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序幕展開於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年間,地點在伊裏諾斯州的亞歷山大鎮。那時,這地方的居民衹有將近一萬人。這座城鎮具有的一點兒城市風光,剛剛足以使它脫去鄉村生活的意味。它有一條有軌電車道、一傢戲院——或者說是一傢所謂歌劇院(幹嗎這樣叫,沒有人說得上來,因為那兒從來就沒有上演過歌劇。)——兩條鐵路、兩個車站,還有一個商業區,包括一個公共廣場和廣場四周的熱鬧地區。縣法院和四傢報館都設在廣場上。這兩傢日報和兩傢晚報使居民全都知道生活裏充滿了當地的和全國性的爭端,而且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有趣事情可做。在城鎮的近郊,有幾片小湖和一條美麗的溪流——這或許算是亞歷山大最可愛的特色了——使它平添了一種氣氛,很近似一個價廉物美的避暑勝地。就建築方面講,這座城鎮並不是新式的。鎮上的房屋,多半是用木頭造的,正和那時候美國所有的城鎮一樣,不過在有些地段,它卻設計得挺精緻,房子造在大院子裏,遠離街道,有花壇、磚砌的小徑和蒼翠的樹木作為舒適的家庭生活的點綴。亞歷山大是一座屬於美國年輕人的城鎮。它的精神是年輕的。差不多人人都對前途抱有希望。活着可真夠勁兒。
這座城鎮的某一區裏,住着一份人傢。就他們的氣質和性格講,這份人傢很可以算是典型的中西部美國佬。他們一點也不窮——或者,至少自己並不認為很窮,但是也絶不能算闊綽。父親托馬斯·傑弗遜·威特拉是一個縫紉機商人,總店就設在那個縣裏,出售一種最出名、最暢銷的縫紉機。每賣出一架二十塊錢、三十五塊錢或是六十塊錢的機器,他就拿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潤。縫紉機的銷路並不大,可是每年他卻賺得到將近兩千塊錢;靠了這筆錢,他買了一座房子和一塊地皮,把房子佈置得舒舒服服的,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並且還在當地的公共廣場上開設了一爿店鋪,陳列着最新式的縫紉機。他接受人傢拿別種牌子的舊機器折價調換新的,在售價上抵掉十塊到十五塊錢。他也修理縫紉機——並且,帶着美國人所特具的那種精力,他還附帶做一點兒保險生意。他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等他上了年紀,而保險生意也做得夠發達的時候,讓他的兒子尤金·丁尼生·威特拉來負責接替。雖說他不知道兒子大了以後究竟會怎樣,可是未雨綢繆總沒有錯兒。
他是個敏捷、強健、積極的人,身材並不高大,生着赤黃色的頭髮、鷹鈎鼻子、碧藍的眼睛和惹人註目的眉毛,還有一副相當煥發而討人喜歡的笑容。他做推銷員,兜攬生意,竭力說服固執的主婦和淡漠的、或是節儉的丈夫,使他們覺得,他們的確需要一架新的縫紉機了。這種工作使他學會了謹慎、圓滑和處世之道。他知道怎樣和顔悅色地去嚮人傢推銷。連他妻子有時都認為做得太過火了。
當然,他為人誠實、勤勉、並且節儉。他們多年以來就指望有一天能夠說自己有個傢,還有點兒積蓄以備急需。這一天已經來了,而且生活挺不錯。他們的屋子很整潔——全部粉成白色,配着緑色的百葉窗,四面圍繞着一個院子,裏面有佈置得很好的花壇、平坦的草地和幾棵風姿美好、枝葉扶疏的樹木。屋前面有個走廊,放着幾張搖椅,一棵樹下有架鞦韆,另一棵下面有個吊床。在附近的馬廄裏,有一輛輕馬車和幾輛跑街用的運貨馬車。威特拉喜歡狗,所以養了兩條柯利狗①。威特拉太太喜歡活玩意兒,所以有一隻金絲雀、一隻貓、幾衹小雞和一個高高地架在桿子上的鳥屋,裏面養着幾衹知更鳥。這所住宅是個小巧精緻的地方,威特拉夫婦都覺得相當得意。
密裏姆·威特拉是個好妻子,對丈夫又忠實又體貼。她是麥剋利恩郡亞歷山大附近的武斯忒小鎮上的一個販賣幹草和𠔌子的商人的女兒,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和芝加哥外,從來沒有到過再遠的地方。在她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她曾經上斯普林菲爾德看林肯下葬;還有一次,她跟丈夫一起去逛過州博覽會,那些日子裏,博覽會每年都在芝加哥湖濱舉行。她保養得很好,樣子很端正,富有情趣,而外表卻故作沉靜。她堅持要給她的獨子取名叫尤金·丁尼生。這既表示對她兄弟尤金致敬,又表示對那位有名的浪漫派詩人②加以紀念,因為他的《國王歌集》深深感動了她。
①一種蘇格蘭産的牧羊狗。
②指英國詩人丁尼生(1809—1892)。他在一八五九到一八八五年間寫成《國王歌集》,敘述亞瑟王的軼事。
老威特拉覺得,給一個美國中西部的男孩取名叫尤金·丁尼生,似乎是相當生硬的,但是他很愛他的妻子,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聽從她的意見。他相當喜歡她給兩個女孩取的名字:茜爾薇亞和瑪特爾。三個孩子相貌都很清秀——茜爾薇亞二十一歲,生着黑頭髮、黑眼睛,象朵正在盛開的薔薇,強健、活潑、愉快。瑪特爾生性稍欠活潑,身材矮小、面色白皙、膽小怕羞,可是卻非常可愛——據她母親說,她就象她名字所代表的那種花①。她喜歡讀書和深思,念詩和幻想。中學裏的絝袴子弟們都渴望和瑪特爾聊天,跟她一塊兒散步,可是他們找不出話來說。她自己也不知道該嚮他們說些什麽是好。
①“瑪特爾”的原文是myrtle,花名。我國稱之為桃金娘。
尤金·威特拉是全家最心疼的寶貝。他比兩個姐姐小兩歲,生着又直又光的黑頭髮、杏仁形的黑眼睛、端正的鼻子和秀麗而毫無尋釁意味的下巴頦;他的牙齒潔白、整齊,每逢他笑起來的時候,就異常粲然地顯露出來,仿佛他為它們很自負似的。他起先身體並不強壯,總是抑鬱不快,而且相當具有藝術傢的氣質。因為胃不很好,又有輕度的貧血,所以他外表顯得沒有實際那麽強健。他富有情感、熱忱和渴望,把它們全藴藏在緘默的外貌裏。他怕羞、自負、敏感,對自己把握不定。
在傢的時候,他在屋子裏東蕩西逛,讀讀狄更斯、薩剋萊、司各特和坡①的作品。他懶洋洋地一本一本看着,一面驚訝地想着人生。大城市吸引着他。他把旅行想作是件妙不可言的事。在學校裏,他在自修時間看泰恩②和吉本③的作品,一面驚訝地想着世上各大宮廷的富麗奢華。他一點也不喜歡語法、也不喜歡數學、也不喜歡植物學或是物理學,衹偶爾註意一些雞零狗碎的地方。奇怪的事情總會使他獲得深刻的印象——雲的組成、水的組成、土壤的化學元素。不論是春天、夏天還是秋天,他總喜歡躺在傢裏吊床上,看着樹隙間露出來的蔚藍天空。一隻翺翔雲霄、沉思地平飛着的大雕,會緊緊地抓住他的註意力。一片絶妙的白雲,象羊毛般的高高堆起,如島嶼一樣漂浮過去,這對他簡直就象一支歌麯一般。他具有機智、敏銳的幽默感和一種同情心。有時候,他認為自己要學繪畫;有時候,又認為要去寫作。他覺得自己對兩樣都小有才能,可是實際上他哪樣都沒有好好去學。他偶爾草草畫上一兩筆,但衹是一些片斷——一個小屋頂,炊煙從煙④囪裏裊裊上升,鳥兒在飛翔;一小片水,一株楊柳垂嚮水面,或許還停泊着一隻小船;一汪貯水池,上面浮遊着幾衹鴨子,一個男孩兒或是一個女人呆在岸上。這時候,他實際上並沒有多大抒情寫意的才能,衹有一種強烈的審美感。一隻翺翔的鳥、一朵盛開的薔薇花、一株迎風搖擺的樹——這些東西的美吸引住了他。晚上他常常在家乡的街道上漫步,贊賞着商店櫥窗的五光十色、人群所帶來的青春與熱情的意味,以及樹叢裏面人傢那燈光明亮的窗子裏透露出的愛情、舒適和家庭的氣息。
①坡(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傢。
②泰恩(1828—1893),法國史學家。
③吉本(1737—1794),英國史學家。
他愛慕姑娘們——簡直為她們熱狂——不過衹熱中於那些真正豔麗的。在學校裏,有兩三個姑娘使他想起以前偶然讀到過的詩句——“象緊張的弓弦一般美麗,”“你的風信子般的發絲,你的秀美的臉龐,”“輕盈的體態,愉快的身影”①——但是他不能自自在在地和她們聊天。她們是很美的,可是卻離他非常遠。他把她們看得過美了,其實美衹存在於他自己的心靈裏。可是他並不知道這一點。有一個姑娘,黃頭髮編成一大股一大股,分披在脖子上,象熟了的麥穗似的,她經常縈繞在他的思想裏。他遠遠地愛慕着她,但她從不知道。她從不知道,自己沒有註意的時候,一雙多麽矜持的黑眼睛在熾熱地盯着她。她離開了亞歷山大,因為她的傢搬到另一個鎮上去了。隨後,他漸漸淡忘了,因為美貌的姑娘多着呢。但是她頭髮的顔色和她那絶妙的脖子,卻永遠留在他的心裏。
①這三句詩第一句出處未詳,第二句為美國詩人愛倫·坡《給海倫》一首詩中的一句,第三句是英國詩人華茲華斯(1770—1850)《她是個愉快的形影》一首詩中的一句。
威特拉原打算送這幾個孩子進大學,可是他們沒有一個真正渴望受教育。他們或許比書本還聰明些,因為他們是生活在幻想和情感的境地裏。茜爾薇亞想做母親,於是在二十一歲那年就嫁了《呼籲日報》編輯卞雅明·柏哲斯的兒子亨利·柏哲斯,第一年就養了個小孩。瑪特爾夢幻般地埋頭在代數和三角裏,不知道自己該教書呢,還是該結婚,因為小康的傢境要求她做點兒事。尤金楞呆呆地讀着書,壓根兒沒有學到什麽實際的玩意兒。他稍微寫過一點東西,可是十六歲的他所寫的作品是孩子氣的。他也畫上兩筆,但是沒有人告訴他,他畫的東西有沒有什麽可取的地方。實際的事情,一般都對他沒有意義。但是一聽到人生在世總得做點兒實際工作——象他父親那樣做買賣、在商店裏做店員、經營大生意——他就給嚇倒了。這可叫他發毛為難;就連在這年紀,應該做一個什麽樣的人他都不知道。他不反對父親做的這種工作,可是他對它並不感覺興趣。就自己來說,他知道這無非是個沒有出息的、枯燥無味的謀生之計;至於幹保險工作,那也同樣糟糕。他根本就耐不住性子把保險單上詳細列舉的羅裏羅嗦的條款細看一遍。有時候——通常是傍晚和星期六——他在父親店裏幫忙,可是那簡直是痛苦的工作。他根本就心不在焉。
早在尤金十二歲那年,他父親就看出來,他是不適合做買賣的;到了他十六歲的時候,老威特拉確切地相信了這種看法。從他看書的傾嚮和他在學校裏的成績來看,他也同樣地相信,這孩子對他的學業是不感覺興趣的。瑪特爾比他高兩班,不過有時候他倆在一間教室裏。據她報告說,他幻想的時候太多了。他老是朝窗外望着。
尤金結交姑娘的經驗並不十分豐富。他衹有過一般少年人通常所經歷的那種小事情——譬如,偷偷地去吻姑娘們,或是姑娘們偷偷地吻他們——尤金遇到的是後一種情形。他並沒有對哪一個姑娘特別有意思。在十四歲那年,他在一次宴會上被一個小姑娘挑選了做舞伴,至少做了那一晚的舞伴,接着在“郵政局”①的遊戲裏,他在一個黑房間裏享受到姑娘的美妙的擁抱和親吻,但是從那次以後,就沒再有過什麽遇合。有了這一次經驗作為基礎,他就夢想着談情說愛,不過總有點兒羞怯,有點兒縹緲。他怕姑娘們;她們,老實說,也怕他。她們不理解他。
①一種遊戲,詳見第二章。
可是尤金在十七歲那年的秋天,遇到了一個姑娘,她在他心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絲泰拉·阿柏爾頓是個豔麗的尤物。她挺好看,跟尤金同年,生着碧藍的眼睛和纖細苗條的身材。她活潑愉快得迷人,實在沒有覺察到自己對一般敏感的男性的心是多麽危險。她喜歡挑逗小夥子們,因為這使她感到有趣,而不是因為她對哪一個特別鐘情。儘管這樣,這裏面可並沒有什麽卑鄙惡劣的意思,因為她認為他們全都不錯,比較老實的人反而比通達世故的人更容易引起她的好感。
她所以喜歡尤金,或許就為了他那副羞羞怯怯的神氣。
他第一次看見她,是在他最後一學年開學的時候。那時,她初到這座城裏,進了高中二年級。她父親從伊裏諾斯州摩林城上這兒來擔任一爿新創辦的滑車製造廠的經理。她很快就和他姐姐瑪特爾結成了朋友,這或許是因為她被瑪特爾的恬靜的脾氣吸引住了,正和瑪特爾被她的愉快活潑的性情吸引住了一樣。
一天下午,瑪特爾和絲泰拉從大街上郵政局走回傢的時候,遇見了尤金。他正要去看一個男朋友。尤金的確很怕羞,瞧見她們走來時,他想要躲避開,可是沒有辦法。她們看見他了,絲泰拉相當沉着地走上前來。瑪特爾也急於想攔住他,因為她有個漂亮的同伴和她呆在一塊兒。
“你沒有回傢嗎?”她站住問。這是她介紹絲泰拉的機會;
尤金躲避不掉了。“阿柏爾頓小姐,這是我兄弟尤金。”
絲泰拉愉快逗人地嚮他一笑,把手伸給他,他小心謹慎地握着,顯然很緊張。
“我手上不很幹淨,”他抱歉地說。“我剛幫爸爸修理馬車來着。”
“哦,沒有關係,”瑪特爾說。“你上哪兒去?”
