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572年,即隆慶六年。此時,立國二百餘年,經歷了12位皇帝的大明王朝,由於皇權昏(耳+貴)、吏治腐敗,導致財政空虛、武備鬆弛、江河失修、匪患頻仍。國傢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但隆慶皇帝沉湎酒色,無力振興國本。朝中有志於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大臣,卻又不得不在權力傾軋中疲於奔命……
廣西慶遠府處在天高皇帝遠的蠻夷之地,此處山高林密,聚居的僮民一直有持械好鬥的風氣。他們不堪地方官吏的盤剝之苦,起來造反,在韋銀豹、黃朝猛兩個驃悍的起義軍首領的率領下,殺死天子命官,攻城劫寨。三年來,明朝廷花費幾百萬兩白銀剿匪,起義軍卻越剿越多。
在崇山峻嶺中的小城裏波,一場惡戰正在進行。大批叛匪呼喊着衝嚮裏波縣城。守城的士兵們用拋石機將巨大的石塊帶着火焰拋嚮城墻,發出震耳的聲響。
裏波縣城守將黃火木在城墻上高喊:“放箭!”弓箭手彎弓搭箭,萬箭齊發,如同黑色旋風撲嚮敵陣。叛匪隨即倒下一片,但後繼者仍在呼喊着擡着雲梯靠近城墻。
一支箭飛來,射中黃將軍肩胛。黃火木忍住疼痛,對周邊兵士們聲嘶力竭地喊:“快,用開水!一定要守住東門。”
雲梯靠嚮城墻,叛匪已經開始登城了。滾燙的開水從城墻上潑下。叛匪們紛紛嚎叫着翻下云梯。滾木壘石雨點般地落入敵陣,雲梯紛紛被掀倒。一場進攻被暫時瓦解了。叛匪首領貝那一臉怒氣,他身後站着衆叛匪。貝那註視着潰敗的士兵,從牙縫裏擠出兩個字:“等着!”說完勒轉馬頭,率領衆叛匪轉身離去。
隨着黃沙滾滾,一位參將從陣前策馬而來。他躍下馬,奔嚮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衛兵,他便是黃火木的胞弟——黃小旺。他聽說哥哥中了狼牙毒箭,便一刻不停地狂奔嚮城樓。
城樓上,隨軍郎中正在準備為黃火木做颳骨療毒手術。這手術極痛,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極少有人能承受下來。郎中嚮黃將軍說明了,未料黃火木仍談笑自若,他讓兵士端來一杯酒並一飲而盡,笑道:“沒事兒,來吧!我總不能帶着這狼牙毒箭去見閻王爺吧?”
郎中將一段木棍塞入黃火木口中,然後轉身掏出一把烏黑的匕首。在火上燎了一會兒,便嚮他的肩胛刺去。黃火木臉頰上滲出豆大的汗珠,周身已被血水與汗水浸透。正呻吟間,黃小旺撲到黃火木身邊緊抓住他的手:“哥,你怎麽樣了?”
黃火木看到小旺,原本暗淡下去的目光頓時射出光芒,急急地說:“貝那剛退,但過不了半個時辰他便會殺將回來。此人嗜血成性,你快去縣衙,請求李延總督,讓他馬上發兵增援。要不裏波城隨時都有可能落入叛匪之手!”
黃小旺流淚道:“哥,你怎麽那麽糊塗呢?李延手下根本就沒有什麽救兵,他嚮朝廷謊報兵額,貪污軍餉。要不這叛匪怎麽會越剿越多?我早說了,給這號貪官賣命還不如像貝那那樣落草為寇,占山為王!”
黃火木連叫“住口”,“你我身為大明的鎮守將軍,怎能跟貝那等叛匪相提並論?李延貪墨不假,但你我不能因他的過錯而拋棄城中的百姓,背叛當今的朝廷。”
黃小旺恨恨地說:“不背叛,那你我的生路在哪兒?你想讓餓着肚子的官兵們白白地送死嗎?你看看他們,這幾天來已經沒有進過一口糧食了!”
