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武侠>> 梁羽生 Liang Yu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
冰魄寒光劍
  第一章 橫跨昆侖來絶域
  第二章 藏身冰𠔌遇奇人
  第三章 魔鬼城中聞玉笛
  第四章 寒冰窟裏見奇珍
  第五章 布達拉宮參活佛
  第六章 珠峰腳下會奇人
  第七章 古堡深宵竜虎鬥
  第八章 王宮異事露陰謀
  第九章 冰彈玉劍伏魔頭
  第十章 幽𠔌寒泉睏豪傑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洞房紅燭結鴛鴦
第一章 橫跨昆侖來絶域
  針迷舵失怕昆侖 穴處巢居何足論
   手把黑紋藤竹枝 靈山頂上叩天門
  像一個倚天枕地的巨人,昆侖山脈橫互在新疆的邊境,那綿延無際的山峰,終年掩蓋着嗤嗤的白雪,遮斷了西藏對中國內陸的交通,從古以來,造人西藏的族人已是不多,而這一條路,更是聞名中外的艱險之路。
  然而此際就有一個旅人,居然越過了昆侖山,踏進了西藏的土地,他回頭一望,昆侖山已是遠遠的被撇在他的背後了,想起那巢居穴虛的艱險旅程,他不禁傲然長嘯,被襟迎風,朗吟詩句!
  這一個旅人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少年人,名叫做桂華生,正是武當派北支掌門人,又是名列“天山七劍”之一的桂仲明的第二個兒子。雖然是僕僕風塵,仍掩蓋不了他的英風豪氣。
  衹聽得他對大山,縱聲笑道:“晦明憚師的話倒不是故意嚇人,但若說攀上昆侖,就能夠杖叩天門,卻也未免誇大!”原來他朗吟的這一首詩,正是天山派的創派租師、那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晦明憚師在昆侖絶頂所題的詩句。
  桂華生幼承傢學,少負盛名,在三兄弟之中以他最為傑出,可是前幾年在一個偶然的場合中,卻敗在天山派第四代傳人唐曉瀾和馮瑛夫婦的創下,他的父親名列“天山上劍”,本來和天山派的淵源極深,可是他就咽不下這口氣。故此他遍遊名山大川,遍訝高人異士,立下雄心大志,要自成一傢,再創劍派。
  他回頭望了一下昆侖,再轉過身來,凝望前面的高山,那是足與昆侖共比高的念青唐古拉山,禁不住笑道:“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初到天山,以為天山高不可攀,而今看來,昆侖山和含青唐古拉山也不見得就低於它了。聽說西藏與尼泊爾的交界,還有一座喜馬拉雅山,那纔是天下第一座高山。可見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話是不錯的。武林之中近百年來,都公認天山劍法是天下至高無上的劍法,哈,我就偏偏不信這一句話。當年晦明禪師創立天山劍術,號稱已擷取了咎傢各派劍術的精華,然而這“各傢各派”何普包括了西藏,更何曾包括了中國以外的地方?”面對大山,忽發奇想,要橫穿大漠,攀越高山,浪跡天涯,觀光異域,尋求那絶世的武功。
  正自冥思,忽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嗚嗚的號角聲,聲嘯長空,摹山回響,聲音單調而又凄厲。這時天近黃昏,夕陽返照,雲彩迷離,鮮紅如血,加上這凄厲的號角聲音,饒是桂華生膽大,也不覺有些毛骨煉然。
  桂華生跟着那號角的聲音,走了一會,走到了一個兩山夾峙的幽𠔌,山𠔌下一群藏人吹着長長的號角,擡着一專有三個頭的坤像,神的一頭塗白色,一頭黑色,一頭紅色,藏民們就圍繞在押像的周圍,且舞且歌。
  桂華生在人西藏之前,普搜閱過許多有關西藏風俗的書籍,也曾跟一些到過西藏的香客學習藏語,知道這個神像乃是喇嘛教中的護法督“節都巴”,非是重大的節日或者要嚮尊押攘解什麽的話,不會擡它出來。駐足一聽,但聽得他們唱的是西藏的“招魂歌”,歌辭的大意說道:“拜請尊貴的護法神,體念他們是還來的異鄉人,請大押從魔鬼手中奪回他們的靈魂,讓我們也得安心!”翻來覆去,唱了一遍,又是一遍。
  桂華生心中一凜,想道:“那裏來的異鄉人?是染了重病憊是受了什麽災難?要驚動藏民請出護法押來為他招魂?”心想“招魂”無濟於事,自己隨身帶有醫藥,不如走去看看,若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藏民們看見又是一個異鄉的旅客來到,都有幾分詫意,一個長老走了上來,捧上一個用骼褸頭做的酒器,盛着滿滿的酒,酒色青緑,泛有幾點血花,這是西藏在舉行宗教儀式時,迎接賓客的見面之禮,酒是用青棵釀成的“嗆嗆”酒,帶有點苦澀的味道,桂華生一口氣喝了,衹聽得那長老說道:“尊貴的客人,不是我們慢客,這裏有兩個在魔鬼城中被勾了魂魄的人,衹怕他們的邪氣會衝犯了你,還是請你快快離開了吧。”
  桂華生詫異之極,問道:“什麽魔鬼城?”陡然間狂飆驟起,那長老顫聲叫道:“你瞧,那不就是魔鬼城?”桂華生隨着他仰頭一望,但見天邊的雲霞中,隱隱現出城廓的影子,街道房屋佛塔城墻,依稀可辨,霎那之間,雲彩變幻,這些幻像又歸於無有。那些藏民,連長老在內,都在低頭膜拜。
  桂華生不禁啞然失笑,這乃是“海市唇樓”的幻景,在海邊和在沙漠之上都不難遇見。
  桂華生雖然不能像近代的科學家一樣解釋它的成因(按:這是一種因光綫折射而生的現象。)但他在橫過新疆的大戈壁之時,也曾見過幾次,一點不以為異。
  那長老眼光一瞥,見桂華生翹首長天,兀立不拜,駭然叫道:“魔城現影,你不求饒,節都巴也庇護不了!”桂華生正想勸他不要庸人自擾,忽然狂風又起,風中雜有諸種怪聲,有如戰鼓雷鳴,有如猿啼虎嘯,有如想婦哀泣,有如戰士高歌,諸聲雜作,湯人心魄。驟然間,一股狂風,夾着砂石臺來,把那尊三頭押像的“節都巴”顧到地上,碰得稀爛!
  藏民們發一聲喊,顧不得黃沙撲面,登時在狂風中四散奔逃。要知道“節都巴”乃是他們的護法大神,神像吹塌,這乃是護法押給魔王打敗的兇兆,教他們焉得不懼!
