獨孤貞靈前,以香在緻奠並神情悲抑,彈劍作歌!
  他吟的是:
  “莽莽武林間,卓然出三鳳。
  白鳳品若蘭,赤鳳情如夢。
  墨鳳最嬌憨,神功均天從。
  一朝風雨忽摧殘,玉殞香消凋惠蘭。
  六尺桐棺埋白鳳……”
  諸葛寬聽到此處,忽地淚落,凄然接口吟道:“瑤琴今後嚮誰彈?”
  吟聲一落,居然把手中所攜,極心愛之“焦尾古琴”,在白鳳靈前,摔成粉碎!
  自從諸葛寬一進靈堂,“墨鳳”高屏與“赤鳳”秦如夢的四道秋波,便均嚮這位英挺絶世的“琴劍遊竜”時時含情凝註。
  如今,高屏緩步當前,嚮“白鳳”獨孤貞的靈位,深施一禮,朗聲說道:“昔日鐘期一逝,伯牙摔琴,傳為千古美談!此刻諸葛兄,也不惜其名滿江湖,‘焦尾古琴’,以表知音永逝之憾,獨孤姊姊九泉有知,似可含笑的了!”
  這番話兒,說得相當得體,對生者死者,均極褒揚,使諸葛寬入耳之下,不禁嚮這位嬌美無儔的“墨鳳”高屏,深深看了兩眼!
  除了諸葛寬外,“赤鳳”秦如夢也嚮“墨鳳”高屏,深深看了兩眼!
  但這兩眼和那兩眼的眼色意味,卻迥不相同。
  諸葛寬的眼色意味,是佩,是謝,看完以後,並有些心驚豔質,神為之奪情狀!
  秦如夢的眼色意味,是嫉,是妒,看完以後,並有些酸溜溜的感覺!
  一竜二鳳,心情各異之際,忽然贊禮之人,朗聲報道:“白骨教總巡察‘談笑書生’吳化岐,代表‘白骨教主’,致祭上香!”
  吳化岐緩緩走出,略整衣冠,嚮白鳳靈位,行禮祭奠。
  白骨教,三字,震撼江湖,故而吳化岐這一上香致祭,也吸引得滿堂目光,一齊凝註。
  諸葛寬一看之下,方知自己在“碧梧小築”門外,所遇見的白衣書生,竟是“白骨教”總巡察的身份?
  這時,諸葛寬尚未退去,吳化岐又到堂前,兩人並肩而立,在素燭朗照之下,一如仙露,一如明珠,一如鬆風,一如水月,那份英秀風神,簡直使滿堂吊客,一齊為之失色!
  尤其那位在“白發劍士”歐陽方歌中,被稱為“情如夢”的“赤鳳”秦如夢,更是看得發呆,心想天下男子雖多,脫俗軼倫之流,卻不易睹!怎麽今日既見諸葛寬,又見吳化岐,自己一嚮風流放誕,閱人多矣,但如今則覺這“琴劍遊竜”與“談笑書生”之間,春華秋月,各擅勝場,竟無法為之評定甲乙?
  吳化岐上香既畢,身形微閃,進入靈幛。
  諸葛寬此時因知吳化岐是邪教人物,生恐他對“白鳳”獨孤貞的遺體,存有異意,加以毀損,遂趕緊跟蹤隨入。
  果然,吳化岐進得靈幛,見獨孤貞棺木已封,不禁冷笑一聲,微伸二指,嚮上凌空虛鈎,竟告棺釘漸出,棺蓋漸啓!
  諸葛寬跟後進幛,見狀趕緊伸掌一按,以內傢暗勁,使棺蓋恢復原狀,並嚮吳化岐冷笑一聲,劍眉雙剔地,發話責詢問道:“吳朋友此舉何意?”
  吳化岐目光凝註“白鳳”獨孤貞的靈棺,冷然答道:“武林三鳳之內,數‘白鳳’功力最深,怎會在如此妙齡,並既未聞傷,又未聞病之下,邃然香消玉殞撒手塵寰?故而吳化岐想開棺瞻仰獨孤姑娘遺容,證實死訊!”
