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士意大利人利瑪竇神甫,曾經體察到科舉對中國國民思想的影響,他看到,這裏每個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科舉(利神甫將其對譯為哲學領域)成名的,沒有人會願意費勁去鑽研數學或醫學,除非由於傢務或才力平庸的阻撓而不能致力於那些被認為是更高級的研究。鑽研數學和醫學等等,並不受人尊敬,因為它們不像哲學研究也就是科舉門磚那樣受到榮譽的鼓勵,學生們因希望着隨之而來的榮譽和報酬而被吸引。
有趣或者巧合的是,周作人在論證考試制度流弊的時候,也例舉了醫學。雖然中國的聖賢們認為,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因為兩造裏都可以救人,當然更是安全糊口的高端和底綫。儘管醫生擔負的是人的生命,但這種純粹哲學意義上的道義,並不被大傢看重,從事這種行業的,都是不第的童生或者失業的塾師,他們姑且行醫,同時還在準備着趕考,因為考中之後的飛黃騰達,是通往良相哪怕良相以下若幹階梯的功名,那是人生足以自豪的幸福山頂,行醫不過是解决生計的權宜手段,所以即便自己終老於權宜,也一樣可以指導子子孫孫繼續未竟的不權宜事業,等到兒子或者孫子終於得逞,自己便可以安心做封翁老太爺,權宜什麽的,自然是要丟掉的。這或許便是祖國傳統醫學永遠不得進步發達的一個死穴了。
周作人還拿日本做說明,說他們本來很受中國思想的影響,但於科學態度,卻大有不同,因為首先他們沒有考試制度,其次明治維新之前綿長的封建制度,也規定了做醫生的及其子孫永遠需要做醫生,沒有考試攫取功名的任何可能,於是他衹好衹能沉湎於此專心於此,一代復一代,經驗積纍,更探求西洋人的診治手法,終於得以進步。譬如寶丹,本是中國二三百年前的舊方,好處在於冰片的多,但冰片的價值很昂貴,照寶丹的冰片成分,成本很可觀,可他們的售價卻很低廉,不知道他們用的什麽方法替代了冰片,而效用則與冰片一樣。
魯迅先生對中醫似乎是十分痛絶的。儘管他傢後面的那個大園相傳叫做百草園,裏面並且似乎確鑿很有些野草,譬如何首烏木蓮覆盆子,加上其他提到的皂莢桑椹黃蜂蟋蟀蜈蚣斑蝥,都是責無旁貸的傳統藥材,但鑒於周傢老太爺的水腫,被一幹享有起死回生聲譽的名醫國手折騰完畢後,依然痛苦的斷氣,所以,在先生的記憶裏,對祖國傳統醫學的印象,不過是和若幹闊得不耐煩的郎中們周旋後,遺留下的諸如原配的蟋蟀擂破的鼓皮經霜的甘蔗秋後的梧桐葉之類令人懵懂的含混。
先生後來東渡,曾經學過醫。止庵兄一再和我強調,魯迅是學過而沒有學完醫,並不是大傢含混其辭的所謂學醫。但學過醫和學醫,雖然是邏輯上的兩個概念,但大傢也許並不肯在乎,畢竟魯迅之所以為魯迅,不在這兩個概念的區別上。但魯迅對所謂中西醫學的看法,當然不能不有着學或者過的醫的深切體會:
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
《父親的病》
大約在所謂富於青春的時候,我曾經給自己立下一個夙願,便是在光榮退休之後,為避免無聊,好好讀一讀《本草》之類。
誠如周傢二先生所云,三句承題兩句破題的功名心影響了本土良醫的産生,甚至記載裏早年的那些神乎其技的名醫事略,衹做了後人稗官野史的談資和自戀時的粗豪誇口,而沒有日本那樣,將醫生必須永遠醫生下去之強製下的實在積纍和進步。本土醫術的眼下定位,基本徘徊在洋醫束手無策時死馬當活馬醫的姑且,以及江湖郎中雲山霧罩左右逢源的口實。
