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人文学者>> 陈履生 Chen Lv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6年)
一代大师魅力人生:黄永玉八十
  黄永玉,湖南凤凰县人,少年时因出色的木刻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16岁开始以绘画和木刻为生。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永玉先生诗书画文俱佳,世称一代“鬼才”。他创作了油画《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重要作品,设计的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出版了数十种画册和文学作品。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法国和中国内地、香港等地举办画展。曾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司令奖”,享誉海内外
黄永玉自述
  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涎皮赖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黄永玉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80岁在人生旅途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他回答说:"两个字,倒霉!我常常想,我怎么一眨眼就80岁了呢?感觉像自己的年龄被人给偷去了似的。有时候又觉得像是突然中了一个大奖--我竟然80岁了!我要是50岁多好啊!"
  年龄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刻度,就如同树的年轮一样。不同的是人的年龄有两个,一个生理的,一个心理的。尽管先生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仍保留着一颗年轻的心。先生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是一些妙人,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常常会大摆龙门阵。同时,他也是一个极有生活情趣的人,会像年轻人一样来打扮自己,每次都会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平常外出活动及作画,他常常会穿上那条蓝色牛仔裤,显得"朝气"十足。先生也会赶时尚。2004年,他看中了一款刚上市不久的宝马Z4跑车,叫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心想事成,后来居然有了一辆,还亲自驾车跑了20多公里。
  一个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美术教育,连中学都没有念完的人,却在绘画、木刻、雕塑、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极高的建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而创造这个传奇的先生把这归功于他的勤奋。在先生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退休"二字,他说:"我不自觉地活到了80岁,没有变的是我的创作劲头。我不停地想工作,不工作也没有什么干的。放下工作,吃,不喜欢,游山玩水,没有意思。工作就是一种最好玩的事情。"在先生看来,工作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虽然早超过了退休的年龄,既不受单位管辖,也没有人督促检查,他几乎每天都会拿起画笔工作。不过,先生有时有了好兴致,他也会放下手中的工作,邀请朋友们前来欢聚畅谈。
  虽然已年届八十,但先生仍然行动利索、头脑清晰,一点都不显老态,只是耳朵有点背,而养生似乎还没有提上他的议事日程。曾有人问先生有什么养生之道,他说他自己从来不考虑养生,抽烟、晚睡,与朋友聊天聊到很晚,除了画大画时爬上爬下,从不运动。但先生生性乐观旷达,以这种心态面对任何事情,自然也就不会为一些琐事引起情绪波动,这正是时下的健康专家所提倡的正确的养生方法。
  先生生命的前半段差不多是在刻木刻中度过的,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又让他白白浪费了十几年的光阴,改革开放后,先生开始进入了他艺术生涯的收获期。现在先生正忙于写自传,才写到4岁时就差不多有20多万字了。为了专心写自传,他说今后要慢慢戒掉画画和看电视,不过戒画对他来说就如同戒鸦片,戒是不可能的,只能少画一点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他说:"我已经80岁了,再画,书就写不成了。"至于说戒看电视,那也是困难的,因为先生也就是那么一点文化生活上的嗜好。
  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那人到八十会进入怎样的境界呢?先生曰:"脸皮太厚,刀枪不入!"
黄永玉八十艺展之特展(1月)
    黄永玉八十艺展之特展:黄永玉的翡冷翠
  2004年1月12日下午3点在深圳美术馆开幕
  主办:深圳美术馆
  地点:爱国路东湖公园内
  展期:2004年1月12日至2月10日
  对于艺术家来说,八十岁是一个特别的年头,举办个展览纪念一下,回顾一下,是通常的做法。但是,先生反对做回顾展,他认为一回顾就感觉到艺术的生命结束了,所以,他精心准备的"八十艺展"只是展出最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从有了基本想法,最难确定时间的是香港艺术馆。而首展的时间在得到了深圳美术馆的王小明馆长的确认之后,第一张海报就诞生了,它以著名摄影家逄小威 先生所拍的黄先生肖像为主体,由我设计。此后,由各路人马设计的各式海报有近10种,也表现出了黄先生办展览的特点--帮忙的人很多。深圳的特展由我全权联络和张罗。
  2003年12月的时候,深圳美术馆来电话问展览前言的事情,我征求先生的意见,他说我不管,你写。一句话,就这么简单,他经常是这样。因此,我写了下面的"前言",并印在展览的场刊上。
  一个意大利语叫Frenze、现在被称为"佛罗伦萨"的地方,有一个非常诗意化的笔名"翡冷翠"。这是诗人徐志摩的译名。尽管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人都这么称呼它,但是,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将它淡忘或遗弃,因为其中散发了徐志摩赋予它的诗情,同时,又因为画家黄永玉以翡冷翠的生活记忆和丹青笔墨唤醒了人们思古之幽情。
  无论是在拉丁语还是在意大利语里,翡冷翠名字的含义都是花城的意思。它以一朵百合花为标志。1991年,黄永玉先生作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的旅行和居住,在他所到过的地方,都有他和他的画架伫立的记录,这就是他的写生和与他的生活相关的艺术。
  一天,一位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征得了正在街头画画的黄永玉先生的同意后,为他拍了几张照片。几天后,先生画画的照片登在了翡冷翠当地的报纸上,还配了几行文字--"嗯,持续几个钟头地坐于巴第亚桥和法安提那街交界的交通繁忙的路口是需要勇气的。这位画家带着东方人特有的耐心,全然不顾擦身而过的车辆。日复一日地,从巴第亚桥望上去的菲埃索里山的景致,便显现在画面上了。"先生的翡冷翠之行,充满了创作的欲望,行前有计划,每日有安排。他说:"我想不出比画画更有意思的事。不画画,岂不可惜了时光?"所以,他满载着收获,还经历了那值得阅读的有意思的生活。
  诗人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说:"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因此,他认为"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指南针)"。黄永玉先生以艺术的方式读翡冷翠这本书,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他的一些思想的根源。这些思想或伟大或深沉或鼓舞或清明或优美??
  上个世纪初,一些中国的青年人到欧洲学素描色彩,此后,美术在文化中所表现出的中西异同,吸收和排斥,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演化为一个时代的艺术背景。徐志摩说:"阿尔帕斯(阿尔卑斯)与五老峰,雪西里(西西里)与普陀山,来因河(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莱蒙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这之中符号的一致和意义的永远明显,除了有可能的其他因素之外,那就是艺术。黄永玉先生的画即为明证。对于艺术家来说,那种停留在口头和笔尖上的吸收和排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艺术所表现出的既不是吸收也不是排斥的自我。
  像黄永玉先生和他那一辈有点西化的画家,文艺复兴和米开朗基罗,大卫和翡冷翠商人之妻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都是心中的神圣,因此,翡冷翠也就成了一个地域的代名词。所以,这个画展中的画除了所表现的翡冷翠之外,还有表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作品,但,没有名为"黄永玉的欧洲"。
  2003年12月于北京
首页>> 文学论坛>> 人文学者>> 陈履生 Chen Lvsheng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56年)