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作为无锡的四大家族之一,有很悠久的历史,南京图书馆《毗陵唐氏家谱》上说,仅从明朝抗倭英雄荆川公算起,唐家就出过两位兵部尚书,所以一直传到我这里还保持着军人的急脾气,做事毛糙、雷厉风行、立竿见影。 我们家的“唐”姓是世界史上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初的“唐”姓出自“祁”,是帝尧的后裔;到了周文王以后还出过 “姬” 姓的“唐”,“姬”姓的“唐”是唐叔虞的后裔。这两个著名的“唐氏鼻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极著名的好国君。 传说中的古帝尧——唐尧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明君,就是把自己王位“禅让”给“舜”的那位好国王。唐尧原来姓“祁”,亦曰伊祁,名放勋,初居于陶,后被封于唐(今河北唐县),故称陶唐氏,亦称唐尧。尧是一位连毛泽东都佩服的圣明天子,深受百姓拥戴。尧晚年担心自己昏庸,就把帝位让给年轻的舜。唐尧死后,舜封唐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在今山西翼城西建立唐国。夏代唐侯丹朱的裔孙仍留在唐,一直至商代,更号豕韦氏,西周初年又改回唐公。 周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姬诵被立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少,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是批林批孔影射周恩来的那位周公)辅政。当时周公镇压唐地反叛,成王正与其弟叔虞做游戏,削桐叶为圭(用作凭信的玉,形状上圆下方),成王对叔虞:“以此封若(你)。”在场的史官就请成王择日立叔虞。成王说:“吾与之戏耳。”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札成之,乐歌之。”于是成王便将唐人旧地封给叔虞。后来,又改封其在鲁县的子孙为唐侯,专门负责对尧的祭祀。唐侯的封地“唐州方城”,在现在的河南省方城县。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灭掉,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唐氏。这就是出自祁姓之唐。 《新唐书·宰相世系》简要叙述为:“唐氏出自祁姓,帝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自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宁故地,至商,再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地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为尧嗣,其地方城是也。鲁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以国为氏。”《桐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辩证》亦有类似记载。
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如战国时魏有老臣唐睢,曾西行说服秦不加兵于魏……西汉时,唐睢之孙唐厉被封为斥丘侯,徙居沛国,今江苏沛县。这大概是唐家最早移民江苏的记载。 2000-2001年,我混迹于周国平教授、葛剑雄教授等5位“博导”之中参加“首次人文学者考察南极”,在地球冰冷的屁股上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博士做了三个月的室友,经葛教授耳提面命,我才知道《毗陵唐氏家谱》中的“毗陵”原来就是江苏常州。 现在,我爷爷八哥第二房儿子的第二个儿子唐曾会就在常州做生意,尽管这位George Tang 持美国护照,可对《毗陵唐氏家谱》的热衷远胜于我这个中国人,干脆一头扎进常州城。其对家谱的执著几乎可以追上我的爷爷。 大概是1978年,因为北京的《毗陵唐氏家谱》在文革中被红卫兵付之一炬。我奉爷爷之命坐火车到上海,到上海中山公园附近两所大宅子拜访唐淞源、唐岷春两位前辈,背回一套完整的《毗陵唐氏家谱》。当时还有一件事令我爷爷欢欣鼓舞,就是《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张新华社传真照片:邓小平左右手各挽着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唐翔千、香港商业总会主席唐骥千兄弟俩。爷爷认为这预示着文革过去,唐氏复兴,果然第二年我就考上了爷爷的母校北京大学。 家谱的作用是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凭借血脉找到自己的根,唐庆千就是凭着家谱找到我这位小老弟的。在美国众多的唐X千中和我最熟的是唐庆千,他是国立交通大学电机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电机工程学士,他的弟弟唐德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美国福特雪尔炮兵学校毕业,这一切让年轻气盛的我很崇拜。 唐庆千至少比我大40岁,可根据辈份我只能叫他老哥哥。那年暑假,每天一大早我就背上照相机跟在老哥哥的后面去北海旁边的北京图书馆翻拍家谱和与唐家有关的碑帖,乔石的女儿乔凌在北京图书馆负责善本书,这位漂亮的女士准时在那里等着老哥哥。据老哥哥自己讲他们家不全是美帝反动派,他的妹妹正韵(音)就是共产党外交部的女才子,嫁给中共中联部部长钱李仁。当然女才子和男人截然不同,“男人在家谱中占一格,女子不占格”,女子即使再有才也进不了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