但某種的衰微不等於說這個某種沒有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其實頗有意義也未可知。《何典》上說,賣嘴郎中無好藥,一雙空手見閻王。可賣嘴郎中的不濟,並不應該株連禍及醫的不濟。這道理仿佛孩子的爹媽未必就是人的父母一樣。所以《本草》還是很有必要讀的,而且並不需要必定刻意在抵達光榮年齡之後的投閑時候。
不過,我來置喙於中藥,更多的是一種好玩的興趣,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探究,更沒有起死人肉白骨的豪情奢望,甚至和半夏這個名字也沒有什麽必然的聯繫,有的僅僅是,有趣而已。所以在以下的篇目裏,並沒有什麽係統入手的蛛絲馬跡,甚至某些非常著名的藥材,也大多漏網闕如,並未提到,譬如孝子們深切鐘愛的人參,婦孺能詳的白藥三七,以及其他的若幹常備品種。但某些並非常例的東西,卻也堂皇羅列。這當然不是品種上的什麽歧視,按照本土萬物皆可入藥的不成文規矩,似乎衹有博愛纔是,沒來由做什麽不平等待遇的噱頭——之所以如此的出發,還是那句話,有趣而已。
孔夫子教導衆學徒學習《詩》,說學了可以興觀群怨,事父事君,最後還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看來多多記住鳥獸草木蟲魚之類,屬於不賢者識其小,是讀書人的一個起碼底綫。本土的藥材如前所述,亂巧正足以覆蓋這些,於是,這有趣更加能夠而已出許多額外的道理了。
當然,即便不是標準的科普寫作,也並不敢有小說傢言的隨心臆造,其中固然有故事,但卻沒有虛造的誑語,出傢人的這句口號,正可挪來作為旁證。
鑒於青春期的那個理想,李時珍大爺綱舉目張的《本草》,當然時刻放在案頭,並且抄撮其中精要於篇目之後,以明所言之不謬。又來取巧,目次的排序,也完全比照時珍大爺的前後歸類,不敢稍有遊移。內中衹有一味紅毛七,翻查不見,衹好附在草部之末。這樣的辦法,省卻許多親疏遠近的取捨功夫,還透着底氣,衹是略有投機的嫌疑,也衹有隨他去也。好在虎皮抖擻大旗招展之下,誰都不免會有那麽一股昂揚之氣熊熊升起,於是心中頓時十分熨貼坦然了。
半夏於甲申年歲末
有趣或者巧合的是,周作人在論證考試制度流弊的時候,也例舉了醫學。雖然中國的聖賢們認為,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因為兩造裏都可以救人,當然更是安全糊口的高端和底綫。儘管醫生擔負的是人的生命,但這種純粹哲學意義上的道義,並不被大傢看重,從事這種行業的,都是不第的童生或者失業的塾師,他們姑且行醫,同時還在準備着趕考,因為考中之後的飛黃騰達,是通往良相哪怕良相以下若幹階梯的功名,那是人生足以自豪的幸福山頂,行醫不過是解决生計的權宜手段,所以即便自己終老於權宜,也一樣可以指導子子孫孫繼續未竟的不權宜事業,等到兒子或者孫子終於得逞,自己便可以安心做封翁老太爺,權宜什麽的,自然是要丟掉的。這或許便是祖國傳統醫學永遠不得進步發達的一個死穴了。
