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陵與費浩分手之後,薛陵感到萬分高興。因為他不但救了一個人,使他改邪歸正,並且為國傢造就了一個人才。沿海諸軍之中,多了費浩這等人物,實在比數千士卒還要有用得多。因為橫行海邊的倭寇,不比西北韃靼的對陣衝殺。那些倭寇們往往十數為群,侵入沿海地面,轉戰千裏,無人敢櫻其鋒。像這種情形之下,衹有費浩這等出身武林的好手,訓練一批強悍軍士,輕騎而出,加以截殺纔行。
他牽着一匹寶馬,趁夜嚮東面的寧陵疾馳。那費浩則獨自落荒嚮北走,先抵蘭封,再入黃河,順河東去,到了近海之處,纔轉赴威海衛。
天明之時,薛陵已抵寧陵。他曉得自己在這方圓數百裏之內,除非不在城市出現。一旦露面,便逃不過朱公明手下,以及他發動天下武林人的偵察網。因此,他並不閃縮躲避。當他還未到達寧陵以前,便把兩匹坐騎分別贈送給肯開門招待他的人。此舉可以避免□漏他中途有人接應之事,亦即是使朱公明不再在他這一路上細加查究,以致發現了費浩去嚮。
他在寧陵城內吃喝飽了,便在客店倒頭大睡,以便恢復精力。
這一覺直睡到晌午過後纔醒來,但覺精神體力盡皆恢復,當下冷靜地尋思一下,曉得一場生死之鬥决不可免。但這一回多半是朱公明率了他門下的高手找來,决計無法利用言語或別的法子規避得掉。同時朱公明為人之陰險毒辣,素所深知。衹要被他算準碰上,勢難有突圍逃生之望。
這麽一分析。連他也微感驚心,盡在尋思如何化被動為主動之法。退一步說,假如已陷入重圍之中,亦應預先安排定如何與敵偕亡之策。
正因薛陵曉得這等危機,纔會在投店之後,立即倒頭大睡,養足精神,以便動手拚命。
現在精神可養足了,□下來就是如何搶占一點機先,不要步步陷入敵人的阱中,全無還擊的機會。他暗自忖道:“朱公明對我必有兩個想法,這是假設我已警覺危機而言,便不外是驚動別的武林人物,好迫使他與我放對拚鬥。雖說我不一定就拚得掉他,可是他如能避免,當然還是少蹈此險為妙。另一法就是我突然離開,飛奔疾馳。好使他措手不及,無法調動大批高手及時攔截。假如衹□下他一個追上我,則又是一場面對面的生死搏鬥。不錯,瞧來衹有這兩條路子可以搶回一點主動之勢。也就是尚有一個機會與他决鬥。然而以朱公明如此老姦巨滑之人,焉能沒有防範之法?”
他仰天長長透一口氣。這數年來他歷經慘變,飽□憂患。也曾憑仗機智逃出虎口。這些經驗,使他的智慧更加洗煉,光芒更強。因此,他作這種深思之時,連自己也感到自己真是今非昔比,已經是老謀深算,智計百出的人了。
他起來在房中走了兩圈,思想又開始活躍。想道:“假設他沒有辦法防範我采取這兩種反擊手法,則他定必出其不意,率了大批人馬,突然到此襲攻。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可知他成竹在胸,不愁我飛出掌心。”
自然他也考慮過朱公明根本沒有接到消息,或者到了別處,趕不及到此,甚且朱公明壓根兒不曾考慮這許多問題,衹等到一個適當地點時機,便親自出手一拚生死等等可能性。
然而薛陵决不肯如此低估朱公明,他寧可相信他已經布下天羅地網。而他亦以全力突破,縱然一切圖謀事後證明都屬多餘,但亦不過白費了一些力氣而已,對他並無任何損害。
因此,他用心尋思一個可行之法,縱然不能避過敵人的羅網,但最低限度,亦須求得能夠與朱公明單獨决鬥的機會。到時死在他金刀之下的話,那衹能怨藝業未精,並非死在對方詭計之下,因而死而無怨。
大約想了半個時辰之久,他計算一下日子,尚有二十餘日,纔滿一個月之期。換言之,他必須挨過這二十多日,方能化被動為主動,從事跟蹤暗殺朱公明的活動。因為一個月後,朱公明已偕白英潛隱金陵,恢復那副天下無人見過的面目。以他的老姦巨猾,可能早就替這副本來面目在金陵城中做過一些必要的功夫,使他一旦恢復原貌之時,身世來歷都有得稽考,任何人也疑不到他的頭上。
他猜想朱公明最後的搖身一變,多數會變成金陵的宦紳,傢資富有,甚至父母妻妾以及子女都有,衹不過主人翁為了某種緣故,以前多年來很少露面而已。這個想法很合道理,不過目下不是臆測這件事的時候,他必須先解决眼前災禍,方有以後可談。
突然間,他從沒有辦法之中找出一個辦法,霎時凝眸苦思,過了許久,這纔作了决定。
迅即走到門邊,側耳一聽,外面並無人聲。他開門出去,閃入鄰房,把桌上的茶壺收在衣衫內,然後回返己房。
他撕了一點碎布,塞住自己房間中的茶壺壺嘴,又弄緊壺蓋,然後手放在包裏內,把鄰房取來的茶壺放在桌上,代替原有的那個。
之後,他抓起包裏,大步出去,付過店賬,一逕出城,嚮西而行。他一躍出店門,已感到有人跟蹤監視,而且為數真不少。
他胸有成竹地悠悠前走,不久,已走過幾條繁盛的街道,來到城西。此處俱是名門望族,達官顯宦的宅第。每一座都占地甚大,屋宇連綿。他轉入一條鬍同,突然躍過圍墻,落在這傢宅第的露天院子中。
薛陵迅速四顧,不見一人,心中甚喜,趕緊提氣一躍,躲在一株樹後。
他在這迅快一瞥當中,已瞧出本宅不比尋常富豪之傢,定必是閥閱門第,簪纓世傢。除了富有之外,尚出過高官厚爵,功名顯赫之士。因此,雖是一個僻院,亦另具一種氣派。
這等俗世的功名利祿,還不放在他心上,他側耳一聽,便從左側的門走出,到了一處,但聽隔壁人語聲不斷,加上燒火及鍋杓之聲,可知必是廚房。
他傍身之處,乃是一個小小天井,四面俱是房間,門上有鎖,一望而知乃是貯放食糧雜物之用。
他檢視一下,其中一間雖有鎖頭而未鎖上,連忙取下鎖頭,拉門一看,但見這個房間不算小,四下都是櫥架,屋頂有一層天花板。
此房一望而知乃是放着時常取用之物的房間,縱然有些角落可以隱蔽身形,但仍不理想。他擡頭望去,但見右角的一塊,似是活動可移。當下提氣躍起,伸手輕按,那一方木板果然應手而起。
薛陵念一聲阿彌陀佛,先飄身落地,把門掩好,鎖頭揣在懷中,為的是怕底下人隨手鎖上。假如鎖頭不見了,在他們這等大宅人傢,凡事都拖拉敷衍,起碼要十天八天才弄一個新的來鎖上。
然後,他一躍而上,推開木板,鑽入其內。但見光綫黯淡得多,衹有兩塊琉璃瓦透入光亮。四下塵土堆積,不知多少年沒有打掃過。事實上,也沒有人會打掃天花板上面的地方。
他設法弄幹淨了一處,可供躺下。便把包裏內的茶壺取出,放在一邊。
原來他已决心作長期鬥爭,除非敵人進來拖他出去,否則,他在這二十餘日之內,决不離開這處。
薛陵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纔想出這麽一個笨方法。那就是出其不意躲入人傢之中,覓地一藏,多日不出。這一着定必大出朱公明意料之外,除非他有本事使官府出面,搜遍這附近幾座宅第,連瓦中也翻過來,纔有可能找到他,否則的話,誰也休想查到絲毫綫索。
當然這個法子不是隨便可以施展的,錯非他曉得朱公明與白英有一個月之約,他無論如何也不肯用上這個計策。
這一日很快消逝,晚上,他在琉璃瓦窺見過兩次有夜行人馳過,但他理都不理。
第二日在安靜無事中過了一個上午。在昨日以至今午這段時間之內,沒有人進入過這個房間,反而隔壁的房間通通有人開過鎖,進去取過物事。
這一點使他大感迷惑不解,心想,此房既然很少人出入,何以反而不曾加鎖?
這個疑問不久就得到答案,原來過了中午不久,房門響處,一陣輕微的步聲走進來。
薛陵留神地聆聽着,那陣步聲竟停止了,好久都不曾再起。他實在忍不住好奇之心移到活動的木板旁邊,伏低身子,從縫隙間嚮下窺看。
但見一位姑娘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上,沒有一點動靜。這個姑娘穿着得十分□素,卻不是丫鬟裝束。年紀大約衹有十三四歲,尚未完全長成。
薛陵正在納悶,突然又有一人推門進來。他細細一瞧,來人竟是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金環束發,一身衣着適體而華麗,面貌俊秀。他面上挂着無邪快樂的笑容,道∶“啊,春姊姊已經在這兒啦,我還惦念着你今天來不來呢!”
說罷,發出清朗悅耳的笑聲,心中的高興,流露無遺。那女孩子也快活的和他一起笑着,道:“我昨夜簡直睡不着,爺爺太好了,竟肯帶我來。”
這一對稚氣猶在,而又剛懂一點事的大孩子,發出的笑聲十分坦純無邪,因此,在天花板上面窺視着這一切的薛陵,沒有法子把他們這等秘密的會晤稱為“幽會”,他甚至被這種單純的快樂的情緒所感動,覺得極其美麗迷人,比起外面鄙污黑暗機詐的人間,簡直有天淵之別。
他自傢也不知何故輕輕嘆一口氣,但聽那金環束發的大男孩說道∶“春姊姊,你難道一點也不知道?每一次你爺爺送菜果來,我都苦苦的央求他老人傢……”
他含蓄地笑了一笑,又道:“你猜爺爺怎樣推托?”
阿春的頭一昂,長長的辮子甩到背後,道:“他一定是說,廷高少爺,你和阿春都長大啦,可不能像小的時候常在一塊兒玩……”她裝出蒼老的聲音,然而說到最後,忽然聲調變化,大大的眼睛中涌出淚珠。
她皺起眉頭,恨恨的道:“我們就算長大了又如何呢?但我還是恨長大,最好永遠都不長大。”
那個名叫廷高的少爺呆呆地望着她,眼中閃耀出羨慕的光彩。他的像貌以至態度都予人以柔弱之感,因此,阿春可比他顯得堅強。她一定是敢哭敢笑,敢愛敢恨的女孩子。廷高大概是被她堅強的性格所吸引,因為這正是他所缺乏的,而他這刻羨慕的也正是她這種令他傾倒的氣質。
阿春道:“爺爺可是這樣推托你?”
廷高道∶
“以前是的,但這兩回卻不是了,他說我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喜歡在一塊兒玩。但少爺你的身份不同,而且若是被你二嬸曉得了,我一個鄉下人吃點苦頭倒沒有什麽,但少爺你可受不了。”
阿春訝道:“爺爺可沒告訴我呢!你二嬸就是二老爺的李夫人是不是?我聽說她很兇惡,但你是大老爺的兒子,她憑什怎管你?”
廷高道:“我們周傢的規矩大着呢,二嬸當然可以管我,但要命的是她嚮我爺爺造謠。
爺爺一怒之下,連我爹也得挨上責駡。唉!假如我娘還在的話,我就不怕他們了。”
阿春睜大雙眼,道:“我們沒有亂跑亂竄,也沒有打破東西,他們能造什麽謠?而且你二嬸即使很利害,她又沒有千裏眼順風耳,怎知我們在這兒玩?”
廷高在這個小伴面前,一切都不隱瞞,他甚至衹能嚮她傾訴心中的話,他道:”老福告訴我說,二嬸所以常常嚮老太爺告我的狀的原故,便因我是周傢的嫡長孫,老太爺自己名份下的傢財,將來都會給我。但假如老太爺不喜歡我,便會把這些財産留給她的兒子了。其實我可不想跟她爭什麽傢産,我衹要把你們傢耕種的那些田地要到手,然後送給你們,免得你爺爺老是擔心,我就心滿意足了。”
阿春微笑道:“你對我們真好,不管你有沒有辦到,我心裏都很快活感激。但我們在一起玩,你二嬸怎會曉得呢?”
廷高道:“你爺爺和老福怕的是二嬸的弟弟,我叫他騰舅舅的那個人,他現在住在我們傢,一天到晚尋事生非,傢中的人都很怕他。聽說他以前還殺過人,兇得緊呢!”
阿春雖是性子剛強,但終究是個鄉下女孩,聞言也不由得面色發白,轉眼四望。好像生怕那個兇惡的騰舅舅會突然出現一般。
廷高反而安慰她道:“現在你不必擔心,你爺爺跟老福商量過,纔讓你來的,他們現下都在外面守着……”
天花板上的薛陵凝神一聽,隱隱聽到院門外果然有兩個蒼老的話聲正在交談,因此推測出“老福”定是這周府的老傢人。
薛陵傾聽阿春爺爺和老福交談的同時,也註意到隔壁廚房內的鬧聲。這些聲音顯示出這周傢的傢道興旺,是一種使人愉快的鬧聲。
他聽到老頭子們的喟嘆聲,自然他們是為了這一對不大懂得世間種種人為的界限的少年男女而發,在俗世中,傢世、地位、財富等形成了不同的階層,守舊的人們决不肯輕易打破這些藩籬,讓下一代的人的情感得以自由發展。
這兩個老人顯然同樣地各自鍾愛那個小的,所以他們鼓起勇氣,讓他們得以見面。這種事出於年青人的話,毫不稀奇,但出自老年人身上,意義大不相同。因為年紀大的人總是不敢冒險,沒有不顧一切的衝動。自然勇氣最大的還是阿春爺爺,他定必曉得假如鬧出事,他就將失去周傢的田地,生活頓失憑藉。而他居然還敢冒險,可見得他性格強毅過人,也怪不得阿春比男孩子還剛強了。
他們低聲談到那個作威作福的舅老爺李騰之事,卻瞞不過薛陵的耳朵。不久,他便曉得了這周府二老爺的李夫人,本來出身低微,先是侍妾,其後發妻亡故,纔扶為正室。李夫人的弟弟李騰曾經流浪江湖,殺人亡命。現在得到周府蔭庇,當起老爺,但習氣未除,強悍狡猾,周傢上上下下都很怕他。
薛陵突然收回註意力,閉起雙眼,傾聽着屋子裏回繞的甜美歌聲。阿春唱的是鄉間的民謠,她的嗓子十分甜美悅耳,充滿了淳□的感情。登時連薛陵這等踏遍天涯,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也不由得完全沉醉了。
這些北方農村中流行的小調,薛陵亦很熟悉。可是印象業已模糊。但卻正因印象模糊,纔會勾觸起許許多多的記憶,心中不時閃現過一幅幅久已忘懷的兒時景象,父母、親友、房捨、田地等等許多飄渺的印象,混合成一種溫馨的凄涼。
回憶中的一切景象,都是他曾經親自歷經和生活過,然而此生此世,永遠不可復得了,別說父母親友都已亡故,即使不然,但凡已經過去之事,亦不可復來。
他無限凄愴地傾聽着,熱淚盈眸,不禁□落。除了他本身的傷情之外,那阿春和廷高可以預見的命運,亦使人同情悲感。他們終將分開,可能一生也不再相見,而各自走嚮自己的命運軌跡。但日後當他們聽見這熟悉的鄉間歌謠之時,他們亦將勾起少年情味,溫馨而凄涼。衹是其時他們都不能嚮任何人傾訴,這種悲情,衹有獨自回味沉醉。言語文字,都無法描述。即使可能,別人也感受不到這種滋味。
突然間,他發覺情形有異,但他身在天花板上,自然沒有法子查看。甚至他如何發覺情形有異,一時尚不大明白。
轉眼間,他已曉得是什麽一回事了,敢情是他靈敏無比的聽覺中,忽然失去了廚房那邊傳來使人快活的鬧聲。這自然是因為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故,廚房那邊纔會驀然消失了一切聲音。
他立刻聯想到周府中的惡霸李騰,錯非是他出現,絶不會突然寂寂無聲。自然,他的出現與阿春和周延高相會有關。
阿春美妙的歌聲恰恰停歇,廷高醺醺然道:“啊,真好聽,我……我……”他想怎樣,竟沒說出來。
院門口的兩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都面色發白,呆呆地望着面前那個粗壯的大漢。這個大漢衣着華麗,可是滿面橫肉,眼光流動,一望而知不是好人。他腰間插着一把連鞘短刀,刀鞘上有些珠寶玉石作為裝飾,甚是貴重,但仍然是一種使人震懾的兇器。
他伸手一推,兩個老頭子站不住腳,踉蹌分開。其中一個驚叫一聲“舅老爺”,但這兇悍大漢已跨入院內,遊目四顧,眼睛很快就停定在虛掩的門口。
這一道虛掩的門還有數寸空隙,不過屋內黑暗,外面光亮,所以瞧不見內中景象。
他冷笑一聲,一跨步就到了門口,擡腿□去,房門大開,登時發現了屋中之人。
但他卻流露出驚訝之色,因為房內衹有一人,而且是個小姑娘,梳着長長的辮子,大眼睛中閃動看忿忿而又驚異的光芒。
這個華衣大漢正是李騰,他當然不是無意闖到,而是得到秘密消息,趕來抓住這對小情侶,證據確鑿之後,他就可以施行勒索了。這一點用心連他姊姊亦不知道,□以為他幫自己孩子的忙,謀求老太爺名份下的財産。
李騰四望一眼。迅即退出,躍上院墻遊望,都沒有絲毫影跡。他乃是在江湖上闖蕩過的人物,假如是那孩子越墻逃走,决計躲不過他的眼睛。
現下全無跡象,他可就認為是消息錯誤,周延高根本還未到此與這女孩子幽會。但他到了什麽地方?為何先前遍尋不着?