  諸葛寬哂然說道:“吳朋友以‘談笑書生’為號,必然飽談詩書,精通典籍,難道還不知曉‘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吳化岐被他問得一怔,諸葛寬又復說道:“何況‘白鳳’獨孤姑娘神功卓絶,譽滿江湖,生平仗劍行道,仁義如山,她絶無什麽畏禍避仇,詐死遁世之理!”
  吳化岐再是一怔,諸葛寬繼續感慨頗深地,搖頭嘆息說道:“獨孤姑娘瑤池赴召,天妒娥眉,今來此吊祭之人,一來致敬,二來祝福這位已為莽莽武林,扶持正氣,作了不少動地驚天事業的絶代俠女,從此永得安息!吳朋友為何,竟起開棺之念?欲令逝者難安,在下諸葛寬,心中不平,要嚮你要點公道!”
  這番話兒,義正詞嚴,諸葛寬的一隻星目之中,也閃射出逼人芒采!
  吳化岐無言可答,與諸葛寬冷然相持,兩人之間,殺機漸茁!
  驀然,吳化岐忽然把滿面寒霜,化作了一團和氣,嚮諸葛寬深深一揖,含笑說道:“多謝諸葛兄,不吝明教,小弟吳化岐狂妄失言,敬嚮獨孤姑娘芳靈謝罪就是!”
  說完,果嚮獨孤貞的靈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諸葛寬深恐吳化岐又以什麽險毒玄功,隔棺毀損“白鳳”遺體,遂目不旁瞬,嚴加註視!
  吳化岐這次倒並未有何施展,行禮既畢,滿面春風,嚮諸葛寬微笑說道:“諸葛兄,小弟久仰‘琴劍遊竜’盛名,有件事兒,想要請教!”
  諸葛寬不屑與這吳化岐稱兄道弟,衹是點了點頭,揚眉說道:“吳朋友有話請講。”
  吳化岐笑道:“諸葛兄一代大俠,應該身手如竜,肝腸似鐵……”
  諸葛寬接口說道:“身手如竜之譽,諸葛寬不敢自詡,但對於‘肝腸似鐵’四字,倒還當之無愧!”
  吳化岐搖頭笑道:“衹怕未必?”
  諸葛寬雙目一張,神光炯炯問道:“吳朋友此語何來?”
  吳化岐眉梢略揚,冷冷答道:“即以適纔靈前摔琴一事而論,諸葛兄分明情感脆弱,應該是‘肝腸如綿’,那裏是‘肝腸似鐵’?”
  諸葛寬俊臉微紅赧然答道:“這是因至友新亡,知音頓逝,遂使我衷懷愴側,情難自己!”
  吳化岐聞言笑了一笑,笑容之中,流露出嘲諷意味!
  諸葛寬不悅問道:“你笑些什麽?”
  吳化岐笑道:“我笑諸葛兄如此英朗灑脫,怎也自作多情?”
  諸葛寬怫然叱道:“吳朋友放尊重些,你這‘自作多情’之語,是……”
  吳化岐微笑接口說道:“我是就事論事,從實直言,諸葛兄與獨孤姑娘,不過一面之識,今日卻又是什麽‘含淚摔琴’又是什麽‘至友新亡知音頓逝’,在下‘自作多情’四字,好像並非毫無根據,空中樓閣的呢!”
  諸葛寬想不到對方辯纔無儔,詞鋒如此犀利,倒被吳化岐問得窘亟無語以對!
  但愕然片刻之下,諸葛寬劍眉忽挑,目中神光如電地,凝註在吳化岐臉上,沉聲問道:“吳朋友,你怎會知道我與獨孤姑娘,衹有一面之識?”
  這回卻是“談笑書生”吳化岐,被問得窘住!
  吳化岐的應變能力,似比諸葛寬來得敏捷,他不過微微一怔,立即縱聲狂笑說道:“諸葛兄問得有理,但本教毛教主,學究天人,胸羅萬有,‘白骨教’雄視武林,霸業已固,慢說諸葛兄的一點秘密,就是四海八荒間,每一有頭有臉人物的來竜去脈,交往情形,也全在區區‘談笑書生’吳化岐與本教毛教主的鑒察之下!”