“上哈利·莫裏斯傢去,”他解釋。
“去幹嗎?”
“我們預備去采鬍桃。”
“哦,我真想要幾個,”絲泰拉說。
“我給你帶幾個來,”他大着膽子獻殷勤說。
她又笑了。“希望你真給帶來。”
她差一點兒要他帶她們一塊兒去,但是由於缺乏經驗,沒敢那樣。
尤金一下子完全給她的嫵媚迷住了。她似乎很象一個一現即逝、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孩子。她有點象那個麥黃色頭髮的姑娘,衹是更富有人情味,不大象一場夢幻。這個姑娘生得秀麗、嬌柔,面色微紅,皮膚細膩。她很纖弱,可是又很矯健。他怔得透不過氣來,但是多少又有點怕她。他不知道她對自己究竟是怎樣看法。
“呃,我們回傢去,”瑪特爾說。
“如果我沒有答應上哈利那兒去的話,我一定也跟你們一塊兒走。”
“哦,不要緊,”瑪特爾回答。“沒有關係。”
他抽身去了,自己覺得留下了一個挺糟的印象。絲泰拉的眼睛始終探詢般地盯視着他。當他走開的時候,她用目光跟隨着他。
“他挺有意思。”她嚮瑪特爾坦白地說。
“我想是這樣,”瑪特爾回答。“多少是這樣。衹是他太鬱悶了。”
“他幹嗎覺得鬱悶?”
“他身體不很強壯。”
“我覺得他笑起來很漂亮。”
“我去告訴他!”
“不,請你不要!你不會告訴他的,是嗎?”
“不會的。”
“但是他笑起來·的·確很漂亮。”
“我哪天晚上請你到我們傢裏來,你好再遇見他一次。”
“我倒很樂意,”絲泰拉說。“那會很有意思的。”
“星期六晚上來,玩上一晚。那會兒他在傢。”
“我準來,”絲泰拉說。“那真太好啦!”
“我看你很喜歡他!”瑪特爾大笑起來。
“我覺得他太有意思了,”絲泰拉直率地說。
照着事前安排好的那樣,星期六晚上他回傢來的時候,他們兩人又見了第二面。那天他在父親的保險公司裏幫了一天忙。絲泰拉前來吃晚飯。尤金從敞開的起坐間門外瞧見了她,便連蹦帶跳地上樓去換衣服,因為他有一股青春的熱情,在他這年齡,任憑胃病也好,肺弱也好,都抑製不住這股熱情。他全身感到一陣激動,於是煞費心思地修飾了一番,紅領帶打得恰到好處,頭髮仔細地由當中分開。停了一會兒,他走下樓來,覺得自己該說幾句機靈話,要說得跟自己的人品相稱,否則她就看不出他多麽漂亮動人,可是他又害怕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當他走進起坐間的時候,她正和他姐姐並坐在敞開的壁爐面前,一盞紅花罩子燈的亮光溫暖地照着整個房間。這是一個普通的房間,當中擺着一張蒙上藍絨臺布的桌子,還有幾張一式一樣的椅子和一架放着小說和歷史書籍的書櫥,但是它是安適的,並且非常富有安適的意味。
威特拉太太不時進進出出,尋找家庭主婦所需要的那些東西。父親還沒有回傢,他上本縣某一個邊遠的鎮上兜售一架縫紉機,要等到吃晚飯的時候纔回來。他在傢不在傢尤金漠不關心。威特拉先生富有風趣,在他興致好的時候,他甚至會跟兒女們開玩笑,註意着他們對異性初起的興趣,預料在他們主要的一次戀愛到來的時候,會有個平凡的。他老喜歡嚮瑪特爾說,她有天會嫁給一個獸醫。至於尤金,他預料他會娶一個名叫愛爾莎·布朗的。據他太太說,愛爾莎·布朗生着一頭油膩的鬈發。這並不使瑪特爾或是尤金動氣。它甚至給尤金的臉上帶來一絲牽強的笑容,因為他挺喜歡聽笑話,不過在這個年齡,他已經能把父親瞧得相當清楚。他瞧出父親做的買賣是微不足道的,要他去做隨便哪一種這樣的職業是荒謬可笑的。他從來不想說什麽話,可是他心裏卻對這種庸俗的事情燃起了一種熾熱的反感,簡直象一個已經熔開的隱蔽的火山口,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它時常不祥地在冒煙。他的父母都不瞭解他。他們認為他是個古怪的孩子,老愛夢想,身體虛弱,到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打算。
“哦,你來啦!”他進房時,瑪特爾說。“來坐下。”
絲泰拉嚮他嫣然一笑。
他走到壁爐臺面前,站在那兒裝模作樣。他想打動這個姑娘的心,可是自己又不大知道該怎麽着手。他幾乎連一句話都想不出來。
“你猜不出我們在幹什麽!”他姐姐嘻嘻哈哈地給他幫忙。
“唔——幹什麽呢?”他茫然地問。
“你應當猜猜。你肯猜嗎?”
“隨便怎樣得猜上一次,”絲泰拉插嘴。
“爆玉米花,”他微笑着試探說。
“你猜得差不離,”瑪特爾這麽說。
絲泰拉睜着圓圓的藍眼睛望着他。“再猜一次,”她慫恿說。
“慄子!”他又猜了一次。
她快活地點點頭。“多麽美的頭髮!”他心裏想,接着說道:“慄子在哪兒?”
“喏,給你一顆,”他這位新朋友笑着說,一面伸出一隻小手來。
在她大笑的鼓勵下,他的話來了。“真吝嗇!”他說。
“噯,虧他好意思,”她嚷起來。“我衹有一顆,就給了他。
你一顆也別給他,瑪特爾。”
“算我沒有說,”他央告着。“我不知道。”
“我不給他!”瑪特爾喊着說。“喏,絲泰拉,”她把自己剩下來的幾顆遞過去,“把這幾顆拿去,一顆也別給他!”她把慄子放在絲泰拉急切的手裏。
他瞧出她的用意。這是請他來搶。她要他盡力讓絲泰拉再給他幾顆。他於是照計而行。
“來,給我幾顆!”他把手掌伸出來。“這不公平!”
她搖搖頭。
“隨便怎樣,再給我一顆,”他堅持着。
她從容不迫地搖搖頭,表示不同意。
“一顆,”他央告着,走近了些。
金黃色的頭髮又擺了擺,表示拒絶。但是她的手就在他身旁,他可以一把抓住。她開始把慄子從身後傳到另一隻手去;他跳過來,抓住了她的手。
“瑪特爾!快一點!”她叫着。
瑪特爾來了。於是變成了一場三個人的搶奪。在搶奪中,絲泰拉一扭身猛地站起來,她的頭髮拂過了他的臉。他緊緊握住她的小手不放。他對她的眼睛盯視了一會兒。這究竟是什麽意思呢?他可說不出。衹是他放鬆了些,讓她獲得了勝利。
“得啦,”她笑着說。“現在我給你一顆。”
他大笑着接過去,一心衹想把她摟在懷裏。
晚飯前一會兒工夫,父親進房來坐下,但不久他就拿了一份芝加哥報紙,上飯廳看去了。接着,母親喚他們去吃飯。他靠着絲泰拉坐下,對她做的、講的一切都極端感覺興趣。如果她的嘴一動,他便註意到是怎樣動的。當她露出牙齒的時候,他覺得它們真夠美的。她額上的一小捲發絲象衹金手指似的嚮他招引。他想到有句詩說得真妙:“她那光彩燦爛的發絲。”
飯後,他跟瑪特爾和絲泰拉回到起坐間去。父親留下來看報,母親去洗碟子。一會兒,瑪特爾也離開了房間,去幫母親拾掇,於是衹剩下他們兩個人。他們呆在一起了,可是他反倒沒有什麽話說——他簡直說不出話來。她的秀色有股魅力使他怔住了。
“你喜歡上學嗎?”停了一會兒,她問。她覺得他們總得談談。
“馬馬虎虎,”他回答。“我並不怎麽感覺興趣。我想總有一天我要離開學校去工作。”
“你想做什麽呢?”
“我現在還不知道——我倒想做個藝術傢。”他一生中第一次說出了他的志願——為什麽,他還說不上來。
絲泰拉根本沒有註意這個。
“我先怕他們不讓我進二年級,可是他們卻讓我進了,”她說。“摩林的校長不得不寫了封信給這兒的校長。”
“在這些事情上,他們是很卑鄙的,”他沉思着說。
她站起來,走到書櫥那兒去看書。過了一會兒,他也跟過去了。
“你喜歡狄更斯的作品嗎?”她問。
他一本正經地點點頭,表示喜歡。“很喜歡,”他說。
“我不喜歡他。他寫得太拖拉啦。我比較喜歡司各脫。”
“我也喜歡司各脫,”他說。
“我來把我喜歡的一本書告訴你。”她停住,微張着嘴,盡力去想書名。她舉起一隻手來,仿佛要把書名從空中揀出來似的。“《正直的神》①,”她終於喊出來了。
“是的——是很好看的,”他表示贊成。“我覺得在阿芝特剋②古廟裏,他們要犧牲阿瓦希的那一節,簡直寫得妙極了!”
“哦,是的,我也喜歡那一節,”她補上一句。她抽出《班·赫》③,懶懶地一頁頁翻着。“這本也非常好。”
“好極了!”
①《正直的神》,美國小說傢華萊士(1827—1905)所著的一部歷史小說。
②阿芝特剋,印第安人之一族,原先居住在墨西哥。
③《班·赫》,華萊士所著的另一部歷史小說。
他們都停住。她走到窗戶邊上,站在廉價的花邊窗簾下面。那是一個月夜。街道兩旁的樹木都已經枝葉凋零,野草也已經枯萎了。從銀絲般交織着的細枝間,他們看得出別人傢屋子裏的燈光,從半拉下的百葉窗裏照射出來。一個人走過去,在半明半暗的光綫裏顯得衹是一個黑影。
“好看嗎?”她問。
尤金走近前。“真好,”他回答。
“我希望天氣再冷一點,可以溜冰就好啦。你會溜冰嗎?”
她轉身嚮着他。
“會溜,”他回答。
“呵,月夜溜冰纔有意思呢。我在摩林常常溜冰。”
“我們在這兒也常溜。這兒有兩個湖,你知道。”
他想到每逢清朗皎潔的夜晚,緑湖上的冰就不時坼裂,發出一大陣響亮的轔轔聲。他想到一群群喊叫着的小夥子和姑娘們、遠遠的暗影和滿天的星鬥。直到現在,他都沒有能找着一個姑娘一塊兒去溜冰。他跟隨便哪一個都覺得不自在。他曾經試過,可是有一次,他跟一個姑娘一起摔倒,這使他幾乎永遠不想溜冰了。他覺得自己似乎可以跟絲泰拉一塊兒溜冰。他覺得她或許也喜歡跟他一塊兒去溜。
“等天氣再冷一點,我們可以去溜溜,”他試探着說。“瑪特爾也會。”
“哦,那真好極了!”她高興地表示贊成。
她依舊望着外面的街道。
停了一會兒,她回到火爐邊上來,站在他面前,沉思地嚮下望着。“你認為你父親會在這兒呆下去嗎?”他問。
“他是這麽說的。他很喜歡這兒。”
“你喜歡嗎?”
