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Chen Yi   China   现代中国  
透析是非男女:不是男人的錯
  我們常聽有些##抱怨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男人到底是什麽“東西”?做##該怎樣看待男人的“壞”?本書是對##關係中是是非非的大膽剖析。
自序:一個女人眼裏的男人世界
  有人說,“男人是一群把自己牙齒打折,硬要咽進肚子裏,還要在外面撐面子的勇士”。
  美國女人生氣時會這樣形容男人:“他們是豬”。也許有些男人就是“豬”,然而當女人們愛上這個“豬”時,卻把他想像成一條竜,即使他今天不是竜,多少日子之後,他也一定會變成竜。於是,女人嫁的不是那個真實中的男人,而是女人紡織的夢?多少年後,這個“豬”還是個“豬”,女人就開始失望、抱怨,對婚姻心灰意冷了。
  這種情景每每令我渴望着走進男人的世界。
  在北京,一位多年未見的紐約老友啓口就說:“從曼哈頓職場進入作傢行列,你混得可真行!”
  “哪裏是我行,還不是靠大傢幫忙,而且……”我遲疑了一下,“反正這些倒忙、正忙、打擊、鼓勵、貶低、尊重,基本來自男人,甚至許多根本不認識的男人們。”
  “廢話!”沒想到友人反駁得這樣幹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男人的,讓我們成事敗事的當然都是男人啊!”
  又是男人的世界。男人的世界!男人的世界?男人的世界在哪裏?左看,右看,前看,後看,越往前走,越往高走,周邊的男人越來越多。早期的分水嶺要從進入大學算起,總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給你提筆寫信最多的是男人,關註你最多的是男人,事業上交往最多的又是男人,那麽與你天天朝夕相處的丈夫更是男人。
  人的命運是個性决定的,換句話說,相當程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了各自的命運。當你在人生的蒼茫旅途中以一個謙和健全的女人作為目標,當你把丈夫的意願與子女的成長作為自身使命和責任,當你感悟女人的事業就是她自己,你會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一絲平靜,一塊根基,最重要的是找回自我。所以,我真的想說:與男人肩並肩共同傾力打造、完善、觸摸、甚至徘徊在這個真實的世界時,你必會感悟:
  ◆ 太多的男人擁有着寬厚與大氣,陽光與悲壯。
  ◆ 他們是一群把自己牙齒打折,硬要咽進肚子裏,還要在外面撐面子的勇士。
  ◆ 男人們活得比女人纍,生命透支得比女人多,做事情比女人執著,生命的歷程比女人短。
  但是,為何男人要薄情?為何男人要花心?為何男人要忘恩負義?為何把愛情演變成悲劇的罪魁禍首總是男人?
  你是否知曉?當女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男人時,她找到的是生命旅程的歸宿;而男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女人時,他在女人的世界中重新發現了自己。歸宿與發現,結束與開始,造就了男女之間思維上、言行上的錯位。解讀錯位中的睏惑,正是我提筆撰寫此書的初衷。
男女天生不一樣,平等從何談(1)
  男人和女人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存在着極大的差異。要求男女絶對平等,本身就4%,而男人的自殺率提升16%。時代變了,社會結構變了,人的生活方式與狀態也在發生變化。面對這種變化,男人是否活得比女人纍呢?