如若是普通的流氓無賴之輩,定會嚮阿春詢詰。但他卻不這麽做,認為衹要回轉去覆查周延高的下落就行了。假如他在這兒躲起,决逃不出他的掌心。
李騰一轉身回到院門口,狠狠的瞪了老傢人周老福和阿春爺爺一眼,厲聲道:”你們不許離開這兒,那女孩也不許出來,聽見沒有?”
兩個老頭在這個兇神惡煞面前,衹有唯唯的份兒,那敢抗辯。
李騰轉身便走,但誰也不知他真的走開抑是躲在旁邊,那兩個老人更是不曉得院內房中的情形,駭得索索直抖,面無人色。
周府之內屋宇無數,人口衆多,想在這麽巨大的宅第內找一個人,當真十分睏難。不過李騰乃是早就查過各處,都不見廷高蹤影,方始到這邊來。他唯一不曾查過的地方,便是這周府真正的主人老太爺的院落,這老太爺曾出仕朝廷,位極人臣。眼下門生故舊,都是顯要大吏。因此,本城府縣上仕,皆須登門拜候,聲勢顯赫。連這強悍的李騰也十分畏懼於他。
他算計廷高除非到老太爺的居所去,否則一定匿藏在那女孩子附近的地方。現下但須往老太爺那座院子探聽一下,便知分曉。不過他可不敢冒然闖入,老太爺經常有一群清客,若是正在談論學問之際,他闖了入去,定會受到斥責。
是以李騰還不曉得應該如何查探,要等到其時纔見機行事。
他很快就奔過一座水閣,忽見一人從月洞門出來,正是金環束發的周延高。李騰一言不發,迅即回轉頭,差一個人去告訴老福他們可以離開。
一場大禍就此消弭,但在周延高和阿春而言,卻並非從此得到圓滿的結局。
他爺爺走到房門,道:25頁毀損,無法辨認“阿春,咱們回傢吧!”他目光閃動地四下瞧着,不見廷高蹤影,大為驚訝。但他認為回傢再提這事較妥。
阿春堅執地搖搖頭,道:“再等一會,爺爺,讓我自個兒再等一會。”
老人泛起憐愛之色,退出院外。阿春坐了一陣,默默不作一聲。
天花板微微一響,薛陵飄落地上,疑惑地瞅住她,問道:“你為何還不回去?”
阿春目光轉到這個年青英俊而又奇異的人的面上,說道:“大爺你是誰呀?”
薛陵道:“回去吧,不要多問。”但她搖搖頭,眼中露出固執的神情,使他覺得十分奇怪。
薛陵禁不住問道:“為什麽你還不快點回去?”
阿春道:“大爺你是誰?”
薛陵聳聳肩,心想女人真是奇怪不過,那怕年紀衹有十三四歲,也教人不易測透心思。
他道:“我叫薛陵,是別處地方的人。”
阿春道:“你為何要躲在這兒?”
薛陵道:“這不是你應該問的事。”
阿春又搖搖頭,表示不同意他的話。薛陵又奇怪,又有點服氣。因為這個女孩子有一種堅強的性格,她想做的事,別人很難阻止,除非是使用暴力。
他道:“我告訴你也行,可是你先回答我,為什麽你要問?”
阿春道:“你躲在這處,可知是怕被人瞧見。但剛纔為了幫助我們,卻肯出頭,所以我知道你是個真真正正的好人,我要想法子報答你幫助你。”
她說得很堅决,因此薛陵笑不出來,反而十分感動。突然間,又覺得他有責任使她不致於終身平凡地虛度,須得她出人頭地,不像一般鄉下女孩子那樣埋沒。
他肅然道:“謝謝你的好意,但我看你沒有什麽地方幫得上我的忙。”
阿春道:“一定有什麽地方我可以出點力的,我會燒飯,或者替你洗衣服,又或者是替你跑腿帶個訊等等。”
薛陵點點頭,道:“你是個不平凡的女孩子,這些地方連我也沒想到。好吧,你幫我一個忙,替我帶個信訊一個人,但是路程很遠,不知道你出過門沒有?”
阿春道:“你別管我出過門沒有,多遠我都走得動,你說吧!”
薛陵道∶
“你到開封城西郊外一座古寺之內,找到一個姑娘,她姓齊名茵,是我未過門的妻子。”他停歇一下,見她抿緊嘴唇,露出十分註意聆聽的樣子。心中無端覺得這個女孩子一定可以達成任務,便又道:“你告訴她說,我準備在這兒藏上二十餘日,直到限期已過,纔展開反擊,教她耐心等候,不必□念。順便又告訴她說,一切都十分順利。”
阿春閉目默記他剛纔的話,過了一會纔睜開眼睛,道:“我記住啦!但薛大叔你真的一切順利麽?”
薛陵道:“當然是真的,我好不容易纔找到這個地方藏身,除非是對頭們不避忌諱,公然大舉搜宅,纔會威脅到我呢!”
阿春道:“那麽你在這二十多日之內,不要吃東西麽?”
薛陵道:“這一點你不必擔心,我就算餓上十天八天,衹要有水喝,便全然沒事,你信不信?”
阿春道:“你的本領大極了,我當然相信。”
薛陵便笑道:“那麽你想不想學點本領?”
阿春大喜道:“我以前常常想到自己一輩子這樣地活下去,一點意思都沒有,大叔你肯教我本領麽?”
薛陵道:“不是我,是齊姑娘,你自己想法子求她教你本領,她的本事比我更大。而且你們都是女的,也更方便了。”
阿春滿面俱是歡欣之情,她彷佛已瞧見了自己璀燦的前途。她已碰上了跳出那個平庸枯燥的生活圈子的機會了,而她亦是有决心達到目的之人。
薛陵再把如何找到那座廢寺的路徑說出,又警告她說,對頭是當今之世最厲害的人,一切都要小心謹慎,决不可嚮任何人透露口風。
阿春去了之後,薛陵頗覺寬心。因為終於有個信差得以與齊茵聯絡,一來釋去她的憂慮。二來她或者會忍不住而離寺找尋自己,陷入危機之中。
過了枯燥乏味的七八天之後,薛陵也不禁心煩起來,因為這種日子實在十分難捱。
這一天晌午時分,太陽把屋瓦曬得燙熱,因此,在天花板和屋瓦這一截空間,既悶又熱。換了平常之人,定然忍受不住。
薛陵雖然一身上乘武功,能寒暑不侵。可是如此悶熱到底十分難過,因此,心下更感煩燥不寧,暗自盤算着不如到下面坐坐,免去悶熱之苦。
這數日以來,他已曉得這間貯物室罕得有人進入,因此,他即使一直藏身下面的房間內亦不要緊。
當他伸手去揭天花板之際,心中陡然一動,突然停止,忖道:“我嚮來是沉穩忍耐性子的人,為何目下處身這等激烈的局勢之中,反而沉不住氣?須知眼下正是勝敗存亡的要緊關頭,朱公明定必發動全力搜捕我的下落,為了萬全起見,我還是忍耐下去的好。”
這麽一想,心意立變,不但打消了下去涼快一下之心,甚至盤膝危坐,調攝心神,不慌不忙地運起內功。
這一坐足足坐了一個時辰之久,在這一段時間之內,他並非進入無我的境界,而是全心全意參詳一些武功上的奧秘要旨。
他修習的內功傢數,毫不艱澀深奧,以前他一學就會,但進度卻不夠快。此是這一門上乘內功的缺點,不關學者的天資。若然不是歐陽老人贈他功力,絶無今日的成就。
他一直在參詳這個問題,若論內功之增進,任何傢派皆須逐步攀登,决無一蹴可及之理。縱使像他這般碰上了不少奇遇的人,例如師尊贈以功力,以及和齊茵兩人陰陽合參,把內傷醫好而又增加了不少功力。但還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循序漸進方能達到最高境界。
假使他不是血仇在身,又被人誣陷,急於了斷這宗公案。又假如沒有金明池那種對手的話,他大可以從容修煉,以竟歲月之功。
然而他已不能等待,甚至須得在這等□惶奔走之際,設法晉修,務求精進。這真是一個似乎無法解决的難題,因此,他曾經想起了“金浮圖”,這一座寶塔內的武功,深不可測,他或者可以在其中找出一條終南捷徑吧?
這個問題雖然無法解决,可是他的心意已經平復,不再浮燥煩亂。他靜靜地坐着,幾乎可以感覺得出時間的移動。
在這種迷離飄渺的境界中,他隱隱感覺到並不是完全沒有法子可想,衹須自己找出解决的樞鈕,馬上就可以更上一層樓,當真成為一流高手了。
他在這種恍恍惚惚,似悟非悟的情況中度過了一晝夜之久,心中既不痛苦煩燥,亦不快樂或是特別平靜。他有意無意地保持這種情況,希望在某一剎那間,靈光大放,照耀出內在的宇宙,讓他瞧出應走的道路。
不知不覺又是中午時分,他半瞑着雙眼,仍然保持着恍惚迷離的心境。突然間一陣步聲引起他的註意,這陣步聲在院門外開始,一步步嚮這院落走來。
他一聽而知這陣步聲乃是出自一個年紀老邁,不懂武功之人的足下。引起他註意的並非這陣步聲本身,而是步聲迫近的時間問題。
步聲越近,時間就越短,此是一定不移之理。平常之際,他全然不會理會這個問題,然而這刻他卻發覺“時間”和“空間”竟是有如此神奇奧妙的關係,竟是如此的不可分割。他頓時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他衹要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話,便等如立於不敗之地,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能擊敗他。
步聲到了房門處便停住,薛陵微微一笑,忖道:“原來終南捷徑在此,怪不得我自從感覺出時間在我身邊經過之時開始,便好像感觸了靈機,一直保持着恍惚的心境,設法捕捉這個靈機。”
房門“咿呀”一聲,步聲已踏入房內。薛陵毫不在意,繼續參詳那上乘武功的奧旨玄機。
過了片刻,底下的人傳來喃喃自語之聲。口音相當老邁,但略有驚慌之意。
薛陵留神一聽,那蒼老的聲音道:“他們已查過左鄰右捨,把人傢的屋子都給翻轉過來,想不到現在輪到本府。咱們老太爺竟也答應讓人傢入宅搜查,真是天大的怪事……”
這幾句喃喃自語,送入薛陵耳中,宛如一個焦雷,頓時曉得情勢不妙。當然,這位老人傢並非真的喃喃自語,分明是故意說給他聽的。
他迅即俯身伸手揭開天花板,但見一個老人傢正在架上取物。
薛陵低低道:“老人傢你可是老福?”
老傢人身軀一震,擡頭道:“小的正是老福,大爺你快點走吧,小的剛剛聽書房的人說,老太爺已答應一些人搜查全宅。”
薛陵道:“謝謝你啦!但我相信那些惡人們已在本宅四下都派得有人守伺,很難溜走,還是在此處躲藏更妥。”
周老福驚道:“不行,聽說左鄰侯傢和右鄰的王傢有些房間屋瓦也給掀了,找出來不知多少死貓死老鼠的,這邊地方更加不妥當呢!”
這老人傢到底年歲較長,見識甚多,所以打聽消息之時,留心及那些人搜查的情形,以此得知他們决不會放過天花板上的空隙。
薛陵頷首道:“若然如此,我還得收拾一下,免得留下任何痕跡纔行……”說時,迅快動手,消滅一切可能使敵人起疑的痕跡。
周老福問道:“大爺你有什麽打算呢?”
薛陵坦然道:“我離開這兒就是了,本來我不怕他們,不過這中間還有一些別的關係牽扯不清,所以暫時得躲一躲。”
周老福道:“這麽說,你還是不要被他們發現纔好,唉!老太爺居然答應讓人傢搜屋,真是奇怪不過,這是知府老爺親自來嚮老太爺提這件事,本來知府老爺十分敬畏老太爺,這一回不知是這麽攪的?”
薛陵道:“此事不足為奇,對方權勢極大,連皇親國戚也不敢違抗他們呢!”
他自收拾好,飄身下地,老傢人定睛一瞧,道:“大爺的相貌一瞧而知不是壞人,唉!
這年頭好人做不得,像舅老爺這種壞胚子,忽然也抖起來了,大搖大擺的跟知府老爺去見老太爺,平時他連院門也不敢靠近。”
薛陵道:“那□已勾搭上我的對頭們無疑,老人傢你走吧,別沾惹上我的事,問題就大了。”
周老福呆呆地瞧着他,口中道:“大爺你怎生離開這兒呢?”
薛陵道:“我自然有辦法,您老不用擔心。”
他也感到對方神情有點奇怪,當下又問道:“你瞧什麽?”
周老福道:“大爺你的聲音和神情,使小的記起一個人。也是大大的好人,而且使人十分敬佩。”
薛陵笑一笑道:“世上形貌相似之人甚多,何足為怪。”
周老福道:“不,你們太像了,那時侯他纔是三十歲光景,長得跟你一樣的英俊。小的還記得他跟我們老太爺一道上京之時,許多女孩子都看上了他,常常有半夜裏跑到他房間的事。但他决不沾惹,雖說他的夫人美麗無比,使他對別的女人瞧不上眼,但這與他的人品也大有關係。”
薛陵肅然起敬,道:“這人是誰?將來有機會的話,我非拜見領教不可。”
周老福搖搖頭,道:“你見不到他了,他已經過世很久。直到現在,老太爺一想念起這位老友,還不禁唏噓嘆息,你大概不曉得,老太爺本已當了內閣大學士,便因為這個老友之故,心灰意冷,不數年便告老致仕。”
薛陵身軀一震,道:“貴府老太爺名諱可是彥修麽?”
周老福道:“不錯,他早就天下知名,雖然已告老還鄉達七八年之久,但門生故舊遍天下,天下知道他的人還是不少。”
薛陵沉吟一下,道:“你剛纔說的那個人,是不是曾任正二品的左都御史薛爽?”
周老福訝道:“你怎生曉得?”
薛凌長嘆一聲,道:“那便是先父,先父遭難之時,雖然我還年幼,但仍然曉得先父最要好的幾位朋友,其中一位就是彥修世伯了。”
周老福哎一聲,道:“錯不了,你一定就是薛公子,簡直跟薛老爺年輕時一模一樣,小的帶你去見老太爺,他一定會轟走那批人。”
面色陰沉的像極壞的天氣一般,道:息□漏給老太爺曉得,周傢也將像我傢一般,遭遇到滅門大禍!“威嚴,使老傢人不敢不信。他接着又道:的人,勢力之大,連老太爺昔年在朝廷上也鬥不過他,更別說我千不該萬不該揀中老世伯的地方藏匿,無怪朱公,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查出我確曾在此躲匿伯全家。假如演25頁損毀,無法辨認。
他牽着一匹寶馬,趁夜嚮東面的寧陵疾馳。那費浩則獨自落荒嚮北走,先抵蘭封,再入黃河,順河東去,到了近海之處,纔轉赴威海衛。
天明之時,薛陵已抵寧陵。他曉得自己在這方圓數百裏之內,除非不在城市出現。一旦露面,便逃不過朱公明手下,以及他發動天下武林人的偵察網。因此,他並不閃縮躲避。當他還未到達寧陵以前,便把兩匹坐騎分別贈送給肯開門招待他的人。此舉可以避免□漏他中途有人接應之事,亦即是使朱公明不再在他這一路上細加查究,以致發現了費浩去嚮。
他在寧陵城內吃喝飽了,便在客店倒頭大睡,以便恢復精力。
這一覺直睡到晌午過後纔醒來,但覺精神體力盡皆恢復,當下冷靜地尋思一下,曉得一場生死之鬥决不可免。但這一回多半是朱公明率了他門下的高手找來,决計無法利用言語或別的法子規避得掉。同時朱公明為人之陰險毒辣,素所深知。衹要被他算準碰上,勢難有突圍逃生之望。
這麽一分析。連他也微感驚心,盡在尋思如何化被動為主動之法。退一步說,假如已陷入重圍之中,亦應預先安排定如何與敵偕亡之策。
正因薛陵曉得這等危機,纔會在投店之後,立即倒頭大睡,養足精神,以便動手拚命。
現在精神可養足了,□下來就是如何搶占一點機先,不要步步陷入敵人的阱中,全無還擊的機會。他暗自忖道:“朱公明對我必有兩個想法,這是假設我已警覺危機而言,便不外是驚動別的武林人物,好迫使他與我放對拚鬥。雖說我不一定就拚得掉他,可是他如能避免,當然還是少蹈此險為妙。另一法就是我突然離開,飛奔疾馳。好使他措手不及,無法調動大批高手及時攔截。假如衹□下他一個追上我,則又是一場面對面的生死搏鬥。不錯,瞧來衹有這兩條路子可以搶回一點主動之勢。也就是尚有一個機會與他决鬥。然而以朱公明如此老姦巨滑之人,焉能沒有防範之法?”