周作人還拿日本做說明,說他們本來很受中國思想的影響,但於科學態度,卻大有不同,因為首先他們沒有考試制度,其次明治維新之前綿長的封建制度,也規定了做醫生的及其子孫永遠需要做醫生,沒有考試攫取功名的任何可能,於是他衹好衹能沉湎於此專心於此,一代復一代,經驗積纍,更探求西洋人的診治手法,終於得以進步。譬如寶丹,本是中國二三百年前的舊方,好處在於冰片的多,但冰片的價值很昂貴,照寶丹的冰片成分,成本很可觀,可他們的售價卻很低廉,不知道他們用的什麽方法替代了冰片,而效用則與冰片一樣。
魯迅先生對中醫似乎是十分痛絶的。儘管他傢後面的那個大園相傳叫做百草園,裏面並且似乎確鑿很有些野草,譬如何首烏木蓮覆盆子,加上其他提到的皂莢桑椹黃蜂蟋蟀蜈蚣斑蝥,都是責無旁貸的傳統藥材,但鑒於周傢老太爺的水腫,被一幹享有起死回生聲譽的名醫國手折騰完畢後,依然痛苦的斷氣,所以,在先生的記憶裏,對祖國傳統醫學的印象,不過是和若幹闊得不耐煩的郎中們周旋後,遺留下的諸如原配的蟋蟀擂破的鼓皮經霜的甘蔗秋後的梧桐葉之類令人懵懂的含混。
先生後來東渡,曾經學過醫。止庵兄一再和我強調,魯迅是學過而沒有學完醫,並不是大傢含混其辭的所謂學醫。但學過醫和學醫,雖然是邏輯上的兩個概念,但大傢也許並不肯在乎,畢竟魯迅之所以為魯迅,不在這兩個概念的區別上。但魯迅對所謂中西醫學的看法,當然不能不有着學或者過的醫的深切體會:
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
《父親的病》
大約在所謂富於青春的時候,我曾經給自己立下一個夙願,便是在光榮退休之後,為避免無聊,好好讀一讀《本草》之類。
誠如周傢二先生所云,三句承題兩句破題的功名心影響了本土良醫的産生,甚至記載裏早年的那些神乎其技的名醫事略,衹做了後人稗官野史的談資和自戀時的粗豪誇口,而沒有日本那樣,將醫生必須永遠醫生下去之強製下的實在積纍和進步。本土醫術的眼下定位,基本徘徊在洋醫束手無策時死馬當活馬醫的姑且,以及江湖郎中雲山霧罩左右逢源的口實。
但某種的衰微不等於說這個某種沒有存在的意義,或者說其實頗有意義也未可知。《何典》上說,賣嘴郎中無好藥,一雙空手見閻王。可賣嘴郎中的不濟,並不應該株連禍及醫的不濟。這道理仿佛孩子的爹媽未必就是人的父母一樣。所以《本草》還是很有必要讀的,而且並不需要必定刻意在抵達光榮年齡之後的投閑時候。
不過,我來置喙於中藥,更多的是一種好玩的興趣,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探究,更沒有起死人肉白骨的豪情奢望,甚至和半夏這個名字也沒有什麽必然的聯繫,有的僅僅是,有趣而已。所以在以下的篇目裏,並沒有什麽係統入手的蛛絲馬跡,甚至某些非常著名的藥材,也大多漏網闕如,並未提到,譬如孝子們深切鐘愛的人參,婦孺能詳的白藥三七,以及其他的若幹常備品種。但某些並非常例的東西,卻也堂皇羅列。這當然不是品種上的什麽歧視,按照本土萬物皆可入藥的不成文規矩,似乎衹有博愛纔是,沒來由做什麽不平等待遇的噱頭——之所以如此的出發,還是那句話,有趣而已。
孔夫子教導衆學徒學習《詩》,說學了可以興觀群怨,事父事君,最後還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看來多多記住鳥獸草木蟲魚之類,屬於不賢者識其小,是讀書人的一個起碼底綫。本土的藥材如前所述,亂巧正足以覆蓋這些,於是,這有趣更加能夠而已出許多額外的道理了。
當然,即便不是標準的科普寫作,也並不敢有小說傢言的隨心臆造,其中固然有故事,但卻沒有虛造的誑語,出傢人的這句口號,正可挪來作為旁證。