城頭上的士兵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他們用渾濁的目光呆望着躺在病榻上的將軍。
突然,遠處傳來隆隆的腳步聲,整個城墻隨即開始顫抖。拋石機拋出雨點般的石塊。裏波縣城頓時煙塵四起。四處傳來瘋狂的叫喊聲:“叛匪上來了!”黃火木急令黃小旺馬上前往縣衙,讓張縣令馬上弄一些吃的,同時讓總督大人把鎮守北城的守軍調一部分過來,然後自己拎起弓箭,再次衝嚮城樓!
當黃小旺衝下城樓躍馬離去,身後的城樓已是一片廝殺聲……
在裏波縣衙廨房內,成箱的財寶正在被陸續擡往門外。總督李延知道裏波縣城危在旦夕,正急忙搬運自己的私房物件,他嫌搬運的士兵動作慢,對他們吼道:“快,還磨蹭什麽,還不快點裝車,你們想把我這些寶貝留給叛匪嗎?”
聞訊趕來的張縣令擋住了李延的去路。他挺着瘦弱的身軀,伸着細長的脖子,一臉正氣地質問:“你走了,這城中的百姓和官兵怎麽辦?”
李延不耐煩地說:“他們是自找的,他們應該軍民合力拼死抵抗!”
廣西慶遠府處在天高皇帝遠的蠻夷之地,此處山高林密,聚居的僮民一直有持械好鬥的風氣。他們不堪地方官吏的盤剝之苦,起來造反,在韋銀豹、黃朝猛兩個驃悍的起義軍首領的率領下,殺死天子命官,攻城劫寨。三年來,明朝廷花費幾百萬兩白銀剿匪,起義軍卻越剿越多。
在崇山峻嶺中的小城裏波,一場惡戰正在進行。大批叛匪呼喊着衝嚮裏波縣城。守城的士兵們用拋石機將巨大的石塊帶着火焰拋嚮城墻,發出震耳的聲響。
裏波縣城守將黃火木在城墻上高喊:“放箭!”弓箭手彎弓搭箭,萬箭齊發,如同黑色旋風撲嚮敵陣。叛匪隨即倒下一片,但後繼者仍在呼喊着擡着雲梯靠近城墻。
一支箭飛來,射中黃將軍肩胛。黃火木忍住疼痛,對周邊兵士們聲嘶力竭地喊:“快,用開水!一定要守住東門。”
雲梯靠嚮城墻,叛匪已經開始登城了。滾燙的開水從城墻上潑下。叛匪們紛紛嚎叫着翻下云梯。滾木壘石雨點般地落入敵陣,雲梯紛紛被掀倒。一場進攻被暫時瓦解了。叛匪首領貝那一臉怒氣,他身後站着衆叛匪。貝那註視着潰敗的士兵,從牙縫裏擠出兩個字:“等着!”說完勒轉馬頭,率領衆叛匪轉身離去。
隨着黃沙滾滾,一位參將從陣前策馬而來。他躍下馬,奔嚮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衛兵,他便是黃火木的胞弟——黃小旺。他聽說哥哥中了狼牙毒箭,便一刻不停地狂奔嚮城樓。
城樓上,隨軍郎中正在準備為黃火木做颳骨療毒手術。這手術極痛,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極少有人能承受下來。郎中嚮黃將軍說明了,未料黃火木仍談笑自若,他讓兵士端來一杯酒並一飲而盡,笑道:“沒事兒,來吧!我總不能帶着這狼牙毒箭去見閻王爺吧?”
郎中將一段木棍塞入黃火木口中,然後轉身掏出一把烏黑的匕首。在火上燎了一會兒,便嚮他的肩胛刺去。黃火木臉頰上滲出豆大的汗珠,周身已被血水與汗水浸透。正呻吟間,黃小旺撲到黃火木身邊緊抓住他的手:“哥,你怎麽樣了?”
黃火木看到小旺,原本暗淡下去的目光頓時射出光芒,急急地說:“貝那剛退,但過不了半個時辰他便會殺將回來。此人嗜血成性,你快去縣衙,請求李延總督,讓他馬上發兵增援。要不裏波城隨時都有可能落入叛匪之手!”
