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感動了全那不勒斯的故事
前言
1824年,我在那不勒斯,聽到社交界有人談及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和議事司鐸齊波的故事。我那時好奇心重,自然要打聽一些事情,可是誰也不願稍許清楚一點地回答我,他們都怕受到牽纍。
在那不勒斯,談起,人們總是含糊其辭。原因就在於此:一個那不勒斯家庭,比方說由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和父母親組成,家庭成員分屬於三個不同的派別,它們各有各的謀算。女人站在情人那一派,三個兒子各有自己的利益;父親和母親一邊嘆氣,一邊回憶他們二十歲時的宮廷。人與人之間有這種隔閡,自然不能在一起認真地討論。衹要說出一個稍稍明確不同一般的觀點,你就會發現周圍有兩三個人臉色立即變得煞白。
關於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的故事,我在社交界總打聽不出詳情,於是認為它或許令人想起了1820年的某段可怕歷史。
有一個四十歲的寡婦,相貌並不漂亮,心地卻很善良,把她的小房子租了一半給我。這幢小房子建在一條小巷裏,離迷人的夏佳花園約一百步遠。後面是小山崗。老國王的妻子弗洛裏達公主的別墅就坐落在上面。這裏或許是那不勒斯唯一稍稍幽靜一點的街區。
寡婦有一個年老的追求者。我花了整整一個星起來與他親近。有一天我們一起逛街,他把拉紮羅尼一傢抵抗尚漂奈將軍部隊的地方,以及燒死某公爵的十字街口指給我看。我裝出謙虛的模樣,冷不防地問他,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和議事司鐸齊波的故事,為什麽搞得這麽神秘。
他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這起故事裏的人物,如親王,公爵等,他們的銜頭都被後人繼承了。這些人看到他們的名字出現在這樣一起哀惋凄惻的故事裏,可能會生氣的。”
“這麽說,事情並不是1820年發生的?”
“你說什麽?1820年?”這位那不勒斯人哈哈大笑起來,“你說什麽?1820年?”他反復問我,帶着意大利人那種近乎無禮的衝動,它使我這個居住在巴黎的法國人十分反感。
“要是你想有一點常識,”他繼續說,“那你就該說:1745年。就是維萊特裏戰役的第二年,偉大的堂·卡洛斯占有那不勒斯的那一年。在這裏,大傢管堂·卡洛斯叫查理七世。後來,在西班牙,他被人稱作查理三世。他在那裏幹了一番輝煌的事業。正是他把法奈斯傢那個大鼻子帶進了我們的王室。
“那個大鼻子大主教一聽到維萊特裏這個名字就害怕,就要在那不勒斯搞得人人膽戰心驚。所以今天,大傢都不願提曾企圖突襲吉納提宮,活捉偉大的堂·卡洛斯。
“你提到的這個故事,據說是一個僧侶寫的。被稱作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的那個年輕修女屬於比西亞諾公爵的家庭。作者對當時的大主教表示了強烈的憎恨,因為正是這個大滑頭讓議事司鐸齊波從頭至尾參與了這一事件。拉斯·弗洛爾伯爵傢的堂·熱納裏諾可能是這位僧侶的保護人,這位年輕人據說曾與風流國王堂·卡洛斯,以及當時最富有的貴族老公爵瓦加·代爾·帕多競爭,以獲得羅莎琳德的芳心。人們認為僧侶是在1750年寫這篇凄慘故事的。大概,有些內容可能會觸犯某個仍有權有勢的人物,所以作者寫得較為隱晦。他的廢話令人吃驚。他總是用一般的準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些準則當然屬於一種完美的倫理道德,但卻使讀者不知所云。讀者常常要掩捲三思,揣摩這個好僧侶究竟想說什麽。比方說,當他描寫堂·熱納裏諾之死的時候,人們勉強纔看明白他的意思。
“過幾天,我也許可以讓人把這份手稿藉給你。由於它十分乏味,我不想勸你買下。兩年前,在B公證人的事務所,人傢非要四個杜卡托纔出手。”
一個星其後,我拿到了這份手稿。它也許是世上最枯燥乏味的讀物。作者總是用不同的措辭來敘述同一件事,而不幸的讀者還認為他寫的是新事情。讀者越讀越糊塗,最後根本不知作者寫的是什麽。
我們得知道,一個米蘭人,或一個那不勒斯人,大概一輩子也沒有連續說過一百句佛羅倫薩話,可是到了1842年,他們要出書的時候,卻覺得使用外國語是件有趣的事。本世紀傑出的將軍,最重要的歷史學家柯萊塔略有這種癖好,這就常常使得他的讀者望而卻步。
這份可怕的手稿名為《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篇幅不下三百一十頁。為了肯定我所領會的意義,我記得我還抄錄了若幹頁。
當我瞭解這段故事以後,我便避免嚮人傢直接發問。我和別人長聊了一次,顯示我對這件事的來竜去脈有充分的瞭解,然後我裝出無關緊要的樣子,提了幾個該弄清的問題。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個大人物(兩個月前他還拒絶回答我的問題)給我弄來了一部小抄本,衹有六十頁。雖說這個本子的敘述並不連貫,卻生動細微地描寫了某些事實。尤其對瘋狂的嫉妒提供了真實的細節。
堂娜·費迪南達·德·比西亞諾王妃的指導神甫被大主教收買了。正是從他嘴裏,她獲悉堂·熱納裏諾愛的不是她,而是她的繼女羅莎琳德。
她相信國王堂·卡洛斯也愛她的情敵,於是,通過在堂·熱納裏諾·德·拉斯·弗洛爾身上挑起強烈的妒意,來實施報復。
1842年3月21日
你們知道,1711年,路易十四已經失去與他同時代出生的那些大人物,又被德曼特農夫人(註:法國纔女,先是路易十四子女的教師,後與路易十四秘密結婚。在宗教、上對路易十四影響不小。)低估,出於瘋狂的傲氣,他把尚是孩童的安茹公爵,派去統治西班牙,這就是後來瘋狂、勇敢、虔誠的西班牙國王腓力氣五世。這樣做,還不如像外國人建議的那樣,把比利時和米蘭並入法國。
當時法國厄運重重,可是迄至那時為止,法國的國王卻每每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贏得頗具喜劇色彩的光榮,在逆境中充分顯示了一種真正的雄纔大略。德南戰役的勝利,以及倒在馬波魯公爵夫人裙子上的那杯著名的水(註:法國與英國於1701年發生爭奪西班牙王位的戰爭。馬波魯公爵是英軍統帥。據說他妻子當着女王的面把水潑在自己身上,引起女王不滿,遂致使其丈夫被解除統帥職務。)給了法蘭西相當體面的和平。
大約在這期間,仍在統治西班牙的腓力氣五世失去了王後。這個事件,再加上他的修道士德行使他幾乎發瘋。在這種精神狀態下,他竟在巴馬的一座𠔌倉裏尋着了有名的伊麗莎白·法奈斯,並把她帶到西班牙,與她結為夫婦。這位偉大的王後顯示出傑出的才華,把西班牙那些傲慢而幼稚的舉動改造成名聞歐洲的西班牙禮儀,引得這個大陸的所有君主紛紛仿效。
伊麗莎白·法奈斯有十五年時間,整天守着瘋子丈夫,連十分鐘也不離開。宮廷表面奢華,內裏卻已衰微。有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描繪過這個宮廷。他就是聖西門公爵,一個為西班牙人的憂鬱性格所驅使,長於作深刻述評的文人,一個惟一由法國性格培養的歷史學家。他描寫了伊麗莎白·法奈斯王後安排自己後事的有趣細節。她作出種種努力,為的是有朝一日能派出一支軍隊,為她給腓力氣五世生的兩個幼子之一徵服這個國傢的某塊封地。這樣,腓力氣五世駕崩以後,她也有塊安身之地,不至於過以往那些西班牙太後過的凄涼日子。
國王與前妻生的兒子都是傻瓜。由宗教裁判所培養出來的婚生王子,情況都是如此。這兩人之一將成為國王。某個寵臣也許會說服國王,使他覺得必須,並且使出詭計把法奈斯王後投入牢獄,因為王後其實的理智和活力使麻木不仁的西班牙反感。
伊麗莎白的長子堂·卡洛斯於1734年來到意大利。他輕而易舉地打贏了比通托戰役,由此坐上了那不勒斯的寶座。不過,1743年,他受到奧地利人的猛烈攻擊。1744年8月10日,他率領他那支弱小的西班牙軍隊,來到羅馬城百裏之外的小城維萊特裏。他駐蹕在阿特米西奧山腳下。二十裏外,駐紮着一支奧地利小部隊,他們的位置占了優勢。
8月14日清晨,堂·卡洛斯在臥室裏遭到一連奧地利兵的突然襲擊。他們用槍托砸門,盡可能用尊敬的語氣,敦請他投降。離開西班牙時,王後把瓦加·代爾·帕多公爵安置在兒子身邊,儘管他還有隨軍神甫照料。就在這時,瓦加·代爾·帕多衝上前來,抓住親王的腿,舉到離地十尺的窗戶上。
瓦加隨同親王跳出窗戶,然後找了兩騎馬,扶親王騎上,與他一起跑到兩裏開外的步兵營。
“要是你們記不起自己是西班牙人,你們的親王就完了。”他對士兵們吼道,“兩千名奧地利異教徒要活捉你們的好王後的兒子。你們要把他們消滅!”