  一個偶然的機緣,一個華裔小女孩的父母的境況讓我産生了深深的感觸。
  他們有三個女兒,第二個女兒生下來就是一個畸形兒,她的染色體裏出現了史無前例的病疫,成活率衹有1%。看到這麽幼小的孩子身體上插滿了針管,父母的痛苦可想而知。為了讓孩子減輕痛苦,他們要求醫院提前結束治療,帶着孩子,回到傢裏護理,希望在傢裏送走她。經過16位道德評審員的討論批準後,他們帶着孩子回到傢裏,雖然盡最大的努力延緩她的死亡,但最後還是眼睜睜地看着她的生命在雙親懷中結束。
  聽完這個故事,我的淚水流了下來,但那位母親臉上還是同樣平靜,她繼續對我說:“剛開始,我根本無法談論這些事情,於是,我就讓自己一次又一次講出來。而且我最大的安慰是,這個孩子對世界醫學界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貢獻,讓他們掌握了一個未知病疫的數據。後來,直到第三個孩子出生,我的心情才調節過來,但孩子爸爸的痛苦卻至今也沒能消解。”
  “為什麽?”我問。
  “也許因為他是男人的關係吧,他不太願意表述,不願意嚮外人傾訴自己的痛苦。”沒有一種解脫釋放的途徑,他衹有把痛苦埋藏在心中,留給自己。
  還有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年男人,當初,在辦理美國合法居留身份證期間,父親病重去世。為了不給在國外苦苦拼搏的兒子增加負擔和壓力,這位老人不允許傢人把自己病危的消息告訴遠方的兒子。當兒子知曉父親的噩耗,已經是一年之後了。他的太太告訴我:“當時他對傢人沒有任何責怪,也沒有表現得如何悲痛欲絶。但是不想三年後的一天夜裏,我從夢中被哭聲驚醒,發現他再也無法剋製壓抑多年的悲哀,對着長夜痛苦得淚如雨下。我是他的妻子,竟沒有發現父親的去世對他打擊這麽大。雖然那以後他的確變了,變得沉默了許多。”
  你看,男人就是這樣,他們把什麽事都放在心裏,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
  說到這裏,我腦海中清楚地浮現出一個聲音,恍如昨日。那是一位華裔男士,他對我們說:“我患了肺癌,需要長期請假療養,暫時不能上班去了。”可是,不到半年,年僅40歲的他,就這樣去了。我和先生還一起參加了他的追悼會。聽說他是當年的高考狀元,後來因為美國經濟不景氣,被裁員,有一年半沒有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纔上班一個月就感覺到身體不正常。又聽說,他平時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
  這並不是什麽偶然事件,在我的身邊,常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且都是發生在男人身上。
  曾聽到記者問一位富有的女士:“你很怪。女人往往喜歡攀比,喜歡要求丈夫買個大房子。而你和丈夫那麽早就買了新房,而且早就還清了房屋貸款,可到了今天,你們竟還住在舊屋子裏,為什麽不買棟現代化的豪宅呢?”
  她笑笑說:“我很知足,活得也很自在,我不想跟別人比,更不希望炫耀,再說,為何要給丈夫這麽大的壓力呢?現在我們兩個人為了樂趣工作,想幹就幹,不想幹也可以退休了。為了房子做奴隸,難道不覺得纍嗎?”
  當然,不同的價值觀决定了人們興趣點與關註點的不同,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的不同。對於有些人,滿足虛榮就是最大的樂趣。然而虛榮是要付出代價的。還記得法國作傢莫泊桑的《項鏈》嗎?到了中年,人們開始抱怨沒有時間,活得實在太纍,但是,如果你把自己每天做的所有事情一件件記錄下來,你就可以數數,多少事可以不做?多少事根本不應該做?多少事又是人為造成而做得多餘的呢?
  現代社會,男人比女人活得纍多了。在古代,男女分工明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而到了今天,貴賤、高低、攀比已經烙印般深深地打印到人們的靈魂中,人們開始習慣無視生理差異、無視性別差異。成傢的女人可以不負母親妻子最基本的職責,男人呢,變得像女人一樣,不僅要做起女人平日生活中所承擔的事務,事業上還不能比同代人差,不能比自己傢的女人差,不能比鄰居差,不能比太太認可的偶像差……女人嚮女強人的方向發展,男人則嚮超人的方向發展。女人走到極限時,可以撒嬌,可以流淚,可以嘮叨;男人走到極限時卻要壓在心底,剋製、忍耐、包容,再剋製、再忍耐、再包容。
首頁>> 文學>> 两性生活>> Chen Yi   China   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