他仰天長長透一口氣。這數年來他歷經慘變,飽□憂患。也曾憑仗機智逃出虎口。這些經驗,使他的智慧更加洗煉,光芒更強。因此,他作這種深思之時,連自己也感到自己真是今非昔比,已經是老謀深算,智計百出的人了。
他起來在房中走了兩圈,思想又開始活躍。想道:“假設他沒有辦法防範我采取這兩種反擊手法,則他定必出其不意,率了大批人馬,突然到此襲攻。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可知他成竹在胸,不愁我飛出掌心。”
自然他也考慮過朱公明根本沒有接到消息,或者到了別處,趕不及到此,甚且朱公明壓根兒不曾考慮這許多問題,衹等到一個適當地點時機,便親自出手一拚生死等等可能性。
然而薛陵决不肯如此低估朱公明,他寧可相信他已經布下天羅地網。而他亦以全力突破,縱然一切圖謀事後證明都屬多餘,但亦不過白費了一些力氣而已,對他並無任何損害。
因此,他用心尋思一個可行之法,縱然不能避過敵人的羅網,但最低限度,亦須求得能夠與朱公明單獨决鬥的機會。到時死在他金刀之下的話,那衹能怨藝業未精,並非死在對方詭計之下,因而死而無怨。
大約想了半個時辰之久,他計算一下日子,尚有二十餘日,纔滿一個月之期。換言之,他必須挨過這二十多日,方能化被動為主動,從事跟蹤暗殺朱公明的活動。因為一個月後,朱公明已偕白英潛隱金陵,恢復那副天下無人見過的面目。以他的老姦巨猾,可能早就替這副本來面目在金陵城中做過一些必要的功夫,使他一旦恢復原貌之時,身世來歷都有得稽考,任何人也疑不到他的頭上。
他猜想朱公明最後的搖身一變,多數會變成金陵的宦紳,傢資富有,甚至父母妻妾以及子女都有,衹不過主人翁為了某種緣故,以前多年來很少露面而已。這個想法很合道理,不過目下不是臆測這件事的時候,他必須先解决眼前災禍,方有以後可談。
突然間,他從沒有辦法之中找出一個辦法,霎時凝眸苦思,過了許久,這纔作了决定。
迅即走到門邊,側耳一聽,外面並無人聲。他開門出去,閃入鄰房,把桌上的茶壺收在衣衫內,然後回返己房。
他撕了一點碎布,塞住自己房間中的茶壺壺嘴,又弄緊壺蓋,然後手放在包裏內,把鄰房取來的茶壺放在桌上,代替原有的那個。
之後,他抓起包裏,大步出去,付過店賬,一逕出城,嚮西而行。他一躍出店門,已感到有人跟蹤監視,而且為數真不少。
他胸有成竹地悠悠前走,不久,已走過幾條繁盛的街道,來到城西。此處俱是名門望族,達官顯宦的宅第。每一座都占地甚大,屋宇連綿。他轉入一條鬍同,突然躍過圍墻,落在這傢宅第的露天院子中。
薛陵迅速四顧,不見一人,心中甚喜,趕緊提氣一躍,躲在一株樹後。
他在這迅快一瞥當中,已瞧出本宅不比尋常富豪之傢,定必是閥閱門第,簪纓世傢。除了富有之外,尚出過高官厚爵,功名顯赫之士。因此,雖是一個僻院,亦另具一種氣派。
這等俗世的功名利祿,還不放在他心上,他側耳一聽,便從左側的門走出,到了一處,但聽隔壁人語聲不斷,加上燒火及鍋杓之聲,可知必是廚房。
他傍身之處,乃是一個小小天井,四面俱是房間,門上有鎖,一望而知乃是貯放食糧雜物之用。
他檢視一下,其中一間雖有鎖頭而未鎖上,連忙取下鎖頭,拉門一看,但見這個房間不算小,四下都是櫥架,屋頂有一層天花板。
此房一望而知乃是放着時常取用之物的房間,縱然有些角落可以隱蔽身形,但仍不理想。他擡頭望去,但見右角的一塊,似是活動可移。當下提氣躍起,伸手輕按,那一方木板果然應手而起。
薛陵念一聲阿彌陀佛,先飄身落地,把門掩好,鎖頭揣在懷中,為的是怕底下人隨手鎖上。假如鎖頭不見了,在他們這等大宅人傢,凡事都拖拉敷衍,起碼要十天八天才弄一個新的來鎖上。
然後,他一躍而上,推開木板,鑽入其內。但見光綫黯淡得多,衹有兩塊琉璃瓦透入光亮。四下塵土堆積,不知多少年沒有打掃過。事實上,也沒有人會打掃天花板上面的地方。
他設法弄幹淨了一處,可供躺下。便把包裏內的茶壺取出,放在一邊。
原來他已决心作長期鬥爭,除非敵人進來拖他出去,否則,他在這二十餘日之內,决不離開這處。
薛陵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纔想出這麽一個笨方法。那就是出其不意躲入人傢之中,覓地一藏,多日不出。這一着定必大出朱公明意料之外,除非他有本事使官府出面,搜遍這附近幾座宅第,連瓦中也翻過來,纔有可能找到他,否則的話,誰也休想查到絲毫綫索。
當然這個法子不是隨便可以施展的,錯非他曉得朱公明與白英有一個月之約,他無論如何也不肯用上這個計策。
這一日很快消逝,晚上,他在琉璃瓦窺見過兩次有夜行人馳過,但他理都不理。
第二日在安靜無事中過了一個上午。在昨日以至今午這段時間之內,沒有人進入過這個房間,反而隔壁的房間通通有人開過鎖,進去取過物事。
這一點使他大感迷惑不解,心想,此房既然很少人出入,何以反而不曾加鎖?
這個疑問不久就得到答案,原來過了中午不久,房門響處,一陣輕微的步聲走進來。
薛陵留神地聆聽着,那陣步聲竟停止了,好久都不曾再起。他實在忍不住好奇之心移到活動的木板旁邊,伏低身子,從縫隙間嚮下窺看。
但見一位姑娘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上,沒有一點動靜。這個姑娘穿着得十分□素,卻不是丫鬟裝束。年紀大約衹有十三四歲,尚未完全長成。
薛陵正在納悶,突然又有一人推門進來。他細細一瞧,來人竟是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金環束發,一身衣着適體而華麗,面貌俊秀。他面上挂着無邪快樂的笑容,道∶“啊,春姊姊已經在這兒啦,我還惦念着你今天來不來呢!”
說罷,發出清朗悅耳的笑聲,心中的高興,流露無遺。那女孩子也快活的和他一起笑着,道:“我昨夜簡直睡不着,爺爺太好了,竟肯帶我來。”
這一對稚氣猶在,而又剛懂一點事的大孩子,發出的笑聲十分坦純無邪,因此,在天花板上面窺視着這一切的薛陵,沒有法子把他們這等秘密的會晤稱為“幽會”,他甚至被這種單純的快樂的情緒所感動,覺得極其美麗迷人,比起外面鄙污黑暗機詐的人間,簡直有天淵之別。
他自傢也不知何故輕輕嘆一口氣,但聽那金環束發的大男孩說道∶“春姊姊,你難道一點也不知道?每一次你爺爺送菜果來,我都苦苦的央求他老人傢……”
他含蓄地笑了一笑,又道:“你猜爺爺怎樣推托?”
阿春的頭一昂,長長的辮子甩到背後,道:“他一定是說,廷高少爺,你和阿春都長大啦,可不能像小的時候常在一塊兒玩……”她裝出蒼老的聲音,然而說到最後,忽然聲調變化,大大的眼睛中涌出淚珠。
她皺起眉頭,恨恨的道:“我們就算長大了又如何呢?但我還是恨長大,最好永遠都不長大。”
那個名叫廷高的少爺呆呆地望着她,眼中閃耀出羨慕的光彩。他的像貌以至態度都予人以柔弱之感,因此,阿春可比他顯得堅強。她一定是敢哭敢笑,敢愛敢恨的女孩子。廷高大概是被她堅強的性格所吸引,因為這正是他所缺乏的,而他這刻羨慕的也正是她這種令他傾倒的氣質。
阿春道:“爺爺可是這樣推托你?”
廷高道∶
“以前是的,但這兩回卻不是了,他說我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喜歡在一塊兒玩。但少爺你的身份不同,而且若是被你二嬸曉得了,我一個鄉下人吃點苦頭倒沒有什麽,但少爺你可受不了。”
阿春訝道:“爺爺可沒告訴我呢!你二嬸就是二老爺的李夫人是不是?我聽說她很兇惡,但你是大老爺的兒子,她憑什怎管你?”
廷高道:“我們周傢的規矩大着呢,二嬸當然可以管我,但要命的是她嚮我爺爺造謠。
爺爺一怒之下,連我爹也得挨上責駡。唉!假如我娘還在的話,我就不怕他們了。”
阿春睜大雙眼,道:“我們沒有亂跑亂竄,也沒有打破東西,他們能造什麽謠?而且你二嬸即使很利害,她又沒有千裏眼順風耳,怎知我們在這兒玩?”
廷高在這個小伴面前,一切都不隱瞞,他甚至衹能嚮她傾訴心中的話,他道:”老福告訴我說,二嬸所以常常嚮老太爺告我的狀的原故,便因我是周傢的嫡長孫,老太爺自己名份下的傢財,將來都會給我。但假如老太爺不喜歡我,便會把這些財産留給她的兒子了。其實我可不想跟她爭什麽傢産,我衹要把你們傢耕種的那些田地要到手,然後送給你們,免得你爺爺老是擔心,我就心滿意足了。”
阿春微笑道:“你對我們真好,不管你有沒有辦到,我心裏都很快活感激。但我們在一起玩,你二嬸怎會曉得呢?”
廷高道:“你爺爺和老福怕的是二嬸的弟弟,我叫他騰舅舅的那個人,他現在住在我們傢,一天到晚尋事生非,傢中的人都很怕他。聽說他以前還殺過人,兇得緊呢!”
阿春雖是性子剛強,但終究是個鄉下女孩,聞言也不由得面色發白,轉眼四望。好像生怕那個兇惡的騰舅舅會突然出現一般。
廷高反而安慰她道:“現在你不必擔心,你爺爺跟老福商量過,纔讓你來的,他們現下都在外面守着……”
天花板上的薛陵凝神一聽,隱隱聽到院門外果然有兩個蒼老的話聲正在交談,因此推測出“老福”定是這周府的老傢人。
薛陵傾聽阿春爺爺和老福交談的同時,也註意到隔壁廚房內的鬧聲。這些聲音顯示出這周傢的傢道興旺,是一種使人愉快的鬧聲。
他聽到老頭子們的喟嘆聲,自然他們是為了這一對不大懂得世間種種人為的界限的少年男女而發,在俗世中,傢世、地位、財富等形成了不同的階層,守舊的人們决不肯輕易打破這些藩籬,讓下一代的人的情感得以自由發展。
這兩個老人顯然同樣地各自鍾愛那個小的,所以他們鼓起勇氣,讓他們得以見面。這種事出於年青人的話,毫不稀奇,但出自老年人身上,意義大不相同。因為年紀大的人總是不敢冒險,沒有不顧一切的衝動。自然勇氣最大的還是阿春爺爺,他定必曉得假如鬧出事,他就將失去周傢的田地,生活頓失憑藉。而他居然還敢冒險,可見得他性格強毅過人,也怪不得阿春比男孩子還剛強了。
他們低聲談到那個作威作福的舅老爺李騰之事,卻瞞不過薛陵的耳朵。不久,他便曉得了這周府二老爺的李夫人,本來出身低微,先是侍妾,其後發妻亡故,纔扶為正室。李夫人的弟弟李騰曾經流浪江湖,殺人亡命。現在得到周府蔭庇,當起老爺,但習氣未除,強悍狡猾,周傢上上下下都很怕他。
薛陵突然收回註意力,閉起雙眼,傾聽着屋子裏回繞的甜美歌聲。阿春唱的是鄉間的民謠,她的嗓子十分甜美悅耳,充滿了淳□的感情。登時連薛陵這等踏遍天涯,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也不由得完全沉醉了。
這些北方農村中流行的小調,薛陵亦很熟悉。可是印象業已模糊。但卻正因印象模糊,纔會勾觸起許許多多的記憶,心中不時閃現過一幅幅久已忘懷的兒時景象,父母、親友、房捨、田地等等許多飄渺的印象,混合成一種溫馨的凄涼。
回憶中的一切景象,都是他曾經親自歷經和生活過,然而此生此世,永遠不可復得了,別說父母親友都已亡故,即使不然,但凡已經過去之事,亦不可復來。
他無限凄愴地傾聽着,熱淚盈眸,不禁□落。除了他本身的傷情之外,那阿春和廷高可以預見的命運,亦使人同情悲感。他們終將分開,可能一生也不再相見,而各自走嚮自己的命運軌跡。但日後當他們聽見這熟悉的鄉間歌謠之時,他們亦將勾起少年情味,溫馨而凄涼。衹是其時他們都不能嚮任何人傾訴,這種悲情,衹有獨自回味沉醉。言語文字,都無法描述。即使可能,別人也感受不到這種滋味。
突然間,他發覺情形有異,但他身在天花板上,自然沒有法子查看。甚至他如何發覺情形有異,一時尚不大明白。
轉眼間,他已曉得是什麽一回事了,敢情是他靈敏無比的聽覺中,忽然失去了廚房那邊傳來使人快活的鬧聲。這自然是因為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故,廚房那邊纔會驀然消失了一切聲音。
他立刻聯想到周府中的惡霸李騰,錯非是他出現,絶不會突然寂寂無聲。自然,他的出現與阿春和周延高相會有關。
阿春美妙的歌聲恰恰停歇,廷高醺醺然道:“啊,真好聽,我……我……”他想怎樣,竟沒說出來。
院門口的兩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都面色發白,呆呆地望着面前那個粗壯的大漢。這個大漢衣着華麗,可是滿面橫肉,眼光流動,一望而知不是好人。他腰間插着一把連鞘短刀,刀鞘上有些珠寶玉石作為裝飾,甚是貴重,但仍然是一種使人震懾的兇器。
他伸手一推,兩個老頭子站不住腳,踉蹌分開。其中一個驚叫一聲“舅老爺”,但這兇悍大漢已跨入院內,遊目四顧,眼睛很快就停定在虛掩的門口。
這一道虛掩的門還有數寸空隙,不過屋內黑暗,外面光亮,所以瞧不見內中景象。
他冷笑一聲,一跨步就到了門口,擡腿□去,房門大開,登時發現了屋中之人。
但他卻流露出驚訝之色,因為房內衹有一人,而且是個小姑娘,梳着長長的辮子,大眼睛中閃動看忿忿而又驚異的光芒。
這個華衣大漢正是李騰,他當然不是無意闖到,而是得到秘密消息,趕來抓住這對小情侶,證據確鑿之後,他就可以施行勒索了。這一點用心連他姊姊亦不知道,□以為他幫自己孩子的忙,謀求老太爺名份下的財産。
李騰四望一眼。迅即退出,躍上院墻遊望,都沒有絲毫影跡。他乃是在江湖上闖蕩過的人物,假如是那孩子越墻逃走,决計躲不過他的眼睛。
現下全無跡象,他可就認為是消息錯誤,周延高根本還未到此與這女孩子幽會。但他到了什麽地方?為何先前遍尋不着?
如若是普通的流氓無賴之輩,定會嚮阿春詢詰。但他卻不這麽做,認為衹要回轉去覆查周延高的下落就行了。假如他在這兒躲起,决逃不出他的掌心。
李騰一轉身回到院門口,狠狠的瞪了老傢人周老福和阿春爺爺一眼,厲聲道:”你們不許離開這兒,那女孩也不許出來,聽見沒有?”