  他們在靈幛中這一高聲爭論,不禁引得靈堂群雄,紛紛凝神傾耳!
  諸葛寬冷笑說道:“吳朋友的口氣真不在小……”
  吳化岐忽又神色和緩地,接口低聲笑道:“諸葛兄,這决非小弟故作狂言,當今武林名派之中,似無任何一派,有力與‘白骨教’互相頡頑?諸葛兄人中之竜,應識時務,你若參與本教?吳化岐甘讓‘總巡察’之職,或嚮我傢毛教主,建議為諸葛兄特設一‘副教主’的崇高稱謂!”
  諸葛寬嘴角微披,哂然說道:“多謝吳朋友的美意,但諸葛寬嚮來孤劍遊俠,行道江湖,决不依附阿麯,何況‘白骨教’事事倒行逆施,無非是一納垢藏污的邪惡淵藪!”
  這時,“赤鳳”秦如夢好似關心諸葛寬,竟也欺近靈幛!
  “白骨教”吳化岐同來的“森羅堂”堂主,“七指閻羅”嚴法章,立即率領手下四名得力香主,一字排開擋住秦如夢的去路!
  秦如夢嬌容變色,正待嚮“七指閻羅”嚴法章發話,卻聽得吳化岐在靈幛之內,厲聲叫道:“諸葛兄,你既把‘白骨教’視為邪惡淵藪,莫非還有仗劍掃蕩之意?”
  諸葛寬點了點頭,毅然答道:“慢說‘白骨教’偌大禍胎,便是在江湖間,發現有一寸不平,諸葛寬也必仗劍鏟除!”
  吳化岐勃然怒道:“我們到靈堂上當衆說話!”
  語音甫落,人便掀幛走出。
  秦如夢一見吳化岐,便即冷笑連聲,指着嚴法章等攔路五人,揚眉說道:“吳朋友,你先看看你們‘白骨教’的欺人嘴臉,多麽醜惡?今日若非在我‘白鳳’獨孤姊姊的靈堂之上,恐驚安息芳魂,秦如夢早就拔劍,令他們流血五步!”
  吳化岐劍眉微蹙,嚮“七指閻羅”嚴法章,沉聲叫道:“嚴堂主,請率同四位香主,退過一旁!”
  “白骨教”以“白骨堂”、“陰風堂”、“森羅堂”為內三堂,“七指閻羅”嚴法章,既為“森羅堂主”,則至少也應與總巡察“談笑書生”吳化岐處於同僚平等地位!
  吳化岐大略雄纔,武功機智,無不高絶,深得教主“陰風羽士”毛一清喜愛,視為寵信心腹,其威權之重,遂凌駕內三堂堂主,成為“白骨教”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儼然“副教主”身份!
  尤其此次來吊“白鳳”之喪,“陰風羽士”毛一清曾特別叮囑,一切均由吳化岐便宜行事,故而嚴法章等,聞言之下,立即退過一旁!
  吳化岐一抱雙拳,嚮“赤鳳”秦如夢,深深一揖,含笑叫道:“秦姑娘莫動芳嗔,‘白骨教’下人物,若有得罪失禮之處?吳化岐敬為緻歉!”
  這位“談笑書生”,適纔秋肅,如今春溫,越發顯出是位城府極深,能屈能伸的梟雄怪傑!
  諸葛寬看在眼中,心生感想!
  他的感想是:“欲滅‘白骨教’,當先除‘談笑書生’,否則,以此人之才,輔‘陰風羽士’毛一清之勢,必為江湖大患,釀為武林重劫!”
  想到此處,已見“赤鳳”秦如夢果然盛怒立平,並嚮吳化岐抱拳,還禮嫣然笑道:“吳兄無須多禮,些微小事,秦如夢不會放在心上!”