  狂飆怒捲,地暗天昏,桂華生也幾乎約吹得站立不穩,心中想道:“這風勢果然猛烈,那風中的怪聲更是驚人,風從藏民所說的魔鬼城那裏臺來,怪不得他們以為是魔鬼所發的旋風了。”
  幸而狂風來得快去得也快,片刻之後,風停沙靜,又具氣明天清,但見法器儀仗,撒了滿地,地上躺着兩個被黃沙淹沒了面孔的人,看他們的裝束,似是漢人,當然也就是藏民們要為他們“招魂”的那兩個“異鄉人”了。
  桂華生解下隨身擄帶的水囊,拂拭掉他們面上的塵沙,用清水給他們洗得乾乾淨淨,那兩個漢人露出廬山真相,卻今桂華生駭着了。
  這兩個人一個是大約四十來歲的軋須大漢,另一個卻是十三四歲,眉清目秀,面如冠王的童子!桂華生失驚叫道:“這不是唐賽花的養子唐靈嗎!”
  唐賽花是四川暗器名傢唐三先生的女兒,她的丈夫王放在河南巡撫做總捕頭,被天山女俠馮琳所殺,唐賽花沒有兒子,就收養了這個唐靈。當真是愛逾親生,珍同拱璧,但卻有一樁奇怪之處,桂華生和四川唐傢乃是世代交情,卻從來不曹聽到過唐三先生或唐賽花提過這孩子的來歷,不過這孩於倒買聰明伶俐,惹人喜愛,桂華生在唐傢作客之時,也曾教過他幾手武功。
  再仔細一看,這軋須大漢也似曾相識,鴦然想起,這人乃是已故的徵西大將軍年羹堯的心腹武士葛騰竜。葛騰竜的武功在年羹堯帳下倒算不得是上上之選,但卻頗饒智計,熟讀兵書,是以年羹堯對他優禮有加,卻反而在一般武士之上。後來年羹堯因為功高震主,被雍正貶到杭州去守城門,終於還是免不了被朝廷處死。在年羹堯被貶之時,親友部屬風流雲散,大傢以為這葛騰竜或者會追隨他們的,但葛騰竜也隨着他的被貶而消聲匿跡,當時也頗普引起江湖上的談論,但大傢想到“樹倒猴子散”這句老話,也就不以為異了。想不到這葛騰竜竟然會出現在西藏,而且同唐賽花的養子在一起!
  這真是難以想像的事,唐賽花怎捨得讓唐靈跟年羹堯的武士遠涉西藏?唐傢一嚮不理世事,與年羹堯絶無瓜葛,更是自己深知,這孩子又是怎麽認識葛騰竜的?若說是這孩子私逃,他又怎麽有這膽量?他又怎捨得養母的深思?
  而更奇怪的是他們為什麽會昏迷在這沙漠之上,以至驚動藏民為他們招魂?
  桂華生仔細審視,他們身上並無受傷的跡象,撫他們脈息,也很正常,不似是被高手點了穴道,但見他們雙頰暈紅,有如中酒,不論怎樣搖俺,總是不醒,饒是桂華生乃武學大行傢,也看不出所以然來!
  桂華生疇蹈了一陣,鴦然想起來道:“我何不取出天山雪蓮來試它一試?”天山雪蓮善解諸般邪毒,桂華生在新疆漫遊之時,費了無窮心血,纔在天山北高峰取了三朵,這花開時大如海碗,燦若雲霞,而今乾癌收縮,也還有拳頭般大,取出來時,但覺一縷幽香,沁人鼻觀。
  桂華生將天山雪蓮放近他們的鼻觀,過了一會,他們的鼻息漸漸轉租,葛騰竜首先醒轉,見佳華生按劍怒視,駭然叫道:“你是誰,這是什麽地方?”桂華生哼了一聲道:“待這孩子醒來,再和你說話。”
  過了半晌,唐靈也悠悠醒轉,一見桂華生,喜極而呼:“桂叔叔,這裏是魔鬼城嗎?”
  桂華生心頭一跳,道:“什麽魔鬼城?”但隨即面色一沉,道:“唐靈,你且待我先問這。”轉過而來,同葛騰竜喝道:“你好大膽,居然敢拐騙店傢的孩子!”
  葛騰竜這時神智已清,聽了唐靈的稱呼,也認出了桂華生,仰天笑道:“好一位打抱不平的俠客,不分皂白,就胡亂加人罪名,你問這個孩子是我拐走他的嗎?”唐靈叫道:
  “不,桂叔叔,是我跟他走的。”桂華生怔了一怔,道:“你為什麽離開母親,跟他出走?
  你知道他是誰嗎?”唐靈道:“他是葛騰竜叔叔。”至於為什麽離開唐傢,他卻避而不答,看他眼珠閃動不定,竟似大人們想什麽事情似的,不似孩子的神情。
  桂華生疑心大起,想不出葛騰竜是用什麽方法騙走這個聰明的孩子,按劍說道:“把孩子交給我,你自己回去唐傢請罪!”唐靈道:“不,我自願跟他,請你不要將葛叔叔難為。”桂華生不理唐靈,嚮葛騰竜斥道:“我不知你是怎樣迷了這孩子的心竅,總之,你若不將這孩子給我,咱們今日就按照江湖的規矩,手底見個分明。”葛騰竜淡淡說道:“我不是你的對手,這點我還有自知之明。”當年年羹堯進兵青海,桂華生義救一個土司突圍,普殺傷過年羹堯的幾名武士,葛勝竜自是知道這件事情。故此怎樣也不肯與桂華生動手。桂華生道:“好,那就把孩子交給我!”葛騰竜道:“不,孩子也不能交給你。”桂華生怒道:
  “虧你還算是江湖上的一號人物,好不知羞,你怕死麽?”
  葛騰竜仰天笑道:“若是怕死,我也不肯歷這麽多的艱險,帶這孩子到西藏來了。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我死後,沒人扶助這個孩子!!”
  桂華生斥道:“鬍說!這孩子自有他的養母照料,要你操什麽心。”手按劍柄,作勢就要動手。唐靈叫道:“桂叔叔,你若是疼我,就請你不要把他難為!”桂華生道:“為什麽?”唐霸道:“我這一生是跟定葛叔叔的了。你若將他殺死,叫我依靠誰人?”