兩個老頭在這個兇神惡煞面前,衹有唯唯的份兒,那敢抗辯。
李騰轉身便走,但誰也不知他真的走開抑是躲在旁邊,那兩個老人更是不曉得院內房中的情形,駭得索索直抖,面無人色。
周府之內屋宇無數,人口衆多,想在這麽巨大的宅第內找一個人,當真十分睏難。不過李騰乃是早就查過各處,都不見廷高蹤影,方始到這邊來。他唯一不曾查過的地方,便是這周府真正的主人老太爺的院落,這老太爺曾出仕朝廷,位極人臣。眼下門生故舊,都是顯要大吏。因此,本城府縣上仕,皆須登門拜候,聲勢顯赫。連這強悍的李騰也十分畏懼於他。
他算計廷高除非到老太爺的居所去,否則一定匿藏在那女孩子附近的地方。現下但須往老太爺那座院子探聽一下,便知分曉。不過他可不敢冒然闖入,老太爺經常有一群清客,若是正在談論學問之際,他闖了入去,定會受到斥責。
是以李騰還不曉得應該如何查探,要等到其時纔見機行事。
他很快就奔過一座水閣,忽見一人從月洞門出來,正是金環束發的周延高。李騰一言不發,迅即回轉頭,差一個人去告訴老福他們可以離開。
一場大禍就此消弭,但在周延高和阿春而言,卻並非從此得到圓滿的結局。
他爺爺走到房門,道:25頁毀損,無法辨認“阿春,咱們回傢吧!”他目光閃動地四下瞧着,不見廷高蹤影,大為驚訝。但他認為回傢再提這事較妥。
阿春堅執地搖搖頭,道:“再等一會,爺爺,讓我自個兒再等一會。”
老人泛起憐愛之色,退出院外。阿春坐了一陣,默默不作一聲。
天花板微微一響,薛陵飄落地上,疑惑地瞅住她,問道:“你為何還不回去?”
阿春目光轉到這個年青英俊而又奇異的人的面上,說道:“大爺你是誰呀?”
薛陵道:“回去吧,不要多問。”但她搖搖頭,眼中露出固執的神情,使他覺得十分奇怪。
薛陵禁不住問道:“為什麽你還不快點回去?”
阿春道:“大爺你是誰?”
薛陵聳聳肩,心想女人真是奇怪不過,那怕年紀衹有十三四歲,也教人不易測透心思。
他道:“我叫薛陵,是別處地方的人。”
阿春道:“你為何要躲在這兒?”
薛陵道:“這不是你應該問的事。”
阿春又搖搖頭,表示不同意他的話。薛陵又奇怪,又有點服氣。因為這個女孩子有一種堅強的性格,她想做的事,別人很難阻止,除非是使用暴力。
他道:“我告訴你也行,可是你先回答我,為什麽你要問?”
阿春道:“你躲在這處,可知是怕被人瞧見。但剛纔為了幫助我們,卻肯出頭,所以我知道你是個真真正正的好人,我要想法子報答你幫助你。”
她說得很堅决,因此薛陵笑不出來,反而十分感動。突然間,又覺得他有責任使她不致於終身平凡地虛度,須得她出人頭地,不像一般鄉下女孩子那樣埋沒。
他肅然道:“謝謝你的好意,但我看你沒有什麽地方幫得上我的忙。”
阿春道:“一定有什麽地方我可以出點力的,我會燒飯,或者替你洗衣服,又或者是替你跑腿帶個訊等等。”
薛陵點點頭,道:“你是個不平凡的女孩子,這些地方連我也沒想到。好吧,你幫我一個忙,替我帶個信訊一個人,但是路程很遠,不知道你出過門沒有?”
阿春道:“你別管我出過門沒有,多遠我都走得動,你說吧!”
薛陵道∶
“你到開封城西郊外一座古寺之內,找到一個姑娘,她姓齊名茵,是我未過門的妻子。”他停歇一下,見她抿緊嘴唇,露出十分註意聆聽的樣子。心中無端覺得這個女孩子一定可以達成任務,便又道:“你告訴她說,我準備在這兒藏上二十餘日,直到限期已過,纔展開反擊,教她耐心等候,不必□念。順便又告訴她說,一切都十分順利。”
阿春閉目默記他剛纔的話,過了一會纔睜開眼睛,道:“我記住啦!但薛大叔你真的一切順利麽?”
薛陵道:“當然是真的,我好不容易纔找到這個地方藏身,除非是對頭們不避忌諱,公然大舉搜宅,纔會威脅到我呢!”
阿春道:“那麽你在這二十多日之內,不要吃東西麽?”
薛陵道:“這一點你不必擔心,我就算餓上十天八天,衹要有水喝,便全然沒事,你信不信?”
阿春道:“你的本領大極了,我當然相信。”
薛陵便笑道:“那麽你想不想學點本領?”
阿春大喜道:“我以前常常想到自己一輩子這樣地活下去,一點意思都沒有,大叔你肯教我本領麽?”
薛陵道:“不是我,是齊姑娘,你自己想法子求她教你本領,她的本事比我更大。而且你們都是女的,也更方便了。”
阿春滿面俱是歡欣之情,她彷佛已瞧見了自己璀燦的前途。她已碰上了跳出那個平庸枯燥的生活圈子的機會了,而她亦是有决心達到目的之人。
薛陵再把如何找到那座廢寺的路徑說出,又警告她說,對頭是當今之世最厲害的人,一切都要小心謹慎,决不可嚮任何人透露口風。
阿春去了之後,薛陵頗覺寬心。因為終於有個信差得以與齊茵聯絡,一來釋去她的憂慮。二來她或者會忍不住而離寺找尋自己,陷入危機之中。
過了枯燥乏味的七八天之後,薛陵也不禁心煩起來,因為這種日子實在十分難捱。
這一天晌午時分,太陽把屋瓦曬得燙熱,因此,在天花板和屋瓦這一截空間,既悶又熱。換了平常之人,定然忍受不住。
薛陵雖然一身上乘武功,能寒暑不侵。可是如此悶熱到底十分難過,因此,心下更感煩燥不寧,暗自盤算着不如到下面坐坐,免去悶熱之苦。
這數日以來,他已曉得這間貯物室罕得有人進入,因此,他即使一直藏身下面的房間內亦不要緊。
當他伸手去揭天花板之際,心中陡然一動,突然停止,忖道:“我嚮來是沉穩忍耐性子的人,為何目下處身這等激烈的局勢之中,反而沉不住氣?須知眼下正是勝敗存亡的要緊關頭,朱公明定必發動全力搜捕我的下落,為了萬全起見,我還是忍耐下去的好。”
這麽一想,心意立變,不但打消了下去涼快一下之心,甚至盤膝危坐,調攝心神,不慌不忙地運起內功。
這一坐足足坐了一個時辰之久,在這一段時間之內,他並非進入無我的境界,而是全心全意參詳一些武功上的奧秘要旨。
他修習的內功傢數,毫不艱澀深奧,以前他一學就會,但進度卻不夠快。此是這一門上乘內功的缺點,不關學者的天資。若然不是歐陽老人贈他功力,絶無今日的成就。
他一直在參詳這個問題,若論內功之增進,任何傢派皆須逐步攀登,决無一蹴可及之理。縱使像他這般碰上了不少奇遇的人,例如師尊贈以功力,以及和齊茵兩人陰陽合參,把內傷醫好而又增加了不少功力。但還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循序漸進方能達到最高境界。
假使他不是血仇在身,又被人誣陷,急於了斷這宗公案。又假如沒有金明池那種對手的話,他大可以從容修煉,以竟歲月之功。
然而他已不能等待,甚至須得在這等□惶奔走之際,設法晉修,務求精進。這真是一個似乎無法解决的難題,因此,他曾經想起了“金浮圖”,這一座寶塔內的武功,深不可測,他或者可以在其中找出一條終南捷徑吧?
這個問題雖然無法解决,可是他的心意已經平復,不再浮燥煩亂。他靜靜地坐着,幾乎可以感覺得出時間的移動。
在這種迷離飄渺的境界中,他隱隱感覺到並不是完全沒有法子可想,衹須自己找出解决的樞鈕,馬上就可以更上一層樓,當真成為一流高手了。
他在這種恍恍惚惚,似悟非悟的情況中度過了一晝夜之久,心中既不痛苦煩燥,亦不快樂或是特別平靜。他有意無意地保持這種情況,希望在某一剎那間,靈光大放,照耀出內在的宇宙,讓他瞧出應走的道路。
不知不覺又是中午時分,他半瞑着雙眼,仍然保持着恍惚迷離的心境。突然間一陣步聲引起他的註意,這陣步聲在院門外開始,一步步嚮這院落走來。
他一聽而知這陣步聲乃是出自一個年紀老邁,不懂武功之人的足下。引起他註意的並非這陣步聲本身,而是步聲迫近的時間問題。
步聲越近,時間就越短,此是一定不移之理。平常之際,他全然不會理會這個問題,然而這刻他卻發覺“時間”和“空間”竟是有如此神奇奧妙的關係,竟是如此的不可分割。他頓時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他衹要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話,便等如立於不敗之地,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能擊敗他。
步聲到了房門處便停住,薛陵微微一笑,忖道:“原來終南捷徑在此,怪不得我自從感覺出時間在我身邊經過之時開始,便好像感觸了靈機,一直保持着恍惚的心境,設法捕捉這個靈機。”
房門“咿呀”一聲,步聲已踏入房內。薛陵毫不在意,繼續參詳那上乘武功的奧旨玄機。
過了片刻,底下的人傳來喃喃自語之聲。口音相當老邁,但略有驚慌之意。
薛陵留神一聽,那蒼老的聲音道:“他們已查過左鄰右捨,把人傢的屋子都給翻轉過來,想不到現在輪到本府。咱們老太爺竟也答應讓人傢入宅搜查,真是天大的怪事……”
這幾句喃喃自語,送入薛陵耳中,宛如一個焦雷,頓時曉得情勢不妙。當然,這位老人傢並非真的喃喃自語,分明是故意說給他聽的。
他迅即俯身伸手揭開天花板,但見一個老人傢正在架上取物。
薛陵低低道:“老人傢你可是老福?”
老傢人身軀一震,擡頭道:“小的正是老福,大爺你快點走吧,小的剛剛聽書房的人說,老太爺已答應一些人搜查全宅。”
薛陵道:“謝謝你啦!但我相信那些惡人們已在本宅四下都派得有人守伺,很難溜走,還是在此處躲藏更妥。”
周老福驚道:“不行,聽說左鄰侯傢和右鄰的王傢有些房間屋瓦也給掀了,找出來不知多少死貓死老鼠的,這邊地方更加不妥當呢!”
這老人傢到底年歲較長,見識甚多,所以打聽消息之時,留心及那些人搜查的情形,以此得知他們决不會放過天花板上的空隙。
薛陵頷首道:“若然如此,我還得收拾一下,免得留下任何痕跡纔行……”說時,迅快動手,消滅一切可能使敵人起疑的痕跡。
周老福問道:“大爺你有什麽打算呢?”
薛陵坦然道:“我離開這兒就是了,本來我不怕他們,不過這中間還有一些別的關係牽扯不清,所以暫時得躲一躲。”
周老福道:“這麽說,你還是不要被他們發現纔好,唉!老太爺居然答應讓人傢搜屋,真是奇怪不過,這是知府老爺親自來嚮老太爺提這件事,本來知府老爺十分敬畏老太爺,這一回不知是這麽攪的?”
薛陵道:“此事不足為奇,對方權勢極大,連皇親國戚也不敢違抗他們呢!”
他自收拾好,飄身下地,老傢人定睛一瞧,道:“大爺的相貌一瞧而知不是壞人,唉!
這年頭好人做不得,像舅老爺這種壞胚子,忽然也抖起來了,大搖大擺的跟知府老爺去見老太爺,平時他連院門也不敢靠近。”
薛陵道:“那□已勾搭上我的對頭們無疑,老人傢你走吧,別沾惹上我的事,問題就大了。”
周老福呆呆地瞧着他,口中道:“大爺你怎生離開這兒呢?”
薛陵道:“我自然有辦法,您老不用擔心。”
他也感到對方神情有點奇怪,當下又問道:“你瞧什麽?”
周老福道:“大爺你的聲音和神情,使小的記起一個人。也是大大的好人,而且使人十分敬佩。”
薛陵笑一笑道:“世上形貌相似之人甚多,何足為怪。”
周老福道:“不,你們太像了,那時侯他纔是三十歲光景,長得跟你一樣的英俊。小的還記得他跟我們老太爺一道上京之時,許多女孩子都看上了他,常常有半夜裏跑到他房間的事。但他决不沾惹,雖說他的夫人美麗無比,使他對別的女人瞧不上眼,但這與他的人品也大有關係。”
薛陵肅然起敬,道:“這人是誰?將來有機會的話,我非拜見領教不可。”
周老福搖搖頭,道:“你見不到他了,他已經過世很久。直到現在,老太爺一想念起這位老友,還不禁唏噓嘆息,你大概不曉得,老太爺本已當了內閣大學士,便因為這個老友之故,心灰意冷,不數年便告老致仕。”
薛陵身軀一震,道:“貴府老太爺名諱可是彥修麽?”
周老福道:“不錯,他早就天下知名,雖然已告老還鄉達七八年之久,但門生故舊遍天下,天下知道他的人還是不少。”
薛陵沉吟一下,道:“你剛纔說的那個人,是不是曾任正二品的左都御史薛爽?”
周老福訝道:“你怎生曉得?”
薛凌長嘆一聲,道:“那便是先父,先父遭難之時,雖然我還年幼,但仍然曉得先父最要好的幾位朋友,其中一位就是彥修世伯了。”
周老福哎一聲,道:“錯不了,你一定就是薛公子,簡直跟薛老爺年輕時一模一樣,小的帶你去見老太爺,他一定會轟走那批人。”
面色陰沉的像極壞的天氣一般,道:息□漏給老太爺曉得,周傢也將像我傢一般,遭遇到滅門大禍!“威嚴,使老傢人不敢不信。他接着又道:的人,勢力之大,連老太爺昔年在朝廷上也鬥不過他,更別說我千不該萬不該揀中老世伯的地方藏匿,無怪朱公,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查出我確曾在此躲匿伯全家。假如演25頁損毀,無法辨認。
薛陵不禁大為凜駭,努力找尋脫身之計,但朱公明並非普通的敵人可比。他智計之高,手段之辣,當世罕有匹儔。薛陵雖然極為機警多謀,可是在這個老狐狸面前,他可就全然顯不出來,若不是紀香瓊屢次暗助,加上老天爺幫忙的話,他早就粉身碎骨,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他當真是一籌莫展,但在老傢人面前可不能流露出絲毫神色,反而得裝出泰然自若的笑容,道:“你回去吧,我自有法子逃走。我煉成了一身武功,平常之人,很難瞧得見我的影子。”
周老福從少爺周延高口中,得知薛陵上次挾他到老太爺的院落時,當真有如騰雲駕霧一般迅快,無人見到,所以有七八分相信他這話,於是告辭出去,免得□漏了機密。
薛陵等他走了,查看過可能逃出本宅的途徑,發覺果然已被敵人完全封鎖住,全然無計可施。
朱公明這回仍然沒有出面,但梁奉率了東廠高手多人,加上十幾二十個武林中威名赫赫的高手,布下了天羅地網。
薛陵仗劍衝出的話,當然可以有七八成把握。然而,這一來卻替周傢招來了滔天大禍。
這正是他感到束手縛腳的難題,他定須在敵人全然不覺之下逃走,力能免去周傢之禍,此事非同小可,衹急得他有幾次萌生短見,真想一劍殺死了自己,來個眼不見為淨。
在書房中的周老太爺正與梁奉說話,這一次搜查周傢的行動,自然是霹靂手梁奉使用錦衣衛指揮的職權,方能使知府低頭,親嚮周老太爺提說。周彥修雖然曾經位居極品,至今權勢猶存。可是錦衣衛乃是天子的耳目爪牙,誰也碰不過,衹好答應。
晌午之時,知府陪了梁奉到周傢拜會周彥修。其實周彥修早就認識梁奉,不須那黃知府介紹。
霹靂手梁奉嚮周彥修道:“下官本來不敢煩擾老大人,但事情發生得那麽巧,要犯恰好是逃到此處附近,突然失蹤。下官已搜過附近的幾傢,尚未發現犯人蹤跡,迫不得已纔搜查老大人府第。”
周彥修道:“既是錦衣衛全力搜捕要犯,案情定必不輕,梁大人即管派人搜查各處。”
他語聲略頓,接着又道:“但梁大人怎知這要犯定必藏匿在附近?甚至曉得必在這幾傢之內?”
這話問得十分厲害,梁奉衹要答得不對,被他拿住了把柄。周彥修大可以使人或親自嚮皇上參他一本,取他性命。
梁奉雖是剛暴性格之士,但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事實上他也十分老練狡黠,當下應道∶“這個要犯乃是在下官親自追捕之下,逃到此城。後來想是曉得難以闖出下官的天羅地網,是以找一處深宅大院人傢,躲了起來。此計本來也行得通,如若不是極重要的犯人,下官决計不肯驚動附近人傢,大舉搜索。下官先搜過其他人傢,希望搜出要犯,便無須驚動老大人。孰知事與願違,迫不得已,也就衹好冒瀆老大人了。”
周彥修聽他說得客氣,心中之氣消去不少。他一直沒有問及要犯的姓名,因為大凡錦衣衛拿捕的犯人,多半與犯上作亂,貪贓枉法等情事有關,他已不在朝廷,自是不便過問。
霹靂手梁奉又道:“下官這次請了不少朋友幫忙,另外在貴府四面都埋伏下大批人馬,衹等老大人親口批準,下官便請這些朋友們動手搜查。這一批朋友皆是武林中十分着名的人物,行事光明,恪守江湖規矩,個個都十分機警老練。老大人一萬個放心,决不會過於驚動老大人府上寶眷。”
周彥修哦了一聲,道:“這個要犯居然要使梁大人找外人幫忙,可見得茲事非同小可了!”