  吳化岐又嚮秦如夢謝了一聲,方面嚮群雄朗聲說道:“各位武林同道,本教毛教主,睿智絶世,武功通神,自從開創‘白骨教’以來,‘鷹愁山莊’四字,業已名滿八荒,威震宇內……”
  說至此處,吳化岐故意把語音一頓,目光電掃全場,觀察群雄反應!
  但濟濟靈堂的群雄之中,幾乎十有八九,全都面帶鄙夷神色!
  吳化岐發現如此情況,先是雙眉略蹙,但旋即神色更傲地,揚聲叫道:“本教毛教主,此次一來命吳化岐代表緻吊‘白鳳’獨孤姑娘之喪,二來也命吳化岐就便邀約各門各派的諸位武林高朋,去往‘鷹愁山莊’一敘,是友,共訂深交,是仇,互作了斷,倘有願意參與‘白骨教’,共圖武林霸業,志同道合之人,更屬無限歡迎,定予相當名位!但不知有無那位高朋,接受此……”
  “接受此約”的“約”字尚未出口,諸葛寬便傲然發話,揚眉叫道:“吳朋友何必如此耀武揚威,諸葛寬不纔願去‘鷹愁山莊’,見識見識所謂名滿八荒,威震宇內的‘白骨教’,究竟有多麽厲害?”
  吳化岐嚮諸葛寬看了一眼,冷笑說道:“諸葛兄真好膽量,但不知像你這樣有膽量的英雄豪傑,眼前還有幾人?”
  這兩句話兒,說得太狂太傲,對於在場群雄的刺激太大!
  武林人物,往往頭不怕斷,血不怕流,就是怕激!
  於是,靈堂中起了一片應聲,所有群雄一齊接受了“鷹愁山莊”的赴會之約!
  吳化岐驀然吃了一驚,到也怔住!
  諸葛寬冷然叫道:“吳朋友,在場群雄,均已接受拜山之約,你該定個約期了吧!”
  吳化岐想了一想說道:“今日已是中秋,我們不必把時期拖得太遠,就是除夕如何?”
  諸葛寬點頭答道:“好,除舊布新,口彩不錯,莽莽武林中,沉鬱已久,也該響起幾聲春雷,煥發一些新的氣象!”
  吳化岐聽出諸葛寬語含譏諷,不禁冷笑揚眉,一面探手入懷,一面目掃群雄,厲聲叫道:“各位接住,吳化岐有件東西奉贈!”
  語音甫落,右手忽揚,一片玄光,電灑而出!
  無疑這是“談笑書生”吳化岐在藉機炫耀功力,但他所表現出的手法火候,也着實驚人!
  在場群雄,約有二三十人,吳化岐這手中所灑玄光,居然也有二三十綫之多,每綫飛射一人,决無絲毫偏差,也决無絲毫遺漏!
  群雄誰甘示弱,紛紛伸手,把那綫玄光,接在掌中。
  所謂“玄光”,原來是一顆雕鎸得異常精美的人頭骷髏,骷髏頸下,並襯托着兩根交叉白骨!
  吳化岐見群雄均把那枚小小骷髏頭骨,接在手中,遂又復朗聲說道:“這枚骷髏頭骨,名為‘白骨客徽’,請諸位於‘鷹愁山莊’赴約之時,佩在胸前……”
  秦如夢聽到此處,首先發話問道:“佩戴‘白骨客徽’,是何意義?”
  吳化岐對於秦如夢,似乎特有好感,聞言之下,立即陪笑說道:“凡屬佩戴‘白骨客徽’之人,便是‘白骨教’中貴客,受有相當禮遇!……”
  語音至此,目光一掃群雄,提高語音說道:“這‘白骨客徽’,還有兩種佩法!”
  “邛崍雙惡”中的逍遙子,念了聲“無量佛”號,含笑叫道:“吳兄請把兩種佩戴方法,說明一下。”
  吳化岐道:“倘若佩在右胸,便是代表中立,觀光‘除夕盛會’之人,本教視為貴客!倘若佩在左胸?便是有意與‘白骨教’結合,共同創造大業,本教毛教主,定予特殊禮遇!”
  秦如夢道:“倘若不佩戴呢?”