  桂華生“咦”了一聲,盯着唐靈問道:“你今年怕有十三四歲了吧?怎的還是這般的不懂事體?唐公公和你的媽媽待你還不夠好麽?你怎麽就不念他們的養育之恩?”唐靈眼淚欲流,他本想不說,卻怕佳華生將葛騰竜殺掉,眼珠兒轉了幾轉,焉然叫道:“不,我不是唐傢的孩子!”桂華生怒道:“你自小便是唐傢撫養,養母恩情此生母更深:”唐靈叫道:
  “我還有自己的父親!”桂華生心中一動,道:“誰?”唐靈傲然答道:“我的父親是普統率百萬大軍的年大將軍!”
  桂華生心頭一凜,怎樣也料想不到:原來唐賽花收養的竟然是年羹堯的兒子。衹聽得唐靈硬咽叫道:“養母的深思固然不容忘記,生身之父的冤仇,做兒子的更是不能不報呀!”
  年羹堯當年為雍正東徵西討,助約為虐,豪傑義士,無不切齒痛恨,他後來被雍正殺掉,雍正被呂四娘殺掉,這兩件事情都曾經大快人心。桂華生眉頭一皺,通:“咦,你還要報什麽仇?”唐靈以袖拭淚,大聲叫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難道我的父親就是應該枉死的嗎?”桂華生心中說道:“不錯,你的父親正是該死的人!”這話在舌尖打滾了好幾遍,終於還是吞了回去。心中想道:“年羹堯有罪,這孩子無罪。他將來總得明白他父親是怎樣的人,但這時他年紀還小,我若說了,他這稚弱的心靈如何負擔得起,”呼了口氣,微笑問道:“你待怎樣報仇?”
  唐靈鼓起眼睛對桂華生看了幾眼,對桂華生的敵意稍稍減輕,說道:“葛叔叔教我,清廷對西藏是鞭長莫及,咱們在這裏立下基業,將來便可以在這裏舉兵,勝可為王,敗方可以據地固守。”說話的神氣,儼然就像他父親生前發號施今的神情。
  桂華生心道:“真不愧是年羹堯的兒子,這葛騰竜也不愧是年羹堯的智囊,如此深謀遠慮:這事情我可不能不管了!”將唐靈輕輕的拉了過來,含笑說道:“你這孩於倒有志氣,但是非善惡,這得分個清楚。”唐靈道:“怎麽,你說說我聽”。桂華生道:“你現在受了毒香,應該先睡一覺,睡醒之後,我持相你說。”輕輕一揉,開了他的暈睡穴,然後轉過身來,怒斥葛騰竜道:“好呀,你將一個好好的孩子引人歧途,這罪過還在殺人放火之上!”
  葛騰竜道:“我救他為父報仇,又有什麽罪過了?”桂華生道:“年羹堯此人,國人皆日可殺,怎值得為他報仇?”葛騰竜道:“別人殺年羹堯猶自可說,雍正是年羹堯一手扶起來的人,我不為年大將軍報仇,怎消得這口胸中憤氣?何況年大將軍生前以國士時我,我自當以國士報之,別的人對他如何議論,我都不管。”桂華生心道:“曹操也有知心友,此話果然不假。”眼珠一轉,問道:“雍正不給呂四娘殺了嗎?你要報仇,這仇也已報了!”葛騰竜道:“雍正雖然死了,這江山還是愛新覺羅氏的江山!”
  桂華生凜然說道:“好,想不到你這年羹堯的心腹武士,說話的口吻竟和江湖義士相同!好呀,他若是為漢族報仇,驅除撻虜,這我不管。但你得帶這孩子,先交回他的養母,待他長大之後,再由他自擇前途,這話你依不依從?”
  葛騰竜沉思有頃,道:“也罷,看在你今日救我們二人性命的份上,我也得賣你一個人情。”其實葛騰竜立志推翻清廷的目的卻和江湖的義士大不相同,他是想利用年羹堯的兒子作為號召,以遂個人野心:同時見唐靈天賦聰明,是個可以扶得起來以圖王霸之業的人,故此不惜費盡心機,衝難犯險,將這孩子誘出唐傢。
  佳華生卻把葛騰竜這人看錯了,心中想通:“年羹堯一死,他的舊屬想撇清還來不及,這人居然有此傻勁,雖說愚忠,也還算得是個有血性的男子。”見他答允,欣然說道:“君子一言……”葛騰竜接口說道:“快馬一鞭!”桂華生哈哈大笑道:“好,我相信你!你把這孩子帶回唐傢,我寫一封信給唐二先生,請他們不要將你怪責。”擡起一塊藏民掉落在地上的一塊羊皮,用劍尖刺出了幾行書倍,葛騰竜鄭重的將羊皮書藏在貼身的汗衣袋裏,其實心中正在另作盤算。
  桂華生正想把唐靈弄醒,想起一事,住手問道:“你們剛纔說什麽魔鬼城?是怎麽中了毒的?”葛騰竜道:“為了這魔鬼城,我普經暗中窺探了好幾次。前幾次不敢走近,衹在對面的山峰了望,這次稍微走近,卻不料一陣異風吹來,便告昏迷不醒了。”桂華生詫道:
  “當真有什麽魔鬼城?”葛騰竜道:“這裏的藏人,人人都能說一大串魔鬼城的奇跡,我看衹怕有甚麽異人住在裏面也說不定?我在對面山峰了望,就曾經有一兩次見過裏面有梟梟的炊煙升起,臺風之時,那各種各樣的怪聲也真是湯人心魄!”桂華生道:“我聽過啦。”對風中的怪聲,尚不覺怎麽,聽得裏面有炊煙卻大是引起心中的疑惑,問道:“那麽你見到山中果然是有一座城麽?”葛騰竜道:“昨晚我們冒險走進山𠔌,衹是隱隱看見山頂有一座圓塔形的尖頂,還未看得清楚,一陣狂風臺來,風中帶有莫名其妙的異香,我們便一直睡到你來的時候纔醒!”