梁奉肅然道:“不錯,這個要犯極為厲害,下官全力對付之下,還處處失算。老大人如若有意幫忙,萬望下令貴府上下人等都暫勿外出。”
周彥修道∶
“使得,剛剛下人稟報說有一名老傢人年老身故,老夫念他相隨多年,特地贈他一副好棺木。老夫已命人把他棺殮送往城外墓園。”
他轉眼嚮門外叫了一聲,一個相貌精明的傢人進來,周彥修問道:“阿福的棺木已擡去墓園了沒有?”
那傢人道:“現下尚未蓋上,老太爺您先前說過須待官人驗看過後,方可擡出。”
周彥修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明兒方往墓園祭吊於他,梁大人,請你派人過去瞧瞧,老夫便命傢人把棺木擡出去。”
霹靂手梁奉一點也不肯馬虎,立時吩咐一個手下前去驗看。他在書房內繼續聽那周府總管述說本府的屋子情況,以便分派人手嚴密搜查。他衹聽了一半,手下回報說驗明老傢人已死,已放入棺中。
這個老傢人周老福即是早先通風報訊與薛陵的那一個,他當時精神爽健,毫無疾病竜鍾之態。目下忽然死亡,這當中自然有原因。
那梁奉是說等周彥修批準後,方始下令搜查全宅。但事實上十多位武林高手已經有六七個進入周府,嚴密監視着全宅動靜。
在周府外面,少說也有二百名武林好手,其中一部份是錦衣衛和公門捕快中的能手,由十多位武林高手名傢率領,圍得水□不通。
在周府內的武林高手是武當沙問天,少林雲峰禪師、葉高、秦三義、閻弘、蔡金娥,還有一位嚮來極少踏入江湖的太極名傢董翊林。
金明池和紀香瓊都在此地,但他們不獨沒有入府,甚至沒有參加這一場圍捕,衹在遠處觀望。金明池與薛陵本來約定一年之內互不相犯,待他全力與朱公明了結冤仇,纔輪到他上場與薛陵交鋒,他這刻乃是以隔岸觀火的心情,註視着局勢的發展。而他與朱公明之間,亦有了約言,也是互不侵犯。
萬惡門的高手以尹泰為首,大約出動了二十人左右,他們大都各有身份掩飾本來面目,在武林中俱頗有名望。其中自然以尹泰武功最高強。但以下的人手雖然聲名都比不上在場的名傢高手,但事實上論起武功,他們一點也不遜色。
這二十多人都不入周府,卻分散為五六幫,散布在周府四周。假如薛陵衝出了周府,這些人便將是狙擊他的主力。
金明池和紀香瓊雖是在一起,但金明池卻不時逼近周府探詢情形,然後回來就告訴紀香瓊。殊不知紀香瓊對這一切行動都了加指掌,她以天生超世的智慧,早就查悉了許多金明池都不知道的事,例如周府的來歷及傢中狀況,她昨天已完全查明。
她早就算出梁奉最後搜查周府,這是因為她深知周府老太爺與薛陵父親的關係,使得梁奉有理由懷疑薛陵受到周彥修的包庇。但她又深知薛陵為人,斷定他决不會找周彥修求助,免得拖纍了他。
此外,她單憑智慧,已精密地算出梁奉搜查周府時的一切行為,每一個步驟以及人手的分配,她都計算得毫□不爽。
梁奉的幕後人物就是朱公明,這個老狐狸的一切手段以及陷阱,果然厲害之極。薛陵在他的羅網中,確實逃不掉。即使薛陵並非恰巧藏匿在周府,可是他們這幾日在四周搜查的結果,也將使薛陵逃入周府。然後,他們利用周傢與薛陵的關係,使薛陵寧可自殺,也不能連累到周傢,換言之,假使梁奉有法子使薛陵相信他束手就擒之後,就不敢連累及周傢的話,薛陵一定得答應,這是一着極好之棋,薛陵別說無法破解,甚至事先全然窺測不透。
紀香瓊卻早就看得清楚明白,她以冷眼旁觀,看看薛陵受睏到何等地步。她精密地推算出梁奉這一方的人每一步的進展情形,頗覺有趣。
直到最後,她纔發動她預先佈置好的妙計,在進入周府那些名傢高手之中,有一個人與她暗通消息,並且全力幫助薛陵的,這一位名傢就是董翊林。
他踏入周府之時,周老福業已服下紀香瓊前兩天交給他的藥物,突然死亡,棺木也擡了來放在院子中。
董翊林待梁奉手下驗明老福已死而返去報告之時,立刻掩護薛陵躲在棺內,把老福冰冷的□體壓在他身上,闔上棺木。
他召來一位錦衣衛中的好手陳堅,道:“陳大人,今日之舉非同小可,這口棺木馬上就要擡出去,還是由你親自監送出大門,較為妥當。”
陳堅頷首道:“董老師所慮極是,兄弟當需照辦。”他並不假手周府下人,卻叫數名手下擡起棺木,親自監送。
一路穿過數重屋宇,打側門出府。出得府外,一個高瘦老者突然攔住去路,雙目銳利地盯住這口棺木。這個老者正是朱公明的師兄尹泰。
尹泰的身份衹是冀魯間的武林名傢,可是陳堅已得到梁奉密囑,對這萬惡門的二十餘高手不準違抗,尤其是這位尹泰。
因此他一現身攔住棺木,陳堅立時下令手下們停步,拱手道:“尹老師有何見教?”
尹泰冷冷道:“這口棺木何以煩勞諸位擡出來?”
陳望心中雖然忿怒,面上卻表現得十分恭謙,道:“周府上午有一名老傢人亡故,直到梁大人驗明,方始入棺,並由兄弟率人擡出,以免萬一被對頭利用,得以遁逃。”
尹泰道:“這棺木中衹有一個□體?老夫瞧着重量似是不對。”
他乃是武功高絶之士,一望之下,便發現了破綻。陳堅還未作聲,尹泰又道:”最好還是打開棺蓋瞧上一瞧。”
陳堅當然不敢違抗,所以亦不做聲。方要示意手下放低棺木,忽見尹泰目光凌厲地嚮那幾個擡棺之人註視。
陳堅曉得他是在查看這幾個人有沒有喬裝改扮,心下大怒。不過他仍然不敢發作,反而含笑道:“他們俱是本衛直屬之人,由梁大人親自挑選跟隨入府的,尹老師大可放心。還有就是這口棺木之內,决計沒有問題,我們都在一旁瞧着,並且立刻運出來。”
他故意含混地用“我們”的字眼,使尹泰以為梁奉也曾在場,免得這個老傢夥嚕蘇惹厭。
尹泰冷冷的盯了他一眼,這個老狐狸本是誰都不信的那種人,不過,目下對梁奉所帶領的幾個好手都調查得十分清楚,深知陳堅乃是梁奉的心腹黨羽,决無問題。尤其是梁奉親自監看一切,可見得他對這些事都十分慎重。
他沉吟一下,揮手道:“那就快點去吧,府中還等你們回去幫忙呢?”
陳堅在心中駡一聲:“狗娘養的,老子還須你吩咐麽?”口中卻道:“尹老師說得極是,我們都得趕時間。”
說罷,迅即率衆離開,出了包圍圈,纔把棺木交給幾個做粗活的漢子,擡到城外墓地。
在那荒寂的墓園中,棺木放在一間小屋中,人都走光了,薛陵側耳聽着外面的一切聲音,又等了良久,方始從老福身下翻起,伸手一推棺蓋,喀嚓一響,已經推開。
他跳出棺外,低頭一看,棺木的老福僵冷如故。他不覺嘆口氣,忖道:“他敢是為了我的性命而犧牲了自己麽?”
這時,天已昏暮,外面蕭蕭冷風,吹得墓地中的白楊樹瑟瑟作響,更添一份凄厲的氣氛。普通人處身此地,衹怕駭得不敢再行逗留,薛陵自然不致如此膽小,但仍然感到毛骨悚然。
屋後突然傳來一陣怪異的聲音,似笑似哭,甚是可怕。薛陵頭皮發炸,渾身毛管竪起,側耳而聽。
那陣異聲就在屋後窗外傳入來,他定一定神,走到窗邊,突然推開窗戶,但見外面一片荒涼,樹影處處,根本無法查看得清楚。
他瞧了一陣,異聲已經消失,隨手關上窗子,仔細尋思。忽然有人喝道:“瞧你這一回還逃到什麽地方去?”
聲音微微嘶啞,甚是刺耳難聽。薛陵朗聲道:“什麽人?別裝神扮鬼了,須得小心薛某之劍。”
屋外傳來一聲冷笑,道:“你已陷在天羅地網之中,寶劍雖快,怕也救不了性命。”
薛陵道:“這敢情好。”
迅即掣劍出鞘,提掌嚮後窗遙遙擊去,掌力到處,窗戶砰地大響,但他人反而從門口外躍出。外面是塊空地,四下杳無人跡。他轉眼查看了一陣,卻無敵人,不禁大感奇怪。
忽見十餘慘緑色的鬼火。在右方的草叢間出現。這些鬼火飄浮在草尖,隨隱傳來一陣啾啾鬼語。
薛陵巍然不動,他時常夜行於荒山野嶺,鬼火數見不鮮,是以心中並不害怕。不過由於鬼火一出現,他倒是大為疑惑剛纔發話的是人是鬼?假如有人藏身在草叢樹影之間,便不會有鬼火出現。
他正在瞧着,鬼火中突然冒出一條人影,發出嬌脆的笑聲,道:“你的膽子真不小呀!”
薛陵聞聲大喜,道:“敢是紀香瓊姑娘麽?”
那條人影奔過來,誰說不是紀香瓊。她面上帶着笑,道:“你總算又逃出了朱公明的羅網了,這一次真不容易。要知你雖然武功強絶一時,可是朱公明的佈置足可以把你截下。他可以不管傷亡多少人命,但最後終能使你筋疲力盡而被殺。”
她的話,薛陵不敢不信,當下道:“你真了不起,我若是比得上你一半的聰明,朱公明斷斷不是我的敵手了。”
紀香瓊笑道:“別瞧輕朱公明,說不定他已經率領了數十高手,趕到此地呢!但閑話休提,我先把那位老人傢救活了再說。”
他們走入那間小房內,薛陵點上蠟燭,掀開棺蓋,問道:“你真能救得活他?”
紀香瓊道:“當然啦!他是服了我的一種奇藥,生機全隱,好像是死人一般。不過若然沒有人給他解藥,他便將當真死掉。”
說話之時,已取出藥瓶,撬開了老人的牙關,倒了幾滴藥水進去。然後伸手替他推拿穴道,一面說道∶“他年老血衰,所以須得以推拿手法助他血氣運行。若是年青小夥子,一下子就活轉來了。”
過了老大一會工夫,周老福方始悠悠回醒。在這一段時間之內,薛陵已想妥了如何安置老福餘年的法子。那就是讓他到阿春傢裏與她祖父同住,衹消送點銀子給他,足夠生活之需,便沒有問題了。
周老福回醒之後,起身下地,走動一下,但覺筋骨比以往還要輕健,大為歡喜。薛陵把安置他的意思說出,周老福更為高興,他本是莊稼人出身,其後數十年都離開了田地,着實懷念那些耕種生涯。
他筋骨粗健,目力甚佳,所以自個兒踏着夜色離開,直赴阿春傢的村子。
小屋中□下薛、紀二人,紀香瓊道:“你可有信心能殺死朱公明報仇?”
薛陵道:“信心倒是有,但成功與否,卻不曉得了。”他隨即把如何夤緣識得白英,如何得知朱公明將隱遁於金陵之事說出。
紀香瓊大表驚訝,道:“假如不是那麽湊巧的話,朱公明帶了白英一走,天下任何人也無法找得到他。唉!我畢竟道行尚淺,居然瞧不破朱公明還有一副面目。這個人的心計太以深沉了。他年輕之時,已顧慮到數十年後或者處處失利,必須奔遁,於是一出道就是用的假面目。”
她嗟嘆數聲之後,又道:“這件事你依計進行就是,已沒有更好的法子啦!我衹能提醒你一件事,那就是朱公明將來隱遁在金陵之後,雖說與武林完全脫離關係,但是你還是要高估他一點,莫要以為他孤身一人,別無援手,就可以全無顧慮。”
薛陵不肯放過這個機會,連忙問道:“照你猜想,他還有什麽力量可以憑藉?”
紀香瓊沉吟一下,道:“第一點,你要防備他的屋子裏有各式各樣的機關埋伏,那一定十分厲害。並且連白英也不會知道。”
薛陵插口道:“白英既是與他同居,怎會不知?”
紀香瓊道:“朱公明定會想到一點,假如他隱遁後,還被敵人找到,當然是從白英身上惹來的。”
薛陵恍然道:“原來如此,假使敵人是白英勾來的,她多半有通敵之嫌,所以他留下這一着,以便暗算敵人,穩握勝算。”
紀香瓊道:“朱公明如此多疑狡詐之人,當然會考慮到萬一白英做了出墻紅杏,以致□露了他的□密,惹來強仇大敵。他的機關消息足可以殺害一些仇敵,甚至連白英也在內。不過這衹是一種假設,是否如此,尚未可知。還有一點你得註意的,那就是朱公明可能煉成一種武功,能與敵人同歸於盡。不僅是武功,可能是什麽炸藥暗器。所以你若是到了與他决鬥而又穩占上風之時,務須小心這一着。”
薛陵軒眉一笑,道:“這一着我倒不放在心上,能夠與他偕亡,已無遺憾。”紀香瓊搖頭道:“傢師是你的姑母,她老人傢最□念的是薛傢血脈不中斷。你如此輕生的話,將來她一定十分悲痛,又將怪我沒有好好的幫助你……”
她說到這兒為止,所有的話都很光明純潔。然而薛陵卻忽然曉得了一件□密,那就是姑每一定曾經要紀香瓊嫁給自己。當然由於姑母多年不通音問,所以不知薛傢究竟有多少孩子。但她相信一定還有些未曾訂親的男孩子,可以娶紀香瓊為妻。大概她會有手書給她的弟弟薛爽,即是薛陵之父,在書中定必詳細說明此意無疑。孰知人間風波險惡,薛傢遭遇了滅門大禍,衹□下一個薛陵。而當紀香瓊遇見他之時,卻已情有所屬,並且湊巧的是齊茵已變成了她義妹身份,在情在理,她不但不能橫刀奪愛,還須成全他們的好事。
薛陵默默忖想着,覺得這個猜想一定不會錯。他雖是不知道她對自己的觀感如何,但幸而她也碰上了一位當代無雙的高手,差足匹配。若非如此,薛陵定然感到十分不安了。
紀香瓊沒有做聲,任得薛陵默然忖想。誰也不知道她已瞧出薛陵心中所想的事沒有。在常人而言,自然决計無法察破薛陵的念頭。可是這個智慧絶世,學問淵博無比的紀香瓊卻說不定能夠瞧穿呢!
薛陵定一定神,道:“那麽我該怎麽辦?”
紀香瓊道:“很簡單,你們等到朱公明隱遁之後,立刻到濟南去,在我義父主持之下成親,過一段時間,纔到金陵找那朱公明報仇。”
薛陵嘆口氣,道:“親仇未報,教我豈能安心成傢?”