“是的——現在很喜歡。”
“為什麽說·現·在?”
“哦,我起初不很喜歡。”
“為什麽?”
“哦,我想,無非是因為我人地生疏。可是現在我喜歡這地方了。”她擡起眼睛來。
他又走近了些。
“這是個很好的地方,”他說,“不過我在這兒沒有多大出息。明年我想離開這兒。”
“你打算上哪兒去呢?”
“上芝加哥去。我不願意呆在這兒。”
她轉身嚮着火;他走到她身後的一張椅子那兒,靠在椅背上。她覺得他在那兒,相當近,可她並沒有移動身子。他自己反而驚慌起來。
“你不再回來嗎?”她問。
“不一定。要看情形。我想是這樣。”
“我認為你目前還不想離開。”
“為什麽?”
“你說這地方非常好。”
他沒有回答;她回過頭來看看。他正把身體倚靠得挨她很近。
“你今年鼕天跟我一塊兒去溜冰嗎?”他意味深長地問。
她點點頭。
瑪特爾進來了。
“你們倆在談些什麽?”她問。
“談我們這兒的溜冰多麽好,”他說。
“我也喜歡溜冰,”她喊着說。
“我也喜歡,”絲泰拉加上一句。“溜冰真太好啦。”
這座城鎮的某一區裏,住着一份人傢。就他們的氣質和性格講,這份人傢很可以算是典型的中西部美國佬。他們一點也不窮——或者,至少自己並不認為很窮,但是也絶不能算闊綽。父親托馬斯·傑弗遜·威特拉是一個縫紉機商人,總店就設在那個縣裏,出售一種最出名、最暢銷的縫紉機。每賣出一架二十塊錢、三十五塊錢或是六十塊錢的機器,他就拿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潤。縫紉機的銷路並不大,可是每年他卻賺得到將近兩千塊錢;靠了這筆錢,他買了一座房子和一塊地皮,把房子佈置得舒舒服服的,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並且還在當地的公共廣場上開設了一爿店鋪,陳列着最新式的縫紉機。他接受人傢拿別種牌子的舊機器折價調換新的,在售價上抵掉十塊到十五塊錢。他也修理縫紉機——並且,帶着美國人所特具的那種精力,他還附帶做一點兒保險生意。他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等他上了年紀,而保險生意也做得夠發達的時候,讓他的兒子尤金·丁尼生·威特拉來負責接替。雖說他不知道兒子大了以後究竟會怎樣,可是未雨綢繆總沒有錯兒。
他是個敏捷、強健、積極的人,身材並不高大,生着赤黃色的頭髮、鷹鈎鼻子、碧藍的眼睛和惹人註目的眉毛,還有一副相當煥發而討人喜歡的笑容。他做推銷員,兜攬生意,竭力說服固執的主婦和淡漠的、或是節儉的丈夫,使他們覺得,他們的確需要一架新的縫紉機了。這種工作使他學會了謹慎、圓滑和處世之道。他知道怎樣和顔悅色地去嚮人傢推銷。連他妻子有時都認為做得太過火了。
當然,他為人誠實、勤勉、並且節儉。他們多年以來就指望有一天能夠說自己有個傢,還有點兒積蓄以備急需。這一天已經來了,而且生活挺不錯。他們的屋子很整潔——全部粉成白色,配着緑色的百葉窗,四面圍繞着一個院子,裏面有佈置得很好的花壇、平坦的草地和幾棵風姿美好、枝葉扶疏的樹木。屋前面有個走廊,放着幾張搖椅,一棵樹下有架鞦韆,另一棵下面有個吊床。在附近的馬廄裏,有一輛輕馬車和幾輛跑街用的運貨馬車。威特拉喜歡狗,所以養了兩條柯利狗①。威特拉太太喜歡活玩意兒,所以有一隻金絲雀、一隻貓、幾衹小雞和一個高高地架在桿子上的鳥屋,裏面養着幾衹知更鳥。這所住宅是個小巧精緻的地方,威特拉夫婦都覺得相當得意。
密裏姆·威特拉是個好妻子,對丈夫又忠實又體貼。她是麥剋利恩郡亞歷山大附近的武斯忒小鎮上的一個販賣幹草和𠔌子的商人的女兒,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和芝加哥外,從來沒有到過再遠的地方。在她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她曾經上斯普林菲爾德看林肯下葬;還有一次,她跟丈夫一起去逛過州博覽會,那些日子裏,博覽會每年都在芝加哥湖濱舉行。她保養得很好,樣子很端正,富有情趣,而外表卻故作沉靜。她堅持要給她的獨子取名叫尤金·丁尼生。這既表示對她兄弟尤金致敬,又表示對那位有名的浪漫派詩人②加以紀念,因為他的《國王歌集》深深感動了她。
①一種蘇格蘭産的牧羊狗。
②指英國詩人丁尼生(1809—1892)。他在一八五九到一八八五年間寫成《國王歌集》,敘述亞瑟王的軼事。
老威特拉覺得,給一個美國中西部的男孩取名叫尤金·丁尼生,似乎是相當生硬的,但是他很愛他的妻子,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聽從她的意見。他相當喜歡她給兩個女孩取的名字:茜爾薇亞和瑪特爾。三個孩子相貌都很清秀——茜爾薇亞二十一歲,生着黑頭髮、黑眼睛,象朵正在盛開的薔薇,強健、活潑、愉快。瑪特爾生性稍欠活潑,身材矮小、面色白皙、膽小怕羞,可是卻非常可愛——據她母親說,她就象她名字所代表的那種花①。她喜歡讀書和深思,念詩和幻想。中學裏的絝袴子弟們都渴望和瑪特爾聊天,跟她一塊兒散步,可是他們找不出話來說。她自己也不知道該嚮他們說些什麽是好。
①“瑪特爾”的原文是myrtle,花名。我國稱之為桃金娘。
尤金·威特拉是全家最心疼的寶貝。他比兩個姐姐小兩歲,生着又直又光的黑頭髮、杏仁形的黑眼睛、端正的鼻子和秀麗而毫無尋釁意味的下巴頦;他的牙齒潔白、整齊,每逢他笑起來的時候,就異常粲然地顯露出來,仿佛他為它們很自負似的。他起先身體並不強壯,總是抑鬱不快,而且相當具有藝術傢的氣質。因為胃不很好,又有輕度的貧血,所以他外表顯得沒有實際那麽強健。他富有情感、熱忱和渴望,把它們全藴藏在緘默的外貌裏。他怕羞、自負、敏感,對自己把握不定。
在傢的時候,他在屋子裏東蕩西逛,讀讀狄更斯、薩剋萊、司各特和坡①的作品。他懶洋洋地一本一本看着,一面驚訝地想着人生。大城市吸引着他。他把旅行想作是件妙不可言的事。在學校裏,他在自修時間看泰恩②和吉本③的作品,一面驚訝地想着世上各大宮廷的富麗奢華。他一點也不喜歡語法、也不喜歡數學、也不喜歡植物學或是物理學,衹偶爾註意一些雞零狗碎的地方。奇怪的事情總會使他獲得深刻的印象——雲的組成、水的組成、土壤的化學元素。不論是春天、夏天還是秋天,他總喜歡躺在傢裏吊床上,看着樹隙間露出來的蔚藍天空。一隻翺翔雲霄、沉思地平飛着的大雕,會緊緊地抓住他的註意力。一片絶妙的白雲,象羊毛般的高高堆起,如島嶼一樣漂浮過去,這對他簡直就象一支歌麯一般。他具有機智、敏銳的幽默感和一種同情心。有時候,他認為自己要學繪畫;有時候,又認為要去寫作。他覺得自己對兩樣都小有才能,可是實際上他哪樣都沒有好好去學。他偶爾草草畫上一兩筆,但衹是一些片斷——一個小屋頂,炊煙從煙④囪裏裊裊上升,鳥兒在飛翔;一小片水,一株楊柳垂嚮水面,或許還停泊着一隻小船;一汪貯水池,上面浮遊着幾衹鴨子,一個男孩兒或是一個女人呆在岸上。這時候,他實際上並沒有多大抒情寫意的才能,衹有一種強烈的審美感。一隻翺翔的鳥、一朵盛開的薔薇花、一株迎風搖擺的樹——這些東西的美吸引住了他。晚上他常常在家乡的街道上漫步,贊賞着商店櫥窗的五光十色、人群所帶來的青春與熱情的意味,以及樹叢裏面人傢那燈光明亮的窗子裏透露出的愛情、舒適和家庭的氣息。
①坡(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傢。
②泰恩(1828—1893),法國史學家。
③吉本(1737—1794),英國史學家。
他愛慕姑娘們——簡直為她們熱狂——不過衹熱中於那些真正豔麗的。在學校裏,有兩三個姑娘使他想起以前偶然讀到過的詩句——“象緊張的弓弦一般美麗,”“你的風信子般的發絲,你的秀美的臉龐,”“輕盈的體態,愉快的身影”①——但是他不能自自在在地和她們聊天。她們是很美的,可是卻離他非常遠。他把她們看得過美了,其實美衹存在於他自己的心靈裏。可是他並不知道這一點。有一個姑娘,黃頭髮編成一大股一大股,分披在脖子上,象熟了的麥穗似的,她經常縈繞在他的思想裏。他遠遠地愛慕着她,但她從不知道。她從不知道,自己沒有註意的時候,一雙多麽矜持的黑眼睛在熾熱地盯着她。她離開了亞歷山大,因為她的傢搬到另一個鎮上去了。隨後,他漸漸淡忘了,因為美貌的姑娘多着呢。但是她頭髮的顔色和她那絶妙的脖子,卻永遠留在他的心裏。
①這三句詩第一句出處未詳,第二句為美國詩人愛倫·坡《給海倫》一首詩中的一句,第三句是英國詩人華茲華斯(1770—1850)《她是個愉快的形影》一首詩中的一句。
威特拉原打算送這幾個孩子進大學,可是他們沒有一個真正渴望受教育。他們或許比書本還聰明些,因為他們是生活在幻想和情感的境地裏。茜爾薇亞想做母親,於是在二十一歲那年就嫁了《呼籲日報》編輯卞雅明·柏哲斯的兒子亨利·柏哲斯,第一年就養了個小孩。瑪特爾夢幻般地埋頭在代數和三角裏,不知道自己該教書呢,還是該結婚,因為小康的傢境要求她做點兒事。尤金楞呆呆地讀着書,壓根兒沒有學到什麽實際的玩意兒。他稍微寫過一點東西,可是十六歲的他所寫的作品是孩子氣的。他也畫上兩筆,但是沒有人告訴他,他畫的東西有沒有什麽可取的地方。實際的事情,一般都對他沒有意義。但是一聽到人生在世總得做點兒實際工作——象他父親那樣做買賣、在商店裏做店員、經營大生意——他就給嚇倒了。這可叫他發毛為難;就連在這年紀,應該做一個什麽樣的人他都不知道。他不反對父親做的這種工作,可是他對它並不感覺興趣。就自己來說,他知道這無非是個沒有出息的、枯燥無味的謀生之計;至於幹保險工作,那也同樣糟糕。他根本就耐不住性子把保險單上詳細列舉的羅裏羅嗦的條款細看一遍。有時候——通常是傍晚和星期六——他在父親店裏幫忙,可是那簡直是痛苦的工作。他根本就心不在焉。
早在尤金十二歲那年,他父親就看出來,他是不適合做買賣的;到了他十六歲的時候,老威特拉確切地相信了這種看法。從他看書的傾嚮和他在學校裏的成績來看,他也同樣地相信,這孩子對他的學業是不感覺興趣的。瑪特爾比他高兩班,不過有時候他倆在一間教室裏。據她報告說,他幻想的時候太多了。他老是朝窗外望着。
尤金結交姑娘的經驗並不十分豐富。他衹有過一般少年人通常所經歷的那種小事情——譬如,偷偷地去吻姑娘們,或是姑娘們偷偷地吻他們——尤金遇到的是後一種情形。他並沒有對哪一個姑娘特別有意思。在十四歲那年,他在一次宴會上被一個小姑娘挑選了做舞伴,至少做了那一晚的舞伴,接着在“郵政局”①的遊戲裏,他在一個黑房間裏享受到姑娘的美妙的擁抱和親吻,但是從那次以後,就沒再有過什麽遇合。有了這一次經驗作為基礎,他就夢想着談情說愛,不過總有點兒羞怯,有點兒縹緲。他怕姑娘們;她們,老實說,也怕他。她們不理解他。
①一種遊戲,詳見第二章。
可是尤金在十七歲那年的秋天,遇到了一個姑娘,她在他心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絲泰拉·阿柏爾頓是個豔麗的尤物。她挺好看,跟尤金同年,生着碧藍的眼睛和纖細苗條的身材。她活潑愉快得迷人,實在沒有覺察到自己對一般敏感的男性的心是多麽危險。她喜歡挑逗小夥子們,因為這使她感到有趣,而不是因為她對哪一個特別鐘情。儘管這樣,這裏面可並沒有什麽卑鄙惡劣的意思,因為她認為他們全都不錯,比較老實的人反而比通達世故的人更容易引起她的好感。
她所以喜歡尤金,或許就為了他那副羞羞怯怯的神氣。
他第一次看見她,是在他最後一學年開學的時候。那時,她初到這座城裏,進了高中二年級。她父親從伊裏諾斯州摩林城上這兒來擔任一爿新創辦的滑車製造廠的經理。她很快就和他姐姐瑪特爾結成了朋友,這或許是因為她被瑪特爾的恬靜的脾氣吸引住了,正和瑪特爾被她的愉快活潑的性情吸引住了一樣。
一天下午,瑪特爾和絲泰拉從大街上郵政局走回傢的時候,遇見了尤金。他正要去看一個男朋友。尤金的確很怕羞,瞧見她們走來時,他想要躲避開,可是沒有辦法。她們看見他了,絲泰拉相當沉着地走上前來。瑪特爾也急於想攔住他,因為她有個漂亮的同伴和她呆在一塊兒。
“你沒有回傢嗎?”她站住問。這是她介紹絲泰拉的機會;
尤金躲避不掉了。“阿柏爾頓小姐,這是我兄弟尤金。”
絲泰拉愉快逗人地嚮他一笑,把手伸給他,他小心謹慎地握着,顯然很緊張。
“我手上不很幹淨,”他抱歉地說。“我剛幫爸爸修理馬車來着。”
“哦,沒有關係,”瑪特爾說。“你上哪兒去?”