  佳華生心道:“看來這魔鬼城當真是有一些古怪,我既到此間,倒不可不去一看了。”
  伸出手掌,在唐靈身上輕輕的拍了兩下,解開他的穴道,唐靈一覺醒來,見桂華生與葛騰竜相嚮而立,眼光神色,甚是柔和,喜而笑道:“兩位叔叔,你們和解了麽?”葛騰竜道:
  “我和你的桂叔叔本來就沒有什麽冤仇,說清楚了,他當然不會再將咱們難為。”故意強調“咱們”二字,在孩子的心靈中種下這樣的觀念:衹有他纔是與自己緊密聯結在一起的人,無形中把桂華生隔開一層了。近代的兒童心理學家有所謂的“暗示教育”的方法,葛騰能當然不懂得這個名詞,但他把唐靈哄得服服貼貼,所用的手段,正是與這種教育方法暗暗符合。
  唐靈叫道:“桂叔叔,你真是一個大大的好人,你不再攔阻我替父親報仇了吧?”桂華生眉頭一皺,緩緩說道:“是非善惡,不是很簡單的就能分別出來,對你好的人不見得就是大傢公認的好人。要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是不對,應該多聽一些人的議論。好吧,現在我所說的話你未必明白,你回去問問你的母親和唐公公,再過幾年,待你長大之後,以你的聰明,定然能夠明白事理。”唐靈聽得甚為氣悶,似懂非懂,聽說之後,大聲叫道:“說來說去,你還是要我回唐傢嗎?”葛騰竜暗暗嚮他拋了一個眼色,通:“靈兒,你的桂叔叔是一番好意,咱們現在就走吧,你跟我走,準保沒有錯兒。”
  桂華生目送葛騰竜撓了唐靈走過山坡,背影冉再而沒,心中一動,但覺放任唐靈跟他,總似有些不妥,但自己漫遊西藏,勢又不能將他帶在身邊,葛騰竜既然允諾將他帶回唐傢,那也衹得任由他們走了。
  桂華生歇了一會,吃了一點乾糧,待得草原日落,月亮東升,便嚮着藏民所指的魔鬼城方向而去。
  走過一片草原,前面是一片沙漠,好在這沙漠方圓不過十數裏,走了個把時辰,也穿過去了,前面又是一片草原,走到午夜時分,念青唐古拉山已在目前。桂華生走進那喇叭形的𠔌口,擡頭一望,且見山上冰川交錯,儼若銀竜交舞,在黑夜之中發出一種淡淡的藍光,莓然間狂飆又起,風中果然帶有一種異香,中人如酒,桂華生情思昏昏,楓楓欲睡,急忙將天山雪蓮拿出,放在鼻觀下深深呼吸,仍嚮前行。風愈臺愈大,日間所聽到的各種異聲,又隨着狂風吹來,儼如萬馬奔騰,千軍赴敵,雄壯、凄槍、哀號、溫婉,各種調子都有,真像極不和諧的大合奏,比日間所聽,更覺驚心動魄。桂華生堵着耳朵,貼着山腳的峭壁前行,月光之下,但見山壁上無數小孔,就像蜂巢密佈一般,忽然間就在自己腳踏的底下,也聽得叮叮咚咚的類似音樂的聲音!
  桂華生恍然失笑,心中暗道:“原來風中的怪聲,卻是這個來由。”他在天山漫遊之時,也曹經聽見過這種地底下的奏樂聲音,初時也曹給這種聲音疑惑過,後來纔知道天山山脈一帶,有許多巨大的冰山,由於地震,後面高山的岩石塌下來,把冰山壓在下面。冰山一天天的融化,岩石就一天天的架空。岩石中空之處,冰河流動,有時似樂聲,有時似腳步聲,今第一次聽到這種聲音的人無不心驚膽戰。
  桂華生再仔細審視山右上那些蜂窩般的洞孔,把耳朵貼上去聽,由於洞孔的大小形狀不同,風從洞孔穿過,所發出的聲音也異,這些蜂窩般的洞孔,自是由於風砂侵蝕而成,由於這裏的𠔌口狹長,風砂吹來,受到山岩峭壁的阻擋,所以剝蝕的現象特別顯着。古代沙漠與草原上的居民,既沒有近代地質學的常識,更不敢親自去觀察,那就無怪他們以為是“魔鬼的聲音”了。
  但桂華生仍是不無疑惑,心中想道:“地下冰河的流動和風從岩洞穿過構成了諸種怪聲,這固然不足為異。但在藏人的眼中,總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更何況這裏又是險惡荒蕪之地,為什麽有人卻偏偏在這種地方居住?是何居心?”再想這“魔鬼城”的傳說由來已久,到底是由於諸般怪象附會而成,還是山中確有城池?尋幽探秘之心,更不禁油然而起。
  這時狂飆己止,桂華生繼續登山,攀越過幾個險陡的山頭,果然別有天地,但見到處是斷瓦殘垣,還有寺院的廢墟和高聳的士塔……顯然這是一座古城的遺址,奇怪的是,那些殘磚敗瓦,已被掃在一起,好像在不久之前,纔剛剛經過人工的收拾。
  穿過這座古城的遺址,再問山上望夫,那就更奇怪了。山上竟然有一座完整的白塔,約有十丈來高,白搭之旁,有兩排房屋,圓形的屋頂,狀如覆蓮,這種形式的房屋,和西藏一般民居大大不同,還有兩幢閃閃發光的建,更不知是用什麽材料造的。但一眼望夫,便可以斷定這不是古代遺笛的建,而是新建不久的房屋。桂華生自是不相倍有甚“魔鬼城”,但這氣氛卻真的是越來越神秘了。
  桂華生墊高膽大,再嚮前行,忽覺夜風中香氣極濃,雖有天山宮蓮,仍然有點目眩心跳,望過去但見山坡上開有無數奇花,紅白藍三色相間,在蒙攏的月色下更顯得嬌無疇,桂華生含了兩瓣雪蓮花瓣,走入花叢之中,原來隨風所迭的異香,便是這種奇花研發。桂華生正在流連觀賞,忽聽得傳來了腳步的聲音。
  桂華生從花叢裏嚮外偷窺,衹見一個長着一把山羊鬍子的黑衣武士帶引着兩個白衣喇嘛,正好朝着這個方向行來,這黑夜武士身材魁偉,相貌奇特,看來不像是西藏人。
  但那兩個白衣喇嘛卻更引起桂華生的驚詫,原來西藏的喇嘛分為三派,清朝以前掌權的是紅教喇嘛,清代奉黃教喇嘛為國教,紅教一蹶不振,但還可以留在西藏。另外有一派白教喇嘛,最高的稱為“法王”,在明朝時候,與紅教分庭抗禮,普得明太租封為“灌頂國師”,並“賜統禦西藏三部之教詔”,百列明末崇禎皇帝之時。黃教領袖達賴五世和班禪四世藉青海蒙古族西長固始汗的兵力,纔推翻了白教法王在西藏的統治地位,白教被逐出西藏,逃奔青海,依附另一位西長和騰汗,至今一百餘年,白教喇嘛,從來不敢踏入西藏。
  西藏喇嘛以服飾顔色分別,這兩個喇嘛自是白教喇嘛無疑。桂華生大為疑惑,心中想道:“白教黃教如同水火,怎地這兩個白教喇嘛卻敢偷偷進來了?”