紀香瓊道:“教你成傢並不是要你享福,而是要你用心修練武功,務求也能贏得朱公明,其次,你替薛傢留下一脈骨血,這也是最重要的事。我告訴你,我將代表傢師,做你男傢的尊長,參與你的婚事。當然金明池也會跟我一道去……”
這後面的幾句話乃是一殺手鍆,她本來不想施展的。原來紀香瓊急於促成這件婚事之故,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已查出了李三郎的底細。她深知像薛陵這種性格的人,一但曉得了內情,百分之百會離開齊茵。因為薛陵和李三郎已交上朋友,意氣相投,可以共生死患難。這種友情將使他不顧一切的離開齊茵。
書中交代,李三郎的的確確就是杭州李傢的少爺李雲從。他失意於齊茵之後,便離傢出走,浪蕩飄泊於江湖。他的武功得有真傳,等閑之人真比不上他,是以不但沒有送命,反而闖下了“惡浪子”的聲名。
他的種種邪行,都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心裏産生的,但他的本質其實仍然俠義熱腸,並不肯枉殺好人。當他認識了薛陵,得知薛陵的相貌、人品、武功都強過自己甚多之際,曾經極度痛苦。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常態,甚至反而覺得安慰而隱藏起自傢的一切,設法促成薛、齊的好事。
李三郎並非容易認輸的人,衹是因為薛陵的俠風義行,令他十分欽敬。另一方面他自傢曾經墮落過,自問已配不上齊茵,所以反而心平氣和,决意排除了齊茵的影子。這一次在開封府,他四方流浪之故,識得朱公明手下之人,偶然得知朱公明率衆圍捕薛陵的消息,便找了一個頗有膽色俠氣的妓女搭檔,冒充薛陵和齊茵,終於及時救了他們,因為當時薛陵正在運功療傷,如若不是得到李三郎他們冒充,拖延時間,他當時必死於朱公明金刀之下。
紀香瓊竟查明白了這些內情,因此,她為了義妹齊茵的終身,也為了薛傢着想,便想法子要使薛陵早日與齊茵成親。等到生米已變成熟飯,就不成問題了。
她見薛陵不肯答應早早成親,生怕夜長夢多,生出變化,所以故意使出殺手鍆,說出金明池也要參加婚禮。果然薛陵登時會錯意思,以為她是想利用這件事,使金明池死了對齊茵之心,這樣當然會把情感都用在紀香瓊身上。
薛陵當真是這麽想,他一嚮是為了別人可以犧牲很多的人,當即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大傢約定兩個月後在濟南碰面。
問題解决之後,紀香瓊便要先走。她姍姍走出門口,薛陵忽然叫道:“姑娘等一等。”
她停住腳步,回頭微笑道:“什麽事?”
隨即又道:“要不要我猜上一猜呢?”
薛陵搖搖頭,道:“不必了,我是在想,你是我姑母的愛徒,又是齊茵的義姊,我承你多次相助,心中自然十分感激……”
他說了不少話,仍未說到叫她停步之意。紀香瓊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道:”我今年二十四歲了,你衹有二十二,我知道得十分清楚。”
薛陵頓時楞住,心想她的腦子不知是什麽物事做的,如何便這般機靈?敢情他正是想問問她的年齡,再設法開口請她結拜為姊弟或兄妹。她居然一一道出年歲,不知她早就猜出他的用心了。
紀香瓊想了一下,道∶“你也曉得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結盟之後,你將來對付金明池之時,就更加棘手了。”
薛陵點點頭,道:“我知道,但這個睏難必定有法子解决的。”
紀香瓊道:“金明池此人氣量偏狹,假使他娶我為妻,又知道我們有結拜之情,他仍然不會就此罷手,甚至反而會更加對你妒恨而激起不可遏止的殺機。”
薛陵平靜地道:“我也明白這一點,他會覺得大傢都對我很好,因而無法忍受。但衹要你不嫌棄我,我還是希望能夠與你八拜結盟。”
紀香瓊大為感動,心想薛陵之所以能得到許多朋友為他賣命,便是這一點俠骨義腸了。
她深知薛陵是為了將來有莫大的理由不殺死金明池,纔苦苦的要跟她結拜。這麽一來,金明池若是娶了紀香瓊,便是他的姊夫了,他縱然有天大恨仇,也不能殺死金明池。
此舉無異是替他自己加上一個枷鎖,使他自己無法的放開手去拚鬥。但他唯有如此方能表示心中的感激,以及報答紀香瓊的恩情。他根本不考慮到其他的睏難,而所謂豪俠氣概,正在這等地方可以見得出來。
紀香瓊感動之餘,不再多說。兩人遂敘述過年庚,撮土為香,行八拜之禮。從此之後,他們便是姊弟稱呼了。
快到天亮之時,薛陵又回到周府,躲在周彥修的書房內。這是紀香瓊的主意,為了防備萬一□漏機密,假如此處棺中失去死□,被周府之人宣揚出去等等。他必須見到周彥修,說明內幕。讓他小心掩飾一切痕跡。好在這一次大搜之後,朱公明、梁奉决不會再懷疑到周傢,他大可以在老地方耐心住滿□下來的十日時限。
周彥修見到故人之子,驚喜交集。隨後又聽薛陵說出他就是梁奉欲得之人,更為憂慮。
直到他聽完薛陵所述,總算是略略放心。
他把朝廷的近況告知薛陵,原來他雖是告老致仕,卻仍然未脫離政海,京師朝廷的變動,他都曉得。他分析給薛陵,認為國事已漸有起色,嚴嵩目下雖然仍是權勢薫天,炙手可熱。但由於外患頻仍,他委派的官吏又盡是貪墨無能之輩,朝政弛廢,終必招致大禍。嚴嵩一旦下臺,定有名臣應運而生,輓救國運。到其時,他薛傢的含冤亦可洗雪了。
他們衹談了一會,薛陵便匆匆離開,約定在十日之內不通消息,以免萬一被敵人查出。
於是,薛陵再次回到那間貯物的天花板上,開始忍受這寂寞無聊的日子。
經過這一番波折,薛陵反而平靜得多,心安理得地勤修內功。他自從得到齊茵助他療傷,陰陽調合,內功已精進了一步。接着下來就東奔西走,從來沒有定下心精研苦修的機會。
現在他有十天功夫,這十天之中已註定他不能做任何事情,連離開一下也辦不到。是以他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時光,也不去思想任何事情。這一來,他自然而然把全部心神貫註在修煉內功一事之上。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間已過了八天,薛陵冥坐不動,聲息全無,他已冥坐了三天之久,全沒進食,他衹覺得靈臺越來越發澄明空澈,似是能透視山河大地,以及那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他好像能夠神遊萬裏,瞬息之間,飛遍宇內。
這種奇異的境界從來未曾有過,他在靜中所生出的智慧,固定在一點,這一點便是內功的玄奧。他一直試探那一條途徑可以使他內功更進一步,而不是單單功力精進而已。
時光在無聲無息中溜走,又過了五天。周府老太爺周彥修不安地等候着薛陵,他們本來有過十天之約,但現在已過了三天,還不見他出現。周彥修如若不是曾在宦海浮沉多年,因而極是忍得的話,一定會到那間貯物室去找他。
他自然有很多的假想,而且幾乎都是不祥的,例如薛陵業已餓死?或是病倒以致無法行動,終於死亡等等。饒是如此,他始終牢記住薛陵警誡他不可去找他的話。薛陵再三告訴他說,敵人乃是舉世無匹的大惡人,極為厲害,說不定目下還派人在暗中伺窺他的動靜。因此他如若走到貯物室去,一定會被敵人查出。
這天晚上,周彥修忍無可忍,獨自悄然步出書齋。他在院門外左右瞧看了一會,毫無可疑朕兆。這纔邁步走去,暗影中一道人影竄過墻頭,在黑暗中跟躡着這位老人。
不久,周彥修已走到了本宅的最後部份,經過廚房外面的天井,走入那個貯物的小院落中。
那道人影已經在屋頂的暗處窺視着他的行動。周彥修年紀老大,耳目不靈,當然不曉有人跟躡。即使他尚是少壯之際,亦無法發現那個夜行人的跟蹤。
他推開了房門,低聲道:“賢侄可在上面?”
薛陵剛剛從長時期的冥坐中回醒,他面上泛起滿足的,舒服笑容,應道:“老世伯怎的親自來啦?”
說時,揭開天花板,飄落地上。
房中十分黑暗,薛陵卻能清清楚楚地瞧見了彥修寬心安慰的表情。他問道:“小侄敢是過了約定期限麽?”
周彥修道:“原來你已忘了時日,怪不得總不見你來找我,約定之期已過了三日之多啦!你薛傢衹有你這一滴骨血,使我十分耽心,忍不住來此瞧瞧。”
薛陵聽了這話,不由得憶起紀香瓊要他前赴濟南,盡快與齊茵成親之事。她也是希望他早早替薛傢留下後代,方可放手全力對付那個可怕的敵人。薛陵在黑暗之中,自個兒微笑一下,想道:“也許她是深怕我敵不過金明池,為他所殺。因此,她勸我快快留下後代,但我卻不定會輸給他呢!”
想到此處,雄心大為振奮。他對周彥修道:“小侄是因為勤修內功,忽然悟出一個法門,專心壹志的鑽研,以致打坐了八夜之久。”
周彥修道:“我雖然不懂得武功,可是聽你這麽說,也知道定必是得到大成就無疑。賢侄如果沒有什麽妨礙的話,可傳授一點與我,免去竜鍾衰頽之苦。”
薛陵道:“老世伯放心,小侄還辦得到這一點。現在你老別動,小侄得出去對付一個人。”
周彥修驚訝的目瞪口呆,這時薛陵已疾若飄風地撲了出去。他一起落,就躍到那夜行人藏身之處,黑暗中冒出人影,急急逃走。薛陵冷笑一聲,心想:“我早就猜想是你這□了。”
心念轉動之際,已自一長身,伸手抓住那個夜行人。他五指落處,已扣住那□的穴道,是以毫無聲響,隨即飄落院中,低聲道:“老世伯請出來瞧瞧。”
周彥修走出來,院落中有星月的光輝,比房間當然光亮得多。他仔細一瞧,哎了一聲,道:“是李騰麽?”
薛陵道:“誰說不是,這□已夤緣投了錦衣衛,做梁奉的爪牙。想是奉命嚴密監視您老的行動,當您老來時,小侄在靜中查聽出還有人跟躡在後,所以剛纔一出來就立刻擒住,除了他之外,已沒有別的人了。”
周彥修沉吟忖想一下,他本是富於機謀,擅於應付各種風浪之人,這刻毫不驚慌,細細尋思如何解决這個局面。
薛陵低聲道:“假如老世伯有意除去心腹之患,為周傢子孫日後安全之計,小侄聽憑差遣。”話中之意,不啻表示說可以代他殺死此人,永除後患。
周彥修沒有哼聲,仍然冷靜地尋思整個局勢,以及利害得失。這個李騰一嚮是害群之馬,周彥修知道得十分清楚。尤其是目下已投入東廠,更加不得了。他考慮的衹是善後問題,例如東廠方面如若派人來查,如何纔應付得過等等問題。
薛陵五指上的力道漸增,已到了快要殺死李騰的邊緣。但等周彥修一句話,生死立决。
周彥修道:“賢侄能不能毫不落痕跡地帶走此子?”
薛陵道:“當然辦得到,小侄還能使天下任何人都永遠找不到他。即便是東廠那些人也查不出一點綫索。”
周彥修道:“梁奉大舉圍搜,也捉不到你,可見得你一點也沒有吹牛。好吧,這個無賴漢交給你辦。”
薛陵內力一發,李騰頓時了帳,他挾着李騰一同到書房去,挑燈落坐。當然那□體是放在外面。薛陵告訴周彥修說,他這就要離開此地,對敵人展開打擊,時間無多,這會便須傳授他內功法訣,並請他代傳與他的小孫子周延高。
說起周延高,他順便把阿春之事說出。周彥修道:“那女孩子目下既是你們的愛徒,身份不比尋常,我將派人嚮她爺爺提這門親事。”
一切都十分美滿,薛陵辭出之時,已經是四更時分,他挾着李騰□身,出得城外,好不容易在荒野中找到一個很深的坑洞,便把□體埋在裏面。
到他辦妥了之後,已經天色大亮。他在曠野中調息吐納了半個時辰,找個水池洗洗面,整好衣冠,便踏上大路,直奔開封府。
他在路上找一個趕車的,給他一點銀子,命他帶信到廢寺給齊茵。這件事辦妥了,便大搖大擺的前赴開封。
翌日中午時分,他從容入城,忽見兩個壯健大漢奔上來,嚮他拱拱手,道:“可是薛老師麽?那邊有許多朋友正在等候大駕。”
薛陵一點也不驚訝,好像早就知道必有這等情事發生。他點點頭,跟隨那兩名壯漢一同走去。假如在那廂等候他的人乃是朱公明以及一衆萬惡門高手,他此去當然危險無比,很難逃得性命。
但他卻很有把握,因為紀香瓊也認為朱公明當真會隱遁,决計錯不了。
不一會,他已跨入一座府第之內。在外面瞧不出半點痕跡朕兆,教人無法猜測裏面藏着些什麽人物。
大廳內影綽綽坐得有不少人,薛陵用心一瞧,首先見到其中一個女孩,相貌妖媚,心想她莫非就是香□子蔡金娥麽?
要知他出道至今,雖是多少次出生入死,歷盡艱險,但還未與這些武林名傢高手正式見過面,大傢都衹不過是聞名已久而已。
他軒昂地踏入廳中,炯炯的眼神掃掠過全廳之人,一共有十四個人之多,卻不見朱公明和梁奉的蹤跡。
一個五六旬的僧人站起身,念聲佛號,道:“貧僧雲峰,你當真就是薛陵施主麽?”
薛陵微微一笑,瀟□之極。座中的香□子蔡金娥眼都直了,心想:“我本以為金明池乃武林中第一美男子,敢情還有一個比他更英俊的。”
薛陵雖是沒有回答,但神情中已等如默認了,雲峰大師當即介紹廳中諸人,共計是武當的沙問天、滄浪一劍葉高、惡州官閻弘、蔡金娥、秦三義、姚海、董翊林、白陽,他乃是順着位介紹,每當介紹一人,這個人就立起身,點點頭。
白陽起身之時,薛陵特別註意他一眼,但見得他長得相貌不俗,約是五旬上下,想來年輕之時,定必甚為英俊。
接着便是兩個相貌如一,身體粗壯的中年漢子起身,雲峰禪師介紹道:“這兩位是北邙派高手邱傢兄弟,左邊是邱左雷兄,右邊的是邱右電兄。”
老和尚微笑一下,纔又道:“其實誰也分辨不出他們兩位,衹是據他們自己說有這麽一個習慣,老大一嚮站在左邊,並且慣用左手,老二永遠站在右邊,用的是右手。”
香□子蔡金城別有用心的笑了數聲,心想:“假如他們娶了妻子,倒是很使女人們睏惑不過之事。”
雲峰禪師繼續介紹的是峨嵋派高手邢一竜,泰山派名傢譚以智,最後一位年紀甚輕,衹有三旬左右,背負長劍,衣飾古□。他起身之時,薛陵見了不禁心頭一動,忖道:“此人氣度深沉,外表雖是平凡不過,其實恐怕全廳之中要數他最是高明。”
耳聽雲峰禪師說道:“這一位乃是來自遠道的朋友,姓方名錫,乃是昆侖劍派傳人。”
薛陵不覺嚮他拱拱手,道:“昆侖山遠在城外,貴派之人近百年以來罕得踏入中原,今日真是幸會了。”
方□衹拙□的笑一下,便坐下了,他的神態一望而知乃是不擅言詞之人,倒不是瞧不起薛陵或是敵視他而不予回答。
薛陵接着嚮雲峰禪師道:“今日在座的俱是當今天下的名傢高手,在下有緣拜識,實感榮幸之至,衹不過何以不見霹靂手梁奉?”
沙問天道:“他有職責在身,昨日已退京師。”
薛陵哦了一聲,又道:“然則諸位召喚在下,不知有何事吩咐?”
他的態度以及口氣都十分平淡自然,好像决計不會有什麽不利於他的事情發生一般。
雲峰禪師正待開口,葉高已搶先說道:“二十餘天之前,你不是在杞縣麽?”
薛陵點點頭,他又道:“其後又前赴寧陵對不對?”
薛陵頷首道:“不錯。”
葉高發出一陣冷笑,道:“那麽你當也知道我們這些人俱是參與圍捕你的事了,對也不對?”此言一出,空氣頓時大見緊張。
薛陵冷靜如常,道:“我當然曉得諸位應邀搜捕在下之事啦!”
他當真是一籌莫展,但在老傢人面前可不能流露出絲毫神色,反而得裝出泰然自若的笑容,道:“你回去吧,我自有法子逃走。我煉成了一身武功,平常之人,很難瞧得見我的影子。”
周老福從少爺周延高口中,得知薛陵上次挾他到老太爺的院落時,當真有如騰雲駕霧一般迅快,無人見到,所以有七八分相信他這話,於是告辭出去,免得□漏了機密。
薛陵等他走了,查看過可能逃出本宅的途徑,發覺果然已被敵人完全封鎖住,全然無計可施。
朱公明這回仍然沒有出面,但梁奉率了東廠高手多人,加上十幾二十個武林中威名赫赫的高手,布下了天羅地網。
薛陵仗劍衝出的話,當然可以有七八成把握。然而,這一來卻替周傢招來了滔天大禍。
這正是他感到束手縛腳的難題,他定須在敵人全然不覺之下逃走,力能免去周傢之禍,此事非同小可,衹急得他有幾次萌生短見,真想一劍殺死了自己,來個眼不見為淨。
在書房中的周老太爺正與梁奉說話,這一次搜查周傢的行動,自然是霹靂手梁奉使用錦衣衛指揮的職權,方能使知府低頭,親嚮周老太爺提說。周彥修雖然曾經位居極品,至今權勢猶存。可是錦衣衛乃是天子的耳目爪牙,誰也碰不過,衹好答應。
晌午之時,知府陪了梁奉到周傢拜會周彥修。其實周彥修早就認識梁奉,不須那黃知府介紹。
霹靂手梁奉嚮周彥修道:“下官本來不敢煩擾老大人,但事情發生得那麽巧,要犯恰好是逃到此處附近,突然失蹤。下官已搜過附近的幾傢,尚未發現犯人蹤跡,迫不得已纔搜查老大人府第。”
周彥修道:“既是錦衣衛全力搜捕要犯,案情定必不輕,梁大人即管派人搜查各處。”
他語聲略頓,接着又道:“但梁大人怎知這要犯定必藏匿在附近?甚至曉得必在這幾傢之內?”
