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杂史>> 嚮斯 Xiang S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天朝落日餘暉宮禁奢華往事:最後的紫禁城
  第一部民國時期皇宮生活實錄,第一部以紫禁城為歷史舞臺的近代中國歷史長捲。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在風起雲涌的革命浪潮中,然退出歷史舞臺。溥儀和他的宮眷們被趕出了故宮,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民國撲朔迷離的風雲歷史,從此開始在紫禁城上演。民國時期的故宮是一部濃縮的、厚重的、驚心動魄的歷史,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衆多政界要人和社會名流在這座特殊的宮殿裏登臺亮相。從這裏,既可以走進一個數千年文明積澱的文化寶庫,也可以走進一個動蕩而風雲變幻的近代中國
引言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引言
天朝落日余晖宫禁奢华往事:最后的紫禁城 引言
  公元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召集全國最好的工匠,在燕京營建宮城,歷時整整十八年建成,這就是紫禁城。
  這是中國最後一座皇宮。這一座皇宮,伴隨着中國歷史走過了數百年的風雨。
  公元1450年,蒙古一支強悍部落南下,第一次打破了明王朝的寧靜。明朝第五代皇帝“親徵”失敗,在塞外被擄走,紫禁城內日夜回蕩着悲傷的哭號聲。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直搗北京,迫使明崇禎皇帝命斷煤山(今景山),明王朝驟然崩潰。然而,戲劇性的歷史突變緊隨其後發生,更為強大的滿族武裝突破山海關,擊潰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入主紫禁城,紫禁城再一次默然地接納了新的主人。
  紫禁城伴隨着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歷盡了榮辱興衰。
  長達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為這個王朝樹立了一個較為體面的形象,也可以說,中國的封建帝製在那個時期達到了巔峰狀態。但江河日下已經在康乾盛世末端形成。歷史走到公元1840年的時候,西方的堅船利炮打破了泱泱大國的自尊,這個王朝的頽敗之勢不可逆轉。鴉片戰爭以後,清王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太平”二字已成奢望(可笑的是,晚年的慈禧太後派人在紫禁城北部的絳雪軒栽種了幾株太平花,充作撫慰)。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最後的象徵性的統治者,黯然退出歷史舞臺。5歲的宣統皇帝退位,不僅意味着清王朝的結束,也意味着中國結束了兩千年的帝製時代,更是中國五千年傢天下歷史的終結。
  民國開始了中國新的章程,昔日的紫禁城也更換了它的定義。從此,紫禁城被稱為故宮,即過去的皇宮。但是,故宮在退出政治中樞的最初十四年,仍作為清遜帝溥儀的居所。但這十四年,故宮並不平靜。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故宮太和殿即皇帝位,在四面楚歌聲中僅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嗚呼。1917年,軍閥張勳愚蠢地擁立溥儀復闢,但歷史不容逆轉,復闢終以鬧劇了結。1924年年末,馮玉祥將軍將溥儀趕出了故宮。
  1925年,在紫禁城舊址上成立了故宮博物院,故宮煥然成為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最宏偉的博物院,這裏也是世界上容納上百萬件珍稀宮廷文物的最大文化寶庫之一。從1925年至1933年,故宮匯集了全國一流的專傢和學者,清點、研究清宮文物,同時將這座曾經關鎖重重的皇宮嚮世人開放。
  日軍的侵華戰爭打斷了故宮博物院學術研究工作,上百萬件珍貴的古物面臨戰火的威脅。故宮奉命將珍貴文物裝箱南遷。故宮人為了保護這些文物,一路躲避敵機轟炸,歷盡千難萬險,有的人甚至獻出了生命。
  抗戰以後,由於戰爭和政治的原因,這一大批國寶繼續飄零。其中一大部分流落到了臺灣。
  如今,仍然滯留在臺灣的這批文物也該夢想着回到它們的故地——故宮博物院了吧!
隆裕太後在養心殿發佈退位詔書(1)
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1)
  共和的聖火燃遍全中國
  從故宮塵封已久的清末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北京是這樣的一幅景象:蒼黃的天空下,靜靜地聳立着一座灰暗的城市。斑駁的青磚和沒有光澤的灰瓦上,落滿了歲月的塵土。昏暗破敗的街道,瑟瑟秋風捲着枯枝敗葉毫無顧忌地旋轉和衝撞着,飄嚮遠方。到處是一群群衣衫襤褸的饑民,他們衣不蔽體,戴着千瘡百孔的土灰布帽,帽檐下是一張張瘦削的灰中帶緑的臉和一雙雙無神的眼睛。
  這就是20世紀初的八朝古都的北京,滿目瘡痍,暮氣沉沉。
  這也是統治中國二百六十餘年的大清王朝的縮影。這時是光緒末年,慈禧太後統治下的大清帝國已病入膏肓,如同這位遲暮的禿發老太太一樣,正苟延殘喘,奄奄一息。
  一個幽靈,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共和的幽靈在中國遊蕩。
  被共和思想所激勵和驚醒的一代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紛紛投身於社會,熱血沸騰地尋找救國之路。他們中的最傑出人物,是孫中山,被稱為共和先驅、偉大的先行者。
  孫中山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出生在廣東香山縣。在此兩年前,一場波及18個省區、歷時14年的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但太平天國英雄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卻廣為流傳,孫中山就是在這些太平天國的英雄故事中長大、成熟,對那場革命十分嚮往,對革命的領袖洪秀全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胸懷大志的孫中山常以“洪秀全第二”自詡。
  孫中山12歲時到檀香山,先後進入英、美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回國,20歲時開始學醫,苦苦尋找救國之路。他接觸了許多有識之士和會黨分子。28歲那年,他寫了《上李鴻章書》,希望清政府實行改良,走上自救之路。上書失敗後,他便由改良轉嚮民主,踏上了共和之路。
  孫中山先創立了興中會,39歲那年成立同盟會,出任總理。同盟會確定了章程三十條,正式確認孫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綱領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在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上,將十六字綱領概括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簡稱“三民主義”。
  舊學維護帝製,大倡君權神授。
  共和者否定天命,倡導天賦人權,認為人之生於天地之間,享有天然的權利,無所謂尊卑貴賤,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舊學維護君為臣綱,叫囂天下不變,道亦不變。
  共和者認為,聖人倡導君尊臣卑之談,一人為剛,萬人為柔,導致人人屈從於權勢,應正本清源,破除君權迷信,恢復人的自由、平等,指出文明之國,有君叛民,而無民叛君。他們反對以聖人之言束縛人民,大聲疾呼:“破專製之惡魔,必自無聖始;謀人類之獨立,必自無聖始;立學界前途之本本,必自無聖始。”孫中山預言:“滿洲政府的垮臺,衹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孫中山提出:“必須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把過時的滿清君主政體改變為中華民國。”
  孫中山宣告:“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國傢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共和的聖火,呈燎原之勢,漸漸燃遍全中國。但任重道遠,國運艱危。
  面對艱難的國運和朝氣蓬勃的共和國民,李大釗先生充滿激情地寫道: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裏。有時流到很狹隘的境界,兩岸崇山峻嶺,絶壁斷崖,江河流於其間,麯折回環,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展,其經歷亦復如是。
  人類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徵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老於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嚮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絶壯絶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首頁>> 文學>> 杂史>> 嚮斯 Xiang S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