“上哈利·莫裏斯傢去,”他解釋。
“去幹嗎?”
“我們預備去采鬍桃。”
“哦,我真想要幾個,”絲泰拉說。
“我給你帶幾個來,”他大着膽子獻殷勤說。
她又笑了。“希望你真給帶來。”
她差一點兒要他帶她們一塊兒去,但是由於缺乏經驗,沒敢那樣。
尤金一下子完全給她的嫵媚迷住了。她似乎很象一個一現即逝、可望而不可即的女孩子。她有點象那個麥黃色頭髮的姑娘,衹是更富有人情味,不大象一場夢幻。這個姑娘生得秀麗、嬌柔,面色微紅,皮膚細膩。她很纖弱,可是又很矯健。他怔得透不過氣來,但是多少又有點怕她。他不知道她對自己究竟是怎樣看法。
“呃,我們回傢去,”瑪特爾說。
“如果我沒有答應上哈利那兒去的話,我一定也跟你們一塊兒走。”
“哦,不要緊,”瑪特爾回答。“沒有關係。”
他抽身去了,自己覺得留下了一個挺糟的印象。絲泰拉的眼睛始終探詢般地盯視着他。當他走開的時候,她用目光跟隨着他。
“他挺有意思。”她嚮瑪特爾坦白地說。
“我想是這樣,”瑪特爾回答。“多少是這樣。衹是他太鬱悶了。”
“他幹嗎覺得鬱悶?”
“他身體不很強壯。”
“我覺得他笑起來很漂亮。”
“我去告訴他!”
“不,請你不要!你不會告訴他的,是嗎?”
“不會的。”
“但是他笑起來·的·確很漂亮。”
“我哪天晚上請你到我們傢裏來,你好再遇見他一次。”
“我倒很樂意,”絲泰拉說。“那會很有意思的。”
“星期六晚上來,玩上一晚。那會兒他在傢。”
“我準來,”絲泰拉說。“那真太好啦!”
“我看你很喜歡他!”瑪特爾大笑起來。
“我覺得他太有意思了,”絲泰拉直率地說。
照着事前安排好的那樣,星期六晚上他回傢來的時候,他們兩人又見了第二面。那天他在父親的保險公司裏幫了一天忙。絲泰拉前來吃晚飯。尤金從敞開的起坐間門外瞧見了她,便連蹦帶跳地上樓去換衣服,因為他有一股青春的熱情,在他這年齡,任憑胃病也好,肺弱也好,都抑製不住這股熱情。他全身感到一陣激動,於是煞費心思地修飾了一番,紅領帶打得恰到好處,頭髮仔細地由當中分開。停了一會兒,他走下樓來,覺得自己該說幾句機靈話,要說得跟自己的人品相稱,否則她就看不出他多麽漂亮動人,可是他又害怕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當他走進起坐間的時候,她正和他姐姐並坐在敞開的壁爐面前,一盞紅花罩子燈的亮光溫暖地照着整個房間。這是一個普通的房間,當中擺着一張蒙上藍絨臺布的桌子,還有幾張一式一樣的椅子和一架放着小說和歷史書籍的書櫥,但是它是安適的,並且非常富有安適的意味。
威特拉太太不時進進出出,尋找家庭主婦所需要的那些東西。父親還沒有回傢,他上本縣某一個邊遠的鎮上兜售一架縫紉機,要等到吃晚飯的時候纔回來。他在傢不在傢尤金漠不關心。威特拉先生富有風趣,在他興致好的時候,他甚至會跟兒女們開玩笑,註意着他們對異性初起的興趣,預料在他們主要的一次戀愛到來的時候,會有個平凡的。他老喜歡嚮瑪特爾說,她有天會嫁給一個獸醫。至於尤金,他預料他會娶一個名叫愛爾莎·布朗的。據他太太說,愛爾莎·布朗生着一頭油膩的鬈發。這並不使瑪特爾或是尤金動氣。它甚至給尤金的臉上帶來一絲牽強的笑容,因為他挺喜歡聽笑話,不過在這個年齡,他已經能把父親瞧得相當清楚。他瞧出父親做的買賣是微不足道的,要他去做隨便哪一種這樣的職業是荒謬可笑的。他從來不想說什麽話,可是他心裏卻對這種庸俗的事情燃起了一種熾熱的反感,簡直象一個已經熔開的隱蔽的火山口,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它時常不祥地在冒煙。他的父母都不瞭解他。他們認為他是個古怪的孩子,老愛夢想,身體虛弱,到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打算。
“哦,你來啦!”他進房時,瑪特爾說。“來坐下。”
絲泰拉嚮他嫣然一笑。
他走到壁爐臺面前,站在那兒裝模作樣。他想打動這個姑娘的心,可是自己又不大知道該怎麽着手。他幾乎連一句話都想不出來。
“你猜不出我們在幹什麽!”他姐姐嘻嘻哈哈地給他幫忙。
“唔——幹什麽呢?”他茫然地問。
“你應當猜猜。你肯猜嗎?”
“隨便怎樣得猜上一次,”絲泰拉插嘴。
“爆玉米花,”他微笑着試探說。
“你猜得差不離,”瑪特爾這麽說。
絲泰拉睜着圓圓的藍眼睛望着他。“再猜一次,”她慫恿說。
“慄子!”他又猜了一次。
她快活地點點頭。“多麽美的頭髮!”他心裏想,接着說道:“慄子在哪兒?”
“喏,給你一顆,”他這位新朋友笑着說,一面伸出一隻小手來。
在她大笑的鼓勵下,他的話來了。“真吝嗇!”他說。
“噯,虧他好意思,”她嚷起來。“我衹有一顆,就給了他。
你一顆也別給他,瑪特爾。”
“算我沒有說,”他央告着。“我不知道。”
“我不給他!”瑪特爾喊着說。“喏,絲泰拉,”她把自己剩下來的幾顆遞過去,“把這幾顆拿去,一顆也別給他!”她把慄子放在絲泰拉急切的手裏。
他瞧出她的用意。這是請他來搶。她要他盡力讓絲泰拉再給他幾顆。他於是照計而行。
“來,給我幾顆!”他把手掌伸出來。“這不公平!”
她搖搖頭。
“隨便怎樣,再給我一顆,”他堅持着。
她從容不迫地搖搖頭,表示不同意。
“一顆,”他央告着,走近了些。
金黃色的頭髮又擺了擺,表示拒絶。但是她的手就在他身旁,他可以一把抓住。她開始把慄子從身後傳到另一隻手去;他跳過來,抓住了她的手。
“瑪特爾!快一點!”她叫着。
瑪特爾來了。於是變成了一場三個人的搶奪。在搶奪中,絲泰拉一扭身猛地站起來,她的頭髮拂過了他的臉。他緊緊握住她的小手不放。他對她的眼睛盯視了一會兒。這究竟是什麽意思呢?他可說不出。衹是他放鬆了些,讓她獲得了勝利。
“得啦,”她笑着說。“現在我給你一顆。”
他大笑着接過去,一心衹想把她摟在懷裏。
晚飯前一會兒工夫,父親進房來坐下,但不久他就拿了一份芝加哥報紙,上飯廳看去了。接着,母親喚他們去吃飯。他靠着絲泰拉坐下,對她做的、講的一切都極端感覺興趣。如果她的嘴一動,他便註意到是怎樣動的。當她露出牙齒的時候,他覺得它們真夠美的。她額上的一小捲發絲象衹金手指似的嚮他招引。他想到有句詩說得真妙:“她那光彩燦爛的發絲。”
飯後,他跟瑪特爾和絲泰拉回到起坐間去。父親留下來看報,母親去洗碟子。一會兒,瑪特爾也離開了房間,去幫母親拾掇,於是衹剩下他們兩個人。他們呆在一起了,可是他反倒沒有什麽話說——他簡直說不出話來。她的秀色有股魅力使他怔住了。
“你喜歡上學嗎?”停了一會兒,她問。她覺得他們總得談談。
“馬馬虎虎,”他回答。“我並不怎麽感覺興趣。我想總有一天我要離開學校去工作。”
“你想做什麽呢?”
“我現在還不知道——我倒想做個藝術傢。”他一生中第一次說出了他的志願——為什麽,他還說不上來。
絲泰拉根本沒有註意這個。
“我先怕他們不讓我進二年級,可是他們卻讓我進了,”她說。“摩林的校長不得不寫了封信給這兒的校長。”
“在這些事情上,他們是很卑鄙的,”他沉思着說。
她站起來,走到書櫥那兒去看書。過了一會兒,他也跟過去了。
“你喜歡狄更斯的作品嗎?”她問。
他一本正經地點點頭,表示喜歡。“很喜歡,”他說。
“我不喜歡他。他寫得太拖拉啦。我比較喜歡司各脫。”
“我也喜歡司各脫,”他說。
“我來把我喜歡的一本書告訴你。”她停住,微張着嘴,盡力去想書名。她舉起一隻手來,仿佛要把書名從空中揀出來似的。“《正直的神》①,”她終於喊出來了。
“是的——是很好看的,”他表示贊成。“我覺得在阿芝特剋②古廟裏,他們要犧牲阿瓦希的那一節,簡直寫得妙極了!”
“哦,是的,我也喜歡那一節,”她補上一句。她抽出《班·赫》③,懶懶地一頁頁翻着。“這本也非常好。”
“好極了!”
①《正直的神》,美國小說傢華萊士(1827—1905)所著的一部歷史小說。
②阿芝特剋,印第安人之一族,原先居住在墨西哥。
③《班·赫》,華萊士所著的另一部歷史小說。
他們都停住。她走到窗戶邊上,站在廉價的花邊窗簾下面。那是一個月夜。街道兩旁的樹木都已經枝葉凋零,野草也已經枯萎了。從銀絲般交織着的細枝間,他們看得出別人傢屋子裏的燈光,從半拉下的百葉窗裏照射出來。一個人走過去,在半明半暗的光綫裏顯得衹是一個黑影。
“好看嗎?”她問。
尤金走近前。“真好,”他回答。
“我希望天氣再冷一點,可以溜冰就好啦。你會溜冰嗎?”
她轉身嚮着他。
“會溜,”他回答。
“呵,月夜溜冰纔有意思呢。我在摩林常常溜冰。”
“我們在這兒也常溜。這兒有兩個湖,你知道。”
他想到每逢清朗皎潔的夜晚,緑湖上的冰就不時坼裂,發出一大陣響亮的轔轔聲。他想到一群群喊叫着的小夥子和姑娘們、遠遠的暗影和滿天的星鬥。直到現在,他都沒有能找着一個姑娘一塊兒去溜冰。他跟隨便哪一個都覺得不自在。他曾經試過,可是有一次,他跟一個姑娘一起摔倒,這使他幾乎永遠不想溜冰了。他覺得自己似乎可以跟絲泰拉一塊兒溜冰。他覺得她或許也喜歡跟他一塊兒去溜。
“等天氣再冷一點,我們可以去溜溜,”他試探着說。“瑪特爾也會。”
“哦,那真好極了!”她高興地表示贊成。
她依舊望着外面的街道。
停了一會兒,她回到火爐邊上來,站在他面前,沉思地嚮下望着。“你認為你父親會在這兒呆下去嗎?”他問。
“他是這麽說的。他很喜歡這兒。”
“你喜歡嗎?”