  衹聽得那黑衣武士說道:“我們的王子聽說法王使者前來,特地趕到此間,恭迎大駕。
  還有幾位土司,也將要到來,哈哈,這真是罕遇的機緣,難逢的機會!”
  桂華生聽得莫明其妙,想道:“那裏來的王子?若是藏王之子,他為何不約在拉薩,卻在這個古怪的地方聚會?”那黑衣武士的藏語說得甚為生硬,更是引起它的疑心。
  那兩個白衣喇嘛咕咕嚕嚕的說了一些話,但這時他們已走上山坡,說話聲音聽不清楚了。過了一陣,桂華生探出頭來,已看不見他們的背影,正待出來,忽見又是一個白衣喇嘛,如飛奔至,將近花叢,忽然一蛟摔倒,許久許久,爬不起來,竟似是暈倒了。
  桂華生始而發楞,繼而恍然。小道:“是了,先前那兩個白衣喇嘛帶有解藥,這個沒有,所以被花香迷倒了。”但他為什麽沒有解藥,又沒人帶領呢?這個,桂華生卻猜想不透了。
  桂華生從花叢中一躍而出,但見這白衣喇嘛配顔如醉,中毒的情狀與葛騰竜、唐靈一模一樣,心中想道:“葛騰竜方到山𠔌便已中毒,此人卻一直來到花前,內功的深厚,也算難得的了!”分了兩瓣天山雪蓮,塞入他的口中,過了片刻,這白衣喇嘛條然醒轉,跳起身來,用藏話大聲駡道:“哼,你用的是什麽妖法?”劈面就是一拳,桂華生一掌撥開了,衹覺對方的拳力沉重異常,正待說話,那白衣喇嘛,這時已看清楚了桂華生乃是個漢人,大為詫異,第二拳打到中途,候的收回,問道:“咦,你是誰?”
第二章 藏身冰𠔌遇奇人
  桂華生一笑說道:“要不是我,你現在還未醒來呢。你是誰?”那白衣喇嘛發覺了口中的兩瓣蓮瓣,再看一看這藍、白、紅三色相間的奇花,失聲說道:“咦,原來這是阿修羅花,我一嚮衹從佛典之中知有此花,不想在這兒見到。你是誰,怎的有這樣神通?居然能把我救醒?”桂華生道:“我不過是個普通的漢人,碰巧帶有能解百毒的天山雪蓮,碰巧將你救醒,算不了什麽!這個什麽阿修羅花為什麽如此今你驚奇?”那白衣喇嘛道:“阿修羅是焚語中魔鬼的意思,所以又名魔鬼花。《佛國記》中所載,說阿修羅花開之時,人一嗅到這種花香,就像碰到了魔鬼一般,立刻給它迷醉了,果然不差。這花衹有在極高的冰峰之上纔有,如今他們移植此間,能為也真不小呢。咦,你端的是誰?你是不是他們的人?”
  桂華生道:“他們是誰?你又是誰?”那白衣喇嘛詫道:“你不知道他們是誰?那你來這裏做什麽?”桂華生道:“我就是想來探這魔鬼城中的秘密。”那白衣喇嘛喃喃說道:
  “魔鬼城?魔鬼城?”桂華生道:“不錯。藏人們是叫這裏做魔鬼城。”那白衣喇嘛笑道:
  “魔鬼城中魔鬼花,怪不得此中有群魔亂舞了。如此說來,你當真不是他們的人了?既然不是,你快快下山去吧!”桂華生搖了搖頭,那白衣喇嘛莊容說道:“你若不走,衹怕你救得了我,我卻救不了你呢。快走!”
  佳華生見他鄭重相勸,微笑說道:“好,等一下我就悄悄溜走。”這時天邊飛來了一片黑雲,掩蓋了一釣眉月。山風又呼呼的臺起來,那白衣喇嘛疾奔上山,桂華生也趁着夜色如墨,偷偷的跟在它的後面。
  待得烏雲散開,那白衣喇嘛已不見了。桂華生藉石障形,偷偷一看,原來已到了白搭前面。這白搭形式奇特,下面是座方形的廟宇,廟宇中有一座頂上造了一個圓亭的高塔,塔的下層,四邊外壁上塑有兩衹眼睛,眼睛上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眼下面有一種似乎用來象徵鼻子的東西,形如“?”,這種奇異的建形式,不但桂華生走南闖北,從所未睹,即在書本上也未曾見過。
  那兩幢閃閃發光的建就在白搭之旁,白搭前有兩個黑衣武士面對着面,各自開步嚮對方走去,碰頭之時,一個立正,嚮後轉身,背嚮而走,各自走到廟的一端,又再轉身相嚮而走,周而復始,為狀甚是滑稽。
  桂華生輕功超卓,趁着他們轉身的時,一個“白雁衝天”,已從他們的頭頂飛過,落在那座睜明榴亮的建側面,伸手一摸,但覺觸手冰冷,原來的這座房屋,竟是堅冰所造。
  另一座房屋沒有這樣冰冷,舐舐指頭,卻有鹹味,原來這一座是晶監造的。桂華生暗自笑道:“魔鬼城果然名下無虛,地方、房屋、人物,樣樣都是古怪透頂。”
  探頭一望,那兩個守衛廟門的武士正各自走到一端,末普轉身,桂華生飛身一掠,端如一葉飛墜,落處無聲。待得那兩個武士轉過身來,他已飛上了白搭的第一層,隱身在殿角飛檐之內,偷偷的從廟頂一片透光的琉璃瓦嚮下窺探。
  但見廟裏供着一尊數丈高的巨大佛像,一個鷹鼻深目、長發披肩,穿一件綴以明珠的大紅袍子,相貌甚是威嚴的中年漢子,站在佛像的中間,兩旁有一列僧侶一列武士,這時正有三個官吏裝束的藏人嚮他行禮。
  衹聽得一個黑袍僧侶唱名說道:“薩迦藩王使者,弄贊藩王使者,亞東藩王使者謁見王子。”桂華生心中一動,想道:“原來這人就是王子,看他相貌裝束,分明不是藏人,這是那裏來的王子?”