黃小旺流淚道:“哥,你怎麽那麽糊塗呢?李延手下根本就沒有什麽救兵,他嚮朝廷謊報兵額,貪污軍餉。要不這叛匪怎麽會越剿越多?我早說了,給這號貪官賣命還不如像貝那那樣落草為寇,占山為王!”
黃火木連叫“住口”,“你我身為大明的鎮守將軍,怎能跟貝那等叛匪相提並論?李延貪墨不假,但你我不能因他的過錯而拋棄城中的百姓,背叛當今的朝廷。”
黃小旺恨恨地說:“不背叛,那你我的生路在哪兒?你想讓餓着肚子的官兵們白白地送死嗎?你看看他們,這幾天來已經沒有進過一口糧食了!”
城頭上的士兵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他們用渾濁的目光呆望着躺在病榻上的將軍。
突然,遠處傳來隆隆的腳步聲,整個城墻隨即開始顫抖。拋石機拋出雨點般的石塊。裏波縣城頓時煙塵四起。四處傳來瘋狂的叫喊聲:“叛匪上來了!”黃火木急令黃小旺馬上前往縣衙,讓張縣令馬上弄一些吃的,同時讓總督大人把鎮守北城的守軍調一部分過來,然後自己拎起弓箭,再次衝嚮城樓!
當黃小旺衝下城樓躍馬離去,身後的城樓已是一片廝殺聲……
在裏波縣衙廨房內,成箱的財寶正在被陸續擡往門外。總督李延知道裏波縣城危在旦夕,正急忙搬運自己的私房物件,他嫌搬運的士兵動作慢,對他們吼道:“快,還磨蹭什麽,還不快點裝車,你們想把我這些寶貝留給叛匪嗎?”
聞訊趕來的張縣令擋住了李延的去路。他挺着瘦弱的身軀,伸着細長的脖子,一臉正氣地質問:“你走了,這城中的百姓和官兵怎麽辦?”
李延不耐煩地說:“他們是自找的,他們應該軍民合力拼死抵抗!”
張縣令聞言,一口氣憋在胸口,漲紅了臉大聲反駁道:“你怎麽能這樣呢?守城將士餓着肚子,個個以病弱之軀,頑強奮戰,城中百姓有錢出錢、有物捐物,相反,總督大人您置百姓的利益、朝廷的尊嚴於不顧,臨陣脫逃,見死不救!”
李延大怒,他從腰間抽出長劍,劍頭直奔縣令的眉心。張縣令豪不畏懼,他怒視着李延,兩人對視着。李延完全被他的正氣震懾住了,他收起劍喃喃地說:“好吧!我這就前往東城親自督戰。”說完,他將張縣令推倒在墻邊,帶領他的士衛大步離去。
然而,出門後的李延迅速改變了主意,他沒有去東城,而是帶着金銀財寶嚮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待縣令追出門,李延一行已經遠去了。
望着揚起的馬塵,趕來的黃小旺和呆呆站立的縣令頗有“天地終無情”的悵恨!
裏波城門被攻破了!匪徒涌入城門,和守城的兵將混在一起,如兩股攪渾的污水,早已分不清你我。將軍黃火木仍在奮力廝殺着,而總督逃跑的消息早已傳到了陣前,不少士兵聞訊扔下刀箭紛紛潰逃。黃火木避開眼前的刀光劍影,攔住逃亡的官兵大喊道:“大傢不能走。我們死也得守住東城。”說話間,一柄匕首隨即插入黃火木的胸膛,鮮血從他的口中溢出,他怒睜着雙眼重重地摔倒在地。叛逃的士兵已如脫繮之馬,紛紛嚮城外散去!