“是的——現在很喜歡。”
“為什麽說·現·在?”
“哦,我起初不很喜歡。”
“為什麽?”
“哦,我想,無非是因為我人地生疏。可是現在我喜歡這地方了。”她擡起眼睛來。
他又走近了些。
“這是個很好的地方,”他說,“不過我在這兒沒有多大出息。明年我想離開這兒。”
“你打算上哪兒去呢?”
“上芝加哥去。我不願意呆在這兒。”
她轉身嚮着火;他走到她身後的一張椅子那兒,靠在椅背上。她覺得他在那兒,相當近,可她並沒有移動身子。他自己反而驚慌起來。
“你不再回來嗎?”她問。
“不一定。要看情形。我想是這樣。”
“我認為你目前還不想離開。”
“為什麽?”
“你說這地方非常好。”
他沒有回答;她回過頭來看看。他正把身體倚靠得挨她很近。
“你今年鼕天跟我一塊兒去溜冰嗎?”他意味深長地問。
她點點頭。
瑪特爾進來了。
“你們倆在談些什麽?”她問。
“談我們這兒的溜冰多麽好,”他說。
“我也喜歡溜冰,”她喊着說。
“我也喜歡,”絲泰拉加上一句。“溜冰真太好啦。”
隨後又發生了幾次這樣的追求,雖然短促,卻在尤金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多久,他們便約好了一塊兒去溜冰,因為下雪以後,結了冰,緑湖上可以很美滿地溜冰了。寒季拖得很長,人們帶着馬匹和冰鋸聚在貯冰庫所在地密勒集,鋸出一塊塊尺來厚的冰。在感恩節①之後,幾乎每天都有一群群男女學生在冰上駛來駛去,象飛魚似的。尤金平日晚間和星期六並不能常去,因為他得在店裏給父親幫忙。可是他經常抽空請瑪特爾把絲泰拉邀來,大夥兒晚上一塊兒去。有時候,他單獨邀她去,而她也常常應邀同行。
有一次,他們呆在湖畔高地上的一排房屋下面。月亮升起來了,在平滑的冰上映着撩人的光彩。透過一叢叢排列在湖濱的黑黝黝的樹木,可以看見人傢窗子裏的燈光,橙黃而又溫暖。尤金和絲泰拉已經駛慢下來,準備轉身,因為他們早把那群溜冰的人遠遠拋在後邊了。絲泰拉的金黃色鬈發用一頂法國式便帽遮着,衹有幾小綹露在外邊。她身上穿着一件白羊毛衫,長及大腿,又合身,式樣又好。下邊是一條灰白混色的厚呢裙子,長統襪上邊裹着白羊毛護膝。她顯得很動人,連她自己也知道。
①感恩節,在美國通常是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突然,在他們轉身的時候,她的一隻溜冰鞋鬆了,她一跛一跛地走着,一面大聲喊叫。“待會兒,”尤金說,“我來把它紮好。”
她站到他面前,他跪下來解開扭歪了的帶子。當他把溜冰鞋脫下,正準備給她穿上的時候,他擡起頭來看看。她正朝下望着他微笑。他扔下溜冰鞋,張開胳膊抱着她的臀部,把頭靠到了她的腰上。
“你是個壞孩子,”她說。
有一會兒,她默不作聲。作為這一幕可愛的景象的中心人物,她簡直象天仙一般。在他摟着她的時候,她脫下他的呢便帽,把手放在他的頭髮上。這幾乎使他流下眼淚來,他太快樂了。同時,這也激起了他的熾烈的熱情。他別有用意地緊抱着她。
“紮好我的溜冰鞋吧,”她狡黠地說。
他站起來想擁抱她,可是她不依。
“別這樣,別這樣,”她堅决反對。“你不可以這樣。如果你這樣,我就再不跟你來啦。”
“哎,絲泰拉!”他央告着。
“我不是開玩笑,”她堅持着。“你不可以這樣。”
他冷靜下來,很不痛快,有點生氣。可是他不敢違拗她的意思。她的確並不象他事前所想象的那樣,輕易接受別人的愛撫。
另一次,有些女學生舉辦了一個雪車遊覽聚會,絲泰拉、尤金和瑪特爾都應邀去參加。那是一個星雪交輝的夜晚,天氣並不太冷,可是卻很爽快。一輛大貨車的車身給卸下來,裝上滑板,塞滿了麥稭和暖和的車毯。尤金和瑪特爾跟別人一樣,在雪車兜過了十來個寧靜的小家庭之後,從傢門口給接上車去。絲泰拉那時還沒有上車,但是一會兒,車子就開到了她的門口。
“坐到這兒來,”瑪特爾喊着,她離開尤金有半截車廂那麽遠。她的邀請使他很生氣。“靠着我坐,”他喊着,可是又怕她不肯。她爬進車來,到了瑪特爾的身旁,但是覺得那地方不合意,又嚮後移移。尤金費了很大的勁,在身旁騰出地位來,她仿佛無意之中來到了那兒。他拉了一條牛皮車毯替她裹住,想到她真在身旁,心裏就起了一陣激動。雪車玎玎璫璫在鎮上兜着接人,最後就駛往鄉野去了。它經過一一在雪地裏寂靜無聲的陰暗森林和貼近地面、窗子裏模糊地、神秘地閃閃發光的雪白的小木屋。天上的無數星鬥在閃閃爍爍。整個景象在他心上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為他正在戀愛,而這兒,在他身旁黑暗的地方,面貌隱約可辨的這個姑娘,正是他的心上人。他可以辨別出她的秀媚的面頰和眼睛,還有她那柔軟的頭髮。
大夥談談唱唱。在這片嘈雜聲中,他暗地裏用一隻胳膊去摟着她的腰,把她的手握在自己的手裏,一面盯視着她的眼睛,想猜出它們的含意。她跟他總是羞羞怯怯的,並不十分柔順。他在她面頰上偷吻了三四次,有一次還吻了一下她的嘴。在一個黑暗的地方,他使勁把她拉過來,在她嘴上熾熱地長吻了一下,這使她十分着慌。
“別這樣,”她緊張不安地反對說。“你不可以這樣。”
他停了一會兒,自己感到未免進行得太急迫了。不過幽美的夜色和她的嫵媚動人,卻在他心上留下了持久的印象。
***
“我想咱們該想辦法在報館或是這一類機關裏給尤金找個工作,”老威特拉嚮妻子說。
“他似乎也衹適合做這種工作,至少目前是這樣,”威特拉太太回答。她深信兒子還有點懵懂。“我想他往後會做些較好的工作的。他身體不挺好,你知道。”
威特拉有點覺得兒子是生性懶惰,不過他也並不能確定。他暗示說,茜爾薇亞未來的公公,《呼籲日報》的老闆兼編輯卞雅明·柏哲斯,或許可以給他個職務,叫他做個記者或是排字工人,讓他徹底學一下這種行業。《呼籲日報》沒有用幾個人,可是柏哲斯先生大概不會反對讓尤金從記者做起的,衹要尤金會寫寫的話,他也不會反對他從排字生或是記者兼排字生做起。有一天,他在路上嚮柏哲斯提出了請求。
“噢,柏哲斯,”他說,“你可以在你的報館裏給我孩子安插一個小事嗎?我註意到他平時喜歡塗塗寫寫。他也一本正經地畫兩筆,雖然據我猜想,那是沒有多大道理的。他應該好好學一行。在學校裏,他沒有什麽長進。他或許可以學學排字。衹要他按部就班,從最下面學起,對他也不會有什麽害處。你開頭給他多少待遇,這可沒有關係。”
柏哲斯想了想。他在鎮上瞧見過尤金,知道他並沒有什麽不好,衹是他楞呆呆的,老有點兒悶悶不樂的神氣。
“哪天讓他來找我一趟,”他不置可否地回答。“我或許可以給他想個辦法。”
“那樣,我真太感激你啦,”威特拉說。“目前,他實際上並沒有在做什麽正經事。”說完,這兩個人便分手了。
他回傢告訴了尤金。“柏哲斯說,假如你哪天去見見他,他或許可以在《呼籲日報》館裏派給你一個排字工人或是記者的職務,”他解釋說,一面嚮正在燈下看書的兒子望着。
“他這麽說嗎?”尤金安詳地說。“衹是我不會寫文章。我或許會排字。是您托他的嗎?”
“是的,”威特拉說。“你最好哪天上他那兒去一趟。”
尤金抑製住心裏的不高興。他知道這是要收拾他這副懶骨頭了。他混得不很好,這倒的確。可是排字工作對於他這種性格的人也不是一個有出息的職業。“等學期結束後,我就去,”他最後說。
“最好在學期結束前就去談談。挨到那時候,或許有別人去申請啦。你去試試不會有什麽害處。”
“我去試試,”尤金順從地說。
四月裏一個晴朗的下午,他來到了柏哲斯先生的辦公室裏。辦公室在公共廣場上《呼籲日報》館三層樓房的底層。柏哲斯先生是個胖子,頭頂微微有點禿,剩下的一些頭髮全是花白的。他滑稽可笑地從鋼邊眼鏡上面望着尤金。
“你願意幹新聞工作嗎?”柏哲斯問。
“我願意試試,”這個小夥子回答。“我想看看我是不是喜歡這種工作。”
“我現在立刻可以告訴你,這裏沒有多少可學的。你父親說你喜歡寫寫文章。”
“我是很想寫寫文章,可是我覺得我並不會寫。學學排字對我倒也沒有關係。假如我能夠寫文章,我真是樂意極啦。”
“你認為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呢?”
“等學期結束後,假如這對您沒有多大關係的話。”
“沒有多大關係。我實際上並不需要人,不過我可以用你。
每星期五塊錢,你願意嗎?”