鑒於青春期的那個理想,李時珍大爺綱舉目張的《本草》,當然時刻放在案頭,並且抄撮其中精要於篇目之後,以明所言之不謬。又來取巧,目次的排序,也完全比照時珍大爺的前後歸類,不敢稍有遊移。內中衹有一味紅毛七,翻查不見,衹好附在草部之末。這樣的辦法,省卻許多親疏遠近的取捨功夫,還透着底氣,衹是略有投機的嫌疑,也衹有隨他去也。好在虎皮抖擻大旗招展之下,誰都不免會有那麽一股昂揚之氣熊熊升起,於是心中頓時十分熨貼坦然了。
半夏於甲申年歲末
寧國賈府裏的老奴才焦大,仗着當年跟隨太爺出兵,死人堆裏救得太爺,以為主子的傢業,沒他便沒有原點,所以整日不顧體面的醉酒,然後從管傢到主子的一路駡上去,用我什麽不知道的口吻,數落主子們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這樣的粗口被嬌滴滴的寶哥哥聽見,縱然是女人堆裏混的,也自然不懂,不免動問坐在身邊的鳳姐姐,立馬遭到一頓劈頭蓋臉的呵斥恫嚇。
同是粗口,養小叔子的字面意義稍稍顯豁,不必深究,偏這爬灰,不但寶哥哥不懂,尋常人料也未必清楚。讀書人愚鈍,衹好翻辭典,儘管粗口齷齪,但終究屬於語詞範疇,最嚴肅的辭書也不能熟視無睹,所以果然被查訪得到,曰:謂與兒媳發生不正當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公公和兒媳婦通姦。
焦大這廝的確過分,再怎麽捨身救主,也不該如此蔑視,主子的子孫依然是上級首長,如何可以這般有天沒日的鬍唚,饒是另眼相待,也衹好落得滿嘴填糞的下場。
然而,爬灰如何就表示和兒媳通姦,並不因為馬糞堵了焦大的嘴就豁然開朗。粗口裏的學問也是學問,所以很令問到底的讀書人茫然。
爬灰又作扒灰,起碼在馮夢竜的時代就鮮活存在。按照文人的解釋,說爬行灰上會污染膝蓋,所謂污膝者污媳也。這是典型的泛酸,沒來由的爬行灰上作甚?把一段活生生砸死在刻板板上,這麽迂麯的吊書袋,如何入得了俚俗百姓痛快淋漓時駡滑了口的範疇。
不過,諧音一路,倒是果然不錯,衹是諧得不是地方。大凡鮮活的聲口,無非取法的是過日子身邊的真實場景。修鍋補盆的小爐匠是人民群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行當,起碼在焦大或者馮夢竜的時代如此。小爐匠討生活的時候,總要使用熔點低下的錫作為方便的焊劑,該焊劑在使用中,總不免會落下星星點點,小爐匠在工作間隙,就要掏扒爐底,尋找散碎錫塊,以便節約成本或者更加高大的保護資源。扒灰正為了找錫,錫者媳也,於是扒灰之寓意公公和媳婦通姦,就是順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在金屬的價位排行榜上,銀遠比錫更加貴重,所以銷銀鋪裏的爐底更加不可以不扒。然而,銀濺落到爐底,不僅是細碎銀兩,還生成一樣俏貨,是爐灰感應鉛銀之氣的沉積物,學名叫做密陀僧。
密陀僧的名字聽上去和佛陀切近,一副跟宗教大有關涉的樣子,然而除了密陀相似於鬍語之外,尚未看出什麽其他的底細。它的正宗産地,原是冶煉銀礦的工場,鑒於此類工場的難得,纔有爐底扒灰的替代品。
這麽金貴的來歷,卻並沒有給予密陀僧什麽高難的療效,無非是痢疾拉肚金瘡五痔而已。不過,本僧終歸來路蹊蹺,倒有偏鋒文章做出,時珍大爺的發明,說它可以染髭發,除狐臭。
染發劑今天太過多見,但狐臭的去處,大約不外香料覆蓋和手術切除,不是效果差就是太復雜。密陀僧則不然,洗淨之後,用油調和,塗上即可。更簡捷的辦法,取熱蒸餅也即新出爐饅頭切開,該僧研末摻上,趁熱夾在腋下,立效。