這短短幾句話喚醒了西班牙人的勇氣。他們揮動利劍,迎擊去維萊特裏突襲親王,空手而歸的四連敵軍。幸運的是,瓦加的對手是位糊塗老將軍,他死記着那些荒唐的戰術(1744年都是這麽個戰法),而未去設法瓦解西班牙人的鬥志。最後,一仗打下來,奧地利軍隊損兵折將達三千五百之多。
從此,堂·卡洛斯便成了真正的那不勒斯國王。
他喜歡打獵,別人也衹知道他有這個愛好。法奈斯王後特派一名寵臣來告誡他,奧地利人既貪婪又吝嗇,那不勒斯人尤其厭惡他們。
“對那些總是疑心重重,衹顧一時的大商人,多收幾百萬;用他們的錢供他們娛樂。衹是自己可別當個糊塗國王。”
堂·卡洛斯雖說從小由神甫培養,經受了嚴格的禮儀訓練,卻並不缺乏聰明才智。他選用了一批纔具不凡的臣僚,還以特殊的恩惠,把一批青年貴族延攬到自己身邊。在他第一次來那不勒斯時,這些人才中學畢業,就是在維萊特裏打仗的時候,他們也不過二十歲。他們中間有許多人喪身於維萊特裏的街巷,為的是不讓與他們同齡的國王被奧地利人俘虜。
奧地利人收買了一些歹徒,企圖製造種種陰謀。國王卻將它們一一粉碎。那些短命政權的天生擁護者,他的法官們稱之為可恥的賊。
堂·卡洛斯沒有判處一例死刑,但是他同意沒收大批良田。那不勒斯人天生喜歡奢華,講排場。宮中的貴族都知道,要取悅年輕的國王,必須出手大方。大臣塔魯西嚮他告發,說有些貴族暗中效忠奧地利王室,國王便讓他們破了産。現在,反對堂·卡洛斯的衹有那不勒斯大主教阿卡維瓦,他是國王在他的新王國遇到的惟一真正危險的敵人。
從維萊特裏班師回朝後,堂·卡洛斯於1745年鼕天舉行慶典。這場活動真是盛大莊嚴,不僅增添了徵戰勝利的喜悅,同時也為他贏得了那不勒斯的民心。全國到處都恢復了安定富裕的景象。
查理三世的生日到了。他在王宮中舉行盛宴,並大行吻足禮,以示慶祝。對於忠於他的大貴族,他賜以良田沃土。他也精於統治術,對於大主教的情婦,以及懷念奧地利人的可笑統治的老嫗,他就親切地嚮她們開玩笑。
他看見有二三個青年貴族花費太大,入不敷出,便賞給他們公爵的頭銜。堂·卡洛斯天生大方,最不喜歡那些死守奧地利人的規矩,想方設法攢錢的人。
年輕國王才智不凡,情操高雅,說起話來抑揚頓挫。民衆見政府不壓迫他們,感到十分驚訝。他們樂於見到國王舉行慶典,自覺養成了繳稅的習慣。這些稅賦不是每隔六個月便送往馬德裏或奧地利,而是拿出一部分分發給尋歡作樂的少男少女。雖說大主教阿卡維瓦得到所有衰老男人和所有青春已逝的女人的支持,每次布道都要暗示,說宮廷的生活方式通嚮褻瀆聖地的罪孽。但他是枉費心機。每當國王或王後步出王宮,老百姓便歡聲雷動,二三裏路以外都能聽見。你們想想,這些百姓天生就愛叫愛鬧,而且他們又確實高興,那種歡呼的場面該有多麽熱烈……
維萊特裏戰役後的那個鼕季,法國宮廷有幾個貴族藉口休養,來那不勒斯過鼕。他們在宮裏受到熱烈歡迎。最有錢的貴族把款待他們當作義務。西班牙人十分古板,守着嚴格的禮儀,男子不能在上午會見青年婦女,青年婦女沒有由丈夫選定的兩三個侍女陪同,絶對不能接見男人。不過在法國人的簡屏風習面前,這些習俗都稍稍放寬了一些。有八至十個絶色美女參加了所有的接待活動。不過年輕的國王是個精明的行傢,他認為宮中最美的姑娘是比西亞諾親王的女兒,年輕的羅莎琳德。比西亞諾親王曾當過奧地利軍隊的將軍,是個多愁善感、謹小慎微的人物,與大主教關係密切。在决定性的維萊特裏戰役以前,堂·卡洛斯已執政四年,他沒來王宮裏露過面。國王衹在兩次必須人人到場的吻足禮上,也就是國王的生日和本名瞻禮日那兩天見過他。不過國王舉行的盛大慶典為他贏得了擁護者,甚至在最擁護奧地利人統治(這是當時那不勒斯人的說法)的家庭內部,也有了支持他的人。比西亞諾親王的再婚妻子堂娜·費迪南達最喜歡出席王宮活動。經不過她再三請求,親王衹好同意她去宮中露面,並且帶着女兒前往。他的女兒就是羅莎琳德,堂·卡洛斯國王稱之為王宮裏最美的姑娘。
比西亞諾親王的前妻給他生了三個兒子。他為他們躋身上流社會操了不少心。三個兒子的頭銜不是公爵便是親王,衹是他能留給他們的財産十分菲薄,與這些銜頭太不相稱。他為此十分憂慮。到了王後的本名瞻禮日那天,國王在軍中提拔了許多少尉。然而比西亞諾親王的兒子們榜上無名。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提出申請。親王為此更添憂愁。不過,慶典的第二天,他們的妹妹,也就是年輕的羅莎琳德隨繼母到宮中走動,王後對她說,上次她在宮中遊戲,她註意到她輸了拿不出抵押物。
“雖說姑娘不興戴鑽戒,我還是想把這枚戒指送給你,作為王後對你的友誼的證明,但願有我的特許,你會願意戴上它。”
說完,王後把一枚戒指遞給她。戒指上鑲着一顆價值幾百杜卡托的鑽石。
這枚戒指使比西亞諾親王極其為難,因為他的朋友大主教威脅他,倘若他女兒敢戴這枚西班牙戒指,那麽,在復活節期間,他就要傳命教區的所有神甫,不得為羅莎琳德舉行赦罪儀式。親王聽取了他的老指導神甫的意見,嚮大主教提出一個折衷辦法,就是請人打製一枚式樣盡可能一樣的戒指,再從比西亞諾王妃世代相傳的珠寶中選一顆鑽石鑲上。但是這個主意使堂娜·費迪南達十分氣惱。
她不願讓人從她的首飾盒中拿走這顆鑽石,便聲稱要用王後賞的戒指來換它。有一個老女僕是親王的心腹,親王聽了她的話,知道羅莎琳德的戒指一旦進了傢傳的財寶箱,在他死後便不可能再回到她手上;另外,要是王後發現羅莎琳德手上戴的衹是個替代品,那女兒就無法以聖人的鮮血起誓,說戒指仍為她所有,當然也不可能跑回父親府上取來給她驗看。
這種糾紛,羅莎琳德根本沒放在心上。可是親王府內部,卻有半個月被它攪得十分不寧。最後,還是由那位指導神甫出主意,將王後賞賜的戒指交給女僕領班老莉達保管。
那不勒斯的貴族家庭有這種怪癖,人人把自己看成獨立的君主,各有各的利益。在兄妹之間,毫無感情可言,他們的利益始終由最殘酷的規則支配。
比西亞諾王妃生性快活,十分任性。深得比西亞諾親王的歡心。她比親王年輕三十歲。維萊特裏戰役大捷之後,宮中在1745年鼕季舉辦了好些盛大的慶祝活動。在這些場合,王妃看到宮中最出色的年輕男子圍聚在自己身邊,心中十分得意。其實,這份成就應該歸功於她的繼女羅莎琳德,也就是被國王稱為宮中第一美人的少女。包圍着比西亞諾王妃的年輕人心中有數,他們這樣做便能接近國王,衹要生出一些有趣的念頭,使談話增色,還可能有幸與國王對話。平時,國王遵守母訓,同時也為了贏得對西班牙人的敬重,從不開口說話,但是當他與所喜愛的女子在一起時,卻忘了自己的身分,談笑風生,幾乎與那個不苟言笑的君王判若二人。
不過,比西亞諾王妃在宮中感到如此快活,並非是國王在她周圍,而是因為拉斯·弗洛爾侯爵傢年輕的堂·熱納裏諾對她的脾氣註目。拉斯·弗洛爾侯爵屬於西班牙梅狄納·塞利傢族,是個閥閱世傢,遷到那不勒斯衹有一個世紀。衹是傳到堂·熱納裏諾的父親這一代,傢産已經不多。他在宮廷裏被看作最寒酸的貴族。他兒子不過二十二歲,卻已生得風流俊雅,臉上常浮現出某種莊重高傲的神色,顯示出他的西班牙血統。自從他參加宮廷慶典以來,他總是沒有討得羅莎琳德的歡心。雖說他發狂般地愛戀她,卻總是避免跟她說一句話,因為他怕她的繼母因此便不再帶她到宮中來。
真要這樣,他的愛情將會受到嚴重挫傷,因此,他極為討好王妃,以避免發生這種事情。堂娜·費迪南達已有三十四歲,身體略胖,但她性格活潑,對什麽事都興致勃勃,所以顯得年輕。熱納裏諾倨傲,清高,不討羅莎琳德喜歡。他想改變這種性格,因此,王妃的這種性格對他的計劃有用。
熱納裏諾沒跟羅莎琳德說過三次話。但她的感情卻完全被他瞭解:當他努力裝出快活、開朗甚至有些放蕩的態度時,他發現她的眼睛裏閃現出高興的神采。有一次,他在王後面前講了一則故事。故事內容其實頗為傷感,但他在解釋故事的前因後果時,卻和法國人一樣,顯得滿不在乎,毫不悲傷。結果,講完故事,他出乎意料地發現羅莎琳德朝他微笑,並作了個富有含義的手勢。
王後與羅莎琳德一般年紀,也就是說,纔二十歲。她禁不住誇贊熱納裏諾,說他講的故事沒有西班牙的悲傷味道,她聽了很高興。熱納裏諾望了羅莎琳德一眼,似乎是對她說:“我傢的人天生一副傲相。為了討你歡心我纔收斂了傲氣。”羅莎琳德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這種神態,就算熱納裏諾沒有發狂地愛上她,也會明白她愛上自己了。
比西亞諾王妃目不轉睛地盯着熱納裏諾的俊秀面龐,但她並未覺察出他內心的感情:她沒有這份敏感,領悟不出那種微妙的東西。王妃註意到的,衹是熱納裏諾秀氣的輪廓和全身上下透出的女性般的秀雅。他一頭金發,學着堂·卡洛斯從西班牙帶來的時髦發型,留得長長的,那金色的波浪一直捲到少女般纖細光潔的脖子。
在那不勒斯,經常能看到一些秀美的、令人想起最美的古希臘雕像的眼睛。不過這些眼睛表現的,衹是一個健康身體的滿足,最多也衹是一種咄咄逼人的神態。但熱納裏諾有時情不自禁流露的高傲卻絲毫不帶這種神色。當他久久地凝視羅莎琳德時,他的眼神顯得憂鬱。倘若有一位敏感的觀察傢,他也許會下這樣的結論:他對人忠誠老實,但是性格軟弱,疑慮重重。不過他有一個特點,也令人難以覺察:他的兩道粗眉常常蹙在一起,遮住了他那雙藍眼睛的愉悅與神采。
國王愛上某人的時候倒不乏敏感。他看得很清楚。羅莎琳德很怕她的繼母,每當她繼母沒有註意她的時候,她的眼睛便出神地停在熱納裏諾那一頭秀發上面。她不敢註視他的眼睛,她怕在凝神註視他的時候被他不意發現。
國王寬宏大量,並不嫉妒熱納裏諾。或許他認為,一個年輕、慷慨、贏得勝利的國王不必害怕情敵。
一個精明的觀察傢,也許不會首先贊美羅莎琳德那張為衆人所欣賞的西西裏島最美麗的臉盤。其實她的臉更屬於那種一見便令人難忘的臉。可以說她的靈魂顯現在她的額頭和她最動人的嘴巴輪廓上。她的身材細長細長,仿佛是一夜撐起來的。她的動作神態都還帶有幾分孩子氣,但是臉上已經透出聰明與靈氣。希臘型的美貌加上這種聰明與靈氣,世間真是少有。它們掩蓋了她那臉上有時因專註而流露的癡呆。她長着一頭黑發,從中間齊刷刷地分開,貼到兩邊臉頰。她的眼睛上面長着兩道彎彎的長眉。正是這副臉相打動了國王。他常常誇她長得秀美。
堂·熱納裏諾的性格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他容易高估情敵的優勢,從而生出嫉妒,甚至嫉妒到發狂的地步。他嫉妒國王堂·卡洛斯,儘管羅莎琳德努力讓他明白,他完全不必擔心這位強大的對手。每當他聽見國王與羅莎琳德親切交談,他的臉馬上變得一臉蒼白。出於嫉妒的規則,熱納裏諾覺得盡可能與國王待在一起也是一種快樂,因為他可以研究國王的性格,觀察國王愛戀羅莎琳德的特徵(他自己也可能流露這種特徵)。國王以為這種陪伴是愛戴他的表現,所以聽任自己被人傢研究。
熱納裏諾也同樣嫉妒瓦加·代爾·帕多公爵。他是堂·卡洛斯的侍從長,親信,在維萊特裏戰役前夜救過他的命。在那不勒斯宮廷裏,他被認為是最富的貴族。衹是這種種優勢都被他的年紀抵消了:他已有六十八歲。不過,這一劣勢倒也並未阻止他愛上美麗的羅莎琳德。他是個地道的美男子,騎起馬來風度翩翩。他有一些花錢的怪念頭,出手豪闊。這種怪誕的慷慨總是讓人驚愕,但也使他顯露出青春的活力,並不斷獲得國王的寵信。公爵想在準備給比西亞諾親王看的婚約中寫上給未來妻子的種種好處,使他不可能拒絶這門親事。
堂·熱納裏諾在宮裏被人稱作“法國人”。他也的確是個快樂而冒失的人。凡是來意大利遊覽的法國年輕貴族,他都樂於與他們結交。國王對此甚為贊許。因為他時刻想着,法蘭西宮廷的行動似乎為它無憂無慮的輕浮性情所控製,倘若有朝一日它改變了這種性情,在萊茵河上來個小小的示威,那麽一直虎視眈眈要吞併那不勒斯的強大的奧地利王室就會調轉註意力。不過也得指出,國王的寵信有時也略為助長了堂·熱納裏諾的輕浮性情。
前言
1824年,我在那不勒斯,聽到社交界有人談及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和議事司鐸齊波的故事。我那時好奇心重,自然要打聽一些事情,可是誰也不願稍許清楚一點地回答我,他們都怕受到牽纍。
在那不勒斯,談起,人們總是含糊其辭。原因就在於此:一個那不勒斯家庭,比方說由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和父母親組成,家庭成員分屬於三個不同的派別,它們各有各的謀算。女人站在情人那一派,三個兒子各有自己的利益;父親和母親一邊嘆氣,一邊回憶他們二十歲時的宮廷。人與人之間有這種隔閡,自然不能在一起認真地討論。衹要說出一個稍稍明確不同一般的觀點,你就會發現周圍有兩三個人臉色立即變得煞白。
關於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的故事,我在社交界總打聽不出詳情,於是認為它或許令人想起了1820年的某段可怕歷史。
有一個四十歲的寡婦,相貌並不漂亮,心地卻很善良,把她的小房子租了一半給我。這幢小房子建在一條小巷裏,離迷人的夏佳花園約一百步遠。後面是小山崗。老國王的妻子弗洛裏達公主的別墅就坐落在上面。這裏或許是那不勒斯唯一稍稍幽靜一點的街區。
寡婦有一個年老的追求者。我花了整整一個星起來與他親近。有一天我們一起逛街,他把拉紮羅尼一傢抵抗尚漂奈將軍部隊的地方,以及燒死某公爵的十字街口指給我看。我裝出謙虛的模樣,冷不防地問他,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和議事司鐸齊波的故事,為什麽搞得這麽神秘。
他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這起故事裏的人物,如親王,公爵等,他們的銜頭都被後人繼承了。這些人看到他們的名字出現在這樣一起哀惋凄惻的故事裏,可能會生氣的。”
“這麽說,事情並不是1820年發生的?”