  這僧侶和王子的西藏話都說得相當流利,但聽得那王子說道:“我不望酬報,一心扶助你們三傢藩王做西藏鼎足而立的霸主,衹要你們好好待我派來的人,我將來還要派兵來助你們,你們的藩王都明白了嗎?”那三個藏官依次說道:“明白啦,我們特來與王子定盟。”
  那王子哈哈大笑,首座僧侶走了出來,捧着一個盛滿血酒的骼體頭,恭恭敬敬的遞給王王子將儲體頭高舉,大聲說道:“基榮基裏達布嘉時?”這句藏話的意思是:“沾飲閣下剩酒,引以為榮,閣下俯允否?”桂華生怔了一怔,這藏話他聽得明白,卻不知道其中含義。薩迦藩王的使者首先喝了一口,那王子接回骼體頭酒器,也喝了一口,依次遞給弄贊和亞東的藩王使者,都是這樣。儀式完成之後,那王子哈哈笑道:“從今之後,咱們都是一傢。我先派人給你們訓練軍隊。”桂華生恍然大悟,原來這儀式正等如中國的歌血定盟。王子的那句話是客先讓主的禮節。
  那三個藩王使者喝了血酒,魚貫退下。待了一會,兩旁的僧侶高聲唱道:“法王使者到!”王子滿面笑容,親自走上去迎接,來的正是那黑衣武士帶引來的那兩個白衣喇嘛。看來王子對這兩人的重視遠在那三個藩王使者之上。
  王子彎了彎腰,嚮他們還了一禮,說道:“法王法體安康?”那兩個白衣喇嘛恭身說道:“我佛保佑,托庇平安。”王子道:“這些年來,法王遠離聖地,我心甚是不安,是以願充護法,迎接法王回藏,區區之意,不知法王明白了麽?”
  為首的那個白衣喇嘛答道:“仰仗王子大力,護持聖法,法王欣悅何似,特遣弟子甫來嚮王子敬致谢意,並即定盟。”桂華生吃了一驚,心中想道:“百餘年來,西藏各教派紛爭,曾引起好幾次幹戈,若然在青海的白教,也要打回西藏,豈不更要掀起滔天的風浪。”
  衹聽得那王子哈哈大笑,又舉起了儲體酒器,高聲說道:“基榮基裏,達布嘉時!”為首的那個白衣喇嘛接過酒器,正在俯腰喝酒,尚未沾唇,忽聽得兩旁的僧侶武士大發一聲喊,那王子高聲喝道:“來者何人?擅闖聖廟!”
  桂華生定睛一看,來的正是那個被自己救醒的白衣喇嘛,衹見他一口匹舉九環錫杖,大聲叫道:“白教法王座下護法使者麥士迦南!”
  此言一出,兩旁的僧侶武士都現出驚詫的神色,那王子眉頭一皺,說道:“法王使者,現在此間,你是何人,竟敢假冒?”那自稱是法王護法使者的白衣喇嘛,將九環錫杖迎風一湯,杖頭的兩串金珠嘩琅琅作響,仰頭一笑,脖子上懸挂着的一尊金色佛像閃閃發光,朗聲說道:“法器在此,豈容假冒?”
  先來的那兩個白衣喇嘛十分驚詫,說道:“怎麽法王又將你派來?”原來這兩個白衣喇嘛乃是法王的心腹,這次前來魔鬼城與王子定盟,事情極為秘密,教中衹是有限幾人知道。
  這麥士迦南在白教中輩份甚低,職位也並不是護法使者,按說他不應知道這件事情,更輪不到他做使者,但他手持約九環錫杖,和那尊金色佛像,卻的確是教中的法器。
  王子見他們這付神氣,料想其中必有蹊蹺,眼珠一轉,強笑說道:“好,法王加派使者,足見鄭重此事,你也來參加訂盟吧。基榮基裏,達布嘉時!”
  麥士迦南雙眼一翻,毫不客氣的就從同伴手中搶過那骼體酒器,忽地橫掌一擊,將那骰體頭劈得粉碎,血酒濺了一地,大聲說道:“訂什麽盟?法王有命,叫你們二人速趕回去,切不可沾惹邪魔歪道!”
  先來的那兩個白衣喇嘛勃然變色,一個喝道:“法王當真有這說話?”另一個唱道:
  “法王聖諭現在我手中,你好大膽,亂傳法旨!”麥士迦南道:“你傳的是那個法王的法旨?”那白衣喇嘛斥道:“還能有幾個法王?我傳的是灌頂國師轉輪法王第十五世的法旨!”麥士迦南朗聲靚道:“第十五世法王早已禪位,我傳的是灌頂國師轉輪法王第十六世的法旨!”
  在西藏的紅、黃、白三派喇嘛之中,柢有白教法王可以憚位,但第十五世法王正在盛年,雄心勃勃,斷無禪位之理,那兩個白衣喇嘛呆了一呆,齊聲喝道:“好呼,原來是你們這班叛教邪魔,纂奪了當今法王的大位。王子,這個使者是假的!”
  麥士迦南喝道:“你這兩個纔是假的!”那王子當然是站在先來的那兩個白衣喇嘛這邊,冷冷笑道:“不問可知,真偽立辨,法王的使者那有在這聖廟之中搗亂的道理。”把手一揮,那兩個白衣喇嘛和帶引他們甫來的那個黑衣武士立刻撲了上去。
  衹聽得咄咄兩聲,那兩個白衣喇嘛已被麥士迦南用重手法打暈地上。那黑衣武士一聲怪嘯,拔出了一柄精光閃閃的月牙彎刀,別的一刀,便嚮麥士迦南的頸項勾下,麥士迦南將九環錫杖一挑,叮當一聲,杖頭給月牙彎刀勾了一下,濺出了一溜火花,麥士迦南回杖一拍,錫杖和刀鋒都碰了一個小小的缺口。
  那黑衣武士刪的將刀製回,刀光一轉,又取中盤,麥士迦南將錫杖展開,宛如一條紮竜,凌空飛舞,那黑衣武士也把月牙彎刀舞得霍霍生風,劈、刺、勾、研,每次刀杖相交,都發出呼當音響!
  桂華生心道:“這黑衣武士的月牙彎刀,式樣特別,但論到武功,也不見得有什麽特異之處。到是這個麥士迦南的杖法,剛猛凌厲,勁道十足,卻大可以與中土的伏魔杖法一較雌雄。”
  果然不過片刻,但見麥士迦南一聲大喝,錫杖一揮,便將那個黑衣武士的月牙彎刀打得脫手飛出。
  那王子“哼”了一聲,咕咕嚕嚕的說了幾句,卻並不是藏話,站在第一例前首的一個番僧赤手空拳的走了出來,用藏話喊道:“把這錫杖給我放下!”