正在奮力抵抗的黃小旺見狀,甩開對手狂奔嚮黃火木。黃火木在彌留之際,仍不忘對他叮囑道:“快……讓人將塘報送進京城。告訴兵部尚書楊博,裏波縣城失守。”
在八千裏外,皇帝的寢宮乾清宮內,卻是一片鼓聲大作。燭光通明,宮內一片絢爛,正中的黃色帷幔中,波斯女子奴兒花花隨着激越的鼓聲顫動着妖豔的身姿。竜榻上坐着的,正是大明第12位天子:隆慶皇帝朱載垕。那顫動的腰肢,迷人的微笑,消魂的目光,早已讓他不能自持。
鼓手們敲擊着,鼓聲時而如狂濤奔涌,時而如涓涓細流。鼓聲氣貫山河,舞蹈激越狂放。
朱載垕直視着奴兒花花,他一揮手,奴兒花花旋即停止了舞步,倒入朱載垕的懷中。
四目相對,燃燒着情欲。這位性格中不失厚道的大明天子,由於他的父親世宗皇帝不立太子,在裕王位上呆了多年,直到30歲纔當上皇帝。多年夙願一旦達成,隨之而來的是無所顧忌的享樂和淫亂。他寵愛過曾經是宮女的李貴妃,但此時,這些端莊貞淑的後宮佳麗再也提不起他的興趣,從波斯來的妓女奴兒花花成為他的一切。鼓聲依舊激越,無人能聽見這對戀人的絮語:
“朕要你今晚留下。”
“我想讓你永遠把我留下。”
貝那率衆叛匪涌入城中燒殺搶掠,裏波城很快便成了一幅血流成河的景象。張縣令亦被匪徒殺害,貝那令人將他的頭挂在城墻上,以儆官兵。不久,黃小旺關於裏波失守的八百裏緊急塘報,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驛站,從一個信差轉到另一個信差手中,終於到達了京城。兵部尚書楊博接到塘報,不敢怠慢,立馬命備轎前往內閣,去見分管兵部和工部的次輔張居正。聽說堂堂兩廣總督竟然置百姓和朝廷的利益於不顧,臨陣脫逃,張居正感到一陣震怒。
“豈有此理!我一定要說服高拱,罷免李延。”
楊博搖頭嘆道:“李延是首輔高拱的門生,高拱是他的後臺,這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何況高拱又兼任吏部尚書,無論什麽事,他不點頭,就絶對辦不成。”
張居正反詰道:“可是,廣西剿匪連連失利,你知道朝廷上上下下怎麽看?都說你一味襢護李延,而且說你一定得了李延什麽好處。”
楊博心頭一緊,問:“這些人不明真相,這麽說情有可原,但你不會也這樣想吧?”
張居正道:“衆口爍金哪!你我再不想辦法,總有一天,會給人當替罪羊的。”
高拱值房在隔壁,此時,他正伏首案頭,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牘。見張居正與楊博推門進來,情知是慶遠府的事,因此不待他們開口便自陳道:“叔大,廣西慶遠府的事我已聽說,這個李延竟然敢臨陣脫逃。”
年近七十的老臣楊博聞言立即答道:“兩廣總督李延年年請兵請餉,朝廷一一調撥,如今已耗去幾百萬兩銀子,可叛匪卻越剿越多,此種局勢不能再拖延了。”
張居正亦在一旁補充道:“首輔,我已多次提議,罷免李延。”
高拱打斷張居正的話頭,道:“李延應該罷免,問題是由誰來接任兩廣總督一職?”
李延大怒,他從腰間抽出長劍,劍頭直奔縣令的眉心。張縣令豪不畏懼,他怒視着李延,兩人對視着。李延完全被他的正氣震懾住了,他收起劍喃喃地說:“好吧!我這就前往東城親自督戰。”說完,他將張縣令推倒在墻邊,帶領他的士衛大步離去。
然而,出門後的李延迅速改變了主意,他沒有去東城,而是帶着金銀財寶嚮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待縣令追出門,李延一行已經遠去了。
望着揚起的馬塵,趕來的黃小旺和呆呆站立的縣令頗有“天地終無情”的悵恨!