“你說什麽?1820年?”這位那不勒斯人哈哈大笑起來,“你說什麽?1820年?”他反復問我,帶着意大利人那種近乎無禮的衝動,它使我這個居住在巴黎的法國人十分反感。
“要是你想有一點常識,”他繼續說,“那你就該說:1745年。就是維萊特裏戰役的第二年,偉大的堂·卡洛斯占有那不勒斯的那一年。在這裏,大傢管堂·卡洛斯叫查理七世。後來,在西班牙,他被人稱作查理三世。他在那裏幹了一番輝煌的事業。正是他把法奈斯傢那個大鼻子帶進了我們的王室。
“那個大鼻子大主教一聽到維萊特裏這個名字就害怕,就要在那不勒斯搞得人人膽戰心驚。所以今天,大傢都不願提曾企圖突襲吉納提宮,活捉偉大的堂·卡洛斯。
“你提到的這個故事,據說是一個僧侶寫的。被稱作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的那個年輕修女屬於比西亞諾公爵的家庭。作者對當時的大主教表示了強烈的憎恨,因為正是這個大滑頭讓議事司鐸齊波從頭至尾參與了這一事件。拉斯·弗洛爾伯爵傢的堂·熱納裏諾可能是這位僧侶的保護人,這位年輕人據說曾與風流國王堂·卡洛斯,以及當時最富有的貴族老公爵瓦加·代爾·帕多競爭,以獲得羅莎琳德的芳心。人們認為僧侶是在1750年寫這篇凄慘故事的。大概,有些內容可能會觸犯某個仍有權有勢的人物,所以作者寫得較為隱晦。他的廢話令人吃驚。他總是用一般的準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些準則當然屬於一種完美的倫理道德,但卻使讀者不知所云。讀者常常要掩捲三思,揣摩這個好僧侶究竟想說什麽。比方說,當他描寫堂·熱納裏諾之死的時候,人們勉強纔看明白他的意思。
“過幾天,我也許可以讓人把這份手稿藉給你。由於它十分乏味,我不想勸你買下。兩年前,在B公證人的事務所,人傢非要四個杜卡托纔出手。”
一個星其後,我拿到了這份手稿。它也許是世上最枯燥乏味的讀物。作者總是用不同的措辭來敘述同一件事,而不幸的讀者還認為他寫的是新事情。讀者越讀越糊塗,最後根本不知作者寫的是什麽。
我們得知道,一個米蘭人,或一個那不勒斯人,大概一輩子也沒有連續說過一百句佛羅倫薩話,可是到了1842年,他們要出書的時候,卻覺得使用外國語是件有趣的事。本世紀傑出的將軍,最重要的歷史學家柯萊塔略有這種癖好,這就常常使得他的讀者望而卻步。
這份可怕的手稿名為《蘇奧拉·斯科拉蒂卡》。篇幅不下三百一十頁。為了肯定我所領會的意義,我記得我還抄錄了若幹頁。
當我瞭解這段故事以後,我便避免嚮人傢直接發問。我和別人長聊了一次,顯示我對這件事的來竜去脈有充分的瞭解,然後我裝出無關緊要的樣子,提了幾個該弄清的問題。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個大人物(兩個月前他還拒絶回答我的問題)給我弄來了一部小抄本,衹有六十頁。雖說這個本子的敘述並不連貫,卻生動細微地描寫了某些事實。尤其對瘋狂的嫉妒提供了真實的細節。
堂娜·費迪南達·德·比西亞諾王妃的指導神甫被大主教收買了。正是從他嘴裏,她獲悉堂·熱納裏諾愛的不是她,而是她的繼女羅莎琳德。
她相信國王堂·卡洛斯也愛她的情敵,於是,通過在堂·熱納裏諾·德·拉斯·弗洛爾身上挑起強烈的妒意,來實施報復。
1842年3月21日
你們知道,1711年,路易十四已經失去與他同時代出生的那些大人物,又被德曼特農夫人(註:法國纔女,先是路易十四子女的教師,後與路易十四秘密結婚。在宗教、上對路易十四影響不小。)低估,出於瘋狂的傲氣,他把尚是孩童的安茹公爵,派去統治西班牙,這就是後來瘋狂、勇敢、虔誠的西班牙國王腓力氣五世。這樣做,還不如像外國人建議的那樣,把比利時和米蘭並入法國。
當時法國厄運重重,可是迄至那時為止,法國的國王卻每每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贏得頗具喜劇色彩的光榮,在逆境中充分顯示了一種真正的雄纔大略。德南戰役的勝利,以及倒在馬波魯公爵夫人裙子上的那杯著名的水(註:法國與英國於1701年發生爭奪西班牙王位的戰爭。馬波魯公爵是英軍統帥。據說他妻子當着女王的面把水潑在自己身上,引起女王不滿,遂致使其丈夫被解除統帥職務。)給了法蘭西相當體面的和平。
大約在這期間,仍在統治西班牙的腓力氣五世失去了王後。這個事件,再加上他的修道士德行使他幾乎發瘋。在這種精神狀態下,他竟在巴馬的一座𠔌倉裏尋着了有名的伊麗莎白·法奈斯,並把她帶到西班牙,與她結為夫婦。這位偉大的王後顯示出傑出的才華,把西班牙那些傲慢而幼稚的舉動改造成名聞歐洲的西班牙禮儀,引得這個大陸的所有君主紛紛仿效。
伊麗莎白·法奈斯有十五年時間,整天守着瘋子丈夫,連十分鐘也不離開。宮廷表面奢華,內裏卻已衰微。有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描繪過這個宮廷。他就是聖西門公爵,一個為西班牙人的憂鬱性格所驅使,長於作深刻述評的文人,一個惟一由法國性格培養的歷史學家。他描寫了伊麗莎白·法奈斯王後安排自己後事的有趣細節。她作出種種努力,為的是有朝一日能派出一支軍隊,為她給腓力氣五世生的兩個幼子之一徵服這個國傢的某塊封地。這樣,腓力氣五世駕崩以後,她也有塊安身之地,不至於過以往那些西班牙太後過的凄涼日子。
國王與前妻生的兒子都是傻瓜。由宗教裁判所培養出來的婚生王子,情況都是如此。這兩人之一將成為國王。某個寵臣也許會說服國王,使他覺得必須,並且使出詭計把法奈斯王後投入牢獄,因為王後其實的理智和活力使麻木不仁的西班牙反感。
伊麗莎白的長子堂·卡洛斯於1734年來到意大利。他輕而易舉地打贏了比通托戰役,由此坐上了那不勒斯的寶座。不過,1743年,他受到奧地利人的猛烈攻擊。1744年8月10日,他率領他那支弱小的西班牙軍隊,來到羅馬城百裏之外的小城維萊特裏。他駐蹕在阿特米西奧山腳下。二十裏外,駐紮着一支奧地利小部隊,他們的位置占了優勢。
8月14日清晨,堂·卡洛斯在臥室裏遭到一連奧地利兵的突然襲擊。他們用槍托砸門,盡可能用尊敬的語氣,敦請他投降。離開西班牙時,王後把瓦加·代爾·帕多公爵安置在兒子身邊,儘管他還有隨軍神甫照料。就在這時,瓦加·代爾·帕多衝上前來,抓住親王的腿,舉到離地十尺的窗戶上。
瓦加隨同親王跳出窗戶,然後找了兩騎馬,扶親王騎上,與他一起跑到兩裏開外的步兵營。
“要是你們記不起自己是西班牙人,你們的親王就完了。”他對士兵們吼道,“兩千名奧地利異教徒要活捉你們的好王後的兒子。你們要把他們消滅!”