  麥士迦南大怒喝道:“有本事的你便來取!”錫杖一個盤旋,舞起了一道圓圈,將那黃衣番憎都圍在如山的杖影之中。
  那番憎冷冷一笑,雙掌一圈一副,竟然把麥士迦南的錫杖引出外門,登時腳踏中宮,反掌便劈麥士迦南的手腕。佳華生暗暗驚異,心道:“聞說天竺武功自成一派,少林派的始租達摩租師便是天竺(印度)來的,天竺、西藏、尼泊爾等地疆土相鄰,武功流派彼此影響。
  看來這黃衣番憎的掌法和中國的內傢掌法各有擅場,那粘連兩款與太極手法也有點相似,可見中外武功雖異,武學的道理卻大致可以相通。以內功而論,這黃衣番僧的功力在中國也可以到第一流的境界了。”
  麥士迦南的杖法陽剛,黃衣番僧的掌力陰柔,恰是外傢高手和內傢高手的比拚,鬥了半個時辰,強弱形勢漸漸分了出來,但見麥士迦南汗如雨下,九環錫杖的力道減弱,出手招數每每為敵所製,力不從心。
  桂華生暗叫不妙,但見那黃衣番僧雙掌一圈,招數與武當派的“懷中抱月”有些相似,一圈一帶,條的就將麥士迦南的杖頭抓住!
  這一下連桂華生也以為麥士迦南的九環錫杖要被他奪出手了,那知麥士迦南錫杖一抖,陡然間幾點金光電射而出,原來他杖頭所綴約兩串金珠,並非飾物,而是暗器。
  那黃衣番僧猝不及防,急忙鬆手,卻被一顆金珠打中了眼睛,登時掩目大叫,王子大怒,把手一揮,兩旁的憎侶武士紛紛涌上,麥士迦南將九環錫杖潑風一舞,數十顆金珠都射了出來,但衆武士與僧侶已有防備,其中不乏高手,衹傷了有限的幾人,麥士迦南卻吃了兩刀,肩頭上又摧了那黃衣番憎的一掌。那黃衣番僧給他打瞎一目,憤怒之極,不願疼痛,窮追猛打!
  麥士迦南也算機靈,一下子把那兩串金珠都發出來,雖然不能退敵,他卻趁此時機飛奔出廟,可是那黃衣番僧怎肯放過他,和另外兩個僧人跟着也追出廟門。
  那黃衣番憎身法好俊,衹見他凌空一躍,在半空中一個轉身,蒲扇般的大手已抓到了麥士迦南的背心,麥士迦南也好生了得,一覺腦後風生,霍地便是反手一枚,衹聽得“吸喲”一聲,那黃衣番憎頭上腳下,一個倒栽蔥便跌下來。麥士迦南怔了一怔,心道:“我的法杖還末觸及它的身子,怎的他使跌倒了,難道當真是有佛力暗助我麽?”心念方動,衹聽得又是兩聲尖叫,另外的兩個憎人也跌倒了!
  這幾下子快如電光石火,追出來的一大群僧侶武士誰都沒有看清楚這三個憎人是怎麽樣給打倒的。猛聽得一聲大喝,呼呼風響,麥士迦南眼睛一花,儼如兩朵紅雲掠空而至,定睛一瞧,衹見那王子和另一個紅衣番僧已涼到跟前,麥士迦南大吃一驚,知道這些憎侶乃是以架裝的顔色分別尊卑,紅衣僧人位屬至尊,怪不得武功這麽了得,而那王子居然也有如此身手,更是大大出他意料之外。
  說時遲,那時快,衹見那紅衣番僧架裝一展,“咄”的將麥士迦南摔了一個肋鬥,那王子喝道:“先把九環錫杖給我留下!”手腕一翻立即抓住杖上的金環,忽地裏又是嗤嗤兩聲,那王子一聲大叫,似乎是受了點傷,然而仍是把麥士迦南約九環錫杖奪到手中。那紅衣番僧架裝一揚,跟蹤疾至,霍地便是當胸一掌!
  麥士迦南正被紅衣番憎的掌風震得頭暈目眩,陡然間忽覺身子一輕,竟似騰雲駕霧般給人提了上去。原來是佳華生出手相助,先前那三個僧人都是給他用碎瓦打倒的。
  那王子哇哇大叫,一縱身也跳上塔來,桂華生見他給打中穴道,居然能蹤高躍低,心中也好生奇異,不敢怠慢,一手抓起了麥士迦南,左掌轉身拍出,那王子雖是勇猛無倫,卻怎擋得桂華生的內傢買力,衹一掌便給震得倒下地來,那紅衣番僧跟蹤而至,一掌拍來,雙掌相交,那紅衣番僧也給震得搖搖蔽晃,鴦地一聲怪嘯,將那大紅架裝一抖,迎頭便罩,桂華生一躍閃開,那紅衣番僧跟蹤急上,架裝飛舞,疾捲而來,招數甚為怪異,桂華生雖是輕功絶頂,但背上了一個百多斤重的麥士迦南,騰挪閃展,到底不能隨心所欲,險險給他的架裝捲翻,兩人在廟宇上動手,迅即追到了白搭的第二層。
  衹見那紅衣番僧手按飛檐,陡然間身子拔空而起,先跳上了第三層,居高臨下,大紅架梁又似火雲一般疾罩下來,就在這一瞬間,但見白光一閃,儼如長空電閃,刺穿了厚厚的層雲,原來是桂華生拔出了傢傳的騰蛟寶劍,當年他的父親桂仲明曾仗着這把騰蛟寶劍,打敗過無數武林高手,贏得了“天山上劍”之一的名頭,神物利器,端的是非同小可,加上桂華生的內傢真力,饒是那紅衣番僧功力深厚,也擋不住這穿雲一劍,但見白光一閃之下,那大紅架裝已被刺穿了兩個大洞。
  紅衣番僧拋了架裝,一聲怒吼,雙掌齊揚,桂華生末清楚它的來歷,不願傷他,劍訣一頓,騰蛟寶劍在他面門一晃,引開了他的眼押,紅衣番僧雙掌撲空,失了重心,被桂華生倒轉劍柄,在胸口輕輕一點,登時縱三層高的塔頂跌了下來,桂華生縱聲長笑,背起了麥士迦南,閃電般的轉到丁白塔背面,跳下地來,立刻嚮山頭疾跑。
  山上雲海迷茫,雪峰轟立,雪月交輝,晚間的景象更顯得奇麗無疇。桂華生背着麥士迦南,跑了好一會子,漸漸覺得有點氣喘,俯腰一望,腳下“魔鬼城”在雲氣彌漫之下衹看得見一個尖尖的白搭頂了。擡頭一望,雪峰高插雲霄,看不見頂,自己站立之處,僅僅是在山腰,卻已有點“高處不勝寒”之感了。