裏波城門被攻破了!匪徒涌入城門,和守城的兵將混在一起,如兩股攪渾的污水,早已分不清你我。將軍黃火木仍在奮力廝殺着,而總督逃跑的消息早已傳到了陣前,不少士兵聞訊扔下刀箭紛紛潰逃。黃火木避開眼前的刀光劍影,攔住逃亡的官兵大喊道:“大傢不能走。我們死也得守住東城。”說話間,一柄匕首隨即插入黃火木的胸膛,鮮血從他的口中溢出,他怒睜着雙眼重重地摔倒在地。叛逃的士兵已如脫繮之馬,紛紛嚮城外散去!
正在奮力抵抗的黃小旺見狀,甩開對手狂奔嚮黃火木。黃火木在彌留之際,仍不忘對他叮囑道:“快……讓人將塘報送進京城。告訴兵部尚書楊博,裏波縣城失守。”
在八千裏外,皇帝的寢宮乾清宮內,卻是一片鼓聲大作。燭光通明,宮內一片絢爛,正中的黃色帷幔中,波斯女子奴兒花花隨着激越的鼓聲顫動着妖豔的身姿。竜榻上坐着的,正是大明第12位天子:隆慶皇帝朱載垕。那顫動的腰肢,迷人的微笑,消魂的目光,早已讓他不能自持。
鼓手們敲擊着,鼓聲時而如狂濤奔涌,時而如涓涓細流。鼓聲氣貫山河,舞蹈激越狂放。
朱載垕直視着奴兒花花,他一揮手,奴兒花花旋即停止了舞步,倒入朱載垕的懷中。
四目相對,燃燒着情欲。這位性格中不失厚道的大明天子,由於他的父親世宗皇帝不立太子,在裕王位上呆了多年,直到30歲纔當上皇帝。多年夙願一旦達成,隨之而來的是無所顧忌的享樂和淫亂。他寵愛過曾經是宮女的李貴妃,但此時,這些端莊貞淑的後宮佳麗再也提不起他的興趣,從波斯來的妓女奴兒花花成為他的一切。鼓聲依舊激越,無人能聽見這對戀人的絮語:
“朕要你今晚留下。”
“我想讓你永遠把我留下。”
貝那率衆叛匪涌入城中燒殺搶掠,裏波城很快便成了一幅血流成河的景象。張縣令亦被匪徒殺害,貝那令人將他的頭挂在城墻上,以儆官兵。不久,黃小旺關於裏波失守的八百裏緊急塘報,經過了一個又一個驛站,從一個信差轉到另一個信差手中,終於到達了京城。兵部尚書楊博接到塘報,不敢怠慢,立馬命備轎前往內閣,去見分管兵部和工部的次輔張居正。聽說堂堂兩廣總督竟然置百姓和朝廷的利益於不顧,臨陣脫逃,張居正感到一陣震怒。
“豈有此理!我一定要說服高拱,罷免李延。”
楊博搖頭嘆道:“李延是首輔高拱的門生,高拱是他的後臺,這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何況高拱又兼任吏部尚書,無論什麽事,他不點頭,就絶對辦不成。”
張居正反詰道:“可是,廣西剿匪連連失利,你知道朝廷上上下下怎麽看?都說你一味襢護李延,而且說你一定得了李延什麽好處。”
楊博心頭一緊,問:“這些人不明真相,這麽說情有可原,但你不會也這樣想吧?”
張居正道:“衆口爍金哪!你我再不想辦法,總有一天,會給人當替罪羊的。”
高拱值房在隔壁,此時,他正伏首案頭,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牘。見張居正與楊博推門進來,情知是慶遠府的事,因此不待他們開口便自陳道:“叔大,廣西慶遠府的事我已聽說,這個李延竟然敢臨陣脫逃。”
年近七十的老臣楊博聞言立即答道:“兩廣總督李延年年請兵請餉,朝廷一一調撥,如今已耗去幾百萬兩銀子,可叛匪卻越剿越多,此種局勢不能再拖延了。”
張居正亦在一旁補充道:“首輔,我已多次提議,罷免李延。”
高拱打斷張居正的話頭,道:“李延應該罷免,問題是由誰來接任兩廣總督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