這短短幾句話喚醒了西班牙人的勇氣。他們揮動利劍,迎擊去維萊特裏突襲親王,空手而歸的四連敵軍。幸運的是,瓦加的對手是位糊塗老將軍,他死記着那些荒唐的戰術(1744年都是這麽個戰法),而未去設法瓦解西班牙人的鬥志。最後,一仗打下來,奧地利軍隊損兵折將達三千五百之多。
從此,堂·卡洛斯便成了真正的那不勒斯國王。
他喜歡打獵,別人也衹知道他有這個愛好。法奈斯王後特派一名寵臣來告誡他,奧地利人既貪婪又吝嗇,那不勒斯人尤其厭惡他們。
“對那些總是疑心重重,衹顧一時的大商人,多收幾百萬;用他們的錢供他們娛樂。衹是自己可別當個糊塗國王。”
堂·卡洛斯雖說從小由神甫培養,經受了嚴格的禮儀訓練,卻並不缺乏聰明才智。他選用了一批纔具不凡的臣僚,還以特殊的恩惠,把一批青年貴族延攬到自己身邊。在他第一次來那不勒斯時,這些人才中學畢業,就是在維萊特裏打仗的時候,他們也不過二十歲。他們中間有許多人喪身於維萊特裏的街巷,為的是不讓與他們同齡的國王被奧地利人俘虜。
奧地利人收買了一些歹徒,企圖製造種種陰謀。國王卻將它們一一粉碎。那些短命政權的天生擁護者,他的法官們稱之為可恥的賊。
堂·卡洛斯沒有判處一例死刑,但是他同意沒收大批良田。那不勒斯人天生喜歡奢華,講排場。宮中的貴族都知道,要取悅年輕的國王,必須出手大方。大臣塔魯西嚮他告發,說有些貴族暗中效忠奧地利王室,國王便讓他們破了産。現在,反對堂·卡洛斯的衹有那不勒斯大主教阿卡維瓦,他是國王在他的新王國遇到的惟一真正危險的敵人。
從維萊特裏班師回朝後,堂·卡洛斯於1745年鼕天舉行慶典。這場活動真是盛大莊嚴,不僅增添了徵戰勝利的喜悅,同時也為他贏得了那不勒斯的民心。全國到處都恢復了安定富裕的景象。
查理三世的生日到了。他在王宮中舉行盛宴,並大行吻足禮,以示慶祝。對於忠於他的大貴族,他賜以良田沃土。他也精於統治術,對於大主教的情婦,以及懷念奧地利人的可笑統治的老嫗,他就親切地嚮她們開玩笑。
他看見有二三個青年貴族花費太大,入不敷出,便賞給他們公爵的頭銜。堂·卡洛斯天生大方,最不喜歡那些死守奧地利人的規矩,想方設法攢錢的人。
年輕國王才智不凡,情操高雅,說起話來抑揚頓挫。民衆見政府不壓迫他們,感到十分驚訝。他們樂於見到國王舉行慶典,自覺養成了繳稅的習慣。這些稅賦不是每隔六個月便送往馬德裏或奧地利,而是拿出一部分分發給尋歡作樂的少男少女。雖說大主教阿卡維瓦得到所有衰老男人和所有青春已逝的女人的支持,每次布道都要暗示,說宮廷的生活方式通嚮褻瀆聖地的罪孽。但他是枉費心機。每當國王或王後步出王宮,老百姓便歡聲雷動,二三裏路以外都能聽見。你們想想,這些百姓天生就愛叫愛鬧,而且他們又確實高興,那種歡呼的場面該有多麽熱烈……
維萊特裏戰役後的那個鼕季,法國宮廷有幾個貴族藉口休養,來那不勒斯過鼕。他們在宮裏受到熱烈歡迎。最有錢的貴族把款待他們當作義務。西班牙人十分古板,守着嚴格的禮儀,男子不能在上午會見青年婦女,青年婦女沒有由丈夫選定的兩三個侍女陪同,絶對不能接見男人。不過在法國人的簡屏風習面前,這些習俗都稍稍放寬了一些。有八至十個絶色美女參加了所有的接待活動。不過年輕的國王是個精明的行傢,他認為宮中最美的姑娘是比西亞諾親王的女兒,年輕的羅莎琳德。比西亞諾親王曾當過奧地利軍隊的將軍,是個多愁善感、謹小慎微的人物,與大主教關係密切。在决定性的維萊特裏戰役以前,堂·卡洛斯已執政四年,他沒來王宮裏露過面。國王衹在兩次必須人人到場的吻足禮上,也就是國王的生日和本名瞻禮日那兩天見過他。不過國王舉行的盛大慶典為他贏得了擁護者,甚至在最擁護奧地利人統治(這是當時那不勒斯人的說法)的家庭內部,也有了支持他的人。比西亞諾親王的再婚妻子堂娜·費迪南達最喜歡出席王宮活動。經不過她再三請求,親王衹好同意她去宮中露面,並且帶着女兒前往。他的女兒就是羅莎琳德,堂·卡洛斯國王稱之為王宮裏最美的姑娘。
比西亞諾親王的前妻給他生了三個兒子。他為他們躋身上流社會操了不少心。三個兒子的頭銜不是公爵便是親王,衹是他能留給他們的財産十分菲薄,與這些銜頭太不相稱。他為此十分憂慮。到了王後的本名瞻禮日那天,國王在軍中提拔了許多少尉。然而比西亞諾親王的兒子們榜上無名。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提出申請。親王為此更添憂愁。不過,慶典的第二天,他們的妹妹,也就是年輕的羅莎琳德隨繼母到宮中走動,王後對她說,上次她在宮中遊戲,她註意到她輸了拿不出抵押物。
“雖說姑娘不興戴鑽戒,我還是想把這枚戒指送給你,作為王後對你的友誼的證明,但願有我的特許,你會願意戴上它。”
說完,王後把一枚戒指遞給她。戒指上鑲着一顆價值幾百杜卡托的鑽石。
這枚戒指使比西亞諾親王極其為難,因為他的朋友大主教威脅他,倘若他女兒敢戴這枚西班牙戒指,那麽,在復活節期間,他就要傳命教區的所有神甫,不得為羅莎琳德舉行赦罪儀式。親王聽取了他的老指導神甫的意見,嚮大主教提出一個折衷辦法,就是請人打製一枚式樣盡可能一樣的戒指,再從比西亞諾王妃世代相傳的珠寶中選一顆鑽石鑲上。但是這個主意使堂娜·費迪南達十分氣惱。
她不願讓人從她的首飾盒中拿走這顆鑽石,便聲稱要用王後賞的戒指來換它。有一個老女僕是親王的心腹,親王聽了她的話,知道羅莎琳德的戒指一旦進了傢傳的財寶箱,在他死後便不可能再回到她手上;另外,要是王後發現羅莎琳德手上戴的衹是個替代品,那女兒就無法以聖人的鮮血起誓,說戒指仍為她所有,當然也不可能跑回父親府上取來給她驗看。
這種糾紛,羅莎琳德根本沒放在心上。可是親王府內部,卻有半個月被它攪得十分不寧。最後,還是由那位指導神甫出主意,將王後賞賜的戒指交給女僕領班老莉達保管。
那不勒斯的貴族家庭有這種怪癖,人人把自己看成獨立的君主,各有各的利益。在兄妹之間,毫無感情可言,他們的利益始終由最殘酷的規則支配。
比西亞諾王妃生性快活,十分任性。深得比西亞諾親王的歡心。她比親王年輕三十歲。維萊特裏戰役大捷之後,宮中在1745年鼕季舉辦了好些盛大的慶祝活動。在這些場合,王妃看到宮中最出色的年輕男子圍聚在自己身邊,心中十分得意。其實,這份成就應該歸功於她的繼女羅莎琳德,也就是被國王稱為宮中第一美人的少女。包圍着比西亞諾王妃的年輕人心中有數,他們這樣做便能接近國王,衹要生出一些有趣的念頭,使談話增色,還可能有幸與國王對話。平時,國王遵守母訓,同時也為了贏得對西班牙人的敬重,從不開口說話,但是當他與所喜愛的女子在一起時,卻忘了自己的身分,談笑風生,幾乎與那個不苟言笑的君王判若二人。
不過,比西亞諾王妃在宮中感到如此快活,並非是國王在她周圍,而是因為拉斯·弗洛爾侯爵傢年輕的堂·熱納裏諾對她的脾氣註目。拉斯·弗洛爾侯爵屬於西班牙梅狄納·塞利傢族,是個閥閱世傢,遷到那不勒斯衹有一個世紀。衹是傳到堂·熱納裏諾的父親這一代,傢産已經不多。他在宮廷裏被看作最寒酸的貴族。他兒子不過二十二歲,卻已生得風流俊雅,臉上常浮現出某種莊重高傲的神色,顯示出他的西班牙血統。自從他參加宮廷慶典以來,他總是沒有討得羅莎琳德的歡心。雖說他發狂般地愛戀她,卻總是避免跟她說一句話,因為他怕她的繼母因此便不再帶她到宮中來。
真要這樣,他的愛情將會受到嚴重挫傷,因此,他極為討好王妃,以避免發生這種事情。堂娜·費迪南達已有三十四歲,身體略胖,但她性格活潑,對什麽事都興致勃勃,所以顯得年輕。熱納裏諾倨傲,清高,不討羅莎琳德喜歡。他想改變這種性格,因此,王妃的這種性格對他的計劃有用。
熱納裏諾沒跟羅莎琳德說過三次話。但她的感情卻完全被他瞭解:當他努力裝出快活、開朗甚至有些放蕩的態度時,他發現她的眼睛裏閃現出高興的神采。有一次,他在王後面前講了一則故事。故事內容其實頗為傷感,但他在解釋故事的前因後果時,卻和法國人一樣,顯得滿不在乎,毫不悲傷。結果,講完故事,他出乎意料地發現羅莎琳德朝他微笑,並作了個富有含義的手勢。
王後與羅莎琳德一般年紀,也就是說,纔二十歲。她禁不住誇贊熱納裏諾,說他講的故事沒有西班牙的悲傷味道,她聽了很高興。熱納裏諾望了羅莎琳德一眼,似乎是對她說:“我傢的人天生一副傲相。為了討你歡心我纔收斂了傲氣。”羅莎琳德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這種神態,就算熱納裏諾沒有發狂地愛上她,也會明白她愛上自己了。
比西亞諾王妃目不轉睛地盯着熱納裏諾的俊秀面龐,但她並未覺察出他內心的感情:她沒有這份敏感,領悟不出那種微妙的東西。王妃註意到的,衹是熱納裏諾秀氣的輪廓和全身上下透出的女性般的秀雅。他一頭金發,學着堂·卡洛斯從西班牙帶來的時髦發型,留得長長的,那金色的波浪一直捲到少女般纖細光潔的脖子。
在那不勒斯,經常能看到一些秀美的、令人想起最美的古希臘雕像的眼睛。不過這些眼睛表現的,衹是一個健康身體的滿足,最多也衹是一種咄咄逼人的神態。但熱納裏諾有時情不自禁流露的高傲卻絲毫不帶這種神色。當他久久地凝視羅莎琳德時,他的眼神顯得憂鬱。倘若有一位敏感的觀察傢,他也許會下這樣的結論:他對人忠誠老實,但是性格軟弱,疑慮重重。不過他有一個特點,也令人難以覺察:他的兩道粗眉常常蹙在一起,遮住了他那雙藍眼睛的愉悅與神采。
國王愛上某人的時候倒不乏敏感。他看得很清楚。羅莎琳德很怕她的繼母,每當她繼母沒有註意她的時候,她的眼睛便出神地停在熱納裏諾那一頭秀發上面。她不敢註視他的眼睛,她怕在凝神註視他的時候被他不意發現。
國王寬宏大量,並不嫉妒熱納裏諾。或許他認為,一個年輕、慷慨、贏得勝利的國王不必害怕情敵。
一個精明的觀察傢,也許不會首先贊美羅莎琳德那張為衆人所欣賞的西西裏島最美麗的臉盤。其實她的臉更屬於那種一見便令人難忘的臉。可以說她的靈魂顯現在她的額頭和她最動人的嘴巴輪廓上。她的身材細長細長,仿佛是一夜撐起來的。她的動作神態都還帶有幾分孩子氣,但是臉上已經透出聰明與靈氣。希臘型的美貌加上這種聰明與靈氣,世間真是少有。它們掩蓋了她那臉上有時因專註而流露的癡呆。她長着一頭黑發,從中間齊刷刷地分開,貼到兩邊臉頰。她的眼睛上面長着兩道彎彎的長眉。正是這副臉相打動了國王。他常常誇她長得秀美。
堂·熱納裏諾的性格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他容易高估情敵的優勢,從而生出嫉妒,甚至嫉妒到發狂的地步。他嫉妒國王堂·卡洛斯,儘管羅莎琳德努力讓他明白,他完全不必擔心這位強大的對手。每當他聽見國王與羅莎琳德親切交談,他的臉馬上變得一臉蒼白。出於嫉妒的規則,熱納裏諾覺得盡可能與國王待在一起也是一種快樂,因為他可以研究國王的性格,觀察國王愛戀羅莎琳德的特徵(他自己也可能流露這種特徵)。國王以為這種陪伴是愛戴他的表現,所以聽任自己被人傢研究。