“好,伯伯。”
“好,你一準備好就來吧。我來看看可以派你做點兒什麽。”
他揮動了一下胖手,叫這個未來的排字工人暫且離開,然後轉身走嚮黑桃木的辦公桌,桌上堆滿了報紙,很骯髒,還點着一盞緑罩的臺燈。尤金走了出去,鼻子裏聞到了新鮮油墨的氣味和濕報紙的同樣刺鼻的氣味。這應該是場挺有趣的經歷,他心裏想,不過也許會是白費光陰。他並不怎麽看得起亞歷山大這地方。總有一天他要離開這兒的。
《呼籲日報》館跟我們東西兩半球的隨便哪一家乡村報館完全一樣。底層的前面是營業部,後面是一架平板印刷機和幾架零活兒印刷機。二層樓上是排字房,高架子上放着一排排鉛字盤——因為這傢報館和大多數其他的鄉村報館一樣,仍舊是用手工排字;前面是所謂編輯、主筆,或是本市新聞編輯的一間骯髒的辦公室——因為擔任這三個職務的是一個人,一個卡勒·威廉茲先生。他是柏哲斯以前不知打哪兒挑選來的。威廉茲是個很結實的人,又矮又瘦,蓄着尖尖的黑鬍子,一隻玻璃假眼睛用它的黑瞳人奇怪地直盯着你。他碎嘴嘮叨,從這件工作做到那件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戴着一頂緑色的遮陽帽,低低的蓋在前額上,同時還抽着一隻棕色石南木煙斗。他知識極為豐富,積有大都市的新聞從業經驗,可是他準是在航行了一片渺茫的苦海之後,纔帶着妻子和三個孩子在這兒安頓下來的。下班以後,他幾乎樂意去跟任何人聊聊有關生活和經歷方面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他得忙着搜集當地新聞,或是寫下來,或是加以編輯。威廉茲似乎擁有大批通訊記者,他們每星期從四周各地送給他一批批消息。美聯社用電報供給他幾則次要的新聞,還有一份“半印新聞紙”①,包括兩頁小說、家庭常識、醫藥廣告等應有盡有。這給他節省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凡是到他手中的新聞,大部分在編輯方面總是很快就解决了。“在芝加哥,我們對這種事情嚮來非常註意,”威廉茲常對呆在他身旁的任何人這麽肯定地說,“可是在這兒,你就不能這麽辦。讀者實在不要看它。他們要看地方新聞。我總是相當註意地方新聞。”
①一種新聞紙,一面印着各色各樣的材料,一面空白,專門賣給小報館,讓它自行補印。
柏哲斯先生負責廣告部門。事實上,他親自去拉廣告,還照料着把廣告按照登廣告人的意思適當地編排出來,並且按照別人的權利和要求以及當天的便利,適當地加以安排。他是館裏的决策人、交際能手和經營方針的指導。他時常寫寫社評,或是跟威廉茲一塊兒决定一下社評的性質,他接見來報館拜訪編輯的客人,調解各種各樣的睏難。他對於縣裏某些共和黨領袖唯命是聽,可是這似乎是很自然的,因為他自己是個氣味相投的共和黨員。有一次,為了酬謝他的某些勞績,他奉派充任郵政局長,但是他謝絶了,因為他從報紙上所賺的錢實際上比局長所獲的薪俸要多得多。共和黨領袖們把本城和本縣一切可以拉得到的廣告都拉給他,因此他生意做得很好。他的錯綜復雜的關係,威廉茲也知道一部分,可是這並不使這個勤勤懇懇的人感到煩心。他用不着去談什麽仁義道德。“我得為自己、為老婆和三個孩子謀生。這就夠把我忙得無從去管別人的閑事了。”因此這個報館實際上是平靜地、井井有條地,而且就多方面講,還很得法地經營着。它的確是個愉快的工作場所。
威特拉讀了十一年書,剛巧十七歲的時候,就進了這兒。威廉茲先生的個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喜歡威廉茲,漸漸還喜歡上在排字房裏一個所謂主要架子上工作的約納斯·李爾,還有一個每逢有一批額外的零星印件時,就來工作的約翰·薩麥斯。約翰·薩麥斯五十五歲,人很衰老,相當沉默。尤金很快就打聽出來他患有肺病,並且好喝酒。白天,他時時溜出報館,去上五分鐘到十五分鐘。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麽話,因為這兒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要做的工作全都做了。約納斯·李爾的性格比較有意思些。他比薩麥斯小十歲,身體強壯,比較結實,不過總是個特出的人。他相當恬澹,很沉着,微微有點文人氣息。根據尤金隨後所發現的,他幾乎在美國各地都工作過——丹佛、波特蘭、聖保羅、聖路易,哪兒都去過,並且對於這個老闆或是那個老闆的底細,都記得不少。每逢他在報上瞧見一個特別顯著的姓名時,他往往把報紙拿到威廉茲那兒——隨後,當他跟尤金熟悉了的時候,也拿到尤金面前——說道,“我在某地就知道這傢夥。他是某地的郵政局長(或是什麽別的)。自從我知道他以來,他的地位已經上升了不少。”他多半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名流,不過他知道他們,而他們的名聲竟然在世界上這個偏僻的角落裏震響起來,這使他相當激動。他是威廉茲的一個又快又仔細的校對,一個快速的排字工,一個忠於職守的人。但是他在世界上卻沒有混出個名堂來,因為他畢竟衹是一架機器。這一點尤金一眼就看出來了。
李爾教尤金排字的技術。第一天,他就在一個盤子裏說明了四方型或是袋型的理論,為什麽有些字母放得比其他的容易拿,為什麽有些字母在數量上比較多,為什麽大寫字母在某些地方作某些用途,而在別的地方又不那樣。“芝加哥《論壇報》一嚮把教堂、船衹、書籍、旅館和這類事物的名稱用斜體字印出來。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使用這種排法的一份報紙,”他說。大嵌條、排字架、活字盤、翻接等的意思,很快就都明白了。他很高興地傳授着,手指怎樣漸漸一摸就會辨別出鉛字的重量;一旦你成了行傢,即使不用腦筋去想,每一個字母幾乎也會自然而然地回到正確的格子裏。他要別人正正經經地接受他傳授的知識,而尤金本來對任何學問都很尊敬,當然非常樂意鄭重其事地加以註意。他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但是他知道得很清楚,他要見識見識一切。由於這個緣故,他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內對這傢報館極感興趣,雖然他不久就覺得自己不願意做一個排字工人,或是做一個記者,或者,說真的,擔當任何跟鄉村報紙有關的職務,可是他卻正在學習生活。他愉快地在自己的架子上工作,嚮着世界微笑,世界從敞開的窗子外面嚮他表示它近在眼前。他一面排着,一面看着一節節古怪的新聞、評論和當地的廣告,同時還夢想着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個什麽樣的前途。那會兒他的雄心還不很大,可是他卻滿懷希望,而且又有點憂鬱。他看見他認識的小夥子和姑娘們在街道上或是在拐彎地方的廣場上閑混;他看見戴德·馬丁伍德駕着父親的輕馬車駛過;他看見喬治·安德遜帶着一種從來不需要工作的神氣走上街來。喬治的父親是這兒唯一的一傢旅館的老闆。尤金心裏想到釣魚、划船、跟一個漂亮的姑娘悠閑地偎倚在哪兒,可是喲,姑娘們顯然不肯那樣輕易地就喜歡他。他太怕羞了。他想着,有錢準是很好的。這樣,他夢想起來。
尤金正到了希望用熱烈的語言來傾訴衷情的年齡,也是害鱢而沉默的年齡,即使他當時正戀愛着,並且非常感情用事。他衹能嚮絲泰拉說些似乎瑣細的事情,並且臉上顯得十分熱烈,不過最討她歡心的,卻正是瑣細的事情,而不是熱烈的神色。就連在那時,她都開始認為他有點古怪,就她的性格來講,還有點過於緊張。可是她喜歡他。全鎮都知道絲泰拉是他的女朋友。在一座小城鎮上,學生時代交朋友通常總是那樣的。人們看見他跟她一塊兒出去。他父親取笑他。他父母認為這擺明了是一場幼稚的戀愛。這可並不是就她那方面講,因為他們知道她的脾氣,嚮來不把小夥子們的任何求愛當做一回事;他們是單就他這方面講。他們認為他的熱情不久便會使絲泰拉感覺厭倦。他們的確沒有把她看得太錯。有一回,在幾個中學女生舉行的一次宴會上,他們組織了一個“鄉村郵局”。這是許多單玩接吻的遊戲中的一種,一種猜結果的遊戲。如果你猜錯了,你就得做郵政局長,叫一個人來要“郵件”。“郵件”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黑房間裏(郵政局長就站在那兒)跟一個你所歡喜的或是歡喜你的人接吻。你以郵政局長的身份,有權或不得不叫一個你樂意叫的人,不管你覺得怎樣。
這一次,絲泰拉在尤金之前先輸了,於是叫一個人去接吻。她最初想到了他,但是因為這樣做太明顯了,並且她心裏又有點怕他的急切,所以她不得不說出哈維·羅特的姓名。哈維是絲泰拉和尤金初次會面後所遇見的一個漂亮的小夥子。他那會兒對她還沒有吸引力,衹是還討她歡喜罷了。她懷着一種賣弄風情的渴望,想看看他是怎麽樣一個人。這是她的第一個直接的機會。
他高高興興地走了進去,尤金立刻妒嫉得要命。他不明白她幹嗎要這樣待他。輪到他的時候,他喚了白莎·蕭梅剋。他愛慕她,因為她相當美,可是在他心裏,她還是不能和絲泰拉相比。在吻她的時候,他實際上卻在想着另外那個姑娘,這痛苦可真夠大的。等他走出來時,絲泰拉瞧見他眼睛裏顯出不高興的神色,可是决心不去睬它。他裝出來的高興顯然是沮喪而不夠熱烈的。
她又得着一個機會,這一次她喚了他。他去了,不過卻有點傲慢不遜。他想懲罰她一下。當他們在黑暗中會面時,她以為他要用胳膊來摟她。她自己的手也擡到和他肩膀差不多高的地方。可是他並沒有那樣,衹用手抓住她的一隻胳膊,冷冷地在她的嘴上吻了一下。假如他問道,“你幹嗎那樣?”或是緊摟着她,央告她別那樣待他,他們的關係或許可以維持得長一點兒。相反地,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她變得傲慢起來,快快活活地跑出房去。直到宴會散了以後,他送她回傢去的時候,他們之間一直都有着一種隔閡。
“今兒晚上你一定不開心,”他們悶聲不響地走過兩片街區後,她說。街上很黑暗,他們的腳踏在磚鋪的人行道上發出空洞的響聲。
“哦,我覺得挺不錯,”他悻悻地回答。
“我覺得在魏麥傢玩真好。在那兒,我們總玩得那麽有意思。”
“真有意思,”他輕衊地湊和了一句。
“噯,別這麽發脾氣!”她忽然生起氣來。“你無緣無故亂鬧彆扭。”
“我無緣無故嗎?”
“呃,你無緣無故。”
“好,如果你是這樣看法,那末我想我是無緣無故。我可不這麽看。”
“嘿,你怎麽看法,對我沒有什麽關係。”
“哦,是嗎?”
“哎,是的。”她昂起頭來,大為生氣。
“那末我想,對我準也沒有什麽關係。”
接着又沉默下來,這樣一直保持到他們快到傢的時候。
“下星期四的聯歡會你去嗎?”他問。他指的是衛理公會舉辦的一個晚會。這個晚會儘管他並不喜歡,卻提供給他一種便利,因為他在那兒可以會見她,並且可以送她回傢。他這樣問,為的是怕眼前就會有個公開的决裂。
“不,”她說。“我大概不去。”
“幹嗎不去?”
“我不喜歡去。”
“我覺得你真小氣,”他斥責地說。
“我不在乎,”她回答。“我覺得你太蠻橫啦。我想隨便怎麽說,我並不非常喜歡你。”
他的心緊縮起來,覺得這是一個惡兆頭。
“你高興怎樣就怎樣,”他堅持下去。
他們到了她傢大門口。照例他是要在黑暗中和她接吻的——不顧她的反對,緊摟住她幾分鐘。今兒晚上,在他們走近她傢時,他想要這樣做,可是她不給他機會。等他們到達大門口時,她飛快地把門打開,一溜煙進去了。“再會,”她喊着說。
“再會,”他說,接着等她走到房門口,他又喊道,“絲泰拉!”
房門開啦,她溜進去了。他站在黑暗裏,傷感、難受、抑鬱。他怎麽辦呢?他慢步走回傢去,一面絞盡腦汁盤算着,决心不跟她說話、不望她一眼、等她上他這兒來呢,還是去找她、跟她把事情說開。是她錯了,這他知道。等他去睡覺的時候,他被這件事弄得很傷心;醒來以後,這件事整天都抑壓在他的心上。
他學習排字,進步很快,在學習采訪理論方面,也不算差。他熱忱、勤懇地做着自己打算做的這門職業。他喜歡望着窗外繪畫,雖然最近在他跟絲泰拉那麽熟悉之後,並且因為她的冷淡開始跟她爭吵之後,他已經無心於此了。這樣跑到報館去,係上一條圍裙,開始辦理前一天留下來的一件當地來函或是剛匯集到挂鈎上來的一份電報,這是有其積極價值的。威廉茲試着派他去采訪某些當地新聞,可是他工作做得很慢,幾乎沒有采訪到所有的事實。他似乎壓根兒不知道怎樣去訪問一個人,所以帶回來的消息總需要用其他的來源加以補充。他實在不明白新聞學的理論,而威廉茲也衹能給他說明一部分。他多半衹是排字,不過也學到一些別的東西。
第一,他開始明白了廣告的道理。當地的那些商人一天天刊登着同樣的廣告,許多人都沒有作出什麽顯著的改變。他看見李爾和薩麥斯接下同樣的廣告,這些廣告,就主要特點方面講,已經一成不變地登過好幾個月了,他們衹更改幾個字,就排版付印。他對於它們的千篇一律感到莫名其妙。最後當它們交到他這兒來校對的時候,他時常希望自己能夠稍微改動一下。那些文字似乎太沉悶了。
“他們幹嗎從不放些小圖畫在這些廣告裏?”他有一天問李爾。“你是不是認為這樣一來,這些廣告就會顯得更好些呢?”
“哦,我不知道,”約納斯回答。“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兒的這幫人不要那種東西。他們會認為那樣太花哨了。”尤金瞧見過,並且稍微研究過雜志上的廣告。他覺得雜志上的廣告似乎惹人註目得多。報紙上的廣告幹嗎不能改變一下呢?
