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金庸 Louis Cha Leung-yu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4年三月10日2018年十月30日)
快樂和莊嚴
  作者:金庸
  ——法國影人談中國人
  前天中午一位朋友請吃飯,座上有法國的電影製片人亞歷山大·慕努舒金
  (A.Mnaushkine)先生、法國電影協會的代表加勞(P.Caurou)先生等人。他們剛從北京參
  加了法國電影周,要經過香港回國去。
  慕努舒金身材高高的,很有藝術傢風度。加勞給人的印象則是十分的幹練與誠懇,他們
  首先談到的就是這裏許多右派報紙歪麯報道了他們的談話,慕努舒金說:“中國給我的招待
  好極了,真是說不出的感謝。”接連不斷的宴會與參觀不必說了,他特別舉了一個特有的例
  子:他申請到中國去,為了簡化手續,我國外交機關通知他,衹要把姓名和護照號碼打個電
  報去就是了,用不到護照簽證、用不到照片、更用不到打指模(像美國移民局所規定的那
  樣),這種對外國客人的絶對信任與尊重,使他們非常滿意。
  慕努舒金說:“中國很美,但中國人尤其動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人的快樂與內
  心感到的尊嚴,使人不自禁地分享到這份愉快和穩定的感覺。他覺得,中國人對自己的國
  傢、文化和將來的生活,充滿了強烈的信心,然而一點沒有囂張和浮誇。他說來香港之前的
  一夭,曾有一次印象極深刻的經驗:他到廣州中山公園去散步,見到每一個人都是那麽寧靜
  和安詳,這在歐美任何大都市中都是見不到的。他到過四五個其他的新民主主義國傢,他覺
  得最快樂的似乎是中國人,他說這决不是對中國人客氣的恭維,他在捷剋、民主德國等國傢
  也曾直率他說過。加勞說,這大概因為在捷剋、德國這些國傢,人民從前的生活程度就很
  高,與英法差不多,革命後的改進不像中國那麽驚人地顯著。慕努舒金說得不錯,他一九二
  一年到中國時,看到的情形與今日中國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加勞今年二月間到過北京,這次是第二次去。他說,他今年春天見到的印象大好,衹怕
  自己個人有偏見而看錯了,但這次有兩位朋友在一起,大傢意見一致,他纔相信事實的確是
  這樣。
  慕努舒金先生是《勇士的奇遇》(港譯《肉陣飛竜》)《傾國傾城欲海花》、《四海一
  心》等片的製片人,他談到中國電影時說,他剛到香港時發表的意見,被某些記者先生們作
  了錯誤的引述,不過他們不瞭解電影的專門技術,誤解也是難怪。接着他在技術上作了分
  析,他說得很但白,很誠懇,他認為中國電影在技術上有兩個缺點。第一是錄音,衹做到清
  晰而沒有氣氛。在《四海一心》中,共有九百五十種聲音,用以表示環境的氣息,但在一般
  中國電影中,主要衹聽到演員們在麥剋風前講話。
  這一點我想他說得不錯。他說的第二個缺點是關於蒙太奇的,他認為中國電影對剪接不
  夠註意。《勇士的奇遇》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個鏡頭,有些鏡頭衹有五十釐米長,但中國電
  影的鏡頭一般拖得很長。我們對他說,在藝術上,鏡頭的短促的確容易造成蒙大奇的效果,
  但中國電影的主要觀衆是農民,他們極大多數是以前從來沒有看過電影的,電影手法的過分
  花俏和復雜會使他們感到睏難。他想了一下,認為在社會意義上,這點確是也應當考慮到
  的。
  這是一次很愉快的談話,大傢交換了意見,還談到將來合作的計劃,有人嚮石慧開玩笑
  說:“怎麽他老是說夏夢,不說石慧呢?”大傢都笑了,因為在法文中表示“動人、可愛”
  等意思的Charmant,聲音就像在叫“夏夢”,凡位法國先生在談話中大贊中國與中國人,
  所以不斷聽到“夏夢、夏夢”之聲。(金庸)
首頁>> 文學>> 小说评论>> 金庸 Louis Cha Leung-yung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924年三月10日2018年十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