熱納裏諾也同樣嫉妒瓦加·代爾·帕多公爵。他是堂·卡洛斯的侍從長,親信,在維萊特裏戰役前夜救過他的命。在那不勒斯宮廷裏,他被認為是最富的貴族。衹是這種種優勢都被他的年紀抵消了:他已有六十八歲。不過,這一劣勢倒也並未阻止他愛上美麗的羅莎琳德。他是個地道的美男子,騎起馬來風度翩翩。他有一些花錢的怪念頭,出手豪闊。這種怪誕的慷慨總是讓人驚愕,但也使他顯露出青春的活力,並不斷獲得國王的寵信。公爵想在準備給比西亞諾親王看的婚約中寫上給未來妻子的種種好處,使他不可能拒絶這門親事。
堂·熱納裏諾在宮裏被人稱作“法國人”。他也的確是個快樂而冒失的人。凡是來意大利遊覽的法國年輕貴族,他都樂於與他們結交。國王對此甚為贊許。因為他時刻想着,法蘭西宮廷的行動似乎為它無憂無慮的輕浮性情所控製,倘若有朝一日它改變了這種性情,在萊茵河上來個小小的示威,那麽一直虎視眈眈要吞併那不勒斯的強大的奧地利王室就會調轉註意力。不過也得指出,國王的寵信有時也略為助長了堂·熱納裏諾的輕浮性情。
有一天,堂·熱納裏諾與兩個月前從凡爾賽來的夏洛斯特侯爵一起,信步來到瑪德萊娜橋上。這座橋就在通嚮維蘇威火山的大路上。他們發現大道旁的山上有一座隱修教士的小屋子,便心血來潮,要登上去看看。可是天氣炎熱,步行太纍,派僕人回去牽馬,又得等候很久。
正在這當口,堂·熱納裏諾發現百步開外,有一個騎馬的僕人,但他認不出他穿的是哪座府上的號衣,他走過去,連連誇奬僕人牽在手裏的安達盧西亞駿馬漂亮。
“請代我嚮你傢主人致意,並請告訴他,我藉這兩騎馬去那上面隱修教士的住處走一趟。兩個鐘頭後送回你主人府上。拉斯·弗洛爾府會派人表達我的謝意。”
騎馬的僕人是一個西班牙老兵。他不快地瞪着堂·熱納裏諾,毫無下馬的意思。堂·熱納裏諾揪住他的號衣下襬,使勁往下一拉,又趕緊扶住他的肩膀,使他沒有四仰八叉倒在地上。然後,他躍上僕人所騎的那騎馬,把僕人牽的安達盧西亞馬交給夏洛斯特侯爵。
就在侯爵飛身上馬的當口,持繮勒馬的堂·熱納裏諾猛地感到一股涼意:一把匕首擦過他的左臂。原來西班牙老僕看到馬被人半途截走,便擲來飛刀表示反對。
“告訴你傢主人,”堂·熱納裏諾帶着平常的快活神氣說,“我嚮他致意。過兩個鐘頭,拉斯·弗洛爾侯爵府上的馬夫會牽還兩騎馬的。再說我們也會當心,不會跑得太快。我的朋友騎着這匹迷人的安達盧西亞馬兜風,會感到愜意的。”
僕人怒不可遏,朝堂·熱納裏諾衝過去,想再給他一刀。
兩個年輕人趕緊策馬疾馳起來,一邊發出哈哈大笑。兩個小時後,堂·熱納裏諾從維蘇威火山回來,便打發父親的一名馬夫去打聽馬的主人是誰,並把馬牽還、以他的名義嚮馬主人致意,表示感謝。過了一個鐘頭,馬夫一臉熬白地回來了,說那兩騎馬屬於大主教,還說大主教讓他轉告堂·熱納裏諾,他不接受一個目無尊長的人的致意。
不出三天,這場小風波竟變成了一個事件。整個那不勒斯都在談論大主教的憤怒。
宮中舉辦了一場舞會。堂·熱裏納諾是個舞迷,照例到場了。他伸出手臂,讓堂娜·費迪南達·德·比西亞諾王妃輓着,領着她和她的繼女羅莎琳德在各個沙竜中走動。這時國王叫住他。
“告訴我你新近幹的冒失事。說說你嚮大主教藉那兩騎馬的經過吧。”
簡短地把過程說了以後,堂·熱納裏諾補充道:
“我雖沒有認出號衣,但我相信那兩騎馬是我某個朋友的,類似的事我也遇到過,我可以舉出來:我騎我父親的馬出去,也被別人牽去使用。去年,也是在這條通往維蘇威火山的路上,我把薩萊納男爵的馬也藉去用過。男爵年紀比我大,對這個玩笑,卻並沒有生氣。不過陛下您也知道,他是個十分明理的人,很聰明。不管怎麽說,大不了就是拼一回劍吧。我已派人去緻歉,大主教不接受,其實受冒犯的衹可能是我。據傢父的馬夫說,這兩騎馬並不是大主教閣下的坐騎,他從未騎過它們。”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我不許你再鬧出什麽糾紛。最多允許你再去緻歉,如果大主教閣下願意接受的話。”國王神色嚴厲地說。
兩天以後,事情變得更加嚴重。大主教聲稱國王對這件事衹輕描淡寫地過問一下,將會使宮中的青年樂於跟他冒犯。另一方面,比西亞諾王妃堅决站在場場都邀她跳舞的英俊青年一邊。她費心盡力地證明,堂·熱納裏諾確實沒有認出騎馬的僕人的號衣。出於某種無法解釋的偶然原因,堂·熱納裏諾的一個僕人也有這樣一件衣服,但它並不是大主教府的號衣。
總之,大主教怒不可遏。堂·熱納裏諾看來不能拒絶與他用劍來分輸贏了。其實他本來準備去跟大主教說,要是知道那兩騎馬是他的,他就不會設法巧藉了。
這件事讓堂·卡洛斯十分為難。在大主教的指使下,那不勒斯的所有神甫利用作懺悔與人交談的機會,散步流言,說宮中的年輕人醉心於某種褻瀆宗教的生活,試圖侮辱大主教的傢丁。
國王一大早就來到包梯奇宮,讓人秘密召來堂·熱納裏諾上次提到的薩萊納男爵。這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十分富有,被人認為是天下第一才子。不過他居心極為險惡,似乎要抓住一切機會,詆毀國王的統治。他從巴黎搬來《風流商神墨丘利》,由此贏得才子的盛名。他與大主教過從甚密。大主教甚至想充當他兒子的教父(順便插一句,這個兒子把父親宣揚的自由觀念當了真,於1792年被絞死了)。
在我們提及的時間裏,薩萊納男爵極為神秘地會見了國王查理三世,嚮他報告了許多情況。國王就自己可能會被那不勒斯上流社會賞識的行動徵詢他的意見。根據男爵的建議,第二天,一個消息在那不勒斯上流社會不脛而走:紅衣主教的一位年輕親戚住在大主教府,他聽說堂·熱納裏諾精通武藝,善使刀劍,與人交手三次,總是以對手失敗而結束,覺得十分害怕。這位年輕人出身高貴,勇氣卻無,反復思量以後,他對藉馬的事大發了一通牢騷,便小心地宣佈,馬是他伯伯的,與他無關。
當天晚上,堂·熱納裏諾便上大主教府緻歉,當初若是知道那是大主教的馬,他也就不會強行相藉了。
大傢都知道了大主教的親戚的真名實姓。過了一個星期,他成了大傢的笑料,不得不離開那不勒斯。又過了一個月,堂·熱納裏諾當上了近衛軍第一精兵團的少尉。國王得知他的財産與出身不相匹配,便從禦廄裏挑了三匹駿馬,送給他。
國王的這一賞賜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大傢聽信了教士散布的謠言,都把生性慷慨的國王當作吝嗇鬼。大主教讓人謠言惑衆,這麽一來反倒吃了虧。在老百姓看來,一個傢道中落的貴族青年,就因為與大主教發生過衝突,便被視為有用之才,能夠實施國王的秘密意圖,國王纔一改吝嗇本性,送了三匹罕有的寶駒給他。從此,民衆像避瘟疫一樣避開大主教。
大主教發現堂·熱納裏諾逢兇化吉,有些事件本對他不利,沒想到反使他揚名,於是他决心等待機會再行報復。但是,他惱怒萬分,不采取什麽行動,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於是那不勒斯的所有懺悔室都奉命散布流言,說國王在維萊特裏戰役中表現並不勇敢。是瓦加·代爾·帕多公爵指揮的戰鬥。正如大傢所知,公爵性格暴烈果敢,是他硬把國王帶到了戰鬥激烈的地點。
這則流言在那不勒斯傳播甚廣。國王本不是英雄,聽到這種誹謗十分氣惱。一時間堂·熱納裏諾新近獲得的寵信便顯得岌岌可危。要是他沒在去維蘇威火山的路上胡闹,嚮陌生人藉馬,誰也不會回憶起維萊特裏戰鬥的細節。
不過國王本人也有不是,他嚮軍隊訓話時把這些細節敘述過多次。
國王命令年輕的少尉堂·熱納裏諾去視察他在某地的養馬場,並查點黑馬的數目,以便從中挑選一部分,充實到他正在組建的王後的近衛輕騎隊。
因為三個兒子沒有相應的身份,比西亞諾親王已經十分煩惱,而堂娜·費迪南達脾氣執拗,總是在傢裏惹屏風波,老頭子更是感到苦惱。堂娜·費迪南達因為自己首飾盒裏的鑽石被藉走,又沒有得到鑽戒來替補,已經憋了一肚子氣,又料想丈夫會讓教會的朋友相信,他與宮廷來往並非自願,因為年輕王後給了他妻子不同一般的恩寵,他想利用這層關係,促使妻子為兒子謀求幾個職位,覺得更加有氣。這時堂·熱納裏諾已經獲悉自己將去養馬場視察,一大早便來親王府作首次拜訪。堂娜·費迪南達王妃便决定利用這個機會,來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滿。她本來就真有毛病,又想到有若幹天她在宮裏看不到他,便稱病不出。她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氣一氣她丈夫,因為他在處理王後賞賜的戒指的事情上,作出了實際對她不利的决定。儘管王妃已有三十四歲,也就是說,她比丈夫年輕三十歲,她還有望獲得年輕的堂·熱納裏諾的鐘情。雖說她略微嫌胖,相貌卻仍然美麗。她生性活潑,無憂無慮,對什麽事,哪怕是與她身份不合的小事,她都興趣盎然,這種性格尤其有助於她保持青春年少的名聲。
在1740年鼕季宮中舉行的那些盛大慶典中,她始終被那不勒斯最傑出的青年包圍。她在那些人中間尤其註意到了年輕的堂·熱納裏諾。他面貌俊秀,性情快樂,舉止高雅,甚至帶有西班牙式的高傲氣質。他是梅狄納·塞利傢族一個分支的後代。這個分支遷居那不勒斯不過一百五十年,他那法國式的活潑隨便的舉止似乎尤其使堂娜·費迪南達王妃着迷。
熱納裏諾長着金發金須,一雙藍眼極富表情。王妃特別喜歡這種顔色,她覺得這是哥特族後裔的明顯證明。她常常想起,堂·熱納裏諾忠實地繼承了祖先的大膽與勇敢精神,因為他在別人傢鬍作非為,已經兩次被這些人傢的丈夫或兄弟打傷。出了這兩次事後,他變得謹慎,與年輕的羅莎琳德也很少講話,雖說她一直不離繼母左右。即使要講,也是在她繼母能夠聽得一清二楚的時候纔跟她說上幾句。儘管如此,羅莎琳德還是確知這位青年愛她。而熱納裏諾也確信羅莎琳德對自己脈脈含情。
法國人對什麽都愛開玩笑。很難讓他們理解,在遭受西班牙總督反復無常的暴虐統治達一百一十年之久的那不勒斯,人們變得深沉,虔信,輕易不露感情。
在出發去養馬場時,熱納裏諾為未能與羅莎琳德說上一句話而深感不幸。他不僅嫉妒國王,因為國王無須掩飾他對羅莎琳德的欣賞,而且還嫉妒瓦加·代爾·帕多公爵。由於近來他入宮很勤,他獲悉了一件保守很嚴的秘密。這位在維萊特裏戰役中幫過堂·卡洛斯大忙的公爵,以為仗着宮中強有力的寵信和他那二十萬皮亞斯特年金的巨額傢産,就能使一個姑娘忘掉他的七十歲高齡和粗暴的怪脾氣。他打算請求比西亞諾親王把女兒嫁給他,他負責給親王三個兒子各提供一筆財産。但他也像一般的西班牙老人,疑心重重,聽到國王也愛上了那位姑娘,便打消了自己的念頭。不過,他並不確知國王愛到什麽程度:為了避免與一位分擔國傢重任的親信鬧翻,堂·卡洛斯會不會放棄一時的心血來潮?迄今為止,凡是敢於觸犯他瓦加公爵的大臣,國王都毫不猶豫地予以懲處。抑或,他為羅莎琳德文靜憂鬱而又帶有幾分快樂的性情所徵服,終於墮入了真正的愛河?