雖然這樣,他們可從來沒有讓他為這個問題操心。要刊登廣告的人都是由柏哲斯先生接待的。他决定廣告應該怎樣。他從來不跟尤金或是薩麥斯談論,也不常跟李爾談論。有時候,他會請威廉茲解釋一下,它們的性質和體裁到底該是怎樣。尤金非常年輕,因此威廉茲起先對他並不十分重視,可是不久之後,他開始認識到他是個人材,於是就解釋起來——為什麽對某些項目的篇幅得短,對某些又得長,為什麽就這份報紙的經濟利益來說,本縣的消息、亞歷山大周圍各小鎮的消息,以及有關這一帶人們的消息,比正確地報導土耳其皇帝的逝世,還重要得多。最要緊的就是要把當地的名稱弄對。“决不要拼錯它們,”他有一次提醒他。“可能的話,决不要把一個名稱漏掉一部分。人們對於這種事情非常敏感。假如你不時時刻刻註意,他們就會不訂你的報紙,而你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呢。”
尤金把這些事全記在心上。他想知道這件事是怎麽辦的,儘管他基本上覺得這樣未免有點兒煩瑣。事實上,人們似乎多半都有點兒煩瑣。
有一件事的確使他覺得很有趣。那就是看着報紙擺上印刷機印刷起來。他喜歡幫着上版子,看着怎樣把版子弄整齊。他喜歡聽着印刷機轉動,幫着把剛印好的報紙拿到外邊郵遞臺和分派櫃臺上去。這份報紙銷路並不算大,可是那時這傢報館卻很有生氣,他很喜歡它。他很喜歡把雙手和臉上弄得盡是一條條墨痕而滿不在乎,也喜歡在鏡子裏看見自己的頭髮亂蓬蓬的。他竭力給人幫忙;報館各個人員漸漸都很喜歡他,儘管他往往有點笨拙遲鈍。在這時期裏,他身體並不強壯,胃病折磨着他。他還認為油墨的氣味或許會影響到他的肺部,雖然他並不是一本正經地擔心害怕。大體上說,這種工作是有意思而沒有出息的;外面有一個廣阔得多的世界,這他知道。他希望有一天能上那兒去,他希望上芝加哥去。
有一次,他們呆在湖畔高地上的一排房屋下面。月亮升起來了,在平滑的冰上映着撩人的光彩。透過一叢叢排列在湖濱的黑黝黝的樹木,可以看見人傢窗子裏的燈光,橙黃而又溫暖。尤金和絲泰拉已經駛慢下來,準備轉身,因為他們早把那群溜冰的人遠遠拋在後邊了。絲泰拉的金黃色鬈發用一頂法國式便帽遮着,衹有幾小綹露在外邊。她身上穿着一件白羊毛衫,長及大腿,又合身,式樣又好。下邊是一條灰白混色的厚呢裙子,長統襪上邊裹着白羊毛護膝。她顯得很動人,連她自己也知道。
①感恩節,在美國通常是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突然,在他們轉身的時候,她的一隻溜冰鞋鬆了,她一跛一跛地走着,一面大聲喊叫。“待會兒,”尤金說,“我來把它紮好。”
她站到他面前,他跪下來解開扭歪了的帶子。當他把溜冰鞋脫下,正準備給她穿上的時候,他擡起頭來看看。她正朝下望着他微笑。他扔下溜冰鞋,張開胳膊抱着她的臀部,把頭靠到了她的腰上。
“你是個壞孩子,”她說。
有一會兒,她默不作聲。作為這一幕可愛的景象的中心人物,她簡直象天仙一般。在他摟着她的時候,她脫下他的呢便帽,把手放在他的頭髮上。這幾乎使他流下眼淚來,他太快樂了。同時,這也激起了他的熾烈的熱情。他別有用意地緊抱着她。
“紮好我的溜冰鞋吧,”她狡黠地說。
他站起來想擁抱她,可是她不依。
“別這樣,別這樣,”她堅决反對。“你不可以這樣。如果你這樣,我就再不跟你來啦。”
“哎,絲泰拉!”他央告着。
“我不是開玩笑,”她堅持着。“你不可以這樣。”
他冷靜下來,很不痛快,有點生氣。可是他不敢違拗她的意思。她的確並不象他事前所想象的那樣,輕易接受別人的愛撫。
另一次,有些女學生舉辦了一個雪車遊覽聚會,絲泰拉、尤金和瑪特爾都應邀去參加。那是一個星雪交輝的夜晚,天氣並不太冷,可是卻很爽快。一輛大貨車的車身給卸下來,裝上滑板,塞滿了麥稭和暖和的車毯。尤金和瑪特爾跟別人一樣,在雪車兜過了十來個寧靜的小家庭之後,從傢門口給接上車去。絲泰拉那時還沒有上車,但是一會兒,車子就開到了她的門口。
“坐到這兒來,”瑪特爾喊着,她離開尤金有半截車廂那麽遠。她的邀請使他很生氣。“靠着我坐,”他喊着,可是又怕她不肯。她爬進車來,到了瑪特爾的身旁,但是覺得那地方不合意,又嚮後移移。尤金費了很大的勁,在身旁騰出地位來,她仿佛無意之中來到了那兒。他拉了一條牛皮車毯替她裹住,想到她真在身旁,心裏就起了一陣激動。雪車玎玎璫璫在鎮上兜着接人,最後就駛往鄉野去了。它經過一一在雪地裏寂靜無聲的陰暗森林和貼近地面、窗子裏模糊地、神秘地閃閃發光的雪白的小木屋。天上的無數星鬥在閃閃爍爍。整個景象在他心上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為他正在戀愛,而這兒,在他身旁黑暗的地方,面貌隱約可辨的這個姑娘,正是他的心上人。他可以辨別出她的秀媚的面頰和眼睛,還有她那柔軟的頭髮。
大夥談談唱唱。在這片嘈雜聲中,他暗地裏用一隻胳膊去摟着她的腰,把她的手握在自己的手裏,一面盯視着她的眼睛,想猜出它們的含意。她跟他總是羞羞怯怯的,並不十分柔順。他在她面頰上偷吻了三四次,有一次還吻了一下她的嘴。在一個黑暗的地方,他使勁把她拉過來,在她嘴上熾熱地長吻了一下,這使她十分着慌。
“別這樣,”她緊張不安地反對說。“你不可以這樣。”
他停了一會兒,自己感到未免進行得太急迫了。不過幽美的夜色和她的嫵媚動人,卻在他心上留下了持久的印象。
***
“我想咱們該想辦法在報館或是這一類機關裏給尤金找個工作,”老威特拉嚮妻子說。
“他似乎也衹適合做這種工作,至少目前是這樣,”威特拉太太回答。她深信兒子還有點懵懂。“我想他往後會做些較好的工作的。他身體不挺好,你知道。”
威特拉有點覺得兒子是生性懶惰,不過他也並不能確定。他暗示說,茜爾薇亞未來的公公,《呼籲日報》的老闆兼編輯卞雅明·柏哲斯,或許可以給他個職務,叫他做個記者或是排字工人,讓他徹底學一下這種行業。《呼籲日報》沒有用幾個人,可是柏哲斯先生大概不會反對讓尤金從記者做起的,衹要尤金會寫寫的話,他也不會反對他從排字生或是記者兼排字生做起。有一天,他在路上嚮柏哲斯提出了請求。
“噢,柏哲斯,”他說,“你可以在你的報館裏給我孩子安插一個小事嗎?我註意到他平時喜歡塗塗寫寫。他也一本正經地畫兩筆,雖然據我猜想,那是沒有多大道理的。他應該好好學一行。在學校裏,他沒有什麽長進。他或許可以學學排字。衹要他按部就班,從最下面學起,對他也不會有什麽害處。你開頭給他多少待遇,這可沒有關係。”
柏哲斯想了想。他在鎮上瞧見過尤金,知道他並沒有什麽不好,衹是他楞呆呆的,老有點兒悶悶不樂的神氣。
“哪天讓他來找我一趟,”他不置可否地回答。“我或許可以給他想個辦法。”
“那樣,我真太感激你啦,”威特拉說。“目前,他實際上並沒有在做什麽正經事。”說完,這兩個人便分手了。
他回傢告訴了尤金。“柏哲斯說,假如你哪天去見見他,他或許可以在《呼籲日報》館裏派給你一個排字工人或是記者的職務,”他解釋說,一面嚮正在燈下看書的兒子望着。
“他這麽說嗎?”尤金安詳地說。“衹是我不會寫文章。我或許會排字。是您托他的嗎?”
“是的,”威特拉說。“你最好哪天上他那兒去一趟。”
尤金抑製住心裏的不高興。他知道這是要收拾他這副懶骨頭了。他混得不很好,這倒的確。可是排字工作對於他這種性格的人也不是一個有出息的職業。“等學期結束後,我就去,”他最後說。
“最好在學期結束前就去談談。挨到那時候,或許有別人去申請啦。你去試試不會有什麽害處。”
“我去試試,”尤金順從地說。
四月裏一個晴朗的下午,他來到了柏哲斯先生的辦公室裏。辦公室在公共廣場上《呼籲日報》館三層樓房的底層。柏哲斯先生是個胖子,頭頂微微有點禿,剩下的一些頭髮全是花白的。他滑稽可笑地從鋼邊眼鏡上面望着尤金。
“你願意幹新聞工作嗎?”柏哲斯問。
“我願意試試,”這個小夥子回答。“我想看看我是不是喜歡這種工作。”
“我現在立刻可以告訴你,這裏沒有多少可學的。你父親說你喜歡寫寫文章。”
“我是很想寫寫文章,可是我覺得我並不會寫。學學排字對我倒也沒有關係。假如我能夠寫文章,我真是樂意極啦。”
“你認為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呢?”
“等學期結束後,假如這對您沒有多大關係的話。”
“沒有多大關係。我實際上並不需要人,不過我可以用你。
每星期五塊錢,你願意嗎?”
“好,伯伯。”
“好,你一準備好就來吧。我來看看可以派你做點兒什麽。”
他揮動了一下胖手,叫這個未來的排字工人暫且離開,然後轉身走嚮黑桃木的辦公桌,桌上堆滿了報紙,很骯髒,還點着一盞緑罩的臺燈。尤金走了出去,鼻子裏聞到了新鮮油墨的氣味和濕報紙的同樣刺鼻的氣味。這應該是場挺有趣的經歷,他心裏想,不過也許會是白費光陰。他並不怎麽看得起亞歷山大這地方。總有一天他要離開這兒的。
《呼籲日報》館跟我們東西兩半球的隨便哪一家乡村報館完全一樣。底層的前面是營業部,後面是一架平板印刷機和幾架零活兒印刷機。二層樓上是排字房,高架子上放着一排排鉛字盤——因為這傢報館和大多數其他的鄉村報館一樣,仍舊是用手工排字;前面是所謂編輯、主筆,或是本市新聞編輯的一間骯髒的辦公室——因為擔任這三個職務的是一個人,一個卡勒·威廉茲先生。他是柏哲斯以前不知打哪兒挑選來的。威廉茲是個很結實的人,又矮又瘦,蓄着尖尖的黑鬍子,一隻玻璃假眼睛用它的黑瞳人奇怪地直盯着你。他碎嘴嘮叨,從這件工作做到那件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戴着一頂緑色的遮陽帽,低低的蓋在前額上,同時還抽着一隻棕色石南木煙斗。他知識極為豐富,積有大都市的新聞從業經驗,可是他準是在航行了一片渺茫的苦海之後,纔帶着妻子和三個孩子在這兒安頓下來的。下班以後,他幾乎樂意去跟任何人聊聊有關生活和經歷方面的事情。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他得忙着搜集當地新聞,或是寫下來,或是加以編輯。威廉茲似乎擁有大批通訊記者,他們每星期從四周各地送給他一批批消息。美聯社用電報供給他幾則次要的新聞,還有一份“半印新聞紙”①,包括兩頁小說、家庭常識、醫藥廣告等應有盡有。這給他節省了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凡是到他手中的新聞,大部分在編輯方面總是很快就解决了。“在芝加哥,我們對這種事情嚮來非常註意,”威廉茲常對呆在他身旁的任何人這麽肯定地說,“可是在這兒,你就不能這麽辦。讀者實在不要看它。他們要看地方新聞。我總是相當註意地方新聞。”
①一種新聞紙,一面印着各色各樣的材料,一面空白,專門賣給小報館,讓它自行補印。
柏哲斯先生負責廣告部門。事實上,他親自去拉廣告,還照料着把廣告按照登廣告人的意思適當地編排出來,並且按照別人的權利和要求以及當天的便利,適當地加以安排。他是館裏的决策人、交際能手和經營方針的指導。他時常寫寫社評,或是跟威廉茲一塊兒决定一下社評的性質,他接見來報館拜訪編輯的客人,調解各種各樣的睏難。他對於縣裏某些共和黨領袖唯命是聽,可是這似乎是很自然的,因為他自己是個氣味相投的共和黨員。有一次,為了酬謝他的某些勞績,他奉派充任郵政局長,但是他謝絶了,因為他從報紙上所賺的錢實際上比局長所獲的薪俸要多得多。共和黨領袖們把本城和本縣一切可以拉得到的廣告都拉給他,因此他生意做得很好。他的錯綜復雜的關係,威廉茲也知道一部分,可是這並不使這個勤勤懇懇的人感到煩心。他用不着去談什麽仁義道德。“我得為自己、為老婆和三個孩子謀生。這就夠把我忙得無從去管別人的閑事了。”因此這個報館實際上是平靜地、井井有條地,而且就多方面講,還很得法地經營着。它的確是個愉快的工作場所。
