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míng Yi Mi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  
中戲、北影、北廣全景寫真:我的藝院故事
  本書收錄國內知名度最高的3所藝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30位謙謙學子親身經歷的校園生活記敘,以冷靜客觀的現場實拍畫面——再現校園名景,生動闡述多姿多彩的藝院故事
誤打誤撞進了中戲
  快畢業了,回想起在中戲四年的生活點滴,依然會讓我覺得溫暖。我在這裏收穫了理想,也開拓了視野。就是在這裏,我看到了世界有多大,掂出了自己的斤兩;找到了自己的路,也知道該如何接近目標。人生的經歷有點像大變戲法,中戲把我從什麽也不懂的孩子變成有棱有角的青年,也許邁入社會之後,這些棱角又將會被一點一點磨平,惟一不同的是,今後的我有了自己要承擔的一份責任!
  誤打誤撞進了中戲
  走入中戲,經歷了好幾次轉折和巧遇,像是我命中註定與它有緣似的。我上的是普通高中,文科成績還不錯,數學卻一塌糊塗。數學練習上的公式、圖形讓我每天與之怒目相對,大呼頭痛!那時並沒想到要考中戲,衹是心裏總想要是有哪個學校。
  不考數學就好了!高二下學期的時候,媽媽偶然聽說同事的兒子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便帶着我去取經。人傢說我形象不錯,完全可以試試。自那以後,我就像脫了緊箍咒一樣,更加不把那可惱可恨的數學放在心上了。
  2001年年初,我和媽媽一起來到北京,租住在地下室裏,報了中戲為期20天的考前班。為了保險,我還報了招生時間較早的北廣播音係。記得有一天,我在北廣校園裏閑逛,一個長得很藝術的男人叫住我問:“你是北廣考生嗎?考什麽係的?”我沒在意,隨口回答道:“播音”。他又問我:“那你知道我是誰嗎?”,我看了看他,沒有說話,心裏卻想:“難道你會是什麽重要的人物嗎?”“我就是你們這個方向的考官”。他的回答還真叫我嚇了一跳。這老師似乎對我的印象不錯,一路上一直跟我聊天,問這問那的。後來,他還多次找我談話,希望我能確定志嚮,進入北廣播音係學習。雖然這樣,我心中的天平還是一直倒嚮中戲的表演係。
  在中戲考前班學習時,我得知中戲老師比較喜歡身形高大的男生,覺得他們在話劇舞臺上壓得住臺。我自認不算高大威猛,因此對考入中戲,沒抱太大希望,而且準備得也不太順利。最初我學了一首歌麯《康定情歌》,誰知怎麽學都不是那麽回事兒,後來改成了我喜歡的搖滾歌手鄭鈞的《回到拉薩》。另一個節目—舞蹈,就是隨意在街邊買了一盤VCD照着模仿的。舞蹈的名字叫《醉鼓》。後來我纔知道原來它竟然是舞蹈學院最牛的一個舞,是大師黃豆豆當年的成名作。但當時卻是迷迷茫茫的,衹是覺得好看,有感染力,就模仿了。記得當時爸爸對我考中戲非常支持,特意到街上買了塊木頭,刷點紅漆,為我做了一個實心的道具鼓。至今,這鼓還在擺在傢中,也算是一件有意義的珍藏了。第一輪面試,大約有6000多人參加,考完之後,我仍然對自己沒什麽信心。放榜那天,同屋的幾個朋友都去看榜,我卻提不起興致,一個人躲在屋子裏睡覺。沒想到他們幾個都被涮了下去,獨獨是我,留了下來。
  預選一共三輪,衹有300個幸運兒能夠進入最後一輪。我一直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卻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了最後。在最後一輪的口試中,一位皮膚稍黑的老師(後來知道他就是當時中戲表演係係主任黃定宇)問我:“參加考試這麽久了,你現在對考中戲的這個過程有什麽想法嗎?”當時剛剛看過《頑主》,再加上我一直沒太在意最終結果,就有點張狂地說:“就是玩唄!不管結果怎樣,至少我享受到了這個過程。”後來,直到接到通知,確定自己考上了中戲,還有點不敢相信的感覺。說起來,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一頭撞進了中戲!