在去養馬場的路上,熱納裏諾因為摸不準國王和代爾·帕多公爵的愛情,感到十分憂愁。這時他對真正的愛情也産生了懷疑。過去,羅莎琳德一看見他,眼裏便閃現出激動的光芒,而一旦看見繼母對熱納裏諾赤裸裸地表示強烈的愛意時,她便流露出明顯的不快。在那不勒斯,他對這種情感確信無疑,而現在,離開羅莎琳德不過三天,他就對之産生懷疑了。
年輕的熱納裏諾相當乖巧,他讓比西亞諾王妃相信,他敬慕的是她,而實際上,他愛戀的是年輕的羅莎琳德,甚至還嫉妒起別人來。那個瓦加·代爾·帕多公爵,過去在維萊特裏戰役前夜幫了堂·卡洛斯的大忙,而今又享有年輕君主的隆恩聖寵,卻叫年輕的羅莎琳德天真無邪的風韻,尤其是那單純善良的眼神打動了心。他就像那些西班牙老頭,年齡三倍於所愛的女人,卻一本正經地嚮這個女人大獻殷勤。可是他戴假發,吸鼻煙,這是那不勒斯姑娘最反感的事情。雖然羅莎琳德可能有二萬法郎的嫁妝,她在生活中的前景也衹能是進聖·佩蒂托貴族修道院。這傢修道院坐落在托萊德街地勢最高處,當時十分聞名,實際上是大貴族家庭少女的墳墓。儘管如此,她也沒有打定主意去理解代爾·帕多公爵充滿愛情的眼光。相反,堂·熱納裏諾在比西亞諾王妃不註意的當口嚮她投來的眼光,羅莎琳德倒是感受得分外清楚。有時,她說不定還要回報幾眼。
說實話,這種愛情並不合常情,拉斯·弗洛爾傢族雖是閥閥世傢,但老公爵,即堂·熱納裏諾的父親有三個兒子。根據當地的習俗,老大將得到一萬五千杜卡托的年金(約合五萬法郎),兩個小的卻衹能每月拿到二十杜卡托食宿費,和城裏、鄉下府邸裏的一處住所。堂·熱納裏諾和羅莎琳德並沒有明確地達成一致,卻都巧妙地在比西亞諾王妃面前掩飾自己的感情。王妃對年輕的侯爵一直懷有錯覺,要是明白過來,她那風騷勁兒决不會把他原諒。
她丈夫那位老邁蒼蒼的將軍倒比她目光敏銳。在堂·卡洛斯鼕季舉辦的最後一個晚會上,他就明白了,堂·熱納裏諾這個鬧過不止一次緋聞的年輕人,不是準備取悅他妻子就是討好他女兒。老將軍對這兩者都不樂意。
次日,吃過午飯,他讓女兒羅莎琳德跟他一起上車,二話沒說,就把她帶到聖·佩蒂托貴族修道院。當時這座修道院十分有名,離雄偉的斯圖迪宮不遠,在托萊德街最高處左邊人們就可見到它那莊嚴的正面。圍墻綿延不絶。當人們沿着圍墻在阿雷納拉樹林北部的沃梅羅平原散步時,要走很久纔走到盡頭。砌這道圍墻的唯一目的,就是替聖·佩蒂托的花園遮擋外部的眼光。
親王到這時纔開口。他把羅莎琳德介紹給他妹妹,嚴厲的××女士。他衹對女兒說,她這一輩子,就要在這裏待下去,衹有一次機會走出修道院的大門,那就是初修期滿發願的前一日。他仿佛是出自好心告訴女兒一個情況,女兒還應該感激他似的。
羅莎琳德對這一切都並不感到意外。她很清楚,除非出現奇跡,否則她別指望出嫁。但在這時要她嫁給瓦加·代爾·帕多公爵,她會感到可怕。再說,她在這傢修道院住過好幾年,保留着快樂有趣的回憶,所以頭一天她對自己的處境並不覺得過於沮喪。到了第二天,儘管她稚氣未褪,但一想到從今以後再也見不到堂·熱納裏諾,不覺也開始感到憂傷。她活潑,不穩重,不到半個月,就被看成修道院裏最憂傷最不聽話的姑娘。對她再也見不到的堂·熱納裏諾,她一天也許想到了二十次,而在她父親府裏時,她一天衹想到一二次。進修道院三周後,有一次作晚禱,她一字不差地背出了聖母連禱文。教師便准許她第二天上屋頂露臺。這個露臺在修道院的主樓上面,面對着托萊德街,實際上是修女們用金箔和圖畫裝飾的一條長廊。
又看到一輛輛華麗的馬車在這一段街上來回駛過,羅莎琳德大為興奮。她認出了大部分馬車和坐在馬車裏的貴婦,不覺感到又悲又喜。
當她看見一個青年男子,站在一個大門廊下,滿懷深情地揮動着一束鮮花時,心裏頓時激動萬分。這正是堂·熱納裏諾。自從羅莎琳德失蹤以後,他每天都來此地,期望她能在貴族修女院的露臺上出現。他知道她愛花,為了吸引她的視綫,讓她註意到自己,他帶了一束最名貴的花。
看到羅莎琳德認出了自己,堂·熱納裏諾快樂得直蹦。他立即嚮她打手勢,可是羅莎琳德沒有回答他。不過她想,根據修道院執行的聖貝諾阿教規,她可能要過好幾星期纔獲準重上露臺。她在露臺上發現了許多興高采烈的修女,她們都,或幾乎都在跟朋友打手勢。看到這位戴白頭巾的姑娘,她們顯得有些擔心,這個姑娘看到她們不大虔誠的態度可能感到驚愕,並可能張揚出去。須知在那不勒斯,姑娘們還在孩提時代就習慣用手語交談。不同的手勢代表不同的字母。在客廳裏,他們的父母高聲說話的當口,她們就用這種辦法跟二十步開外的年輕男子默默交談。
熱納裏諾害怕羅莎琳德變心。他往後稍退幾步,站在大門洞裏,用兒童的語言對她說:
“自從你走後,我就感到不幸。你在修道院愉快嗎?能經常自由地上露臺嗎?你仍然喜歡花嗎?”
羅莎琳德目不轉睛地望着他,沒有回答。突然一下,她走開了。她是被教師叫走的,還是因熱納裏諾這幾句話冒犯了她而氣走的?熱納裏諾呆在那兒,心裏有說不出的憂傷。
他信步來到美麗的阿雷納拉小樹林。這裏俯瞰着那不勒斯。聖·佩蒂托修道院大花園的圍墻就一直延伸到這裏。他悶悶不樂地走着,來到了沃梅羅平原。它俯臨那不勒斯城和大海。他一直走了十裏地,來到瓦加·代爾·帕多公爵的宏偉城堡面前。這個城堡原是中世紀的一座要塞,墻體發黑,築有雉堞。在那不勒斯,這座城堡以陰森森的外表以及堡內的僕人聞名。公爵有個怪癖,衹用來自西班牙的僕人,而且年紀要與他一般老。他說,他一來這裏,就認為到了西班牙。為了加強這種幻覺,他命人伐光周圍的樹木。每當他在國王殿前辦完差事,有點空暇,他就來這座城堡裏換換空氣。
看到這座陰森的建築物,熱納裏諾更覺得憂悶。他沿着修道院大花園的圍墻,愁腸百結地往回走,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
“她肯定還喜歡花。”他尋思,“修女們一定在這個花園裏栽了不少花。裏面肯定有一些園丁。我得想法去結識結識。”
在這個平靜的地方,有一傢小酒館。他走了進去。由於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剛纔那個念頭上,所以沒有註意他的服飾在這個地方顯得過於華麗。而且他還不安地發現,周圍的人都露出驚疑的神色。於是,他假裝走纍了,很隨和地跟店主人和酒客聊天。這種坦誠的態度使人們覺得他那華貴的裝束也不刺眼了。他要了幾瓶好酒,便和店主以及他的朋友暢飲起來。就這樣邊飲邊聊了一個小時,大傢對他也放了心,便拿聖·佩蒂托修道院的修女開玩笑。有人談到幾個修女在花園圍墻上會情人的故事。
這種傳聞在那不勒斯流佈甚廣。熱納裏諾相信確有其事。沃梅羅的這些善良農民拿這種事開玩笑,但並不顯得對這種事反感。
“這些可憐的女孩子,不是像我們的本堂神甫說的那樣,是自願去那裏面的,而是被她們的父親趕出來的,因為傢裏的財産都要留給長子。她們尋找一點快活也是自然的。不過眼下她們要取樂也不容易了。現任院長安琪拉·瑪麗亞是卡斯特羅·皮亞諾侯爵傢的人。她衹想通過折磨這批可憐姑娘來討好國王,為她侄子搞到公爵的頭銜。這些姑娘本也沒有想過給天主和聖母許願。她們在花園裏跑來跑去,那股快活勁兒叫人看了高興。好像她們衹是一群寄宿的學生,而不是起誓,不想還願就受天罰的修女。最近,為了尊敬她們的大貴族身分,那不勒斯大主教替她們從羅馬教廷爭取了特權,她們可以在十六歲上發誓,而不必等到十七歲。這份特權給可憐的姑娘們帶來了非凡的榮譽。修道院為此還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哩。”
“你們提到了花園。”熱納裏諾說,“可我覺得它很小嘛。”
“怎麽會小呢?”周圍好些人叫起來,“你肯定沒有去看過,有三十阿爾邦(註:一阿爾邦約合20到50公畝。)哩。花匠領班貝波師傅手下,有時有十二個人幹活。”
“這個花匠領班一定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吧?”堂·熱納裏諾笑着叫起來。
“你也真瞭解卡斯特羅·皮亞諾院長!”大傢都嚷了起來,“但願她能容忍這種瞎安排!貝波先生當初進去,都不得不說明他有七十歲了。他是從拉斯·弗洛爾侯爵傢出來的。侯爵在塞利有一座漂亮的花園。”
熱納裏諾高興得跳了起來。
“你怎麽啦?”他的新朋友問。
“沒什麽。我衹是纍了點!”