威特拉讀了十一年書,剛巧十七歲的時候,就進了這兒。威廉茲先生的個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喜歡威廉茲,漸漸還喜歡上在排字房裏一個所謂主要架子上工作的約納斯·李爾,還有一個每逢有一批額外的零星印件時,就來工作的約翰·薩麥斯。約翰·薩麥斯五十五歲,人很衰老,相當沉默。尤金很快就打聽出來他患有肺病,並且好喝酒。白天,他時時溜出報館,去上五分鐘到十五分鐘。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麽話,因為這兒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要做的工作全都做了。約納斯·李爾的性格比較有意思些。他比薩麥斯小十歲,身體強壯,比較結實,不過總是個特出的人。他相當恬澹,很沉着,微微有點文人氣息。根據尤金隨後所發現的,他幾乎在美國各地都工作過——丹佛、波特蘭、聖保羅、聖路易,哪兒都去過,並且對於這個老闆或是那個老闆的底細,都記得不少。每逢他在報上瞧見一個特別顯著的姓名時,他往往把報紙拿到威廉茲那兒——隨後,當他跟尤金熟悉了的時候,也拿到尤金面前——說道,“我在某地就知道這傢夥。他是某地的郵政局長(或是什麽別的)。自從我知道他以來,他的地位已經上升了不少。”他多半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名流,不過他知道他們,而他們的名聲竟然在世界上這個偏僻的角落裏震響起來,這使他相當激動。他是威廉茲的一個又快又仔細的校對,一個快速的排字工,一個忠於職守的人。但是他在世界上卻沒有混出個名堂來,因為他畢竟衹是一架機器。這一點尤金一眼就看出來了。
李爾教尤金排字的技術。第一天,他就在一個盤子裏說明了四方型或是袋型的理論,為什麽有些字母放得比其他的容易拿,為什麽有些字母在數量上比較多,為什麽大寫字母在某些地方作某些用途,而在別的地方又不那樣。“芝加哥《論壇報》一嚮把教堂、船衹、書籍、旅館和這類事物的名稱用斜體字印出來。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使用這種排法的一份報紙,”他說。大嵌條、排字架、活字盤、翻接等的意思,很快就都明白了。他很高興地傳授着,手指怎樣漸漸一摸就會辨別出鉛字的重量;一旦你成了行傢,即使不用腦筋去想,每一個字母幾乎也會自然而然地回到正確的格子裏。他要別人正正經經地接受他傳授的知識,而尤金本來對任何學問都很尊敬,當然非常樂意鄭重其事地加以註意。他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但是他知道得很清楚,他要見識見識一切。由於這個緣故,他在一個很短的時期內對這傢報館極感興趣,雖然他不久就覺得自己不願意做一個排字工人,或是做一個記者,或者,說真的,擔當任何跟鄉村報紙有關的職務,可是他卻正在學習生活。他愉快地在自己的架子上工作,嚮着世界微笑,世界從敞開的窗子外面嚮他表示它近在眼前。他一面排着,一面看着一節節古怪的新聞、評論和當地的廣告,同時還夢想着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個什麽樣的前途。那會兒他的雄心還不很大,可是他卻滿懷希望,而且又有點憂鬱。他看見他認識的小夥子和姑娘們在街道上或是在拐彎地方的廣場上閑混;他看見戴德·馬丁伍德駕着父親的輕馬車駛過;他看見喬治·安德遜帶着一種從來不需要工作的神氣走上街來。喬治的父親是這兒唯一的一傢旅館的老闆。尤金心裏想到釣魚、划船、跟一個漂亮的姑娘悠閑地偎倚在哪兒,可是喲,姑娘們顯然不肯那樣輕易地就喜歡他。他太怕羞了。他想着,有錢準是很好的。這樣,他夢想起來。
尤金正到了希望用熱烈的語言來傾訴衷情的年齡,也是害鱢而沉默的年齡,即使他當時正戀愛着,並且非常感情用事。他衹能嚮絲泰拉說些似乎瑣細的事情,並且臉上顯得十分熱烈,不過最討她歡心的,卻正是瑣細的事情,而不是熱烈的神色。就連在那時,她都開始認為他有點古怪,就她的性格來講,還有點過於緊張。可是她喜歡他。全鎮都知道絲泰拉是他的女朋友。在一座小城鎮上,學生時代交朋友通常總是那樣的。人們看見他跟她一塊兒出去。他父親取笑他。他父母認為這擺明了是一場幼稚的戀愛。這可並不是就她那方面講,因為他們知道她的脾氣,嚮來不把小夥子們的任何求愛當做一回事;他們是單就他這方面講。他們認為他的熱情不久便會使絲泰拉感覺厭倦。他們的確沒有把她看得太錯。有一回,在幾個中學女生舉行的一次宴會上,他們組織了一個“鄉村郵局”。這是許多單玩接吻的遊戲中的一種,一種猜結果的遊戲。如果你猜錯了,你就得做郵政局長,叫一個人來要“郵件”。“郵件”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黑房間裏(郵政局長就站在那兒)跟一個你所歡喜的或是歡喜你的人接吻。你以郵政局長的身份,有權或不得不叫一個你樂意叫的人,不管你覺得怎樣。
這一次,絲泰拉在尤金之前先輸了,於是叫一個人去接吻。她最初想到了他,但是因為這樣做太明顯了,並且她心裏又有點怕他的急切,所以她不得不說出哈維·羅特的姓名。哈維是絲泰拉和尤金初次會面後所遇見的一個漂亮的小夥子。他那會兒對她還沒有吸引力,衹是還討她歡喜罷了。她懷着一種賣弄風情的渴望,想看看他是怎麽樣一個人。這是她的第一個直接的機會。
他高高興興地走了進去,尤金立刻妒嫉得要命。他不明白她幹嗎要這樣待他。輪到他的時候,他喚了白莎·蕭梅剋。他愛慕她,因為她相當美,可是在他心裏,她還是不能和絲泰拉相比。在吻她的時候,他實際上卻在想着另外那個姑娘,這痛苦可真夠大的。等他走出來時,絲泰拉瞧見他眼睛裏顯出不高興的神色,可是决心不去睬它。他裝出來的高興顯然是沮喪而不夠熱烈的。
她又得着一個機會,這一次她喚了他。他去了,不過卻有點傲慢不遜。他想懲罰她一下。當他們在黑暗中會面時,她以為他要用胳膊來摟她。她自己的手也擡到和他肩膀差不多高的地方。可是他並沒有那樣,衹用手抓住她的一隻胳膊,冷冷地在她的嘴上吻了一下。假如他問道,“你幹嗎那樣?”或是緊摟着她,央告她別那樣待他,他們的關係或許可以維持得長一點兒。相反地,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她變得傲慢起來,快快活活地跑出房去。直到宴會散了以後,他送她回傢去的時候,他們之間一直都有着一種隔閡。
“今兒晚上你一定不開心,”他們悶聲不響地走過兩片街區後,她說。街上很黑暗,他們的腳踏在磚鋪的人行道上發出空洞的響聲。
“哦,我覺得挺不錯,”他悻悻地回答。
“我覺得在魏麥傢玩真好。在那兒,我們總玩得那麽有意思。”
“真有意思,”他輕衊地湊和了一句。
“噯,別這麽發脾氣!”她忽然生起氣來。“你無緣無故亂鬧彆扭。”
“我無緣無故嗎?”
“呃,你無緣無故。”
“好,如果你是這樣看法,那末我想我是無緣無故。我可不這麽看。”
“嘿,你怎麽看法,對我沒有什麽關係。”
“哦,是嗎?”
“哎,是的。”她昂起頭來,大為生氣。
“那末我想,對我準也沒有什麽關係。”
接着又沉默下來,這樣一直保持到他們快到傢的時候。
“下星期四的聯歡會你去嗎?”他問。他指的是衛理公會舉辦的一個晚會。這個晚會儘管他並不喜歡,卻提供給他一種便利,因為他在那兒可以會見她,並且可以送她回傢。他這樣問,為的是怕眼前就會有個公開的决裂。
“不,”她說。“我大概不去。”
“幹嗎不去?”
“我不喜歡去。”
“我覺得你真小氣,”他斥責地說。
“我不在乎,”她回答。“我覺得你太蠻橫啦。我想隨便怎麽說,我並不非常喜歡你。”
他的心緊縮起來,覺得這是一個惡兆頭。
“你高興怎樣就怎樣,”他堅持下去。
他們到了她傢大門口。照例他是要在黑暗中和她接吻的——不顧她的反對,緊摟住她幾分鐘。今兒晚上,在他們走近她傢時,他想要這樣做,可是她不給他機會。等他們到達大門口時,她飛快地把門打開,一溜煙進去了。“再會,”她喊着說。
“再會,”他說,接着等她走到房門口,他又喊道,“絲泰拉!”
房門開啦,她溜進去了。他站在黑暗裏,傷感、難受、抑鬱。他怎麽辦呢?他慢步走回傢去,一面絞盡腦汁盤算着,决心不跟她說話、不望她一眼、等她上他這兒來呢,還是去找她、跟她把事情說開。是她錯了,這他知道。等他去睡覺的時候,他被這件事弄得很傷心;醒來以後,這件事整天都抑壓在他的心上。
他學習排字,進步很快,在學習采訪理論方面,也不算差。他熱忱、勤懇地做着自己打算做的這門職業。他喜歡望着窗外繪畫,雖然最近在他跟絲泰拉那麽熟悉之後,並且因為她的冷淡開始跟她爭吵之後,他已經無心於此了。這樣跑到報館去,係上一條圍裙,開始辦理前一天留下來的一件當地來函或是剛匯集到挂鈎上來的一份電報,這是有其積極價值的。威廉茲試着派他去采訪某些當地新聞,可是他工作做得很慢,幾乎沒有采訪到所有的事實。他似乎壓根兒不知道怎樣去訪問一個人,所以帶回來的消息總需要用其他的來源加以補充。他實在不明白新聞學的理論,而威廉茲也衹能給他說明一部分。他多半衹是排字,不過也學到一些別的東西。
第一,他開始明白了廣告的道理。當地的那些商人一天天刊登着同樣的廣告,許多人都沒有作出什麽顯著的改變。他看見李爾和薩麥斯接下同樣的廣告,這些廣告,就主要特點方面講,已經一成不變地登過好幾個月了,他們衹更改幾個字,就排版付印。他對於它們的千篇一律感到莫名其妙。最後當它們交到他這兒來校對的時候,他時常希望自己能夠稍微改動一下。那些文字似乎太沉悶了。
“他們幹嗎從不放些小圖畫在這些廣告裏?”他有一天問李爾。“你是不是認為這樣一來,這些廣告就會顯得更好些呢?”
“哦,我不知道,”約納斯回答。“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兒的這幫人不要那種東西。他們會認為那樣太花哨了。”尤金瞧見過,並且稍微研究過雜志上的廣告。他覺得雜志上的廣告似乎惹人註目得多。報紙上的廣告幹嗎不能改變一下呢?
雖然這樣,他們可從來沒有讓他為這個問題操心。要刊登廣告的人都是由柏哲斯先生接待的。他决定廣告應該怎樣。他從來不跟尤金或是薩麥斯談論,也不常跟李爾談論。有時候,他會請威廉茲解釋一下,它們的性質和體裁到底該是怎樣。尤金非常年輕,因此威廉茲起先對他並不十分重視,可是不久之後,他開始認識到他是個人材,於是就解釋起來——為什麽對某些項目的篇幅得短,對某些又得長,為什麽就這份報紙的經濟利益來說,本縣的消息、亞歷山大周圍各小鎮的消息,以及有關這一帶人們的消息,比正確地報導土耳其皇帝的逝世,還重要得多。最要緊的就是要把當地的名稱弄對。“决不要拼錯它們,”他有一次提醒他。“可能的話,决不要把一個名稱漏掉一部分。人們對於這種事情非常敏感。假如你不時時刻刻註意,他們就會不訂你的報紙,而你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呢。”
尤金把這些事全記在心上。他想知道這件事是怎麽辦的,儘管他基本上覺得這樣未免有點兒煩瑣。事實上,人們似乎多半都有點兒煩瑣。
有一件事的確使他覺得很有趣。那就是看着報紙擺上印刷機印刷起來。他喜歡幫着上版子,看着怎樣把版子弄整齊。他喜歡聽着印刷機轉動,幫着把剛印好的報紙拿到外邊郵遞臺和分派櫃臺上去。這份報紙銷路並不算大,可是那時這傢報館卻很有生氣,他很喜歡它。他很喜歡把雙手和臉上弄得盡是一條條墨痕而滿不在乎,也喜歡在鏡子裏看見自己的頭髮亂蓬蓬的。他竭力給人幫忙;報館各個人員漸漸都很喜歡他,儘管他往往有點笨拙遲鈍。在這時期裏,他身體並不強壯,胃病折磨着他。他還認為油墨的氣味或許會影響到他的肺部,雖然他並不是一本正經地擔心害怕。大體上說,這種工作是有意思而沒有出息的;外面有一個廣阔得多的世界,這他知道。他希望有一天能上那兒去,他希望上芝加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