  桂華生見麥士迦南還是昏迷末醒,撫他脈息,脈息甚粗,既不像是受了內傷,也不像是給人點了穴道,心中甚是奇怪,再走了一會,忽覺冷風之中,有一股溫暖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嚮前一看,前面是一個兩峰之間的盆地,有一股噴泉正在嘶嘶噴水,灼熱的水花被風吹散,在月光下形成一團團白色的花環,噴泉所在,地氣較熱,在冰岩之下,居然盛開着許多不知名字的花朵,端的有如童話中的世界一般。桂華生心道:“他們蹤是追來,也得費一些時候才能追到這裏,我正好在這山𠔌中歇息一會。”
  桂華生走到噴泉旁邊,將麥士迦南放了下來,仔細審視,竟不知他是受了何傷,竟至昏迷不醒。將天山雪蓮放近他的鼻觀,亦不見效,顯然又不是中了什麽毒了。桂華生無法,衹好將真力凝聚掌心,在他脊骨“天樞穴”的周圍,輕輕揉搓,給他推血過宮,這“天樞穴”乃是經脈的總綱,桂華生運用了“達摩真經”中最上乘的解穴功夫,按說若是他被點了穴道的話,不論是點了那一處穴道,都可以解開,果然過了一陣,麥士迦南便悠悠醒轉,大聲叫道:“呵,原來是你救我,趕快給我疏通閉血的經絡。”衹見他掙紮了好一會子,仍是不能動彈。
  桂華生道:“什麽閉血的經絡,在什麽部位?”麥士迦南也懂得一點中國的武學,說道:“這就像你們內傢的點穴呀,我曉得什麽部位,還用你解嗎?”桂華生傢學淵源,師友輩都是武林中頂兒尖兒的角色,他對咎傢各派的點穴手法無不熟悉,可就是不懂這種異域的點穴功夫。
  麥士迦南道:“你學過子午流閉血法嗎?”桂華生搖了搖頭,仔細問他,原來這是從歐洲傳到阿刺伯國傢,再從阿刺伯國傢傳到印度、尼泊爾諸國,再采納了印度瑜咖術的“閉氣訣”,所創出來的一種類似中國點穴的功夫,麥士迦南從現任法王那兒知道有這種功夫,那是按着時辰,將人體某一個部位的氣血阻滯,使其不能自然運行的功夫,本來這種功夫遠遠不及中國點穴法的深奧神奇,可是桂華生不懂這種功夫,而麥士迦南也略解皮毛,無法教給桂華生知道。
  桂華生小心翼翼的試着用各種上乘的解穴手法給他解穴,卻是絲毫無效,反而弄得他頻頻呼痛,桂華生搓搓雙手,苦笑說道:“沒辦法啦!”話未說完,忽聽得“咄睫”一聲,一粒石子不知從什麽地方擲來,麥士迦南突然大叫一聲,縱身躍起,桂華生大吃一驚,正想跳出去看,卻被麥士迦南一把拉着,叫道:“你原來是懂得的,卻故意騙我,拿我着急!”原來這粒石子正是乘着麥士迦南掙紮着轉身之際打來,麥士迦南根本沒有瞧見,衹覺好似桂華生的指頭觸着它的腰部某一個方位一般。
  桂華生駕奇更甚,跳上冰山石,但見樹梢風動,野花飄落,山上雲氣彌漫,好像蒙上一層薄霧冰銷,那裏有人的影於?桂華生心中想道:“這人擲石解穴,大是不凡:這份輕功,更是無人能及,想不到在這窮荒異域,果然碰到異人!”
  麥士迦南道:“喂,你瞧什麽?是不是有追兵來?”桂華生搖了搖頭,躍下冰岩,雙方通了名姓,桂華生笑道:“你現在總可以告訴我了吧,他們是什麽人?”麥士迦南道:“那王子是尼泊爾的王子,那些人是他帶來的僧侶和武士。”
  桂華生吃了一驚,叫道:“這王子野心不小!”麥士迦南道:“不錯。但聽說這王子並不是尼泊爾國王的太子,柢是它的侄兒。尼泊爾國王膝下無兒,他想繼承王位,所以培植了一批黨羽,從阿刺伯諸國甚至從歐洲請了許多武士來。印度婆羅教的一些高手也做了他的賓客,他為了鞏固它的地位,很想立功國外,先把西藏滅了,做他的屬國。”桂華生“阿呀”一聲,說道:“怪不得他選擇這個神秘的地方做他的巢穴。”麥士迦南道:“這個魔鬼城據說本來是個古城,後來地形變化,前有沙漠,後有冰山,古城也已風化道盡。這裏的土人每晚聽到風中怪聲,更不敢進去探險,大傢都說這個是魔鬼城了。尼泊爾王子在這廢城的遺址上建房屋廟宇和白搭,經營了幾年,可嘆滿清的駐藏大臣一點也不知道。”
  桂華生道:“他聯絡那幾個藩王,還想唆使你們白教法王打回西藏,這正好給他渾水摸魚的機會。”麥士迦南道:“我們現任的法王可不上他這個當。”
  經麥士迦南說明,桂華生這纔知道,原來在白教喇嘛之中,也分為兩派,前任法王是舊派,主張用武力打回西藏,所以不惜與尼泊爾王子勾結。現代法王本是掌管典籍經文的法師,在教中地位,僅次於前任法王,他從秘籍之中通悟了密宗的武功,並通曉梵文和尼泊爾語言,又曾到過印度的聖地禮佛,在白教之中以學問淵博着稱,很得一些人擁護。他的主張和前任法王不同,主張和現在西藏掌權的黃教談和,被稱為新派。這次前任法王勾結尼泊爾王子的事情漏出來,兩派衝突,擁護新派的十居八九,終於在前任法王派出了那兩個使者的第二天,就將他廢了。
  桂華生聽說白教喇嘛中有這樣的人材,甚為嚮往,說道:“你有什麽要我效勞的地方,我定當盡力。”麥士迦南嘆口氣道:“我這次奉法王遣派,雖幸不辱使命,阻止了他們簽訂盟約,但失了法杖,終是奇恥大辱,我須得立即回去報告法王。請你代我做一件事情,到拉薩去見達賴活佛,報告他你今晚的所見所聞,並代為轉達我教法王的心意。”桂華生道:
  “聽說達賴和班憚這兩位活佛並不是尋常人所易見的。”麥士迦南除下了身上所帶的那尊金佛,交給他道:“你拿這個作為信物。以你的武功,自可悄悄的造人布達拉宮。”
  桂華生接過金佛,擡頭一望,忽見南北兩邊的山頭,都出現了黑衣人的影子,桂華生笑道“尼泊爾王子派來的追兵,終於找到這兒來了!”
首頁>> 文學>> 武侠>> 梁羽生 Liang Yu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