他想起了貝波師傅就是他父親從前的花匠。當天晚上剩下的時間裏,他又巧妙地打聽到了貝波師傅的住處,以及與他見面的辦法。
翌日,他確實找到了貝波師傅。老花匠認出了拉斯·弗洛爾侯爵傢的小少爺,樂得直流眼淚。從前他常把小少爺抱在懷裏,對他是百依百順。熱納裏諾抱怨父親太慳吝,表示衹要一百杜卡托就可使他擺脫極端的睏境。
兩天後,初學修女羅莎琳德(現在大傢都叫她斯科拉蒂卡修女)獨自在花園右邊幽美的花壇裏散步。老園丁貝波走近她,說:
“我很熟悉高貴的比西亞諾親王一傢。我年輕時就在親王的花園裏幹活。要是小姐允許,我要送給小姐一朵美麗的玫瑰花。我把它包在這些葡萄葉裏。不過,小姐要回到屋裏,獨自一人時纔打開它。”
羅莎琳德接過玫瑰花,幾乎連謝謝也沒說。她把花兒抱在懷裏,若有所思地朝宿舍走去。她是親王之女,將來是一等修女,所以享有三間房一套的宿舍。一進門,羅莎琳德就點亮燈,準備打開花來看,誰知她手裏握着的花萼已經脫離了花莖,在花瓣中心萄葉包住的地方有一張紙條。她的心怦怦直跳,但還是毫不遲疑地展開紙條讀起來。
“美麗的羅莎琳德,我和你一樣,不大富裕。你傢犧牲你,好讓你的兄弟們成傢立業。我也一樣。你可能也清楚,我在拉斯·弗洛爾侯爵傢排行老三。自從你出傢後,國王派我在他的近衛隊裏當騎手。我父親趁這個機會宣佈:我本人,我的手下和馬匹可以在傢裏食宿,但我也得考慮每月靠十個杜卡托來生活了。在我們傢,小兒子的待遇總是如此。
“因此,親愛的羅莎琳德,我們兩人都貧窮,都被剝奪了繼承權。但你認為我們就命中註定,該一輩子倒黴嗎?我們既到絶望的境地,我反倒生出勇氣對你說,我們彼此相愛,我們的意志不能為父母的冷酷和慳吝所幹擾。我終歸要娶你作妻子,像我這種出身的人會有辦法生活的。在這個世界上,我衹擔心你太虔誠。不要認為與我通信,就背棄了你的誓願。事情遠不是這樣。你是一位年輕妻子,你的心靈選中了丈夫,人傢卻硬要把你們拆散。請拿出一點勇氣,尤其是不要生我的氣。我不會對你膽大妄為的。不過我有半個月沒見到你,十分痛苦。我的心裏充滿愛情。在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們經常相逢在節慶的晚會,可是出於敬意,我沒有這樣直爽地表達我的感情,而誰知道以後,我有沒有機會再給你寫信?我的表姐××修女(我一有空就去看她)告訴我,你要再過半月才能獲準重上露臺。每天,同一時刻,我都會上托萊德街來,也許我會化裝,因為我不願被新夥伴——近衛軍團的那些軍官認出並取笑。
正在這當口,堂·熱納裏諾發現百步開外,有一個騎馬的僕人,但他認不出他穿的是哪座府上的號衣,他走過去,連連誇奬僕人牽在手裏的安達盧西亞駿馬漂亮。
“請代我嚮你傢主人致意,並請告訴他,我藉這兩騎馬去那上面隱修教士的住處走一趟。兩個鐘頭後送回你主人府上。拉斯·弗洛爾府會派人表達我的謝意。”
騎馬的僕人是一個西班牙老兵。他不快地瞪着堂·熱納裏諾,毫無下馬的意思。堂·熱納裏諾揪住他的號衣下襬,使勁往下一拉,又趕緊扶住他的肩膀,使他沒有四仰八叉倒在地上。然後,他躍上僕人所騎的那騎馬,把僕人牽的安達盧西亞馬交給夏洛斯特侯爵。
就在侯爵飛身上馬的當口,持繮勒馬的堂·熱納裏諾猛地感到一股涼意:一把匕首擦過他的左臂。原來西班牙老僕看到馬被人半途截走,便擲來飛刀表示反對。
“告訴你傢主人,”堂·熱納裏諾帶着平常的快活神氣說,“我嚮他致意。過兩個鐘頭,拉斯·弗洛爾侯爵府上的馬夫會牽還兩騎馬的。再說我們也會當心,不會跑得太快。我的朋友騎着這匹迷人的安達盧西亞馬兜風,會感到愜意的。”
僕人怒不可遏,朝堂·熱納裏諾衝過去,想再給他一刀。
兩個年輕人趕緊策馬疾馳起來,一邊發出哈哈大笑。兩個小時後,堂·熱納裏諾從維蘇威火山回來,便打發父親的一名馬夫去打聽馬的主人是誰,並把馬牽還、以他的名義嚮馬主人致意,表示感謝。過了一個鐘頭,馬夫一臉熬白地回來了,說那兩騎馬屬於大主教,還說大主教讓他轉告堂·熱納裏諾,他不接受一個目無尊長的人的致意。
不出三天,這場小風波竟變成了一個事件。整個那不勒斯都在談論大主教的憤怒。
宮中舉辦了一場舞會。堂·熱裏納諾是個舞迷,照例到場了。他伸出手臂,讓堂娜·費迪南達·德·比西亞諾王妃輓着,領着她和她的繼女羅莎琳德在各個沙竜中走動。這時國王叫住他。
“告訴我你新近幹的冒失事。說說你嚮大主教藉那兩騎馬的經過吧。”
簡短地把過程說了以後,堂·熱納裏諾補充道:
“我雖沒有認出號衣,但我相信那兩騎馬是我某個朋友的,類似的事我也遇到過,我可以舉出來:我騎我父親的馬出去,也被別人牽去使用。去年,也是在這條通往維蘇威火山的路上,我把薩萊納男爵的馬也藉去用過。男爵年紀比我大,對這個玩笑,卻並沒有生氣。不過陛下您也知道,他是個十分明理的人,很聰明。不管怎麽說,大不了就是拼一回劍吧。我已派人去緻歉,大主教不接受,其實受冒犯的衹可能是我。據傢父的馬夫說,這兩騎馬並不是大主教閣下的坐騎,他從未騎過它們。”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我不許你再鬧出什麽糾紛。最多允許你再去緻歉,如果大主教閣下願意接受的話。”國王神色嚴厲地說。
兩天以後,事情變得更加嚴重。大主教聲稱國王對這件事衹輕描淡寫地過問一下,將會使宮中的青年樂於跟他冒犯。另一方面,比西亞諾王妃堅决站在場場都邀她跳舞的英俊青年一邊。她費心盡力地證明,堂·熱納裏諾確實沒有認出騎馬的僕人的號衣。出於某種無法解釋的偶然原因,堂·熱納裏諾的一個僕人也有這樣一件衣服,但它並不是大主教府的號衣。
總之,大主教怒不可遏。堂·熱納裏諾看來不能拒絶與他用劍來分輸贏了。其實他本來準備去跟大主教說,要是知道那兩騎馬是他的,他就不會設法巧藉了。
這件事讓堂·卡洛斯十分為難。在大主教的指使下,那不勒斯的所有神甫利用作懺悔與人交談的機會,散步流言,說宮中的年輕人醉心於某種褻瀆宗教的生活,試圖侮辱大主教的傢丁。
國王一大早就來到包梯奇宮,讓人秘密召來堂·熱納裏諾上次提到的薩萊納男爵。這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十分富有,被人認為是天下第一才子。不過他居心極為險惡,似乎要抓住一切機會,詆毀國王的統治。他從巴黎搬來《風流商神墨丘利》,由此贏得才子的盛名。他與大主教過從甚密。大主教甚至想充當他兒子的教父(順便插一句,這個兒子把父親宣揚的自由觀念當了真,於1792年被絞死了)。
在我們提及的時間裏,薩萊納男爵極為神秘地會見了國王查理三世,嚮他報告了許多情況。國王就自己可能會被那不勒斯上流社會賞識的行動徵詢他的意見。根據男爵的建議,第二天,一個消息在那不勒斯上流社會不脛而走:紅衣主教的一位年輕親戚住在大主教府,他聽說堂·熱納裏諾精通武藝,善使刀劍,與人交手三次,總是以對手失敗而結束,覺得十分害怕。這位年輕人出身高貴,勇氣卻無,反復思量以後,他對藉馬的事大發了一通牢騷,便小心地宣佈,馬是他伯伯的,與他無關。
當天晚上,堂·熱納裏諾便上大主教府緻歉,當初若是知道那是大主教的馬,他也就不會強行相藉了。
大傢都知道了大主教的親戚的真名實姓。過了一個星期,他成了大傢的笑料,不得不離開那不勒斯。又過了一個月,堂·熱納裏諾當上了近衛軍第一精兵團的少尉。國王得知他的財産與出身不相匹配,便從禦廄裏挑了三匹駿馬,送給他。
國王的這一賞賜引起了強烈反響。因為大傢聽信了教士散布的謠言,都把生性慷慨的國王當作吝嗇鬼。大主教讓人謠言惑衆,這麽一來反倒吃了虧。在老百姓看來,一個傢道中落的貴族青年,就因為與大主教發生過衝突,便被視為有用之才,能夠實施國王的秘密意圖,國王纔一改吝嗇本性,送了三匹罕有的寶駒給他。從此,民衆像避瘟疫一樣避開大主教。
大主教發現堂·熱納裏諾逢兇化吉,有些事件本對他不利,沒想到反使他揚名,於是他决心等待機會再行報復。但是,他惱怒萬分,不采取什麽行動,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於是那不勒斯的所有懺悔室都奉命散布流言,說國王在維萊特裏戰役中表現並不勇敢。是瓦加·代爾·帕多公爵指揮的戰鬥。正如大傢所知,公爵性格暴烈果敢,是他硬把國王帶到了戰鬥激烈的地點。
這則流言在那不勒斯傳播甚廣。國王本不是英雄,聽到這種誹謗十分氣惱。一時間堂·熱納裏諾新近獲得的寵信便顯得岌岌可危。要是他沒在去維蘇威火山的路上胡闹,嚮陌生人藉馬,誰也不會回憶起維萊特裏戰鬥的細節。
不過國王本人也有不是,他嚮軍隊訓話時把這些細節敘述過多次。
國王命令年輕的少尉堂·熱納裏諾去視察他在某地的養馬場,並查點黑馬的數目,以便從中挑選一部分,充實到他正在組建的王後的近衛輕騎隊。
因為三個兒子沒有相應的身份,比西亞諾親王已經十分煩惱,而堂娜·費迪南達脾氣執拗,總是在傢裏惹屏風波,老頭子更是感到苦惱。堂娜·費迪南達因為自己首飾盒裏的鑽石被藉走,又沒有得到鑽戒來替補,已經憋了一肚子氣,又料想丈夫會讓教會的朋友相信,他與宮廷來往並非自願,因為年輕王後給了他妻子不同一般的恩寵,他想利用這層關係,促使妻子為兒子謀求幾個職位,覺得更加有氣。這時堂·熱納裏諾已經獲悉自己將去養馬場視察,一大早便來親王府作首次拜訪。堂娜·費迪南達王妃便决定利用這個機會,來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滿。她本來就真有毛病,又想到有若幹天她在宮裏看不到他,便稱病不出。她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氣一氣她丈夫,因為他在處理王後賞賜的戒指的事情上,作出了實際對她不利的决定。儘管王妃已有三十四歲,也就是說,她比丈夫年輕三十歲,她還有望獲得年輕的堂·熱納裏諾的鐘情。雖說她略微嫌胖,相貌卻仍然美麗。她生性活潑,無憂無慮,對什麽事,哪怕是與她身份不合的小事,她都興趣盎然,這種性格尤其有助於她保持青春年少的名聲。
在1740年鼕季宮中舉行的那些盛大慶典中,她始終被那不勒斯最傑出的青年包圍。她在那些人中間尤其註意到了年輕的堂·熱納裏諾。他面貌俊秀,性情快樂,舉止高雅,甚至帶有西班牙式的高傲氣質。他是梅狄納·塞利傢族一個分支的後代。這個分支遷居那不勒斯不過一百五十年,他那法國式的活潑隨便的舉止似乎尤其使堂娜·費迪南達王妃着迷。
熱納裏諾長着金發金須,一雙藍眼極富表情。王妃特別喜歡這種顔色,她覺得這是哥特族後裔的明顯證明。她常常想起,堂·熱納裏諾忠實地繼承了祖先的大膽與勇敢精神,因為他在別人傢鬍作非為,已經兩次被這些人傢的丈夫或兄弟打傷。出了這兩次事後,他變得謹慎,與年輕的羅莎琳德也很少講話,雖說她一直不離繼母左右。即使要講,也是在她繼母能夠聽得一清二楚的時候纔跟她說上幾句。儘管如此,羅莎琳德還是確知這位青年愛她。而熱納裏諾也確信羅莎琳德對自己脈脈含情。
法國人對什麽都愛開玩笑。很難讓他們理解,在遭受西班牙總督反復無常的暴虐統治達一百一十年之久的那不勒斯,人們變得深沉,虔信,輕易不露感情。
在出發去養馬場時,熱納裏諾為未能與羅莎琳德說上一句話而深感不幸。他不僅嫉妒國王,因為國王無須掩飾他對羅莎琳德的欣賞,而且還嫉妒瓦加·代爾·帕多公爵。由於近來他入宮很勤,他獲悉了一件保守很嚴的秘密。這位在維萊特裏戰役中幫過堂·卡洛斯大忙的公爵,以為仗着宮中強有力的寵信和他那二十萬皮亞斯特年金的巨額傢産,就能使一個姑娘忘掉他的七十歲高齡和粗暴的怪脾氣。他打算請求比西亞諾親王把女兒嫁給他,他負責給親王三個兒子各提供一筆財産。但他也像一般的西班牙老人,疑心重重,聽到國王也愛上了那位姑娘,便打消了自己的念頭。不過,他並不確知國王愛到什麽程度:為了避免與一位分擔國傢重任的親信鬧翻,堂·卡洛斯會不會放棄一時的心血來潮?迄今為止,凡是敢於觸犯他瓦加公爵的大臣,國王都毫不猶豫地予以懲處。抑或,他為羅莎琳德文靜憂鬱而又帶有幾分快樂的性情所徵服,終於墮入了真正的愛河?