這話問得十分厲害,梁奉衹要答得不對,被他拿住了把柄。周彥修大可以使人或親自嚮皇上參他一本,取他性命。
梁奉雖是剛暴性格之士,但也並非有勇無謀之輩,事實上他也十分老練狡黠,當下應道∶“這個要犯乃是在下官親自追捕之下,逃到此城。後來想是曉得難以闖出下官的天羅地網,是以找一處深宅大院人傢,躲了起來。此計本來也行得通,如若不是極重要的犯人,下官决計不肯驚動附近人傢,大舉搜索。下官先搜過其他人傢,希望搜出要犯,便無須驚動老大人。孰知事與願違,迫不得已,也就衹好冒瀆老大人了。”
周彥修聽他說得客氣,心中之氣消去不少。他一直沒有問及要犯的姓名,因為大凡錦衣衛拿捕的犯人,多半與犯上作亂,貪贓枉法等情事有關,他已不在朝廷,自是不便過問。
霹靂手梁奉又道:“下官這次請了不少朋友幫忙,另外在貴府四面都埋伏下大批人馬,衹等老大人親口批準,下官便請這些朋友們動手搜查。這一批朋友皆是武林中十分着名的人物,行事光明,恪守江湖規矩,個個都十分機警老練。老大人一萬個放心,决不會過於驚動老大人府上寶眷。”
周彥修哦了一聲,道:“這個要犯居然要使梁大人找外人幫忙,可見得茲事非同小可了!”
梁奉肅然道:“不錯,這個要犯極為厲害,下官全力對付之下,還處處失算。老大人如若有意幫忙,萬望下令貴府上下人等都暫勿外出。”
周彥修道∶
“使得,剛剛下人稟報說有一名老傢人年老身故,老夫念他相隨多年,特地贈他一副好棺木。老夫已命人把他棺殮送往城外墓園。”
他轉眼嚮門外叫了一聲,一個相貌精明的傢人進來,周彥修問道:“阿福的棺木已擡去墓園了沒有?”
那傢人道:“現下尚未蓋上,老太爺您先前說過須待官人驗看過後,方可擡出。”
周彥修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明兒方往墓園祭吊於他,梁大人,請你派人過去瞧瞧,老夫便命傢人把棺木擡出去。”
霹靂手梁奉一點也不肯馬虎,立時吩咐一個手下前去驗看。他在書房內繼續聽那周府總管述說本府的屋子情況,以便分派人手嚴密搜查。他衹聽了一半,手下回報說驗明老傢人已死,已放入棺中。
這個老傢人周老福即是早先通風報訊與薛陵的那一個,他當時精神爽健,毫無疾病竜鍾之態。目下忽然死亡,這當中自然有原因。
那梁奉是說等周彥修批準後,方始下令搜查全宅。但事實上十多位武林高手已經有六七個進入周府,嚴密監視着全宅動靜。
在周府外面,少說也有二百名武林好手,其中一部份是錦衣衛和公門捕快中的能手,由十多位武林高手名傢率領,圍得水□不通。
在周府內的武林高手是武當沙問天,少林雲峰禪師、葉高、秦三義、閻弘、蔡金娥,還有一位嚮來極少踏入江湖的太極名傢董翊林。
金明池和紀香瓊都在此地,但他們不獨沒有入府,甚至沒有參加這一場圍捕,衹在遠處觀望。金明池與薛陵本來約定一年之內互不相犯,待他全力與朱公明了結冤仇,纔輪到他上場與薛陵交鋒,他這刻乃是以隔岸觀火的心情,註視着局勢的發展。而他與朱公明之間,亦有了約言,也是互不侵犯。
萬惡門的高手以尹泰為首,大約出動了二十人左右,他們大都各有身份掩飾本來面目,在武林中俱頗有名望。其中自然以尹泰武功最高強。但以下的人手雖然聲名都比不上在場的名傢高手,但事實上論起武功,他們一點也不遜色。
這二十多人都不入周府,卻分散為五六幫,散布在周府四周。假如薛陵衝出了周府,這些人便將是狙擊他的主力。
金明池和紀香瓊雖是在一起,但金明池卻不時逼近周府探詢情形,然後回來就告訴紀香瓊。殊不知紀香瓊對這一切行動都了加指掌,她以天生超世的智慧,早就查悉了許多金明池都不知道的事,例如周府的來歷及傢中狀況,她昨天已完全查明。
她早就算出梁奉最後搜查周府,這是因為她深知周府老太爺與薛陵父親的關係,使得梁奉有理由懷疑薛陵受到周彥修的包庇。但她又深知薛陵為人,斷定他决不會找周彥修求助,免得拖纍了他。
此外,她單憑智慧,已精密地算出梁奉搜查周府時的一切行為,每一個步驟以及人手的分配,她都計算得毫□不爽。
梁奉的幕後人物就是朱公明,這個老狐狸的一切手段以及陷阱,果然厲害之極。薛陵在他的羅網中,確實逃不掉。即使薛陵並非恰巧藏匿在周府,可是他們這幾日在四周搜查的結果,也將使薛陵逃入周府。然後,他們利用周傢與薛陵的關係,使薛陵寧可自殺,也不能連累到周傢,換言之,假使梁奉有法子使薛陵相信他束手就擒之後,就不敢連累及周傢的話,薛陵一定得答應,這是一着極好之棋,薛陵別說無法破解,甚至事先全然窺測不透。
紀香瓊卻早就看得清楚明白,她以冷眼旁觀,看看薛陵受睏到何等地步。她精密地推算出梁奉這一方的人每一步的進展情形,頗覺有趣。
直到最後,她纔發動她預先佈置好的妙計,在進入周府那些名傢高手之中,有一個人與她暗通消息,並且全力幫助薛陵的,這一位名傢就是董翊林。
他踏入周府之時,周老福業已服下紀香瓊前兩天交給他的藥物,突然死亡,棺木也擡了來放在院子中。
董翊林待梁奉手下驗明老福已死而返去報告之時,立刻掩護薛陵躲在棺內,把老福冰冷的□體壓在他身上,闔上棺木。
他召來一位錦衣衛中的好手陳堅,道:“陳大人,今日之舉非同小可,這口棺木馬上就要擡出去,還是由你親自監送出大門,較為妥當。”
陳堅頷首道:“董老師所慮極是,兄弟當需照辦。”他並不假手周府下人,卻叫數名手下擡起棺木,親自監送。
一路穿過數重屋宇,打側門出府。出得府外,一個高瘦老者突然攔住去路,雙目銳利地盯住這口棺木。這個老者正是朱公明的師兄尹泰。
尹泰的身份衹是冀魯間的武林名傢,可是陳堅已得到梁奉密囑,對這萬惡門的二十餘高手不準違抗,尤其是這位尹泰。
因此他一現身攔住棺木,陳堅立時下令手下們停步,拱手道:“尹老師有何見教?”
尹泰冷冷道:“這口棺木何以煩勞諸位擡出來?”
陳望心中雖然忿怒,面上卻表現得十分恭謙,道:“周府上午有一名老傢人亡故,直到梁大人驗明,方始入棺,並由兄弟率人擡出,以免萬一被對頭利用,得以遁逃。”
尹泰道:“這棺木中衹有一個□體?老夫瞧着重量似是不對。”
他乃是武功高絶之士,一望之下,便發現了破綻。陳堅還未作聲,尹泰又道:”最好還是打開棺蓋瞧上一瞧。”
陳堅當然不敢違抗,所以亦不做聲。方要示意手下放低棺木,忽見尹泰目光凌厲地嚮那幾個擡棺之人註視。
陳堅曉得他是在查看這幾個人有沒有喬裝改扮,心下大怒。不過他仍然不敢發作,反而含笑道:“他們俱是本衛直屬之人,由梁大人親自挑選跟隨入府的,尹老師大可放心。還有就是這口棺木之內,决計沒有問題,我們都在一旁瞧着,並且立刻運出來。”
他故意含混地用“我們”的字眼,使尹泰以為梁奉也曾在場,免得這個老傢夥嚕蘇惹厭。
尹泰冷冷的盯了他一眼,這個老狐狸本是誰都不信的那種人,不過,目下對梁奉所帶領的幾個好手都調查得十分清楚,深知陳堅乃是梁奉的心腹黨羽,决無問題。尤其是梁奉親自監看一切,可見得他對這些事都十分慎重。
他沉吟一下,揮手道:“那就快點去吧,府中還等你們回去幫忙呢?”
陳堅在心中駡一聲:“狗娘養的,老子還須你吩咐麽?”口中卻道:“尹老師說得極是,我們都得趕時間。”
說罷,迅即率衆離開,出了包圍圈,纔把棺木交給幾個做粗活的漢子,擡到城外墓地。
在那荒寂的墓園中,棺木放在一間小屋中,人都走光了,薛陵側耳聽着外面的一切聲音,又等了良久,方始從老福身下翻起,伸手一推棺蓋,喀嚓一響,已經推開。
他跳出棺外,低頭一看,棺木的老福僵冷如故。他不覺嘆口氣,忖道:“他敢是為了我的性命而犧牲了自己麽?”
這時,天已昏暮,外面蕭蕭冷風,吹得墓地中的白楊樹瑟瑟作響,更添一份凄厲的氣氛。普通人處身此地,衹怕駭得不敢再行逗留,薛陵自然不致如此膽小,但仍然感到毛骨悚然。
屋後突然傳來一陣怪異的聲音,似笑似哭,甚是可怕。薛陵頭皮發炸,渾身毛管竪起,側耳而聽。
那陣異聲就在屋後窗外傳入來,他定一定神,走到窗邊,突然推開窗戶,但見外面一片荒涼,樹影處處,根本無法查看得清楚。
他瞧了一陣,異聲已經消失,隨手關上窗子,仔細尋思。忽然有人喝道:“瞧你這一回還逃到什麽地方去?”
聲音微微嘶啞,甚是刺耳難聽。薛陵朗聲道:“什麽人?別裝神扮鬼了,須得小心薛某之劍。”
屋外傳來一聲冷笑,道:“你已陷在天羅地網之中,寶劍雖快,怕也救不了性命。”
薛陵道:“這敢情好。”
迅即掣劍出鞘,提掌嚮後窗遙遙擊去,掌力到處,窗戶砰地大響,但他人反而從門口外躍出。外面是塊空地,四下杳無人跡。他轉眼查看了一陣,卻無敵人,不禁大感奇怪。
忽見十餘慘緑色的鬼火。在右方的草叢間出現。這些鬼火飄浮在草尖,隨隱傳來一陣啾啾鬼語。
薛陵巍然不動,他時常夜行於荒山野嶺,鬼火數見不鮮,是以心中並不害怕。不過由於鬼火一出現,他倒是大為疑惑剛纔發話的是人是鬼?假如有人藏身在草叢樹影之間,便不會有鬼火出現。
他正在瞧着,鬼火中突然冒出一條人影,發出嬌脆的笑聲,道:“你的膽子真不小呀!”
薛陵聞聲大喜,道:“敢是紀香瓊姑娘麽?”
那條人影奔過來,誰說不是紀香瓊。她面上帶着笑,道:“你總算又逃出了朱公明的羅網了,這一次真不容易。要知你雖然武功強絶一時,可是朱公明的佈置足可以把你截下。他可以不管傷亡多少人命,但最後終能使你筋疲力盡而被殺。”
她的話,薛陵不敢不信,當下道:“你真了不起,我若是比得上你一半的聰明,朱公明斷斷不是我的敵手了。”
紀香瓊笑道:“別瞧輕朱公明,說不定他已經率領了數十高手,趕到此地呢!但閑話休提,我先把那位老人傢救活了再說。”
他們走入那間小房內,薛陵點上蠟燭,掀開棺蓋,問道:“你真能救得活他?”
紀香瓊道:“當然啦!他是服了我的一種奇藥,生機全隱,好像是死人一般。不過若然沒有人給他解藥,他便將當真死掉。”
說話之時,已取出藥瓶,撬開了老人的牙關,倒了幾滴藥水進去。然後伸手替他推拿穴道,一面說道∶“他年老血衰,所以須得以推拿手法助他血氣運行。若是年青小夥子,一下子就活轉來了。”
過了老大一會工夫,周老福方始悠悠回醒。在這一段時間之內,薛陵已想妥了如何安置老福餘年的法子。那就是讓他到阿春傢裏與她祖父同住,衹消送點銀子給他,足夠生活之需,便沒有問題了。
周老福回醒之後,起身下地,走動一下,但覺筋骨比以往還要輕健,大為歡喜。薛陵把安置他的意思說出,周老福更為高興,他本是莊稼人出身,其後數十年都離開了田地,着實懷念那些耕種生涯。
他筋骨粗健,目力甚佳,所以自個兒踏着夜色離開,直赴阿春傢的村子。
小屋中□下薛、紀二人,紀香瓊道:“你可有信心能殺死朱公明報仇?”
薛陵道:“信心倒是有,但成功與否,卻不曉得了。”他隨即把如何夤緣識得白英,如何得知朱公明將隱遁於金陵之事說出。
紀香瓊大表驚訝,道:“假如不是那麽湊巧的話,朱公明帶了白英一走,天下任何人也無法找得到他。唉!我畢竟道行尚淺,居然瞧不破朱公明還有一副面目。這個人的心計太以深沉了。他年輕之時,已顧慮到數十年後或者處處失利,必須奔遁,於是一出道就是用的假面目。”
她嗟嘆數聲之後,又道:“這件事你依計進行就是,已沒有更好的法子啦!我衹能提醒你一件事,那就是朱公明將來隱遁在金陵之後,雖說與武林完全脫離關係,但是你還是要高估他一點,莫要以為他孤身一人,別無援手,就可以全無顧慮。”
薛陵不肯放過這個機會,連忙問道:“照你猜想,他還有什麽力量可以憑藉?”
紀香瓊沉吟一下,道:“第一點,你要防備他的屋子裏有各式各樣的機關埋伏,那一定十分厲害。並且連白英也不會知道。”
薛陵插口道:“白英既是與他同居,怎會不知?”
紀香瓊道:“朱公明定會想到一點,假如他隱遁後,還被敵人找到,當然是從白英身上惹來的。”
薛陵恍然道:“原來如此,假使敵人是白英勾來的,她多半有通敵之嫌,所以他留下這一着,以便暗算敵人,穩握勝算。”
紀香瓊道:“朱公明如此多疑狡詐之人,當然會考慮到萬一白英做了出墻紅杏,以致□露了他的□密,惹來強仇大敵。他的機關消息足可以殺害一些仇敵,甚至連白英也在內。不過這衹是一種假設,是否如此,尚未可知。還有一點你得註意的,那就是朱公明可能煉成一種武功,能與敵人同歸於盡。不僅是武功,可能是什麽炸藥暗器。所以你若是到了與他决鬥而又穩占上風之時,務須小心這一着。”
薛陵軒眉一笑,道:“這一着我倒不放在心上,能夠與他偕亡,已無遺憾。”紀香瓊搖頭道:“傢師是你的姑母,她老人傢最□念的是薛傢血脈不中斷。你如此輕生的話,將來她一定十分悲痛,又將怪我沒有好好的幫助你……”
她說到這兒為止,所有的話都很光明純潔。然而薛陵卻忽然曉得了一件□密,那就是姑每一定曾經要紀香瓊嫁給自己。當然由於姑母多年不通音問,所以不知薛傢究竟有多少孩子。但她相信一定還有些未曾訂親的男孩子,可以娶紀香瓊為妻。大概她會有手書給她的弟弟薛爽,即是薛陵之父,在書中定必詳細說明此意無疑。孰知人間風波險惡,薛傢遭遇了滅門大禍,衹□下一個薛陵。而當紀香瓊遇見他之時,卻已情有所屬,並且湊巧的是齊茵已變成了她義妹身份,在情在理,她不但不能橫刀奪愛,還須成全他們的好事。
薛陵默默忖想着,覺得這個猜想一定不會錯。他雖是不知道她對自己的觀感如何,但幸而她也碰上了一位當代無雙的高手,差足匹配。若非如此,薛陵定然感到十分不安了。
紀香瓊沒有做聲,任得薛陵默然忖想。誰也不知道她已瞧出薛陵心中所想的事沒有。在常人而言,自然决計無法察破薛陵的念頭。可是這個智慧絶世,學問淵博無比的紀香瓊卻說不定能夠瞧穿呢!