  許敏慶幸一路走來自己身邊總有許多好朋友,讓他每天的生活都很開心。
99%的快樂生活
  中戲的老師們對學生有着無微不至的關心,所以總覺得自己還像個時刻被關懷着的孩子。這裏校園不大,學習氛圍非常濃厚,老師對學生雖然和藹親切,但在專業上的要求卻相當嚴格。四年中排了無數次戲,大二開始排獨幕戲之後,我們經常是早上起來就到排練室,一練一整天,纍得交完道具倒在床上就睡。記得一次排練,我們趁着老師走開的工夫,在排練室裏偷偷打開了乒乓球,正當打得熱火朝天,得意忘形之際,有人突然發現站在門口一臉寒意的老師。那時候的我比較怕上形體課,要求的動作做不到位,反倒經常學得怪模怪樣,引得同學笑場。用我們形體老師的話說,等大傢練得差不多了,再讓許敏單獨出來,能起到一個休息和娛樂大傢的作用。
  剛上大一時,曾帶過鞏俐的梁伯竜老師帶我們班,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我打下了紮實的舞臺功底。其實,最開始我挺討厭話劇,覺得演話劇拿腔拿調,特別假,不真實。對它的理解是一點點加深的。還記得軍訓時,我們班排演了一個短劇《邱少雲》,我演邱少雲的班長。劇中有一場哭戲,可能因為我那時很想傢,演得很投入,演着演着,突然聽見觀衆席中傳來抽泣聲。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個表演者,與觀衆之間那種無形的互動。大二的時候,班主任換成教過章子怡的常莉老師,她教給我許多東西,使我知道如何血肉豐滿地塑造角色,並且開啓了我在表演上的想象空間。在不知不覺中,我漸漸愛上了話劇。當我某天站在舞臺上,感到整個身心在場燈亮起的一瞬煥然一新時,我突然意識到舞臺已成為我血肉相連、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隨着表演經驗的豐富,我越來越沉醉於話劇所特有的互動,臺上臺下因默契而形成的相互感染之中。每當我在戲中大笑或者大哭,並且成功地將我的情緒感染到臺下觀衆時,心中總會涌上一股莫以言狀的滋味,令我回味很久。不過,一個人並非能永遠得到觀衆青睞,給予你的熱情,也像潮水一樣有漲有落。有時戲演完了,師弟師妹會特別親熱地湊上來說,“師哥,演得太好了!我太喜歡你的戲了!”,但也經歷過一邊在臺上演着,一邊看臺下的人越走越空的場面。有句老話說,戲如人生。戲演得多了,纔知道這話說的真不錯。
  今年7月份和同學們一起帶着大戲《錯中錯》去波蘭大學生戲劇節演出的一幕幕仿佛還在眼前,畢業離校的日子又已近在咫尺了!即使就要離開中戲,相信自己還是會時常想起在這裏發生過的一切。一度曾很羨慕那些留校任教的師哥師姐,羨慕他們過着較為穩定的生活。不過我這個人天性樂觀,希望今後的路也能好好地走下去,通過不懈的努力,把握住屬於自己的機會。總的來說,在中戲的生活,對我來說,是99%的快樂和1%的不快樂。其實好好想想,就是那1%的不快樂,也本應是
  舞臺、燈光、觀衆已成為許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個成分。
  快樂的,之所以成了不快樂,衹是因為當時沒能理解纔造成的。
  文章作者:許敏
  性別:男
  籍貫:安徽省
  就讀學校:中央戲劇學院
  入學時間:2001年
  專業:表演
  選擇此專業的理由:熱愛表演,體味人生,角色與生命互娛
  最喜愛本校的地方:宿舍
  理想職業:拍戲,做自由職業者
首頁>> 文學>> 群星荟萃>> míng Yi Ming   zhōng guó China   xiàn dài zhōng gu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