在去養馬場的路上,熱納裏諾因為摸不準國王和代爾·帕多公爵的愛情,感到十分憂愁。這時他對真正的愛情也産生了懷疑。過去,羅莎琳德一看見他,眼裏便閃現出激動的光芒,而一旦看見繼母對熱納裏諾赤裸裸地表示強烈的愛意時,她便流露出明顯的不快。在那不勒斯,他對這種情感確信無疑,而現在,離開羅莎琳德不過三天,他就對之産生懷疑了。
年輕的熱納裏諾相當乖巧,他讓比西亞諾王妃相信,他敬慕的是她,而實際上,他愛戀的是年輕的羅莎琳德,甚至還嫉妒起別人來。那個瓦加·代爾·帕多公爵,過去在維萊特裏戰役前夜幫了堂·卡洛斯的大忙,而今又享有年輕君主的隆恩聖寵,卻叫年輕的羅莎琳德天真無邪的風韻,尤其是那單純善良的眼神打動了心。他就像那些西班牙老頭,年齡三倍於所愛的女人,卻一本正經地嚮這個女人大獻殷勤。可是他戴假發,吸鼻煙,這是那不勒斯姑娘最反感的事情。雖然羅莎琳德可能有二萬法郎的嫁妝,她在生活中的前景也衹能是進聖·佩蒂托貴族修道院。這傢修道院坐落在托萊德街地勢最高處,當時十分聞名,實際上是大貴族家庭少女的墳墓。儘管如此,她也沒有打定主意去理解代爾·帕多公爵充滿愛情的眼光。相反,堂·熱納裏諾在比西亞諾王妃不註意的當口嚮她投來的眼光,羅莎琳德倒是感受得分外清楚。有時,她說不定還要回報幾眼。
說實話,這種愛情並不合常情,拉斯·弗洛爾傢族雖是閥閥世傢,但老公爵,即堂·熱納裏諾的父親有三個兒子。根據當地的習俗,老大將得到一萬五千杜卡托的年金(約合五萬法郎),兩個小的卻衹能每月拿到二十杜卡托食宿費,和城裏、鄉下府邸裏的一處住所。堂·熱納裏諾和羅莎琳德並沒有明確地達成一致,卻都巧妙地在比西亞諾王妃面前掩飾自己的感情。王妃對年輕的侯爵一直懷有錯覺,要是明白過來,她那風騷勁兒决不會把他原諒。
她丈夫那位老邁蒼蒼的將軍倒比她目光敏銳。在堂·卡洛斯鼕季舉辦的最後一個晚會上,他就明白了,堂·熱納裏諾這個鬧過不止一次緋聞的年輕人,不是準備取悅他妻子就是討好他女兒。老將軍對這兩者都不樂意。
次日,吃過午飯,他讓女兒羅莎琳德跟他一起上車,二話沒說,就把她帶到聖·佩蒂托貴族修道院。當時這座修道院十分有名,離雄偉的斯圖迪宮不遠,在托萊德街最高處左邊人們就可見到它那莊嚴的正面。圍墻綿延不絶。當人們沿着圍墻在阿雷納拉樹林北部的沃梅羅平原散步時,要走很久纔走到盡頭。砌這道圍墻的唯一目的,就是替聖·佩蒂托的花園遮擋外部的眼光。
親王到這時纔開口。他把羅莎琳德介紹給他妹妹,嚴厲的××女士。他衹對女兒說,她這一輩子,就要在這裏待下去,衹有一次機會走出修道院的大門,那就是初修期滿發願的前一日。他仿佛是出自好心告訴女兒一個情況,女兒還應該感激他似的。
羅莎琳德對這一切都並不感到意外。她很清楚,除非出現奇跡,否則她別指望出嫁。但在這時要她嫁給瓦加·代爾·帕多公爵,她會感到可怕。再說,她在這傢修道院住過好幾年,保留着快樂有趣的回憶,所以頭一天她對自己的處境並不覺得過於沮喪。到了第二天,儘管她稚氣未褪,但一想到從今以後再也見不到堂·熱納裏諾,不覺也開始感到憂傷。她活潑,不穩重,不到半個月,就被看成修道院裏最憂傷最不聽話的姑娘。對她再也見不到的堂·熱納裏諾,她一天也許想到了二十次,而在她父親府裏時,她一天衹想到一二次。進修道院三周後,有一次作晚禱,她一字不差地背出了聖母連禱文。教師便准許她第二天上屋頂露臺。這個露臺在修道院的主樓上面,面對着托萊德街,實際上是修女們用金箔和圖畫裝飾的一條長廊。
又看到一輛輛華麗的馬車在這一段街上來回駛過,羅莎琳德大為興奮。她認出了大部分馬車和坐在馬車裏的貴婦,不覺感到又悲又喜。
當她看見一個青年男子,站在一個大門廊下,滿懷深情地揮動着一束鮮花時,心裏頓時激動萬分。這正是堂·熱納裏諾。自從羅莎琳德失蹤以後,他每天都來此地,期望她能在貴族修女院的露臺上出現。他知道她愛花,為了吸引她的視綫,讓她註意到自己,他帶了一束最名貴的花。
看到羅莎琳德認出了自己,堂·熱納裏諾快樂得直蹦。他立即嚮她打手勢,可是羅莎琳德沒有回答他。不過她想,根據修道院執行的聖貝諾阿教規,她可能要過好幾星期纔獲準重上露臺。她在露臺上發現了許多興高采烈的修女,她們都,或幾乎都在跟朋友打手勢。看到這位戴白頭巾的姑娘,她們顯得有些擔心,這個姑娘看到她們不大虔誠的態度可能感到驚愕,並可能張揚出去。須知在那不勒斯,姑娘們還在孩提時代就習慣用手語交談。不同的手勢代表不同的字母。在客廳裏,他們的父母高聲說話的當口,她們就用這種辦法跟二十步開外的年輕男子默默交談。
熱納裏諾害怕羅莎琳德變心。他往後稍退幾步,站在大門洞裏,用兒童的語言對她說:
“自從你走後,我就感到不幸。你在修道院愉快嗎?能經常自由地上露臺嗎?你仍然喜歡花嗎?”
羅莎琳德目不轉睛地望着他,沒有回答。突然一下,她走開了。她是被教師叫走的,還是因熱納裏諾這幾句話冒犯了她而氣走的?熱納裏諾呆在那兒,心裏有說不出的憂傷。
他信步來到美麗的阿雷納拉小樹林。這裏俯瞰着那不勒斯。聖·佩蒂托修道院大花園的圍墻就一直延伸到這裏。他悶悶不樂地走着,來到了沃梅羅平原。它俯臨那不勒斯城和大海。他一直走了十裏地,來到瓦加·代爾·帕多公爵的宏偉城堡面前。這個城堡原是中世紀的一座要塞,墻體發黑,築有雉堞。在那不勒斯,這座城堡以陰森森的外表以及堡內的僕人聞名。公爵有個怪癖,衹用來自西班牙的僕人,而且年紀要與他一般老。他說,他一來這裏,就認為到了西班牙。為了加強這種幻覺,他命人伐光周圍的樹木。每當他在國王殿前辦完差事,有點空暇,他就來這座城堡裏換換空氣。
看到這座陰森的建築物,熱納裏諾更覺得憂悶。他沿着修道院大花園的圍墻,愁腸百結地往回走,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
“她肯定還喜歡花。”他尋思,“修女們一定在這個花園裏栽了不少花。裏面肯定有一些園丁。我得想法去結識結識。”
在這個平靜的地方,有一傢小酒館。他走了進去。由於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剛纔那個念頭上,所以沒有註意他的服飾在這個地方顯得過於華麗。而且他還不安地發現,周圍的人都露出驚疑的神色。於是,他假裝走纍了,很隨和地跟店主人和酒客聊天。這種坦誠的態度使人們覺得他那華貴的裝束也不刺眼了。他要了幾瓶好酒,便和店主以及他的朋友暢飲起來。就這樣邊飲邊聊了一個小時,大傢對他也放了心,便拿聖·佩蒂托修道院的修女開玩笑。有人談到幾個修女在花園圍墻上會情人的故事。
這種傳聞在那不勒斯流佈甚廣。熱納裏諾相信確有其事。沃梅羅的這些善良農民拿這種事開玩笑,但並不顯得對這種事反感。
“這些可憐的女孩子,不是像我們的本堂神甫說的那樣,是自願去那裏面的,而是被她們的父親趕出來的,因為傢裏的財産都要留給長子。她們尋找一點快活也是自然的。不過眼下她們要取樂也不容易了。現任院長安琪拉·瑪麗亞是卡斯特羅·皮亞諾侯爵傢的人。她衹想通過折磨這批可憐姑娘來討好國王,為她侄子搞到公爵的頭銜。這些姑娘本也沒有想過給天主和聖母許願。她們在花園裏跑來跑去,那股快活勁兒叫人看了高興。好像她們衹是一群寄宿的學生,而不是起誓,不想還願就受天罰的修女。最近,為了尊敬她們的大貴族身分,那不勒斯大主教替她們從羅馬教廷爭取了特權,她們可以在十六歲上發誓,而不必等到十七歲。這份特權給可憐的姑娘們帶來了非凡的榮譽。修道院為此還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哩。”
“你們提到了花園。”熱納裏諾說,“可我覺得它很小嘛。”
“怎麽會小呢?”周圍好些人叫起來,“你肯定沒有去看過,有三十阿爾邦(註:一阿爾邦約合20到50公畝。)哩。花匠領班貝波師傅手下,有時有十二個人幹活。”
“這個花匠領班一定是個英俊的小夥子吧?”堂·熱納裏諾笑着叫起來。
“你也真瞭解卡斯特羅·皮亞諾院長!”大傢都嚷了起來,“但願她能容忍這種瞎安排!貝波先生當初進去,都不得不說明他有七十歲了。他是從拉斯·弗洛爾侯爵傢出來的。侯爵在塞利有一座漂亮的花園。”
熱納裏諾高興得跳了起來。
“你怎麽啦?”他的新朋友問。
“沒什麽。我衹是纍了點!”
他想起了貝波師傅就是他父親從前的花匠。當天晚上剩下的時間裏,他又巧妙地打聽到了貝波師傅的住處,以及與他見面的辦法。
翌日,他確實找到了貝波師傅。老花匠認出了拉斯·弗洛爾侯爵傢的小少爺,樂得直流眼淚。從前他常把小少爺抱在懷裏,對他是百依百順。熱納裏諾抱怨父親太慳吝,表示衹要一百杜卡托就可使他擺脫極端的睏境。
兩天後,初學修女羅莎琳德(現在大傢都叫她斯科拉蒂卡修女)獨自在花園右邊幽美的花壇裏散步。老園丁貝波走近她,說:
“我很熟悉高貴的比西亞諾親王一傢。我年輕時就在親王的花園裏幹活。要是小姐允許,我要送給小姐一朵美麗的玫瑰花。我把它包在這些葡萄葉裏。不過,小姐要回到屋裏,獨自一人時纔打開它。”
羅莎琳德接過玫瑰花,幾乎連謝謝也沒說。她把花兒抱在懷裏,若有所思地朝宿舍走去。她是親王之女,將來是一等修女,所以享有三間房一套的宿舍。一進門,羅莎琳德就點亮燈,準備打開花來看,誰知她手裏握着的花萼已經脫離了花莖,在花瓣中心萄葉包住的地方有一張紙條。她的心怦怦直跳,但還是毫不遲疑地展開紙條讀起來。
“美麗的羅莎琳德,我和你一樣,不大富裕。你傢犧牲你,好讓你的兄弟們成傢立業。我也一樣。你可能也清楚,我在拉斯·弗洛爾侯爵傢排行老三。自從你出傢後,國王派我在他的近衛隊裏當騎手。我父親趁這個機會宣佈:我本人,我的手下和馬匹可以在傢裏食宿,但我也得考慮每月靠十個杜卡托來生活了。在我們傢,小兒子的待遇總是如此。
“因此,親愛的羅莎琳德,我們兩人都貧窮,都被剝奪了繼承權。但你認為我們就命中註定,該一輩子倒黴嗎?我們既到絶望的境地,我反倒生出勇氣對你說,我們彼此相愛,我們的意志不能為父母的冷酷和慳吝所幹擾。我終歸要娶你作妻子,像我這種出身的人會有辦法生活的。在這個世界上,我衹擔心你太虔誠。不要認為與我通信,就背棄了你的誓願。事情遠不是這樣。你是一位年輕妻子,你的心靈選中了丈夫,人傢卻硬要把你們拆散。請拿出一點勇氣,尤其是不要生我的氣。我不會對你膽大妄為的。不過我有半個月沒見到你,十分痛苦。我的心裏充滿愛情。在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們經常相逢在節慶的晚會,可是出於敬意,我沒有這樣直爽地表達我的感情,而誰知道以後,我有沒有機會再給你寫信?我的表姐××修女(我一有空就去看她)告訴我,你要再過半月才能獲準重上露臺。每天,同一時刻,我都會上托萊德街來,也許我會化裝,因為我不願被新夥伴——近衛軍團的那些軍官認出並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