  吳化岐嚮諸葛寬看了一眼,軒眉答道:“凡屬胸前不曾佩有‘白骨客徽’之人,便與本教處於敵對地位……”
  話猶未了“琴劍遊竜”諸葛寬與“墨鳳”高屏,同時微揚右掌!
  那枚“白骨客徽”業已被這一竜一鳳兩位少年奇俠,用神功捏碎,化為兩灘黑色粉末,自掌中灑落在地!
  這種動作,固然顯示出諸葛寬與高屏的守正不阿,誓蕩邪教决心,但也對“談笑書生”吳化岐,以及“白骨教”構成極大侮辱,使吳化岐當着睽睽衆目,有點難以下臺。
  吳化岐俊臉紅紅,幹咳一聲,嚮諸葛寬與高屏,剔眉拱手叫道:“諸葛兄與高姑娘的决心下得真快,吳化岐頗表欽佩!”
  跟着,“白發劍士”歐陽方,與“滄溟遁客”孫天石,也把“白骨客徽”毀去。
  但“秦嶺四兇”,既逍遙子,卻把那枚“白骨客徽”立即佩於左胸,總算使吳化岐有了一點面子!
  秦如夢本來也想毀去“白骨客徽”,但因慢了一步,被高屏與諸葛寬,采取了同心動作,不禁輕念忽生,先是酸溜溜地,嚮諸葛寬、高屏,盯了兩眼,然後對吳化岐嬌笑說道:“吳朋友,我暫時不佩戴你的‘白骨客徽’,也暫時不毀棄你的‘白骨客徽’,且收藏起來,好好考慮考慮!”
  吳化岐笑道:“多謝秦姑娘……”
  說完,回過頭來,嚮“七指閻羅”嚴法章沉聲說道:“嚴堂主,我們準備回山!”
  嚴法章應諾一聲,便率同其餘四名香主,首先走出靈堂。
  吳化岐居然仍不失風度,又嚮諸葛寬抱拳笑道:“諸葛兄,吳化岐先行告退,於今年除夕,在‘鷹愁山莊’恭候大駕!”
  諸葛寬雖與吳化岐已成敵對地位,但也深佩這位“談笑書生”的冷靜沉着與功力風神,遂也還了一禮,揚眉含笑說道:“吳朋友,請放寬心,諸葛寬生平不輕言諾,準於除夕正日,拜會‘鷹愁山莊’,嚮貴教毛教主暨吳朋友請領教益!”
  吳化岐又嚮靈堂中其餘群雄,抱拳環揖,並特別對“赤鳳”秦如夢,深深看了兩眼,目光以內,流露出殷切情意!
  秦如夢臉上一紅,心中一跳,居然螓首微低,不敢與吳化岐的目光相對!
  吳化岐飄然舉步,走出“碧梧小築”,率同“七指閻羅”嚴法章等,上馬徑去。
  其餘群雄,恭送“白鳳”獨孤貞靈棺落葬以後,也就風流雲散!
  衹有“琴劍遊竜”諸葛寬,仍以凄愴神情,在獨孤貞三尺新墳之前,徘徊憑吊!
  九霄雲淨,萬裏風清,中秋月色,自然絶美,但在目前情境之中,這絶美月色,卻變得凄涼無比!
  因為,諸葛寬想起了三年前的中秋之夜!
  不,不對,那不是中秋之夜,那是中秋前一夜!
  當時,自己與“白鳳”獨孤貞,比劍百招,未分勝負,又將內傢玄功,化入琴韻,亦為獨孤貞簫聲所解,着實心儀伊人,求見廬山真面,遂互訂今日之約!
  誰知天妒奇才,娥眉不壽,自己來此赴約,不僅未見着獨孤貞的廬山面目,反而變成了靈前上香揮淚的送葬之人!
  慢說“談笑書生”吳化岐,曾對“白鳳”之死,表示懷疑,便連自己也不敢相信,這樣一位俠膽義肝,仙骨珊珊的絶代佳人竟會邃告奄化?
  ,
首頁>> 文學>> 武侠>> zhū qīng yún Zhuge Qingyun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1929nián1996n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