薛陵定一定神,道:“那麽我該怎麽辦?”
紀香瓊道:“很簡單,你們等到朱公明隱遁之後,立刻到濟南去,在我義父主持之下成親,過一段時間,纔到金陵找那朱公明報仇。”
薛陵嘆口氣,道:“親仇未報,教我豈能安心成傢?”
紀香瓊道:“教你成傢並不是要你享福,而是要你用心修練武功,務求也能贏得朱公明,其次,你替薛傢留下一脈骨血,這也是最重要的事。我告訴你,我將代表傢師,做你男傢的尊長,參與你的婚事。當然金明池也會跟我一道去……”
這後面的幾句話乃是一殺手鍆,她本來不想施展的。原來紀香瓊急於促成這件婚事之故,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已查出了李三郎的底細。她深知像薛陵這種性格的人,一但曉得了內情,百分之百會離開齊茵。因為薛陵和李三郎已交上朋友,意氣相投,可以共生死患難。這種友情將使他不顧一切的離開齊茵。
書中交代,李三郎的的確確就是杭州李傢的少爺李雲從。他失意於齊茵之後,便離傢出走,浪蕩飄泊於江湖。他的武功得有真傳,等閑之人真比不上他,是以不但沒有送命,反而闖下了“惡浪子”的聲名。
他的種種邪行,都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心裏産生的,但他的本質其實仍然俠義熱腸,並不肯枉殺好人。當他認識了薛陵,得知薛陵的相貌、人品、武功都強過自己甚多之際,曾經極度痛苦。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常態,甚至反而覺得安慰而隱藏起自傢的一切,設法促成薛、齊的好事。
李三郎並非容易認輸的人,衹是因為薛陵的俠風義行,令他十分欽敬。另一方面他自傢曾經墮落過,自問已配不上齊茵,所以反而心平氣和,决意排除了齊茵的影子。這一次在開封府,他四方流浪之故,識得朱公明手下之人,偶然得知朱公明率衆圍捕薛陵的消息,便找了一個頗有膽色俠氣的妓女搭檔,冒充薛陵和齊茵,終於及時救了他們,因為當時薛陵正在運功療傷,如若不是得到李三郎他們冒充,拖延時間,他當時必死於朱公明金刀之下。
紀香瓊竟查明白了這些內情,因此,她為了義妹齊茵的終身,也為了薛傢着想,便想法子要使薛陵早日與齊茵成親。等到生米已變成熟飯,就不成問題了。
她見薛陵不肯答應早早成親,生怕夜長夢多,生出變化,所以故意使出殺手鍆,說出金明池也要參加婚禮。果然薛陵登時會錯意思,以為她是想利用這件事,使金明池死了對齊茵之心,這樣當然會把情感都用在紀香瓊身上。
薛陵當真是這麽想,他一嚮是為了別人可以犧牲很多的人,當即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大傢約定兩個月後在濟南碰面。
問題解决之後,紀香瓊便要先走。她姍姍走出門口,薛陵忽然叫道:“姑娘等一等。”
她停住腳步,回頭微笑道:“什麽事?”
隨即又道:“要不要我猜上一猜呢?”
薛陵搖搖頭,道:“不必了,我是在想,你是我姑母的愛徒,又是齊茵的義姊,我承你多次相助,心中自然十分感激……”
他說了不少話,仍未說到叫她停步之意。紀香瓊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道:”我今年二十四歲了,你衹有二十二,我知道得十分清楚。”
薛陵頓時楞住,心想她的腦子不知是什麽物事做的,如何便這般機靈?敢情他正是想問問她的年齡,再設法開口請她結拜為姊弟或兄妹。她居然一一道出年歲,不知她早就猜出他的用心了。
紀香瓊想了一下,道∶“你也曉得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結盟之後,你將來對付金明池之時,就更加棘手了。”
薛陵點點頭,道:“我知道,但這個睏難必定有法子解决的。”
紀香瓊道:“金明池此人氣量偏狹,假使他娶我為妻,又知道我們有結拜之情,他仍然不會就此罷手,甚至反而會更加對你妒恨而激起不可遏止的殺機。”
薛陵平靜地道:“我也明白這一點,他會覺得大傢都對我很好,因而無法忍受。但衹要你不嫌棄我,我還是希望能夠與你八拜結盟。”
紀香瓊大為感動,心想薛陵之所以能得到許多朋友為他賣命,便是這一點俠骨義腸了。
她深知薛陵是為了將來有莫大的理由不殺死金明池,纔苦苦的要跟她結拜。這麽一來,金明池若是娶了紀香瓊,便是他的姊夫了,他縱然有天大恨仇,也不能殺死金明池。
此舉無異是替他自己加上一個枷鎖,使他自己無法的放開手去拚鬥。但他唯有如此方能表示心中的感激,以及報答紀香瓊的恩情。他根本不考慮到其他的睏難,而所謂豪俠氣概,正在這等地方可以見得出來。
紀香瓊感動之餘,不再多說。兩人遂敘述過年庚,撮土為香,行八拜之禮。從此之後,他們便是姊弟稱呼了。
快到天亮之時,薛陵又回到周府,躲在周彥修的書房內。這是紀香瓊的主意,為了防備萬一□漏機密,假如此處棺中失去死□,被周府之人宣揚出去等等。他必須見到周彥修,說明內幕。讓他小心掩飾一切痕跡。好在這一次大搜之後,朱公明、梁奉决不會再懷疑到周傢,他大可以在老地方耐心住滿□下來的十日時限。
周彥修見到故人之子,驚喜交集。隨後又聽薛陵說出他就是梁奉欲得之人,更為憂慮。
直到他聽完薛陵所述,總算是略略放心。
他把朝廷的近況告知薛陵,原來他雖是告老致仕,卻仍然未脫離政海,京師朝廷的變動,他都曉得。他分析給薛陵,認為國事已漸有起色,嚴嵩目下雖然仍是權勢薫天,炙手可熱。但由於外患頻仍,他委派的官吏又盡是貪墨無能之輩,朝政弛廢,終必招致大禍。嚴嵩一旦下臺,定有名臣應運而生,輓救國運。到其時,他薛傢的含冤亦可洗雪了。
他們衹談了一會,薛陵便匆匆離開,約定在十日之內不通消息,以免萬一被敵人查出。
於是,薛陵再次回到那間貯物的天花板上,開始忍受這寂寞無聊的日子。
經過這一番波折,薛陵反而平靜得多,心安理得地勤修內功。他自從得到齊茵助他療傷,陰陽調合,內功已精進了一步。接着下來就東奔西走,從來沒有定下心精研苦修的機會。
現在他有十天功夫,這十天之中已註定他不能做任何事情,連離開一下也辦不到。是以他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時光,也不去思想任何事情。這一來,他自然而然把全部心神貫註在修煉內功一事之上。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間已過了八天,薛陵冥坐不動,聲息全無,他已冥坐了三天之久,全沒進食,他衹覺得靈臺越來越發澄明空澈,似是能透視山河大地,以及那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他好像能夠神遊萬裏,瞬息之間,飛遍宇內。
這種奇異的境界從來未曾有過,他在靜中所生出的智慧,固定在一點,這一點便是內功的玄奧。他一直試探那一條途徑可以使他內功更進一步,而不是單單功力精進而已。
時光在無聲無息中溜走,又過了五天。周府老太爺周彥修不安地等候着薛陵,他們本來有過十天之約,但現在已過了三天,還不見他出現。周彥修如若不是曾在宦海浮沉多年,因而極是忍得的話,一定會到那間貯物室去找他。
他自然有很多的假想,而且幾乎都是不祥的,例如薛陵業已餓死?或是病倒以致無法行動,終於死亡等等。饒是如此,他始終牢記住薛陵警誡他不可去找他的話。薛陵再三告訴他說,敵人乃是舉世無匹的大惡人,極為厲害,說不定目下還派人在暗中伺窺他的動靜。因此他如若走到貯物室去,一定會被敵人查出。
這天晚上,周彥修忍無可忍,獨自悄然步出書齋。他在院門外左右瞧看了一會,毫無可疑朕兆。這纔邁步走去,暗影中一道人影竄過墻頭,在黑暗中跟躡着這位老人。
不久,周彥修已走到了本宅的最後部份,經過廚房外面的天井,走入那個貯物的小院落中。
那道人影已經在屋頂的暗處窺視着他的行動。周彥修年紀老大,耳目不靈,當然不曉有人跟躡。即使他尚是少壯之際,亦無法發現那個夜行人的跟蹤。
他推開了房門,低聲道:“賢侄可在上面?”
薛陵剛剛從長時期的冥坐中回醒,他面上泛起滿足的,舒服笑容,應道:“老世伯怎的親自來啦?”
說時,揭開天花板,飄落地上。
房中十分黑暗,薛陵卻能清清楚楚地瞧見了彥修寬心安慰的表情。他問道:“小侄敢是過了約定期限麽?”
周彥修道:“原來你已忘了時日,怪不得總不見你來找我,約定之期已過了三日之多啦!你薛傢衹有你這一滴骨血,使我十分耽心,忍不住來此瞧瞧。”
薛陵聽了這話,不由得憶起紀香瓊要他前赴濟南,盡快與齊茵成親之事。她也是希望他早早替薛傢留下後代,方可放手全力對付那個可怕的敵人。薛陵在黑暗之中,自個兒微笑一下,想道:“也許她是深怕我敵不過金明池,為他所殺。因此,她勸我快快留下後代,但我卻不定會輸給他呢!”
想到此處,雄心大為振奮。他對周彥修道:“小侄是因為勤修內功,忽然悟出一個法門,專心壹志的鑽研,以致打坐了八夜之久。”
周彥修道:“我雖然不懂得武功,可是聽你這麽說,也知道定必是得到大成就無疑。賢侄如果沒有什麽妨礙的話,可傳授一點與我,免去竜鍾衰頽之苦。”
薛陵道:“老世伯放心,小侄還辦得到這一點。現在你老別動,小侄得出去對付一個人。”
周彥修驚訝的目瞪口呆,這時薛陵已疾若飄風地撲了出去。他一起落,就躍到那夜行人藏身之處,黑暗中冒出人影,急急逃走。薛陵冷笑一聲,心想:“我早就猜想是你這□了。”
心念轉動之際,已自一長身,伸手抓住那個夜行人。他五指落處,已扣住那□的穴道,是以毫無聲響,隨即飄落院中,低聲道:“老世伯請出來瞧瞧。”
周彥修走出來,院落中有星月的光輝,比房間當然光亮得多。他仔細一瞧,哎了一聲,道:“是李騰麽?”
薛陵道:“誰說不是,這□已夤緣投了錦衣衛,做梁奉的爪牙。想是奉命嚴密監視您老的行動,當您老來時,小侄在靜中查聽出還有人跟躡在後,所以剛纔一出來就立刻擒住,除了他之外,已沒有別的人了。”
周彥修沉吟忖想一下,他本是富於機謀,擅於應付各種風浪之人,這刻毫不驚慌,細細尋思如何解决這個局面。
薛陵低聲道:“假如老世伯有意除去心腹之患,為周傢子孫日後安全之計,小侄聽憑差遣。”話中之意,不啻表示說可以代他殺死此人,永除後患。
周彥修沒有哼聲,仍然冷靜地尋思整個局勢,以及利害得失。這個李騰一嚮是害群之馬,周彥修知道得十分清楚。尤其是目下已投入東廠,更加不得了。他考慮的衹是善後問題,例如東廠方面如若派人來查,如何纔應付得過等等問題。
薛陵五指上的力道漸增,已到了快要殺死李騰的邊緣。但等周彥修一句話,生死立决。
周彥修道:“賢侄能不能毫不落痕跡地帶走此子?”
薛陵道:“當然辦得到,小侄還能使天下任何人都永遠找不到他。即便是東廠那些人也查不出一點綫索。”
周彥修道:“梁奉大舉圍搜,也捉不到你,可見得你一點也沒有吹牛。好吧,這個無賴漢交給你辦。”
薛陵內力一發,李騰頓時了帳,他挾着李騰一同到書房去,挑燈落坐。當然那□體是放在外面。薛陵告訴周彥修說,他這就要離開此地,對敵人展開打擊,時間無多,這會便須傳授他內功法訣,並請他代傳與他的小孫子周延高。
說起周延高,他順便把阿春之事說出。周彥修道:“那女孩子目下既是你們的愛徒,身份不比尋常,我將派人嚮她爺爺提這門親事。”
一切都十分美滿,薛陵辭出之時,已經是四更時分,他挾着李騰□身,出得城外,好不容易在荒野中找到一個很深的坑洞,便把□體埋在裏面。
到他辦妥了之後,已經天色大亮。他在曠野中調息吐納了半個時辰,找個水池洗洗面,整好衣冠,便踏上大路,直奔開封府。
他在路上找一個趕車的,給他一點銀子,命他帶信到廢寺給齊茵。這件事辦妥了,便大搖大擺的前赴開封。
翌日中午時分,他從容入城,忽見兩個壯健大漢奔上來,嚮他拱拱手,道:“可是薛老師麽?那邊有許多朋友正在等候大駕。”
薛陵一點也不驚訝,好像早就知道必有這等情事發生。他點點頭,跟隨那兩名壯漢一同走去。假如在那廂等候他的人乃是朱公明以及一衆萬惡門高手,他此去當然危險無比,很難逃得性命。
但他卻很有把握,因為紀香瓊也認為朱公明當真會隱遁,决計錯不了。
不一會,他已跨入一座府第之內。在外面瞧不出半點痕跡朕兆,教人無法猜測裏面藏着些什麽人物。
大廳內影綽綽坐得有不少人,薛陵用心一瞧,首先見到其中一個女孩,相貌妖媚,心想她莫非就是香□子蔡金娥麽?
要知他出道至今,雖是多少次出生入死,歷盡艱險,但還未與這些武林名傢高手正式見過面,大傢都衹不過是聞名已久而已。
他軒昂地踏入廳中,炯炯的眼神掃掠過全廳之人,一共有十四個人之多,卻不見朱公明和梁奉的蹤跡。
一個五六旬的僧人站起身,念聲佛號,道:“貧僧雲峰,你當真就是薛陵施主麽?”
薛陵微微一笑,瀟□之極。座中的香□子蔡金娥眼都直了,心想:“我本以為金明池乃武林中第一美男子,敢情還有一個比他更英俊的。”
薛陵雖是沒有回答,但神情中已等如默認了,雲峰大師當即介紹廳中諸人,共計是武當的沙問天、滄浪一劍葉高、惡州官閻弘、蔡金娥、秦三義、姚海、董翊林、白陽,他乃是順着位介紹,每當介紹一人,這個人就立起身,點點頭。
白陽起身之時,薛陵特別註意他一眼,但見得他長得相貌不俗,約是五旬上下,想來年輕之時,定必甚為英俊。
接着便是兩個相貌如一,身體粗壯的中年漢子起身,雲峰禪師介紹道:“這兩位是北邙派高手邱傢兄弟,左邊是邱左雷兄,右邊的是邱右電兄。”
老和尚微笑一下,纔又道:“其實誰也分辨不出他們兩位,衹是據他們自己說有這麽一個習慣,老大一嚮站在左邊,並且慣用左手,老二永遠站在右邊,用的是右手。”
香□子蔡金城別有用心的笑了數聲,心想:“假如他們娶了妻子,倒是很使女人們睏惑不過之事。”
雲峰禪師繼續介紹的是峨嵋派高手邢一竜,泰山派名傢譚以智,最後一位年紀甚輕,衹有三旬左右,背負長劍,衣飾古□。他起身之時,薛陵見了不禁心頭一動,忖道:“此人氣度深沉,外表雖是平凡不過,其實恐怕全廳之中要數他最是高明。”
耳聽雲峰禪師說道:“這一位乃是來自遠道的朋友,姓方名錫,乃是昆侖劍派傳人。”
薛陵不覺嚮他拱拱手,道:“昆侖山遠在城外,貴派之人近百年以來罕得踏入中原,今日真是幸會了。”
方□衹拙□的笑一下,便坐下了,他的神態一望而知乃是不擅言詞之人,倒不是瞧不起薛陵或是敵視他而不予回答。
薛陵接着嚮雲峰禪師道:“今日在座的俱是當今天下的名傢高手,在下有緣拜識,實感榮幸之至,衹不過何以不見霹靂手梁奉?”
沙問天道:“他有職責在身,昨日已退京師。”
薛陵哦了一聲,又道:“然則諸位召喚在下,不知有何事吩咐?”
他的態度以及口氣都十分平淡自然,好像决計不會有什麽不利於他的事情發生一般。
雲峰禪師正待開口,葉高已搶先說道:“二十餘天之前,你不是在杞縣麽?”
薛陵點點頭,他又道:“其後又前赴寧陵對不對?”
薛陵頷首道:“不錯。”
葉高發出一陣冷笑,道:“那麽你當也知道我們這些人俱是參與圍捕你的事了,對也不對?”此言一出,空氣頓時大見緊張。
薛陵冷靜如常,道:“我當然曉得諸位應邀搜捕在下之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