密陀僧
[氣味]鹹、辛,平,有小毒。
[主治]久痢,五痔,金瘡,面上瘢(左黑右幹),面膏藥用之。鎮心,補五髒,治驚癇咳嗽,嘔逆吐痰。療反胃消渴,瘧疾下痢。止血,殺蟲,消積。治諸瘡,消腫毒,除狐臭,染髭發。
這樣的粗口被嬌滴滴的寶哥哥聽見,縱然是女人堆裏混的,也自然不懂,不免動問坐在身邊的鳳姐姐,立馬遭到一頓劈頭蓋臉的呵斥恫嚇。
同是粗口,養小叔子的字面意義稍稍顯豁,不必深究,偏這爬灰,不但寶哥哥不懂,尋常人料也未必清楚。讀書人愚鈍,衹好翻辭典,儘管粗口齷齪,但終究屬於語詞範疇,最嚴肅的辭書也不能熟視無睹,所以果然被查訪得到,曰:謂與兒媳發生不正當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公公和兒媳婦通姦。
焦大這廝的確過分,再怎麽捨身救主,也不該如此蔑視,主子的子孫依然是上級首長,如何可以這般有天沒日的鬍唚,饒是另眼相待,也衹好落得滿嘴填糞的下場。
然而,爬灰如何就表示和兒媳通姦,並不因為馬糞堵了焦大的嘴就豁然開朗。粗口裏的學問也是學問,所以很令問到底的讀書人茫然。
爬灰又作扒灰,起碼在馮夢竜的時代就鮮活存在。按照文人的解釋,說爬行灰上會污染膝蓋,所謂污膝者污媳也。這是典型的泛酸,沒來由的爬行灰上作甚?把一段活生生砸死在刻板板上,這麽迂麯的吊書袋,如何入得了俚俗百姓痛快淋漓時駡滑了口的範疇。
不過,諧音一路,倒是果然不錯,衹是諧得不是地方。大凡鮮活的聲口,無非取法的是過日子身邊的真實場景。修鍋補盆的小爐匠是人民群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行當,起碼在焦大或者馮夢竜的時代如此。小爐匠討生活的時候,總要使用熔點低下的錫作為方便的焊劑,該焊劑在使用中,總不免會落下星星點點,小爐匠在工作間隙,就要掏扒爐底,尋找散碎錫塊,以便節約成本或者更加高大的保護資源。扒灰正為了找錫,錫者媳也,於是扒灰之寓意公公和媳婦通姦,就是順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
在金屬的價位排行榜上,銀遠比錫更加貴重,所以銷銀鋪裏的爐底更加不可以不扒。然而,銀濺落到爐底,不僅是細碎銀兩,還生成一樣俏貨,是爐灰感應鉛銀之氣的沉積物,學名叫做密陀僧。
密陀僧的名字聽上去和佛陀切近,一副跟宗教大有關涉的樣子,然而除了密陀相似於鬍語之外,尚未看出什麽其他的底細。它的正宗産地,原是冶煉銀礦的工場,鑒於此類工場的難得,纔有爐底扒灰的替代品。
這麽金貴的來歷,卻並沒有給予密陀僧什麽高難的療效,無非是痢疾拉肚金瘡五痔而已。不過,本僧終歸來路蹊蹺,倒有偏鋒文章做出,時珍大爺的發明,說它可以染髭發,除狐臭。
染發劑今天太過多見,但狐臭的去處,大約不外香料覆蓋和手術切除,不是效果差就是太復雜。密陀僧則不然,洗淨之後,用油調和,塗上即可。更簡捷的辦法,取熱蒸餅也即新出爐饅頭切開,該僧研末摻上,趁熱夾在腋下,立效。
密陀僧
[氣味]鹹、辛,平,有小毒。
[主治]久痢,五痔,金瘡,面上瘢(左黑右幹),面膏藥用之。鎮心,補五髒,治驚癇咳嗽,嘔逆吐痰。療反胃消渴,瘧疾下痢。止血,殺蟲,消積。治諸瘡,消腫毒,除狐臭,染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